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课型设计论文

课型设计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2 15:05:10

课型设计论文

课型设计论文第1篇

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将人的生存空间环境营造的更好,其本质就是将空间的物质形象艺术化。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更得注重学生的实践积累。当然,专业的理论知识可以通过老师传授得到,但设计的风格和个性形成以及设计的开拓性和创新性却很难通过书本和课堂传授,而是需要学生经过实践的浸润和磨练才能建立起来。根据我国目前的设计教育现状,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还需几年的实践历练才能成为成熟的设计师。而这个社会实践的过程就是学生将专业知识、文化艺术基础素养逐步转化成独立的设计思想和审美观。其实如果学校教学课堂开始就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可以节约设计人才培养的时间,也有利于培养出更为优秀、更有创造力的设计师。所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现状是需要对专业课程进行改革,使其更适合培养实践型的学生。

二、环境艺术专业制图课的特征

设计的专业性是把设计思维和概念转化为现实、具体的物质形象的过程。因此设计从业人员需要把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实际生产相结合,在了解物质材料与成形工艺的基础上,熟练运用设计方法和设计手段,如制图等表达设计意图,最终形成实体参与实际的生产活动。基础制图课是环境艺术专业的基础课程,更是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的桥梁。因为制图不仅需要学生有基本的画图能力以及对环境艺术的理解能力,更需要学生把自己对环境艺术的审美观念具象化。制图不仅是创作的过程,更是学习成果呈现的过程。因此,环境设计专业的基础制图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实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三、构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制图课的实践性教学模式

制图课程反映了学生的设计思维,而设计思想需要传承和延续,师生之间必须经过具体的时间与项目的磨合才能得到真谛。要想贯注这一教学理念,学校需要制定一系列配套的教学体制与学位评估条件。国外包豪斯和赖特设计学校已经实现了设计课程的实践性。他们实行的是对大学本科设计教育的补充的“工作室实践教学模式”。因为工作室既具有设计公司的基本特征,即将设计图变为实体的功能,同时它又是一个教学的场所。教师和学生在工作室可以共同参与将设计图变为实体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物体,并从实践中找出自己理论知识的不足,从而得到提高。这不仅仅能将学校的课堂教学实践化,同时也能让学生与社会真正接触,可以使得学生所学知识不会与社会需求脱轨;而且这样的工作室可以将教学实践与盈利相结合,能最大程度把教学成果作用于社会。同时,在制图教学中引入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能有效对学生加以社会实践的引导,让制图的设计一室更好地反映现实,服务于社会生活。这样的教学模式核心优势在于以真实的项目为载体,依据岗位点开发课程标准与体系,打破专业壁垒与界限,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突出了教学的实践针对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出有技术、有思想、有个性的多维度人才。“项目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将学校的课程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同时也强化了岗位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继而可以扩宽就业渠道,让学生在实际工作找到行业需求点,也能让学生提早体会规范、专业的行业管理模式,最后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有较高的创造力和项目执行力,更具备较高的行业素质。

四、“项目工作制”实践型教学模式的问题

课型设计论文第2篇

关键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重要性;方法

基金项目: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2012年度省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农村医学专业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之一,编号:JXZJJG-11-096。

新的语文教学大纲强调语文教学的社会性、实践性,力图改变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脱离现实、脱离生活、脱离社会的封闭教学模式,把“语文实践活动”与“课文”并列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必须抛开那些陈旧观念的禁锢,重视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重新构建语文教学的新体系。

“活动”二字是语文活动课的灵魂。语文活动课应该把鲜活的内容和有创意的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并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富有启发性和感召力,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创造的激情。在活动课中,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锻炼,主动参与活动,主体地位也就得到了体现。只有让学生不断享受成功的快乐,才能激发和持续他们的活动兴趣,开阔视野,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活动课程有漫长的演变过程:从古代的“知行学说”到近代的“课外活动”、“第二课堂”、“活动课”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适应现代教育,开展语文开放式的活动课程,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精神、实现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上好语文活动课,首先要了解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习语言知识、形成语言能力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一门课程。也就是说它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与能力,并从中得到思想的激荡、情感熏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主题

在设计语文实践活动时教师分三各阶段有序展开。第一阶段重在激趣、养习、积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第二阶段重在积累、运用,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第三阶段做到统筹兼顾、系统安排,重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语文综合素质,初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每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都应该有一个集中鲜明的主题。活动中各项内容应该紧扣活动主题,突出重点、不枝不蔓。切忌把综合实践课搞成表面热闹而收效不大的“大杂烩”。

二、充实内容

教科书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但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如各种课外读物,广播、电视节目,电子音像资料,网络资源,以及学生身边鲜活的现实,经过精心设计都可以演绎出生动有趣、具体实在的语文综合实践课来。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巩固语文知识。如开故事会、办手抄报,表演课本剧、给课文配图画,举办辩论赛、读书知识能力竞赛等。也可以选贴近学生生活与思想,关注学生成长中热门和焦点的话题。如当代流行歌曲欣赏,怎样看待“追星”现象?谈 “早恋”现象, “上网”面面观等。还有结合重大节日、传统节日的来临,开展纪念性语文实践活动。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善于挖掘有利因素,设计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活动,力求让学生密切关注学校生活、社会生活,让学生从生活走入课堂,再从课堂走入生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新颖的形式

寓教于乐,启智于趣,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要特征。新颖多样的形式,才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自觉投入,从而在活动中主动感受、体会和理解。课外活动、晚上、节假日都可以作为综合实践课的有效活动时间;教室、图书馆、操场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渲染活动的气氛,增强活动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活动形式不拘一格、灵活多样,才能激发学生努力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四、充分的课前准备。

