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汪国真诗歌

汪国真诗歌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5 15:02:00

汪国真诗歌

汪国真诗歌第1篇

时隔20余年,诗人最近在忙些什么,据说他“风雨兼程”,赢得了跨诗书音画多艺术领域的成就。2013年早春,本刊记者采访了诗人汪国真。

诗情茶韵,芬芳无穷

人们说,汪国真是中国诗坛一个永恒的符号,当年崇拜他的粉丝们,而今不少人带着自己的儿女在读他的诗。

2013年4月5日,在茶人熟悉的北京马连道茶叶街尽头,茶香深处,笔者倾听诗人一杯清茶谈诗论画,他儒雅依旧,诗心依旧。20多年光阴,似乎没有在诗人脸上留下多少痕迹。

才华横溢的汪国真在学生时代就喜欢读写诗歌,上世纪八十年代,他的诗在校园里被广为传播。

早年,《中国青年报》的记者在暨南大学中文系学生编的刊物上发现了他的诗;一位女老师把校园里流传的汪国真诗歌手抄本介绍给了在出版社工作的先生,她的先生敏锐地发现了出版价值,于是有了汪国真诗集《年轻的潮》;汪国真曾用毛笔给一个美术编辑写信,对方慧眼识珠,出版了他的书法集。

汪国真说,“很幸运”,其实,多年的诗书生活中,诗人字斟句酌、精心打磨,早已为自己后来的“幸运”做好准备。

好诗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从第一本诗集畅销开始算起,20多年来汪国真诗集一直畅销、遭遇盗版,说明“时间也是检验诗歌的标准”。20年来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诗人汪国真仍在他的诗里微笑。

一次朗诵会上,一位“70后”先生和他的“90后”儿子,一起朗诵汪国真的诗歌,这位先生激动地说:“我一辈子爱汪国真的诗,我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还会继续爱的!”

许多粉丝、读者都很关心:汪国真这些年在忙什么?

汪国真因为受邀出席的社会活动很多,经常被邀请写诗题字,从1993年开始,他写诗之余,抽出时间专注于书法研习,每天至少一小时,茶香袅袅、妙音缭绕中,挥毫泼墨之间,诗心渐入佳境。

写诗、研习书画的同时,汪国真还涉足音乐领域。一次他看电视,有位歌手在接受文化考评,主持人读出陆游的两句古诗,问作者是谁,小伙子毫不犹豫就回答“汪国真”,把汪国真给逗乐了。

年轻人不知陆游却知汪国真,足见汪老师在百姓心中印象至深,可是他同时意识到,让孩子和年轻人更愿意学习古诗词是多么重要。

从小出生在书香之家,良好的诗书熏陶给汪国真打下坚实的基础,诗人回望自己童年少年时代,古诗词给他提供了超能量营养,但是他发现,很多小学生记流行歌的歌词容易,但背诵古诗词却很苦恼,他希望孩子们能通过音乐来记住诗词。汪国真开始自学谱曲,因为诗歌创作的基础铺垫,他很娴熟地掌握了节奏、韵律,更重要的功夫是根据歌词的风格配乐曲。

汪国真开启了诗书音画的艺术人生。2003年音像出版社出版了他作曲的首张音乐专辑《听悟汪国真——幸福的名字叫永远》;2004年民族出版社出版了由他作曲的《小学生必修80首古诗词曲谱》;他应邀连续四期担任中央电视台《音乐擂台》歌手比赛评委;2008年他完成了为400首古诗词谱曲,并出版《唱着歌儿学古诗——汪国真古诗词歌曲》CD专辑。

2009年12月,“唱响古诗词——汪国真作品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拉开帷幕。曾被诸多诗迷粉丝视为偶像的诗人汪国真,当晚在音乐领域演绎出另一番天地。前来听音乐会的观众惊叹不已、感慨万分!汪国真说:“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两位诗人的“同一首歌”

一个偶然的机会,由女诗人李桂杰“牵线”,让汪国真和著名文化学人、青年作家毛梦溪联手创作了新歌。

2009年冬天,一个文化名人的聚会上,女诗人李桂杰对毛梦溪的新诗作《分别别多久》很是喜欢,在回家途中,抑制不住欣喜,发短信给毛梦溪,表示要帮助找作曲家来加以推广。在她的有意安排下,2009年12月的某个下午,在北京保利大厦茶舍,汪国真、毛梦溪这两位神交已久的诗人便有了第一次相见。

出于对诗歌的热爱,出于对当前流行歌曲、中国文化共同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两位诗人相惜、相见恨晚。他们为歌坛的兴盛繁荣深感高兴的同时,却又不得不为当今歌坛的鱼目混珠、轻率浮躁现象忧心。他们愿以深深的社会责任感,联手向口水歌宣战。

这一次相见,催生了两位诗人合作的第一首歌曲《分别别多久》,他们低调运行,却出手不凡。在2010年民进中央的春节联欢会上,《分别别多久》试唱便引起了不凡的反响。两位诗人合作的歌曲处女作,引起青年女高音民歌新锐、中国歌剧舞剧院独唱演员雷洋的热情参与。如今,由雷洋演唱、演绎的电视音乐《分别别多久》已录制、拍摄完成后面世。

诗与歌,前世一对相伴而行的鸳鸯,优雅走过千载缠绵。诗和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诗人的歌就是他们的诗,跳跃的诗文就是一个个凝练了的音符。诗源于歌,或者歌源于诗。

汪国真希望歌坛少一些浮躁与口水,多一些诗意与哲思。并期待一批又一批有文化蕴含、能歌能唱的新诗新歌,重新回荡在大街小巷,诗、歌合一,尽善尽美……

凝视生活:“诗外桃源”意趣浓

汪国真擅长书法和中国画,尤以花卉和墨竹见长,他的画追求工笔画精美细致的逼真效果,兼具写意画泼墨渲染的酣畅淋漓,别有情韵。2007年,汪国真当选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把音乐当诗写,把书画当音乐写”,他畅行于艺术的多个门类之间,诗歌、书法、绘画、音乐都是他的最爱。

读者的喜爱总是令汪国真感动。他说,那种温暖会成为创作诗歌的源动力。

一次受邀到南方某大学讲演,坐飞机过安检,汪国真因匆忙出门,多带了个行李箱而被男安检员拦下,看过汪国真证件的女安检员对同事悄悄说:“照顾下,是诗人汪国真。”于是,人家破例放行了。小伙子还非常热情帮着他拿箱子,弄得诗人心里温暖又歉疚,心想:下不为例,谁说诗人就可以违规比别人多带个箱子的?

