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细菌教案

细菌教案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3 11:17:54

细菌教案

细菌教案第1篇

关键词:细菌画;医学检验技术;创新能力

随着现代医学检验技术的迅猛发展,其专业所涉及的仪器日趋自动化、专业化和精细化,检测项目的范围及结果质量也在稳步提高。这些现状都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生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有幸参加由中国科技协会主办的第六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生物单元),发现细菌画竞赛可作为提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现汇报如下。

1背景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其培养目标指出要重点培育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适应岗位胜任力的应用型人才。随着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在我国日益兴起,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创新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作为评估专业发展和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医学生开展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成为我国医学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2-3]。医学院校对学生开展何种形式的创新能力培养和如何开展,业已成为医学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4]。细菌画是以不同细菌的菌落作为画笔颜料,在特定显色培养基相应位置勾勒预先设定好的线条和图案,经过培养后,最终呈现出不同颜色和图案的细菌特定画作。通过参加第六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笔者发现细菌画竞赛可作为提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2竞赛过程

教研室参加的细菌画竞赛过程主要包含如下几个阶段:(1)参赛队伍的初筛:依据第六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要求,教研室确立参赛团队初筛方案,向2017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全体学生广泛宣传,动员学生3人为一组,自行组队参加初筛,每组提交一个或多个参赛设计图,大胆地展示自己的设计风采。教研室收集各参赛团队的细菌画初步设计方案,经专家们筛选后确定8组团队为入围队伍,通知学生准备参赛。(2)细菌画底稿的设计:将8组队伍分成若干团队,每个团队有2~3组参赛队伍和1名指导教师组成,要求学生根据竞赛的“初心”主题,使用A4纸进行细菌画底稿的再次创作。(3)细菌画创作前的准备:使用科马嘉公司尿道菌群显色培养基干粉,按照产品说明书操作,配制细菌画专用显色培养基,经质量检定合格后备用;依据细菌画创作的实际操作特点,制备符合要求的画笔工具(小尺寸接种针或小口径接种环)备用;根据细菌画设计图图案配色要求,选择符合显色要求的细菌菌种(例如紫红色的大肠杆菌、黄色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蓝色的肠球菌、绿色的绿脓杆菌等),用无菌操作技术分区划线接种于普通培养基,37℃温箱中过夜培养,留取单个细菌菌落备用。(4)细菌画作品的绘制:根据细菌画设计底稿上呈现的图案和颜色用灭菌的接种针挑取对应细菌的菌落,先在显色培养基表面勾边处理,勾勒出图案的大体轮廓,再使用灭菌的接种环挑取对应细菌的菌落在轮廓内细致涂抹,完成细菌画的涂色处理。例如《桔梗花》作品绘制方法如下:先用灭菌接种针挑取少许绿脓杆菌,在培养基的中间描出桔梗花的根茎,使用灭菌接种环挑取少许绿脓杆菌对叶子内廓进行涂抹上色;接着用灭菌接种针挑取少许红色的大肠杆菌,画出桔梗花并填充颜色;用灭菌接种针挑取少量黄色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画出桔梗花的花苞并填充颜色。(每次使用接种环(针)前后都要用酒精灯火焰反复烧灼,以防污染)。画好的细菌画在培养基底部贴上标签,标记作品名称、时间及创作者等信息,37℃温箱中过夜培养。(5)细菌画作品的修改:观看细菌画作品的最终呈现效果,对作品进行拍照或摄像留存。各参赛小组需仔细观察细菌画与设计底稿作品颜色及图案的差别,详细记录使用的每种细菌及使用量,分析作品所呈现的效果与设计图效果差异的原因,制定修正方案和继续实施,提高细菌画作画技巧,改善细菌画作品呈现情况。(6)细菌画作品的提交:各参赛团队经过前期反复创作实践,总结绘制细菌画的最佳条件,按照大赛要求绘制最终细菌画作品,拍照和录像后与参赛相关材料一并提交大赛组委会,等待专家们的评审。

3竞赛体会

笔者指导的刘丽等学生团队创作的《桔梗花》作品最终获得本次细菌画竞赛合肥赛区(生物单元)复赛优秀奖的好成绩,下面就本次竞赛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存在不足等方面做如下总结。

3.1实践能力的提高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实践技能是创新能力的基石,随着专业学制的更换,实验学时的压缩和实验经费的紧张,学生实践能力存在不同程度地下降,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课程教师需要积极思考的问题。笔者发现参加细菌画竞赛不仅可有效加强学生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同时也使得学生的实际操作更加规范化和准确化,为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夯实基础。本次细菌画竞赛中所涉及的无菌操作技术、革兰染色技术、细菌形态学观察、细菌分离培养和生物安全等实验技能既是微生物学检验基本技能也是核心技能,在参加竞赛的过程中,各团队指导教师详细分析每一项实验技术要点,示范展示实验操作的规范化和准确性,参赛选手每日需重复练习上述基本实验技能,锤炼自己的实践技能。经过近半个月的细菌画练习,各参赛团队每位参赛选手的实践技能较未参加竞赛的同学均有显著提高,如革兰染色技术规范性和准确性、细菌分离培养技术的熟练性和结果准确性等,参赛选手们的实践技能得到充分提高。

