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惊弓之鸟教学反思

惊弓之鸟教学反思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6 16:01:02

惊弓之鸟教学反思

惊弓之鸟教学反思第1篇

“写教学故事”就是让教师将自己认为很有意义的某一教学事件,具体地记叙出来,使之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的案例。在叙述故事的同时,可以不拘形式地结合发表一些自己的观点或体悟。显然,这样的教学故事和教育论文是有着根本区别的。如在表达方式上,“教学故事”是以记录实事为主,而不是以论辩为主;在文章体例上,“教学故事”是记叙为主,兼有一点夹叙夹议,而不是纯粹的议论文;在写作思路上,“教学故事”常采用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思维方式;而不是由论点为中心的演绎思维方式。由于“教学故事”记叙的就是教师发生在自己工作中的那些具体事情,有着亲历的基础和“情境性、形象性和行为性”的依托,教师把它写下来不仅不会觉得困难,而且会善于、乐于讲述众多的这样的故事。

请先读一读俞东江老师写的一则题为“感悟‘笑笑’”的教学故事:

教学《惊弓之鸟》一课,我出示课文中的句子:“更羸笑笑说:‘不是我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后句:“更羸此时为何‘笑笑’?他在笑谁,笑什么?你们能读懂这里的‘笑笑’吗?”

学生很有兴趣地默读思考。一会儿,议论便展开了,而且出乎意外的热烈:

“更羸在笑魏王,笑他大惊小怪,笑他无知。因为当更羸说不用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时,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当大雁被更羸‘射’下来后,魏王又大吃一惊,他根本就不知道这其中的奥妙。”

“我认为这是一种成功的笑。因为更羸说到做到,他成功了!”

“从课文最后的一个自然段可以看出,大雁掉下来是在更羸的预料之中的,而且课文前面就讲到‘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大雁射下来。’从‘只要……就……’可以看出更羸对这件事很有把握,大雁被‘射’下来,不是凑巧的。所以更羸的笑是胸有成竹的笑,是得意的笑。”

“啊!是胸有成竹的‘笑’,也是十分得意的‘笑’。”我点了一句。

“我有补充,更羸的‘笑笑’不是得意忘形,而是包含着一种谦虚。尽管他很有把握,可他还是说:‘我可以试试’,并不是很狂妄的笑。所以,只是‘笑笑’,没有大笑。”

“我认为更羸还在笑那只‘惊弓之鸟’。因为那只大雁,虽然受过箭伤,但也太胆小了,听到弦响就被吓坏了。”

……

我为大家的议论感动了,说:“同学们对更羸的‘笑笑’理解得非常透彻,那更羸的本事又是怎么来的?”于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同学们的思路又开始登临一个新的制高点。

课文中仅此“笑笑”二字,但感悟的空间却很大。让大家自由地议论,就很自然地对整篇课文作了整合的思考,才发现了在“笑笑”背后的丰富蕴意,以此“点”带动“面”,使“笑笑”这个不起眼的词成了“感悟”的触发点。

过去,我常为学生感悟不起来而困惑,现在看来是没有找准“感悟””的“触发点”。一旦找对了这种极富挑战性的“触发点”,学生的感悟就会自由地奔涌而出。这与更羸的“只拉弓,不放箭”之巧妙,是否也有异曲同工之理。

惊弓之鸟教学反思第2篇

在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流行的教学流程主要有两种,一是“三步曲”:初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读,感悟重点段落内容悟读,体验作者情感;二是“四步曲”:“读”“思”“议”“练”。无论是“三步曲”,还是“四步曲”,教师都特别重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注重学生的“悟”—感悟、悟读,怎么“悟”呢?教师往往是先让学生默读勾画,写批注,然后分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呈现出一片“你读,我读,大家读,一读到底;你说,我说,大家说,说得天花乱坠。”的热闹景象。在所谓的相机指导过程中,教师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突显个性阅读,对学生的交流反馈,常常是当好好先生,不管对与错,不置可否,只管按自己的教案讲,这样的“悟”,学生又“悟”到了什么呢?难怪不说“数学学科清清楚楚一条线,语文教学模模糊糊一大片”呀!

“悟”是感悟的“悟”,。“悟”是理解,是对语言材料的深入内核的接近和解构,也是困惑,是怀疑,是否定,是期望,是对作者的亲近认同或批判否定。那么学生究竟在阅读过程中感悟什么呢?我认为至少包含以下内容:语言材料蕴涵的信息;语言材料负载的思想内容;语言材料组织的方式效果;语言材料渗透的情感韵味,简而言之就是悟意(把握字、词、句、段,揣摩含义,尤其是言外之意,理解在全篇中的作用等)悟形(感受语言的形象、生动、有趣)悟法(字、词、句、段的读法以及写法)悟境(体察语言描绘的意境)悟情(体味蕴含于语言文字的情感)悟理(语言所揭示的道理)悟异(提出与作者的不同见解,求真、求美)。明白“悟”的外延,这是学生自我感悟的前提条件。自我感悟是一种开放的阅读心态,是对文章进行主动的、参与的、个性化的研究性阅读,从中获得新的语言感受和情感体验。它不是学生天生就有的,它是一种意识,是一种能力,需要教师逐步引导和培养。

一、联系生活领悟

学生学习是以原有的知识储备为基础的,引导、激活学生的生活库存,让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描述,触类旁通,具体感受学习材料的内涵。教学完《惊弓之鸟》一文后,学生对成语“惊弓之鸟”的意思大概了解了,但若要实际运用仍有困难,说明学生还是浅层次理解。此时,教师让学生回忆曾经受过惊恐、见到一点动静特别害怕的事例。学生纷纷调动起自己的生活体验,唤起相似记忆。一位学生这样讲:有一次,我作业没做好,偷看电视,被妈妈狠狠打了一顿,以后我看电视总是战战兢兢的。又有一次和妈妈一起看电视,忽然有人敲门,我连忙站起来跑回卧室去写作业,我简直成了惊弓之鸟。学生对成语的理解打上了自己鲜明的个性烙印,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更加深刻。教师启发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使学习材料更有现实感,学生更容易领会词句的意思,进而提高阅读效果。

