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谈素质教育

谈素质教育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1 16:28:18

谈素质教育

谈素质教育第1篇

一、语文教师应接受素质教育理念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把注意力着重放在了学生身上,重点研究学生应该如何适应这种新的教育形式,而相对弱化或忽视了对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的素质的关注。我们知道,在教师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没有受过严格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其实,细想起来,在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是与教师的素质有关的,如果我们不承认这一点,那么在完善素质教育的征途上,我们还要走更多的弯路。

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想让学生享受素质教育带来的诸多好处,首先必须有一支训练有素、懂得素质教育精髓的教师队伍。要建设这样一支队伍,不是仅靠几次示范课或几次讲座就能解决问题的,而是要从基础做起,让每一位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之前首先接受素质教育。当然,每一位教师都有教学任务,他们不可能完全脱产重回课堂进行系统的学习,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来进行。比如,可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即利用业余时间请专家到校授课或走出学校去听有关专家的课;可采用同事之间相互听课、互帮互学;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化的手段进行学习,等等。无论采取什么方式,肩负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必须接受素质教育。

作为语文教师,通过亲身接受素质教育,可以加深对素质教育的进一步理解,可以更真切地体验素质教育带来的好处,增强自己实施素质教育的热情和主动性。通过亲身接受素质教育,还可以向他人学习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二、语文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

语文课的教学内容是非常广泛的,语文教师的知识面也应该是非常广阔的,否则,学生将无法在语文课上遍览古今中外著名的文学作品。可以说,在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各项素质中文化素质始终居于核心地位,一个文化素质低下的教师是注定不会有什么建树的,他的授课是不会受到学生欢迎的。语文教学除了应具备教学的基本要素外,其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特点便是大气磅礴、自由灵活。语文课也是最能体现教师个体风格、展示个体才华的一门课程,教师个体所具有的优点和优势都可以通过语文课展现出来。因此,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要想成为一名深受学生欢迎的语文教师,就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并进一步形成自己的风格。

语文教师在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时,首先要做到“广博”和“精深”相结合。在学习和积累文化知识时,不能仅仅局限在文学领域,还要广泛地涉猎哲学、美学、历史学、社会风俗学、交流学、口才学等领域。具有了广博的知识资源,就可以在多个领域和学生对话,就可以使不同领域的知识相互贯通、相互印证,从而丰富授课内容、提高授课语言的说服力。当然,语文教师的核心素质还应该是文学素质,在文学领域里,一定要钻研得深透,千万不能停留在一知半解、似是而非的层面。只有具备较高的文学修养,才能精确解答学生提出的形形的专业性的问题,才能在语文教学的各个层面为学生做出示范。因此,要将“广博”和“精深”相结合,并使其相得益彰。

其次要做到“学习”和“运用”相结合。其实,素质教育的灵魂就是强调个性修养和对各种知识的运用能力,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语文教师当然应当充当运用知识的急先锋。任何知识如果只停留在识记上,那只能是毫无生命的死知识,我们识记的知识只有在不断地运用中才能焕发出生命的光彩。因此,“学习”和“运用”相结合不能只说给学生听,语文教师必须从我做起,给学生树立学用结合的典范。

再次要做到“运用”和“反思”相结合。作为语文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不仅要做到“广博”和“精深”、“学习”和“运用”这两个结合,还要做到“运用”和“反思”相结合。无论做什么学问,都必须经历学习、运用和反思这样三个阶段,而反思阶段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反思,可以发现学习和运用阶段出现的问题,从而回过头来进行纠正或补充。特别要注意将“运用”和“反思”结合起来,因为同样的知识,采用不同的方式运用和运用在不同的场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通过对运用知识的不同情况的分析来寻找规律性的东西,运用这些规律反过来指导我们更好地、更有效地运用知识。

三、语文教师应具有灵活授课的素质

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语文教师,在具备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条件之后,就要解决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这一问题也是同人们最为关注和讨论最多的问题。

语文教师要在语文课上实施素质教育,目前还没有一个能让大家都信服的、可供所有教师共同使用的标准模式。其实,真正的素质教育是以充分发挥施教者和受教者的最大潜能为评判标准的,因此,也不应该有一个既定的、一成不变的所谓标准。笔者认为,如果有这样一个大家都可以遵从的标准的话,那就应该是“灵活授课”

