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学生德育教育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8 15:26:11

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学生德育教育论文第1篇

1.1调查对象的选取

本次调查以山西省S医科大学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1300份。收回问卷1173份,有效问卷1095份,有效回收率为84.2%。其中男生占45.6%,女生占54.4%;一年级学生占15.4%,二年级学生占17.3%,三年级学生占17.7%,四年级学生占18.4%,五年级学生占31.2%(由于五年级临床实习的学生较多所以相应的比例较大)。调查对象的专业选取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专业(占43.6%)、麻醉学专业(占23.7%)和医学影像专业(占18.6%)。为了保证样本的普遍性,对药学、公共卫生管理等医学相关专业(占14.1%)的学生也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的专业分布能集中有效地体现出样本的医学特性,同时,调查样本数量占总体数量的50.0%以上,能有效代表S医科大学的总体情况。

1.2调查方法

本研究将网络影响下医学生的医德教育状况分成30个项目。主要围绕:当前学生的上网情况及对医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当前医学生对医德的认识和医德教育现状;校园网络建设对医德教育的影响这三个维度进行调查。

2调查数据与分析

2.1当前医学生的上网情况

第一,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比较强,而且上网条件日益便利,学生每天都通过手机或笔记本电脑上网浏览网页,并将其作为他们每天必做的一项事务。学生的上网时间大多集中在中午和晚上的课余时间占58.9%,42.6%的学生全天合计上网时间在3个小时左右,利用上课时间上网和全天上网时长超过5个小时的学生分别占17.49%和20.5%。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能够较为合理地掌握上网时间,但是仍有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差,上网时间过长,尤其是在上课和自习时间上网,影响上课和学习,甚至有些学生存在沉迷网络的现象。第二,学生对纷繁复杂的多元化网络信息普遍持相信态度,而且缺乏对有价值信息的甄别和筛选。学生对网上内容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考虑的很少,大多数学生都认为网上信息基本都是真实的,见表2。第三,大多数学生对网上的不良信息能够做到自觉回避,但仍有一部分学生浏览过不良网站,甚至有些学生上传过不良信息,见表3。

2.2医学生对医德教育的认识程度和医德教育状况

第一,大多数医学生能够认识到医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对什么是医德教育和医德教育的意义认识不足。医学生对“医德教育”的概念和内容了解的不够全面。另外,学生们没有真正了解医德教育的目的,也没有正确认识到医德教育的意义所在,见表4、表5。第二,学生们普遍认为医患矛盾突出与医德医风的教育与引导不足有着直接关系。学生们认为当前社会的医德医风总体较好,但医患矛盾突出的主要原因仍是医生的职业道德滑坡,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医德教育不足有很大关系,见表6。第三,当前医学生课程中都设有医德教育的相关内容,但学生对医德教育的满意度偏低,学校对医德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见表7。

2.3当前校园网络建设情况与网络医德教育现状

学生不能自觉有效利用校园网络资源(见表8),校园网的教育功能被大大削弱。校园网站中缺乏思想道德教育的相关内容,更缺乏关于医德教育的相关专题(见表9)。学生们对运用校园网络进行医德教育的需求较为强烈(见表10),但网络上关于医德医风方面的负面信息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医德教育的社会舆论环境较差。

3对策建议

3.1讨论

根据调查结果得出以下结论: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日益增强,网络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的改变也越来越明显。“这些改变,一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者作为‘意见领袖’的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使得他们的主体权威受到了质疑和挑战”[1]。由于学生的自控能力和道德判断力较弱,学校又缺乏对学生上网行为的有效规范和正确引导,很容易使学生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其次,学生对当前社会医患矛盾日益突出和医生道德水平明显滑坡等现象比较关注,并能由此认识到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的重要性,但对医德教育内涵的理解存在偏差,对医德教育的意义认识得不够深入;第三,学生对接受系统而全面的医德教育表现得较为期待,但现有的医德教育内容和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网络化社会的需要。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医德教育向着更加系统化、全面化的方向发展。

3.2对策及建议

学生德育教育论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同时指出:“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中心工作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针对新时期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特点,深入分析当前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缺失,积极创新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刻不容缓。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学生的价值取向受到多元价值的侵袭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消极堕落甚至功利、腐朽的思想及生活方式总是以各种形式渗透进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与价值选择,个人信仰更趋于现实,价值取向由单一型向多样化发展。长期以来,我们注重从学校层面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德育论文,但常常忽视对社会多元文化背景的思考,致使我们的教育和引导显得苍白无力,种种迹象表明越来越多的学生在个人信仰方面理想主义正在退出主导地位,取而代之的是现实主义和功利主义。不少学生急功近利思想较重,缺乏远大理想目标,学习浮躁动力不足,得过且过,眼高手低,不愿深入基层,轻视实际工作和服务工作。

