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梦想课程培训总结

梦想课程培训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6 16:02:36

梦想课程培训总结

梦想课程培训总结第1篇

在省监狱系统心理咨询师上岗证培训班结束的那个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一天我在监内巡查,突然发现监区北面围墙下,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了一座小山样的煤渣堆,煤渣堆得很高,都快接近围墙的高压电网了,有三个罪犯坐在煤堆上面窃窃私语,我见状马上跑过去了,把他们喊了下来,然后自己迅速爬到煤堆上去查看情况,在围墙的刺网里面我搜出了几根铁棍和钢锹,当我把这些工具拿下来,正准备做下一步处理时,我抬头发现这几名罪犯正凶巴巴的在盯着我,我感到情况很不对,心中一紧张,就从梦中惊醒过来。醒来后,就再无睡意,心里总是在琢磨这个梦的意思。虽我时常自诩是梦的解析大师,但这个梦究竟反映了我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呢?是焦虑什么,还是恐惧什么?我竟一时不能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解释。思来复去,觉得焦虑和恐惧都都不完全是,从现实出发,我认为更确切的应该是这次省局组织的培训班给了我太多的收获,激发了我内心一种强烈的需要。那么收获在哪里?需要又是什么呢?一夜细味下来,我想主要有二。

一、培训提升了我的咨询技能,激发了我自我实现的强烈愿望

这次的上岗证培训班,时间不长,课程不多,但却质量高,内涵深。三位老师授课的主题虽各有不同,却都是提纲挈领。讲述的内容涵盖心理咨询的方方面面,在进一步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又极大地提升了我们咨询的技能。这些年来,我先后经历了心理咨询师三级、二级证的资格考试,也阅读不少的书籍,虽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和知识,积累一定的案例经验。但我总觉得自己还缺乏一种底气,少了一种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究其原因我想是对理论和技能的领悟还不透切,对咨询思路的把握还不是很到位。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这次三位老师体验式的教学,就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卢祖琴老师给我们讲团体心理辅导时,反复地给我们阐述,做团体心理辅导不是做团体游戏,你所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充分地考虑到它的咨询目的,都要体现出它的心理学原理。她给我们列举了很多的团体辅导技术,在运用这些技术时,她一一给我们指出它的理论出处。三天下来,她虽然是讲团体辅导,其实却是从精神分析到人本主义,从咨询关系的建立到测量量表的选择,给我们做了一次全面的回顾和总结,在潜移默化中让我体会到该如何把理论和实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她让大家分组去设计的监狱九类常见人群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又激起了大家高涨的情绪,在激烈的讨论中,大家的咨询技能再一次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在听王求是老师讲课之前,我以为沙盘游戏只是一种投射技术,听了以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沙盘游戏更是一种心理自愈技术,而且它的治疗力量是非常神奇的。方老师给我们做个案督导,她强调心理咨询是“法无定法”的。嗯,这也其实是我长期来坚持的咨询观点,导师的认同,让我备受鼓舞。……,如此点点滴滴无不让人耳目一新。

收获是喜人的。培训班结束后,大家都按捺不住兴奋之情,急欲一展身手。回到单位后,就有不少同仁开始在QQ群里探讨自己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了;还有人在悄悄打听“买套沙盘要多少钱?在哪里买好?”。我亦如此,结束后,心中产生了很多的想法,渴望自己能在监狱心理咨询上面取得更大的突破。我在想,以往的几个疑难案例,换种思维去做是否会有更好的效果呢?;也在思索,“学有专长”,我该以何种咨询风格作为我终生的追求目标,来体现我更大的人生价值呢?

二、培训检视了我的内心状态,唤起了我崇德明志的人生追求

这次的培训不仅是一顿咨询理论和技能知识的大餐,更是一场心灵修行的盛宴。培训过后,我想大家都有深切的体会,那就是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需要的不只是技术,更需要的是咨询师个人高尚的情操。王求是老师讲沙盘心理治疗技术时,着一身布衣,拈着几根短须,大多数时间里给我们讲的是“接纳”和“无为”,讲完以后就要你去体验这种感受,而根本不跟我们说沙盘是什么,游戏怎么做,玩具有什么象征意义。可两天的时间里,大家完全被他那种淡定和从容的气场所感染,在无形中已是深深地领会到了沙盘游戏的魅力所在。听完他的课后有同学笑谈:“王老师的课,再听下去,我可能就会出家了”,话虽有夸张,但确也说明王老师所阐述的修行理念已是深深地震撼了同学们的心灵。内心里我就在反复问自己,“我是否完全接纳别人、接纳了自己呢?”、“有多少东西是我放不下的?”、“我是否又能时时与他人能做到同在呢?”。思来思去,觉得自己心中的所挂念的还是太多,又叹人生要做到真正的“无为”又是何等的不易啊!。卢雅琴老师告诉我们,心理咨询其实就是一个人陪伴着一个人成为一个人的过程。一句话醍醐灌顶,好似一下子让我顿悟过来了,可也让我心中不由微微一颤,在监狱里面做心理咨询师,那就是意味着我们的职责是要陪伴罪犯去成为一 个人。这是多么神圣的事业!可是这又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啊!我在反省自己,在这条路上我是否准备好了?我能坚持无条件地去接纳和陪伴一名罪犯吗?毫不忌讳地说,我内心是有彷徨的,是有冲突的,我需要沉下心来,需要不断的放空自己,这将是一个艰难的修行过程。如果说,在几位老师的身上我感受到了心理咨询大师的淡定和从容的话,那么在同学们身上,我又体味到

了监狱人民警察的敬业和执着。不论在团体辅导方案策划过程中,还是在方老师的个案督导课上,气氛都是异常活跃,大家都毫不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经验和体会,也毫不顾忌的道出自己的疑难与困惑。所思所想极为深刻,无时不刻不在洋溢着大家对监狱心理咨询事业的热爱之情。以前我总认为,我省监狱系统的心理咨询的“高手”不多,现在看来我错了,没有想到罗昌盛同学能把团体辅导方案设计如此完美无缺,也没有想到赵政委同学的个体咨询能做得这么细致认真。“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通过培训,我被同学们传递的正能量所激励,时不待我,当奋发而为;我为自己的肤浅无知而羞愧,学无止境,当静心修行。

