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4 15:12:30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第1篇

关键词: 高考历史 选修内容 复习策略

在现行的江苏高考模式中,历史科选修内容占20分(全卷满分120分),而且是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的,考生根据所选的教材在备选的4道题中选做其中的2道。每本教材的内容多但只通过一道材料题考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怎样复习才有效,这让不少高中历史教师感到困惑。

其实普通高中开设选修课程是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特色之一,从课程论的角度来看,设置与必修课程相辅相成的选修课程是历史课程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从学习论的角度来看,设置历史选修课程更有利于学生兴趣、视野和个性的全面发展[1]。就应试复习而言,要从课程设置的目的出发,把握学科特点,笔者认为要提高复习的实效性,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进一步更新观念,树立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进一步更新观念,树立新课程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教师观念的更新包括学科素养的提高,比如《探索历史的奥秘》通过对向学生介绍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之谜和探究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揭开人类社会发展之谜的方法,体会对人类历史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2]。这个模块专业性特别强,吸收了大量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其涉及范围不仅对学生而言是比较陌生的,对长期处于中学教学一线的广大教师而言,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吸收新知的领域。

二、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总结认识规律

学习历史目的之一是探寻历史发展规律,认识把握历史发展规律要通过对相关历史事物的比较才能实现。在历史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比较找异同。“同”为历史事物的普遍规律或特征。比如《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不管是古今中外的政治家、思想家还是科学家,在对他们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必须结合时代背景,从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角度肯定或否定历史人物;必须分析人物的阶级立场,阶级立场决定了历史人物的政治主张,是评价人物的基点;坚持辩证地分析历史人物,坚持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人物。同背景下历史人物的比较,比如,大一统王朝的政治家的比较,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的比较;追求民族独立的孙中山、凯末尔和甘地的比较等。

在2013年江苏高考中,21题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22题克伦威尔和拿破仑是欧洲近代革命的杰出人物,都考查了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三、教师要科学整合教材,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各地区、各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教学顺序。”我们可以科学整合必修与选修模块,选择与必修内容联系紧密的内容,这是引导学生强化通史意识,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全面的知识结构与历史认知的需要。

如在选修一改革模块中与必修内容联系紧密的专题有梭伦改革、商鞅变法、欧洲宗教改革、。复习梭伦改革,可对必修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背景与结果了解更完整、全面,学习商鞅变法能对复习必修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背景、必修二重农抑商政策的理解补充认识,学习宗教改革可对必修三宗教改革中人文精神的发展的体现或内涵理解更准确、透彻,复习可更准确理解维新思想的内容与意义[3]。

具体教学中,我们要把教科书中结论性的知识活化为可以讨论的、探究的主题,精选与主题相关的材料,并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历史。比如《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每一单元基本上都可以用背景――措施――作用整合,并对这三部分进行适当的材料补充,通过材料的补充,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这三部分都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如果割裂了任何一部分,就难以完整地分析本单元所涉及的改革。

四、教师要进行规范化训练,增强教学实效性

选修部分是通过材料题形式考查,历史科的高考《考试说明》对材料的处理能力明确列出了三条具体要求:一是“阅读理解材料”;二是“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三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4]。

教师要教给学生最基本的做题方法:一读,是解题的前提;二找,是解题的关键;三思,是解题的核心;四答,是解题的落脚点。按照这样的步骤,在平时的训练中强调规范性,自然就增强了复习的实效性。如2014江苏高考24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配的角度,说明后世“民主制度的拥护者和反对者都拥戴梭伦为鼻祖”的理由。(2分)能注意到从权利分配的角度,拥护者和反对者两个方面,加上分值2分,再加上材料和所学知识,答案就很容易产生,拥护者:梭伦改革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使平民获得参与国家政权的权利(或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反对者:梭伦改革保留了贵族的一些特权(或贵族政治没有彻底改变)。

在选修课程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我们相信,方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把握科学方法与正确策略,这些问题最终就可以得到解决。我们相信选修课程在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中一定会满足高考的要求,提高课程价值和学习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元忠.高考试题的命题置疑和答题技巧[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

[2]段仁勇.江苏高考能力题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第2篇

关键词: 全国卷模式 福建历史高考 应试策略

从2016年起福建省普通高考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的全国卷。因此,我省的高中历史教学和高考备考,要依据全国卷考试大纲、说明及试卷变化,作相适应调整。

1.认真分析研究全国卷考试大纲、说明和试卷,调整备考观念和策略。

要全面地分析和研究全国卷的考试大纲及说明,特别是与福建卷考试说明进行深入对比分析,研究教学内容和能力要求,明确已考什么、怎么考,进一步思考和分析还能怎么考、还会考哪些内容。加强对考点研究,分清主次,理清条理,研究每一考点可能的切入点。教师依据“考核目标与要求”对复习设定教学复习的难度,重视学生专业素养,提高学生学科能力,实施“能力立意”“发展素养”的高三课堂教学,提高复习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和机械性。对一些历史问题分析,程度好的学校可适当拓宽、加深,程度一般的学校掌握基本知识、基本要求即可。在历史能力要求方面,程度一般的学校重点训练“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应用知识”这两项能力;程度好的学校侧重于“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两项能力目标要求。