2.学生素质差异呈扩大化趋势

高校扩招后的生源差距扩大,学生素质差异呈扩大化趋势。首先表现在学习基础上的良莠不齐,部分学生对大学教育适应性差,学习目标不明确、上进心缺乏、自律能力不强,有些还存在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使得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复杂性大大增加。其次表现在学生的依赖性强、独立性差、意志力弱、吃苦精神欠缺。由于他们在无挫折、无约束的环境下成长,缺乏挫折的经历与接受挫折的心理准备,社会阅历缺乏。

3.互联网的负面影响

互联网以其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受到冲击。有的学生对网络或其他一些新闻传媒的信任度甚至超过了正规教育。但其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样不可小视。据有关统计,目前在互联网上,英语内容约占90%,这说明我们正面临着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西方国家在通过网络将其意识形态、世界观和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等四处传播并强加于人。这对于任何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来说都是非常危险的论文开题报告。一些学生由于自我控制能力不强,长期沉溺于网络世界,不能实现虚拟空间现实和客观现实的角色转换,从而产生严重的心理异化现象。如出现孤独不安、情绪低落、紧张焦虑、责任感缺乏和欺诈心理,形成人格扭曲。

4.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不强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还不够强,脱离实际的倾向依然存在。一些高校对于实践活动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认识不足、投入不够,行之有效的实践教育途径不是很多。二是时效性差。思想政治教育最讲究时机,否则就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据资料显示,目前学生最关注的问题是就业压力、学习压力和经济困难。然而很多高校却没能及时地抓住和有效地利用这个契机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比较单调。学生党团活动创新不够,吸引力不强。四是辅导员队伍数量不足,素质参差不齐,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此外辅导员缺少必要的提升和完善的途径,很多辅导员变相成为“生活教师”。

5.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落实不到位

国家针对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出台了不少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为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内部管理机制改革提供了制度和法规的保障。但是,部分学校在全面落实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时不到位,如在如何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如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如何把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道德培养紧密结合起来等问题上,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政策指向与教育行为还没有完全一致。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路径选择

1.大力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进程

一是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要把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的重点德育论文,运用这些主要媒体环境直接参与塑造、改造教育对象。通过对社会重要载体进行强有力的控制和引导,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导的理想信仰和价值观念,以此来教育、引导以及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选择。二是要发挥社区育人功能。学校要积极参与建立并充分利用社区教育平台,发挥各种社会教育资源在学生健康成长中的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层空间。三是要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对接和融合。要善于利用丰富的社会信息资源,丰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帮助学生客观地、理性地认清社会形势、顺应社会主流、参与社会竞争。要继续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改革力度,让学生在社会中接受教育,以此来改造主观世界;要以“志愿服务”“生存训练”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帮助学生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2.着力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

一是要着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认同。在世界文化多元化,在世界文化交融的今天,我们既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文化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又要正确对待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关系;承认和尊重文化多样性;坚持民族文化主导下的开放型文化认同模式;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依托传统文化的深厚历史底蕴,吸取人类的共同文明成果;在文化层面为人们提供意义体系和价值世界,为民族提供共同的价值标准,从而形成正确的文化认同。二是着力引导学生确立健康文化心态。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文化心态的形成经过了曲折的“文化苦旅”历程,通过对文化的反省和自觉,又重新站在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上。然而,当我们的学生更喜欢过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的节日,当人们津津乐道美国的电影、电视和西餐时,我们就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文化心态。在学生的文化心态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考验,我们要主动帮助学生确立健康的文化心态。四是充分发挥地域文化的教育功能。地域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首先要通过地域历史文化的挖掘,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其次要着眼地域文化的时展,加强学生的时代精神教育。要充分利用地域文化特点,深入开展基本国情教育,增强学生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责任感、使命感。

3.不断拓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

目前,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教育逐渐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领域,我们要把其作为一个有效的切入点,使之主动融入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一是要在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过程中,以树立职业理想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对今后的职业和生活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期望值和目标设定,并为获得自己认为理想的职业而去做各种准备。二是要加强以培养职业道德为核心的职业观教育,使学生通过对职业道德的学习和认同德育论文,将认识不断内化成自身的行为准则和价值目标,逐步形成相应的体现个性特征的道德品质论文开题报告。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课堂模拟与职业实践体验,以及职业心理的咨询与辅导等方式和途径来实现上述目标。

4.积极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发展

一是要更新教育观念。长期以来,我们更多的关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却忽略了其对人的全面成长的重要作用。联合国教育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中提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这给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明确的教育目标,要求我们要“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心灵的关怀,重视学生的需要,把实现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作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二是要创新教育内容。一方面要针对多元社会实际和学生多元的价值取向的实际,提升我们充分应对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在遵循学生个体性心理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的基础上,以求真务实的科学研究态度,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发展的新途径、新举措。坚持以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教育人、武装人,增强理论的指导性、超前性、预见性。通过综合理论创新,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另一方面,我们要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综合改革,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要充分联系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成长特点,把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用优质的教学赢得学生的喜爱,使学生自觉地接受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使广大学生真正地接受、喜爱思想政治理论课。此外,要构建和谐校园文化。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强化以校训为核心的校园人文精神,在校园中优化学风、教风、校风建设;要引导学生开展在丰富多彩的文体、科技类活动,促进各项活动载体的和谐有序,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要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加强校园人文景观和青年学生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建设;要加强学生实践活动。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纳入学生考核体系,做到制度化、规范化,为学生成才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机会。

