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批评教育论文

批评教育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7 18:03:08

批评教育论文

批评教育论文第1篇

关键词:批改作业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目标

作业是学生在学校期间最重要、最经常的学习活动,它对于巩固课堂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都有重要作用。它是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信息的主要手段,是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的依据。它主要由布置作业、做作业、批作业、改作业几个环节组成,是构建学生知识结构、形成基本技能的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通过作业的做――批――改,达到学习的目的,完成学习的目标。

但现行的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把这一完整过程分裂了:学生完成作业后由教师全批全改学生不参与批改过程,只是被动接受批改结果,经过调查分析,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和能力的提高,作业不能及时讲评修改,不利于信息的正确及时反馈,同时,现行的作业批改方式加大了教师工作量,不利于教师进行研究和改革。

我校的课题研究旨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把学生的作业大胆地放给学生去批改,我们可以把批改作业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注重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注重培养学生敢于直抒己见、互争互辩的能力,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进行批改作业教学,使学生不仅能掌握数学知识,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批改作业的几点要求

1.批改要蕴含感情

作业是学生辛勤劳动的结晶,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切不可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否则会对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使他们心里反感,甚至打消做作业的积极性。教师如能认真对待学生的作业,精批细改,在作业本上写上一两句或表扬或鼓励的话,相信学生做作业的效果会更好。

2.批改要认真仔细

不管作业量大小,教师在批改时都应认真、仔细,正确使用批改符号,而且要把修改符号写标准。批改语文或作文时,评语不可太简,书写更要工整。

3.批改要及时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中信息反馈越是及时恰当,学生的学习效果就越好。作业训练尤其如此。教师应在学生完成作业后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向学生反馈作业情况,这样也可以避免因错误在学生脑子里停留时间过长而打下“烙印”,以致造成纠错的反复性与艰巨性。

4.批改要因人而异

批改作业时要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不要墨守成规。对于一些成绩差的学生,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应坚持不与别人横向比较而与本人纵向比较的方法,只要发现学生有进步,就要适当提高分数。对于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来说,平常的得分已不能让他们“怦然心动”。为了激励这些学生,教师就可以打破常规。

(二)批改作业的几种方法

1.教师重点面批

即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对一部分学生,尤其对班级中尖子生和较差生的作业,采取当面批改、现场解说的做法,而不以一般性的态度对待他们,也不以界定答案的正误为终极目标。大量的考评实践显示,作业面批更好的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针对每个学生的知识差异,批改作业当堂当面进行,方法应因人而异,这样做对于促进学生的最优发展是相当有效的。当然很多人认为这是对较差生所用的一贯手法,而重点面批这一艺术性批改策略对于促进尖子生的学习同样非常必要。因为在前后左右的一片赞扬声中,许多学习一贯拔尖、成绩向来优异的尖子生,容易滋生自满心理,看不清自己进一步努力的方向。而当面批改、响锣重敲的做法恰能有效地消除这种隐患。而且这样的批改方式对作业的反馈校正更快,更有效的起到了作业应有的效果。

2.互改与自改

这里的互改,主要是指让同桌同学或前后同学相互交换各自的作业,并进行认真批改。而所谓自改,则是让每个学生都来扮演教师的角色,以批判者的眼光来严格地审查和评估自己作业的正误与优劣。实践显示,这两种艺术性的作业批改策略,也有其独特的优化教学的功能。心理学表明:小学生对于别人对其寄托希望时会体现出相当强的责任心。因而同学互改作业往往能在一定意义上进行比教师更为细致的批改。他们常常会就作业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乃至符号提出质疑、反复琢磨。这种求全认真的态度也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督促自己不再“重复”那些亲自发现的问题。自改法的经常运用,往往有益于学生此类习惯的形成。当然,互改和自改这一策略的实施也不是无条件的。它要求教师在实施时须注意学生的优差搭配问题,尤其要防止两个差生搭挡互改作业的情况;同时还要重视批改方法的指导和传授,使学生真正有效地投入到作业的互改与自改过程中。

3.生评师

要改变以往都由教师评学生的传统,使学生也能发现问题,纠正错误。教师在课前,把布置给学生的作业自己先做一遍,就像数学教师“下水作业”一样,我们估且称其为“下水作业”。通过“下水作业”,教师为学生做出一个示范,同时把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隐藏于习题中,给学生提供一个错例。对于多解的问题,列出几种解法,以便给学生以启示。课上,利用复习提问的时间组织学生批改教师的“下水作业”。由于学生从长期受教师评价过渡成为评价教师,积极性很高,批改的自然很认真。在逐题批改教师的“下水作业”时,学生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反思性的思考与评价,弄清了正确答案,理清了思路,加深了对问题的认识。更可贵的是:自己的思维与教师的思维相碰撞而擦出的“火花”,使问题得到真正的解决,真正的理解,搞清楚弄明白。

4.让学生尝试与体验成功

(1).二次记分法或者第二次批改

传统作业批改是一次性工作,往往是教师经过一番审阅,然后给予一个成绩,或者再配以结论性的评语,工作便算完结。在别人看来,教师批改作业一丝不苟,撰写评语认认真真。而在实践中,学生对作业成绩尤其是书面评语只是一看了之,甚至看也不看,根本不按评语去思考和改正,以至于陷入作业屡做,错误屡犯,学习进步缓慢的不良循环。二次计分摒弃以往那种一次性评分的做法,由教师对学生的试卷、练习及作业先打一个基本成绩,并配以切中要害、恰如其分的评语;然后将作业发还学生,要求他们对照评语,深刻反思自己的作业过程,认真修改相关作业;直至达到要求,再追加成绩。事实表明,二次计分这种艺术性策略的实施,一方面能有效地纠正学生对评语只看不行动的不良态度,调动他们及时修改自己作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能使学生逐渐养成仔细检测作业过程、自觉优化作业思路等良好习惯。总之,作为教师应该舍得送分给学生。

