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狗咬吕洞宾的典故

狗咬吕洞宾的典故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1 16:27:27
狗咬吕洞宾的典故第1篇

本文论述了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并以实例说明了英汉习语翻译的几种常见方法,强调了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貌合神离"的现象,提高英语学习者准确理解原文意境的能力,从而在翻译的过程中体会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英汉习语;文化差异;翻译;貌合神离

习语是某种语言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或短句。本文所说的英语习语(idioms)是就其广义而言的,包括俗语(colloquialisms)、谚语(proverbs)、俚语(slang expressions)和典故(allusions)等。由于地域、历史、宗教、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英汉两种文化不同的民族特色及文化信息。因此习语的翻译不仅要翻译出原语习语的形象、修辞方法,还要翻译出其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并充分注重其文化差异。

一、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

(一)地理环境。在中国人的心目中, “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它象征着“春天”、“温暖”,它吹绿了中华大地,使万物复苏,故有“东风报春”之说,所以中国人偏爱东风。而英国的“东风”是从欧洲大陆吹来的,象征“寒冷”、“令人不愉快”,因此英国人讨厌“东风”。英谚中有When the wind isin the east , it’s good for neither man nor beast (东风到,寒风吹,对人对畜都不好)。不过英国人喜欢“西风”,在英国,报告春天的消息是“西风”,它给英伦三岛送去春天,故有“西风报春”之言。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就曾写过一首诗《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 ,诗的最后一行名传千古的佳句表达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坚定信念: O , Wind , if winter comes ,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啊,西风,假如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二)。中国是一个以信仰佛教为主的国家,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对中国人的影响根深蒂固,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相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我们有道教的“玉帝”,佛教的“阎王”,有神话的“龙王”,有“开天辟地”的和“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

(三)风俗习惯。英汉习语差异是多方面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与“dog”在中西方文化中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狗在汉语文化中是一种低微的动物。对中国人来说,大多数情况下,狗是令人讨厌的东西,其形象是肮脏、龌龊的。汉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如 “狗急跳墙”、 “狗胆包天”等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中,狗被认为是心爱的东西或人类最忠实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大都没有贬义,如topdog (最重要的人物) ,lucky dog (幸运儿)。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Dog does not eat dog (同类不相残)等。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 ,“累及了”是dog tired。与此相反,中国人喜欢猫,猫在中国的文化内涵中一般指其可爱精灵的特性。人们常用“谗猫”比喻人贪嘴,常有亲昵的成分。而在西方文化中, “cat”是魔鬼的化身,是中世纪巫婆的守护精灵,人们厌恶它,所以She is a cat是指“她是一个包藏祸心的女人”。

(四)历史典故。中英两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蕴藏着丰富的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习语中有很大一部分皆来源于此。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也有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典故。如:a Pandora’s box (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 cut the Gordian’s knot (快刀斩乱麻)等等。而汉语中的习语主要来源于浩如烟海的中国经传典籍、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还有大量的习语如: “名落孙山”、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等。

二、英汉习语的翻译

(一)直译法。直译法指在符合译文语言规范的基础上,在不引起误会的联想和误解的前提下,保持习语的比喻、形象以及民族色彩的方法。翻译时使用直译法能保持原文风格。如:Easy come , easy go来得容易,去得快。

(二)意译法。一是改造法:这种方法既达意又不悖于原文。例如:a cat on hot bricks.形象是一只在炽热的砖头上行走的猫,痛苦而狼狈,这个情景与汉语中的“热锅上的蚂蚁”不谋而合,都表示“焦急而狼狈”,翻译时更换了形象,更有利于读者的理解。二是对联法:在汉语中,以对联形式构成的习语较多,上联说形象,下联说的是意义。

(三)套用法。有相当一部分英语习语和汉语习语在内容和形似上都非常符合,双方不但有相同的意义和修辞文采,并且有相同或相似的形象比喻。如果遇到此种情况,不如直接套用汉语中的同义习语,才能做到形似与神似的统一。

三、习语翻译中的“貌合神离”的现象

有些习语其实际意义相差甚远,不能互译。如Wash one’s hands ,一看到它,我们总会想到汉语中的“洗手不干”、“金盆洗手”,以为两者的意义一致。实际上它们从意义到用法上都有相当大的距离。前者是“不管,不负责”的意思,而汉语中的“洗手不干”原指盗贼改邪归正,现在可以指不再干某职业或某事。又如,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知子莫如父”,英国也有个成语“It is a wise father that knows his child. ”( The Merchant ofVenice)

狗咬吕洞宾的典故第2篇

    关键词: 文化差异; 习语; 文化含义; 翻译

    Abstract : Idiom is a specific and structurally fixed expression in a certain language. It is formed while the language is being used. It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ays to show a nations’culture. Translation is intimately related to cultur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the cul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 which is reflected in idioms. It also brings up the principles and ways to translate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Key words : cultural difference ; idiom; cultural meaning ; translation

    什么叫文化? 根据《辞海》的解释,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有“现代文化之父”之称的美国人类学家克鲁克洪对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 既包括显形式样又包括隐形式样, 它具有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 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的”。习语是某种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 包含着大量的习语, 它们或含蓄、幽默,

    或严肃、典雅, 不仅言简意赅, 而且形象生动, 妙趣横生,

    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由于民族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惯以及地理环境的差别, 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 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 不可分割。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本文就英汉习语方面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谈谈自己的看法。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不同, 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相同的习语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隐含意义, 隐含意义才是说话人或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可分为两类: 一是形象意义的差异, 一是隐含意义(包括褒贬意义) 的差异, 而它们都是字面以外的意义, 是文化差异的具体反映。