感悟是深刻的。我想绝大部分同学在培训后,都和我一样会在不断地在反省自己。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决定着我们自己首先要有良好的个人修行,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有宽广的胸怀,又要有执着的精神;这是一种“崇德明志”的人生境界,一直来为我所向往,可我却又时常为私欲所累,茫然而不知所措。这次的培训是再次唤起了我对这种人生境界的思索和向往。“道法自然”,我该放弃该放弃的,坚持该坚持的。

梦和沙盘游戏一样,都是内心无意识的映像。治疗师要正确解读它,就必须掌握来访者个人的过去、现在及成长背景等不同层次的认知,而不可妄加臆断。就如我这个梦,仅从梦境来看,好似是反映了我一种焦虑、紧张的心理状态。然而有了这次培训的所得、所思、所悟,这个梦其实就是反映了我的内心一种责任感,它寄托了我的一种希望与追求。我在渴望着能为监狱的安全稳定发挥一名心理咨询师应有的贡献。

梦想课程培训总结第2篇

——商业金融师岗位能力培训有感

张建恒

2015年9月后半,我有幸参加了商业金融工作委员会组织的商业金融师的培训,短短五天的时间,犹如白驹过隙,却让自己仿佛置身于另外的世界:居身菁菁校园,聆听智者的声音,那些未知的领域,闻所未闻的术语、故事…… 于我而言,这次培训恰似干涸的土地迎来的一场春雨。我本人虽然步入社会的时间不短,但多在人事与行政部门任职,今年5月进入华银集团后就职于资本运营中心,这才真正涉足金融领域。刚一开始就面对诸如担保公司的可行性分析、金融服务中心的筹备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的设计等等难度极大的课题,而自己仅有的知识储备根本无法很好地完成这些任务。就在这个时候,商业金融师培训的机会恰到好处地出现了,对我而言简直是及时雨,让我既获得了暂时摆脱工作困境的喘息之机,又迎来了急速补强专业短板的际遇。对此,我满心感激。

这是一次尚未出发就让人满心期待的知识之旅。单看课程设计就让我倒吸了一口凉气,不是惊吓是惊喜。授课者既有像阴宏老师这样身具商业金融师、注册会计师与保荐代表人资格的业界实干家,也有像李保民先生这样曾任职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的政府高层,但更多的是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主的大学的教授博导们。自己真的就要成为他(她)们的学生了吗?巨大的知识储备落差曾让自己有些不安。

但五天的学习让这些担忧烟消云散。这些老师,业精不欺人浅薄、富学不露傲人之色、位高却又为人随和。最让我意外的是主讲《商业信用风险评价与管理》的吴晶妹教授。她短发齐耳透露出干练,脸上的表情总是那么严肃,镜片后的目光有几分威严。然而五天中课堂上最爆笑的场面竟缘于她讲述的案例,她在讲个人征信时谈到了用信用报告选女婿的趣事,让人捧腹之余不免心生敬佩,这才是活学活用的典范!

这也是一桌关于金融的饕餮大餐。短短五天,所学涉猎资本市场、金融改革、私募股权、商业信用、创新金融等诸多层面,让作为业界新人的我如同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看花了眼。"一带一路"、"新常态"、"互联网+"这些热点词汇不绝于耳,但每位老师都是从自己的视角来解读的。就拿"新常态"为例,胡波教授认为新常态的主题是改革与重构,而不是危机拯救,并以此作为背景分析了私募股权投资领域的机遇与挑战;郭庆旺教授则认为新常态是今后工作的起点与基础,并从全球、美国与中国三个层级阐述了新常态的特征,对于中国他从速度、结构与动力三个角度定义了新常态,并且从"双倍增计划"反推,认为所谓的中高速增长应在7.5%以上。不知不觉中两种观点在相异的时空碰撞出了美妙的火花。

而让我脑洞大开的是宋华教授关于《互联网经济下供应链金融创新》的阐述。宋教授的教学案例详实,引用的切入点恰到好处,让初次听闻物流金融、贸易金融、套利套汇金融等新型金融形式的我竟也对其中的逻辑知晓了几分。而互联网+产业供应链+金融的这种跨界融合让我激动不已,仿佛已感受到它旺盛的生命力以及将对传统金融造成的冲击,这给自己未来的金融创新工作也带来了新的思路。其他老师的授课也各有韵味,北京工商大学胡俞越教授对7月份证券市场的股灾以及证监会救市的分析,可谓是一针见血;讲授国际金融的庞红教授声音柔美、观点独到,大有四两拨千斤之妙;而李保民博士对国家经济政策的顶层设计讲得极为透彻,如果用四个字来评价的话,叫高屋建瓴。这五天的培训好比一桌筵席,大盆小盆,甜酸苦辣,搭配整齐,色香味俱全,让我大快朵颐。

这还是筑梦的开始。经过各位老师的悉心点拨,我就像那个偶入山洞的武陵渔夫,"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始见桃花源。初入金融界的我,曾是那么的一筹莫展,苦恼、彷徨、沮丧,加之与先生分居两地,一度想要放弃。这次培训,让我对金融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原来金融形式可以这么丰富,金融市场里还有那么多未知的领域,世界的未来将由金融主宰。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活到老,学到老的想法已然落伍,我觉得应改为"学到老、活到老".未来的世界充满挑战,还好我并不孤单,除了家人,我又多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金融事业的爱就这样油然而生。"中国梦"不仅是实现民族复兴之梦、强国之梦,更是实现人民幸福生活之梦,也是每个人心中的美好梦想。做一名出色的商业金融师是我的梦,而这次培训是梦开始的地方。