灵活授课,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无论多难,我们都必须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因为这是顺利实施素质教育的金光大道。所谓灵活就是没有一个框架,不规定一定要这样教或一定要那样教,而是根据受教者的具体情况,选用他们喜欢的、效果好的方式授课。比如,用粉笔加黑板还是用多媒体,用“百家讲坛”式还是用传统的文本解读式,用教师宣讲式还是师生互动式等等。灵活授课说到底其实就是因材施教,投其所好,在施教的表现形式上有点像“游击战法”。

大家应该明白,灵活授课不等于随便授课,就像游击战不等于混乱战一样。其实,灵活授课是难度最大的一种授课方式,因为它要求教师在一堂课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而每一种手段都必须运用得娴熟而精到,并且要求衔接得自然而不突兀,这并不是任何一位教师都能够做到的。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素质教育,广大语文教师应当竭尽全力去尝试灵活授课的方式,并能够不断地总结经验,在不断地实践中摸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又适合受教者的灵活授课的模式,循序渐进地提升自己的灵活授课的素质。

谈素质教育第2篇

关键词:教师素质;素质教育;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1-0022-02

一、引言

同志指出,教育工作的主题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在这项系统工程中,作为培养人的学校,自然成了素质教育的主战场。而学校在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的诸多因素中,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因为这一关键因素是关系教育方针能否贯彻、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能否实现、教育教学任务能否完成的关键。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所有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果,任何一位教师的个体素质都会对学生素质的养成和提高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要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先提高教师群体的素质。

二、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制约素质教育的实施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教育家毕比博士在其所著《开发国家的教育本质》一书中指出“教育的本质是教师品质的反映;没有好的教师,不会有好的教育;由于教师品德、素质的提高,教育才会有所进步。”由此可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是教师。教师会教,学生才能学会;教师乐教,学生才能乐学;教师善教,学生才能学好。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是灵魂,是主宰;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要通过教师来实施;各种教育观念要通过教师的教学来验证,所推行的教改要靠教师来实践。我们在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更应花气力提高教师素质。因为教育设施只为教师育人提供物质条件,而教师会教、乐教、善教,充分利用办学条件,才能提高教育质量。在办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学校的办学条件尚有不够完善之处,但是由于教师的素质较高,其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因而能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使办学条件得到完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相反教师的素质较低,其积极性不高,教学态度不端正,或者教育能力不强,即使有足够的教学仪器,也不能搞好实验教学;图书馆有万卷书,也不能很好地组织学生阅读;办学条件再好,教育教学质量也得不到提高。

因此,要想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素质,抓好教师队伍建设。素质教育的实施如果离开了教师,就只能是纸上谈兵。

三、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应转变教育理念,进行教育改革。而任何教育改革的成功,都取决于教师对改革方案的态度、对改革方案的掌握、对改革方案的适应程度。特别是教育改革尚处于探索时期,更需要教师敢于否定过去那些不适应的方面,勤于学习和掌握过去不熟悉或不够熟悉的东西,具有克服困难、不怕曲折的无畏精神,勇于探索新的领域,攀登新的高峰;更需要教师树立科研意识,增强课改观念,敢于尝试,乐于探究,合理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和规避不足之处,扎扎实实的打造自己的教学特色;更需要教师转变教师角色,摒弃旧的教学观念,努力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更新教育方法,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需要教师搭建互动平台,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更需要教师具有团队精神,积极参加集体教研,互相探究,实现资源共享,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因此,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只有当教师的知觉和态度有了明显变化,并且变为他们的自觉行动时,才能取得教育改革的最终成功。

四、实施素质教育亟待提高教师群体的素质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要育人必须首先提高育人者的素质和师德素养。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和社会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的传播者,教师同时又是年轻一代心灵的启蒙者和塑造者。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为高素质劳动者的成长打好基础。因此提高教师素质是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根本保证,是新的历史时期对教师的要求,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那么,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群体的素质有哪些基本要求呢?

1.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教师素质结构中的核心,决定并制约着其他素质的存在和发展方向,同时还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深刻地影响着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因此教师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具备教师的职业道德,即无私奉献的精神、高度的责任感、顽强的意志力、严格的科学态度。还应该热爱自己的岗位,热爱学生,淡薄名利,教书育人,诲人不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科学文化素质。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能力。这是作为教师的一种基本素质,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宽厚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等;应该熟悉所教学科的内容以及如何将它们传授给学生,有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3.教育科研素质。教师应该对科技、生产、社会的发展给教育带来的影响有预见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对信息的传递除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外,还应该拥有现代化教育技术的驾驭能力,娴熟地运用多媒体等教育手段;对学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能力;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突变情况,能及时、正确处理的应变能力,以及创造工作业绩的教育科研能力。

4.开拓创新素质。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敢于突破,开拓创新。要能突破传统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的束缚,大胆进行教改教研,勇于实践、创新求异,探索一些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方法及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创新型教师,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5.身体心理素质。身体好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教师的教育教学任务非常艰巨,如果没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难以胜任此项工作的。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有赖于教师经常不断地熏陶和指点,因而教师必须注意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学会自我调节。这就要求教师热爱本职工作,有成就感和满足感;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融洽,在学生中有威信;能监控和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恰如其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生活、工作积极乐观。

五、结语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知识迅猛发展,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注重自己的全面发展,要不断自我加压、发奋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只有进一步扩展知识面、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才能适应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R].[2007-08-31].