3.2创新能力的提升

创新能力主要指的是能够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体系,针对特定目标提出新方法、新观点或新创造。创新的过程是曲折的,要能经受住任何失败的考验和多次重复的枯燥,具备创新的责任感,对新事物的敏感,对真知百折不挠的毅力与执著,具有献身科学的意志[5]。随着中国“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的出台,正式推动了各高校“双一流”建设教育的启动[6]。面对国家“双一流”建设教育的战略目标,各医学院校成立创新创业学院统筹规划创新创业教育,逐步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以适应“双一流”医学教育的需要。笔者发现参加细菌画竞赛可作为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培养出符合“双一流”教育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在参加竞赛的过程中,细菌画作品创意图设计、方案书撰写、细菌显色原理分析、结果差异性探讨、结果影响因素分析、视频作品编辑、作品PPT汇报等方面都是由各参赛团队选手在相互协作下共同完成,指导教师仅作为“旁观者”加以引导和评论,充分激发了学生科学实验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参赛的选手们一致表示通过本次大赛的参加,熟悉微生物科学实验过程,学会科学分析实验问题,尝试创新解决问题。部分参赛团队选手由此萌发了创业的念头,正积极申报创业项目,拟构建细菌画设计工作室用于文化娱乐,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细菌画竞赛开展锻炼了学生批判性思维,有效的提升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3存在不足及对策

细菌画竞赛作为第二课堂可有效弥补第一课堂的教学不足,拓宽学生实践能力的深度和广度,为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和途径[7-9]。细菌画竞赛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不足和对策如下:(1)参与度不高:细菌画竞赛属于新兴的创新性大赛,尚未纳入教育部门已公示的技能竞赛目录,各医学院校对其认识不足,宣传力度不够,学生参与度不高。教育部门应尽快将其纳入技能竞赛目录,鼓励各高校组队参赛,扩大其作用影响力;(2)支持度不够:细菌画竞赛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学校支持力度不够,降低了指导教师和参赛团队的积极性,拉低了竞赛实际效果。学校应加大支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保障竞赛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切实保证竞赛实际效果;(3)覆盖面不广:细菌画竞赛需要选手具备一定的微生物学实践技能,参赛选手多从已完成课程学习或正在课程学习的学生中进行筛选,竞赛覆盖面不广。教研室可开放实验室,制定相关的实践技能培训计划,吸引更多感兴趣的学生走进实验室,锤炼学生的实践技能,拓宽竞赛选手的筛选范围,扩大竞赛覆盖面,提升竞赛实际效果。综上,细菌画竞赛能够促进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激发了学生科学实验的自主性和创新性,锻炼了批判性思维,有效的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可作为提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娟娟,龚敏,王茜,等.低年级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及探索[J].解剖学杂志,2018,41(3):356-359.

[2]刘超,包晓红,蒲丽娟,等.实验教学改革背景下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1):3-4.

[3]郑英,史宏灿,陈轶群,等.临床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14,18(1):89-92.

[4]聂春雨,郎亚军,殷亚杰,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6,36(3):102-104.

[5]张璐,杨庆爱,王若维.护理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内涵及构成要素的探讨[J].护理研究,2016,30(10):1251-1253.

[6]徐雪松,金泳.“双一流”背景下地方性高校研究生的创新教育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4):97-98.

[7]张婷,糜漫天,朱俊东,等.以第二课堂为载体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11):986-987.

细菌教案第2篇

【关键词】生物教学 培养 表达能力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课题“‘能力导向’的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与研究”(项目号KCBI02015001)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182-01

在生物学教学实践过程中,表达和交流作为科学探究的最后一步,是学生对探究结果的展示过程,也是整个科学探究教学中教师容易忽视的环节。如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是每一位生物学教师关心和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教学体会,谈谈在生物学教学中使用的三种有效教学策略。

1.让学生以“小品”的形式表演科学故事,主动参与课堂

表达的前提是参与。高中生物学中展示了大量的生命科学史的内容。课堂教学中,如果采用讲授式教学法,会使科学史内容变得枯燥无味,很容易使学生游离于课堂。相反,若教师能对科学史内容进行巧妙地设计,让学生以“小品”的形式展现科学故事,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从而促使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体会生命科学研究的思维与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案例1 在“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节中,教材的资料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可以采取学生表演小品的形式。首先,教师安排角色,课前先请七位同学扮演旁白、巴斯德、李比希、毕希纳、萨姆纳、切赫、奥特曼,阅读资料分析,精心准备小品的对话内容。其次,学生表演小品,七位同学用语言、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等充分表演小品,展示从19世纪到20世纪人们对酶本质的探索过程。最后,教师及时点评:旁白同学以时间为线索串起整个小品,几位“科学家”用语气词表达了自己强烈的情感,并且清楚地阐述观点,从而使同学们体会科学发现的一般特点。

2.学会倾听,让学生“说出”坐标曲线图

如果说,参与式教学是给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那么,教师的倾听是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坐标曲线题考查了学生对曲线与文字,文字与曲线的相互转化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无论怎样的坐标曲线题,都需要学生读懂图,先把图转化为文字,与之相关的问题才能解决。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呢?教学实践表明,让学生“说出”坐标曲线图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

案例2 (2015・河北五个一名校联盟)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细菌,经短时间保温后,用搅拌机搅拌,然后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35S和32P的放射性以及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1

A.①搅拌的目的是将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B.②搅拌时间小于1分钟时,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很高

