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砌砖实训总结

砌砖实训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3 11:15:02

砌砖实训总结

砌砖实训总结第1篇

关键词:结构;开裂现象; 功能 ;防治

0前言

时代时刻在发展变化,为了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步伐,甚至站在时代的前列,需要时刻保持创新精神。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彰显出来。而随着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 ,高层建筑质量水平得到提高。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由于风大雨急的气候环境, 外墙出现渗漏的现象相当普遍, 特别是铝合金窗和条形砖外墙, 出现相当大的渗漏比例, 严重影响了房屋建筑的使用功能,甚至造成经济损失。

l建筑物外墙渗漏的主要原因

1 . 1设计因素导致的渗漏

( 1 ) 很多设计人员不重视细部大样设计. 如窗台坡度、 鹰嘴、 滴水槽、 穿墙管、 外墙预埋管件、 门窗、 幕墙与墙体间的接缝等, 在这些方面设计时简而化之。 ・

( 2 ) 为美观而将外墙饰面砖 ( 小型) 设计成细缝拼接, 使砖与砖之间不能嵌填密封材料, 导致漏水。

( 3 ) 设计中忽略了不同材料界面连接。 如外墙设计层层装饰线条. 且线条顶部标高与梁顶标高相同。 由于外墙面砖与混凝土梁的湿度膨胀系数相差很大’ 极易产生裂缝, 从而使线条上部渗水。同样原因. 女儿墙根部往往也较易开裂渗水。

( 4 ) 高层建筑非承重墙用的砌筑、 找平砂浆标号。 一般低于承重墙用的设计标号。 强度虽能满足设计要求, 但透水性增大。

( 5 ) 建筑师在设计中对外墙防水不重视, 外墙装门面设计没有防水概念及功能设定。 从而对建筑物的功能系数大打折扣。

1 . 2混凝土外墙裂缝引起的渗漏

当外墙上有贯通缝时, 就会出现渗漏。地基不均匀沉降、 温度变形等因素都能引起外墙开裂。导致混凝土外墙形成暗通裂缝. 当有雨水浸入时, 混凝土外墙产生渗漏。

1 .3砌体外墙缝隙引起的渗漏

砌体结构的外墙灰缝砂浆不饱满是造成外墙渗漏的主要原因。框架充填外墙或框架剪力墙护墙。 在施工时设置许多拉结筋或拉结筋设置方法不正确。 给砌筑施工造成困难, 容易使砌筑墙体形成直槎及通缝。此外. 框架梁底最后一层砌块的砌筑水平灰缝及竖直灰缝均难以保证砂浆饱满。 形成薄弱环节, 在砌体沉降时引起裂缝。 另外, 墙体砌筑施工时. 各种预留洞口及固定脚手架的铁丝洞、 脚手眼等填塞不实. 或其他穿墙管线塞灰不密实. 都容易留下渗水通道。

1 . 4 砖混结构外墙裂缝引起的渗漏

钢筋混凝土和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是相差较大的. 在相同的温度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伸缩值要比砖砌体大一倍左右. 温度应力产生的裂缝主要出现在顶层内外纵、 横墙两端. 裂缝一般从内墙沿4 5 。 延伸到外墙, 在窗间墙出现斜向或横向裂缝, 而引起渗漏。

1 . 5外墙分格缝引起的渗漏

外墙分格缝在施工时嵌入过深. 分格条以及砂浆残留在分格缝中未清除. 使雨水积聚在分格缝中. 或分格缝材料和嵌填的密封材料老化. 失去防水功能, 引起外墙渗漏。

1 . 6外墙装饰面施工质量差引起的外墙渗漏

外墙装饰前。 对外墙的空洞和缝隙没进行堵塞; 砖面勾缝使用的砂浆标号低或勾缝不严密。 形成许多毛细孔; 面砖粘贴不牢, 出现空鼓。 形成储水囊, 在温度及雨水作用下形成渗漏。当外墙涂料质量不好或涂膜厚度不够, 适应基层变形能力差, 易老化, 造成涂料饰面起皮、 脱落. 失去应有的防水效果。 引起墙体渗漏。

1 . 7 建材因素

1 . 7 . 1外墙砖

现在建筑物多为框架结构, 外墙砖只起填充作用, 但因实心红砖的温度膨胀系数为混凝土的两倍左右, 在温差作用下, 砖与混凝土柱、 梁之间易出现裂缝; 空心砖的砂浆往往会掉进孔内而形成墙体灰缝通孔, 如果找平层砂浆漏水, 则水易流入空孔内,进而渗入室内。

l .7. 2外墙抹灰

现在外墙抹灰一般用水泥砂浆, 其强度、 刚度均比砖墙高出甚多, 再加上外墙因结构垂直误差, 用抹灰厚度去调平的因素, 使得外墙抹灰层常出现开裂现象。

1 . 8外墙上细部构造不当引起的渗漏

突出外墙的各种构件和装饰.没有做滴水线或滴水线不标准。 造成水沿外墙流淌; 有的水落管密封不严又靠墙安装。 若有松动或脱节。 容易造成雨水洞外墙流淌而出现渗漏。

1 . 9 其他原因引起的渗漏

外墙安装空调、 商业广告或门窗洞 口周边留得太大. 塞封不 严及混凝土外墙的施工缝、 穿墙管等防水处理不当. 或墙体混凝土浇捣不实出现的蜂窝、 麻面也会留下渗漏隐患。

2建筑物外墙渗漏的防治措施

2 . 1设计因素导致渗漏防治措施

对设计因素导致渗漏主要采用事前预控的手段。在设计图纸审核中。监理工程师及项 目技术负责人等应审查图纸中是否有防渗、 防水要求. 夕 墙砌筑、 抹灰砂浆标号是否恰当: 泛水高度、 窗台坡度、 鹰嘴、 滴水槽、 门窗框四周塞缝等易渗漏部位是否有细部大样图或防渗要求。设计上如有防范措施或有要求的. 施工中必须监督实施。设计中未提出或有不当之处. 监理工程师及施工单位应向设计单位提出增补或修改意见。如前述腰线或女儿墙根部渗水.可建议设计单位在钢筋混凝土梁上增加 1 2 0高素混凝土. 即可有效防止腰线渗水。同样女儿墙处可设计一圈反梁并与结构梁同时浇筑、 高出屋面板 3 0 m m。 女儿墙在其上. 则会减少女儿墙根部开裂现象。

2 . 2 改进施工工艺

作为施工企业. 改进施工工艺。 编制施工工法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针对外墙渗漏的主要原因, 要着重抓好三项工作: ①砌体的施工质量; ②抹灰层的施工质量; ③面层饰面砖的粘贴质量。 改善砌体的施工质量。砌体的施工质量, 与所用的材料 ( 包括砖块、 砂浆) 和工人的操作有很大的关系。 按《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 B 5 0 2 0 3 ― 2 0 0 2 、蒸压灰砂砖砌体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C E C S 2 0 : 9 0的要求. 砖块出釜后放置的时间不宜小于一个