[2]刘延东.国家发展希望在教育办好教育希望在教师[J].人民教育,2009,(19):5.

[3]董步峰.教育,呼唤有思想的教师[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09,(11):30.

谈素质教育第3篇

钱是有一些的,听说这几年做了些生意,发了家,已经过上了小康生活,可是这物质生活上去了,怎么就没有适当地提高一下自己的素质教育呢?有道是家中有苗不愁长,可是要长也要看长在什么环境里吧。在这样的场合一不谈生意二不用阿谀奉承拍人马屁,根本用不着显示好像全屋子人就你带嘴过来吃饭。说到嘴的作用,它首先是用来吃饭的。说话只是它的附属功能好吧。搞不清楚状况满嘴乱放炮,有的放矢也就罢了,在祖国的花朵面前还如此嚣张气焰,拜托,就算你想残害祖国的花朵也好歹顾及一下自己在女儿面前的形象吧。就算您女儿已经耳濡目染百毒不侵也请多少有点道德底线,别人家还有幼小心灵被迫受着洗礼呢。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说到玩笑,多是能开的。但在人家妻女面前开着人家老公的荤段子的玩笑好像不是什么满口素质教育之人该有的风范吧。回家后我一定要好好教育家人,万一以后我做了母亲,有了女儿,一定不能在她面前说这些个乱七八糟的事情。我担心得很,害怕得很,我可不想我的女儿在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可以不忠诚于婚姻的种子。这对她的一生是何等的重要啊!

还有“禽兽”一词的出现穿插其中,当然看客们多半懂得,“禽兽”一词多是出于“禽兽”之口。这里就不多做解释了。这一趟七七八八下来,一顿食不在味的饕餮,浪费的何止是食材,还可惜了大家吃饭的心情吧。这一顿是补不回去了。可惜可惜。

谈素质教育第4篇

【关键词】 基础教育;素质;素质教育;评价

Shallowly discusses the middle school English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CHENWei

【Abstract】 the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has the narrow sense and closes broad concept. The quality is person's quality or person's body and mind development overall level.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humanist, both emphasizes individual, and emphasis whole. The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basic objective is improves the national quality, the key point is raises student's innovation spirit and the practice ability. Moreover, the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appraisal promotes the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comprehensive implementation, enhances the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the teaching effect important method. The appraisal cannot merely depend on a method to gain the feedback information, but should be follows a scientific nature, the development, widespread, comprehensive, principle and so on versatility unifies.

【key word】elementary education; Quality;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Appraisal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041(2007)10-0127-03

1关于素质教育

1.1素质的概念。素质,首先是在生理学,心理学上运用的一个概念。对素质的解释,不论是内涵还是外延方面,在经典定义与教育实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素质是人的自然遗传和社会,历史文化交互作用的产物,是人的先天与后天两方面因素的有机“合金”。所谓素质,就是人在从事活动前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的品质,它大致包括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思想道德本质等方面的内容。

1.2素质教育的内涵。1997年10月29日,国家教委印发的《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第一次明确在文件里对素质教育下了这样一个操作性的定义。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教育。素质教育的内涵就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21世纪教育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知(learning to know),学做(learning to do),学会与人相处(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其中,学做,学会与人相处和学会生存都与实践能力相关。学会学习是和文化素质紧密相连的,它指的是一个人的知识与能力能达到的水平。学会做人与如何培养人的思想品德有关。因此,把培养21世纪新人的战略性决策。素质概念在狭义和广义上的分析,素质具有潜在性,稳固性,整体性,发展性,民族性等几个方面的特征。

那么具体说来,基础阶段的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又是指什么呢?现作如下分析。

1.2.1文化素质方面。中学生应拥有和掌握国家制定的英语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英语知识和能力。它包括学生知识结构,知识水平以及应用它们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2心理品质和生理素质方面。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变化万千,竞争激烈。要使学生将来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必须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激发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强烈欲望培养学生对英语语法结构,文学作品好人和语言逻辑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坚毅的意志。