C.③在实验过程中细菌没有裂解,没有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

D.④若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下降,细胞外35S放射性会增高

教师布置任务:安排学生表述图1的横纵坐标,解释图中三条曲线的走势,解决题中的设问。学生说题:(1)读完题干,并分析该题中坐标图可知,横坐标为“搅拌时间(0-6分钟)”,而纵坐标为“被侵染细菌存活率的百分比,细胞外35S和32P的放射性的百分比”。(2)三条曲线的走势分析:在搅拌的6分钟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一直为100%,表明被侵染细菌全部存活,没有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在0-2分钟内,通过搅拌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细胞外35S的放射性的百分比升高;整个过程中,由于没有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所以细胞外32P的放射性一直较低,基本不变。(3)联设问:①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外面,通过搅拌使蛋白质外壳与细菌、没侵染成功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②搅拌时间小于1分钟时,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细菌不能很好地分离,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很高;③由图可知,实验过程中被侵染细菌全部存活,没有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④如果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下降,细胞外32P放射性会增高。分析题目中各选项,此题答案是D。

整个说题过程,教师更多地扮演倾听者的角色,把师生对话的主体交给学生。学生通过说题,锻炼了曲线转化为文字的能力。除此之外,也掌握了解决坐标曲线题的方法。

3.倡导学生辩论式地交流探究实验的结论

辩论是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最佳的方式。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探究实验,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辩论。认识在讨论中提高,表达能力自然随之提高。

细菌教案第3篇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大纲的要求精心巧妙设计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探究潜能,而且做好学生所出错误的记录,以求教学艺术的进步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同时也便于教学反思,对学生共性错误的知识,寻找更有效的教学手段,变灌输者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其他教学法

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使抽象概念形象化,使枯燥的内容生动化,将教学中很难表达的内容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一方面,利用网络资源收集好的图片。另一方面,在常规临床工作中,对细菌的典型菌落及其涂片染色的镜下形态照像。从多渠道收集各种唯美的图片、动画等,使多媒体课件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愉悦美妙的情景中加强对枯燥的医学知识的理解。同时,结合其他的教学方法,如病案教学法、故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亲验式教学法等。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收集各种病案,相关的故事,以及亲身体验等。这些都会使学生印象非常深刻,从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实施分阶段教学

在实验课内容安排上,围绕“基础训练一综合设计一实验研究”三个层次优选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顺序。基础训练即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实验阶段:从简单的经典实验开始,使学生掌握细菌涂片的制备和染色技术,无菌操作技术,消毒灭菌技术,纯种分离技术,合成培养基制备技术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阶段: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较为复杂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如制作模拟标本,给出相关的临床资料,从准备实验开始,一切由学生自己动手,分离出可能导致感染的细菌,并根据所鉴定出的细菌,选择相应的抗菌药物做药物敏感性试验,再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感染部位等,推荐相应的药物治疗感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药理学知识等方面的能力。实验研究:在前两个阶段的教学任务完成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自由组合,自选题目或参与教师的科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小组讨论优选出最佳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后以论文形式写出实验报告并在实验组内进行论文答辩。使学生对科研程序有一定的了解,培养其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4利用图表总结,提高临床微生物检验教学效果

对临床常见属种细菌及真菌检验要点和难点制作图表进行总结。对常见感染部位临床细菌学和真菌学检验要点和难点制作图表进行总结。对临床常见类型标本如血液、脑脊液、尿液、粪便、痰液、穿刺液、伤口分泌物,生殖道分泌物的细菌和真菌检验流程进行总结归纳,并制作检验流程图。通过图表总结,加深学生对临床微生物检验基本理论的理解与认识,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细菌教案第4篇

摘要:微生物学检验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我们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大纲和医院微生物检验室实际工作任务,在基本操作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与传统教学法相比,结果显示:项目化教学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微生物学检验;项目化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245-03

随着高等检验医学教育的飞速发展,如何培养出基础理论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科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现代检验医学高级人才,是21世纪我国高等检验医学教育面临的艰巨任务[1]。《微生物学检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操作性极强,目前的实验教学大多采用的是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教学方法,特点是独立的实验多,相互联系的综合性实验少,学生被动接受多,主动性思维少,这种教学方法大大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利于技术技能型医学检验人才的培养[2]。鉴于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现状,我们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做相应改革,在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逐步尝试项目化实验教学。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3],为学生今后实习和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成为适合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技术技能型检验人才。

一、项目化实验教学方法的实施

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教学内容包括细菌的基本操作技术和细菌各论鉴定技术。在学生学习完基本操作技能和细菌鉴定技术后开展,根据医院检验科细菌室工作任务进行项目化教学,如痰液、尿液、血液、粪便等标本的细菌学鉴定。由教师提出案例导入实验项目,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自行设计并实施实验方案。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给予指导。

1.选定教学对象。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15级1、3、5班为实验班,2、4、6班为对照班。对实验班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对照班仍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

2.精选教学案例,通过问题导出实验项目。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是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教学案例必须具有代表性、启发性和可讨论性,并能体现出典型的相关知识,提出的问题是与临床关系比较紧密的重点内容,并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微生物学检验的主动性[4]。项目组人员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并去往西安市各个医院检验科,了解细菌室的工作流程,通^与工作人员交流,选取常见的标本类型和病原微生物,汇总出典型的教学案例,并以问题的形式导出实验项目。