如果说一道题不是单纯的粗心所致,而是没有弄清算理。或许在他的头脑里这已经成了思维定势,这样就可以对学生的作业暂时不评等级,指导他去复习课本上的同类例题,并先加以眉批:“请参考××例题后重做。”等学生弄懂了算理,把错题纠正以后,再进行批改。

(2)一题多改多评价

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许多学生难以一次使作业达到较高水平,得到自己满意的等级。为了调动学生进一步改进作业的积极性,我们可以采取一题多改多评价的方式,逐次提高等级的批改策略。当作业发还学生之后,如果他们能够纠正错误,弥补不足,或者补充更好的解题方法,就可以视情况给以提高等级。为了增强实效,教师还可以在前一次批改时,加些启发性、鼓励性的眉批。换句话讲,应尽可能的克服机械化的批改习惯,更好地引导和发挥学生的潜能,从而达到作业的最大功效。

5.批改方式要创出新意

(1).巡改作业

所谓巡改作业,就是指教师在布置完作业后,走下讲台,来到学生中间,手执红笔,边巡视学生边批改作业。这样做可以随时鼓励学生,及时纠正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而且节省了教师批改作业、学生订正作业的时间,提高了效率。

(2).回批作业

即学生对老师的批改进行回批。有时教师还要进行二、三次批改。一般情况下,老师先布置作业,然后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批改作业,最后做错的学生订正作业了事。这种处理作业的方式不只是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还对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起到督促的作用。尤其对那些成绩好的同学来说,遇到小问题可以得到及时的解决。而回批作业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3).轮流面批

平常学生做作业和老师批改作业是分开的,其实这是不合理的。轮流面批的反馈方式可以使学生及时知道自己的不足。“面批”绝不是当面批评,如能采用面批与鼓励相结合的方法,效果会更好。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科、不同习题、不同学生的特点,创造性地批改,如学生互批、多次加分、家校联批等,以激励学生的作业热情,并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

6.批改学生的“典型作业”

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每天做“下水作业”让学生去批改。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批改学习委员、小组长或某个学生的作业,做为“典型作业”,以代替批改教师的“下水作业”。批“典型作业”的教育示范作用与批教师的“下水作业”大致相同,在批改学生“典型作业”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反思和讨论,得出正确答案,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评价能力的训练。

批评教育论文第2篇

关键词:新生活教育理论 中职作文 评价

一、新生活教育理念的哲学思考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进步教育运动时期,针对传统教育脱离社会实际生活,与当时社会的现实需要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理论家和心理学家杜威建构起了以“教育即生活”为核心的教育理论体系,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 的观点,

在批判继承老师杜威的思想基础上,陶行知把它翻了半个筋斗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这种理论的主要观点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现代语文教学,应当高度重视与生活的关系,从陶先生“生活教育”理论中汲取营养,让语文教学回归我们的生活、关注我们的生活,在生活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与分享。

1998年9月到2002年12月,华中师范大学的郭元祥教授在湖北石首市绣林小学主持了“新生活教育实验”。这种理论认为,从人生和生活的角度看,教育就是构建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的活动,是沟通人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一个桥梁。在教育目的上,教育应把人培养成为个体生活的主体、社会生活的主体。教育的根本价值不是“为生活做准备”,更不是“为职业生活做准备”,在教育过程上,教育不是纯粹的认知活动过程,而是一个文化的过程、“人化”的过程,是人对自然事物、社会事务和人自身的认知、理解、体验、感悟的过程。

因此,从人的生活角度看:“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建构人的生活方式,以实现人的价值生命的活动。其基本活动特征是唤醒与引出、理解与体验、交往与感悟、创造与建构。”

二、新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中职作文评价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具有一定的经验背景的,学习的过程就是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通过与外界的互动来构建新的理解的过程,所以并不存在一种唯一的标准的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并不天然具有裁定者的权利,因此,应当尊重学生的体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师生双向交流对话的评价观,引导学生参与到评价的对话过程中来,真正使评价过程成为师生共同构建意义的过程。”

第二,要确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必须采用发展性作文评价标准,提倡评价标准的多元性,尊重学生的差异,肯定学生的个性,在教学中善于发现学生作文的闪光点,突出正面性评价。要多一些肯定,少一些否定;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些激励,少一些挖苦。小心呵护学生的写作热情,耐心等待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第三,要运用合理的评价方法。新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中职作文教学,高度重视情境的作用,强调情境中心中“真实任务”的解决。与情境性教学相对应,教学评价也应该采用与教学过程和教学情境融为一体的“场合驱动评价”。曹明海先生认为:“评价要与情境性的学习相适应,它不能是一种静态的结果的评价,而更多的是与情境相联系的动态的过程评价。这一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不仅要关注知识的获得,更要关注学习方法、认知策略。它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要采用以学生为主的作文评价形式。新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中职作文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以学生为主的作文评价形式。可采用如下教学形式:(1)教师重点批改。教师要从全批全改转变为重点批改,批改的重心应以把握学生作文的整体情况为主,通过大致的浏览,找出本次作文的进步之处和不足之处;教师的另外一个任务是发现佳作,予以推荐,尤其要找出那些虽然整体上不算完美但风格突出的一批作品予以赞美,从而实现正强化;提倡教师多进行面批,与学生进行直接交流,实现师生平等主体平等对话的教学追求。(2)学生自我批改。“在一个要求人人都能进行自我管理的世界,不断的自我评价是必需的——信心的建立应该包括对于认识自己不断进步的这种信心。”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必须在评价体系中发挥自主作用,为此,教师要放权于生,让学生在自我审视中重新认识自己。(3)伙伴相互批改。伙伴相互批改作文,有利于分享经验、沟通见解、交流感情、拓展视野。把学生分成若干个互评互改小组,先在小组内互评,然后在小组间展开讨论,要求学生把自己对所评作文的有关意见与看法通过口头评议或书面评语简要明确地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培养了修改能力,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4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2]裴娣娜 主编《现代教学论》(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批评教育论文第3篇