月。 据有关研究部门的分析。 此时的砖块干缩量 已达到总干缩值的 5 0 %. 且已达到自然平衡含水率。 使用这时的砖块来砌筑对防止砌体的早期开裂有一定的作用。另外在干燥天气下在砌筑前1 ~ 2 d要对砌块进行淋水。 使砌块表面含水率达到 5 ~ 8 %。 即比天然含水率稍多一点, 并冲去表面释出的泥粉对现场含水率过大和干燥的砌块不应使用。因这是做成砌体易变形或松散开裂的

原因。在砌筑过程中, 普遍采用“ 三一” 工法: 即一块砖一铲灰一挤柔的做法, 对减小砂浆水份挥发。 提高灰缝饱满度. 有一定的作 用。 另外每幅砌体每天的砌筑高度不应超过 1 . 5 m, 梁底顶砖的砌筑时间应在下部砌体完成 7 d以后. 这对减小墙体变形、 开裂有一定的作用。

改善抹灰层的施工质量。抹灰层的施工质量是影响墙体渗水的直接原因。 保证抹灰层的施工质量, 要解决好与墙体表面的粘结及砂浆的干缩. 要做好以下几点:

( 1 ) 抹灰前提前对墙体进行淋水冲去泥粉, 对砌块在其砌筑完成后用 1 0 8胶水+ 水泥浆打“ 草鞋底” . 对抹灰层厚度大的地方

要分层施工并适当挂网。

( 2 ) 使用添加剂, 对内墙抹灰层最好添加杜拉纤维作抗裂用, 添加量为 0 . 9 k g / m3 . 能有效地减小砂浆因干缩、 温度变化等因素引起的微裂缝。 防止及抑制裂缝的形成和发展, 提高砂浆的抗裂 性能。在砂浆中加入杜拉纤维搅拌 3 r a i n后, 出槽后的纤维分散均匀, 与砂浆有较强的粘结力, 体积微小, 容易与砂浆材料混合而均匀分布。 因其表面积大。 能在抹灰层 内形成一种均匀的乱向支撑体系, 削弱抹灰层的干缩并分担其收缩能量, 减少收缩裂缝, 实

践证明渗加杜拉纤维的抹灰层可大幅度提高抹灰的抗裂性。

( 3 ) 操作力度均匀。 抹灰层要压实. 砂浆含水率适中, 不开裂不掉灰。

( 4 ) 对操作工人做好岗前培训。目前的一线工人大部分未经专业培训. 洗脚上 田。 很难保证施工质量。

改进饰面砖的粘贴质量。饰面砖的施工质量主要要解决材料各 自的温度变形和干缩不等的问题。因饰面砖是烧结砖, 干缩率很小。 背面凹凸槽较浅。 影响其与水泥砂浆的粘结力。目前佛山地区贴饰面砖多采用纯水泥油膏粘贴,因纯水泥油膏干缩大, 影响粘结力, 应改用 1 : 2的水泥细砂浆+ 油膏为好。 以增加粘结力和提高面层的抗裂能力。 且在贴面砖前 l ~ 2 d要对底层的抹灰层进 行喷水湿润。 使贴面砖前有一定的湿度以利于粘贴. 对面砖的缝应改纯水泥膏为 l : l 的水泥细砂浆 以减小砖缝开裂。粘贴完 I d 后应洒水进行养护。

加强对施工一线的工人进行操作技能培训。目前在施工一线的工人大部分是从农村进城。未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民工. 每个班组仅有不多于 2 0 ~3 0 %的熟练工人。 且人员的流动性大, 技术 素质差. 要靠这些人员来保证工程质量是不可能的。除了要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外, 还需要对这些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建筑外墙防水工程范围广, 涉及面大, 环节多, 但只要按照综合治理, 多道设防, 复合防水, 节水点密封的原则, 在设计中进行合理的构造与节点设防水设计, 合理选择防水材料。 在施工中严格施工工艺、 采取有效的施工技术措施. 精心组织、 层层把关。“ 外墙无渗漏 ” 的目标是能够实现的。

3 结 语

砌砖实训总结第2篇

砖混结构在我国所占比例很大,由于砖混结构是以砌筑墙体为主要承重结构,因此墙体的砌筑质量就为大家所关切,下面通过对不同地区砖混结构砌体分项检查基础上,整理分析,认为砌体质量状况不容乐观,还存在较多质量问题。

二、砖混结构砌体主要存在的质量问题

1、砌体水平灰缝砂浆、竖缝砂浆不饱满??砖砌体的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是影响砌体强度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不饱满会使砖局部受压,降低砌体的抗压强度。因此《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中,规定了实心砖砌体的水平灰缝饱满度不低于80%,而现行验评标准中,也把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列入了砌砖工程的保证项目。水平灰缝砂浆、竖缝砂浆饱满度很大程度取决于砌筑方法,从检查结果看,采用“三一”砌砖法(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只要砂浆稠度适当,一般能使砂浆饱满度达到80%以上,且竖缝也能挤进砂浆。而手法上仍沿用瓦刀砌筑动作,或采用先铺灰,再摆砖办法,砂浆饱满度往往达不到规定值要求,有的只能达到40%-60%。

2、砖浇水湿润程度不够

砖在砌筑前浇水湿润是一道不可少的工序。砖浇湿后,灰缝中砂浆的水份不会很快被砖吸收.从而使砂浆强度正常地增长,并且增强了砖与砂浆间的粘结,还能使砂浆保持一定的流动性,从而便于操作,有利于保证砌体的砂浆密实饱满。但是,如果砖浇水过湿,或对砖现浇水现用,砖表面的水不能渗进砖内.滞留在砖面上形成水膜.使砌筑砂浆流动性增大,砌体内的砖产生滑动使砌体变形。墙面平整度不易控制,而且使清水墙墙面不能保持清洁。因此,对砖的含水率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而且还要规范浇水的方法。砖浇水湿润后的理想含水量为饱和含水率的2/3,约10%~15%。在工地检查中,以将砖砍断,其断面四周的饮水深度达到10~20mm即可。对砖浇水不应在使用时临时浇水,应提前1天浇水湿透。严禁干砖上墙。

3、留槎、接槎不符合要求

留槎、接槎直接影响砖墙的砌筑质量,即建筑物的整体性,对于抗震设防的建筑物更是一个关键问题。砖砌体留槎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因砌砖不立皮数杆,先砌筑外墙4个墙角(立头角),再砌山墙和纵墙的墙身,这时就出现了留槎,而且普遍留的是直槎,不是斜槎。2)内外墙不同时砌筑已成普遍现象,且又留的是直槎,少数的还留阴槎。3)留设的斜槎不符合要求,有的只在墙身下面1 m左右留斜槎,上面仍为直槎。4)留直槎时,也不按规范规定设置拉结钢筋:如采用冷拨钢丝作拉结筋;拉结钢筋长度不够,拉结筋的间距不保证;拉结筋的末端也不加工成弯钩等等。5)接槎质量马虎,接槎处砖不顺直砂浆也不饱满,有的几乎没有砂浆。