3.项目化实验教学前准备。教师选取医院检验科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有代表性菌种,模拟临床标本,准备实验材料,进行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制定了项目化教学实施方案和项目化实验报告。

4.各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教师通过提出案例导入学习项目,学生分成4-6人一组,根据教师提供的案例和项目,学生以组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资料,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每组提交一份方案。实验课上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回答病例相关的问题,分析得出应该采集什么标本,标本应该如何处理,具体的检验程序应该是什么等等,老师根据每组的发言情况和提交的方案进行评价并及时指出学生在分析问题中出现的错误,学生重新修改方案,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每位学生都参与讨论,根据最后的讨论情况得出最终的实施方案[5]。

5.具体实施过程。确定每组学生各自的分工后,根据最后制定的方案,学生有步骤地进行实验。实验课上教师给出模拟标本,学生判定标本是否合格,合格标本进行涂片、染色,初步报告。同时选择合适的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第二天根据染色后菌体形态和培养的菌落特征,选择相关的生化反应,并进行接种,第三天根据生化反应结果,进行血清学试验和药敏试验,最后报告细菌的鉴定结果和药敏试验结果,书写项目制实验报告,按照要求清理实验用品。比如粪便标本,在第1天要观察粪便的颜色、性状等特征选择有脓血、粘液的粪便进行接种,通常接种在强选择性培养基SS和弱选择培养基MAC上,第2天挑取可疑的单个菌落进行革兰染色和生化如IMViC、MIU、KIA、氧化酶试验等,根据生化反应结果,进行血清学试验和药敏试验,报告实验结果,但并非所有细菌的鉴定试验都是相同的,需根据案例分析采取不同试验进行鉴定。在整个实验中,带教教师对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指导,比如革兰染色结果不正确就会影响后面的试验,所以带教老师的及时指导也非常重要[6]。

二、项目化教学效果的评价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对15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班和对照班28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专业知识的考核,由学生的自我评价反应项目化教学对其综合能力的作用,由考核成绩反映项目化教学的效果。

1.调查问卷结果。调查问卷主要从学习主动性、学习兴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283份调查表,收回有效问卷283份,结果如下(表1)。

2.考核成绩比较。对15级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考核,要求学生写出临床常见病原菌的鉴定要点,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普通变形杆菌的形态特征、菌落特点、主要生化反应结果等,以百分制表示,考核成绩如下表(表2)。

三、结论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在项目化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可以自己主动查阅相关资料,在操作中能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与同学间的沟通协调能力有所增强,虽然在实验中压力较大,但对项目化教学法比较认可,传统教学方法则反之。从专业知识考试成绩结果看出,项目化教学可增强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教学效果比传统教学方法好,与主动查阅资料、自己设计实验有很大关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项目化教学是一种“以项目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6]。教学模式不同于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制定实验方案、准备实验材料、选择检验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完成项目化实验报告,更加符合临床细菌学检验工作过程,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团队合作沟通的综合能力。经过教学实践发现,在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实验课的安排为每次2学时,出现了实验时间不够的状况;实验室开放后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体制,实验室存在管理漏洞,表现为试剂、仪器有时未能归位等。虽然项目化教学还有很多需要完善之处,但本研究结果充分表明:项目化实验教学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学生间的团结协作也得到提升,对培养适应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的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柴志欣,芮勇宇,王淑娟,冯平锋,郑磊.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模式的优化[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5):998-1000.

[2]赵晋英,肖非,刘众齐,谭潇,彭丁晋,黄泽智.微生物学检验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医学检验教育,2014,35(6):788-789.

[3]程新梅.浅谈项目教学法在《食品微生物检验》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7):128.

[4]李秀平,李争鸣,张荔茗,桂芳,周秀萍,费嫦.微生物检验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2015,36(4):1005.

细菌教案第5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材;同位素示踪法

同位素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过程时,叫示踪元素。用示踪元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变。人们可以根据这种化合物的放射性,对有关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进行追踪。这种科学研究方法叫同位素示踪法。生物学上常用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元素,来研究细胞内的元素或化合物的来源、组成、分布和去向等,进而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化学物质的变化、反应机理等。用于示踪的放射性元素一般是构成细胞化合物的重要元素,如3H、15N、18O、32P、35S等。在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有多处涉及到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下面对教材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例析。

一、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征元素的示踪

例1 一个密闭的透明玻璃容器内,放有绿色植物和小白鼠(小白鼠以植物为食),容器内供应18O2,每天给予充足的光照,一段时间后,绿色植物和小白鼠体内的有机物含18O的情况是( )

A.只在植物体内; B.植物和小白鼠体内均含有;

C.只在小白鼠体内; D. 植物和小白鼠体内均无

解析 18O在绿色植物体内的转移途径如下:

绿色植物体内的C6H1218O6被动物摄食,通过同化作用转变成自身的有机物。因此,植物和小白鼠体内的有机物都含有18O。答案 B

二、研究C4植物光合作用的途径

例2 在光照下,供给玉米离体叶片少量的14CO2,随着光合作用时间的延续,在光合作用固定CO2形成C3化合物与C4化合物中,14C含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

