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神经科学论文

神经科学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0 16:18:47

神经科学论文

神经科学论文第1篇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本组92例患者,男57例,女35例,年龄6-82岁,平均年龄45.3岁,以中壮年居多。致伤类型:车祸交通事故55例(59.78%),坠落伤13例(14.13%),打击伤17例(18.47%),原因不详7例(7.60%)。

1.2临床表现

患者呈现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入院观察生命体征,出现瞳孔散大、呼吸不稳定、休克、血压不稳定、四肢间断性抽搐、病理反射呈阳性等。所有患者行GCS评分,<8分,持续6小时以上为诊断标准。开放性脑损伤38例,闭合性颅脑损伤54例。伴四肢抽搐48例,单侧肢体抽搐53例。颅脑CT扫描示:单纯硬膜外血肿23例,硬膜下血肿伴脑挫裂伤21例,原发性脑干损伤19例,多发颅内血肿伴脑挫裂伤8例,弥漫性脑肿胀10例,弥漫性轴索损伤6例,环池及四叠体池完全消失3例,中线结构明显移位2例。大部分患者出现其它疾病并况,其中肺部感染25例,电解质紊乱18例,心功能不全2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17例,肾功能不全14例,消化道出血16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3例。

1.3治疗方法

收治的92例神经外科学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70例手术组行开颅血肿清除及去标准大骨瓣减压术,非手术组22例,两组均行术前急救及生命体征检测,颅内压监护,血氧饱和度,心电监护。患者入院后均立即进行早期救治,保持患者呼吸气道通畅无堵塞,呼吸道分泌物清除,早期进行激素治疗、促苏醒剂、脱水剂、钙离子拮抗剂等。患者人院后即行气管插管,行急诊开颅手术。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患者中,行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减压术,合并腹腔脏器损伤者与合并胸部损伤均进行对症治疗。在后期给予促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脑血液循环药物、高压氧等中西医综合治疗,维持酸碱平衡、水、电解质及内环境稳定。随时关注患者是否出现并发症,针对并发症采取相应措施。

1.4疗效判断

术后3月行GOS评分:Ⅰ级为恢复良好、无神经功能;Ⅱ级为中度残疾,呈现部分神经障碍,但可独立生活;Ⅲ级为重度残疾,精神意识及神经障碍无明显好转;Ⅳ级为植物人状态;Ⅴ级为死亡。

2结果

92例神经外科学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GOS评分,Ⅰ级恢复良好49例(53.26%),Ⅱ级中度残疾16例(17.39%),Ⅲ级重度残疾7例(7.60%),Ⅳ级植物人现象6例(6.52%),Ⅴ级死亡10例(10.86%)。死亡10例原因:弥漫脑肿胀致恶性高颅压死亡5例,气管软化之呼吸道梗阻死亡2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例,下丘脑功能衰竭死亡1例。

3体会

临床患者多处于昏迷,医患沟通难以协调,增强早期诊断困难,为此医务人员应在面对复杂病情及情况时,应耐心细致、密切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及时做到准确诊断治疗,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于是同时,由于神经外科学重型颅脑损伤临床多伴随多脏器损伤,病情严重复杂,变化性及不稳定性较强,为此,早期诊断是诊治的重要一步。

神经科学论文第2篇

文明标志着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易经》云:“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孔颖达解释道:“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早期人类对社会的认识总是以自然界为参照系,而且原本就视自然与社会为一体。古人所谓“天下文明”,首先指的是一种美好的自然状态:春光明媚,万物竞生,赏心悦目;进一步则指人世间即社会的和谐、有序与清明,指社会的进步状态和积极成果。今天我们所使用的“文明”概念,已不再指涉自然,而专指社会摆脱“野蛮”的发展状态。

借助于传统的物质与精神二分法,人们习惯于把文明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种分类概括了人类文明中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能够抓住文明的这两大方面,无疑也就把握了社会文明的整体。但人类文明不仅仅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它同时还包括制度文明。制度文明是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和规范体系。在物质与精神二分法的理解中,文明的制度方面往往被归入精神文明方面。然而我们知道,制度不仅具有精神性,而且具有物质性;不仅是观念性的,而且是实践性的。制度是社会存在的历史形式,制度的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有的学者将社会文明的这一方面称为政治文明。政治文明即政治制度文明,无疑是社会制度文明的核心部分,但不是其全部;因为除了政治制度,还有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等。社会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如三足之鼎立,使社会架构保持稳定。其中任何一足的偏废,都会导致社会的倾颓。

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技术能力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的总和。物质文明的创造以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为前提,物质生产劳动又以劳动者所拥有的物质技术能力为手段,而这种物质技术能力则是以一定的劳动资料为标志的。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9页)物质文明的基础在于社会的物质生产力,而物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物质技术能力。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社会物质文明的核心在于其技术文明,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取决于物质技术的发展程度。从社会由农业技术、工业技术向信息技术的历史演变,可以看到人类物质文明进步的巨大步伐。

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大体分为两方面:其一是科学文化方面。这是人们在客观知识和生存智慧上的进步状态,表现为社会的教育、科学、哲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的发展程度,以及与此相应的物质设施、机构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其二是思想道德方面。这是人们在观念意识和人际协调上的进步状态,包括社会的政治观念、道德规范、风俗时尚,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表现为人们的理想、情操、觉悟、信念,以及社会组织的有序和协调。社会精神文明这两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科学文化方面是精神文明中基本的、主要的方面,是精神文明的具体内容所在。思想道德方面则规定着科学文化乃至整个人的活动的方向,因而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反映了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精神文明的不同性质。

物质文明无疑是精神文明的前提,没有一定的物质文明为基础,精神文明的建设根本就无从谈起。反过来说,精神文明又是巩固和发展物质文明的必要条件,并且通过思想观念的导引影响物质文明建设的方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人类创造的社会文明。人类作为创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主体,需要以特定的方式组成某种社会共同体。一定的社会共同体的形成和维系以一定的社会制度为其条件,而一定的制度文明又是由一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决定的。制度是文明创造者的社会结合、组织和协调方式,是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以在其中进行的社会关系。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在总体上是在互动中发展的,既有相互促进,也有相互制约。三种文明发展的曲线,总是在协调与不协调、平衡与不平衡之间摇摆。这三匹马拉动的社会文明之车,可以由于其中一两匹骏马的带动而疾驰,也可能因为其中一两匹弱马的拖累而缓行。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状态,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各自作为子系统在系统中综合的结果。系统整合的结果,可能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可能整体小于部分之和。社会文明的发展要求系统整体内部各部分间结构和功能关系的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这一转变使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随之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由于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和消极作用而滋生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意识,严重干扰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新秩序的建立和运行。某些腐朽、愚昧、落后的思想观念借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之机沉渣泛起,严重地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道德条件和社会文化环境。历史再一次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协调发展的问题提到我们面前。

针对物质文明迅速发展,精神文明相对滞后甚至出现“滑坡”的现象,中国共产党明确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在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得更好的同时,必须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认真解决当前一系列紧迫问题,进一步开创新形势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实践证明,在大力推进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我国新世纪社会发展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

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社会发展目标体系,是现展理论与实践的一个总趋势和总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曾经出现过一种“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模式,这种发展模式的特点在于单纯追求国民生产总值和经济高速增长。20世纪60年代以来,这种发展理论及其实践模式逐渐受到来自经济发展本身的严峻挑战。能源和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破坏等全球性问题,都是这种传统发展模式带来的恶果,如今已成为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的最大障碍。不仅如此,在思想道德文化领域还蔓延种种“社会病”,造成经济增长与社会文明某种程度衰退的共生现象。在对传统的发展模式进行反思之后,人们的发展价值观开始转变,“综合发展观”应运而生。这种新的发展观在注重经济发展和增长的同时,强调建设现代社会文明以及市场经济与社会文明协调发展。此后,“综合发展观”又进一步将人类自我发展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位置上来,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社会的经济发展不是一种单一的经济现象,必然涉及政治、文化、思想、道德等领域,要求社会机体各个方面与之相适应,要求社会主体以高于现实经济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为之提供积极的文化氛围和思想动力,从而使经济增长保持健康的走势和内在的活力,并给社会带来公正、安全、平等和文明。精神文明如果长期落后于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建设,就可能积淀为严重的社会意识或精神方面的问题,造成社会发展的巨大人文障碍。而来自政治、文化、思想、道德方面的消极因素,往往要比来自市场本身的消极因素顽固得多。多年来的经验和教训,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精神文明建设在我国当代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意义。

