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7 15:04:32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第1篇

一、疏通意思,感受汉字文化 

本文中有几个字意蕴深刻,从字理角度进行剖析,有助于学生理解内容,把握内涵,并从中感受汉字文化。如结合板书,讲述“绝”的演变,进而理解课题:金文,“绝”写作,像(刀)断两束丝之形。小篆写作,左偏旁(糹)是一束丝,右上的“”是“刀”,右下是“卩”(音jié,在“节”字中作声符)。会意为“人”用“刀”把一束“丝”全部割断,一丝不剩。再理解“绝”的引申义,最后结合课文的讲解,深入理解“破琴绝弦”,体会伯牙失去知音后,再不鼓琴,与琴决绝的痛苦心情。再如,课文中出现了四个“善”字,可以从这样做:第一,板书:————善,讲清小篆的“”的字理,理解本义。第二,讲解引申义,表示赞叹,也引申为做得好,擅长。(出示:善:①吉祥、美好;②表示赞叹:好;③做得好,擅长。)第三,让学生为文中四个句子的“善”分别选择解释条。这样,学生在浓浓的汉字文化熏陶之下轻松地理解了字义,科学合理又不乏趣味。 

二、还原意象,感受泰山江河文化 

伯牙以琴声写志,志在高山,志在流水;子期以诗回应:“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这是音乐的和鸣,这是灵魂的共振,这更是精神的共筑!怎样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子期的两句话,进而理解“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为领会“知音”的内涵打下基础,我采用了四个步骤:首先,引领学生穿越时空,假想自己就是伯牙,回到那个八月十五的汉阳江边,在琴声中与子期不期而遇。用引读的方式,创设伯牙与子期的对话情境:当“我”想到高山时,子期不由赞叹道:——(生读)当“我”想到流水时,子期如痴如醉,再一次发出由衷的赞叹:——(生读)。接着,引领学生还原意象,说说自己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泰山与江河?这样,巍峨高耸的泰山、顶天立地的泰山、磅礴雄伟的泰山、波澜壮阔的江河、波涛汹涌的江河、气势磅礴的江河,源远流长的江河等,就会随着学生的读,还原成孩子头脑中的画面。从这些画面中,学生不仅体会到伯牙的琴技,更领悟到伯牙以琴抒志,抒的是泰山之志、江河之志。再接着,引领学生理解“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里的关键在于理解“所念”的含义,进而理解善听的子期不仅听懂了琴声,还听懂了伯牙倾注在琴声中的心声。最后,让学生进行想象练笔:伯牙弹琴中还会“念”到什么?子期会怎么赞颂?在《高山流水》的音乐中,学生以文中句子为例,进行笔练。于是,精彩流泻而出:①伯牙志在明月,钟子期曰:“善哉,皎皎兮若明月!”②伯牙志在清风,钟子期曰:“善哉,徐徐兮若清风!”③伯牙志在芳草,钟子期曰:“善哉,萋萋兮若芳草!”……这样一来,学生对“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的理解,就不仅仅是停留在字面上,而是形象化、立体化的。 

三、感悟意蕴,领悟知音文化 

伯牙所念、所志、所想,子期必得之,懂音乐,懂志向,懂情感,真乃知音!如何引领学生突破难点,深刻感悟这知音文化呢?可以这样做:第一,补充故事:伯牙在楚国宫廷中演奏成名作《水仙操》,楚王嫌嘈杂,众大臣昏昏欲睡,伯牙内心感到无比的寂寞与孤独。这一故事为伯牙后面遇到子期,无论在琴声中寄托着怎样的志向与情怀,子期都“必得之”,形成鲜明对比。这也为理解伯牙遇到子期时的欣喜若狂打好了铺垫。第二,安排随文练笔,出示:“我欣喜若狂,感慨道:善哉!善哉!”在背景音乐《知音》的伴奏下,让学生以伯牙的身份写话。伯牙得遇子期的巅峰情感也随着学生的写推向了高潮:①“善哉!善哉!吾终于得一知音!”②“善哉!善哉!有幸遇子期,乃我伯牙之福也!”③“善哉!善哉!人生虽短,知音难求,懂我琴音,唯有子期!子期乃我知己也!”……练笔填补了文中情感的空白,在回味与想象中,将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而这一高潮与后面“子期死”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心理落差,使课堂充满了震撼心灵的跌宕起伏。在学生交流练笔之后,师出示伯牙原话:“善哉善哉,子之所夫,志想象犹吾心也!”让学生抄下,再与之前的写连起来读一读,进一步加深对伯牙与子期“知音”之情的理解。第三,分角色朗读。伯牙与子期,一个鼓,一个听;一个倾诉,一个回应。是那样的默契、和谐!在回环反复的朗读中,引导学生发现每一句的前半句和后半句相对应的特点,领悟这样的语言形式正是“知音”在心灵上的自然写照和深刻呼应,从而更加深刻感悟到这两个人之间的心有灵犀、心心相印。 

