首页 优秀范文 无意识设计论文

无意识设计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0 16:19:20

无意识设计论文

无意识设计论文第1篇

【关键词】设计教育;无意识教育;美育

设计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美在日常生活中最显而易见的体现。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设计教育已成为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现实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认识设计教育的价值和其实现手段,是事关艺术教育实效性的一个突出问题。设计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家蔡元培对美育有过这样形象的比喻:“譬之人身,军国民主义者,筋骨也,用以自卫;实利主义者,胃肠也,用以营养;公民道德者,呼吸机循环机也,周贯全体;美育者,神经系也,所以传导;世界观者,心理作用也,附丽于神经系而无迹象之可求。此即五者不可偏废之理也。”美育对于健全人格的培养,早已经为有识之士所重视,需要后人对其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无意识教育(UnconsciousEducation)指的是不为受教育者自身所意识到的一种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按照预定的教育内容和方案,有意识地为受教育者设计一定的环境和氛围,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会,使受教育者在满足美的需求和兴趣爱好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由于无意识的这一特性,就使得无意识教育区别于以理论说教形式为主、教育目的外露的有意识教育,润物细无声。这是一种含蓄的教育方式,在今天大学设计教育中有独特的效果。在设计教育过程中,在教育的目的、过程、环节等方面,无意识教育都拥有积极的、广泛的应用天地。设计教育的特殊性与无意识教育的主旨存在很多的交集,譬如设计教育中关于“搜尽奇峰打草稿”的论说,说明了设计教育中个人思维想象与吸收转换的重要性,而无意识教育中的心理学、哲学依据都体现了教育过程中教与学之间的自觉意识,是一种对于客观世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无意识教育在过去常被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教育目的本身也属于对思想领域的改造,所以,美育的目的就是以美来净化心灵。

一、教育目的的潜隐性

对无意识教育隐蔽性的恰当运用,有助于设计教育的开展和美育的普及。无意识教育的根本是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准备和计划。以笔者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经典影视赏析为例,电影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包含多种艺术形式,电影又是大多数人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在学生中较受欢迎。在课程操作中,教师首先要对教室环境进行布置,打印相关的电影海报并进行张贴,以营造一定的视觉环境。对电影艺术的赏析应该是多方面的,笔者选择从美术和艺术设计的角度来研究电影艺术。一部电影下来,笔者并不要求学生写影评,而是通过事先准备好的电影片段,按照教学提纲,请学生思考和讨论。譬如由电影画面的各种构图联系到艺术设计中的各种构成形式;由电影的具象色彩抽象到设计色彩的各种原理等设计专业领域;由电影中人物的服装样式引申出服装设计的发展和演变等。学生被电影情节所吸引的同时,在无意识中接受了如此大量和设计艺术相关的信息,通过教师的课程设计,借助思考和讨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艺术的熏陶和浸润。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换成教育对象的内心要求。”

二、教育过程的愉悦性

无意识教育以人的无意识心理为发端,其内在要求教育者所实施的教育活动能让受教育者感到轻松、愉快,满足受教育者的心理需求,使他们乐于接受,这样才可以说这种教育活动达到了无意识的教育效果。因此,无意识教育对受教育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能吸引受教育者自愿参与其中。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梁启超以美术为例,具体描述了这一过程:“美术中最主要的一派,是描写自然之美。常常把我们所曾经赏会或像是曾经赏会的都复现出来。”此即第一条路,指的是人们通过对作品的反复观赏,形成了内在的形式感,提高了审美能力,培养了审美兴趣。“美术中有刻画心态的一派。把人的心理看穿了。喜怒哀乐,都活跃在纸上。本来是日常习见的事,但因他写得惟妙惟肖,便不知不觉间把我们的心弦拨动。”此即第二条路,指的是作品内涵对人心理情感的不断作用与影响,使人了解人生,培养起健康快乐的审美心态。所以,审美的过程其实也是一次愉悦心情的经历,有助于培养塑造年轻人的完美人格。怎样使严肃的论题变得活泼有趣,怎样使抽象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呢?以包装设计课程为例,可证明无意识教学对于提升教学过程愉悦性的积极作用。包装设计课程需要做大量的市场调研,超市和百货商店是最好的调研场所,根据之前做好的授课计划,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根据不同的类别做有针对性的市场调研。逛商店是轻松有趣的事情,琳琅满目的商品包装设计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最后,在课程汇报的环节,通过讲故事、说典故等方式活跃教学气氛,在笑声中总结出材料与加工工艺、色彩与版式字体等一系列专业方面的知识。学生通过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通过理性的分析和感性的体验,在轻松和愉悦中获取知识。艺术作品对人的教育常常是在毫无强制的情况下,使欣赏者自由、自愿、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长期作用下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对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面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三、教育时机的灵活性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设计常常被简单地理解为应用艺术,创意思维和概念表达能力的训练成为设计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意识活动具有理性、逻辑性特征,相反,无意识是不受自觉意识的制约、超越于逻辑思维结构之外、无固定秩序和操作步骤的心理形式。这使得无意识教育具有开放性、灵活性特征,符合设计教育的许多特征。设计的过程往往受到环境、情绪、个性、经验、性别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的影响,其决定了教育时机的灵活性,恰当地运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设计教育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利用设计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将身边的具体事物作为参照的对象。譬如借助对共享单车的切身感受来完成对单车设计诸多内容的讨论和思考,可涉及色彩、结构、舒适性、受众人群以及与共享经济的关联等多方面的话题,也可以借助身边的美术馆、博物馆、画廊、展览、讲座等文化资源,采用灵活的变通方式,最大化地开拓学生的“第二课堂”。南开大学的创始人张伯苓,可以说是运用无意识教育践行其教育思想的第一人,张伯苓的教育思想包括“公”与“能”的教育和美育心理教育两个方面。他重视环境美,使南开大学整洁美观、秩序井然,运用校园的建筑和环境营造特定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会,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心灵美。张伯苓多次说过:紫色和白色是南开的校色。“紫”是象征“高尚”的颜色,他还风趣地说:“满朝朱紫冠,尽是读书人。”白色象征“纯洁、廉洁”,通过环境和色彩在无意识中宣传学生应该具备的高尚情操和廉洁的品德。设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设计作品是设计师自我艺术修养个性化表达在商品和社会的重要媒介,倾注了设计师的思想和情感,作用于使用者的感情。设计师从关注产品功能实现的单一维度,扩展到基于用户体验和可持续发展的多元维度,每一个环节都体现出设计师对“美育”的哲学思考和方法论的构建,是设计教育中关于思维训练的研究和讨论。在这里,教师需要事先设计好一定的意向,并将这些意向投置到具体的生活中、环境中,使它们随着不同的载体或顺着不同的媒介(譬如文娱活动、社会交往等),悄悄注入受教育者的心灵,并在其心灵深处积淀下来。这样,无意识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地对受教育者的思维和品行等产生重要的影响与塑造作用。发展迅猛的互联网技术也为进行大学美术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网上博物馆,网上互动和评论,更加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当然,指导教师的前期准备和后期总结也非常重要。

四、结语

设计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技艺传授过程,还包括通过实践,运用传授、教练和培育等不同的方法,让受教育者学会运用技能、理解感性知识、挖掘和发展潜能。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善于学习、具有积极价值观和优秀人格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讲,设计“教”与“育”中的知识传授、能力训练和人格培养也反映了从设计专识到通识的学习目标的递进。无意识教育相对有意识教育而言,是一个崭新的教育方式,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完善。设计教育中对无意识教育的引入,也是近几年有针对性的尝试,通过理论的依据和实践的证明,无意识教育在大学美术教育的目的的潜隐性、过程的娱乐性、时机的灵活性上,更符合美育的基本规律,更适合高等教育的特点,最重要的是这种教育方式更加人性化。设计教育作为美育的一部分,注重思想领域的改造和引导,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美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不论是以情感人的方式,还是寓教于乐的特点,其目的是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提高大学生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培养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同时促进大学生道德的完善和智力的开发,发展大学生的感知、理解、创造的能力。潜隐性、愉悦性、灵活性是无意识教育在设计教育过程中独特的三大特点和优势,它们彼此关联,相互影响,可以减少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覆盖教育的全过程,使之成为一次愉快的经历。同时,无意识教育的精神也更加符合新时代年轻人的思想特点,其中的时代感和人性化精神,更易于大学生理解和接受。无意识教育只是受教育者在感受上的无意识,对课程设计与教育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中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总结。教育者应以运动和发展的眼光去理解无意识教育与有意识教育的关系,抛弃无意识教育的无用论和万能论两个错误认识,还原大学美育的本质功能,去适应和服务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和个性化,促进现代生活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平叔.蔡元培美育论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2]龚志宏.润物细无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无意识教育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无意识设计论文第2篇

【关键词】教育 设计素质 理论修养 多样性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带动人们的生活质量、自身素质、审美观逐步提高,受众有了自己的想法,审美能力日渐成熟。人们不再一味地接受设计理念,设计领域越来越多样化。而培养的设计人才怎样适应社会摆在了高校艺术教育者的面前。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进步造成了工业产品新的更高的造型质量标准和新的设计观念及评价体系,大众对各种艺术设计作品开始有了越来越高的新要求,想法越来越多,对设计领域产生了严峻的挑战,迫使设计人员拿出更新、更好的设计来迎合大众口味,而大量的设计师基本是从高校走出来的,那么就需要高校培养具备高素质和较全面知识才能的学生,使设计的队伍更坚实。而作为后备力量,刚走出学校的学生在面向社会需求时,则要扩大自身知识面,提高艺术修养,在学校就打好基础,以应对多变的知识经济和高科技时代。