学以致用 学无止境

——商业金融师岗位能力培训有感

张熙凯

【导读】在学员张熙凯看来,学习就是一个自我充电、收获知识、转变思维的过程,五天的培训中,老师们的授课从基础的商业金融理论知识讲起,配备宏观政策引导与大量的实际案例分析课件,内容既生动精彩又博学洽闻,既能有效开拓学员的思维,扩展知识面,对于岗位工作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本人有幸参加了2015年9月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商业金融服务工作委员会在人民大学主办的商业金融师岗位能力培训,成为众多来自全国各地学员中的一名。学习就是一个自我充电、收获知识、转变思维的过程,总结这次培训学习,我的感想颇多。

在五天的培训中,老师们的授课从基础的商业金融理论知识讲起,配备宏观政策引导与大量的实际案例分析课件,内容既生动精彩又博学洽闻,来培训的大部分学员都或多或少地从事着商业金融方面的工作,这种理论结合实际的授课方式开拓了学员的思维,扩展了知识面,对于岗位工作具有实际可操作性。举例如《供应链金融》,这个课程教授的不仅仅是一种运营理念,还是一种商业拓展方式,在不脱离主体经营情况下,通过商业金融进行产业上下游的改良与升级,把商业金融是实业紧密结合在一起,给予现下实业企业发展一种可行性参考。同时,老师们在授课当中,把当下一些经济热门话题、事件,如互联网+、大数据、一路一带、股市波动等融入到课件当中,与商业金融联系在一起,用更为专业的角度、更为具体的实例加深了我对这些名词、事件的理解,解答了我心中的疑惑,使我更深层次地了解商业金融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

梦想课程培训总结第3篇

现代远程教育是指采用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的教育形态。首先,远程教育培训溯源于广播电视大学系统,至今已有35年历史,并经历了从广播、电视到互联网的媒介过渡,是信息技术运用于现代教育的杰出成果,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电大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国家战略为主导,教育培训从精英向社会大众普及,较早涉及农民工的远程教育培训。其次,农业广播学校系统虽然主要面向职业农民开展远程教育培训,2003年后也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以广播电视和网络形式开展农民工远程教育培训,广西农广校每年面向农村招收中专生6千人,其中部分毕业生进入农民工群体,每年完成非农技能培训6万人。再有,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办公室,以广播、有线电视和互联网面向农村党员干部开展教育培训,其中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通过乡村两级远程教学接收点实施农民工的就业教育培训。还有,企业的线上培训,以电子学习E-learning形式开展一线蓝领员工的职业技能和企业文化教育培训。以互联网为支撑的远程教育培训将资源丰富、方便快捷、平等互动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各类人群的教育培训,并以其先进教学理念贯穿教育培训过程,带动师生交流和教学管理流程简化科学,带来教育培训理念、技术及机制的创新。

2广西电大农民工远程教育培训的实践

2.1广西农民工远程教育培训项目实施情况

广西远程教育早已涉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建设,广西电大于2004年列入国家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首批试点,主要采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培养农村基层政权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部分受益学员考取国家公务员以及参与非农就业创业。以后,广西农广校和广西远程办也开展农村人才培养。2008年,广西电大与中国人大、北航、中南等重点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面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实施人才培养远程合作项目,项目启动北海出口加工区的驻园远程学习中心,送教上门为企业员工进修学习提供服务,许多外来务工青年参与并受益。借鉴广东“圆梦北大100计划”经验,广西团区委于2011年春天在南宁高新区试点“农民工圆梦大学行动”,35名青年职工受助参加广西电大学历进修,接着,又于2012年春启动“万名青年农民工圆梦大学行动”项目(简称“圆梦行动”),广西电大作为首个合作高校将项目进行系统运作,至今已在南宁、北海等七个市资助了1500多位农民工报读高等教育本专科学业,“圆梦行动”人才培养涉及广西八个工业(产业)园区,受训学员平均年龄30.2岁;广西籍占90.7%,外省籍占9.3%;壮、苗、瑶、回、满、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学员占34.5%;生产经营一线员工占65.2%,后勤服务岗位员工22.4%,管理岗位员工占12.4%;专科学员占64.2%,本科学员占35.8%。首届试点班学员从南宁高新区学成毕业,按时毕业率为60.0%,能完成学业的占86.0%,辍学率为14.0%;以后届次学员各科平均及格率约为85.2%、补考率约为10.0%、辍学率约为4.8%;农民工学员学有所成可以期待。党的十广西农民工代表黄文宣(南丹县矿工)今年已获中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大专文凭。广西电大在“圆梦行动”受训学员中进行了多个专项调查,详细了解了他们的学习需求、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工具等,相关信息已反馈到教学和管理中。

2.2广西电大“圆梦行动”的特点

“圆梦行动”作为我区远程教育专门机构针对农民工群体的远程继续教育项目,具有学历层次高、系统大规模运作、网络技术全面支持,又面向产业园区实用人才培养的鲜明特色。

2.2.1政、校、企合作协调推动项目

广西电大面向农民工的远程教育培训源发于2008年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培养远程合作项目”,由北海市政府和教育厅主导启动,北海出口加工区管委迎合园区企业人才需求而协调项目落户,并解决场地设备困难,北海电大寻找契机主动服务企业,又得到企业和员工的广泛响应,形成政、校、企三方合力促进园区人才培养,推动园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升级,至今仍是电大系统的标杆。广西电大“圆梦行动”由广西共青团组织发起,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危朝安亲自启动,电大各市分校找准项目落脚点,结合区域资金项目集聚的产业园区发展建设开发人力资源,得到园区管理层的支持响应并组织协调,发动企业以产业优化升级为目标进行人才培养,企业帮助学校建设驻园专业教学实训基地,政、校、企同心合力形成氛围、机制和措施推进,保证了项目的政府导向正确、符合企业需求、教学实用高效,项目持续推进。广西电大课题组对全区115个产业园区2438家共5.78万员工进行了调查摸底,对项目落户的工业园区现状和前景进行分析预测,结合各类企业人才培养方向的异同作出规划论证,按企业各类岗位要求修订教学计划,还建立了企业推荐、政府资助、电大系统服务的有效机制,加上学校人财物的投入,使项目意义升华:政府作为经济升级优化的动力、建设和谐社会的举措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行动去协调推进项目;企业作为凝聚人心的文化、招工引资的品牌和创新发展的尝试去维护项目的运行;学校也赢得服务社会的声誉和人心向学的呼应。为此,自治区政府专设项目资金,各级团委也筹资支持学员学习,南宁经开区连续五届资助学员学费达50多万元,占总学费近一半的资助成为项目持续进展的重要条件。