二、展现形象顿悟

学生受知识水平、生活积累的限制,对比较抽象的学习材料难以理解;教师可借助直观事物、模拟情境、具体动作把学习材料内涵化作具体的形象。如教学《长征》“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一句时,学生对“暖”和“寒”的内涵难以把握,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言语直观以及录像直观感受“暖”和“寒”的含义。学生反复诵读教师发放的有关巧渡金沙江的故事,从中感悟到了红军没有费一枪一弹,智取金沙江后的高兴心情,推测到“暖”字烘托出了红军巧渡金沙江的喜悦之情,然后播放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画面,学生看着画面上红军艰难地攀着铁链,桥上是敌人的枪林弹雨,桥下是惊涛骇浪,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向前推进真叫人胆战心惊,“寒”的内涵不解自明。教师提供了这些典型的感性材料,学生心中忽然开启学生感悟之门。

三、引导比较彻悟

比较出真知。小到一个标点、一个词语,大到篇章分析,教师都可以引导学生求异比较,鉴别优劣,多向比较,展开求异思维,实现思维创新;也可以求同比较,归纳共同规律。教学《慈母情深》一文,在全班交流环节,,学生提到这样一个句子:“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常见的教法,教师会问学生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悟?学生说读出了母亲工作的“辛劳”等等以后,教师又会问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最后要学生把体会到的感觉在朗读声中表达出来。读了以后说内容的理解,再付之于有声朗读。这样的“悟”只是停留在了“得意”这个阶段,如何“得言”“得法”呢?此时在学生“得意”的基础上,乘胜追击,在原句的下面出示句子:“母亲的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引导学生与原句进行比较,思考: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你从这不同中发现了什么?让学生把两个句子对比读一读,找一找感觉。学生便能自主地发现原文不仅抓住了母亲的动作来下,而且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当课文中的句子读得脑际浮现出一个瘦弱、贫苦、辛劳的慈母形象时,你会泪眼迷蒙。你会感到每一次重复“我的母亲”,母亲的“辛劳”、母亲对“我”的爱都会刺痛你,使你刻骨铭心;每一次重复“我的母亲”,都饱含“我”对母亲的无限感激、深爱和崇敬!“我的母亲”字字泪声声情。而我们所写的句子这些丰富的内涵,失去了,只剩下单纯的人物形象描写。就这样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学生不知不觉间就“悟”到反复这一手法的表达魅力。

四、联系前后省悟

惊弓之鸟教学反思第3篇

关键词: 初中 生物课堂 妙语教学 运用

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在传授学生生物知识和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同时,要渗透其他学科的内容。生物与我们人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从古到今,我们人类与生物已结下了很深的情谊。人们根据不同的生物特征比喻人类,使人们对这些成语、谚语非常熟识[1]。学生大多数都熟知一些诗词、成语和俗语,其中有许多包含着生物学道理或蕴含着生物学现象。故教师在平时应注意收集这方面的资料,以便在教学中适时引用。

古往今来,有不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其中有些是赞美自然界生物。课堂上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二,插入某些课中,既可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出一种诗情画意般的教学情境,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情操[4]。如可以让学生从生物学角度来分析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说明温度对生物的影响;“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麦苗盖上雪花被,来年枕着馍馍睡;大雪飞满天,来岁是丰年”反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引用诗句

课堂上,教师也可以结合有关教学内容,恰当地选择一些诗句,让学生分析诗句中反映的生物学现象。如让学生分析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说明黄蝶的体色与环境极其相似,在生物学上称为动物的保护色,它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诗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形象地说明了生物生存斗争中的种内斗争问题;“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人生代代无穷尽,江月年年只相似”这两句诗中包含了生物具有生长、繁殖的现象;“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可以说明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的稳定性,等等,让学生在诗意中理解其中体现的生物现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堂上,教师还可以用诗句来导入新课。如可以通过诗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引出植物的有性生殖,还反映了生物具有过度繁殖的能力;用“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来引出“植物的向光性”;“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来导入“鸟类的繁殖行为”。

二、巧用成语

成语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精华,其中不少成语蕴含着生动贴切的生物学知识,清楚了这些知识,既可以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又能将成语准确地运用在相关生物学的教学中,增加趣味性与提高教学效果[2]。在课堂教学中抓住时机灵活运用,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抓住知识精髓,理解知识的效果甚佳。如在讲“反射”的时候,我在黑板上列出一些成语如“画饼充饥”、“飞蛾扑火”、“谈虎色变”、“瑟瑟发抖”、“望梅止渴”、“惊弓之鸟”,“饥肠辘辘”、“蜻蜓点水”、“破茧而出”、“杯弓蛇影”、“睹物思人”、“见字如见人”、“老马识途”、“鹦鹉学舌”让学生来区分哪些是条件反射,哪些是非条件反射。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让学生得以展示才华的机会。学生很感兴趣,表现得很主动,学习效果也不错,最后师生总结,像“谈虎色变”、“望梅止渴”、“惊弓之鸟”、“画饼充饥”、“杯弓蛇影”等这些成语反映了条件反射,而像“飞蛾扑火”、“蜻蜓点水”、“破茧而出”等反映非条件反射。

