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整理档案工作计划

整理档案工作计划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1 16:27:37

整理档案工作计划

整理档案工作计划第1篇

关键词:计生档案;服务;管理

随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向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发展,对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更新的要求,但受基础条件、观念体制、人力和经费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人口计生档案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进一步规范计生档案管理,利用档案资源为育龄群众和新农村建设服务,对促进人口计生工作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计生档案对计生部门的各项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促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并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实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更好地为计划生育工作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计生档案的“四化”管理

(一)系统W络化

计生档案工作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明确专人、落实责任,加强管理,实现计生档案工作管理系统网络化。实现系统网络化,能够有效地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转。作为“司令部”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档案管理领导小组,是计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针”,人口计生局各科室具体承担计划生育工作任务落实,汇集“八面来风”,是“针眼”、是关键,乡镇和行政村各业务部门、科室应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工作小组,责任到人,形成“纵向线”。同时,这些“纵向线”并非完全孤立、毫不相干的,除对上负责外,还要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监督,相互制约。这个体系要横到边,纵到底,配合联动,形成网络。这个网络既是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体系,同时也是计划生育档案收集、管理的系统体系。

(二)职责明确化

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就是要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这既是档案保管工作的本任务,也是档案保管工作的目的之一。档案保管工作的具体任务就是做到不坏、不丢、不散、不乱。档案保管人员要持之以恒,时刻警惕,防止档案损坏,确保档案的安全,为档案工作提供物质基础。

(三)工作制度化

只有严格有关规章制度,才能确保档案完整安全。根据多年工作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这些制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专兼职档案员实行月初评、季考核、年奖惩制度,计生档案收集、上报、整理、存档应做到规范,要根据上级业务部门的统一要求,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操作;实行定期谈话制度,专兼职档案人员要定期向服务对象谈话访问,取得工作主动权;实行计划生育项目检查治疗登记制度,为各级计生服务站以及医院的相关机构配备专用检查登记簿,把第一手资料全部统计起来;实行档案收集整理时限制度,规定各科室下班前要收集归档当日的资料,每月上报一次档案材料,等等。

(四)管理科学化

计生档案工作人员要定期对收集来的档案材料进行科学归档整理。为保证工作质量,达到档案类目设置合理,组卷规范的目的,重点应抓好以下五个环节。一是合理设置类目体系,二是实行定期归档制度,三是实行计生档案工作检查制度,四是档案工作人员要强化法制意识,严格贯彻落实档案保管、利用等有关规章制度,确保档案的完整安全。五是认真做好年度档案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工作。

二、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基本途径

1、更新观念。档案人员要从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实体的保管人员转变为管理者、知识提供者和决策咨询者,就需要掌握系统的档案专业知识、现代科技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具备较强的信息捕捉能力,能从纷繁复杂的档案资料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并能及时传递于知识生产和知识创新活动中。

2、重组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流程。根据信息流进行管理流程重组,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参与者进行信息流程设计的过程中,将隐性知识融入流程设计的环节,使隐性知识显性化,以定义流程中与档案相关的基本概念,提出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鉴定、流转、保存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确保整个流程的科学与高效。同时,信息流程的设计过程是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传递、交流和共享的过程。一方面,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流程参与者所蕴藏的隐性知识得到了显性化;另一方面,通过交流和共享,他人外化的隐性知识,通过不断内化、外化的循环,促进了知识创新的实现。

3、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技术服务平台。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由简单编研向研发转变,由传统的保护技术向信息化管理转变,由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向应用与转化方面转变。因此,分散、无序的信息集中和有序化,经过筛选、鉴别、归类和综合过程,更加结构化、综合化和系统化,成为一些单位科技档案服务的主要内容。有效的档案信息检索系统和检索手段,必要的网络系统和搜索引擎技术,以及各种知识储备的专题数据库群,能够实现知识的共享与有效利用。

4、优化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环境。首先,建立多渠道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投入机制。第二,大力加强开发工作的法律法规建设,落实“依法治档”,保证工作有法可依。第三,建立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的激励机制。

5、优化计生档案管理人员队伍

我们处在信息化发展的时代,在这阶段的计生档案特点是不但需要妥善管理档案,而且要有熟练的计算机使用技术,并且具备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知识体系结构完整等。因此,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助于计生档案管理,吸纳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创新意识和顶尖技术,综合其自身能力进行档案管理。

积极组织和鼓励在职工作人员进行更深层次的培训和技术学习,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技术水平,并重视对档案信息观念的培养和信息化服务的能力。不断强化计生档案管理人员的图书官学和情报学等关联学科,让档案管理人员可以积极参与到档案界的研究活动当中,了解现如今档案工作的发展趋势,拓宽学习领域,更新知识体系结构。

参考文献:

[1]李祥红黄旭.提升人口计生档案管理和服务能力[J].兰台内外,2011(03).