活动成功的关键主要在于活动前的准备,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以及判断分析、综合整理和独立工作、协调配合等多方面的能力都是在活动的准备阶段逐步得到培养的。教师要注意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让学生独立参与。 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自主能力。实践活动课重在全体学生的参与。学生只要在教师的正确具体地指导下,认真思维,积极动手实践,灵活运用,就是一堂成功的课。如上实践活动课《古诗欣赏》前,学生能够充分地到图书馆和网络上查阅资料,并加以整理。在活动课堂上,学生相互欣赏品味各自的成果展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股自豪感。

但是要避免教师完全放任自流和过分干预两种情况。在整个活动的准备过程中,教师既要与学生平等参与,又要注意激发学生准备活动的积极性,适时地给予学生激励性的评价,进而迸发创新的热情和研究的欲望。

五、合理的结构

一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流程,须讲究课堂进程的疏密有致、张弛有度。一般来说,开端要激越,以利于调动学生兴趣;中间部分要注意内容和形式的起伏穿插、富有波折,以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结尾部分要紧凑有力,使结构完整并突出主题,给学生留下想象和回味的余地。整个活动的各个环节应一线贯通、环环相扣,注重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而又有所侧重。内容充实,节奏适当,有效地实现了通过活动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有所收获的预期目标。

六、平等对话、幽默委婉的评价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一般说来,学生总希望老师在评语中对自己文章的观点内容予以评价,并以此与老师交流。如果教师能采取师生平等对话、幽默委婉的评价方式,能给学生造成一种欢愉的心态,发自内心地接受老师的修正和批评。

其实评价不仅仅是老师的任务,评价方式的多元化,特别是同学之间的评论,往往使学生了解到生活的不同层面,使自己看待生活的角度多元化,对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潜能的发挥,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活动”二字是语文活动课的灵魂。鲜活的内容和有创意的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既体现出语文活动课“活”的特点,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生将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应用,又在应用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的过程,是将“课内”与“课外”衔接起来的“金纽带”,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主动参与意识也得到了增强,主体地位也就得到了体现。只有让学生不断享受成功的快乐,才能激发和持续他们的活动兴趣,让其视野的开阔,心灵的震撼,遨游在天地之间。

参考文献

[1]邹开煌等.让综合实践活动进入常态课的思考.《基础教育课程》.2004年12期.

课型设计论文第3篇

关键词: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体系构建

研究型教学中,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积累为基础,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从中不断积累知识、培养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应包括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师生互动、教学策略、考试与评价等方面[1]。它至少具有以下内涵:实行教学与研究的有机结合,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建立一种基于研究探索的学习模式,或者说是以研究为本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一个发现世界、探索世界的宽松环境,提供研究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创新的欲望;以学生为主体,支持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教学科研相结合的氛围中,教师和学生间才有相互交流,师生互动[2, 3]。

目前的研究中对研究型教学的一般性探索较多,但关于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方面的研究工作还较少,构建物流类专业的研究型课堂教学体系、研究型实践教学创新体系以及课堂外自主研学体系,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对提升物流类专业本科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物流类专业开展研究型教学的制约因素分析

与一门课程或一位老师进行研究型教学相比,一个专业的研究型教学体系要复杂得多,受到的制约因素也更多。物流类专业开展研究型教学的制约因素包括学校的定位、学校教学管理的理念、教师的能力和学生的水平、物流学科的特点等几个方面。

1. 学校定位影响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的开展

从专业整体实施研究型教学的角度看,研究型教学主要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所特有的一种教学模式。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强调教学与科研的相互渗透,尤其能通过科研不断丰富更新教学内容,带动和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注重在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创新精神,重在培养学生的研究型思维和对学术规范的掌握,同时强调对学生个性化的尊重,注重学生的自由发展。另外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都有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和学分要求,具有开展研究型教学的良好基础和条件。

2. 学校教学管理理念影响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的开展

从专业的角度开展研究型教学,要求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在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方面提供支持和支撑。从教师的角度来看,研究型教学要求教师有更多的投入,例如教师对学生在研究型教学中考核材料评判的投入、教师在正常课堂教学时间外的投入、教师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材料的投入等等,如何衡量教师的这种投入成为影响教师积极开展研究型教学的重要因素。同时,研究型教学在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对教师教学规范的执行情况、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等都影响教师开展研究型教学的态度。从学生的角度看,研究型学习不一定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而且需要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的,因此,学生取得的研究型成果如何认定,如何与学分、评优、评奖、免试研究生等挂钩成为影响学生在研究型教学过程中投入程度的重要因素。

3. 教师能力和学生水平影响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的开展

从研究型教学的角度看,教师能力主要是指研究能力、教学能力和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素材的能力。从事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的教师必须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与科学研究的实践经历,能把自身的科研经验和体会融入研究型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能力主要指教师角色转变的能力,研究型教学模式下教师角色已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角色向学习的推动者的角色转变,并最终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教师应遵循认知规律,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提供教学资源、提供学习建议,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控制,在关键环节上对学生进行启发、激励、引导和指导,并及时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另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已不仅仅局限于知识面的考察,而应该涉及知识、技能、能力以及行为等多个维度,而且评价活动应该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只有把自己亲自参与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成果合理地分解和转化为课堂教学的素材,合理设计问题,设置适应学生能力和水平的难度,学生才会有兴趣和毅力去深入研究型教学过程。从单门课程的研究型教学来看,学生水平不应是研究型教学的影响因素。但从整个专业开展研究型教学的角度看,学生还是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基础与能力。因此,从物流类专业的角度看,整个教学团队的教师是否具有较好的研究能力、较好的教学能力、较好的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素材的能力以及学生具有的一定研究水平将直接影响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广泛和深入的开展。