有些成语与生物学知识相关,可以用其来导入新课的学习。如我在讲“动物行为的分类”时,用成语“无师自通”引出动物的先天,包括趋性,非条件反射和本能;“言传身教”引出动物的后天,包括习惯化,印随,模仿等;用“金蝉脱壳”、“蜻蜓点水”来引出昆虫的繁殖与发育的内容;在讲“植物无性生殖”时用“落地生根”、“移花接木”引出营养生殖的方式,通过扦插、嫁接等方式来繁殖花卉和果树;在讲“动物防御行为”时,用“视而不见”引出动物的保护色;“望而生畏”引出动物的警戒色;“以假乱真”引出动物的拟态;“触目惊心”引出生物的神经、激素调节;“鹦鹉学舌”引出动物后天中的模仿行为。

有些成语能够形象地解释一些生物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变枯燥为生动,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能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用“华而不实”说明矿质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根深叶茂”来说明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有重要作用;“枯木逢春”说明温度等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叶落归根”说明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物质是循环的;“枯木逢春”说明温度等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五脏六腑”形象地说明人体内脏器官的组成;“面目全非”形象地说明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良莠不齐”说明了生物变异的不定向性;“无中生有”形象地说明了绿色植物能把二氧化碳和水(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糖类;“独一无二”形象地说明每种生物的遗传物质的都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

三、巧用俗语

很多通俗易懂并广泛流行的语句即俗语都与生物学有关,有些描写生物学现象,有些揭示生物学原理。如果把这些俗语应用到课堂,不仅能使一些抽象的原理容易被理解,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3]。例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来描述食物链的关系;“一山难容二虎”反映生物的种内斗争;“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反映生物的种间斗争;“大树底下好乘凉”反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又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什么种子什么苗,什么葫芦什么瓢”反映生物的遗传现象;“一树之果有酸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不同”反映生物的变异现象;“树长千尺,叶落归根”反映了生态系统的物质是循环的;再如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有水无肥一半收,有肥无水看着丢”说明水和矿质元素是植物生长必不可少;“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反映动物的条件反射,等等。

这些妙语的运用也是有讲究的,不能过多,最重要的是要用得恰到好处。这就需要教师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实际,恰当地运用,这样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总之要因地制宜,抓住不同的时机、情景,适时、巧妙地运用。

参考文献:

[1]官敏玲.成语.谚语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08,(7).

[2]殷国生,郭世平.成语.古语.俗语中的生物学知识[J].中学生物教学,1996,(2).

惊弓之鸟教学反思第4篇

一、巧用故事,分析结构,突破难点

上海著名的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到温州一所学校执教《惊弓之鸟》,其中“更羸”的“羸”字很难写,他找了几个学生上黑板来写,可是他们要么把字的各个部件写散了,要么就挤成一堆,都不好看。贾老师笑眯眯地说:“这个字结构复杂,就像一个大家庭,有很多兄弟姊妹,又像一个班级,有很多同学。一个家庭、一个班级要想和谐,怎么办?那就需要每个成员都谦让、宽容。你看,这个‘亡’字头,很谦让,把自己的身体压扁一些,少占空间。这个‘口’也向‘亡’学习,努力扁一些。‘月’‘羊’‘凡’很感动,也赶紧把身体收缩一点,变得瘦长一些。仅仅谦让还不行,大家还要团结在一起……”贾老师一边说,一边板书,一个美丽大方的“羸”字诞生在了黑板上。贾老师说:“写字是这样,在班级里、在家庭中生活也要这样。”

“羸”字,笔画繁多、结构复杂,无疑是教学中的难点,贾志敏老师的这个教学环节,生动有趣,用故事的方式轻松突破了难点。

二、妙用故事,阐明字理,形象识记

著名的儿童教育家斯霞老师教“蚯蚓”这两个字时,用生动的语言对学生们进行字理分析。她说:“孩子们,小蚯蚓是虫子,所以你们看这两个字有什么偏旁啊?”“‘虫’字旁。”“那么小蚯蚓的家在哪里呢?”“在土里。”“‘蚯’的右边是‘土丘’的‘丘’字。小蚯蚓是没有脚的,所以‘土丘’的‘丘’不能加两点写成‘兵’。”她又问学生们:“蚯蚓是怎么爬行的?你们瞧,它身体弯弯曲曲的,爬动的时候,一会儿身体是弓着的,一会儿身体是直着的,所以‘蚯蚓’的‘蚓’字的右边是一张弓加一条线,非常形象。”

这个非常经典的案例用故事阐明字理,让学生析形索义,因义记形。这样的学习,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和心理规律。学生们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识记汉字当然就更快更牢了。

三、趣用故事,抓住关键,指导书写

苏教版《会走路的树》中有个生字“概”,以往写这个字时,学生总是写得很松散,毫无美感。要写好这个字,就必须掌握左中右三部分长短宽窄的变化以及各部分之间的穿插避让。如何让二年级的学生明白这个书写要领呢?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帮了大忙:“从前有三兄弟,他们去上体育课,老师一声令下:‘全体立正。’老大‘木’字旁又高又瘦,站得笔直;老二是个胆小鬼,见到老师就吓得缩成一团,紧紧靠在哥哥身边;老三呢,是个调皮蛋,他一边捂着嘴巴笑话二哥,一边还将一条腿(撇)伸到二哥的脚下逗二哥玩。”说话间,一个匀称美观的“概”字出现在了学生们的面前。“嘿嘿,这老三真顽皮,跟我一样!”一个学生兴奋地叫起来,其他学生哈哈大笑,对“概”的写法心领神会,轻轻松松就掌握了写字要领。

在这个案例中,我自编了小故事巧妙地引导学生掌握写左中右结构的字的方法,并抓住关键笔画(撇),指导学生在写字时注意穿插避让的写字技巧。学生们学得兴味盎然,记得牢固,在以后写到这类左中右结构的字时都能举一反三,写得既规范又美观,真正做到指导一个字,带动一类字,指导一个笔画,写好一个字。