2.根据全国卷试题的能力要求和特点,调整备考目标和训练方法。

由于全国卷和福建卷试题考题型情境素材、问题设计特点等的不同,因此要求考生所具备的历史基本知识结构和历史思维能力不同。全国卷试题的专业性非常突出,突出了“历史的学科性和完整性,强调了学科能力和素养的考查”。因此,在备考中要加强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对学生进行应试能力训练和指导。专题复习教学是知识与能力系统化、深刻化和规律化的过程,要通过专题复习教学总结专题规律,做到精选精练,拒绝题海战术;经典试题,反复训练;核心内容,多角度、多形式训练;具体题型,专项训练。教师通过剖析例题、点拨思路、提炼方法、总结规律,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解题思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包括思维方法、答题顺序、答题速度、答题规范化等。

历史论证题是全国卷的压轴题,在复习中要加强对此种题型的解题指导。主要有历史阐释题和历史探讨题。历史阐释题是对历史观点结论的说明,需要考生选用具体的史实进行解释。这类试题是对历史结论的阐释说明,只要对观点进行解释和支撑性的说明,能自圆其说即可。历史探讨题是对材料和题目中所呈现的观点进行评论、探究,既需要学生指出观点是什么,更需要对观点进行论证和评价,思维和论证含量要高于历史阐释题。做此类型题目要提炼和确立观点,作答时要深刻揭示材料的观点;观点的确立与选择的论据是与观点关系最为密切、最能支撑观点的那些史实。答案要体现“论证性”的特点,做到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论证层次清晰,逐级深入阐释,实现抽象概括、理论升华。教师在平时历史教学中要用多种史观解读历史,将新的史学观点和成果渗透于历史教学之中,强化学生的历史意识,提升认识水平。

3.夯实基础,突出三基。

基本史实、概念和观点,是历史学习和高考命题的着眼点,也是历史学科能力的主要载体。因此,牢牢把握基本史实和概念,理解基本历史观点,才能奠定决胜高考的基础。

第一阶段复习,专题史复习,实现基于教材专题的“纵通”,梳理出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高考不强调覆盖面,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中做到全、准、细。“全”即复习要全面,全面地理解案鲋识点、考点,以课本为依据,对课本上的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地毯式清理,在此基础上强化重点;“准”即对知识的识记、理解、阐释要准确,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对各考点进行细化和落实;“细”即注重细节,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的本质内涵,教材本身纵横交错的网络化的知识结构,等等。复习中始终突出主干,同时立足教材、依托教材、透析教材。在历史知识复习时要注意知识体系的整合:①必修内容之间横向整合。②不同版本之间整合。③必修与选修内容整合。

第二阶段复习,断代通史复习,实现基于一定主题的“横通”,包括同一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等不同领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也包括同一时期不同地区、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概括出一定时期的社会发展特征。整合历史线索,疏通历史脉络,把握时代特征,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一个立体的历史知识体系,构筑整体认识。

4.加强时政、史观教学,开阔学生视野。

适应全国卷历史试题的特点和要求,主动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以致用。关注前沿研究动态与成果,挖掘和利用其与教学内容的联系,拓宽复习视野。

运用正确的历史观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历史教学的基本目标。在复习中要重视史观渗透,重视培养学生的“史论结合”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正确史观解读历史现象的能力和意识。让学生学会思考历史,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思考问题,做到历史和现实有机结合。

高三复习中要注重对新学术观点的学习和理解,要用新视角和理念备考,整合知识。以“文明史”为总纲,以“近现代化”为主线,以“全球化”为导向,结合近年来历史学术研究和学术观点的新变化,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和不同历史事件的实际,用几种不同的范式从多角度诠释同一历史阶段和同历史事件,对教材知识从新的角度构建新的体系,对重大历史问题运用新观点进行分析评价。(1)运用不同史观评价同一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2)运用同一史观评价不同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这样通过运用同一史观评价不同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达到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目的。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第3篇

一、利用课本目录,建构知识体系

历史的课文目录都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的,利用目录进行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在构建起历史知识大纲的同时,实现对历史专题知识的总结与归纳。

以必修一为例,这本书主要是关于全球政治的介绍,全书共八个单元,第一单元是介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及演变,第二单元则介绍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相关内容,第三单元讲述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第四单元是介绍中国自鸦片战争起至解放战争中人民的反侵略和解放历史,第五单元主要以俄国为例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制度,第六、七两个单元可以统一成是介绍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变革,至第八单元就是总体介绍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可以看到目录的安排是遵循从古至今、从内而外、互相对比的结构,第一、二两单元可以做中外政治制度的对比复习,第三单元则可承接第二单元的民主政治进行复习,即“古希腊是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这一说法,第四单元的中国反抗战争史则可以与第五单元的俄国社会主义相互联系,第六、七、八则是整个现代社会的政治大背景介绍和对比,尤以中国的改革为主。通过这样相互比较联系的复习,既可轻松地完成知识的回忆,也可快速了解专题的内容,还可以鼓励学生大胆打破原有格局,对目录进行重新整理,如第一、四、六、七可以串联起来当作是整个中国的政治史,第二、三、五、八则安排成外国政治史,如此一来,线索也会更为清晰明了。

二、联系课本,进行思维发散

高中历史的课本与课本之间也是有密切联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间的互相影响,总结起来也可以成为学生复习的一个脉络。这种将课本拆开的复习方式,可以称作是专题复习。