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设计师来说,应具备各种知识修养能力和技巧,包括艺术和美学方面的要求。曾为工业设计的兴起大声呼吁的英国艺术评论家赫伯特·里德在他1934年问世的《艺术和工业》中就表达过:“单靠置身于工业生产之外的美术家们凭灵感、凭心血来潮从事工业设计与变革,是绝对搞不好的。”①正如他所说,设计不能只靠灵感、靠感觉,它需要各个方面的知识支撑。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艺术修养和美学知识,甚至包括民俗、历史、人文等丰富的知识。

而目前高校艺术设计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应在以下几方面有所改进。

一、避免教学简单化

中国设计教育觉醒的时间较短,现代设计教育起步更晚。设计一词来源于国外,我们对于设计的认识是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时期,随着国门打开,人们的物质生活开始丰富,人们对西方事物力等的接受力大大提高,设计教育也接受了一些西方的设计方法和思想。而在20年前,设计教育还处在单一、探索的阶段,最初学校只是盲目、单一地接受设计教学,忙着吸收西方的设计理念,教学方式较封闭,教师延续着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脱离了社会需求,学生也只是盲目学习,甚至只对自己的专业感兴趣,知识构架过于简单,相应的设计语言也较匮乏,更没有想到设计怎样和社会融合,怎样起到传达信息、宣传社会的作用。

自国家1999年扩招以来,各大专院校积极开设设计专业,使大学细化教育变为普及教育,相应的学生生源质量有所下降。多数学生在学设计专业之前缺乏较好的学习基础,入学后教师只能在他们现有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尽量补救基础知识,这也使教学过于简单化。

美术专业的学生无论以后的学习方向,都是先学绘画技巧,但学绘画有些只停留在培养一项技能方面。而当代大学生应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一定形象思维设计基础,还应具备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学修养。但有些学生是还没有明确自身是否对艺术设计感兴趣,是否有灵感,就懵懵懂懂地开始了艺术设计学习的生涯,他们在没有进行最基础知识,甚至绘画启蒙教育的时候,就快速地接受专业知识的学习,这也给设计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就让有些学生的设计素质教育简单化不可避免。

二、多样的知识修养是创造的基石

设计在当代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从建筑设计到广告设计,从广告到环艺,从环艺到形象,从形象到影视。设计,顾名思义就是设想、计划,就是把所看到的、听到的感悟美化,在带来视觉享受的同时传递信息。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为了适应社会需求,设计师必须是“多面手”,除了毕业后在社会磨练,作为一名学生,在校学习也是至关重要的,基础知识必不可少,专业基础知识更重要,没有在校基础的积累就无法提高其审美能力,更无法应对多变的社会需求。现在,很多设计师设计作品平凡,主要原因在其缺乏很好地理解、吃透他们专业知识的基础知识,他们对自己要求过低,没有开拓、利用多样知识丰富专业素养,表现技法单一,以致作品达不到要求。

这里提到的专业知识并不是单指设计语言的丰富。各门类艺术本质、特征和规律的知识也是当代大学生所需要了解的。各门类艺术实际是相通的,对其他艺术的认识有助于对本专业的认识。学生的艺术造型性使其与其他造型艺术有着本质上的联系,在当今世界的设计中常常会融进其他艺术的某些成分。别的绘画技巧也能作为设计作品时的一种设计语言。如在一件设计作品中有国画的手笔,在应用时可以是平面设计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国画技法的表现。运用剪纸手法来表现设计符号,同时它也一幅民间剪纸,手法运用相同,只是表现内容不同。在设计中运用油画抽象技法,同样表现手法相同,这些都是应用了相关专业知识元素来丰富现代设计,体现了现代设计的多样性。一件作品,所涉及的专业面很广,这样对学生的要求就越高。所以,在学习中,学生应多练习相关技法,比如在设计专业中加入中国画技法、书法等课程,学生不能只学习本专业知识,多了解各门艺术对设计有相当大的帮助。

同时,专业理论知识修养的具备对一个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一般包括设计理论和设计史、工艺美术史。现在,很多学生,甚至有些教师都对这些不屑一顾,他们更多地重视怎样学习电脑软件,怎样学习设计方法、设计技巧,殊不知,现代更看重的是良好的设计思维和切合现代设计的观念,工具和方法只是为了创意思维更好地实施,设计构思、设计创意、设计意识才是最重要的。一幅设计作品的好坏取决于创意。设计专业对于知识的多样性从表面看来对提高设计作品没有多少作用,实际上是一名设计专业学生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与其他一些非技术的知识修养,如心理学、美学等一起,使学生从设计观念、思维方式、设计方法上得以提高,从而在技术、技巧、手法上取得不断更新的成果。美学与艺术学知识也是培养学生意识与修养、审美和设计观念的一个手段。多样设计素质和理论修养可使学生在职场如鱼得水。

三、边缘学科的利用

现代设计属于现代交叉学科的第三代横向科学,与许多传统或新兴的学科有关。设计,毕竟不是工匠式的手艺活儿。反之,它却是一门跨学科、跨行业、跨技术、跨人文等极综合性的学问,尤其平面设计,更涉及政治的、历史的、科技的、经济的、社会的、市场的、心理等诸多常识和其间的关联性,这就决定了设计工作背后的复杂性和艰难性,同时也决定了设计理论和设计研究的重要性和必然性。②成为一名真正的设计师是不容易的,包括在学生时代的多面知识、素养的学习,要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在实践操作中大量考虑相关知识的应用。“设计师不是与过去的艺术家和工匠做同样的工作,而是依靠科学分析的方法、理性和教养具存的理论,基于这种理论来进行教学,设计制品的形态”。③这里涉及成功的设计师设计素质与理论修养的培养。而对于任何一个设计师来说,学生时代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现代社会需要有现代意识、有丰富知识的、具多样性知识层面特点,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工艺美术师”的新型人才。

艺术设计不仅简单地运用设计语言,更多地涉及到了专业以外的知识,如哪些社会符号能应用于设计中,哪些语言能应用等。应用于各种设计作品中的文化科学知识也是学生具备的文化科学知识。一般涉及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艺术学、伦理学、语言学、信息科学和系统论。在这里说明设计不能片面局限于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养,更多地应加入一些人文理论知识,甚至基本常识。

学生吸收了大量知识,自身素质也会提高。随着经济的迅速的发展,设计表现不再停留于简单的表面文章,也随着观者的审美不断前进,设计师自身的素质跟不上也无法满足观者的需求。学生进入社会后常有太多的压力要应对,没有大量的时间再学习,那么在学校吸收相关知识就是很好的补充,同时在设计中所能应用的设计语言就越丰富。成熟的设计师必将经过学生时代的学习、积累。设计师也必须理性与感性并用。理性地去思维,感性地去认识空间关系与物象存在方式这两种认识方法的并存与并用,构成了设计师区别于他人的观察与思考的方法及表达方式。

边缘知识的吸收,除了必要的专业设计素质、设计符号和独到的审美观外,还有多样理论修养的培养,如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哲学、心理学,甚至风土人情,这些知识从传统内容到最新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都是学生所需学习和了解的。设计不是单纯存在,它涉及太多方面,在合理、出色运用设计元素之外,它还受到其他因素的限制,就是边缘知识的影响。如功能因素、经济因素、材料因素、结构因素、信息因素和审美因素,这些知识都是从事设计行业不可缺少的。艺术设计不是孤立的,设计的实施是需要各个方面合理、协调完成的。

提高当代大学生专业素质有利于设计的创作。作为一名真正的设计师,与一般的设计操作人员有很大差别,一件好作品,不论是商业性,还是公益性,都需要时间的考验去体现它的价值,而文化内涵才是它真正的意义。这样就不能满足于技术、技巧的完善和简单的经济效益,设计师必须以设计素质和理论修养来充实自己,使自身具有较高的知识修养,以便立于设计领域的不败之地。

艺术设计须从不同层面上来掌握;一是理论知识的层面,二是设计素质的层面。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要多样化,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了解多层面知识,以便为设计带来丰富的知识运用,把设计创意发挥到极致。

多样的社会需要高素质的设计人才,各高校适应社会需求开设艺术设计专业,并根据专业具体特点,细分门类,但无论怎样设置,学生都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以及综合性知识修养,这些知识内容有些彼此相同或接近,有些是该专业所特别需要的,这样的严要求对进入社会学生高素质的提升还需要大量时间磨练。所以,知识构架的多样化是现代设计师设计作品成功与否必不可少的,学生在校学习积累也是必不可少的。

注释:

①章力国.现代设计美学[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9:333.

②祝帅.中国文化与中国设计十讲[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序.

③周锐.设计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93.