4、构造柱夹层、断开 在七度地震设防地区的多层砖混结构房屋建筑中,纵横墙交接处需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以增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在构造柱周围的砖砌体需砌成马牙槎,使砖砌体能与构造柱衔接牢固形成整体。但现在却有不少施工人员在浇注构造柱混凝土前,不清理砌砖时落入构造柱中的砂浆或垃圾,致使构造柱出现夹层,甚至断开的情况。有的工程构造柱不对正贯通,层与层之间相互错位,构造柱与砌体没有加设拉结筋;砌体与构造柱的交接处也没有留马牙槎。致使设置的构造柱不仅不能起着增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反而起着削弱作用。这种潜在的危险在遇有地震等外力的作用时,就会首先引起建筑物毁坏。

三、砖砌体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1、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应用规范 要保证砖砌体的施工质量,就一定要严格地按“规范”的要求施工。如“规范”中对于临时间断留槎方法,构造柱的施工方法、水平灰缝的控制都有明确要求,但有些施工人员并不掌握和了解“规范”。有些队伍施工中出现先砌外墙、后砌内横墙、再砌内纵墙的“三步”砌筑法,就是没有真正掌握“规范”要领。因此要组织广大基层施工人员学习“规范”,使他们能够熟悉“规范”,并准确地应用。

2、严格控制进场材料质量

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清水墙、柱表面的砖,应边角整齐、色泽均匀。配制砂浆的各种原材料质量、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加强操作工艺管理??从实践情况看,“三一”砌砖法是成功的操作工艺,作为瓦工必须正确掌握操作要令,不合格的瓦工不发上岗证。施工管理人员要加强现场操作管理,采取有效措施。砌砖要设置安数杆,严格控制灰缝厚度,随时吊验垂直度、平整度。370墙两面挂线,当天搅拌砂浆当天用完,干砖不上墙等。加强操作工艺管理是砌体施工质量的基础工作。

4、加强施工过程中关键工序的检查检查砌体使用的砖是否符合要求,砂浆是否经过试配和按配比配合。砌体临时间断处是否衔接牢固,构造柱是否有夹层与断柱情况,是否与砌体衔接牢固;组砌形式是否有严重缺陷(如包心砌筑砖柱)。对地震设防区的砖砌体更要严格要求,一般情况下不允许临时间断处留直槎。对砌筑质量差、不能保证砌体整体性与稳定性的,一定要进行处理。

5、把砌体工程质量作为重点来管理??工程建设、施工、监理、质量监督等单位要把砖混结构墙体质量作为重点检查项目,认真执行国家“规范”、“验评标准”。主要对使用的砖、砂浆配合比、砌体临时间断处是否衔接牢固、砌体组砌方法、构造柱是否有夹层与断柱情况等严格把关,尽快消灭在砌筑过程中长期存在的质量通病,交给大众一个真正的合格工程,抗震设防地区交给一个真正设防工程。

6、迅速修订现行的质量验评标准现行质量验评标准只对影响砌筑质量的一般项目,如组砌方法、临时交接处的处理均以定性要求,致使一些基层的施工人员错误地认为可以忽略而不认真对待,|考试吧|甚至在砌体的质量评定中对这一项目不评定,其实这所谓的“一般项目”并不一般,是对砌体的质量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对这一般项目的质量要求,能够定量的应尽量由定性改为定量。

四、总结和建议

砌砖实训总结第3篇

1.砂浆强度偏低,不稳定

砂浆强度偏低有两种情况。一是砂浆标样试块强度偏低;二是试块强度不低,甚至较高,但砖体中砂浆实际强度偏低。示养试块强度偏低的主要原因是计量司:次,或不按配比讨,量,水泥过期或砂质量低劣。由于计量不准,砂浆强度离散性必然偏大。主要预防措施是:加强现场管理,加强计量控制。砂浆实际强度偏低比较普通,也比较复杂,其原因有二,一大现场客观条件与标养条件差异较大,砌筑是未能根据实际条件以砂浆配比作相应调整;二是人为的弄虚作假,为了省钱,故意少用水泥,但为应付验收,送样试块另行配制。主要预防措施是加强法制观念,严格现场检验制度。

2.砂浆和易性差,沉底结硬

砂浆和易性差主要表现在砂浆稠度和保水性不和规定,容易产生沉淀和泌水现象,铺摊和挤浆较为困难,影响砌筑质量,降低砂浆与砖的粘结力。主要原因是水泥标号高而用量太少,塑化材料质量差,砂子过细,以及样制砂浆无计划,存放时间过长等。预防措施是,低强度砂浆样制计划性,随拌随用,灰槽中的砂浆经常翻拌,清底。

3.砌体组砌方法错误

砖墙面出现数皮砖同缝,里外两张皮,砖柱采用包心法砌筑。向砌体强度,降低结构整体性。预防措施是加强工人技术培训,严格按规范方法砌筑,缺损砖应分散使用,少用半砖;禁用碎砖。

4.灰缝砂浆不饱满

砌体灰缝饱满度狠低,水平缝低于80%,坚缝脱空、透亮、无砂浆,直接影响砌体强度,是外墙渗漏的一个隐患,预防措施是改善砂浆和易性,砖应隔夜浇水(红砖),严禁于砖砌筑,铺灰长度不得超过50厘米,宜采用一块砖,一铲灰,一揉挤的“三一砌砖法”。

5.墙体留搓错误

砌墙时随意留直搓,甚至阴搓,构造柱马牙握不标准,搓口以砖渣填砌,接搓砂浆填塞不严,影响接搓部位砌体强度,降低结构整体性。预防措施是: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对留控作统一考虑,严格按规定要求留包采用退搓砌法,马牙搓高度,标准砖留五皮,多孔砖留三皮,对于施工洞所留搓,应加以保护,防止运料车等碰撞搓子。

6.拉结筋被遗漏

构造柱及接搓的水平拉结钢筋常被遗漏,或未按规定放置,配筋砖缝砂浆不饱满,露筋年久易锈,预防措施是:拉结筋应作为隐蔽检查项目对待,尽量采用点焊钢筋网片,适当增加灰缝厚度。

7.烟道堵塞,串烟

住宅居室和厨房附墙烟道被堵塞,或各楼层间烟道互相串烟,影响使用和人身安全。原因是碎砖,砂浆,混凝土,垃圾等杂物掉人烟道造成堵塞,以及内衬瓦管借口砂浆填塞不严或借口错位。预防措施是:各层烟道采取定人定位责任制施工,瓦管借口应对齐塞严,应先放管后砌墙。