如从历史必修一、必修二和必修三这三本的内容来看,就可以拆分并重新整合为中国古代、中国近代、中国现代、外国古代、外国近现代这几个模块的内容。必修一的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必修二的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还有必修三的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就可共同构成整个古代中国全面的发展历史,涵盖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演变发展,这种复习的模块可以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个点上并进行扩展思考,从一个大的背景出发推断各种现象实际上的联系,最终对整个历史了然于心。

三、细读课文,重新回归课本

完成大体系的结构梳理后,最终还是要回到课本,通过课文的复习对建构起来的框架进行确认和填补。对课文的复习要细致认真,教师可以按照总结大纲的方式进行每一小节的知识整理,还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出一定的历史规律。对具体单元小结进行知识要点的归纳,一般要注意涵盖以下几个问题: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目的、结果,以及经验教训和影响、作用。这样可以把历史知识点进行系统化,并有效地抓住重点,形成有条理的复习。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第4篇

关键词:新课程 历史必修 模块设计 必要性 设计内容

所谓的模块教学设计,也就是对一个学习历史模块(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整本教材)进行总体设计,它是根据本学期开设的历史学习模块进行设计,在设计上要求高屋建瓴,要对模块下的专题教学具有指导意义,也就是说每一个模块下的专题教学实施是根据模块教学设计安排来开展的。因此,模块设计要有可操作性与实用性,既有理论上的分析,也有操作层面上的剖析。就此,谈谈笔者一点不成熟的看法。(本文所涉及教材均以人民版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为例)。

一、模块教学设计的必要性

教学设计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按通史编写的传统教材,教材与教材、单元与单元、乃至课与课之问的内容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即某一重大历史事件基本上只出现在一个章节中。这种教材的编写体例使教师的教学设计可以单纯考虑每一节的内容,而不需考虑整本教材的设计,教师的设计也相对比较单一,即进行单一的课时教学设计。新课程模块加专题的编写模式,避免了传统高中历史教材与初中历史在通史编写体例上的简单重复(新课程专题编写模式是对初中通史的深化与拓展),但由于历史事件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政治必然与经济、思想文化相联系,这三个方面不可能割裂而单方面发展。新教材的编写体系将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内容分别放在相应的模块中进行说明。从实践的效果看,这样容易使学生在学习某一个历史模块时,不能对整个历史事件进行全面的了解,而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也产生了很多问题。如:在讲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时,必修一讲到了政治,那么你必修二中与此相关的经济、必修三中与此相关思想要不要在必修一中同时讲述。传统的教学设计往往只注重每一节课的课时设计,因为教材是按通史方式编写的,上述问题并不存在,那么在按照专题模块编写的新教材中该怎么解决。笔者认为新课程在教学设计上不仅要重视课时设计,同时也应该进行模块设计。

模块教学设计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整个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总体设计,以便从教师在宏观上去把握专题与课时教学设计,它是专题、课时教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专题、课时教学设计在理论上的总结,便于专题、课时教学设计在设计中形成一个有序的过程。有了模块教学设计,专题、课时教学设计便有章可循,使得专题与专题之间始终围绕着模块教学设计的总体指导思想展开,并在这个指导思想下形成一个整体,不至于因缺乏宏观上的控制而在专题、课时教学中,因一些临时性的问题而被打乱节奏。

二、模块教学设计所包括的内容

1、明确一个学期所需要学习的模块主要特点、涉及的主要内容、要达到的能力目标、遵循的基本原则。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结构设置上,与传统高中历史教学大致相比,学习模块的设置是突出变化之一。每个模块分别从一个领域论述了中外历史上与该模块主题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如高中历史必修(Ⅰ)、必修(Ⅱ)、必修(Ⅲ)三个模块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科学技术领域对重要历史内容进行阐述。每一个学习模块在内容上具有相对独立性,但由于模块的内容只涉及一个领域的历史,而历史事件的发生有往往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政治事件的发生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经济原因的驱使。因此,模块与模块之间又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只是对同一历史事件在不同模块的论述角度不同。

2、根据本学期的教学时间,确定本学期模块教学任务完成的总课时量,并分解到到每个专题,也就是说要指出每个专题所需的课时量。

这需要模块制定者能对学校一学期的教学时间在开学初就有较清晰的了解,如要了解一学期除了节假日之外的正式上课施加是几周。这里的专题课时分配并不需要完全根据“教师参考用书”上,对每个专题以及每一课所定的课时量的规定。实际上大多数教师参考用书上所指出的“课时量”,往往在教学中很难做到。根据教材内容并结合所在学校特点,来确定每个模块以及专题的课时数量才是最合适的。

3、应明确一个学期的模块教学中进行教学检测的次数包括模块检测、专题检测,学校统一安排的期中检测除外、每一次检测的时间、试题量、难度、试卷结构、命题人;模块教学任务完成后,如何复习、复习的课时量多少。

上述内容在传统教学中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检测甚至成为老师不想上课、或者有别的事务而无法正常课程表上课时候的一种应付手段。但由于新课程的教学任务非常紧张、备课任务一般都采用分工的办法进行的(具体这里就不再赘述),每一位教师都明确自己的教学设计任务。这样在开学初就对整个学期所涉及的检测进行明确的规定,既保证了备课组的统一进度、统一测试,也有助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整个学期的教学安排非常清晰,便于安排自己的教学,并在必要时对自己的教学进度根据总体安排进行适度的微调。如,个别教学进度较慢的老师,在看到统一的专题测试时间与自己的教学进度尚有差距时,可以适当加快自己的教学进度。