解析 用14C标记CO2来追踪C4植物光合作用的途径:首先在C4植物叶肉细胞叶绿体内CO2与PEP相结合形成C4化合物,然后C4化合物进入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并分解为CO2和丙酮酸,CO2与一个C5化合物相结合,形成2个C3化合物,C3 化合物被还原为C6H12O6。因此放射性同位素在C4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转移途径为:14CO214C414C314C6H12O6所以C4 化合物先出现放射性C3化合物后出现放射性。由于含放射性标记的CO2是少量的,所以C4化合物的放射量达到一定量后,然后降低,逐渐转入C3化合物和C6H12O6中。答案 B

三、测定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和利用

例3 把菜豆幼苗放在含32P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1h,测其放射性,发现幼苗各部分都含有32P。然后将该幼苗转移到不含32P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1h,再测定放射性。预计32P在植株体内分布的变化最可能是( )

A.32P在下层叶中减少,幼嫩部分增加

B. 32P在下层叶中增加,幼嫩部分减少

C. 32P在下层叶中减少,幼嫩部分减少

D. 32P在下层叶中增加,幼嫩部分不变

答案 A

四、研究细胞的生物膜在功能上的联系

例4 把胰腺细胞培养在含3H标记的亮氨酸的培养液中,最后测得细胞分泌物中含有放射性的胰岛素。若用仪器追踪上述过程中放射性同位素在细胞结构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最可能是( )

①线粒体 ②核糖体 ③中心体 ④内质网 ⑤高尔基体 ⑥细胞膜 ⑦细胞核

A.①②④⑦⑥ B.⑥②④⑤⑥

C. ②③⑦④⑤ D.⑥②⑦④⑤

解析 将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使其进入胰腺细胞,目的是为了了解细胞的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的过程。根据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及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的功能可知,其过程为:细胞膜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答案 B

五、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例5 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繁殖一代后,在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A.可在外壳中找到32P和35S B.可在DNA中找到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35S D.可在DNA找到32P和35S

解析 噬菌体是DNA病毒,32P只能标记在噬菌体的DNA上,35S只能标记在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上。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只有DNA进入了细菌细胞,而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说明DNA具有连续性,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大都以细菌的成分为原料合成。所以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结构成分中,只有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上带32P,完全没有35S。答案 B

六、DNA探针

例6 下列有关DNA探针的应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应用于疾病的诊断 B.可应用于环境监测

C.可应用于基因治疗

D.可快速灵敏地检测饮用水中病毒的含量

细菌教案第6篇

注重探究性学习是新一轮中学生物课改的重点,是中学生物教学的重要环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包括资料探究、科学史探究、实验探究和调查性探究等类型。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按照教材所提供的生物实验主题,根据多种思路和方案自行设计、组织和展开实验,这样既可以了解科学家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式,学会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各种技能,获得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会了在实验过程中与他人的合作和交流能力。要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必先变化。实验探究教学就是在这种新课程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教学模式。

2 构建程序

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课堂组织形式一般包括以下六个步骤:

①创设情境,引入教学:教师可利用多种形式引出要探究的课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②提供相关资料,组织设计方案:教师将教材中提到的或实验需要的具有启发性的资料提供给学生,促其思考,同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③分析实验方案,全班交流完善:选派1-2个小组为代表在全班展示其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小组间进行互评。由于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获得了相当的知识和能力,这时都能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在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点评和引导,各小组完善自己的实验设计方案。

④实施实验方案,预测实验的现象:按照设计的方案,各小组进行实验装置的组装并开始实验。在等待反应结果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预测实验现象。

⑤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各小组观察实验现象,并把结果填写在记录表格中。联系实验假设,讨论后得出实验结论。

⑥总结提升,学以致用:教师对学生得出的结论进行整理、归纳,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3 应用举例

以高一生物“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为例说明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根据新课标,“细胞呼吸”是“分子与细胞”模块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细胞呼吸”这节,有一个很重要的探究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课标的要求很高,实验原理B级,实验设计B级,实验结果的分析C级。

3.1创设情景,引入教学

放映一段某酒厂的发酵车间的生产情况资料片,了解了发酵罐里的发酵原理就是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学生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教师顺势利导,提出问题:酵母菌除了能进行无氧呼吸外,还能不能进行其他类型的呼吸?稍做讨论后,可以引导学生做出假设:酵母菌既可进行有氧呼吸又可进行无氧呼吸,在有氧条件下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等。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怎么假设都没有关系,关键要设计和实施实验来验证。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酵母菌的呼吸类型呢?这样很自然引入下一过程。

3.2提供相关资料,组织设计方案

面对所提出的相对复杂的探究课题,要学生直接实计实验方案,学生往往感到束手无策,此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提出一些细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通过小组内讨论交流的方式使实验设计方案逐步完善:

(1)设计实验要遵循哪些原则?

(2)实验中如何控制有氧和无氧的条件?能不能试着画出装置图?

(3)如何检测两种条件下酵母菌的呼吸产物?如何比较产物量的多少?

(4)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教师可积极参加一个小组的讨论活动。在小组讨论与合作的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协作能力都得到提高。

3.3分析实验方案,全班交流完善

小组讨论完后请一个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在全班总结,重点解决第二和第三个问题。第二问:经同学们讨论后,总结出的一般方法是通过接橡皮球(或气泵)使酵母菌处于有氧环境,不通气实现无氧环境。

教师可进一步抛出以下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继续思考:

(1)图1中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能否肯定是酵母菌有氧呼吸释放出的?如何排除空气中二氧化碳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如何确保图2中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一定是酵母菌无氧呼吸释放的?