5.不断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意识

面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我们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要从学生关心的问题和与学生关系最密切的问题入手德育论文,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联系起来;采取各种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由原来的以“事”为中心,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由原来对学生“纪律”的研究发展到对学生“行为”的研究;由原来对学生的“监督”管理,发展到“自发”管理;由原来的“包办”管理发展到民主的“参与”式管理。

6.努力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

目前我们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从学校的条条框框出发,要求学生去适应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和教育管理方式,由于学生情况的不断变化,这种方式容易脱离学生实际,造成学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因此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能动性、主动性、自觉性,使整个教育过程成为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评价、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并不等于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放任自由,而是在实施教育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给予学生以充足的自由空间,要在注重目标管理的同时要加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和责任意识,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意识,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应当把学生当成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而不仅仅是教育的对象和受教育者,应将以往的灌输式教育变为疏导、启发、自我教育为主的方式。

[参考文献]

[1]王秀阁.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5.

[2]王易,傅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5.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

[4]深入学习全面领会中央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想新思路新举措[N].光明日报,2005-08-2.

[5]马奇柯.论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2.

[6]刘良早.重视马克思主义教育新领域[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9.

[7]马哲晖.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原则和意义[J].思想政治教学,2008,9.

[8]曹丽丽.高校新闻网建设与管理问题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

学生德育教育论文第3篇

一、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品德教育的结合存在的问题

1.忽略了语文教学内容中德育教学的多样性

小学语文教材中,品德教育的内容上多方面的,有反映祖国地大物博的,有表现传统优秀道德品质的;也有表现伟大民族精神风貌的,这些不同内容构成了不同的德育教育的整体。但现在教学中一些教师总是从单一方面的,没有根据不同的教材从不同的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忽略了语文教学内容中德育教学的多样性。

2.忽略了语文教学中品德教学的拓展性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课堂上仅仅利用教材内容进行教育是不够的,这样它的实效性是有限的。更为重要的是延伸好教材内容,要多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实践,在实践中进行的品德教育才是最为深刻有效的。但现在语文教学中大多数只是在课堂上的教导,而没有在课外实践中延伸教材内容,从而使语文教学中的品德教育没有拓展性。

3.忽略了语文教学中学生品德教育的不同的心理面貌

两千多年前伟大教育思想家孔子就提出要因材施教的思想,传统中医里也有“望、闻、问、切”的诊断法,这对教育工作者来说,要足够地了解自己的学生,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心里、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品德思想教学。但是他们大多数没有做到这些,也就不能在语文教学中寓德育教育没有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品德教育的结合的途径

1.把品德教育融入到语文语言文字的教学中

要在语文教学中与学生的品德教育结合起来,首先要从语文教学的字、词、句方面入手,在教学的初级阶段,教育的对象往往是年龄段更小的学生,他们还不一定能理解整篇文章的思想,常常是通过这些字词中感受到文章的主题思想。例如教学《朱德的扁担》,读到“朱德扁担,不准再拿”这几个字时,引导学生体会当时在扁担上刻这几个字时的情绪,学生通过实际模仿,逐渐体会到朱德同甘共苦的精神和以身作则的模范行动。通过与语言文字的训练相结合,可以有效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德育品质。

2.把品德教育与学生的思想感受相结合

作为一门有着浓厚人文气息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们往往喜欢让学生进入到自己创设的一种教学情境中去教学,特别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这种方法尤为重要。只有让小学生的思想感情充分的融入到教学之中教学,让他们的思想感受同课文里的主人公心里活动感受一样,才使他们从内心里得到德育教育。如在《珍贵的教科书》时,可以通过视频声音情景剧等形式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当时指导员的那种情感,让学生在课堂充满感人的氛围中理解文章主旨,学生个人思想情感也会得到了升华,促使学生在经历情感体验中接受思想道德方面的影响,这样学生才会过久不忘。

3.把品德教育与学生实际情况统一起来

所谓的结合学生实际,一方面要从学生实际理解的内容出发理解品德教育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在实际中让学生实践这些品德教育思想。教学《和时间赛跑》一课,先让学生都通读几遍,结合自己的理解实际来谈感受,再在课后活动中,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和时间赛跑”的行动,不同的学生实际情况不同,而得到的感受也不一样,但是通过这样学生就很好地把文章内容和自己生活实际统一起来,都会懂得在以后做事中珍惜时间得道理。

学生德育教育论文第4篇

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它是以一定的思想品德为目标,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没有活动就没有德育,活动使主客体发生联系。在学校,活动是了解学生、发现学生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感染的过程。活动是德育的生命。