4、明确模块教学中的配套教学资料、探究活动课的课题与次数、需要采用的课程资源等。

由于新课程的实施时间很短,与之配套的教学辅导资料也比较少,而一些商家因利润驱使,匆忙编制了一些质量差、甚至错误百出的教辅资料,如果在资料的选择上不慎重,这些资料往往会给我们的历史教学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教辅资料的选择要十分的慎重。尽可能的采用正式出版社出版的正版资料,在编写结构上要体现新课程的思想,题型要多样化、有创意,尽可能的多一些图片资料的试题,同时最好要有一些趣味性的历史资料,以增加教辅丛书的趣味性,而不能如传统的教辅丛书那样完全是出于考试的需要而进行编写的,题型多以选择、材料解析、问答三种让人一看就头痛的编写体例。

探究活动课是新课程的一块重要1人J容,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它既重视学生探究历史的结论更注重学生探究活动的过程,新课程教材在每一个模块的最后都设置了本模块的“学习与探究”课题、并对每一个学习与探究活动作了详尽的说明,人民版必修教材三个模块共列出了七个“学习与探究”课,针对这些探究活动课是否都要开

展,笔者认为,“学习与探究”只是实现历史新课程教学目标的一种模式或者是一种手段,而要达到课程目标的方法是多样的。因此教材中所列的学习与探究课可以作为参考,这些课题如果适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就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而由教师自己确定另外的探究课题,由于这种教学模式更受学生的欢迎、更能体现学生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的能力,因此一个模块的教学中应必须要有这样的一种形式。但由于探究活动需要花费很多学生的时间,过多的采用会导致学生对正常的课堂教学产生厌恶感。所以不宜过多,一个学期有一至两个探究可就可以了。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多开发一些课程资源,如:历史教材、历史教师、图书馆、历史音像资料、家庭、社区、历史遗存、互联网等。应该说这大大改变了过去以“历史教材与历史教师”为主要甚至是唯一课程资源的简单模式,符合当代高中学生的需要,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但一些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往往需要走出校园,加上当前高中学生的自制能力依然不是很强,还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限制。因此,课程资源的利用同样需要结合学校、学生的特点,不能盲目开发。在模块教学设计中根据模块教学的内容明确指出每个模块需要利用或可能需要的课程资源是什么、在什么专题的时候需要利用。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第5篇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右脑容量是左脑的100倍,左脑记忆的效率和持久性弱于右脑。左脑负责的是文字、逻辑、数字、顺序、线性、分析、清单等,而右脑负责节奏、空间感、整体概念、想像、颜色、大小等。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习惯于用左脑思考问题,教师的课堂教学、板书都是语言文字,使得学生右脑很少被开发。

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各种图示,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谈谈图示法在历史教学中的一些应用,与广大同行交流切磋。

一、正确理解图示教学法

历史图示法是用简明图案、符号和简练文字以及不同颜色来表示历史知识结构和系统,表现其表象和内在联系,从而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的方法。从广义上说,历史图示教学法不只限于图形和图象,也包括图解和表格。其实质是使科学知识形象化、抽象化、具体化、零碎知识系列化,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动机,以便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二、图示法的分类

1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讲,历史图示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感知和表象阶段的图示,也可称模象图示。新教材上的图示,一般可分为想象图和文物图两种。想象图虽然不是历史的真实,却是真实历史的想象,可以用它来再现历史的真实。二是思维推理阶段的图示,亦称概念图示或概念系列图示。也可分为两种:一是结构图示。如战争示意图、历史人物活动图等简单结构图。二是体系型概念图示。主要示意历史发展序列、历史基本线索和规律等。如,中国近展基本线索图示、中外历史重大改革对比等。

2 依照图示的内容,可分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图示。如教材中新中国外交成果的图片:1954年步入日内瓦会场;197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跨越大洋的握手”。

3 从图示的表现形式看,又有课本插图、挂图、板图与综合地图、专题历史图之分。这些图是课本内容知识的延续和补充说明,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4 依据图示的色彩,可分为彩色图和黑白图两类。它们都是历史的记录和见证,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产。例如黑白图包括古代水墨山水画、书法艺术;而彩色图则大多是现代照相技术的成果,也有古代的彩绘和外国的油画。

三、图示法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

1 图示法要区分对象和阶段。对于高一学生要多用感知和表象阶段的图示,因其缺乏扎实系统的学习基础,教学中要多准备一些图片、配之以视频、音频等直观感性的材料,以便还原鲜活历史史实,增加生动的历史场景。对高二、高三学生要多用思维推理阶段的图示,因其已经有了明确的学习方法和较为系统的知识,教学中应重点采用具有分析、理解、综合等意义的图示。

2 图示法要依据“总――分――总”的原则,通过“分”掌握“总”。首先让学生看图了解一个历史时期的轮廓,然后分别讲述具体事实,最后找出整个历史时期的总规律。比如观察《唐朝长安城平面图》、《清明上河图》、《明清时期的城市分布图》,让学生思考:①分析宋代的“市”与唐代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这就是开头的“总”。②概括唐朝时期“市”的特点。这是“分”。③指出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这是后面的“总”。