4. 物流学科特点影响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的开展

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物流类专业把培养高级物流管理人才作为目标,根据美国学者Murphy和Poist的定义,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应具备商业、物流和管理三大类技能。Murphy和Poist把商业、物流和管理三大类技能分别细分为36、18和36种具体技能。根据问卷调查研究表明,三大类物流技能按照重要程度排序为管理技能、物流技能和商业技能。传统管理技能中最重要的技能是计划、组织、动机、解决的问题能力,传统物流技能中最重要的技能是交通和运输管理、库存控制、仓储、订单处理,而在传统商业技能中,运输和物流、一般商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战略管理最重要[4]。从上述各项技能看,很多物流管理人才应具备的技能很难通过课

堂教学直接提供给学生,而研究型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这些技能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二、物流类专业一体化研究型教学体系的构建

不同于单门课程的研究型教学,从物流类专业的角度构建一体化的研究型教学体系,需要综合考虑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课外研学等教学方式,并且需要协调这些教学方式形成体系。根据物流类专业的特点,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体系由研究型课堂教学体系、研究型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和自主研学体系组成,形成课堂内外一体、理论和实际并重、学研结合的研究型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大学教学的重要场所,物流类专业的所有专业课都可以开展研究型教学,只是在研究型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上根据课程特点有所不同,研究型课堂教学为研究型实践教学和课堂外自主研学提供基础;物流类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由于办学时间较短,实践教学处于物流类专业整个教学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学生在课堂内所学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践环节进行验证和体会,研究型实践教学为研究型课堂教学提供了具体背景和案例;而课堂外的自主研学需要综合应用研究型课堂教学和研究型实践教学中所学知识,为部分优秀学生深入开展科学研究、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提供了平台。因此,物流类专业一体化研究型教学体系是研究型课堂教学体系、研究型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和课堂外自主研习体系的有机组合和有效集成,需要对整个研究型教学体系进行统一设计和规划。

物流类专业研究型课堂教学体系由物流类专业的导论课程的研究型教学、物流专业课程的研究型教学以及物流研习课程的教学等组成;物流类专业研究型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由认识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的研究型教学组成;课堂外自主研学体系由开放式教授论坛、专家讲座、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跨国联合工程实践项目和全国物流设计大赛等组成。

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从时间安排上有机结合,物流导论课结束后是物流认识实习,物流专业课程包含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等,专业课程结束后是物流综合实践,而物流研习课为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提供指导,课堂外自主研学贯穿了整个专业学习的全过程,并为毕业设计(论文)奠定研究基础,从而构成了物流类专业一体化的研究型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三、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体系的实施

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体系涉及多门课程、不同的实验实践环节和多种课外研学方式,根据研究型教学内容不同,由浅入深合理安排研究型教学时间有利于学生适应研究型教学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在实施过程中很难用统一的标准,但基本流程是相同的。这一流程包含了课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和考核方式设计等环节,对每一环节制定基本要求,有利于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体系的规范。

1. 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的时间安排

实施研究型教学一般从二年级第二学期开始,物流导论类课程安排在二年级第二学期,物流认识实习安排在物流导论类课程结束后将开始专业课教学前,可以放在二年级第二学期后期或三年级第一学期初,这一阶段也可以安排些开放式教授论坛和专家讲座。在整个三年级,主要以物流专业课程和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为主,完成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后,学生可以申报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等,参加全国物流设计大赛,到三年级与四年级之间的暑假可以安排物流跨国联合工程实践项目。在四年级第一学期安排物流研习课程及综合实践教学,到四年级第二学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2. 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体系的课型设计

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体系包括了研究型课堂教学、研究型实践教学和课堂外的自主研学,不同教学内容教学地点可能不同,有些是在课堂上完成的,有些是在实验室完成的,还有些是在企业、实习基地完成的;不同教学内容安排的时间也不同,有些是在正常学期中完成的,有些可能是在假期中完成的或需要利用部分假期时间。因此在课型设计方面要充分考虑各自特点,采取灵活多变的课程类型,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传统教学与网络多媒体教学相结合、课堂与社会相结合的原则。

在物流类专业研究型课堂教学体系中,基本课程类型为讲授讨论课、双语课、研讨课,像“物流学”、“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分析”、“物流设施与设备”、“物流信息管理”、“国际物流学”、“物流运营管理”、“物流经济学”等专业课程主要采用讲授讨论的方式,有些课程可以根据教师情况用双语教学。而物流研习课程应该属于研讨课,是以教师完成的大型项目提炼的案例为基础的,因此教师讲授的只是案例的背景和对问题的描述,需要小组学生自己交流,用较多的时间通过案例分析去提出问题,在学期中间需要对拟研究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教师帮助完善研究问题和研究思路。到学期结束时需要小组每个学生进行答辩并讨论,因此这类课程的教学形式比较灵活,教师和学生的大量工作是在课堂以外进行的。

在物流类专业研究型实践教学创新体系中,课程实验不是单独的课,一般是某门专业课程的一部分,要与专业课程的研究型课堂教学相结合;课程设计是学完相关几门物流专业课程后在物流实验室进行的综合性设计,课程类型属于综合课程,需要综合应用其他课程中所学知识;认识实习和综合实践的目的是熟悉和深入了解企业实际,一般是带着问题进行的,因此课程类型属于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而毕业设计(论文)是对所有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并需要提出相应问题进行研究,因此课程类型既是综合课程,也是属于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