四、突破难点,领会绝弦文化 

伯牙破琴绝弦的行为,学生也是比较难以理解的。为突破这一难点,我对文本进行了挖掘和补充:第一步,链接故事蓄势:这次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遇两人都相见恨晚,于是约定了第二年中秋再相见。只可惜天意弄人,伯牙见到的不是子期的人,而是子期冰冷的墓碑。此时高山低垂,流水呜咽,天地之间也为伯牙痛失知音而黯然失色。第二步,诵读中悟情感。出示:“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在呜咽的音乐情境中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进一步感悟伯牙内心对“子期已逝、知音不再”的痛苦。第三步,补充诗句增情感。子期死后,多少文人墨客感怀于此,用诗句抒发情感的诗句。可以出示“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等,在深情吟诵中,让学生领悟到伯牙绝弦,那是绝了所有的期待、所有的愿望,从而明白《伯牙绝弦》所蕴含的“一曲肝肠断,天涯无处觅知音”的感人情怀。 

五、资料诵读,传承经典文化 

古文教学适度“拓展链接”,不但可以丰赡教材内涵,实现课文这一“例子”的增值,而且也让语文课展现出更加浓郁的文化色彩。在本课中,除了上述进行的“拓展链接”外,在课的结尾处还可以这样做:1.链接资料袋。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后边的资料袋,进一步了解这个故事的源远流长。2.补充其他的资料记载,比如宋代王安石《伯牙》等。然后结合引读,进行梳理,引导学生升华认识: 

师:伯牙和子期,这知音的故事感动了多少的中国人,故事发生300多年后,战国时期的古书《列子》就记下了这个感人的故事,记下了这对知音的名字(出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生读) 

师:500多年后秦朝的《吕氏春秋》,又生动地记载了这令人难忘的知音故事——(出示)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必得之。(生读) 

师:时间转至1000多年后的唐代,多少人还在为伯牙的破琴绝弦叹息不已(出示)——子期死……终身不复鼓。(生读)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第2篇

关键词:反复对读;带着问题品读;了解背景再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7-293-01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去读书,多读书,是学习语文的最重要的途径。为了加深对重点语句的理解和认识,教师不能只图读书的遍数、次数,还应在读的效率上下功夫,可以采用引读方式,以读促悟,从读书声中、朗读的表情中、语气语调中了解学生是否读懂了,学会了。如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居里夫人在成绩面前不骄傲,不为名不为利献身科学的美好品质,采取了引读。

第一次引读,突出居里夫人面对成绩不骄傲。师:居里夫人取得的成就有――生: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师:她面对成就――生: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捐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师:她面对成就――生: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心爱的实验室。师: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评价居里夫人的这种品质――生:“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当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师:居里夫人的美名,――生: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

第二次引读,侧重表现居里夫人视力利为粪土的品质。师: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如此多的盛名――生:“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师: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生: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捐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心爱的实验室。师:直到她死后40年,生: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师:面对大奖和荣誉,生: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当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在一次次的对读中,学生的感情不断得到升华,学生对居里夫人的崇敬感情都饱含在深情的朗读中,居里夫人美好的品质如春风细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什么叫做谦虚,什么叫执着,什么叫热爱事业。

好文不厌百回读,运用补白的方式,促进学生反复细细品读课文。如教学《伯牙绝弦》,伯牙除了弹高山流水,还会弹什么呢?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读懂语言文字背后隐含的丰富内容,进一步体会“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的特点,学习并运用句式:“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表达学生想象的内容。学生说道;伯牙鼓琴志在田园,钟子期曰:“善哉,徐徐兮若春风!”志在校园,曰:“善哉,琅琅乎若书声!”乡村、春天、蓝天、秋天、思念……、炊烟袅袅、杨柳依依、白云悠悠、硕果累累、明月皎皎……学生将自己说的填进横线上,然后诵读,在诵读中体会语言抑扬顿挫音调之美,实现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迁移,有效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在一遍遍诵读中悟得“知音”含义,交人要交心,正如文中所写“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让问题带着学生能够逐步深入到语言文字中去,品味字里行间蕴含的意义。阅读教学从整体出发,采取先默读后吟诵。提出的问题应是一环套着一环,使学生养成默读思考的习惯,为有感情朗读奠定基础。促使学生如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思考:读了课文,你知道德国人种花有什么习惯? 把花都种在窗外。这种习惯好吗?从养花中看出德国人的什么?请画出有关语句。课件出示:1、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2、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3、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学生边读边议,读中品味,议中交流,然后带着新的认知、感悟、体验等诵读句子,以高兴、赞美、向往的不同语气和语调表现出来。如果学生朗读时找不到感觉,可以启发学生读了句子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色,又会是怎样的感受,让学生相互说说议议,然后再朗读。这样学生就会用欣赏的眼光读书,就会带着羡慕敬仰的神情朗读,就会带着美好的想象进入情境,每个人都是眼前美丽景色的创造者,又都是享用着,一花独放不是春,倘佯在花海般的街道,心情是多么愉快!与这样的人民交往,感觉是多么的亲切!难怪作者说这里是自己的又一故乡啊!学生会饱含深情朗诵这两句话:德国的街道有――多么奇丽的景色!德国人民是――多么奇特的民族!在吟诵中内化优美的语言和表达方法,在吟诵中感受异域风光和风土人情,在吟诵中接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思想教育。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第3篇

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如何根据文言文与儿童特点,彰显古文化魅力,实现以上教学价值呢?

