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周边环境安全论文

周边环境安全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7 18:01:29

周边环境安全论文

周边环境安全论文第1篇

一、健全管理网络,抓好队伍建设

该校成立“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校长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组建了由镇政府司法员、学校行政、年级组长、班主任、村小负责人、生活教师组成的“学校周边环境治理”队伍,聘请了镇综治专干田忠担任“学校周边环境治理”联络员。把“学校周边环境治理”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年初认真制订“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年末认真进行工作总结。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他们层层落实“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岗位责任。每期开学,都要和学生及其家长签订《学生安全责任书》,与完小各班主任、村小负责人签订《综治、安全生产、周边环境治理责任书》,在每个教室张贴《学生安全常识》,公布学校校长、主管的电话。坚持每月召开一次综治、安全生产、周边环境治理工作例会,在例会上认真总结本月综治、安全生产、周边环境治理工作,部署下月工作。充分利用两操集会时间,值周行政和值周教师结合本校安全、文明的正反两方面的典型,进行表扬和批评教育,常抓不懈。

该校行政管理人员每周轮流值周,参与一天管理的全过程;两位值周教师负责督查学校的纪律、卫生、勤学;班主任管理本班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每一个环节;生活指导老师负责学生的生活管理,指导学生睡觉、起床、就餐等工作;遇到特殊情况,学校巡逻队对学校的重点部位进行重点防范,有必要的时候进行通宵巡逻、值班。这样保证了网络管理机制的顺畅、运行协调,使学校提出的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及安全检查的要求能落到实处。

“学校管理靠大家,安全工作人人抓。”该校动员,组织全体师生员工共尽综治、安全生产、周边环境治理的责任和义务,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建的良好氛围。

二、坚持预防为主,强化安全意识

周边环境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不能有任何松懈、麻痹思想。在每周召开全校教职工例会,该校行政都要传达、学习上级有关部门对周边环境治理工作的文件、指示,通报各地周边环境治理事故的典型,使警钟长鸣,增强教职工安全意识。对学生,除了班主任经常加强安全教育外,该校行政经常利用校会、升旗时间对全体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不定时地检查学生宿舍、走廊、楼梯、过道的防范工作,如有疏忽,及时提醒。

为了强化校园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治理氛围,今年4月,该校投入了7400元的校园文化宣传经费,订制了铜制的校训、xxxx及办学思想理念、办学思想宣传牌。更新了班牌,布置了办公室、教室等,校容校貌焕然一新。今年5月制作了“明德小学”宣传dvd光碟,用优美的教育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一项项教育成果教育学生热爱学校,珍惜学习机会。该校开通的校园广播室每天两次播音,以宣传“安全文明校园”创建为主,营造“安全文明校园”创建的氛围。每期进行1次少先队园地建设评比,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每周进行1次班级流动红旗评比,鼓励先进班级;每期期中、期末各进行1次法制、安全教育,平时结合学生实际进行的安全、法制教育,使安全教育经常化;每期组织教师进行1次家访,宣传学校的办学情况,协调学校周边关系,让社会、家庭、群众理解学校、重视学校、热爱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周边环境。

三、落实过程管理,确保校园和谐

按照“集中办学,发挥规模效益”的指导思想,该校逐步推行集中办学,现已实现了全学区三至六年级集中,学生的生活、安全管理难度增大,校园安全、稳定是集中办学的基础,是群众关注的焦点。他们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行科学管理,确保校园和谐。

1、理论学习,依法执教。该校规定,教师必须认真进行理论学习,用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依法执教。他们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党的教育政策、法律法规,不断强化教师依法执教意识,指导教师学会用法律武器武装、保护自己,依法执教。要求教师每月写字数在800字以上的政治学习笔记2篇,严格《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省教育厅十条禁令》,严肃处理体罚或变现体罚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收费,认真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解决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提升教育形象,构建和谐的周边关系,营造全民重教的氛围。

2、管理网络,网络管理。为了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他们对学生实行网络化教育管理,形成了“学校行政—值周老师—班主任—学生”的网络管理。值周行政负责对班主任工作的检查督促,并于每周例会上进行小结。值周教师负责学生一日常规的检查落实,并把检查结果在学校一日常规公布栏上按天公布,每天利用集会时间进行小结。少先队负责利用校园广播室、开展班队活动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法制辅导员和学校综治专干负责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周边环境安全论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构建和谐、安宁、卫生、清洁校园为目标,以预防为主,突出重点,主体防范,确保安全为指导方针,以全局意识,安全意识,忧患意识统揽学校工作全局,确保在校园环境整治工作方面不出问题。

二、成立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领导组

学校高度重视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明确职责。将学校及周边环境治理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做到一把手校长总负责亲自抓,分管校长、教导主任具体负责,形成校领导、教师、学生齐抓共管的局面。

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三、加大宣传力度

1、宣传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和意义。

2、召开全体教师会宣传意义及部署工作任务。

3、利用广播、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宣传维护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所取得的成效,营造良好的氛围。

四、突出重点,具体措施到位

1、在学校操场集中全校学生,讲解进行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和意义,同时对校园环境整治提出要求。

2、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对环境整治工作进行部署安排。

3、全校师生对校园内部及周边清洁卫生彻底整治。

4、加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及检查,让学生学习《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并对照自己的行为习惯进行自查、自纠。

5、加强检查和督促,学校成立学生行为检查组、清洁卫生检查组,不定时的对学生行为习惯、班级卫生状况进行检查督促,发现问题马上整改。

6、在校门外两侧划定区域,挂牌警示,要求家长不得在该区域内停车、等候接送小孩。

7、主动联系就近派出所、工商所,整治校门口摊点,禁设流动摊点。

8、加强上学、放学时间段校门通秩序的维护管理工作,值日行政及值日教师提前半小时到岗负责迎接学生上学,放学后到校门口送学生离校引导学生和家长合理分流。

9、教育学生养成文明习惯,排队出校门;不购买摊点食物,不带零食进校园,不随手乱扔果皮纸屑。

五、定期开展校园安全、环境卫生大检查,落实信息沟通与报告制度,切实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

学校每月至少进行两次全面的安全、环境卫生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环境卫生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督促限期整改到位。完善警校共建机制,警校联动,将校园及周边治安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六、制度健全,确保校园及周边环境优化。

1、学校建立安全管理、环境整治、卫生管理领导责任追究制度。

按上级有关安全教育管理、环境整治、卫生工作要求,认真落实校园安全教育、环境整治、卫生管理领导责任制,学校校长亲自抓,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长是直接责任人,分管部门和班主任是具体责任人。实行学校安全教育、环境整治、卫生管理责任追究制。

2、学校落实安全教育、环境整治管理制度。

学校内部做到安全教育、环境整治管理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安全工作、环境整治工作、学生行为规范检查有记录、隐患有整改措施。

3、学校经常开展思想道德、行为习惯教育。

学校积极引导教职工学法、知法、守法、护法;经常性开展对学生的法制、纪律教育活动,将校园安全隐患、环境卫生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学校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是学校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将调动多方力量齐抓共管,持之以恒,努力构建安全文明校园。