我们过去对于校园中德育活动范畴的认识常常陷入一种误区,以为它仅指那些课堂教学以外的专门组织的有很强政治性的活动,比如升国旗、听报告、学雷锋做好事等等。这些确实是必要的德育活动,但如果仅限于此,那我们实际上就等于放弃了德育活动的最主要的形式——课堂教学。学校中师生最基本的交往活动就是课堂教学,一个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如果德育活动不和学生的主要实践活——课堂学习相结合,就难以实实在在地按教育者的要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这恐怕也是我们过去德育活动缺乏实效性的症结之一。

一、教学活动就是德育活动

1.教学活动中的德育功能

在教学活动中,师生活动和交往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功能。首先,教学活动中师生交往是最严密的、目的性计划性最强的交往。课堂教学是神圣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它是一个整体的师生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是师生生命活动的一部分。其次,它所使用的教材具有很强的教育性,这使得教学本身充满了教育性,真正领会并贯彻每一门学科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就会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同时,通过教学过程的严格训练,培养学生刻苦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学科知识的规律性、严谨性,学习的氛围,都是隐性的教育因素。尤其重要的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育者——教师的人格魅力,高尚师德,他的言谈、举止、穿戴、情感(特别是对学生的情感)、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都将给学生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以至影响他们的一生。

2.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教学活动包含三个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内容和方法。

传统的教学观念是将学生看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完成认识性任务是课堂教学的唯一目的,钻研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是教师备课的中心任务,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教师是“主角”,学生是“观众”与“听众”。它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程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使教学本身成为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因素,它忽视了作为独立个体、处于不同状态的有着巨大潜力的人的存在。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生命活动的一部分,课堂教学目的应全面体现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只局限于认识方面的发展。我们应该提出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完整的人的教育,把学生看作是活动的主体,调动其积极性及学习兴趣,使他们乐学、好学、会学,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情感。同时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交往能力等等。这一切虽不是一节课上能够完成的,但必须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每节课来实现,将其渗透在课堂教学全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才能体现出育人的本质。

二、课堂教学应定位在育人高度

1.从育人高度看课堂教学的德育过程

如果我们能把课堂教学活动定位在育人的高度,真正把它看作是德育过程,我们就会自觉地将学生看作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一个人只有作为主体,独立自主地支配自己的意识和活动,才可能是有个性的人。弘扬人的主体性,就是要发扬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特性、创造性。文同志在《素质教育与人的发展》一文中谈道:“促进人作为人而不是作为工具的发展,促进受教育者独立人格意识与生存能力的逐步形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性要求。无论是‘建设者’还是‘接班人’,他们首先都是人,不是知识的容器,也不是被动的任由教师去捏塑的泥巴。只有抓住学习者作为人的全面主动发展,才算是抓到了实施素质教育的精髓所在。”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按既定目标去培养人,那就要求教育者要设法激活学生的内部动机,使他们感到自己的不足而自觉地去求足。教育人的艺术就是使教育者的意图由受教育者自己提出并转化为自己的要求,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受教育者自我教育。

2.站在育人高度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就必须具备如下的学生观:学生是资源主体,是未开发的富矿,是有着巨大发展潜能和个别差异的活生生的人。在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中没有潜能的学生是不存在的。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先天禀赋,它是学生的资源基础,这个基础决定其可以被开发成才。学生之间又是有差异的,这个差异表现在接受教育的不一致性。社会对人才要求是多样的,教师就要注意扬每一个学生之长,避每一个学生之短,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只要条件具备,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学生是有发展权利的和需要理解尊重的人,他们有自己的生命力,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有自尊心,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是学生生命力的表现。如何使学生处于主体能动状态是使他们生命火花迸发出来的基础,而学校的问题常常是忽视了他们的主体能动性。学校要为学生这个资源主体创造适合其开发生长的条件。学生的主要经历是参与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就是这个资源主体开发的中心活动,提高学生主体素质是围绕教学活动开展的。

学生德育教育论文第5篇

(一)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

要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建设需要的人才,就必须大力发展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和业务素质,让学生抓住发展契机,快速适应改革开放后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二)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对广大高职高专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衡量标准,因此各院校应当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德育是灵魂,智育是基础,体育是条件,美育是内容,劳育是保障。在高职高专学校开展日常教学过程中,着重考虑学生的就业问题无可厚非,但是同时应当以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为己任,强化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从而使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就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适应高职高专院校德育特点的需要

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内容不同于普通高校,要明确学校培养学生的目的和手段,并熟知学生的心理特点,而德育教育正是为了完成“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工作。因此广大高职高专院校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之前,一定要明确德育教育的特点,这样才能够在工作中有的放矢,适应学校和学生的发展需要。

二、高职高专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一)教材落后,缺乏与社会形势的联系

社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很多高职高专学校现行的德育教育课本内容过时、编排混乱、创新不足、知识点冗杂,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在学生毕业后适应社会价值体系时显得十分乏力。这就要求广大高校能够根据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所需,选取内容精炼、创新性好、联系实际的德育教育课本,及时提升德育教育理念,转变德育教育手段,帮助学生培养道德情操、树立就业信心。