(一)营造氛围,弥漫古味

小学生初学文言文,常常觉得深奥、难懂,这是因为年代的隔膜所造成的。教学中,教师应着力营造浓厚的古文学习氛围,使课堂弥漫浓浓的古味,激发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如,在《伯牙绝弦》教学中,可出示《伯牙鼓琴图》,在古色古香的图画中介绍主人公;可将古文设计成一幅竹刻卷轴,让学生吟诵涵咏;可播放《高山流水》的片段,让学生在古音古韵中想象感悟;还可呈现无标点、竖排、繁体字的课文让学生反复吟诵,既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的表达方式,体验古人的读书方法,又让他们觉得兴趣盎然。这些做法,不是简单的历史轮回,而是一种古文教学价值的确认,是一种文化的提升。

(二)多样诵读,感知古韵

对小学生来说,文言文学习是在一种“弱语境”下学习语言的过程,要学好,就应以诵读为主。清代姚鼐等人提出“因声求气”之说,“声”就是文句的音韵、节奏美,“气”就是作者所表达的精神、气势。就是说,要让学生在丰富多样、充满情趣的诵读中,感知古文一唱三叹、回环婉转、抑扬顿挫等韵味,实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教学旨归。1.范读———初读文言文,学生一般都存有畏惧情绪。此时,字正腔圆、抑扬顿挫、节奏分明、音韵优美的教师范读就成为学生感受音韵之美的“见面礼”。正如叶圣陶所说:“当范读的时候,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的了解。”2.对读———教师可以先读或说译文,然后再给学生读原文,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接着,进行文白对读,感知文本大意。文白对读,降低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3.思读———引导学生对照注释思考阅读,学会运用变通的方式说说每句话的意思,不理解的字、词、句或问题可以圈出来质疑。思读,使学生学习古文的能力得到增强。4.自读———在基本了解内容后,要强调学生个性化自读,入情入境、反复吟诵,做到“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动于心”,读到文章脱口而出,韵味十足。5.趣读———古人吟咏诗文之情状是“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教学中,可根据文言文的特点,如古人一般,采用表演读、拍手读、跺脚读、快读、慢读、辩读、转换角色读等多种趣读方法,让学生乐此不疲,感受无穷的乐趣。6.品读———叶圣陶在《语文教学十二韵》中指出:“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引领学生在字里行间仔细揣摩,在想象、对比、感悟中,读出情趣理趣、韵味意味。

(三)穿越体验,化身古人

古人与今人虽相隔遥远,但对生活的感悟、情感的体验却是相通的。教学中通过“穿越”,化身为古人,进行角色体验,可以促进学生对人物心理进行揣摩,对人物情感进行体验,从而变阅读古文为经历生活,变旁观者为当事者,变感悟人物情感为自我流露情感,实现与古人的“心灵相通”。如,教学《伯牙绝弦》一文,通过“面对如此善听的子期,面对如此难得的知音,你就是伯牙,你最想说什么”“此时,如果你就是伯牙,满怀希望而来,等待你的却是一块冰冷的墓碑,一抔无情的黄土,你会是什么心情”这两个问题,让学生进入角色,感同身受,与伯牙同喜同悲。这样学生就能和伯牙产生共鸣,更深地感动于“知音”之情,领悟到“知音”的文化内涵。

(四)品悟积累,模仿古言

经典文言文,语言精辟洗练、晓畅准确,而又神形兼备、蕴涵深厚,令人回味。教学中,应通过品味,引导学生深入语言内部,感悟古言神韵,发现其内在的“美丽”。只有让学生感知“言”,积累“言”,仿照“言”,创作“言”,由表及里,步步深入,才能真正达到感受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之目的。如,《东施效颦》一文,虽然只有三句话,但每句都蕴藏着不同的写作方法。其中,第二句就借“邻居们的躲避”反衬出东施效颦的丑陋形态,这种侧面描写的方法相当巧妙。特级教师姜树华在教学中,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的对比阅读,让学生发现语言的秘密,领悟作者的表达智慧,品悟出侧面描写的妙处。随后,姜老师又出示《陌上桑》片段加以佐证,让学生又一次受到古典语言的熏陶。最后,让学生大胆想象村子里其他邻居的反应,扮演角色表达出来,学以致用。课堂上,学生在学故事,更是在饮一杯语言的琼浆。

(五)“言“”文”相融,感悟古意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第4篇

一、在“情境创设”中激趣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合理的情境,将情感纽带抛向学生,并把作者、老师、学生的情感世界连通起来,创造一种既和谐又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沉浸在情境中,学生的兴趣自然提高。

1.有机插入故事

文言文内容大多可以与生活轶事、处世哲学、历史典故联系起来,因此可从文言文的本身特点着手。教学“伯牙绝弦”时,我让学生搜集与“伯牙绝弦”有关的故事、典故。“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何为知音?”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准备好的故事,然后引进“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述说故事梗概:春秋战国时,晋更上大夫俞伯牙至楚国修聘。于水路返回,途遇风雨停于荒山断崖之下。因触景生情,萌发琴兴……琴罢遂摔琴谢知音。学生听了故事,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为课文理解提供了背景,让学生在感知文本的基础上更深入了解,整个课堂被赋予更多的人文内涵。

