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孝敬父母的小故事

孝敬父母的小故事赏析八篇

时间:2022-12-16 18:48:38

孝敬父母的小故事

孝敬父母的小故事第1篇

【女】敬爱的老师,

【男】亲爱的同学,

【女】各位来宾,

【合】大家上午好!

【男】孝心是人性的原始,它的纯洁不含有任何自私的成分。

【女】孝心的芳香,是爱的自然芳泽。

【男】孝心是生活中的一片绿洲。

【女】孝心是名利场外的一片净土。

【合】孝心在生命中的重要,不会因为年龄的改变而衰老。

【女】我是五年级的汪宇婷。

【男】我是四年级的潘佳伟。

【合】今天的孝道故事演讲比赛由我们为大家主持。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用故事 来歌颂这高尚的美德,一起用行动来讴歌人间的真情吧。

【女】活动第一项,有请镇领导、校领导主席台就坐,掌声响起来。(等入座以后)全体起立,升国旗唱国歌。

【男】活动第二项,请领导为今天的活动致辞,大家欢迎。

【女】活动第三项,敬请给今天活动打分的评委老师就坐。下面我宣布渌渚镇中心小学第八届 孝道故事演讲比赛正式开始。

【男】仰面望慈亲,母咳儿惊心。

【女】妈妈的健康与美丽是每个孩子的愿望。首先请大家欢迎一(2)班孙可莹同学带来周雄的故事《雪地驼母》。

【男】母爱胜于万爱。

【女】母爱无微不至地呵护着我,让我觉暖烘烘的。下面有二(1)班邵佳依同学给大家送上的故事《感恩慈母》,我们掌声送给她。

【男】在双休日行孝活动中,同学们以不同的方式向父母表达着儿女的爱意。

【女】讲孝首先要把自己的事做好,孝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男】自己穿衣服,自己穿鞋袜,自己叠被子,自己梳头发……掌声欢迎三(2)班的徐可欣同学为大家准备的故事《传承孝心》。

【女】在我国古代有“卧冰求鲤”、“亲尝汤药”等24孝的故事。

【男】我们从小应该懂得体贴父母长辈的辛劳,懂得自己做儿女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这方面我们的小孝星五(2)班的周馨做的不错 哦,请听她的故事《我给爸爸擦皮鞋》,掌声在哪里?

【女】母亲,慈祥的母亲,总是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我们。

【男】说要讲孝心,真得对母亲敬敬孝。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有请一(2)班邵雨彤给我们对来的故事《陈毅探母》。

【男】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女】尊老敬老,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接下来一起倾听三(1)班刘烨的《把孝心献给父母》,掌声响起来。

【女】敬孝,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一只鸿雁,

【男】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作业本上一个红红的100分,

【女】也许只是回家的一瞥,在“孝”的天平上,它们是等值的。下面掌声欢迎四(1)班吴燕群同学为我们带来的故事《无意捉鳖 为母健康》。

【男】孝心是一个无形的圆体,其它的爱都围绕着它而转动。

【女】孝心滋养着其它的爱心。

【男】孝心在心头平平舒展,熨贴着爱的浓厚情怀。

【女】孝心使生命得以坦诚而透彻,使人生的宁静得以慰藉。欢迎四(1)班潘佳伟同学《背母读书》的故事,掌声再热烈点好吗?

【男】尘世间很多美好的情感充盈于人生,譬如亲情和友情。

【女】而孝心,则是晚辈对长辈最忠诚、最真挚的情感。请听四(2)班孙静雯带来的周雄故事《雪地驮母》,给她掌声。

【男】百善孝为先。

【女】孝敬父母是我们的本份。请听故事《冰中捕鱼》,把掌声送二(2)班的孙宇琦同学。

【女】同学们,爷爷奶奶为爸爸妈妈和我们辛苦了一辈子。

【男】家中有老人是个宝,善待老人、孝敬长辈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欢迎六年级的徐波同学讲自己的故事《我的奶奶》,掌声响起来。

【女】小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 也不怕风雨狂, 只怕先生骂我懒, 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男】是啊,父母要求我们的很少很少,我们在学校里好好的学习、好好地生活,就可以让爸爸妈妈不再操劳而安心了。一起走进五(2)班汪宇婷《体谅父母的苦心》的故事吧。掌声鼓励。

【男】小时侯妈妈总是抱着我们摇着摇篮哼着摇篮曲。

【女】妈妈的怀抱又温暖又舒适。如今我们长大啦,该好好的孝敬孝敬父母啦!请听三(1)班同学邱俊逸给我们讲述的故事《孝敬父母》。

【女】妈妈的心是红红的太阳。

【男】妈妈的心是蓝蓝的月亮。

【女】妈妈的心比甜甜的酒醇。

【男】妈妈的心象春天的花香。

【女】妈妈的心是一首童谣。

【男】妈妈的心是一盏家灯。欢迎五(1)班徐琳艳、周敏俩带来的是一首《献给母亲的一首歌》,掌声响起来。

【女】孩子在妈妈的眼里,永远长不大。

【男】妈妈在孩子的心里,永远是童话。接下来有请五(1)班的江美琪为大家送上的故事《感恩父母 孝心无价》。

【男】上上只有妈妈好……我们要感恩父母,懂得报恩。

【女】孝在人们的心中,孝在人们的行中。由一(1)班徐唇仓苄鄣墓适隆斗研幕 孝父母》,给她一点掌声。

【男】感恩每一个爱我和我爱的人。

【女】我们感恩,感恩生活,感恩网络,感恩朋友,感恩大自然。每天,我们都以一颗感动的心去承接生活中的一切。掌声欢迎二(2)班袁蒋敏同学唐可滢为我们带来的故事《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寸晖》。

【男】母于子女的爱是最真诚、最伟大、最深厚、最无私的。

【女】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无论贫穷或富有,我们都是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健康地成长、学习、工作,品味着亲情带来的快乐与感动。下面一起听二(1)班孙妤茜同学的故事《背母上班》,掌声欢迎。

【男】我们在爸爸妈妈的故事中成长。

【女】爸爸妈妈的故事启迪着我们。故事《爸爸,请放心吧》来了,欢迎四(2)班的王鑫同学。

【男】说周雄,颂周雄,做周雄一样的人。

【女】周雄美名天下扬。请听三(2)的俞坤龙准备的故事《除蛇记》,掌声在哪里?

【男】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孩子对父母的感恩。

【女】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爱,从感恩开始;感恩,让世界充满了爱。有请六年级的李玲为我们准备的故事《费心机,孝父母》,掌声响起来。

【男】感恩是一盏灯,照亮了你我前行的路。

【女】感恩是一棵树,让我们累了的时候有个栖息的地方。

【男】感恩是一股甘冽的清泉,能够滋润你我干涸的心田……最后请欣赏五(2)班给大家带来的精彩表演---手语操《感恩的心》 。同时也有劳我们的评委老师将今天的比赛结果统计出来,谢谢!

【女】活动第四项,有请学校大队辅导员向大家宣布本次孝道故事演讲比赛的结果,并为获奖的同学颁奖,掌声在哪里?

【男】活动最后一项,请政教主任给活动致结束词,大家欢迎。

【女】感恩的心,

【男】感谢有你,

【女】花开花落,

【合】我永远会珍惜。

【男】同学们,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

【女】让我们一起祈祷我们的父母安康!

孝敬父母的小故事第2篇

论文摘要:曾子继承孔子孝道思想以及春秋以前的孝观念,将孝作为做人的基长准则,提 出重视生命延续的全体、贵生之孝;强调大经大法的根本之孝;区分了大孝、中孝、小孝的层次之孝。以敬为判断标;住重视孝道的履行,把孝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完善 了孝道思想的 内涵,对儒家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

曾子是孔子的主要弟子之一,据典籍记载,他在孔门中拥有很高的地位。曾子对后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就是他的孝道思想。其孝道作为孔子的孝道理论和后来孝治派之间的桥梁,在先秦思想史上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 曾子孝道思想及实践

曾子孝道思想是继承孔子的孝以及更早的孝观念发展而来的。曾子以“身为亲之体”作为孝道确立的依据,提出了自己的新意,并以敬为判断标准,重视孝道的履行,把孝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完善了孝道思想内涵。

孔子认为孝源于人内心对父母的真实情感,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而曾子在孔子基础 f=.进一步提出对父母行孝的根据,认为孝道源于“身为亲之体”,即:子女身体是父母身体的延续,子女生命也是父母赋予的。曾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孝道思想,并按照自己对孝的理解,结合所处的时代背景提出了自己的新意。他提出重视生命延续的全体、贵生之孝强调大经大法的根本之孝;区分了大孝、中孝、小孝的层次之孝。这些新意丰富了孔子孝道思想,也充实了曾子孝道体系的内涵,为后世孝道思想留下了宝贵财富。

