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绿地规划设计论文

绿地规划设计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0 16:18:30

绿地规划设计论文

绿地规划设计论文第1篇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城市绿地老人活动空间规划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全世界的人口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对的严峻问题。在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不可避免的大环境前提下,我国也已经加入了“老年型”国家的行列。已向我们城市的规划、设计者提出新的要求,如何满足老年人需求,使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安度晚年也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1老年人行为习惯特点

老年人行为习惯特点是老人活动区规划设计的依据和基础。通过对老年人的调查、分析,现代老年人的行为习惯主要有5个特点

(一)社会性老年人社会责任心较强,渴望参加社会和集体活动,不愿孤独

(二)趣味性返老还童,喜欢热闹,对各种文体活动兴趣较大

(三)持久性由于空闲时间多,对所喜爱的活动(运动)专注力较强,能长期坚持

(四)选择性由于文化修养、身体素质及爱好的不同,对娱乐活动有所选择。主动性游乐的意向强,不愿过多受人牵制

(五)局限性因年龄较大,精力体力不及年轻人,因此,活动的范围、内容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另外,时间、季节、气候的变化,对老年人的娱乐活动也有一定的影响

2老年人对公共绿地的需求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体质退化、器官功能降低、各部分机能衰退,健康状况日益下降,老年人变得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对于疾病较为重视。从生理上分析,老年人需要到公共绿地呼吸新鲜空气、晒太阳、锻炼身体、愉悦身心、增进身体健康。

再者,老人们从昔日参与社会活动中退了出来,逐渐脱离了社会,不再参与社会事物;老年人的主导活动和社会角色发生了改变,从工作单位转向家庭,他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环境较之以前显得陌生,加上子女“离巢”,过去那种热情、热闹的氛围一去不复返,对新的生活规律往往又不能很快适应,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孤独感、失落感。

一些生活宽裕、身体健康、文化素养高的老人对社会活动、人际交往、文体活动等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他们迫切希望社会能为他们提供一些活动场所。

3老年人活动空间规划设计

老年人喜爱充满活力和生机、传递着自然和健康信息、处处体现贴心关怀的绿色环境。老人活动空间的设计应为到此区活动提供便利条件,有合理的服务半径。尽可能满足老年人对各种娱乐活动的需求,创造一个使老年人心情舒畅,既能修身养性又能锻炼身体的良好环境。

3.1设计基本原则

1依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生活特点设计,以增进老年人生理、心理健康为原则。

2位置选择充足的阳光为老人身心健康所必需,因此,老人活动区最好选择在背风向阳之处。

3活动区中环境设施宜紧凑、忌空旷。紧凑的布局能给老人以安全充实之感。建筑设施应安排一些既满足功能需求,又造型别致的小品、建筑。如避风阁、躲雨棚、茶室、活动室等。

4保证足够的场地活动比例公共绿地中,应根据其所在地段居民年龄结构确定老人活动区的相应比例,以保证老年人活动的需要。

5老人活动区域应与绿地中其他区域相互联系又有所隔离,同时根据老年人活动特点分成动态和静态活动区域。

6应设有必要的服务设施如设置必要的服务性建筑如厕所、洗手间、电话及服务性设施,如简单的体育设施等。

7应考虑安全防护要求。

3.2老人活动区各种活动空间

前面提到的动态活动、静态活动及较为热闹的活动都属于集体活动,它们需要的空间尺度较大,空间应较宽敞,有足够的面积,场地宜平坦防滑。

小群体空间有的老人出于心理或习惯原因,喜欢同趣味相投的三五个人一起活动,包括动、静、闹,形成一个小群体,这样就应为他们提供一个相应的活动空间。小群体空间不宜过大,一般在10m2左右即可,空间应具有相对独立性,但不宜封闭,有一定的遮荫及坐憩处。

坐息空间以停坐休息为主,如晒太阳、聊天、养神、观赏、读书、听广播等也是老人们从事室外活动的一项主要内容。空间应有一定的范围要素,至少有一面作为背景,可以用植物、地形、建筑、水面等作为界面要素。坐凳也要采用多种形式,以增加空间的趣味性。坐息空间中应创造“人看人,人看物”的视野范围,可使老年人感觉到在参与社会,产生兴趣。

步行空间许多老年人把步行既作为锻炼又作为消遣。再公共绿地中园路作为一种步行空间其利用率相对较高。在进行园路设计时,平曲线、竖曲线应蜿蜒并富于变化,但园路取向及位置应容易辨认,并在道路转折处、出入口处安排有明显特征并有吸引力的特征物。

步行空间避免高差变化过急,一般不要设置台阶,路面注意防滑,在适当部位,宜提供坐息之地,供散步后休息及观景、聊天。

私密空间有些老人由于自己的性格或爱好,喜欢独坐,不愿被别人打扰,或几个人亲密相处不愿受他人干扰,希望有自己的私密空间独享其乐。所以在公共绿地中设置一些个人的、私密的空间是必要的。私密空间宜位于风景较佳的静处,具有一定的相对封闭感,避免被主要人流穿过或很容易被别人看到。如果结合一些人文景观设置,如进行垂钓、读书、写生、打拳等活动或静赏一些艺术品也很有情趣。

3.3老人活动区植物配置

1营建保健型生态园林,发挥植物的药用保健作用,使老年人在室外长时间逗留健身的同时,吸收各种植物所散发出的、不同的、有益人体健康的气体,如松柏类植物的枝叶散发的气体对结核病等细菌有防治作用。

2考虑四季变化,应是四季有绿,三季有花,即所谓“春意早临花争艳,夏有浓荫好乘凉,秋色多变看叶果,冬季苍翠不萧条”。

3应选择一些姿态优美,色彩鲜明的植物种植在园墙或道路的转角拐弯处,起到点缀、引导、转变空间的作用。

4结语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公共绿地中给老人们“一席之地”,让老人们心情舒畅的安度晚年,发挥余热,是现代社会发展对公共空间提出的新课题,新任务。作为园林工作者在进行公园规划建设时,应当注意到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适宜老年人的公共绿地规划设计。中国园林2000.(2)

[2]城市公园的规划与设计。美化家园

[3]当前居住区环境设计中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建筑学报。2001.(7)

绿地规划设计论文第2篇

关键词:园林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规划设计。

创建"园林城市"要求城市生态环境、景观风貌、城市文化等方面的综合改善和提高。"园林城市"建设是一个宠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先行制定科学有效的规划设计。

一、创建"园林城市"需要切实有效的规划理论和方法。

现行城市规划理论、方法在指导"园林城市"创建中具有局限性。

(一)"园林城市"建设规划非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所能替代。

首先,当前城市总体规划对绿化环境研究局限在绿化用地系统,易忽视其它用地绿化环境。我国城市园林绿地相关指标均远低于世界有关组织推荐的合理指标。鉴于我国城市用地紧张,城市内增避大片绿地是不可行的,为创建"园林城市"而占用郊区耕地的作法也得不偿失。因此,必须挖掘城市绿化空间潜力和提高绿地综合效益。其次,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理论对城市绿地作为居民主要游憩空间功能的认识不足。城区绿地的主要功能是调解城市生态环境和作为居民接触自然的游憩空间功能。