2.尝试角色体验

在创设情境时,角色是最为活跃的一个因素,充分利用角色互换体验当时的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入学习的情境,角色体验促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了创造性的理解。根据学生体验不同从而激发学生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杨氏之子”时,我有效运用了角色互换的接话游戏。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读读这两个句子,想想他们当时的心境?……师:听了杨氏之子的回答,再想想他们当时又会怎样表达自己的心境?分角色体验:(让学生自由说,教师点拨、补充)孔君平感叹道:“真是后生可畏啊!”“不简单”“汝乃聪惠之极也!”“吾本戏儿,反为儿所戏。”杨氏之子笑着答曰:“惭愧,惭愧。”“多谢夫子夸奖。”“见笑!”“请夫子多多包涵。”

寥寥几行字所蕴含的内容却非常多,教师带领学生沉浸于具体情境中,让学生设身处地依据当时的环境、气场,想人物之所想,悟人物之所悟,达到“神与物游,心与理合”之境界,实现读者与文本中人物情感交流的和谐共鸣。

3.多媒体辅助教学

文言文教学有时会比较枯燥,恰当运用形象直观、声形并茂的多媒体课件能弥补不足。音乐图像它能将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到课文情境之中。我在带领孩子们学习《伯牙绝弦》时,以古典乐曲创设情境,当学到“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之时,哀婉的音乐一响起,学生的情感被调动渲染起来,静静地沉浸在哀婉的乐曲里,师问“知道为什么音乐变得如此忧伤了吗?你从文中的哪个句子感受到的?”学生体会,课件再次播放琴声,悠扬低沉的音乐缓缓响起,或抑或扬,或急或缓,忽然琴弦中断。师问“你从伯牙的琴声里听出了什么?”……古色古香的音乐为学生营造了一种素雅哀怨的氛围,古典乐曲的妙用,起到渲染情境的作用,在余音缭绕中,老师和学生共同领略伯牙的悲喜之情,见证了伯牙对友谊的忠诚。

二、在“吟咏诵读”中积淀

课标中明确提出“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的着力点应放在对文本语言的涵泳、体味上,强调学生对文本的熟读、记诵。”熟读和背诵能使学生逐步积累起比较丰富的感性材料,对古汉语的用词、造句以及某些特殊的表达习惯也逐渐熟悉起来。吕叔湘先生一直强调文言文教学“要从根本处做起”。这个“根本”就是“读诵”。

1.范读引导

文言文由于句读及生僻字等,学生较难读准读通,因此教学时教师的范读就显得很有必要。教师范读要抓住重点、难点:如,“杨氏之子”学生诵读中出现问题最多的是最后一句:“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特别强调不能诵读为“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因为停顿的位置不同所表达的意思也截然不同。“伯牙绝弦”中,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文中“兮”“若”的连接、停顿的地方不能错位。对于上述难以读准的句子,教师可以进行领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掌握文言断句、句读的规律,学生就会在跟读过程中,对文言文的音韵、节奏、停顿以及文意的感悟逐渐加深,感受到文言诵读的魅力,进而产生自己诵读的愿望。

2.情趣诵读

此外,教学文言文时,还可以根据文本的自身特点展开有情趣地读。“两小儿辩日”这篇文章很适合“争辩读”,于是教学时我安排同桌同学一起“辩日”。同桌甲:“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同桌乙争辩道:“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同桌甲不甘示弱:“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同桌争辩之后,接着指名学生“辩日”。此时安排朗读能力比较强的学生,目的是给其他同学做好示范,最后师生“辩日”。教师通过语速变化(加速)、增加词语(非然、非然也)等不断点拨、激发、感染,随着辩论的激烈,学生的情绪高涨,辩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一遍一遍地读的过程,不知不觉中,学生理解了内容,熟读成诵。

三、在“推测猜译”中辨析

在阅读教学中人们遵循科学规律摸索出一种有效的方法,即由已知猜测未知,通过合乎逻辑的推测揣摩,最终理解所读材料的意义的一种阅读方法叫“猜读法”。引用至文言文中称之为“猜译法”。教学时即让学生联系所学的知识,借助一定的提示注释辨析猜译探究学法,这种方法召唤学生的阅读期待,能够激起学生思辨的情趣。

1.联系语境分散猜译

一些字词在文言文中比较活跃,同一个字,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截然不同,因此要根据上下语境细读品味,分别猜译方能知其意。“学弈”中“之”字出现六次之多,如果把每个“之”的答案都摘抄到黑板上,花不了多少时间就了事,但是这样做学生很快就会忘记,而且毫无挑战可言。教学时我让学生先大声朗读,后默读并猜一猜每个“之”的意思有何不同,特别提醒“之”字是在不同的语境中,要充分联系上下文,知道大致的意思。学生通过比较辨析,猜测“之”的用法。这种猜译学生是主动去完成的,记忆特别深刻。久而久之,猜多了,学生就敢猜,习惯猜,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呢?

