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托育营销工作计划

托育营销工作计划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3 11:15:02

托育营销工作计划

托育营销工作计划第1篇

[关键词] 工商管理专业; 课程体系; 教学特色;托利多大学

[中图分类号] G649.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2)01-0050-04

0 引言

工商管理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文科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管理人才的重要使命。然而,目前许多高等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存在与人才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高等教育中存在学与用脱节、理论多实践少[1]、课程设置模式单一等现象[2],成为工商管理教育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因此,本文力图以美国托利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特点为例,分析说明工商管理专业学科发展的重要经验,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发展提供借鉴。

托利多大学是美国俄亥俄州13所州立大学之一,成立于1872年。2006 年 7 月与俄亥俄医学院合并后,成为俄亥俄州近百所高等院校中财政预算排名第三的公立大学,目前有10个学院,230个本、硕、博专业,其专业广泛性位居美国第十七位。全校学生对教员的比率为 19∶1,80%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托利多大学商学院是全球高校中5%获得AACSB(The Association to Advance Collegiate Schools of Business)认证的大学之一,其工商管理和信息技术科学学士学位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获得了该认证。AACSB提供世界最权威的商学院本科及研究生工商管理及会计学科的认证。在我国大陆地区通过AACSB的学院只有三所,分别是中欧、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因此,托利多大学商学院的课程专业设置和教学特色对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

托利多大学商学院授予工商管理、信息技术科学、应用组织技术等学士学位。其中工商管理包括会计、电子商务、家族企业创业、金融、金融理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国际商务、市场学、运作与供应链管理、组织领导与管理、销售等专业。各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如表1所示。其中工商管理专业的共修课程包括工商管理发展方向、信息技术管理、财务会计信息、统计数据在商务决策中的应用、职业发展、专业沟通等课程。各专业还有各自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市场学专业为例,市场学专业要求学生学习顾客行为和关系营销、市场研究与数据库管理、营销分析与决策等共计12学分的课程,然后从模块一中选择6学分的课程,再从模块一和模块二中选择6学分的课程。其中模块一包括国际营销、网络营销、营销沟通原理、企业营销、实习、销售。模块二包括供应链管理、全球电子商务框架、广告战略、直接营销、销售渠道管理、国际采购物流与运输、高级营销分析、产品价格管理、专题、购买与企业关系管理、销售领导力[3]。在表1中,多数专业方向都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但家族企业创业、人力资源管理等方向的课程以必修课为主。

2 课程设置的主要特点

美国托利多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现出通识教育基础雄厚,专业教育目标明确,课程关联相互支撑三个显著特征。

2.1 共修课程教育基础雄厚

如前所述,托利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通过共修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坚实而雄厚的工商管理专业学习的基础,形成了通识与专业基础教育的框架。在四年制工商管理本科教学中,第一年和第二年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完全相同。在这些课程中,大学写作、报告写作为学生提供了写作能力学习的平台;微机应用、信息技术管理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商务应用数学、商务数据分析、统计数据在商务决策中的应用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了统计数据工具基础;财务会计信息、决策会计、财务管理原理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财务分析基础工具;工商管理的发展方向和商务概论、市场营销、生产与服务、宏观经济学、经营环境、高级商务政策论坛等课程将工商管理的各类要素和相互关系整体呈现给学生,从工商企业外部环境的关键要素到企业内部的人、财、物的管理过程,从企业产品的生产到企业产品销售各个环节给学生呈现了清晰的学科内容。同时,托利多大学在通识与专业基础教育中贯穿了职业发展的相关课程,让学生具备学习知识同时思考自身职业发展的能力。

2.2 专业方向教育目标明确

托利多大学为进入商学院选择不同专业的学生确定了明确而清晰的职业定向,并用与工商管理实践紧密相联系的课程设置来实现其教育目标。例如,销售专业是托利多大学获得AACSB认证的第一个重要专业,获得了美国部级的荣誉和大学销售专业的领导地位。所有销售专业的班级被设计成真实的企业,学生未来可以成为企业销售领域的领导者。销售专业要求学生必修商务营销、购买与商务关系管理、销售、会计与区域管理、销售领导力、高级销售、销售实习共计21学分课程,同时需要的人文科学课程分必修和校级核心课程,包括心理学初步(校级核心课程)或者社会学初步(校级核心课程)任选一门,个体沟通(校级核心必修课)、批判思考(人文社科领域)和逻辑学初步(自然科学领域)任选一门。在沟通原理与实践、公共演讲、群体沟通、劝说理论、非语言沟通等课程中选择两门课程。这些课程为培养学生出色的表达与沟通能力、聪慧的关系管理和科学推理能力、审慎的决策和领导能力提供了实践与知识相结合的平台,有利于实现托利多销售专业的教育目标。再如电子商务专业是AACSB的特色项目。托利多大学商学院为学生提供了两种职业轨迹,一种是让学生在学习电子商务专业的同时辅修市场营销、信息系统、金融、国际商务或者创业等其他专业方向,成为在这些专业领域中有电子商务专长的人;另一种是学生成为专业电子商务技术人员。这两种职业轨迹可以使他们将来成为管理者、企业家、经理人才和网络开发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商学院要求该专业学生必修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网站设计和商务传播、商务智能管理、电子商务模型和计划管理课程,同时选修电子商务的信息技术、网络营销、财务营销和制度、全球电子商务框架等课程,并积极鼓励学生辅修其他专业方向课程。

2.3 课程关联相互支撑

托利多大学商学院的课程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支撑促进了学生对工商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较快融合。所设课程之间由浅入深、由工具到实践,形成相互支撑的多层次课程体系。以工商公共必修课程(第一层次)为例,图1显示出各课程之间的关系。

如图1所示,微机在商务领域的应用课程是信息技术管理课程的先修课程,财务会计信息是财务管理和决策会计的先修课程,商务数据分析是统计在决策中的应用课程的先修课程,工商管理学生的发展方向课程是职业发展Ⅰ和职业发展Ⅱ课程的先修课程,职业发展Ⅰ是职业发展Ⅱ的先修课程,商务初步是各管理类课程的先修课程,统计在决策中的应用是生产与服务系统原理的先修课程,商务数据分析是财务管理的先修课程[4],在以上课程先修的基础上,才能进入高级商务政策论坛的课程。这些课程之间形成的先后关联,使学生学习各门课程均学有所用,并随着课程的进展反复应用所学理论并不断深化。同时,如图1中虚线框所示,在公共类必修课中,分为信息技术类、财会工具类、数据分析类、职业方向类和管理核心类五大类课程。其中信息技术类课程为数据分析类、财会工具类和管理核心类课程提供最先进的手段,数据分析类课程为管理核心类课程提供缜密的分析工具,财会工具类课程为管理核心课程提供理解工商企业信息的专业技术。而职业发展类课程更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管理核心课程中不断调整职业心理预期,在职业选择调整中不断增强学习信念和能力。在专业选修课和必修课(第二层次)中,需要在以上课程作为先修课程的基础上,切入特定专业方向深入学习和实践。

3 教学手段及其资源特色

在科学合理配置的课程体系基础上,托利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手段、教学资源选用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

3.1 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

在教学手段方面,商学院拥有先进的教学设备。例如,新教学楼中的每个阶梯教室里,所有课桌都安装电源和网络插口,这为学生提供了同时上网、与教师同步进行对网络信息资源操作的机会。教室中多媒体设备齐备,面积较大的阶梯教室中甚至设有三个屏幕装置,教师利用教学软件或幻灯片切换都非常方便。另外,商学院学生有利用学院机房资源免费打印课程资料的权利,学生自由打印课程学习资料。

3.2 教师发挥各自特点引导学生创新思维

托利多大学的教师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角色和引导角色交替进行。学生随时在课堂提问,教师立即解释和引导学生讨论。每名教师制定的教学计划不尽相同,选择的商务模拟系统不同,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教师通过固定答疑时间、电邮、网站等交流方式与学生在课外积极沟通。同时,商学院教师大多数具有企业背景和经历,结合案例内容指导学生到企业调研或在公共企业数据库查阅资料完成各种调查或研究报告。