(二)园林绿化、城市规划、环境工程等专业应加强相互渗透、协调。城市空间规划时常出现以下现象:(1)绿化规划设计缺乏艺术文化特色和供居民游憩利用价值的植被空间;(2)囿于场地铺装图案、雕塑小品造型和建筑立面装饰设计,而缺乏环境保护规划缺少对空间机能和绿化调节效益的考虑。

(三)现有城市规划设计理论对城市居民室外休闲生活内容、规律和活动空间的研究不够。当前,人们发展已改变原有单纯的"家庭--工作单位"式空间流动模式,并热切于走出居室、走向充满绿色和阳光的大自然--游憩、娱乐、运动和交流。加强对人类活动与城市环境相互影响机制的了解,加强对社会休闲生活与社会文化建设相互影响机制的认识,城市由物质文明观念向生态环境、精神文明观念转变的人文主义思想。

综上所述,城市环境综合建设需要探索和运用具有操作性的理论和方法,对城市园林绿化、城市环境卫生、居民活动、景观风貌、城市文化等各方面进行系统研究。

二、城市绿色空间系统概念的建立。

我们认为城市绿色空间系统是以绿色植被为特征,要求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阳光充沛、人与自和谐相处的人工自然环境,是城市居民进行室外游憩、交往和交通集散的城市空间系统。它具有以下涵义:

(1)可持续发展观念:"绿色"作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词、被国内外普遍认可,相对于"森林"、"田园"等提法,确切地表明了现代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理念。

(2)是城市工业、商业、基础设施、交通、仓储等城市设施集中的用地空间以外的开放型用地空间。

(3)人文主义思想;绿色空间系统包括绿化、自然环境和空间内人群行为的双重意义。

(4)整体环境观念:对城市环境各种要素(物质、形式、精神)的整体综合研究。

a、物质要素--植物、阳光、空气、水、设施、人;

b、形式特征--形状、大小、规模、质量、功能;

c、精神风貌--艺术、气质、文化意韵。  (5)系统观念:相对于现行城市绿地规划理论中的"点、线、面"用地概念,针对城市空间不断立体竖向发展的态势,提出"点型、带型、场型"空间概念。并将各种类型空间作为有机联系的大系统,综合运作规划学、园林学、环境学、建筑学、生态学、行为学、社会学、美学、工程技术等学科理论知识,对城市空间进行系统研究和规划设计。

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规划是在城市发展战略或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指导下相对独立的规划体系,和城市总体规划同步进行,与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环保环卫规划、风貌特色规划、城市设计构成互补关系。从宏观到微观可分为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规划、绿色空间系列规划和环境环境设计三个层次。每一层次含空间性质、功能、生态质量、绿化、环保环卫、人群行为、艺术特色、景观风貌等研究。其规划内容包括以下八个方面主要内容:

(一)制定城市绿色空间系统建设总体目标。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城市空间系统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生态环境质量、绿化水平、社会服务、特色风貌等目标。借助"3S"等新技术,在定性基础上逐步高度定量化,使目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

(二)城市人群休闲行为的研究与预测。对城市居民和外来旅游者,进行调研和趋势预测:

(1)价值观、心理需求、文化取向;

(2)人口规模、人口特征(年龄、职业、性别、消费等);

(3)人群在城市绿色空间系统中流动、集散、停留时间等规律;

(4)休闲方式选择与休闲文化取向。

(三)绿色空间序列规划。对城市空间进行调整,形成"点型、带型、场型空间"相结合的空间系统。绿色空间包括;公共绿地、城市滨水地带、运动场、游乐园、城市广场、主要街道、大型建筑庭院、居住区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等。规划要从用地规模、空间规模、空间序列组织、空间视线、环境效益等方面综合研究,做出定性、定量规划。

(四)绿色空间功能规划。绿色空间功能规划包括生态效益功能、活动利用类型(游憩、娱乐、运动、集散、停留、展示、分隔、交通)、和人群交通、文化艺术表述等各项功能。规划要对城市各主要空间作出系统的主次功能认定。

(五)绿色空间系统特色风貌规划。在总体特色风貌目标控制下充分考虑绿色主要空间进行艺术风格、文化主题等方面规划。

(六)绿化规划对"点、带、场"空间进行全面的绿化指标控制。基于各空间功能、生态指标、建设条件确定各空间绿化指标时效要求。绿化指标包括绿化覆盖率、绿地率、绿视率、郁闭度、叶面积系数等。绿化规划要对各主要空间植被特征加以规划定。

(七)空间环境规划。对城市主要绿色空间环境的人口容量进行测算,制定小生态环境目标(空气、湿度、温度、土壤、尘、噪音、风等)和环境保护治理措施。

绿地规划设计论文第3篇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空间;建设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6-0053-02

1 引言

绿色是环境建设之本,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空间,就是城市中主要的自然空间。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是城市生态建设和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环节。做好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涉及到如何理解城市绿化、如何处理城市绿化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如何处理城市绿化与城市文化的关系等都非常重要。本文就城市中的园林建设与管理进行分析。

2 加强园林规划与合理布局

2.1绿地规划要有前瞻性

园林城市,环境建设的龙头在规划。城市的发展,归根结底是要改善环境。保持良好的城市生态、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制定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以城市的战略目标为出发点,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度出发,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打造城市的个性和特征。

2.2 强化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明确划定各类绿地范围的坐标控制线。要严格按照规划确定的绿线进行管理,绿线内的用地不得改做他用,因特殊需要,改变绿地规划、改变绿地性质的,须事先报经城市规划局、城市园林绿化局论证、认定后,方可调整绿地规划,改变绿地性质。调整后的绿地规划,必须依法按程序报市政府批准。未经城市政府批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绿地规划,改变绿地性质。

2.3 提高城市绿化规划设计水平

景观生态学提倡绿化设计以乔木为主,适量种植草坪。若条件具备,提倡模仿自然,设计复层混交的相对稳定的植物群落,力求群落中各种植物都能长期占据各自生态位,发挥自己独特的效用,避免对水、肥、气、热等生态因子的争夺,从而提高群落的整体抗逆性。社会学讲求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园林绿化设计应充分考虑人的心理感知作用,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3 建立科学的园林绿化评价机制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对城市植物生态适应性及生态功能性综合评价,是园林绿化建设科学决策的依据。

3.1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按照城市绿化的客观要求和自然地理及气候条件,城市绿化评价指标应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景观效果等方面,具体为:

绿量指标绿化的总量;生态适应性耐旱性、耐盐碱、耐瘠薄、耐旱性、耐阴性、耐水湿;生态效益杀菌能力、滞尘能力、降温增湿作用和吸碳放氧能力;经济效益(如地价);景观效益。

3.2绿化功能的量化研究

在确定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对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如:净化空气功能的碳氧平衡分析、调节城市气候功能的热岛现象分析、环境效益的心理功能分析等。通过一项指标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变化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并指导下一步的行动。绿量指标的引入及以绿量的定量和分布模型来分析绿化与环境的相关关系,代表着城市绿化布局结构及其生态效益研究的新方向。