四、自编故事,发现规律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识字六”有个生字“岛”,由于“岛”和“鸟”字形相似,有相同的部件,我便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字形:“谁有办法记住‘岛’这个字?”学生们思考片刻,纷纷举起了小手。彤彤说:“将‘鸟’下的一横写成‘山’就是‘岛’了。”“你运用换部件的方法一下子就记住了它,真棒!”“老师,我还有更好的方法记住‘岛’字。”“识字大王”高举着小手说,“‘岛’、‘笔’、‘歪’、‘尖’都是会意字,我有个小故事能让大家记住‘岛’字!”其他学生立马来了精神,个个侧耳倾听。“识字大王”说:“有一只可爱的小‘鸟’在水面上飞行,它看见水中央有一座小‘山’,热情的山邀请小鸟来做客。小鸟高兴极了,拍拍翅膀,落在小山上,小鸟和小山开心地聊天、做游戏,成了最好的朋友。你们看,这只鸟停在小山上,就形成小‘岛’啦。”“多么美妙的故事呀!”我和学生们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

惊弓之鸟教学反思第5篇

一、课前准备,运用愉快教学法

预备铃响过后,师生要准备上课。这种课堂准备,有被动的等候和积极的准备之分。教师可运用有组织的课前准备,比如讲故事、猜谜语、播新闻、背古诗、听音乐、赏画面等等,使学生进入积极的、兴奋的心理状态。这样的课前准备活动,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上课状态,而且交流了一定量的信息,使学生学到了课堂上可能学不到的知识。

二、新课导入,运用愉快教学法

在导入新课时,实施愉快教育,可采用“从前后知识的联系导入新课”,“用故事、谜语导入新课”,“设置悬念导入新课”,“借助音像手段导入新课”,“渲染课堂气氛导入新课”,“使用道具或插图导入新课”等方法,抓住教材本身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兴奋点,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不知不觉地进入“求乐学”的氛围,使学生阅读课文的主动性、积极性骤然提高,教学效果也自然明显提高。

上《惊弓之鸟》时,教师开篇就布疑阵:“现在,空中飞着一只大雁,大家想想,用哪些办法能把它打下来”学生凭经验纷纷说,用箭射,用枪打,用弹弓弹──至此,老师首先肯定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但话锋一转,说:“可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更羸,却只拉弓不用箭,‘嗖’的一声就把这只大雁射下来了。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呢答案就在课文中。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看谁先把答案找到。”由于悬念的诱惑,学生立即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种强烈的好奇心理驱使他们主动认真地去读书、思考,结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课堂教学,运用愉快教学法

一般来说,新课导入后就要进行新知识的学习理解、训练巩固、总结提高等过程。在这些过程中,教师仍然要相机运用愉快教学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解决重点、难点和关键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材。这就要求老师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学会“自能读书”,让学生尝到“会学”的甜头,体验学习成功的愉悦。

四、课程结束,运用愉快教学法

惊弓之鸟教学反思第6篇

【关键词】电教媒体 优化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69-02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电教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把电教媒体引入语文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其优势,能收到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增加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的效果。如何运用电教手段来实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呢?

一、借助录音录像,激活课堂情趣

1.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在新课开启时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乐曲,能很好地拨动起学生心灵的情弦,把学生导入课文的特定情境中。如教学《刘三姐》一文,可播放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导入,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开始产生对刘三姐的兴趣,学完课文后,又可插播脍炙人口的《什么水面打跟斗》,让学生感受到刘三姐是如何用歌声做武器与土豪劣绅作斗争的。这样,让音乐和语文融为一体,可以很好地调节学生情绪,使他们更乐于听,乐于学,在怡情悟性中欣赏作品,陶冶情操,增添了无限的学习乐趣。

2.播放录音范读,唤起朗读兴趣

古诗虽然短小精悍,但意境深远,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回味无穷。再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对诗的含义会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和意会。而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则能有效地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熟读成诵。

教师用录音播放语言标准且富感情的课文朗读,让学生边看边听,当学生的情弦被拨动起来后,对课文具体而真切的美感体验就油然而生了。这样,学生不但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诗中的美,还大大增强了他们朗读诗歌的兴趣。

3.配乐启发想像,静中思动

想像,是借助表像在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电教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的表象,以激发他们插上想像的翅膀,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去创造的热情。

教《惊弓之鸟》一课时,我让学生观看“更羸‘射’鸟”的投影片后思考:“图上画的是更羸拉弦前,还是拉弦后?”学生据图联想,静中思动,进行了合理的想像:有的说:“我看到更羸的手放到背后,大雁落下来了,就说明已拉过弦了。”有的说:“大王在摸胡须,好像感到惊奇,卫兵的脸上露出了赞叹的神情,从这里可以看出更羸已拉过弦了。”我又问:“你若是图中的一个卫兵,看到更羸只拉弓不射箭而把大雁射下来,你当时会怎样?”我又让几个同学进行表演。表演后,学生发表意见:“演更羸的同学很自信,很老练,有点射箭能手的样子,但‘更羸’的神情不太好,太骄傲了点,课文中的更羸比较谦虚,如文中“我可以试试”,说明更赢有了本领不骄傲。”这里借助电教媒体为学生提供了想像的材料,架起一座表象与思维的桥梁,加速进入文章的情境之中,使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层层深入,对情感的体验步步加深,学生在趣中探索,在乐中求知。

4.录像播映,加深印象

如我在教完《望庐山瀑布》后,播放了一段庐山瀑布的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了庐山瀑布的雄伟气势,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受,然后再让学生听配乐的课文录音,跟着录音练读。这样,学生读起来既感情真挚,又抑扬顿挫。最后,我把学生的朗读录下来,再放给他们听,让他们跟课文录音比一比,自己评一评。学生找到了差距,练得更欢了。而学生对这首诗的气势和内涵也在一遍遍的诵读中得到了更深刻的领会。