    一、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存在于人类文明的任何阶段。每个民族、国家的文化都不同于另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中西文化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朱光潜先生在《谈翻译》一文中说:

    “外国文学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意义??, 它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 甚深广而微妙, 在字典里无从找出, 对文学却极要紧, 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人情风俗和文化背景, 对于文化的这种意义就茫然, 尤其是翻译时这种字义最不易应付。”美国人类学家鲍阿司指出, 各个社会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化, 正由于这样, 它们才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的风俗、习惯、信仰和社会机制。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

    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同文化呈相依相存的关系, 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 它反映一个民族丰富的文化现象。特定的文化常把某种文化烙印加到语言上。英汉习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历史典故

    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 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及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最能体现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大量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 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 往往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例如“三个臭皮匠, 合成一个诸葛亮”。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着名人物, 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 他在中国读者的心目中当然是智慧的象征。但英美读者未必知道他是何许人也,与“臭皮匠”又有什么关系, 若采用直译的方法, 很难传递它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信息。因此, 只有采取直译和增译相结合的方法, 才能使原语的文化信息得以充分再现, 故该句可译为: 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Zhu Geliang , the mastermind. 还有大量的习语如: “东施效颦”、“杞人忧天”、“名落孙山”、“叶公好龙”、“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狗咬吕洞宾, 不识好人心”等等。

    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 也有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典故。如Achilles’heel (唯一致命弱点) , a Pandora’s box (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 paint the lily (画蛇添足) , 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 , cut the Gordian’s knot (快刀斩乱麻) 等等。

    2. 宗教信仰方面

    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出现在英汉语言中。中国是一个以信仰佛教为主的国家,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对中国人的影响根深蒂固, 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相关的习语有很多, 如“借花献佛”、“缘木求鱼”、“闲时不烧香, 临时抱佛脚”

    等。在我国传统文化中, 我们有道教的“玉帝”, 佛教的“阎王”, 有神话的“龙王”, 有“开天辟地”的盘古和“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而这些概念在欧美文化中并不存在。

    欧美人信奉基督教, 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 世上的一切都是按上帝的旨意办的。相关的习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help themselves (上帝帮助自助的人) , God be with you (上帝与你同在) , 也有Go to hell (下地狱去) 这样的诅咒语。

    对于中西宗教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 在翻译时应特别留神,

    否则就会出现失当现象。如英国翻译家大卫·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中刘姥姥说的: “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这句话时, 把它译成Man proposes , God disposes , 汉语成语巧对英语谚语似乎形神兼备。但由于两者存在不同的宗教背景和深层的文化差异, 译文就有使刘姥姥由信佛变成西方基督教徒之嫌了。因为严格地说, 在此例中的“天”与“God”

    并不完全对应, 若译成Man proposes , Heaven disposes 似更忠实于原文。

    3. 风俗习惯差异

    英汉习语差异是多方面的, 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与“dog”在中西方文化中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狗在汉语文化中是一种低微的动物。对中国人来说, 大多数情况下, 狗是令人讨厌的东西, 其形象是肮脏、龌龊的。汉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 如“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胆包天”、“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中, 狗被认为是心爱的东西或人类最忠实的朋友。欧美人爱狗如爱子,

狗咬吕洞宾的典故第3篇

关键词: 谚语,基督教,道教,佛教

谚语、俗语是千百年来在语言中凝结和沉淀的精华,其内容精辟,寓意深邃,具有广泛的感染力,从中折射出一个国家的地理,历史,社会制度,生活哲理,社会观点和态度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谚语作为民族文化的精邃必定会体现出这一点,很多的谚语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英美等国家多信奉基督教,天主教或新教,派系虽多,教义教理较为统一,而在中国儒,释,道影响最为广泛,其中儒教是准唯物的处事哲理,故,也称儒学. 儒家思想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中占主导地位。即便如此,汉语谚语中也有不少是与宗教信仰联系在一起的。下面对中英两种语言中谚语、俗语的宗教色彩做简单的探讨时,以道教,佛教和基督教为主。

1 宗教典籍中的语句直接化为谚语.

1.1《圣经》是犹太人和英美等西方基督教国家的一部圣书(The Great Book),他蕴含了丰富的宗教和文化内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圣经文化。英语谚语中,有不少是来源于《圣经》的。例如,谚语“Every heart has its own ache(各人有各人的苦衷)”就是来源于《圣经?旧约?箴言》中的“Every heart knows his own bitterness”一句。再如,谚语“Forbidden fruit is sweet(禁果分外甜)”语出《圣经?创世纪》关于夏娃(Eve)在伊甸园偷吃智慧果(即禁果),惹恼上帝耶和华的故事。又如,谚语“When the sun rises, the disease will abate(太阳东升,疾病减轻)”也是出自《圣经》:据说犹太人的始祖阿伯拉罕(Abraham),他脖子上本来挂着一块宝石,病人只要看它一眼,便立即痊愈。阿伯拉罕死后,上帝便把这块宝石放到了太阳上。谚语“You cannot serve God and Mammon(不能既侍奉上帝又侍奉财神)”同样也是出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Mammon是财神,Spenser和Milton都把财神作为贪财、吝啬的)化身。此谚语意思是说“信神者不能贪财,必须在虔诚和世俗之间做出抉择。因为虔诚和世俗是互不相融的”。以上这些谚语与《圣经》中的说法或教义息息相关。

1.2道教是发源于中国古代的传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以老子的《道德经》等为主要经典,追求修炼成为神仙的一种宗教。具有道教文化色彩的谚语,很早就已存在。道教盛行后,此类谚语更多。如,“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出自《庄子.养生主》意为,人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下面是《中国谚语集成湖北卷》中所载几则:“佛家重练心,道家重养生”;“修行不修心,枉烧一炉香”;“我命在我不在天”;“仙道贵生”;“道以养性,术以延命”等等。它们所传承的性命双修的道教义理,字字珠玉,十分难得.