一、适应培养方案,寻找课改契点

国内培养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高等师范院校,大多制定出定向于服务基础教育,定位于综合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例,在“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以培养高素质小学师资为主的特色鲜明、湖南领先、全国知名的教学型本科师范院校”[2]的办学理念下,该院经历了由专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到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的成长道路,逐渐摸索出本科阶段小学教师培养目标,即“培养面向基础教育第一线的综合素质优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用型、技能型小学教师”[3]。在这个目标下培养出的一线小学教师,既要具备小学教学、教育及管理的职业素养,又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文化与艺体的综合素质。这实际上就是职业型、文化型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从培养目标看,社会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呈现出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小学教育专业文艺学理论课程的改革也迎来更大的契机。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小学教育专业必然要突破传统汉语言文学课程设置的限制,打破一般师范类及普通综合类院校的模式,向实用性、专业型和开放性、素质型过渡,使学生在研习理论课程时,除了理性思辨的培养,理论体系的消化,还要适应复合型小学教师培养模式,从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实践方法、考评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走出学院化理论知识教学的旧框,突出对新问题、新领域的应对能力,探索合理科学的文艺学课程教学的具体途径。

二、调整课程结构,培植特色课程

文艺学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二级学科,担负着传授文学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文艺观念、训练学生理性思辨能力和创作鉴赏文本等任务。小学教育专业的文艺学理论课程同样肩负着传授基础文学理论的任务,但基于有特色的复合型小学教师培养目标,与普通高校同名课程存在着差异,需要在讲授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调整课程的结构,培植具有职业特色和人文特色的文艺学理论课程,彰显其独特地专业价值,以及面对小学教师培养的适应能力。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例,文学概论、中西方文论是必修的基础课程,从课程设置上来看与其他普通院校无异。而美学课程在以往都是文艺学限选课程,学院将其与小学教育教学联系起来,开设了“小学美育”这样的特色课程,这种适度改良是创新性的尝试,开辟出一块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新领域。该课程明确小学美育的专业定位,建构包括接受论、主体论、过程论、环境论等全方位的课程体系,秉着实践性、审美性、师范性的原则,架设起完整理论体系与小学教育职业实践之间的桥梁,探索诸如小学生的审美心理与审美活动的特点、小学教师的美育角色、小学各科教学的美育功能以及授课教师的审美修养等问题,为培养职业型、文化型相结合的复合型小学教师提供理论课程的实际支撑。结合教学实践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文艺学课程体系作这种结构性调整实属必要。循着“小学美育”课程改革的思路,文艺学其他理论课程也可以进行有效调整。如文艺心理学,可以适当简化基础知识结构,选择有专业依据的针对性知识要点,与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挂钩,探寻小学教学中创作与阅读文本的心理学特征,从而加强理论课程的职业化储备和人文素质培养。写作学课程除了讲授写作主体素养、写作客体要素、写作文体技法等基础理论之外,应挖掘写作技能实践,归纳多样化的训练活动,开辟与学术论文写作和小学教师职业写作相关的专题,助推文艺学理论课程适应小学教师培养目标的整体框架建设。

三、整合教材优势,完善教学内容

纵观目前的教材建设,包括普通高校通行文艺学教材与针对小学教育专业编写的文艺学教材,还是存在偏重体系化和缺乏职业针对性等不足,因而有必要兼顾体系化与专业化双重特点,进一步完善文艺学理论各级课程的教学内容。高校通行教材往往从宏观的角度建构理论课程严密而庞大的体系,强调体系的完整与内容的系统,强调“本质化”,内容上出现“哲学化”倾向,整个体系从理论到理论,不免艰涩。但作为理论课程,这种教材表现出理论的严整性和逻辑性,有利于学生思考能力和理性思辨能力的养成,这是其明显的优势。而针对小学教育专业的文艺学教材,主要围绕“文学概论”展开,并未辐射到其他相关理论课程,单就文学概论的教材来说,它们减少了纯粹理论阐述的份额,降低了理论教材的阅读难度,更有针对性的建立理论知识框架,将传统型知识要点、前沿知识导入与职业一线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这是其突出的优势。如果仅就“文学概论”而言,我们能比较轻松地整合两类教材的优势,完善教学内容,既保证理论课程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又以前瞻性的眼光完善理论课程的实用性,满足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下职业素养培养和文化素养培养的需要。具体来说,“文学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可以紧扣小学教师文学鉴赏与文学创作的能力培养,提高其文学领域的指导能力,并增设“儿童文学概论”这一极具专业针对性的章节,以精深理论与批判眼光架设理论知识与特色专业的桥梁。这在目前的文学概论教材里还未出现,只是在“儿童文学”这个新的研究领域里涉及到,以一种“史”的眼光梳理儿童文学的发展情况,这种研究缺少开阔厚重的文艺学理论背景,也不具有独立的理论研究条件,难以从理论的高度俯视整体儿童文学现象,概括儿童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这是一块亟待开垦的责任田。文艺学理论其他课程也应该尝试将传统理论体系与实用职业技能结合起来,在教学内容中增加针对小学教师文学教育水平与教学科研能力的实用知识,增强理论与实践的粘合度,在强化学生职业意识的同时,打破封闭的理论体系,融入人文审美因子,培育学生情感性、体验性、形象性的审美感知,实现综合文化素养的提升。像文学批评课程,无论是中国文学批评理论,还是20世纪以来西方前沿性文学批评理论,都是纯理论的,将这种艰深的理论知识全盘灌输给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并不具有适应性,大多学生都感到枯燥无味、艰涩难懂。如果将中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与小学语文教学联系起来,为小学语文教材与课外阅读文本提供科学实用的文学批评依据,一定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的热情,并为培养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做出具体贡献。如果将20世纪以来西方的文学批评流派带入到对当下各种文化现象的解读,像80后写作、网络小说、青春类小说、手机文学、超文本等青年学生关注和喜爱的现象,当然能拓展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关注当下、批评当下的能力。