课堂外自主研学体系不是传统的课程,没有列入教学计划中,但随着研究型教学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学校会把这些课堂外自主研学列入将来的学生培养计划中,从课程类型上看,这类课外自主研学体系属于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或以项目为导向的课程。

综上,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体系的课型设计如下表所示。

3. 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体系的教学过程设计

研究型教学的显著特征是以专题、问题和项目为出发点,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认识和明确问题,通过调研、收集资料等方式,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在小组和课堂的讨论、辩论中对实施方案进行比较;最后通过优化设计方案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或完成设计。因此,研究型教学过程必定包括确定问题、开始研究和形成结论几个环节,各个环节中,教师的作用是提供相关素材,下达任务,明确要求和目标,引导和指导学生开展研究;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和要求,收集需要的资料,通过自主研究、小组讨论等方式完成报告。研究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及学生的活动如图2所示。

对于讲授讨论型和双语型课程,教师根据所授课程的内容,有时可以结合开放式教授论坛和专家讲座内容,在不同阶段设计具有一定难度的不同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分组讨论或课后作业提出解决方案,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思路,当堂或在下堂课中队学生的解决方案进行评价,并举一反三,延伸和拓展问题,培养学生研究和思考的习惯。

对于研讨课,教师要在学期开始时让学生对所有案例有总体了解;然后把学生分组,让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知识结构选择一个案例,用两周左右时间熟悉和研究教师提供的案例材料,提出学生自己的研究问题;让每组学生在课堂上介绍自己拟研究的切入点和研究思路,其他小组的学生一起讨论提供建议,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适当引导和规范,帮助学生确定研究方案;再用几周时间让学生根据研究方案完成研究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陈述和答辩,教师给出该案例在实际研究过程中的主要解决思路,通过比较让学生掌握研究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对于课程设计这类综合课程,教师要在提出若干设计任务,明确每一个设计项目要达到的目标,并告诉学习完成这一设计需要的相关知识点,让学生回顾和总结这些知识点,做好基本准备;然后学生根据分配的设计任务收集所需资料和工具,开始在实验室进行设计,教师在学生设计过程中进行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进行正确设计;最后教师点评学生完成的设计,指出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之处。

认识实习、综合实践这类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开始时明确问题是关键,要让学生知道通过实习、实践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去达到目标。由于实习、实践是在企业进行的,因此教师要提前与企业实习、实践指导人员进行深入沟通,告知实习、实践目的,寻求企业指导人员的帮助。进行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邮件、电话等方式与学生、企业指导人员联系和协调。完成实习、实践后,让学生报告实习、实践体会,分析学生在学校所学理论知识和企业实际需求的差距,让学生思考如何去缩小这一差距。

对全国物流设计大赛、毕业设计(论文)这类既是综合课程又是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跨国联合工程实践项目等以项目为导向的课程,由于是导师指导下进行的,从开题到中期检查到最终答辩等教学过程基本上可以沿用指导研究生的方式进行,教师要做最重要事情就是帮助学生依据自身能力合理选题,教会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4. 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体系的考核方式设计

考核方式直接影响学生对研究型教学课程的投入程度和学习效果,教师应在课程开始时明确考核方式。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体系中不同课程的要根据课程特点设计不同的考核方式,实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全程评价,采用开卷、半开卷、口试、论文答辩等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推进考核方式、方法多样化。

对于讲授讨论型和双语型课程,考试成绩由试卷成绩、平时大作业、课程论文、实验报告、抽签回答问题等综合构成;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出题,变应试过程为研究学习过程,题目要符合教学大纲、覆盖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出题的思路明确、参考答案正确、有一定的难度,强调题目的原创性、综合性,并要求对所出题目就其知识点、出题思路、创新性、参考答案进行答辩。

研讨课和综合课程一般是分组完成的,并且需要答辩,因此成绩由研究报告书面成绩和答辩成绩两部分按比例构成。提交的研究报告中给出每位成员对报告的贡献,根据贡献大小确定成绩;答辩成绩根据每人答辩情况和小组讨论中的发言打分,答辩时要重点考察每位成员对报告的贡献是否真实。

认识实习和综合实践这类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提交的实习、实践报告是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企业指导人员对学生的评价也是考核的组成部分。毕业设计(论文)的考核评价有统一的标准,一般由指导教师的评分、论文评阅教师的评分和答辩小组的评分加权构成。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跨国联合工程实践项目等以项目为导向的课程是学校或院系统一组织的,一般要组建若干教授组成的答辩专家组,通过答辩由答辩专家组给出最终的评价结果。

总之,研究型教学的考核应从以知识测量为主向以能力测量为主转变,要多角度、多层面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型教学的考核体系应是一个多样化、过程式的综合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崔军. 高校研究型教学模式及其教学活动探析[J]. 高等理科教育,2008(1):103-105.

[2] 赵韩强,赵树凯,余沛明. 浅谈研究型大学的研究型教学模式[J]. 高等理科教育,2007(3):101-104.

[3] 汪蕙,张文雪,袁德宁. 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讨—兼论创新性教育过程化[J]. 中国大学教学,2002(1):16-18.