1.3 佛教于东汉时期自古印度传入中国,盛于隋唐, 其间经历代高僧大德的弘扬提倡,许多帝王卿相、饱学鸿儒也都加入这个行列,终于使佛教深入社会各个阶层。它的信仰深入民间, 就有了许多同佛教信仰相关联的谚语.例如,“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源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原文是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表现出佛关怀众生的慈心和博爱.又如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此句出自于《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原是要使我们了解万事本无其永恒的体现,只是‘因缘暂时的聚合’而已,一切皆将坏散,教我们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谚语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出自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 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2 与宗教人物或宗教器皿等有关的谚语.

2.1英语谚语中,具有宗教文化代表性的词,如cross和God的运用很常见。例如,谚语“Every man must bear his own cross (人人都得背自己的十字架)”中,cross一词指的就是耶酥基督殉难时所背的十字架,谚语借此喻指人人都得肩负生活重担、忍受生活中的苦难。具有宗教色彩的cross一词在英语谚语中的用法很多,又如:“The cross on his breast and the devil in his clothes(十字挂胸前,鬼魅藏心间)”。此外,英语谚语常用God来指代“人类的主宰”,例如,“God sends cold after clothes(人们需要啥,上帝就给啥)”,“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主者)”,等等。

2.2 道教崇尚修道成仙,因此有人称道教为仙学。众多仙人形象,不仅是修道者的楷模,也是广大民众美好愿望的寄托。谚语也常常引入仙人形象,表达这种社会人生哲理.如“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吕洞宾本是以济困扶贫而著称的八仙当中最为人们所熟悉和喜爱的一位仙人和善人,却常常遭人误解而被狗咬,这类使人伤痛的社会事相至今仍难以避免。再如“土地不开口,老虎不咬人”;“土地不开口,毛狗子不咬鸡”;“千里神明,要问当坊土地”。这几则谚语,都与民间对土地神的信仰有关。土地爷本是地方小神,却掌管着当地人畜命运,传说山野间猛兽觅食,也须土地来管辖,所以在谚语中便把它作为得罪不起的象征形象,构成了一排风土谚。?

2.3 佛教中的 “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就是说:佛是一个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人. 在自然界的灾变与人间社会祸难不可能消除的情况下, 佛是人们信仰和求助的希冀,故有“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做渡人舟” 来形容观世音菩萨.而谚语“平日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意思是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或仓惶求救。. 信教民众求神拜佛时常要烧香,“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 来比喻人在世上做事情都要争一口气,不能让人家笑话。而与僧众有关的就更多了,如,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远来的和尚会念经” 等等.

3 与宗教节日或宗教建筑相关的谚语

3.1圣诞节是基督教国家最盛大的节日,具有独特的宗教文化蕴义, 如.“Christmas comes but one year(圣诞节一年才过一次,或佳节难逢)”, 节日期间,人们常用此谚语劝人们对别人的吵闹和大吃大喝要忍着点,不要太在意;同时也劝谕人们把握机会,送送东西或帮助穷困的人,行救困济贫之善举。再如,谚语“Marry in Lent, and you’ll live to repent(四旬斋结婚,悔恨终生)”这一说法源于四旬斋(Lent)这一宗教节日:节日期间,基督教徒素食苦行,把斋期当作赎罪的神圣日子,因此人们认为斋期会给人带来厄运。教堂是神圣的场所但里面除了桌子、长椅子外一无所有,好不凄凉,所以有了谚语 “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来形容穷得一贫如洗. 也有些是借用 “church”作反衬,例如 “ All?are?not?saints?that?go?to?church.”(?去做礼拜者,未必皆圣人),The nearer the church, the farther from God. (离教堂愈近,离上帝愈远)。

3.2道教流行时,许多地方兴建宫观,祭祀鬼神延请道士举行斋醮活动,构成一项特殊的文化景观,这类社会景观常常也成为谚语取材立意的基础,如“城隍庙里的鼓,三天不打生灰土”;“龙王庙里水多,城隍庙里鬼多”;“见到天王,四朝八拜,见到小鬼,一脚踢开”;“住到城隍庙,守不到头柱香”,等等。这类谚语的构成是描述性的,从方方面面勾画出旧时代中国城乡道教信仰的风貌。同时这些谚语又是象征性的,意在借道教活动中的有关事相,指代社会生活中的形形色色,以警醒世风。?

3.3 人们为尊重佛教,对佛教建筑的称呼为寺庙,初一、十五拜佛颂经当然要去;新年、节日祈福祭天必定要去;战争、灾荒、婚丧、生日、病痛……常要求神拜佛肯定要去.因此寺庙的楹联也成为耳熟能详的谚语,如,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再如,寺庙建筑中的 “大雄宝殿” ,“藏经楼”, “ 宁静禅房”是佛教徒清净圣地,不可亵渎, 出现在谚语“无事不登三宝殿”比喻没有事不会登门造访,只要登门,必是有事相求. 又如,谚语“宁拆十座庙,不毁一门亲”由寺庙在民众中的尊崇地位映衬出婚姻的神圣性.