2.2.2产、学、研融合服务人才培养

电大看准广西产业园区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结合解决人力资源供求失衡、门槛过低、建设开发粗放的问题,以区域发展目标为重点设置学历层次、专业分布以及教学改革,例如:北海出口加工区的装配特点、南宁高新区的前沿技术特点、南宁经开区和来宾华侨投资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特点、南宁东盟经开区的轻工食品产业特点等,都纳入前期调研论证内容,各地电大因地因材实施项目,专业推介注意服务园区发展优势,听取企业的意见反馈,教学适应产业一线员工特点,着力解决各类学员的学习困难,完善适于园区生产生活的教学支持服务,还借力国开大《新型产业工人培养和发展助力计划》核心理念和关键措施,大胆改革教学实训模式,着力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职业教育的转型融合,以现代远程教育个性化、碎片化学习的创新发展解决学员的工学矛盾,提高学员实用技能水平和适岗能力。各地电大还积极整合资源开拓业务,将“圆梦行动”学历教育与企业员工的短期培养相结合,开办了涉及企业精神、团队合作、社交礼仪和营销策略等专题讲座。课题组对二年级以上学员的调查统计反映了项目实施的科学有效和明显进展。

2.2.3思、教、行互动提高员工素质

尽管“圆梦行动”属于成人业余教育范畴,广西电大依然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方向,素质教育覆盖教学实训环节:设有班主任全程管理服务,选拔学员班干队伍构建自治机制,网络平台和交流介面常换常新,表现健康向上的思想情感及感情宣泄,线上线下的班组活动形成制度;教师更是表现了教学一丝不苟和师生的平等互敬,各类讲座、公益活动和交友组织连通师生之间、学员与社会之间、校企之间对教学的监管互动以及合力参与,使远程教育培训达到传授技能、又兼顾学员素质提高的发展目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确的职业发展方向,收到良好效果。

2.2.4上、中、下配合形成育人环境

电大系统上中下配合是“圆梦行动”广泛延伸的关键因素之一,线上线下(O2O)配合又是项目顺利运作的关键因素之二。35年的办学历程,电大从中央至省到市、县“五个统一”的教学规范实现了资源共享、快捷时效、受众面广的优势,项目经试点到推广,共得到7个市级电大的响应配合,省校决策方案经市校协调组织直达园区学习中心,在培养目标、培养对象、资助政策等方面达成共识,上中下动作一致的系统运作受到政府的好评,项目受益面广,得到学员欢迎,层次分明的扁平化管理又增强了基层学习中心的灵活应对。同时,电大以网络技术支撑教学管理特色在项目实施中受益,专业广泛、资源丰富、网上学习个性化收方便快捷等特点较好解决了学员水平差异、工学矛盾突出和个人需求繁杂等问题,信息技术作为听课、自学、交流的工具适合农民工的时代特点和个性化碎片化的学习需求。课题组总结归纳“圆梦行动”的实践创新,就电大农民工教育培训的调研作了总结分析,证明现代远程网络教育培训适合大规模农民工业余进修、职业技能学习和市民素质培训。但是,“圆梦行动”也有专业分布不合理、重文轻理;课程内容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衔接不够紧密;企业一线蓝领人才培养不足;学员职业规划和人才交流还有待加强;农民工群体学习诉求不普遍,学员还不适应数字化教学等等不足;需要认真总结,加以改进提高。

3广西电大“圆梦行动”的启迪

和总理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工作都有重要指示(批示),国务院近期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又提出“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开展新市民培训”等。各级政府的科学部署和各地的创新实践推动了这项工作的有效前行。从广西电大农民工专项远程教育培训的“圆梦行动”阶段性总结中,给出了经验的启迪。

3.1重新认识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对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的认识仅限于提高人口红利、增加农民收入、或者提高生存技能和实用技能水平都是不够的。首先,农民工群体规模庞大(达2.6亿人),而且正在城乡社会中形成新的阶层,甚至上了美国《时代》周刊2009年12月的封面,关注并扶持他们事关社会公平、缩小差距、和谐发展的时代主题,以教育培训为重点的帮扶措施能够改变命运、促进公平、构建和谐,运用互联网也突显民主公平属性。其次,国家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建设进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企业优化升级、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改革,以及“一带一路”和“双核驱动战略”实施都需要大批人才支撑作为基础。新常态下经济发展不可能再拼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人口红利要转向人口素质普遍提高上来,农民工教育培训应成为发展战略重点。再次,农民工教育培训要坚持以人为本,在注重其职业技能水平提高的同时兼顾其基本素质提升和持续进步发展。教学内容应倾斜于技能知识又要兼顾理论基础,避免“以技能、以收入为标准”的人才培养观,促进农民工群体融入社会、融入时代。还有,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特点,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扩大农民工的受教育幅射面,以科技创新应用整合资源、搭建平台、疏通渠道、提供服务,以现代远程网络教育形式提高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效和水平。对因政府职能出现条块分割造成农村新增劳动力(广西约70万人)享受中职免费教育与大量农民工(广西约1100万人)为生存打拼得不到培训的不平衡局面要认真对待。要在统一认识、明确目标的基础上构建政府主导、财政资助、企业支持、学校参与、社会响应的协调合作机制,以提高受教育水平造福广大农民工。