3 图示法要与展示、讲解法相结合。这种结合有三种方式:一是先图示后讲述;二是边图示边讲述;三是先讲述后图示。讲解过程中也可以与其他教法相结合,如讨论法、比较法、谈话法。这样将图示法与其他讲授方法巧妙和谐地结合起来,图文互证,既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也能左右半脑功能相互协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图示海要尽量与电化教学结合起来,达到声音记忆和图像记忆的有效统一。这样既能体现课堂上知识面广、容量大、综合性强等特点,又可以节省时间,化动为静,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图示法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1 构建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如学习中国古代瓷器发展,青瓷白瓷青花瓷五彩瓷珐琅瓷的演变,在课堂上展示相应瓷器图片,要求学生了解掌握这些瓷器相对应的朝代、形象及其特点。用直观教具取代实物,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鉴赏能力,从而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识记能力。

2 重新整合课本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分析比较、演绎归纳、综合概括等能力。图示法教学内容上可以是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比较;时空上还可以是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这样可以使学生从图片图表中,准确全面地解读历史知识或历史信息,做到论从图出,图论结合。如用图表总结英、美、法、德、日五国的国家政权组织体系,对比这些国家元首的产生、议会权利的大小以及各国的宪法等,可以形成对这五国政治知识的比较、归纳,形成完整的知识链。

3 挖掘隐形知识,激发其探求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如看必修Ⅱ“西风东渐”中《穿官服戴朝珠的晚清官员》图片,让学生探究:①清朝文武官员朝服上绣的图案,司法官员朝服上的图案。②根据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纪晓岚与和等官员的朝服,说出他们官职的品级。③清代官服等级划分的目的是什么?由此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让学生自然而然掌握一些文化常识。

4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必修Ⅲ的一次课外作业中,有一幅北京奥运会会徽图片,请学生谈一谈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设计的艺术门类和艺术风格,体会“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的深刻寓意。会徽以印章作为主体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人的造型同时形似现代“京”字的神韵,蕴含浓重的中国韵味。

5 利用图示知识向外辐射,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综合能力。高考文综试题最后一道大题是政史地综合,学生可以利用图示教学进行很好的综合训练。如就教材中《新航路的开辟》地图来说,它可以涉及如下地理课知识:麦哲伦环球航行依次经历的风带?麦哲伦航行时按时间顺序受到哪些洋流的影响?所涉及的政治课知识是:新航路的开辟是欧洲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历史产物,是应封建社会日趋衰落、资本主义开始兴起的时代要求,是欧洲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与发展对于扩大原料产地、市场以及交换手段的必然需要。而在历史课上,可以拿它与郑和下西洋在目的、规模、航程、结果等方面进行比较。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第6篇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利用目录 读透教材

2014年高考已经结束,我迫不及待地了解考题。河北省使用的是全国新课标Ⅰ卷,在非选择题部分中,41题是一大“亮点题”,该题不仅结合了中日关系这一时事热点,更值得分析的是它的题型,与平时训练的比较设问类、评述类、启示类、特点类等均不同,它考查了考生的应变能力和历史素养,体现了高考的选拔。原题如下: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二十章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十一章两条路线、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军队的大溃退

3.平型关大捷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

第二十二章《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第二十三章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第二十四章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二十五章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六章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奈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这是一道目录分析题,整体上是突出主干知识的。如果考生对所学教材目录不熟悉或不能冷静分析就无从下手。若对教材目录印象深刻,则通过对比答案自然显现。我校使用的是人民版历史教科书,在必修一专题二第三节《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课中,下设四个子目,分别是侵华日军的罪行、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通过与题中目录对比,恰恰缺少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尤其是正面战场的抗战情况,如教材中详细介绍的淞沪会战、徐州会战等。

答案示例:

建议:增加“淞沪会战”一目。理由: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中、日双方的重大战役,中国军队顽强抵抗日军侵略,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的企图。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应予增加,才能反映抗战全貌。

这道题启示我们:要真正考好历史就要在能力和素养上下苦功,而不应该押题、猜题。教师要增强目录教学法的意识。那么,如何更好地发挥教材目录在教学与学习中的作用呢?

一、准确把握历史教材目录的构成和特点

不同学科的教材,目录结构是不同的,历史教材目录是由专题、章节、子目构成的。每一个专题要涉及的问题一目了然,一个专题就是一个主题,专题下分几节讲解,章节的题目用若干子问题陈述。如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朝至晚清),下设四节,一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夏、商、西周);二是《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秦汉);三是《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四是《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明朝、晚清)。由此得到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秦朝)――发展演变(从汉至元)――强化(明清)这一主线。其他专题大体上也循一条时间主线,纲目明确。

二、利用目录读透教材

1.利用教材目录,建立树形知识结构,构成历史知识体系。

比如必修二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建立知识体系如下:

由此看出根据目录把整个知识点归纳、系统化。

2.利用教材目录,掌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如必修一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主义运动由空想到科学);第二节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由理论到实践);第三节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由理想变成现实)。这样分析历史阶段特征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

3.利用教材目录,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横纵向整合。

学习中不能仅限于某个知识点的掌握,而应该纵横联系,前后贯通,构建知识网络。即将某一时期或阶段历史的全部内容组合,形成一个知识整体,也就是将同一时期分布在必修一、二、三中的知识进行整合。如近代中国的抗争、探索与社会进步是交织的,从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对重大事件,如辛亥革命,政治史必修一专题三第二节辛亥革命,经济史必修二专题二第二节第一目民国初期的兴办实业潮和物质生活变迁,必修三中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等都与辛亥革命有关。

三、利用目录有效记忆

目录是课本中最关键最重要的信息,如何读最有效呢?