[2]高英华.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性长征(党建版);2010(02)

整理档案工作计划第2篇

[关键词]人口;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对策

随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加快向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发展,对人口计生档案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更严、更新的要求。探索新形势下人口和计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进一步提高人口和计生档案管理水平,对更好地开展新时期人口和计生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着多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必须进一步提高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人口计生档案是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和查考利用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音像等不同形式的真实历史记录,是制定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资料记录,是搞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基础。要提高人口与计生档案管理水平,就必须对人口计生档案的作用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只有认识到位了,思想重视了,才能把档案工作搞好。

1.人口计生档案可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人口计生档案资料是许多人口计划生育统计数字的来源。在工作中,分析、处理这些数据,其结果可用于统筹计划,明确工作重点,量化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目标,可为人口计划生育决策提供依据。

2.人口计生档案可为育龄妇女提供优质服务

利用人口计生档案资料,通过从计算机中提取《育龄妇女基础信息一览表》和申请领取《生育证》资料,可成为对育龄妇女提供服务的依据。

3.人口计生档案可为流动人口提供优质服务

有效利用人口计生档案,掌握流动人口动向,及时了解流动人口的婚育信息,可以满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工作的需求。利用流动人口档案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互通信息,既可引导流动人口及时落实避孕节育措施,促进社会抚养费两地配合征收,又可防止两地因为“时空差”出现工作疏漏,如发错证、重复发证等。

4.人口计生档案可利用群众需求信息档案,促使计划生育工作方法进一步改进

让群众提出自己在计划生育、避孕节育、生殖保健、优生优育、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疑问、意见及建议,通过信息采集记录簿收集整理,形成群众需求信息档案。人口计划生育部门根据群众的这些需求,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5.人口计生档案可保证计划生育执法的严肃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相继实施,使人口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承担的监督执法任务越来越重。《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证》的实施,提高了群众的维权意识,这对人口计划生育监督执法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人口计划生育档案的真实信息,为计划生育执法的严肃性打下了基础。

6.人口计生档案可为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服务

目前中央对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总的要求是既要控制人口增长,又要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让人民群众满意。为此,要定期搞好人口计划生育政务公开,以公开促公正,求公论,树形象,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他们自觉实行计划生育,推进计划生育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利用人口计生档案提供的育龄妇女信息、流动人口信息等及时进行人口计划生育政务公开,提高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透明度,赋予群众对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防止和杜绝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发生。

7.人口计生档案可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服务

利用人口计生档案信息,开辟“现行文件公共阅览室”和“非保密文件自由借阅”等服务,使农民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党和国家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科技信息,帮助农民致富奔小康。特别是帮助困难计划生育家庭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水平,利用人口计生档案信息,为他们传递国家对独生子女户、双女户家庭的优先优惠政策、奖励扶助政策,如农业部门优先向贫困女孩家庭提供高产优质优良品种,推广先进技术;金融部门对符合贷款原则和贷款政策的贫困女孩家庭优先发放小额贷款等一些优惠政策,让他们充分利用这些优惠政策脱贫致富。

只有对人口计生档案的作用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到位了,在工作上给予足够重视了,采取了有力的措施,才能为提高人口计生档案管理水平打下良好基础。

二、认真分析和解决人口和计生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在实际工作中,有许多同志包括个别领导干部仍然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为计生档案无实际意义,档案与计划生育工作无直接关系,只要职工不发生计划外生育就行了,档案管不管无所谓;加上计生档案管理人员思想松懈,工作敷衍了事,致使档案资料收集不全、归档不及时的现象时有发生。

2.内容存在弄虚作假情况

由于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少数单位在计生档案中将单位内部用临时工的情况隐瞒不报,停薪留职和下岗人员生育节育情况没有管理,出现漏管漏挡、报喜不报忧的现象。极个别单位有造假资料、假文件、假证明现象,损坏了档案资料的真实性。

3.监督检查流于形式

检查组“走马观花”似的检查不能认真解决档案存在的问题,检查过后人员思想松弛,易造成档案管理的停滞不前。

4.人员素质偏低

大部分单位计生档案管理人员多是由老、弱、病的女同志承担,文化素质不高、档案专业知识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差等现象较为普遍,工作上被动的多、主动的少,影响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5.人员不固定

计划生育干部多为兼职,在单位内部没有相应职务、职称,人员变动大,频繁的人事调动使得档案交接不完全、清理不彻底。造成档案资料的散失,影响档案的完整统一。

6.管理制度不健全,手段落后

对建立计生档案没有统一要求,处于放任自流状态,不能按照档案的立卷原则规范计划生育材料的收集,归档全部用手工操作,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7.档案立卷不规范

目前计生档案管理大多是室藏内容庞杂,案卷数量繁多,时间跨度长且由于多年来一直处于封闭式管理之中,计生档案管理仅以保管为目的,以案卷不丢失为原则;再加之每个历史时期档案的整理质量要求不同,整理的规格不统一等情况形成了档案基础普遍较差的局面。主要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档号不规范,没有目录号,一卷多册现象较多;二是案卷标题不规范,有标题但不能反映主题内容或标题缺少基本要素,甚至没有案卷标题等现象较为普遍;三是部分特殊案卷缺少卷内目录,以至于有部分未被案卷标题涵盖的内容永远无法检索而难以利用;四是组卷混乱现象比较多,如有按时间组卷的,也有按职能部门管辖权限组卷的,还有按文种组卷的;五是案卷厚薄不一,有的一两页纸一文一卷,有的五六百页纸一类一卷;六是保管不统一,分散在各部门科室现象较严重。

只有认真研究和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把计生档案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认真抓好人口和计生档案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管理现代化建设

1.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程序和方法,提高计生档案管理基础工作水平

(1)要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就必须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程序与方法,即要求档案管理的收集、整理、鉴定、著录、保管等各个环节都要按照统一的程序和科学的方法进行工作。

(2)要全面普查案卷,去糟取精。这是实现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的第一步工作。因为一般的计生档案由于多年来未作全面的清查,加之划分保管期限不准,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重复或无查考价值的文件,所以首先要剔除这些无用的文件才能避免今后实行计算机管理时出现重复与低效率的情况。

(3)要重新组合案卷,实现案卷规范化。将那些组卷过厚、内容混杂的案卷进行重新组卷。重新组卷的原则是尽可能将那些相互存在某种联系的文件组合在一起。

(4)要统一分类号,保证检索查全率。计算机检索的显著优势就是能够满足人们族性检索的需要。为了确保检索的完整性,在分类过程中,首先根据《中国档案分类法》进行分类,再因事制宜制定出一些具体细则。