曾子重视生命延续的全体、贵生之孝。他注重“全身为孝”,引用孔子的话说:“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町谓全矣。” 认为子女要怀着敬父母的态度来爱护和保全自己的身体,不让父母赋予自己的身体受到损害并让父母的身体通过自己及后代不断地延续下去:“身者,父母之遗体也。行亲之遗体,敢不敬乎?” 对于父母赋予自己的宝贵生命更要珍惜,“父母生之,子弗敢杀……” 平时要注意安全,不令父母为自己担忧,“故舟而不游,道而不径,能全支体,以守宗庙,可谓孝矣”。 而且曾子认为孝子没有 自己的忧乐,要以父母之忧为忧,以父母之乐为乐,“孝子无私乐,父母所忧忧之,父母所乐乐之。”

曾子强调大经大法的根本之孝。在孔子那里所重的是仁,孝仅是众多德行之一,处于从属地位。但到了曾子这里,孝被无限地拔高,成为一切的根本,“夫孝者,天下之大经也”。曾子极力扩大孝的应用范围,把家庭伦理中孝的思想,子女对父母的敬爱,发展成为一种抽象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准则。在曾子看来,仁、义、礼、忠、信都与孝有着密切的联系:“民之本教日孝,其行之日养……夫仁者,仁此者也;义者,宜此者也……乐自顺此生,刑自反此作。”

曾子把孝看作是衡量一切的准绳,是无所不在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夫孝者,天下之大经也。夫孝置之而塞于天地,衡之而衡于四海……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并指出孝充盈于社会每个角落,几乎可以囊括个人活动、社会关系以及政治行为等方面的所有规范,将孝的重要性提高到了人类行为规范的最高层次。孝包含庄、敬、忠、信、勇诸范畴:“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乎身,敢不敬乎?”⑨值得注意的是,曾子认为不庄、不敬、不忠、不信、不勇是不孝,是因为它们会给人带来羞辱,从而辱及父母。因此,尽管曾子把孝抬高到天下之大经的高度,但孝的根源仍是“身者,亲之遗体也。”阮元注释说:“不庄、不忠、不敬、不信、无勇皆易致祸害。首刑罚,毁伤身体,辱及其亲。” 曾子的贡献,是对孝的理论凸显。为了更好地突出孝作为大经大法的根本性作用,曾子对孝划分了层次。

曾子把孝划分为三类:大孝、中孝、小孝,其划分依据是以 对父母孝的方式。他说:“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 “大孝尊亲}”最重要的是对父母的尊、敬,这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 自己尊敬父母,终身无违,一种是促使父母受人尊敬。“大孝尊亲”一是尊敬父母 ,终身无违。曾子说:“君子之孝也,忠爱以敬;反是,乱也。尽力而有礼,庄敬而安之。” 还认为养志之孝不仅要关心、尊敬父母,而且要做令父母高兴的事情,不要违背父母。“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 与物质方面的养相比,精神方面令父母愉悦是更为重要的内容,而能否和颜悦色事父母就在于是否保持着一颗永远热爱父母之心。“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固如果父母有过,子女要和颜悦色地以尊敬父母的态度去进谏:“君子之孝也……微谏不倦,听从而不怠,欢欣忠信,咎故不生,可谓孝矣。” 二是促使父母受人尊敬。从积极方面说是扬名为孝。首先是不遗父母之恶名,“父母既殁,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也。” 其次是扬己之名,“身言之,后人扬之;身行之,后人秉之;君子终身守此惮惮。” 扬己之名即扬父母之名,使父母受到人们的尊敬。对于“大孝尊亲”,阮元《曾子十篇注释》注日:“尊亲者,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如大舜以天下养,周公严父以配天,士大夫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曲而后来的《孝经》对曾子这一思想进行了发挥,认为扬名显父母是孝的最终形式:“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不辱为孝”是中孝。即:不要因自己不合乎礼的言行而连累父母受到侮辱。不辱,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保其身,不辱父母之遗体;一是慎其行,不辱父母的人格。侮辱,尤其是大辱,会给人带来极其不良的后果。《白虎通义 ·丧服篇》引《礼记 ·曾子记》日:“大辱加于身,肢体毁伤,即君不臣,士不交,祭不得为昭穆之尸,食不得昭穆之牲,死不得昭穆之域也。”如果子女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连累父母,令父母之人格受到侮辱,会给父母带来不愉快,则与孝道背道而驰。

“其下能养”是小孝,能养就是赡养父母,父母赋予子女生命与身体,并且含辛茹苦地将其抚养成人,子女应思鸟兽反哺之情,尽力孝养双亲,满足父母在物质生活方面的需要,做到“慈爱忘劳”。“慈”者,《礼记 ·内则》日:“慈 以旨甘”。“爱”,谓孝子之有深爱也。“忘劳”,忘己之劳苦,如孟子所说:“竭力耕田,共为子职” 。

曾子也注意到了孝的等级化。在《大戴礼记 ·曾子本孝》中,曾子说:“君子之孝也,以正致谏;士之孝也,以德从命;庶人之孝也,以力恶食;任善,不敢臣三德。”明显地把孝按照社会等级区分为四个层次,分别与君子、士、庶人、任善相对应。古代学者对此进行了阐述,指出其中的君子指卿大夫,任善指王者。

而在《大戴礼记 ·曾子大孝》中,曾子把孝划分为三个等级:“孝有三:大孝不匮,中孝用劳,小孝用力。博施备物,可谓不匮矣。尊仁安义,可谓用劳矣。慈爱忘劳,可谓用力矣。”魏源认为曾子以等级来划分孝,“此别记曾子论孝之等也。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行于四海。是为博施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是为备物。此既醉诗所谓孝子不匮,永锡尔类,盖美王者孝量无匮竭也,故为大孝。此言天子之孝也。尊爵莫如仁,而以此尊其亲……此士大夫之孝也……于父母之慈爱则思而不忘。于己之勤劳,则忘而不思,所谓竭力耕田,共为子职,故日用力。此庶人之孝也。或曰慈爱,如《内则》‘慈以旨甘’之慈,谓已慈爱其亲。” 而在《大戴礼记 ·曾子大孝》论孝的三个层次中,曾子将诸侯、卿大夫、士视为一个阶层,与天子、庶人组成三个不同的阶层,分别以大孝、中孝、小孝作为对应。

从以上几种孝道层次划分的标准上来看,其本义是以对父母之孝的方式为依据,因提升到孝道层面,被赋予了道德的内容,并被应用到社会实践,显示出孝道层次划分的鲜明性。曾子讲孝道并非仅停留在理论上,而是非常重视孝道的践行,他本人就是孝道实践的典范。他的孝行实践不但具体地诠释了其孝道理论,说明孝道的可行性和实际意义,也反映了其对孝道实践的重视,因此我们可以把曾子的孝行实践看作其孝道的有机组成部分。曾子对践行孝道的重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孝行中表现出来。

其一,对父母的物质和精神并重的孝养。曾子事亲至孝,在《孟子》等文献中有很多对曾子孝行的记载:“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撤,必请所与。问有余,必目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蟹曾子事亲,能体察亲心,顺承亲意,无微不至。曾子行孝,孟子称为养志,可渭人子之行孝至矣。据《苟子》记载:“曾子食鱼,有余,日:‘泔之。’门人日:‘泔之伤人,不若奥之。’曾子泣涕日:‘有异心乎哉!’伤其闻之晚也。”唧这是曾子笃于孝行的例子。《孟子》中还记载了其父曾皙生前嗜羊枣,曾皙去世后,曾子睹物思亲,遂不忍食的故事。曾子至孝之心忘己,其心中只知有父母,而己之好恶尽舍。孟子云:“大孝终身慕父母”固,曾子实实在在地做到了这一点。

其二,重视以礼事亲之孝行。曾子认为,无论父母在世时还是去世后,子女要按照礼的规定去侍奉双亲:“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固。这表现在对在世的父母要敬、爱结合:“君子之孝也,忠爱以敬;反是,乱也。尽力而有礼,庄敬而安之。”固曾子认为始终保持对父母的敬爱之情就是礼终:“父母爱之,喜而不忘……如此,谓礼终矣。”固父母去世后,要以礼葬父母,并以礼祭祀父母。“故孝之于亲也,生则有义以辅之,死则哀以莅焉,祭祀则莅之以敬;如此,而成于孝子也。”固曾子强调以礼葬亲,并注重丧亲之情,认为孝子居丧期间的哀戚是发自内心的诚挚的情感流露。他说:“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以礼葬父母时,曾子非常悲哀,后来他对子思说:“仅,吾执亲之丧也,水浆不入于口者七日。” 按照礼的规定,“居丧,未葬,读丧礼;既葬,读祭礼”,“曾子每读《丧礼》,泣下沾襟”。这不是因为《丧礼》内容精深,而是由于曾子念及双亲的哺育之恩,感叹再没有机会奉养父母。

其三,曾子提出子女要及时行孝。“往而不可还者,亲也至而不可加者,年也。是故孝子欲养而亲不待也,木欲直而时不待也。是故椎牛而祭墓,不如鸡豚逮存亲也。”还说:“故人之生也……故孝有不及,弟有不时,其此之谓与?”固曾子认为子女安身处事应以如何奉养好双亲为基本价值尺度,从而提出一个人仕原则:父母在世时,不择官而仕。“曾子仕于莒得粟三秉,方是之时,曾子重其禄而轻其身;亲没之后,齐迎以相……方是之时,曾子重其身而轻其禄……窘其身而约其亲者,不可与语孝……家贫亲老者,不择官而仕。”在曾子看来,官位虽低,但只要能供奉双亲,对父母奉养的人生价值就已经实现,如果一定要等到高官厚禄、荣华富贵时才想起奉养双亲,那是一种不孝行为。