二、借助投影设备,增强直观效果

1.巧设板书投影,加大教学容量

投影教学可节省复杂的板书时间,加大课堂教学信息量,使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教学效率。特别学习古诗词和百花园训练时,需要板书的内容多,使用投影板书,增加教学信息量及省时的作用就更明显。

2.运用实物投影,提高训练效果

实物投影仪的最大好处是对投影材料的要求较低,在课堂教学中,它有“就地取材”、“立竿见影”的特点,这样做既直观,又便捷,效果很好。

三、借助电脑课件,提升课堂品位

1.运用现成的教学资源,丰富课堂内容

随着电脑的普及,现有的教学光盘,丰富多彩的网上资源,都是我们移植信息的重要源泉。如我在教《草船借箭》一文时,就借助了教学软件中的文字、图像、录音材料,使得课堂内容丰富多彩,让学生在立体化教学中更好地把握课文内容。

2.自制多媒体课件,提升课堂品位

惊弓之鸟教学反思第7篇

学生各方面是存在差异的,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我们的即时评价也应该“因材评价”。在教学《惊弓之鸟》时,为了让同学们体会“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我起初的教学预设是:“让学生画出体现更羸是有名的射箭能手的句子和重点词语,读一读”。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学生读完课文,就流露出崇拜的神情,嘴里不时发出惊叹“更羸太厉害了!”“我真佩服他!”听到这些,我就趁势引导:“那你们想不想也来当一当更羸呢?”“想!”“太想了!”学生们顿时情绪高涨。“那就根据课文内容演一演!”一时之间,课堂成了学生的舞台,表演很到位。我故作惊讶地问:“你们怎么能把更羸演得如此逼真呢?”学生回答说:“我们是抓住课文里更羸的动作和语言来表演,而且我们看出更羸胸有成竹,的确是个射箭能手。”我毫不吝啬地夸奖:“你对课文的理解真透彻,把更羸演活了!”接着我又对“魏王”说:“你真幸运,有更羸这么厉害的射箭能手当部下。”听到我的评价,教室里发出一片会心的笑声。在这个案例中,我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因势利导,领着学生游历于文本内外,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丰富语文体验,落实了语言文字训练。开放的评价抓住了评价的生成点,关注了学生的兴趣点,生成出的是人、文、情的合一。

二、 准确把握学生的价值取向

如果生成偏离了文本的正确解读,影响了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教师就应该利用课堂的即时评价及时介入,让学生及时“拨乱反正”。有位教师在执教《那天》时,针对“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这一难点,问:“父亲为要不要把奔驰车还给库伯先生而烦恼,你们如何看待?”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各抒己见:“我认为‘父亲’不需要还车。因为即使库伯知道‘父亲’帮他买了,他也不知道中奖的是他的。”“我认为就算库伯知道中奖的是他的也没有用。因为在‘父亲’手中,‘父亲’完全可以将之据为己有。而且‘我’家生活贫困,这辆车无疑是雪中送炭。如果是我,一定不会归还的。”面对着学生一面倒的论调,教师不知所措。在这个案例中,学生由于认识水平的局限,他们的认识与课文的真正含义存在偏差。这时候,教师应该抓住时机追问引导,如可以及时追问:“那文中的‘父亲’为什么做了和你们不一样的选择呢?这又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让学生在思辩中使情感价值观找准定位,在体验中准确地理解文本的内涵。

三、 即时评价的新形式

要使即时评价有效地发挥监控和导向作用,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民主开放的教育思想,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还要求教师具备教学机智和调控能力,能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活用即时评价的方式。

1. 幽默式。教师评价的语言应丰富,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愉快主动地学习。教学《翠鸟》时,有个学生读到“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飞走了。”声音较小,语速较慢。我适时评价道:“看来这只翠鸟饿了,没力气,所以这支‘箭’飞得有点慢。”学生马上明白便再读一遍,这次学生在“蹬”字做了强调,同时语速也较快。“太好了,这只翠鸟飞得真快,迫不及待地想去享用美餐了。”在教师表扬下,他开心地坐下了,其余同学也会心一笑。教师适时把握住即时评价的幽默性,让学生和自己一起获得某种精神上的愉悦、心理上的放松与理智上的启迪。

2. 激励式。教师的激励性评价源于对学生真诚的爱,要努力用敏锐的眼光去捕捉学生身上瞬间即逝的“闪光点”,找到学生个性化表现的落脚点,使表扬具有情景性,然后再寄予鼓励期待的语言,这样才会使表扬获得最大效应。聪明的教师会利用不着痕迹的课堂即时评价带给学生积极影响,给予学生更多的正能量。

惊弓之鸟教学反思第8篇

在古代的野战条件下,战斗双方不论是步兵还是骑兵,都少不了要先用弓弩射出大片大片的箭雨进行远程“火力覆盖”,然后再进行近身肉搏战,弓弩的这一点作用就像现在的火箭炮。欧洲人曾记述过蒙古骑兵的战法,说他们“总是集群冲锋,到弓箭射程之内突然全体急速在很短时间内放光所有的箭,形成短促而强度极大的箭雨,然后收起弓拔出刀,正好转入肉搏厮杀”,这就是亚洲弓箭的典型使用方式,与波斯人击败罗马军团的战术异曲而同工。

如果是步兵作战,在战斗开始前,对阵双方首先要各自组织好战斗队形,两军前锋线之间的距离是多大呢?要保证自己在敌人弓箭的有效杀伤射程之外,也就是所谓的一箭之地,参考双方的弓箭性能,这一距离大约为70步到二三百步不等。宋人张浚在研究不同兵种的布阵搭配时,就曾经说过“弓可射八十步,弩可射二百余步”,这就是有效射程。从秦始皇兵马俑可知,秦军布阵确实如史书所讲“长弩在前,锸戈在后”,将射手放在阵地的前方,就是为了战斗开始时能够在最远距离上向敌人射击。