3.3 网络模拟和视听教学资源的选用

在商学院的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使学生在教室里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与实践对接。例如,商务初步是一年级新生在第一个春季学期就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笔者在旁听该课程教学中发现教师在讲授理论的同时,充分利用Capsim 公司开发的企业模拟系统让学生在虚拟的市场环境下进行公司管理实践。不仅要求学生在网上建立自己的公司,当课程进行到管理各项职能的介绍时,让学生对自己的公司进行新产品市场预测、进行生产决策等。教师也可以利用该系统对学生进行测试,并及时了解学生课下对自己公司的运作情况。为了让学生理解公司发展中创业者的性格所起的作用,教师在课程计划中安排了Film计划,加入苹果电脑公司成立的影片,并组织讨论。

3.4 以应用为第一要素选择教材

在托利多大学商学院中,教师选择教材考虑的重要环节是是否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能否有丰富的案例资源和应用价值。以统计学为例,我国国内的统计学教材内容涵盖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的内容,虽然很多教材中也注重各章节后面加入案例内容和Excel、Spss等软件应用内容,但大学本科教材基本涵盖描述统计、概率、抽样分布、假设检验、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指数体系等内容,并以理论阐述、例题的数学推导类课程模式阐述统计学的内容。托利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将统计技能课程分为商务数据分析和统计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两门课。前者教材主要以贯穿案例的形式阐述描述统计学的内容,后者教材以企业决策案例的形式阐述推断统计学的重要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实用的教材为蓝本要求学生使用统计软件根据模拟或实际的企业数据完成作业或报告。

3.5 人性化的课程辅助网络资源

在托利多大学,商学院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互动过程受到学校网络资源的人性化支持。例如,在教师方面,学校网站不仅为教师提供了电子图书、电子视频等资料,而且专门设计了软教学资源模块,包括做教学计划的技巧、做多媒体可见的技巧和素材资源推荐、各种情境下的教学技巧推荐等信息,这些软资源帮助教师职业发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非常具有人性化特征。同时,在学生方面,商学院为了辅助各专业的教学实践,在学校网站上特别设计了Real Connection 模块,主要作用是收集学生社会实践的需求信息,帮助并指导学生进行简历设计,与企业联系帮助学生搜寻就业信息。这不仅成为商学院职业发展课程的主要工具,也直接帮助了各专业学生的社会实习和就业。因此,人性化的课程辅助网络资源对教师更好教学、学生及时学到求职技能起到了“授人以渔”的功效。

4 结束语

托利多大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特色对我国高等教育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很有启示。第一,通识教育是工商管理的重中之重,并且要和课程之间的紧密关联性结合起来。没有良好的通识教育基础,各专业的工商管理人才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企业发展环境;同时没有课程之间的紧密结合,一些基础课在以后的课程中很少用到,会让学生觉得“学无所用”和“学不会用”。第二,及时了解企业人才市场需求,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人才市场需求决定企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设计专业课程才能使毕业生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生毕业后才发现不适应市场需求的现象。第三,积极整合教学资源,注重学生实际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职业发展的平台。这样才能实现企业与学生、学生与教师、教师与学校、学校与企业的共赢,从而促进高等教育工商管理专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玖河,李晓霞.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教学研究,2007,30(1):68-70.

[2]周萍.从课程体系建设看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8,(1):52-53.

托育营销工作计划第2篇

【关键词】税务筹划;兼营销售;视同销售;委托受托

增值税作为一种流转税具有税负转嫁特性,当市场上供应弹性无限大而需求弹性无限小时,增值税税负全部由消费者承担;当需求弹性无限大而供给完全无弹性时,增值税税负则全部由生产经营者承担。税法明确规定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为销售或进口的货物和提供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同时也对实务中属于增值税征税范围的某些特殊项目或行为做出规定。其中,特殊行为包括兼营销售行为、混合销售行为和视同销售行为。

一、几种特殊经营行为的税收界定

(一)兼营销售行为

兼营在我国不仅仅是指同时经营增值税不同适用税率项目,同时经营增值税应税、免税、减税项目,还包括同时经营增值税和营业税项目。兼营营业税项目是指增值税纳税人在从事应税货物销售或提供应税劳务的同时,还从事非应税劳务(即营业税规定的各项劳

务),且所从事的非应税劳务与某一项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并无直接的联系和从属关系。增值税纳税人应分别核算货物或应税劳务和非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对货物和应税劳务的销售额按各自适用的税率缴纳增值税,对非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即营业额)按适用的税率缴纳营业税。如果不分别核算或者不能准确核算货物或应税劳务和非应税劳务销售额的,其非应税劳务应与货物或应税劳务一并缴纳增值税。

(二)混合销售行为

一项销售行为如果既涉及增值税应税货物又涉及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营业税应税劳务),则为混合销售行为。混合销售行为涉及增值税与营业税征税范围的划分,其标准是:凡是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及个体经营者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货物,应当缴纳增值税;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非应税劳务,不缴纳增值税。这里所谓“以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零售为主,并兼营非应税劳务”,是指纳税人的年货物销售额与非应税劳务营业额合计中,年货物销售额超过50%,非应税劳务不到50%。除此之外,税法对混合销售行为又作了特殊规定:从事运输业务的单位和个人,发生销售货物并负责运输所销售货物的混合销售行为,缴纳增值税;生产销售铝合金门窗、玻璃幕墙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及个体经营者,其销售铝合金门窗、玻璃幕墙的同时负责安装的,属于混合销售行为,对其取得的应税收入缴纳增值税。因此,混合销售行为是企业的同一项销售行为既涉及增值税应税货物又涉及营业税的应税劳务,而且提供应税劳务的目的是直接为了销售这批货物而作出的,两者之间是紧密相连的从属关系。它与一般既从事这个税的应税项目,又从事那个税的应税项目,两者之间却没有直接从属关系的兼营行为是完全不同的。混合销售是面向同一购买人的,增值税应税货物和营业税应税劳务是合并定价,不可能分开核算。

(三)视同销售行为

视同销售行为是指一些货物的转移、使用或无偿转让行为,虽没有取得相关销售收入,但视同正常销售,予以缴纳增值税。单位和个体经营者的下列行为,视同销售货物: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销售代销货物;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

二、兼营行为的税务筹划

(一)兼营不同增值税税率

兼营不同增值税项目是指增值税纳税人同时经营适用不同增值税税率的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同时经营应税和免税、减税项目,同时经营应税和非应税项目。从事兼营业务的增值税纳税人,必须安排好其增值税税务,才不至于增加税负。一个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可能同时经营适用不同增值税税率的应税项目。如果纳税人是兼营不同税率的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应当分别核算不同税率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并按不同税率分别计算应纳税额。未分别核算销售额的,从高适用税率。所谓分别核算,主要是指对兼营的不同税率货物或应税劳务在取得收入后,应分别如实作账,各记各的销售额,并按照不同的税率各自计算应纳税额,以避免适用税率混乱,出现少交税款或多交税款的现象。从高适用税率是指本应按17%或13%高低不同税率分别计税,但由于未分别核算,则对混合在一起的销售额一律按17%的高税率计税。

例如,某企业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9年3月份的经营收入有机电产品销售额260万元,其中农机销售额80万元。企业当月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40万元(销售额均为不含税销售额)。

1.未分别核算。应纳增值税额=260×17%-40 = 4.2(万元)

2.分别核算。应纳增值税额=(260-80)×17%+80×13%-40 = 1(万元)

可见,分别核算可以为该企业降低增值税税负3.2万元(4.2 - 1)。

(二)兼营应税和免税项目

一个增值税纳税人可能同时经营应税和免税项目。我国税法规定,纳税人兼营免税、减税项目的,应分别核算免税、减税项目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销售额的,不得免税、减税。所以,当一个企业兼营免税、减税项目时,通过分别核算不同项目销售额可以降低税负。

例如,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以聚氯乙烯为原材料加工生产塑料盆和农用塑料薄膜。该企业当月的塑料盆含税销售额为100万元,塑料薄膜的含税销售额为60万元。当月购进聚氯乙烯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50万元,税款8.5万元,要求按税负不能通过提价转嫁进行税务筹划。

1.未分别核算。应纳增值税额=(100+60)/(1+17%)×17%-

8.5= 23.25-8.5=14.75(万元)