二 对儒家思想的影响

曾子孝道思想主要体现在《大戴礼记 ·曾子十篇》中。其所反映出的曾子孝道思想,被后人发展为孝治思想。曾子孝道理论对儒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孝经》的影响上。《孝经》是关于儒家孝道思想的一部重要论著,是曾子后学所作,是曾子门人对先秦时期儒家孝道思想,尤其是对曾子孝道理论进行的系统、精辟、完整的总结。何异孙说:“《论语》是七十子门人所记,《孝经》只是曾子门人所记。”固《孝经》继承了曾子孝道思想并对其作了发挥,突出“孝治”的理念。《孝经》对曾子孝道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孝经》之孝治是对《曾子》之孝道的丰富和发展比较《孝经》和《大戴礼记 ·曾子十篇》的异同发现,《孝经》主要讲“孝治”,涉及孝治的内容占全书的80%,而《曾子十篇》中主要讲孝道。《孝经》明显受曾子孝道思想的影响,其影响主要体现为从孝道走向孝治。《孝经》提出的孝治思想就是以孝治天下的思想,认为孝为“德之本”,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它“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四,忠君是至高无上的孝,不忠即是不孝,而不孝则是社会动乱的根源,是最大的恶行,所谓“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

孝治思想的提出,使孝道由原来的主要属于家庭伦理的学说变为社会政治学说。曾子所提出的孝为天下的大经大法的思想是建立在处理家庭内部父子关系基础之上的,并未提高到孝治的政治层面。《孝经》则认为父子关系是社会最基本的关系,孝是上白天子、下自庶人都应当恪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也是统治者能够用以教化社会民众的至善之德,“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 贤明的君主正是根据人们对父母的爱敬之情教育人们相互爱敬,故所有道德教化都是从孝道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孝也就成为可以用来教化万民,使“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 的至善之德。若“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正是基于此,《孝经》才将孝看作统治者可以用来平治天下的至德要道。因此,《孝经》认为孝具有治家和治国双重功能,以孝治家,则家庭亲爱和睦;以孝治国,则“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从而使天下太平,祸乱不生。由于《孝经》把孝道同伦理和政治揉为一体,适应了中国古代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伦理社会的需要。

其二,《孝经》是从孝道层次划分着手,改造孝道。《大戴礼记》中,曾子对孝的层次进行了划分,把卿、大夫、士作为一个社会阶层,与天子、庶人并列为三个社会阶层。而《孝经》把孝按照社会地位分为五个层次,诸侯、卿大夫与士之孝已被严格划分,体现出遵守等级、严禁僭越、孝于君主等内容,孝已经表达出忠的内涵。《孝经》与曾子孝道理论的思想源流隐然可见,《孝经》继承、发展了《大戴礼记》中曾子孝道的思想,并结合时代特点进行了损益。《孝经》与《大戴礼记 ·曾子十篇》关系密切,其中的某些内容显然是对《大戴礼记 ·曾子十篇》中孝行、孝道的发挥。《大戴礼记 ·曾子大孝》重视“全身”,认为孝的最高境界是“尊亲”,《孝经 ·开宗明义章》则提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二者的看法是一致的。《大戴礼记·子立孝》中,曾子日:“君子立孝,其忠之用,礼之贵……与臣言,言事君”,具有调和事亲与事君,并有以孝统一两者的倾向,《孝经 ·开宗明义章》则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二者的思想可谓一脉相承。

由此可见,《孝经》源于曾子孝道思想,是对其的阐释与发展。而曾子孝道思想经由《孝经》的发挥,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

注:

①②⑥⑧⑨⑩⑥⑥③《大戴礼记 -曾子大孝》。

③④《吕氏春秋 ·孝行》。

⑤《大戴礼记 ·曾子事父母》。

⑦⑥《礼记 ·祭义》。

⑩⑩阮元:《曾子十篇注释》,清抄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

⑩⑩⑤《大戴礼记 ·曾子立孝》。

⑩《礼记 ·内则》。

⑩《大戴礼记 ·曾子立事》。

①⑤《孝经 -开宗明义章》。

⑧⑤《孟子 ·万章上》。

② 魏源:《曾子章句》,清抄本,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

①《孟子 ·离娄上》。

③《苟子 ·大略》。

③《孟子 ·滕文公上》。

《大戴礼记 -曾子本孝》。

④《论语 ·子张》。

⑨《礼记 ·檀弓上》。

③《礼记 ·曲礼下》。

@《尸子》。

④《韩诗外传》卷七。

⑤《大戴礼记 ·曾子疾病》。

⑤《韩诗外传》卷一。

⑤王正己:《孝经今考》,见罗根泽《古史辨》第二册,上海古出版社 1982年版,第 161~171页。

④⑩《孝经 ·三才章》。

⑩《孝经 ·五刑章》。

孝敬父母的小故事第3篇

一、以校本课程为依托,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孝敬教育

我们知道,一个人思想意识的形成取决于他对事物的认识程度。为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使学生沿着正确的轨迹成长,我校专设了“孝敬教育”校本课程。以《弟子规》、《孝经》、《三字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等课外读物为辅助教材对学生进行孝敬的教育。因为这些教材集中华民族美德之精髓,采用典型的历史故事,完整地表达一种思想,赋予一种观念,树立一个榜样。因此,它既具有内容的典型性,又具有形式的形象性。基于教材的这些特点,我校常常利用晨会、班会、以及周二、周三、周四的课外活动时间采取“诵经典、讲故事”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教育。课后,常常布置学生熟读孝敬父母的内容,并希望他们能复述出来,回家后再讲给自己的父母或者弟弟妹妹听。这样做不仅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讲故事的同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熏陶感染。而且懂得了“孝敬父母光荣,不孝敬父母可耻”的道理,愿意做一个体贴、关心、尊敬、热爱父母的孩子。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学科教学渗透孝敬教育

教师在各科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遵循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一致的原则,灵活运用教材内容,有机地进行孝敬教育。

与《思想品德》相课结合,学生在品德学习中知晓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一个讲文明懂孝敬的中学生。在语文的作文教学中,让学生结合孝敬教育叙写真情体验文章以达到教育的深层效果。如《散步》中,作者背着妈妈过小路就是对妈妈的孝敬;《我的母亲》中,作者写了妈妈的一些生活琐事,就是用来表达自己对妈妈孝敬的情感;《台阶》中作者叙述了父亲用了大半辈子时间修新屋,建高台阶的事迹,看似平实的语言中无不透露出对父亲浓浓的爱。与历史学科结合,常常合理运用教材,结合中国各个时代名人孝敬教育的典型故事,如《元觉劝父孝祖》、《文帝代母尝药》、“黄香替父温床”等故事,引导学生借鉴前人的优点,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结合各学科教学,进行孝敬教育训练,使学生得到了持久的、多方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起到激情育意的作用。

三、以日常教育为主渠道,对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孝敬教育

日常教育占据学生在校活动的许多时间,是对学生进行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之一。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校结合校实情,找准切入点,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的教育。

从学校层面上努力创设和营造孝敬教育氛围,其具体的做法是:

布置校园文化环境,营造孝敬氛围。每学期出几期有关孝敬长辈的校园宣传专栏,设立孝敬文化墙,班上办孝敬教育专栏。让校园内处处渗透孝敬教育内容,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利用学校广播站、网络等多媒体工具,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等宣传阵地,宣讲孝敬知识,营造孝敬教育氛围。2009年秋期,学校组织了所有学生观看了著名演讲家邹越演讲的《让生命充满爱》,每场的观看学生都哭成了一片。课题组安排专职教师进行孝敬教育专题讲座,让学生知道在学校、家庭、生活中应该如何孝敬长辈,尊敬老师,还专门聘请在孝敬方面做得好的学生家长如杨翠云等来我校现场给学生传经送宝。

四、以特色活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教育

从学生层面上让学生明白孝敬教育不是教育者将孝敬规范强加于受教育者,而是需要受教育者通过认知、理解而产生的一种正确的、自发性的外在行为表现的活动。因此,我们的孝敬教育必须通过开展一些认知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养成良好的孝敬教育行为。

(1)开展《国学》、《三字经》等经典诵读活动,鼓励学生通过阅读经典名著,体会孝敬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形成原动力。