实践证明,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实行市场经济,就越是需要高度重视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并把这种建设融会到市场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和全部过程。社会的全面发展需要高度的精神文明。当今我国市场经济对于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的高度依赖,集中体现了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正如同志4月28日在人民大学的讲话中指出的,“哲学社会科学,主要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科学。”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哲学社会科学关注的焦点,也是精神文明建设乃至整个社会文明建设的中心。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可以而且应当大有作为的。

第一,哲学社会科学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自觉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伟大成果,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基础,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着思想保证。哲学社会科学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思考的对象,分析和研究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探索和揭示精神文明的发展规律。它所提供的科学成果,不断为人们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思想理论武器。当代形态的哲学社会科学所提供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能够极大地增强人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鉴别力和思想素质,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掌握正确、合理、有效的实践方式。

第二,哲学社会科学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知识依据和智力支持。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所取得的科学成果,构成了人类对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社会各个领域的特殊规律认识的知识体系。哲学社会科学所提供的理论和方法论成果,不仅使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得到深化和拓展,而且使人们的认知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在社会认识、管理和决策方面,不仅需要自然科学专家多方面反复论证,而且需要广泛听取哲学社会科学专家的意见。所谓科学认识、科学管理和科学决策中的“科学”,应当是全面和综合意义上的大科学,既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尤其需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学者们的不同看法。

第三,哲学社会科学规定社会精神文明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体现在它的科学文化方面,更体现在它的思想道德方面。而无论科学文化的进步或思想道德的建设,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哲学社会科学。它规定和保证科学文化进步和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方向;为人们提供价值判断标准和依据,随着社会的发展调整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水平,为人们确立思维方式、道德取向和行为准则提供理性规范。

第四,哲学社会科学的兴盛或衰落标志着社会精神文明的兴盛或衰落。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和进步意味着整个精神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而它的停滞或落后则表征着整个精神文明的停滞或落后。哲学社会科学代表着社会的自我意识。一个人缺乏自我意识,他可能是处于昏睡、昏迷或盲目的状态;一个社会若缺乏自我意识,无异于处于昏睡、昏迷或盲目的状态。人在不清醒状态下的行为会对自己和身边的人构成威胁,如果整个社会都不清醒,没有起码的自我意识,却又不断地采取行动,其危险性之大可想而知。因此,哲学社会科学能否兴旺发达和发挥作用,是社会精神文明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

在哲学社会科学中,哲学尤其具有这种标志性的作用。有人曾以哲学倾向来衡量一个国家、民族或社会的文明与否,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哲学是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在内的整个文明的灵魂与核心。马克思指出:“各种外部表现证明哲学已获得了这样的意义:它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已成为世界的哲学,而世界也成为哲学的世界,——这样的外部表现在所有的时代里都是相同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1页)

哲学何用?作为人对世界的一种独特的观念把握方式,哲学为人类提供理论思维。各门具体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为社会提供确定性认识,为社会规范提供科学依据。而哲学则进一步凝结着科学中最核心、最精华的东西,形成以哲学理性为特征的理论思维,反过来又深刻地影响着科学思维。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但是理论思维无非是才能方面的一种生来就有的素质。这种才能需要发展和培养,而为了进行这种培养,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办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4-285页)

人类积累的科学知识是哲学思考的根基,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的分析、综合、批判和反思,给人智慧,使人聪明。但哲学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包括教育、科学、文学、艺术、伦理等在内的整个精神文明的发展,就不可能有以此为思想素材的哲学的充分发展。全部精神文明与哲学的本性都是相通的,是内在地联系着的。

马克思说,哲学家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0-121页)哲学概括了社会精神文明的精华部分,把日常认识和科学认识上升到哲学认识的高度,从而抓住了它的灵魂、本质或核心,使人们的思想境界发生质的飞跃。因此,哲学是精神文明较高的发展层次或阶段,是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结晶。任何文明的社会都不能没有自己的哲学,任何高度文明的社会都不能没有高度发展的哲学。真正的哲学总是反映自己那个时代的精神的精华,并促进一定时代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在当代,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堪称“时代精神的精华”的真正的哲学。

从人类精神文明中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的内在联系看,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在于,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以社会精神文明的思想道德方面为研究的对象,成为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自觉意识和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与同属精神文明科学文化方面的自然科学的发展息息相关,并且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其社会作用作为社会历史现象本身就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因而不仅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也促进自然科学的进步。

纵向考察科学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今天意义上的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经历了一个由整体到分化,再由分化到整合的辩证发展过程。在古代,人类科学知识呈现整体性的特点。社会科学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一起被包容在作为“知识总汇”的哲学中,既无门类之分,更无学科之别。我们很难认定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是纯粹的哲学家还是纯粹的科学家,也很难断定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观念究竟属于科学还是属于哲学。古代社会的神权是既反科学精神也反人文精神的。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是在经历了中世纪的黑暗之后,从神学和哲学的母体中分离开来,经过不断的“自我完善”才逐渐形成的。

在近代,科学明显呈现分化的态势。从欧洲文艺复兴到19世纪末现代科学诞生之前的数百年间,科学经历了三次大的分化,首先是自然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然后是社会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进一步则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各自学科的分化。到19世纪上半叶,这种分化已经达到了相当精细的程度,而且越分越细。然而科学对象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制约着学科的分化,“分久必合”,在当代,科学学科的发展又显现出整合的特点。

科学研究的共同使命是探求事物本质和内在联系。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本质上都是科学探索,二者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它们从根本上讲都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的的;都是对人类的生活、实践、需要及其主客观条件的认识和理解;都具有共同的起源和受到社会历史发展状况的制约;都在思想的探索中体现出求实、创新和理性的精神。在此基础上,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结合并不是简单的联系,而是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马克思非常重视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他曾经说过,共产主义就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分化有历史的暂时性,“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8页)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历来有结成联盟推动精神文明乃至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传统。在当代,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正在结成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联盟,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越来越呈现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这种一体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科学问题相互融合。一些重大科学问题的出现,往往需要包括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在内的多学科协同研究方能解决。“人体基因组计划”是20世纪90年代初正式启动的一项全球性合作的科研大课题。这本是一个遗传学课题,但却引发了一系列有关伦理、商业、法律和哲学上值得探讨的问题。例如,关于个人基因组资料的隐私权问题,关于不以人作为实验动物、维护人类尊严、维护医德和科学道德等伦理问题,关于人体基因研究成果的商品开发所涉及的商业和法律问题等等。

二是科学学科相互交叉。20世纪中叶出现了一系列“横断学科”,将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连接和贯通起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等异军突起,横跨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之间不再像过去那样有着很深的鸿沟,而是出现了许多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成为众多新的科学理论的生长点。

三是科学方法相互借鉴和吸收。自然科学中常用的数学方法等研究方法,在哲学社会科学中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社会科学确立的“解释学方法”已为自然科学所采用,自然科学正在经历“解释学转向”。这些表明了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在方法论上的趋同和一致性。除此之外,系统方法、结构-功能方法、反馈方法、黑箱方法、模型化方法和最优化方法等现代科学思维的一般方法,也都在哲学社会科学中得到广泛运用。

神经科学论文第3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精神产品;当代实践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3-001-03

在人类思想史上,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生产、精神产品的理论观点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尤其是当代,精神产品即文化产品的生产力、凝聚力、号召力,直接反映着一个国家文化竞争的“软实力”。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产品的理论内涵、理论发展、理论创新,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精神产品的相关论述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一些资产阶级哲学家(主要是德国古典哲学家)和近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等曾经提出过精神生产概念,并做了有益的探讨,其中主要代表人物有黑格尔、费尔巴哈、亚当斯密、施托尔希等。马克思恩格斯在对前人关于精神生产的成果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坚持辩证唯物史观,以社会分工分为依据,阐述了有关精神产品、精神生产的理论观点及其相关范畴。