课型设计论文第4篇

【关键词】包装设计课程 本土文化 应用型人才

包装设计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我国在20世纪初才引进了西方的设计理念,从最初的“工业设计”专业到90年代更名为“艺术设计”专业直至发展到今天,艺术设计学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艺术设计全球信息化的趋势势不可挡,如何运用本土文化在包装设计课程中培养应用型人才,这是当下从事设计学科教学的教师们最关注的问题。

包装设计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涉及到市场营销、广告学、消费者心理学等其它学科,通过开展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师生共同参与的实践教学,一线实习等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包装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过程,具备团队合作和独立设计的实际应用能力,了解现代包装设计的理论研究成果等。在教学中我们要转变观念,因为传统的人才培养体系偏重于基础知识教学和理论体系,忽略了应用型的培养,所以应该正确处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关系,理论教学与时间教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必须加大实践教学的份额,以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首先在课程的理论教学中加入本土文化的学习与了解,并运用到学生的设计作品中,学生便可以通过这样的训练,学会如何设计出与众不同的作品。在人们当下的生活中,各种现象都与文化有关,艺术设计更是如此,与其它艺术形式所不同的是,纯艺术只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而艺术设计以及设计出来的产品可以同时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与物质文化需求,所以艺术设计可以说是一种文化,设计师做设计就如同设计人自身一样,必须按照人们的需求、爱好来设计作品,这就要求现代设计师自身具有一定的文化特质和丰富的艺术内涵。随着设计文明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计者意识到当代创作中本土文化的价值,好的设计师必须要根植于本土文化,研究本土文化的特征,挖掘与利用自己的民族文化,因此本土文化的展示已成为当代世界设计的主流。包装设计课程是可以让学生将本土文化运用与实践技能操作很好结合在一起的学科,在包装设计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做到在理论教学中了解挖掘本土文化,在实践与实习课程中将本土文化运用到设计作品中,只有做好了这两点,才能够培养出既有理论支撑,又有成熟技术的应用型人才。

在包装设计的教学中,有目的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本土文化意识,从而引导学生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段,融合本土元素和人文精神,这样既能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本土文化资源,还能帮助培养出满足社会用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当今的应用型人才就是把成熟的技术与所学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活、生产、中的复合型人才。所以这就决定了要在包装设计课程上培养学生理论与技术结合的能力,因此授课中必须有足够的实践课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应社会的需求。在艺术设计学科的实践类课程教学中,深入地域文化代表地区,了解当地风土人情,让学生以亲身的实践调研、写生等经历来了解特定的人文资源,培养感受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人文情怀,从而设计出服务于地方,帮助地方经济发展的设计作品。

课型设计论文第5篇

我国综合类高校动画专业课程体系可以概括为:绘画+理论+设计+应用软件+短片创作+实习。从这种学习体系中不难看出,我国动画专业课程体系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绘画素养,培养出来的学生比较注重手绘制作动画技能,这对于从事原画设计、场景设计、二维三维动画设计等极为有利。当然综合类艺术院校与专科类学院的动画专业课程体系也各有特点,笔者总结我国高校动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外乎有以下几种模式:其一,“两年制专业基础美术技能+基础专业理论+专业基础应用技能”模式。这种模式多适用于综合类高校和综合类艺术院校的动画专业本科培养阶段,这种模式可以划分为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四个部分。从中可以看出,这种动画课程体系构成模式重视专业基础美术技能的学习。专业基础美术技能课程包括色彩、素描、速写、设计色彩、平面构成、立体构成、透视学等,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包括中外设计史、中外美术史、动画概论等。真正的动画专业基础应用技能学习设置在本科第三年,包括动画运动规律、动画角色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动画短片创作等课程,最后一年才学习动画专业基础应用技能,包括动画软件、动画短片创作课程。总之,这种模式对动画产业领域和专业课程涵盖面广,适合培养动画理论复合型人才,培养出来的人才眼界开阔,动画领域知识丰富,将来可以在动画理论方向继续深造。其二,三年专业基础应用技能模式。这种模式主要适合专科类学院动画专业。第一学年学习公共课和基础课,课程设置较少,第二、三学年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第四学年加深专业课学习与实习。这种课程体系模式主要培养动画应用技能型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基础美术技能和专业基础理论教学,是为适应动画产业工厂化生产、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而专门构建的课程体系模式。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艺术素养不高,但是软件应用操作技能娴熟,主要从事动画软件操作工作。其三,“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递进型高端培养模式。应用这种培养模式的高校为数不多。本科作为初级阶段,主要培养适合动画产业需求的动画应用型人才。硕士研究生作为中级阶段,主要培养有前瞻性眼光的动画产业理论型人才,这个阶段培养出来的人才数量少,就业方向单一,主要从事高校动画教学及理论研究工作。博士研究生作为高级阶段,主要培养动画高端理论人才,但培养动画专业博士研究生的院校很少,一般高校不具备培养动画专业博士研究生的条件。这种递进式培养模式填补了我国动画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空白,使得动画人才培养跃升了一个大台阶,对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具有良性影响。

二、中国高校动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改进措施

其一,要适当进行动画课程体系结构调节,以适应动画人才市场需求。当前我国动画产业发展迅猛,虽然很多高校开设了动画专业课程,但是培养出来的人才依然不能满足行业需要。一是人才数量上还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二是培养质量上也不能满足商业动画制作需求,无论是基础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高级应用技能型人才,还是动画理论研究硕士、博士,都有非常大的缺口。因此,只有加强我国动画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的适时调整,才能满足动画人才市场的需求。各高校要加大对于动画制作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更要向培养专业艺术理论研究高端人才的方向发展,这样动画产业的发展才能拥有强有力的后劲,我国的动漫产业才能具有国际竞争力,因此调节动画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显得尤为重要。

其二,要加强动画课程模块的文理渗透。动画专业在高校被列为文科专业,因此招生时一般面向文科生,文科生的感性思维能力往往比理科生强,在动画编辑、文案策划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但是理科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在学习动画软件过程中往往比文科生更加思维敏捷。此外,网络动画程序、计算机软件编程、动画程序语言等课程也与理科有着重要关系。这样一来,动画专业课程设置如果完全偏向文科就不合时宜了,因此加强文理科之间的渗透是有必要的,部分高校动画专业也开始招收理科生。动画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既懂得艺术设计,又懂得程序设计。加强课程模块的文理渗透,就需要增设诸如计算机软件课程、基础物理课程、机械制造课程等与动画专业相关的理工科课程,从而加强学生对应用学科的学习,使其掌握动画相关的设计原理和物理原理。

