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爱情中心理学论文

爱情中心理学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0 16:16:55

爱情中心理学论文

爱情中心理学论文第1篇

关键词:网络 婚恋观 大学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7-0153-02

人类创造了网络,网络影响并改变着人类。21世纪是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网络时代。网络环境以一个复杂的文化信息源的身份发,携带着丰富的信息进入了人们的生活。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已经亲身体验到了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给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等各领域带来的深刻变革,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生产、生活和工作方式。作为接受互联网最快,受其影响最深的群体――当代大学生,网络对这个群体的影响可谓深如大海,重如泰山。网络在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浩瀚的知识信息的同时也给当代[]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深重的负面影响,如动摇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弱化了大学生的法律观念,淡化了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恶化了大学生的人格修养等等。艺术院校大学生外貌条件良好,思想开放,才艺突出等特点使他们更容易受网上虚假情缘的干扰。笔者认为网络时代带给当代大学生最沉重的影响莫过于网上虚假情缘对当代艺术院校大学生婚恋观的动摇,特别是由此而涉及到的更深层次的婚姻观的倾斜以及性态度的扭曲,因此,网络时代必需加强对艺术院校青年大学生的婚恋观教育。

一、网络时代必须重视艺术院校大学生婚恋观教育

21世纪的今天,在我国恋爱、婚姻、性仍然是让人非常敏感刻意回避的话题,长期以来受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束缚,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家庭对此都感到难以启齿,羞于启齿。健康的、合法的、正规的恋爱观教育在高等学校一直都没有开展起来,而歪曲的、非法的、的录像、色情书刊却充斥大学校园,非正当恋爱教育蔓延大学校园,特别是艺术院校。而浩瀚网络上乱七八糟的情爱信息更是势不可挡,让人应接不暇,手足难挫。因此,重视开展艺术院校大学生婚恋观教育显得格外必要。

首先,艺术院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要求开展婚恋观教育。

在我国本科大学生入学的平均年龄在18岁左右,广义上而言的大学生年龄基本都在18岁以上。我们知道,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包括心理的成熟还包括生理的正常发育。18岁左右甚至以上的在校大学生正处于性生理发育时期。按照生物学的相关知识,绝大多数大学生在中学时代就达成了性开窍的根本一步。性生理的开窍为大学生恋爱提供了生理基础,随之而来的便是心理上的变化。高中毕业进入大学的青年学生,对异性的爱慕和向往有了比较肃穆的选择和排他性,自然而然就进入了恋爱择偶尝试期。男生和女生都渴望欣赏异性的优美,并盼望引发特定异性的注意与垂青。

生理和心理的正常发育成熟带给大学生恋爱的需要,然而一直以来社会、家庭、学校都忽视了对大学生恋爱观的指导和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就性健康教育曾对20所高校2000名大学生(男女各半)进行了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感到“自己缺乏”性知识,希望得到性科学的教育,80.9%的男生和83.8%的女生反映父母从未向他们谈及过性问题。只有2.6%的男生和9.1%的女生提到他们的性知识来自学校教育。[1]性知识的缺乏和无知必然导致大学生恋爱观的扭曲变形,而高校作为青少年接受教育的最后环节,更是青少年接受恋观教育的紧迫阶段。因此,从大学生健康成长成熟的角度考虑,高校必须行动起来,上好大学生婚恋观教育这堂生活必备课。

其次,网上复杂的虚假情缘要求对艺术院校大学生开展婚恋观教育。

大学是知识的海洋也是浪漫的摇篮,古今中外,大学校园演绎了无数甜蜜美好的爱情故事。充满青春活力的大学生,远离了学业的重压,家长的拘管,老师的叮咛,就如同打开了鸟笼的小鸟,思想和行为都得到了极大的解放。随着性生理的开窍和性心理的发展,渴望爱情,想谈恋爱已成为大学生较为全面的心理形式。可恋爱是个双向选择与双方互动的过程,有些大学生很难在现实的校园环境中寻求到能解芳心的一人;恋爱同时也是个需要投入时间跟精力去经营呵护的过程,有些艺术院校大学生忙于日常学习训练,无暇顾及男女朋友的需要。而网络恰好弥补了这些不足,网上各类主体的繁多,网上交流、恋爱的自由模糊等等正好满足了部分大学生的恋爱需求,而且在大学生的内心深处,网恋特别唯美浪漫令人心动,恰有“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境。于是,很多大学生就会在网上寻求感情依赖。网恋之所以美好,大概有这样几个原因:第一,网恋脱离现实。网上恋爱的虚假性决定了与现实中恋爱的最大不同就是你无须考虑经济问题和现实的生活琐事。这样,两人就可以尽情地沉醉网上甜蜜浪漫的二人世界,网恋也显得纯洁、致真。第二,网上恋人都是匿名,以虚假陌生个人信息的身份出现,可以使人无须顾虑太多而直抒胸臆,畅所欲言,没有任何压力自然也就没有任何隐蛮。这一特点在竞争如此激烈,压力如此沉重的现代社会,无疑可以起到宣泄内心,缓解压力,放松心情的作用。第三,距x产生美。网上恋爱可以凭你无边的思维随意美化千里之外网络另一端的恋人,闭月羞花,沉鱼落雁,高大威武,英姿飒爽等等。正是上述原因使充满好奇、幻想、激情、胆略的艺术院校大学生对网恋情有独钟。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些沉迷于网恋的大学生忽略了其中的危害。首先,严重影响大学生健康积极的恋爱观。大部分大学生心里都清楚网上恋情基本上是没有结果的,只是寻求一份感情的寄托。沉溺于网上恋情,不断的在网上寻找甚至更换恋人,会使大学生的恋爱产生游戏感,久而久之,便不再相信真爱,会出现“爱情麻木症”,这对大学生一生的成长发展都是极其危险的。其次,网恋中充满陷阱、欺骗、敲诈、勒索等各种危害,受网恋欺骗的教训数不胜数,但还是未能引起大学生的高度重视。另外,网上感情更具摇摆性,缺乏稳定性,容易使大学生感情受伤。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纯真、纯粹的群体,往往会在感情中一下子倾心投入,全身心付出,一旦面临网上恋人的离去会难以承受,终日痛哭流涕,不思进取,严重影响大学生学业的发展和身心的成长。

再次,网上色情信息蔓延要求对艺术院校大学生开展恋爱观、性知识教育。

互联网的储存和传播功能另世人叹为观止,这当然也储存传播了巨大的色情、信息,作为熟悉互联网性能的高端人才――高校大学生,更是被这些色情、信息耳濡目染。这些信息也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性知识,确立恋爱观的重要支撑。据有关调查,在网络时代,影响青少年恋爱观、性意识和的因素中首数的就是大众传媒,其中主要是网络。有人曾对网上性信息的特点作过总结:其一,信息量特别巨大,令人应接不暇。其二,性信息鱼龙混杂,黄情信息占有绝对优势。其三,网上色情信息的获取收藏更具便利性。其四,网上色情信息具有互动性。其五,网上色情信息控制性差[2]。

毫无疑问色情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深刻的、沉重的并且是恐怖的。网上色情信息,使大学生接受了大量错误的、污秽的性知识,形成了不健康的性观念,必然会扭曲误导大学生健康纯洁的恋爱观。比如会使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单纯追求生理上的满足与,而不再关注双方的兴趣爱好,不再注重共同人生理想的建构,更别谈志同道合的磨合。再例如一向为人不齿的“”“三角恋”就会被不少大学生接受甚至去接触,有些艺术院校女大学生利用自己年轻貌美的资本从事非正当职业去获取身体上的享受娱乐,而不去培养阳光健康的爱情,实在令人堪忧。另外,正如英国的心理W家经过实验,得出的结论证实的那样:如果一个人经常在网上浏览色情信息,就会变得过分依赖于与有关的一切,整个人也会日益消沉,萎靡不振,他们称之为“色情综合症”。由于色情信息性极强,多数人接触都伴有行为,如、性幻想或产生网上行为。有的还会产生不道德行为或性犯罪行为[3]。

因此,无论是从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还是从网络背景下,网上恋情的虚假性以及网上色情信息的泛滥来看,加强艺术院校大学生健康鲜亮的恋爱观教育都显得由于迫切。对于这一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疏导、教育、引导工作就显得任重而道远,开展大学生恋爱观教育应成为网络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大课题。

二、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高度重视网络时代大学生的婚恋观教育

在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大学德育的重要渠道和主要阵地,必须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切实提高艺术院校大学生的婚恋观素养。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无论是从内容的覆盖面上还是从讲解的深度上都无法达到对青年大学生婚恋观的正确引导。与普通文理工科院校的大学生相比,艺术类院校的大学生在中学阶段,甚至小学阶段已经确定了专业,他们除了学习文化课更多的时间都花在专业训练上面,很多艺术类大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根本没有兴趣也不重视。这就使艺术院校大学生从理论课程的学习中提高婚恋素养显得更加困难。为此,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对恋爱观教育这一领域重新拿起,并作适当调整,对大学生健康婚恋观的培养起到实实在在的引导作用。

首先,广度上,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婚恋观教育的内容。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要教授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知识,而且要高度重视大学生恋爱观的塑造和培养。青年大学生正值恋爱观雏形建立的关键期。学校课堂绝不能忽视对这一内容的教授,教师更不能随意在其课堂上言语两句,甚至有的教师羞于开口,一点而过,认为恋爱观教育无师自通,年龄大点慢慢就明白了。爱情对青年大学生是至关重要的,更成为人的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刚刚涉足恋爱的青年大学生必须有人引导使其明白爱情固然重要,但绝不是人生的惟一。青年大学生一定要找准生活的位置,找到生活、学业、恋爱的平衡点,使恋爱成为学习和奋斗的精神动力,正确处理好恋爱与学业以及今后事业的关系。青年大学生在选择恋爱对象时更要清醒、客观、全面,不要沉迷于外表而放弃了内涵、素质的追求。一个优秀的伴侣将会给其学习、工作以重大支持,反之,一个没有理想修养的人则有可能误导人生的方向,毁掉大好前程。恋爱观、择偶观的引导都需要引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不能将这部分工作空白化、无效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以开放、客观的态度向学生讲解性知识、性卫生方面的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有专门的章节涉及这方面的内容,却常常因教师的羞于启齿而一点而过,或者直接省略。生理是心理的基础,掌握全面的性知识会助力大学生的恋爱成长,使大学生以更加客观、全面、成熟的态度对待爱情的发展和自身的健康成长。

其次,深度上,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恋爱道德观的塑造。

毫无疑问,网上纷繁复杂的画面、恶化了青年大学生的恋爱道德观。恋爱道德是指人类恋爱生活中所特有的用以调节男女恋爱关系道德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恋爱道德观教育旨在使大学生在恋爱关系方面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遵循一定社会所崇尚的准则和规范,并帮助大学生养成相互尊重、相互体贴、相互关爱、自尊、自爱、自我克制等良好的道德风尚,使青年大学生能正确地对待异性和爱情,特别是网上的恋情和伴侣。针对网络的特点,需要帮助大学生提高鉴别网上恋爱信息的能力,认识“三角恋”、“”、等不道德甚至变态行为的危害,不要参与网上伤害他人的恋爱互动关系和行为。这一切,无不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再次,时度上,有针对性地开展网上虚假情缘教育,保护好青年大学生。

一方面,系统的传授网上虚假情缘的综合知识,帮助青年大学生储备丰富的以防感情上当受骗的理论知识的确重要,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应该结合实际,针对身边发生或者网上最新公布的网恋欺骗、诈骗案开展恋爱方面的“时事政策教育”。因为现实的、具体的、鲜活的案例更具有说服性、教育性。 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者应针对这类时事使大学生清醒地认识到网恋纯情背后的陷阱。正因为网络的匿名性、隐匿性,网络经常以非真我面貌出现,以异性身份、靓女帅哥形象出现的不在少数,更有甚者,借网恋之名行骗钱、骗色之实。使大学生明白网恋是一个美丽的相遇,相遇的背后很可能就是一个无底的陷阱,一旦陷入很可能人财两空,后果难以想象。

在艺术院校大学生婚恋观的塑造过程中,网络环境影响下的大学生婚恋观的变化成熟是一个自然过程,是一个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的过程。在教育引导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予以尊重、理解和关爱,要站在学生的立场,感受学生的内心,在婚恋观树立方面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以人文情怀教育的方式引导艺术院校大学生在网络环境冲击下树立正确健康的婚恋观。