8.基础轴线移位

内墙条形基础与上部墙体;常易发生轴线错位。若在正负零处硬调正,会使止层墙体和基础产生偏心,影响受力;若不调正,与设计不符。预防措施是:建筑物定位放线时,外墙角处应设龙门板,并妥善加以保护;横墙轴线不宜采用基槽内排尺方法控制,应设置中心桩;基础大放脚收分砌完后,应拉通线重新核对调正,然后砌筑基础直墙部分。

9.基础标高偏差

砌砖实训总结第4篇

对建筑外墙渗漏的类型、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以期防治这一质量通病。

【关键词】建筑工程;外墙渗漏;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墙体改革的实施以及新型墙体材料的推广范围越来越广,外墙饰面砖、外墙涂料得到广泛使用。但由于建材、设计、施工等因素,造成近年来建筑物外墙渗水现象普遍,严重地影响到建筑物的装饰效果、耐用年限,并困扰着用户的使用。笔者现根据近年来对工程外墙渗漏的经验总结,分析外墙渗漏产生的类型、原因,并简要地介绍其防治措施。 二、建筑外墙渗漏的类型 1、砖混结构外墙裂缝引起的渗漏 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砖砌体结构的线膨胀系数不一致,在相同温度环境下,前者的伸缩值要比后者大,当外墙砌体抗剪强度不够时就会引起墙体开裂。 2、混凝土外墙裂缝引起的渗漏 由地基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形引起的混凝土开裂,其表面的蜂窝、麻面、孔洞如处理不当易引起渗漏。 3、砌体外墙缝隙引起的渗漏 框架结构的填充外墙、脚手架眼填塞不实、穿墙管线等部位塞灰不严密,都会留下渗水通道,造成砌体渗漏。 4、外墙装饰面施工质量不良引起的渗漏 在施工前没有按施工要求堵塞墙体上的空洞和缝隙;饰面砖勾缝用砂浆标号太低、勾缝不认真;饰面砖粘贴不实,出现空鼓,形成储水囊均会引起渗漏。 5、基层过湿、过干裂缝引起的渗漏 饰面抹灰时由于浇水过量,在基层有浮水的情况下就急于抹面,容易产生流坠开裂;浇水不匀,局部干湿差别过大,面层也会因干缩不匀而产生裂缝。 三、外墙渗漏的原因分析 (一)、建材的原因 1、墙体材料。一方面,由于使用了新型的墙体材料(如加气混凝土砌块、空心水泥砖等)但缺乏相应的经验,造成了渗漏;另一方面,现在建筑多为框架结构,外墙砖仅起到填充作用,在温差作用下,砖与混凝土柱之间容易出现裂缝,引起渗漏。 2、外墙装饰材料。如现工程多采用的外墙饰面砖是不透水性材料,其粘结材料一般为水泥浆,灰浆的不饱满或勾缝水泥浆也易形成空腔,形成细小的裂缝,这样水在风压的作用下就可钻进饰面砖内的空腔,造成渗漏。 3、外墙抹灰。现在外墙抹灰一般用水泥砂浆,其强度、刚度均比砖墙高出许多,再加上外墙因结构垂直误差,用抹灰厚度去调平的因素,使得外墙抹灰层常出现开裂现象。 (二)、设计的原因 1、现在的很多设计方案,设计者不设窗楣线和滴水线,只做鹰嘴构造,窗一般置于墙中,这样外窗楣就只有5-6cm,所以雨水在风力及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就很容易越过鹰嘴线,造成漏水。 2、有些设计外墙饰面砖设计成拼缝,砖之间就没填缝材料;更易造成漏水; 3、外墙饰面为涂料的,缺少保护层,由于温差变化大,涂料层和抹灰层的冷缩热胀比较频繁而产生裂缝,而设计对此类墙面没有具体的抗裂要求;外墙预留洞口没有防水设计,往往也是漏水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施工的原因 1、施工不当引起裂缝。在砌体施工中没有严格按施工规范,砌筑砂浆不饱满;砂浆的强度不达标或干砖上墙,使砂浆中的水分砖吸收,造成砂浆强度偏低,从而砖与砂浆分离;砌体墙面、凝土墙面等基层面的灰尘、污垢和油渍没有清除干净,使打底砂浆与基层粘结力差;阳角结合处,由于抹灰时间间隔过长、操作方法不当,封口结合不好等原因引起的裂缝。

2、外墙饰面砖和打底层砂浆粘结力不足。外墙面没有留置分隔缝;穿过外墙的管道和预留没作仔细的密封处理;外墙窗安装没做好防水密封处理;饰面砖缝多采用擦缝形式,灰浆难以进入饰面砖内;砖缝存在不密实,有砂眼、孔洞、开裂;外墙抹灰层一次性太厚,又未采取适当加强措施而产生裂缝。 3、在粘贴瓷砖时,由于施工时砂的密实性和饱满度不够,形成许多相通或不相通的空腔,雨水进入后便形成了蓄水腔;贴面瓷砖是在高温条件下烧结而成,本身具有密实性,通常情况下具有不透水性,但是由于勾缝不密实,雨水通过瓷砖勾缝处的微裂缝会慢慢地渗透至建筑物的内部,产生局部的渗漏,导致室内墙壁潮湿的情况。

四、外墙渗漏的预防措施 (一)、设计层面的预防 1、外墙的设计要求具有防水概念和功能设定,并在设计图纸上明确分隔缝留置。 2、对外墙涂料饰面要进行打底砂浆和涂料层的抗裂措施。 3、工程要有伸缩缝、变形缝的设计及其防水细部要针对施工实际的可行性确定等。 (二)、对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 1、施工技术人员要对工人进行技术介绍,同时加强检查。 2、对砌筑工程质量的基本要求是:横平竖直、砂浆饱满、灰缝均匀、上下错缝、内外搭砌、接槎牢固。 3、施工人员要加强砌砖工程质量检查,要求每一皮砖的灰缝横平竖直、厚薄均匀。竖向灰缝不得出现透明缝、瞎缝和假缝。 (三)、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墙体砌筑。严格控制砂浆配合比,混合砂浆中强化使用石灰膏;加强框架柱与墙体交接处的施工;确保砌筑砂浆饱满度;外墙砖外侧需随砌随收缝,保证灰缝密实;砌体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8米;外墙砌体的转角处和内外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不能采用留垂直凹槎或凸槎接口的砌筑方法;避免顶层窗下八字裂缝、竖向裂缝出现,采用在顶层窗台加通长配筋混凝土封顶窗盘的方法,增强刚度,消除裂缝。 2、抹灰层。基层必须处理干净,并提前1天浇水湿润基层;混凝土面必须毛化处理;不同材料墙体交接处必须挂加强网处理,避免受温度变化收缩不均匀影响而产生裂缝;罩面成活后第2天浇水养护,坚持7天以上;当抹灰层总厚度不小于35mm时,严格按施工技术措施执行;外墙抹灰的接槎,应留在与墙柱、墙梁、剪力墙和楼面的接缝处错开3-5cm的部位。 3、贴砖施工阶段。抹灰前墙面浇水湿润透,砂浆具有好的和易性和粘结强度,底层砂浆与中层砂浆合比应基本相同;采用防水防渗漏彩色填缝料进行外墙砖填缝;镶贴时,在面砖背后满铺粘结砂浆,镶贴后,用小木槌轻轻敲击,使之与基层粘结牢固;贴完每一皮后须将砖上口灰刮平;收缝时使用圆形器具推缝,并要求砖缝光滑平顺,严禁有砂眼、孔洞;饰面块材在使用前清洗干净,隔夜用水浸泡,晾干后使用;外墙镶贴饰面块材要牢固。 4、外墙涂料饰面。控制好基层的龄期、含水率及碱度,保持基层表面干净;底层抹灰砂浆和涂料底层腻子需掺加抗裂纤维,底层腻子使用耐水腻子;避免阴雨天或潮湿环境下喷涂作业。 5、屋面、女儿墙、露台及浴厕外墙等混凝土翻边要求与楼面混凝土一次成型,高度120-150 mm;伸缩缝两侧的墙体随砌随抹灰;顶部需按图纸或图集大样封盖;外立面按图集或图纸大样处理;穿墙管道需设置套管,套管应里高外低。 五、结语 外墙渗漏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产生外墙渗漏,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只要严格切实按规范、规定执行,认真核实每一个步骤,同时积极学习、应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就能有效地控制外墙渗漏问题,解决建筑工程外墙渗漏这个质量通病。 参考文献