1.忆。翻开目录,看看自己能否根据目录,依序记忆各个章节里的知识内容,回忆其中的概念、性质等,在记忆过程中,可以边忆边把知识点记在草稿纸上,加深印象,忆不起来时再打开书翻看有关内容。

2.说。在独立回顾记忆一番后,和同学或父母共同述说各个章节的基本知识重点内容及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等,起到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的作用,讲的人固然印象深刻,听的人等于又重温了一次。

3.写。默写目录内容,看看自己是否记住了教材的主要内容。根据目录知识写下来。注意,写时不一定机械地默写目录上的几个标题,可以加上归纳和创造,基本内容不错、不漏即可。写一遍,印象深刻,效果很好。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第7篇

高一历史下学期教学计划怎么写?培养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历史下学期的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高一历史下学期教学计划1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状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教授高一5、6两个班,学生的基础较好,认知能力强。总体来说,作为高一新生,对于历史的学习还停留在初中阶段的认识水平。

2、教材简析:

高中历史必修一以古今中外政治文明历程为主题,着重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分九个单元,30课进行阐述。教材的编写采取中外合编的专题史体例,每个单元集中探究一个比较宏观的历史问题。每个单元分为若干课,每课涉及一个比较具体的历史问题。对于专题史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才能高屋建瓴。

二、教学目的及任务: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对历史必修课的学习探究,除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外,还要重视对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全面分析历史进程,正确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质量目标:

在期中考试中,争取学生的合格率为90%,优秀率为25%

在期末考试中,争取学生的合格率为95%,优秀率为30%

四、重点工作: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夯实知识基础,稳步提高学习成绩

五、具体措施:

1、做好初高中衔接,放慢讲课速度,让学生学会高中历史的基本学习方法。

2、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纲化教学,使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有的放矢。

3、抓好课堂效率,扩大提问范围,关注每一位学生,观察学生上课状态。

上课力求精干、实在。上课要求每个人在教材上做好笔记,课后进行知识整理,

4、因材施教。

5、做好知识的巩固,注重课后反馈,每节课后完成练习,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总复习和考核,增强学生的应试能力。

6、注重授课语言的精确,准确适用以下词汇“了解”“掌握”“重点学习”“知识迁移”

高一历史下学期教学计划2一、指导思想

1.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和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的要求,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全面完成历史必修2《经济成长历程》规定的各项具体任务,包括课程目标、内容标准等。

2.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帮助学生认真学习,理解课表要求,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历史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在教学方式上,着眼于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在交流中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努力尝试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经过第一学期的熟悉,相对来说容易融合到历史老师的教学习惯中,但一方面由于本学期重新分班,来到一个新环境,心理和作息习惯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另一方面上学期的历史教学中看到,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都比较薄弱,所以高一下学期历史教学仍应注重基础的培养和兴趣的培育。此外,学校推行学案制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比较喜欢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因此,在制作学案的同时也制作PPT,将历史知识与历史发展脉络通过多媒体直观浅显、生动活泼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三、工作重点及具体措施:

(一)工作重点:

1.总的要求:明确教学任务,抓好教学常规,注重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兴趣。

2.注重教学设计的探索,精心备课,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学情、备学习方法。

3.上好每一节课,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4.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能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

5.努力学习,加强理论学习和教学操作能力,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二)具体措施:

1.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创新与改革。

(1)优化课堂教学各个环节

针对我校实行学案制的情况,使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反思等各个教学环节,得到全面优化。做到课前充分准备,课中高效落实,平时听评课开诚布公,课后认真反思提升质量。

(2)努力尝试三种课型的模式

结合其他优秀教师的经验,在教学中,努力建立自己的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培养自己的教学习惯。

第一种课型,新授课。它的基本环节:课标导航,制定学案,创设情境,模式学习自主学习,自我检测落实知识,合作探究归纳总结,提升拓展反馈训练,巩固知识。

第二种课型,复习课。它的基本环节:问题驱动,自主学习重点难点,合作探究知识梳理,点拨归纳典例评析,深化提高变式巩固,拓展完善

第三种课型,讲评课。基本环节:考情展示个性纠错典例分析变式巩固补偿训练。

(3)进一步完善学案导学模式

针对我校学生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学案”的导学功能和“合作学习”的智慧共享,让全体学生能高效利用自主学习时间,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集中有限的课堂时间引导学生消化重点、难点,解决思想、方法问题。课前精心编制的学案,充分发挥学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领作用;课堂高效落实学案的导学功能;课后充分发挥学案导学的延展功能。