参考文献

[1]肖月华等:《人口与性健康教育》,第7~9页,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2]宋元林等:《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论》,第191~192页,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版。

爱情中心理学论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 恋爱 研究

爱情历来都是一个广受欢迎的话题,“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句诗恰到好处的道出了爱情罗曼蒂克的本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们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诞生的科学、文化、艺术等诸多文明成果都离不开爱情的推动。与古代社会对爱情三缄其口的态度不同,现代社会对爱情持越来越开放的态度,同时人们对爱情的自我意识也不断觉醒,特别是富有活力的大学生更是不遗余力的追寻自己的爱情,正因为如此,大学生恋爱现象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为了更好的理解大学恋爱现象,就需要首先对恋爱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概述。

众多的社会心理学家所提出的相关理论对大学生恋爱提供了合理的理论支撑,从而让我们对大学生恋爱现象有了清晰的认识。有关恋爱研究的相关理论主要有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埃里克森的人格社会心理发展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

奥地利医生佛洛伊德所开创的精神分析学派是西方现代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他的思想曾深刻的影响了西方整个社会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并由一种潜意识的心理学体系发展成为无所不包的人生哲学。弗洛伊德从生物性的人本能出发,把人格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出生到1岁)、期(2-3岁)、性器期(4-5岁)、潜伏期(6-12岁)和两性期(13-18岁)五个阶段。口唇期的婴儿以以吸吮、咬和吞咽等口腔活动为主满足本能和性的需要;期的儿童望的满足主要来自于或排便过程;性器期儿童性生理的分化导致心理的分化,儿童表现出对生殖器的极大兴趣,性需求集中于性器官本身,这一时期男孩会经历“恋母情结”,女孩则经历“恋父情结”;潜伏期儿童的兴趣转向外部世界,热心于参加各种团体活动,主要注意力集中于发展同性友谊;青春期青年的性器官开始成熟,性需求从两性关系中获得满足,青年开始有导向的选择配偶,成为较现实的和社会化的人。

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他的主要成就在于提出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这一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首要的动力,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须的程度后,其他层次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安全需要的产生是基于人的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朋友、同事的关怀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因为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需要层次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和抱负,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需要。亲密关系中有种人类的基本的归属的需要,如果这种需要不能满足的话,它就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

三、埃里克森的人格社会心理发展理论

美国著名的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埃里克森指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婴儿前期(0-2岁)、婴儿后期(2-4岁)、幼儿期(4-7岁)、童年期(7-12岁)、青少年期(12-18岁)、成年早期(18-25岁)、成年中期(25-50岁)和成年后期(50岁后)八个阶段。埃里克森认为人生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危机,它们分别是信任对怀疑,自主对羞耻,主动对内疚,勤奋对自卑,角色同一对混乱,亲密对孤独,繁衍对停滞,完善对失望。他把成功的通过人生八个发展阶段从而获得希望、意志、目的、能力、忠诚、爱、关心和智慧等美德的人看成是健康的人,如果没有获得这些美德,他们的自我就会比健康人的自我更脆弱。结婚是青年人的人生大事,进入青年期后,随着性意识的迅速发展以及生理和心理的成熟,青年人开始产生了恋爱情感和结婚愿望,并走向婚姻现实,这对提高个体的社会化程度有促进作用。

根据上述佛洛伊德性心理发展中的两性期,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埃里克森人格社会心理发展中成年早期的特点,我们可以认识到恋爱对于青年大学来说属于非常正常的现象,所以大学生中间存在的一些恋爱行为是可以理解的。正如有的人说的那样,爱情是一种特别的密切关系,对于许多人来说,爱情是一个美妙神奇的字眼,代表着许许多多美好的想象。因此我们要认识爱情对大学生的神圣性,同时要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参考文献

[1]莎伦q布雷姆等著,郭辉,肖斌,刘煜译.亲密关系[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5

[2]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心理咨询师q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272

爱情中心理学论文第3篇

关键词:路遥 经典作品 悖论 爱情 理想

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之一。古往今来,有很多经典作品演绎出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故事:从《诗经・氓》到屈原《山鬼》再到“梁祝”,从王实甫《西厢记》到汤显祖《牡丹亭》再到曹雪芹《红楼梦》,从蒲松林《聊斋志异》到钱钟书《围城》再到路遥《平凡的世界》,作家们不断地叙述、演绎、探讨爱情故事,留下了一幕幕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然而,纵观这些经典作品,我们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作家们为我们构建了他们心目中最理想爱情的同时,又不得不亲手将他们毁灭掉。

这是一个奇怪的、悖论式的爱情叙事,他们让我们看到理想的爱情,正当我们契而不舍、苦苦追寻梦想中的爱情时,他们又制造了一幕幕爱情悲剧,让我们气断肝肠,唏嘘不已。文章拟以路遥小说为例,试论述经典作品中悖论式的爱情。

一、理想的爱情

爱情在人类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每一部经典作品中免不了会有关于爱情的叙述。那么,什么是理想的爱情呢?“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还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爱情是人类最复杂的感情之一,因为爱情是千姿百态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马克思明确表示:“爱情应建立在男女双方互相爱慕的基础上。互相爱慕是衡量真正爱情的唯一标准,是衡量男女感情的试金石。他说:‘如果你在恋爱,但没有引起对方的反应,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爱没有引起对方的爱,如果你作为恋爱者通过你的生命表现没有使你成为被爱的人,那么你的爱就是无力的,就是不幸的’。”[1]是的,爱情是以互爱为基础的,单恋和暗恋不是爱情,那种贪恋对方的财富、美貌、门第、地位的结合,更不是爱情。对于爱情,“以文化趣味、精神默契和独立人格所构建起来的爱情模式,是作家路遥最心仪最钟情的”[2]。

在路遥的小说中,爱情在他创作中占有非常显著的位置,他一直努力地探求爱情的本真意义和超越世俗的理想之爱,为此,他为我们呈现出众多摇弋多姿的爱情。

(一)超越时代的爱

刘巧珍对高加林的爱可称得上超越时代的爱情。刘巧珍身上闪耀着新时代的光彩,她不注重家庭、地位和金钱,只注重人品和才能的择偶标准,在今天看来都是新潮的、不过时的。“她虽土而不俗,不知书却达理,自卑而不自贱。”[3]以致于连路遥本人都认为“只有《人生》中的巧珍才是我最好的‘媳妇’。”[4]

刘巧珍是“全村光景最好的”“二能人”刘立本的二女儿,她有着“像白杨树一般可爱”的身材和“扑闪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用高加林的话说刘巧珍是“盖满川”。刘巧珍不仅有着一张可爱美丽的脸庞,还拥有一颗金子般的心肠,她的品性也为全村人称道。“就她的漂亮来说,要找个公社的一般干部,或者农村出去的国家正式工人,都是很容易的;而且给她介绍这方面对象的媒人把她家的门槛都快踩断了。但她统统拒绝了”[5],爱上一个“穷得满窑没一件值钱东西”农民的儿子高加林。“她爱他的飘洒的风度,漂亮的体型和那处处都表现出来的大丈夫气质。”她爱他“一身本事:吹拉弹唱,样样在行;会安电灯,会开拖拉机,还会给报纸上写文章哩……”[6]刘巧珍爱得如痴如醉,甚至“在心里无数次梦想她和这个人在一起的情景:她把她的手放在他的手里,让他拉着,在春天的田野里,在夏天的花丛中,在秋天的果林里,在冬天的雪地上,走呀,跑呀,并且像人家电影里一样,让他把她抱住,亲她……”[7]刘巧珍爱得谨慎自卑,“在现实生活里,她的自卑感使她连走近他的勇气都没有。她时时刻刻在想念他,又处处在躲避他。她怕她的走路、姿势和说话在他面前显出什么不妥当来,惹她心爱的人笑话。”[8]

刘巧珍的爱最终得到回报,在高加林被挤掉了民办教师的工作伤心绝望之时,善良的刘巧珍勇敢地向高加林袒露出自己的情怀,她用她真诚的平了高加林内心的伤痛,使他重新燃起对生活的信心。虽然高加林曾经犹豫过彷徨过,他还是接受了巧珍,与她一起进行了一场“卫生革命”。

(二)跨越世俗之爱

田润叶对孙少安的爱跨越世俗,体现了路遥理想的情爱观。他们从小一起长大,一起读完小学,是一个班的同学,“还是同桌。他学习好,常给润叶帮助。如果考试的时候,润叶不会,他还偷偷给她看自己的答卷。要是哪个男同学敢欺负润叶,他就不怕别人瞎说他和润叶的长长短短,站出来护着润叶。”[9]田润叶和孙少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当他们很小的时候,“村里的大人,也开过他们的玩笑,说她是他的‘媳妇’。”[10]天真浪漫的孩童时代,无疑在彼此的心中埋下爱情的种子,但横跨在两人之间家庭和社会地位的悬殊,让孙少安望而却步,只能将爱深深地埋藏在心里。而田润叶却没有任何世俗的偏见,虽然她是大队书记的女儿,县革委会副主任侄女,她本人高中毕业留在县城成了一名公办教师,但她不能忘记少安。她不顾身份的差异、地位的悬殊,顶住家庭、世俗、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拒绝了县革委会副主任儿子李向前的追求,主动向孙少安示爱。润叶对少安的爱是超越世俗的,哪怕少安因为家庭和观念等原因主动离她而去,而润叶仍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爱情。甚至被迫答应与李向前结婚,仍为爱不与向前同床。润叶的爱虽然夹杂着传统道德观念,但她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敢于反抗那些腐朽的思想,“不放弃、不抛弃”的精神寄寓了作者理想的爱情观。

(三)绝响之恋

田晓霞与孙少平之爱是超越时代之爱、跨越世俗之爱、激情之爱、纯真之爱、浪漫的唯美之爱,我们不妨称之为世纪绝响之恋。他们真挚纯洁的爱情,是没有附加任何条件的,是排除了功利性干扰和社会条件约束的爱,是忘我的爱,是无私的爱,是真正的爱。他们的爱令所有人羡慕,是丹麦童话中公主爱上了穷小子的中国版,是七仙女爱上董永的现代版,这也是《平凡的世界》成为畅销书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也为正苦苦追寻爱情、备受爱情煎熬的单身男女提供了一方心灵抚慰剂。

田晓霞与孙少平虽然家世、社会地位、职业有着巨大的差异:一个是省委副书记的女儿、省报的记者,一个是农民的儿子、挖煤的工人,但几年的学校生活培育了他们共同的志趣、爱好、追求和性格特征,开阔了他们的视野,让他们对人生有着深刻理解,使他们超越了世俗的观念,跨越了社会地位的差异,摆脱了功利的羁绊,达到了心心相映的境界。

孙少平与田晓霞在心理上奉为知己,在精神上达到默契,他们陶醉在超越尘世的纯粹精神爱恋之中。他们的爱情是唯情至上的理想之爱,展现了青春期青年男女对爱的向往和追求,充满了浓郁的诗的情调与浪漫主义的色彩。

(四)柏拉图之爱

路遥小说中最让人唏嘘的当属《平凡的世界》中金波和藏族牧马姑娘的爱。他们一个是现役军人,一个是牧羊姑娘,虽然民族不同,语言不通,甚至连相互的姓名都无从知晓,但却通过一首歌的交流,做到了心灵契合,彼此爱上了对方。金波的爱富有传奇色彩,也是苦涩的,他一次次对着城阙山峦,一遍遍地反复吟唱那首《在那遥远的地方》,“他一次又一次用冰凉的态度拒绝了那些热心爱他的黄原姑娘。多年来,他一直保持着那个习惯:用藏族姑娘留给他的白色搪瓷缸每天泡着喝一杯茶水。对他来说,这几乎成了宗教仪式。”[11]

金波和牧羊女的爱情,是纯洁的,神圣的,犹如神话般令人回味无穷。“这是永远的爱,永远的痛!”[12]这是作家路遥对爱设想的最高境界,摆脱了一切凡俗的干扰,脱离了沉重肉身的束缚,上升到灵魂层面的柏拉图之爱。

在路遥小说中,还有像田润生与郝红梅的两地相盼之爱,孙兰香与吴促平的校园婉约之爱,孙少安与贺秀莲相依相守的现实之爱,孙兰花对王满银固执之爱……类似理想的爱情叙述在很多经典作品中均有涉及,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哀婉凄美之爱,焦仲卿与刘兰芝忠贞之爱,柳梦梅与杜丽娘生死之恋,贾宝玉与林黛玉纯真、深挚、坚贞的旷世之爱,楚雁潮与韩新月可歌可泣的师生之恋……这一幕幕纯美的爱情,写得情真意切,情意绵绵,让人回味无穷、向往至极。同时,也寄予了人们“乌托邦”式的理想,对真爱的渴望。