很多文采飞扬的作家诗人论及数理化,都以不识数自居,汪国真却是理科很好的诗人。他自幼的志向是做科学家,因为“”的影响,他没上过高中。当年,他是以初中学历考大学,并成为78级大学生的。为了规避与高中生竞考的风险,他报考中文专业,实属无奈的选择。或许,正因如此,“科学家”走上了诗人之路。汪国真不仅不像一些文人那样走进数字王国就大脑“断片儿”,反而喜爱数字,炒起股来也出手不逊呢。

再受追捧崇拜的诗人,再美好的艺术,也会遇到批评的声音,这时汪国真用莫言的话来调侃:“‘我没想到有那么多人恨我’……不必管谁怎么说,我仍清茶相伴,诗意清幽,爱我所爱、无怨无悔,朴素淡泊。”

汪国真诗歌第2篇

汪国真的诗

汪国真,祖籍福建厦门,生于北京。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据北京零点调查公司1997年7月对“人们所欣赏的当代中国诗人”调查表明,在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诗人中,他名列第一;他的诗集发行量创有新诗以来诗集发行量之最。2000年他的5篇散文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第一册;2001年他的诗作《旅程》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同年他的散文《雨的随想》入选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语文》(基础版)第一册;2003年他的诗作《热爱生命》入选语文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2007年他的诗作《我不期望回报》入选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2008年他的诗作《我微笑着走向生活》入选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他还曾连续三次获得全国图书“金钥匙”奖。2007年被美国内申大学(NATION INSTITUTE OF USA)聘为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被暨南大学聘为兼职教授。2009年入选中央电视台《我们共同走过》建国60周年百名代表人物之一;2009年10月《中国青年》杂志评出建国60周年十名代表人物(钱学森、、荣毅仁、焦裕禄、邢燕子、张海迪、崔健、汪国真、张艺谋、姚明),他为其中之一。

汪国真的书画

汪国真在书画创作领域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他的书法作品已被镌刻在张家界、黄山、五台山、九华山、云台山等名胜风景区,他还应邀为大韩航空公司、新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和以香格里拉酒店集团为代表的一批旅游涉外饭店创作书画作品。2002年他入选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百年书画走红名家》;2003年他入选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书画之魂――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大观》;2005年他入选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年鉴》;2005年始他的书法作品作为中央领导同志出访的礼品赠送外国政党和国家领导人;2006年4月他入选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的“中国书画名家邀请展”;2007年他入选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

汪国真的音乐

近年来,汪国真开始音乐的研究和创作。2003年11月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出版了他作曲的首张音乐(舞曲)专辑《听悟汪国真――幸福的名字叫永远》; 2003年12月至2004年1月间,他应邀连续四期担任中央电视台《音乐擂台》歌手比赛评委;2004年民族出版社出版了由他作曲的《小学生必修80首古诗词曲谱》一书;2008年他完成了为400首古诗词谱曲的工作;2009年6月应邀担任上海大学生音乐节评委会主席;2009年12月在北京音乐厅举办《唱响古诗词•汪国真作品音乐会》;2009年12月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唱着歌儿学古诗•汪国真古诗词歌曲》(40首)唱片专辑;2010年9月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汪国真音乐作品歌遍中国系列》第一辑(涉县美);2011年12月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走出喧嚣•汪国真经典诗歌散文朗诵》;2012年1月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唱着歌儿学古诗•汪国真古诗词歌曲》(80首)唱片专辑。

自我超越的汪国真

汪国真还曾应邀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数十所高校讲学。

汪国真诗歌第3篇

关键词:汪静之;湖畔诗社;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259-02

自从胡适先生的《尝试集》开了中国白话诗的先河后,新诗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新诗从“五四”运动起便进入了它的第一个繁荣期。期间曾出现了一大批优秀诗人,由此也诞生了许多的诗歌社团及流派。汪静之便是其中最早露出头角的青年诗人之一。

汪静之(1902-1996),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诗人。他从小勤奋好学,谙熟古典诗歌。青年时在学校受到《新青年》新思潮影响,开始学写白话诗文。20岁认识应修人,相互通信,成为诗友。1922年,汪静之介绍潘漠华、冯雪峰和应修人认识。四人满怀着对文学纯真的爱走到了一起。应修人将他们的61首诗歌合在一起编成了一册合集,诗集提名为《湖畔》。《湖畔》是我国新诗史上继《尝试集》、《女神》、《草儿》、《冬夜》之后的第五本新诗作。同年夏,汪静之的力作《惠的风》出版,一发行便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先后再版6次。

《湖畔》诗集出版后,得到众多大家的赏识。周作人在短文《介绍小诗集》中以文学前辈的身份给他们以鼓励,朱自清在《文学旬刊》第39期发表《读诗集》一文,既肯定了冯雪峰和他的少年诗友们诗作清新、缠绵的风格特色以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原因,也实事求是地指出了他们的诗作的不足。