2.结合注释整体猜译

结合注释,整体猜译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如,教学“学弈”,首先让学生读,通过大声朗读,读通弄懂其内的节奏,然后要求学生静思默读,一边读一边思考:“请你借助课后的注释,猜猜看,这篇文章大致说了什么意思。”尽管学生说得并不全面,也没有把关键的字词翻译出来,但是此时获得的成果是他们自己创造的,学生获得了成功后的欣喜。学生觉得自己的猜想是有意义、有价值的,能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猜译”不仅涉及文言新知与旧知的关联汇通,还涉及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的区别与联系、个体经验与新概念之间的差异,课堂气氛活跃,激起思辨。并且当同学们积累到一定量的文言文基础知识以后,即使遇到没有注释的文言文,他也敢于尝试着去猜,而非束手无策。

四、在“随机拓展”中提升

小学期间,教材安排的文言文内容只有4篇,仅靠教材中的几篇文章的教学保持学生长久的兴趣是不现实的。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需适时、随机地出现文言文,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早起步,积少成多。

如,选取原文的文言文对比阅读。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是来自于古代的故事和名人格言,但又以现代文的形式出现在教材中的。这些文章的内容浅显易懂,学生一读就会。此时若选取原文的文言文进行对比阅读,则既提早让学生接触了文言文,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在教学第八册“寓言两则”中的“扁鹊治病”,读懂了现代文的故事内容之后,我在大屏幕出示“扁鹊治病”的文言文: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第5篇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最终要实现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学生的参与度如何,从短期看,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从长远看,影响着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关乎学生的后续发展。课堂参与度与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关,受教学组织活动影响。笔者结合多年语文教学实践,总结出了实现学生高参与度的课堂教学组织策略。

一、问题悬疑唤醒参与意识

学习兴趣是在认知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反过来兴趣又推动自觉学习。新颖别致、富有启发效果的问题往往能激发参与意识和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问题可以分为释题发问和质疑课题两类。

释题发问策略的特点是环环相扣,一以贯之。以《将相和》为例,教师在课题抛出后提出以下问题:“‘将’‘相’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将’和‘相’始终都是‘和’的吗?”“他们为什么会‘不和’?”“后来为什么又会‘和’呢?”教师寥寥数语,每个问题都击中要害,学习目标清晰,学生兴趣盎然。

质疑课题问题策略表现为“一石激起千层浪”。以《爬山虎的脚》为例,教师在第一课设计导入语:“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或有什么疑问?”学生好奇地举手质疑:“爬山虎是动物还是植物?”“爬山虎的脚在哪里?”“它的脚是什么样子的?”“它的脚能走路吗?”学生们的疑问,转化为主动探究的动力,参与度自然提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还需要教师善于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情绪。

二、情境代入达成感同身受

艺术杰作很容易给人很强的代入感,高参与度的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小学语文教学,不乏深受学生喜欢的作品,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走入情境,激活“共情”,达成“移情”效果。如有位老师执教《伯牙绝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音”和一代琴师伯牙为什么“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教师创设了这么一个情境:课件出示伯牙在钟子期墓前的画面,播放《高山流水》的乐曲,教师讲述着子期生前和伯牙相约见面的故事,然后分角色朗读、表演。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完全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个个是那样的投入,那样的感动,那样的怆然……通过这个情境的创设,学生不但把课文读得充满感情,而且对“知音”情结的理解、体会也很深刻,以至于下课铃响了以后,学生都还沉浸在那特定的氛围里,许久缓不过神来。

三、正向评价激发主体意识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第6篇

关键词:文言文;小学语文;教学评价

文言文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不断汲取古代文化精髓,培养自身的文化气质,因而语文教师应该加强对文言文教学的重视,从各个方面来不断改善和提升文言文教学效果。

一、小学文言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内容并不多,但即使这样也会让首次接触文言文形式的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加上教学方法上的不重视,导致小学文言文教学效果并不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上:

一是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在小学文言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一般教师会选择从生字开始讲解,然后进行逐字逐句地翻译讲解,这种教学方法显然太过于枯燥单一,学生很容易失去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也很难理解文中想要表达的人生哲理。

二是教学评价过于单调。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但当前文言文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评价内容、方式等方面都太过单调和死板,反而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

二、小学文言文教学评价措施

针对当前文言文课堂教学当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笔者主要是从教学评价这一点上来对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提升措施进行了探讨,科学的教学评价能够有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能够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因而在教学评价方面教师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一)多元化的评价内容

对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价,才能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能力。教学评价内容可划分为认知领域评价和非认知领域评价。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阅读能力、态度、识字能力等多个角度进行教学评价,这样才能让学生看到自己在文言文学习方面的优势和不足。

比如,在学习《伯牙绝弦》这篇古文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对学生是否掌握字词进行评价,而且还应该对学生的阅读兴趣、感悟能力等进行评价。比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伯牙绝弦的原因进行探讨时,教师可以适当对学生朗读字词的准确性、朗读兴趣和情感等进行评价,这样会鼓励学生不断纠正自己的错误,反复朗读课文。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伯牙对子期的知遇之情在一遍遍的朗读中也能够慢慢感悟到。