话本和传奇小说中描述古代作战,往往说接战之前两军“各自射住阵脚”,讲的就是这么个意思,我方向敌人示威性射击,对方根据我方箭矢的射程调整列队距离。按照宋朝军队的作战经验,往往在弓弩手以前布置一排枪矛手,用以在骑兵冲到阵前时保护射手不至于“束手就害”。

一旦战斗开始,首先攻击的一方势必要面临对方射来的大片箭矢,最远距离上必然是曲射,由于无法精确瞄准,为了保证有效的杀伤,就要尽可能加大射出的箭矢的密度。常说的有个词叫“箭雨”,就是讲天上落下的箭矢有如密密麻麻的雨点,电影《英雄》中的秦国“箭阵”镜头,可以让我们对此有一个视觉上的了解。北宋年间,有一次契丹骑兵侵犯宋朝一个小城,未克而退,战后宋军打扫战场,护城河岸边和城头密密积满辽军射来的箭支,如白雪覆盖。

《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草船借箭”也是利用了曹军射出的高密集“箭雨”,如果曹操的箭很稀疏,诸葛亮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在一晚上集齐1075支箭的。西方也讲究高密度的箭矢覆盖,甚至有人在埋怨天气时将暴雨比作英国人的箭,跟中国反过来了,我们将箭比作雨,他们将雨比作箭,可见射击密度之高。但是虽然有箭雨覆盖,如果攻击的一方战斗意志很坚决,并做好了充分的防护准备,尤其是尽全力高速冲锋,还是有可能冲到近前转入肉搏战的。但是这一条冲锋的道路上,往往已经铺满了尸体。《投名状》中姜午阳带兵冲锋,虽然面对的是火枪和火炮,其道理和悲壮程度是同样的。面对进攻一方勇敢的全速冲锋,防御一方能做的就是尽力提高射速,在敌人冲到之前把手里的箭尽可能多地射出去。但弓弩的射速是有限的,古人讲“临阵三发”,就是说一旦战斗开始,最多射出三箭,此后就要准备近身肉搏了。而弩更少,唐代《通典》说“弩张迟,不过一、二发”。假设200步的距离,以300米计算,重骑兵用40秒也就冲过了,优秀的轻骑兵可以在20秒内冲到面前(现在优秀的乘骑马1000米速度记录大都在一分钟左右),以英国长弓职业弓箭手10~12发/分的极限射速,也不过3~4发,而单兵弩的发射时间大约在10~15秒左右,确实是1~2发。

为了提高战场上弩箭的连续性,古人做出了各种努力,想出了多种解决办法。第一种方法就是发明连弩,《三国志》记载“(诸葛亮)作连弩”,以弩箭威力的降低换取射速的提高,实际上湖北曾出土过更早的战国时代的连弩,结构比“诸葛弩”还要复杂,复原实验发现其射程只有20~30米。因而在实战中为了满足连弩的杀伤力要求,往往使用毒箭。第二种方法是制造大威力的多人用弩,一次发射数支甚至数十支箭,宋代床弩有一种“斗子弩”,就是把装有几十支箭的铁斗系在弦上,把箭一起射到300步远。第三种方法是在使用中采取弩手分排列队、分批开弩、轮番发射的“轮流射击方法”,以保证弩箭的连续性。欧洲到火器时代才采用这种方式编排火,而我国早在秦汉之际就已经如此使用弩手了。

除了野战中的大量使用外,中国古代还在防御作战别重视弩的作用,从春秋战国直到唐宋,总是有威力巨大的弩用于城池防御。诸子百家中的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为了实践自己的政治,理想,在战乱频繁的战国时代,墨家经常就像电影《墨攻》中的故事那样,不辞辛劳帮助被攻击的国家防守城池以免百姓受难(其博爱的人道主义精神和身体力行的勇气堪为千古楷模),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守城经验。墨子曾经与公输般以木片模拟作战,公输般用尽方法攻击,都被墨子以不同守城法破解。

根据实践经验,《墨子》一书中记载了当时城池防御的成熟战法,其别提到了几种巨大威力的弩,现在能够考证复原的有转射机和连弩。都是专用的防御兵器。弩经过秦汉的进一步发展,到了唐宋之际达到顶峰,此时的大型弩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地步,需要以畜力结合绞盘开弩,威力最为强劲的一种床弩,每台需要配备八头牛来使用,射程最远可达千步(约1560多米),古代的很多攻城器械在面对这些大弩时都只有被摧毁的命运。

宋朝作为一个重步兵、重防御的王朝,对弩的重视无以复加,甚至在城池修建时都建有专门的弩台以消除射击死角。宋、辽檀渊之战时,对峙中辽军主帅萧挞览便是在军阵中,被宋军置于城上的床弩命中身亡。虽然有经验的将领是尽量不在野战条件下使用大型弩,但是攻城作战时弩的使用还是相当频繁的,中国古代实际上有一种重弩的用法是将长枪一样的箭射在城墙上,士兵藉此踩踏登城。

西方很早就在战争中使用了弓箭,曾经在历史上的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亚述人、克里特人、斯基泰人和罗马人都在使用弓箭作战,而且罗马人还使用过弩和抛石机。但是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弓箭这类抛射兵器都没能在欧洲得到足够的重视。后来欧洲国家多次与东方游牧民族交手,从匈奴人、突厥人、阿拉伯人到蒙古人,在马上民族的无情箭雨之下,一批批的欧洲帝国、王国被攻灭,可以说吃尽了弓箭的苦头。