3.3采用的技术和手段

由于园林绿化的环境功能性、采用指标的多样性和宽泛性,因此对园林绿化的评价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是多学科的。主要采用:遥感技术。运用遥感技术建立城市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掌握准确的城市绿化指标体系;统计分析技术。对采集的数字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用数学的方法计算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用预测学回归分析方法推测某一指标的实现将会达到的效果;景观生态理论应用,对研究的量化指标应用景观生态理论进行分析并评价;社会科学的应用,对人的心理功能的研究、人的健康状况的研究。

4 建立科学和民主的园林绿化决策机制

园林城市发展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城市园林建设,要尊重科学,要符合科学的发展规律。

4.1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加强科研和论证

要深入开展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生物移植的适应性研究,生物的灾害和防治研究,生物的安全性研究,园林城市的规划研究,园林城市建设管理的法规体系研究,园林城市的文化研究,新型园林产业化研究,园林城市的循环经济的研究,园林城市的景观与生态研究,园林城市的资源开发研究、管理法规体系的研究等等,通过专题的深入研究,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际工作中少犯错误,少走弯路。

4.2加强园林城市建设的公众参与

园林城市建设也要走群众路线,市民的文化修养、道德素质、民族精神的全面提高,是园林城市建设的基本保证。园林城市的建设,又可以提高居民的荣誉感,并为其工作、学习提供良好的、优美的环境,会加速居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形成良性循环。要加大公众参与的力度。群众对园林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要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增强群众自觉参与建设园林城市与自我约束的意识,让爱绿、护绿深入人心。要开展群众性教育活动。如通过群众性的义务植树、认养绿地、建纪念林等措施,进行群众性教育活动。

5 严格执法,加强管理

5.1严格绿线管理制度

在城市规划中,对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等各类城市绿地,明确划定的保护控制管理线就叫做“绿线”。实行绿线管理制度具有2个方面的涵义。①在城市总体规划上必须标明绿线,绿线与标明城市区划的红线一样,具有不可改变的法律效力。②要在制定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上,制定《绿线管理办法》,明确绿线内的用地不得改作他用,更不能进行经营性开发建设,以保证绿线管理制度的落实。

5.2强化植保工作

加强防治病虫害科研工作,研究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把病虫害消灭在大面积虫害发生之前;加强树木病虫害的疫情预测、预报工作,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加强调查员、检疫员的业务培训;加大病虫害防堵力度,划定无疫情保护区。同时,加强对市内寄主树木的药物防治,确保绿化成果。

5.3加大行政执法工作力度

认真贯彻执行《城市绿化管理条例》,做好规划区内绿地占用、树木砍伐、移植的审批工作。同时,加强检查、巡视。对违法占用绿地、乱砍滥伐等行为要依法严格管理和处罚。要做好绿化监察专业管理队伍的业务指导和专业培训工作,提高管理水平。要抓好公园各项管理制度的完善工作,使之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要实行岗位责任制制度,对公园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要明确责任人,落实工作任务。

6 结 语

园林绿化建设是以人为主体的,这不仅体现于优化环境质量,促进人类身心健康,也充分体现于继承和弘扬我国的文化,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文化、艺术修养水平、社会行为道德水准和综合素质水平,全面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园林绿化是一项具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双重效益的行业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强.论高校校园绿化建设与管理[J].国土绿化, 2005(6).

绿地规划设计论文第4篇

关键词:绿色空间;系统规划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 the city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design present situation as a starting point, analyzes from the design and actual effect of the contact form several aspects, summed up some feasible design method, it is importance for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as well as i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should give attention to the design, and to ensure that the space system planning practicality, but also ensure its quality.

Key words: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0、 前言

所谓绿色空间是指与建筑物、园区路面铺砌物等所涉及的城市建筑空间相对应的空间,可以讲园林、绿地、城市森林、小空间绿化、都市农田、绿色走廊和区域湿地等构成的绿色立体空间系统。城市绿色空间的主要功能包括:生态服务、美化空间、休闲娱乐等。对于绿色空间的规划在处理土地利用的矛盾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合理调整安排绿色空间,可以积极促进城市建设,例如一些国家和地区立法规划并设立绿化隔离带,进而约束城市的无序蔓延和发展。

1、我国城市绿色空间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我国城市绿色空间现状

我国城市植被种类比较丰富,以北方部分城市为例,有维管植物 158 科759属 1482种及 151个变种和亚种。一些山地原始植被类型为暖带落叶阔叶林。由于人为的破坏和影响,城市中基本没有原始植被。现在的自然植被基本是次生的松栎林或是灌丛草本群落。在平原地区的城市主要是人工植被、农作物和各种可观赏性果树。

很多城市近年来开始进行总体规划,近年来效果明显城市绿地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其中包括:城市分割区域绿化建设、城市内大面积绿地建设、花园小区绿化改造和老旧庭院建设、城市内水系绿化建设、荒山造林绿化、城市周边沙荒治理、郊区山体造林改造、城市道路和河道等绿色通道的建设、适合城市的绿色产业的发展等。

1.2城市绿色空间存在的问题

我国城市的绿色空间建设经过几年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 ,但与国际上绿化先进城市相比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在城市绿色空间的规划定位、整体布局等多方面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国内的一些大都市和国际性的大城市的要求,无论是规模、档次都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相比仍有较大的距离 ,与大都市的人文水平也极其不符。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由于城市的高速发展,城市绿色空间被大大压缩。近10年来 ,很多城市,尤其是省会城市,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城市的迅猛发展占用了大量的农业用地。从1992~2002年,全国省会级城市居住用地平均增加了30%左右,而农业用地则减少了60%。最初规划的绿化隔离带的面积在不断减少。上世纪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中隔离地区总面积与近几年国家的统计结果相比减少了30%。另外绿色空间的分布极其不均匀也是目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从全国的区域划分来看,森林主要集中在西北部的山区,山区的林木覆盖率为 40 %以上,平原的林木覆盖率大约为10%,农田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部分城市人均公共绿地及人均绿地两项指标,城区的绿化值都大大低于城近郊区域的平均值。

1.3绿化空间的结构与层次化需进一步改变

专用绿地在城市绿化总面积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大,部分城市专用绿地占绿化总用地的覆盖率达到39%。近几年来,很多城市,尤其是省会城市绿化效果明显,绿化总面积增长很快。但是结构比较单一,几乎都是公共绿地在增长。其他类型绿地几乎没有较明显的增长。而且植物群落结构十分单一,没有达到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和生态学原理应用不够。城市的虽然在总量上较多,但却未能形成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城市绿色空间网络系统。

1.4绿色空间与人口增长之间的矛盾

城市的人口的不断增长将对绿色空间造成不可想象的压力。即使人口增长停留在现在近几年的水平上,到了2020年城市建设和交通用地将要增加20 %以上。才可以满足需求,以北京为例,如果北京未来人口达到1800万,随着建设用地的增加,“北京湾”内的绿色空间将所剩无几。因此保护绿色空间,规划合理的绿色空间网络系统 ,防止绿色空间被逐渐侵占是当务之急。