(2)利用团队活动日开展孝敬教育。

(3)以主题班队会为契机,开展生动活泼的孝敬教育。

(4)开展同学间互结互帮对子,学习上互帮,生活上互助。在实践中学习处理与老师、同学间的关系,进行尊敬他人,关心他人,以礼助待,团结互助的行为训练。

(5)开展“孝敬长辈在假期”的征文比赛。如给“父母洗一次脚”,或者“今天我当家”等活动,训练养成良好的家庭孝敬习惯。

孝敬父母的小故事第4篇

论文关键词:孔子  孝道思想  启示 

论文摘要:文章从分析孝及孝道的内涵出发 ,分析 了孔子论孝的重要性及其孝道的内涵,从而认识到孔子的孝涉及父母、家庭、自然、国家等,是大孝、全孝。再结合当今社会孝道的流失,倡导孝道的回归,主ff-a4~’l行孝要从小事做起,在生活实践 中践履孝道。学校应加强孝道教育,将其纳入德育体系。强调全社会孝道重生的意义。 

一、孝与孝道的内涵 

《辞海》中是这样解释孝的。孝①古代的道德规范。儒家指养亲、尊亲。②指居丧。如:守孝;戴孝;孝服。③保育《汉语大词典》中孝:①祭,祭祀。②孝顺,善事父母。③对尊亲敬老等善德的通称。④居丧。⑤指孝服、丧服。l2]《孝经》中载:“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围炉夜话》:“孝子忠臣,是天地正气所钟,鬼神也为之呵护。”笔者认为,孝是天地之正气的凝结,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孔子说:“所谓道,其实就是对自然的一种妙用;所谓孝,是人实践道而达到的最高德行。道包容天地,生育万物,形成万象,赋予事物的个性和生命,这功德最实在;但并不因此将万物据为私有,充当储藏万物的府库,不做万物的主管,不寻求人们的理会、了解,不占有任何东西,这就叫做道。道用在人身上,则叫做孝。所谓孝,就是敬奉父母的意思。” 

二、孔子论孝的重要性 

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对百姓的一切教化都应从孝道开始。又说: “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即孔子说,仁是所有道德的根源,而孝是众德之根本。还说:“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孔子强调天地问万事万物中人是最贵重的,而人的行为没有比孝更重要的。“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_3瑚进而强调孝道是天经地义的。既然孝非常重要,不孝是不可以的。他说:“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那 强调不孝行为罪大恶极。孝是美好的,不孝是可耻的。那么是否人人都有条件行孝呢?他说:“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 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 白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孔子进一步强调,普通人通过天时地利、谨身节用也能行孝,不可能无条件行孝。 

三、孔子论孝与父母、自然和国家 

孔子认为,孝必须落实到 日常生活之中,于是他论述了在处理与父母、与自然、乃至与国家时孝如何体现。 

1.孔子论孝与父母 

(1)让父母无忧。父母是子女的生命之源。《诗经》中说:“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瑚意思是父母生我,教育我,挂念我,出入抱着我。曾子从仲尼在楚而心动,辞归问母。母亲回答说:“思而啮指。”孔子评价道:“曾参之孝,精感万里。”这从侧面说明了无论儿女走到哪里,父母就牵挂到哪里。所以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所以父母在,人们不能到处跑,即使不得已也要说明去向,尽量减少父母 的担忧。孔子还说:“父母 唯其疾之忧。”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就是说子女要珍惜生命,修养身心,建功立业,让父母得以慰籍和荣耀,这是孝的最终归宿。

(2)善待父母。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jl 意思是如果子女的孝在于养活父母,那么与养活狗马无区别。所以孔子说:“意者身不敬!辞不逊与!色不顺与!古之人日:农与缪与,不女聊。’这要求我们对待父母不仅态度恭敬,还要和颜悦色,不能只满足给其吃穿。孔子还要求人们做地道的孝子,“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即所谓:“生事受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孔子不愧是圣人,他不仅教育人们要孝敬父母,还教导人们怎样对待活着的父母和死去的父母。 

(3)了解、帮助父母。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我们要了解父母,知道父母的年龄,为父母的年高而高兴,为父母 日近大去之日而悲伤。我们不仅要了解父母,而且要为父母出谋划策,帮助父母。他说:“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3]还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孔子教导人们不要一味的顺从父母,当父母有错时,做子女的应尽力劝谏,即使父母不接受,也不要对父母大吼大叫。 

(4)对待丧事。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即说,生前要礼待父母,父母死后要按礼的规矩安葬父母。还说:“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傣,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嘲 6]即说父母死了,我们要痛苦,要悲伤,吃好穿好也高兴不起来,悲痛无以言表。 

2.孔子论孝与自然 

孔子提倡爱自然界的一草一木并上升到道德中“孝”的高度。他说:“伐—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孔子这个伟大的圣人,早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了要爱护 自然的论断,这与我们今天提倡的爱护自然,保护生态平衡,构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的观点是一致的。我们应该从圣人的理论中得到启示,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和地球。 

3.孔子论孝与国家 

孔子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爱者,不敢慢于人。”嘲 亲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嫌弃天下人的父母,敬重 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轻慢天下所有人的父母。“故不亲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享,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是的,一个爱父母的人才会爱别人的父母,如果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爱的人怎能让  怀天下呢?孔子说:“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3] 又说:“君子之教孝也,非家至而 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之睇,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之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还说:“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睇,故顺可移于长。”嘲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教民要从孝开始,孝悌之道可以移于治国之道。只要人人孝,才可以使人敬爱天下人的父母,才可以使人敬爱天下人的兄长,才可以忠于君王。总之,只有实行孝道方能实现天下太平。孔子这一观点,虽然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维护封建的社会秩序。但它同时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它启发我们要人人拥有爱 tl,,人人奉献爱心,以共建美好的未来。从这个角度讲,孔子的孝是全孝、大孝,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大孝。所以,孔子主张要舍小爱为大爱,舍小孝为大孝。适当的时候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乐于奉献自己的力量甚至生命“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因为孔子心怀天下,所以将爱心和责任推及他人和社会。 

四、孔子孝道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1.正视社会孝道的流失,倡导孝道的回归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天地之间正气的凝结,是天地的精华,宇宙中万事万物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受其影响。然而当今的社会,激烈的竞争和知识的商品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关爱和责任逐渐淡化。现代人物质欲求的日益膨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使他们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甚是最基本的社会责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寿命的延长,我已步人老龄化社会,明日的老人可能拥有百万财富,但精神上能倍感寂寞,更需要子女的慰藉当代的青少年是国家未来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肩负着高度的社会责任和希望,所找们必须注重孝道教育,使青少年一代懂得敬爱父母和关爱人。只有这样才能完善他们的人格、人陡,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有希望。 

2.家庭应重视对成员的孝道教育,落实在日常生活之中

家庭是—个人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它是一个人最初接受育的场所,早期教育对于一个人将来的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我国有很多教育家对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作过论述,如颜之推、载、朱熹、王阳明等,因此孝道教育应通过家庭在一个人幼年就开始,通过日常生活来丰富幼儿有关孝的知识、增进孝的感、磨炼孝的意志,巩固孝的行为。我国古代在这方面有很多功的经验,我们的家庭孝道教育应加以批判吸收。

3.学校要加强孝道教育,将其纳入德育体系 

孝道教育应从小进行,尤其是学校应把孝道教育纳入学德育之中。学校在德育课中应有针对生地开设孝道及孝道关的课程,同时应把孝道教育渗透到其它学科之中,通过各科学来培养学生的孝道。同时,学校应倡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践活动,把孝道教育落实在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鼓励学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孝道。 

4.社会应加大宣传力度,把孝道教育传播于全社会 

社会也应注重孝道教育。应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大力宣孝的典型并对不孝之人予以曝光、谴责和鞭挞,把孝道教育传于千家万户,培养全社会敬老爱老的道德风尚,营造良好的社舆论氛围。让每一个人认识到孝敬父母是自己的责任,不孝可耻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和个人事业的健康发展,才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5.青少年应当在生活实践中践履孝道 

首先,青少年在远离父母时,必须加强 自身的修养。树立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不要在人生的征途中走上迷途争取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其次,发愤学习或勤奋工作,抓青春时光,不浪费一分一秒,争取以优异的成绩或良好的业绩报父母。从而让父母在精神上得到慰籍,让父母为自己的子女感到自豪。其三,经常与父母沟通,尽力消除父母的担忧。青少年假使远离父母千里之遥,无论如何父母总是会牵挂他们。所以,不要以学习或工作忙为借口忘了远方的父母。即使不能家看看,也要经常打电话或发信息,及时把自己的情况告诉父母,让父母彻底安心。其四,如回到家中,做子女的要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最后,珍惜父母的劳动,不挥霍父母的血汗钱,尽量节省开支,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和生活的压力。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行孝是每个人天经地义的事情。很难设想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能够主动地爱别人、主动地帮助别人、能够有效地融入集体而为社会所接纳。我们必须教育我们的后代少些冷漠、多些爱心,有了敬爱之心,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才能关心和爱护别人,才能自觉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必须让后代体验到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以及承担社会责任所带来的幸福和快乐。使他们完成爱亲人、爱家、爱社会、爱自然、爱国家的使命,使f也1门尽到从小家到天下的责任。我们自己也应义不容辞地爱父母,主动地爱别人和帮助别人,热爱 自然和国家,为全社会奉献自己的一片孝心,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我们从孔子孝及孝道教育的思想中不正好可以获得这些宝贵的启示吗?