参考文献:

[1]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无意识设计论文第3篇

关键词:文化;趣味性;专业;延伸性

中外建筑史是建筑学、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但是在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还是以遵照教材为线索,着重对每个时代具有代表建筑做着重讲解,就建筑的造型特征,风格特点等方面做主要讲解,学生虽了解古建筑的表象却很难进一步理解建筑与其当时的文化传统,政治历史的联系,难以理解建筑文化的内涵。建筑史是研究建筑发展的历史,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印射出社会发展的历史,建筑所反映出来的不仅仅是结构、材料、空间,它又以特定的艺术形象反映出时代特征、地域风貌,人文历史等因素。若在教学中只是对建筑结构、空间特点等内容进行讲解,而忽视对建筑所处年代的社会背景、历史人文等知识的融入,则会使学生无法认识到建筑的历史性和时代性,无法认识到与建筑相关的文化传统,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建筑史的课程中处于盲目无序、被动接受的状态,久而久之失去了对此课程的兴趣,而又由于较多的文字理论讲解,使学生觉得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上课没有积极性。在严肃的建筑史教学中增加学习趣味,丰富完善知识体系,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文化与建筑史实的融合

一座伟大建筑的产生,一种建筑风格的形成与建筑当时当地的文化传统,地域风俗以及政治历史等方面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建筑所涵盖的文化层面非常广泛。单方面围绕着建筑主体结构,建筑造型,风格特点等问题展开研究则显得教学思路比较单薄,缺乏知识体系的完善性。学生往往只是被动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很难多层面、多角度地去理解去思考建筑与文化传统的关系,难以理解一种建筑风格的产生与那个时代的渊源,以及建筑背后所折射出的某种文化,某种意志,某种精神。缺乏了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和学习的趣味性。这与单薄的教学思路的影响有一定的关系。建筑史教学虽不能主动扩展为文化史,但可以将一段时间的建筑成就,发展特点融入当时文化传统的框架之中。以教材为主线索,将有关的文化背景、意识形态、艺术人文甚至名人轶事等等丰富的内容灵活有序地贯穿于教学之中,以便有助于了解建筑文化的内涵。这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完善知识体系,辅助学生对建筑造型,结构特点等建筑本体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学习此门课程的积极性,对于史实理论自然也能轻松接受。

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介入

书本中虽有大量文字史实的介绍和建筑结构图样的分析,但仍有许多学生难以理解和想象建筑的真实效果,利用多媒体对主体建筑进行直观的图片赏析,来引入课程的主要内容,配合运用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以丰富的建筑文化为背景,将理论学习与图片欣赏结合一体,将文化传统与建筑史实有序融和,将轻松的文学语言与建筑结构分析的严谨讲解相结合,有效增加建筑史课程的趣味性。化枯燥为生动,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其教学效果比直接生硬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要好得多。

三、理论与设计的关联

建筑史作为建筑学、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其对专业的重要作用自然不必多说。每个专业又根据其专业特点在教学重点上又各有偏向,怎样在教学内容上与所属专业紧密联系,做好理论讲解向专业设计的延伸,这又是在教学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主要课题之一。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在建筑史与专业设计的联系上需体现具体化与细致化的特点。在教学中只是提到相关内容与设计的关系是不够的,需在教学内容上和教学过程中配合设计实例进行讲解,启发学生主动从所学内容中吸取精华,并且灵活运用于设计之中。如讲到古典柱式时,不妨有意识的延伸到欧式风格的室内设计中,分析西方古典柱式作为一装饰元素在欧式设计风格中的体现,引导学生对建筑与室内设计关系的思考,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灵活地运用设计元素,以及设计元素的运用与室内风格体现上的思考。又如在讲解中国建筑史部分内容时同样可以有目的地延伸到中式风格的室内设计中。中国古代建筑以其鲜明的特点而自成体系,无论是建筑群体的空间形象还是建筑单体的外观,还是建筑各个部位的造型都具有多彩的艺术形象,在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不同的屋顶型制,以及屋顶上塑造出来的鸱吻、保顶、走兽等装饰形象,引导其认识门窗上多样的窗格花纹,以及梁枋柱础的巧妙处理后,有意识地将这些建筑中的元素与中式风格的室内设计相结合,引用中式装修中灵活运用此类装饰元素的成功实例,启发学生活学活用的意识,将建筑史理论教学延伸到室内设计之中,让基础理论课程与专业紧密联系。再如讲解中国传统民居时,对于各地特色建筑如北京四合院,安徽徽派民居,大理白族民居等传统建筑,其独特的空间组合方式,墙面的装饰处理手法以及建筑细部的巧妙装饰等方面,会给室内设计的内部空间划分,空间形象的塑造以怎样的启迪,大理四合院照壁的装饰处理和北京四合院影壁的装饰形象,相对于室内的界面处理有何借鉴之处等等问题可以在学生中展开讨论,选择一两个专题组织学生收集资料,准备论文,对于所研究的结论,提出的观点展开集中讨论,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探究历史,思考建筑文化的兴趣,同时在共同探讨中改变以往灌输式教育的沉闷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重要的是将史实理论与室内设计联系更加紧密。

目前对着书本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越来越不受学生的欢迎,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建筑史课程中融入相关的传统文化、历史人文等内容,丰富学生知识层面,将建筑欣赏与理论讲解相结合,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同时有意识的将理论学习延伸到专业设计中,从教学的趣味性和对专业的延伸性方面入手打破单调的教学思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化枯燥为生动,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学品质的提升。

作者:潘文敏 单位: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无意识设计论文第4篇

艺术设计正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生存方式,影响着人类未来的发展进程。当前,我国工业产品设计急需完成由“中国制造”向“中国设计”的跨越,201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国务院11部委联合下达《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助推工业设计快速发展,中国的工业设计亟待实现创新与蜕变。然而,创新是建立在传承基础上的。当代中国工业设计需要在整个人类文明的大背景下,深刻地理解自己的文化特质与历史使命,从文化发展动因上解读传统,从而培养现代设计所应有的洞察力、理解力和审美观,使我们在设计的创新实践中表现出应有的创造力。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中,道家乃是中国科学技术的根本[1](p145)。正是道家思想促进了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与设计文化的发展。因此,基于当下、面向未来,解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哲学与中国设计文化的契合,发掘道家思想对当代中国设计文化的潜在作用,对于提升民族设计文化进而促进中国当代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学界对道家思想的研究多集中于哲学与文学领域,与设计学科相关的研究相对较少,且仅限于园林与环境雕塑等艺术实践层面的一般性论述,尚无关于道家思想与我国设计学科整体关系的研究。本文拟从道家思想文化内涵与历史地位的探讨切入,从认知层面就道家思想对形成中国设计文化的历史作用与当代价值进行分析。

一、道家哲学思想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地位 “道”是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概念,道家之“道”包含有三个基本的层次:一是本根之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p240)。道是天地万物的总根源和构成天地万物最原始的、混沌未分的自然始基。二是法则之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p164)。“道”是自然界内在的秩序法则,具有客观规律的必然意义。老子主张“道法自然”,庄子强调“天而不人”[3](p519),“自然”是道家文化的终极关注。道家文化的自然,并非自然意义上的、作为科学和人类实践之客体而存在的自然,而是建立在人的主观价值意义上的价值自然;作为一种价值载体,这种自然并不能单独进行自我阐释,只有在与人文相互参照的情况下才能获得意义。因此,道家之自然指的是科技和设计等人类实践活动与自然的关系状态,是一种与人的活动相对应的能动自然。三是“上德无为”[2](p218)的无为之道。由于天地万物的产生是自然而然、本真如此,因此,“道”作为自然规律有着自己的存在、运动和变化规律,所以“道”的存在、运动、变化也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必须遵守自然规律。可见,道之“无为”并非消极无为,道家循自然而无为的哲学思想实质上正是对客观事物规律的遵循,这样的“无为”蕴涵着科学之为和积极有为的深刻辩证性,表明“无为”之道正是符合自然之性的科学之道。

道家重视个体的生命价值、关注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尽管儒家文化长期以来在古代中国社会政治中占有主要地位,但道家思想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史上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尤其在社会发展变革的进程中,道家思想往往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文化动力。在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思想就迎合了人心思定的趋势,构建了以“道”为核心、以“道法自然”为宗旨、以“天人合一”为目标的道家思想体系,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汉初黄老之学的兴盛与汉末道教思想的兴起,使此后的中国社会形成了儒道互补的文化格局。

文化即价值、理想和一个社会更高级的思想艺术性、道德性。[4](p24)道家思想的人文价值理想及其本质特征,决定了它在中华民族历史中的社会文化地位;同时,作为对自然世界的认识规律,道家思想又不仅仅是形而上的意识形态,它也是中国古代社会实践活动所普遍遵循的准则与方法。

二、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设计文化的影响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操画论之语,也是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创造法则,绘画、建筑、园林乃至日常的器物造型无不体现出这一法则,它深受道家“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

1.“天人合一”观的文脉体现

对于起源于农耕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出卓越文明的古代中国来讲,人们的生产生活与天、地等自然因素息息相关。道家“道法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正是中国先民祈望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形上表达,它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情感意识之中,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对于人们生活环境设计的影响尤为凸显。例如,相对于西方传统建筑中高耸的尖顶,中国古代建筑就更多地体现着亲和大地的文化特色,以向下延展的大屋顶象征着对大地的皈依,体现着“天而不人”的融于大地自然的意识追求,道家之“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清晰可辨。