2、创建绿色森林城市需采取的规划方法及设计思想

现行的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在目前的园林城市创建中具有局限性及非可持续性。

2.1园林城市建设的规划不等同于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首先,一些城市的总体规划对绿化环境研究单一的局限在绿化用地系统上, 极易忽视其他类型的绿化效果。我国城市园林绿地比例指标均远低于世界有关组织推荐的科学合理的指标。鉴于我国城市用地紧张,在城市内重新开辟出成片的绿地是不可为的,而为了创建园林城市,占用郊区耕地的做法更是得不偿失。因此,纵向挖掘城市的空间绿化潜力是比较可行的办法。其次,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理论对城市绿地作为居民主要的休闲放松的功能的认识不足。城区绿地的主要功能是改善城市生态大环境、满足居民接触自然的要求,以及日常休闲的空间功能。

2.2相关专业的配合专业应更加紧密,发挥协作作用

城市空间规划时常出现以下矛盾和弊端:(1)绿化规划设计与园林艺术结合的不好,进而缺乏艺术文化特色和供居民休闲娱乐的利用价值的植被空间;(2) 城市人文艺术偏重于场地铺装图案、街头雕塑、园区小品造型和建筑立面装饰设计,而缺乏绿色生机的建筑材料展示空间;(3)环境保护规划缺少对空间机能和绿化调节效益的考虑。

2.3城市生态理论与城市建设的可操作性不相协调

城市是物质、能量、信息交流量最为活跃和高度开放的多维空间,人类现有的理论系统难以对其进行定量的研究把握。综上,城市环境综合建设需要仔细研究和运用具有可执行性的理论和方法,那就要求我们设计和规划人员对城市园林绿化、城市环境卫生、居民活动、景观风貌、城市文化等各方面进行系统研究。

3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规划的方法

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规划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它是在城市发展战略中的一部分,在城市总体规划纲要下独立进行规划的体系,又是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进行的。从总体到分支可划分为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规划、绿色空间系列规划和环境设计三个层次。其中其规划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3.1制定合理可行的总体目标

制定城市空间系统在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生态环境情况、绿化高度、城市风貌等目标。在定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到定量化,使目标体系的操作具有现实意义。

3.3绿色空间序列规划

对城市空间有步骤的调整,形成“以点带线,以现代面”的结合思想。明确绿色空间的范畴为:城市公共绿地、城市内河沿线、运动场区、儿童游乐园、城市主体广场、主要绿化街道等。规划要从用地规模、空间规模、空间序列组织、 空间视线、环境效益等方面综合研究,作出定性、定量的规划。

3.4绿色空间的功能规划

绿色空间功能规划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组成:生态效益功能、可活动使用类型、 文化艺术表达等各项基本功能。绿色空间的功能规划就要对城市各主要空间作出按照需要的情况作出系统的主次功能的认定。

4、结语

城市绿色空间是城市社会、经济和自然复合的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的城市绿地例如公共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专用绿地、道路绿地、生态风景林地等已不能满足当前城市居民的要求。笔者在本文里提出了新的城市绿色空间的概念,以及为了达到新的绿色空间的高度,需要规划和设计人员共同努力来实现。其区别于传统的园林绿地概念,新的城市绿色空间的概念将为城市居民创造出更加美好的宜居空间。

参考文献:

[1] 王雅萍。浅谈城市绿色空问系统的规划设计[J];建筑与发展2010第03期

[2] 吴良镛。开拓面向新世纪的人居环境学. 建筑学报

[3] 李金路。中国园林“ 九五” 计划和 2 0 1 0年规划预测研究。中国国园林,2004(9),29-33。

[4]田燕舞. “ 自然• 生态” ——从韩国景观环境的椅生 看风景园林设计的基本理念[ J :技术与市场: 园林工程, 2 0 0 5 ( 1 ) :34-36。

[5]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城市总~ i ( 200 4~2 020 年) [ z ]。北京,2004。

绿地规划设计论文第5篇

【关键词】生态学;可持续;居住区;景观规划

一、目前的居住区景观规划现状

随着居住小区的发展,经历了以建筑为主外部环境为辅的模式开始,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使居住区景观设计从数量转向质量,从外观转向内涵,从简单的环境设计转向生态优先的可持续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发展历程。虽然目前居住区景观设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如存在居住区景观设计盲目抄袭、设计程序不科学、破坏环境、浪费资源、掠夺外部资源等问题。而且现有的分区模式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例如封闭式小区导致社会隔阂、城市场所的丧失等。这些问题超出了一般居住区规划的范畴,必须放到城市、区域的层面,也不仅仅是建筑师、规划师以及景观设计师所能解决,而是需要全社会的变革方能实现。

二、生态景观规划与住区生态景观规划的探讨

正如景观概念一样,景观规划对不同人来说也有不同的理解(Sedon,1986年)。但一个较为普遍的共识是:景观规划是在一个相对宏观尺度上,基于对自然和人文过程的认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Steiner、Osterman,1988年;Sedon,1986年;Langevelde,1994年)。景观规划的过程就是帮助居住在自然系统中,或利用系统中的资源的人们我到一种最适宜的途径(麦克哈格,1969年)。它是一种物质空间规划(Physical Planning),它有别于其他三大规划流派(包括社会、公共政策和经济规划)的一个主要方面是它的空间特征。景观规划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土地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规划,实现可持续性的景观或生态系统。既然景观是个生态系统,那么,一个好的或是可持续的景观规划,必须是一个基于生态学理论和知识的规划( Sedon,1986年;Leita、Ahern,2002年)。生态学与景观规划有许多共同关心的问题,如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但生态学更关心分析问题,而景观规划则更关心解决问题。

三、“斑块——廊道——基质”理论在住区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1.“斑块——廊道——基质”理论与城市住区规划

景观生态学自产生至今,经过不同时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复合种群理论、景观异质性理论、景观连接度及渗透理论等,它们为城市规划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视角。在这些理论当中,影响最大、应用最广的就是“斑块——廊道——基质”理论。

根据景观生态学的观点,景观是一个由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其组成单元称为景观单元,按照各种要素在景观中的地位和形状,景观要索分成三种类型: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与基质(Matrix)。“斑块——廊道——基质”理论就是通过建立斑块、廊道和基质这一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来对各类景观进行研究。景观生态学通过运用这一基本模式来探讨各类景观是怎样由斑块、廊道和基质所构成的,并且定量、定性地描述这些基本景观元素的形状、大小、数目和空间关系以及这些元1素在景观中的运动对景观有什么影响。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城市可以视为“基质”,而城市住区可以视为一种“斑块”。在景观生态的斑块设计与规划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边缘效应”的体现,应该使城市住区成为城市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相互之间可以互相作用,相互渗透。

因此在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各分区控制性规划中,应该注意城市住区所在位置与其周边地区的联系,尽可能使居住区绿地与城市线状绿地衔接,连接成连续性开放空间或绿地。另外,在住区规划中,要注意对住区边界的设计,不能简单地用栏杆、围墙等人工景观元素将城市住区用地生硬地割裂开来,而是通过自然要素的渗透和建立“柔化”边界等手法,将住区边界设计成一个“缓冲带”,在城市住区与城市之间形成一个良好过渡的同时,也使各类的能量、信息和生物流能顺畅地与城市外部交流。