湖畔诗社于1922年4月在杭州成立,它是的产儿,其前身是晨光社,受到朱自清等文学前辈的指点,起名于汪静之的诗《晨光》。湖畔诗社没有固定的组织和章程,其成员绝大多数是浙江第一师范学校的学生。除了最初成员汪静之、潘漠华、冯雪峰、应修人外,魏金枝、谢旦如(澹如)、楼建南(适夷)等人后来也加入了“湖畔诗社”,他们经常在一起探讨诗歌,畅谈理想,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此后又追认柔石为社友。湖畔诗社出版了潘漠华、冯雪峰、应修人、汪静之四人的诗歌合集《湖畔》(“湖畔诗集”第一集)。1922年9月出版了汪静之的诗集《蕙的风》。1923年12月,出版了潘漠华、冯雪峰、应修人三人的诗歌合集《春的歌集》(“湖畔诗集”第二集)。1924年冬,魏金枝、谢旦如加入诗社。魏金枝编的《过客》定为“湖畔诗集”第三集,但因故未能出版。1925年,谢旦如的《苜蓿花》作为“湖畔诗集”第四集出版。他们在上海创办文艺刊物《支那二月》,共出版四期。湖畔诗社1925年“五卅”运动后基本停止了活动。1927年汪静之出版了《寂寞的国》,这已经是湖畔诗社的余绪了。他们的作品以抒情短诗为主,表现了新文学运动初期刚刚挣脱封建礼教束缚的天真烂漫的青少年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对幸福爱情的憧憬,独具一种单纯、清新、质朴的美。朱自清说:“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的,是‘湖畔’的四个年轻人。他们那时候差不多可以说生活在诗里。潘谟华氏最凄苦,不胜掩抑之致;冯雪峰氏明快多了,笑中可也有泪;汪静之氏一味天真的稚气;应修人氏却嫌味儿淡些”(《〈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扼要地道出了各人诗作的特色。

从新诗发展的历程来考察,湖畔诗社作出了创造性贡献的,主要是爱情诗。如朱自清所说:“中国缺少情诗,有的只是‘忆内’、‘寄内’或曲喻隐指之作,坦率的告白恋爱者绝少,为爱情而歌咏爱情的没有。这时期的新诗做到‘告白’的第一步,《尝试集》的《应该》最有影响,可是一半的趣味怕在文字的缴绕上。康白情氏《窗外》却好。但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的,是‘湖畔’的四个年轻人。”胡适的《应该》、鲁迅的《爱之神》、郭沫若的《Venus》、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她》、俞平伯的《怨你》、康白情的《窗外》等都是较早用白话形式写成的爱情诗。但这时的爱情诗数量少,影响不大。湖畔诗社四个年轻人正是在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下,挣脱了封建束缚,放声歌唱爱情,突破了前辈诗人的范围。就此来说,胡适、郭沫若、康白情等人也不能和他们相比,这缘于彼此的心境不同,年龄不同。湖畔诗人毕竟在青春之际,他们的心灵更活泼开放些。所以冯文柄说,湖畔诗人“那时真是可爱,字里行间没有染一点习气,这是最难得的。他们的幼稚便是纯洁。”他们的诗是“没有沾染旧文章习气老老实实的少年白话新诗”可以说,正是湖畔诗派的崛起,中国诗坛才有了真正现代意义的情诗。他们的爱情诗在诗坛具有不可多得的意义,我们评价湖畔诗社的爱情诗,一是要充分看到它在中国爱情诗发展中的地位,及其在艺术上的独创性;二是要看到它所表现的追求恋爱自由、个性解放的思想感情在客观上所具有的反封建的历史意义。但是,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是不会悄然消失的。湖畔诗人的爱情诗一露面,在受到进步人士欢迎的同时,受到了封建卫道者的攻击和责难。胡梦华首先发难,发表《读了〈蕙的风〉以后》一文,指责湖畔诗派的爱情诗“做的有多么轻薄,多么堕落!是有意挑拨人们的呀?还是自己兽性的冲动之表现呀?”,又说“不可以一定说是他替淫业作的广告,但却有故意公布自己兽性冲动和挑拨人们不道德行为之嫌疑”。还有人把他们的诗称为“诗坛上的一颗炸弹”,极力否定《蕙的风》和其他湖畔诗人的作品。为此,鲁迅、周作人、章洪熙等著文肯定湖畔派诗人的创作。鲁迅在1922年发表了《反对“含泪”的批评家》,揭露胡梦华那种罗织罪名的锻炼周纳手段,及其文章的自相矛盾,逻辑混乱,无识乱言等;同时还指出,“批评文艺,万不能以眼泪的多少来定是非”。周作人的文章,阐明了什么是不道德的文学,其他文章也从不同角度批评了胡梦华。周作人还专门做了《情诗》一文,指出汪静之《蕙的风》倘若由传统的权威看去,不但有不道德的嫌疑,而且确实是不道德的了,但是这旧道德上的不道德,正是情诗的精神,“所以见了《蕙的风》里‘放情的唱’,我们应该认为这是诗坛解放的一种呼声。”同时,胡适、朱自清、刘延陵还为《蕙的风》作序,周作人向诗坛介绍《湖畔》,应修人向周作人请教诗艺,汪静之于1921年寄诗给鲁迅,鲁迅回信鼓励他写恋爱诗等等,都说明湖畔诗派的爱情诗创作是新诗坛的一个新鲜事物,得到了新文学阵营的首肯与支持。但是,新文学内部也给湖畔诗派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文研会致力于“文学与革命”关系的探讨,提倡“血与泪”的文学,而爱情诗就与此格格不入了。应修人曾致信周作人说:“给《小说月报》《文学旬刊》乱闹血与泪的文学,闹得我们胆子小了许多”(《修人书简》)。朱自清则为他们辩解鼓气,指出血与泪的文学虽是“当务之急”,“却非‘只此一家’”,“因为人生要求血与泪,也要求美与爱,要求呼吁与诅咒,也要求赞叹与咏歌,二者原不能偏废”(朱自清《蕙的风?序》)。湖畔诗派没有为“血与泪”的文学主张所约束、左右,表现出题材选材的自由性和诗歌创作的自主性。湖畔诗派不仅突破了诗歌传统与传统诗教的束缚,而且突破了早期新诗的题材范围,另辟蹊径,别创新格,为中国新诗领域的拓展作出了其他诗派不可替代的贡献。