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工作总结

时光流逝,斗转星移,转眼之间,一个学期又将过去了。本学期,我校仍然把校园周边环境作为重点整治对象。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经过一个学期的集中整治,我校的周边环境有了明显的好转,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书声朗朗、安全优美的学习环境。下面就我校本学期集中整治工作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学习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贯彻落实平安学校建设精神,切实加强学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工作,创建安全、和谐、稳定的小学周边环境,促进我校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确保学校师生生命财产得到有力的保障。

二、整治措施

1、落实安全责任制度

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校长亲自抓安全工作,将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作为学校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完善和落实安全工作制度,强化学校日常管理,签订层层落实安全工作责任书,将学校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和处置机制,加强应急反应机制的日常管理。

2、加强安全宣传教育

本学期,我校继续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内容之中,充分利用宣传教育阵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安全宣传教育。组织师生开展应急预案的教育与演练,提高全体师生员工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做到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根据预案内容,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邀请学校法制副校长定期给学生上课,加强安全防范的意识。与上级领导保持密切联系,特邀派出所警员到校给学校师生上安全教育课。加强师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人身安全防范的意识。各班的班主任每周至少要在本班上一节安全教育课,教育学生不坐“三无”车辆,不坐超载车等。

3、做好一切防范工作

学校每天做好学生出入校门的安全工作。在上学和放学时段,由学校指派值日老师、学校治安人员在校门口附近维护交通秩序,疏导车辆和人流,保证道路畅通,确保学生出入安全。

4、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周边环境安全论文第3篇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结合当前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的实际情况,以优化校园周边环境为重点,推动平安校园建设活动深入开展,为今年高考、中考及广大师生创造一个平安、文明、和谐的校园周边环境。

二、组织领导

市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综合治理集中整治活动在市综治委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进行。

三、工作目标

通过集中整治活动,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六条措施,巩固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综合治理成果,完善平安校园长效管理机制,消除安全隐患,减少安全事故,杜绝恶性涉校案件的发生。

四、时间安排

全市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综合治理集中整治活动从5月25日开始,至7月15日结束。

五、主要任务

(一)严厉打击危害师生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对发生在校园及周边侵害师生人身财产权利的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各单位、各部门要积极配合公安部门进行严厉打击。要下大力气整治发生在校园及周边的以大欺小、敲诈勒索、打架斗殴、或变相以及销售非法出版物等影响师生安全,影响学校教学秩序,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努力预防和减少校园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

(二)加强校园的治安防控。实行校园内领导带班,教师值班制度。学生上、放学等重点时段校园门口要有教师守护。要加强重点人员的管控,防止因矛盾纠纷、个人问题等不稳定因素引发的侵害在校师生安全的事件发生。完善校园突发事件的处置预案,及时处置校园内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

(三)大力整治校园及周边食品卫生安全环境。规范校园食堂及周边餐饮商铺和小卖部经营秩序,加强检查监督,严防“三无”食品伤害学生事件发生。

(四)大力整治校园及周边200米内范围的网吧和歌舞娱乐场所。各校发现校园周边200米内范围存在的网吧和歌舞娱乐场所,要及时报告文旅、公安、工商等部门。教育学生不要到经营性网吧和歌舞娱乐场所。对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网吧和接纳未成年人的歌舞娱乐场所要严厉查处。

(五)整治校园及周边学生寄宿场所。各地各学校要做好学生校外寄宿的登记工作,加强校园内出租屋的管理。公安机关要加强对中小学、幼儿园周边出租屋、流动人口和暂住人口的管理。

(六)加强校车安全检查及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工作。各地要开展校车的安全专项检查工作,发现问题要立即整改,确保校车的安全行驶。开展校车驾驶员的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各校在组织学生外出活动时严禁租用个人车辆接送学生。

(七)开展师生安全教育活动。各校要以此次校园安全工作集中整治为契机,积极在师生中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有计划、有组织通过讲座、班会、知识竞赛等活动开展各种安全知识教育。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县区、各成员单位要充分认识净化校园及周边安全环境的重要性,切实将校园及周边安全环境集中整治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抓细抓实。按照市综治委《关于印发市校园安全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考核方案的通知》和《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亳综治委〔2011〕4号)要求,明确工作职责,认真落实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一校两表”和“两长负责”制度,务必把工作措施落实到部门和具体责任人身上。对工作不力、措施不落实、整治工作不到位的单位要给予通报批评,造成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责任。

(二)确定重点,注重成效。各县区、各成员单位要结合实际,制订工作方案,明确整治的重点内容和责任人,要严密组织整治活动,真抓实干,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确保高、中考期间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良好。对容易出现反复、久治不愈及师生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要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周边环境安全论文第4篇

【关键词】南海问题 周边外交 传媒战略

中美南海博弈是在政治、军事、外交、法律和舆论多维度较量。中美南海博弈的背景是奥巴马政府为防范中国崛起挑战美国霸权利益将遏制中国列为全球战略的重中之重,美国在中国南海施霸制造了莫须有的“南海自由航行”问题。回顾2016年中菲的南海仲裁之争,中国在引导国际舆论方面显示出很大的不足,国际传媒战略不明朗,媒体报道与对外宣传力度不够,使得中国在南海海权声索的话语权争夺中处于不利地位,进而直接影响了中国的南海利益。

当前中国面临的周边外交环境特点

(一)东亚地区逐渐形成经济、安全二元分化格局

自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持续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并逐步缩小与美国的经济总量差距。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已经成为东亚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中国作为诸多周边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本着分享“入世红利”的原则,为周边国家提供“经济便车”,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囊括了所有东南亚国家在内。当前,中国自身面临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压力,东南亚国家则相应缺少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如果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顺利实现产业调整对接,就实现互利共赢。但是,由于中国未能主导或改写本区域的经济规则,因此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行为总体来说仍在美国主导的经济秩序下运行。因此,中国的经济中心地位并不稳固。同时,由于经济行为难以突破安全限制,故而中国虽然作为东盟国家的最大贸易国,在安全领域内不仅不能正常发挥域内大国作用,反而擎肘于与部分国家的南海争端问题,被视为地区安全隐患。美国为巩固其安全中心地位,也会采取不同措施激化、放大东盟国家与中国的贸易矛盾,借助经济手段维护其主导的地区安全秩序,阻挠中国地区经济中心地位的形成。目前,虽然伴随特朗普上台,美国宣布退出“TPP”,但日本已经表示要继续接掌并推动“TPP”的通过,势必仍将在经济领域对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深化造成不利影响。

(二)美国以维护“南海自由航行”为由,深度介入南海争端以实现“亚太再平衡”

在南中国海争端中,美国多次强调自己在其中的国家利益,并主动帮助一些东南亚国家寻找和平解决南中国海问题的途径。重要的原因恐怕是介入南中国海问题契合了美国的新亚太战略布局。 当前,美国τ谀虾>质频慕槿胍丫由幕后转向台前,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将海洋视为拓展生存空间的新方向,逐步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另一方面是为了转移国内对当前美国综合国力相对衰弱而不满的情绪,通过制造和渲染“中国”,既可以增加对外军售,又有助于维护其国际影响力。自2015年起,美国联合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在南海海域频繁举行大规模军演。印尼更是在2016年6月靠近中国宣称拥有的边缘地区举行了最大规模的军演,模拟各种夺岛战争。