1845年问世的《神圣家族》,本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过程中一个阶段的精神产品,是继《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后马克思、恩格斯实现历史观重大突破的一部著作。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提出了“精神生产”的概念,指出精神生产领域和物质生产领域一样,在确定精神作品的规模、结构时,需要考虑生产该作品所必需的时间。在这里,马克思思格斯虽然还没有明确提出精神生产的内涵及其特征。但精神生产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范畴,已经闪烁在书中。尤其是把精神生产的结果视为“精神作品”,认为精神作品生产也存在规模、结构和必需的时间等,无疑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精神产品生产的重要思想观点。《神圣家族》基本上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但它所涉及到内容,诸如哲学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法学、伦理学、文学等等,作为精神财富,本身是探讨马克思主义精神产品理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资源。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显然,社会生产方式规定了历史的每一阶段的生活条件,制约着人的全部生活以及全部社会活动,当然也影响和制约着人的精神活动、精神生产和社会提供的精神产品的特殊性质。实践的唯物主义“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每个个人和每一代当作现成的东西承受下来的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人和环境的关系是辩证的,既是相互改造的前提,又表现为相互改造的结果。人们通过生产实践、社会实践、政治实践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的进步,在不断变革或改造旧的生产关系、旧的生产方式、旧的社会环境的同时,作为精神主体的人,其主观世界、精神世界也得到不断的改造和提高,精神文明、精神生产、精神产品也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明确地指出社会生产包括了精神生产,而且明确地指出精神生产就是“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它“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语言中”。“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展影响”。在这些论述中,马克思恩格斯不仅从社会生产中划分出精神生产,而且阐述了精神产品生产与生产方式的关系、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等重要观点。

科学是人类精神生产的产物。在《经济学手稿(1861-1863)》中,马克思认为“科学作为社会发展的一般精神产品在这里同样表现为直接包括在资本中的东西(而这种科学作为同单个工人的知识和技能脱离开来的东西,它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只可能依靠劳动的社会形式),表现为自然力本身,表现为社会劳动本身的自然力。”“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一个生产部门,例如铁、煤、机器的生产或建筑业等等的劳动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发展部分地又可以和精神生产领域内的进步,特别是和自然科学及其应用方面的进步联系在一起……”。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中,不仅明确提出科学是一般精神产品,而且阐述了科学和社会生产的关系、科学的发展受社会制度的影响、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性、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等重要观点。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产的世界性思想,不仅表现在商品交换原则、交换关系、交换规律随着商品国际化、资本国际化、生产国际化渗透于整个世界市场,不断融入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物质生产的价值观领域,而且还带来了政治、科技、文化、思想观点等精神产品的世界流与借鉴。所以,“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财产”、各民族各地方的文学则成为“世界的文学”,这一基本观点充分表明,在物质产品生产和交换的国际化基础上,必然伴随着精神产品或文化产品的“国际化”发展。

总之,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产品的相关论述中,不仅提出了精神生产、精神创造、精神作品、精神活动等一系列相关的范畴,而且阐述了精神产品的生产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关系、精神产品的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精神产品的典型形式――科学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精神产品的国际化等等。这些宝贵的精神遗产,为后人进一步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产品的理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当代精神产品理论内涵的进一步拓展

精神产品的生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范畴之一,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的基本形式之一。当代,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实践,不断用新观点、新思维进一步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产品的理论内涵。

一是精神产品的理论范畴和内涵进一步丰富。精神产品是人类社会精神生产活动的成果,是精神生产者劳动智慧的结晶。从具体形态来看,精神产品即文化产品,包括进入流通领域和非流通领域的文化产品。就前者而言,是指以物化形态表现出来的、以商品形式进入流通领域的具有交换价值的那部分文化商品;后者则是指各级政府或社会各界所提供的公共性文化产品。从交换方式来看,传统体制下以产品经济形式提供文化产品的消费方式已被抛弃,多数文化产品走向市场,以货币形式进行交换。从精神产品的商品属性看,不仅肯定精神产品作为劳动产品的价值属性,而且对其价值量决定、交换特点、价格变动规律方面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对精神产品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价值导向功能方面的研究也进一步系统化。从精神产品的效用评价看,强调把个别经济效益的追求与社会价值的评价结合起来,强调“主旋律”、“核心价值”在精神产品生产和消费中的引导功能,已经成为我国市场化条件下精神产品的生产价值和消费价值的重要评价标准。

二是“精神生产力”理论的认识创新。“物质生产力”主要是指人类在适应、改造、调控自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动的物质力量,而“精神生产力”则是指人类创造精神产品、精神价值的实际能力。尽管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中明确地使用了“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概念,但没有系统展开论述。当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越来越显著地呈现出以精神生产力为主导的特征,精神生产力已经成为推动当代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实事上,社会文明愈发展、科学技术和人类的智力愈发达,精神生产力对物质生产力的渗透就愈强,从而对物质生产力的作用和影响力就愈大。因此,强化科学技术进步和教育发展、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精神生产力水平,已经成为进一步提高物质生产力水平的基础或前提。

三是精神产品的生产与经济、政治、社会文明发展相协调的观念创新。这种协调发展既表现为质上的协调,也表现为量上的协调。所谓“质”上的协调,是指精神产品的内容要与中国特色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所倡导的核心价值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相适应等等;所谓“量”上的协调,是指精神产品在数量、规模、形式上要与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事业以及群众性的娱乐活动都有一个数量和规模的问题。数量少、规模小,普及率不高,就会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精神产品的消费和享受的公平性,不利于激发人民群众的精神活力和精神创造力;同时,精神产品还要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全面反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广大人民的心声、要求、愿望,并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才能充分体现人民是精神产品的创造主体和消费主体。

四是精神产品的生产领域不断拓展、消费市场日益繁荣。目前我国精神产品的生产领域包括图书报刊生产和发行、电影生产和发行、音像制品生产和发行、新闻媒体宣传制作和传播渠道、网络媒体宣传制作和传播渠道、表演艺术创作、工艺美术作品创作、文化旅游产品生产、群众文化娱乐活动普及等等。而文化商品的交换市场其分类也日益多样化,如以区域为标准,文化市场可分为国内、国际、城市、农村文化市场等;以文化市场要素为标准,又可将文化市场分为文化资金市场、文化人才市场、文化信息市场、文化科技市场、文化设施市场等。在对精神产品分类的研究中,还有学者提出了“公共精神产品”、“物质载体型精神产品”、“物态化精神产品”等概念。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

每一种新的思想体系形成既是对以往积极思想成果的继承,同时又在回答时代提出的新的实践问题中实现理论认识的飞跃。对马克思主义精神产品理论的继承和创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包括精神文明、精神生产、精神产品、精神需求等重要的思想内容。

在邓小平看来“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邓小复强调“我们现在搞两个文明建设,一是物质文明,一是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邓小平强调理想信念教育、科学文化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强调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强调思想文化界要多出好的精神产品,要坚决制止坏产品的生产、进口和流传等等。邓小平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思想成果,从战略高度明确精神文明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在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论述,包括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方针和原则,道德建设、文化建设、科技教育事业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包括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强调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认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因而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要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善于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等等。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精神文明的理论成果。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强调要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并创造性的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包括“文化软实力”、核心价值体系、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发挥“思想库”作用、建设和谐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等等。同志的这些重要的论述,不仅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了壮阔的前景,而且作为社会主义的精神产品、精神财富、精神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精神产品理论发展创新的又一丰硕成果。

实践证明:精神文化的力量可以坚固一个民族的根基,可以提高民族的自信,精神文化的核心内涵可以塑造民族的精神灵魂,而精神文化的创新却可以为一个民族带来持久的创造力和鲜活的生命力,进而提高整个国家文化竞争的“软实力”,增强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号召力。因此,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精神产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客观需要。

参考文献:

[1]董立人:马克思主义精神产品生产理论探源[J]

神经科学论文第4篇

徐飞亚

(河南理工大学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摘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是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问题。它们是人类在探析对象和发现自己的活动中形成的两种观念、方法与知识体系。根据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以科学发展为理念、人文关怀为核心来指导煤炭的开发使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煤炭行业的构建也要体现时代的特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和融合。

关 键 词: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煤炭行业 统一和融合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tific Spirit and Humanistic Spirit of the Coal Industry

XU Fei-ya

(Ener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iaozuo 454000,Henan,China)

Abstract:The relation between scientific spirit and humanistic spirit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modernization.People form these two kinds of concepts、the methods and the system of knowledge in the analysis of object and find their own activities.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need of the new situation,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s the development idea, humanistic care is the core to guide the use of coal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coal industry should also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times:The unity and integration of scientific spirit and humanistic spirit.