2.分别核算。应纳增值税额= 100/(1+17%)×17%-8.5/

(100+60) ×100=14.53-5.31=9.22(万元)。分别核算可以为企业降低增值税税负5.53万元(14.75-9.22)。

三、视同销售的税务筹划

对视同销售行为征收增值税的目的在于:保证增值税税款抵扣制度的实施,不致因该类行为而造成税款抵扣环节的中断;尽量避免因发生该类行为而造成货物销售税收负担不平衡的矛盾,防止以此逃避纳税的现象。视同销售行为中的某些行为由于不是以资金的形式反映出来的,会出现无销售额的现象,因此,税法规定,对于视同销售征税而无销售额的按下列顺序确定销售额:按纳税人当月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即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一)代销与委托代销的税务筹划

代销行为是视同销售行为中比较典型的特殊销售行为,代销通常有两种方式:收取手续费方式和视同买断方式,收取手续费方式是受托方根据所代销的商品数量向委托方收取手续费,这对受托方来说是一种劳务收入;视同买断方式由委托方和受托方签订协议,委托方按协议价收取所代销的货款,实际售价可由双方在协议中明确规定,也可由受托方自定,实际售价与协议价之间的差额归受托方所有,这种销售仍是代销,委托方只是将商品交给受托方代销,并不是按协议价卖给受托方。因此,明确了企业的代销方式,有助于合理选择对企业有利的代销方式,达到税务筹划的目的。

例如,A企业为一般纳税人生产企业,B企业为一般纳税人商业企业,A企业欲同B企业签订一项代销协议,由A企业委托B企业代销产品,不论采取何种销售方式,A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以每件0.1万元的价格销售。代销协议方案有两个:一是采取代销手续费方式,B企业以每件0.1万元的价格对外销售A企业的产品,根据代销数量,向A企业收取20%的代销手续费,即B企业每代销一件A企业的产品,收取0.02万元手续费,支付给A企业0.08万元;二是采取视同买断方式,B企业每售出一件产品,A企业按0.08万元的协议价收取货款,B企业在市场上仍要以每件0.1万元的价格销售A企业的产品,实际售价与协议之间的差额,即每件0.02万元归B企业所有。假定到年末,A企业的进项税额为12万元,B企业售出该产品1000件。A、B企业应当采取哪一种方案较为适合?

方案1:A企业应纳增值税额=1 000×0.1×17%-12=5(万元)。B企业应纳增值税额=1 000×0.1×17%-1 000×0.1×17%=0。B企业应纳营业税额=1 000×0.02×5%=1(万元)。 A企业与B企业应纳税流转税额合计为6万元(5+1)。

方案2:A企业应纳增值税额=1 000×0.08×17%-12=1.6(万元)。B企业应纳增值税额=1 000×0.1×17%-1 000×0.08×17%=3.4(万元)。A企业与B企业的应纳流转税额合计5万元(1.6+3.4)。

方案2与方案1相比:A企业应纳增值税额减少3.4万元(5-1.6),B企业应纳流转税额增加2.4万元(3.4-1),A企业与B企业应纳流转税额合计减少1万元。因此,作为A企业而言应当选择方案2,作为B企业而言应当选择方案1;作为A、B企业的共同利益而言应当选择方案2。

在实际运用时,视同买断代销方式会受到一些限制:首先,采取这种方式的优越性只能在双方都是一般纳税人的前提下才能得到体现,如果一方为小规模纳税人,则受托方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就不宜采取这种方式。其次,节约的税额在双方之间如何分配可能会影响到该种方式的选择。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与采取收取手续费方式相比,在买断方式下,双方虽然共节约税款1万元,但A企业节约3.4万元,B企业要多缴2.4万元。所以A企业如何分配节约的3.4万元,可能会影响B企业选择这种方式的积极性。A企业可以考虑首先要全额弥补B企业多缴的2.4万元,剩余的1万元也要让利给B企业一部分,这样才可以鼓励受托方选择适合双方的代销方式。

(二)行政区划变更的税务筹划

我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移送环节视同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这一视同销售的规定,是以县(市)区划为界限的,因此,统一核算的机构间的货物调拨就有税务筹划的可能。随着一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地区的行政级别往往被提升,比较普遍的是县改市、县改区、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等。有时,相邻两个地区会发生行政区划的合并或分立,从而导致行政区划的变更。行政区划的变动便为增值税的税务筹划提供了空间。

例如,B县的甲企业是一家饮料企业(一般纳税人),其产品主要通过甲企业在A市的各个区设立的统一核算的分支机构销售,预计销售成本为200万元,进项税额为25万元,企业销售总额为300万元,各分支机构的市场销售总额为350万元,后经批准A市将邻近地区的B县划入其管辖范围,并将B县升格为A市的B区。B县行政区划的变更对甲企业的增值税税负有多大的影响?

1.B县在划入A市前:应纳增值税额=300×17%-25+350×3%=36.5(万元)。因为甲企业调拨给A市的各分支机构的饮料,尽管未销售,还在分支机构,但都要作销售处理。同时由于其分支机构不是一般纳税人,进项税额不能抵扣,要按3%的征收率缴纳增值税(2009年增值税转型后,小规模纳税的征收率统一为3%),便形成了“双重”征税。

2.B县在划入A市后: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B县变成A市的B区,甲企业和其分支机构处在同一市内,甲企业调拨给分支机构的货物不属视同销售,分支机构不用“双重”纳税,甲企业将所有产品交由分支机构出售,保证了较好的利润。应纳增值税额=350×17%-25=34.5(万元)。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企业运用行政区划的变动,合理设置关联机构,从而降低增值税税负2万元(36.5-34.5)。

纳税人应当注意的是:虽然《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的机构间移送货物视同销售,以县(市)为界限,但各地在执行中对县(市)范围的规定是有区别的,如有的直辖市规定在全市范围内移送货物,都不作为视同销售,没有县、区的区别。

【参考文献】

[1] 盖地.税务筹划[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于小雷.新企业会计准则与纳税筹划[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 刘兆华.纳税筹划[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托育营销工作计划第3篇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落实《关于加快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及“紧盯前沿、沿链谋划,龙头牵引、培育壮大,打造生态、集群发展”工作部署,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推动产业链优化提升。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规模效应及行业带动作用,提高中小企业质量效益水平和为大企业配套能力,建立产业合作机制,打造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营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良好产业生态。加快完善纺织服装产业“链长制”推进机制,以工程化、项目化方法抓好产业链规划设计。加强重点项目策划,聚焦产业链创意设计、品牌营销、高端面料等短板弱项,省市一体化谋划实施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集聚资源要素、完善产业链条。举办产业链领航龙头企业、关键节点企业、重点配套企业以及科研单位、基金、智库、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支撑服务机构对接活动。成立山东省纺织纤维产业链联盟、山东省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工业互联网联盟等更多行业组织,依托联盟和协会开展常态化行业服务。

二、促进产业集群升级。建立全省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沟通交流、分工合作、产品配套等协调机制,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提高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开展产业集群观摩暨能力提升行活动,挑选省内外知名度较高、发展程度较好,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进行调研观摩,促进相互学习、交流提升。重点支持培育壮大滨州市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青岛市即墨区中国童装名城、淄博市淄川区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烟台市海阳市中国毛衫名城、潍坊市昌邑市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潍坊市高密市中国家纺名城、枣庄市市中区中国针织服装名城、滨州市惠民县中国绳网名城、菏泽郓城县中国棉纺织名城9个在全国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集群。

三、培育六大产业基地。基于各市产业基础与优势,依托重点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增强产业链配套协作能力,重点建设6个全国知名产业基地。(一)研发创意、品牌运营、展会赛事基地。依托青岛、济南、烟台、威海等市的研发、品牌优势,打造全国重要的纺织服装技术研发、时尚创意、品牌运营基地。(二)新型纤维材料基地。依托烟台、潍坊、济南、泰安、威海、青岛等市技术与产品优势,重点发展芳纶、石墨烯纤维、莱赛尔纤维、海藻纤维等新材料,打造全国领先的高端纤维材料基地。(三)高端纺织研发制造基地。依托滨州、淄博、德州、济宁、烟台、泰安等市产业优势,加快多纤混纺纱线、多组分机织坯布的技术研究,打造全国领先的高端纺织研发制造基地。(四)智能绿色印染基地。依托泰安、青岛、滨州、淄博、烟台等市在智能化印染以及印染关键技术的领先优势,打造全国领先的智能化印染产业基地。(五)时尚家纺服装基地。依托威海、潍坊、淄博、济宁、烟台等市设计及品牌优势,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服装产业基地。依托滨州、潍坊、烟台等市创意设计及产品开发优势,打造全国重要的床上用品产业基地;依托聊城、潍坊、滨州等市毛巾行业的全国领先优势,打造全国重要的毛巾产业基地。(六)高端产业用纺织品基地。依托德州、泰安、东营等市产品及技术优势,打造全国领先的高端产业用纺织品产业基地。