参考文献 : 

[1]辞海编辑为运会编纂.辞海(1999年普及本中册)[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3514.

[2]汉语大词典编委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汉语大词典(第4卷)[k].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196

[3]注受宽.孝经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4]王永彬.围炉夜[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4.

[5]李殿元,王定璋,杜国志,注译.论语外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6]李申.论语精粹解读[m].北京:中华书局,2001.

[7]王世明.孔子伦理思想发微:现代生活语境中的论语解读em3.济南:齐鲁出版社,2004. 

孝敬父母的小故事第5篇

一、品读古今中外孝道故事

古今中外孝道故事是天下百姓“行孝”实践水平的高度体现,又是历代推行“孝”道教化的活教材。我们为学生提供的校本课程读本中选编了有关孝道故事,如:考叔“纯孝”感庄公、缇萦至孝感文帝、李密陈情报祖母、花木兰代父戍边、岳母刺字、朱寿命千里寻母、黄香温席、孝敬父母的、为病母洗尿裤、孝子孔繁森等。让学生明确孝道的内涵、起源与演变,懂得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是升华人际关系、完善人的品格的道理。选读部分健康有益的孝行经典:《孝经》《弟子规》《二十四孝图》《劝孝歌》及《论语》中有关孝道的内容。了解中国古今孝道名贤的语录和具体事迹以及普通百姓孝行事迹。把学校每年评选的孝敬长辈好少年的具体事迹列出来供学生阅读,了解自己身边的“孝星”。了解一些有关敬老爱老的法律法规,明确孝敬长辈是自己应尽的义务。这样从古至今,从伟人到平民百姓以至身边的同龄人,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继承和发扬。

二、结合传统节日开展孝道教育

我们有效地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重阳节等有纪念意义的节日,开展向父母长辈谈心解忧愁、做好事分担家务,进行节日问候,与父母同庆生日,向长辈奉献小礼物、问寒问暖等活动,既做父母的子女又做父母的帮手,还要做父母的朋友,体现子女对父母的关心尊重之情。结合“老人节”和节假日定期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用省下的零花钱为老人买上营养品,用自己的双手为老人整理床铺,打扫卫生,用自己童稚的心向老人祝福;用自己甜美的歌喉、优美的舞姿向老人们献上一台台文艺节目,使老人们犹如回到了家,回到了童年,也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当同学们用手抚摸一双整日里在田间劳作、有些粗糙甚至长满厚厚的老茧、深深的裂口的脚时,真切地感受到父母养育的艰辛和母爱、父爱的无私与博大,也为以前的不懂事感到内疚。在今后的日子里,要多帮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在学校里好好学习,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学生给家长洗脚,看似简单,但在家庭中的震撼是强烈的,“举手之劳,却有点惊天动地”。它不但教育了孩子,也教育了父母。一位家长在信中写到:“我本人深感惭愧,虽已过而立之年,虽已为人父,却没有给老父母洗过一次脚。愧疚之余,我不禁赞叹这道‘家庭作业’出得好,就让我们这些成年人也‘从我做起’,给父母洗一次脚吧”。

三、评选“十大孝敬长辈好少年”

每年开展一次“十大孝敬长辈好少年”的评比活动,让学生理解掌握中华传统美德中孝悌要求,组织学生学习中华传统美德中孝悌的典型事例,让学生自己在生动、具体的故事中接受历史名人、伟人的好思想、好品德,使之在感情上产生共鸣,并使之转化为学生的美德行为。充分发挥家庭、社会舆论作用,通过开展问卷调查的形式,面向家庭、面向社会进行调查活动,了解学生在家庭、社会的表现,促进孝悌美德的形成,并付诸于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在实践中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要求学生在思想上树立孝悌的观念,在行为上学会关心、尊重父母等。每学期利用主题班会,进行自我汇报,请家长召开座谈会、学生座谈会,进行他评,在此基础上全校进行总结评比出“十大孝敬长辈好少年”,并将事例进行公布宣传。我校首届“十大孝敬长辈好少年”评选活动于1997年2月开始,十几年来,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和受到了舆论的高度重视。我们的孝道教育既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又能使学生沉浸于美德熏陶,不仅铸造了学生的灵魂,也进一步优化了教育氛围。我们力争让每位孝敬长辈的好少年就像一朵盛开的花,让他们的美丽和芬芳影响和感染周围的人。为将这项活动深入开展下去,学校编写了校本教材《孝行天下》,创办了“孝报”,“孝坛”,“孝刊”等多种栏目。

孝敬父母的小故事第6篇

[关键词]教材二次开发课标学情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80068

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既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更是适应新课程、课表所提出的教材观念变化的一种体现,还能够有效解决教材编写的普遍性与具体教学的特殊性之间的矛盾。下面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出发,就教材的“二次开发”进行探讨。

一、为什么要对教材“二次开发”

1.从教师专业成长上看――目前教材利用上存在不良状况。

当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材的利用存在两种不良状况,一种是强调教材的重要性,拘泥于教材,照本宣科,实质是教教材;另一种则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讲教材、游离于教材、曲解教材,偏离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因此,如何利用教材、开发教材就成了许多教师困惑的教学问题。

2.从课程建设上看――适应新课程、课标提出的教材观念变化。新课程提出,教师要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新课标倡导,教师要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要树立“用教材教”的观点,要有创造性地用教材的认识和自觉意识,要有创造性地用教材的行动和策略。

3.从教材适用性上看――解决教材编写的普遍性和具体教学的特殊性的矛盾的需要。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教材编写的普遍性和具体教学的特殊性,这一对矛盾决定了需要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因此,教师依据课标和学情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显得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

二、怎样对教材“二次开发”

笔者依据课标和学情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下面就以《难报三春晖》人教版教材为例。

课标:1. 理解孝敬父母的原因(知识目标);2.学会孝敬父母长辈(能力目标);3.体验尽孝后的快乐,树立家庭中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履行家庭义务的责任观念。

学情: 在忠信当地,由于受传统风俗习惯和现实生活的一些负面影响,学生认识上出现了一些误区,如孝敬父母是成年子女的义务,与未成年人无关;孝敬父母是儿子的义务,与女儿无关。

(一)加工、增补:延伸思考。 教师的教学要具有创造性,结合本地区、本校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设计才能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解决学生的认识和行为误区,淞⒓彝ブ姓确的是非观念,增强履行家庭义务的责任感。

1.学会“孝敬父母”,并将“孝敬”落实到生活的点滴之中,这是本节课的重点。笔者在教学时对《难报三春晖》中“吴大妈与三儿两女”的故事进行适当修改后,提出以下问题。A.吴大妈的五个子女认为养不养母亲是自己家里的事,外人无权插手,即使妇联也管不着,你是如何看待这种说法的?B.吴大妈大儿子把她推给二儿子,二儿子又把她推给大女儿。大女儿说:“赡养父母是儿子的责任,女儿不用承担这个义务。”又把她推给小儿子。小儿子说:“孝敬父母是成年子女的义务,与未成年人无关。”你是如何看待这种说法的?C.在市妇联的批评教育下,吴大妈的五个子女每月定期交了生活费,可他们从不过问老人的生活、身体状况,更别说回家探望母亲,帮母亲做家务了。他们这样是真的孝敬父母吗?

2.怎样将“孝敬父母”落到实处,从孝敬父母的实践中体会幸福快乐,这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认识上可能出现的偏差:认为给了父母生活费,就尽到了孝敬父母的义务;听父母的话,履行父母的要求,就是孝敬父母。补充:A.“埋儿奉母”;B.“芦衣顺母”;C.如果父母做出了违反道德或法律的事,你知道怎么做吗?(小组讨论探究)D.歌曲《常回家看看》《感恩的心》。

(二)删繁就简:迁移知识。“小峰和妈妈的故事”很长,给予删除,补充孟郊《游子吟》。

(三)调整顺序: 梳理逻辑。打破原有教材的编排体例,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需求,对教材进行重新编排,有利于学生认知,有利于教师教学。什么是孝敬父母?为什么要孝敬父母?怎样孝敬父母?为什么要孝敬父母的长辈?