3.2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

首先是服务理念,中国教育具有平民化的历史渊源和人文传统,孔子“有教无类”思想延续至今并发扬光大,北京大学在1918年就创办了“校役夜班”,2006年北大校长又为学校保安甘相伟的专著《站着上北大》作序。为大众阶层服务、以教育改变他们的命运是大学的精神和传承,关注解决农民工群体的受教育问题,能增强学校服务社会的自觉、提高学校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功效,“圆梦行动”是远程教育机构办学理念的一次升华,这是高校办学理念转变促进为社会服务自信自为的案例。其次是教学理念,在社会各类形态数字化的互联网时代,各界都需要强化互联网思维,电大远程教育自谥为网络先驱,在“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驱动下,加上网络技术,带来了“教与学颠倒”、“翻转课堂”、“自主学习”等教学模式改革,这还远远不够。用户至上(以学生为中心)、体验为王(完善支持服务)、免费模式(类似“慕课”)加上颠覆创新(模式改革),这些“互联网思维”都在改革完善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及管理。当然,互联网以最低成本满足最大化需求的市场机制正影响教育培训,还需要政府和企业合作,促进技术应用、搭建共享平台。2014年广西电商的政府统筹推动就是先例。再有是技术理念,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应用,加快了信息技术向各个领域的扩张渗透,并带来革命性的影响,电大教育也不能固步自封、自甘落后。电大要加快微博、微信、二维码、QQ等信息工具的普及,充分利用微课程的教学资源,尝试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学习在教学管理上的应用,重点是教师的信息技术的掌握和素质提高,促进学员适应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

3.3融合职业教育的转型发展

梦想课程培训总结第4篇

一、以读为主线,积累语言文字

多读书多积累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设计思路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

1.读好课文,感受语言,培养语感

默读是理解词语、熟悉句子、感知内容的好方法,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作者的思路。声情并茂地朗读是吸收语言文字的有效手段,也是积累语言文字、培育感情的有效方法。背诵是积累大量语言文字材料的最有效方法。要让学生多背诵课文中的精彩片段,积累语言。趁着小学生的记忆好,在他们的小脑袋里装点诗文佳作,并为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文字做好一定的铺垫。

2.多读课外书,扩大阅读量

我给学生推荐了课外阅读书目,布置每天30分钟的读书任务,要求学生养成每天下午进校后午读的习惯。每周的诵读课上让学生简单交流最近读的书,肯定好书,让学生学会挑好书来读。每周让学生选择感受最深的读物或文章完成一张“读书卡”,既不增加学生的负担,又督促他们更好地去读书,提高阅读能力。

3.多积累,养成习惯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学生运用起语言文字来才会胸有成竹,信手拈来。除了让学生记住课文里的好词佳句以外,我还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运用圈划符号划出好词好句,并背诵记忆下来。对一些精彩语段、名家名篇的写作思路、典型的写作结构等语言材料,通过阅读积累,逐渐记忆、储存。随着词汇量的丰富,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也会随之得到发展,对学生说话和写话起到良好的作用。

二、以说为核心,加工语言文字

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及复述课文内容的练习,是提高其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还可以帮助学生将课文中的语言转化为自身的语言,从而丰富和规范其语言,并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如,在教学《鹿和狼的故事》一文中,对“松杉葱郁”“一命呜呼”“苟延残喘”“面目全非”“罪魁祸首”等词语,我先让学生在查工具书的基础上,再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式深入理解其意,让学生想象说话,再将这些词语所描绘的内在关系通过对课文的理解用一段话连起来说一说,从而强化了对词语的理解,梳理了课文内容,了解了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更重要的是积累并学会运用了这一组词语。语言文字的训练相当一部分要学生学习词语的运用,复述课文能使学生储存的语言材料活化为他们的语言能力。

三、以练为平台,运用语言文字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使他们在生活中会读、会说、会写。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内化练习包括:学词造句的练习、连话成段的练习、组段成篇的练习、篇章结构的练习等。因此,要把练习作为基础平台,结合课文的学习进行口语表达和书面交流训练,突出对语言文字的积累、理解、内化和运用。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将对课文内容的复述由口头表达向书面语言转化,如写发言提纲,抄写课文好词佳句等;二是对文章的有些内容进行想象补白;三是对课文内容及结构进行仿写。实践语言文字的训练方法主要有:

1.句型模仿训练

课文中精彩的句子很多,我们引导学生欣赏体会后,应抓住其中典型的句子,进行句式训练。如,《山中访友》一课第四自然段有一组排比句:“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可以让学生接着往下仿写这一句式,表达对大自然的亲近。

2.引导想象练笔

如,读《怀念母亲》一文,可以设计这样的想象练笔:作者在异国他乡经常做梦,他会梦见什么?请你描绘他的梦境。亦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可以设计练笔: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一下“饱经风霜的脸”是怎样一张脸,然后请你将车夫这张“饱经风霜的脸”描绘下来。

3.抓特色课文,进行写话训练

梦想课程培训总结第5篇

周学东浙江省绍兴县华舍街道华舍实验学校信息技术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他从1989年参加教育工作以来,先后获绍兴市优质课一等奖、绍兴市学科带头人、浙江省“春蚕奖”等荣誉。近十年来,共指导学生获信息学奥赛全国一等奖70人次,并编写《计算机程序设计入门与提高》等专著。

做一位名师,想必是很多教师心中的远大梦想。在浙江省绍兴县华舍实验学校,工作了22个年头的周学东老师,心中也曾经有一个名师梦。时光荏苒,如今的他已得偿夙愿,成为教师队伍中一颗璀璨的明星。

每一个梦想的铸就都要经历非凡的挑战和磨练,周老师实现梦想的过程也不例外。自从1989年走上讲台至今,由于学校工作需要,他先后任教了初中社会、数学、信息技术三个学科。

也许有人会认为,任教学科的变动很不利于教师成长,更不要说取得什么成绩了。周老师却先后在三个学科中取得令人叹服的佳绩――绍兴市社会优质课一等奖、绍兴市数学学科带头人、浙江省第十批信息技术特级教师。

地理专业出身的他,在信息技术学科的成就尤其让人敬佩:在从事信息学奥赛辅导的数年间,他培育出了信息学奥赛全国一等奖获得者70多人次。经验丰富的他,现已成为绍兴市信息学奥赛圈里的领军人物,每年都会被邀请到绍兴市科技馆以及各学校进行讲学。

就像歌曲《真心英雄》中所唱的那样: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那么,究竟是什么特质使得周老师能够在三个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融会贯通,成就自己的名师梦想呢?