四、提升创新创意能力。发挥大企业科研与人才优势,聚焦行业前沿技术,引领带动行业科技创新 能力提升。支持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快研究成果在我省转化。积极培育部级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试点示范园区(平台),通过整合资源、人才引进、品牌孵化、成果转化、服务共享等途径,打造全省纺织服装产业 资源聚集高地。举办“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纺织服装分赛,办好中意服装设计大师班和中国国际华服设计大赛。成立山东省时尚产业联盟,推动纺织服装与鞋帽配饰、珠宝首饰、文化艺术等时尚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到2022年,全省力争培育壮大纺织服装领域部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个,部级单项冠军示范(培育)企业12个以上,部级工业设计中心5个以上,部级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试点示范园区(平台)10个以上。

五、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完善纺织服装产业重点项目库,瞄准原创设计、新型纤维、工业互联网平台等附加值高、带动力强、市场前景广阔的重大项目,健全服务机制,强化要素保障,加快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定期组织重大项目专题推介,综合运用股权投资、引导基金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纺织服装产业项目。树立产业链招商思维,集聚资源、集中力量、集成政策,精准招引一批产业带动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重大项目。到2022年,第一批重点跟踪协调并支持推进20个产业链重大项目(总投资202亿元)。

六、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工程,支持引导企业加大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应用,实现管理、设计、制造、营销等全流程数字化转型,推广柔性化生产、个性化定制和精准化营销。建立企业与数字化服务商常态化对接机制,开展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对接活动,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持、服务保障等。开展行业数字化转型诊断活动,一企一策制定数字化建设方案,指导企业进行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改造。大力培育推广纺织服装行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企业上平台、用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产业链重构,促进企业间结成更紧密的生态伙伴。到2022年,全省诊断培训纺织服装企业500家以上,重点培育推广纺织服装行业互联网平台5个以上。

七、深入推进“三品”战略。深入推进纺织服装行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组织企业参加春秋两季上海五大联展,集中展示和推介山东省纺织服装优势产品,提升“山东纺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鼓励纺织服装企业利用天猫、淘宝、京东、必要商城、亚马逊跨境电商平台等网络购物平台以及抖音、快手等直播带货平台,重点客户微信群等多种渠道,实现线上线下快速、精准、高效营销。到2022年,全省累计培育纺织服装行业新技术、新成果、新模式100个以上,重点培育品牌企业50个以上。

八、强化人才培训。举办纺织服装产业高端人才培训班,针对纺织服装行业董事长、总经理、二代接班人及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从企业管理、数字化转型、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化培训,持续提升企业家能力素质。利用中意国际服装设计大师班线上线下授课及大赛赛前专题辅导等方式,高水平培训指导企业及高校设计人才3000人次以上。针对互联网经济时代行业发展趋势,依托山东省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工业互联网联盟,开展“蒲公英百千万”数字化人才培训活动,就3D数字化设计研发、柔性快反智能制造、智慧零售等方面进行培训,到2022年,联合30所高校,赋能200家企业,为行业培养超过3000名数字化人才。

托育营销工作计划第4篇

今年1-5月,全系统销售汇总实现4.3亿元,完成年计划的39.1%,比去年同期上升0.7%;利润实现488万元,完成年计划的40.7%,比去年同期上升2%。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强化指导,专合组织规范发展成效明显。

积极指导专业合作社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提高产品品质,向环保、无公害、绿色产品转换,突出自己的特色,创出自己的品牌,不断增强专业合作社的实力。

1-5月,专业合作社新发展11个,规范6个,申报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2个。办讲座4次、培训学习4期、专栏2期,张贴标语18幅,印发宣传资料400余份。实现了从过去的下任务、定目标转变到现在的由农民或业主自发主动申办;由过去的乡镇、行政村组织申办发展到目前的种植、养殖业大户或业主主动牵头领办。

(二)引导培育,创建新型基层社。

一是开展摸底调查。深入全县11各镇乡对为农服务经营网点摸底调查,掌握实情的基础上,对等5个基层社重新完善了工商注册及相关软件资料。二是依托县供销社裕龙生产资料有限公司为龙头,率先将作为创建新型基层社试点,力争今年底打造成功能完善的标杆社。

(三)突出重点,全面工作获市县肯定。

2015年5月6日,市供销社主任率市供销社副调研员、业务科科长及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一行5人,在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供销社主任同下,深入到县猪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县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县花椒专业合作社等开展调研活动。

通过实地查看、询问、听取汇报,主任充分肯定了县供销社工作,认为县供销社领导班子团结务实,找准了今年的工作重点难点,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措施有力。希望县供销社在今后要不断创新工作,积极做好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要做好供销社资产管理工作,确保增值保值。表示市供销社将继续支持供销社工作,在资金项目上给予倾斜。

(四)积极对接,招商争资实现新的突破。

2015年1-5月,我社成功争取到财政项目3个,合计财政扶持资金242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0.8%,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3.5%。一是成功为县元通生态养鸡专业合作社争取省财政项目资金50万元。二是成功争取省级供销综合改革及发展专项资金94万元。三是成功为县镇柏鑫养兔专业合作社争取到中华供销合作总社2015年农综项目资金9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70万元,省财政匹配28万元。

(五)强化建设,再生资源扎实有序推进。

1-5月,指导完善再生资源收购网点360个,其中,村级代购点299个,镇乡级回收站34个。县供销社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投资3万元重新对县城29个网点挂牌并完善相关制度。开展各类再生资源知识培训56人次,下乡指导工作80次。为确保全县再生资源回收网点通过国家检查验收奠定了基础。

(六)创新思路,为农服务取得新的成效。

一是加强经营网点建设。今年1-5月,已完成16个加盟店,完成年计划的53.3%。全县已有各积极加强对农资加盟网点的监管和指导工作,主动配合工商、技监、物价、农业等部门开展农资商品专项检查。

二是加强农资经营指导。积极指导、督促农资成员企业做好化肥淡储旺供工作,组织各农资加盟网点大力开展送货下乡活动。今年1-5月,已开展送货下乡1100多人次,接受咨询3000多人次。

三是加强土地托管工作。从2013年开始,县供销社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参与农村土地托管服务工作,采取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涉农企业为依托,开展种、管、收、加、销全过程托管服务或半托管服务,多措并举,推进土地托管服务工作开展。

2015年,县被省供销社列为全省土地托管工作示范县。

截止2015年5月底,全县托管服务土地面积已达1.84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5.86%。全托管面积1.2万亩,占托管面积的65.2%,其中:流转式托管0.8万亩,打包全程托管0.4万亩。半托管面积0.64万亩,占托管面积的34.8%。涉及托管服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涉农企业1家。

四是认真开展扶贫活动。镇村被县委列为县供销社2015年联系的扶贫村。2015年2月4日,县供销社党组书记、主任李兴建,副主任吴会权率相关股室到镇村开展调研活动。解村情民意,熟悉情况,指导村完善发展规划。2015年2月11日上午,县供销社党组成员、副主任吴会权率领办公室、专合组织服务中心负责人到镇村开展春节慰问活动。为5名联系村困难户每户送去了米、面、油、汤圆粉、粉丝、腊肉等年货和现金200.00元。5月21日,县供销社党组书记、主任李兴建率机关支部书记何俊阳到镇村为联系扶贫的7户村民每户送去3包化肥(尿素1包,复合肥2包),总价值2450元,并送去了化肥使用资料。6月4日,县供销社党组成员、副主任为村送去了5000.00元现金支持农村垃圾整治工作。