(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灵活的评价方式能够让教师从不同角度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相应的课堂教学策略,从而有效促进文言文教学课堂效率的提升。在教学评价方式上,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评价方式来进行文言文课堂教学:一是学生互评的方式,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评价,并且注意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式来对同学的表现进行评价。比如,在学习《两小儿辩日》这篇课文时,对于文中“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这一句话的翻译,可以让每个学生先写下来,然后相互进行交流,对同学的翻译内容进行评价,并且进行交流沟通。通过这样的互评方式,既能够培养学生接纳别人意见、学习别人长处的品德,又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效率和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是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相结合。口头评价具有情境性、直接性等特点,但过于随机,对于学生产生的效果有时间限制,如果和书面评价结合起来,能共同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比如,在讲授《两小儿辩日》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学习完课文内容和语句翻译之后,让学生来讨论一下究竟两个小儿说的正不正确,并且对每个发言的学生进行点评,在点评时要以鼓励的态度为主,鼓励班上其他学生积极发言,所谓“道理是越q越明的”,要让学生在发表观点和辩论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在思考问题上还存在的缺陷,以及对于课文内容理解上的不足,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篇课文所想要真正表达的意思。同时教师在完成这篇课文讲授之后,课下针对每个同学的观点或是课上表现来出具书面评价,表扬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优点,指出学生还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让学生能够真正受到教学评价的正面影响,促进学生成绩的不断提升。

三是应用自我评价方式。自我评价是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提升的最佳方式,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受能力的限制,对于文言文中的很多内容还不理解,对于文言文想要表达的哲理内容还不能完全掌握,需要通过学生自身的不断思考来慢慢领悟,而自我评价就是一种激发学生自我思考的手段,通过对自我的科学评价,明白自己在哪方面出现了错误,及时了解自身的不足,这样也能够让学生养成自我思考的好习惯,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价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价值,教师应该积极创设全新的教学评价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对文言文学习的畏难心理,让学生能够在科学的教学评价中进行交流学习,不断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评价来让文言文的课堂开出精彩的花朵。

参考文献:

[1]徐英.从同课异构《伯牙绝弦》看小学文言文教学[J].新校园(中旬刊),2014(11):207.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第7篇

关键词:听觉艺术特殊功能 音乐细胞 音乐欣赏 陶冶心灵

音乐蕴涵着丰富的艺术内容,这些内容藉音乐独特的艺术形式记录着社会历史进程,表达着人们的感情,寄托着人们理想,传播着文化遗产……这些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对音乐产生终身需要的强烈感情。

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说过:“音乐,有人将它比作花朵,因为它铺满在人生的道路上,散发出不绝的芬芳,把生活装饰得更美。”[1]音乐,不仅美化生活,它还净化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

作曲家把高低不同、长短不等、色彩不同的声音巧妙地组织起来,即成为音乐语言。而音乐是通过音乐语言来塑造音乐形象的。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的物质材料是声音,摸不着,看不见。音乐随着时间流动而流动,随着时间消逝而消逝。音乐作品在作曲家创作出音乐作品之后,还必须经过演唱家、演奏家的再创作,才能产生它的艺术效果。

音乐的特长是抒情,以情感人。但是,音乐也非仅仅具有表情的专长,它同样具有造型和描绘的功能。音乐家舒曼对“歌曲之王”舒伯特的音乐作品给予高度的评价,说他的作品“能够把最微妙的思想感情甚至日常生活中的事情用声音表达出来。”[2]

现代作品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表现了“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的情节,把一对古代青年男女相亲相爱和他们反抗封建礼教的形象十分鲜明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让学生好象置身于鸟语花香的田野,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俄国作曲家鲍罗丁的管弦乐《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可使学生感受到广阔寂寥、黄沙滚滚的草原风光,从远处传来的骆驼和马队的脚步声,显示出军队和商队行进和消失在远方的形象。我国源远流长的古代乐曲和民间乐曲如《十面埋伏》《流水》《百鸟朝凤》等,都是色彩鲜明地描绘各种生动形象的佳作。

音乐具有特殊的功能、神奇的魅力。当听到雄伟《国际歌》《马赛曲》时,就会激起慷慨激昂、庄严肃穆的情绪。《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之歌》《大刀进行曲等歌曲,在抗日战争时期,曾鼓舞了亿万人民的抗日豪情,激励着他们去和敌人搏斗;在每一个革命时期,那些优美感人的革命歌曲,都曾发挥了它的战斗作用,鼓舞人们向上,追求美好的理想。

我国古代哲学家、教育家孔子,他本人既能唱歌,又能鼓瑟,既能弹琴,又能吹笙、击磬;他还是个很有音乐欣赏能力的人。他对音乐的作用估价极高,他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3]他把对于音乐的作用,提到了移风易俗的高度。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也说过:“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都要重要得多,节奏与乐调有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方式合适,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他也就因而美化。”[4]