二、悖论式的结局

爱情是美奂绝伦的,从古至今,人们无不渴望获得真正的爱情。有了爱情,生活才会变得如此绚丽多姿,人生才会有附丽,才会有奋斗的动力。然而生活是残酷的,爱情如精美的瓷器,无法经历太多的风云。当爱情遭遇沉重的现实时,当爱情落入传统文化、世俗观念包围时,当爱情陷入琐碎平淡的婚姻时,当激情退潮面临理智选择时,悲情开始了。高加林为了进入城市,获得更大的发展,抛弃了善解人意的刘巧珍;孙少安为了不拖累田润叶,毅然到山西相亲娶了贺秀莲;而当少安的事业刚刚有所起色,秀莲又得了绝症;田晓霞为了救落水儿童,在洪水中丧生,孙少平只好走进一个孤儿寡母的家庭;金波因恋爱风波而被开除军籍,八年后再次寻找爱情,已是物事人非……路遥“亲手营造起一份份纯美的爱情,末了总要在现实的苦难中一一让它们化为泡影。”[13]为此,路遥不得不去扼杀那些鲜活的生命,“田晓霞的死是作者的理想主义爱情观和现实世俗生活冲突的结果,展现了作者面对世俗生活的冲击而坚守理想的悲壮情怀。”[14]细数路遥所有的作品,如《平凡的世界》《人生》《姐姐》《风雪腊梅》《痛苦》《你怎么也想不到》等,其作品的结局都是不怎么完美的,所涉及的爱情无不以悲剧做结。

综观诸多经典作品,我们发现这些作品与路遥小说有一个相同悖论式的爱情模式,完美的爱情故事到头来都走向悲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因封建社会的门第观念作祟,双双殉情;焦仲卿与刘兰芝因封建宗法礼教、家长统治和门阀观念的干涉,酿成悲剧;贾宝玉和林黛玉由于封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黛玉泪尽人亡,只留着宝玉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楚雁潮与韩新月由于新月的意外离去,独自留下一份苦痛让楚雁潮一个人承担……“爱情是人类生活中最美好的情感。但是平凡世界里的爱情,总是充满了现实困顿的磕磕绊绊。真诚的爱情,往往要经受人们潜意识中的悲剧宿命的磨难,最后幸存的爱情几乎成了一种理想。短暂的美好和永恒的苦难相比,显得那么奢侈,正如沈从文所说的,美丽的总留下忧伤。”[15]

三、结语

为何所有的作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这种悖论式的爱情模式呢?杨绛有过经典的表述:“作者如果让他们成为眷属,由眷属再吵架闹翻,那么,结婚如身陷围城的意义就阐发得更透彻了。”[16]“‘理想的爱情如果继续发展下去,一定会在世俗眼光的侵蚀里、在日常生活的磨擦里显出它全部脆弱的本色来。’要冲破现存社会观念种种外在的、内在的、有形的、无形的束缚已属不易,两个地位悬殊的青年还要在超凡脱俗的美好爱情基础上建立婚姻,更是前途未卜。似乎浪漫美丽的爱情从一开始就隐伏着悲剧性的因子。路遥的理想主义情结使得他不忍心看到人类生活的现实吞噬掉一切浪漫和美好,所以路遥让这份爱情在最美丽的时刻戛然而止。他让田晓霞在抗洪救人中壮丽牺牲,实则为了让理想的爱情停格在最美丽最浪漫的一刻,成为一种永恒。”[17]由此可见,作家笔下之所以存在这种悖论式的爱情模式,完全是因为社会现实造成的,理想的爱情不过是作家们一厢情愿的虚幻,也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什么理想的爱情。关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路遥婚姻爱情生活中窥见一斑。路遥的初恋因为女友成为一名工人而告吹,路遥的婚姻因为双方性格、价值观念的差异,在她离世前几天,躺在病床上的路遥,与妻子签署了离婚协议。现实生活无疑会对作家艺术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现实生活中未能拥有的爱情折射到文学作品中,作家为读者虚构了缠绵悱恻的爱情,以弥补生活的无奈和失落,安慰作家和读者受伤的心灵。

当然,并不是所有经典作品中的爱情都存在这种悖论式的模式,像《西厢记》《牡丹亭》《聊斋志异》等作品中有情人都能终成眷属。不过,我们发现《西厢记》取材于元稹的《莺莺传》,一般认为这个故事是元稹的亲身经历,他假借张生替自己的“始乱终弃”的薄幸行为做辩护。这也说明了《西厢记》中的爱情在现实世界中是根本不存在的,它是剧作者王实甫不满故事的结局,为了抚慰还对爱情抱有奢望的人,人为地编造的爱情骗局罢了。而《牡丹亭》和《聊斋志异》呢,完全存在于现实生活之外的浪漫主义故事,确切地说是传奇或者是神话。

总之,不存在所谓理想的爱情,理想的爱情不过是作家们在现实中得不到而虚幻的理想,真正理想的爱情不过是传奇或是神话。

注释:

[1]余良才:《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爱情伦理观》,南昌高专学报,2009年,第2期。

[2][17]王正:《农民爱情叙事中的文化情缘术――论中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3]路遥:《路遥文集》(第二卷),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05页。

[4]罗笑芳:《传统女性的 当代女性的呼唤――从看路遥的情爱观及创作心理成因》,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5][6][7][8]路遥:《人生》,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页,第35页,第35页,第35-36页。

[9][10][11][12]路遥:《平凡的世界》,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80页,第81页,第355-356页,第356页。

[13][15]徐志:《美丽的总留下忧伤――论里的悲剧爱情》,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2期。

[14]金自强:《论中的理想主义倾向》,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7年,第9期。

爱情中心理学论文第4篇

关键词:孝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意义;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 ?摇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8-0126-03

新儒学代表梁漱溟指出“说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自是没错”,“孝悌实在是孔教唯一的提倡”。[1]谢幼伟同样认为“中国文化是以孝为主,以孝为根本的文化”。[2]可见,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狭义的孝是赡养父母,广义的孝指奉献社会,它既是一种敬本心理,又是一种管理手段,它将礼法的外在约束与仁义的内在自觉相统一,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服务[3]。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劳动观和职业观,都离不开对中国传统孝文化精髓的弘扬与运用。

一、孝文化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贯彻与落实

中国传统孝文化中,有很多是2008高考方案大学生理论课教材内容的来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贯彻与落实孝文化,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得以体现,并达到预期效果。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践行孝文化,树立高职大学生学以致用的理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要讲授孝文化知识,如引用儒家经典来增强课堂的文化厚度;同时,也要突破理论层面践行孝文化,抓住各类教育的契机。例如:在天气突然变冷的情况下,教师对同学们说:“请掏出手机,给父母们发条短信,也许就短短的四个字‘天冷加衣’,就足以让父母温暖一个寒冬”。这样,枯燥的思想政治理论在特定的情境下,让学生感受到学做人的重要性,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意义。学生树立这一正确的理念后,会运用在专业课的学习上,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学以致用、用以致学的循环,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培育道德素养。此外,还可以通过课后的活动与作业来促使学生践行孝文化。如让学生结合团、班会,举办公益活动,在活动体验中使思想政治理论内化为学生的素质。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引入孝文化,培养高职大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引入中国传统孝文化,这些历经历史沉淀的魁宝必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爱国专题时,讲爱国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爱祖国的灿烂文化,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教师可以通过制作一个五分钟的小视频,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孝文化在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首先,了解了中国传统孝文化,受“生则养”的思想熏陶,高职大学生敬养父母的意识会进一步增强,形成对父母的责任感,从而为家庭的美好生活而努力学习。其次,责任感是道德行为的基础和本质规定,高职大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会得以进一步的培养,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高职大学生在对责任的恪守中,履行自己的道德职责,会做到乐业、勤业与精业。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贯彻孝文化,培育高职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素养。近几年的招聘会有个普遍现象:“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最受企业青睐,高职生吃苦耐劳“香”过本科生。可见,在高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贯彻孝文化,以培育学生吃苦耐劳的素养,才能提高职业竞争力。孝是中国传统美德的根本,“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自是它的应有之意,是人们处理各种困难的总原则,是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推行孝文化中的“立德、立功、立言”,树立不过分挑剔的就业观;注入“立身、承志”等孝文化思想,鼓舞高职大学生披荆斩棘,勇于开拓,促使他们缩短就业岗位的适应期;主张“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熏陶和鼓励高职大学生奋发向上、爱岗敬业、自强不息地建立辉煌的职业功绩。

4.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传承孝文化,激励高职大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传承孝文化,使高职大学生践行对家、对社会的孝道之后,自然地升华为对民族、国家行大孝,即爱国精神。首先,孝是爱国心的根源。唐代著名学者孔颖达疏《诗经·大雅·生民》序时说:“祖者,始也,己所以始也。自父之父以上皆得称焉。”[4]爱国思想是亲亲感情的连锁效应,爱国主义是孝意识的演延结果。[5]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传承孝文化,就是激励高职大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如在讲《形势与政策》专题“从抗震、奥运看中华民族精神和价值追求”时,就可以从文化的角度,例举“七夕”在中国静寂,在韩国热闹;韩国欲将“端午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韩国被西方学者称为“儒教国家的活化石”,每年2月和8月,韩国人按照传统到文庙祭祀孔子;韩国人的共同道德,仍是儒家文化所信奉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推动他们创造“汉江奇迹”,促使韩国民众1997年发起献金运动,使韩国最早度过金融危机等等,提出:谁来拯救我们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感。其次,孝的扩展,将亲亲之爱延伸到非亲亲的领域,转化为为社会尽责,是“大公”的原始动力。高职大学生的爱国精神,就是要落实到实际学习、工作中去,练就一技之长,拓展综合素质,在未来职业生涯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而贡献。使学生觉得思想政治理论课并非空洞说理,而是实在的课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孝文化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发挥作用应沿用情感教学法

发挥中国传统孝文化的精髓,增强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要采用多形式的教学法,要深刻而生动地展示孝文化的吸引力,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课程理论内化为学生素质,情感教学法的运用非常关键。列宁曾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情感的体验,会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孝文化,增强他们内在的动力,转化为相应的道德行为。

1.以情动情,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能够从教师的话里分辨出真正的热情或者是故意做作的、虚假的、慷慨激昂的情调。”我们曾做过调查,学生最讨厌的是看上去不相信理论却在讲台上夸夸其谈的人。所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首先自己对传统孝文化有较深刻的理解,并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激励方法表露真情实感,以感染学生;同时,激发学生(尤其对孝文化比较了解与感兴趣的学生)间积极情感的相互感染,扩大情感的受益面。如孟郊的《游子吟》与李密的《陈情表》都可以用来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通过师生情感的相互交叉,渲染出感人的情绪氛围,又反作用于学生的心理,产生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感。

2.以境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具有综合的情境性,这种情境性就是在各种情感因素的作用下而形成的某种综合情势氛围。所以,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为了唤起、培养和强化某种情感,就应尽力创设适合于教育教学内容需要的情境氛围。我们可运用多媒体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传统孝文化构建成一幅幅丰富多彩的画面,如《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被遣临行前的交待和《窦娥冤》中窦娥对婆婆的深情等变成小品或flas,给学生视觉、听觉以全新的刺激。这一切连同教师的神态、语言、情感及教学内容、课堂气氛形成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一种最佳的心理状态。

3.以行促情,激发学生的行为自觉。行为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丰富情感的途径和推动情感发展的动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要知道,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为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6]学生只有经过具体实践,才能把理论认识转化为个人的行为需要。我们可以结合学院的社团活动,开展弘扬中国传统孝文化的集体活动,如推广一耽学堂晨读四书,使学生在活动中互相感染,形成情感的共鸣,激发思想政治理论指引下的自觉行为。

总之,孝文化要发挥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作用,必须对学生有步骤地实施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的教育过程。孝文化的落实与教育的开展,要多注重内容、传承孝精神,而不能流于形式。如某大学布置的寒假作业就是回家给父母下跪,媒体就此评论说,要求学生用一定的行动来体现对父母的孝,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诸如磕头之类的礼节,难免有“形式主义”之嫌。长辈最缺少什么,就给他们什么,这才叫孝道。或许是家庭的保障,或许是情感的交流,或许是一声问候,或许是一封家书。要引导大学生推行正确的孝行为,树立他们正确的孝观念,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人才,无论对父母、学校、社会来说,都是真正的、最好的孝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307-308.