(4)在巩固环节上,力求做到每课一练,每单元一练。

(1)每堂课最后留一些时间检测本节课学习情况,做到每课一练。

(2)每单元总结测查,把前面所学主要内容以试卷形式考察一遍,做到每单元一练。

(3)利用学校教导处、级组组织的月考、中段考、期末考,查漏补缺,让老师做到心中有数,让学生知道得与失。

2.虚心向科组的其他历史老师学习。

根据科组的安排,教学结对子活动中,与夏培荣老师结成教学伙伴,互相之间多听课、多指导,加在备课、教学重难点把握、课堂语言表达、授课板书设计、作业批改、试卷讲评等教学过程所有环节的互相学习,促进我校历史学科建设的成长。

3.充分利用科组教研活动,展开高效交流。

历史科组人数少,高一年级历史老师就本人一人,集体备课的落实只能在科组教研活动或课后进行。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集体研究,做到课前一周认真准备,写好教案;课间向40分钟要效益;课后及时反思成败得失。

高一历史下学期教学计划3一、教学内容:

高一历史必修(I)是政治文明历程。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二、指导思想:

新高中课程计划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确保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作了积索。所以教学中应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为了适应这一形势,确保高考的顺利推进,确保高中教育质量的稳步前进,教学中要切实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教材分析:

人类社会政治领域中的问题是极其复杂的。

历史必修(I)的8个学习专题,共27课。主要是了解人类历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习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站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市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从而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人类的政治活动既受制于经济和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又发作用于经济及其他活动,给社会发展以巨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学习历史,了解人类社会政治领域中的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共5个班,每个班将近50个学生,生源质量高低不一,因此,我在教学当中一定要进行分层次分阶段地巩固和提高。针对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则要进行一定较难的作业布置和试卷的布置。针对学情和特点略讲某些章节教学中一定要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并以基础知识为主。

五、教学方法:

综合考点内容,突出学科内的知识衔接,注重学科间的贯通,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基础训练,重在运用;拓展训练,重在提高;综合训练,重在发展。使学生既从“点”上拓展,有能对所学知识点结合,融会贯通。

高中历史教材的主体结构按“学习专题”购建。共八个学习专题,包括导语、学习建议、主要介绍专题的历史发展线索或学习重点,并提出一些学习方法上的建议。正文后辐射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历的政治活动是丰富多彩、极其复杂的,他与经济活动、文化活动一起构成料人类历多彩的生活活动。只要同学们潜心学习,细心探究,就一定会有许多预料不到的收获,感悟许多历史的真谛。

高一历史下学期教学计划4一、指导思想

深刻贯彻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精神,优化教师的教育理念,仅仅围绕高中历史学科的五个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实践,有效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提升教学效果。

二、现状分析

1、高一年级共有班级10个,共分三个层次,创新实验班2个,实验班4个,省招班4个。

学生层次丰富,但总体素质比较高。

2、教师方面,高一年级共有两位历史老师,两位老师同时还担任高二部分历史会考班的教学工作,课时任务重。

3、随着近年来历史会考难度的增加,并适应新一轮高考需求,提升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迫在眉睫,而高一年级作为起始年级,其重要性显而易见。

三、工作思路和目标

1、“兴趣是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践行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作用。

2、夯实学生高中历史学习的基础,制定合理的教学和复习计划,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3、参加市区教研活动,并积极开展组内的听评课交流,加强集体备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重点工作

1、有效进行分层教学

措施:针对高一年级三个班级层次之现状,应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创新实验班及实验班在教学中除了进行常规教学外,更应注重学科综合能力素养的培养,省招班则更注重常规教学,再此基础上努力提高学科能力。

2、高一历史剧(12月)

措施:提前制定计划,安排相关人员和具体任务。11月布置到各个班级,进行剧本编排和演练。

3、历史讲座(12月待定)

措施:提前联系确定讲座专家。此项为待定。

高一历史下学期教学计划5一、教材分析

高一上学期学习历史必修“政治文明历程”,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了解中外历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

二、学生现状分析

今年任教高一六、七、八、九四个的历史教学工作。通过初步接触和了解发现学生历史学科基础相当薄弱,缺乏学习兴趣,基本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都没有养成,而且对历史学科一惯当作“副科”,非常不重视。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人类历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过程与方法:学习搜集历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从____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四、工作措施

1.强化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水平

就是要将课标要求的基础知识记忆牢固,理解准确。要注意研究在复习中怎样把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专题问题、热点问题联系起来;要研究怎样整合教材,怎样加强三个必修模块内容之间的嫁接与联系,怎样整合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之间的联系;要研究采取哪些方式方法才能让学生把主干历史知识扎扎实实地掌握起来,达到记忆牢固,理解准确,运用灵活。

2.加强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针对前面分析的学生在知识迁移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思维能力、审题能力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要采取得力措施

(1)研究怎样实施问题意识教学,即怎样在复习教学中渗透问题意识,将教材中陈述性的史实,转换成问题性的素材,把说史变成问史和疑史,鼓励学生寻找史实之间的因果转化关系,把历史的知识序列变成史实的问题序列。

(2)研究怎样提高学生理论认识能力,即学会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把理论观点转化为认识历史的思维方法,用以全面地、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

(3)研究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落实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即怎样把各种能力培养与具体的历史知识相结合,与一定的方法技巧相结合;怎样把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测试等各个环节和各种教学活动中,做到能力培养内容化、方法化、经常化,以期切实提高学生解答历史试题的基本能力。

(4)研究采取那些措施和方法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做到:能够正确理解材料信息的含义;能够准确概括提炼有效信息;能够结合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