总体而言,美国为实现“亚太再平衡”,需要亚太地区的盟友助力。支持东南亚各声索国的海洋权益,有助于强化美国的联盟体系,同时通过制造中国与东南亚声索国的矛盾来反向加深东南亚各国对美国的依附。

(三)周边安全环境恶化,战略互信难以构建

目前,美军舰将南海巡航作为维护“南海自由航行”的手段实现了常态化。同时,美国与日本、澳大利亚及部分东南亚国家举行联合军演的次数和规模较过去均显著提升。这些举动不仅不利于当前南海问题的解决,反而恶化了和平解决南海争端的环境,不利于谈判和对话的开展,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当前中国的周边安全隐患,持续削减中国与东南亚声索国的战略互信。此外,美日、美韩、美澳等美国主导下同盟体系的扩大了美国在中国周边的军事实力,势必对中国的安全战略空间造成挤压,限制中国的海军建设,进而损害中国正常的海洋权益发展。

中国周边战略体系的完善

(一)坚持为周边国家提供“经济便车”,加强经济中心地位建设

中国作为诸多周边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为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繁荣贡献力量,但是尚未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经济中心”国家。中国及其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仍在美国主导的经济秩序和原则下运行,使得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往来很大程度上掣肘于现有的经济规则。想要缓和地区矛盾,中国必须在保证自身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坚持为周边国家提供“经济便车”,以“一带一路”构建为契机,加大对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与周边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加强双方经济互动机制建设。

(二)适当转变当前安全战略,参与地区安全公共产品建设

稳定的安全环境是一国生存及发展的必要前提条件。美国以联盟体系为基础,打造了当今世界安全秩序。作为缔造者和维护者,极为重视其在东亚地区的保障自身及周边国家安全环境。但在当前情况下,中国继续执行“韬光养晦”政策很难继续收到过去那样的效果。从实践上看,“韬光养晦”政策的顺利推进,从根本上依赖经济领域合作的深化与发展,而美国亚太战略的调整,很大程度上已经改变了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和方向,一些大国特别是美国对中国经济实力的上升和经济影响力的扩大十分敏感。

中国对自身的定位是负责任的大国,在东南亚地区,中国与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的联合缉毒行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于地区内非传统安全问题有一定贡献。但在地区传统安全的维护与建设上,中国尚未作出有效努力。适当提供地区公共安全产品并不意味着与美国在地区安全领域进行全面或正面对抗,相应的,地区经济有序发展离不开地区公共安全的前提。维护地区公共安全不仅有利于弱化美国与其盟友的依赖关系,而且有利于中国展现承担更大的地区责任的决心,有助于缓解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疑虑,有助于实现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多边合作机制构建。在南海争端问题上,中国可以尝试提供南海航行自由的公共产品。

(三)借鉴美国国际话语权的主导方式,完善我国国际传媒战略体系

国际话语权是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维护自身权益的一种方式,表现为国家利用国际舞台与大众传媒平台表达对全球事务与自身利益的观点和立场。在南海争端问题上,中国由于缺乏与国际社会的有效沟通,造成国际话语权缺失,主流国际舆论整体上并不利于中国维护自身的合法海洋权益。

美国对于南海争端的话语主导权并非是一朝一夕而得,而是与其经年的南海政策配套而行的。在南海问题上,美国为全面施展其话语影响力,采取了政府主导、媒体造势和智库渲染等手段。 为了避免在今后可预见的南海海洋权益声索中继续处于不利地位,中国必须加强国际话语权建设,丰富国家公关方式。

首先,明确关于南海权益的主张,以积极方式对国际社会进行宣传。国际社会在南海争端中批评中国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未能明确阐述自身对于南海海洋权益的主张和定位。庞大的经济体量和日益强大军事实力使得模糊的海洋权益定位成为中国合法声索海洋权益的阻碍。

其次,充分利用国际传播与沟通渠道,动用民间舆论渠道。信息全球化使得公民参与、全民参与日益成为国际传媒领域的重要方式。单凭官方渠道难以改变国际舆论已经形成的对东南亚国家的支持和同情感,民间舆论或许可以成为打破当前美国一手掌控关于南海争端的国际话语权的突破口。道义型公众比利益型公众对舆论的影响更大,我们今后的国际舆论争取工作不宜过多作批判性宣传,而需要考虑共识性沟通。 公共关系坚持互惠的立场,从而也可以探索调适南海合作主张的可行性,或许存在通过部分利益替补的方式寻求理性解决方案的可能。

再次,现阶段,我国驻外使馆在向所在国和国际组织解释南海维权行动时尚未形成制度性的安排,未来可以考虑在影响南海问题国际话语权的重点国家和国际组织形成“常设性”的信息制度,以便及时且有针对性地向所在国家和国际组织介绍中国的维权行动。

最后,支持关于南海争端的学界研究,建立舆论监督与管控机制。当前关于南海争端的研究,学界方面对于南海归属所作的工作突出表现在史籍资料整理方面。而在新闻传播学界,关于南海的舆论争端上缺乏亮点。南海争端作为一个悬而未决的长期性问题,尤其是我国目前在国际舆论环境下处于下风的状态下,建立舆论监督与管控机制十分必要。合理引导国内媒体、学者对其研究分析,在国际社会提出有利于中国阐明自身需求的报道和分析迫在眉睫。同时,要警惕国外部分媒体的恶意报道在国内煽动民众情绪的做法,积极引导国内媒体正确的舆论导向。

结语:南海局势在不断的变化与发展,中国的南海周边战略体系也应适时地调整与完善。要使其既能够促进南海区域合作的发展,又应能够适用并解决各种突发性国际问题;使其不仅能够运用硬实力保卫领海完整,而且能够通过文化软实力不战而驱人之兵。在此过程中,除了要注重结合中国自身的发展现状与周边外交环境现状,还应积极借鉴别国的长处,以促M我国周边外交战略体系具有中国特色的同时,还能够满足全球化趋势的发展要求,维护我国边境安全,成为我国国际大战略的有益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黄凤志,刘瑞.应对中美关系南海困局的思考.东北亚论坛[J],2017年第2期,第35-43页

[2]马建英.美国对中国周边海洋争端的介入――研究文献评述与思考.美国研究[J],2014年第2期,第74页

[3]周方银.东亚二元格局与地区秩序的未来.国际经济评论[J],2013年第6期,第106页

[4]周方银.中国崛起、东亚格局演变与大国战略的调整.大国的亚太战略[C].周方银.大国的亚太战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6月版,第13-14页

[5]葛红亮,庞伟.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话语主导战略.东南亚南亚研究[J].2015年第3期,第18-24页第95页

[6]鞠海龙.中国南海维权的国际舆论环境演变――基于1982年以来国际媒体对南海问题报道的分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J].2015年第20期,第60-69页,

[7]王芳.基于南海争端的国家公关方式探讨.改革与发展[J].2015年第4期,第74-76页

周边环境安全论文第5篇

[关键词]深基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1.引言

深基坑工程施工比较复杂,涉及面较广,参与单位多,任何一家、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安全隐患的出现。目前深基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存在于以下几个方:擅自修改设计、支护结构施工质量不符要求、施工速度过快、周边环境与设计工况不一致、土方开挖不规范及不重视施工监测等等,严重影响了深基坑工程质量安全。