(四)及时更新:与时俱进。把大学生应聘故事替换为当代孝子田世国捐肾救母的故事。

三、对教材“二次开发的收获”

孝敬父母的小故事第7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家训;孝道;家庭美德;社会风尚;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8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6)02-0105-04

家训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一种文献形式,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一份极具特色的丰厚的道德文化遗产。家训又称家戒、家范、家约、庭诰、庭训等,是指家庭或家族中父祖等长辈训示、教诲子孙及族人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等的行为准则。历观我国古代卷帙浩繁的家训史,“孝”始终作为最重要的一个德目放在首位,是历代家训的伦理核心。梳理和弘扬传统家训中孝道思想的合理成分, 对加强我国当前的家庭美德建设及形成孝亲尊老良好社会风尚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传统家训中孝道思想的基本内容

我国传统家庭道德教育十分重视对子弟的孝道训诫,而历代的祖训家诫、宗谱族规是教育、鞭策子弟尊老孝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在历朝历代众多家训之中,比较著名的有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唐李世民的《帝范》,宋司马光的《家范》、陆游的《放翁家训》、袁采的《袁氏世范》,元郑太和的《郑氏规范》,明方孝孺的《家人箴》,清朱柏庐的《朱子家训》、孙奇逢的《孝友堂家训》等,它们都是古代进行孝道教育的范本。

我国传统家训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孝道思想,其基本内容可概括为如下八个方面:

1.存身惜名,勿让亲忧。传统家训深受古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1]220思想之影响,提出了“安其身以安父母之心,孝莫大焉”[2]233的主张。北齐的颜之推在《养生》篇中告诫子孙:“夫生不可不惜”,[3]190要求其做到“爱先人之遗体,惜己身之分气”。[3]18他还强调,为了保全生命,绝不可去做可能危及自己生命安全的事情,尤其不要“涉险畏之途,干祸难之事”,因为“贪欲以伤生,谗慝而致死,此君子之所惜哉”。[3]190有的家训还指出,为了对父母尽孝道,子女应爱惜与身体并行的身名,不做有污身名而使父母受辱的事情。如:明代的何尔健在《廷尉公训约》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为人莫重于一身,而身莫大于能守。欲守其身,必先严绝匪彝。损己之友,且莫相交;无益之事,且莫妄作。”[4]770强调为了保全父母给予自己的身体,必须时时注意自己的品行,一定不要去做违背常规的事情,不要交损己之友,不要妄做无益之事。明代官吏彭端吾在其所著《彭氏家训》中提出,“孝”的最高标准是“保此身”“做好人”,他说:“保此身以安父母心,做好人以继父母志,便是至孝。”[4]643清代学者石成金嘱咐子弟,对他本人最好的悼念就是“凡出言行事,俱守我之仁厚勤俭,不堕家声,是即孝道矣”。[5]978

2.奉养父母,尽心竭力。许多家训都强调,子女对父母尽孝的最基本要求和表现,就是在物质上竭尽所能供奉父母的衣、食、住、行,使其终生衣食无忧。颜之推提出:“幼少之日, 既有供养之勤;成立之年,便增妻孥之累。”[3]187认为从“幼少”到“成年”,赡养父母都是子女的基本职责。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强调要在饮食上尽心赡养父母,“以其饮食忠养之”。[6]196明朝刑部尚书林俊在《林氏家训》中指出:“人子事亲,无论穷富,当以奉养为先。富者能奉以甘旨,而贫者以菽水承欢,各凭其力。”[7]76认为无论贫富,一定要竭尽气力赡养父母。

除了物质上对父母的尽力赡养之外,传统家训还对如何做到在生活上不辞辛劳、无微不至地尽心侍奉父母提出了明确、详尽的要求。如:唐代《女论语》提出:“父母年老,朝夕忧惶。补联鞋袜,做造衣裳。四时八节,孝养相当。父母有疾,身莫离床。衣不解带,汤药亲尝。祷造神o,保佑安康。”[8]1327清代的姚廷杰在《教孝篇》中提出了尽孝应该注意的事项,“与其有病而药饵,不若未病而药饵。与其用药饵以治病之发,又不若慎寒暑以杜病之源。古之孝子,视无形、听无声,若夫寒燠,犹为易察。为人子者,知亲老矣,老则性易执而思忽迷,其于寒燠之节,饮食之宜,老人仅可自主一二。子若媳宜提携之,珍惜之,察其情形而裒益之,以待赤子者待老人,则老人安。”[8]1412指出子女在生活上对父母的悉心照料关键要做到四点:一是未病之前准备好药饵;二是未病之前杜绝病源;三是要注意寒、暖之节与饮食之宜;四是以对待孩子的方式对待老人。

3.孝敬父母,尊重长者。古人认为,养亲只是最低层次的孝,敬亲则是比养亲更高层次的一种孝行,“人子之事亲也,事心为上,事身次之,最下事身而不恤其心,又其下事之以文而不恤其身。”[9]4故此,传统家训的孝道训诫特别提倡和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敬”。司马光提出,对父母不恭敬,则与禽兽无异。他说:“养父母而不恭敬,何异于养犬马。”[10]102明仁孝文皇后在《内训》中提出,“敬”是孝之本,而“养”则是孝之末,“孝敬者,事亲之本也。养非难也,敬为难。以饮食孝奉为孝,斯末矣。”[11]659

传统家训认为,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一方面体现在对父母要怀有“诚敬”之本心。明代的宋诩在《宋氏家要部》中指出:“事之必尽其诚,爱之必加以敬,人之奉亲而不失乎诚敬,斯可以言孝矣。虽鲜衣美食,苟不能体其心之所思,遂其心之所乐,乌在其有诚敬乎?”[4]649康熙训诫诸皇子孝敬父母时要做到,“惟持善心,行合道理”,[12]45“诚敬存心,实心体贴”。[12]47另一方面还体现在子女对父母要和颜悦色,使其精神愉悦。明代以至孝闻名的何伦在《何氏家规》中说:“今之人以能养为孝者何?盖缘不顾父母而私妻子,倒行逆施者众,彼善于此,故与之耳。殊不知孝之道,岂养之一事所能尽哉?要有深爱婉容,而承颜顺志,尊敬谨畏,而惟命是从。稍有斯须欺慢违忤,或伤教败礼,取辱贻忧,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8]1394明末清初理学大家孙逢奇认为,赡养父母,不但要“养其口”,更要“养其志”。“养志”,即尊重、体贴、敬爱父母,给予父母更多精神上的慰藉。他在《孝友堂家训》中指出:“父母于赤子,无一件不是养志。人子于父母,只养口体,此心何安?无论慈父慈母,即三家村老妪养儿,未有不心诚求之者。故事亲若曾子,仅称得一个‘可’字。”[5]935

有的家训还提出,孝敬的对象除了父母、祖父母等内亲之外,应推而广之为外祖父母、岳父母,以及伯、叔、姑、舅等旁系血亲,并一直可扩而大之为天下所有的长辈和老人。如清代教育家吴汝纶说:“孝不但敬爱生父,凡伯父叔父,皆当敬爱之;不但敬爱生母,凡嫡母继母、伯叔母,皆当敬爱之,乃谓之孝。”[5]1749

4.父慈子孝,慈孝相应。传统家训不但要求子女对家长行“孝”道,而且特别强调家长对子女的抚养、关心和爱护,即要求做到慈孝相应。南朝宋文学家颜延之强调,慈、孝与友、悌是双向的且以上对下的要求在先,他在《庭诰》中说:“欲求子孝必先慈,将责弟悌务为友。虽孝不待慈,而慈固植孝;悌非期友,而友亦立悌。”[8]1510颜之推认为,孝伦理规范的维持,不能光靠子女单方面的行为,父母对子女的慈爱也是促使子女能尽孝的重要条件,“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3]30司马光在《家范》中指出,子女对父亲不孝顺与父亲对子女不慈祥,罪过是一样的。他说:“盖言不孝不慈,其罪均也。”[13]40南宋士大夫袁采认为,父子双方只有各尽其道,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才能保持双方关系的和睦与融洽。“人之父子,或不思各尽其道,而互相责备者,尤启不和之渐也。若各能反思,则无事矣。”[8]1374并进而提出若“为人父者,能以他人之不肖子喻己子,为人子者,能以他人之不贤父喻己父,则父慈而子愈孝,子孝而父益慈,无偏胜之患矣”。[8]1375

5.父母有错,委婉劝谏。传统家训大都强调,孝敬父母并不是毫无原则地对其一味顺从,如果父母有过错,子女应对其进行劝谏。司马光提出,父母有过,儿女必须谏争,以补救父母之过失。他说:“谏者,为救过也。亲之命可从而不从,是悖戾也;不可从而从之,则陷亲于大恶。然而不谏,是路人。故当不义则不可不争也。”[13]85清代名儒刘沅在其《家言》中强调:“父母有过,阿意曲从,反为大不孝。若有大过,必委曲解救,毋使其事毁德。”[8]1427认为父母有过失,曲意顺从是大不孝。父母如有大错,一定要委婉地加以弥补,不使父母所做的事有毁德行。

同时,大多数家训要求子女劝谏父母时应注意方式方法,尽量做到婉容悦色。如:司马光特别提醒子女在规劝时应仔细观察父母的情绪好坏,等到父母平心静气时,方可柔声规劝。假如父母不听子女的规劝,孝敬之意不能有丝毫减弱,反而应当更加恭谨,等父母高兴时再去规劝。他援引《礼记・内则》中的话指出:“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不说,则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熟谏。”“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14]263林俊的思想与之十分相似,他说:“亲有过,子女应柔声婉言劝谏,万一不从,应俟亲愉悦时再谏,不陷父母于不义,亦为孝之一端。”[7]77