1.2.3思想道德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重要的内涵,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培养学生们具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全心全意为祖国服务的精神。培养学生们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高尚的思想情操。培养学生们能够欣赏英语语言文字的美。

2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在基础教育阶段大力堆行素质教育,就要求英语教师的观念不断地改变,提高自身素质,探索改革之路,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学法指导,把教学中的点点滴滴落实到实处,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当作英语教学的立足点和归宿。

2.1激发学习兴趣,推动学习动力。英语教师可以从融洽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应用学习规律,活跃学生思维,采用多种教法,成功教育,情景教育等多方面培养,激发,调动,提高,巩固和保持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改变观念,相信学生人人都能学好。既然“常态曲线”观非常有害,教师应对所有学生(尤其是所谓“差生”)抱以期待,相信学生的学习潜力和教育作用,相信学生的能力不同,只是他们达到掌握某一课所需的时间总量不同。只要给予富裕的时间和适当的帮助,“人人都能学习,人人都能学好”。教师的这种期待,反过来影响学生,使其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2.2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是教师,教师能力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效果。如何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国家历来重视的一个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知识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不只是会教书育人,还因应在教育理论,教育科研上有所研究和成就。英语科是跨文化和跨地域的人文学科,因此英语教师更应比其他一般学科的教师具有更为丰富的知识包括民族的,文化的,历史的,地理的,和社会背景知识,才能更有把握处理好教材,使学生学得更丰富,更全面。另外针对目前现状和发展景况,英语教师应该不断进行继续教育学习和语言实践,并且思想观念都要与时俱进,在教师队伍中要大力提倡“爱岗,敬业,奉献”鼓励教师岗位培训,自修提高业务,大练“听,说,读,写,唱,画”六项基本功。

2.3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如果要使学生有效地获得某一方面的知识,发展创造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象当年的科学家发现科学事实和科学规律那样经历发现的过程。如在教学生学英语广告知识方面,与其教读大量的英语广告用语,不如让他们亲自收集生活中的与广告有关的英语。在这一过程中有意意识转化为了无意意识。

课堂教学是灌输英语知识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的途径,要提高教学质量,搞好素质教育就要优化课堂教学。

无论是教学目标多元化,教学内容开发性,教学方法科学性,教学形式多样化,而且课堂交流要多向,互动,学习要求有层次,更重要地是对学生的评价以激励为主。在新课程中,新课程标准要求下,教师的角色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同时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将发生变化,可以这么说教师将与新课程同行,将与学生共同成长。新课程标准下教与学的方式的改变要求教师不断地形成新的基本机能。如同医生的律师的辩护活动一样,教师的专业技能也是教师专业的表现。

3建立科学合理的测试评估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评价,是人们对某一事物的价值判断,它伴随着人类一切有目的的活动。教育作为人类的一种有目的的社会活动,自然也离不开评价这一环节。素质教育评价既是素质教育的目标-实施-评价这个循环上终结性环节,又为下一个循环提供反馈的信息。因此,研究素质教育的评价具有十分重要地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素质教育应当是对学生的全面评价,应把形成外语能力的各个要素和学生自身评价结合起来,评价的内容除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外,还应包括品德和文化知识学习太度,学习策略,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等。因此,评价对象要全面,评价内容要具体,评价方法要科学,评价形式要多样,评价结果要客观真实。在素质教育评价中,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对于准确,客观和公正地收集处理评价信息,提高评价的可靠性和有效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对学生评价可采取建立学生个人档案的方法,使突出性的评价与整体性的评价能有机的结合起来。

总之,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任务艰巨的工作,在素质教育这个重大的素质教育系统工程中,我们教师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引下,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地21世纪创新的新型人才,他们会为祖国做出更好地贡献,外语教师应当为实施素质教育尽心尽力。

4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社区)教育想结合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重要补充。社区教育是沟通社会与学校的重要桥梁。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作用,对于学生综和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

4.1发挥家庭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品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等起着启蒙和培养的作用。学校教育改革尤其是英语学科的改革,必须得到家庭教育的配合。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说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其中重要的一条是提高父母的文化修养。实践证明,父母事业心强,具有正确的思维方法,使家庭生活有丰富的精神内容,生机勃勃,那么,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在父母的熏陶下,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热爱学习,渴求知识。