2.深基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措施

2.1前期准备

1)建设单位应当在勘察设计前对深基坑附近的建(构)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等现状以及同期施工的相邻建设工程施工情况进行调查,并及时将调查资料提供给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监测等单位。

2)建设单位在施工前,应当邀请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监测及基坑周边相关的市政、公用、供电、通讯等有关单位,介绍设计、施工方案,以及施工可能产生的影响,征询相关单位意见;对可能受影响的相邻建(构)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等现状进行拍照、测绘或摄像,作好详细记录,必要时委托房屋安全鉴定机构进行变形监测,出具安全鉴定报告评估其安全性。

2.2勘察设计

1)深基坑工程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m(坑中坑除外),以及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深基坑工程的支护构件和支撑构件(含锚杆等)均不得超越红线。

2)勘察单位应当按规范要求对深基坑工程建设地域进行勘察,为深基坑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符合国家规定深度要求的地质勘察文件。深基坑工程施工中出现异常情况时,勘察单位应当做好配合工作。

3)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由建设单位邀请有关专家进行论证,并将设计方案和论证纪要报工程所在地住房和城乡建设(或建筑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经论证通过的设计方案不得随意变动,确需修改时,应重新组织论证。深基坑工程设计单位应当根据论证意见,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出具施工图。深基坑工程施工图应当报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通过。

4)深基坑工程设计文件应当按基坑安全等级明确结构变形、水平位移和沉降观测等允许值,以及临界状态报警值,并对施工组织、开挖程序、监测内容、土钉的养护龄期和抗拔力等提出具体要求。

2.3施工、监理

1)建设单位应当将深基坑工程施工(包括基坑支护施工、土方开挖、基坑降水)的施工纳入施工总承包,不得肢解发包深基坑工程。

2)深基坑工程应当根据设计文件和设计技术要求,结合工程实际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深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应当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件规定的由施工企业组织专家组进行论证。经批准的施工专项方案,不得随意变动;确需修改时,应当重新组织论证。

3)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应当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暂行规定》(建质[2011]111号)文件规定的实行现场带班制度,定期对基坑施工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检查巡视。

施工单位应当指定专人对基坑专项施工方案实施情况进行现场监督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或监测数据达到报警限值时,应立即停止基坑的继续施工,会同建设、监理、设计、勘察、监测单位迅速查明原因并制定解决方案后,方可复工。

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应急救援预案,施工现场必须按专项施工方案要求配备应急抢救物资、器材。

4)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按基坑设计文件及相关标准规定对已完成工程的实体质量进行检测及验收(常规检测项目见表1),合格后方可进入后续工程施工。

5)监理单位应当对基坑工程进行全过程质量安全监理,审核施工、监测等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督促设计、施工、监测方案的实施,检查各项监测记录的真实性和及时性。

2.4工程监测

1)建设单位在基坑工程施工前,委托具备相应资质(指同时具备岩土工程和工程测量两方面的专业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工程实施现场监测,监测单位与施工单位不得存在隶属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第三方检测并不取代施工单位自己开展必要的施工监测,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仍应进行必要的施工监测。

2)监测单位应当根据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基坑安全等级、基坑周边环境和设计文件要求,制定科学合理、安全可靠的监测方案,监测方案需经建设单位、基坑支护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认可,并严格按认可的方案组织实施。当基坑工程设计或施工有重点变更时,监测单位应与建设方及相关单位研究并技术调整监测方案。

3)下列基坑工程的监测方案应进行专门论证:

①地质和环境条件复杂的基坑工程。

②临近重要建筑和管线,以及历史文物、优秀近现代建筑、地铁、隧道等破坏后果很严重的基坑工程。

③已发生严重事故,重新组织施工的基坑工程。

④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一、二级基坑工程。

⑤其它需要论证的基坑工程。

4)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报警,加密监测频率,进一步实时跟踪监测,并书面通知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有关单位。

①监测数据达到监测报警值的累计值。

②基坑支护结构或周边土体的位移值突然明显变大或基坑出现渗漏、流沙、管涌、隆起、陷落或较严重的渗漏等。

③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或锚杆体系出现过大变形、压屈、断裂、松弛或拔出的迹象。

④周边建(构)筑物的结构部分、周边地面出现危害结构的变形裂缝或较严重的突发裂缝。

⑤周边管线变形突然明显增长或出现裂缝、渗漏等。

⑥根据当地工程经验判断,出现其它必须进行危险报警的情况。

周边环境安全论文第6篇

一、精心组织,强化措施,*年集中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自去年10月25日我市校园及周边环境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市委***书记、市政府***市长对这项工作十分关心,要求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务必抓出成效。全市各县区党委、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精心部署,行动迅速,措施有力,认真扎实地做了大量工作,全市集中整治工作深入开展,基本实现了预期的工作目标。

(一)加强领导,建立覆盖全市的组织网络

根据省综治委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要求,我市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四位领导担任正、副组长,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市容局、市文化局、市工商局等十个职能部门和相关单位的负责人为成员的“市校园及周边环境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从市委政研室、市综治办、市教育局抽调专人组成办公室开展日常工作。各县区、市直各职能部门、各级各类学校也迅速成立了以负责人或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专人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从而形成了覆盖全市的集中整治组织网络,强有力地保障了集中整治工作的开展。市集中整治领导小组成员还在全市确定了5所高校和21所中学作为联系点,帮助解决校园及周边环境存在的问题,指导协助搞好校园及周边环境的集中整治工作。市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各县区领导小组成员也分别联系重点学校,帮助学校解决校园及周边环境存在的问题。

(二)层层动员,营造集中整治工作的良好氛围

*年10月25日,市集中整治领导小组召开全市校园及周边环境集中整治动员大会,对集中整治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会后,各县区、各职能部门也都层层召开动员大会,进行广泛地宣传发动。在集中整治过程中,市集中整治领导小组于*年11月10日召开了全市集中整治工作调度会,于*年12月6日和*年1月13日分别召开了6区1县及市直职能部门汇报会,对全市集中整治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同时各县区、市直各职能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墙报、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集中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目的和要求,印发《通告》、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开通热线电话、设立举报箱,并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在全市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全市共编印集中整治工作《简报》近百期,印发宣传单2.5万份,《通告》1万份、张贴标语8千张、悬挂横幅250幅、出动宣传车1000多台次。

(三)明确任务,认真制定实施方案

市校园及周边环境集中整治领导小组先后召开2次领导小组会议,精心研究制定我市校园及周边环境集中整治工作方案。《方案》对集中整治工作的任务目标、工作重点、主要措施、实施步骤均提出明确的要求。各县区、各职能部门、各级各类学校也按照市领导小组的部署,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工作职责和实际情况,制定集中整治行动方案,全市集中整治工作按照方案有条不紊地进行。