如前所述,湖畔诗歌以颂扬爱情,歌咏大自然为主,在当时不仅引起了一场“文艺与道德”的论争,也触及了“文艺与人生”的问题,而后者显得比前者更为复杂,对湖畔诗社的潜在影响也更大。这就注定了湖畔诗人不可能长久的沉醉在“美与爱”的歌咏中。他们毕竟都是热血男儿,都期望在时代生活中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同时,年龄的增长,也必然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诗风逐渐发生变化。古人说“老来无复少年欢”,湖畔诗人后来再也无法写出那样富有天真稚气意味的诗篇了。汪静之写了《寂寞的国》之后,“决定不再写爱情诗,不再歌唱个人的悲欢,准备写革命诗”(《蕙的风?自序》),于是,湖畔诗社的吟唱已接近尾声了。1927年冯雪峰参加了共产党,真正投入到血与火的斗争中去了;潘漠华、应修人不久投入了革命斗争,在残酷的战争年代中,先后献身于正义的事业。他们在风华正茂的时候,从最美好的艺术境界中走出来,投入残酷的血与火的斗争之中,正是适应了时代对他们的要求,这是无可指责而且应该赞美的。我们在了解汪静之和湖畔诗社的历史功绩的同时,不能忘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他们的一页。

参考文献:

[1]陆耀东.二十年代中国各流派诗人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2]朱寿桐.中国现代社团文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3]杨杨选编.朱自清——禅家的语言[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汪国真诗歌第4篇

论文摘要:吴嘉纪是清初一位较为杰出的遗民诗人,以“冰霜高洁.刻露清秀”的诗风自成一家。本文主要分析了他的送别诗和寄怀诗,并z,l~l类诗歌的题材内容、抒情风格、语言艺术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诗人诗歌创作的心理成因及采用多种意象手法,揭示其诗歌创作以凄冷为主调的多样化诗风和善于运用真朴而自然的白描手法的独特风貌。

吴嘉纪(公元1618—1684年),字宾贤,号野人,别号陋轩,安丰场(今东台市安丰镇)人,是清初较为杰出的遗民诗人,史载其“与人交,性冷难合”,…因而其交际有限。较之于同时代的其他诗人,他一生游历不广,活动范围主要在东台、泰州、扬州之间,最远也只到过南京、镇江。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吴嘉纪的著作《陋轩诗》中,却有近三分之二为送别、寄怀类诗歌,涉及的人物有五十多人,这说明他非常重视友情,对“两心不觉胶投漆,因诗与我成相知”(卷十五《管鲍篇呈汪舟次》)的友谊十分珍惜。明亡后的十五年间,吴嘉纪蛰居东淘,大部分时间都用于与王太丹、徐发荚、沈耽开等遗民诗人交流、唱和。“右诸子皆为明儒,萃生于万历年间,同处东淘左右。国变后,隐居不仕,沈冥孤高,与沙鸥海鸟相出入。结社于淘上,有所怀抱.寄托诗文”。由于共同的遭遇,许多遗民结成了比较固定的“遗民小社会”.而遗民诗人之间笃于友谊。歌颂友谊之真挚、热烈,在中国历代诗人中也确乎少见。晚年,悲凉和孤独的共同境遇使得他们更加渴望用友情来相互抚慰,因而友谊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可怜朋友少,只是别离多”。(卷十四《送缄子》),朋友分离自然会恋恋不舍.因而怀友、念友诗作频出。综观吴嘉纪的交往对象,大多是不甚出名甚至是无名的人物。因此他们送别诗中也无对奢华酒宴及纷繁歌舞情景的描写,但诗人对于朋友的感情却是真挚醇正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类诗歌中。

一、送别类诗歌

《诗经》云:“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涕泣如雨。”e3]古人送别如此伤感,皆因交通不便,相见甚难。津口渡头~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自古叹行役.我今始知之。山川一何旷,巽坎难与期”。因此,自古以来,送别、寄怀成了诗歌创作中一个重要的主题。

吴嘉纪送别诗的写作内容主要表现为对朋友旅程的描写,或实或虚,或忧或喜,或春光明媚,或愁云惨淡。如其《送乔东湖之吴门》(卷八)云:“出门忽大笑,雪尽见青山。挂席东风来,浦禽鸣关关。草木带行李,春晴无愧颜,前路游趣佳,掉头海岸远……”好友去苏州,诗人牵手相送,两人交谈甚欢。送别路上春光明媚、草木翠绿、小鸟鸣唱.好似诗人正携友游春。送别的苦楚诗中无迹可寻,“挂席东风来”、“前路游趣佳”等句隐含了诗人对朋友游历东吴的欣喜和祝福。再如《送王季鸿之西泠》(卷三):“西湖春二月,桃李争芳妍;观者皆快意,游子独怆然!此乡虽云乐,不如归旧川。”同样是春光明媚的季节,但对于漂泊求食的王季鸿来讲,西湖的美景、桃李的芳香却抵消不了思乡和穷困的悲愁。诗人不禁为老友掬一把同情之泪。同时,诗人还在诗中想象了朋友在旅程中的情境,如《送汪左严北上》(卷三):“村冷鸡早鸣,桥危马暗渡。悚星照童仆,残梦经道路。淮甸隔云望.金台仰面遇。三策献庙廊,知音笑相觑。”诗人仿佛是伴随着汪左严一路北行,其境其景犹如身临其境。对于朋友的离别,吴嘉纪很少流露出如“沾巾”、“涕泪”等儿女情长.但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却溢于言表:“看君策斑马,自首搔天涯。”(卷三《送汪左严归新安》)“去者方愉悦,送者忽彷徨。”(卷三《送程翼士》)“后夜酒醒思旧伴,乌啼残月不胜愁。”(卷四《送吴仁趾》)“采花带叶故乡路,独倚杖黎看去人。”(卷十《四月一日,送汪梅坡之东亭》)面对老友离别,诗人时常感叹:“酒伴纷纷去,天涯独黯怀。”(卷八《送汪三于鼎归新安》)希望朋友们“别时去我远,记得频回顾”(卷十四《忆老朋》)。吴嘉纪的送别诗虽有离愁别绪之抒发.但没有故意渲染离别的痛苦、无端的哀怨,而是以一种较为平和、自然的情调和坦率的情感,给人一种恬淡、真挚的感受。