[2]罗义俊.理性与生命——代新儒学文萃[M].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509.

[3]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4]诗经·大雅·生民,十三经注疏[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528.

[5]史康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国主义精神[J].广西社会科学,2002,(4).

[6][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爱情中心理学论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 爱国主义 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9-0085-02

爱国主义是民族文化中一直保留的优秀传统,对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在校的大学生除了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以外,高尚的爱国情操也是必备的基本素质。当代大学生思维灵活,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他们思想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不可否认,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受西方文化思想的渗透和攻击,一些院校大学生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主要表现在:集体主义观念弱化; 诚实守信意识淡薄;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网络成癔综合症严重。研究探讨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特点和有效途径,有助于我们对大学生进行爱同主义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真正牢固地树立爱国之心报国之志。爱国主义教育,不能搞形式主义,必须从时代要求和学生思想实际发,强调针对性,注重实效性,并在教育手段上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形式。据有关文献显示,有29.1%的同学认为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德育基地”得到爱国主义教育;26.3%的同学认为“社会”中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31.1%的同学认为受到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从互联网和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中获得;而有13.5%的同学认为从“其他”途径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教育者应通过多渠道、系统立体的教育途径,扎扎实实地开展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力争做出实际成效。

1 通过课堂结合专业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赋予爱国主义丰富科学的内涵,要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就应该把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爱国理论贯穿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教学和教育中,正如我们现在努力让十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使大学生真正理解、相信、掌握和运用科学的爱国主义理论,并以此武装头脑,指导行为,即内化于心、外践于行,从而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向大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主阵地。除了最基本的“两课”教育外,还可以结合学生自己所学的专业,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维度,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培养他们的爱国意识。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在爱国和民族气节方面为后人做出了榜样。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古代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文学佳作时,学生容易被这些作品感染,讲授的老师对作品中的爱国主义因子深层次挖掘,不难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旅游相关专业的学生,专业教师在讲解的时候时也可以融入爱国主义内容。就是对自己祖国的自然风貌以及自然资源的热爱,即爱祖国的自然存在物。这是爱国主义最基本、最基础的要求。历史专业学生通过对祖国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的学习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及民族气节和忧患意识。

2 通过建设校园文化环境进行爱国主义熏陶

所谓校园文化,就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校园文化是高校发展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2.1注意营造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

学习场所悬挂的名人格言和肖像以及校园公共场所内应当广布如国歌、国旗等国家象征物和重要人物塑像,不仅使人产生奋发向上的最佳心理状态,心旷神怡,而且还会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崇尚高尚的情怀,产生向上的热情,使学生德育品质得以升华。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营造爱国主义氛围,要使与爱国相关的大量知识、材料、图像,体现在校园的各种宣传媒介中,从而形成浓郁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

2.2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大学生的生理迅速成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自我审视与自我塑造能力增强。学生在个体思维活动中,已经不局限于大多来自师长的“经验型”归纳,而更喜欢通过亲身实践进行逻辑判断和推理。他们不喜欢说教,他们对自己的思想言行能够做出一定的判断和选择,而且能够按照一定目标通过参与各种活动来锻炼自己、丰富自己、塑造自己的现象,并努力向全面的方向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活动领域不断扩大,丰富而复杂的情感需要随之产生,并努力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得到满足和充实。因此,作为教育者,只有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并理性地加以把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才符合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活动可以时显性的,以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纪念日为契机,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让学生去体会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时代精神。活动也可以是隐性的,通过举办富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的讲座、演讲赛、歌咏比赛、知识竞赛、文娱表演等,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

3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节假日期间安排学生去缅怀先烈,在教育基地里,给学生讲解名人们的光荣事迹观看图片,在身临其境中传承爱国主义精神。暑期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公共服务,学校提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能提升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磨练吃苦耐劳的品质,从中体会工作的艰辛,通过锻炼学生会更多的替他人和社会着想,增强社会责任感,对培养学生舍己为人的精神和为社会服务的意识有很好帮助。

4 通过网络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这个高科技的产物既是人们非常熟悉,又是人们学习和收集信息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高校来讲,在网络环境下,传统的灌输教育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针对网络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爱国主义教育进网络”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手段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4.1主题网站建设

学校应该努力建设自己的主题网站,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武装师生头脑,把握好舆论方向,深入挖掘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促进主题网站维护工作,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牢固树立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全球性的国际观念。

4.2加强论坛管理

校园论坛是高校全体师生充分发表个人意见、对某项热点问题展开激烈讨论的网络区域。学校必须贯彻落实“绿色论坛”理念,倡导用户使用文明用语,抵制不良信息。从而形成和谐的校园论坛环境,广泛分享有价值的信息,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计划的有效实施提供辅助支持。

4.3充分利用博客圈、微信群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充分利用博客功能,通过建立博客圈拓展高校德育工作途径,帮助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认知,组织学生展开学习讨论,保证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始终与整个目标系统密切相关,以渗透式教学的形式真正在实践环节中将创新理念充分运用,使之更好地指导行动,促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

5 进行心理指导,疏导心理问题

在拓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途径过程中必须为学生配备专业的心理指导教师,重视学生在使用学习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形成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及时对学生的困惑给予正确解答,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从最专业的角度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自控能力,勇于承担责任,乐观面对世界。辅导员及时发现学生群体中的心理问题及时予以解决。

总之,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爱国主义的内涵更加丰富,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爱国主义的教育途径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大学生应该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自觉担当起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任务,立报国之志、增建国之才、践爱国之行,为国家、民族和人民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廖运华.关于当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途径问题的探讨[J].衡阳医学院学报,2000,(4).

爱情中心理学论文第6篇

[关键词]合作办学 爱国主义教育 方法及对策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和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全球化,西方的人生价值观给中国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的重要任务。因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但能增强学生的爱祖国、爱民族情感,增强自信心和责任心,还能促使学生们为祖国的强大、繁荣而努力学习。

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十一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更加深入,多元文化成为世界各国关心的问题。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对大学生如何有效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个问题极为现实。因为爱国主义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对于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等院校,更需要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也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全球化也和世界上的其他事物一样,并不是完美的天使。在给我们带来富裕的生活和便捷交流的同时,也对我们的传统社会观念和价值观构成严重冲击,对于传统民族的国家的权利和权威形成了新的挑战。西方某些发达国家还利用全球化的经济浪潮推销自己的政治理念,甚至就将全球化自身当作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宣扬全球化就等于资本主义化、就等于美国式的资本主义。只有资本主义制度才是最适合经济发展和人类本性的制度。所以,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潜藏的这股削弱民族国家的影响力,破坏了社会的传统价值观,甚至有少数大学生出现思想蜕化、贪图享乐、崇洋的倾向,责任心、正义感淡化,道德水准滑坡,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等思潮抬头。如此种种都给爱国主义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因此高校必须用爱国主义的思想去武装学生们的头脑,教育他们要为祖国、为人民而刻苦学习,努力拼搏,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遵纪守法的国家栋梁。

二、 加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和对策

1.加强历史教育,增强大学生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民族是现代国家形成的重要基础。国家的兴衰同一个国家的民族性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高校中对学生加强历史教育,让他们了解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结合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重点培养学生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只有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才能培养出爱国热情。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但在近现代因外敌入侵,遭受过近百年的屈辱,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才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复兴。在全球化进程中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历史教育和民族的传统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之情,形成以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2.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坚持寓教于乐

校园文化活动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把爱国主义教育寓于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中,是保证爱国主义教育经常性、有效性的好形式。校园文化活动要坚持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为主题,融思想性、娱乐性为一体,广泛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统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努力营造浓郁的爱国主义气氛。首先,中华民族耻辱的历史和今天辉煌的现实对比就是一部活的现实的爱国主义教科书。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曾长期遭受西方列强的蹂躏,同时我们的国家、民族也进行了英勇的反抗。圆明园、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七三一纪念馆等也都是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高等院校也可创造条件建立校史展览室、宣传橱窗、影视中心等文化教育阵地,充分利用电影、电视、图片等形式,围绕着爱国主义教育,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丰富、生动地精神食粮和爱国主义教材。其次,配合教学,加强“两课”教育,培养广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不能仅仅把“两课”课程作为必修课,更重要的是把它作为政治思想和品德修养教育的主阵地。通过“两课”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使他们能够对祖国的历史、现状及国内外形势等作出独立、正确地分析,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们从事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组织他们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合理安排学生们参加社会调查,深入到有代表性的地区参观考察或开展各项服务活动,使学生们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状况和基本国情,吸取有益的营养。一方面,使学生们亲身体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感受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劲步伐,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另一方面,通过对落后地区的民情和社会情况调察,增强忧患意识,提高为祖国富强、人民幸福而努力学习的责任心和使命,从而不断增强振兴中华,造福人民的责任感。第三,注意身边的小事,利用活教材、榜样的力量教育大学生,也有利于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如组织表彰大会、文明大学生报告会、或邀请优秀毕业生返校做报告,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爱国、为民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4.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应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主题

爱国主义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从古代的“精忠报国”到近代的“救亡图存”,再到当代的“振兴中华”,爱国主义是一种强大的民族精神,在和平时期,它可以激发全民族共同的拼搏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拼搏奋斗;在战争或者社会危机时期,它可以使各阶级、各阶层、集团的人们团结一致,共同抵制外来侵略和重大的自然灾害。它所产生的巨大凝聚力是任何其它价值观所不能替代的,是民族精神的脊梁。正是由于有这样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在历史上才能经历那么多的风风雨雨而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虽然国运沧桑,但爱国主义的精神文明仍然绵延不绝。

当然,即使在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依然是国际社会的基本交往主体、独立的利益单位。全球化并不是完全消融了民族国家,至少在有限的未来还不可能,一个国家可以越来越融入世界的潮流,通过全球化发展自己,但它不可能因此就放弃自己的国家利益。西方国家打着全球化的幌子,对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信息安全、文化安全等进行威胁和蚕食,根本的目的也还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国家利益。

5.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要结合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

高校青年学生,作为文化层次较高的社会群体,本身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和角色参与意识,他们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并不满足于仅仅充当被动的教育对象,而是渴望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这就要求高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必须把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把实施教育和自我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育对象自我教育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积极为他们创造条件,支持他们开展各种以学生参与为主的自主性教育活动。这既能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又能提高教育者的组织管理水平和综合能力。

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从加强爱国主义理论建设入手。长期以来,高校十分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了强化教育效果,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如:精心选择教育内容,进行方法途径等方面的创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相对而言,却忽视了对爱国主义理论的研究,理论建设不够,由于缺乏理论基础和指导,教育活动多表现为内容和材料的堆积,使爱国主义教育长期处于经验感性阶段,未能上升到科学理性层次。高校的广大青年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已不满足从情感这单一的层面理解中国当代的爱国主义,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从理论上加强对爱国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建设。研究的重点应当放在爱国主义基本理论,爱国主义形成的机制,爱国主义从情感到思想、从思想到意志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等理论的研究和探讨,争取早日建立我国爱国主义理论体系和教育理论体系。在加强对爱国主义基本理论建设的同时,应当从实际需要出发,组织编写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教材,规范和指导全球化进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使爱国主义教育上升到科学理性层次。

总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适应时代的步伐,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使当代的大学生能从战略角度来认识爱国主义,牢记历史,以国家利益为重,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立足现实,刻苦学习,努力学习报国本领,加快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让祖国更加繁荣富强,用立于世界之林。

爱情中心理学论文第7篇

[关键词]爱;爱情;爱国;;博爱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7)01-0098-10

文字是承载和传播文化的符号,是人类话语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工具和产品。透过每一个字及其所组成的词语的形声义的演变以及人们对这种演变所做的阐释,我们可以了解到文字所承载和传播的文化的具体内涵、独特特征、变化发展。因此,我们选取了一些中华文化关键字,对其进行文字和词语诠释,以期从侧面理解和阐释中华文化。本篇论文以“爱”字为例进行相关论述。

一、“爱”字的形和义

“爱”字的本义各家说法不一,说文解字的分析也不尽相同。“爱”字的形义及其演变显示,“爱”的本义似应为“深情”,现代汉语中主要衍生出爱情、爱好、爱心、爱国、、博爱等词汇。