(四)突出重点,大力推进集中整治工作

针对我市大中小学数量多、分布广,校园及周边环境问题复杂,存在问题多的特点,市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采取抓住重点,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的方针,对全市755所大中小学周边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摸排梳理,突出整治校园及周边环境存在的治安、交通、“三厅一吧”、固定及流动摊点、违章建筑等重点问题,卓有成效地优化学校周边环境。一是全面排查,确保集中整治的针对性。为保证集中整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市整治领导小组制定了符合淮南实际的“一校两表”,即《校园及周边环境隐患及其他问题排查表》和《校内安全隐患排查表》,下发到全市755所大中小学。采取全面摸排与集中摸排相结合、重点排查与分散排查相结合、学校梳理与部门梳理相结合的方法,对校园及周边存在问题的数量、类型、性质等进行逐一摸排登记造册,建立台帐,做到不留盲区、不留死角,横到边、竖到底,为集中整治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第一轮共摸排出6大类1021个问题。第一轮整治后,为巩固成果,从12月7日起,进行再次调查摸底,第二轮又摸排出301个问题,为开展集中整治行动提供了准确的依据。二是打防并举,全面优化校园周边治安、交通秩序。在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整治工作过程中,公安部门充分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巡警、派出所民警、学校保卫干部等几支力量密切配合,联手整治。各级公安机关对发生侵害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案件组织专门力量,快侦快破,依法严惩了侵扰学校、师生的流氓黑恶势力。加强了学校周边的巡逻控制,安排值班民警在上学、放学和晚自习期间易发案的重点部位进行治安巡逻,市巡警支队每晚固定两部车在高校集中的田家庵区学院路段,不间断巡逻,在一些主要路段,新增了18处治安岗亭和报警点。三个月来,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先后出动警力4000多人次,车辆1200多台次,检查高校、中小学及幼儿园507所,查出并整改安全隐患111处,查处侵害师生的各类治安案件16起,依法处理涉案违法人员24人,及时处置了影响学校稳定的突发性事件2起,较好地维护了学校的安全稳定。

针对校园周边交通秩序状况,我市认真贯彻落实《道路交通安全法》,积极整治交通安全隐患,扎实开展“交通法规进校园”活动。大力加强交通设施建设,在集中整治阶段,对位于国道、省道和市区道路两侧的83所学校及周边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增设了交通设施41个,在35处校园门前建立了醒目的交通警示标识,在市区主干道两侧23所学校门前学生上学放学期间

设置临时提示性标识,施划斑马线56条。针对淮南师范学院新校区门前道路车速快、交通状况复杂的实际,市交警支队专门请省厅交警支队的领导和专家进行现场论证,增设了道路中心隔离护栏和三道减速反光道钉,设置了行人过街中央安全驻足区,施划了地面导流线等,有效地改善了这一路段的交通状况。

交警部门实行错时与延时、定点与流动相结合的勤务新机制,坚持高峰站点、平峰巡线,特别是在学生上、放学高峰期增加警力,对于国道、省道和市区干道两侧的中小学以及交通事故多发路段实行交警大队包片、中队包段、民警包点的方法进行集中整治,从而有效地消除管理失控造成的交通事故。*年,我市交通事故明显减少,在交通事故发生的数量、一次性死亡3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中,我市比上年同期大为减少,在全省是最低的。三是多措并举,大力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文化环境。在集中整治校园周边文化市场中,我市以“三厅一吧”(歌舞厅、电子游戏厅、录像厅、网吧)为重点,采取划片包干、定点定位的办法,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严格按照文化经营、管理的相关法规和行业标准,对全市所有“三厅一吧”进行全面审核,并且对中小学校附近的网吧进行实地测量,网吧必须远离中小学校200米。在集中整治阶段,一律停止审批新的网吧经营户,认真把好市场准入关。市、县区各有关职能部门严管,在容易发生问题的时间采取日查、夜查和凌晨突查的形式,对城乡网吧采取拉网式检查和反复检查。对于“黑网吧”,发现一家坚决收缴设备,取缔一家;对于接纳未成年人的“三厅一吧”和违规超时经营网吧依法惩处,采取了警告、暂扣物品、登记在案、责令停业整改、一次性死亡法和吊销相关证照等方法严肃查处。

实施身份证上网实名卡登记记录制度,有关部门采取了里应外合、蹲点守候等方法,把上网人员姓名、人数记录在案,目前已对262家经营单位安装实施监控软件。在集中整治期间,全市共开展了5次“三厅一吧”专项检查,出动检查人员760人次,检查“三厅一吧”860家次,取缔黑网吧26家,依法收缴网吧设备296件(台)、收缴非法音像制品2595盘(盒),净化了校园周边的文化环境。四是加大力度,依法取缔校园周边各类摊点。市市容管理部门和各县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预防与治理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原则,对于占道经营摊点、流动摊点、违章建筑,采取了具体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实行分片包干、划段负责、集中整治、重点看守。对形成规模、数量较多的校园及周边摊群点要求按规定地点、时间和标准经营,对刚形成苗头、尚未形成规模、数量较少的或拒不服从管理的摊群点坚决予以取缔。市、区两级行政执法局实行错时管理,多班轮值,合理调度人员,延长执勤时间,采取了流动巡查与定点看守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巡查力度,及时发现、查处、取缔流动摊点,巩固集中整治成果,确保不回潮、不反弹。对违章建筑及时下达《责令停工整改通知书》,对逾期不自行拆除的,组织执法人员依法。在集中整治工作中,市、县区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开展集中行动53次,先后集中整治了安徽理工大学、市一中、洞二小、市直机关幼儿园、田区实验学校等城乡校园周边环境,共拆除乱搭乱建27处1000余平方米、拆除各类违规户外广告38块,清理取缔各类占道摊点1220个,规范设置摊群点8处、184户,校园周边环境大为改观。

(五)以人为本,大力创建安全文明校园

在集中整治工作中,我市以创建安全文明校园为抓手,加大整治校园内部存在各类问题的力度,积极消除校园内部安全隐患。全面加强了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组织机构建设,充实学校的保卫力量,落实巡逻制度、门卫制度、24小时值班巡查制度、卫生保健制度、住宿生管理制度、计算机网络管理制度、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和重大事故报告及责任追究等制度,构筑了学校安全防线。各级各类学校在整治期间,实行定期摸排检查,对电话线、电脑线、电源线私接乱拉、电网线路老化、违章用电、教育教学设施等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排查、整改。加强学校消防安全检查,消防设施按要求配齐、配全,定期检查,定期更换;健全治安群防群治体系,校内成立由青年教师组成的护校队,建立了治安信息员队伍。目前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已成立护校队221个。建立健全学生住宿档案,准确掌握学生在外租房情况,做到情况清、底数明。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学校食堂与集体用餐管理规定》,对学校饮食和卫生实行日查制,对无卫生许可证、无健康证上岗人员等问题认真进行清理,卫生部门共检查了152所学校的食堂,检测抽样608份次。市教育局在3个月内开展学校安全大检查6次,查找隐患,下发整改通知书35份,切实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普遍对师生进行了校纪法规教育。我市所有学校都聘请了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共计345名。在集中整治期间,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做法制报告200多场次,受教育师生10万多人。全市各级各类学校采取普法文艺演出、征文和演讲比赛等各种形式,强化了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禁毒教育、安全教育,增强了自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通过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消除了安全隐患,提升了安全质量,建立了学校安全防控体系。目前,全市创建市级安全文明校园48所、县级安全文明校园208所。