五是切实实施“六联机制”。切实按照县委《关于建立“六联机制”进一步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的实施方案通知》(大委办发〔2015〕7号)文件要求,县供销社结合发展产业实际,对现代农业园区的喜帮养猪、林云生态养鸡、正果蔬菜、润丰养鸡、猪猪养猪、元通养殖等6个专业合作社进行先行先试,通过供销社指导服务发展产业、农民积极参与,为农增收效果明显。

(七)加大排查,维稳工作扎实有效。

我社积极创新工作思路,整合资源,增加投入,加大排查、调处、稳控力度,及时化解了一大批遗留问题,确保全县供销社平安稳定。今年1-5月,共接待来人来访68人次,受理案件8件,调处8件,调处率100%。确保了零进京上访和零到省集访目标的实现。

(八)强化管理,机关建设有了新的提升。

一是大力开展党政办公室系统“查问题、转作风、抓落实、上水平”专项活动,查找出存在的问题9条,已整改8条,建立健全党政办公室制度3条。二是积极做好宣传教育、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干部职工觉悟稳步提高,至今未发生一件违纪政纪和作风效能的事件。三是积极加强联系社区工作,对3户困难户开展了春节慰问,为每户送去了价值200.00元米、面、油、汤圆粉等节日急需的物品和200.00现金。对10名留守儿童每人送去了价值50.00元的学习用品。四是及时制定普法、精神文明、老干部、计生、关工委、财务、会计、审计、统计、统战、文秘、档案、县志等基础工作意见,做到目标明确,思想统一,措施有力。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专合组织发展快,但真正按章程运行的不多,存在重发展、轻管理现象。管理规范、带动能力强、示范作用大的专业合作社不多。二是虽然在去年和今年4月考调了2名年轻人进机关,但人员老化问题未根本改变。三是维稳形势严峻,压力大。全县供销社通过退休(移交社保)、辞职等办法,分流了3100人,这些人员已与供销社没有联系,增大了维稳的难度。

三、今后工作意见

(一)加强学习,贯彻落实《决定》精神。

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切实增强使命意识和历史担当,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紧迫感,下定决心,攻坚克难,推动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以满怀信心地投入到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新征程中,为供销社成为为农服务的主力军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加强指导,推进专合组织发展。

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的思想,在保证全年发展任务圆满完成的基础上,强力打造省级示范专合组织,积极争取中、省、市财政项目资金支持,

(三)科学规划,大力实施新网工程。

抓好新网工程建设是当前供销社的中心任务,是供销社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抓手,更是供销社实现“二次创业”的历史机遇。在积极发展加盟连锁店的同时,逐步建立农资配送中心,不断建立健全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服务体系。积极顺应商业模式和消费方式深刻变革的新趋势,加快发展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形成网上交易,仓储物流,终端配送一体化经营,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四)创新机制,强化基层社建设。

基层社是供销合作社在县以下直接面向农民的综合性经营服务组织,是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的主要载体。下半年,按照强化合作、农民参与、为农服务的要求,因地制宜推进基层社改造,广泛吸纳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社,组建新型基层社6个。

(五)落实责任,加大招商争资力度。

加强与市供销社对接,积极与客商交流,争取早日引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川中农产品物流产业园建设项目。

托育营销工作计划第5篇

一、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的销项税额的会计核算

根据税法规定,企业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代销单位销售的代销清单的当天;在收到代销清单前已收到全部或部分货款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全部或部分货款的当天;对于发出代销商品超过180天仍未收到代销清单及货款的,视同销售实现,一律征收增值税,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发出代销商品满180天的当天。在实际中,委托代销主要是以两种方式来实现的:视同买断方式和收取手续费方式。

(一)视同买断方式,委托方收到代销清单,按应收的款项,作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账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二)收取手续费方式,是指受托方通常应按照委托方规定的价格销售,受托方根据所代销的商品数量向委托方收取手续费,这实际上是受托方的一种劳务收入。

企业发出代销商品时,作会计分录:

借:发出商品(注:也可以使用“委托代销商品”科目)

贷:库存商品

企业收到代销单位的代销清单,并根据代销清单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作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委托单位支付的代销手续费,应在接到受托单位转来的普通发票后,作会计分录:

借:销售费用(注:《企业会计制度》为“营业费用”科目)

贷: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二、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销项税额的会计核算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中不再设置“应付福利费”科目,而设置了编号为2211的“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WWW.133229.cOm

“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应按照“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解除职工劳动关系补偿”等应付职工薪酬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会计核算与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比较相似,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货物移送的当天,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其他业务支出、固定资产、在建工程)

贷:库存商品(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三、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下销项税额的会计核算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中不再设置“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科目,而设置了编号为1407的“发出商品”会计科目,用于核算企业商品销售不满足收入确认条件但已发出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

根据税法规定,企业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纳税人发出商品时,会计分录为:

借:发出商品(注:《企业会计制度》为“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科目)

贷:库存商品

在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普通发票),并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会计分录为:

托育营销工作计划第6篇

今年以来,在公司党委的坚强正确领导下,**公司全体人员凝心聚力,奋发进取,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显著地成绩。

一、全年工作完成情况

1、召开**公司一次一届职代会,规范企业管理。根据公司党委安排和依法治企的要求,**公司组织召开了全体职工大会和职工代表大会,体现了依法治企、规范管理的治企理念,体现了**公司全体员工改革创新、全面超越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

2、组建施工队,实现**公司实质性运作。施工队人员采用农电工自愿报名、供电所推荐与**公司统筹抽调三种方式结合,择优录用的方式组建。目前,施工队已经实现正常运转,施工工器具已装备齐全,办公及住宿已经安置完毕,经安全教育和业务演练后,符合专业化管理的要求。本年度主要开展工作如下:(1)配合营销部开展黑户清查工作。四、五月初,施工队配合营销部开展用电检查工作重点对完成低压集抄安装的用电村进行黑户清查。(2)低压集抄表安装工作。对刘杜供电所的下盐村、市中东周村等进行低压集抄安装工作,通过对该村低压线路重新梳理及户表重新规划,安装低压用户近**00户。(3)低压计量消缺工作。为全面提供电公司低压集抄上线率,按照供电公司营销部工作部署,分三组协助供电公司营销部开展低压集抄消缺工作。截止目前,共对18各供电所,约4000处集抄表异常数据进行消缺,异常数据比例下降约1.5个百分点。(4)参与供电公司陈良村农网改造升级项目。此项目是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典型设计进行建设,**公司施工队主要负责低压线路建设及集抄表安装等工作,协助供电公司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全面工作。目前,该项工程已经通过山东电力公司的验收,入选全省17个样板工程之一,打造了新泰农网改造的品牌。

3、实现农电用工人力资源集约化,建立农电工人事档案,达到了规范农电用工管理的目的。首先,做好了2013年底合同到期的381名农电工的劳动合同终止、解除和续签工作。在此基础上,收集并整理了在职农电用工的人员履历表、历次劳动合同、社保缴纳手册、身份证复印件、职业技能鉴定证书、进网作业证等,全面掌握了农电工人力资源的基本信息,为规范农电工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在4月份通过省公司集体企业业务应用平台,收集并录入农电工人事电子信息档案,初步实现了农电用工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和集约化,并代表泰安公司参加国网公司人力资源审计,获得一致好评。

4、规范社保缴纳管理,提高**公司员工各项福利待遇水平。(1)按照市人社局要求,完成2013年社会保险稽查稽核工作和20**年度社保申报工作。按照依法治企要求,缴费基数和医疗保险缴纳比例由过去的特困企业最低标准变更为职工上年度平均工资水平。(2)原广通达技工移交给广通达公司管理并完成解聘、社会保险转移工作,使**公司在册职工与社保缴纳人员相对应,规范社保管理工作。(3)按时办理**公司职工医疗保险、工伤保险报销,提升**公司服务水平。(4)走访困难**公司职工并发放慰问金,达到了关怀员工的目的。(5)为全面提升**公司员工的健康水平,让全体员工以健康的体魄投身到企业的创新发展中去组织**公司对全体员工进行健康查体并建立健康档案作为调整工作岗位的依据。