3.加强学生行文答卷的规范性

初步设想通过老师明确要求和样卷展览、个别指导、限期做到等四个环节来落实加强学生行文答卷的规范性的训练。

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达到三个教学目标:一是放慢速度,夯实基础;二是理清线索,构建结构;三是注重能力,接轨高考。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目的,全面整合教材内容,优化教学模式,以期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提高历史学科的学习能力和综合探究能力。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第8篇

【摘要】罗杰斯认为:教学的主导权应该交给每位教师,使他们能自主选择最有效、最合适自己的教材。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历史教师应灵活地、创造地使用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增添、整合同类专题的材料,可以围绕核心考点进行整合,也可以通过比较异同教材进行整合。通过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分析历史发展的特征以及历史事件的相互关系,形成新的历史知识结构,和学生一起,掌握领会新课改的精髓。

http://

关键词 罗杰斯;主导;教材;整合;课改

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江苏省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我们苏州地区历史教科书采用的是人教版。新教材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我和我的学生陆续发现了一些有待商榷的问题疑点(之前曾撰写(一幅图的商榷)一文,)如新旧教材的矛盾,考点重复、新教材说法含糊等。特别是教材在一些章节或段落的处理上,让笔者甚是为难,百思不得其教法。

某日,偶然在《中国教师报》上看到了有关比利时教育专家罗杰斯谈“整合教学法”的文章,文章提到“整合教学法”的主要模式:前5周“资源”的学习,即学习新的只是和技能。第6周是整合模块。在这周内,教师要求每个学生都要体验整合情境,包括各学科内或者跨学科的。同时还提出:教学的主导权应该交给每位教师,使他们能自主选择最有效、最合适自己的教材。看到这笔者突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既然新教材有欠妥之处,那么就可以按照罗杰斯的观点让教师对教材大胆整合!让教学思路更加清晰,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接受!

有了这种理念,仔细研究了下教材,这才发现新的历史课程其精神本身就是强调“整合”。原教材是按照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和世界史的编年体排列,而现在主要是“模块”加“专题”的形式。根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按必修一(政治模块)、必修二(经济模块)、必修三(文化模块)以及选修六个专题型模块排列,其实质就是对历史知识体系的重新整合!在这样的方针指引下,历史教师在处理教材特别是文科班进行综合复习的时候,继续对课本章节体系进行整合,才能体现新课改的内在精神!以下几种整合方式的尝试仅是笔者初步探索和个人浅见,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大家更多的共鸣和思考。

一、对某个章节知识点的整合

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一课《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中,课本第一目录小标题为“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感觉欠妥。细细阅读文章,第一段强调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经济结构。第二段则重点讲述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冲击(洋纱洋布等),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这是中国资本主义诞生的第一个原因。第二目录小标题为“洋务运动”,通过分析不难得出,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的官僚、地主、商人投资近代工业,这是第二个原因。于是对该章节标题进行了重新整合,把第一个小标题改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第二个标题仍然是“洋务运动”。这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的原因从标题上便一目了然: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

再如必修三第三单元第三课《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其一,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原标题割裂了这层内涵,因此整合为《新文化运动后期主要内容》其二,原标题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小标题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和“先进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仔细想来,大标题和小标题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传入只是强调开始。而自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通过5种方式,最终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先进的中国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因此,讲课时,我把原标题整合为《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二、对课本分散或重复知识点的整合

如关于孙中山领导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国民国临时约法》。教材在必修一、必修三和选修四中都有提及。综合这三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掌握该宪法的性质、内容、影响,分析孙中山的思想、个人贡献,并辅以材料加以理解。

如上学期期末高二苏州市统考试卷上的第一题: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在政治、经济和外交方面取得的建设成就。这道题就是典型的整合题。既要答到必修一的政治方面:召开一届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还要达到必修一的外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前问题的基本准则;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和万隆会议,步入世界外交舞台。最后还要回答必修二的经济: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共八大正确路线的制定。

三、对多个单元知识结构的整合

必修三第三单元讲的是《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众所周知(按照旧教材的观点),近代中国主要的思想解放潮流有三次: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而新教材在这个大标题下,主要讲了三课:包括《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仔细推敲一下,觉得不甚严谨,少了非常重要的三民主义、民主共和思想。可能有人会说,因为辛亥革命重要,所以把这个内容单列出来。但是我觉得无论如何,应该给学生一个体系结构。因此,在讲这章节内容的时候,大胆整合:标题为《西学东渐的重新兴盛和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除了讲到了课本上列出的三个标题外,还整合了必修一、二的相关知识点:如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中体西用”;农民阶级的《资政新篇》;早期维新派的主张;革命派的三民主义和民主共和,重点强调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四、对某个单元知识结构的整合:

以必修一为例,必修一主要讲政治史。什么是政治?广义是指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内政及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不仅包含狭义上的政治,还包括外交。这样一来学生对必修一中如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等章节的理解就深刻得多。

总之,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历史教师应灵活地、创造地使用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增添、整合同类专题的材料,可以围绕核心考点进行整合,也可以通过比较异同教材进行整合。通过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分析历史发展的特征以及历史事件的相互关系,形成新的历史知识结构,和学生一起,掌握领会新课改的精髓。

http://

参考文献

[1]吴智园.高中历史跨学科渗透教学论略[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5(12)

[2]刘玉娟.多元智能理论与课堂教学改革[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