2.基于“斑块——廊道——基质”理论的城市住区景观规划

(1)基底——绿地系统

以往城市住区设计往往先设计建筑以及道路等人工设施,俞孔坚教授提出的“反规划”为我们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以自然生态空间为基础,在保护人和自然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设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居住活动的相关设施与空问。在这个基础上,绿地系统为主体的绿色空间可作为整个住区景观生态系统的基底。自然系统的连续性是保证系统本身能够自我调节、良性循环的重要前提。应该促进居住区绿地形成一个具有较好整体性与连通性的完整系统,结合居住小区的功能要求以及气候、地理特点,设计一个“以自然为骨架”绿色开放空间系统,通过各种植物廊道将小区内中心绿地各组团绿地连接起来。在此基础上布置包括建筑在内的其他景观元素。

(2)斑块——公共空间和建筑基底

斑块在外貌和性质上与基质有明显的差异,并且是非线性的区域。城市住区的建筑和公共空间作为异质性景观元素,主要为人类活动区域,可以视为住区景观系统的斑块。注意公共空间与建筑的边界过渡作用,以自然或流线型的种植软化边界生硬的边角。此外,也应该保证斑块内部能量、物质的自然流通,因此,斑块的周边应该开放,允许足够空间保证斑块间的相互渗透,注意“软质”和“硬质”空间的比例和合理搭配。

(3)廊道——道路系统与指状绿地

在城市住区,道路连接各个建筑和公共空间,同时分隔自然空间,扮演廊道的角色。在住区内提倡良好的步行系统以减少机动车的使用;在道路与绿化系统,特别是带状绿地、溪流交接的地方,设置涵洞或者桥粱,使其成为生物廊道。控制步行道路的宽度,路面设计避免水泥或者柏油路的铺装,而是选择渗水性强的嵌革砖或者其他铺装。重视道路两侧绿化,设置林荫带,行道树采用树冠较高的乔木;乔木下部种植绿篱,特别是东西向道路宜形成立体的绿化格局,减少噪声的影响。

指状绿地是指通过带状绿地将住区的组团绿地与中心绿地连接成片,犹如中心绿地伸出的手指,而指状绿地与道路系统作为两组不同的廊道系统,互相渗透包容,在交接处采取立体交叉的模式,尽量减少道路对指状绿地的干扰。

四、居住区景观设计基本原则

居住区景观是为人而设计、创造的,在居住环境建设中,应当“以人为本”,从满足居民的各种需要出发,。使居住区景观具备一些基本特征。

在建设部试行的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中,认为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应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社会性原则

赋予环境景观亲切宜人的艺术感召力,通过美化生活环境,体现社区文化,促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并提倡公众参与设计、建设和管理。

2.坚持经济性原则

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及地方经济状况,注重节能、节材,注重合理使用土地资源。提倡朴实简约,反对浮华铺张,并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达到优良的性价比。

3.坚持生态原则

应尽量保持现存的良好生态环境,改善原有的不良生态环境。提倡将先进的生态技术运用到环境景观的塑造中去,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4.坚持地域性原则

应体现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避免盲目移植。

5.坚持历史性原则

要尊重历史,保护和利用历史性景观,对于历史保护地区的住区景观设计,更要注重整体的协调统一,做到保留在先,改造在后。

五、居住区绿地案例——以北方某住宅小区绿地景观设计为例

1、项目概况

某居住小区形态在平面上呈矩形,园内地势平坦,建园之前为农田用地,该区总用地面积10.76hm2,兴建住宅12728户,规划绿地面积约6.16 hm2。

2.设计构思

(1)营造整体和谐生态环境

居住区绿地景观生态系统建设是居住区绿地景观生态系统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造整体和谐生态环境是本设计的基本出发点。住宅小区环境作为典型的人工环境,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现有的空间环境,使场地地形、地貌与环境有机融合,丰富植物景观层次,增加植物绿量。多用环保材料造景,使人感到,虽处城市,但如身在山林之中,从而创造“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最高境界。

(2)景观元素多元化

已建成的小区环境设计可以概括为种花、种草、种树,景观单调。在本案设计中,要满足居民全方位生活感受,结合功能和观赏要求融人其他景观元素,如生活雕塑、喷泉、文化柱、置石等园林小品,结合设计主题,强调民族元素应用,把中华民族心中吉祥物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如“麒麟”雕塑、“千年龟”雕塑等,使园区景观丰富多彩。

(3)植物种类的多样化

小区在植物种类的选择上,在遵循因地制宜的前提下,以乡土植物为主,同时选择了观赏效果佳的外来植物和珍贵稀有树种,这些植物已在该地区引种栽培超过3年,表现良好,如叶色金黄的金叶榆、节水性色带植物金叶莸、三季繁花不断的欧洲玫瑰,彩叶灌木紫叶矮樱、红叶碧桃,花期较长的宿根花卉如福禄考、等,通过这些植物的配置,极大提升小区景观品位,同时也丰富了小区植物种类。

(4)强调空间的变化

小区绿化不能仅仅停留在平面的规划设计上,而要充分利用造景元素创造变化多端的空间,这样才能营造出不同性质和特色的空间,如开敞的、封闭的、半封闭的等。空间的营造适合人的尺度,围绕园林景观适当安排健身、交流、休闲、观赏的生活空间,并辅以人性化、趣味化的休闲活动设施。

3.植物设计

通过乔、灌、草相结合,创造层次错落、季相有序、色彩对比、疏密变化的植物景观特色。总体上形成以下特点:

(1)体现地方特色,充分利用乡土树种

本区内运用多种乡土树种,如国槐、白蜡、馒头柳、旱柳、牡丹、连翘、榆叶梅、樟子松、祁连圆柏、圆冠榆、红叶李、香花槐、火炬树等。行道树体现地方特色,主园路行道树是国槐,次园路为了体现“一路一树”风格,行道树分别是圆冠榆、馒头柳、垂柳,白蜡等。小路为了便于儿童识别,采用不同花灌木栽植。

(2)注重外来树种引种配置

如乔木栽植了金叶榆和美人梅等。花灌木栽植了紫叶矮樱、欧洲玫瑰、海棠、红叶碧桃等。色带植物栽植了金叶莸等。

(3)体现植物观赏性

注重植物不同观赏特性应用,选用观姿、观叶、观花、观干类树种。种植观姿树种,如樟子松、杜松、云杉、垂柳、落叶松、千头柏、刺柏球、国槐、白蜡等;观花植物如榆叶梅、月季、牡丹、黄刺梅、珍珠梅、丁香、欧洲玫瑰、海棠、碧桃等;观叶植物,如元宝枫、金叶榆、红叶李、金丝柳、火炬树、美人梅、红叶小檗、紫叶矮樱、金叶莸等;观干植物,如红瑞木、龙爪槐、大枝垂榆等。

(4)色彩搭配丰富,突出主调花卉种类,注重攀援植物的运用

按构景、构图原理及植物色相变化,布置植物风景群落,如火炬林、樟子松林、云杉林、紫叶矮樱林、红叶李林、杜松林、丁香林等;利用多种观花灌木和宿根花卉、球根花卉构成色彩缤纷的花坛、花带及花地景观。采用牡丹、月季、地被菊、福禄考等植物为各区主调花卉。为了增加整个绿地的绿化面积,除了采用平面绿化,同时采用五叶地锦、藤本月季和金银花等进行垂直绿化。