中国闻名于世的自然造园意境也源于道家超凡脱俗、回归自然的出世思想,其借景造境“移天缩地”,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里通过模拟自然来营造人为的“天然”空间,不着痕迹地组织和提升环境之美,完美地体现了道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共生美学思想。之所以形成这样影响深远的园林设计风格,主要是因为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文人墨客走出纯粹意识形态的樊篱,积极参与社会环境的设计与规划活动,最终影响并形成了中国传统的设计风格。如苏州拙政园的创意构思,就是由当时著名的画家、“明四家”中的文征明先生完成的。大批诗人、书画家参与江南园林设计,大大提升了江南园林设计的文化品质。无锡的寄畅园亦颇具诗情画意之妙,园林布局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引惠山泉水作园内池水,在西、北两处用惠山石堆砌假山,仿佛是惠山的自然延伸。寄畅园虽然面积不大,但近以惠山为背景,远又以东南方锡山龙光塔为借景,显得山外有山,楼外有楼,青山正补墙头缺,园林与自然环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道家思想还直接影响着古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设计活动。我国古代的日常生活用品、农具、家具、车船乃至兵器设计等,无不体现着道家师法自然、“天而不人”的设计思想。追崇和谐与自然,将“天人合一”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的更有明式家具。道家尚“无为”重“天然”的思想,反映在明式家具上表现为以简洁装饰、柔美线型与天然材质为特征的纯真风格。这种以极限精简和天然纯朴为美的工艺设计,正是“天人合一”之崇尚自然、师法自然文化心态的表现。明式家具设计趋达事物本性之真的简洁体现了“无物累”[3](p170)的自然情怀,其精炼、柔美的曲线造型也体现了道家“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者生之徒也”[2](p154)的审美理念。明式家具用材大多木质坚硬致密,色泽沉穆悠雅,纹理优美生动,制作时多蜡活少髹漆,追求充分展示木材本身的质感和纹理,给人一种温润、淳朴的天然美感。其优美自然与沉穆典雅无不浸润着道家“夫莫之命而常自然”[2](p398)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中国设计文化崇尚自然、师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特征。

2.辩证思维逻辑的深刻影响

辩证思维与方法论是道家哲学的重要内容,也深刻地影响了古代中国设计文化特征的形成。老子主张“上善若水,以柔克刚”“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2](p164,p279)。这些都体现了道家思维的辩证性,也成就了传统中国外柔内刚的设计美学观,使得人们顺应自然规律开工造物,赋予器物设计以极强的亲和力,促进了中国古代设计文化的发展。

道家还强调事物或现象之间相辅相成的整体系统观,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对立统一的双方所构成的矛盾统一体,即便作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的“道”,也“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2](p61),是有与无、虚与实、阴与阳、静与动、常与变、始与终等因素的对立统一。道家辩证思维认识观的思想内核,是把宇宙万物看做是系统和协调的整体,并由此出发去认识和把握宇宙万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我国古代重大技术工程都因运用了基于这样系统认识观的象数思维原则,而成为工程历史上的典范。如明清两代治黄专家潘季训、靳辅、陈潢等,都是深谙道学之士,他们在治黄工程的设计中统筹兼顾,创造性地运用了道家整体思维法则,抓住水流与泥沙的矛盾关系,实行上下游兼顾,修筑河堤、疏浚河道、堵塞决口并举,达到治理黄河、安定淮河、保证运河漕运畅通三位一体治理的整体效果。道家思想的参悟多是起于哲学而终于物理,其辩证思维逻辑的科学特质决定了它对社会生产实践的巨大作用力。

道家整体认识观的辩证思维逻辑对中国古代设计的影响是深远而普遍的,不仅重大工程如此,日常造物也是如此。例如在器物设计上,图1所示的汉代“中国大宁”铜镜纹样便是“取气于五行”,这种镜背的纹样格式取于五行木、火、土、金、水,以青、赤、黄、白、黑五色,分据东、南、中、西、北五方,这既是道法自然的思想体现,也反映了道家的整体思维认识观,极大地启迪了当时人们的设计思想。注重整体思维、刚柔并济,讲究不同元素异质间性的协调与融合,力求在整体的包容中实现超越,这些设计理念凸显道家整体思维的认识和经验,有力地推动了古代中国整体设计文化的形成,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三、道家思想与当代设计思想的契合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在论述道家思想对科学技

图1 汉代“中国大宁”铜镜术的贡献时,不仅充分肯定它促进了中国人早期的发明创造,而且强调道家思想的世界意义。李约瑟认为:“中国人性格中有许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来源于道家思想。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会像是一棵某些深根已经烂掉了的大树。”“道家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人心渴望从整顿社会秩序回到自然界的沉思。”[1](p178)

被誉为“20世纪的米开朗基罗”的美国现代主义设计大师赖特也深为老子的哲学思想所倾倒,他说:“据我所知,正是老子,在耶稣之前五百年,首先声称房屋的实在不是四面墙和屋顶,而在于内部空间。一个全新的观念进入了建筑师的思想和他的人民生活之中。这个观念精确地表达了曾经在我的思想和实践中所抱有的想法。原先我曾自诩自己有先见之明,认为自己满脑子装有人类需要的伟大预见,但我终于不得不承认,我只是后来者。几千年前就有人做出这一预言。”[5]就连德国现代主义设计大师密斯·凡·德罗最著名的“少即是多”的设计格言,也能在老子的著述中找到通俗具象的诠释:“少则得,多则惑。”[2](p279)可见,老子的道学思想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在古今中外设计艺术的形式和审美观念的各个层面都可找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子,古往今来的设计艺术无不与道家思想相契合。

1.“天而不人”与当代生态共生的美学观

当代共生美学观主张传承与创新共生、科学与艺术共生、历史与现代共生、人类与自然共生,以及不同文化和美学观的相互交融与共生,从而使多种社会元素在重叠、并行、综合、交融的基础上组成一个完整的、包容的、无限的发展系统,在差异与矛盾、和谐与统一中求得发展。这种多重意义上的共生为设计创新确立了更为理性的认识导向,是形成当代多元设计文化共存共生的思想基础。

道家在“天人合一”的基础上,认为事物“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 [2](p61),这种对立统一的辩证认识观表征着事物“相成”“相生”的存在状态,其实质正是相辅相成的共生思想。传统再现美学观、现代表现美学观和当代共生美学观反映了人们在不同发展时期的审美认识倾向,而发祥于古代的道家思想竟与当代共生美学观有着如此深刻的内在契合,不能不说它有着超越时代的先进性。

道家认为,“在生命过程中人体内部的生理机制构成一个有机的小宇宙,它又与自然、社会等外部环境息息相通,构成相互制约的大宇宙。小宇宙和大宇宙的内部及其相互之间,存在协调一致的关系”[6]。这种将人的生命体看成一个整体系统,注重生理机能、考虑自然环境与心理感受,强调生理、自然、心理三者整体协调,并始终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把人的生命存在看做是与自然协调共生的科学认识,显示了道家思想对自然生态的极度重视。当代共生美学观也认为:人类不能违背自然属性而进行美的创造,不管人试图以怎样的主观努力来改造物质世界,人与物之间依旧是人与物理学构成因素的基本关系,设计只是一种基于理性的美学思考,而“美不仅仅是主观的事物,美比人的存在更早”[7]。共生美学观主张与自然共生的科学设计观,强调设计的使命是通过与物质世界的真诚沟通来求取人类与自然世界的和谐相处。这与道家关于事物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认识观是契合的,与道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追求也是契合的。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设计能力有了质的飞跃,今天人们无时无刻不置身于设计的环境之中。当人们认识到设计不仅仅是科学和技术的创造物,而且也是当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存在方式时,不免惊讶地发现,这正与道家思想不谋而合。今天的设计,无论产品、环境还是建筑,无不是在全力协调着“人”之“小宇宙”与自然之“大宇宙”之间以及“大宇宙”内部之各“小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美学视域下的绿色设计也正是遵循着道家“天而不人”[3](p519)的思想。今天我们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人类不能奢望依靠设计来随意驾御自身生存于其中的现有物质世界,设计要达到的目的也不是要掌控物质世界,而是要通过与物质世界的真诚对话让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得更好。

2.取象比类思维与当代设计教育的系统论思想

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源于《易经》,其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医学,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设计创造的思维方式。取象比类,即通过类比、象征的方式去把握对象世界。取象是为了归类与比类,即依据所研究对象与已知相对事物的相似或相同之处来推导其他可能的状况或特征,并取其所长用于设计创造。取象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具体事物的物象或事象,它是一种鉴于功能与动态属性相关性的无限类推。

“设计正是人类生活方式设计的一种表达方式,是阶段性、地域性的信息载体的系统表达”,“工业设计学的研究方向是以系统论为先导,强调方法论的研究,不仅是从专业知识和设计技巧方面来培养学生,更重要的是抓思维方法的训练。不是把某一工作对象作为学科或专门化的依据,而是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有表及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地认识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8](p93,p94)这里表达的基于系统论的设计教育思想,便有着明显的整体思维特征,它与取象比类之形象思维方法血脉相承。

3.整体性思维与当代设计的事理学思想

中国工业设计的事理学理论,强调从“事”的系统认识观角度切入设计。设计事理学是设计方法学向哲学层面的提升,是当代工业设计走向学科成熟的理论基础。在事理学中,无处不透射着整体思维方法:“‘事’指某一特定时空下,人与人或物之间发生的行为互动或信息交换。在此过程中,人的意识中有一定的‘意义’生成,而物发生了状态的‘变化’”,“事里包含着人与物,还体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行为互动及信息交换),反映了时间与空间的‘情景’或‘背景’。通过‘事’可以看到‘事’背后人的动机、目的、情感、价值等意义丛。因此,事是一个更大的系统。在具体的‘事’里,动态地反映了人与物之间的‘显性关系’与‘隐藏的逻辑’。‘事’是一个‘关系场’,可以看到‘物’存在合理性的关系脉络”。[8](p96)

道家思想与当代工业设计的事理学理论高度契合。工业设计的事理学在强调“实事”“求是”时,甚至直接引用了以道家思想为思维逻辑基础的中医学语言——“实事是望闻问切,求是是对症下药”[8](p96)。事理学强调工业设计师应在系统中观察、分析、研究“事”,得出“事理”,最终通过设计实践来实现“事理”。这与道家引导人们随时把宇宙万物看做一个整体,并由此出发去观察分析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认知思维是高度一致的。在事理学视野下,工业设计不仅仅是具体的产品艺术设计,更是以产品为载体的概念创新,是遵照事理系统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既是当代系统论思想的应用,也是对中国道家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无意识设计论文第5篇