会学,践行终身学习理念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周老师是一个爱学习的人,他通过研读书籍和参加培训不断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1999年,他在全校第一个掌握了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随后,他多次在市县组织的课件评比中获奖。2001年,在一次培训中他接触了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赛。从此,他的兴趣被点燃,并投入了巨大的精力进行专攻。

为了提高自身的水平,他于2005年自费参加中国计算机学会在济南举办的全国信息学奥赛指导教师培训班,同年还自费进入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深造。这样的学习经历让他对多媒体技术和程序设计有了非常系统的知识积累,这为他之后在教学中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爱学也要会学。会学,是一个人学习力的重要体现。

周老师既爱学,又会学。在教改浪潮中,他懂得抓住机遇,积极投入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之中。这样的学习事半功倍,让他能够迅速调整好状态,直面教学改革挑战,并在课改实践中取得累累硕果。

注重积累,坚持每天都学习,是周老师会学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无论什么时候学习、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学习,他总能坚持明确的方向和目标,而不是漫无目的地浅尝辄止。对于学习目标的确定,他有自己的基本原则:教育教学理论往往不太受学科限制,就把它作为长期学习目标,日积月累,坚持不懈;短期学习目标则注重结合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需要,采取任务驱动的方式,教学中需要什么就学习什么,哪方面比较欠缺或者薄弱就补哪方面,对新方法、新工具、新平台的学习亦是如此。长期目标结合短期任务,使得他既能够在理论层次上高瞻远瞩,又能够在实践工作中游刃有余,不管任教哪个学科,都能够迅速成长为该学科领域的佼佼者。

善教,因材施教培养思维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怀有教育理想的教师总会不约而同地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教,才能够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周老师自认为天生拥有一种教学的能力,能够把别人讲不清楚的东西讲得很清楚。其实,他的课之所以非常受学生欢迎,无疑与他的全面育人观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理念是分不开的。他认为,教学不能唯成绩论,教师要以人为本,用心钻研教法,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他在教学中遵循三个原则:一是精心备课,自己先把教学内容理解通透,并制作相应的教学辅助课件;二是经常考虑学生的难处,从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经验出发,抓住学生学习的难点和突破口;三是在教学中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了,学习的自主性增强了,学习的能力也就逐步提高了。

周老师还特别善于进行教学反思。在课堂教学之后,他会结合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多个方面进行反思,对教学设计不断修改,精益求精,这使他的课更加精彩纷呈。

借助于学校九年制教学的优势,他建立了一种小学(四年级)到初中的程序设计学习培养模式。从课外活动、兴趣班,到方法、兴趣培养,再到选修课进行算法设计和数据结构教学,逐渐形成训练梯队。与此同时,他还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加强对教练队伍的训练,并积极创造条件,为优秀学生和教练的更快进步提供机会。这样的周老师,既是帮助学生开拓思维视野的教练员,又是扶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引路人。

在新课改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离不开对信息素养的阐述。周老师在教育教学反思中,对该问题也有自己的见解:未来社会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具有会学习、会研究、会展示的个人素质,因此,培养能力、开发智力比学习知识更重要。要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就离不开信息素养的培养。但是,现在的信息技术课过于注重知识的讲解和技能的训练,对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等较为忽视。他认为,信息技术课应以人为本,面向大众,突出信息。基于自己曾任教社会、数学的经历,他开始重点探索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活动课。这种活动课,主要是将其他学科没有深入学习但学生非常感兴趣的知识作为素材,整合信息技术进行探究,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开展学习的体验,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

鉴于目前信息技术课重复教学的问题比较严重,他认为应该把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科学,规划好学科体系,从注重信息素养的培养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两个方面来设置内容。教师的研究也应该注重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适当增加算法和问题解决的内容,减少知识性内容。

梦想课程培训总结第6篇

1.梦想从这里起步

2010年8月底,我园刚刚成立,市教育局给我园分配了25名大中专学校刚刚毕业的学生;新教师从学校踏上工作岗位,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是憧憬多于理解,对自己所要工作的幼儿园是向往多于了解。因此,为了让新教师在开始工作之前就对幼儿园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有初步的理解,8月中旬我园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新教师岗前培训活动。培训内容主要从理论学习和基本功训练两个方面进行:理论学习让新教师了解和熟悉幼儿园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工作规程、日常工作细则、管理条例及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让新教师有所了解和熟悉幼儿教师与家长、孩子、同事交往的礼仪、班级管理的技巧、赏识教育等方面;对幼儿教师的基本功培训主要包括普通话、钢笔字、粉笔字、写作、识谱、弹唱、形体训练、民族舞基本动作、绘画以及拼音教学等。一周培训活动结束后,新教师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为他们迈好初为人师的第一步、尽快适应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2.梦想在岗位中实现

由于我园刚刚成立,相对而言我们没有更多的经费选派教师外出培训;因此,近三年来,我园立足本园实际,把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放在首位,以研促教,通过举办各类教学比赛活动、教学公开课,鼓励年青教师互相学习,努力寻求有幼儿园自身特色的园本培训之路。

2010年6月至7月,我园进行了全体教师参加的展示课活动。11月举行为期一周的"身正为师,学高为范"的公开示范课,强化保教工作质量,促进我园教师专业化发展。

2011年5月,我园全体教师参加了首届"三笔字"大赛。希望通过此次比赛在全体教师中掀起苦练教师基本功的热潮,让我园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012年10月,为了给全体青年教师提供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取长补短的平台,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业务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园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教导处的精心组织下,我园开展了2012年第一期青年教师优质课展示活动。

2013年5月,我园再次举行了公开课展示活动。此次活动特邀格尔木市教育局领导及市教研员进行随机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结束后,市教研室教研员们组织参与听课、讲课的教师共同进行评析,总结老师们在授课中的优点,找出了不足,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方法。