5、组织各项培训活动,提升**公司员工业务水平和安全、优质服务意识。(1)开办了4期安全、优质服务专题培训班,组织在平时工作中有作业违章记录、管理台区报修工单较多和存在投诉举报的**公司员工参加培训,培训后的员工再无投诉举报发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组织59人次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其中1人通过农网配电营业工技师鉴定,成为**公司历史上首位技师。(3)为提高**公司员工持证上岗率,主动与肥城培训中心联系,组织73人进网作业证培训和138人进网作业证续期审查。(4)组织全体员工参加《安规》考试,对考试不及格人员进行补考并组织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提升了**公司员工的安全工作水平。

6、处理优质服务类投诉举报工单,开展优质服务宣讲会,提高**公司员工服务水平。截止目前,配合营销部、乡电部处理投诉工单16起,举报工单1起,回复民意通8起。到泉沟、果都、羊流、宫里、天宝、龙廷等所参加农电工例会,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群众对我们的信任去哪儿?”优质服务宣讲活动。

7、签订业务委托合同、进行专业分工,加快业务委托工作并成立业务站。与公司乡电部、财务部协调梳理业务委托项目、资金额度等工作并签订业务委托合同。整理了**公司业务站的相关资料,对各专业班组人员进行了配置,制定了工作职责。下发《关于印发成立**公司业务站工作方案的通知》,为全面规范用工管理,确保员工队伍稳定,进一步提升受托农电业务和服务水平,决定在公司范围内设立业务站,并制定了“新泰市**电力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业务站实施方案”。为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完成,通过认真梳理将部分非核心业务外委,业务委托操作方案已编写完毕,内容包括受托单位应具备的条件、委托方式、委托业务的种类和范围以及管理流程等内容。通过与供电公司相关部室、供电所座谈沟通,都比较认可此方案,计划在年底前完成5个供电所区域的业务外委工作。

8、做好农电用工队伍的稳定工作,提前推进特殊工种退休申报工作,妥善处理各类上访问题。由于历史成因,农电工队伍稳定工作存在很多矛盾和隐患,**公司按照“尊重历史、立足现实、适用发展、规范管理、稳定队伍、提高效率、稳步推进”的原则,依据国家政策法规,妥善处理各类信访事件。准确把握农电用工思想动态,紧紧依靠各级地方政府、信访单位,建立应急快速反应机制和沟通汇报机制,重视舆情监控,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消除可能出现的突发群体不稳定事件。此外,**公司积极与新泰市人社局沟通协调,提前研究特殊工种退休申报工作,根据人社局要求整理、补充农电用工人事档案资料。开展此项工作,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农电用工队伍不稳定的现状,使农电工从**公司退休并享受养老保险待遇,达到对劳动者“老有所依、病有所医”的目的,从法理、人情上双重保障农电工的权益。

9、根据公司安排,督导电网工程建设和低压集抄建设。为加快公司重点电网建设项目和低压集抄安装工程进度,根据公司安排部署,**公司承担部分110kV线路建设和12个供电所低压集抄建设的督导工作,负责电网建设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总、汇报,并协调工程民事、进度等各项问题,保障了建设项目的控制。

10、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根据公司党委安排和督导要求,**公司党支部召开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会议,大家坦诚部公进行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并按照公司党委的统一部署,分三个环节步骤,围绕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深入检查个人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其根源进行深刻剖析,在“四风”

方面大家对照教育实践活动实施细则要求,认真进行了问题查摆梳理,并制定了整改措施,每个人形成了对照检查材料,活动成效非常明显。

二、经验亮点

1、召开**公司一次一届职代会,规范企业管理。

2、实现农电用工人力资源集约化,建立农电工人事档案,达到了规范农电用工管理的目的。

3、组织专项培训活动,提升**公司员工业务水平和安全、优质服务意识。

4、成立业务站,加强业务受托管理,完善**公司工作机制。

5、制定了**公司员工特殊工种退休申报工作计划,为保持农电用工队伍稳定奠定基础。

6、组建**施工队,提升**公司专业施工水平。

三、存在问题不足及解决措施

1、由于工资总额过低和分配机制问题,**公司员工存在收入低于新泰市最低工资标准,下一步将根据省公司的农电用工薪酬指导方案研究制定新的薪酬管理制度和分配方案,达到依法治企的要求。

2、**公司员工特殊工种申报存在资料严重缺失,需要补充、完善大量资料。

四、明年整体工作思路和目标

**公司计划在2015年以“开展业务委托、加强人资管理”两项重点工作为主线开展各项工作,进一步提升**公司业务拓展能力和施工专业力量,继续规范农电用工管理。

五、具体工作措施

一、开展业务委托工作:

1、加强**公司业务站管理。根据《关于印发供电所成立业务站工作方案的通知》,继续加强18个业务站管理并根据业务委托合同开展供电所业务委托工作,进一步系统、直接管理农电用工。

2、开展**公司业务委托工作。根据**公司业务委托操作方案,开展业务受托和外委工作。与供电公司签订供电所业务委托合同和低压计量消缺、低压电网建设等专项合同,开展实质性业务受托工作,完成委托合同的各项工作任务。同时将受托的专项部分业务实行外包,规范外包单位的条件审核工作和委托方式,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3、继续扩大施工队规模。现公司施工队共有6人,具有组织施工能力的3人。公司业务站成立以后,共有18个配电组,现将施工队人员分为三个小队,每队管理六个配电组。各小队正、副队长,在**公司实行八小时工作制,所辖配电组人员在供电所上班,承担业务委托时,根据情况随时抽调配电组人员,进行高低压线路施工及消缺任务。施工队按此组建后已具备高、低压线路施工条件,如有大型线路施工,公司施工队可随时抽调配电组组长或副组长一名,加上施工队人员能达到24人的施工队伍,也不会影响供电所内正常业务开展。在开展低压消缺时,公司施工队各队长将工作分配到所管理的配电组,同时到现场参与消缺等工作,也起到安全监督的作用。建议将各配电组正副组长将工资调整到1843元/月,从而增加其工作积极性,也起到宣传作用,带动其他农电工主动要求参加**公司施工队伍,以此壮大**公司施工力量。

二、加强人资管理工作:

1、规范**公司薪酬、福利工作。以法律法规以及省公司薪酬、福利指导方案为依据,规范农电员工的薪酬、福利管理,提高员工待遇水平,提升其工作积极性。主要做法:(1)按照专业化管理实际进度实行1843元的标准;(2)将每人每月发放的50元食堂补助取消,实行每人每月200元的食堂经费标准,由各业务站统一报销并纳入福利管理;(3)根据已下发的省公司农电用工福利管理办法执行,规范福利管理。

2、超前谋划,提前推进农电用工特殊工种申报工作。积极与新泰市人社局沟通协调,根据其要求提前整理、补充农电用工人事档案资料(包括2006年至今签订的历次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表、培训纪录、安全工器具发放记录、业绩考核表等内容),该项工作涉及内容广泛、工作量较大,计划用2015年一整年的时间完善资料,为特种退休申报工作做准备。

3、继续加强优质服务培训、学习活动。(1)计划在2015年每月初举办1期培训班,主避开农电工抄表、收费的时间,强化员工优质服务意识,杜绝减少各类投诉事件的发生。同时举办安全教育培训和专业技术指导培训,提升**公司员工业务素质。(2)加强低压安全生产培训工作

托育营销工作计划第7篇

关键词:开放协同化;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147-03

一、引言

创新型国家急需创新性应用型人才来担当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重任,这为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9年以来,我们依托所立项的教育部批准的第四批市场营销国家“一类”特色专业,以质量工程建设为核心,以现代商学教育为基础,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借鉴国内外创新人才培养经验,以“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为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实践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始于知识,重在实践,贵在应用。传统本科类市场营销专业强调理论性,教学方法上多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实践环节训练不够,学生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不足,发现与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主动探索与研究的动力不足。因此,与时俱进不断丰富、优化实践教学内容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过程模式的创新,打造“开放协同式”的实践教学平台,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使学生的学习模式向自主性、个性化、研究性转变,是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二、开放协同式教育教学理论基础

(一)理论基础

1.生态理论:心理学家布朗芬伦纳提出生态理论,强调个体发展来自于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将学生的发展置于开放的环境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更能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协同理论: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提出“协同论”,认为系统由许多子系统构成,子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在不断的依存和协同的状态中发展变化,在新的条件下形成新的平衡结构。协同是一个过程,协同能产生有序、和谐、统一、一致、整合等状态。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二)教育理念