宗教信仰对谚语的渗透这一现象具有特殊的文化学术价值,民众日常语言与其信仰的宗教各方面相融合,广为口传,便构成了这些具有独特意味和光彩的作品,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为各国文化放射出灿烂辉煌的光芒。

狗咬吕洞宾的典故第4篇

周围的同学们羡慕极了!她接过去掂掂,你接过去看看,都夸朱晶晶会挑东西。

同桌王娅娜看看,提出一点不同意见:“哎呀朱晶晶,你认为mp3可以吗?我倒觉得那个随身听更好!你看嘛哈,这是学生用mp3,呶,这上面标着哩,容量只有3mb,相当两张1点4的软盘。连一首MIV都放不下的!你看,那个英语词霸多好!等于一部英语辞典哪!叫我呀,宁愿要词霸,不要这mp3。”

王娅娜的话不容朱晶晶有半点怀疑,她马上站起来,踮起脚,往前面讲台上看,那个美丽的英语词霸还在,要换还来得及。朱晶晶大胆地扬扬手里的小盒子,喊数学老师:“老师,我……”

数学老师一边跟那些领奖的同学说话,一边问朱晶晶:“怎么啦?坏了吗?”

“不是。我想换一下,可以吗老师?”

数学老师说:“可以可以,来换吧。”

朱晶晶又快步跑到讲台跟前,放下手里的mp3小盒子,迅速拿起那个红色的英语词霸盒,跑到自己坐位上。

周围同学马上又聚过来,又一阵羡慕声。

刘芽嫡说,词霸虽然有无数的单词,但明显有缺陷。而随身听的用途就大不一样了。拿出自己的随身听,说:“你看哈,随身听可以随时录,随时听,还可以纠正语音哩。你真是老土!太亏了你!叫我呀,非要那个随身听不可!”

朱晶晶最讨厌别人说她老土,“老土”就是乡下人。朱晶晶的自尊心告诉自己,必须回击一下刘芽嫡。随口冲刘芽嫡:“就你什么都懂?前天去市场,看到地瓜硬说白薯哩。”

刘芽嫡吃了朱晶晶一根闷棍,马上改口道:“我也是为你好嘛!狗咬吕洞宾,不识真人心!”捅捅朱晶晶的胳肢窝,把朱晶晶捅笑起来,说,“快去换快去换!那随身听还在老师讲台上放着哩!”

朱晶晶慢慢站起来,不好意思地小声喊:“老师……”

数学老师一边收拾讲台上的东西,一边跟朱晶晶说话:“怎么?还有事吗?”

朱晶晶红着脸,扬扬手里的英语词霸:“老师我……”

数学老师说:“怎么?还想换哪?好好好,换吧换吧。”

朱晶晶低着头跑到讲台跟前,换那个随身听。

放学回到家,朱晶晶高兴得一扔书包,把数学比赛获得的奖品给爸爸看。

爸爸高兴地接过随身听,好好夸了朱晶晶一番。并说等到有钱,再给朱晶晶买一个英语词霸。

朱晶晶马上说:“奖品有英语词霸哩,我没要。三样奖品,老师只让挑一样,我就要了随身听。”

爸爸一听,有些懊晦的样子。说:“哎呀你真是,那种英语词霸可好了!那多适用!我早想给你买了,在商场里看了好几次,都没舍得买!”

朱晶晶看着爸爸后悔的样子,不声不响,把那个随身听原封不动地装到红盒子里。

第二天一早,朱晶晶第一个到校,跑到数学老师那儿。

数学老师看到朱晶晶手里拿着红盒子,问:“怎么样?随身听可以吗?”

朱晶晶不好意思地说:“老师……”

“怎么啦?有事吗?”

“老师,我还想换回词霸。”

数学老师看看朱晶晶,觉得很好笑,都五年级了,这么没有主见!笑笑说:“我给你讲一个小故事好吗?一只小山羊,它早上去山坡吃草,看看自己的影子,它突然觉得自己这么高大,不应该爬到山坡上吃草,应该在山下吃树叶,树叶多好吃呀!于是,它就回头下山。走到山下,天近中午,小山羊看看自己的影子并不高大,吃不着树叶的,还是应该到山坡上吃草,又回头上山。没走到山上,太阳西下,小山羊的影子又拉得好长。小山羊看看,不对呀?我原来就是高大的,还是应该在山下吃树叶,它又往山下走。走到山下,太阳落山了,什么也看不见了,小山羊只好饿着肚子回家。”

狗咬吕洞宾的典故第5篇

关键词:习语;对比;差异;翻译;直译;意译

1. 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容器和载体。习语又是语言的精华的核心,体现了强烈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负载。“习语是指一种语言经过长时间地使用提炼出来的固定的词组、短语和短句。它包括成语(set phrases)、典故(allusions)、谚语(proverbs)、格言(saying)、俗语(colloquialisms)、俚语(slangs)和歇后语(rest-ending saying or postpause expressions),具有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的特点。”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故都拥有大量习语,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英汉习语源远流长,都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并且反映了两个不同民族的不同的历史、经济生活和思维方式。由于地理、历史、、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民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2. 英汉习语的比较

2.1 英汉习语的共性

2.1.1 结构的固定性?

习语从其结构来看,有其自身的完整性,其中各个组成部分是固定的,不可任意拆开或替换。英语习语如 Wet blanket(指使人兴致大减或大煞风景的人或事),就不能改成wet linen;eat one’s head off (吃得很多)就不能改成eat one’s brain off, 汉语熟语如“四分五裂”就不能改成“ 四裂五分”“有的放矢” 就不能改成“有的放箭”。而英语习语 turn a blind eye(视而不见)只可用 turn a deaf ear(充耳不闻)代替;build castles in the air 只可用build castles in Spain 代替;汉语熟语“颠倒黑白”只能由“混淆黑白”代替;“敷衍塞责”只能由“敷衍了事”代替,表达了相近或相同的含义。

2.1.2语义的统一性

习语是语言中约定俗成、相沿习用的定型化词组,在语义上是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不能按字面意义来理解。如“胸有成竹”并非字面之义,而是比喻做事之前已有通盘考虑或周密计划。又如“沉鱼落雁”并非描述沉下去的鱼和落下去的雁,而是用来描述女性无与伦比的美貌。英语的习语也是如此,不能逐字理解,而应从整体去认识其特殊性和习惯性,如:do?somebody?brown(使某人上当),show?the?white?feather(显示胆怯)等。

2.1.3习语的习用性?