拜占庭帝国作为欧洲国家应对东方势力的桥头堡,是当时少见的重视弓箭的欧洲国家,帝国挺立了千年之久,最终还是亡于奥斯曼土耳其,土耳其是突厥人后裔,依然是游牧部族。大约10世纪左右,中国宋代弩开始西传,通过陆路和海路经由东欧传进欧洲,这一次的传入使欧洲开启了一个弓弩盛行的时代(相对于欧洲早先的情况来讲)。11世纪末欧洲战场上开始使用单兵弩,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十字弓(Cross bow),它射出的弩箭能穿透铁甲,骑士们很害怕,于是向教皇声称十字弓是邪恶的武器,许多位罗马教皇都下令禁用十字

弓。

十字弓大逞其威是在11~13世纪的,对付异教徒当然不受宗教禁令的限制。1191年第三次,“狮心王”查理能够在野战中击败萨拉丁的阿拉伯轻骑兵,主要就是依靠了十字弓的威力和正确稳健的战术。宋弩的成熟设计在欧洲沿用了很久,直到15世纪,当时画的关于英、法百年战争中贞德的历史画中,弩的形式和开弩方式仍然与我国宋代相同,最终欧洲十字弓仅在两个方面进行了改进:设计了手动开弩的机械装置,将弓臂换为钢制,这一做法最早出现于14世纪。

十字弓在欧洲势衰是因为英国长弓的兴起,长弓发源于威尔士南部,13世纪爱德华一世征服威尔士后英国军队开始大量装备长弓。由于在战场上的正确使用和对手拙劣的战术,并基于长弓优秀的射速和可观的威力,英国长弓为自己赢得了赫赫声名。

英国长弓主要参与了三次战争:苏格兰独立战争、英、法百年战争和英格兰内部的“玫瑰”战争。除了最后一次的“红白玫瑰”战争中双方都是动用长弓兵对射之外,在前几次战争中,长弓在战场上的出现往往最终意味着一边倒的屠杀。长弓的优势一直持续到16世纪火器时代的到来,尽管英国王室尽了各种努力,甚至立法禁止弓箭手改用火枪,但火绳枪在威力和训练需求上是长弓无法比拟的,最终英国长弓还是退出了历史舞台。

与西方的相对忽视不同,中国很早就正视了弓箭在战争中的作用,并确定了复合弓的主体地位,齐国官书《考工记》中记载的复合弓已经广泛应用于东周末年的频繁战争,几千年来这一技术路线从未稍离。

在弓箭手的编制和使用上,中国军队往往能够比西方军队更加的灵活和方便,因为在武器装备中,弓是被当成与刀剑和矛戟对等的单兵装备,甚至普及程度还要过之。但威力巨大的弩在中国是与弓分开对待的,很多朝代中它都能受到特别的重视,所以在中国很早就有专门的弩手编制。下面对中国历代军队中弓弩的装备使用情况做一点探讨。

春秋战国时以战车的数量来衡量国力的强盛,而每辆战车上至少有一名乘员是用弓箭的。战国时期魏国的职业常备军队――魏武卒,每人都装备弩,“操十二石之弩,负服矢五十个”。在春秋战国时期,正是因为强弩的普遍装备,步兵才能够在野战中取得日趋重要的地位,最终出现了专门装备强弩的部队――材官蹶张。

秦始皇兵马俑军阵反映的是战国晚期到秦代的军事状况,据统计,俑坑中60%以上的陶质武士俑所执武器为弩,而骑兵全部装备弩。

汉初成书的《六韬》主张“甲士万人,强弩六千,戟橹二千,矛盾二千”的比例。按居延汉简的记载,汉军边防哨点所储备的兵器,60%为弓弩,其他近战兵器只占40%,考虑到使用远射兵器的兵士一般还需配备近战兵刃,汉代士兵弓弩几乎达到了全额装备。而后汉史书中屡屡提到的“积射士”,更是专门的弩兵精锐部队。

唐朝对弓箭的重视是历代中原王朝中所少见的,基本做到了士兵人手一弓。诗人杜甫《兵车行》开头就是“车磷磷,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按《太白阴经》的说法,唐代军队不仅全军装备弓,而且有20%的士兵专门用弩。远程投射火力达到冷兵器时代军队的顶峰。唐朝军队最常见的弓是步兵用的长弓、骑兵用的角弓和短小灵话的弓,至唐末,逐渐融合发展成长绡弓,并一直流传到宋代。

宋朝时,由于长期对抗游牧民族的骑兵,从北宋到南宋,弓弩手都占据了军士的绝大部分,基本上达到了无弓弩不战的地步。《宋史・兵志》记载“诸路禁军近法以十分为率,二分习弓,六分习弩,余二分习枪、牌”,马、步诸军的士兵有80%是弓弩手,而且这些弓弩手并不兼习其他单兵兵器。而民间的弓箭社作用类似于今天的民兵预备役组织,为宋朝培养了大批射术高手。北宋弓弩的制造由各地弓弩院专门负责,北宋初年作为军队主力装备的黑漆弓一年产量就达数万张,北宋中后期的标准装备是阔闪弓,而阔闪弓是由唐朝长弓简化形制而来。

同时期北方的契丹和女真都是骑射起家。契丹每人配弓四张,箭400。女真人以“勇悍,善骑射”著称,宋、金小商桥之战,南宋将领杨再兴(就是《射雕英雄传》中虚构人物杨康的先祖)战死,死后“焚其尸,得箭镞二升”。这位将领从中第一箭到落马战死,最多不过几分钟,金骑兵竟然能对其发箭数百!让后人在钦佩杨再兴力战不屈的勇猛精神之余,不得不对女真骑兵的箭矢密度感到吃惊。