4.2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学校与家庭,社区教育三结合,是指学校,家庭,社会各种教育力量的有机结合,以形成目标一致的教育合力,发挥整体效应,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发挥社区教育功能要注意发掘社区教育资源。就拿英语学科来说,可以把这个社区的名牌中学和名牌大学的学生组织起来向中学生朋友谈谈他们的英语学习的经历和经验,以求资源共享,同时也可形成一定地文化氛围,经常搞一些包括学科在内的社区活动如艺术节,体育节,英语演讲和汇报演出等活动。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学与研究》(2001年4月)

[2]《素质教育概论》(中国档案出版社,刘家丰著。2001年)

谈素质教育第5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的界定

从本质的意义上讲,素质教育应该是培养学生具有拓展未来生存空间素质的教育。这种拓展未来生存空间的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全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国家的一个战略考虑,简单地说,就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它的内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思想素质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之一,也是社会主义的要求,包括政治、道德素质内容等。第二,专业知识、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主要是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之外的表现。第三,科技创新素质、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等,当然也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在国际化背景下,素质教育也强调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毕业生在社会上要得到认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专业知识支撑的,同时还有他的人文素养、精神境界以及社会责任心。开展素质教育,应该在李岚清同志提出的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之外再加上“学会创造”,构成“六会”。它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它关注的是人的可持续发展。www.lw881.com这种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获得自由的、尽可能充分的发展。同时,它也是一种动态的终身教育观,关注的不仅仅是受教育者眼前的状况,更重要的是受教育者一生的发展。而且它又是一种全面的教育观,既强调受教育者获得全面的、和谐的发展,又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强调因材施教和培养目标的多元化;既注意受教育者对知识的吸收,更注重受教育者对知识的运用和创新。它还是一种开放的、民主的教育观,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双向交流的关系。可以说,大学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

二、推进素质教育的策略

(一)改变教学观念

1.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以人为本,在教育中就是以学生为本:一是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包括知识、能力、个体、创造性)为出发点;二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三是把学生的发展情况作为衡量教学成果的主要标准,尤其是把学生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作为衡量教学成败的重要内容。

2.树立创新的教学观念。教师应将创新的观念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教学目标上,要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要科学地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能够充满好奇、充满兴致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要打破单调机械的“教师讲,学生听”单向传输知识的模式,创设互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大胆提问,发表见解,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品质。

3.树立“授人以渔”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得出结论的过程中,教师只应起到点拨、制导、引见的作用。要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革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教学方法对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呆板,学生学习被动,死记硬背,普遍缺乏学习兴趣。因而需要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转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上来,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满堂灌”“填鸭式”“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法转变到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上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此,我们应尽量做到:

1.巧设情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强大动力,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情景,巧设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是由问题所引起,是同解决问题形影相随的。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内化过程。学生获得知识,要靠思维按照一定的方向进行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负担,而是一种愉悦的享受,在学习兴趣的驱动下,学生会勇于学习、勤于学习,从而学得充分,学得扎实,获得丰富的知识。

然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不会自然出现、凭空产生,需要教师的诱导和激发。或许,闻一多先生的教学,可以让我们教育工作者受到点启发吧。有一次,闻先生给学生上课,他走上讲台,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算术题:2+5=?学生们疑惑不解。然而闻一多执意要问:2+5=?同学们于是回答“等于7嘛”,闻一多说:“不错,在数学领域里2+5=7,这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在艺术领域里,2+

5=10000也是可能的。”他拿出一幅题为《万里驰骋》的图画叫学生们欣赏,只见画面上突出地画明两匹奔马,在这两匹奔马后面,又错落有致,大小不一的画了五匹马,这五匹马后面便是许多影影绰绰的黑点了。闻先生指着画说:“从整个画面的形象来看,只有前后七匹马,然而,只要看过这幅画的人都会感到这里有万马奔腾,这难道不是2+5=10000吗?”同学们这时总算茅塞顿开,同时又觉得受益匪浅。闻先生的意旨是在激发学生正确地认识理性与非理性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有谁能说这种方法不比我们单纯说教更能吸引人呢?

2.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美国创造力专家施美斯认为,创造力的发挥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才能进行。创造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课堂教师有意识地创造意境和气氛。上课时,教师最好走下讲台,融入学生之中,给学生一种亲切、随和的感觉。只有保证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敏捷,才能使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新因素都处于最佳状态,从而提高教学效力。当学生的思维活动与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宜强行地将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中,用自己或教材上的结论去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更不能用粗暴方式来中断学生的思维进程。陶行知先生有一个重要的教育思想,就是“六解放”:即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去看;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去想;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去做;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去说;解放学生的时间,让他们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解放学生的空间,让其自由发展。他的思想对我们的教学应当有所启发。