习语的习用性指习语应用的广泛性,社会成员在各种交际场合和各种文体中经常使用习语,从而不断丰富习语。习语以其简短的形式、生动的形象和恰当的比喻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作为全民族的智慧结晶和全社会的语言财富,在广泛的范围里为人民大众所确认和应用,因此,很多习语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2.2 英汉习语的差异

2.2.1地域环境与文化背景的不同

中国历来是农业大国, 因此不少谚语与农业、天气有关。 如: 瑞雪兆丰年、 众人拾柴火焰高、 人勤地不懒(If a man is diligent, soil is not idle)、青黄不接(When the crop is still in the blade and the oldstock is consumed.)、人怕出名猪怕壮(Fame is as fatal to men fattening to pigs. )由于英国地处岛国,英国人历来善于航海,航海业曾一直占据重要位置,因而英语中产生了大量的来自航海用语的习语,如:all at sea(全在海上,比喻不知所措),hang in the wind(在风中摇摆不定,比喻做事犹豫不决),,three sheets in the wind(三条帆脚都摇晃,比喻酩酊大醉),all hands to the pumps(所有人都去抽水,比喻事情危急,要全力以赴),in the same boat(本是水手说的“与....同舟”,后来是人们用来表达“与....境遇相同”), 一帆风顺(plain sailing),准备战斗 (clear the decks) 顺利度过 (tide over),小洞不堵沉大船(A small leak will sink a great ship)。

2.2.2 风俗习惯的不同

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岁月中逐渐形成的文化意识的反映和表现,受民族心理状态的支配。民族风俗是丰富多彩的,它构成了习语的底蕴,是习语赖于生存并获得顽强生命力的深厚土壤,许多习语就是出自民俗。 风俗习惯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饮食上。 众所周知,蛋糕、 面包、 馅饼等是西方人的主食, 而中国人主要吃大米、 面食等。因此, 如果把 “a piece of cake”译为“蛋糕一块儿” 肯定令许多中国人费解。这是因为蛋糕是英美人的家常便饭,是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东西,因此制作蛋糕或吃蛋糕都是小事一桩; 而对我们而言, 尽管蛋糕并不是稀有的东西, 但自己制作蛋糕毕竟是很困难的, 所以译为 “小菜一碟儿” 比较妥当、 比较切合我们中国人的心理需要。英国人爱狗,视狗为伴侣。因此,常以狗的形象比喻普通人的生活行为,如:?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中国虽然也养狗,但一般人在心理上厌恶鄙视这种动物,常用它形容和比喻坏人恶行,如“狗仗人势” 、 “狼心狗肺” 、 “狗眼看人低” 、 “狗咬吕洞宾, 不识好人心”。

2.2.3的文化差异

宗教是人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宗教是不同文化的表现形式, 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色和文化背景, 体现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习语就折射出了宗教对文化的影响。英语中与之相关的习语有God helps thoses who help themselves 指 “自助者天助也”; A soft answer turned away wrath“婉言可以释怒”; 也有 Go to hell “下地狱去” 这样的诅咒。 教堂是英国人常去的地方, 因此就有as poor as church mouth“一贫如洗”这样的比喻。基督教的神论经典是 《圣经》,英语中有不少来自 《圣经》 的习语, 如Juda’s kiss “犹大之吻” (比喻出卖朋友), Bibleoath指“庄严的誓言”; Not know someone from Adam (亚当) 指“根本不认识某人” ; Job’s (约伯的) comforter喻“只会增加痛苦的安慰者” ; Beard the lion 喻“奋勇追敌, 不畏” 。汉语谚语中也有不少与宗教文化联系在一起的习语, 如 “佛要金装,人要衣装” 、 “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等。

2.2.4 文化上的空白

这里是指某些说法为某国所特有, 如中国有些说法: 走后门、对牛弹琴、拍马屁、半路出家等等。同样, 英语中也有许多独特的说法, 如:A skeleton in a cupboard 家丑;Trojan horse 特洛伊木马; Take a French leave;不辞而别Shuttle diplomacy; 穿梭外交;As poor as church mouse 一贫如洗等。

3. 英汉习语的翻译

3.1.1直译法

直译法是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下, 尽量在译文中保留原习语的民族特色、语言风格和比喻形象的方法。如:英译汉:sour grapes 酸葡萄;a die-hard 死硬派、 顽固份子;show one’ s card 摊牌。汉译英:“纸老虎”直译成“paper?tiger”,外国人看起来不但深明其义,而且觉得很传神,所以该词现已成为英美民族正式语言。如“雪中送炭”译为“to?offer?fuel?in?snowy?weather”;“Love money as one love one'slife ”爱财如命;“ 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 ; “Out of sight,out of mind”眼不见, 心不烦;“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趁热打铁等。

3.1.2 同义词借用法

英语、 汉语都有丰富的成语, 有的汉语习语和英语同义习语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符合, 它们不但有相同的意义或隐义, 并且有相同的或类似的比喻。在翻译时可以采取借用法,借用汉语中的同义习语, 做到形似与神似的统一。例如:“Walls have ears” 隔墙有耳;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 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Fact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 事实胜于雄辩; “practice?makes?perfect” 熟能生巧; “burn?one’s?boats” 破釜沉舟; “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 花钱如流水;“To fish in troubled water ”混水摸鱼” ;“To be out allelbows”捉襟见肘” 等。