四、摸索教学方法,优化实践教学

基于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文艺学理论课程改革除了从整体着眼设置课程结构和调整教学内容,从具体操作方法上也要有规划与统筹。上述事实说明,针对小学教师培养的文艺学理论课程应该从细节上寻找一致而有效的方法,而这些方法的主格调就是:淡化理论哲学化色彩,优化实践“文本化”途径。在诸多教研资料中,人们常常提出具有操作性的教学方法,并集中于辅助理论阐释这一定位。像互动式教学与多样性教学,体现出调动学生自主意识与综合使用教学手段这两种最基本的革新思路。纠其根本,在于冲淡理论形而上思辨的哲学化色彩,淡化高密度、体系化理论讲授形式,作出立足于课程特点的适应性变通。传统的讲授形式将抽象而系统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确实给学生一种鸟瞰全貌的高度,严密而富有逻辑性。但由于教师掌握学生情况的误差、学生们知识结构本身存在的差异以及功利性学习态度,这种教学形式弊大于利,严重抹杀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否定自身、抛弃理论,因为从文艺学学科萌芽开始,理论就是其得以独立存在的基石,特别是20世纪理论作为独立地位的出现,文艺学课程大多成为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诊断理论课程症候之后,我们可以做的就是,顺应时展与专业特色,探索实践教学的根本方式,即实践教学“文本化”道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成了公认的出路,而“文本化”实践教学则是对众多具体细致的教学方法的提炼和统领。文艺学理论课程的重点不再是教什么的问题,而是教授如何接受和解读文本,围绕众多形式的文本展开基础批评、古代文论批评、西方现代派批评、文艺心理学批评、哲学美学批评等多样化批评路径。弗莱《批评的解剖》有一句话说得很精辟:“教授常常感到很难去教授文学,因为事实上这是很难办到的,能直接教给学生的只是文学批评。”小学教育专业的文艺学理论课程需要在文本选择、批评样式、难度把控、比重分配等方面做出有效调整。首先在文本选择方面,从小学语文课本、儿童文学作品中精选文本,注重文艺学理论对这些文本的涵盖事实。其次是批评样式,一般而言,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形式都追逐多样化、多层次、多角度的实际效果,诸如分组讨论作品、集体研究专题、辩论不同立场、一人一份读书笔记、原创作品鉴赏会议、情景教学模拟等形式,都较好地接触文本、批评文本,教师在展开实践教学活动时,注意引导学生拓宽批评思路、正确选择批评视角。再次就是难度把控上,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职业角色意识与文化视野的程度都是有限的,教师提前评估文本深度、批评方法的难度、学生对实践活动方案的理解程度、方案的可行度,在实践活动的进行中,也要及时判断进展的效果值,作出适度调整。最后在比重分配方面,根据文艺学学科各门理论课程的不同性质及其所处的学科结构点来设计具体方法,注意调试好各课程实践教学“文本化”的均衡性和合理性。既要尊重该学科本身的共同性质,又要体现不同课程的特殊要求。只有切实开展这些方面的实践教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理论与文本素养,为其承担小学教学的责任提供专业知识与综合视野的双重保障。

五、拓宽考评渠道,更新操作方法

批评教育论文第4篇

1美术批评在美术教育中的地位

美术批评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美术教育中的开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通常情况下的美术教育包括了美术理论、美术史以及美术批评三个部分,其中美术批评是整个美术教学的侧翼,是对美术史教学的重要补充。美术批评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采用正确的方法和眼光对美术发展过程中作品的内容以及形式等进行评判,因此美术史和美术批评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经过美术学长期的发展,人们已经形成了非常牢固的美术史以及美术理论基础,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对于美术批评的研究还相对较差,没有跟上美术史和美术理论的发展步伐。美术批评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对美术作品中的所有内容进行分析,深刻挖掘美术作品中的价值以及美丑,批评过程中需要学生不同优化自己的语言结构,并且付诸实践。因此,加强美术批评在美术学科中的建设,让美术批评成为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成为当前美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

2美术批评教学的质量和意义评价

(1)美术批评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美术批评作为一门独立的美术教育学科,能够为学生提供非常完善的美术理解和欣赏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对美术作品进行审视和评论,展现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真实情感,并且实现对学生独立自主意识的培养。所以通过研究美术批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相关美术作品的价值,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感受能力,所以说美术批评课程是现阶段美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培养方式,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开展美术批评教育是现阶段学生美术能力教育的重要组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该课程的作用和地位,逐步培养学生对批评独特的认识。

(2)美术批评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美术批评能够在美术作品评判的同时,实现对作品内容的评判,同时为美术作品赋予新的艺术形式和内涵,实现美术所创造和实现的各种繁荣。现阶段美术包含的内涵非常丰富,其涉及的问题也是方方面面,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增加对社会的了解程度,以及对生活的理解能力,通过对当今社会中各种现象和心理的分析,找到影响其美术作品的因素。美术批评还能够实现对艺术的创新,为人们的艺术作品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在评论过程中,评价人员要充分考虑美术作品和美术实践两个要素,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够真正理解美术作品中的内涵内容,才能够形成对其正确的评价。