(5)要规范题名,保证检索查准率。档案的分类号保证了检索查全率,而题名准确才能保证查索的查准率。但仅保证查全率还是不行的,还必须保证查准率。因此在著录时要统一规范题名。

2.加快数据准备,推进计生档案现代化管理进程

在档案现代化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计算机数据的准备工作是一个大工程,尤其是对于那些时间较长的计生档案来讲,由于室藏案卷多,著录工作不仅量大而且复杂,如果没有一整套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工作程序与方法,会使计算机因数据准备不足而无法使用,甚至直接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的进展速度。在著录工作中只要掌握了以下重点便基本可以取得著录工作多、快、好兼而有之的效果。

(1)分轻重缓急,循序渐进。计生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使档案为计划生育工作所用,而实现计算机管理档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计生档案的利用率。在推进计算机管理的过程中应先根据各案卷重要程度、价值大小、利用率高低和是否开放的情况对所有档案进行排队,将那些可以开放的核心档案和利用率较高的档案进行优先加工这样就可以加快档案管理计算机化的进程和提高社会利用的效率。

(2)分级次著录,省时省力。在著录过程中可以将案卷分为三个层次进行著录,即将那些反映问题单一或查考价值不高的档案进行案卷级著录;对那些一卷内几个文件涉及同一个内容且又排在一起的档案进行文件组合级著录;而对那些重要文件或反映问题庞杂的文件则进行文件级著录。这样处理不仅能揭示档案的主题内容和特征,而且也可以减少著录条目和录入条目,既节约了时间、人力与财力,又提高了效率。

(3)分门另类,充分利用档案原基础。对于那些案卷基础较好又具备全引目录的案卷在著录时可以直接在全引目录上面分类标引,而对那些特殊形式的档案如“病历档案”、“案件”等则可用计算机程序将人名、地址、时间用案卷目录直接录入,然后用计算机统一给出分类号。这样分门别类地充分利用档案目录的原有基础可以减少著录环节,大大地提高著录速度。

(4)用关键词替代主题词,简化查找时间。主题词存在着查找烦琐、效率较低的弊端,怎样取其利避其弊,可以采取以关键词替代主题词的做法,即从题名或文件主题中用靠思维归纳出揭示主题内容的词汇——关键词进行标识,待录入计算机后,利用计算机批量处理的功能进行处理。

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档案工作者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档案工作水平,必须做好档案人员的素质培养工作,努力提高档案的水平。

1.重视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信息时代档案工作的特点要求档案人员应该是既善于档案管理,又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水平和良好的信息处理能力、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高素质“通才”。为此,档案人员的素质培养工作应该着重提高档案人员的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对新技术的吸纳、整合能力,在提高全面素质上下功夫。

2.重视档案人员的在职培训

提高人员素质的根本途径是抓好培训和继续教育。因此要积极组织档案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和新技术学习班,提高档案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整体水平,并注重增强档案信息观念和提高档案信息服务的能力。在实施教育培训时,要采取多形式、多层次的办学模式,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培训内容上做好需求调研,将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针对不同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和素质要求,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加大计算机知识的比例,强化与图书馆学、情报学等相关学科的联系,重视网络知识的运用,并适当设立档案专业的课时,传授档案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使档案人员及时了解档案界的研究动念、档案工作的发展趋势及现代信息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运用,进一步拓展学习领域,更新知识结构。

3.积极支持、鼓励档案人员不断学习,注重知识积累

很多档案人员虽然已认识到提高自身素质的必要性,但往往过于倚重各类培训而忽视自身的学习和积累。事实上,自学也是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档案人员应积极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现代管理等相关知识,掌握和提高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能力,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积累与探索,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各级档案部门要为档案人员提高自身素质营造支持的工作环境,为他们学习、使用新技术创造条件,并积极引进竞争机制,注入拼搏活力,使大家通过竞争,增强危机感和使命感,激发档案人员充分发挥才能和特长,营造创优争先的良好氛围。

4.合理调配人才,优化人才结构

将不同专业、学历、年龄、职称的档案人员进行科学整合,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整体优势,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由此可以使不同层次的档案人员互相配合、互相影响,以利于整体效能的发挥。

整理档案工作计划第3篇

一、计生档案的“四化”管理

(一)系统?W络化

计生档案工作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明确专人、落实责任,加强管理,实现计生档案工作管理系统网络化。实现系统网络化,能够有效地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转。作为“司令部”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档案管理领导小组,是计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针”,人口计生局各科室具体承担计划生育工作任务落实,汇集“八面来风”,是“针眼”、是关键,乡镇和行政村各业务部门、科室应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工作小组,责任到人,形成“纵向线”。同时,这些“纵向线”并非完全孤立、毫不相干的,除对上负责外,还要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监督,相互制约。这个体系要横到边,纵到底,配合联动,形成网络。这个网络既是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体系,同时也是计划生育档案收集、管理的系统体系。

(二)职责明确化

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就是要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这既是档案保管工作的本任务,也是档案保管工作的目的之一。档案保管工作的具体任务就是做到不坏、不丢、不散、不乱。档案保管人员要持之以恒,时刻警惕,防止档案损坏,确保档案的安全,为档案工作提供物质基础。

(三)工作制度化

只有严格有关规章制度,才能确保档案完整安全。根据多年工作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这些制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专兼职档案员实行月初评、季考核、年奖惩制度,计生档案收集、上报、整理、存档应做到规范,要根据上级业务部门的统一要求,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操作;实行定期谈话制度,专兼职档案人员要定期向服务对象谈话访问,取得工作主动权;实行计划生育项目检查治疗登记制度,为各级计生服务站以及医院的相关机构配备专用检查登记簿,把第一手资料全部统计起来;实行档案收集整理时限制度,规定各科室下班前要收集归档当日的资料,每月上报一次档案材料,等等。