学生们积极思维,踊跃发言,很快得出了改进方法:在装置1中,让充入的空气先通过装有质量分数为10%NaOH溶液的锥形瓶,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掉。在图2中,可以向酵母菌培养液中加一层油膜或石蜡膜,起到密封作用,能确保进入石灰水中的二氧化碳是无氧条件下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修改后的装置图如图3。

第三问:①关于二氧化碳的检测: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鉴定产生二氧化碳的多少。②关于酒精的检测:橙色的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教师启发引导到这里,学生就可以进一步完善自己小组的实验设计方案了。

3.4实施实验方案,预测实验的现象

小组进行实验装置的组装,实施实验。

在等待实验现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预测每组的实验现象,设计记录实验现象的表格。

(1)测有无二氧化碳的产生,把观察现象记录在表1中。

(2)鉴定有无酒精的产生,把观察现象记录在表2中。

3.5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各小组观察实验现象,并把结果记录在上面的表格中。根据实验现象:有氧呼吸装置中澄清的石灰水先变混浊,无氧呼吸装置中澄清的石灰水后变混浊且混浊程度较有氧条件下的低;1号试管还是橙色,2号试管由橙色变灰绿色,判断出假设成立,从而得出实验结论:酵母菌既可进行有氧呼吸,又可进行无氧呼吸,在有氧条件下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3.6总结提升,学以致用

细菌教案第7篇

1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1.1 通过小组讨论提出问题

在教材中有些探究活动已经给出了问题,不需要学生提出问题,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而大多数探究活动则需要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如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差异”等。

对于后一类探究活动,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是探究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首要环节。

教学中采取独立思考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提出要探究的问题比较困难,一个班只有少数学生能提出要探究的问题,有些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探究活动的内容要求甚远。这是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生活经验不同、阅历不同、智力不同等造成的。而教师采取分组(异质分组)讨论的方式则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这一探究活动,教材中的出现问题是:“不同环境中都有细菌和真菌吗?哪种环境中更多一些?哪种环境中更少一些?哪种环境中根本没有?”这只是问题的范围,而不是具体问题,需要学生进一步提出要探究的具体问题。在组织这一探究活动时,学生很少能独立提出具体问题,但是通过小组讨论后,每个小组都能提出要探究的具体问题:如用肥皂洗过的手和未用肥皂洗过的手哪只手上细菌多?树林中的空气和马路上的空气中哪里细菌多?开水中有没有细菌?……

1.2 通过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一些探究活动通过创设情境,学生会更容易地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如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炎热的夏季人们在树林中的感受(感觉比树林外面凉快),从而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夏天,人在树林中感觉凉快与空气湿度有关吗?”

2 引导学生作出合理的假设

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到作出假设的依据,并且这个依据是客观存在的,还要强调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合理假设。

如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要求学生根据下列事实进行假设:在不同季节播种小麦、玉米、棉花等种子,播种时土壤墒情不好要等下雨或浇水后再播种,播种前要松土。

3 设计探究方案的方法

设计探究方案是有效实施探究活动的基础环节。

3.1 改进教材提供的方案

有些探究活动虽然教材中提供了参考方案,但实际操作时需要对方案进行改进。如探究“光等鼠妇生活的影响”时玻璃板也可用透明薄膜代替;盒子中加湿土后应将湿土压平(这样做可防止鼠妇钻入疏松的湿土而影响鼠妇的运动,这一点教材未提到)。

3.2 小组合作设计探究方案

一些探究活动,教材中给出了较详细的提示,如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这种类型的探究活动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出探究方案,包括需要的材料用具和实施探究的方法步骤。

3.3 通过教师的讲解、启发、引导,并和学生共同探讨设计探究方案

一些探究活动在教材中的提示很简单,学生根据提示设计出探究方案很困难,即使通过小组讨论也不能制定。这样的探究活动方案通过教师巧妙的讲解、启发、引导、帮助,学生就能设计出可操作的探究方案。

如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这一活动,教材中仅提示了两方面:

① 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本实验的其他材料用具可参照前面做过或课文中介绍的实验来确定;

② 保证实验只有二氧化碳一个变量,该怎样设计对照实验。

这个探究活动的方案在往年的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都不能完整地设计出来。按照下面的方法讲解,学生就可以设计出正确的探究方案。

教师引导学生选择实验材料和用具:

因为涉及光合作用,因而要有植物参与,参照前面做过的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可选择天竺葵为实验材料;因设置对照实验,所以应准备两盆天竺葵。检验植物是否进行光合作用时,要检验叶片中有无淀粉产生,要用到酒精、碘液、酒精灯、大小烧杯、石棉网、镊子、培养皿、清水、火柴。要除去一盆天竺葵生长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应有吸收二氧化碳的物质,可用氢氧化钠容液;还要将这盆天竺葵与周围环境隔开并且见光,可用玻璃钟罩(或白色塑料袋、支撑塑料袋的网、封闭塑料袋与地面间隙的细土或细沙)。

教师引导学生确定实验步骤:

参照“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提出下列问题要求学生思考:是否应将天竺葵放置黑暗处一昼夜?两盆天竺葵的对照因素是什么?怎样只给一盆天竺葵提供二氧化碳?怎样设置另一盆天竺葵使其周围环境没有二氧化碳?怎样知道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利用了二氧化碳?怎样知道植物没有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可分别检验两盆天竺葵叶片中有无淀粉产生)?