1、《房屋渗漏通病与防治》。

砌砖实训总结第5篇

【关键词】长距离;砖混电缆沟侧壁;变形倒塌;施工

前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力度也越来越大,由于现代城市中有很多高层、超高层建筑物,如果采用传统的架空线路方式进行电力输送时,不仅会对城市的市容造成一定的影响,还会对城市高层建筑的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因此,在城市中,很多架空线路改成了地下电缆。

1 工程概况

某住宅小区处于城市的繁华地带,为保证该住宅小区有充足的电力资源,需要从城市工业区的发电厂输送电力,由于发电厂和该住宅小区的距离比较远,并且该小区处于城市的繁华地区,不能采用架空线路的方式进行输电,只能采用电缆输电的方式进行电力输送。在进行电缆沟施工时,为避免电缆沟侧壁出现变形倒塌的现象,施工单位采用了一种支撑电缆沟侧壁防倒塌墩进行支护。该防倒塌墩的主体结构为混凝土结构,正面高度为1.45m、宽度为2.08m、侧面宽度为40cm,防倒塌墩的设计剖面图如下所示。在施工过程中,电缆沟每隔20m设置一个防倒塌墩,防倒塌墩和电缆沟侧壁以拉结筋的方式进行连接。

电缆沟侧壁防倒塌墩剖面图

2 施工工艺

在进行施工前,首先要将施工现场的垃圾、杂物等清理干净,确保施工现场的清洁度,施工前,施工人员要对施工使用的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施工设备能安全稳定的运行,从而为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在施工前,施工单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在进行施工时,施工人员要对铺设的电缆线路进行测量、定位、放线,然后在事前确定的施工面进行开挖操作,在开挖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施工面开挖到设计的高程后,施工人员要根据规定对底面进行整平,然后浇筑混凝土垫层,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要注意混凝土的振捣。在开挖电缆沟的过程中,要每隔20m安装一个防倒塌墩,同时要在两个防倒塌墩之间砌筑砖墙,当砖墙砌筑到电缆沟顶部时,要在止口梁处浇筑混凝土,当混凝土梁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拆模施工。拆模结束后,施工人员要依次对电缆沟内部的每个部位进行抹灰处理,确保电缆沟的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当防倒塌砌筑墙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施工人员要铺设预制的盖板,并对电缆沟外侧的空地进行回填、压实,最后将施工现场清理干净,结束施工。

3 施工的控制要点

3.1 测量放线

为保证长距离砖混电缆沟的施工质量,在进行施工时,首先要对电缆的设计路线和现场情况进行校验,然后进行测量、定位、放线。在测量放线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保证高程基点及坑边线的基线位置符合设计要求,然后使用水平仪测定基坑内的基线,同时要确定水平点,从而为施工复测提供方便。测量定位放线施工常用在旧路面电缆沟施工,一般会使用混凝土切割机对旧路面进行开界,然后使用电动锤机进行路面打凿。

3.2 施工面开挖

在进行施工开挖时,刚开始要使用机械进行开挖,当接近设计高程时,要改用人工开挖,从而保证电缆沟的高程满足设计要求。在进行施工面开挖前,施工人员要和管线部门做好联系,查清楚各专业管线的走向,避免开挖过程中,对管线造成损坏,从而对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

3.3 混凝土施工

施工面开挖结束后,施工人员要及时采用电动打夯路机对底层进行夯实处理,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在浇筑混凝土前,要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搅拌质量符合相关规定,不会出现混凝土离析的现象。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底板的平直,同时要使用100×100的木枋对混凝土进行限位,混凝土浇筑结束要使用平板振动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然后要注重对混凝土进行保养,从而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4 砌筑墙体

在进行砖墙体砌筑前,施工人员首先要确定墙体的砌筑方向及进行复测,使用灰砂砖进行砌筑时,要在砌筑前24h内,用水将灰砂砖淋失透水,在墙体砌筑过程中,要保证使用的砂浆搅拌均匀,不会出现离析的现象,砖砌体要保证横平竖直,灰缝要均匀饱满。施工人员在进行砌筑时,可以采用挤浆法、三一砌砖法等方法,三一砌砖法是指在砌筑过程中要做到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随手将挤出的砂浆抹掉。施工人员在砌块过程中,要注重自检,如果发现砖块出现偏差现象,要及时纠正过来,要特别注意不能采用撞砖的方式进行纠正,防止对墙体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3.5 混凝土止口梁施工

在进行混凝土止口梁施工时,首先要制作好模板,在制作模板过程中,要保证模板的托架牢固、支撑合理、模板拆卸要方便。在本工程中,施工人员采用18mm的建筑夹板制作模板,采用20mm的二松木板条当支撑和压脚,模板制作完成后,使用钢筋进行绑扎,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操作,混凝土浇筑结束后,要淋水保养,同时进行拆模操作。

4 施工质量控制

在进行长距离砖混电缆沟施工时,要特别注重施工质量的控制。开挖电缆沟土方前,技术人员必须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包括挖沟断面、地下管线分布情况、堆土位置、施工技术、安全措施等,同时要专门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配合施工人员进行开挖,在开挖过程中要及时对开挖高程和宽度进行测量,避免出现超挖现象。在浇筑混凝土垫层前,必须将底层夯实、找平。在制作安装模板时,施工人员要使用水平尺、直角尺、米尺、线锤等工具对模板的每个部位进行详细的检查,确保制作的模板符合设计要求。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对电缆沟的施工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正式施工前,施工单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不断提供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5 总结