6.薄以葬亲,诚以祭亲。传统家训认为,孝敬父母不仅表现在父母生前,父母去世以后慎重地举办丧事以寄哀思,虔诚地祭祀以追念先祖,即慎终追远,也是孝道的重要体现,“慎终而丧尽其礼,追远而祭尽其诚,则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而后尽思慕之道矣。”[4]649故而,家训十分重视丧葬之礼,要求子弟“以丧葬祭祀为重事”。[4]769认为父母活着时不能好生奉养,死后又不能好生殡葬,是对父母极大的不孝顺,“生不能养,死不能葬,大不孝于父母。”[15]23但家训大多嘱告子弟家人不必厚葬,认为薄葬亦孝。唐朝中期著名大臣姚崇主张丧葬从简,“死者无知,自同粪土,何烦厚葬,使伤素业。”[8]911他还举例说明薄葬古已有之,迄今还传为美谈,“昔孔丘亚圣,母墓毁而不修;梁鸿至贤,父亡席卷而葬。昔杨震、赵咨、卢植、张奂,皆当代英达,通识千古,咸有遗言,属以薄葬。”[8]911并进而指出厚葬的结果是不仅浪费钱财,而且容易招致墓盗,弄得死者尸骸暴露于野,这样其子孙也难逃不孝之讥,“至今亡者致戮尸暴骸之酷,存者陷不忠不孝之诮。”[8]911唐朝大臣卢承庆临终前作《教戒》一文,告诫儿子办理丧事务必从简。他说:“死生至理,亦犹朝之有暮。吾终,敛以常服;晦朔常馔,不用牲牢;坟高可认,不须广大;事办即葬,不须卜择;墓中器物,瓷漆而已;有棺无椁,务在简要;碑志但记官号、年代,不须广事文饰。”[4]223

古人认为,除了安葬父母,祭祀父母亡灵也是孝行的继续,“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6]43颜之推十分重视祭祀之礼,他在《终制》篇曰:“四时祭祀,周、孔所教,欲人勿死其亲,不忘孝道也。”[3]279在他看来,一年四个时节对祖先进行祭祀是周公、孔子所教导的,这是希望人们不要忘记他们死去的亲人,不要忘记孝道。一些家训特别强调,祭祀时一定要做到虔诚、恭敬。明末清初著名理学家朱柏庐提出:“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8]1014告诫子弟祭祀祖宗时应诚心诚意。被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赐名为“江南第一家”的郑氏家族在其家训《郑氏规范》中对祭祀时的礼仪有非常详细的规定:“祭祀务在孝敬,以尽报本之诚。其或行礼不恭,离席自便,与夫跛倚、欠伸、哕噫、嚏咳,一切失容之事,督过议罚。督过不言,众则罚之。”[16]114

7.秉承遗志,显亲扬名。传统家训认为,父母死后除了慎终追远之外,孝子还应该继承父母的遗志,显亲扬名,光耀门楣,这是对父母乃至祖先最大和最高层次的孝。

西汉史学家司马谈临终前告诫儿子司马迁说:“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夫天下称颂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15]50认为扬名后世,光耀父母,这是大孝。天下的人之所以称颂周公,是因为他能歌颂文王、武王的功德,宣扬周公召公艰苦创业的作风,表达古公父、季历的思想,直到公刘的功业,以崇尚先祖后稷。以卧冰求鲤、侍奉继母的故事感动后人的晋代孝子王祥认为,孝的最高标准就是“扬名显亲”,他说:“扬名显亲,孝之至也。”[15]98明代著名的思想家王阳明提出:“夫人子之孝,莫大于显亲”,[17]1080认为为人子女最大的孝敬在于显亲扬名,给父母带来荣耀。清代学者王心敬则在《丰川家训》中要求:“为人子者,须时时有显亲扬名、立身行道之意。”[16]378强调为人子女者心中应时时想着怎样才能显亲扬名、光耀门庭。清人张习礼认为孝顺父母有大小偏全的区别,他将孝分为三个等级,其中显亲扬名是最高的孝。他说:“孝有大小、有偏全。扬名显亲上也,克家干蛊,不坠先人之志,次也。服劳奉养,又其次也。此大小之分也。能全上三者,上也。否则视其所急,尽吾力之所至,而次第图之,此亦不失为孝子矣。此偏全之分也。”[5]961

8.移孝忠君,报效国家。传统家训认为,在家国同构的体制下,忠孝本是一体,“孝”是“忠”的缩小,“忠”是“孝”的放大和升华,将孝道推广开去就是忠,即所谓“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1]222“移孝忠君”。唐代文学家刘禹锡认为忠孝合一,二者须臾不可分离。他在《名子说》中告诫两个儿子:“夫忠孝之于人,如食与衣,不可斯须离也,岂俟余勖哉?”[18]433南宋词人叶梦得告诫子孙,忠与孝缺一不可:“夫孝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故孝必贵于忠。忠敬不存,所率皆非其道。是以忠不及而失其守,非惟危身,而辱必及其亲也。故君子行其孝,必先以忠。”[8]1387很多家训还强调,国之忠臣,即家之孝子。如:唐朝的杜正伦在《百行章》中说:“在家能孝,于君则忠。”[19]115唐太宗告诫儿子吴王恪,在外面能尽大臣对君主的忠诚,在家里能尽儿子对父亲的孝道,“外为君臣之忠,内有父子之孝。”[19]115孙逢奇认为,事亲不孝,则事君必定不忠。他说:“孝者所以事君也,为子不孝,断未有为臣而忠者。”[5]945

二、中国传统家训中孝道思想的当代价值

传统家训中的孝道思想是先人们留下的一笔十分丰厚宝贵的伦理文化遗产,剔除其落后成分和封建性的糟粕,在当前批判地继承和弘扬传统家训孝道思想的精华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1.有助于促进个体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提升道德素养。爱亲与敬老是一切道德的起点,是形成个人良好道德品质之根源。爱集体、爱民族、爱国家、爱人民等社会性情感,最初都是源自于对父母的“亲亲”之爱,个体对他人及社会的爱与责任正是在对父母的爱与责任感中不断地扩充、升华而形成的。《孝经》曰:“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1]221这是完全符合道德发展规律的。一个连生他养他的父母都不关心、不爱戴、不尊敬的人,很难相信他会真心实意地去爱他人、爱集体、爱祖国。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呢?罗国杰教授提出:“一个人有没有道德和道德层次的高低,当然要看许多方面,但是,谁都不能够否认,一个人是否自觉自愿地报答他人对自己的恩惠,是否回报父母、他人、社会、国家在自己成长、发展中的帮助,是衡量、测试和评价一个人有没有道德和道德高尚或卑下的一个重要的标准。”[20]

今天,我们应从传统家训自子弟幼小时就注重对其的孝道教育中汲取有益因子,将孝道教育作为对青少年进行人情陶冶、道德升华最基本的手段和最有效的途径,作为提高当代人道德素质的切入点,从而促进个体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道德素养的提升。

2.有助于应对老龄化浪潮,解决老有所养问题。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老龄化速度发展最快的国家。据统计,截至 2014年底,我国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2亿。预计到 2020年,老龄人口将达到 2.5亿;到 2050年,老龄人口将占总人口的35%左右。而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老龄化不相适应。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高, 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在我国广大农村,老年人基本没有社会养老保险或养老金数目极为有限,其养老的依靠还主要在于子女和家庭。这就决定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传统的家庭养老仍然是我国养老的基本模式。在此社会形势下,积极弘扬传统家训中养老、敬老、爱老的孝道思想,从物质和精神上赡养父母就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父母含辛茹苦抚养子女长大成人, 当父母年老体弱失去劳动能力或生活能力的时候,子女应竭尽全力承担起照顾、赡养父母的责任和义务,使父母在物质生活上尽可能地得到满足。这既是传统孝道伦理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负责任的现代公民最根本的品德。同时,对于老人而言,在物质生活基本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子女的精神关怀和慰藉是他们最期盼和渴求的,也是对他们最大的孝敬。子女应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对父母进行精神赡养,使父母在心情舒畅、精神愉悦中安度晚年。

因此,大力弘扬传统家训中养老敬老的思想,积极推进传统的反哺式家庭养老模式,不但能在物质上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在精神上给老年人提供宝贵的情感慰藉,而且也减轻了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带来的沉重负担,解决了老有所养的问题。

3.有助于建立和睦的家庭关系,树立良好家风。传统家训认为,“父慈”与“子孝”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是维系家庭和睦必不可少的道德内核。若为人父母者能尽心尽力地抚养、爱护子女,为人子女者能诚心诚意地关心、孝敬父母,那么家庭中就会形成一种父慈子孝的充满浓郁亲情的和睦温馨的良好氛围,从而实现明仁孝文皇后所希望的“上慈而不懈,则下顺而益亲”的良好效果。中国传统家庭正是依赖于“父慈子孝”的伦理规范浓化了代际亲情,树立起互助友爱的良好家风,实现了古人“齐家”之目的。今天,我们继承和弘扬传统家训中父慈子孝的伦理规范,使每个家庭都能营造和建立起“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以及尊老爱幼的和谐温暖的良好氛围,树立家庭尊老敬老的良好家风,则无疑能减少家庭生活中的磨擦和冲突,使家庭生活变得更加和睦、幸福,从而使家庭具有更强的凝聚力和更多的天伦之乐。