3美术批评教学模式的探索

素质教育的实施,对美术批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提高美术批评教学的教学质量,广大专家和学者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下面我们就常见的几种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1)课堂对话式教学模式。对话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通过一问一答来完成课堂内容的教学,在对话过程中教师不会讲授任何跟美术相关的内容,只是起到了一个引导作用。进行对话的目的是充分挖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想法,当然有理性的也有显性的,此时的对话过程中,学生的思路是非常混乱的,说出来的内容比较杂乱,一般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但是这并不影响课堂的教学,正是在这个对话进行的过程中,学生充分表达了自己对作品最真实的感受。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将这些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引导学生对专业的词语对作品进行描述和评判。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采用引导性语言,帮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桥梁,使其能够相互支持和融化。这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批评过程中尽量采用自发的意识,然后在自己对艺术作品中所表达内容理解的基础上,公平公正的对作品进行评价。

(2)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将班级内的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小组,将小组合作讨论代替原来的全班性讨论。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充分调动班级内的每个学生,增进班内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但在这里我们需要将小组讨论的形式和结果进行说明,这种讨论可以在小组内,也可以是小组之间,但是讨论的过程是学生之间思想和观念进行交流和补充的过程,并不是学生寻求生理和进行辩驳的过程。如果课堂变成一个纯粹的辩论场,那么就没有批评思考可言。因此各小组同学既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还要学会接受别人不同的意见和建议。

(3)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究式美术批评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站在一个研究者的角度,根据教师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询获得最终的答案。整个问题答案寻找过程中,学生都必须占据主体地位,每个环节需要学生自己质疑,回答和归纳。该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比较清晰的逻辑思维,提高学生对美术批评中各种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记忆能力。但是该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老师事先无法预料的,所以对教师专业能力水平的要求较高。

4结论

批评教育论文第5篇

作为受教育的中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真正定型,正处于人生关键转型期。作为中学生的语文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切实有效地批评教育,更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使用艺术性的批评方法和注重语言的艺术性。

一、教师批评语遵循的原则

批评是一门值得深入研究的艺术。正如“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一样,批评虽无定法、定式,但也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严宽适度原则

严宽适度原则是指教师批评中学生时要把尊重宽容与严格要求两者相结合。批评学生时首先要爱护、尊重、信赖学生,宽容地对待犯错误学生及那些后进生,决不能挖苦、讽刺、羞辱甚至责罚学生。同时要以德服人。其次,批评前要了解事情的原委,不能仅凭一面之词、表象而妄下结论;批评时准许学生申诉辩解;批评后更要关注学生情感变化,进一步巩固批评教育的良好效果。

(二)时间空间原则

时间原则指教师批评教育学生时要适时、及时,把握好时机。学生犯错应得到及时地批评教育,对该生反馈相关信息,帮助学生尽早地认识自身错误。对待常犯错误的学生,教师要耐心地等待其行为转变。

空间原则是指教师批评教育学生时注意环境、情境、场合,是当面批评、当众批评,还是私下沟通交流。对于犯一般性错误的学生,私下交流、个别批评教育即可,而对于影响大、性质严重的犯错误学生则应在公众的场合中教育。

(三)就事论事原则

就事论事是指语文教师批评中学生时要客观辩证地进行分析指正,既不要通过此事延伸、提及其他事情,即所谓的“举一反三”,也不要全盘否定学生以往种种做法、行为。否则极易使学生产生挫败感、失落感,对学习、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愤恨情绪。

(四)因材施教原则

具体说来,对于胆小怕事、心灵脆弱的中学生,要给与更多的关照,运用暗示鼓励性语言对其进行耐心地教导;对于自卑的中学生,要采取暗示、表扬等方式进行教育,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适时加以表扬;而对明知故犯、屡犯不改的学生,应用严厉的态度、尖锐的言辞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从而使他们幡然悔悟。通过区分不同类型的学生而对其批评教育,避免了简单化、公式化。

二、教师批评语运用的方法

中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是自尊心较强、具有自我认知能力、易情绪化的中学生。作为教育前沿的语文教师,需要认真探寻思考,找到既切实有效而又不会伤害学生的批评方法。

(一)客观辩证批评法

现阶段的中学生大多都是家庭的“小皇帝”、“小公主”,备受家庭的宠爱。受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中学生较关注个人利益得失,常表现出任性、责任心不强、受挫能力差等特点。对班级事情显得漫不经心,人人都想争做学生干部,没有为同学服务等意识。对此,教师要谨慎地选择适合学生个性特征的批评方法。

(二)角色转化批评法

角色转化批评法是指让学生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认识分析自我行为。此原则可用于多种场合,比如班级同学发生口角最终大打出手,不防运用此方法,劝诫双方保持冷静、易位而处,站在对方的位置上看待整个事件,让双发尝试体会对方的内心感受,教其如何将心比心地认识自身不足,认真反思自我行为。

(三)心灵沟通批评法

如果教师要改变学生的态度,仅仅提出良好性的建议并不够,必须让学生喜欢你。具体而言,在某种程度上,学生愿意把教师当成他们的知心朋友,也期待教师能够把他们当做好朋友;此时,教师不仅要做一名聆听者,耐心地倾听他们的诉说,同时,也要在生活中加强沟通,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灵距离。

(四)书信网络批评法

用书信网络等形式传递批评信息,借助于这些现代传播信息的手段,尤其是网络符合当代中学生交流习惯口味,尤其适用于加强与性格内向学生之间的沟通,学生通过这种途径诉说自己的心事,可见,书信网络已成为师生间交流的新桥梁。

三、教师批评语使用的语言

(一)教师禁忌性批评语言

一些教师认为,教育学生越严越好。实际上,如果运用不当的方法,不注意语言的使用,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教育目标。诸如讽刺、揭短、挖苦、威胁性语言是万万不能使用的。

教师禁忌性语言是一个值得广泛重视的问题,教师应用文明语、艺术性的批评语言来代替这些禁忌语。

(二)教师艺术性批评语言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更要注意用纯美的语言触动学生的心弦,其产生的力量会让学生改正缺点错误,即便顽石也能绽放美丽的花朵。那么,在语言表达艺术方面,语文教师应注意什么呢?