1.厚理博书: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应具有广博的理论知识和宽阔的视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应具有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专业知识。打破壁垒,促进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不仅为学生的创新潜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是形成创新性研究思想和研究方法的重要途径。

2.践实笃行: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应具有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创新来源于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发展,形成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

3.自主发展: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应具有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开放协同式”的平台搭建,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条件和空间,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才能得以施展,形成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

(三)特色专业建设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质量工程建设为核心,以现代商学教育为基础;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着眼于国家及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立足于地方性商科院校办学定位;培养既具有现代商学素养,又具有传统文化底蕴;既具有国际视野,又具有地方服务意识的企业高级营销管理人才;建立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市场营销专业建设成商科特色突出、质量优良、规模适度、综合实力强的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在地方商科院校同类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中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根据建设目标,打通课程界限、打通学科界限、打通校内外界限,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将按着立足“一个”平台、实施“双轨”驱动、坚持“三类”互动、构建“四大”教育体系、紧抓“五个”基础。“一个”平台指立足于商科院校的发展平台,“双轨”驱动指以“知识”与“能力”作为培养学生的驱动力,“三类”互动指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坚持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学校与企业的互动以及国内与国外的互动,“四大”教育体系指通过构建课堂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实验教学体系及创业教学体系四大体系来实施人才培育体系,“五个”基础建设指以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改革建设、师资团队建设、学术科研建设以及实践体系建设五个方面为特色专业建设的重点内容。

三、“开放协同式”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基于上述教育理念和市场营销特色专业建设思路,以实践教学方法为主线,以实践教学管理为保障,注重顶层设计,创建了层次化、课内外一体化,以“开放协同式”实践教学平台为基础的“三层、两纵”的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如图2所示。

(一)开放协同式实践教学平台:提供多渠道的实践活动途径

校际合作实现共享的教学资源及实践教学的交流平台,校企合作实现教学实习、教学互动、探究教学等多种合作平台,校府合作实现教学研究等特色平台,以此构建多渠道的“开放协同式”实践教学活动途径,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条件和空间,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才能得以施展,形成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

(二)工具层:提高学生创新性学习与应用能力的资源与手段

自行购置了SPSS、MatLab等20多套工具,为创新性研究的提供了基础分析工具。自行购置了ERP沙盘模拟软件以及市场营销模拟实验软件等近20套实践教学资源,为市场营销专业实验教学提供了知识库和资源库。其中,购置的市场营销模拟实验软件是一套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实验室软件,提供了“多视角、多维度”的专业综合素质培养环境,为市场营销研究与教学提供了低成本、高可用的实验环境,使学生体验到现代信息技术的魅力,从而吸引和激发学生主动探索与学习的热情。

(三)课程与研训层:提高学生创新性学习与应用能力的环节与方法

实践课程包括实践研究方法课程群、经济模型方法与应用、统计模拟与仿真、ERP理论与实践、市场营销模拟实验等10多门课程,包含了近20个实验项目。

以实习、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为载体,构建了学生自主选择和导师引领的科研训练体系。校外实习基地为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提供场所;每年从教师的科研、企业实际中遴选出100个左右的研究专题,开展大学生创新项目和市场营销策划方案等;建设了递进式竞赛体系,第一层包括校内市场营销策划大赛与校内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第二层包括省内市场营销策划大赛与“挑战”杯大赛等竞赛;第三层包括参与导师科研专题和全国市场营销策划大赛等。

四、“开放协同式”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用

(一)以实习基地建设为基础,构建校企深度合作教学平台

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平台之一。根据专业特色建设目标和专业人才就业的基本趋向,以实践教学总体目标为基础,我们选择与具有共同价值理念与需求目标的企业签订实习基地协议,构建实践教学、教学互动、专题研究、校企互训等四大平台,由校企之间的单一教学合作向教学、研究、就业、培训等深度合作转变,由传统的分散式实践教学向统一的集中式实践教学转变,在此基础上,由松散式合作向紧密式合作转变,实现了学校、企业与学生之间的多赢合作,建立持续、稳定的校企实践教学合作途径。

1.依托实习基地构建实践教学平台。近年来,我们先后与一批企业签订了教学实习基地合作协议,挂牌成立了湖南商学院实习基地。依托教学基地平台,我们先后将《市场营销学》《市场营销策划》《广告学》《服务营销》等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以及暑期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落实到了具体的实习目标单位,由统一的集中式教学替代了传统的分散式的实践教学。而且在缺乏整体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的前提下,系里通过两次研讨会确定了实践教学内部保障机制,并得到了学院领导的肯定和认可,同时通过与学生、企业的实习合约签订与统一购买意外保险来保证实习的顺利推进。

2.依托实习基地构建专题研究平台。市场营销专业是一门应用型非常强的学科,按着我们培养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依托实习基地加强了对本专业学生解决企业营销实际问题的探究式的教育与培养。比如,我们与实习基地在实践教学基地合作的基础上,带队老师与部分专业学生围绕企业的具体实际问题深入调查,提出解决方案,不仅提高了学生探究式研究的能力,而且解决了实际企业问题,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多赢的合作局面,受到了企业高度肯定。

3.依托实习基地构建校企互训平台。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不仅要发挥学校师资队伍的专业优势,而且要发挥企业高级人才的实践经验优势,为此我们在教学实习基地的合作过程中,与企业建立了互训合作机制,既学校的专业老师为企业员工提供专业知识培训,企业的高级职业经理人为我校学生提供实践经验、就业等方面的专题教育培训,以促进教学与实践的有效结合。通过这样的互训,提升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开展。

(二)依托学会,构建校际合作多层次平台

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合作是打造人才培养创新重要基础。我们依托湖南省市场学会、湖南省商品流通理论研究基地构建了人才培养交流、教学条件共享、教学资源建设、创新性人才打造等多层次的校际合作平台,不仅有利于校际之间实现差异化的特色人才培养,而且为校际之间实现实践教学资源共享以及实践教学资源建设提供了开放式的平台。

1.校际合作人才培养交流平台。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基础,在专业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专业人才培养内容上各个高校既有合作又有竞争。为了突出特色,寻找专业建设的差异化,我们依托湖南省市场学会与湖南省内高校建立了常态性的交流合作机制。召开了湖南省首届市场营销专业特色专业研讨会,推动了全省市场营销专业特色专业,而且为各个高校找到营销专业的定位提供了发展思路,受到了教育厅主管领导以及校领导的高度首肯。

2.校际合作教学条件共享平台。每个学校的教学条件各有不同,在教学资源上各有优势,为此,我校依托湖南省市场学会与各个打造建立了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校际合作教学条件共享平台。通过共享平台的构建,充分发挥了各个院校的教学优势,同时也为我校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充实教学基础设施,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基础。

3.校际合作创新性人才打造平台。学生是校际合作的目标,同时也应该是校际合作的重要纽带。近年来,我们非常注重学校与学校之间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合作与交流。比如,以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立发起由湖南省16所高校参加的“湖南营销策划联盟委员会”,构建了市场营销专业湖南大学生创新性竞赛活动平台,每年举办一次全省的市场营销策划大赛。此次活动得到了各个高校的积极参与,也获得了教育厅领导以及相关院校领导的肯定,并受到了媒体以及相关企业的高度关注。

(三)依托特色专业优势,构建校府服务地方经济研究平台

以产学研为核心的校府科研合作一直以来是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发挥特色专业优势,实现为地方经济服务的重要内容。产学研结合即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作为推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它在诞生之初就天然地将政府、企业和高校及科研院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专业在以“产学研”为核心的校府服务地方经济研究过程中,始终坚持专业人才培养和科研服务两个基本立足点。

近年来,我校市场营销专业一批教师先后为湖南省委、省政府及省商务厅、省农业厅等相关职能部门、长沙市商务局等三十多家政府单位提供商贸发展与商业网点规划科研服务,在研究过程中,项目组带领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深入批发市场、百货商场、超市、专卖店、专业店进行网点调查,全面了解销售终端的发展态势与特点,为市场营销销售管理与终端渠道等方面的营销知识培养与提升提供了有益补充,而且提高了大家的市场调查的能力,同时项目组研究的各项成果充分体现了我校市场营销特色专业的优势,得到了合作政府机构的高度肯定。

参考文献:

[1]石青辉,张贵华.加强实践性教学,塑造地方商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特色[J].继续教育研究,2008,(6).