3.追求多彩的梦想

创办特色教学,办出自己的校园特色文化,为了将此精神落到实处,近三年来,我园相继制定了"古韵熏陶-诵读古诗,诗中识字"、"手巧心灵-手工制作"、" 精灵舞动的课堂"等特色教学活动。以下是我市各大新闻机构报道我园特色教育活动的摘要:

2011年5月10日,格尔木市电视台报道:为了提高教师的绘画技能、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展示教师综合才艺。近日,格尔木市六一幼儿园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师绘画技能比赛,此次活动得到了全体教师的热烈响应……

2012年4月18日,《格尔木市教育网站》报道:4月12日,市六一幼儿园王华老师为全园教师上了一堂剪纸艺术特培课;4月13日早,市六一幼儿园大一班迎来了一堂美术特培课,主讲人为本园的李青老师,全园教师在这课中收获了许多快乐;4月14日刘秀老师在大二班讲授了一堂"纸杯娃娃"的手工制作课,旨在锻炼孩子动脑动手的能力;4月15日,实习老师张丹在中二班为全园教师上了一堂舞蹈教学课……

梦想课程培训总结第7篇

一、概要

“精英梦想”特训营活动是由精英梦想团队发起,并获得北京大学、人民大学、上海交大、外交学院等全国知名高校学生支持,面向高中学生的公益创业培训活动。

她旨在帮助高中学生拓展视野,培养能力,顺利实现中学到大学的过渡,赢在大学的起跑线上。同时,她也是大学生公益与创业相结合的一次勇敢尝试。

**年是“精英梦想”团队破冰的一年,在团队各成员努力,社会各界的关怀下,团队将第一期活动地点定在四川省达州市。团队将向着打造公益与创业相结合的具有良好声誉的培训机构的目标奋进,并将这样的活动延续下去,造福即将迈入大学的莘莘学子。

二、团队描述

1、团队的名称

我们的团队名为“精英梦想”,主要有两种含义:第一是我们的成员都是名校的精英学生,我们的活动是他们梦想的载体;第二是我们的目标是为帮助高中生顺利完成高中向大学的过渡,培训未来的精英,我们要成为他们精英之路的一个起点或者台阶。

2、团队的宗旨

帮助中学生优化学习方法,扩展视野,为大学生活提前做好准备,顺利实现高中向大学的过渡,赢在起跑线上。

我们第一期的目标是把名校的理念带入达州,成为达州市教育培训的值得信赖的品牌,影响达州的教育理念和格局。

3、团队的目标

在2010年内完成组织的制度与规范建设。并在2010 年暑假,组织我们的第一期培训。

同时,充分拓展与达州市政府和各大学校联络及项目合作,积累各种社会资源,丰富开展活动的经验,树立组织的良好声誉。在2011年,注册成为正式的组织。扩大我们的影响范围,并开发更多的项目。

我们的长期目标是把这种模式推广到全国,帮助全国的高中生顺利完成向大学的过渡,并通过我们的努力,改变部分地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面貌。

4、团队的结构

5、团队经营策略

以公益创业为导向,以精英成员成就精英学生。

三、产品与服务

1、产品与服务

在2010年暑假,组织20位左右名校学生(其中清华北大10位左右),到达州组织达州市的优秀中学生,参加特训营活动。一起度过15天左右的时间。我们的活动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是文化课堂,第二个是特色公益培训。

文化课堂

每天上午9:00到12:00,按照年级分成不同的班(每班不超过20人),由有经验的优秀名校大学生以专题形式授课。对于高一高二的同学,培训数学、英语、文综和理综,以讲解学习方法为主;对于高三毕业的同学,培训一些大学基础课程和基本技能。小班教学有利于授课老师与学生的充分交流,使上课学生在学习方法上获得突破,以取得在以后学习中事半功倍的效果。

特色公益培训

凡参加第一个环节的学生可以自愿免费参加。该环节主要在培训期间的下午展开,形式灵活多样。

①讲座形式:用以介绍大学生活及文化,探讨人生及职业规划,启发中学生对大学及人生的思考,提早为大学生活及社会生活做长远规划,特别有助于高三毕业生完成由中学到大学的顺利过渡。

②预开大学兴趣课程:对大学课程做简单的讲解和介绍,让中学生提前了解大学课程的特点,引导中学生提前适应大学里的课程学习,更有助于高三毕业生提前适应大学学习。

③带领参与的学生外出参观:在游览的过程中,使参与的中学生和大学生充分平等自然地交流,使中学生在轻松的游览过程中畅所欲言。培养参与的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并对中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我们的优势与特色

相对于传统的培训机构,我们的优势有三个方面:

一是我们的培训是大学生公益创业活动,还可以获得国家政策和支持多方公益支持,能有效降低学生参加培训的成本;

二是我们身上的名校光环让我们更容易获得社会承认;

三是我们都是在校学生,与学生的年龄很接近,易于相互交流和理解。

我们的特色是多种教学手相结合,多媒体教学、普通话教学、研讨式教学等,让高中生提前熟悉大学的教育方式,缩短进入大学后的适应过程。

四、市场分析

市场状况

我们计划在公益教学培训行业发展,选择目的标地点为达州市。目前,达州市的教育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比较滞后。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以及由此导致的教育投入的不足;二是教育理念滞后,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大学教育的能力较弱,在大学里在转型方面的成本投入较高。

再则,学生逐渐产生对枯燥的学校教育的反感,也没有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他们迫切需要得到有经验的学长们的指导与建议,寻找到中学阶段好的学习策略与思维;与此同时,提前了解一些大学生活方面的信息,以弥补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做好以后向大学生活过渡心理和思想上的准备,以期尽量降低大学里学习和生活方面转型所花费的成本。

据目前的市场分析,现阶段,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需求不断增长。据统计,目前教育投入接近家庭收入的一半。家长总是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子女获得更好的教育。