为此,我们让学生欣赏音乐必须有选择,要用好的、健康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用向上的、优秀的音乐作品来感召学生;使学生在生活体验、思想感情、文化素养和艺术感受的基础上,产生共鸣、联想和想象,从而增强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思想只能同思想对话,感情和感情能够深深打动。家乡沦陷在敌寇铁蹄下的人民,怎能不为《松花江上》《打回老家去》的歌声所动情;没有见过茫茫的沙漠和在风沙中行进的情景,就难于体验出《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所描绘的草原风光;没有见过白浪滔滔的大海的人,怎能理解德彪西的《海》所展现的音乐画面?当然,悲壮雄伟的作品不会引起轻松愉快的感觉,豪迈的、节奏鲜明的进行曲决不会使学生产生柔美婉约的感觉。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也还可能从听觉印象转化为视觉印象,如听到各种舞曲时,就自然地联想到各种舞蹈场面,听到雄壮的进行曲时,一列列整齐的队伍威武抖擞地行进的景象就会出现在学生的脑际。

我国古书《列子》上曾记叙了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瑟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愈,钟子期必得之……”[5]

这个故事生动地说明了音乐的创作、演奏与欣赏的关系。伯牙善于用音乐来塑造某种形象,种子期又善于从音乐中捕捉和体会这个形象。伯牙是一个高超的古典创作家和演奏家,而钟子期可以说是具有一对很有水平的“音乐耳朵”的欣赏家了。

一个人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并不是天赋的,而是可以通过不断培养、训练逐步提高的。

当欣赏一部音乐作品时,首先听到的是音乐所表达的某种情绪,或雄壮激越,或热情欢快,或深沉,或哀伤,或多种情感交织在一起,揭示着人的内心世界,拨响人们的心弦,引起感情上的强烈共鸣。这些音响吸引着学生,在学生的心底唤起种种联想。这便是音乐欣赏的起点。进一步,就是从这些作品中感觉到音响所描绘出的一幅幅画面。但是,音乐所要表现的主要是在某种环境中人们的心理体验和内在的情感。这还需要学生细心地反复地去琢磨、体验。

要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的能力,还需要学习了解一些音乐方面的常识和音乐的表现形式及手段,诸如旋律、节奏、音色、和声、曲式、调性、织体、体裁等等。在音乐作品中,技巧和形式是音乐美的极重要的因素,因此,对这些知识的了解,无疑对欣赏音乐作品有着重要的意义。

欣赏音乐作品,要求学生对作品的时代背景、民族特征、风格流派以及作者的经历、思想等有所了解,也就是要把作品、作者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思考。

欣赏音乐作品,要让学生熟悉、热爱祖国的音乐艺术,培养热爱祖国民族文化艺术的感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

欣赏音乐作品,也像欣赏其他艺术作品一样,“还要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扩大生活阅历,各种艺术都有它自己的特征和规律,但它们之间又有着相通之处,可以互相启发,加深理解。”[6]一个对其他艺术毫无所知的人,也不可能真正理解和欣赏音乐;一个生活体验狭窄、对人生缺乏热情的人,就更不可能成为音乐艺术的欣赏者。音乐,能使人感染、产生联想、引起共鸣,让欣赏者为音乐旋律的美所陶醉,与音乐同欢乐、共哀伤。这充分体现了音乐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显示了音乐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 [4] [5]伍湘涛,音乐知识与名曲赏析,[M],航空工业出版社1993年3月295页,433页、356页

[2]薛正安,艺术百花园(下),[M],96页,中国华侨出版杜,1995年8月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第8篇

怎样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语文素养?怎样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文言文?怎样让学生真正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 笔者以为在文言文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乘兴趣之舟,寓教于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喜欢学习文言文,就可以使教和学得到和谐的发展,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也会随之大幅度提高。

1.图画激趣。小学语文五、六年级教材选编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篇章,这些文章都配有一幅插图,直观、形象地表现了课文内容的重点。如《两小儿辩日》一文,在上课伊始,笔者就用多媒体展示文中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中人物不同的姿态、表情,想象、推测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每位同学都争先恐后地谈论自己的看法。有的说:“一个夏日的早晨,一位老爷爷向两个小孩问路。” 有的说:“早晨,太阳刚刚升起,一位老爷爷给两个小孩讲故事。”还有的说:“两个小孩在争论一个问题,老爷爷在判断谁对谁错!”想象多种多样。借此时机,笔者让学生带着争议,凭借插图、注释,联系上下文初读课文。结果,每位同学读得都非常投入,读通课文也就不在话下了。

2.情境激趣。恰当的情境,可让学生兴趣倍增,也让教学事半功倍。如在教学《杨氏之子》时,笔者在大屏幕上展示了这样一个故事:1974年,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后,碰见了苏联外长葛罗米柯。高出邓小平半截的大个子葛罗米柯,手臂自然横过去摸着邓小平的头,讨好地说:“小平同志,你刚才的发言好极了,只可惜个子太矮了!”邓小平没有丝毫愠色,只是也把手臂横着扫过去,正好摸到了葛罗米柯的屁股上,不冷不热地回击一句:“这是哪里的话呢!”巧妙地维护了自己的尊严。葛罗米柯显得非常尴尬。学生兴致盎然地听完故事,笔者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有的说:“邓小平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并没有正面交锋,很机智。”有的说:“邓小平采用了一种委婉的方法维护尊严,体现了语言的艺术。” 笔者适时告诉学生:像这样体现语言艺术的经典故事,古今中外流传得很多。我国古代就有一个九岁的孩子,回答别人时语言风趣机智,妙趣横生。他的故事被记录在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里,这个聪慧的孩子就是文言文《杨氏之子》的主人公。类似的趣味故事,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浓厚的古文学习磁场,探究委婉语言艺术的氛围,如袅袅轻烟,始于开课,萦绕课中,挥之不去,既有趣味,又有韵味。