将防倒塌墩应用在长距离砖混电缆沟施工过程中,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电缆沟侧壁变形倒塌的问题,还能极大的提高施工进度,因此,施工单位在进行长距离砖混电缆沟施工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应用防倒塌墩,从而有效地提高长距离砖混电缆沟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宗延.电力电缆施工[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砌砖实训总结第6篇

关键词:新型墙体材料 轻质砌块 防治

近年来,各种轻质砌块等新型墙体材料得到广泛使用。但由于设计与施工对砌块性能的了解不够以及生产监管力度不到位,各种轻质砖墙体开裂的原因较多,只有严格执行有关砌体规范,从生产、设计、施工各方面层层把关,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针对砌体开裂精心施工,才能消除新型砌块墙体开裂的质量通病。

一、裂缝原因分析

1.材质问题

由于轻质砌块容重轻,用作非承重墙体时较红砖有较大优越性,但也有其缺点,一是收缩率比粘土砖大,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容易引起不同程度的裂缝;二是砌块受潮后出现二次收缩,干缩后的材料受潮后会发生膨胀,脱水后会再发生干缩变形,引起墙体发生裂缝;三是砌块砌体的抗拉及抗剪切强度较差,只有粘土砖的50%;四是砌块质量不稳定。由于砌块自身的缺陷,引起一些裂缝,如房屋内外纵墙中间对称分布的倒八字裂缝,建筑底部一至二层窗台边出现的斜裂缝或竖向裂缝,屋顶圈梁下出现的水平缝和水平包角裂缝,在大片墙面上出现的底部重、上部较轻的竖向裂缝等。

2.设计问题

(1)设计者重视强度设计而忽略抗裂构造措施。长期以来,人们对砌体结构的各种裂缝习以为常,设计者一般在强度方面作必要的计算后,针对构造措施,绝大部分引用国家标准或标准图集,很少单独提出有关防裂要求和措施,更没有对这些措施的可行性进行调查或总结。

(2)设计者对新材料砌块应用不熟悉。设计单位对新材料砌块的性能和新标准的应用尚在认识探索之中,因此或多或少存在设计缺陷。主要有:①非承重砼砌块墙是后砌填充围护结构。当墙体的尺寸与砌块规格不配时,难以用砌块完全填满,造成砌体与砼框架结构的梁板柱连接部位孔隙过大容易开裂;②门窗洞及预留洞边等部位是应力集中区,未采取有效的拉结加强措施时,会由于撞击振动而开裂;③墙厚过小及砌筑砂浆强度过低,使墙体刚度不足也容易开裂;④墙面开洞安装管线或吊挂重物均引起墙体变形开裂;⑤与水接触墙面未考虑防排水及泛水和滴水等构造措施使墙体渗漏。

3.施工问题

施工单位缺少培训和实践,施工方法、工具、砂浆等都沿用了粘土烧结砖的做法,对砌筑高度、湿度控制缺乏经验,加上施工过程中水平灰缝、竖向灰缝不饱满,减弱了墙体抗拉抗剪的能力以及工人砌筑水平的不稳定都导致墙体出现裂缝。 转

二、裂缝防治措施

1.材质质量的控制

轻质砌块质量性能指标中,对于墙体裂缝的产生影响最大的是收缩性,而相对含水率是反映收缩性的重要指标。为此,要求轻质砌块特别是轻集料混凝土小砌块必须经28天养护方可出厂,且使用单位必须坚持产品验收,杜绝使用不合格产品。

2.把好构造设计关

预防新型轻质砌块墙体裂缝,必须以建筑设计为重点。设计者应根据《非承重砼小型砌块砌体工程技术规程》、《非承重砼小型砌块砌构造》及有关规范的要求,结合建筑使用功能及各种材料的特性,采取有效的构造措施,方可避免墙体开裂渗漏。

3.施工防治措施

(1)施工单位应选择当地具有准用证的合格生产商。签订合同时,要明确砌块进入施工现场时间,生产商必须保证龄期的问题,并承担相应责任。(2)施工单位应对进场砌块加强检测。(3)砌块进场后,尽快运入已放好线的施工楼层,分散堆放至砌筑位置,并应事先做好防水措施,保证主体结构养护用水,以及雨水不流入楼层。为尽量增加砌块龄期,宜在间隔一周后再进行砌筑,并且应采用电热法测定砌块含水率。当含水率低于15%时,方允许施工。(4)针对砌块的特点,在砌筑前,不应再提前浇水湿润,以避免因浇水不均匀造成砌块含水量增大。而应采取在砌筑时,铺砂浆前,在砌筑面上适量浇水的作法。(5)加强圈梁、构造柱的设置,墙长超过4米应设构造柱,墙高超过3米,应设圈梁。墙长及层高较大且有门洞时,构造柱的设置应首先保证洞口两侧,以避免洞口角部收缩裂缝。当主体结构未留钢筋,或位置偏差时,必须采用植筋。(6)由于易受空气湿度影响,以及与框架结构存在变形差,宜将墙体两侧拉结筋拉通,提高抗裂能力。(7)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施工,保证砂浆强度,以及灰缝饱满(尤其是竖缝)。(8)砌筑完成后,要坚持洒水养护,以减少砂浆的干燥收缩。

三、结语

综上所述,各种轻质砖墙体开裂的原因较多,只有严格执行有关砌体规范,从生产、设计、施工各方面层层把关,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针对砌体开裂精心施工,才能消除新型砌块墙体开裂的质量通病。有必要对新型墙体材料的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并采取合适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加以防治,确保工程质量。

砌砖实训总结第7篇

关键词: 汶川大地震 建筑结构 装饰结构 震害 反思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发生在四川汶川县的8级地震,是我国建国以来破坏性最大的一次地震。据测量,震中位于汶川县至北川县一带,极震区烈度高达Ⅺ度。该次地震对人们的生命带来了极大灾难,对财产造成了极为严重破坏,至今灾区人们对地震仍存有余悸。

5.12汶川大地震,使该地区80%以上的建筑结构、装饰结构被毁于一旦。纵观汶川大地震,在同样震级的影响下,为什么有些建筑和装饰结构一倒无遗,而另一些建筑和装饰结构却岿然不动?这不得不引起建筑界和装饰界的高度重视和反思。本文结合汶川地震灾害的实际,谈谈建筑界应作哪些反思?希望通过总结5.12汶川大地震的经验和教训,能引起广大工程管理和技术人员的思考和讨论,共同为建设美好家园做出应有的贡献。

1 受强烈地震的房屋结构类型基本情况

在汶川县等地的房屋建筑中,受强烈地震的房屋结构类型主要有钢筋砼结构、砖砌体结构、底框结构、钢结构、木质结构和土墙结构等。正因为房屋结构的不同,它们对地震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其震害大小亦是不同的。