(二)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的就业目的性强

一个学校的校风直接影响着在其中求学的每一位学生思想的塑造,为了师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就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满足学校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但是现阶段我国的高职高专院校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就业时,可以掌握更多的工作领域知识,过于重视理论学习,忽略了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德育教育的培养。广大高职高专院校要将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上升到政治的高度加以重视,如此才能让培养的学生真的符合就业形势,更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三)高职高专院校德育教育工作者素质偏低

教师是学生效仿的对象,他们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对学生个人行为、思想的形成产生影响。但是应该注意到的是,在我国高职高专院校中,有一部分德育教育工作者个人品德差、缺乏责任心,不利于培养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优、动手能力好、适应能力强的合格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因而广大高校要择优录取思想品德教师,时刻加强对高职高专院校德育教育工作者素质的考察,切实提高高职高专院校德育工作者的整体素质,推动学校德育教学开展。

三、高职高专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解决措施

(一)高瞻远瞩,选取内容新颖、时代性强的教材

广大高职高专院校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之前,为了确保社会主义教育的正确方向,要立足就业形势、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增强教育内容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德育教育职能,并以增加学生就业率为导向、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大力推进德育教育工作的创新改革,进而达到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和专门型人才目的。

(二)转变教学观念,培养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

德育教育工作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的重要手段,广大高职高专院校要提高思想意识,端正思想态度,不能让德育教育工作流于形式,要去除德育教育中的功利主义,恢复其本来的面目。高职高专院校可以从加强思想工作建设、组织校园文化大赛、邀请高级专业人才举行讲座、带领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入手,培养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为师生的健康快乐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切实提高高职高专院校德育教育工作者的整体素质

要培养优秀的符合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脚步的高素质人才,就必然要从源头上对学生的健康成长给予保证。高职高专院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者,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基础,因而各高校要努力打造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责任心强的高素质专业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等以及良好的创新素质。

四、结束语

学生德育教育论文第6篇

1.1医学生道德教育尚未形成协同工作机制

传统的医学院校道德教育工作机制为党委统一领导、党群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各司其职共同实施。但在实践中,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等德育工作者与团委、宣传部、学生处等各主体之间各自为政,缺乏经常性的沟通和联动机制,资源分散,在教育内容、方式、载体、评价等诸多方面无法充分释放彼此的活力要素从而达到深度合作。从外部来看,医学院校的德育工作与其他高校、卫生管理机构、实习就业医院、社区、家庭等主体之间的协同性也不够。忽视了家庭的教育动力作用,与其他高校之间的交流互动也较少,未能实现与用人单位和社会行业之间的紧密结合,没有做到将德育从校园延伸到课外和校外。

1.2医学生道德教育尚未搭建协同育人平台

首先,没有形成以思政课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教育平台。不少医学院校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甚至科学主义至上,但忽视对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思政课课时开设不足且普遍实行大班授课,教学效果无法得到保障。医学人文修养课程大多为选修课程,课程种类单调,课时数量较少,课程资源匮乏,无法发挥合力作用。其次,重视理论讲授,轻视道德教育实践育人平台构建,在制度、人员、经费等方面保障力度不够。实践教学针对性不强,专业性不清,衔接性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活动形式与活动主体较为单一。再次,道德教育网络平台构建滞后,对学生的网络心理与行为缺乏了解,不能及时跟进医学生的思想发展实际和及时介入医学生道德成长的全过程,容易造成教育真空现象。

2协同理论及其与医学生道德教育创新发展的逻辑联系

2.1协同理论的内涵特征

协同理论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Her-mannHaken)首次提出,强调千差万别的系统尽管其属性不同,但在整个环境中,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协同发展的过程,需要参与各方具备共同的目标,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围绕共同目标形成共享理念,构建沟通机制,搭建资源共享平台。近年来,协同理论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应用成果。作为一种提高组织创新绩效的有效方式,协同理论目前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转变教育理念和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托。

2.2协同理论及其与医学生道德教育创新发展的逻辑联系

医学生的道德教育问题是一个开放性和创新性并行的课题,它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具有复杂的有机结构的整体,它不仅需要专职德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而且需要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工作者的积极参与。从这个意义上讲,协同过程同医学生道德教育的创新发展存在内在统一的逻辑关系。目标的一致性。协同理论,就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通过优化组合和相互协作,发挥各自特长与优势,促使某一目标的完成。医学生的道德教育问题涉及相关教育部门、社会、家庭以及医学生群体自身,都有着各自的利益和目标,但在促进医学生发展这一目标上是一致的。这种目标的一致构成了各系统协调合作的利益基础和前提条件。系统的开放性。协同理论认为,通过与外界进行不断的物质、信息与能量交换,系统才得以将所需信息输出并维持其正常的生命运转。在这种交换过程中,系统经历着复杂的螺旋上升式能量转化与优化成长过程。医学生道德教育的协同发展,需要各参与主体积极为医学生创造道德成长的平台和空间,以开放的心态积极为医学生道德教育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这是推进医学生道德教育创新发展的基本条件。机制的协调性。协同理论认为,系统内部的每个要素与元素都有其存在的必然价值,任何单个个体的缺失都会破坏系统的整体性并导致其正常功能的丧失。系统协调得好,整体就得到充分的发挥,反之,会制约系统任务目标的实现。医学生道德教育创新发展过程中,也需要机制的确立将各参与主体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突破体制的限制,相互协调,共享资源,及时沟通,朝着系统的目标前进,这是医学生道德教育创新发展的必要条件。