(四)管理科学化

计生档案工作人员要定期对收集来的档案材料进行科学归档整理。为保证工作质量,达到档案类目设置合理,组卷规范的目的,重点应抓好以下五个环节。一是合理设置类目体系,二是实行定期归档制度,三是实行计生档案工作检查制度,四是档案工作人员要强化法制意识,严格贯彻落实档案保管、利用等有关规章制度,确保档案的完整安全。五是认真做好年度档案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工作。

二、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基本途径

1、更新观念。档案人员要从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实体的保管人员转变为管理者、知识提供者和决策咨询者,就需要掌握系统的档案专业知识、现代科技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具备较强的信息捕捉能力,能从纷繁复杂的档案资料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并能及时传递于知识生产和知识创新活动中。

2、重组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流程。根据信息流进行管理流程重组,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参与者进行信息流程设计的过程中,将隐性知识融入流程设计的环节,使隐性知识显性化,以定义流程中与档案相关的基本概念,提出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鉴定、流转、保存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确保整个流程的科学与高效。同时,信息流程的设计过程是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传递、交流和共享的过程。一方面,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流程参与者所蕴藏的隐性知识得到了显性化;另一方面,通过交流和共享,他人外化的隐性知识,通过不断内化、外化的循环,促进了知识创新的实现。

3、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技术服务平台。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由简单编研向研发转变,由传统的保护技术向信息化管理转变,由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向应用与转化方面转变。因此,分散、无序的信息集中和有序化,经过筛选、鉴别、归类和综合过程,更加结构化、综合化和系统化,成为一些单位科技档案服务的主要内容。有效的档案信息检索系统和检索手段,必要的网络系统和搜索引擎技术,以及各种知识储备的专题数据库群,能够实现知识的共享与有效利用。

4、优化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环境。首先,建立多渠道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投入机制。第二,大力加强开发工作的法律法规建设,落实“依法治档”,保证工作有法可依。第三,建立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的激励机制。

5、优化计生档案管理人员队伍

整理档案工作计划第4篇

【关键词】科技 项目 档案 管理

科技计划项目是政府促进科技和经济发展目标的有力手段,是政府运用资金和政策调控,组织和协调各类科研机构的活动,解决对地方发展有重大意义的科技问题的重要措施。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和科技创新体系日益完善,地方政府对于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作为科技档案的一种,是在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第一手材料,是项目实施过程的完整、真实的反映。合格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可以为科技计划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是对科技计划项目执行、管理、监测、评价的重要依据。因此,做好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和历史价值。另外,《档案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也对科技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做好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1 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概念及特点

(1)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一般是指政府部门、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科技计划项目活动中形成的档案。“科技计划项目活动”主要包括对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活动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开展的科研活动。因此,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不仅包括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文书档案,也包括科技计划项目在研究过程中形成的技术档案。

(2)科技计划项目档案贯穿了整个科技计划项目的生命周期,真实记录和反映了科技计划项目从申报、立项、研究、结题以及实施跟踪管理的各项工作内容,是重要的科技信息资源,也是对科技计划执行和管理情况进行监测、评估的直接依据。而且,淮安市每年立项的科技计划项目数量就达数百项,项目实施周期也较长(一般为1年及以上)。因此,淮安市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具有专业性、成套性、数量庞大及形成周期长等特点。

2 淮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现状

2.1 淮安市科技计划项目体系

淮安市科技计划项目主要包括:应用研究与科技攻关、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软科学研究(发展战略研究)等四个基本专项和科技创新平台与产学研载体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等三个重点专项。但是,每年,淮安市科技局会根据国家和省科技厅的科技计划项目指南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以2015年度为例,淮安市设立的科技计划项目体系如图1所示。

2.2 淮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分类

淮安市科技计划项目的活动过程主要包括:项目申报、项目受理、项目评审、项目立项、项目实施、中期检查、项目结题验收、成果转化、跟踪管理等。因此,淮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项目管理档案,主要由项目管理部门保存和归档;一类是项目科研档案,主要由项目承担单位保存和实施归档。

2.3 淮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现状

由于科技计划项目类别多,数量多,实施周期长(至少为1-2年),涉及到的项目承担单位和主管部门也较多,因此,目前淮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现状主要为分散管理。科技计划项目主管部门保存在项目申报、立项、结题验收等过程中形成的档案材料,项目承担单位主要保存项目在申报、立项、科研、结题验收过程中形成的档案材料。目前,淮安市科技局作为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的主要管理单位之一,主要保存在项目申报、受理、评审、立项、监管、服务及结题验收和后期持续跟踪等过程中形成的档案材料,而不同类别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又由各业务处室(根据职能)分别保管和归档。

3 淮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项目档案管理不规范

跟项目档案相关的制度制订不完善,项目档案的归档范围和管理方式没有明确规定,或者有了规定也未能坚决执行。

3.2 项目档案材料不完整或缺失

少部分项目资料由于未能及时归档,已经查找不到。很多项目档案材料存在缺胳膊少腿的问题,不能体现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不利于实施项目监管和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3.3 档案管理方面投入不到位

由于部分领导不够重视或者经费紧张等方面的原因,导致档案工作人员配备不到位,档案工作经费投入不足等,不能保C档案工作的正常开展。

3.4 部分人员保护项目档案的意识不强

觉得项目档案可有可无,在项目活动过程中,不能及时的收集和归档项目材料,项目结题验收之后,更是将项目实施材料归档抛之脑后。

3.5 档案管理方法落后

淮安市科技局作为科技计划项目组织实施和管理单位,在档案管理方面仍然主要以纸质材料归档为主,未能全面实现档案的数字化管理,给科技项目档案的利用带来了一定的局限。

4 关于做好淮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4.1 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