吴嘉纪还有一些在清廷做官的友人,特别是诗人晚年,好友汪楫、汪懋麟等都一一出仕,诗人一方面坚守自己的民族气节,另一方面也对朋友们的选择表示理解,在为友人欢喜的同时隐藏的却是自己心酸的泪滴。如卷三《七夕送王阮亭先生》其一:黄河新秋时,凉风吹去舫。帆底宦游人,欲发重惆怅。月高银汉斜.双星默相向。回首望广陵.烟树浮新涨。一鸟失其群,云宵自飘扬。

诗人对王士稹深怀知遇之恩.虽知与王“出处虽不同,吾曹各努力”(卷三《七夕同诸子集禅智寺硕公房,再送王阮亭先生》),但在1665年秋王士稹离扬赴京仍让当时扬州许多遗民文人“耆老泪盈把”。诗人借“鸟”的意象对王阮亭的前程表示祝福对于汪楫、汪左严等人的出仕,诗人既赞扬他们的才能,义能对他们进行善意的忠告。如《自淘上至竹西,送汪舟次之赣榆教谕任》(卷八)中对汪楫既有“可怜天下才.逡巡就小官”的惋惜.又有“良骥不好枥.美瑜不恋山”的鼓励,更有“黄鹄已高翔,鸥鸟难随飞”的自励。诗人常对友人提出劝告.如“依然是负米,勉矣宦游人”(卷八《送汪左严之太湖教谕任》)、“爱憎实自致,攀条君寞哀”(卷八《诗四首赠程云家》)、“羊裘懒与轩车近,恐使弹冠薄钓缗”(卷八《正月六日,王于番邀同程云家泛舟西溪》),可见诗人对朋友的玉洁冰心、真挚感情。

二、寄怀类诗歌

吴嘉纪寄怀诗数量也较多,由于诗人独寓一隅,对远方的朋友思念已久,故情动于衷而发于言。诗歌显得更情深味醇。如《寄吴公调》(卷一):“昔日穷愁里,看余发旧林,悬知游子况,尚在故人心,书去梦魂远,花开离别深,喈喈啼绿树,求友愧作禽。”友人分别后的情况一直为诗人所关心,梦中不由想起昔日读书交游之景.诗人恨不得变成一只禽鸟飞向友人。可见其思念何其之切。诗人惦念友人,更关心他们生活的细节,如:“春风至芜城,曾否苏疚疾?”(卷j三《早春寄汪三韩》)“问君远归来,.啼无衣?”(卷十五《寄吴介兹》)诗人对那些奔赴家乡的友人有“饥雀恋空仓,赢骥怀故轩”(卷四《寄汪虚中》)之理解,安慰他们“荣达事事好,不如老亲傍。人生得终养,短褐庸何伤!”(卷七《寄邓孝威》)

吴嘉纪重友情。不仅因为其时常感到孤独。更是其内心情感渴望的表现,因而是一种寂寥中更为炽热的情感。诗人有“不得来携手,思君颜色凋”(卷二《寄程浊庵》)的思念之苦,有“同心思离居,白发禁久别”(卷五《寄汤严夫》)的心灵相交,更有“极尽余生乐,朝朝扣尔门”(卷五《秋日怀孙八豹人六首》)的重逢盼望。特别是对于与自己一样漂泊求食的友人,诗人常在诗中为他们的命运呜不平,如他的好友王又旦,诗人以“扬州青铜镜,多年陷泥滓;雕文已半蚀,妙质幸犹在。”(卷五《古意寄王黄湄》)来痛惜其不得重用。同时.诗人还以“悠悠天地间,真赏那易得”(卷四《寄汪虚中》)来劝慰失意的朋友,以“黄金散尽归乡邑,惟有贫交不忘君”(卷十一《寄澄塘吴仁夫》)来表达自己对友情的忠贞不渝之情。

吴嘉纪还有一些酬赠诗,多为应酬而作,如《十月六日罗母初度赠诗六首》(卷二)、《程临沧、飞涛两尊人双寿诗》(卷三)、《诗四首为隆阜戴节妇赋》(卷十)等,诗中多为歌德颂节之语,其艺术价值相对较低,故不在此赘述。自古以来,“柳”已作为留别的意象存在于诸多送别诗中,而吴嘉纪的送别、寄怀诗中较少有些意象,出现“柳”字的只有两处,其一为“暮春作客意无赖,况复折柳天一涯”(卷十二《送汪叔定》)。此处“柳”被组合成“折椤”一词,也不过是送别的代称,并无更多的含义。其二为“何日鸣琴重到此?海鸥陧柳最相思”(卷七《送分司汪芾斯先生归钱塘》)。此处“柳”作为景物衬托相思之情,已非蕴含无限凄离别情之“柳”。