其三,要加强动画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动画专业本科阶段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趋向于技能型应用人才培养,这就要求在培养学生时从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化。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任何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指导实践,动画专业也不例外,学生需要在动画实践中反复体会理论的精髓。动画教学不仅仅是进行动画理论讲授,还要传授学生动画制作流程等一些实践内容。在课堂上,教师要把动画理论和动画制作实践紧密结合,让动画专业学生分组进行动画制作实践,并督导学生小组进行动画创作,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了解和掌握动画制作流程的各个环节,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提升动画制作能力。

其四,把类似的课程模块加以整合。动画专业课程既有美术类基础课程,又有艺术设计类课程,这会导致课程模块结构松散,内容上有重复和相似。如,图案设计、平面设计、设计色彩等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很强,内容也有很多相似性,可以把这三门课程整合成一个课程模块,这样就能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可操作性,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除了可以整合绘画基础课程、设计基础课程与动画软件设计基础课程中相似的内容模块之外,还可以整合关联性很强的内容,如动画软件应用与动画软件编程等,这样就能节约学生的学习时间,扩大专业课程的覆盖面。

三、结语

课型设计论文第6篇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创新;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12)04—0092—03

0 引言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统计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的各个领域。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建立合适的计量经济学模型,能够使用软件估计模型参数,并能够对估计结果进行检验,且正确解释模型的经济意义。在本科阶段参数估计的方法为普通最小二乘法,为了使得其估计参数有良好的统计性质,需要使计量经济学模型满足经典假设。在对参数进行经济意义检验和统计检验之外,需要考察模型是否满足经典假设及不满足经典假设的修正方法。授课内容主要围绕参数估计与检验展开,教师需要深入浅出的讲解普通最小二乘法的经典假设,经典假设是理解课程后续内容的基础。我国《高等教育法》指明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且市场更需要应用型、创新型的高层次经济学人才,由此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改革已迫在眉睫。笔者将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分析经济类学生在学习计量经济学时的知识构建及授课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教改方案。

1 计量经济学教改的探索

经济类教师和学生已普遍认识到计量经济学的重要性,但是该课程涉及到经济理论、统计学、数学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讲授难度较大。很多学者从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角度,对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做了有益的探索。李子奈指出目前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上没有体现出经济学科特点,应将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设定、数据的分析作为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也被许多学者认识到。李芝倩提出计量经济学在教学中应以应用为导向,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上,注重案例教学和实践环节。张长青认识到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应用等问题,忽视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建议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案例库,使课程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合理衔接。也有学者比较研究国内外计量经济学课程体系设置,如谭砚文等,比较了中美计量经济学课程设置,发现美国计量经济学课程内容丰富、课程衔接紧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我国计量经济学教学体系、教学理念、课程设置都明显落后。

2 课程的衔接问题

2.1 计量经济学课程设置问题

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课程之后开设,一般设置在大三第一学期。大多数高校没有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开设不同层次的计量经济学课程。由于我国经济类专业同时向文科和理科招生,学生数理基础差异较大,不适合按照统一的教学目标来授课。国外许多高校已经开设不同层次的计量经济学课程,不同基础及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有关课程。例如,麻省理工分别开设初级计量经济学、中级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分析、非线性计量分析、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等近10门课,构成了不同层次的计量经济学课程体系。

而国内大多数高校计量经济学课程课时安排较少,不能很好体现计量经济学的学科地位。含上机实验课在内计量经济学仅有48课时左右,教师没有充分的时间讲解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在实践中应用较多的时间序列模型、面板数据模型、二元选择离散模型没有时间讲授。学生在工作或论文写作中,若需要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后续学习。

计量经济学软件为学生理解计量经济学方法提供了一个视窗,是计量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桥梁。教师在上机实验授课环节讲授软件的使用,可使学生认识到繁琐的计算过程可由计算机来完成,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起着重要作用。而大多数高校上机实验教学环节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仅有4至10课时。计量经济学软件多为国外开发,学生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掌握软件的使用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实践环节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2.2 数学基础课程衔接问题

现代经济学已经从思辨哲学转向数理实证,经济理论均要经过严格的数理逻辑证明及经验检验,经济学研究中对数学知识的运用已经超过物理等自然学科。我国经济学专业学生的数学基础课程仅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三门,其教学授课难度较低。且这些课程由理学院数学专业教师讲授,他们对经济学了解较少,不知道经济学中会用到哪些知识,授课内容与经济学专业需要脱节,学生在这些课程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计量经济学建模中涉及到微分方程、动态最优方法、拓扑学、实变函数等知识,在高等数学中均没有讲授;多元回归分析中需要对矩阵求偏微,需要学生有空间思维能力,而这些知识在线性代数教学中却没有涉及;统计量的构建及统计性质的证明的相关基础知识,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往往是一笔带过,并没有作为重点讲授。没有数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支撑,经济学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普遍注重数理模型的推导、统计量的构建及统计性质的证明等基本原理的讲授,学生在经济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数理统计等课程中若存在知识缺陷,均会影响到该课程的学习。由于大多数经济类学生数理基础较弱,不能很好地理解枯燥抽象的证明及公式的推导,课堂往往成为教师的独角戏。