从学生角度来看,他们也迫切感受到在现阶段社会里知识的重要。大多数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条件,竭力继续学习。目前升学压力的不断加大,他们对更高的教育水准、以及对更好的学习方法的渴求与日俱增。

梦想课程培训总结第8篇

改革开放后,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开始更深层地与中国金融机构同合作共竞技。随着其在国内业务的不断拓展,客户、员工、合作伙伴、股东、社会(社区)以及环境与资源,其商业网络上各个层面的相关联系人都不再只是独立体而是越来越成为“共同体”的一部分。它们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凭借着各自的优势与特点在商业网络中以不同方式进行着自己的“公民实践”。

“最重要的是可持续性发展”

渣打中国的公益理念和其品牌承诺“Here for good”(一心做好始终如一)一脉相承,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最重要的是能够可持续发展,而将在中国的实践集中在三个方面:对实体经济作出贡献,促进可持续性金融服务,引领社区发展。

渣打中国在2011年国内流动性紧张、中小企业融资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持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全年SME贷款总额同比增长15%,存款较上年增长17%。渣打中国每季度的中小型企业信心指数,已成为这一领域行业发展的关键指数和晴雨表。早在2003年渣打集团就加入赤道原则,通过绿色信贷,支持可持续发展项目。渣打中国在作出每项贷款决定之前都会考虑到诸多潜在风险因素,例如该项目对于气候变化、物种、森林砍伐和空气水质污染的影响等。

2003年,为了帮助全球失明人士走出黑暗,重见光明,提高社会各界对可预防失明的认知和关注,渣打员工组织发起了“看得见的希望”项目。渣打中国保持与国际奥比斯、霍洛基金会以及项目执行医院等机构的紧密合作,投入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在四川、甘肃、内蒙古、江西等地开展防盲复明项目。迄今为止,“看得见的希望”中国防盲复明项目已为170万贫困人士提供可持续的眼科医疗服务,其中为逾20万名患者提供了白内障手术。渣打中国还推出了“语音导航自动柜员机”,将银行服务的便利进一步带给视障人士,也使渣打中国成为首家在华推出此项创新服务的银行。

渣打中国在关心艾滋行动项目中,由渣打员工担当志愿者,向大众提供教育认知培训并且免费提供预防艾滋病的教育材料。自2006年起,渣打连续七年赞助智行夏令营活动,为那些贫困地区受艾滋影响但学习成绩优秀的儿童,提供大城市出游机会,藉此开阔他们的眼界、增加他们对生活的憧憬。

在支持公益项目的过程中,渣打银行非常重视员工的参与。渣打为每位员工提供每年3天的志愿者带薪假期,以鼓励员工参与公益活动。为了更好鼓励员工通过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才华帮助当地的社区发展,渣打中国还创建了内部员工申请报名志愿者活动的网站,以通过员工的自发选择性参与,更好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或技能才华。2011年,渣打中国员工利用员工志愿者服务日带薪假期参加志愿者活动,为本地社区贡献了超过4万小时的志愿活动,比2010年增加了70%。

支持社会企业

星展中国以“支持社会企业”为核心,也通过“授人以渔”的模式,调动社会力量解决社会问题,支持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2012年,星展银行将自己回馈社会的公益理念与多年累积的业务经验有机结合,希望能够帮助属于一种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社会企业在中国积极发展。

2012年10月,星展中国宣布了“社会企业公益计划”,在中国扶持社会企业发展,帮助社会困难群体改善就业和生活前景,助力公益可持续性发展。当月,星展中国在计划下首批签约支持了北京富平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上海小笼包聋人协力事务所、上海“艺途无障碍”工作室、“黑暗中对话”(中国)的视障人士职业生活培训课程四家社会企业的公益培训项目,无偿提供种子资金,开设面向社会困难群体的培训项目,提高受训者的就业技能,以帮助他们提高获得就业的机会,改善个人及其家庭经济前景,赢得争取更美好生活的机会。

2012年11月,星展中国进一步推出“社会企业专享账户”,星展中国在第一阶段里提供几乎免费的银行服务,希望减轻社会企业家的财务负担,让其能更专注于使用市场手段和商业模式解决社会问题,协助社会困难群体改善就业和生活前景,扶持中国乃至亚洲地区的社会企业成长,为社会困难群体创造更多价值和福利。

除此以外,星展中国还通过各种方式支持社会企业,其中包括提升社会企业的大众认知度,让更多人参与社会企业的实践。2012年11月20日,星展中国携手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恩派公益组织发展中心,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举办“2012社会企业高校论坛”,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富平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创办人茅于轼、比利时社会企业支持机构I-propeller联合创始人Marieke Huysentruyt博士,以及恩派公益组织发展中心主任吕朝做主题演讲,向来自高校、传媒、商界、金融圈、公益圈等各业界精英,讲授社会企业的理念和分享国内外社会企业的实践案例。论坛还包括了一个“社会企业世界咖啡馆对话”环节,以为企业家、高校学生、社会企业家创造一个交流平台,相互尝试探索社会企业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关注下一代教育与发展

法兴中国一直在中国发展法兴集团在全球所倡导的“公民银行”文化,儿童的教育和发展问题是其一直关注的重点。

2012年11月30日,法兴中国宣布将继续扩大与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下称真爱梦想)的慈善合作,计划在未来资助60万元人民币,在中国六个城市增设六家“梦想中心”。这一项目开始于2008年,5年以来,法兴中国在四川和新疆的贫困区县已陆续捐建了17所“梦想中心”,累计捐助资金达人民币180万元,惠及学生人数超过13万,近400名教师接受了“梦想课程”的培训。

“梦想中心”是真爱梦想推出的素质教育公益项目。该项目以标准化模式为学校,尤其是偏远地区农村及城市农民工子弟学校,建设便于互动式课程开展的教室,学校将配置图书数千册、联网台式电脑或平板电脑若干,投影仪、无线路由器、500G硬盘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此外,真爱梦想还通过“梦想中心”平台,提供一套“梦想课程”素质教育课程及相关教师培训等多项公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