关于“爱”字的本义,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曰:“《说文》:爱,行貌,从澹?声”。段玉裁曰:“心部:‘?,惠也。’今字假畚?而?废矣。郏行貌也,故从濉!毙戾霸唬骸垩滴行,亦以从逯之也。疑奂v字。《广雅》:‘郏v也。’人部:‘v,仿佛也。’《尔雅・释言》:‘B,隐也。’然则爱者隐之行也。”舜徽按:“爱训行貌,盖谓行之欲进不前,滞疑若有所待也。亦即仿佛之意。湖湘间称行步迟缓不欲遽进者为挨,当以爱为本字。”[1]李恩江《常用字详解字典》说:“爱(郏,从凼〈佑眩会意。对人或事物感情深厚。特指男女间的恋情。爱惜,爱护。(辨)爱字篆书本作?,从心声,读jì,后借用邸郏从澹?声,本义为行走的一种样子;宥suī,义为行走迟缓;楷书讹变作郏用为惠爱的专用字。简化。”[2]顾建平《汉字图解字典》说:“爱,会意字。金文形体像人捧着心表示爱。篆书从澹ǖ嚼矗,从?(鄣谋咀郑,?(aì)亦声。隶、楷从(抓住),从冖(覆盖),从心,从澹ǖ嚼矗,表示来到并占据心头的对人或事物的深厚感情。简体字从、从冖、从友,表示占据心头的亲善之情。本义是有深厚的感情。”[3]李格非主编的《汉语大字典(简编本)》列举了12个义项,主要有惠、仁爱,亲爱、对人或事物怀有很深的感情,喜欢、爱好,特指男女间的情爱,怜惜、爱惜,吝惜、舍不得,护卫,容易、常常发生,对别人女儿的尊称,行貌,通“B”等等[4]。宗福邦、陈世铙、肖海波主编的《故训汇纂》中列举了77个义项,主要有行貌、惠、仁、仁爱、慕、怜、怜惜、亲、亲爱、亲幸、恩爱、贪、贪爱、好、追思之念、?等等[5]。

根据这些字书,我们可以确定“爱”字的本义就是“深情”。不过与“爱”字本义有两种相关的意义:一是行走迟缓之貌,一是对人或事物怀有很深的感情。二者之间大约有一定的联系。现在的“邸敝所以能够替代“?”,大概由于行走迟缓的一种原因是对人或事物怀有很深的感情吧。

二、心理学上的“爱”

“爱”,首先是一种人的感情,而感情是人类的心理活动。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爱”是一种深厚的情感,往往因爱的对象和方式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情感,如爱情、爱国、、爱心、爱好等等。

人类的心理活动一般分为三大部分:认识、感情、意志。也有心理学家,如中国心理学家潘菽沿用中国传统心理学的观点,把人类心理活动分为两大部分:认识和情志(感情和意志)。感情是人对事物能否满足自己的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因此,感情的基础是人的需要,感情一定要指向一定对象事物,而且感情不仅应该体现在人对对象的态度上,还应该让人自己体验到。感情有肯定性和否定性的区分: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事物使人产生肯定性感情,如欢乐、兴奋等等;不能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事物使人产生否定性感情,如忧伤、恐惧等等。感情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按照所涉及的内容,分为理智感、审美感、道德感;按照感情活动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外倾性感情和内倾型感情。按照与不同需要的关系可以划分为两大类:由物质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相属需要、尊重需要)引发的感情叫作“情绪”,由精神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伦理需要)引发的感情叫作情感,情绪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感情,而情感则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还可以根据其强度、速度、持续时间可划分为三种:强度、速度特别大,来势特别猛,消退又特别快的感情,叫作“激情”,如大喜大悲、欣喜若狂、愤怒、惊恐、绝望等等;稳定、深厚而又强有力的,能够控制人的身心而又长期影响人的行为的感情叫作“热情”,如对事业的“热爱”、对敌人的“仇恨”、某种“爱好”等等;平静、微弱而平缓、持久的,没有突发性外部标志的感情,叫作“心境”,如乐观、忧郁、沉静等等。三者之间的界限并不是那么确定不移,往往可以相互转化。

“爱”是人类最基本的感情之一。@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是一种比较高级的群居动物进化而来的种群,还因为人类的物质需要(缺失性需要)包含“爱的需要”或者“相属需要”,更因为人类逐步明白自己是一种“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存在。作为一种高级的群居的种群,人类的每一个个体都是不可能离群索居的。因此,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爱的需要”或者“相属需要”作为人类的“缺失性需要”(即不可或缺的需要)的说法是符合事实的。正是这种“爱的需要”能够保证人类的种族延续,如果没有家庭之爱(父母之爱、兄弟姐妹之爱)、朋友之爱、族群之爱,一个幼小个体是很难长大成人的,人类历史上由仇恨所酿成的战争、格斗、暗杀、阴谋,扼杀了多少鲜活的生命!人不仅有比任何一种动物都要长得多的婴幼儿时期,而且每一个人终其一生都离不开其他人,否则就几乎无法生存下去,更不能发展。所以,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正是这样广泛而无处不在的社会关系规定着人与人之间的爱的情感的正价值的不可缺少。“爱”是人类社会关系的黏合剂,可以把人的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汇聚起来,以供每一个个体的正常生存和发展。正因为如此,古今中外的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有识之士都在极力倡导人类的各种各样的爱。仅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没有了“爱”,人类及其个体都会遭受十分可怕的心灵疾病的侵扰,会在焦虑、恐惧、忧郁、孤独等等之中备受煎熬,甚至无法生存。因此,“爱”是健康心理状态的基本保证之一,也是确保人的本质的基本条件之一。

美国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Rollo May,1909―1994),在《爱与意志》中说:“西方传统中爱的类型有四种。第一种是(sex),或我们所谓的(lust)、原欲(libido)。第二种是(eros),即导向生殖或创造的爱的驱力,也即古希腊人所说的指向更高存在形式和关系形式的内在动力。第三种是友爱(philia),或朋友兄弟之爱。第四种是拉丁文所说的博爱(agepe或aritas),即献身于他人幸福的爱,其原型形式是上帝对人类的爱。每个人对真实的爱的体验,都是这四种类型的不同比例的混合。”[7]71-74这里所说的“”是一种人与动物所共有的本能感情,“”则是在“”本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于人类自身繁衍和创造内驱力的深情,“友爱”是亲近的人之间的深情,而“博爱”则是对其他所有人的深情。因此,“爱”应该是专指人类的一种深情,它可以由最基本的动物性本能,通过人类的广泛实践活动扩展到自身,再到亲近的人,最终一直延伸到一切其他的人。这也正是人的本质即“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现实性的不断自我实现。

罗洛・梅对与的区分,对我们具有启发意义。他指出:“在生理学的意义上,可以适当地定义为肉体紧张状态的积累与解除。与此相对照,则是对个人意向和行为意蕴的体验。是刺激与反应的韵律,则是一种存在状态。所指向的最终目标是满足与松弛,而的目标则是欲求、渴望、永恒的拓展、寻找与扩张。”也就是说,“”仅仅是一种动物性需要的发泄,它始终把人滞留在动物的水平上,而“”则给人一种自我实现或者自我拓展的欲望和渴求。“爱的本质就在于它是从前面牵动我们,而性的本质则是从后面推动我们。”“”引导人们向上、向前发展,“他引导我们为寻求高贵善良的生活而献身”。“简而言之,性是一种关系模式,其特征是性器官的膨胀(我们因此而寻求与松弛)和生殖腺的充满(我们因此而寻求满足与释放)。而则是另一种关系模式,在这种关系模式中,我们并不寻求缓解,而是力图去培植、生产和塑造这个世界。在状态中,我们往往渴望得到更多的刺激。性是一种需要,爱却是一种欲望,正是这种欲望的掺杂,才使爱变得更为复杂。美国人一谈到性就首先想到,就这一点而言,我们承认,在动物学和生理学意义上,其目的确实旨在达到,但的目的却不然。力图在喜悦和激情中与对方融为一体,力图创造出一种新的经验层面,这种经验层面将拓展和深化双方的生存状态。根据一般的说法并经弗洛伊德和其他人证实,人们普遍的感觉是:在解除之后,我们总是想睡觉―或者如一个笑话所说的那样:穿上衣服,回家睡大觉。但在中,我们的愿望却恰恰相反:我们始终不寐地想念我们的爱人,回忆和重温往事,力图从中国人所谓‘多姿多彩’的体验中,发掘那些万古长新的层面和内涵。”在“”之中一个人总是要与被爱的人结合在一起去获得自我发现和自我实现,去创造新世界,去创造新价值。“人性中温情的来由,正是这种寻求与对方融合的内在驱力。因为―绝不是―乃是温情的源泉。乃是融为一体、建立全面关系的一种渴望。”所以,“”是一种涉及爱的双方的一体化、和谐化的力量,“永远推动我们超越自身”[7]71-74。爱的力量是无穷尽的,它最终可以超越时代、肤色、阶层、民族、阶级等等一切有限的界限。用《爱与意志》的译者的归纳来说,是人心中固有的倾向。使人向上,使人追求真善美,使人走向更高意义上的自我实现。总之,是使人与他人,与万物,与真善美结合起来的一种内在动力。创造生活、唤起激情,打碎旧形式创造新形式[7]6。“爱”这种心理和精神的力量,在全球化与和平发展的历史时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过程中,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发现它的真正本质和巨大价值。

三、美学上的“爱”

从美学角度来看,“爱”与“美”密切相关,许多中外美学家论述了“爱”与“美”的关系,西方现代主义美学家弗洛伊德就把“美”的本质归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家马尔库塞专门论述了“”与文明、文艺、美学的关系。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会饮篇》中最早比较系统地,从形而上层面谈到了“爱”与“美”的关系。他说:“凡是想依正路达到这神密境界的人,应从幼年起,就倾心向往美的形体。”“他第一步应从只爱某一个美形体开始,凭这一个美形体孕育美妙的道理。第二步他就应学会了解此一形体或彼一形体的美与一切其他形体的美是贯通的。这就是要在许多个别美形体中见出形体美的形式。”从而“不再把过烈的热情专注于某一个美的形体”“再进一步,他应该学会把心灵的美看得比形体的美更可珍贵”,并“凭他来孕育最适宜于使青年人得益的道理”“从此再进一步,他应学会见到行为和制度的美,看出这种美也是到处贯通的,因此就把形体的美看得比较微末。从此再进一步,他应该受向导的指引,进到各种学问知识,看出它们的美。于是放眼一看这已经走过的广大的美的领域,他从此就不再像一个卑微的奴隶,把爱情专注于某一个个别的美的对象上,某一个孩子,某一个成年人,或某一种行为上。这时他凭临美的大海,凝神观照,心中起无限欣喜,于是孕育无量数的优美崇高的道理,得丰富的哲学收获。如此精力弥满之后,他终于一旦豁然贯通唯一的涵盖一切的学问,以美为对象的学问”[8]37-38。在这里,柏拉图不仅论述了有了“爱”才可能有“美”的感悟,而且还由浅入深,一层一层地论述了“爱”引导一个人由形体美到心灵美,再到行为美和制度美,进而达到学问美和知识美,最终领悟“美本身”,即“理念美”。换句话说,柏拉图认为,只有爱“美”才能够真正把握“美”的真谛,因此,在本真的意义上,“爱”产生“美”。古罗马的朗吉弩斯(Casius Longginus,213-273)在《论崇高》中也有类似思想,不过,他强调的是对崇高的爱。他说:“大自然把人放到宇宙这个生命大会场里,让他不仅来观赏这全部宇宙壮观,而且还热烈地参加其中的竞赛,它就不是把人当作一种卑微的动物;从生命一开始,大自然就向我们人类心灵里灌注进去一种不可克服的永恒的爱,即对于凡是真正伟大的,比我们自己更神圣的|西的爱。因此,这整个宇宙还不够满足人的观赏和思索的要求,人往往还要游心骋思于八极之外。一个人如果四方八面把生命谛视一番,看出一切事物中凡是不平凡的,伟大的和优美的都巍然高耸着,他就会马上体会到我们人是为什么生在世间的。因此,仿佛是按照一种自然规律,我们所赞赏的不是小溪小涧,尽管溪涧也很明媚而且有用,而是尼罗河,多瑙河,莱茵河,尤其是海洋。”[8]38-39换句话说,对于神圣事物的永恒的爱使人找到了崇高(阳刚之美)。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解释“美是生活”时说:“对于人,什么是最可爱的呢?生活;因为我们的一切欢乐、我们的一切幸福、我们的一切希望只与生活关连……”(《生活与美学》)[8]243也就是说,美应该是让人感到可爱的东西,而生活是人感到最可爱的东西,所以,“美是生活”。保加利亚的思想家瓦西列夫在《情爱论》中指出:“爱情创造了美,使人对美的领悟能力敏锐起来,促进对世界的艺术化认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关于爱的思考》中说:“真正的爱,意味着不仅对美的享受,而且要去创造美。”[9]类似的思想在中国也有。中国儒家大圣人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里仁为美。”对这句话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与仁者做邻居是一件美事;另一种是:接近仁的就是美的。无论是哪种解释,“仁者爱人”是孔子的根本思想,所以,接受了“仁者爱人”的思想,就必定会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也一定会生出“美”来,而孔子所谓的“美”也就是“仁爱”。在中国从古至今流传着一句格言:“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人人耳熟能详的格言,至少可以说明,“爱”(爱情)可以增强情人的“美”,也许还可以进一步说;“爱”(爱情)创造“美”。人们似乎都会感觉到,恋爱中的人是最美的,而真正美的人一定会得到真正的爱。