4 实施探究方案的方法

在实施探究方案的过程中,发现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少数学生完全不会探究;部分学生不按照探究方案实施探究;部分学生对探究方案不熟悉,探究过程中出现步骤错误;在探究过程中不能正确使用仪器或进行某些细节操作。

如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用吸管吸取2 mL唾液或2 mL清水,由于没有提供小量筒,学生不能准确把握2 mL这个量;对使用馒头块的大小没有清晰的概念,不少学生使用的馒头块过大(塞了半只试管),因而通过探究不能得出正确结论;还有不能收集到足够实验用的唾液。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采取了下面的措施:实施探究前将探究方案设计完善;对设计好的方案要熟记在心,探究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好的方案实施探究;对探究过程中的操作细节要求学生多思考,教师可给予必要的示范和指导。教师应要求学生以严肃、科学、认真的态度对待探究活动,收集唾液、模拟探究动物保护色形成中扮演“捕食者”取小纸片时,如果没有端正的态度,就不能完成探究活动。

5 记录探究结果,处理结果,并得出结论的方法

记录探究结果时,有些学生没有得出预期结果,却急忙把其他学生的探究结果记录下来。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强调学生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探究活动,观察到什么现象,得到什么数据,就如实地进行记录。然后对探究结果进行综合的分析、判断、推理,得出结论。

6 进行表达、交流、与反思的方法

细菌教案第8篇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可遗传变异 典型问题

遗传和变异是高中生物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分子生物学和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生物科学技术更是高考的热点和生物命题取材的重要素材。在近几年的浙江高考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然而在这几年的教学与教研活动中,部分学生和老师对一些生物学问题的理解存在偏差,这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例如:名校《创新》冲刺卷—理科综合中的一道选择题,如下:

例1:科学家为了研究抑制基因表达的机制,在基因启动子后面插入一段颠倒的转录区序列(如图所示),导致新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因分子内部形成互补区而失去功能。对该操作叙述不正确的是

A.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B.在细胞外实现了基因突变

C.干扰了基因表达的转录过程

D.转录形成的mRNA分子内部靠A―U、C―G配对形成互补区

对于该选择题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选择B选项。我在讲解试题时问他们,有没有认真审题,他们回答审题了,还有学生说用到了限制酶和DNA连接酶,这是基因工程的特点,其原理不就是基因重组吗?而该题的参考选项是C。学生不能正确判断说明对遗传变异的一些知识点如基因、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还是不能很好地理解其实质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而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下面就遗传变异中的几个知识点进行再探究。

1.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否都是DNA

教材在讲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时运用了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得出DNA是遗传物质,大量教辅资料中的试题也认为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就是DNA,那么噬菌体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吗?

噬菌体是一类专门寄生在微生物体内的病毒,它的种类很多,有的噬菌体的头部含有双链的DNA,有的含有单链的DNA,有的则含有RNA。含有双链DNA的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双链DNA,如T4噬菌体;含有单链DNA的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单链DNA,如M13噬菌体;含RNA的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RNA,如大肠杆菌f2噬菌体、QB噬菌体。由此可见,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如果老师不讲清楚,学生对此理解不是很彻底,就会误认为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就是双链的DNA。

2.对基因突变的理解不够深入,浮于表面

2.1基因的概念

例2(2010年盐城第一次调研)下列过程一定能够导致DNA分子结构发生改变的是( ?摇?摇)

A.基因突变 ?摇?摇 B.基因工程

C.染色体变异 ?摇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单体互换

此题的参考答案是A,我认为B也是可以的,此题给出的参考答案不全我认为是对基因的概念、DNA与基因的关系没有正确地理解。浙教版教材必修二第70页指出,所谓基因就是遗传的一个基本功能单位,它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控制生物的性状;从本质上讲,基因就是一段包含完整的遗传信息单位的有功能的核酸分子片段——在大多数生物中是一段DNA,而在RNA病毒中则是一段RNA。基因最初是在真核细胞中发现的,所以大多认为基因位于DNA上,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段。许多复习资料都以其为出题点来考基因的概念。这就是没有注意概念的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基因一定是一段核酸片段。但核酸片段不一定是基因,只有具有遗传功能的核酸片段才是基因。如果能正确理解基因的概念,答例1题时就不会认为是基因重组了,而是一个碱基对增加比较多的基因突变,更不会认为是染色体畸变,因为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都涉及基因的变化。而此题只是一段没有遗传效应的DN段的增加。

2.2基因突变的时期理解误区

我们在很多资料和习题中看到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细胞分裂间期(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这样理解是有错误的。由于基因突变的随意性,生物个体的任何部位或任何细胞,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可见基因突变不只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只不过在DNA分子复制过程中,碱基配对在诱因的作用下容易出现差错,导致基因突变率较高而已。这就是在人工诱变育种中尽量对具有分裂能力的幼嫩器官或组织进行处理的原因。自然界中诱变剂作用或DNA复制、转录、修复时,偶然出现碱基配对错误都可出现基因突变。由此可见,基因突变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但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其他时期也发生。

例3(2008广东理)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基因的突变概率是相同的

B.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C.一个基因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

D.细胞分裂的中期不发生基因突变

在外界条件下,基因突变的方向是不定向的。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所以基因突变有的是显性突变,有的是隐性突变。细胞分裂的任何时期甚至没有分裂的细胞都会发生基因突变,只不过间期发生基因突变的频率高而已。