(5)植物配置方式多样化

根据绿地的布局形式,植物的配置果用自然式配置方式如丛植、群植、疏林等与规则式配置方式如对植、行列植、绿篱栽植、模纹栽植等相结合的原则。

参考文献

绿地规划设计论文第6篇

【关键词】宜居城市 园林规划 设计理论 方法分析

宜居城市是较为复杂的城市系统,涉及到环境、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主要包含城市的规划、园林建筑的设计以及环境的艺术发展等,要想建成宜居型城市,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与配合。对于宜居城市来讲,利用园林规划设计手段进行处理是最为合适的方式之一,它能够有效地降低城市的污染程度,改善局部的气候,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宜居城市的建设一定会是城市发展的核心所在,而园林规划设计水平也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1 宜居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

从严格意义上讲,宜居城市应该融合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两种,形成一种特殊的结合体,在这样的城市中,自然环境主要是由原始型自然与人工型自然共同组成; 人文环境主要是由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元素组成。在建设宜居城市的过程中,对园林规划设计进行系统的研究,相关的理论建设应该坚持“践行规划先行”的原则,以建设园林型城市作为城市发展与规划的最终目标,并科学合理的布局宜居城市园林,要以美化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经济水平的发展作为根本目标,从而制定出完美规划蓝图。

1.1 站在高起点进行规划设计

在宜居城市进行园林规划设计,一定要是坚持“高起点”理论,站在起点较高的位置进行来整体布局,将发展宜居城市当作一项艰巨的任务放置在全国这样的大环境中,让宜居城市的整体发展空间能够更为广阔、更具思想、更有韵味。

1.2 品味极高的编制与规划

除了上述理论之外,在宜居城市进行园林规划与设计还需要提高自身的品味,在高品味、高水准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如此一来,城市可以向社会广泛征集建议,如果有更好的条件,相关的设计决策机构还可以向国家园林设计院或者是一些极富经验的设计专家请教,提高设计水平,更新设计理念。除此之外,还可以组建一支高水平的设计团队,为城市的园林规划设计提供方案。

1.3 高标准、严要求的园林规划

在园林的规划设计中,应当坚持“树木为主、花草为辅、自然融合、美中取胜”的原则,将“绿色”与“美丽”贯穿到园林设计当中。同时,园林规划设计必须要因地制宜,保证整体的规划具有实践性以及可操作性。

另外,在层次规划上,应当保证错落有致,提倡敞开化、景观化、艺术化的园林设计理念。如果是选择树种,一般可以考虑采用速生树种配合长寿树种、常绿树种配合落叶树种等方式,要坚持本地树种为主,外来引进的树种为辅,进行树木种植。在布局与搭配方面,必须要保证乔、灌、花、草之间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重点突出自然景色,彰显出宜居城市中的独特韵味与特殊风格。

1. 4 复合型规划,坚持宏微观结合

宜居城市在建设中的重点应当是为普通居民提供生活、休息、工作的优质空间,这就需要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个层面进行研究与设计。

宏观的规划设计主要表现出区域演变的真实规律,以及人类、城市、园林本身、自然环境之间的影响方式,宏观的设计应是对宜居城市建设的整体认知; 中观的规划设计重点表现出的应该是依照系统逐渐演变,呈现出来的规律性,以及不同结构、不同层次、不同布局的特殊的规划方式,中观设计应是园林规划设计的指导所在; 微观的规划设计重点表现出来的是园林设计的主要方式,微观设计就是建设宜居城市的基础所在。

2 在宜居城市中进行园林规划的具体方法

2.1 依靠城市自身的条件,架构绿色体系

建设宜居城市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坚持因地制宜的方式,充分地依靠城市本身的自然条件,通过科学的整合与规划,架构绿地的实际分布。主要的自然要素应该是河流、湖泊、丘陵等,这些都要同城市的生态景观相连,如公园、林荫道等,从而形成一个布局合理且层次分明的

绿色框架。例如: 早期的巴黎城市,以罗马古道穿过塞纳河的位置最为中心,以罗马古道、塞纳河作为两条主线,逐渐发展,形成巴黎城的主要框架。

2.2 加强城郊建设,提高城市内部绿地规划水平

宜居城市的建设不能够仅仅围绕某一单一领域,要依靠城市所有的绿地,无论是市内还是郊区,都要容纳进来。在城市内部的绿地应当作为整体进行统一规划,决不能单独进行设计,而割裂了整体的环境建设。除此之外,在规划的过程中,应当整合相应的管理职能,形成一个统筹全局的管理体制,让城郊建设以市内建设能够真正的融为一体,保证园林规划设计能够在统一的环境下完成。

2.3 保证区域联系,建设绿色系统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面积会不断增加,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我国绝大部分的城市都要依赖与城市周围的大面积自然区域,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城市生活的质量,保证城市环境的良好。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城市扩张已经破坏了周围的生态环境,这一定会给宜居城市建设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时,要保护城郊区域的自然景观,尽可能的保证景观的原始结构,在此基础上将城郊景观同城市内部景观相融合相连接。同时,城郊区域被誉为是城市周边的原始型绿色空间,将其当作是城市绿地发展的延伸区域,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将其引入到城市内部,从而真正实现城市绿地与城市周围环境的高度统一。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已经系统的分析了宜居城市的园林规划设计理论及其有效方法,并在现实的基础上提出了个人见解。园林是城市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在,更是重要纽带,要想打造宜居型城市,必须要加强园林的规划与设计,保证园林与城市的相互依存性,只有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为我国、为人们打造出更多更好的宜居型城市。

参考文献

[1]白丹. 宜居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

绿地规划设计论文第7篇

Abstract: For the built environment status of regional greenway network of Pearl River Delta,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related research progres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introduces the Man-Land Relationship system dynamics model from the concept of Man-Land Relationship. On the basis of discussing the related 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 in greenway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Man-Land Relationship evaluation system that centers on the "user(people)-greenway(environment)" relationship about the built environment of regional greenway network, and further elaborates the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on this system to the optimization of regional greenway network of Pearl River Delta.