经过3个月的集中整治,我市校园及周边环境大为改观,*年1月10日至11日省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综合治理检查组对我市校园及周边环境集中整治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省检查组对我市集中整治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我市集中整治工作领导重视到位、组织到位、方法措施到位、攻克难点到位、督查督办到位,市委、市政府四位领导亲自抓这项工作,这在全省应该成为领导重视的典范。特别是对我市创新工作机制,依托“一校两表”建立起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工作的长效机制给予了较高评价,并表示将在下一步全省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中作为一项工作经验,向全省推广,并向中央综治委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集中整治领导小组上报推荐。

*年1月27日至28日,市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从市政法委、市教育局、市委政研室、淮南二中、六中、八中、十三中、十五中、二十三中、二十四中等单位抽调12位同志分三个调查组,对全市校园及周边环境状况进行第二次问卷调查,共随机抽样调查13所学校。经对收回问卷中的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种情况统计得出:对市校园及周边环境总体状况满意率为80%,基本满意率为17%,不满意率为3%。可以说经过3个月的集中整治,全市校园及周边环境明显改善,各类涉校案件明显减少,校园内部安全管理明显加强,广大师生的安全感明显增强,并初步建立起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的经常性机制。

二、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我市校园及周边环境经过3个多月的集中整治,在各县区和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努力下,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了整治工作的预期目标。但我们也要看到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存在着复杂性、反复性、长期性,尤其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还不断会出现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高校扩招,学生人数迅速增加,高校校园内的教育教学设施仍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要求,同一所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住宿分散在几个校区,还存在租住房屋供学生居住的现象。同时高校内部由于管理力量不足,致使校园及周边环境存在的一些问题或不能及时解决、或不能有效预防、或不能及时上报寻求解决。二是校外人员干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现象还时有发生;部分学校周边的文化场所还存在违规经营现象;有的学校门前两侧50米内及校内各类流动摊点依然存在;有些学校安全意识不强,内部管理不到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三是由于企业学校移交、长丰县7乡镇的划转,100多所学校(企业学校47所、划转学校77所)进入我市各级政府管辖,管理上还存在薄弱环节。四是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规模扩大,原远离闹市和公路主干道的学校自然进入闹市或面临公路主干道,门前及周边存在的问题也随之增多,各大中小学校门前的交通安全状况还有待于改善。五是春季来临,新学期开学,影响校园及周边环境的问题容易出现反弹。实现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根本好转还任重道远,不是靠一两次的集中整治就能够彻底解决的,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形势,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政治的、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到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性;要从执政为民,从我市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加快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切实增强做好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当作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自身义不容辞的职责,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落实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的各项措施,把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做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抓牢抓实,抓出成效。

三、创新机制,常抓不懈,扎实做好*年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

今年是我市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的一年,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及周边环境,意义十分重大。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做好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是促进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维护稳定的需要,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是永葆党的先进性的需要,是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为此,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切实做好*年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

(一)加强领导,为整治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各县区、各有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做到机构不撤,力度不减。要继续实行领导小组成员联系点制度,帮助、指导、协调、解决所联系学校校园及周边环境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司其职,加强协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市、县区校园及周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参谋作用,对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校园及周边问题进行摸排、分析、汇总,对整治工作进行督查督办,确保各项整治措施的落实。

(二)依托“两表”,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要继续以“一校两表”为抓手,全面创新工作机制。“一校两表”即《校内安全隐患排查表》和《校园及周边环境隐患及其他问题排查表》,是我市整治工作的一个创新,是整治工作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工作。对“一校两表”进行梳理、分析、汇总,可以全面掌握学校教育教学设施、食堂、用电线路、消防器材、校园网的安全等状况,可以全面掌握校园周边存在的200米范围内的“三厅一吧”及不良音像书店报刊点、校门前两侧50米内的各类摊点、校园周边治安、违章建筑、学校门前的交通秩序等状况,为领导决策,为更好地开展整治工作提供翔实、完备的第一手资料。对于“一校两表”的使用,一是要实行定期、滚动排查上报。定期上报是指每年4月、11月,一年两次全面上报;滚动上报是指集中整治期间和平时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摸排,尤其是出现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影响师生安全问题时要立即上报。

市、县区两级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依据上报的“两表”进行梳理、分析、汇总,掌握校园及周边环境存在的各类问题,及时向各县区、各职能部门通报、反馈,对存在问题要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时解决问题。如果我们能够认真使用好“一校两表”,就能够较好地解决有关职能部门对校园周边环境状况不能及时准确掌握,而学校清楚周边存在的问题但自身无力解决这样一个长期困扰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的问题。二是要围绕“两表”建立台帐制度。各级教育部门、综治部门及各学校要对“一校两表”认真梳理、分析、汇总,把校内、校外情况摸清、摸准,建立起完备的工作台帐。台帐内容除“一校两表”外,还应有各类文件、会议记录、整改措施、整改通知书等,并及时进行信息沟通、反馈。三是要依托“两表”,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市、县区各级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要通过整治工作中“一校两表”的建立、完善、使用,把这个载体变为长效机制的一个重要部分,把集中整治与日常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使整治工作真正做到日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建立起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

(三)强化管理,大力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的目的是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治安、文化、卫生、交通、市容环境,同时校园内部的安全管理、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文明习惯养成、卫生环保意识、安全防范能力也需要不断加强提高。在强力推进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的同时,还需要不断深化“安全文明校园”的创建活动,把创建安全文明校园作为深化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和有效载体来抓,做到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与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内外互动,相互配合,同步推进。一是要从严治校,建立健全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各级各类学校要层层建立和健全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明确“一把手”责任制度,校长(院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校园安全工作负总责。学校安全工作任务要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并认真执行责任追究制。在学校考核、评估、评优、评奖中,要把学校安全工作作为基本条件,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度。要全面加强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领导组织机构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综治委、教育部、公安部关于深入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和《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进一步充实学校的保卫力量,落实各项安全制度,构筑学校安全防线。二是要积极整改,消除学校内部安全隐患。

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摸排检查,对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用电线路、消防设施等问题进行重点排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要健全治安群防群治体系,建立治安信息员队伍,学校职工住宅区和学生宿舍要成立看楼护院组织,要建立健全学生住宿档案,准确掌握学生在外租房情况。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学校食堂与集体用餐管理规定》,对学校饮食和卫生实行日查制,严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爆发。三是要加强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和法制意识。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若干意见》,坚持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要普遍对师生进行法规校纪教育。各校法制副校长或辅导员要认真执行《淮南市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管理办法》,定期到学校做法制报告。各级各类学校要采取各种形式加强法制与安全宣传,强化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禁毒教育,增强广大青少年的的自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积极开展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和应急能力。要通过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使各级各类学校消除安全隐患,提升安全质量,完善学校安全防控体系。

(四)健全制度,实现校园及周边环境的长效管理。*年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要在去年整治工作中所取得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使之成为本部门长期的工作制度。一是要建立日常工作制度。市、县区及市直各职能部门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听取整治工作汇报,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定期召开责任单位、责任人调度会,研究、分析校园及周边环境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责成有关部门及时解决。二是要建立信息共享制度。学校定期或滚动排查填写“一校两表”,将校园及周边环境状况及时上报各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梳理汇总后及时向各有关职能部门通报。公安、教育、文化、市容、工商等有关职能部门要互相配合,互通信息,共同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工作。市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定期以简报的形式向各县区、各有关职能部门通报情况。各职能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配备兼职“信息员”,把校园及周边环境状况和整治情况及时上报交流,保证信息畅通。三是要建立跟踪反馈制度。对校园及周边环境存在的各类问题,各级校园及周边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进行动态跟踪,利用“一校两表”及时反馈新出现的问题和整治情况。四是要建立定期督查制度。