课型设计论文第7篇

关键词:高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本科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在大学扩招、生源质量下降、教学质量下滑的大环境下,高校要坚定不移地以本科教学为中心,狠抓教学质量不放松,通过建立健全各项教学管理制度,不遗余力地对教学各环节进行强有力的监控和科学规范的评价,这是保证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有用人才的最根本的手段和途径。

本研究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以理论(课堂)教学、实践(实验)教学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关键环节为特定研究对象,结合实际设计了具有较强操作性和约束力的、以量化评价为特征并和教师的教学津贴分配、年终考核及职称晋升直接挂钩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

一、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的组织实施情况

1.理论(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

(1)方案设计思路。在《机械学院教学工作管理规程》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制定了《机械工程学院理论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建立了“学生+督导组成员+系部主任+教师同行”全员参与的“四位一体”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通过教师随机听课、学生集中打分等评价形式对全体任课教师从纪律、备课、仪表、课堂讲授、教学方法、答疑、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效果等各个方面分不同层次由不同人群进行量化评价。

(2)主要实践过程。本体系分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两部分。

教师评价:每学期初,由督导组长下达本学期的听课任务(督导组成员每人听课10人次,系部主任8人次,教师同行5人次),每位听课者在规定的时段内(通常13周)随机听课,根据评价表所列项目独立判断并以量化的形式给予评价。

学生评价:在学期末考试前,由教学督导组安排组织全体学生对每位任课教师进行集中评价。

教师和学生的评价结果由督导组长汇总统计,评价分数作为“质量因子”直接与教学津贴挂钩,并作为年终考核和职称晋升的参考依据。

(3)解决的主要问题。理论(课堂)教学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在《教学管理规程》中,对此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不同教师授课风格各异,“自由裁量度”很大,又没有有效的质量监控手段和客观的评价标准,教学津贴按同一标准发放,易导致讲好讲坏都一样,用心不用心都一样,年终考核评优和晋升等也缺乏客观公正的评价依据。这不仅大大挫伤了工作努力的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导致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动力不足,也使得控制和逐步提高教学质量无从落实和保障。

2.实践(实验)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

(1)方案设计思路。在《机械学院教学工作管理规程》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制定了《机械工程学院实验教学管理规程》和《机械工程学院实验教学质量评价办法》,结合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要求与经验以及实践(实验)教学的组织特点,建立了以确保实验开出率、促进实验类型转变、力保学生“应知应会”为目标的监控和评价体系。通过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捆绑考核、检查统计有关实践(实验)教学管理资料、实验开出率、实验类型比例、学生评价及现场测评等形式,对实验员及相应课程的任课教师的实践(实验)教学质量进行量化评价。

(2)主要实践过程。本体系分学生评价和院(部)评价两部分构成。

学生评价:在相关实践(实验)教学工作结束、成绩公布前,从每班随机选取15-20名学习成绩中等以上学生对实践(实验)教师的业务水平、实践(实验)指导、答疑、敬业精神等进行评价。

院(部)评价分两步进行:由中心实验室主任对有关实践(实验)教学管理资料、实验开出率、实验类型比例等进行检查统计(其结果与理论教学任课教师的教学津贴相关);由实践(实验)指导教师自行选择3名学生、学院实践(实验)教学质量评价小组根据学生名册随机抽取3名学生进行现场测评,并给出量化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由督导组长汇总统计,评价分数作为“质量因子”直接与教学津贴挂钩,并作为年终考核和职称晋升的参考依据。

(3)解决的主要问题。理论(课堂)教学和实践(实验)教学两张皮:任课教师对实践(实验)开出率和教学质量不够关心,对开发新实验和设计型综合型实验改善实验类型、提高实验教学水平缺乏热情;实验指导教师对提高业务水平动力不足、对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不够重视等。

3.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控制及评价体系

(1)方案设计思路。在《机械学院教学工作管理规程》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制定了《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建立了贯穿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对从指导教师筛选和学生资格控制,到选题、题目审核、题目公布、学生选择、工作指导、中期检查、答辩各环节进行监控和评价。

(2)主要实践过程。下达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任务,由具有指导资格的教师拟定题目并填报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申报表,经各系部初审后上交教学科研办公室汇总。

由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有关资深教师对上报的题目进行审核,剔除偏离培养方向、题目过难或过易等不合格题目。

对毕业班学生进行资格审查。以进入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前的挂课数量为参数设置“门槛”,挂课数量超过“门槛”者不得进入毕业设计(论文)环节,责令其重修未通过课程。

公布审核后的题目供学生选择并填写题目选择表,经指导教师签字认可后交教学科研办公室汇总。

由学院公布指导教师及其学生。进入毕业设计(论文)指导阶段。

在向学校提交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前两周安排组织毕业答辩。答辩不通过者根据修改意见进行修改,一周后进行第二次答辩。第二次答辩按重修对待,最好成绩为及格。

(3)解决的主要问题。管理方面:过程控制无一致质量标准、不够规范、随机性大。

教师方面: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不当、工作量过小、题目过于简单、责任心不强。

学生方面:进入毕业设计(论文)学习环节前未通过课程数量过多,加之补考重修、找工作等因素的影响,在知识基础和时间上均不能满足完成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要求,影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创新点

1.理论(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1)教学督导组在学院的安排下独立工作,对教学质量的控制和稳步提高负责,对任课教师不承担行政管理及教育职责。

(2)在该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中,学生、督导组成员、系部主任和教师同行评价结果的权重分别为40%、30%、20%和10%,既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又避免了因学生的不成熟而可能造成的评价偏差。