艺术设计正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生存方式,影响着人类未来的发展进程。当前,我国工业产品设计急需完成由“中国制造”向“中国设计”的跨越,201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国务院11部委联合下达《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助推工业设计快速发展,中国的工业设计亟待实现创新与蜕变。然而,创新是建立在传承基础上的。当代中国工业设计需要在整个人类文明的大背景下,深刻地理解自己的文化特质与历史使命,从文化发展动因上解读传统,从而培养现代设计所应有的洞察力、理解力和审美观,使我们在设计的创新实践中表现出应有的创造力。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中,道家乃是中国科学技术的根本[1](p145)。正是道家思想促进了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与设计文化的发展。因此,基于当下、面向未来,解本文由收集整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哲学与中国设计文化的契合,发掘道家思想对当代中国设计文化的潜在作用,对于提升民族设计文化进而促进中国当代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学界对道家思想的研究多集中于哲学与文学领域,与设计学科相关的研究相对较少,且仅限于园林与环境雕塑等艺术实践层面的一般性论述,尚无关于道家思想与我国设计学科整体关系的研究。本文拟从道家思想文化内涵与历史地位的探讨切入,从认知层面就道家思想对形成中国设计文化的历史作用与当代价值进行分析。

一、道家哲学思想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地位 “道”是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概念,道家之“道”包含有三个基本的层次:一是本根之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p240)。道是天地万物的总根源和构成天地万物最原始的、混沌未分的自然始基。二是法则之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p164)。“道”是自然界内在的秩序法则,具有客观规律的必然意义。老子主张“道法自然”,庄子强调“天而不人”[3](p519),“自然”是道家文化的终极关注。道家文化的自然,并非自然意义上的、作为科学和人类实践之客体而存在的自然,而是建立在人的主观价值意义上的价值自然;作为一种价值载体,这种自然并不能单独进行自我阐释,只有在与人文相互参照的情况下才能获得意义。因此,道家之自然指的是科技和设计等人类实践活动与自然的关系状态,是一种与人的活动相对应的能动自然。三是“上德无为”[2](p218)的无为之道。由于天地万物的产生是自然而然、本真如此,因此,“道”作为自然规律有着自己的存在、运动和变化规律,所以“道”的存在、运动、变化也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必须遵守自然规律。可见,道之“无为”并非消极无为,道家循自然而无为的哲学思想实质上正是对客观事物规律的遵循,这样的“无为”蕴涵着科学之为和积极有为的深刻辩证性,表明“无为”之道正是符合自然之性的科学之道。

道家重视个体的生命价值、关注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尽管儒家文化长期以来在古代中国社会政治中占有主要地位,但道家思想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史上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尤其在社会发展变革的进程中,道家思想往往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文化动力。在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思想就迎合了人心思定的趋势,构建了以“道”为核心、以“道法自然”为宗旨、以“天人合一”为目标的道家思想体系,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汉初黄老之学的兴盛与汉末道教思想的兴起,使此后的中国社会形成了儒道互补的文化格局。

文化即价值、理想和一个社会更高级的思想艺术性、道德性。[4](p24)道家思想的人文价值理想及其本质特征,决定了它在中华民族历史中的社会文化地位;同时,作为对自然世界的认识规律,道家思想又不仅仅是形而上的意识形态,它也是中国古代社会实践活动所普遍遵循的准则与方法。

二、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设计文化的影响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操画论之语,也是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创造法则,绘画、建筑、园林乃至日常的器物造型无不体现出这一法则,它深受道家“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

1.“天人合一”观的文脉体现

对于起源于农耕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出卓越文明的古代中国来讲,人们的生产生活与天、地等自然因素息息相关。道家“道法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正是中国先民祈望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形上表达,它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情感意识之中,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对于人们生活环境设计的影响尤为凸显。例如,相对于西方传统建筑中高耸的尖顶,中国古代建筑就更多地体现着亲和大地的文化特色,以向下延展的大屋顶象征着对大地的皈依,体现着“天而不人”的融于大地自然的意识追求,道家之“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清晰可辨。

中国闻名于世的自然造园意境也源于道家超凡脱俗、回归自然的出世思想,其借景造境“移天缩地”,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里通过模拟自然来营造人为的“天然”空间,不着痕迹地组织和提升环境之美,完美地体现了道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共生美学思想。之所以形成这样影响深远的园林设计风格,主要是因为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文人墨客走出纯粹意识形态的樊篱,积极参与社会环境的设计与规划活动,最终影响并形成了中国传统的设计风格。如苏州拙政园的创意构思,就是由当时著名的画家、“明四家”中的文征明先生完成的。大批诗人、书画家参与江南园林设计,大大提升了江南园林设计的文化品质。无锡的寄畅园亦颇具诗情画意之妙,园林布局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引惠山泉水作园内池水,在西、北两处用惠山石堆砌假山,仿佛是惠山的自然延伸。寄畅园虽然面积不大,但近以惠山为背景,远又以东南方锡山龙光塔为借景,显得山外有山,楼外有楼,青山正补墙头缺,园林与自然环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道家思想还直接影响着古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设计活动。我国古代的日常生活用品、农具、家具、车船乃至兵器设计等,无不体现着道家师法自然、“天而不人”的设计思想。追崇和谐与自然,将“天人合一”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的更有明式家具。道家尚“无为”重“天然”的思想,反映在明式家具上表现为以简洁装饰、柔美线型与天然材质为特征的纯真风格。这种以极限精简和天然纯朴为美的工艺设计,正是“天人合一”之崇尚自然、师法自然文化心态的表现。明式家具设计趋达事物本性之真的简洁体现了“无物累”[3](p170)的自然情怀,其精炼、柔美的曲线造型也体现了道家“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者生之徒也”[2](p154)的审美理念。明式家具用材大多木质坚硬致密,色泽沉穆悠雅,纹理优美生动,制作时多蜡活少髹漆,追求充分展示木材本身的质感和纹理,给人一种温润、淳朴的天然美感。其优美自然与沉穆典雅无不浸润着道家“夫莫之命而常自然”[2](p398)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中国设计文化崇尚自然、师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特征。

2.辩证思维逻辑的深刻影响

辩证思维与方法论是道家哲学的重要内容,也深刻地影响了古代中国设计文化特征的形成。老子主张“上善若水,以柔克刚”“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2](p164,p279)。这些都体现了道家思维的辩证性,也成就了传统中国外柔内刚的设计美学观,使得人们顺应自然规律开工造物,赋予器物设计以极强的亲和力,促进了中国古代设计文化的发展。

道家还强调事物或现象之间相辅相成的整体系统观,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对立统一的双方所构成的矛盾统一体,即便作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的“道”,也“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2](p61),是有与无、虚与实、阴与阳、静与动、常与变、始与终等因素的对立统一。道家辩证思维认识观的思想内核,是把宇宙万物看做是系统和协调的整体,并由此出发去认识和把握宇宙万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我国古代重大技术工程都因运用了基于这样系统认识观的象数思维原则,而成为工程历史上的典范。如明清两代治黄专家潘季训、靳辅、陈潢等,都是深谙道学之士,他们在治黄工程的设计中统筹兼顾,创造性地运用了道家整体思维法则,抓住水流与泥沙的矛盾关系,实行上下游兼顾,修筑河堤、疏浚河道、堵塞决口并举,达到治理黄河、安定淮河、保证运河漕运畅通三位一体治理的整体效果。道家思想的参悟多是起于哲学而终于物理,其辩证思维逻辑的科学特质决定了它对社会生产实践的巨大作用力。

道家整体认识观的辩证思维逻辑对中国古代设计的影响是深远而普遍的,不仅重大工程如此,日常造物也是如此。例如在器物设计上,图1所示的汉代“中国大宁”铜镜纹样便是“取气于五行”,这种镜背的纹样格式取于五行木、火、土、金、水,以青、赤、黄、白、黑五色,分据东、南、中、西、北五方,这既是道法自然的思想体现,也反映了道家的整体思维认识观,极大地启迪了当时人们的设计思想。注重整体思维、刚柔并济,讲究不同元素异质间性的协调与融合,力求在整体的包容中实现超越,这些设计理念凸显道家整体思维的认识和经验,有力地推动了古代中国整体设计文化的形成,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三、道家思想与当代设计思想的契合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在论述道家思想对科学技

图1 汉代“中国大宁”铜镜术的贡献时,不仅充分肯定它促进了中国人早期的发明创造,而且强调道家思想的世界意义。李约瑟认为:“中国人性格中有许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来源于道家思想。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会像是一棵某些深根已经烂掉了的大树。”“道家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人心渴望从整顿社会秩序回到自然界的沉思。”[1](p178)

被誉为“20世纪的米开朗基罗”的美国现代主义设计大师赖特也深为老子的哲学思想所倾倒,他说:“据我所知,正是老子,在耶稣之前五百年,首先声称房屋的实在不是四面墙和屋顶,而在于内部空间。一个全新的观念进入了建筑师的思想和他的人民生活之中。这个观念精确地表达了曾经在我的思想和实践中所抱有的想法。原先我曾自诩自己有先见之明,认为自己满脑子装有人类需要的伟大预见,但我终于不得不承认,我只是后来者。几千年前就有人做出这一预言。”[5]就连德国现代主义设计大师密斯·凡·德罗最著名的“少即是多”的设计格言,也能在老子的著述中找到通俗具象的诠释:“少则得,多则惑。”[2](p279)可见,老子的道学思想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在古今中外设计艺术的形式和审美观念的各个层面都可找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子,古往今来的设计艺术无不与道家思想相契合。