3.1.3 意译法

意译法当直译有困难时或勉强译出而英语读者无法理解时就要意译。意译主要是在翻译时抓住内容和语义, 牺牲原文习语风格, 结合上下文较灵活地传达原意。如:“rain dogs and cats” 下倾盆大雨;“ hit the nail on the head” 一语道破。若把这两个成语译为 “下猫、 狗” 和 “在头上钉钉子” , 那是完全不符合逻辑的, 也颇令人费解。又如:The teenagers do not invite Bob to their party because he is a wet blanket. “a wet blanket” 原意是 “湿毯子”, 但在这里是令人扫兴的人。这样整体上看句子才有意义, 句子才通畅。又如汉语中的“落花流水”通常指被打得大败,译成英文是“to?be?shattered?to?pieces”;又如“The?dog?that?will?fetch?a?bone?will?carry?a?bone. ”在译成汉语时其中“dog”,“bone”都不能直译,只能舍弃它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译出隐含意义, 那就是“对你说别人坏话的人也会说你的坏话。”

3.1.4 直译、 意译兼用法

这是最常用的翻译方法。采用直译可保留原文形象比喻的同时, 又采用意译, 略做补充,使译文更加清晰地传达原文含义。如:不到黄河心不死。 “心不死” 可直译为 ambition never dies,“不到黄河” 若直译为until the Yellow River is reached,想必外国人会觉得费解,不知所云。又如:她孤单一人, 无亲无故……——曹禺 《雷雨》But this girl was all by herself and far from home,…“无亲无故” 可直译为 without a single relative or friend,可同时补上to help her,点出含义,使全句述意完整。

4. 结语

总之, 英汉习语涉及到不同国家的社会文化、、生活习俗、地理环境等。要想做好英汉习语的翻译,我们必须要不断了解和掌握两种语言的习语知识,包括成语、俗语、典故等语言知识以及各种历史文化背景知识以及中西文化习俗的差异性。此外,我们还要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遇到不理解的短语要多查资料,避免望文生义。只有这样,才能在英汉翻译实践中做到融会贯通,真正使习语翻译达到“忠实、通顺、得体、传神” 的完美境界。

[参考文献]

[1]单进昌.汉英翻译技巧[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74.

[2]陈安定.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公司.1998.

[3]郁福敏、郭珊琏.英汉习语对比[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

[4]陈柏松.英汉习语概要[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6.

[5]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6]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7]袁燕, 张奕. 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分析及其汉译[J].深圳大学学报2008,25(6) :119 120.

狗咬吕洞宾的典故第6篇

【关键词】文化差异;英汉翻译;影响

0 引言

在语言的交流当中,理解对方的语言不仅是对于文字本身的理解,也是对其内容所蕴含的文化底蕴的理解和梳理,语言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的产物,在英汉的翻译当中,要求译者能够掌握两种语言背景下的文化差异,进而减少文化差异、思维习惯等对译文产生的消极影响,利用其积极的影响。翻译是一种文化交流的方式,目的是让另一个群体了解相关的知识,采用直译,还是意译,也要根据所要翻译的资料来定,文学作品尽量要采用意译,科技文献要采用直译,当然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要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尽量在不改变原作者的意思的前提下。符合受众群体的语言习惯,思维习惯讲资料原汁原昧的翻译。

1 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思维方式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思维方式的差异本质上是文化差异的表现。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和近代以西欧和北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体系,构成了两大类型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语言特征,日常用语、专有名词、成语典故、民间谚语等也能够反映出大量的跨文化背景知识及不同的文化内涵。

在英语中,dog(狗)的形象一般不差,常可泛指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可真是个幸运儿。)Everyone has his dog.(每人在一生中皆有得意之日。)在汉语里,用狗比喻人多带贬意,如“走狗”、“赖皮狗”、“狗东西”、“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由于环境、历史和文化的不同,在表示相似的比喻或象征意义时,英语和汉语会使用完全不同的颜色词,例如,blue pictures(黄)、the blue―eye boy(红人)、green hand(没有经验的人)、in the black(不欠债)等。中国只有在别人提供了大量的帮助时,才说“谢谢”,而且是真正表示谢意。英美人无论是家庭成员之间还是上下级之间,为了一件小事,甚至是份内之事都需说“Thank you.”这里“谢谢你”只是习惯性的回答,并不表示多大的谢意。例如,在给英美人上对外汉语课时,每次上完课后,英美学生习惯说“Thank you.”如果回答“谢谢”,中国人往往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把这句话直译成“It’s my duty.”就会让英美学生听起来不那么愉快,因为“It’s my duty.”的含义是“我本不想做,但这是我的职责,所以不得不做。”这与汉语表达的原意有很大出入,适当的回答应是“It’s my pleasure.”(我很乐意。)或“Don’t mention it.”(没什么。)以上例子表明,思维方式差异对翻译有很大的影响。

2 价值观念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传统的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每一个社会体系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念体系(Value System),这套体系直接影响着人们思维的方式、交往的规则,对人们的社会生活起指令性的作用。

2.1 谦逊在中西文化中的地位不同

中国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喜欢谦虚内敛。所以,在中国,人与人相处,习惯于卑己尊人。比如,在接受别人赞誉时,与西方人反应不同,总是说成“做得不够”或“没什么”,给人的感觉是受之有愧。同样,写文章的标题总爱用浅谈、略论、试论、浅析等。中国人在谈论自己的事情时,通常表现自谦或自贬,力图达到“自我”或“超我”的境界,这种贬抑自我的做法令英美人十分费解。按他们的习惯,听到别人赞扬时应表示感谢或赞同,这样既是对自我的肯定,也是对他们鉴赏力的尊重。鉴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汉语论文标题中的“初、浅、试”之类的谦辞,译成英语时可不译,以避免误解。相反,在论及有关对方的事情时,中国人总爱抬高对方,也是贬抑自我的一种方式。汉语中的敬辞很多,如“大名”应译成“your name”,若将“大名”译成“your great name”,英美人会认为那是讥讽或挖苦。