Keywords: scientific spirit;humanistic spirit ;coal industry ;unity and integration

0  引言

科学精神是在探索科学真理和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孕育起来的推动科学进步的价值观和心理取向,是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教育凝聚的精华与最终作用于人的结果。人文精神是人类对人世探求和处理人世活动的理想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的集中表现。企业文化的构建过程与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作用在人性特征的过程是一致的。从煤炭行业的角度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和融合,主要源于煤炭行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在经营道德、经营管理、经营理念、人才等方面存在一些误区。

1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

科学与人文是不能分割的,二者是人类文明飞升的双翼,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孪生姐妹。科技进步促进人文精神更健康、更丰富,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生产方式,有利于社会发展过程理性化。人文精神是求善的,是科技进步的推动力和领航员。人文精神不仅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精神氛围和环境,同时也是约束科技团体、科学技术负面影响的重要力量。科技创新需要良好的人文精神作保障。

1.1  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包括求实精神、创新精神、怀疑精神、宽容精神等。科学精神的内涵和基本要求是独立思考,严谨规范,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其中求真是目标,创新是灵魂。1987年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将“科学”规定为“以范畴、定理、定律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多种现象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总结科学精神概括地说,科学精神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尊重事实,尊重客观规律;二是大胆探索,追求并坚持真理。在当今煤炭行业,需要的就是懂知识懂技术的技术型人才,也就是需要科学精神,这样才能保障煤炭行业的发展、人的安全、经济的发展。

1.2  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在人文文化实践中,即它的创造、传播、解释、应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特质。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一个重要区别是科学精神寻求客观性和因果性解释,人文精神指向人自身的世界,寻求意义和价值的表达。它是通过创造一个符号世界表达人的情感和价值。在人文文化的实践中形成的人文精神具有以下特点:(1)求善、求美。如果说科学的目的是求真,那么人文就是求善、求美。科学也求善、求美,但那不是它的直接目的;人文也求真,但那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真,即真诚和真实感,这种真只是一个中介和手段,它不停留在真的境界,它要求的是真善美的统一。(2)超越性。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超越的精神。它根源于人类对于真善美生活的价值追求,又超越于实用理性和当下功利,反映了人类本性中形而上追求的一面。在这个意义上,它又是人的一种自由的本真精神,即超越于各种现实的、外在东西的束缚,构筑人类精神和文化自身的世界。(3)以人为本。人文文化实践的尺度既不是外在的客观世界,也不是异化了的神学教条,而是人自身,人的需要,人的理想。从总体上说,人文精神属于精神文化范畴,它是指蕴含在人文学科中的共同的东西——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主体的思想,它尤其体现在哲学、宗教和艺术中。在煤炭行业中我们注重以人为本。煤炭行业是高危行业,我们在注重科学精神的同时要注重人文精神,力求用科学的价值观方法论引领精细化管理,在精细化管理中体现人性化,实实在在地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贯穿于煤炭企业发展中去,一切以人的利益为前提[1]。

1.3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科学本身内在的精神。“科学的本质就是精神”。作为精神的科学,反映在其内在的直接目标的研究态度、研究方法及其整个探索过程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主要是科学精神,而反映在其内在的根本目的性、理论转化为应用技术、社会实践中的应用及其整个转化与应用过程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主要是人文精神。因此,不论科学精神还是人文精神,都不是科技本身以外人们强加给它或贴上去的东西,而应当是科技本身所蕴含、所固有的内在功能。我们这样说并不是要否定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事实,更不是要否定对自然科学工作者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是说这种影响、渗透、教育等不论是作为知识还是作为自然观和方法论,只有真正融化到科学研究、科学认识、科学应用的主体的脑海中、血液里,成为他们的行动指南或行为规范时.才能真正谈得上是名副其实的科学精神和当代的人文精神。我们所说的弘扬科学精神和弘扬人文精神都是指科学本身所具有的这两种精神和这两种功能。这些精神或功能是科学技术以外的其他事物所替代不了的。精神是人独具的、埋藏在心灵深处的东西,只有当它与一定的事物发生联系时才能表现出来[2]。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而离开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只是一种残缺的人文精神。我们需要弘扬的是包括科学精神在内的人文精神[3]。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文明的两大支柱。无论是科学的业绩还是人文的景象,都与文明密切相关。文明世界从里到外都富集着科学与人文的成就,也辐射着两者的能量。在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中,我们都能寻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运行的轨迹,人类文明处处贯穿着这两种精神的交织,它们相映生辉,使人所创造的世界多姿多彩。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相互关系及不同的组合,影响甚至决定着文明的不同表现形式和文明演进的历程[4]。

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文主义思潮虽然就其本质来说是对立的,但又是相互影响的。从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两者既有合理的地方,又有不合理的地方。具体地说,科学主义思潮强调科学精神,即对实证性、客观性、真理性、功利性、合理性的追求,这是合理的,但是,它强调以科学标准来要求其他一切文化现象,这是不合理的[5]。而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文精神,即以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本身的发展为终极目的,这是合理的,但是,它反对科学的“工具理性”,乃至敌视科学,这是不合理的。但是,这两种精神在广义上是不相冲突的。科学精神是一种对未知事物的发现、探索、以及对未知事物进行创造的精神。而人文,却是另一种概念。包括人类群体之间的关系,历史知识的传承,以及人类群体的健康长远发展。这两种精神都是在为了人类的发展的前提下诞生的。他们的关系可以说是互帮互助相辅相成。所以,应该将两者的合理性结合起来。

总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人类认识活动的两种产物,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科学精神以物为尺度,追求真实,推崇理性至上;人文精神以人为中心,追求美好,推崇感性和多样化等等。这些特点使它们主导了人类认识和观察世界的两种基本方法和维度。它们都是认识与观察世界不可或缺的。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种精神,人们对世界的把握才能更全面,人类的实践活动才能更自觉。

2  从煤炭行业的角度来探析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关系

煤炭是中国的主体能源,分别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7%和70%。“十一五”以来,新型煤炭工业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煤炭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煤炭供应能力显著增强。2009年,全国煤炭产量达到29.73亿吨,接近30亿吨,比2005年增加了7.68亿吨,年均增长1.92亿吨。(2)煤炭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快速成长。像神华集团,煤炭年产销量已经达到4亿吨,产销量世界排名前两位。同时,淘汰煤炭落后产能也成效显著,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取得了新的进展。煤炭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园区迅速发展,资源综合利用渐成规模,煤层气开发利用进展加快。(4)煤炭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煤矿设计理念与时俱进,煤矿装备水平大幅度提升。煤炭液化、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炭地下气化等示范工程也稳步推进。(5)煤炭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山西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全面实施,《煤炭法》修订工作稳步推进,煤炭法规框架体系初步确立。

从以上可以看出,煤炭工业的成绩是巨大的,贡献也是巨大的,但是最大的问题是矿难仍然没有能够有效遏制,使煤炭工业的成就说起来让人感到苍白。矿难原因除了常见的瓦斯爆炸、瓦斯突出、透水、冒顶外,坠井、矿车脱轨,甚至煤堆滑落都成为事故原因最终夺去矿工生命。根据国家安监局数字,2011年,全国发生煤矿1201起,全年实际死亡人数1973人,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从2002年的4.97降到2011年的0.56。虽然今年前十月这个比率进一步下降到0.35,但是相对于美国的这一数字高出了10倍。在中国,煤矿采掘业仍然是一个高风险行业。