1.“天而不人”与当代生态共生的美学观

当代共生美学观主张传承与创新共生、科学与艺术共生、历史与现代共生、人类与自然共生,以及不同文化和美学观的相互交融与共生,从而使多种社会元素在重叠、并行、综合、交融的基础上组成一个完整的、包容的、无限的发展系统,在差异与矛盾、和谐与统一中求得发展。这种多重意义上的共生为设计创新确立了更为理性的认识导向,是形成当代多元设计文化共存共生的思想基础。

道家在“天人合一”的基础上,认为事物“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 [2](p61),这种对立统一的辩证认识观表征着事物“相成”“相生”的存在状态,其实质正是相辅相成的共生思想。传统再现美学观、现代表现美学观和当代共生美学观反映了人们在不同发展时期的审美认识倾向,而发祥于古代的道家思想竟与当代共生美学观有着如此深刻的内在契合,不能不说它有着超越时代的先进性。

道家认为,“在生命过程中人体内部的生理机制构成一个有机的小宇宙,它又与自然、社会等外部环境息息相通,构成相互制约的大宇宙。小宇宙和大宇宙的内部及其相互之间,存在协调一致的关系”[6]。这种将人的生命体看成一个整体系统,注重生理机能、考虑自然环境与心理感受,强调生理、自然、心理三者整体协调,并始终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把人的生命存在看做是与自然协调共生的科学认识,显示了道家思想对自然生态的极度重视。当代共生美学观也认为:人类不能违背自然属性而进行美的创造,不管人试图以怎样的主观努力来改造物质世界,人与物之间依旧是人与物理学构成因素的基本关系,设计只是一种基于理性的美学思考,而“美不仅仅是主观的事物,美比人的存在更早”[7]。共生美学观主张与自然共生的科学设计观,强调设计的使命是通过与物质世界的真诚沟通来求取人类与自然世界的和谐相处。这与道家关于事物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认识观是契合的,与道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追求也是契合的。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设计能力有了质的飞跃,今天人们无时无刻不置身于设计的环境之中。当人们认识到设计不仅仅是科学和技术的创造物,而且也是当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存在方式时,不免惊讶地发现,这正与道家思想不谋而合。今天的设计,无论产品、环境还是建筑,无不是在全力协调着“人”之“小宇宙”与自然之“大宇宙”之间以及“大宇宙”内部之各“小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美学视域下的绿色设计也正是遵循着道家“天而不人”[3](p519)的思想。今天我们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人类不能奢望依靠设计来随意驾御自身生存于其中的现有物质世界,设计要达到的目的也不是要掌控物质世界,而是要通过与物质世界的真诚对话让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得更好。

2.取象比类思维与当代设计教育的系统论思想

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源于《易经》,其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医学,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设计创造的思维方式。取象比类,即通过类比、象征的方式去把握对象世界。取象是为了归类与比类,即依据所研究对象与已知相对事物的相似或相同之处来推导其他可能的状况或特征,并取其所长用于设计创造。取象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具体事物的物象或事象,它是一种鉴于功能与动态属性相关性的无限类推。

“设计正是人类生活方式设计的一种表达方式,是阶段性、地域性的信息载体的系统表达”,“工业设计学的研究方向是以系统论为先导,强调方法论的研究,不仅是从专业知识和设计技巧方面来培养学生,更重要的是抓思维方法的训练。不是把某一工作对象作为学科或专门化的依据,而是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有表及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地认识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8](p93,p94)这里表达的基于系统论的设计教育思想,便有着明显的整体思维特征,它与取象比类之形象思维方法血脉相承。

3.整体性思维与当代设计的事理学思想

中国工业设计的事理学理论,强调从“事”的系统认识观角度切入设计。设计事理学是设计方法学向哲学层面的提升,是当代工业设计走向学科成熟的理论基础。在事理学中,无处不透射着整体思维方法:“‘事’指某一特定时空下,人与人或物之间发生的行为互动或信息交换。在此过程中,人的意识中有一定的‘意义’生成,而物发生了状态的‘变化’”,“事里包含着人与物,还体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行为互动及信息交换),反映了时间与空间的‘情景’或‘背景’。通过‘事’可以看到‘事’背后人的动机、目的、情感、价值等意义丛。因此,事是一个更大的系统。在具体的‘事’里,动态地反映了人与物之间的‘显性关系’与‘隐藏的逻辑’。‘事’是一个‘关系场’,可以看到‘物’存在合理性的关系脉络”。[8](p96)

道家思想与当代工业设计的事理学理论高度契合。工业设计的事理学在强调“实事”“求是”时,甚至直接引用了以道家思想为思维逻辑基础的中医学语言——“实事是望闻问切,求是是对症下药”[8](p96)。事理学强调工业设计师应在系统中观察、分析、研究“事”,得出“事理”,最终通过设计实践来实现“事理”。这与道家引导人们随时把宇宙万物看做一个整体,并由此出发去观察分析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认知思维是高度一致的。在事理学视野下,工业设计不仅仅是具体的产品艺术设计,更是以产品为载体的概念创新,是遵照事理系统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既是当代系统论思想的应用,也是对中国道家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无意识设计论文第6篇

【关键词】商业空间 导视系统设计 无意识设计 新思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度繁荣的商业空间应运而生。商业空间不仅可以促成销售更多的商品,实现可观的商业价值,更能提升整体空间的形象氛围和服务水平,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在复杂的商业空间中,导视系统承担着引导人们全面了解商业空间布局和方位,并且有帮助人们迅速到达目的地的作用。无意识设计遵循人的感知和行为习惯,人们在体验设计的同时,引起内心的情感共鸣,从而实现人机环境的和谐。

一、 无意识设计的内涵

(一)什么是无意识设计

无意识设计,又称直觉设计,由日本工业设计师深泽直人首次提出,简单的解释为“将无意识的思维转化为可见之物”①,其理论基础来源于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和荣格的无意识理论。无意识设计的提出是将抽象思维转化为具像设计的实践过程,在唤起人们美好回忆与生活体验的同时,依照人们的行为习惯进行设计,减轻了人们对产品的“适应负担”②。近年来,无意识设计在工业设计尤其是家居日用产品上应用广泛,最典型的代表是日本品牌无印良品。在商业空间导视系统设计上关注细节和情感,融入更多人文关怀更能带给商业空间新的生机,提升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二)无意识元素

无意识元素包括无意识思维和无意识行为,两者相辅相成,形成设计中需要挖掘的潜在动力。弗洛伊德认为,如果将人类的整个意识比喻成一座冰山的话,浮出水面的部分属于显意识的范围,约占意识的5%,而95%隐藏在冰山底下的意识属于无意识的范畴。几乎每个人每时每地都有无意识思维和无意识行为,其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不易察觉,并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习惯中。

二、无意识设计在商业空间导视系统中的价值

(一)以人为主体,满足隐形需求

无意识思维是指那些近于本能产生、几乎不会进入意识层面的思维。如在操场跑步,人们会不约而同的选择逆时针方向,房间的座位会不自觉的选择靠墙或是面对入口的方向等。这些无意识行为不是人们深思熟虑后的结果,而是已存在于意识层面甚至不自知的元素,设计师把这些看作是用户的隐性需求。

在商业空间的导视系统设计中,可以说是基于视觉引发的多感官引导性设计,包含心理和行为的双重价值。在购物、休息、观赏等不同情境下,导视系统的功能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如购物情境下,人们最希望通过导视系统迅速找到自己熟知或相似类型的品牌。

(二)实现设计的多样性、合理性

在每一种条件下,任何事情或每一个事件都包含着人们的认识和分享。很多时候,商业空间的导视系统设计往往绞尽脑汁去追求其附加价值,如审美价值、商业价值等,产生别出心裁的想法和美妙奇特的体验去取悦人们。事实上,已经存在的无意识元素,才是设计的核心,也最容易激发人们的共鸣。

从观察和研究得知这些无意识元素后,怎样与其具像设计特征之间相互关联与相互渗透是设计的重点。元素的重新分类重组,产生一对一、一对多、点对点、点对面的多种可能性。这些“多种可能性”也将带来设计实体在外观和功能上的丰富选择性和多样化,产生合情合理的设计。例如,利用人们对地图的识别习惯,色块分区域在陌生环境里会更加有效,颜色的选择既要符合潜在的心理暗示(有餐饮区以暖色调为主,运动区以冷静色调为主等)。人们会希望快速发现目标并到达,这就要求信息牌的醒目性和导向信息的唯一性,如果能在导向牌中标出当下位置的最近目标和距离,就恰好满足了这种隐形需求。

(三)建立设计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好的设计不只是满足功能性,更需要激发出人积极的情感,让设计与人之间建立情感联系。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一个微笑的细节有时就可以传达出隐藏的感情。不仅是工业产品,商业街区的导视系统设计同样应具备这种灵气。无论是信息的传达,还是文化的传播,都是以人的角度进行考量,将人的“适应负担”降到最低,且有意识地诱导出无意识的行为,才可能最大程度的唤起人的情感联系。

例如,我国香港设计师曾为K11商业购物中心设计了一个以“FIND YOUR LOVE”为主题的圣诞项目,设计内容主要为宣传册和各种导视信息以及周边产品。设计师利用开阔的地面空间,使用饱和度较高的颜色在地面设计出不同地点的区分线路,再加之立式的导向牌,整个空间清晰明了、方便易行。一条条纵横交错的线路好像儿时遥控车的轨道,又像是一个巨型的大富翁游戏,瞬间让人们产生童真好奇的心理。很多的人们参与之后都直呼:“简直是专为路痴设计,再也不用担心找不到路了!”相较之下,武汉的K11商业购物中心的导视系统设计就显得平淡许多,简单的木质导向牌,结合中心的室内景观,缺少了点新意和情感的联系。