加大《档案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项目管理和项目实施相关人员要加大档案专业知识的培训力度。

4.2 加大档案管理方面的投入

确保档案人员的配备到位,强化档案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并提供足额的档案管理工作经费。

4.3 在科技计划项目合同中,针对科技计划项目材料的归档,对项目承担单位提出明确要求

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单位及项目主管部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项目档案材料的形成过程进行跟踪、管理。

4.4 制订和完善淮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相关制度

明确归档范围、归档方法和保管年限等,并确保制度执行到位。

4.5 加快推进档案数字化

档案数字化有利于提高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利用率、有利于档案材料的保护、有利于促进政府信息公开。

整理档案工作计划第5篇

[关键词]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DOI] 10.13939/ki.zgsc.2015.03.74

随着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我国逐渐进入建设创新型国家阶段,科技计划项目也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的载体,有效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中,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完整客观地记录了科学计划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因此,如何开展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管理工作,成为国家科技发展领域最为关注的话题。

1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简介

1.1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相关概念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是指列入国家科技计划并以中央财政拨款为主的科技项目在立项、实施、结题验收或成果转化全过程中形成的、应该归档保存的各种类型和载体的文件。

1.2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特点

1.2.1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重要参考依据

根据相关定义可知,科技计划项目档案是由科技计划项目的整个执行过程中产生的,是对整个科学计划项目执行过程的完整记录,也是一切有关项目的信息来源。科技计划项目在执行过程中,需要科技计划档案来提供准确、清晰的参考信息,有助于科技计划项目顺利完成管理、监测、执行等任务。

1.2.2 科学技术创新的基础

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作为科技计划项目的参考依据,承载着大量科学技术计划项目中技术研究者研究开发出的科学技术和研究经验等宝贵科技信息资源。而科技创新是一种基于原本科技水平的向上突破,所以说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为科技研究人员提供大量他们所需科技信息资源,为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成为科学技术创新的基础。

1.2.3 科技进步的永久性价值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简单的来讲就是国家所拥有的具有知识产权的科技资产,承载了大量核心技术内容,从另一层面上来看还是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记录,保存着对国家科技进步的永久性价值。

2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现状

2.1 关于管理体系

由于我国在对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方面还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尚未确立一个专门的管理体系,主要是对科技计划体系结构的参考。具体表现为一个“三个计划+两个建设”体系,其中“三个计划”指的是“基础研究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简称863计划)”和“科技支撑计划”;“两个建设”指的是“研究开发条件建设”和“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以下是对各个计划与建设的功能解释:

(1)基础研究计划。其中包含了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以及攀登计划等分支计划内容。主要由科技研究人员自由选择研究问题,另外,开展重点基础问题研究时要以国家目标为方向。

(2)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主要研究如何解决国家中长期发展和安全的前瞻性、战略性高科技问题。

(3)科技支撑计划。从经济角度和社会角度两大需求角度出发,以解决社会中公益性技术问题,促进产业技术升级为主要执行方向,有效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生活质量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足够的科技支撑。

(4)研究开发条件建设计划。为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科学工程、国家工程中心等国家重点科学计划提供能力和科技基础工作方面的支持。

(5)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计划。该建设计划以开发科技型企业和环境建设为主,深化国家重点产业、科技兴贸和科技型企业创新基金等工作,将发展重点偏向于科技中介机构建设,打造利于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产业化发展的建设氛围。

以上每种计划都有专属的档案管理方法和档案管理要求。例如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其管理方法就分为分级管理和全过程管理,并且对不同的档案管理方法都有不同的要求。

2.2 关于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实行横向分散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模式。其中,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取决于不同的管理部门或事业单位实施单独或联合归口管理。例如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分别将管理任务分给科技部系统的三个单位;在归口管理单位设立负责档案收集管理的工作岗位。

2.3 档案管理工作中现存的问题

目前,我国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受到项目规模、性质、内容、经费等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以下几种主要问题:

第一,国家对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的概念还不够明确,对项目档案来源的解释尚不统一,同时还缺乏具有针对性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体系。所以在管理对象、理论研究和实践等方面都存在较大争议。

第二,档案管理中的归档工作不力。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收集归档问题越来越突出,一大原因在于科技计划项目承担单位对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缺少负责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的专业工作人员。其次在于科技研究人员只注重科研的成败,忽视对科技信息资源进行整理和归纳,导致档案管理员无法将科研成果及时、完整地归档。

第三,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模式落后。受管理体系不健全、对管理工作重视度不够等原因,致使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局限于传统模式下对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收集、整理与保管。对信息化管理意识薄弱,导致大量项目档案资源没有实现信息化,逐渐拉大了与时展水平的距离,严重减弱了项目档案管理的发展势头。

3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对策

3.1 建立完整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体系

国家与政府应该建立适合科技计划管理实际状况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体系,从规范制度、组织结构和工作体系等方面深入加强管理体系的功能,将其融入科技计划管理的各项任务中。

3.2 加强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系统性

需要针对项目承担单位以及科研人员进行思想和技术上的培训,使其明确自身在项目档案管理工作中肩负的责任与义务,从而加强科研人员的归档意识,体现工作的系统性。同时,重点针对项目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需要项目承担单位经常开办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培训,使档案管理部门逐渐成为一支具备高业务水平、档案管理技术专业的管理人才队伍。

3.3 加强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随着世界逐渐深入信息化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的广泛使用。科技计划项目档案部门不再只提供纸质档案,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电子文档。使得档案管理工作逐渐迈向信息化模式,极大加快了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总之,推进建设创新型社会,离不开科学技术的研究,而只有将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做好,才能为建设提供充足的动力。深入分析我国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寻找出解决现存问题的有效对策,做好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工作,为我国科技进步注入动力,促进国家发展。

参考文献:

[1]段小华.我国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政策法规体系研究[C]. 北京: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体系研究子项目学术研讨会,2006(12).