周边环境安全论文第7篇

关键词:朝鲜半岛问题;周边安全;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D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3-0021-02

21世纪的国际竞争异常激烈,国际环境纷繁复杂,在此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改善我国的地区安全,为改革开放提供和平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是当前一个重大战略课题。朝鲜半岛作为冷战的活化石、大国利益的交汇点以及博弈的平台,由于其独特的地缘政治地位,朝鲜半岛问题一直是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的一个危险因素,对中国的安全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一、朝鲜半岛问题是冷战的产物,大国战略博弈的平台

朝鲜半岛问题,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朝核问题,一个是朝鲜半岛统一问题。二者相互交织,不可分割。朝鲜半岛问题是冷战的产物,由于长期以来朝鲜南北社会制度不同、长期对立再加上大国因素的影响,使朝鲜半岛在统一的道路上布满了荆棘。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朝鲜核危机,更使朝鲜半岛的统一希望降到冰点。朝核危机严重影响朝鲜半岛乃至东北亚地区安全。究其实质可以概括为美国霸权和朝鲜生存权之间的矛盾,朝鲜为维护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追求独立自主的核安全保障战略,与美国长期对朝施压并试图改变朝鲜现行体制的战略方针之间激烈冲撞的产物。由于美朝、韩朝关系时好时坏,利益双方处在不断的相互指责之中,都希望对方先作出实质性的让步和承诺。互不信任使得朝核问题迟迟无法解决,也成了半岛统一无法逾越的障碍。朝鲜半岛问题重重迷雾背后更深层地凸显出大国的战略博弈。朝鲜半岛特殊的地缘环境使其成为美国、中国、俄罗斯、日本等大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交汇点。由于朝鲜半岛地理位置独特、地缘政治特征复杂,使它成为周边大国势必取夺的关键地区,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东北亚国际纷争的矛盾焦点。无论历史还是现在,朝鲜半岛发展的每一步上都有大国相互影响的烙印。谁控制了朝鲜半岛谁就能够在东北亚地区占据有利位置,各大国争相把朝鲜半岛看作是手中的棋子,谋求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最大化。美国把朝鲜半岛看作是其亚太战略中遏制中国和防范与压制俄罗斯崛起,助其维持世界霸权的重要战略据点;日本把扩大朝鲜半岛影响力当作其实现政治大国梦想的阶梯;俄罗斯把参与朝鲜半岛问题看作其恢复昔日大国雄威的重要环节,中国把朝鲜半岛看做制衡美国霸权主义的战略前沿。

二、朝鲜半岛是营造我国良好周边安全环境的战略要地

1.朝鲜半岛是我国东北部安全的战略缓冲和战略屏障

无论从地缘政治角度,还是从百余年来的国家安全实践,我们都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朝鲜半岛是对我国战略要害地区能够产生重要影响的地区。朝鲜半岛作为边缘地带一直是我国东北部安全的战略缓冲,正是因为朝鲜半岛地理位置独特,使得它与我们国家的周边安全密切相关,是我国国家安全中的重点防范地区。当前随着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形势日趋紧张、安全结构日益复杂,朝鲜半岛局势对中国周边安全的影响日益显现。对中国来说,如果失去对朝鲜半岛的影响,任其成为包围遏制中国的战略前哨,对中国的安全来说将是致命的威胁。

2.朝鲜半岛的稳定有利于我国良好周边安全环境的营造

中国的战略目标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需要长期稳定的地区安全环境,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是我国在东北亚地区最最重要的战略利益。中国希望朝鲜半岛问题能和平解决,力图通过和平对话的方式解决朝核危机,在朝鲜和韩国推行平衡政策,推动朝鲜半岛实现和平统一。我国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构想,朝鲜半岛的稳定与繁荣是实现这一战略构想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和平稳定的朝鲜半岛有利于我国营造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但是如果朝鲜半岛局势持续紧张或者恶化,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力量对比就会发生变化,届时中国不得不面对美日韩三国的统一战线。另外一旦爆发冲突会有大量难民涌入中国境内,将对我国东北的社会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3.朝鲜半岛是中国制衡美国霸权主义的战略前沿

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中国被列为未来美国最具威胁的潜在敌人,为此美国调整了战略,将军事战略重点从欧洲转向亚洲,以应对“来自中国的威胁”。由于朝鲜半岛在东北亚的重要地位,美国把其看作是实现亚太战略的重要一环。美国把“朝鲜仍存在威胁”作为借口加速发展导弹防御系统。一旦这个系统建成,美国不但可以对任何国家为所欲为,同时也可以获得免受别国攻击的绝对军事优势。对于美国这种咄咄逼人的态势,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朝鲜半岛是我们在东北亚地区制衡美国的重要砝码,我国要继续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在巩固和发展同朝鲜传统友谊的同时,也要努力发展同韩国的友好关系。另外,我们还要坚定不移地支持朝鲜半岛两岸的和平统一政策,半岛一旦统一,美国就会失去在韩国驻军的理由,更会失去美日军事同盟的依据。

三、朝鲜半岛问题是影响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重要因素

1.朝鲜半岛问题对我国政治安全的影响

朝鲜半岛问题对我国的政治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首先,如果朝鲜半岛保持分裂对立状态将为美日等大国介人朝鲜半岛事务,实施各自战略,威胁我国政治安全提供充分的机会。其次,朝鲜半岛南北关系的改善会降低大国在朝鲜半岛行使直接的、武力干涉的可能性,从而降低其不安全变数。半岛实现统一稳定将会消除美日等国在半岛实施各自战略目标的理由,有效地缓解中国在半岛地区的安全压力。再次,朝鲜半岛是美国对中朝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重要阵地。朝鲜和中国一样,都是社会主义国家,美国以“共产主义”为由,一意孤行地对中国、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在半岛方向,企图把朝鲜作为突破口,而后将其战略推向中国。中国和朝鲜在反对美国强权政治方面具有共同利益。朝鲜保持政治稳定、独立,不受外部大国势力的渗透、控制、颠覆,有利于中国的政治安全,否则,中国政治安全环境将面临威胁。最后,朝鲜拥有核武器严重威胁中国的政治安全。朝鲜拥有核武器严重挑战东北亚安全格局,东北亚其他国家将纷纷走上发展核武器之路。届时中国将处于被核国家包围之中,中国的国家安全将无从谈起。

2.朝鲜半岛问题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

朝鲜半岛与我国经济安全关系密切,朝鲜半岛的局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当前时而紧张的朝鲜半岛局势,影响了我国鸭绿江和图们江流域的经济投资信心,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步伐和图们江区域的开发开放,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如果朝鲜半岛南北实现统一,双方结束政治军事对峙,将会给中国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并大大促进中国与朝鲜半岛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对东北亚经济合作起积极作用。