最为系统、直接地把美与爱联系起来的是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美学。在《文明及其缺憾》中,弗洛伊德指出,“美是性感情领域(sexual feeling)的派生物,对美的热爱是目的受到控制的最好的例子。‘美’和‘吸引’最初都是性对象的特性”[10]。在《论非永恒性》中,他还认为,“一切美与完善的价值都要依其对我们的感性生活的意义来确定”[11]。具体说来,弗洛伊德认为美和审美及其艺术是“性本能”“”(即恋母情结或俄狄浦斯情结)的升华,也就是“性本能”“”通过社会所允许的方式和途径表现出来就是美和审美及其艺术。这些论断都直接地把美、美感与人类的性、的本能联系起来了。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美学和文艺观点刚面世时,确实是惊世骇俗,令人瞠目结舌。但是,它毕竟把美学和艺术拓展到了无意识、潜意识的深层心理,开启了深层审美心理学和深右帐跣睦硌У奶剿鳌K从无意识和潜意识的白日梦角度阐发了文艺和审美活动的特征:游戏的非功利性,梦的非现实性,纯形式的审美性。它还揭示了“美”和美感的无意识和潜意识根源及其特征:美感的感性性和价值性。但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美学和文论,在世界观上有着泛性论和生物还原论的错误和以偏概全,在方法论上存在把人类及其“美”和艺术等同于一般动物的本能,甚至仅仅根据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这三部作品就片面地把西方文学史归结为“一部俄狄浦斯情结的历史”,因而精神分析美学和文论的结论是片面化、极端化的,对美学和艺术研究也产生过一些不良影响,甚至害人不浅,使人误入歧途。不过,精神分析美学和文论毕竟产生了巨大影响,其后许多人纠正和发展了弗洛伊德的学说,在此基础上出现了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美学和文论,德国法兰克福学派马尔库塞的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和文论,还有许多后精神分析的美学和文论,如福科、拉康等人的美学和文论都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马尔库塞以马克思的异化观点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为理论依据,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批判,因此,他的观点和理论又被称为弗洛伊德主义(精神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在他看来,在成熟工业文明的“理想”条件下,尽管劳动全部实现了自动化,劳动时间减少到了最低限度,劳动机能可以相互交换,但劳动的异化性质并未改变。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就是一种以异化劳动来对人的“”本能进行额外压抑的,违背人性的,不自由的社会。他要求改变这种状况,解放“”。他说,一种非压抑性的现实原则的出现将改变而不是破坏劳动的社会组织,因为“”的解放可以创造新的持久的工作关系。这就是说,马尔库塞要通过的解放去改变社会劳动异化状态,把社会的、人的解放归原为人的本能的解放。再进一步,人的解放必然涉及审美和艺术。马尔库塞引用古希腊神话来说明:自然界与人类世界一样是受压迫的、残忍的、痛苦的,因此一样有待于解放。这个解放就是“”的工作。“俄尔浦斯之歌”打破了僵化,推动了森林和岩石,使它们分享快乐。这样就很自然地由的解放,通过快乐、感性而引向了审美和艺术。换言之,要解放人类,就先要解放,而要解放,就必须通过审美和艺术。因此审美和艺术可以使人达到与理性相调和的“新感性”。在《论解放》的第二章中,马尔库塞专门地论述了这种“新感性”。他指出,“新感性,表现着生命本能对攻击性和罪恶的超升,它将在社会的范围内,孕育出充满生命的需求,以消除不公正和苦难;它将构织‘生活标准’向更高水平的进化。生命的本能,在规划不同生产部门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分配时,将会找到自己的合理表达(升华),因而就会使选择和目标具有优先的地位;也就是说,不仅在于要生产什么,而且在于生产的‘形式’。解放的意识,将高扬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使它们在保护生命和造福生命中去自由地发现并实现人和事物的可能性;并且,为达到这个目标,充分调动起形式和质料的潜能。这时,技术就会成为艺术,而艺术就会去塑造现实,也就是说,在想象与理性、高级能力与低级能力、诗歌与科学思维之间的对立,将会消除。于是,一种崭新的现实原则就诞生了,在这个原则下,一种崭新的感性将同一种反升华的科学理智,在以‘美的尺度’造物中,结合在一起。”[12]也就是说,马尔库塞把“新感性”看作是的升华,在批判资本主义的压抑的过程中,“新感性”已成为一个政治因素。他认为,革命必须同时是感性的革命,与革命相伴随的必须是社会物质方面和知识方面的重构,革命创造的将是崭新的审美氛围,也就是“”的解放。这种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自认为是补充了马克思主义经典学说的不足,也许有其一定的道理,可是,从根本上却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因而是不足为训的。但也由此可见,“爱”与“美”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 值得注意。

总而言之,“美”与“爱”,在人类的生活里、观念中、精神世界里,应该是非常珍贵的。二者之间会有着相互促进、相互生成、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美”无疑可以引起“爱”,而“爱”可以创造“美”;“美”可以增加“爱”的内涵,“爱”也可以使“美”丰富多彩;“美”可以转化为“爱”,“爱”也可以转化为“美”。在消灭了私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中,“爱”与“美”的关系会发生根本的变化。它们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两朵最为绚丽多姿的鲜花,共同把人类的生活装扮得幸福快乐,精彩纷呈,充满希望。

四、人类历史上的“爱”

“爱”是人类美好的情感和追求。西方启蒙主义运动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口号和旗帜,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也以“泛爱众”为仁学的核心内容。但是,“爱”并不总是让人感觉美好、令人快乐的,因为“爱”是具有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的情感。

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针对当时延安文艺界的一种错误论调:“文艺的基本出发点是爱,是人类之爱”,进行了反驳。他说:“爱可以是出发点,但是还有一个基本出发点。爱是观念的东西,是客观实践的产物。我们根本上不是从观念出发,而是从客观实践出发。我们的知识分子出身的文艺工作者爱无产阶级,是社会使他们感觉到和无产阶级有共同的命运的结果。我们恨日本帝国主义,是日本帝国主义压迫我们的结果。世上绝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至于所谓‘人类之爱’,自从人类分化成为阶级以后,就没有过这种统一的爱。过去的一切统治阶级喜欢提倡这个东西,许多所谓圣人贤人也喜欢提倡这个东西,但是无论谁都没有真正实行过,因为它在阶级社会里是不可能实行的。真正的人类之爱是会有的,那是在全世界消灭了阶级之后。阶级使社会分化为许多对立体,阶级消灭后,那时就有了整个的人类之爱,但是现在还没有。我们不能爱敌人,不能爱社会的丑恶现象,我们的目的是消灭这些东西。这是人们的常识,难道我们的文艺工作者还有不懂得的吗?”[13]

的确,“爱”是一种观念的东西,它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中对象对人的需要的关系的一种态度的体验。因此,不同的对象及其性质状态可能引起人们的不同的爱或恨,不同的人由于自己的需要的差异也会引起不同的爱和恨。也就是说,主客观的情况是会制约人们的“爱”的,因此,在人类社会划分为不同民族、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情况下,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可能产生统一的“爱”。这种统一的“爱”,只能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在这种情况下非要提出所谓的“统一的爱”,如果不是无知,那就是一种有意的欺骗。古今中外剥削压迫人民的统治阶级曾经大力鼓吹过这种“统一的爱”,实际上就是一种愚民政策。然而,在消灭了私有制和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中这种统一的“爱”是可能产生的。只是,这是一个遥远的未来的美好愿望。我们可以而且应该为之努力奋斗,然而必须实事求是,不能超越时代、民族、阶级、阶层的具体条件而奢谈或空谈“人类之爱”。在目前的世界上还存在着帝国主义、资本主义、恐怖主义,存在着剥削者和压迫者,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人类就不可能有“统一的爱”。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尽管从根本上消灭了私有制和削阶级,但是整个世界还存在着私有制和剥削阶级,社会主义制度还在不断建设和完善之中,阶级差别、阶层差异、贫富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人民之间的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的差异还将长期存在,因而同样不可能有“统一的爱”。

不过,作为历史上先进阶级的无产阶级,在为解放全人类的斗争中,应该提倡“人类之爱”,并且为实现这种“人类之爱”而英勇奋斗,在反对一切剥削阶级的“人类之爱”的谎言和欺骗之中,逐步创造实现“人类之爱”的条件,而不能以反对剥削阶级的“人类之爱”的谎言和欺骗作为借口而制造“人类仇恨”,诸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主义,“”十年浩劫,当代恐怖主义,这些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思潮,是反人类的,非人性的,无人道的,是必须坚决反对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在继承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就应该对儒家思想中的“仁者爱人”“仁爱”“泛爱众”的思想予以扬弃和发挥。

五、人类的爱情

爱情是人类男女两性之间的一种特殊的“爱”。在人类历史上,“爱情”曾经是最美好的情感,可是,在私有制条件下,因为爱情却会酿成许许多多可歌可泣、千古流传的悲剧故事,像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茶花女等等。只有在消灭了私有制的大同世界或者共产主义世界里,爱情才可能真正显示出其美好的形态。

男女之间的爱(包括以为基础的和以为基础的情爱)是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也是人类社会的最根本的关系。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人对人的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是男人对妇女的关系。在这种自然的关系中,人对自然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人的关系,正像人对人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自然的关系,就是他自己的自然的规定。因此,这种关系通过感性的形式,作为一种显而易见的事实,表现出人的本质在何种程度上对人来说成为自然,或者自然在何种程度上成为人具有的人的本质。因此,从这种关系就可以判断人的整个文化教养程度。从这种关系的性质就可以看出,人在何种程度上对自己来说成为并把自身理解为类存在物、人。男人对妇女的关系是人对人最自然的关系。因此,这种关系表明人的自然的行为在何种程度上成为人的行为,或者,人的本质在何种程度上对人来说成为自然的本质,他的人的本性在何种程度上对他来说成为自然。这种关系还表明,人具有的需要在何种程度上成为人的需要,就是说,别人作为人在何种程度上对他来说成为需要,他作为个人的存在在何种程度上同时又是社会存在物。”[14]也就是说,男女之爱的变化发展,由动物性的转化为人类的情爱,恰恰证明了人类文化教养和文明程度的提高,所以爱情往往就成为衡量人类文明的尺度。然而,在人类社会进入了私有制的社会以后,奴隶主、封建地主、资本家等剥削阶级和统治阶级,却为了一己私利而千方百计扼杀和阻碍人类的这种美好而自然的关系和深情,从而酿成了不可计数的爱情悲剧,把标志人类文明进步的情爱在异化劳动的过程中蜕变为动物的本能、,让人们在这种非人的境况中才能够感到自己是一个动物一样的人。而当人追求真正的人类的爱情时,却遭到了各种各样的统治阶级反人性意愿的社会压制,从而造成了各种各样的爱情悲剧。这种状况是全世界所有的私有制社会的共同和普遍现象,在几千年封建礼教“吃人”的社会中尤其严酷和惨烈。