[2]周杰,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体系研究[C]. 北京: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体系研究子项目学术研讨会,2006(12).

[3]毛羽丰.关于进一步做好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2(3).

[4]张爱霞,沈玉兰.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12).

[5]韩馨叶.基于信息时代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J].中国市场,2013(4).

整理档案工作计划第6篇

1 “第一时间”成立档案管理机构,确定“一把手”工程

在项目建设初期要第一时间成立档案管理机构,确定项目负责人主管建设项目档案,即“一把手”工程。项目参建单位也要成立档案管理机构,项目经理为负责人,并同步建立健全工作高效、流程顺畅的档案管理网络,网络要延伸到各专业专工,以利于专业资料的形成和收集。有了档案领导机构,档案部门同时要成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公室,要整合项目所有参建单位的档案员,统一工作思想,统一工作规范,统一工作职责,统一工作制度。定期召开月度例会,沟通、协调和解决项目文件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不把问题文件问题表单积压到竣工后解决。

2 签订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协议,加强建设项目档案考核

建设项目参建单位较多,同步进行的单位工程建设和走走来来的建设单位都要纳入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范围。用一个标杆去要求所有的参建方,最终形成的建设项目档案才能是统一的和规范的。所以,这个标杆就是要签订管理协议,要在协议中明确双方的责任,档案移交标准,档案保证金数额和一些违约责任。针对单位工程形成文件的收集、整理要明确施工过程的考核内容,要体现过程文件的检查,对不符合归档要求的要下发整改通知单,整改检查不合格的要进行考核,考核兑现从档案保证金中扣除,从而实现过程文件管理的检查、整改、复查、考核的监督和把控。

3 制定建设项目档案计划,抓住重要节点不放松

任何工作都要有计划,建设项目档案计划更为重要。建设项目档案计划要结合工程进度制定,特别是要把重要工程节点列入计划,以年为单位细化到季度和月份,落实到责任人进行工作督查和检查,要对未落实到位的计划要有分析,计划的落实情况也要与项目管理协议要关联起来,保证计划不落空不走形式。

建设项目档案计划还要包括竣工文件编制计划和移交时间表,将竣工文件编制内容、整理规范、移交标准、移交时间一一规范和明确,让参建单位有标准可依据,有规范可操作,保证竣工文件的质量和完整。

4 人员与资金的多投入和早到位是建设项目档案高标准通过的保障

整理档案工作计划第7篇

基本建设是一项由多主体参与,建设周期相对较长并高度依赖各种专业知识的智力型活动。基建档案是基本建设全生命周期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具有保存价值信息资料总称[1],具有最原始、最真实、最全面的特性,是对相关项目进行进一步改扩建或修缮的基本依据。基建档案除具有一般文书档案原始记录性、信息性、真实性、价值性等特点之外,还具有内容专业性、成套完整性、现实使用性、整理动态性、来源广泛性、

收集滞后性的特点[2][3]。

文献检索以及管理实践表明,我国当前基建档案管理普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意识不强、资料不全、整理不规范、硬件投入不

足、人员队伍力量薄弱等问题[4][5],

与欧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以美国为例,美国政府十分重视基建档案收集与保管,档案资料系统、完整、门类齐全、数量丰富,比如西雅图港务局、纽约世界贸易中心除保存有基建相关照片和文字材料外,甚至连产业主最初用钢笔勾画的建筑物意向草图都装入了镜框,妥善保管。

为夯实我国基建档案管理实务工作基础,提高基建档案管理研究水平,本文结合现阶段我国档案管理研究成果和基建档案管理实践,从业主方[6]角度研究了我国基建档案管理工作。

二、研究重点

围绕基建档案管理实务要求,本文着重研究基建档案管理机制、范围管理、归档方法等,力图建立一套相对科学、标准的管理体系。

(一)基建档案管理机制研究

从管理层面分析,基建档案管理是一个闭合循环渐进完善的体系。鉴于此,本文运用“PDCA循环法则”,按照统分结合(“业主方制定管理总体计划―各责任主体制定并实施具体管理计划―业主方验查并总结”)的思路,开展基建档案管理机制研究。

1. PDCA循环法则概述

PDCA循环又被称为“戴明环”,是由美国质量统计控制之父休哈特提出的PDS(Plan,Do,See)演化而来,经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改进并加以宣传而获得普及。它是全面质量管理计划制订和组织实现应遵循的科学程序。PDCA循环法是按照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处理)顺序依次开展工作,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一种质量管理基本方法。经过PDCA循环,成功经验应加以肯定并推广,推进管理的标准化;失败教训要加以总结,以应用到下一个循环,实现基建档案管理能力的阶梯式上升。

2.基建档案管理流程分析

基于PDCA循环法则,将基建档案管理流程分解为计划制定、管理实施、对照检查以及经验总结四个阶段。

(1)计划制定。基建档案管理计划包括总体计划和实施计划两类。总体计划由业主方制定,是基建档案管理的总纲。总体计划制定是基建档案全过程管理的起点,始于项目生命周期中“提出项目概念”阶段,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明确档案管理是项目管理的必要组成,要求其他建设相关方[7]必须重视基建档案收集与整理,界定清楚各方管理责任;二是明确其他建设相关方的档案归档范围以及档案移交业主方的时间;三是明确档案管理的组织方式,包括归档程序、移交程序、借阅程序、复印程序等;四是明确档案管理抽检制度、约束制度以及奖惩措施。实施计划是其他建设相关方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的具体工作计划。实施计划必须与总体计划保持一致。其他建设相关方制定的实施计划须报经业主方批准同意后,方能生效。