3.朝鲜半岛问题对我国军事安全的影响

朝鲜半岛与我国东北战略区域直接相连,同华北等战略要害地区靠近。这里一旦被任何敌对大国势力所控制,都将对中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它直接关系到我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首都北京的安全以及整个北部沿海地区的防卫。朝鲜半岛的长期分裂、对立严重影响我国的军事安全,不但使美日达到加强军事同盟、永久驻军、建立导弹防御系统、不断对我国施加威胁的目的,还可随时加强其在东北亚地区的军事部署和军事演习,达到遏制中国崛起的目的。反之,朝鲜半岛的统一稳定将缓解我国在东北亚的安全和军事上的压力,全心投入经济建设。

4.朝鲜半岛问题对我国的影响

朝鲜半岛问题与密切相关。二者有一些类似的地方,都是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形成的,都是同一个民族由于受到外部因素的干预而产生了分裂。但二者又有本质的区别,朝鲜和韩国是两个国家的对峙,而大陆和台湾是国家与其组成部分的分裂。朝鲜半岛的和平统一不但可以为中国提供解决的范式,而且也可以让中国能够集中精力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后者的作用更大一些。

四、朝鲜半岛问题上我国的应对策略

鉴于朝鲜半岛问题对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所产生的影响,结合国内外形势,从地缘战略与国家安全战略出发,从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加强自身实力建设以及加强解决地区安全问题的制度建设考虑,在朝鲜半岛问题上我们的应对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促进朝核问题“软着陆”,实现半岛无核化。朝鲜核问题应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中国要积极参与半岛事务,努力实现朝鲜核问题的“软着陆”,使朝鲜核问题和平解决。二是积极推动朝鲜半岛统一。我国在增进中朝传统友谊的同时积极发展中韩友好关系,引领朝鲜半岛形势的发展,推动南北合作、交流,促进朝鲜半岛实现统一。三是加强与美国在半岛问题上的协商。中美在朝鲜无核化问题上的共同利益是相当明显的,两国应该在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的基础上摈弃分歧,加强合作、交流,维护好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四是全面增强国家实力。全面增强国家实力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根本途径,中国要想在朝核问题上有更大的发言权,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保持自身的稳定与发展,全面增强国家实力。五是经济上互助合作,共同成长。中国应立足长远,推进中朝全方位的合作与交流,利用自身经验积极支持和引导朝鲜的经济改革,缩小南北差距。六是加强解决地区安全问题的制度建设。建立起一套切实可行的安全机制是保障东亚地区整体安全和改善我国安全环境的根本出路所在,为我国自身的地区安全提供制度性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门洪华.东北亚安全困境及其战略应对[J].现代国际关系,2008,(8).

[2]金灿荣.国际地缘政治格局变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现代国际关系,2008,(5).

[3]金强一.论中国的东北亚区域战略[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4]陆忠伟.朝鲜半岛与东北亚局势[J].当代亚太,1999,(l).

[5]周琦,李巧玲.朝鲜半岛的地缘战略结构与大国关系[J].求索,2006,(9).

[6]刘清才,高科.东北亚地缘政治与中国地缘战略[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周边环境安全论文第8篇

论文关键词:废弃采石场,环境,治理,方案

某废弃采石场位于昌北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东南紧邻南昌市重要过境交通干线西外环高速公路及拟改建的京九铁路。该采石场已停采多年,但由于开采历史久,对矿山周边的景观环境破坏大。为防止进一步的破坏,美化城市环境,对该废弃采石场进行治理。

2 工程地质环境条件

1、地层岩性

某废弃采石场出露地层均为前震旦系花岗片麻岩(AnZ1),山体表层覆盖第四系残坡积层(Qe1-d1),岩性为粘性土混碎砾石。

自上而下,各岩土层主要特征如下:

①粘性土混碎砾石

属残坡积土,棕黄、灰黄、灰褐色,松散~稍密状,由粘性土、砂及碎砾石组成。碎砾石含量20~30%,成份为花岗片麻岩。土体组成不均匀,局部粗颗粒含量较多。该层直接出露于山体地表,边坡顶部厚度一般小于1.0,坡脚及沟谷地带厚度2.0~4.0m。

②花岗片麻岩

片麻状构造,片麻理产状125°~180°∠40°~68°。片麻岩中常夹有石英脉,脉幅数厘米至一、二米。

②-1全风化层:棕黄色,原岩完全风化成土状、粉砂状、结构松散~稍密,厚度0.5~2.0m。

②-2强风化层:黄色、灰黄色,原岩风化强烈,风化裂隙极发育,岩石呈碎块状,山顶附近厚度一般1.0~3.0m。坡脚及沟谷地带厚度一般3.0~8.0m。

②-3中风化层:灰黄、青灰色,裂隙稍发育,岩石较完整,呈块状,岩石强度高,厚度5.0~15.0m。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62~95MPa。

②-4微风化层:灰黄、青灰色,裂隙不发育,岩石完整,岩石致密坚硬,微风化及未风化岩层厚度大于200m。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88~112MPa。

3 废弃采石场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

采石场在采石作业过程中破坏原有地表地物,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稳定,产生的地质灾害危害主要体现在:

①影响城市景观。采石场位于昌北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其开采面可视范围宽,坡形不规整,坡面裸露无植被绿化,严重影响城市景观。

②污染环境。开采造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现象明显,对当地环境破坏显著。

③危险周围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采石场附近有4个村庄,人口有500多人,采石场的开采导致地板破坏严重,容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严重危险周围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 治理原则

根据国家现行规程,结合场地周边环境的特点和施工的可行性,通过充分分析论证和方案对比,在理论计算及工程类比的基础上,按照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施工方便、环境协调等原则,进行矿山环境治理工程设计,以达到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美化绿化矿山环境、提高土地利用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

5 治理总体方案

矿山环境治理工程以边坡安全为前提,以边坡绿化为重要治理手段,总体方案如下:

1、人工边坡及绿化

包括开挖边坡和堆筑边坡两类,以放缓边坡角为目标。

(1)开挖边坡

边坡上部风化层较厚,设计边坡坡率为1:1,坡高30m左右。坡面绿化采用挂网喷混植草工艺;

边坡中部岩质新鲜坚硬,设计边坡坡率为1:0.6,分别设置2-4级,单级坡高10m,台阶宽度1.5m。采用台阶覆土种草植树的边坡绿化方法。

(2)堆筑边坡

充分利用边坡中、上部开挖弃石、弃土,将其堆筑于坡脚,设计堆筑坡率为1:1.2,坡高30-40m。坡面铺种草皮绿化。

2、自然边坡及绿化

由于采石场采坑东面堆积坡度较缓,已达到自然稳定状态,且天然绿化效果好,所以本次治理将该区划分为自然覆绿带。

自然覆绿带还包括各采坑南面进出口两侧,该部位普遍坡度不大,天然绿化发育。

3、矿坑清理和平整

边坡工程实施完成后,对矿坑内废石矿渣进行清理,平整场地,可作为林业种植用地或其它建设用地开发利用。

6 结论

目前采石场治理普遍采用的是削降坡造台阶方式,治理效果显著。在施工过程中植物树种的选择很重要,要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当地土壤、地质条件,合理搭配,确保成活率,保证治理成果。

参考文献:

[1]《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技术要求》;

[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