三、无意识设计在商业导视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一)关注无意识元素,体现人文关怀

无意识设计是一种既存的感觉,强调对人的情感关注,带有真挚和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在给人心理上慰藉的同时也满足了人的行为需求。如在商业空间入口设置总体导视牌,可以方便人们了解街区整体规划、空间方位和商铺信息等。人们在第一时间对所处环境有了笼统的认知,消除内在的未知紧张情绪,并满足一定的内心期待。这种潜在的心理暗示正是无意识设计的来源和引导作用。

以武汉的楚河汉街为例,街区内部的导向系统设计分为立式总体导视牌、空间节点导向牌和外墙门牌三类,层级分明、功能各异。首先,导视牌将未知人群分为两种行为模式,一种是内心已有明确的目的地需要快速到达,这种属于节点式导向;另一种是进行有顺序有方向的游览,则属于规划式导向。基于此,空间导视牌就有了明确节点(如汉秀剧场、杜莎夫人蜡像馆、地铁站等)的实时导向。而立式导视牌不仅有主要广场的指引路线,还提供了系统性的全局地图和商铺信息。这就满足了不同人群的行为需求,使情感和设计间得到最大程度的联系性。

(二)源于无意识元素的设计转化

人的无意识元素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细枝末节,这些元素呈现出一种规律化、程式化的驱动力。在商业空间的导视系统可以遵循这种规律并结合人们需求的设计,将无意识元素尽可能的以设计手段转化呈现在人们面前。

以楚河汉街的导视系统的信息传达部分为例,立式导向牌均为规则的方形,横向宽度为50cm,略小于人的肩宽。整体纵向高度为185cm,信息高度在70cm至180cm之间,而人的最佳高度识别范围为标准视线上下5°,尺寸符合人的视觉习惯。整个设计中心醒目,轮廓分明,线条硬朗。采用这种设计是因为人们对于直线的辨别能力远高于曲线,方便识别文字信息。空中的节点导向牌采用了木质材料,给人一种视觉舒适感。在信息内容上,字体和箭头选择了一样的大小尺寸,根据人的行为习惯将箭头、图形图案和文字等的大小采取依次递减的排布。

(三)充满情感的设计体验

日本设计师隈研吾在《负建筑》一书中曾经提出,建筑设计不是追求那种一眼即可明了用途的设计,而是追求在使用过程中经过实际经历后即可了解的设计。这其中的使用过程、实际经历,充分表达了设计体验的重要意义。

在商业空间导视系统设计中,能否让人们产生美好回忆和生活体验,能否让人们得到微小的感动和心灵的颤动,是衡量设计优劣的重要标准。例如,在楼梯或是拐角处标明注意脚下、小心滑倒的提示语;在重要节点路程中显示渐进的距离数字;在中午和晚上的用餐时间滚动餐饮信息、手机扫码查询位置和推荐……这些都好像是童年里父母对孩子轻声细语的关怀。利用人们亲身体验的经历,会更容易产生打动人心的设计。那些波动情感曲线的经历,让人们感到真实亲切,唤起强烈的认同感和愉悦体验。

例如,在武汉天地和楚河汉街等商业空间的导视牌旁边,都提供了供人们带走翻阅的纸质地图,当人们明确方向时,手中的地图便成了无处安放的负担,或是在手中揉捏,或是丢进垃圾箱,更或是随手一扔。而手中的食物因不能随时处置,常常带入各种场所,如果能将纸质地图采用多种设计形式,如结合便利袋的功能,细节中就多了些许温馨和感动,也带来人们美好的体验。

结语

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无意识设计”不仅是关注用途的设计,更是表达人们在使用过程、实际经历和设计体验的过程。商业空间导视系统设计新思路在体验设计的情感、精神上,带给人们全新的设计和体验效果。

注释:

①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文选:论无意识与艺术[M].赵刚,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54.

②张静.无意识设计在交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导刊,2012(20):35.

参考文献:

[1]唐纳德・A・诺曼.情感化设计[M].梅琼,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无意识设计论文第7篇

(黑体二号居中,中间空两格)

(以下一级标题宋体字四号,二、三级标题宋体字小四号,1.5倍行距,自动索引生成)

传统采购策略……………………………………………………1

(一)垂直集成型供应链………………………………………………3

(二)分散型供应链……………………………………………………5

电子采购策略……………………………………………………8

(一)xxxxxxx…………………………………………………………8

(二)yyyyyyy……………………………………………………… 12

传统采购策略与电子采购策略的比较……………………… 15

(一) ………………………………………………………………17

(二) ………………………………………………………………17

b2b电子供应链采购问题………………………………………20

参考文献 ………………………………………………………………23

致谢 ……………………………………………………………………24

附录 ……………………………………………………………………25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采购策略研究

(标题黑体二号字,居中)

[摘要](宋体五号字加粗)电子商务是我国……………………………………本文从………………………………………………(宋体五号字,总字数不超过300字,是整个文章的中心论点与主要论证的阐述或叫论文的中心思想)

[关键词] 关键词1 关键词2 关键词3………………(不超过5字,一般为3-5)

传统采购策略(一级标题,黑体三号字)

二级标题(宋体四号字)

xxxxxxx(三级标题,楷体四号字)

1)四级标题(宋体四号字)

yyyyyyy

二级标题

电子采购策略(一级标题,黑体三号字)

二级标题(宋体四号字)

传统采购策略与电子采购策略的比较

b2b电子供应链采购问题

大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

专业:

论文(设计)题目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职称

计划完成时间

论文(设计)的进度计划:

已经完成的内容:

指导教师意见:

签 字:

年 月 日

大专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语

专业:

论文(设计)题目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职称

指导教师评语:

签 字: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给分:

签 字:

年 月 日

毕业论文(设计)的分工情况:【合作一个论文(设计)题目时填写】

备注:

大专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

系部: 专业: 学号: 姓名: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最高分 成绩

题 论文(设计)选题角度新颖,富于创造性,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现实意义 中心论题明确,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应用价值 中心论题基本明确,能结合专业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 论文(设计)选题与专业基本相关,但理论水平和应用性较差 论文(设计)选题无理论和现实意义,与专业无关 10

料 使用材料翔实、恰当,掌握大量的背景资料和数据 有比较丰富的文献材料和较充足的理论依据 持论有据 理论根据及客观材料有少部分欠缺 缺乏理论根据,客观材料空泛 20

综合知识与技能的运用 能在问题研究中综合运用专业知识以及计算机、英语等各方面的能力。 能运用专业理论以及计算机、英语等各方面能力。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 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一般,但能独立完成论文(设计) 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较差,经过努力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论文(设计) 缺乏应有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不能独立完成论文(设计) 20

写作

水平 理论分析准确,逻辑严密,层次清楚,结构合理,语言流畅。 理论分析恰当,条理清楚,层次比较清楚,语言通顺。 条理清楚,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说服力,有少许语病 材料陈述较为清楚,但分析力不强,个别地方语言不通顺。 分析能力差,论证不准确,材料简单堆砌。语言不准确 30

学术

水平 有独到的个人见解,学术性较强 有一定的个人见解和学术性 能从个人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无明显的个人见解 结论观点有错误 10

格式规范化 论文(设计)格式符合要求,打印清晰漂亮,无错别字,达到正式出版物水平。 格式基本符合要求,有个别错误,打印清楚,基本达到正式出版物水平 内容提要和正文基本符合要求,但注释和参考文献格式有问题,打印基本清楚。 行文基本规范,但不符合学校规定的要求 论文(设计)的格式不规范、打印不清晰 10

无意识设计论文第8篇

艺术设计专业属于创意产业,创意产业与制造加工业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而后者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前者往往为后者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提升后者的产品附加值。艺术设计专业作为一门建立在广泛的人文艺术与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的应用学科,其教学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关联的多个学科、专业系统整合而成,并不断推进教学思维、教学理论、教学实践的创新过程。这一过程的融合性、渗透性,体现出这一学科的交叉性和跨学科特征\[1\] 。艺术设计专业的跨学科特征与交叉性表现在其融合基本造型表现技能、计算机软件应用、艺术设计基础、创意思维以及视觉形式审美等多个方面的综合上。这样的一个多学科、高技能、厚人文、重实践的专业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上就不能同其他文科、理科、工科或者传统艺术院校一样,必须做深度的思考。培养既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又具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设计能力”;既具备“国际化专业视野”,又深谙本专业的“发展与职场规则”的人才。这就要求艺术设计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既能符合高职高专的“应用型人才”要求,又能兼顾传统艺术院校的“深厚人文素质”,还能与企业的“职业岗位”无缝对接。要统筹做好这些因素就必须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下工夫。

我国的教育理论界首次真正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界定是在刘明浚主编的《大学教育环境论要》中指出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办学条件下,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或构思的教育教学式样”。“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2\] 。

一、 现行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主要存在的一些问题

1. 艺术类专业高考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已严重影响到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生源质量

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艺术类高考成为许多因文化课成绩差而集训艺考圆梦大学考生的捷径,其中有不少数对艺术设计专业毫无兴趣。一夜间,几乎所有的院校都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艺术设计专业也成为很多院校赚钱的法宝。无节制的扩招和几乎没有门槛的专业设置审批导致大量不合格的毕业生毕业的同时意味着失业,并成为了处于招生类别最底层的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招生质量逐年下降的主要原因。