目前,国际社会空前关注气候变暖和减排问题,以科学发展为理念、人文关怀为核心来指导煤炭的开发使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怎样在煤炭工业中真正贯彻科学发展理念,喊口号容易,做起来很难。比如新疆也有大量的煤炭,储量占全国40%,新疆也很愿意把煤炭的开发作为发展新疆经济的一个推动力,也规划了很多类似于哈密、伊犁等大型煤矿,但是如何使用、如何运输、如何消化都是大课题。所以,在“十二五”期间,煤炭行业贯彻好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大课题,需要真正把思想转变到科学发展观上来。要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大力推进煤矿瓦斯(煤层气)的产业化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位知名的企业家,在谈到如何经营企业时,说了一段很有见地的话,他说:“企”字上面是个“人”,做企业实际上也是做人、做人的工作。没了“人”字,“企”字就变成了“止”字,企业自然也就停止不前了,这句话道出了经营企业的真谛——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调的是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信任人,注重创造宽松舒心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强调快乐工作、生活的人性化氛围;重视关注人性的张扬和能量的充分释放,激励员工奋发向上,实现自身价值;让发展的成果惠泽员工,让员工充分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工作的意义,增强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在行动上达成共识。

《现代企业文化》一书中指出:“安全零死亡的目标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是个严峻的考验,对于煤炭行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意义重大,我们如何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对于一个亿吨级生产规模的煤炭企业来说,实现安全生产零死亡,这是一个宏伟的目标,也是每个员工及家庭的梦想和渴望。人作为生产力最积极的因素,既是安全工作的受益者,又是安全事故的受害者,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新的人本理念。(1)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为职工生命安全提供保障。把安全作为最大的政治,安全管理理念发生根本转变;加大安全投入,使安全管理系统更加科学合理。(2)树立“以人为本”的生活观,为职工的幸福生活提供条件。以人为本的最终落脚点就是提高职工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一个企业不为职工谋利益就没有根。企业追求的不是虚名,而是让职工充分享受发展和改革的成果。(3)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观,为职工实现自我提供舞台。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释放其潜藏的能量,以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投入生产和工作中,是安全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尊重每一位员工、每一个人,无论他的身份高低,从事的工种不同,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都有做人的尊严,而且常常把尊严看作是比生命更重要的精神象征。

3  结束语

科学技术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贻害人类。科技究竟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取决于人自己,关键在于掌握科学的人如何运用它。科学技术这把钥匙,既可以开启天堂之门,也可以开启地狱之门,究竟开启哪扇门,则有赖于人文精神的指导。科学技术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才能向着最利于人类美好发展的方向前进。人文精神也离不开科学精神。只有自觉地把科学精神内蕴于宏大的人文精神之中,人文精神才更富于清晰性、准确性,才能更好地指导人类实践。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已经是现当代文化发展的主导趋势,作为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更应该体现时代特点,体现社会主义特点,实现高科技精神与社会主义新人文精神的高度融通。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弘扬高科技精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科技进步,使之成为全民的共识和自觉行动。与此同时,我们又要清醒地认识到科学技术并不是万能的,它不能解决人类发展进步中的一切问题,尤其是精神领域的问题;我们还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全社会塑造和弘扬社会主义新人文精神,并把这两者自觉地结合起来。

从煤炭行业角度来看,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而离开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只是一种残缺的人文精神。所以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即要保证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有连续发展和上升的空间,有不断盈利的能力,还要为职工提供稳定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我们只有坚持科学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才能推进新型能源企业的良好建设,才能实现能源企业的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科技与人文编委会.科技与人文[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张培林.科学研究的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王立新,郑宽明,王先礼.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程秀波,杨仁忠,郭利娟等.全球化与生态文明论纲[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

[5]朱成全.经济学方法论[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神经科学论文第5篇

关键词:意义;精神家园;科学精神;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4-011-03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进发……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它凸显了精神家园终极关怀的重要意义。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但是,正如中国科协在制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中所指出的:“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而且多年停滞不前,对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羁绊和影响逐步显现。相对于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教育状况而言,科学精神的培育尤为严重落后。”…因此,肩负着高素质人才培养使命的高等学校的重要地位将愈加凸显,突出对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意义重大。

精神家园是对生命意义和人生追求的终极追问与安顿,是主体的精神支柱、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是精神畅适自足的故乡,是人格安身立命的根基,是给心灵以秩序、温情、希望和力量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和意义解释框架。全球化引起的时空巨变给民族文化带来紧密感与紧张感,使精神家园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建构要以生命意识的唤醒与觉悟,以尊重和肯定激起并强化人的生命价值为前提和归宿。人才培养作为精神家园构建的主渠道,只有秉承科学精神的价值理性,才能历经物质世界的复兴与变幻,找回人生自由、平等、正义,寻求理想与精神的崇高与宁静,拯救日渐荒芜的精神家园。

一、精神家园的“意义”解读

近百年来,西方哲学家对精神家园的“意义”解读进行了逐步深入的探讨。狄尔泰首先倡导人文科学的作用与价值主要在于对于人类的“活”的精神世界的研究;李凯尔特继而提出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的重要区别在于文化科学是探讨与“价值”相联系的文化世界的学问;胡塞尔主张只有把自然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搁置”起来而采用现象学的态度和方法才能真正了解人的“生活世界”;卡西尔则指出人文科学所具有的认知理想,既不在于探求规律的普遍性,也不在于认识事实与现象的个别性,而在于把握“人的本质”,即“人并不是生活在铁板事实的世界之中,并不是根据他的直接需要和意愿而生活,而是生活在想象的激情之中,生活在希望与恐惧、幻觉与醒悟、空想与梦境之中……”就精神家园的“意义”层面而言,狄尔泰进一步强调可以用“爱好”或“重要性”来表示“意义”所特有的更深层次的含义;克乃夫・贝尔在“重大的”、“可以深层追究_的”含义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美学命题“美是有意义的形式”。分析哲学也认识到了自身单一意义理论的局限,关注生命的意义;弗兰克在《活出意义来》中强调了人性的意义。

可以说,意义论就是人文科学。正如海德格尔所强调的:意义是存在的意义,尽管它由人揭示并使人成其为人。人文科学的价值体系恰恰是将“意义”层面提升、演绎,进而与精神家园紧密相连。在人文科学范畴内,“意义”所指称的并不是实在对象,而是某种精神境界,即意境;“意义”所表达的不是基于自然需求之上的具体特定目的,而是人类实现人性的升华所需;“意义”对终极价值目标的追问,使得意义与人的自我意识密切相关;“意义”是超越自我生存状态的人性化;“意义”整体境界所具有的无限可能性超出了逻辑概念,却呈现为审美直观的对象。从康德的本体论(形而上学)中占主导地位的“人学”性质,到胡塞尔反抗科学实证主义而倡导重建形而上学本体论,把针对客体主义的“超验哲学”称为“人文科学”,其目标正是“意义”。深刻理解人文科学的价值体系,处理人文科学趋俗化倾向与精神家园终极关怀的矛盾,提升“意义”的科学认识势在必行。

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在“意义”层面建构理想的精神家园,凸显大学生的精神境界与其个性主体的内在价值关联。精神家园对于个体的人来说,是在社会生活与实践中建构的。价值取向和价值体系具有涵盖性与统摄性,对不同时代的每个社会成员都会造成深刻的影响,使其在不同程度上认同与接受,成为其精神世界的内核,塑造理想境界的精神风貌。而人的精神世界又是有层级的,这就形成了不同的精神境界,精神境界作为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冯友兰曾经将人的人生境界分为四种,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其中以“天地境界”为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创新型人才的知识结构中除了哲学,史学和文学、艺术学也都能帮助人类提高、塑造精神境界。人的精神家园,除了价值体系和精神境界,还包含人的性情、人的修养、人的气质等内容。由此可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关注对学生的精神境界的培养,使学生的精神境界趋于理性和完善,科学精神的培养与构建至关重要。