(3)根据不同的人群(学生、督导组成员、系部主任和教师同行)的评价职责及掌握的信息的不同,设计了不同的评价表,以求实现对任课教师的全面准确评价。

(4)听课评价是随机的,有利于促使任课教师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学生评价任课教师的时间安排在考试之前,以求避免学生因考试成绩高低对任课教师的评价偏差。

(5)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权威性和对过程有效的监控力。

2.实践(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1)评价小组在学院的安排下独立工作,对教学质量的控制和稳步提高负责,对任课教师及实验员不承担行政管理及教育职责。

(2)在该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中,教学资料、学生评价、院(部)评价结果的权重分别为20%、40%和40%,较全面和均衡地控制了实践(实验)教学质量。

(3)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捆绑式”管理和考核,较好地解决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两张皮”的脱节问题,有效地调动了任课教师和实验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促进了实验类型从演示型向设计型综合型的转变和实验水平的提高。

(4)目标选择和随机抽取等量的学生测评样本保证了评价的客观公正;同时将学生评价时间安排在成绩公布之前,以求避免学生因成绩因素对教师的评价偏差。

(5)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权威性和对过程有效的监控力。

3.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1)作为对参加毕业设计的学生进行资格审查的一项内容,“门槛”对于促使学生学好以前课程、减少毕业前挂课数量及保证和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2)流程式的工作方法使各阶段的任务一目了然,管理工作井井有条;对全过程各环节的严密监控可防患于未然、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3)参加毕业设计的学生按学习成绩赋予不同的平时成绩系数,平衡与调整了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在进入本环节之前学业成绩的重大差异,有效地消除了指导教师对平时成绩较差的学生的排斥,加强了教师对平时成绩较好的学生的责任心和指导力度。

(4)因学生不尽职责、放任自己,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差或未能按时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指导教师不同意参加毕业答辩者,指导教师工作量按工作量统计办法仅扣减5%,有效地消除了指导教师从严要求的顾虑。

三、推广应用情况

1.理论(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实施以来,教师每学年听课600多人次,学生评价7000多人次。评价表的回收率在95%以上,第一名教师的分数始终在93分以上,末位教师成绩在稳步提高,各项教学工作运行顺利有序。实践表明,这一监控与评价体系有效地提高了任课教师对理论(课堂)教学的重视程度,激发了任课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的动力,较好地达到了控制和不断提高理论(课堂)教学质量的预期目的。

课型设计论文第8篇

引言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的时代。随着本科招生力度的逐年加大,本科生的整体数量在逐年增加,但整体质量呈现下滑趋势,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这就对高等教育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一些民办院校,由于其办学历史短,招生质量参差不齐,师资力量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如何寻找一套合适的培养模式显得更为重要。

应用型本科重在“应用”二字,要求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以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对于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要以及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民办院校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工业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一个非常强调应用性的专业,学生毕业以后能不能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出相应的好的产品是衡量学校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工业设计专业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适合工业设计专业自身特点的培养模式,目前大多数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还是延续传统专业的培养模式,即先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然后逐步深入学习基础专业知识,最后学习专业知识。教学模式基本上是先学习理论知识,再布置课堂作业,最后以课程考试或者课程设计的方式来检验教学成果,在课堂内容当中虽然有一定的实验项目,但大都以单纯的验证性实验为主,用以验证理论知识,并没有很好的与实际设计项目和设计课题相集合,对于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的提高作用不是特别明显,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1.课堂教学目的性不明确

理论知识的学部分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在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于民办学校来讲,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录取标准相对公办院校偏低,学生整体的学习积极性偏低,再按传统的授课模式来讲课,势必造型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课,睡觉、玩手机等现象的产生,最终影响课程的最终教学效果。在前期的学习过程中如果不去思考理论知识的具体运用环境,机械的接受知识,不去分析、消化,在整个课程体系学习结束之后要做课程作业的时候,很有可能就发现不知道如何将所学到的知识用到设计当中。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学习的目的性不强,学生在接受专业理论知识的时候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道学习这些理论知识对于设计活动有什么作用,如何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丰富设计,产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与“应用型”本科的培养初衷相

背离。

2.课程之间的交叉不足

人才培养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每一门课程关注和解决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的问题,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各门课程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整体设计能力。工业设计专业所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泛,其课程内容包括美学、社会学、心理学、消费行为学、工程学、工艺学、材料学等学科内容,横跨艺术与科学,课程之间的跨度较大,工业设计专业由于发展的时间较短,一部分教师并不是工业设计专业科班出身,对工业设计设计专业整体了解不足,在讲授一些基础专业课的时候不能很好的把握课程之间的交叉关系,容易将各门课程分割肢解设计的主体,学生需要学完大部分的课程并且要花费相当的精力弥补各门课程之间的裂痕,才能从总体上把握设计的综合性。

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改革

目前国内工业设计主要服务的领域集中在消费分析和产品市场定位;产品工业设计;产品结构、工艺设计等三个主要的方面,这体现出了目前我国的经济对设计的需求水平,也是我们目前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和优化的依据之一。

应用型本科强调学生的应用能力,我们提出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的制定应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为最根本前提,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课程体系的设置都是先分门别类地学习和研究各门课程,每门课程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和目标,然后再通过课程设计等实践将之综合,这样的设置方式缺少对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的锻炼,即使有一定比例的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学生真正做的完整的设计也不多,不利于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提升,在应用型本科的背景下,必须对这种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和优化。

工业设计专业的全部课程主要包括基础形态研究类课程、设计理论类课程、设计表现类课程、人文及商业类课程、设计边缘类课程、与产品生产相关的工程类课程和实习实践类课程等七个主要部分,概括起来可以分为“怎么做设计”和“怎么做好设计”两大类。针对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理念,我们对工业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以下改革措施: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