2 不同类型房屋结构的震害特点

2.1框架结构震害

根据统计,在该次汶川地震中,多、高层钢筋砼框架结构房屋基本达到抗震设防目标,主要表现为框架柱和填充墙的破坏、楼梯间的破坏、装饰面层脱落,次梁与楼盖一般损坏较轻。

位于高烈度区的框架结构一般为中等或严重破坏,柱端产生水平裂缝,梁端产生垂直裂缝与斜裂缝,节点砼轻微压碎、钢筋轻微弯曲,填充墙产生较多的交叉斜裂缝,装饰面层破坏或脱落,但有局部倒塌现象。

在低烈度区,框架结构一般基本完好,砖填充墙大多完好,少数轻微破坏,主要震害表现在框架节点或柱端砼的破坏和装饰结构面层的破坏。

2.2 砌体结构房屋震害

本次地震受灾地区的砌体结构和底框砌体结构房屋,一般是上个世纪80年代左右修建的,其设防烈度为6~7度,一般没有进行抗震设防。据测定,汶川等地区的实际烈度大大超过了设防烈度,有的甚至达到11度。因此,这类房屋建筑根本就无法抵抗如此大的地震烈度,造成极为严重震害这就不足为奇了。

(1)强震烈区震害极为严重

根据现场勘察,在北川、汉旺、映秀等高烈度区90%以上倒塌或严重破坏,一些建筑群或临街建筑成片倒塌,即使未倒者,其破坏也相当严重,已不能再继续使用。

(2)中烈度区砌体结构和底框结构震害比较严重

中烈度区的砌体结构和底框结构震害比较严重,部分房屋倒塌,多数严重破坏或中等破坏,同样不能再继续使用。

底部框架结构的房屋,即使地震烈度不太高,多数由于底部框架结构的破坏,而造成了砌体结构房屋的倒塌,同样不能再继续使用。

绵阳等地较低烈度区,其砌体结构少数严重破坏或中等破坏不能继续使用外,多数为装饰面层破坏或基本完好,通过加固可继续使用。

(3)砌体、装饰结构无抗震设防震害严重

在强震烈区和中烈度区,虽然汶川县等地大多数砌体结构房屋全部倒塌,但是仍有部分砌体结构及装饰结构基本无破坏或无破坏。这类砌体结构房屋能经受住如此大地震烈度,其主要原因是进行了抗震设防,即设置了钢筋砼构造柱和圈梁及钢丝网。由此可知,砌体结构设置构造柱和圈梁及钢丝网是抵抗强烈地震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2.3 工业厂房震害

汶川等地的旧式工业厂房主要为钢筋砼柱构成的单层排架体系,一般为预制钢筋砼屋面板或轻钢屋盖,近些年来,工业厂房大多采用全钢结构新型的厂房。

(1)钢筋砼柱排架体系

对于高烈度区的钢筋砼柱排架体系的工业厂房,由于该类结构系刚性结构,其物理力学性能类似于钢筋砼框架结构。柱子整体倒塌的比较少,阶梯柱上段破坏较多,尤其是屋盖、维护墙体破坏严重,但这类结构只要进行必要的维护就能使用。对于烈度稍低的地区,厂房主要是维护结构损坏或天窗架破坏。

(2)钢结构柱排架体系

因钢结构柱排架体系的工业厂房,其物理力学性能优于钢筋砼框架结构体系,故即使在高震裂区,厂房的破坏较轻,抗震性能较好,主要受力构件保持良好,次要构件被破坏,主要表现在围护结构垮落,屋架下弦水平支撑弯曲等,这类结构一般均能继续使用。

2.4 村镇建筑的震害

在汶川等地的村镇建筑中,其结构类型主要有砖混结构、砖木结构、石木结构、土木结构等,以平层和两层居多。这类村镇建筑具有成本低、施工简便、符合当时的时代特点。鉴于当时的条件,一般都没有进行抗震设计和采取必要的抗震措施,经过该次地震后受损普遍严重,在极震区部分村镇几乎被夷为平地。

3对汶川地震灾后的反思

(1)加强对地震灾害的认识。地震是伴随地球运转的一种自然现象,它可能是千年一遇或两千年一遇,具有预见性不强的特点,往往人们会认为离我太远,与已关系不大,因而在设计、施工和监理上往往重视不够,以致造成工程施工和质量上存在一些瑕疵,一旦地震来临,就会暴露无遗。加强人们对地震灾害的认识,规范在建筑领域的行为,提高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和监理的工作质量,无疑对减轻地震灾害的损失,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2)重新改变设计理念。该次地震建筑物震害表明,经过抗震设防的建筑,震害明显比未抗震设防的建筑轻。按照新抗震规范设计建造的建筑,震害明显比按老规范设计建造的建筑轻。此次地震烈度远远大于抗震设防烈度,如何确定合理的设防烈度有待研究。此次地震中大量的框架结构柱的破坏明显比框架梁严重得多,对强柱弱梁的设计理念有待重新思考。

(3)改进不良的施工习惯和方法。5.12地震灾后反映出过去在施工上存在有不良习惯和方法,如框架节点箍筋不规范做法、上下柱端、梁端、墙身等的施工缝不恰当处理等都引发了较严重的地震灾难性破坏。无论哪种结构的施工,只要改变不良的施工习惯和方法,按建筑施工质量和验收规范进行施工,就能保证建筑结构具有较强抗震能力。

(4)改外墙面砖为防水涂料。外墙面砖作为装饰面层,是靠水泥砂浆的粘结力与墙结合,它一旦遇到地基沉降、地震震动,装饰面层便会大面积剥落乃至伤人。对高震区的房屋应改外墙面砖为外墙涂料,这样不仅能改变其物理性能、增加美观度和降低装饰成本,而且还可增强抗震的破坏性能。

(5)加强对农村自建房的指导。当前,农民的房屋政府还不可能包揽修建,但可由当地政府提供按村镇建筑抗震规范设计简单实用、经济有效的多种户型,让农民朋友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同时在技术上应加以指导,砖混结构增设构造柱,改进预制构件与砖砌体的连接方法,是增强砖混结构的重要的技术措施之一。

砌砖实训总结第8篇

关键词:二次结构;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 C35 文献标识码: A

1、工程概述

本项目为南京海峡城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为35万平方米,位于南京市扬子江大道淮河路。目前在建的C1#、C2#、C3#楼是海峡城一期工程的一部分,均为24+1层,层高3m,总高为81.6m,总建筑面积约为71327。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整板基础,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使用年限50年。根据设计文件要求二结构外墙砌体采用MU15混凝土实心砖,内墙采用MU10混凝土多孔砖,DMM7.5水泥砂浆砌筑。