2.3基因突变的结果理解

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它的等位基因,这是不对的,而是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变为原基因的等位基因,因为只有基因突变发生在真核生物染色体上的,新的基因才是它的等位基因。如果基因突变发生在病毒、原核生物及某些细胞器的DNA上,则只能说基因突变改变了基因内部结构,产生了新基因,因为病毒、原核生物及质基因不存在等位基因。

3.基因重组理解中的误区

3.1广义基因重组和狭义基因重组

例4双眼皮的父母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这种变异来源于(?摇 ?摇)。

A.基因突变?摇?摇 B.基因重组?摇?摇

C.染色体变异?摇?摇 D.环境的差异

该题在很多资料中都是这样分析的:双亲为双眼皮,但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这说明双眼皮是显性,单眼皮是隐性,双亲均为显性杂合子,所生单眼皮孩子是由于控制单眼皮的基因重新组合在一起,故选B。可是中学教材对基因重组的定义是这样的: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本题仅涉及一对等位基因,所以与“基因重组”好像无关,这样此题应该无答案。实际上高中课本中的概念隐含着广义和狭义的区别,也就是一个概念有其内涵和外延。

狭义的基因重组是指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由于自由组合或基因互换而重新组合。其基因重组发生的时期是“有性生殖的过程中”,即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及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从广义上讲,任何造成基因型变化的基因交流过程,都叫做基因重组。比如说在线粒体中也有基因重组,在体细胞的细胞核中也有基因重组,在受精作用时由于两性配子的结合引起后代基因型的改变也属于广义的基因重组,植物体细胞杂交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广义上的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可导致广义的基因重组,R型细菌和S型细菌的转化也是广义基因重组,目的基因和质粒环状DNA整合在一起也是广义上的基因重组。

高中生物学中的基因重组一般是指狭义上的基因重组和广义上的DNA重组技术。所以双眼皮的父母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这种变异来源于广义上的基因重组。所以按照浙教版教材的理解,此题没有答案。

3.2基因重组与染色体畸变

例5科学家用纳米技术制造出一种“生物导弹”,可以携带DNA分子。把它注射入组织中,可以通过细胞的胞吞作用的方式进入细胞内,DNA被释放出来,进入到细胞核内,最终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中,成为细胞基因组的一部分,DNA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中的过程,属于(?摇 ?摇)

A.基因突变?摇?摇 B.基因重组?摇?摇

C.基因互换?摇?摇 D.染色体变异

此题的参考答案是B。

例6在正常人体细胞中,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结合酶基因abl位于第9号染色体上,表达量极低,不会诱发癌变。在慢性骨髓癌患者细胞中,该基因却被转移到第22号染色体上,与bcr基因相融合,发生重排后基因内部结构不受影响,但表达量极高,导致细胞分裂失控,发生癌变。从变异类型上看,这种癌变的原因是(?摇?摇?摇 ?摇)。

A.基因突变?摇?摇 B.基因重组?摇?摇

C.基因交换?摇?摇 D.染色体变异

abl基因从9号染色体转移到22号染色体上,导致22号染色体上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易位。答案为D。

两道相似的题,为什么答案不一样呢?到底哪一个是错误的呢?

基因重组是指两个独立基因组内的遗传基因,通过一定的途径转移到一起,形成新的稳定基因组的过程。重组是核酸分子水平上的一个概念。基因重组可以分为自然重组和人为重组两大类。自然重组包括同源重组、位点专一性重组、异常重组等。人为重组主要是指遗传工程中的DNA重组技术。

无论是哪种基因重组,都侧重于“基因—基因”的重新组合。

染色体畸变是指在某些内部或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可能发生的改变。染色体变异可分为结构的变异和数目的变异两大类。数目的变异包括整倍体变异和非整倍体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指染色体部分片段的缺失、重复或重排。该种变异皆由染色体的断裂引起,其基础是染色体的断裂或断裂后的异常连接。

根据“染色体断裂愈合学说”可知,其侧重于“染色体片段—染色体”的连接,是染色体水平的“基因重组”。

abl基因从9号染色体转移到22号染色体上,也就是“外源基因(仅仅是基因)最终被整合在另一条染色体上”,涉及的是“基因—染色体”的结合。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故“基因—染色体”的结合必然有“基因—基因”的重新组合,该过程虽然使染色体上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增多,但不会出现“染色体片段—染色体”的连接。因此,无论按中学教材还是大学教材,该过程都应该属于基因重组的范畴。

另外,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指由于染色体片段的丢失、重复、易位、倒位而引起的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发生变化的染色体片断上往往含有多个基因。

所以,按照这两道题变化的实质来讲,都属于广义上的基因重组的范畴。按照现行教材所讲的基因重组的概念,两者都是染色体畸变,但教师必须清楚其变化的实质。

在教学中对于一些有争议或不同说法的问题时,我们如何教学呢?要尊重教材,以教材为本,以教材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为准,如果教材的概念是狭义的,则可以适当补充其广义的概念。一些争议较大的习题可以在教学中删去,但是教师之间可以通过查找资料进行交流,这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很好的机会。

参考文献:

[1]赵德强.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广义和狭义概念.生物学教学,2006(7).

[2]周德庆编著.《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P223.

[3]高中美.容易被误解的几个生物学问题.中学生物教学,2008(12).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