关键词:珠三角区域绿道网;建成环境;人地关系;评价体系

Key words: regional greenway network of Pearl River Delta;built environment;Man-Land Relationship;evaluation system

中图分类号:S7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3-0296-03

1 研究背景

为了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质量,近年来广东省大力开展珠江三角洲区域绿道网络的规划与建设工作,结合珠三角城乡空间布局、地域景观特色、自然生态与人文资源的特点,由广东省建设厅审定并通过的《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要求:“从2010年开始,用3年时间在珠三角将率先建成6条区域绿道,串联200多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郊野公园、滨水公园和历史文化遗迹,连接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都市区,实现珠三角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市郊、市郊与农村以及山林、滨水等生态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等相连接的城际绿色网络。”截止到2011年1月底,珠三角地区建成的2372公里绿道网全线贯通,实现区域18个城际交界面省立绿道的相互联通。绿道网缓冲区总面积达4410平方公里,约占珠三角地区总面积的8%,服务人口超过2500万。绿道建设在珠三角地区发展地位的不断提升成为了近来学术界讨论的热点:李敏(2010)介绍了国外绿道研究现状与珠三角地区的实践[1];何昉等(2010)探索如何将绿道理论应用到珠三角区域绿道规划建设实践中,主张编制生态休闲绿道网,搭建绿色宜居城乡[2];庄荣等(2010)提出对珠三角区域绿道规划设计技术指引的思考;王绍增在给广东省委书记同志的信函中反映珠三角绿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归纳为:①注意生态化,不要一刀切;②注意节约,因地制宜;③标识系统,省要统筹。学者专家围绕珠三角区域绿道建设所进行的探讨,对泛珠三角区域与发展提出了较有价值的意见与建议。随着珠三角区域绿道网建设工作的继续推进和完善,城乡景观水平的逐步提高和人们对环境质量意识的不断增强,对于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区域绿道网建成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已迫在眉睫,成为了绿道完整建设程序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主要目的是为绿道规划设计与远期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信息,使政府部门及设计师等专业人员能更全面地考虑所面临的问题,并促使使用者参与设计。

建立区域绿道网建成环境评价体系是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研究分析评估绿道与使用者需求间的价值关系的反馈研究。它不仅仅是绿道建成环境质量检验的一部分,而且是检验绿道设计目标实现程度的科学程序。其研究意义有:①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从主观、客观两方面检验评价区域绿道网的建成环境质量,使评价为设计实践、环境管理和景观规划理论研究服务,从根本上提高设计质量和综合效益;②为使用者更好地适应设计环境提出使用上的意见;③为最终提高城乡人居环境质量水平,使人与环境协调发展,以及为建设更为人性化的绿道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引导绿道的生态性、游憩性、文化性三大功能在生命周期内的良性发展。

2 绿道网建成环境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区域绿道网建成环境进行系统评估,需解决评估标准、评估模型和评估指标等问题,目前在国外,特别是在欧美地区也有相关的研究(Gobster,2004;Lusk,2002;Ryan和Fábos,2004)[3-5],但尚未形成一套普适的评价标准。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国外学者针对不同类型的绿道建成环境质量评价进行了多元的不同层面上的研究,例如,Dawson(1995)对美国乔治亚州绿道网络的研究,总结出一套比较系统的绿道优先权评价方法,评价的内容包括绿道的内在价值(包括自然资源、环境质量和美学价值)、外在价值(包括人类使用、可达性、市场需求与土地利用)和受胁迫程度三个方面[6];Shafer等(2000)则基于人类生态学思想,对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三条绿道的公众感知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其目的在于确定绿道是否以及怎样促进地方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分析公众如何基于使用情况来评价绿道[7]。在亚洲,日本与新加坡两国对于绿道建成环境的评价研究相对较为完善,例如Asakawa(2004)以日本Sapporo绿道系统为例,从游憩用途、参与、自然与风景、卫生状况、安全性五个方面探讨了当地居民对绿道的感知[8]。在其研究中,提及了绿道安全问题,处理好绿道生态保护与公众使用安全性之间的矛盾是绿道建成后面临的问题之一。上述有关绿道建成环境综合评价的研究为国内绿道的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评价标准与指标。但通过对国外绿道建成环境评价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出研究中依然存在某些问题,主要体现为:①研究大多侧重于某些单要素的评价研究,而忽略要素间相互作用的关系。②对于建成环境的评价所选取的研究区域未能对其进行宏观层面上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导致评价结果相对失真。

在国内,与绿道相关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近年来有较大的发展。相关的研究从最初的对国外绿道概念的介绍与综述(朱强等,2006)[9]逐渐延伸并扩展到绿道的生态、游憩以及文化遗产功能研究,如生物多样性保护(李开然,2010)[10]、城市水系与河流廊道绿道(俞孔坚,2006)[11]、绿地生态网络规划(刘滨谊等,2010)[12]以及遗产廊道的保护与利用。然而上述的研究成果当中,大多是对国外绿道理论的综述与介绍,着重从景观生态学等方面强调绿道的生态、游憩等功能。到目前为止,国内并没有开展对现有绿道建成环境评价体系与方法的相关研究工作。鉴于目前珠江三角洲已建成的长达2372公里的绿道网建设,仍然属于建立廊道连接的初期阶段,对于实现完整的生态、游憩、文化遗产等功能的区域绿道网络系统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无论从规划、建设以及管理的角度上看,都亟待研究出一套全面完备的绿道网建成环境评估体系,为区域绿道网建设和管理的深入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简而言之,探讨一种新的区域绿道网建成环境评估体系与方法,一方面可以为制定未来的区域绿道网规划建设与管控标准提供有力的理论与实证依据,对区域绿道网规划建设的规范化起着推动作用,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紧迫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引入人地关系理论对绿道网建成环境评估体系研究对象进行地域性研究,可以将建成环境评价研究同区域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并提出合理科学的优化人居环境的对策措施。

3 人地关系理论的引入

人地关系(Man-Land Relationship简称MLR)理论是近代人文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系统研究理论。它是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定量分析地域中变量识别指标的系统研究,通常可采用MLR系统动力学模型为其具体的定量指标。近年来逐渐有相关学者将人地关系理论作为其他相关研究的基础,尤其在旅游开发研究方面。然而基于人地关系理论的绿色基础设施建成环境评价体系的研究,目前在学术界鲜有提及。它是研究宏观区域范围内的多层级绿道网建成环境人地关系评价的一种新思路。其研究目的是通过量化分析得出区域范围内不同地区游憩资源与人口、经济、自然、社会等结构性指标的非线性层级关系,为研究课题的典型区域选样提供了人文地理学方面的理论与技术支持。

4 珠三角区域绿道网建成环境人地关系评价研究框架

4.1 人地关系(Man-Land Relationship,简称MLR)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引入 在当前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国土资源面临诸多问题,城市用地规模不断向郊区扩展,对区域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人类活动对土地作用的结果使环境资源原始自然特征不断降低。因此通过引入珠三角地区人地关系系统动力学模型(主要由自然、人口、经济、社会四个子系统构成,如图2所示),确定珠三角地区各行政区划单元不同的人地关系评价指标集。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法对珠三角地区MLR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定量化分析。根据不同地区的MLR系统动力学模型综合数值,通过权重法得出以下四种典型区域类型,为区域绿道网建成环境评价体系的研究样本选取提供科学依据。

①经济发达且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②经济发达但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③经济相对落后但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④经济相对落后且自然资源贫瘠的地区。

4.2 构建“使用者(人)-绿道(环境)”为中心的区域绿道网建成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一般而言,对于公共空间建成环境的评价体系研究中主要涉及到三个研究因素:即技术、功能、行为。上述的三个因素涵盖了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两个方面。其中技术因素主要从专业(或专家)的角度出发,研究客观环境的各种技术指标;功能与行为因素则主要从使用者的价值取向和精神需求角度出发,研究正在使用的客观环境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使用者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发现使用过程与决策、设计中的预期目的的差异,以修正未来的决策与设计。因此,本研究从“使用者需求”与“绿道环境”主客观要素出发,构建以“使用者(人)-绿道(环境)”为中心的区域绿道网建成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体系框架共分为绿道(客观要素)评价体系与使用者(主观要素)评价体系两大部分。以绿道环境为主体的客观要素评价主要包括绿道总体环境品质、绿道基础设施质量、景观建筑环境、绿化环境、水域环境、物理环境等六大准则层(共21个指标层);以使用者为主体的主观要素评价主要包括行为环境要素和心理环境要素两大准则层(共18个指标层)。根据上述评价体系框架设计标准化结构问卷,对珠江三角洲四个典型区域的绿道研究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采集数据,运用平均值分析、独立性分析、因变量与自变量的相关性分析以及因子分析法等对问卷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法等逻辑分析法对珠三角区域绿道网建成环境评价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定量化评价模型。