[2]刘凤英.浅谈市场营销专业如何加强实践性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1,(3).

托育营销工作计划第8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通信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生产性实训基地是专业对接产业、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的突破口,是职业素养形成的关键,是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通信专业依托校企合作、结合其专业的固有特点,探索组建综合性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形成“教师指导、学生运营、企业监督”的运行机制。本文试以该学院为例,对校企合作下高职通信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做一探索。

一、建设高职通信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必要性

(一)专业对接产业、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的突破口。专业与产业的对接,体现为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符合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与要求;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需要教学过程高度仿真、模拟生产过程。然而,只有具备了与产业及其生产过程零距离接轨的实训基地才能培养符合产业需求和要求的人才,才能实现教学过程对生产过程的高度仿真、模拟甚至还原。因此,前述两个对接的实现,均离不开实训基地和实践教学环境的支撑。但是,要建设与产业零距离接轨的实训基地,尤其在通信行业,受诸多条件和因素的制约。首先,通信行业是一个高新尖行业,通信设备价格高昂,并且更新换代很快,要实时同步行业的最新设备和技术条件其资金需求不是一般职业院校所能承受的。其次,通信行业不同于电子、计算机等行业,其产业中的架构就是一个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系统、综合、且相互关联的通信网络;这映射到人才培养规格中就要求其知识、能力和素质涵盖通信网络中相互关联的各子系统,映射到实训基地建设中则要求搭建完整的通信网络,这对实训基地建设的规模和资金投入同样是巨大的挑战。最后,通信设备的设计和制造面向的通信运营企业,具体到某个通信子系统中的某台设备,其维护和管理只支持一个人实时在线操作;而实际的教学中通常是批量学生同时进行动手操作和设备维护,这对设备的数量提出了几乎不可能实现的要求。因此,依托校企合作,寻求由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组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成为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突破口。(二)职业素养形成的关键。职业教育培养的是“职业人”,在形成“职业人”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三大要素中,知识是基础,技能是核心,职业素养是关键。中国知网CNKI将职业素养定义为,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职业技能可以依托实训基地、承载在物化的技能训练项目上、通过长期有针对性的反复练习和训练获取,而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隐性能力”的培养和形成,仿真的实训室已无能为力;比如通信行业中非常重视的设备安全和作业过程中的人身安全等职业意识范畴的内容,课堂上的宣讲只是让学生有大概印象,而真实生产机房中安全生产作业要求展现的严肃性和压迫感是普通实训室所无法仿真和模拟的,只有在实际的工作岗位实践中和实际工程项目实战中才能体会和领悟。因此,只有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生产性实践,才能培养和形成学生的职业素养。(三)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目前职业教育虽然已占半壁江山,但职业教育吸引力的相对缺乏使得生源选择面受限,或者说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或多或少非其主观意愿,导致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相对较弱,特别是在专业意识淡薄、职业规划迷茫的低年级阶段,由于不了解专业以及今后将要从事的工作和工作岗位,对专业和专业课程的学习缺少目标性和动力。而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使学生在接触专业课程的同时就接触实际的工作,并在工作岗位上实践锻炼,甚至在高年级学生的帮助和引导下提前接触专业工作岗位,将使专业学生充分了解专业工作岗位的规范和要求,激发起学习热情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二、高职通信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架构设计

依托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双方“开放互助、合作共赢”。赢得企业的积极配合与参与,找到企业与学校合作的利益切入点,充分调动企业参与热情与积极性;研究并实践切实可行的合作机制,使基地在满足企业生产性需求的同时服务于学校教学;从学院、企业、专业教研室及专业学生等多层面、多方位探索基地的运行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包括基地建设与运行中企业的参与程度、基地的组织管理、基于基地的教学活动开展和组织形式、专业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及基地运行过程中学生的角色等内容;通过真实的工作环境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素质。在此基础上,组建以专业教师为“导演”、专业学生为“主演”、专业系部、学院和企业为“制片”的通信专业综合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其整体架构如图1所示。图1生产性实训基地架构与各电信运营商合作,组建电信营销组织与策划工作室。工作室划分成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三个工作区,各工作区均能针对各自的业务开展业务受理、业务演示、业务推广及公司要求并支持的临时性营销活动。与各工程公司及电信网络代维公司合作,组建通信工程施工与管理工程队,主要从事通信工程的工程勘察、工程组织管理及工程实施等工作,下设线路工程组和设备工程组。学院利用实训室既有设备和工器具,组建通信终端测试与维修车间,主要面向客户服务即客户接待与业务受理、通信终端测试及通信终端检修等,分成固定电话项目组和移动电话项目组。与各电信运营商合作,组建通信网络运行与维护部,主要从事通信网络的客户服务、日常维护及故障抢修与处理等工作,下设四个分室,分别是数据室、交换室、传输室和无线室。

三、高职通信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

(一)电信营销组织与策划工作室。通过与中国移动柳州分公司、柳州联通公司、柳州电信分公司合作,组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移动营业厅、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中国联通营业厅、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电信营业厅等三大运营商的营业厅。营业厅实施教师指导、学生经营、企业监督的运行机制,即营业厅的运行管理和日常运营均有专业学生完成,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学校专业教师只提供适当的指导和监督。上述营业厅首先是正常运营的电信业务办理地点,能办理入网用户的开户与续费、宽带用户的开户与续费以及电信新业务的展示与体验等所有业务;并且在校内定期开展一系列的电信营销策划活动,甚至还利用假期将电信营销实践活动扩展到校外。然后才是充分发挥和挖掘其实训基地的功能,对电信市场营销与业务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将营业厅及其延伸业务的营销活动完全融入到课程和实践教学中,具体做法是:结合基地已开展的实际电信业务推广方案来介绍业务知识,通过对真实客户的业务介绍和业务推荐,强化和积累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学习和了解一种电信业务之后,根据业务本身的特点进行营销策划、组织并具体实施,强化其电信营销方面的职业技能;通过营销基地综合性的项目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强化职业教育的职业价值取向、最终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在此模式下,一方面,学生通过参与营业厅的业务,体验到电信市场营销的全过程,锻炼了营销策划能力和营销技能,得到了一线岗位的职业指导,提高了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学生的实践又促进了营业厅业务量的发展,提升了营业厅的生产能力,真正实现校企之间互惠双赢。(二)通信工程施工与管理工程队。利用学校通信工程施工与管理实训室现有工器具和设备,与工程公司及电信网络代维公司合作,组建通信工程施工与管理工程队,承接实际通信建设工程项目。该模式的特点是,企业出面承接工程项目,学校提供设备和技术人员,校企共同完成项目建设。近年承接和实施的项目类型主要包括:组织学生利用周末等课余时间前往铁通柳州分公司的各分局协助宽带安装与维护;承接柳州市广播电视局的光缆接续工程;承接完成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学生宿舍楼网络工程测试项目,承接完成柳州市政大楼网络系统核心网光纤熔接工程;等等。此类生产性实训活动的开展,同样促进了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建设。正是依托此类工程项目的积累和实践,在通信工程施工与管理课程教学中,将此类工程项目分解、重构、提炼、物化成学习情境和教学项目,以实战形式,锤炼学生的职业技能,熏陶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社会能力。(三)通信终端测试与检修车间。通信终端测试与检修车间由学校依托相应的专业实训室组建,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服务,目前涉及到的业务包括手机维修和电信运营商的通信终端维修,曾为中国铁通柳州分公司、中国铁通北海分公司维修多批IC卡电话机。车间的运行由专业学生全权负责,专业教师主要负责业务的联系、与企业的沟通以及对专业学生无法处理的故障提供技术指导和解决方案建议。(四)通信网络运行与维护部。整合三大运营商部署在学院的在网运营移动基站、传输、数据通信等设备,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柳州分公司联合共建3个生产性实训室。实训室均由实际在线在网的设备构成,涵盖了3G移动通信的三种主流制式,并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由专业学生协助企业进行机房的运行、维护和管理。

作者:詹强 单位: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黄锦祝.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模式与机制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