3医学生道德教育协同创新发展的路径分析

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使得医学生的价值观念、思想心态、行为方式和行为选择正在发生改变,主体性意识正在觉醒,这就要求在对医学生开展道德教育时,通过观念创新、平台搭建,加强教育主体之间的深度合作,立足医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探索能够促使医学生主动、积极、有效参与教育过程的内容和途径,增强医学道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1积极树立协同观念

为达到医学生道德教育的最佳效果,需要本着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和决心,首先在观念上确立协同意识,树立“大德育”观念,改变传统德育中单兵作战、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局面和做法,积极推进教育主体之间在观点、资源、信息方面的交流和共享,在创新发展的方向、原则、方法和环节等方面以开放的心态兼容并蓄,努力做到教育资源的整合、教育部门的融合、培养模式的革新和运行机制的优化,以尊重医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为前提,充分发掘医学生的智慧潜能,尊重医学生的人性需求,肯定医学生通过正当手段获得个人利益的行为,激发医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动力,让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道德精神的魅力,体会压力和痛苦、快乐和成就,从而提升道德的底线,提炼生命的价值。

3.2搭建校内外协同平台

良好的协同发展平台是医学生道德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搭建协同平台不仅能提升整体德育的质量,各参与主体通过相互合作和交流在平台中得到了锻炼,实现了双赢的效果。要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扬长避短,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形成稳定的教育协同结构。高等院校教育资源丰富,如何协同这些资源,使其变成自然而有序的教育常态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从校内系统来说,重要的不是可利用资源有多少,而是如何组织这些资源成为最具实效性的教育手段。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来厘清医学生道德教育的组织管理机制,落实校内参与主体的工作内容和管理职责,形成教育资源共享、良性竞争、优势互补的管理体系。德育教师要突破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了解医学专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寻找德育与医学生专业精神培养的契合点,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督促各临床专业课教师担负起立德树人的责任和义务,实现医学专业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各科教学活动“载道作用”和“渗透作用”;学校管理层负责专兼协调,统筹规划,从领导机制上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新格局,在制度建设、经费保障、平台搭建、校园文化、网络引导、社会实践等诸多方面提供充分的支持,努力营造民主法治、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仁爱厚德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医学生提升道德修养和专业技能的内驱力。从校外系统来说,形成同城高校、卫生管理机构、医院、家庭、社区融合一体的校外德育网络体系。与同城高校定期开展德育活动,共享思政理论课、日常大学生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方面的体会与经验;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公共卫生事件等社会热点问题层面,医疗卫生管理机构及工作人员比校内德育工作者更了解具体的内容;就医疗卫生工作而言,社区联系着卫生管理机构、医院和普通群众,社区日常工作内容映射着医疗卫生系统跳动的脉搏,可以协同发展使他们参与到医学生德育工作中。医院实习是医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成长中的重要一站,在相对固定的实习地点和较长的实习跨度内,实习医院自身的人文氛围和职业环境对医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激励和规范。学校和实习医院可以根据实习计划和要求,共同制定严格的实习管理考核制度,对医学生的德、能、勤、廉等方面开展综合评价,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一体化。

4结语

学生德育教育论文第7篇

摘要:德育教育作为当今高校的重点工作之一,其作用和地位越来越被大家所公认。新世纪的医学生德育教育,不仅在其内涵上,而且还在其外延上都在不断地补充和扩大着。德育教育正在从旧有的全堂灌输模式向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启发式、自我教育式转变。本文就医学生德育教育的自我塑造方面谈几点思考,供德育工作者探讨。

德育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形势下,高校德育教育的意义、理论、实践、发展等都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德育教育、知识教育、素质教育随着当今社会的日益进步、人类思想的不断变化,已成为高等教育的新三大任务。

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对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对高校德育教育的改革呼声不断,要求迫切。各高校在德育教育的内容、目标以及教育途径、方式、方法上百花齐放,成果显著。德育教育正从单调的千人一面的旧模式向着发挥人的才智、发挥人的个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及促进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方向努力着。

20世纪7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其所编著的《学会生存》一书中就提出:“只有全面的自我教育、自我学习,才能够培养完善的人。”而德育教育就是一种自我素质的提高,自我精神的升华,自我意识的完善,其教育结果是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作用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必须把德育教育变成自我教育,受教育的人应该是教育自己的人。医学生德育教育这种自我学习理论、自我完善理念、自强不息的教育实践方法是一种新的德育教育模式。