中国的神话传说中有《牛郎织女》《天仙配》《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凄婉动人的美好爱情故事。牛郎织女因王母娘娘不满他们的男欢女爱而被拆散,天各一方,一年只能见一次面,因此故事形成了七夕节这个中国的“情人节”。七仙女与董永的美满爱情生活因触怒了玉皇大帝的天条而最终演变成悲剧。白娘子与许仙的爱情得罪了法海和尚,从而也遭致白娘子被镇压在雷峰塔下,尽管白娘子最终被做官的儿子救出,但仍然是九死一生,饱受折磨。梁山伯与祝英台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威逼之下只得双双赴死,最终化蝶飞舞到世外,留下浪漫的梦想。这些神话传说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神权、父权对爱情的摧残。中国的文学艺术之中也有许多描述可歌可泣、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的篇章。《诗经》中的国风多为情诗,尽管被孔子删减得“思无邪”了,但其中真挚的情爱还是溢于诗外。汉乐府中的《孔雀东南飞》记录了一段悲惨的爱情故事:东汉建安年间,才貌双全、心地善良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可焦母以婆婆的权威百般刁难刘兰芝,兰芝被迫请归,仲卿向母百般求情无果,夫妻只得“誓天不相负”,双双话别。兰芝回到娘家,不断有人慕名求婚,前有县令为子求婚,后则太守谴丞为媒,均被兰芝断然拒绝,可是其兄对其恶语秽言,兰芝被逼无奈而应允太守家婚事。仲卿闻变赶来,夫妻约定“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兰芝出嫁之日,刘焦二人自尽毙命,忠贞不渝,成千古绝唱。南宋爱国大诗人陆游与表妹唐婉的爱情悲剧也因《钗头凤》一词而流传不绝。白居易《长恨歌》中讴歌的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尽管由于安史之乱杨贵妃不得不冤死马嵬坡,但是,唐明皇和杨贵妃却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十娘怒沉百宝箱》有力地痛斥了封建士大夫的虚伪和势利,抒发了底层对坚贞爱情的向往。《牡丹亭》中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不渝的爱情,可以感天动地。《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封建主义宗法家族观念、“四大绳索”(神权、族权、父权、夫权)与个性自由、恋爱自由、反对功名利禄等新思想、新观念之间冲突的最典型的现实主义表现。《红楼梦》中贾宝玉和薛宝钗的“金玉姻缘”以及贾宝玉和林黛玉“木石前盟”的天意安排,就已经预设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爱情悲剧的中国封建传统文化根子以及新旧思想的矛盾冲突。贾宝玉偏不信什么“金玉姻缘”,偏信“木石前盟”。然而,代表新思想的贾宝玉和林黛玉势单力薄,最终无法与封建的婚姻制度相抗衡,必然走向悲剧的结局。贾宝玉和林黛玉的个性发展同样也将他们推向了爱情悲剧的境地。贾宝玉从小在女儿堆中长大,从而形成了喜爱女性性格的习性,这本身就与男尊女卑的中国传统社会格格不入,加上他从小就厌恶读圣贤书,不喜走“学而优则仕”的干禄道路,却同情社会最底层的艺人及丫鬟,结交戏子艺人,体恤仆役丫鬟,因此成为贾政之类眼中的“败家子”,多次遭到家法处置。林黛玉则是一往情深地对待宝玉,又单纯而执着地反对所谓“金玉良言”的谬说,再加上黛玉在寄人篱下的生活境遇中所养成的孤傲自尊、桀骜不驯、任性刻薄、离经叛道、多愁善感的性格,使得她不容于宁荣二府的封建官僚大家庭与喜好温柔敦厚、相夫教子、贤妻良母的封建宗族的沉重氛围不相融合。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是造成他们爱情悲剧的一个原因,新型个性与旧式家族之间的必然冲突形成了不可调和的悲剧性矛盾。还有一个比较直接的原因,就在于,荣宁二府这样的封建官僚大家庭正在经历着由盛到衰的颓败过程,而家族的家长正在极力挽救这个家族大厦的倾倒之势,所以,对于能够力挽狂澜的“金玉良缘”之类的救命稻草当然是不会轻易放过,而对于“木石前盟”之类的倒行逆施当然会不遗余力地去摧毁。所以像薛宝钗那样能够规劝贾宝玉多读圣贤书、学而优则仕的贤媳就当然受到家长们的青睐,从而成为促成金玉良缘的巨大助力。相反,像林黛玉那样只会陪同贾宝玉沉溺于《西厢记》《牡丹亭》之类的淫词秽语、鼓励宝玉不求上进、反对功名的叛逆之徒自然会受到家长们的白眼和拒斥。因此,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纯真爱情越是不断增长,他们的爱情悲剧也就日渐临近。最后,在贾宝玉满心欢喜进洞房去见他的日思夜想的林妹妹时,林黛玉却在婚礼喜庆的鼓乐声中泣血焚稿,气绝人寰。

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切陈规陋习和吃人礼教,并没有随着辛亥革命满清王朝一扫而光,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变本加厉制造了旧瓶装新酒的爱情悲剧。中国现代文学艺术作品中,这样的封建礼教、封建的“四大绳索”所造成的爱情悲剧,成为一个非常显眼的题材。鲁迅的小说《伤逝》、巴金的小说《家》、曹禺的戏剧《雷雨》,就是最典型的表现。在封建制度和封建观念没有彻底消灭的民国时代,《伤逝》中子君和涓生的爱情悲剧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尽管子君和涓生反对封建家族和礼教,争取恋爱婚姻自由,离家出走而同居,但是,男女双方的关系并不是平等的,仍然与一般中国家庭一样是男尊女卑,女子完全依赖男子生活。在追求爱情婚姻幸福乃至的过程中,封建思想、伦理、道德仍然束缚着子君:看见一张雪莱的半身像,她也会表现出不好意思;视婚姻家庭为人生的唯一目标,就是一般老百姓所谓的“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在与涓生的关系中,她主要处于被动地位,经济上不独立,心安理得地接受涓生的供养;感情上依靠涓生不情愿的施舍,沉湎在往日的爱情回忆之中,逼迫涓生“做出许多虚伪的温存的答案来”,以致最终失掉了她乞讨来的涓生的爱情。因此,子君只得妥协,选择走“回来”了,最终死在她父亲的“烈日一般的严威和旁人的赛过冰霜的冷眼”之下。说到底,子君仍然是一个“还未脱尽旧思想的束缚”的现代淑女,她的爱情悲剧,就是因为子君和涓生生活在那“万难破坏的铁屋子里”,就是封建社会的沉滞、腐朽毁灭了他们刚刚萌发的自由爱情。

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礼教是一个吃人的恶魔,这个恶魔笼罩着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大至国家,小到家庭,形成了一个个“铁屋子”。在这些大大小小的“铁屋子”里,封建伦理道德、纲常名教,诸如节烈、孝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都是吃人的东西,最低限度也是压制人的个性的东西。巴金的小说《家》就是这个“铁屋子”的真实写照,在这个“铁屋子”里酿成了种种爱情悲剧。《家》中的高觉新是一个逆来顺受的长子长孙,为了维护高家的体面家道,忍气吞声地接受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为家族间的嫌隙,觉新不得不舍弃了青梅竹马的表妹钱梅芬,屈从于父母的意志与素不相识的瑞珏结婚,梅表妹也被迫另嫁他人。不到一年梅芬便守寡而回到了娘家,为避军阀战争之灾祸,钱梅芬再度来到高公馆,与觉新重逢。尽管两人都无法忘却旧情,可是那个“铁屋子”的恶魔令他们不寒而栗,不得不斩断情丝。就在这样万般无奈的、沉重的矛盾痛苦中,钱梅芬抑郁成疾,吐血而死。再看热血青年高觉慧的爱情悲剧。尽管觉慧是有进步思想的新青年,但是,他内心深处的封建礼教观念以及小资产阶级的劣根性,使他不能坚决、勇敢、彻底地保护自己的爱人鸣凤,无畏地捍卫他们的爱情。最终,鸣凤被逼嫁给土豪劣绅、孔教会会长冯乐山做妾,出嫁前的一个晚上她抱着一线希望去找觉慧。然而,觉慧赶着写稿,没有听完鸣凤的哀诉,就匆匆忙忙把她遣走了。彻底绝望了的鸣凤,含泪离开了觉慧的住处,怀着对觉慧深深的爱,投湖自尽了。当觉慧得知了事实真相以后,几乎发疯地四处寻找鸣凤,然而悲剧已经不可挽回,他只能后悔莫及。

曹禺的《雷雨》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爱情悲剧作品。它以极其凝练的古典主义戏剧“三一律”,在一个狂风暴雨之夜再现了两个家庭两代人的爱情悲剧。《雷雨》之中最具“雷雨”性格的人物是繁漪。名门之女蘩漪嫁给了比她大十姿甑闹芷釉埃成就着一段貌合神离的婚姻,这个结合本身就是没有爱情的婚姻,也就是一种封建社会中常见的爱情悲剧。为此,繁漪只能过着物质上满足女人的虚荣心、精神上极度空虚的生活。而与继子周萍的暧昧之情,既有大逆不道的恶名,也不可能有什么结果,因为周萍真正爱着的是侍女鲁四凤。这种境况造就了她的尖酸刻薄,甚至乖戾残忍的古怪性格。她不甘心自己的这种困境,进行了困兽犹斗的反抗,她以摧毁一切的力量发起了进攻和报复。她不仅揭露了丈夫周朴园的霸道、伪善和残酷,而且为了得到周萍的爱和阻止儿子周冲的爱而揭开了周家的秘密,毁坏了鲁四凤的爱情。这个交织着“最残暴的爱和最不忍的恨”的追求自由与民主的新式女性,在全剧“雷雨交加”的高潮处总爆发,以疯狂的绝望,将所爱的两个人(继子周萍和亲生儿子周冲)推向了绝境,演绎了“雷雨”大爆发的连环毁灭悲剧。梅侍萍是封建资产阶级公子哥儿周朴园始乱终弃的受害者。当她得知女儿爱上了周家大少爷以后,就极力阻止女儿四凤,以避免女儿重蹈自己的覆辙。她个人的命运遭际使她充分明白了,在中国这个封建社会的大牢笼里,门第、身份、家世给人带来的无形枷锁,最终难逃痛苦、悲惨的结局。她最终目睹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周萍)、女儿(四凤)被封建制度及其礼教的雷雨所吞噬。周萍是《雷雨》中的男主角。他面对封建专制家长的父亲周朴园的威权,只能唯唯诺诺,他一方面与继母繁漪有着的畸形的爱情,另一方面又与侍女四凤产生了真诚的爱情。他始终处在这样一种矛盾惶惑、战战兢兢的境况之中,尤其是他知道了自己的生母竟是一个侍女,而且也是四凤的亲生母亲以后,更加痛苦不堪,无地自容,他戴着道德的枷锁挣扎着、呐喊着,苦闷,彷徨。然而,作为一个受过新式教育的青年,他又不甘心于命运的拨弄,在雷雨之夜他与四凤想从此比翼高飞,逃离复杂家庭的一切苦难和纠结,开始未来的新生活,可是双双被雷雨击断的电线绊倒,触电而亡。这悲惨的结局,使得周萍刚毅的抗争成了一声无奈的叹息。四凤与周冲在这出家庭悲剧中都是无辜的。情窦初开的热血青年周冲,充满着“向天边飞”的生命冲动,憧憬着那远在天边的生命自由,耽溺于理想世界的精神梦幻里,最终为了追随和拯救自己的爱人四凤而付出了刚刚开始的美好的青春和爱情。四凤为了改变现实中那卑微的地位和不幸的家庭命运,也为了与周萍纯洁的爱情,挣扎着与命运抗争,她不想重蹈母亲的覆辙,毅然采取了与周萍私奔的方式,却也最终以触电身亡完成了那雷雨之夜对封建社会和封建礼教最悲壮的控诉。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阶段,即使在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和吃人的封建礼教的残余势力也不能说就已经绝迹,它们还可能继续制造一些匪夷所思的爱情悲剧。因此,清理和祛除长期以来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封建宗法制度、封建礼教压制爱情的旧思想、旧观念、旧传统的斗争,还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也是中国青年必须面对的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除此以外,近百年来资本主义强势文化在爱情方面对中国大地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也是值得注意的。比如,所谓“性解放”带来的性观念、性道德的混乱和无度,爱情、婚姻、恋爱方面的拜金主义、主义、杯水主义、功利主义等错误理论观点,都是必须肃清的。人类的真正爱情,应该建立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上,男女双方应该互相爱护、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谦让、互相包容,建立起真正的、纯洁的、超功利的深情。