二、科学精神与精神家园的内在联系

科学精神作为意识形态,表现为独立的个人大脑在运动变化着的客观事物刺激下自觉产生的积极改变现状的创造欲望和力量,是遵循客观规律前提下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科学精神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核心内容之一,科学精神即人们在科学实践中形成的追求真理、不断逼近真理的探究精神和勇气,其基本内涵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精神同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构成科学文化统一体。本文从科学精神的价值理性层面,将其理解为“科学精神就是科学的精神价值的集中体现,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具有信念价值、解释价值、认知价值、增殖价值和审美价值”。在价值理性层面,科学精神与精神家园的“意义”层面有着科学的逻辑统一。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在为科学寻求基础的同时,也为认识人类世界存在的价值以及人类生存本身提供意义。建构共有的精神家园,不能没有科学精神的培养。而科学精神的深层价值体现在对精神文明的增益和更新上,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是真善美的统一体。精神家园作为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与发展总是立足于科学的文化价值体系之中。尽管精神文化不是一种可以独立存在的物质实体,却总能

在人类的物质文化中体现出来,并主导着物质文化的价值取向。精神会以心理活动以及意识形态的形式表现出来,为人们所认知、所实践、所提升,在具体文化行为中,科学精神所追求的真、善、美与思想文化体系中的知、情、意是完美统一的。

工业文明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对人自身带来了危害。这一点,最早作出深入分析的恰恰是马克思。早在1844年,马克思就深刻地指出,工业文明使自然界成为与人敌对的异己力量,而与此同时,工业和商业资本主义又造成了商品拜物教,使人的类本性也被异化了。因此,问题已不再是工业文明的“物性”方面,而是它的“人性”方面;不再是它的“物化”方面,而是它的“文化”方面,成为现代社会批判的重心。法兰克福学派掀起的工业文化批判的主旨就在这里,他们所针对的主要不是“支配一切的物”,而是“单向度的人”。由于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工作性质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人类身体的机能退化,人类不得不面对生理危机。而随着生态危机的恶化,使得当代人与自然矛盾加剧的原因非常复杂。解决矛盾需要人们具备科学精神,尊重客观实际,从人类的根本利益出发,超越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制约,理性地对待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近期目标与终极关怀之间的矛盾。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问题是科学精神的价值理性所在,其直接体现着人类的一种崇高的理想和精神――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科学精神作为人类的基本精神文化需求,其自身的提升历程也就是精神家园的构筑历程。

科学精神来源于对自然社会认知与反思的思维总结,因而科学精神启迪人们尊重事实、崇尚理性、追求创新的精神,培养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非凡的品格,教人们如何面对未知、思考人生和社会,应对各种文化思潮。它反对一切形式的主观主义、形式主义、教条主义,从而深刻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从科学造福人类的终极关怀上看,科学的无私奉献精神、合作宽容的团队意识以及崇尚文明的社会意识,推进着人类思想和行为方式的道德化,使人克服利己主义、自我中心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狭隘主义思想倾向,从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并引导社会道德观念沿着正确方向更新和发展。由此可见,科学精神不仅保障着科学自身的不断发展,而且对人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态度等方面起到持续向前的推进作用。作为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理想信仰建构中的高素质人才而言,树立科学精神,对于构建“意义”层面的精神家园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三、在科学精神的启示下。提升高校人才的精神家园意识培养

高等学校对于高素质人才精神家园的构建具有导向作用、凝聚作用、模塑作用和辐射作用。大学生精神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对社会思潮的形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等教育体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大学生体验精神家园的精神境界,培养科学的精神气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神实质正是对科学精神内涵的诠释:其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因此,我国高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酌精神实质就是要求真务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其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包含着在继承前人间接经验基础上的直接经验的探索,强调在继承的基础上勇于创新,与时俱进,把人类的科学文化成果不断推陈出新,推向文明的科学精神。其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包含着团结协作、求真务实、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如果忽略了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导下,可以使得高素质人才的精神境界与精神气质达到有机的结合,为“意义”层面精神家园的建构提供思想和理论基础。

1.提升高素质人才的人生境界修养。人生境界的内涵不仅包括着客观的物质基础,也包含主观的精神修养;不仅能够满足人类的物质需要,更要为人类未来发展的精神需要提供憧憬与寄托。因而,高素质人才精神家园的建构,不妨以理想人生境界的建构为基点,用崇高的思想理论塑造精神家园的境界。毕竟,精神家园是一种精神实在,旨在促进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与完善。构建“意义”层面的精神家园,首先应当构建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的引导作用,用科学的理论思想保证精神家园的社会理想性与群体可行性,提升学生的境界修养,为构建“意义”层面的精神家园塑造科学的精神气质。

2.深化高素质人才的精神家园理论素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成为塑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正确理论,坚持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塑造科学精神,驾驭“意义”境界的强大理论武器,只有坚定政治信念,提升政治信仰,才会凝聚“自我”意识,塑造精神家园的“超我”境界,实现社会发展的理想前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既是传承、传播和创造静态的道德文化的途径,又是人类精神交往实践过程的一部分,具有历史生成的动态特征。因此,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助于将科学的理念深入人心,强化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在学生具有崇高精神境界的基础上,保障精神家园境界的升华,彰显“意义”的精神价值。

神经科学论文第6篇

论文摘要:经济全球化为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应加强和改进政治理论教育这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渠道,通过社会实践来提升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努力实现民族精神的文化涵育,不断优化教育环境以发挥其对民族精神的熏陶感染作用。

经济全球化为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供了机遇,它促使我们用更宽阔的眼界去思考问题,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开放心态和全球整体观念,也有利于我们吸收世界文明的精华来培育新时代的民族精神。但经济全球化也给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来了严峻挑战。经济全球化的不平衡发展造成了民族国家间经济差距日益扩大,并将产生由经济认同带来的民族认同问题,使部分大学生对本民族认同弱化;经济全球化扩大了世界的开放性,也使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面临着如何从封闭走向开放、正确处理全球化与民族化关系的难题;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信息网络化使发展中国家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意识形态处于被动的守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助经济、科技甚至军事优势,大肆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高等院校是他们渗透的重点,对正处于世界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此外,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教育国际化,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促进教育观念和实践的更新,但也可能导致“教育帝国主义”,从而使发展中国家的教育被扭曲。针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应当通过主渠道改进、实践提升、文化涵育和环境熏陶等改革措施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一、主渠道改进

政治理论教育是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渠道,它不仅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的任务,同时也担负着引导大学生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传统、优良革命传统,树立民族自尊、自信、自强、自主意识的任务,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其非自觉性使我们必须以学校教育特别是政治理论教育为主渠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西方的各种思潮涌入国内,而其中诸如“非意识形态论”、“趋同论”、“政治归结为经济论”、“民族国家消亡论”等对高校政治理论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影响了教育效果。这就要求高校根据经济全球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挑战,从目标强化、内容优化以及方法手段改进等方面改革政治理论教育,发挥其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渠道的作用。

首先,高校要突出政治理论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目标。政治理论教育是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渠道,但在以往的政治理论教育中,存在着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忽视或简单当作其中一部分的现象,加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强势渗透的影响,使得其主渠道的作用没得到很好发挥。因而,高校必须突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围绕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进行政治理论教育。

其次,高校要努力实现政治理论教育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内容优化。在政治理论教育中,高校要充分发掘其中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资源,密切联系实际,特别是联系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把政治理论教育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其主渠道的作用。在《思想道德修养》教学中,针对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比较注重物质享受和个人利益,国家、集体观念淡薄,民族整体意识和民族价值观淡漠等现象,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民族国家利益观等教育,发挥道德观念的舆论规范作用,促进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在《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学中,结合近现代中华民族谋求民族独立、逐步实现现代化的历程和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国内形势,开展以爱国、理想、成才、创业、奉献为主题的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此外在《毛泽东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课程教学中也应当突出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再次,高校还应积极改进政治理论教育方法。高校要克服以往满堂灌的单向、封闭教育方式,立足中国、放眼世界,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巨大成就进行教育,使受教育者提高认识,增进民族认同;运用专题研究的方式,师生开展交流和探索,实现理论教育的双向互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对比教育,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认同中华民族,在经济全球化复杂的背景下认清当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种种谬论,揭露其在民族问题上的反动性和欺骗性;此外,还可运用目标激励、竞争激励等方法调动广大学生发奋学习的热情,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最后,高校还要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教育手段的科技含量。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政治理论教育也必须适应教育信息化趋势,提高教育手段的科技含量。针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媒体轰炸,高校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的广泛覆盖、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以及教育情报检索和数据库的建立等措施发挥现代媒体的优势,发挥它们在宣传主流文化价值观念、开展民族文化传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先进伦理道德和法制思想教育等方面的作用。