1.富有哲理、旁敲侧击

语文教师在语言表达上不仅要做到以情感人,同时也要以理服人。在批评中学生时,并不直言其事,而借助于运用寓言故事、逸闻轶事、历史典故,也可举例子、打比方、讲笑话,学生会听出话外之音,反省思考。

2.幽默风趣、寓庄于谐

在幽默愉快的语境中,师生间没有心理隔阂与障碍,在这种氛围中的沟通就是所谓心照不宣的默契。

3.欲抑先扬、抑扬有致

欲抑先扬,就是教师批评对待犯错误的学生不开门见山批评,而是先提出错误言行所蕴涵的积极目标,以此消除学生戒备心理、对立情绪,以便指出其错误。

4.严话宽说、提醒点拨

温馨提示般批评前提是理解、宽容与爱,使得被批评者对改正自身缺点更加自觉并充满信心。教师也可运用含蓄委婉的语言,对学生不良行为从侧面敲击一下,提醒点播、巧避锋芒、促其深省。

5.正话反说、明话暗说

中国古语说:“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师生沟通中,教师有时为了更好地达到目的,口头说出的意思和自己的真实意图恰恰相反。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能够正确分析教师正反、明暗话语之意。

6.态势语言、鼓励暗示

批评教育论文第6篇

人民日报1月5日刊登的文章“‘老师不敢批评学生’谁之过”一文引发社会关于教师批评权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针对“现在这世道;都不敢批评学生了”的现象;该文建议:老师不敢批评学生;受害的首先是学生本身;适宜的批评有百利而无一害。

围绕人民日报刊登的这篇文章;今天特别推荐北京市育英学校校长、数学特级教师于会祥所写的该文读后小记;和圈友们一起分享。

不知从何时开始,老师批评学生成了个“事儿”。不信,你看最近的新闻:河南省信市某高中老师,因批评学生上课带手机,被学生家长殴打致右耳膜穿孔;湖北省赤壁市某初中老师,批评了一位逃课去网吧的学生,结果学生离家出走,老师苦寻6天才将其找回……

老子管教孩子,老师管教学生,自古以来天经地义,初会学话的小儿都会念“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可现如今,老师批评学生,怎么那么容易“惹祸上身”呢?

应该看到进步的一面。那就是,“教与学”的关系越来越摆脱原来“天地君亲师”的唯上论、唯师论,越来越追求“教学相长”的境界、师生平等的关系。近一年多来,教育界发出越来越多这样的声音:教育也要“供给侧改革”,要贴近“学生的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即使是选拔录取,也不能“见分不见人”。

在这样的情形下,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赢得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尊重,也就成为大势所趋。那些原来见怪不怪的体罚陋习,已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上有师德“红线”,下有自媒体遍地开花、“捂盖子”越来越难的社会监督,一些品行不端的老师受到了惩罚,敢于触碰底线的人越来越少。

然而,凡事过犹不及。“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学生做得不对,老师自然要批评,假若是非不分,如何称之为“教育”呢?问题似乎就出在这里。今天的孩子,都是每家每户的“小皇帝”“小公主”,自出生就三代六口围着转,不但习惯了对长辈呼来喝去,长辈还一副“很受用”的模样。试想,这样的孩子进入了学校,面对老师的批评,怎能坦然接受?一遇批评,孩子往往觉得受了天大的委屈,要么“揭竿而起”、离家出走,要么向家长“告状”。可悲的是,“熊孩子”背后往往是“熊大人”,一听孩子受了“委屈”,心里便老大不痛快:我都舍不得批评,你竟敢批评,那还了得?

学校的校风、校纪、学风也因此走了下坡路。笔者几次听到老师私下感慨,“现在这世道,都不敢批评学生了。”

老师不敢批评学生,受害的首先是学生本身。比如,面对校园暴力,老师如果不敢大胆出手,及时批评制止,一方面会纵容施暴学生,使其逐步走上歧途;另一方面,也会使受欺凌学生雪上加霜,造成二度伤害。同时,这也是对双方学生家庭及社会的不负责任。

老师不敢批评学生,绝非小事。学生如同树苗,如不及时修枝剪杈,极易长成“歪脖子树”。孩子不能在蜜糖和赞美声中长大,适宜的批评有百利而无一害。很多人长大后对老师充满感激,就是因为老师及时给出批评,“悬崖勒马”,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更有意思的是,很多老师感慨,毕业后真正感恩老师者,往往是那些受批评多的学生。

在这里,有必要提醒家长一句:溺子如弑子。大多数老师是为了孩子好,很多老师的批评是“爱之深、责之切”。只要批评得对,家长就应该支持老师。况且,孔子尚且“吾日三省吾身”,孟子尚且推崇“闻过则喜”,一个成长中的孩子,做得不对、做得不好,怎么就批评不得了?反之,如果一个孩子上学时对校纪校规无所畏惧,对老师批评难以接受,等将来长大成人走向社会,能不被社会狠狠“教训”吗?能成长为有用之才吗?