二、扬诵读之帆,培养语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教学也不例外,应凸显“诵读教学”的本体地位,用诵读来带动其他的训练(如句、篇的训练等),最后达到自然成诵。小学阶段,不必要求学生一一掌握词类的活用、句子的倒装,只要大致可以读通、读顺即可,重点还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行语感的培养,让学生掌握一些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推荐一些积累的篇目供学生吸收、补充阅读,通过反复诵读,为进入中学进一步学习文言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读”也应顺应学情,如同剥笋层层深入,不可违反学习的规律。大体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初读,要读准读通,有板有眼。一抓读音,如教学《两小儿辩日》,首先要让学生借助注音读准生字:弗、日、沧、汤等,抓易读错的字及时正音。二抓停顿,正确停顿,要结合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这一句,在上课时,有一部分学生把此句读为“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这就很难理解此句话的意思了。这时,笔者就指导学生结合注释,先理解句意,然后再让学生试着反复去读,结果,学生轻而易举地把句子朗读正确了。

第二个层次,悟读,要有滋有味,读出感情。如《伯牙绝弦》之最后一句:“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语调不同,理解亦不同:坚决,可示伯牙决定之不可更改;低沉,可显伯牙失去知音后的无奈与痛苦;平调,则显示说故事之意味。教师可以尽情地引导学生去想象、去思考、去体味、去朗读。

第三个层次,诵读,要有声有色,读出韵味。如教学《论语》时,就要让学生感受古文音情结合的韵律之美。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让学生画画节奏线,读出古文的韵律,朗朗上口;让学生反复诵读,潜心品悟韵味。

反复的诵读实践,学生水到渠成地读出了文言文的韵味,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我国古代文化的熏陶与感染。

三、展思维之翅,深化感悟

教材中的文言文,虽浅显易懂,但蕴意深刻。在疏通字词句、理解文章内容后,将文言文作为现代文来学习,也是值得一试的好方法。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感悟、思考、分析、讨论,用足用新用活教材。

1.填补空白,点击思维。文言文篇幅短小,简洁凝练,常常会给人留下非常丰富的想象空间。教者可投学生所好,采取学生喜爱的形式,引领学生对教材中的空白领域进行合理的发挥创造,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又能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如《杨氏之子》中,让学生通过 “应声答曰”这一词,合理想象杨氏之子当时的神态、表情、内心想法,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描述;《学弈》中,让学生立足知错就改,进行续写,想象学弈的故事又会如何演绎,学生手下的《学弈》定会让人耳目一新。

2.穿越古今,拓展思维。今人学古文,理应紧跟时代的步伐,适时加入时代元素,让古今妙合、古今互用成为文言文教学的一个亮点。如《学弈》中两个学生的表现,是现代孩子专注学习的一个正反面教材,也教会孩子做个实事求是的人。《两小儿辩日》能勾起孩子对童真童趣的美好向往,加深对“实事求是”这一时代精神的理解……教材内容与这些鲜明的时代元素有机结合,大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激起了学生的奇思妙想。

3.质疑探究,深化思维。教材中有些文言文对现代社会具有一定的指导启发性,我们不妨在教学中对颇具探讨价值的问题挖掘一番。“《两小儿辩日》中的两小儿各自提出自己的看法,理由是什么?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竟然答不上小孩的问题,这又说明了什么?” ……学生的思维在自主的探究活动中不断成熟深入,对古文的理解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4.仿写练笔,活跃思维。文言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言简意赅又蕴藉丰厚,讲究推敲、精练、修辞,“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一亮点可让学生在模仿写作中得到闪现:如仿《伯牙绝弦》中的句式,写自己的知音――吾嘴一挑,母曰:“汝逢喜事也!”吾眉一皱,母曰:“汝遇难题也!”吾一摸肚,母曰:“汝饥待食也!”吾所念,母必得之。母乃吾在世知音也。……如此模仿写作,学生必会逐渐养成推敲词句的好习惯,说不定也会获得“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或是“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的效果。

四、启拓展之旅,链接迁移

1.课内外牵手,巧妙链接。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是语文教学的左膀右臂。文言文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应立足课本,有意识地进行相关资源的链接。如课前,引领学生预习时查阅资料,了解文言文的写作背景及相关知识,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也为学生学习课本储备能量。课堂教学,结合重难点内容适时拓展延伸相关资料,使教材文本与拓展信息互相渗透、补充,引导学生进行剖析、对比、整合,实现课内课外相渗透互借鉴的良效,促使学生准确深入地理解文本。课后,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荐相关的文言故事、名句,让阅读延伸到课外,及时反馈、交流。这样,最大限度地开发了课程资源,促进了课内外学习的有机结合,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也提高了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