三、推进素质教育,应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为根本点

由上可知,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为社会主义培养后备军和接班人。可以说,在素质教育中,知识是基本、能力是关键、人格是根本。而人格的培养离不开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所以,素质教育应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为根本点。 因为只有先培养出品行端正、为人忠诚的人,才能使这样的人担当历史赋予的使命,推动社会发展,否则,他们不仅不能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而且可能成为害群之马。对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工作,不仅中央高度重视,而且用人单位和学生家长也高度重视。除了业务能力和素质外,用人单位无不重视大学生的德性和品行,学生家长也无不重视孩子的德性和品行。学校的第一要务是育人,特别是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然而,我们现在的教育目标和方式还有不少误区亟待改进,表现为:重成才轻成人,即我们的教育只关注学生成名成家、成为某领域的专门之材,而忽视如何做人;关注考试分数,忽视对品德、心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在科学与人文、知识与道德、智能和情感等方面得不到全面、协调发展;赢利成了办学的重要目的,这使培养人的教育活动被异化成为一种简单的经济行为。存在以上误区的突出表现就是学生往往将思想道德教育视为“不毛之地”,在这片土地上耕耘,永远是徒劳无功、毫无裨益的;从事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师也觉得“无可奈何花落去”。笔者认为:要成才,必先成人。人将不人,何谈才矣?因此,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对大学生并非不重要,而是至关重要。既然如此,以育人为根本任务,将适合社会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第一位的高等院校没有任何理由不把思想道德素质放在优先的地位上。

众所周知,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等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同时,《意见》也指出当前大学的思想政治状况存在着一些负面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尤其是从事思政教育的教师应做到:

(一)提高自身素质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关键

邓小平同志说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所以传道、授惑、解惑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要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素质,提高教师素质是前提。教师不仅要献身教育,而且必须正确、自觉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学生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教师还要注重渗透教育,以自身正确的价值观及良好的心里素质去塑造新一代青年的人格。教师不仅要有传授知识的能力,还要把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法、为人处世、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治学态度传授给学生,更要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所具有的道德品格要更具有完美性,主要包括:宽厚大度、无私正直、作风严谨、仪表端庄、谈吐高雅、处事周密、乐于助人、好学上进、敬老爱幼,尊师重教等。千百年来的教育实践证明:教师只有首先给学

生树立起一个德才兼备的做人样板,才会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心理磁力,才会吸引学生自觉地去接受影响,即所谓身教重于言教。

(二)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有一则故事:三位砌砖的工人正在工作,有人问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回答各不相同,一个说“砌砖”,一个说“赚工资”,而第三个则自豪地说:“我正在创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正是这一远大的理想,使这个人后来成了一位著名的建筑大师,而另两位工人则默默无闻。这个故事正说明:人的一生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需要远大理想的牵引。理想好比远航的明灯,有了它,人才有前进的航向。如今,随着社会的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等肯定要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冲击和考验。有人认为,现在的人们都不讲理想,不谈信念了,一切“向钱看”了。“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这确实反映了一部分人的思想状况。而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他们的理想、信念如何,直接关系着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兴衰成败。当前,我们要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就应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使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三)加强公德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多数青年学生在观念上都能够认同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产,讲究公共卫生,尊重他人,处理好与他人的人际关系等公德意识的重要意义。然而在上述公德意识行为的体现上,大学生的公德意识水平却表现得偏低。在大学校园里,我们经常看到许多不文明现象的存在:大庭广众之下,勾肩搭背,搂搂抱抱;乱扔果皮纸屑;随地吐痰;抽烟喝酒;打架斗殴;在墙壁上乱涂乱画等。虽然这些不文明现象仅是一部分人所为,但是却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而社会公德是维护人类社会公共生活秩序顺利进行所必需的,它是一种公共服务行为规范,具有强烈的心理暗示作用,所以,这种不文明行为也影响了大学生公德意识总体水平的提高。鉴于此,加强大学生的公德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就成为当前德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维护好心理健康,调适好各种人际关系,共同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提出,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它要求我们要想真正实现思想工作成效和价值的最大化,就要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诉求,重在解决他们内心的实际困惑,在这个基础上,施之以正面的教育和引导。要尽力培养宽容、大度、乐观、善解人意等健康的心理素质,要努力纠正狭隘、猜忌、嫉妒、悲观、苛责于人等不健康的心理表现。解决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心理疏导,通过心理疏导来实现心理排解。犹如朱伯儒所说:幸福由二人分享,幸福就增加了一倍;忧愁由二人分担,忧愁就减少一半。这就要求我们要关心学生、服务学生。特别要求我们善于抓住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开展工作,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功能,搭设服务平台,在竭诚为学生成长发展的服务过程中,有效地进行教育引导。比如,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要加强对学生创业就业的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不断提高创业素质和就业技能;要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帮助和支持,真正帮助经济困难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积极的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养成和谐开放的心理品格,增强抵抗心理挫折的能力;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满足学生文化生活需要,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情趣。总之,要通过把教育引导与关心服务相结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感召学生,进而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伟远.国际论坛:现代远程教育的理念与实践[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