吴嘉纪送怀诗中以“酒”为意象是较多的。与友人诗酒话别是历代诗歌中常见的主题,它既是一种礼俗,又能反映诗人的别愁心理。元人杨载《诗法家薮》中指出:“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韩愈《知音者诚希》诗有:“知音者诚希,念子不能别。行行天未晓,携酒踏明月。”写出了以酒为知音送行,并寄予了某种企盼。嘉纪喜好饮酒,他的好友方文说他:“平生无所好,寓意诗酒中。酒多令人病,诗多令人穷。”吴嘉纪诗中则有“悲歌饮浊酒,醉上黄金台”(卷五《送汪长玉之蓟门》)、“酒当邗水劝,冷傍破衣生”(卷十三《至邗次日,送希文往真州》)、“劝尽村醇人转醒,停杯问汝往何处”(卷七《送吴苍二归新安,兼怀汪虚中、扶晨、于鼎、文治、郑慕倩诸子》)、“后夜酒醒思旧伴,乌啼残月不胜愁”(卷四《送吴仁趾》)等,正是这酒的悲壮,酒的祝愿,酒的醇浓,使虚与委蛇的应酬之气荡然无存.滤出的是诗人真挚的情感和心意。

汪国真诗歌第5篇

汪国真故去,在网络上引发了许多人的真诚悼念。59岁对于当代人来说,应该可以说是英年早逝。这位诗人似乎很久以来就已经淡出了公众的视野,他的诗也不再具有当年的影响力。但他的故去让人们有机会重新发现他的意义和价值,也重新认识他所处的时代的意义和价值。

人们开始发现,在一个特殊的时代,汪国真让一代年轻人感动,他曾经叩响过他们的心弦,让他们从他那里获得了一种对自我和生活的感悟与发现。然而他的那个时代和他都已经远去,但它们都是中国改革开放这段历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我感慨的是诗人晚年的命运,他常受到诗歌界的嘲笑讥讽,就连他在逝去前回到人们视野中的一次,居然是一个关于他开了火锅店的并不切实的报道。人们也觉得他的诗太清浅,缺乏那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于是,他好像是时代的匆匆过客,迅速地被时代所遗忘。但今天我们突然发现他对于我们仍然有其自身的意义。

其实,那些在文学史上留下了里程碑式的记忆的“朦胧诗”或“新诗潮”的诗人们是汪国真的同代人。他也是在“新时期”开始时被社会的开放和新变激发了创作的热情。但他和他们非常不同,他错过了那个“新时期文学”狂飙突进的时代。在上世纪80年代的最后时期才在一些不属于当时主流文学界的、那时曾经一度流行的青年生活为中心的刊物上发表诗歌。那时其实没有大众文化和“纯文学”的分化,关于“朦胧诗”是否“看得懂”的争论就是文学的新与旧的争论。那时现代主义的文学尝试被认为是整个文学应该接受的新鲜事物,而关于“主体”解放的大叙事其实是个人从计划经济的结构中脱出的主流表达。所以,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是没有多少人知道汪国真的。

上世纪90年代初是中国开放发生复杂变化的关键时期,汪国真突然和《渴望》这样的电视剧一起流行了起来,成为90年代初文化的最重要的表征。他的第一本诗集《年轻的潮》出版于1990年的5月,当时就成为了最红的畅销书,他的诗是被青少年抄录引用得最多的。《渴望》主题歌的:“恩怨忘却,留下真情从头说,相伴人间万家灯火”的平凡的日常生活的发现,变成了那个时代成年人的最爱,而汪国真的“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也是那个时代的年轻人的最爱。

他让那个时代的青年在青春的感伤中流连,发现那些具体的悲欢,感受生命的丰富和日常生活的微妙,他让年轻人回到了个体的感受之中去体味生命。他的诗没有80年代朦胧诗的现代主义的维度,但他把大叙述层面上的关切,化为细小真切的浅吟低唱、成为让普通青年理解的小感悟,从而让人们的人生丰富。这其实让上世纪80年代凌空蹈虚的宏大的“主体”化为了真实的“个体”,赋予了当时的年轻人发现自己具体生活的能力。所以他的诗变成了警句格言流传在青年中就是极容易理解的事情了。

当然汪国真的时代很快就过去了。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年轻人有了更成熟的大众文化,不再把他的诗作为自己生活的必须,汪国真又受到纯文学界的轻视。他似乎进入了两面都找不到位置的境地。

汪国真诗歌第6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方法

1 诗歌的概念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孔子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四种作用。陆机则认为:“诗缘情而绮靡”。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后世将两者统称为诗歌。

2 小学诗歌的分类和特点

2.1 分类。

2.1.1 当代诗——主要以儿童生活为题材,或以少年儿童为主要阅读对象。主要有科学诗、抒情诗和叙事诗。

2.1.2 古诗——小语教材以逐册递增的篇目共编入古诗70余首,意在帮助学生领略古人笔下的诗情画意,感受其中的物境、情境、意境,了解古诗的一般特点。主要有咏物诗、写景诗、抒怀诗、哲理诗、叙事诗。

2.2 特点。小学诗歌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课本里的每一首诗,都具有意境美、情感美、情趣美的特点,语言清新、情趣盎然。此外,它还具有语词凝炼、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的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充分合理的以情感为纽带,竭力缩短学生和是人的距离,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使学生真正的体验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情境,体会诗歌的魅力。

3 小学诗歌的学习方法

3.1 朗读。著名的语言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要培养孩子纯正的文学趣味,就要从读诗开始。”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在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要指导学生掌握诗的情感基调。根据诗的不同内容,或欢快活泼、或凝重沉郁、或轻盈优美、或豪迈雄越、或婉转舒缓、或高亢激昂;二要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注意读出诗的节奏、韵律、重音、停顿等;三要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四要指导学生对诗中的警句、妙语反复吟诵、铭记在心。