2. 人才培养与社会和市场的需求脱节

一方面是中国设计人才匮乏,另一方面是设计专业学生分配难,毕业生无法完全满足企业需求,许多人改行从事其它工作;另外国内设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在沿用传统艺术和美术教育的方针,忽略了设计教育应与产业需求结合的特点,这反映了设计教育与产业需求终端之间的矛盾,同时也说明了设计教育与中国的制造产业的对接产生了错位\[3\] 。

3. 所谓“双师”型教师名不符实

只要取得一个社会上的某证无论权威与否就是“双师”, 缺乏行业的实践经验, 影响实践性教学的效果。教材基本也是本科院校教材的压缩, 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教材。而且教材的编写大多是学校的理论方面教师, 了解行业前沿动态的能工巧匠和专家, 又无意去编写教材\[4\] 。

4. 校企合作只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作秀

高职教育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要满足用人单位职业岗位要求,这就需要学校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组建真正的、有实效的校外实训基地。用人单位在使用毫无工作经验的在校大学生时往往效率低下,而国家也没有出台相关的针对校企合作企业的适度政策优惠,企业要生存、发展最终导致校企合作只能流于表面的形式而无实质内容,学生在校企合作中也就没有受益。

5.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理念有待提升

高职与本科院校的最大区别在于培养人才的“应用型”与“学术型”定位的不同。目前,还有很多高职院校还在延续本科艺术院校的“学科式”教育体系,教育理念不能跟上高职教育时代步伐。郭建忠: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 第25卷第3期

二、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独特性

1. “审美情感”的培养是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与其它专业的重要区别

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交叉性的特征决定了艺术设计生产不是大规模批量化生产,每个艺术设计产品都具有独特的创意,都只对应一个独特的客户,产品都要做到独一无二,所以艺术设计生产与客户的关系相当独特与密切\[5\] 。康德曾经指出:美有两种,即自由美和依存美,后者含有对象的合乎目的性。合乎目的是一个更有优先权的美学原则,它与功能相近\[6\] 。英国著名的形式主义美学家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品的本质是“有意味的形式”\[7\] ,艺术设计专业无论是平面设计、工业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家具设计、动漫设计、数字媒体设计、服装设计还是延伸出的其他专业分支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审美情感”。而“审美情感”是一种隐性的能力,并不是一朝一日就能建立起来的,更不是几门绘画基础课程就能解决的,是一个长期的熏陶、潜移默化的培养过程。对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典型工作任务的完成,使学生逐渐明白完成这个任务需要哪些知识、哪些技能、哪些素质、什么样的才算是好的、什么样的是劣的、在同类型的任务中哪些大师级的设计师是如何做到的、其内在的艺术规律是什么……从而使学生的“审美情感”在本专业领域不断提升、视野逐渐开阔。而不是老师在课堂上以理论灌输的方式传达给学生的,“审美情感”应该是一种自觉的、自悟的、非功利化的与“生活情感”对立的纯粹形式化的情感。

2. “创意思维”的培养是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与其它专业的又一重要区别

法国思想家狄德罗曾经说过:“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他把想象作为天才不可缺少的因素是有道理的。创意思维是指在创造性活动中所特有的思维过程,它通过思维揭露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并且要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 给人们带来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物。按思维的智力性内容可划分为再现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按思维的目标过程可划分为发散思维(即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和聚合思维(即求同思维、集中思维);按思维过程的意识层次可划分为显意识思维和潜意识思维。艺术设计“创意”思维的“创意”其意是指想法、念头、概念、观念、立意、计划、打算等\[8\] 。心理学研究认为, 灵感状态是创意思维的一个典型特征,而这个灵感状态则是创作者全身心投入的一种体现。在艺术设计创作的诸多环节中,“创意”是难度最大、最富挑战性的一个环节。一张平面广告、一件工业设计、一幅动画甚至一件包装设计决定其成败的往往就是创意诞生的一刹那。艺术设计专业的“创意思维”无论在任何专业分支上都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图形意念”和“视觉形式”。这里的“图形意念”不仅仅是指二维的、平面化的构想同时还包括三维的想象以及由二维转换的三维甚至四维的时空构想。“图形意念”是可以通过一定的创意思维训练获得的,是有章可循的。创意思维,还包含有创造、创新的意思,“视觉形式”就是一种创新,这种创新是建立在“审美情感”基础之上的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法去表现的一种思维形式,是“感性”、“知性”、“理性”的交集。“视觉形式”常常表现在造型、色彩、肌理、空间、构成等诸多视觉要素上,这也是为什么学习艺术设计专业必须要具有一定的绘画、造型、色彩基础的原因。视觉形式的表现除了在视觉要素上以外,还受到文、史、哲以及各种艺术思潮、文化和观念的影响,这些非视觉的要素统称为“人文素质”。人文素质会随着人的经验、知识和阅历的积累逐渐深厚起来,所以,那些大师级的设计师成名时往往都是白发苍苍。

三、 结合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独特性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1. 汲取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思想内涵,大力推行“学习领域”课程建设

德国是世界上职业教育最成功的国家,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是世界各国公认的一种先进的现代职业教育模式。“学习领域”是在面向21世纪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改革中诞生的一种新的课程方案。“学习领域”课程是以展开“行动导向”为主体的课程模式,将符合职业阶段发展和学生认知规律的典型工作任务由简单到复杂进行组织,以知识够用为原则,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素质提升为本位,把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教育融汇在不同的“学习领域课程”包里。对于当今这个进入数字化的信息时代,知识随时随地的获取已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以及具有移动互联网功能的个人便携数字终端的发展成为必然。但是,完成某项工作任务需要的更多的是能力和素质,当然里面包含有知识,但不是全部,这也是采用“学科式”课程体系的院校毕业生不受企业欢迎的主要原因。对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来说“学习领域课程”将学校里所学习、训练的知识、能力、素质与企业的职业岗位进行了对接,使学生毕业后就能达到企业的任职岗位要求,从而达到职业教育目的。

2. 把“审美情感”的培养分别融汇在学习领域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之中

学习领域课程对于高职院校的工科学生来说特别适合,因为理性的成份大大高于感性成份。完成的一个机械零件不是靠视觉感觉来判断,而是由检测数据说话。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同样完成一张招贴,过程都一样,但结果可能会有很大的区别,这个区别里面除了专业水平外还包含有很多的“审美情感”。每一门学习领域课程,甚至每次完成的一个工作任务都是“审美情感”的一次有效提升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素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的专业视野、审美情趣、谈吐修养甚至生活品位都是决定和影响学生“审美情感”的因素。素质拓展课程则提供专业之外的“审美情感”的养份,一次画展、一次电影观摩、一次文化讲座、一次设计竞赛、甚至包括校园环境、教学楼氛围、作品陈列方式……无不是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在学校里,甚至在企业工作的过程中知识、技能、方法这些都是容易学习到的,但是“审美情感”却是影响人一生的、不容易学习到的一种“品位”与“眼光”,是需要一个软环境长期的陶冶、感染的一种情操。在“审美情感”的培养上,高职院校更应该把其作为一种普众教育,多开设一些公开的选修素质拓展课程、多举办一些素质拓展活动。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倡导健康、积极、唯美精神,反对奢靡、消极、恶俗风气。

3. 把“创意思维”的培养作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能力

艺术创作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艺术设计也一样,艺术设计的核心就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就是对已知或未知的事物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对已知的事物的思考是对人们熟悉或已知道问题,从新的角度、新的途径重新进行思考,提出新颖、独特的见解;对未知事务的思考是探索性的、创造性的、实验性的。德国卡塞尔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哈尔盖特?马蒂亚斯,在比较中德艺术设计教育时说:“中国学生往往是先学了技术,再发现自己的想象力,而德国学生往往先有创意目标再去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学技术,努力实现自己的创意。对于中国学生来说,目前最重要的似乎是技术,但对于德国学生来说,重要的是有设计思想,即创意”\[9\] 。在艺术设计中富有创意的设计往往会使作品鹤立鸡群、脱颖而出,无论是商业广告设计、工业产品设计、服装设计、动漫设计、数字媒体设计还是其他类型的设计,独特的创意都会使作品熠熠生辉、让人过目不忘。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同本科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的最大不同在于人才的“应用性”,但这并不是说在“创意思维”上就不重要了。相反,在“创意思维”能力的培养上更显得重要,只是不能再仅仅靠“学习领域课程”的思路去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了。必须结合本专业的独特个性展开关于图形创意、空间构想、形态构成、材料试验、色彩心理学等方面的创意思维设计基础课程,并让这些课程同学习领域课程相互交替、整体滚动。从而使创意思维的训练不仅有目的性,而且具有高度延展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

四、结语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既有高职高专的实践性、职业性、开放性的特性又同时具有艺术设计专业独特的审美、人文、创意思维等专业个性,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必须综合考虑,把审美、人文作为专业素质,用大视野、大环境、大氛围进行软性的熏陶、培育;把创意思维作为专业能力,用项目化、预期成果化、理实交替化教学体系进行专业能力培养,培养在企业职业岗位上“能做事、善思考、高品位、富创意”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郑 阳.论艺术设计专业跨学科教育\[EB/OL\]..

[2] 李亚萍,金佩华.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综述\[J\].江苏高教,2003(5):103105.

[3] 彭 亮.中国当代艺术设计教育反思——制造大国的设计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EB//OL\]..

[4] 刘 刚.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S1):232233.

[5] 陈宇哲.“三位一体”是高职艺术设计类教师的最佳施教角色\[J\].美术大观,2009(02):162163.

[6]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41.

[7] 克莱夫?贝尔.艺术\[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35.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