谈素质教育第6篇

摘 要 素质教育是现阶段我国教育领域关注的重要课题,这一点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亦是如此。鉴于此,本文就在对笔者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多年亲身实践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在简单阐述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发展历程的前提下,针对体育教育与素质教育融合的多元结构性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并阐释了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互相促进,体育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支撑点这一观点,以期能够为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学校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素质教育 体育教育 体育教学 素质 素养 理念

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体育老师,我颇感欣慰。二十多年的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经历,从事专职体育教师的生涯,使我见证了农村小学的发展与变革。农村条件虽然艰苦,但我颇感欣慰,略有所思。茶余饭后,每每谈起教育教学研究,特别是这么多年提倡的素质教育,我有个人的独到见解:亲身经历与教学实践,从泥土滚爬的场地到今天的塑胶时代,农村孩子的一步步成长,一代代学生体育方面素质的变化,无论是身体素质、体育技能素质、体育文化与道德品质等综合素质,内涵的、外延的,显性的、隐性的。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农村孩子及留守儿童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这与社会的进步,经济发展,办学条件的改善,体育老师的理念引导是密不可分的。素质教育是多方面相互渗透的,有机结合的整体,犹如海水是汇聚起来的一样。在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中,从点到面每一步都能贯彻素质教育,穿透于素质教育之中,在体育教学中展现素质教育的活力。所以,笔者就在系统梳理自己多年体育教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体育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和谐发展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谈起素质教育:在体育界及业内人士,大家都感到迷茫与困惑,它是概括的、笼统的、还是抽象的,没有具体化和细节化可言。那么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具体到学校体育教育领域,素质教育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又是如何得以呈现和有效渗透的?

我的观念认为:所谓素质教育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相联系的,素质教育并不是一个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概念,而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进步的概念。以学校体育教学场地为例:以前学校体育教学多是在泥土地及草木灰地上开展的,或者是在碳渣运动场上开展的,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水泥操场开始逐渐代替了泥土地、草木灰地、碳渣运动场,再后来水泥操场又逐步过渡到了塑胶跑道与木板的室内体育馆,学校体育教学的硬件条件在不断的得以完善和提升,同时也为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提供了更好的物质保障,促进了素质教育内涵与外延的不断革新。而这一点在学校体育教学的其它方面也同样得到了凸显,例如:体育器材的发展、体育服装的设计、多媒体电子时代的步入,等等一切变化,都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了校园文化之中,整个校园素质在提升,体育老师理念素质也随之升华,寓于教学之中,那么学生的身体素质必定提高,这就是素质教育。

素质的提高:还应具备一定的素养,素养条件是慢慢积累的,素养水平是慢慢提高的,素养凝聚多了,就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自然地一切素质就要升华,这是显而易见的一个变化过程。如今微信使用频率最高区域之一就是校园,微信流行刚开始阶段,大家会问你――玩微信吗?我举这个例子是说:要与时俱进,你最早学会微信――言下之意就是素质高,理念先进,渗透个人素质教育。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学校体育教学,具体到学校体育教学领域而言,指的就是任课教师切忌故步自封,不思进取。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积极接触新鲜事物,学习新的专业知识,了解新的教育理念,掌握新的专业技能,这样才能够确保素质教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贯彻落实,才能够真正实现体育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和谐发展。

谈素质教育第7篇

1 历史教育和现实生活的结合

读史虽然可知今,但往日的岁月毕竟已进过境迁,距我们较为遥远陌生,一味地大谈历史之灿烂,英雄之豪壮,时间长了,难免会产生抵触心理,感觉枯燥乏味。现代中小学生更关注,关心的还是眼前的生活,所以,应对现行教材有关内容进行调整,加入一定的反映现实生活的优秀积极内容,通过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对比分析,让学生从生活入手,参照历史,思考未来,这才能真正起到读史的作用。在获得知识(直接知识)的同时,又可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美好传统的思想教育。这样,他们学起来才有兴趣,有感受,并能转化应用,否则, 我们也就失去了有中国特色主义教育的真正意义。