3.2 知诗意,整体感知。这是古诗教学的第一步,教师着眼全诗,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全诗有关的概略性信息,首先给学生一个整体的感知印象,然后才谈得上进一步的学习理解。这也是顺应儿童认知规律而进行的,由于小学生逻辑思维欠发达,深奥的道理还不懂,因而只能以形象思维作为突破口,首先通过诗歌中素描绘的景物和人物来给学生一个轮廓,一个大概的印象,然后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去理解学习掌握运用。那么运用什么方法让学生感知诗意呢?现行的小学教材中,几乎每首诗都配有插图,这些图往往从某些角度揭示了诗意,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图资源”。 因为都配有相应的教学材料,教师可以利用挂图教学。因为挂图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借助挂图是将古诗词语形象化,更易于学生清晰理解诗意,深刻领悟诗歌蕴含的哲理。

其次,我们可以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视、幻灯片、录音等,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化复杂为简单,做到图文并茂、形声结合,使学生直接感受美。在教学诗歌《春晓》时,可结合生动的导语,幻灯片展示“早春图”,并配上相应的音乐,把学生带入一种优雅的艺术境界。学生在图片强烈的色彩冲击下和优美的音乐旋律刺激下,全面调动视、听器官,对美丽春天的喜爱之情有所感触,从内心迸发出了对美的渴望。

再次,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法激起学生的兴趣,更利于学生对于诗的理解。有些古诗虽然只有短小的几句,却包含着一个优美的故事。通过老师给学生复述,创设一个故事情节,学生对古诗的内容自然就心领神会了。如在教学《赠汪伦》这首诗中就叙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李白一生豪放,喜欢游山玩水,结交朋友。有一次,到桃花潭这个地方游玩,结识了一个叫汪伦的人,两人义结金兰。当李白乘舟将离去的时候,汪伦唱着歌,并以脚和着拍子为李白送行,李白十分感动,感叹道,“桃花潭水纵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意啊!”由此来激发学生对于诗的进一步的理解。

3.3 解诗句,悟诗情。要真正把握诗歌语言的美,必须要品味诗歌中的字词,因为诗中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是作者经过千锤百炼,赋予人们充分的想象力。在学生对全诗大意有了整体上的感知的基础上,接下来可以指导学生学习诗歌的词语和句子,通过对诗歌词、句的进一步理解,深化对全诗的理解,为体味诗情、进入诗歌意境做好准备。

其次,联系实际,把握诗意,领悟诗情。在诗歌教学中,联系作者生平和作品的时代背景,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作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主题,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心灵的驿动和真情的流露。

汪国真诗歌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教学 鉴赏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a)-0186-01

古诗词是祖国文化遗产的精髓,它意境深远,内涵深刻,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哲理,它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新《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语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陶冶学生良好情操。这让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现行小学通用教材古诗词一共有40多篇,这些古诗词大部分是绝句,内容健康,语言浅显,贴近生活,真挚感人,适合少年学生阅读。现在根据我多年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工作的积累,谈谈我对小学语文中的古诗词教学的见解和教法。

1.激发学习诗歌兴趣

古诗教学伊始,教师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精心引发学生兴趣。我们从思想上重视古诗词歌曲的教学,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正确把握作品的情感,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它终会结出丰硕的成果。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汪伦是当时有名的歌手,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对李白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的诗。有一回,汪伦听说李白来了安徽,就修书一封。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早知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前访。见面后,李白方知“受骗”:所谓桃花,只是桃花潭,并无“十里桃花”;所谓“万家酒店”,只是店名,并无酒店万家。但李白哈哈大笑:“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于是,两人结为金兰之好。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七言绝句《赠汪伦》。――这个故事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赠汪伦》一诗的兴趣。又如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就可采用设悬念的方法一古代有位大文豪写了一首七绝,在诗中直接将西湖比作美女西施,这位大文豪是谁呢?这首诗叫什么呢?是怎么写的呢?再如教学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可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句千古佳唱着手,激疑设趣,从而引导学生欣然诵诗。采取“引趣”之法,促使学生兴趣倍增,情感激荡,再引导他们学习全诗,教学效果往往会出人意料。

2.深刻体昧诗歌的语言美

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录的古诗多为名篇,在这些诗句中诗人用词精妙,讲究一个“炼”字。教学时老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揣摩、品味那些关键字词,通过赏析这些字词,往往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全诗的情感或意境有准确的感悟。比如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全诗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把我们带到一个幽静孤寂的境地。教学时,我让学生朗读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引导学生品析“尽”、“闲”这两个字,再去读一读“高飞尽”、“独去闲”,就发现前二句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孤独之感写尽了。尤其是“尽”和“闲”,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因此,这两旬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而诗人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学生在品词赏句后体会到这首平淡恬静的诗之所以如此动人,就在于诗人以“静”作为全诗的血脉,巧妙地抓住诗中的几个重点字,将思想感情与自然景物的高度融合而创造出来的“寂静”的境界。

3.联系生活,模仿创造

汪国真诗歌第8篇

关键词: 文化转向 文化传真 典籍英译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的加强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典籍英译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长期以来,很多研究都侧重于对译文的静态的对等、等值等方面进行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翻译研究出现的“文化转向”,对翻译的研究已经不单纯侧重于语言层面上的对等,而是转向与研究促使翻译形成的一切语言之外的因素。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为典籍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二、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英国文艺理论家Richards说:“翻译很可能是宇宙进化过程中最为复杂的活动。”(Wilss,2001)翻译之所以这样复杂,是因为翻译活动不是在真空中发生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价值体系和翻译规范,翻译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历史文化因素的制约。自1972年翻译研究学派创始人霍姆斯在第三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上宣读《翻译的名与实》到1990年巴斯奈特和勒夫维尔编辑论文集《翻译、历史与文化》,翻译研究逐步转向了文化,转向文本外部的研究,如意识形态、政治因素、诗学等。巴斯奈特认为:“翻译绝不是一个纯语言的行为,它深深植根于语言所处的文化之中。”可以说,其理论中具有相当强的“革命因素”,对以前的翻译理论有极大的颠覆性(潘文国,2002)。文化学派的“文化转向”使翻译研究范式从纯语言层面转向探讨文化层面各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文化翻译观认为文化是决定信息核心的关键因素(骆贤凤,2007)。