二、实践提升

民族精神是在人们长期的实践活动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也是为实践活动服务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重在实践。通过加强和改进社会实践,有利于避免以往教育过程的单一方法和抽象说教,也有助于大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具体生动的实物和事迹,使其在多样的实践活动中,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接触、了解社会与自然,培养集体主义、团结协作精神,并在实践中运用自己的特长和技能为社会服务,实现自己的价值,提升民族精神。

当前,高校在加强民族精神理论教育的同时,也在探索通过社会实践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但仍存在如思想上不够重视实践、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脱节、社会实践形式单一甚至形式化以及大学生参与热情不高等问题。因此,我们应该从提高认识、拓展实践范围和内涵、精心组织实施、认真总结提高等方面加强和改进社会实践,发挥其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高校要提高对社会实践意义的认识。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也是升华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途径。江泽民同志在北大百年庆典的讲话中就强调青年学生要“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将社会实践视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并从组织领导、经费落实等方面予以强有力的保证。

其次,高校应不断拓展和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许多思想困惑,与他们的自我封闭、远离社会从而导致在全球化复杂环境中产生迷茫密切相关。因此,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必须突破原来简单地将实践理解为参观、实习和暑期“三下乡”的狭窄范围,努力扩大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范围,如暑期“三下乡”、学生的课程实习、演讲比赛、开展专题系列活动、社会调查与考察、生产劳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勤工俭学等等。同时,还要不断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涵,引导学生在调查情况、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投身建设、服务社会的思想观念,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和壮阔场面、动人情景,使学生在经济全球化的复杂国内外形势下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并将这种感性体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

再次,高校要精心组织实施,善于总结,注重实效。高校要根据需要建立社会实践活动的领导机构和实施机构,建立相关的工作制度,确立科学的社会实践设计原则,依据大学生成长规律精心设计好社会实践活动;要认真做好社会实践前的准备工作,周密部署,扎实工作,努力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在实践中弘扬、培育和提升大学生民族精神。如在生产劳动实践过程中,通过生产劳动、公益活动等形式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品质,继承和发扬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等民族精神;在青年志愿者活动中,引导大学生运用知识、技能、体力等为社会提供帮助、解决困难,加深对民族精神中乐于助人、奉献精神的理解和发扬,在社会服务中提高本领和信心;在社会考察中,积极组织或引导大学生考察祖国瑰丽的大好河山、丰富的文化艺术、革命先烈的艰辛奋斗历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深化对中华民族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增进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实践中深刻揭露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所宣扬的种种谬论,激发他们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热情。此外,还要建立社会实践评估体系,依据评估标准,认真做好社会实践的总结工作,不断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实效性。

三、文化涵育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同时,文化对民族精神培育有着深厚的涵养与培育作用。毛泽东早在论及新民主主义文化时就指出,这种文化“是民族的,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是为“提高民族自尊心”服务的。江泽民同志也指出:“一个民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会有文艺的发展和繁荣相伴随。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我们的文艺,在保持自己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民族特色,在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抵制殖民文化侵蚀方面,在以自己的优秀成果丰富人类文明方面,应当作出更大成绩。”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文化思潮也在世界范围内相互激荡,对于大学生解放思想、开拓视野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也产生了消极影响,通过文化来涵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在国外,美国、英国、法国都力图从弘扬民族文化中培育民族精神,而韩国、日本等国家也非常重视民族精神的文化滋润。因此,高校应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学生,以文艺精品感染学生,以外国文明的科学成分发展学生,以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充实学生,以自然科学的有效资源教育学生。

第一,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高校要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建设主阵地的作用,用先进文化引导和教育学生。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资本主义极力推行自己标榜的所谓全球性文化,使大学生价值观念等产生困惑。因此,高校尤其要注重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构筑大学生的精神支柱,以科学的理论来武装学生,引导他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抵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渗透。

第二,要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学生。针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多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部分大学生盲目热衷大众消费文化、漠视传统文化的现象,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以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学生。高校应通过开设《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历史》、《中国文学》、《中国哲学》、《中国艺术》等课程,邀请校内外专家开设人文讲座,开展系列经典研读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博大精深的文化、悠久的历史、璀璨的艺术和深邃的思想,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学生。其中,尤其要重视中国历史的教育。邓小平说:“青年人不了解这些历史,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一,“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要用生动感人的历史事实和民族英雄的榜样事例来感染大学生,增强他们的社会历史责任感。

第三,要以文艺精品感染学生。“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哲学社会科学等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于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要以高度的责任感,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多出精品为大学生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粮,以优秀的作品来感染学生,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服务。

第四,要以外国文明的科学成分发展学生。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我们只有善于吸收外国的先进文明,才能真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因此,高校要通过开设西方文化、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相关课程,介绍西方文化的基本知识,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西方文化,并借鉴、吸收其中科学合理的成分,引导他们“以放眼全球的宽广视野,以赶超先进的雄心壮志,以中华民族自尊自强的豪迈气概,昂首阔步地走向世界”。

第五,要以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充实学生。高校要以文化艺术节、科技文化节、大型文艺晚会、演讲会、读书会、论坛、研讨会、讲座、竞赛、展览等形式,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氛围,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增长知识才干,培养良好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情操,从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第六,要以自然科学的有效资源教育学生。不仅人文社会科学而且自然科学中也蕴涵着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人伦传统和浓厚人文思想、人文精神的民族,但科学精神和理性传统却相对缺乏。因此。高校要通过开设《科学技术文化概论》、《自然科学(科学技术)发展史》、《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当代科学技术与马克思主义》等课程,运用自然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自然科学中蕴涵的严谨、实事求是精神来培育大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科学精神。

四、环境熏陶

环境对人的发展和思想道德面貌有着重要影响,而人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改变环境,改变思想道德和精神风貌。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要靠社会力量的教育引导,也要靠环境的熏陶感染。在美国,政府不惜大量投资进行社会政治教育环境和场所的建设,这些场所集中地体现了美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天天宣扬着美国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是美国向国民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基地和生动教材。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高等教育的持续扩招,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使得往日宁静的象牙塔变得喧嚣热闹起来,教育环境变得日益复杂,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产生了重要影响。教育环境的变化,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遇到了挑战。因此,优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环境,发挥其熏陶感染作用,成为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基础性工作。

神经科学论文第7篇

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不敢贸然下定义,只能作一个简单的个人的理解。那么,到底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是什么呢?也许我们可以感觉得到,但是却说不清楚它到底是什么。“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哲学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功能,既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又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党和政府的决策以及社会的进步产生巨大的作用。”[1]哲学社会科学最终的目的是要推动社会进步,能推动社会进步,则说明哲学社会科学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这种精神是值得学习和发扬的,而促使哲学社会科学发挥作用的精神和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其实就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2]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我们一定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不能一味只盯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但是社会发展不起来,迟早会影响经济发展。中国社会问题的进一步凸显会制约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亟须用哲学社会科学指导中国社会发展,促进中国社会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需要用先进的、优秀的和积极向上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作指导,因为哲学社会科学更需要灵魂和精神。

二、哲学社会科学精神的一般特性

“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事实与价值相统一的世界,对社会现象或事件的价值作出科学的、客观的评价,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3]而哲学社会科学要能够作出科学的和客观的评价,就必须具有自己的精神特性。

(一)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来源于实践

无论是什么精神,都来源于实践,没有实践,就没有精神,哲学社会科学也是如此。而现实的情况却并不怎么乐观,我们很多人所认为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没有直接来源于实践,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没有经过实践。他们只是从书本上看,看到的也无非是一些枯燥的言词语句,这样的学者和教师,他们往往体会不到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甚至觉得哲学社会科学没有精神。精神,其实就是一种灵魂,没有精神的学科是没有办法向前发展的。为什么现在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甚至体会不到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大多数学者和教师所接触的范围就在学校之内,没有真正走出校园,去接触社会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嘴上喊着精神来源于实践,可是自己又有多少实践,又有多少次实践会让我们想到和体会到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实践出真知”,没有实践,没有亲身的体会,又怎么能够明白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因此,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来源于实践,没有实践,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则是匮乏的,甚至是虚无的。作为高校教师,不仅要钻研理论,更要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把自己的思想运用于社会实践,多思考社会现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体会到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也才能有动力去做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二)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