(2)管理实施。基建档案管理实施遵循“统一计划、分块实施、集中归档”的原则。统一计划是指由业主方制定档案管理总体计划,明确档案管理的统一目标、统一标准、统一要求;分块实施是指其他建设相关方围绕项目建设管理规划大纲以及基建档案管理总体计划,制定具体的档案管理实施计划,履行各自档案管理职责,完成总体计划的各项要求;集中归档是指项目建设完成后,其他建设相关方按要求将各自档案移交业主方,由业主方进行查验、接收,并依据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分类、装订、归档、移交或备案。

(3)检查监督。基建档案特点要求基建档案管理必须要高度重视过程监督。一是业主方监管。业主方是基建档案管理的主体和核心,具有指导、监督其他建设相关方按照总体计划要求做好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的责任和义务。项目建设过程中,业主方要将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做好基建档案管理的监督检查。二是其他建设相关方的自查。其他建设相关方要对照经批准认可的实施计划做好档案归档以及经常性自查,健全借阅制度、复印制度,保证档案及时收集、完整归档、管理规范。

(4)经验总结。经验总结既是基建档案管理系统中的承前启后环节,也是业主方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关键程序。对于管理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要及时总结提炼,形成制度,进行推广,做到标准化;失败教训更是弥足珍贵,应引起业主方高度重视,组织研究应对措施,以避免在下一个PDCA循环中再出现类似问题,逐步提高基建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

(二)基建档案范围管理研究

借鉴现代项目管理中范围管理理论,定义基建档案范围管理为项目生命周期内所有有价值档案的综合管理和控制,以及完成档案管理总体计划所规定的必须工作,并且只完成那些必须完成的工作。基建档案范围管理包括初始定义、范围确认、范围变更控制等三个环节,基建档案范围管理主体是业主方以及其他建设相关方,其中业主方是最终责任主体。基建档案范围管理研究基础是档案价值鉴定理论。

1.档案价值鉴定理论概述

档案价值鉴定是现代档案管理中的重要方法和重点内容,是指鉴定主体基于对档案保存价值和利用意义的合理认识,对档案质量、有用性和管理效益做出判断与估价的智力性工作。根据档案价值鉴定三段论,范围管理是现代档案管理“前端控制”的重要手段。

2.初始定义

基建档案范围管理初始定义是指基建档案管理主体依据国家档案管理相关法规、规章、标准和基建程序,进行基建档案管理内容的初始化定义。基建档案范围管理初始定义是档案价值鉴定的前提与基础,也是形成基建档案范围管理成果的最终依据,应在基建档案管理总体计划中予以明确。业主方是基建档案范围管理初始定义的管理主体。

3.范围确认及变更控制

基建档案范围管理的范围确认是指其他建设相关方依据初始定义,并结合各自管理职能,对基建档案范围管理内容予以认可的行为过程。范围确认结果是开展基建档案管理的直接依据,应在实施计划中体现。其他建设相关方是基建档案范围管理范围确认的主体。对于基建档案范围管理初始定义有异议的,有关建设相关方须按基建管理程序向业主方提出变更申请,获得批准同意并调整初始定义后,方能生效。

4.范围管理成果

基建档案范围管理经“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向沟通与确认后,最终形成三项成果:一是工作任务书,明确基建档案管理的主要任务;二是工作说明书,详细解释基建档案管理过程中的相关事项;三是工作分解结构(WBS),确定基建档案管理的工作体系与责任体系。工作任务书、工作说明书、分解结构(WBS)是基建档案范围管理的核心要件,也是进行基建档案验收的最终依据。

(三)基建档案归档方法研究

项目竣工后,业主方需按一定原则对基建档案进行归档、编号。结合管理实践,我们认为基建档案归档需充分考虑“现实使用性”的突出特点,遵循“方便查阅,便于使用,完整保存”的原则进行编号归档。

国家档案行业标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22-2000),要求档案以“件”为单元进行装订、分类、排列、编号、编目和装盒。我们研究认为,基建档案归档要在满足行业标准基本要求前提下,遵循基建文件自身形成规律,保持文件间有机联系,采用“按基建程序各阶段形成文件作为分‘件’单元;‘件’内文件批复在前,申请在后,转发文在前,被转发文在后;项目结束年作为档案归档年”的方法进行基建档案归档,以保证基建档案连续性、整体性和合规性。

三、对策建议

基于上述研究,开展基建档案管理工作,要着力抓好以下几点。

(一)增强意识,重视基建档案管理工作

一是要转变基本建设“重申报建设,轻资料收集”的观念,特别是单位“一把手”要充分认识到基建档案的重要作用,加强档案重要性宣传,营造并形成“人人重视档案资料收集,人人具备档案管理基本素质”的良好氛围,将基建档案管理与合同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资金管理、安全管理放到同等重要位置。二是重视基建档案管理软实力和硬件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基建档案管理人员激励与考评机制,注重对基建管理人员的档案知识培训,鼓励开展基建档案专题研究,提高基建档案管理的智力支撑水平;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运用新兴科技提高档案设施装备水平,保证档案资料存储安全、使用便捷,实现管理的信息化与现代化。