2、二次结构工程存在的施工问题分析

2.1、组织管理方面

参建单位一般对主体结构施工都比较重视,比如模板、钢筋、混凝土工序和各项进度安排。但是,一旦主体结构封顶,工人们的精神往往就会松懈下来,陶醉于主体结构完工的盲目乐观情绪,容易忽略对二次结构施工难度与复杂性的充分考虑。正是由于二次结构施工工作层面小而多,工序工种相互交叉繁杂,而施工组织与管理乃至监督上缺乏紧张有序和认真扎实的态度与措施,组织指挥跟不上,技术交底不到位,任由操作班组自行其是,因此在二次结构施工时容易产生诸多质量问题。

2.2、材料使用方面

目前,二次结构的填充墙多数设计使用的是国家推广的轻质材料,如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加气粉煤灰砌块、石膏砌块和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等。其实无论使用哪种砌体材料,都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养护时间,使其完成自身强度增长和稳定变形。然而工程中由于抢工期、赶进度,或者采购供应方面的原因,砌体材料刚出窑甚至还冒着腾腾热气就被拿来砌墙了。而且材料采购计划过于笼统简单,进场砌块只有一种规格尺寸,并没有准备特殊规格尺寸的配块,包括墙顶需要斜砌的实心块体材料等,导致砌块被任意切割、随意填塞。

2.3、施工工艺方面

当下施工操作人员缺乏专业技能培训已是不争的事实。墙体材料已从实心粘土砖发展到空心粘土砖、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不同的材料有各自不同的特性和工艺要求。而实际工作中凭(老经验)施工操作者时有所见,甚至不事先排砖且随意切割成任意大小就上墙,墙顶缝隙胡乱填塞,整面墙体一次砌到顶,这些做法势必产生许多质量隐患。

3、优化二次结构工程施工控制要点

3.1、绘制二次结构展开图

二次结构施工前,根据建筑图、砌筑节点和砌体材料规格画出每面墙的排砖和门窗洞口、门窗锚固块、砼预制块、腰梁、过梁、构造柱的位置及尺寸图,粘贴于楼层内对应二次结构旁的剪力墙表面,砌筑等人员依据此展开图进行主体二次结构的施工,采取该措施大大地方便了工人的操作,同时也避免了墙体组砌不合理和砼构造措施漏设、错设等情况的发生,保证了施工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户型二次结构深化图及二次结构展开图。

3.2、二次结构深化设计

要做好对使用墙体砌体等块材、钢筋、水泥、砂石等材料的复验,以及水泥砂浆、混合砂浆、抹灰砂浆、混凝土配合比等确认工作。标明砌筑墙体所使用的材料和根据砖的模数排列砖块组合方式,这对单排孔小砌块显得尤为重要,当尺寸调整后不符合主规格块体的模式数时,应使其符合辅助规格块材的模数,否则会影响砌筑的速度和质量。墙顶构造要与一次结构有可靠连接的施工技术要求方法,构造柱及门边柱的具体平面布置和截面尺寸及配筋,门窗等各种洞口的预留位置尺寸、标高,窗下墙的标高和窗台压顶截面尺寸和配筋等要求,在绘制立面详图及节点大样中体现出来,这些内容是二次结构深化设计的重点。

3.3、砌体工程

砂浆搅拌机作业准备:一是对粘土砖进行浇水工作,因为粘土砖的特性所限,所以要在正式砌筑前一天对其进行湿润的过程,一般通过浇水来湿润,浇水的多少要根据情况来进行,必须坚持适度原则,在雨季浇水要少,在冬季浇水要考虑温度的影响。二是对砂浆进行搅拌工作,砂浆的配置的比率应该符合规定的标准,一般都采用机械搅拌,一定要控制好搅拌的时间。三是对砖墙的砌筑工作。首先是组砌,要选对组砌方法,根据选择的组砌方法,进行组砌工作。其次是排砖工作,排砖的时候要根据规则进行,在进行第一次砖撂底工作时,尤其要注意位置的选择,转体的排列等很多工作,在对门窗进行组砌的时候,要认真核对尺寸,在尺寸合适的情况下,再进行下面的工作,如果尺寸不符合规范,必须通过一定的措施进行调整。在对门窗位置进行调整的时候,要注意取暖设置的安装不会影响到门窗的开关,否则会对后期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再次,就要进行选砖工作,选砖的原则是无破损,无裂缝,色泽均匀,棱角整齐,没有弯曲,形状大小一样的砖体,这样便于后期施工。

3.4、抹灰工程

基层处理:抹灰工程必然会使用到混凝土,混凝土的结构比较复杂,包括水泥、砂石、水分等,按照比例合成的材料,通过一定的手段得到成品,混凝土本身具有承压能力高,高强度,使用时间长的优点,符合建筑施工使用的需求,在目前的建筑施工中使用起来比较方便,所以目前对它的使用很普遍。这里的施工队混凝土的要求高,混凝土的表面不能太光滑,必须要不平整,要采取措施使其粗糙不平;吊垂直、套方找规矩:分别在门窗口角、垛、墙面等处吊垂直,套方抹灰饼,并按灰饼充筋后,在墙面上弹出抹灰灰层控制线;抹面层砂浆:面层砂浆的抹灰施工,实在地层砂浆施工完成以后的第二天。最开始的工作要把墙面打湿,保证墙面的湿润程度,面层砂浆的涂抹要保证合理的配备比例,确保比例配备正确以后,才能用于涂抹工作,要保证砂浆的配比是合理的,模子的设计也是要合理的,不要把砂浆弄到模子里,这样会影响成品的质量。其次砂浆涂抹的厚度也要有所掌握,严格按照规定来,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恰到好处的厚度才是合理的。再次灰浆涂抹要保证密实,要能够比较牢固的贴在墙上,不能掉落。最后砂浆的涂抹工作完成以后,要做好检查工作,确保没有问题以后进行晾晒。

3.5、质量验收要求

主控项目验收标准,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办法:检查砌块的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和沙浆试验报告;一般控制项目验收标准,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一般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腰梁、构造柱及拉结筋的位置、锚固和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填写工序报验单,并进行隐蔽验收;工程资料的核查,检查砌块和预拌砂浆的产品合格证和复验报告。检查砂浆强度试块强度检验报告。检查工序报验单。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检查砌体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观感质量的检查,墙面干净整洁,灰缝横平竖直、厚度均匀。墙面上下错缝,转角和T型接头处搭砌方法正确。砌块模数排版、组砌得当。

总言之,当今,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工程建设量逐年递增,又值国家大规模建设保障房规划的实施,市场上各参建施工单位面临的劳动力紧缺日趋加剧,经验丰富、技术成熟的施工作业人员更是供不应求,另外,社会各界对保障房建设质量的关注度更高、期望值更大。事实证明,该项目通过推广应用一些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规范、统一了施工作业人员的施工做法,杜绝了质量通病,保证了工程质量,提升了保障房的建造品质。

参考文献

[1]贾哲,燕海.二次结构工程中的施工控制要点[J].天津建设科技,2014,S1:4-6.

[2]黎洪光.浅谈框架薄壁柱结构住宅楼中二次结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安徽建筑,2014,04:85-86+102.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