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来源于实践,这是无疑的,但是做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毕竟更多的是一种理论研究,这种理论研究不能自己凭空创造,而是必须先要虚心向前人和他人学习。作为高校教师,我们一定要有谦虚的学习精神,要不骄不躁、勤勤恳恳、刻苦钻研。对于扎实的理论功底,很多人的理解就是多学习东西,懂得多就是理论功底扎实,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的。扎实的理论功底不仅仅是懂得多、学得多,还要有自己的思想体系和创新点,要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立足点。比如2012年暑假笔者参加了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通过研修班的学习,笔者受到很大的启发,因为研修班教学课程所安排的教师都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明确的研究方向,且不管他们的研究是否一定绝对正确,但是单凭其研究论证严密、逻辑清楚,基本上可以自成一家,这已经值得我们很多人去学习。扎实的理论功底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但并不是一味地学习理论就会有新的成果,还需要认真思考。经过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我们就有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容易有新成果,而学习过程和自己研究出来的新成果会培育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而有了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则会进一步指导我们认真学习,出更好更新的成果。

(三)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不能停留在口头上

精神是相对于物质来讲的,它不像物质那样一眼就能看得出来和看得那么清楚,但是精神依然可以通过人的行动体现出来。对于精神,我们大多时候都会在口头上进行宣扬和宣传,而这往往会忽略掉精神的贯彻和落实。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也经常是被很多学者挂在嘴边,但真正在贯彻和落实的时候,就要大打折扣,所以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速度也并不是很快,其原因就在于我们嘴上说的和实际做的出入很大。就拿《延安保育院》来说,其演出非常成功,不仅音响设施非常好,演得也非常动人,很多观众都留下了热泪,可是出了剧院,又有多少人还能记得当时的情景?对于很多观众来讲,他们其实就是在看热闹,而不是在学习精神;就演员来说,他们演得非常好,也非常到位,可是他们自己又有多少人明白这种革命精神,又有多少人能够拥有这种忘我的舍己为人的奉献和牺牲精神?也许他们下了舞台,卸了妆,会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一个和舞台上有着天壤之别的人。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很多精神更多的是留在了舞台上和口头上,并没有被人们所践行,而是当成了一种表演。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带有表演性,可是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不能当成一个表演节目来演,演完了就忘掉了,就没事了,这是不行的。现实的生活中,正是存在很多这样的表演性节目和宣传精神的方式,使得我们的精神和思想产生了严重的错乱,以至于下了舞台,离开了舞台,就体会不到舞台上那激动人心的精神,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苦苦寻找,却一无所获,就是因为表演性的东西往往经不起现实的考验。所以,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也不能仅停留在舞台上和口头上,而是要把这种精神付诸实践。

(四)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要反作用于实践

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既然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那就必须将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付诸于实践,通过实践来贯彻它和检验它。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只有付诸于现实实践,作用于实践生活,那么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才能永放光芒。无论是什么样的精神,只有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成为真正的、永存不朽的和放射光芒的精神。《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我们很熟悉,至少在我们当学生的时候,背诵这篇文章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又有几人理解?也许在很多人看来,现在不用烧木炭了,张思德当年的这种精神早就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事实是这样吗?当然不是,因为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并没有这样简单,它更没有过时。而有些人认为它过时了,是因为他自己一方面没有掌握和理解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另一方面是因为他没有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与社会实践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脱离了社会实践和现实生活,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当成了历史和古董。在这些学者和教师眼里,他们学习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在回顾当年的历史,而不是在学习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也正是因为他们这样理解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甚至是理解所有的精神,以至于把做学问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也当成了历史的回顾,而没有将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作用于实践,使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和实践成了两张皮,实践成了没有精神的实践,而精神成了没有载体的精神,这种情形是非常可怕的。因此,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一定不能脱离实践,而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必须将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彻底地贯彻到实践当中,最终通过实践来检验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五)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要与时俱进

精神不是历史的,所以精神也要与时俱进,而我们往往把精神理解成过去的和历史的,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现在有不少人认为,精神什么时候有,那就是在学习的时候有,不学习的时候则没有。比如像很多人在学习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白求恩精神、抗大精神等一样,这种精神在学习的时候,他们还能多少感觉到一些,一旦过了学习时间,就会将这些精神忘得一干二净,甚至觉得这些精神现在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这集中反映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精神有它的活跃期,在活跃期的时候,精神会被人们广为宣传;另一方面,精神的宣传方式和方法有问题,尤其是在宣传距现在年代较为久远的精神时,把精神的宣传结束点依然停放在了过去,而没有与现实结合起来,更没有展望未来,甚至不敢正视面临的不良问题。精神产生于过去,不管这种精神过去多么悲壮,也不管这种精神的产生过程多么的让人伤悲,但它毕竟是在过去产生的,也许在我们今天看来,并没有那样的切肤之痛,只是有了一些感动而已。要把过去产生的优良精神继续保持和宣扬,就必须让这些精神与时俱进,所以在宣扬精神的时候,很有必要将宣传节目从过去表演到今天,可以通过过去与现在的比较来学习这些精神和体会这些精神。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更是需要如此,即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一定要与时俱进,要将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的延续性展现出来,使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不断延续。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是什么,其实就是一种敢于探索实践,认真努力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总结过去并展望未来的一种自强不息、永不停步的学习精神。而要保持和发扬这种哲学社会科学的学习精神,就必须勇于实践,并把这种精神运用于实践,再通过实践来检验这种精神,使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永放光芒。

三、结语

神经科学论文第8篇

政党要站在时代的前列,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的创新。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发展的要求,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个鲜明风格和政治优势。 耗资百万,实景拍摄的十集电视理论文献片《重托——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目前唯一一部用视觉语言展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经典影视教材。该片翔实、客观地向我们展示了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科学发展的战略思想,带领全党全国人民,不负人民的重托,不辱历史使命,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

奋斗的历程。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认识国内外发展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认真总结

党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当前与长远相结合,推进理论创新和其他各个方面的创新,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 全片总共十集,从历史的

角度出发,从理论的高度着眼,采用翔实的历史资料(例子、图片、领导专访以及影像资料),全景再现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伟大画卷。全片分为人民重托、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夯实

三农、九天揽月、精神家园、

和谐世界、执政兴国、党旗在前、共建共享10集,全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不负人民重托、不辱历史使命”的豪迈和伟大。 中央决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工作以来,全国各级

党政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按中央的部署,正在陆续全面开展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为配合中央下发由

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邓小平、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要》两本学习资料的

学习需要,解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的现实问题,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央文献音像出版社出版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的现实问题解读》音像和图书产品。用来解决各级党政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 《国有企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讲座》课程介绍: 第一讲 实践科学发展观与企业

自主创新 第二讲 关于科学发展观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考 第三讲 宏观经济形势与国家调控政策 第四讲 科学发展观与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五讲 国企改革与以人为本 第六讲 科学发展观与

国有经济产业调整 第七讲 经济形势突变与企业应对 第八讲 科学发展观与企业党的建设 以

科学精神学习科学发展观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精神也被不断赋予丰富的内容。今天我们所说的科学精神,基本上包括了七个方面涵义,一是勇于探索求知、敢于超越前人的

探索创新精神;二是以事实为依据、努力揭示未知奥秘的唯实求真精神;三是坚信客观规律、遵从

思维法则的崇尚理性精神;四是自由探讨、相互争鸣的平等宽容精神;五是热情严谨、刻苦坚韧的执著敬业精神;六是大力协同、密切配合的团结协作精神;七是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的无私奉献精神。科学精神作为一种正确认识客观事物、探求

客观真理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诞生于科学领域,但已不局限于科学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