(二)采取措施,提高基建档案管理要求

基建档案管理面广、涉及主体多,管理难度大。业主方作为最终责任者,要发挥好统筹、协调与指导作用,研究采取有效措施,细化对其他建设相关方的管理要求。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建档案管理机制,将档案管理计划细化为总体计划、实施计划两个层次,分级制定,分块实施,集中归档;明确基建档案管理的工作任务书、工作说明书以及工作分解结构(WBS),界定清楚各建设相关方的管理责任。二是要将基建档案管理要求形成条款纳入有关合同,以明晰业主方与其他建设相关方的责权关系,强化基建档案管理实施的强制性。三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建档案管理的监督制度、借阅制度,保证项目档案能够及时集中归档,避免零散分散保存,造成遗失。

整理档案工作计划第8篇

【关键词】

人口;计划生育;档案

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是计划生育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和查考利用价值的各种文字、表图、影像、声音等不同形式的真实历史记录,是制定当地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资料,是过去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积淀。要提高科学管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档案的水平,就必须对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的作用有一个充分的认识,这是科学搞好档案工作的必要前提。

一、科学管理人口与计生档案的重要性

1.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可为政府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资料是许多人口计划生育统计数字的来源。在工作中,分析、处理这些数据,其结果可用于政府统筹计划,为政府决策提供人口数据,为发展区域经济明确工作重点,对科学统筹安排生产提供前瞻性的理论数据。

2.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可为育龄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利用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资料,通过从存储计算机中的《育龄妇女基础信息表》和《生育证》、《独生子女证》等资料,可为育龄群众提供相应技术服务的依据。

3.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可为流动人口提供优质服务

有效利用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掌握流动人口动向,及时了解流动人口的婚育信息,可以满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工作的需求。利用流动人口档案通过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的流动人口管理交换平台,互通信息,既可引导流动人口及时落实避孕节育措施,促进社会抚养费两地配合征收,又可防止两地因为“时空差”出现工作疏漏,如发错证、重复发证等等。

4.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可保证计划生育执法的准确性和严肃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实施,使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承担的监督执法任务越来越重。《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证》的实施,提高了群众的维权意识,这对人口和计划生育监督执法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的真实信息,为计划生育执法的准确性和严肃性打下了基础。

二、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工作现状

1.领导重视不够

在档案保管的全过程中,基层人口计生档案室的整理保管工作是基础,但这往往是工作的薄弱环节。一些领导不够重视基层的档案管理工作,因此,档案工作在基层人口计生工作中没有地位,根本提不到议事日程上来。比如,没有将档案保管工作是否达标列入各级人口计生的考核体系中;在人员配备上,只考虑是不是党员,但却不考虑其是否具有档案专业的背景;档案工作人员兼职多,专职少;基层档案室没有制定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等,从而导致工作人员对各类人口计生工作的档案管理只能是“随心所欲”,各行其是。

2.缺乏档案管理意识,档案保管条件差

目前,因基层档案保管工作基本没有开展或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基层工作人员在档案业务素质、档案意识等方面,均与《档案法》的要求相差甚远。基层档案工作者大都缺乏档案保管技术的基本知识和业务能力,因此,档案管理工作较为杂乱无章。多数基层部门缺乏必要的档案保管条件,无论是库房建设,还是添置必要的档案保管设备,或是对档案库采取经常性的保护措施等,均存在不容忽视的隐患和问题。

三、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管理现代化建设

在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科学化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计算机应用是一个大工程,尤其是那些时间较长的计划生育档案,著录工作量大而且复杂,如果没有一整套现代化和科学化的工作程序与方法,会使计算机因数据准备不足而无法有效使用,甚至直接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科学化的进展速度。因此,在著录时掌握以下重点才可以取得基本的“多”、“快”、“好”兼而有之的效果。

1.全面普查案卷,去糟补漏,取精去陈重新组合案卷,实现案卷规范化。将那些组卷过厚、不规范和内容混杂的案卷进行重新装卷,尽可能将那些相互存在某种联系的文件组合在一起,去掉过期不符合的案卷。

2.统一归类,建立门户,搞好类别,保证计算机检索的显著优势。为了确保检索的完整性,在分类过程中,首先根据《中国档案分类法》进行分类、规范题名,档案的分类号保证了检索查全率,而题名准确才能保证查索的查准率。

3.分级次著录,省时省力。在著录过程中将案卷分层次进行著录,对人口报表等数据进行图表级著录;对影像、声音等资料进行影音采集刻盘分类保管;将反映问题单一或查考价值不高的档案进行案卷级著录;对一卷内几个文件涉及同一个内容且又排在一起的档案进行文件组合级著录;而对那些重要文件或反映问题庞杂的文件则进行文件级著录。这样处理不仅能揭示档案的主题内容和特征,而且也可以减少著录条目和录入条目,既节约了时间、人力与财力,又提高了效率。

4.分门另类,对于那些案卷基础较好又具备全引目录的案卷在著录时可以直接在全引目录上面分类标引,而对那些特殊形式的档案如“病历档案”、“案件”等则可用计算机程序将人名、地址、时间用案卷目录直接录入,然后用计算机统一给出分类号。这样分门别类地充分利用档案目录的原有基础可以减少著录环节,大大地提高著录速度。

5.用关键词替代主题词,简化查找时间。主题词存在着查找烦琐、效率较低的弊端,可以采取以关键词替代主题词的做法,即从题名或文件主题中用靠思维归纳出揭示主题内容的词汇———关键词进行标识,待录入计算机后,利用计算机批量处理的功能进行处理。

6.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搞好科学管理档案水平。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者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档案工作,必须做好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工作,努力提高科学管理档案的水平。积极组织档案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和新技术学习班,提高档案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整体水平,并注重增强档案信息观念和提高档案信息服务的能力,是提高人员素质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