三、典籍英译与文化传播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远的文明古国。传世的民族典籍,浩如烟海,汗牛充栋,其丰富和完备的程度,世界罕见。汇集华夏文明精髓的典籍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系统、准确地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经典翻译成外文,编辑出版,介绍给全世界,是几代中国人的愿望(杨牧之,1999)。在当今世界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中西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与翻译的工作越来越紧迫。因此,把我国民族典籍翻译成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英语,让广大的英语读者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典籍,使之走向世界,普及民众,这就成为我们外语界和翻译界义不容辞的责任(汪榕培,2008)。

语言文字翻译工作的实质,是不同族群之间的文化沟通、交流和对话。要实现无障碍的沟通、交流和对话,译者首先就必须了解本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当然也要对目的语文化有清楚的认识,否则难免出现误译、歪译。潘文国、汪榕培等认为中国译者应在加强中英语言与文化修养的基础上,理直气壮地从事汉籍的英译工作(潘文国,2004),承担起中华民族文化“守夜人”的职责。

四、典籍英译的文化传真

由于典籍是一种特殊的文本类型,因此其翻译难度较其他文本高,翻译方法也更为复杂。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能否恰当地选择翻译策略以确保典籍中的文化准确传真变得尤为重要。汪榕培是我国著名的典籍英译家。下面我们就汪榕培译作中的片段来论证典籍英译中的文化传真。

1.音形之美的传真

德国语言学家洪堡(Humboldt)评价汉语说:“任何人都无法否认古典汉语具有一种惊人的高雅之美,这种美表现在他抛弃了一切无用的语法关系,以语言本身而不凭借语法形式来充分表达纯粹的思想。”例如,汪榕培翻译的《古诗十九首》之一:

青青河畔草,Green,green spread the bank-side grass;

郁郁园中柳。Lush,lush grow the garden willows.

盈盈楼上女,Fine,fine stands upstairs the lass,

皎皎当窗牖。Fair,fair her shape behind the windows.

娥娥红粉妆,Bright,bright beams her roughed face;

纤纤出素手。Soft,soft are her pale-skinned hands.

(Wang Rongpei,1997:99)

诗歌一连用了六个叠字贴切而又生动。六个叠字无一不切,由而中心,由总体而局部,由朦胧而清晰,烘托刻画了楼上女尽善尽美的形象。在汪榕培的译文中,他成功地用green,green;lush,lush;fine,fine;fair,fair,bright,bright;soft, soft再现了原文了音乐美、形式美和所传达的意境。读起来朗朗上口,把古诗所传达的诗的节奏准确地表达出来。

2.语义传真

翻译古典典籍的目的是用准确、恰当的语言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鉴于古典汉语的特殊性,如何能在翻译过程中做到语义的准确传达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汪译《陶渊明诗歌》

结庐在人境,My house is built amid the world of men,

而无车马喧。Yet with no sound and fury do I ken.

问君何能尔,To tell you how I can keep deaf and blind,

心远地自偏。Any place is calm for a peaceful mind.

采菊东篱下,I pluck hedge-side chrysanthemums with pleasure

悠然见南山。And see the tranquil Southern Mount in leisure.

(Wang Rongpei,2003:112)

汪先生将第二句译成:Yet with no sound and fury do I ken,这正是原句的深层意义,尤其sound and fury传达了车马喧之意,而没有字对字的对应翻译成:sound of horses or chariots或是clatter of carriage or horse,或是din of carriages or horses。汪先生又用动词ken这一英语古词,意为“意识到”及形容词no,就将“而无车马喧”确切地译了出来。汪先生的第四句译文刚好体现了他对这一原诗句的真知灼见。汪先生将陶渊明的妙语佳句“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译成I pluck hedge_side chrysanthemums with pleasure,/And see the tranquil Southern Mount in leisure。这两句译文,读起来流畅、自然,其效果同原诗一样,显示出陶诗透明似的质朴单纯,复现了原诗的自然美。

3.文化负载词的传真

中国典籍的一大艺术特色是充满了历史文化内涵的信息词,在典籍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这些随附的文化负载词需要译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刻的了解,才能恰当地把它的文化内涵传递出来,是外国读者明白易懂。例如,汪译《陶渊明诗歌》。

遥遥沮溺心,The ancient hermits who were free from fears

千载乃相关。Were models in my life through all the years?

但愿长如此,Oh that my life goes on forever like this

躬耕非所叹。Because I take my farmer’s life as bliss!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Wang Rongpei,2003:24-25,68-69)

在上述两节中包含两个历史典故沮溺的故事。据《论语·徽子》所说,长沮和桀溺在耕地时,孔子发现了他们,让弟子子路去跟他们聊天。上述陶渊明诗歌中,陶渊明崇尚长沮和桀溺两位隐士。在汪榕培的译文中,它采用虚化的方法,即“沮溺”译为“The ancient hermits”。因为不可能把整个故事详细地讲述出来,所以虚化的翻译方法能够让外国读者容易读懂,但又没有失去原文表达的深层意思。

五、结语

要促进中国典籍英译研究的发展,让中国传统文化被译入语文化所接受和理解,就必须把翻译研究和文化研究结合起来,即从“文化转向”的角度去翻译和研究典籍英译,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典籍英译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参考文献:

[1]Wolfram Wilss,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Problems and Methods,2001.

[2]潘文国.当代西方的翻译学研究——兼谈“翻译学”的学科性问题[J].中国翻译,2002.

[3]骆贤凤.文学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7.

[4]杨牧之.大中华文库总序,1999.

[5]汪榕培,黄中习.加强民族典籍的英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J].广西民族研究,2008.

[6]潘文国.译入与译出[J].中国翻译,2004(2).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