一、医学生德育教育的现实意义

同志在庆祝北大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对当代大学生和全国青年提出了坚持四个统一的新理念,即“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同志的讲话体现了时代的精神,也给我们指出了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即德育教育的目标—培养当代大学生具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思想方向,掌握一定的政治理论,努力学习科学文化,树立远大理想抱负,遵纪守法,勇于实践,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按社会教育学的观点,大学教育是一个人社会化的最高过程,大学教育是一个人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最高建制。大学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自我学习氛围,是医学生德育教育知识学习的最高殿堂;大学教育强调人的能力和素质培养,是医学生新的德育教育理念的更新;大学教育开发了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是医学生德育教育人文情怀的升华。所以,必须充分把握好大学教育所提供的大好时机,从而奠定德育教育的坚实理论基础。

二、医学生德育教育的理论建设

传统单一的德育教育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内容的片面性和滞后性,其与社会环境、与人性需求以及人文道德上有着诸多的失衡。面向新世纪的德育教育根本目的之一在于受教育者必须学会用辨证、全面、发展的观点去分析和观察社会现象,由浅人深地去理解和掌握社会的发展规律。同时,当代医学生对价值意识的主体性要求越来越强烈,随着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自我教育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且日益迫切。新形势、新目标下的医学生德育教育的自我学习,在当今人才素质的培养上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培养具有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具有远大理想抱负的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战略目标,更是德育教育的中心任务。因此,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为基本理论基础,以新时期的邓小平理论和同志的“三个代表”为行动指导方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实践、发扬光大。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弘扬爱国精神,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我们民族的自信心,促进社会的发展。

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群众观点、辩证观点和阶级观点。对马列主义经典理论的教学内容要充分理解和灵活运用,取其精华,诸如艰苦奋斗、群众路线、一分为二等更应大力提倡。理论源于实践而又高于实践,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而又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法律意识和民族意识。时代在不断地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变化着。只有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中华民族才能在未来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创新是国家进步的动力,竞争是社会前进的源泉,合作是全球化发展的需求,法律是社会秩序稳定的保障,民族是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

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抱负、有水平、有修养和有学识的人才。社会的需求就是教育的目标,要学习用科学的态度分析和判断社会的真正需要,短视的和片面的急功近利行为是教育的误区。人的全面发展和知识水平综合体现了人的整体风貌,也就是德育教育水平的具体反映。

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素质。现代教育,不管是知识教育也好,还是德育教育也好,归根到底都是人的素质教育。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理想的升华,价值观念的建立,人格及道德情操的完善,风度气质、理性思维的培养等等,都是靠一系列的教育来熏陶、来取向的。因此说,一流大学培养的学生不仅在专业知识上应该是一流的,而且在素质教育上也应该是一流的。

三、医学生德育教育的自身完善

一个人的成才离不开教育,这一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在这四种教育中前三种教育是外因,而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在自我教育上,亦可称为自我塑造。正如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所说:“智育重在自学,德育重在自治。”德育教育的自治就是以社会、时代对我们新一代医学生人才素质所提出的要求为奋斗目标,激励自我成才的心理动力机制。按照“宽专业、厚基础、重能力、高素质”等的要求来积极进行自身教育和自我完善。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达到社会和时代进步对我们的期望目标。学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艺术源泉就在于教育意图寓于友好而自然的关系之中,使学生自我认识、自我约束、自我克制。”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倡医学生德育教育自治的目标。

3.1伦理道德和理想信念

德行是一个人的灵魂,是一个人的修为,同时是医学生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首要任务。其内含有三层意思,一是基本文明的养成,具体体现在形成一个符合社会人格规范的文明习惯和人类的日常举止行为上;二是伦理道德的建立,养成以高尚的思想情操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三是政治品德的形成,具有掌握经典马列理论知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政治立场,时刻牢记时代赋于的历史使命。

人应该有远大理想和抱负,即使每个人的理想抱负、奋斗目标和对事物的看法有时会受到各个时期,各个人所处环境及其他情况的影响,但是,也应该为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努力。幼年时期立下了“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的壮志,他一生的奋斗实现了伟大的理想。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更应该有奋斗的志气和理想的信念。面向新世纪,争分夺秒、刻苦学习,立下雄心壮志,为使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前程更加辉煌灿烂而自强不息。

3.2态度学识、素质才能和健康体魄

邓小平同志指出:“革命事业需要有一批杰出的革命家,科学事业同样需有一些杰出的科学家,科学的未来在于青年,青年一代的成长,正是我们事业必定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这就是老一辈革命家交给我们的担子,任重道远。学习知识是我们成才的基础,要博览群书、广收博蓄,最重要是要学习做人的道理。

每个人的身心天赋不同,所以其素质才能也千差万别,这就需要医学生学会认真分析自己、观察自己,在能力培养目标的制定上,要切实可行。在全面发展知识、综合提高素质的前提下,发现和培养自身的特长,形成自我的个性才能优势。教育目的不是千人一面,而是独立人格的个性发展。

健康的体魄是人才成长与事业成功的基础和保障。在渴望知识,探索世界的同时,不要忘记身体素质所固有的特殊作用。当今时代是高节奏、高效率、高竞争、高强度的社会,在某种意义上说,生理平衡与心理平衡同样重要,竞争产生的巨大精神压力是对人们身体素质的最严峻的考验。