当然,作为教师,还是要讲求方式方法。毕竟,批评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能用艺术化的手段使学生变得更好,才是教育的真谛。

于会祥校长读后小记:

读完这篇文章,有很多的感慨,也有很多的无奈。从前几年对“独生子女教育”的讨论、到近几年家校矛盾的频发、又到了“老师不敢批评学生”的地步。作为一个有着三十三年教龄的老师,目睹了很多教育的无奈,既有家庭方面的、又有学校教育方面的。造成这些现象有着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可能责任不能完全归于家庭或者学校。很庆幸,社会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也会进一步引起家长、老师的重视、思考。

批评教育论文第7篇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批判性思维能力 培养途径

1.引言

知识时代的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出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而创造性的培养关键又在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没有批判就没有创新,这已成为教育界人士的共识。早在19世纪30年代,美国教育界就兴起了批判意识的教学尝试和改革,以杜威为代表的教育家主张,教育在充实人的知识结构的同时,也应培养批判权威的意识。国际公认的批判性思维权威理查德・保罗指出,批判性思维是构思教育改革和教育调整的核心,国内学者刘儒德认为批判性思维是指对所学的东西的真实性、精确性、性质与价值进行个人的判断,从而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作出合理决策。

语言和思维是不可分的,但是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虽然语言技能较强,但知识面不够宽,不善于从事深度的跨文化交流,缺乏较强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考和辨析能力。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外语教学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无法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不利于外语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多角度分析问题等多种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语言技能训练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两者不可偏废。

2.大学英语的课程特点

2007年我国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强调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与交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毕业走向社会后自我发展完善”(张尧学,2008)。大学英语对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运用英语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大学英语课上的篇章阅读是一项高度积极主动的创造活动,我们应当改变以往过分注重字词、短语和句子的理解而忽略学生对篇章内容的思考,通过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自主挖掘篇章知识,并在这一过程中训练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各项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1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首先,授课教师本身应当具备批判意识,敢于对自己潜在的固有观念有所意识并能提出质疑。后现代教育学者美国的多尔曾指出,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再是解释者、他人价值的强加者、外在的专制者,而是对话者、转化者、内在于情境的领导者。该情境的形成需要构建良好的学习共同体,展开带有批判性的对话,把思想抛入每种可能性的集合中,成为没有人拥有真理,但每个人都有权利要求被理解的迷人的理想王国”(汪霞,2003)。其次,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感受到师生平等、受到尊重,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不要同化学生的思想,应鼓励多元和发散思维,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应用与课文相关的信息进行决定、推论,区别事实与观点,比较并解决问题,最后作出判断和创新,这样才能使学生养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应当使学生意识到英语课的“批判”,一是对课文内容的批判,一是对自己认识的局限性、片面性的批判。通过正确利用批判性思维,把自己的思考逐步引向深入、辩证,最后构建自己的意见和设想。

3.2设计问题,在讨论中寻求答案。

在处理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建构学生的衔接、连贯、修辞、文体、篇章模式、篇章策略、文化和交际等元篇章知识。分析问题可提供给学生批判性地思考问题的机会。教师可通过让学生思考与课文有关的某一问题或说出对某一问题赞成与反对的理由,使他们批判性地思考影响他们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在讲到某一课时,教师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教师首先提出几个问题,并接着让学生讨论对文章的理解,然后小组代表分别发言,看是否能够达成共识,如有分歧,则展开正反方之间的辩论,教师给予适当的点评。然后就课文的内容确定与他们生活、兴趣相关的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结合社会现实进行批判和质疑。对于提问来说,重要的不是教师要提什么样的问题,而是教师对语篇的控制,以及让学生接触语篇的方式,在提问―讨论―回答的交互过程中,充分借鉴和提出的铺垫式教学理念,既可以教师提问为主,也可以学生提问为主。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学会运用苏格拉底式的“产婆术”式方法,学会引导,而不是自问自答,目的是构建篇章知识及其思维模式。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他们经过体会自己构建知识,并把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认知过程。学生的思路得以开阔,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

3.3课后练习与课外活动

对于课后练习部分,教师也不宜直接向学生灌输答案,可以让学生在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总结出自己所掌握知识的弱点,分析其共同特点,制作出解决问题的具体答案,并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巩固其知识结构。这个过程也体现了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综合和评价的过程,对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很有帮助。

在写作练习中,教师可针对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话题命题,每课让学生写作一直两篇议论文,教师不要直接收上来判作文,而要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用英语讨论、评判作文,由小组长写出书面的小组意见拿到课堂上讨论,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缜密性,使学生观点更具说服力不是仅靠说说而已,要使学生在大量的实践过程中逐步提高。

在课外,可以依托学生社团或以班为单位开辟英语广场、英语角、多媒体语言实验室、无线听音室、光盘阅览室等,为学生“创造”趋于逼真的语言环境,用因特网、校园网等资源优势建立“网络”学习室。依托这些硬件,组织学生开展英语演讲、英语辩论等比赛活动,以及英语写作、笔译、口译、英语夏令营等活动。这些课外活动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英语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材料,优质的语言学习环境,而且在趋于逼真的语言环境中,学生必须要以自己所掌握的学识进行评价、判断和推理,这样就不知不觉地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当然大学英语教学更应结合大学生的通识课程,如哲学、逻辑学和论辩学等,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4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质疑的勇气和筛选的能力,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地看,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评价方式还偏于传统,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高低仍然主要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判。加上目前大学英语课的考试题型主要以客观题为主,主观题较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我们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价方式应通过多渠道收集、分析学生学习的信息,了解学生的兴趣与需求,既重视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评价,又重视对学生情感及行为能力的评价,覆盖整个教学过程中多方面的内容,突出课堂思考提问的考核。让学生有多次机会全面审视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在不断的改正和肯定中得到提高。

4.结语

总之,将批判性思维的理念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不仅仅是通过批判来获得知识和能力来完善思维,更会培养学生不盲从权威,不迷信书本,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在否定中创新,从而通过批判来完善人格,使学生在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里有选择性地获取外来信息,对信息进行适当的评价,然后给出决策。这样可避免被动地、全盘地吸收外来文化,又能加强学生的文化平等意识,保持中国的文化特色,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地取长补短来丰富中国文化,使其在汹涌的全球化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果忽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就会形成学生被动听讲、被动理解和被动接受的惯性,缺乏主动思考,宁可绝对相信老师的权威,而不相信自己的质疑和判断,学生一旦给以独立从事评判的机会,他们就变得无所适从,因此不拘泥于传统思维定式的批判性思维,是外语类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管宏斌.论批判性思维在数学教学中的建构[J].教学与管理,2006,(1).