4.有助于形成孝亲尊老良好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传统家训孝道教化中蕴含的“广敬”“博爱”的思想是形成孝亲尊老良好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的催化剂。《孝经・天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1]24即是说,能够敬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厌恶别人的父母;能够尊敬自己父母的人,也不会怠慢别人的父母。又说:“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21]400认为对父母的“亲亲”之爱,可以推己及人,推及到尊敬世上所有的长辈和老人,即孟子所谓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这就把孝伦理推广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道德,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民族传统和人道主义精神。在市场经济下的今天,我们尤其应当提倡“广敬”“博爱”这种由近及远、由己及人的“大孝”精神。有了这样一种“大孝”精神,整个社会就会形成一种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道德风尚。若社会上尊老 、敬老蔚然成风,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就会减少,社会和谐、稳定也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5.有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孝道思想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情怀的感情基础,是爱国报国心的根源。“孝”最初的含义是指建立在祖先崇拜基础上的“尊祖敬宗”的宗族道德,爱国爱邦的潜在意识最初都是由“尊祖敬宗”的情感升华而来的,孝亲与爱国是一脉相承的。《礼记・大传》说:“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22]7所以,从古至今,所有中华儿女都视报效祖国为人世间最大的孝义和德行,具有最崇高的价值,正如林俊在《林氏家训》中所指出的:“孝始于事亲,终于报国;移孝以作忠,即显亲以全孝。此谓之大孝。”[7]76

由于“孝”本身蕴含着对祖先的崇拜、对亲人的眷顾、对乡土的依恋等内涵, 具有血浓于水的强大感召力和亲和力,所以它最能唤起人们的孝亲意识,勾起人们思乡寻根之情,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道德基础。也正因为如此,每当历史上出现外族入侵之时,中华民族都能够团结一致,万众一心抵御外侮。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侨居世界各地的华裔,仍然关心祖国的发展,甚至不远万里,回到祖国寻根问祖,祭扫先辈墓园,寻访先辈家谱,为家乡的建设慷慨解囊,以寄托他们的孝思之情。这种由敬祖孝亲的情感而衍生的邦国之恋、乡土之思,将全世界中华儿女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形成中华民族强大的亲和力与向心力。

参考文献:

[1]杨志刚.《孝经》与孝文化[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

[2]张霆. 历代家教宝典[M].北京: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

[3][南北朝]颜之推. 颜氏家训[M]. 唐松波,校注. 北京:金盾出版社,2009.

[4]张鸣,丁明.中华大家名门家训集成(上册)[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5]张鸣,丁明.中华大家名门家训集成(下册)[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6]舒大刚.至德要道:儒家孝悌文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7]莲江东林谱志编委会. 莲江东林谱志[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8]郭齐家,李茂旭.中华传世家训经典(全四卷)[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

[9][明]吕坤. 语[M]. 王春红,编著.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3 .

[10][宋]司马光. 家范(全译评点本)[M]. 修远,编.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11]锷未残.中国民间蒙学通书[M].海口:三环出版社,1992.

[12][清]康熙.帝王家训[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

[13][宋]司马光.温公家范[M]. 王宗志,注释.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

[14]王竞成.中国历代名人家书[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9.

[15]唐松波.古代名人家训评注[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9.

[16]徐梓. 家训――父祖的叮咛[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17][明]王阳明. 王阳明全集[M]. 张立文,整理. 北京:红旗出版社,1996.

[18]陈谷嘉,朱汉民.中国德育思想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19]朱明勋.中国家训史论稿[M].成都:巴蜀书社,2008.

[20]罗国杰.“孝”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J].道德与文明,2003,(3).

孝敬父母的小故事第8篇

关键词:孔子 《论语》 孝

自古以来,“孝”就是中华文明传承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在诸多典籍中都展现出极其丰富的内涵,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常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孝”这个字本身就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其最早出现在典籍《尚书·尧典》中:“岳曰:‘以孝,又不格奸’”,指舜能以孝行美德感化父母兄弟,从而使家庭和睦。在说文解字中,孝,会意字,金文“孝”字,为子承老形。小篆之孝,从老的上半部分,从子的下半部分,故而意为子背着父母,即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故其本意即为“孝者,善事父母者也”。由此观之,孝的本意是指家族关系中子女对父母的由衷感情,其出发点在于维系血缘情感,保持家庭的稳定与和睦。

然而《论语》中“孝”却似乎还有着更为丰富的涵义,并据此分为了几个由低到高的层次。

一、“孝”的第一个层次:养

众所周知,“孝”的最基本方面就是在物质上赡养父母长辈,这也是在上古时期就有的关于“孝”的基本含义,今之孝者,首位能养,这是子女回报父母的抚育之恩,进而去表达反哺之情的最基本的外在形式。[1]

故而,孔子首先就用简单易懂的语句告诉人们应当怎样做以达到最初的“孝”,例如要“能养”,还有“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2]。

与此同时,这一层次还要求我们要关心父母的身体。如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3]

然而,是不是做到了“有所养”,就达到了“孝”的要求呢?很显然,这是不正确的。在孔老夫子看来,这仅仅只是“孝”的最初一个层次,侍奉父母,需要做到能养且敬。

二、“孝”的第二个层次:敬

孔子认为侍奉父母要做到敬养,所谓敬即是指为人子女对父母始终保持发自内心的尊重与敬仰。

如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4]又如,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5]

故而要满足“孝”的要求,除了满足父母适当的物质需求以外,更重要的还在于要让父母身心愉悦,即要有“愉色”。“孝”应该首先是体现在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上,换言之,实行孝道,最重要的是培养对父母的孝敬之感情,不仅要懂得应该怎样做,更要在日常行为中自觉培养“孝”的情感,使这些行为规范成为发自内心的自觉的要求,而不仅仅流于形式或仅仅成为一种经济领域中的赡养行为,否则就“与犬马同”了。

三、“孝”的第三个层次:少忧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7]在这里,笔者认为其表达的意思是我们求学、工作在外,一定要让父母少担心。即做子女的要做到让父母只为自己的疾病担忧,做自己该做的事,不要让父母为子女的所作所为整日担惊受怕,这样也就做到了“孝”。[8]

父母对于子女的爱永远是最无私的,发生在子女身上的任何事情都会深深的牵动着父母的心。故而,为人子女者一方面要照顾好自己,不让自己的身体发肤有所毁伤,以令父母担心;另一方面则要时时小心,事事谨慎,不做有违法理之事,不让父母有除了疾病之外的担忧。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做到了这些,也就算的上是尽了“孝道”了。

四、“孝”的第四个层次:守礼

在孔子看来,“礼”是儒家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孔子讲的“克己复礼”就是用“礼”的规范来约束自己。[9]而在《论语》中,“孝”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不违礼”。

如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10]这一章的两个“无违”就充分体现了孔子“无违”谓之“孝”的思想。至于“无违”,宋学家朱熹解释为“谓不背于理”[11]。

“生,事之以礼”使父母在世时开心愉快;而“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则体现了对于父母身后的孝道,丧尽其哀,祭尽其诚。孔子“礼”的思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教化作用,展现了相对强大的正面力量。其一方面教育了人民;另一方面也激发了民心,培养了人民的感恩之心,使得人民更加了解道德,更加敦厚。

五、“孝”的第五个层次:不怨

“孝”的标准是否是指作为子女的一定要无条件的服从父母的任何要求呢?也不尽然。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12]这句话说明身为人子,在对待父母时并不一定只是一味的顺从,在必要的时候,还应当对于父母所存在的问题有所谏言。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行事之时,一定要服从“礼”的要求,即便意见不被采纳,也不能“有怨”。这一点在《论语》中也有所体现,如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先进》)[13]故而我们理应做到既不愚孝,也有自己的处世智慧。

六、“孝”的第六个层次:传承

这是“孝”的一个较高的表现层次。孔子在《论语》中并没有将“孝”仅仅停留在子女对父母的奉养及守丧之上,在孔子看来,“孝”在一定层次上是超越于“父”与“子”的自然血缘关系层面的,它还体现在“子”对“父”的文化生命甚至价值生命的传承之上。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先进》)[14]愚认为这里所强调的就是一种文化之传承,而正是由于有了这一种传承,我们的家庭文化与氛围才能薪火相传,我们民族的文化与氛围才能够绵延不绝。

在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家庭一直是个极其重要的部分,家庭既是生活的单位,也是生产单位,更为重要的是,家庭还是中国文化价值的一个重要根基。而“孝”则是维系这些根基的一个基础。

正如论语中所提到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先进》)[15]

“孝”一方面成为构建“仁”的基础;另一方面也成功地型塑了各个家庭的价值观与整个民族的品格,使得百姓亲人爱人,且由家庭中对于亲属的爱推广至对大众的爱,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天下万民的安居乐业,故而始终值得为我们所借鉴。

注释:

[1]张元:《中的“孝”思想解读》,大众文艺,2011年,第23期。

[2][3][4][5][6][7][10][12][13][14][15]杨伯峻:《论语释注》,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0年版。

[8]韩高良:《析《论语》中的“孝”》,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9]田占峰:《论孔子孝道观的时代价值——对中“孝”的解析》,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