四、医学生德育教育的时代精神

大学教育是人生接受教育的最高层次,大学阶段不虚度光阴的最重要标志就是在走向社会以前尽可能打下牢固的素质基础,其中包括良好的政治素质,优秀的思想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强健的身心素质。大学教育理论无不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其重要性和基础性己是无可争辩的。而从世界的角度来看,国际上任何一所有成就的大学,更是随时都在注意和加强其对人自身的修养和人文精神的教育。可以这样说,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前提之一就是德育教育。

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是教育的发展方向,世界各国都正在大力提倡这一理念。时代的进步,知识的激增,打破了传统教育“一劳永逸”的法则,“学无止境”是我们人类完善自身,创造未来的必由之路。德育教育正是体现了终身教育的这一思想,而终身教育反过来又促进了德育教育的自觉意识。德育教育除了学校知识的获取以外,社会教育必然会更有效的影响人的终身行为,用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来促进知识经济时代的医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德育教育工作的新天地。

学生德育教育论文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学校实效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的变化极为频繁,这就导致社会规范、社会榜样变化无常,社会在今天宣扬这种规范,明天又以另一种人物为榜样。社会规范的变化无常使正在成长中的学生难于找到一个指导行为的参照标准。在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势在必行。

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但长期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改革而不断变化和更新,现在“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思想政治课教育必须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要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与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德育教育的改革是当务之急。本文对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进行了研究。

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是首要前提

爱因斯坦说过:“只有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兴趣是学生对学习内容力求认识的一种心理倾向,伴有积极的情绪状态,直接关系到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由于德育课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概念抽象,趣味性较少,如果不注意授课方法,即使教师对理论的讲授再准确、深刻、全面,学生也不会感兴趣,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用成语典故、名人名言、故事等能激发兴趣、扩展思维、丰富联想、活跃气氛。但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紧扣教材,恰到好处,切忌为“趣”而“趣”、牵强附会、随意滥用。

二、教学与德育目标有机结合是教学目的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首先结合教材内容确立德育目标。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时刻牢记思想政治课在本质上就是一门德育课,课堂上,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内容,确定好德育目标,并在课堂教学中将它突出出来。思想政治教学要贴近学生的思想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心理学强调,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向学生提出问题或要求,以集中学生注意,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因此,要实现德育目标,教师可采用目标教学法,在授课前把该堂课的德育目标明确地提出来,以引起学生的关注,按目标实施教学和检查教学任务完成情况。

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重要之本

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基本常识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课程,其内容与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生话紧密联系,同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才能把教材中的知识、道理转化为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索质。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间接经验。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基本的教学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使思想政治课有的放矢,生动活泼地进行,从而使理论教学富有生命力、说服力和感染力,提高学生利用书本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其德育功能。思想政治课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其教学内容必须突出针对性,体现时代性,强调实践性。此外,由于思想政治教学课属于德育范畴,因此必须紧密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具体做法是:把思想政治课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规划;思想政治课教学积极配合学校德育工作,对学生强化思想品德培养和行为规范训练;联系学生平时行为表现,评定思想政治课的成绩;依靠全体教师和学生群体的力量开展有关道德评价。总之,政治课既是一门德育课,也是一门智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德育为先的思想,努力把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和智育功能统一起来,才能产生教学的理想效果。

四、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关键之举

在德育课教学中,只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寓教于乐,以情感人,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表现出温和、耐心、愉快的心境,尽量使教学活动处于愉快状态。教师要把自己的感情融人教学之中,赋教学以情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给予动脑、动口的机会,多表扬、少批评,以鼓励为主,不能讽刺、挖苦、嘲笑,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努力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愉快地感知知识。超级秘书网

五、加强教研是必要条件

创造适合各类学校特点的教学方法十分重要。一是根据需要不断完善和充实教研机构,做到组织人员落实;二是学校领导要亲自参加教研活动,提出教学建议,指导教研活动;三是把教研工作同思想政治工作,学校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加强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四是开展评选优秀教案、优质课活动,以此带动教学工作。

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重要保障

教师职业是高道德含量的特殊职业,培养的是特殊的精神产品。教师的劳动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师的劳动手段不是手中的教鞭、教材,更重要的是靠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格。教师的师德建设十分重要。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要发挥人格力量的引导作用。而教师的人格力量来自于学术水平与道德情操的完善统一,一个好的教师,不仅要靠自己学术上的影响力,更重要的是靠自己人格上的感召力。高尚的师德,就是一部好的教科书,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刻的、长远的,终身受益的。加强师德建设,需要强化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献身教育、敬业爱岗的师德风范,提高教师思想政治觉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总之,学校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教育性、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德育是它的基本任务。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政治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学中要结合中学生的思想认识实际,运用多种教法,使学生的理论认识得到提高,思想境界得到升华,达到明道、晓理、导行的德育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王荣华.努力提高“两课”教学的有效性[J].思想理念教育导刊,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