元朝以武开国,蒙古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典型代表,当时的宋朝人和西方人都记载,蒙古全军用弓,士兵每人“两到三张弓”,三个装满的箭袋。纵观北方诸族匈奴、乌桓、突厥、女真、蒙古和满族等骑兵武器中,或者全军弓箭化,或者弓箭占绝大比重。

明代是火器和弓弩同时装备的时代。步兵中弓箭的装备数量明显少于鸟铳,步兵一营战斗人员2160人,只有十分之一的士兵装备弓箭,计弓216张,另有大量的士兵配备鸟铳,计1800门。而马军营中,由于传统骑射的关系,装备弓箭的比重较大,兵勇2169名中,有1152人配备弓箭,占总人数的二分之一以上,鸟铳、快枪各432支。在孙承宗创立的车骑步各兵种分队联合编营制度中,骑兵分队的编制为25人,用火枪者12人,用弓箭者13人。

清朝三百年一直遵守太宗遗训,将骑射置于保种保国的重要地位。到火器大行于世的雍正年间,议定全国各省武器装备,弓箭所占比例仍然很大。山东省弓箭和鸟枪占全部兵器的比例各为30%和50%,江浙各省弓箭配比也占到了30%,而作为京师重地的直隶、山西各省,弓箭占到全部武器的60%。

作为功用相近的两种兵器,似乎不止中国的历朝历代,而且东西方之间,似乎都存在一个对弓与弩进行评价取舍的问题。例如,西方有一些资料就认为在战场上弩不如长弓,因此有,必要对弩的使用做深一步的探讨。

弩生于弓,早期的弩所用的复合弓,在结构上与普通的弓完全一样。弩的结构使它便于瞄准,也可以使用多种方式张开上弦。应该说,弩是一种“门槛”比较低、但是威力很大的武器。中国的单兵用弩有三种上弦方式,一种是只用双臂的,叫“臂张”,另一种是以脚踏住弩弓,以双手上弦,叫“蹶张”,还有一种是用绳子把弩弓两端绊在腰间,坐地以双腿蹬弓,双手助力将弓弦挂到弩机的牙上,这种叫“腰张”。

我们可以汉代为例研究古代弩的威力,汉代的弩按威力从低到高一共有十八个级别,最低的一石,最高的四十石,汉代斤制比现在小,一石大体相当于今天30公斤,合66.14磅。在十八个级别的弩中,一、二石的弩属于臂张弩,三石以上的弩属于蹶张弩的范围,汉弩在十石以上、十五石以下还有五个级别,这就应该是腰张弩了,至于二十石以上的弩,必定是那些以绞车上弦的大型弩了。

汉代,三石至六石弩有效射程约为120~200步,八石至十二石的弩射程大致300~400步,根据记载,汉弩射程的上限为二里,合今天830米左右。从考

古资料和史料记载来看,汉朝军队装备数量最大的弩是六石弩,这是标准的蹶张弩。《史记》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李广率四千兵出击,结果遭遇匈奴大部队,被四万敌军包围。李广立即命令结成圆形阵就地固守待援,自己持“大黄”弩屡屡射杀敌人裨将,敌人为之气夺。

近年来在居延汉简和长安武库的发掘中经常见到“大黄”的称号,而实地发掘残片显示,太黄弩有二十至四十石者,弱一点的也有“大黄力十五石具弩”、“大黄力十石弩”,可见大黄弩是一种威力远超普通单兵弩的强弩,加上李广精湛的射术,难怪能于众军之中射杀大将。在汉朝,在对匈奴战争取得胜利后尽管已经开放边市,但是十石以上的弩是严禁出关的,可称之为国之重器。

现在有一些美国的资料中流行弩不如长弓的说法,因为按他们的说法,中世纪的欧洲,在优秀射手的操控下英国长弓的射速和威力都超越了当时的十字弓,这其实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在东方,中国也承认弩的射速太低以至于有发展连弩的努力,但是,中国的弩威力巨大,却是弓箭所不能及的。纯以手臂力量在一个行程中张满的单体弓,就能量的角度是无法与依靠腰腿力量张弦的弩相比较的。

西方成熟的十字弓虽然也有用手臂力量上弦者,但却借助了小型绞盘而能够增加开弩力量,后期十字弓更是换用钢板作弓臂,就当时的冶金水平而言,一般品质的钢材虽然能够提供更大的弩弓力量,但是回弹速度却未必优秀,也就是不一定能提高弩箭的初速。再加上作战使用方法的一些差异(战争中似乎很少使用十字弓作远距离弯曲弹道的射击),限制了十字弓的战场使用,反过来也进一步助长了长弓的无敌神话。

宋朝还有这样一件事,北宋皇帝有一次组织御前射箭比赛,但是一位禁军军官却拒绝出场,理由是自己不会射箭,皇帝很惊诧地追问为什么,他答道:“臣本出弩手”,在当时被传为笑谈。这显示出兵种的职业化倾向,作为一种技术武器,弓与弩的使用技术太不相同,弓要求射手具有强健的体魄和开弓瞄准的专业技巧,而弩对使用者的体力要求就要低得多,瞄准指向的技术要领也比弓要简化许多。相比于要求更多训I练的弓箭来说,东方和西方的弩都成为了一种“平民武器”,西方的态度是抵制,东方的态度是接纳。

中原农耕人口在面对身体素质和军事素养上都更具优势的游牧民族时,弩成为他们所掌握的能与之对抗的关键性武器,以汉朝和宋朝的例子最为明显。汉李陵带领五千步兵深入胡地,在面对匈奴八万骑兵时,不但能坚守近十日,还能斩杀敌人一万多,就是依靠汉弩强大的威力和正确的战术使用。宋朝在面对契丹、女真和蒙古骑兵的强大威胁下,基本上达到了有强弩则生,无强弩则死的境地。君子馆一战,因为天气寒冷弓弩无法使用,被辽军击败,宋军“死者数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