[2]李瑞芳.外语教学与学生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外语教学,2002,(5):61-65.

[3]李惠胤.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探索[J].广东外语外贸大报,2006,(2):86-89.

[4]李梅兰.论批判性阅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莆田学院学报,2007,(8).

[5]梁小贺.论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教育――以历史学科为例[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4).

[6]刘儒德.论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和内涵[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1):56-61.

[7]刘伟,郭海云.批判性阅读教学模式实验研究[J].外语界,2006,(3):14-23.

[8]罗清旭.批判性思维的结构培养模式及其存在问题川.江苏教育研究,2000.4.

[9]潘家明.批判性阅读教学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J].教育探索,2009,(3):121-123

[10]潘飞南.现代英语教学与创造性思维力的培养[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0,(5).

[11]汪霞.课程研究:现代与后现代[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12]文秋芳,周燕.评述外语专业思维能力的发展[J].外语学刊,2006,(5).

[13]杨桂红,韩丽.外语教学改革中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问题研究[J].学术论坛,2006,(4).

批评教育论文第8篇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地理教学;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4-0322-02

一、批判性思维的内涵

1.批判的界定。“批判”源于希腊文,它由两个希腊词根合成,第一个词根是“kriticos”,含义为“提问、理解某物的意义和有能力分析,即‘辨明或判断的能力’”;第二个词根是“kriterion”,含义为“标准”。因此,从语源上,“批判”的基本含义是“基于标准的、有辨识能力的判断”。而现代牛津高阶词典中的“批判”的意思是“指出(文学、艺术等)缺点的评论手法”。《韦氏新世界词典》中把“批判”定义为“以仔细的分析和判断为特征的”、“试图进行客观的判断,以确定正反两方面”。现代学界通常认为,“对错误的思想、言论和行为作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分析判别、评论好坏。”

2.“批判性思维”界定。批判性思维的传统定义有两个。其一,“现代批判性思维之父”杜威给出的定义是:批判性思维即反省性思维是指能动、持续和细致地思考任何信念或被假定的知识形式,洞悉支持它的理由以及它进而指向的结论。其二,美国批判性思维研究的开拓者罗伯特·恩尼斯给出的定义是:“为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时下,批判性思维的定义仍然未统一,研究的侧重与分歧经纬分明。美国哲学学会在20世纪90年代德尔菲研究的结论是:“批判性思维是有目的的、自我校准的判断。这种判断导致解释、分析、评估、证据、概念、方法、标准或语境的说明。中国学者一般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以逻辑为工具,研究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普遍使用的非形式推理、论证的方法和规则。它是一种理性的思考行为或思考过程,即反思和质疑。它要求人们对获得的各种信息和人们自身的思想、行为进行反思和质疑,有理由地对一切信息作出评判。

二、批判性思维的研究对象及其方法

学界对批判性思维的研究对象,至今没有统一的划定,依据“家族类似”分析方法,其共同的立场主要涉及以下一些问题:(1)论证理论。关注运用于公众生活的、基于自然语言的论证是一种辩证的过程;怀疑仅靠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就能充分刻画所有合乎逻辑的论证模式,力求发展一种超越归纳和演绎的更加安全、完整的推理理论。(2)论证评价与批评理论。评价与分析论证存在的标准和规范是逻辑性的,而非修辞性。(3)前提假设问题。前提假设是什么?如何识别和处理前提假设?前提假设的评价意义是什么?(4)语境问题。语境构成要素是什么?语境对论证的意义有何影响?(5)逻辑训练理论。逻辑学训练应有助于培养人的批判性思维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此可见,批判性思维主要研究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使用的真实的论证。论证是人们交流、表达思想的主要载体。人们要沟通交流,首先要批判地思考得到的信息。哪些信息是真的?理由是什么?哪些信息是假的?理由又是什么?批判性思维能帮助我们分清是非和真伪,有效地沟通和交流。批判性思维是一个提问且给出理由即论证的过程。一个好的提问能帮助我们达到分清是非真伪、有效沟通交流的目的。

三、批判性思维的作用及意义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批判思维是人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基础,其高度批判性源自于以质疑为本质特征的批判意识和精神,正是对原有理论的勇敢质疑和强烈的问题意识,才使新的理论不断涌现,不断完善原有的学说,使科学理论不断地接近事实,接近真理。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对任何理论都要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善于提出问题,才能发现更新的世界,体验人类认识自然的无限性和真理的无限性,逐步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深受教育界重视,在于和教育与心理发展新理念密不可分的联系。教育通过文化传承培养新社会成员过程,其目的是使新社会成员能够继承并发展现有社会文化,以求不断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将人类社会历史文化内化为个体的心理智慧;关注理想个体心理发展,个体心理发展是个体自身自主建构与社会文化外在引导共同作用的结果。教育的价值引导体现为在教育中蕴涵着教育者的价值选择与预设,教育的目的是不仅要使个体继承现有文化,而且能创造新文化,个体必须具有独立的评判能力,以便能够评价现有文化中什么是真实、有意义的和有价值的,而且更要能够评价其所创造出的文化是否有意义和价值。总之,自主建构与价值引导的对立统一意味着个体本身具有、需要具有、也必须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深受教育界重视,由于它在信息社会里能够获得重要的现实意义。众所周知,在信息社会里,信息是首要的资源,选择性地获取信息并进行适当的评价,然后做出决策,如果离开了独立的批判性思维,就可能被信息大海所淹没、迷惑、误导。因此,人们把批判性思维列为未来社会的公民必须具有的五大技能之一(另外四项技能是处理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全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