六、爱国的情感

爱国是世界各国人民的一种高尚的感情,在人类历史上谱写了最壮丽的篇章,也是各国人民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爱国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内容。每一个人都出身于一定的家庭,而每一个家庭都隶属于一定的家族,每一个家族都属于一定的民族,每一个民族都会以一个国家或者国家的成员存在于世界上。因此,每一个人都必然会与一定的国家发生关系。爱国应该是人类的一种最主要的、最具人性的深情,爱国主义就必然成为每一个人最起码的、最根本的、最重要的一种核心价值观。不过,国家不仅仅是管理社会的机构,更是调节不同群体之间利益关系的工具,而且,在划分为阶级的社会中它还是统治阶级用来管理、规训被统治阶级的政治机器,甚至是实行统治阶级对反对统治者的的暴力机器。因此,爱国情感和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民族那里就会有极其不同的,甚至决然相反的具体内涵。也就是说,爱国情感和爱国主义价值观的内涵并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因此,人们所说的爱国必须区分出所爱的“国”的具体内涵,这个“国”代表的是哪些阶级的利益,是代表了多数人的利益还是少数人的利益,是代表了剥削阶级的利益还是被剥削阶级的利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和爱国主义,应该就是爱我们的社会主义中国,它代表了中国的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它代表着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等人民的利益,它与中国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的封建地主阶级的专制主义君主国,以及与代表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帝国主义、大地主、官僚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政府、军阀政府和“中华民国”,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国家和政府。中国各族人民理应热爱代表最大多数人的利益的社会主义中国。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中华儿女应该继承和发扬几千年来一以贯之的爱国主义的中国精神。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凸显爱国主义的英雄儿女层出不穷,他们成为了民族精英和国家脊梁。忧国忧民的屈原捐躯汨罗江、女扮男装的花木兰代父从军、安邦和亲的昭君出塞、精忠报国的岳飞抗金、宁死不屈的文天祥反击蒙古入侵者、抗倭名将戚继光克敌制胜、抗清英雄郑成功击退荷兰侵略者、八路军名将左权为抗日救国献身、抗击日寇的张志忠将军血洒疆场……这些中华民族的爱国英雄,他们青史留名,流传千古,万代垂范,他们是永远的楷模。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尤其是在外来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祖国的危难关头,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曾唤醒、激励着无数中华热血儿女前赴后续,舍生忘死,保家卫国,为国捐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辉煌灿烂的爱国主义篇章不断翻新,爱国主义的主题随着中华民族的革命斗争实践更加气贯长虹,讴歌爱国主义精神的文艺作品如涓涓细流,汇集成民族危亡时期的大江大河,不断掀起爱国救亡的巨浪。现在,我们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大刀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之歌》《黄河大合唱》的高旋律仍然回响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耳边和心头,《屈原》《梁红玉》《还我河山》《赵一曼》《杨靖宇》《西安事变》等抗日英雄的伟大形象至今屹立在九州舞台和人民胸怀之中。正是这些爱国主义的主旋律和拥有家国情怀的民族英雄,感召、鼓舞着中华儿女,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用英勇不屈的血肉之躯筑成新的万里长城,中华儿女浴血奋战,团结战斗,抗击日本法西斯强盗,终于迎来了世界人民和中国人民的辉煌胜利。现在,中国共产党正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现实实践。在这史无前例的改革创新的艰巨实践中,中华民族各民族儿女尤其需要弘扬和发展新时代的爱国感情和爱国主义精神,去建设前无古人的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强国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艰苦卓绝的革命和建设实践过程中,中国当代文艺应该更加彰显、弘扬、唱响爱国主义的主旋律,塑造出具体、独特、感人的爱国主义英雄人物形象,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奋斗。

总而言之,爱是一种巨大的社会力量和精神力量,它可以焕发、凝聚起广大人民的爱心,使爱情、爱国、爱亲、仁爱、博爱、大爱释放出无可估量的威力,从而团结广大人民,为建构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实现世界大同的美好理想而共同奋斗。

[参考文献]

张舜徽集・说文解字约注(第三册)[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323.

李恩江.常用字详解字典[M].上海:世纪出版公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312-313.

顾建平.汉字图解字典[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8:644.

李格非.汉语大字典[M].简编本.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6:1082-1083.

宗福邦,陈世铙,肖海波.故训汇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808.

中国作家协会,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48.

罗洛・梅.爱与意志[M].冯川,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柳柏杨,等.世界名人论爱情[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87:7.

弗洛伊德.文明及其缺憾[M].傅雅芳,郝冬瑾,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23.

弗洛尹德:论非永恒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33.

马尔库塞.审美之维―马尔库塞美学论著选[M].李小兵,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107.

爱情中心理学论文第8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培养; 外来务工子女; 心理素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许多民工子女,也随父母进入城市,民工子女如何接受义务教育,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我班就有近80%的学生来源民工子女。这些“花朵”来源较复杂,个体差异较大,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等和本地学生存在一定差异,多数学生在学习上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良心理现象。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已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成为时代的客观要求。我通过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联系生活,渗透心理教育,使学生在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之全面发展并形成个性特长。

1 树立信心――奠定良好心理素质之前提

自信心是学生对自己力量的充分认识和估计,是自我意识成熟、发展的重要标志,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是其未来获得成功的必要心理素质。自信心强的学生学习肯动脑,爱钻研,勤奋好学,成绩优秀;而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就会产生消极被动的心理,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表现得往往很自卑,这些情况都会阻碍其身心健康发展。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呢?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摒弃以往只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做法,而更要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变化,让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心灵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带着赏识的眼光,对学生多鼓励、多肯定,努力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爱去尊重学生、宽容学生、激励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深刻的爱如花之芬芳、酒之醇香,芳香四溢,沁人心脾,浇灌着渴望成长的学生。学生有了信心,就会爆发出巨大的学习潜能。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才能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

我班学生李健,二年级时从浙江转来,人不算聪明,学习成绩一般,平时不爱说话,课堂上从不发言,同学进行热烈讨论时,他就是一个看客,在旁冷眼旁观,从不插嘴。但是,李健是个内向安静、热爱劳动的孩子,基于此,我安排他担任卫生委员。一次,李健提醒同桌小凯把座位底下的纸片捡起来,没想到同桌不但没捡,还用脚把纸片踢到他的座位下。李健不知道该怎么办,哭着来找我,向我述说了事情的经过。我没有急着去训斥他的同桌,而是让他先平静下来,想想除了向老师告状还有没有别的方法。他想了想说:“我可以再提醒他一次,如果他不捡,我自己把纸片捡起来。”我让李健先回到教室,自己则慢慢跟随其后。事情果然如他所说。一会儿,我走到李健他们座位旁,大声说道:“李健不愧是我们班的卫生委员,他不仅把自己的座位打扫得很干净,还主动地把同桌座位底下的纸片捡起来。我想,可能是他同桌没看到自己座位底下的垃圾吧!”看着两个孩子不同的表情,我心中有底了。事后,我单独找两个孩子进行交流,看来他们都从这件事中有了不同的收获,李健收获了自信和勇气,小凯则明白了另一些东西。以后的课堂上,李健逐渐爱积极举手发言了,我也给他很多发言的机会。

这件事使我知道,民工子女受到委屈、不知道该怎么办时,要树立孩子自己处理事情的信心和勇气。信心越来越足,课堂上的表现欲望也会越来越强烈,他的学习兴趣也越来越浓,自然成绩也在慢慢提高。实践证明,学生学习上的自信心一旦形成,它的影响比外在力量的作用更重要,表现得更持久,更有力地推动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敏锐地抓住各种契机,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幸福。

2 沟通情感――健全良好心理素质之基础

民工子女,由于他们流动性大、生活环境的差异、学习基础和学习行为习惯的不同,也由于他们的父母为生计奔波,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关心子女的学习状况,没有时间与子女进行感情交流,或者潜意识里认为小孩的学习是学校的事情,老师的“天责”。那我们为这些孩子,应该做些什么呢?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脑袋装进另一个脑袋,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这说明,师生在课堂上情感的共鸣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根本保证。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我体会到语文教学中情感效应有着它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在语文课堂中,我尝试着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激发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思维,从而来达到提高学习的效率、健全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

如《胖乎乎的小手》一文,文中“我”尊老又爱幼的行为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读者,我就以此为契机,教育学生要尊敬自己的父母,孝敬自己的长辈。我们的学生家长,大多数是民工家长,工作时间比较长,劳动强度大,但是为了孩子读书,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宁可自己吃苦,也要保证孩子的学习。课后我要求他们能够为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把这项作为作业内容布置给同学们完成,许多同学才知道父母有多么的不容易,才知道自己平凡的父母有多伟大。

实践证明,情感如同一片沃土,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土壤里。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必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强调“情感”因素。情感的渗透,能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增,让我们把握学生情感活动的脉博,使其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得到强化。

3 增强竞争――充实良好心理素质之手段

竞争是人们在工作、生活中按一定条件进行比较、评估的一种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有效的竞争条件下,人们的心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极大地促进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学生来说,竞争心理是指在学习过程中想超过别人的一种心理状态,而对于民工子女来说这种心理的培养尤其重要。小学生好胜心极强,爱表现自己,他们期待自己在知识能力和其它水平上超越同学,教师抓住这点活跃课堂气氛,有了强烈的参与热情,学生会把对活动的喜爱转移到对知识的渴求中,产生最佳学习效果,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一节班会主题会上,我在班中组织辩论会:探险的利弊。事先我把题目要求及如何获取、组织材料的方法告诉学生,又利用中午时间看大学生辩论赛的录像,了解辩论的基本形式与规则。指定了八位学生作为正反两方的选手准备参赛,其他同学分成两组为参加辩论的同学找资料。任务刚布置下去,大家表现得异常兴奋,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大显身手。辩论的当天,双方同学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好不热闹,积极性前所未有的高涨。反方同学说:“人类探险的足迹所到之处,就是那里的灾难发生之日。”随后他举几个例子进行佐证。人类飞向了太空,却让太空充满了垃圾;人类攀上了珠峰,却使长江源头遭污……正方同学当然也不肯示弱,急着要发表自己的观点:探险是为了更好的保护环境,通过对那些人类尚未深刻了解的地区进行科学探险,就是为了如何更好的保护这些自然遗产。不少学生在这辩论中说得头头是道,连观众席的同学也踊跃亮出自己的观点。

这项活动使我知道:个体的力量有限,群体的力量无限,用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不仅让学生在找材料的过程中学会收集论据的方法,在辩论中懂得如何突出论点,说明事理,还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提高了学生积极参与竞争的心理素质。这种学习方式,能促使小组同学之间互学、互助、互化、互励,通过学生间的群体智力互补,使学生学会关心和友爱,促进自我发展,锻炼竞争意识,增长才干,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 师爱付出――提高良好心理素质之方法

前苏联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 白居易也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爱是教育的前提。作为教师,必须是一名爱的艺术家,真心爱护每一位学生,用爱心滋润每一位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爱的海洋中成长!民工子女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就像一棵棵茁壮成长的小树苗,不仅需要阳光的照耀,雨露的滋润,更需要教师给予的关爱。关爱民工子女就要走进他们的生活,教师从心理上真正地关心他们,让他们明白老师心中永远有他们的位置,老师永远都在关注他们,温暖着他们。

小柔,老家江西,父母在市场卖干货。一年级时,被查出患先天性心脏病,病情严重,必须住院手术。在她住院的日子里,我常带学生代表去看她。看到她手术后那憔悴而痛苦的脸,我心里难受,止不住的辛酸泪只好借口上洗手间,偷偷用纸巾抹去。在小柔面前强装着笑脸,握着她的小手说:“这次我看你又好多了……”;“你看,这千纸鹤是同学们亲手折的,代表大家的心愿。我们可想你了,希望你早日康复,和大家一起读书……”为了让她开心,我经常买西瓜、糖饼等去看她。……爱的奇迹出现了!一个多月后,小柔康复出院!家长会上,她爸爸深情地说:“是老师同学的关爱,给小柔带来温暖,带来新生的希望;是老师同学的鼓励,给小柔战胜病魔的勇气。是爱心救了小柔,给了她第二次生命……”

可见,师爱,能教育同伴间的相爱,带动全社会的关爱,能让班级到处充满爱。师爱,能给人第二次生命,它挽救了一位未来的建设人才。教师把爱的阳光撒向每一位外来学生的心田,因为民工子女不姓“外”,弱小群体的民工子女享受到了“同在蓝天下,共享童年”的幸福感。

总之,作为民工子女学习的引领者,我们首先要端正思想,摘下有色眼镜,努力走进民工子女的心灵世界,用真诚的心去和他们建立一种友好、平等的关系。对他们多关爱一点,多理解一点,多帮助一点,多宽容一点,使他们成为性格活泼、自立自强、合群合作的一代新人。让这些同在一片蓝天下的“流动花朵”们快乐地学习、阳光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