4.3 评估“使用者(人)-绿道(环境)”为中心的区域绿道网建成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当评价体系框架构建工作完成后,需要对评价框架进行全面的评估和验证,例如,通过专家评估法、实测评估法以及方案评估法,从评价对象、指标类型(定量指标、定性指标)、评价方法与理论基础等方面对区域绿道网建成环境评价体系进行评估,建立不同层次与尺度的各类型绿道建成环境的优化调控模型。参与评估的人群分为专家组、公众、项目组工作人员,通过多角度评价,达到评价体系相对完备并真实反映区域绿道网建成环境评价体系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上述评估过程是将技术分析与整合到外联推广和公众参与之中。这种整合目的是为了提高评估分析的合理性、公平性与可操作性。

5 结论

综上所述,本课题旨在对珠江三角洲区域绿道网的建成环境人地关系评价体系进行探讨与研究。该课题定位于全球绿色基础设施战略规划下所响应的热点问题,瞄准基于人地关系理论的珠江三角洲区域绿道网建成环境评价体系研究的前沿,利用数理逻辑分析方法建构不同类型和尺度的绿道建成环境优化调控模型,最终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区域绿道网建成环境评价体系。研究成果为制定未来《珠三角区域绿道网规划建设标准》提供相关的理论与技术依据,对区域绿道网规划建设的规范化起推动作用。本研究期望促进人文地理学、风景园林规划理论、环境行为学以及统计学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基础研究以及绿道规划与技术的进步。研究所得的成果同样为中国其他区域的同类型绿道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李敏,国外绿道研究现状与我国珠三角地区的实践[J].中国城市林业,2010,8(3):7-10.

[2]何昉,锁秀,高阳,黄志楠,探索中国绿道的规划建设途径——以珠三角区域绿道规划为例[J].风景园林,2010,(2):70-73.

[3]P. H. Gobster, L. M. Westphal, The human dimension of urban greenways: planning for recreation and related experience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4, 68: 147-165.

[4]A. Lusk, Guidelines for Greenways: Determining the Distance to, Features of, and Human Needs Met by Destinations on Multi-Use Corridors, Ph.D. Dissertation of Taubman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University of Michigan, 2002.

[5]J. G. Fábos. Greenway plan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its origins and recent case studie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4, 68: 321-342.

[6]K. Dawson. A comprehensive conservation strategy for Georgia’s greenway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5, 33: 27-43.

[7]C. S. Shafer, B. K. Lee, S. Turner, A tale of three greenway trails: user perceptions related to quality of life[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0, 49: 163-178.

[8]S. Asakawa, K. Yoshida, K. Yabe, Perceptions of urban stream corridors within the greenway system of Sapporo, Japan[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4, 68: 167-182.

[9]朱强,刘海龙.绿色通道规划研究进展评述[J].城市科学,2006 (5):11-15.

[10]李开然.绿道网络的生态廊道功能及其规划原则[J] .中国园林,2010,(26)3:24-27.

绿地规划设计论文第8篇

关键词:园林;规划;设计;步骤;建议

1 园林规划设计的步骤:

(1)接受设计任务书、现场实地踏勘,同时收集相关基础资料;(2)提交初步规划文本,提出总体构思及规划目标;以供业主认可(3)编制详细规划并召开评审会。由业主组织的专家评审组,集中时间,进行评审(论证)会,根据专家评审组意见,落实调整和修改工作。(4)进行 扩初设计并提交工程概算书;(5)基地的再次踏勘 施工图的设计;(6)施工图预算编制和 施工图的交底 ;(7) 设计师的施工配合。

2 园林规划设计需要论证的内容

(1)园林绿化应考虑绿化的功能。无论是公园游园,风景名胜区,居住区,城市广场和道路,厂矿 企业 和机关单位及校园环境的规划设计;还是象世博园等大型专类园的规划设计.应根据其服务对象不同,明确功能和主题。

(2)提高园林作品的艺术品味。高品味的园林工程是一幅美丽的立体图画,不仅要有点线面的合理运用,还要有四季特色的变化,它是各种园林要素的艺术组合,是巧夺天工的人造大自然的再现,使人在其中有融于大自然之感,有较高的艺术水平。WwW.133229.cOm

(3)应有 历史 文化内涵。将自然与历史文化紧密联系,是园林造景应注意的,能否画龙点睛,使历史人文景观与周围环境或其他方面协调,并符合人们的审美情操及心理要求,要经充分论证才有说服力,被人们所接受,景点宜恰到好处,忌贪多、太杂。

(4)对园林绿化的各项指标进行认真 计算 。包括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率、立体绿量、多层次植物配置、保持水土、有效地吸收有害气体及灰尘和是否符合生态效益等。只有这样才能决定是选择单一的草坪还是乔灌木与林下草坪相结合,避免盲目追求草坪的现象,使草坪与树林相得益彰。

(5)树种选择的论证。实践证明,以什么树作主体,配置什么树都有讲究。不同植物在一起要考虑相互间的生长速度、影响能力、阴阳性,观花、果、叶的树如何映树,病虫害的交叉性,同种树的连片与分隔的统一,病虫害防治的难易程度,耐湿耐旱性等都是选择树种的重要因素。

(6) 科学 估算园林工程的建设成本及管理维护费用。不同设计方案的园林工程,建设成本和维护管理费用不尽相同,很多本是比较好的规划设计,由于建设成本和建成后维护管理费用超过单位经济实力,只有低水平维护,最后观赏效果不理想,很多应有的功能丧失,有的草坪被杂草挤占.应正确把握建筑,铺装,水体,绿地等要素的比例,严格控制建设成本,我们近几年的经验是既 发展 一部分高档次、管理要求高的绿化景点,也积极探索大众化、低成本、低维护费的绿化方法,并不断推广,得到了较好的效果。所以在设计时对植物根据性状的合理选用,论证其管理费用高低,有利于绿化单位更好地达到绿化效果。

3 我国园林的发展方向

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

4 建议

(1)园林设计上植物多样性与适应性同时并重。这几年,城市绿化提出了增加绿化树种、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目标。于是许多城市一味求新,盲目引进外来树种。为求好心切引进新品种不是不可以,但如果忽视了苗木的适应性,则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而且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

(2)完善园林设计法规。首先是对于《建设工程勘查设计管理条例》(2000)有关条文的修改,如第二章资质资格的管理等等。

其次是一系列园林设计法规的建立,如注册园林师签字制度、注册园林师条例、设计收费标准、工作量范围标准、后期跟踪服务标准、园林设计标准合同、园林师事务所设立标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