2 生活、学习、劳动、体育锻炼几者间的有机结合

要想培养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单靠书本的教学明显不够,而现代中小学生的劳动只是打扫教室,体育锻炼就是跑几圈,抛抛篮球,之外就是起床、上课、睡觉。这是根本培养不出良好品行意志行为的。学校生活虽然单一,但如果我们把它当作一个整体来看,你会发现,它还是多姿多彩的,他们的衣食住行,玩乐喜好,苦痛友情等也是一个完整的复杂而真实的社会环境,在这个大的背景下,有计划按步骤巧妙地进行我们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应该能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的。学校不是真空,而是社会的缩影,我们不能把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各方面截然分开,应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在这个巨大的熔炉中,去锻炼他们,改善他们,这才是现代教育的最佳教育模式。

3 教材、教师、教法、学法的相互结合

教材在有关内容的编排上,既要考虑到知识的内在联系,更要照顾到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身心特征,要改变那种死板乏味的教材编排方式式,加入一些生动活泼、形象幽默的形式与内容,增强教材本身的生动性、吸引力。教师在努力提高自身专业修养和能力的基础上,更应从实践出发,抓住学生的个性特征,按照不同的教学内容与要求,科学合理灵活地组织教学,不可用一陈不变的教法,在客观上抑制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还要把学生的被接收转变为主动吸收,发挥出他们各自的聪明才智,在自觉自愿的渴求中,学习知识、培养素质、形成能力。

4 家庭、学校结合,构成统一的教育网络

谈素质教育第8篇

当前,中学素质教育工作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素质教育实效性较差,素质教育工作陷入了困境。本文仅从学校素质教育工作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学校素质教育的手段与方式,学校素质教育工作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学校素质教育的内容等具体层面进行探讨,并寻求对策,以有利于以后的中学素质教育实践。 http://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林崇德认为:“素质教育为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素质教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目前,加强素质教育工作已成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是我们对于素质教育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效果不尽如人意,实效性较差,素质教育工作陷入了困境。石鸥指出:“尽管素质教育被提到首位,巨大的素质教育实践并未收到应有的道德效果。”现代中学素质教育要想摆脱困境,重新获得发展的活力,必须探索产生这种困境的内在的、根本的原因。只有找出原因,才能把握素质教育的方向,才能走出困境,提高中学素质教育工作的实效。

对于中学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许多素质教育工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了探究。我们经过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认为素质教育工作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素质教育工作严重滞后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里。在经济信息全球化的影响下,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思潮相互碰撞,人们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社会意识和社会价值取向在日益多元化,广大中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取向也在多元化,这是我们所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现代化建设要求培养大量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其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对人的道德素质的要求。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不佳的情况下,学校的教育环境也存在着严重的“重智轻德”的倾向。在学校内部,以升学为中心,以应试为目的的应试教育仍在大行其道。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主要看“升学率”的高低,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作为社会中的学校,无论是普通教师还是校长在社会压力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下,不得不为了学校的“声誉”和单纯的“成绩”而放弃道德教育的功能。刘铁芳指出:“不关心世界和人的价值和意义,服从与外在的目的,功利主义湮没了教育的内在意义,也不去追思教育的内在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学校的整体素质教育工作采取积极的措施帮助学生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学校素质教育工作的具体要求是:应该既尊重个人权益又提倡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既鼓励公平竞争,又不忘互助;既不懈求是务实,又富有远大理想;既鼓励通过正当途径发财致富,又不忘他人和国家利益。不能片面追求实惠和享受,不能把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集体利益之上,不能为了金钱而不择手段,陷入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泥坑。

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转型期学生的需要严重脱节

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新现象、新事物层出不穷,社会各方面变化巨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分强调教学的社会价值,忽视学生个人发展的价值。而广大的中学生在对待社会的现实问题和对象,对待书本中的现成的理论,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不同的想法,对待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问题,也有不同的追求和向往。反观我们的教育工作,并未真正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情感,并未真正关注他们的

转贴于 http://

生命成长和展现。大多以“书本”、“教师”为中心,在课堂上老师就是照本宣科。面对思维活跃的学生的提问,有时用“你还小不懂这些”来搪塞,学生希望解决的问题得不到回答。没有把学生的思想实际作为思想政治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传授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成长实践和需要相脱节。学生不能用所学的思想政治课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所遇到的当今世界的社会热点问题。这样学生就会所学知识产生怀疑,就会感到思想政治课的无趣、无利和无用,也极大的削弱了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实效。

三、学校的素质教育手段着重“说教”、“灌输”与学生的自我实践,自我教育严重脱节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