2.2 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不同

西方文化最重要的观念是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其具体表现是自立精神(self-reliance)和自我实现(self-achievement)o翻译“American dream”实际上要对美国人不依赖世袭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地位、个人奋斗的精神进行诠释。而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观念是“忠”、“孝”,是一种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强调整体利益和顾全大局的文化。中国人崇尚“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而英美人信奉“Every man for himself, and god for us all.”汉语说“闲人莫入”,首先着眼于他人,英语却说“The employees only”,首先想到的是自己。中国人非常注重等级观念,汉语通常以职务称呼人,如,李科长、张市长等。英语里除总统、教授、医生等为数不多的头衔称呼外,绝大多数人之间以名字相称。由于这种文化差异,“这是陈科长”一般不译成“This is section chief Chen”,而译成“This is Mr Chen,our section chief”。

3 地理环境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由于所处的地域不同,相应地就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不同会引起文化上的个性和差异,形成一些独特的文化概念。这些文化差异都会体现在语言中,对英汉翻译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中国东临大海,西部为高山,所以在中国,“东风”是“春天的风”,“西风”却是凛冽的。而英国的地理环境与中国相反,英国西临大西洋,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西风在英国人心中是温暖宜人的。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就是对温暖西风的讴歌:“It’s a warm wind, the west wind,full of bird’s cries”(那是温暖的风,温暖的西风,伴随着百鸟欢唱)。在英汉翻译中要充分理解这些差异,才能更好地理解原文。再如,英国的天气变化无常,所以人们见面爱谈论天气。“Lovely day, isn’t it?”(天气多好啊)。而中国人见面打招呼则会说,“去哪儿啊?”“吃饭了吗?”。

4 结语

中西方国家因各自受其地理环境及宗教文化因素的影响,已经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语言文化特色。虽然中西方国家语言文化存在着差异,但这些差异都是客观形成的。当前,在全球经济形势下,中西方国家的语言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越来越重要。只有了解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找出两种语言共同的精神本质,才能进一步促进两种文化、两个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因此,在英汉翻译中,要首先了解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对英汉词语翻译、谚语、习语翻译、句子翻译的影响,才能为英汉翻译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进一步增进两个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两种文化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以便达到英汉翻译的目的。

【参考文献】

狗咬吕洞宾的典故第7篇

一、打招呼

中国人之间彼此较为熟悉的人见面问候时,一般采用下列用语:"上哪去?"、"吃过了吗?"如果把这些问候的话直译成英语(即:Whereareyougoing?Haveyoueatenyet?")。英美人可能会茫然,困惑,有时也可能引起误解。不了解汉文化习俗的外国人并不会认为这是一种起交际作用的问候语,比如:问对方:"Haveyoueatenyet?"对方可能认为这不是单纯的见面问候的话,而会误认为你可能发出对他/(她)的邀请。又如"Whereareyougoing?"很可能引起对方的不快,所以他/(她)对这一问话的反应极有可能是:"It''''snoneofyourbusiness.(你管得着吗?")。英美人的问候一般用"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Howdoyoudo?(您好!)""Nicetomeetyou.(见到你很高兴)""Howareyoudoing?(你最近好吗?)。在关系亲密者之间可用"Hello"或"Hi"

二、称呼

在英美国家,人们相互间称呼与我国的习惯相差极大。有些称呼在中国人看来有悖情理,不礼貌,没教养。比如:小孩子不把爷爷奶奶称作grandpa和grandma,而是直呼其名,却是得体,亲切的,年轻人称老年人,可在其姓氏前加Mr、Mrs或Miss。比如:MrSmith、MrsSmith、MissAlice等。在汉语里,我们可以用"老师、书记、经理、工程师、厂长"等词与姓氏连用作称呼语,而在英语中却不能,我们不能说"teacherZhang(张老师),"engineerWu(吴工程师)等。正确的说法是应按照英美人的习惯把Mr、Mrs、Miss与姓(名)连用表示尊敬或礼貌。

中国人称呼家庭成员、亲戚或邻居时,往往用"大哥"、"二姐"、"大嫂"、"李大伯"之类,这些称呼不可用于英语。用英语称呼时不论男人还是女人,一般直呼其名就行了。

三、寒暄

中国人见面寒暄通常是:"你多大年纪?""你能挣多少钱?""结婚了吗?"。在英语文化中,年龄、地址、工作单位、收入、婚姻、家庭情况、信仰等话题属个人隐私范畴,忌讳别人问及。英美人寒暄最频繁的话题是天气的状况或预测。如"It''''sfineisn''''tit?"或"It''''sraininghard,isn''''tit?""Yourdressissonice!"等等。汉语里的寒暄有时还表示对对方的关心。如:"你今天气色不好,生病了?”“好久不见,你又长胖了。""你又瘦了,要注意身体啊。"人们不会为此生气。英美人如果听到你说:"Youarefat"或"Youaresothin."即使彼此间较熟悉,也会感到尴尬,难以回答,因为这是不礼貌的。

另外,在思维方式上,中国学生习惯用汉语的语义结构来套用英语。如:打电话时,中国学生习惯说:"Hellowhoareyouplease?"而英美人的习惯是接到电话先报自己的号码或单位、公司的名称。如:

A:Hello8403229

B:Hello,thisisTom.CouldIspeaktoJim,please?打电话的套话,必须这样用。

四、赞扬与祝贺

当英美国家的人向我们中国人表示赞扬或祝贺时,我们即使心里高兴,嘴上难免要谦虚一番。这大概是我们中国人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的缘故,认为不这样,就是对别人的不敬。例如:一位外国旅游者对导游小姐说:"YourEnglishisquitefluent.(你英语说得很流利)。"这位导游小姐谦虚地回答:"No,noMyEnglishisverypoor.(不,不,我的英语讲得不好)。"对于中国人的谦虚回答,英美人会误解为对方对自己的判断力表示怀疑。又如:在一次舞会上,一位美国人赞扬一位中国女士说:"Youlookbeautifultoday(你今天很漂亮)。"这位中国女士谦虚地说:"Where(哪里)、Where(哪里)。"幸亏这位美国人懂一点汉语习惯,非常巧妙地说了一句:"Every-where(到处)。"根据英美人的习惯,当他们赞扬别人时,总希望别人以道谢或爽快接受的方式作答,而不希望以谦虚、客气的方式作答。对于上面两位的赞扬,恭维话,英美人的回答是:"Thankyou!""Thankyouforsayingso."

五、道别

英汉语言中告别的使用语言或方式也不大相同。中国人道别时,把客人送到门口或楼下大门口,甚至马路上,客人对主人说:"请留步",主人最后要说:"走好"、"慢走"、"再来啊"等等。这些话都不能直译成英语,如果说Stayhere,Goslowly,eagain听起来不顺耳,也不符合英美人的习惯,其实,微微一笑并作个表示再见的手势或说:“Good-bye(再见),Seeyoulater(回头见)、Solong.Takecare(再见,保重)就可以了。

六、比喻用语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段。日常生活中,常借用动物或颜色的特征来形容人之特性的词语,但这类比喻往往因语言、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含义。在英语中dog(狗)的形象一般不差,常可泛指人,如:Youarealuckydog(你可真是个幸运儿)。Everyonehashisday(每人在一生中皆有得意之日)。在汉语里,用狗比喻人多带贬意,如"走狗"、"赖皮狗"、"狗东西"、"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另外,由于环境、历史和文化的不同,在表示相似的比喻或象征意义时,英语和汉语会使用完全不同的颜色词,例如:bluepictures(黄)、theblue-eyeboy(红人)、tobegreen-eyed(眼红、嫉妒)。greenhand(没有经验的人)、intheblack(不欠债)、greymare(母老虎)、whiteharvest(晚秋时节的收获)等。

七、其他社会礼节

中国人使用"谢谢你"远不及英美人那样频繁。中国只有在别人提供了大量的帮助时,才说:"谢谢",而且是真正表示谢意。英美人无论是家庭成员之间,还是上下级之间,上下辈之间,为了一件小事,甚至是份内之事都需说:"Thankyou"这里"谢谢你"只是习惯性的回答,并不表示多大的谢意。例如:在给英美人上对外汉语课时,每次上完课后,英美学生习惯说:"Thankyou"。如果回答"Thankyou",中国人往往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把这句话直译成"It''''smyduty",就不会让英美学生听起来那么愉快,因为“It''''smyduty"的含意是:我本不想做,但这是我的职责,所以不得不做。"这与汉语表达的原意有很大出入,适当的回答应是"It''''sapleasure(我很乐意),Don''''tmentienit(没什么)或You''''rewelcome(不用谢)。"

狗咬吕洞宾的典故第8篇

关键词: 谚语 文化沉淀 认知与翻译

谚语总是简练的,却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情感,被认为是民族文化和智慧的体现。在文学作品中,谚语的运用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用简单通俗但却精辟凝练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寓意,使作品的思想和表现形式融会贯通,既能立意鲜明,又能美感兼具。然而,在跨文化的语境中,谚语的翻译却是一件棘手而又必要的工作。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一些“形而上”和“形而下”的讨论,使目标读者通过译文也能充分感受到原著中谚语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

一、谚语的文化沉淀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人类交际活动,所涉及的不仅仅是语言符号和结构的改变问题,更与文化息息相关。因此译者不仅要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化,同时还要了解源语的文化,进行融合,进而达到思想文化的交流目的。

在《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讲:“这长安城中遍地皆是钱,只可惜没去拿罢了。”这里的“长安城”承载汉文化中历史性文化意义,“长安城”符号内所承载的文化意义是稍知中国历史便可知晓的,具有汉文化的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特征;而在英国农村地区也有一句古话:London streets are paved with gold.意思是说伦敦到处是金子,到伦敦去的人都可以发财。同理,该语符中亦承载了众所周知的英国政治、经济的文化意义。为达到最大近似的交际目的,英国翻译家霍克斯(D.Hawkes)在翻译上述谚语时正是用了这个句型:Over there in the city,the streets are paved with money just waiting for someone to go and pick it up.(D.Hawkes,1986)《红楼梦》第十三回中引用的谚语“登高必跌重”与英谚“The higher up,the greater the fall.”形意也基本相同。这种翻译既保存了原作的语言风格,又能非常准确地解码作者的用意,使读者真正了解原符中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以下从谚语的来源视角深入剖析谚语的文化内涵。

(一)源于自然客体引发的思想内容。

从谚语的形成来看,很大一部分是人们对周围事物、周围环境的感悟启迪中总结概括出来的。例如在西方文化中,狗被视为人类最好的朋友和伴侣,是忠诚的象征。法国大革命时的著名人物罗兰夫人(Madame Roland,1754―1793)曾说过:The more I see of men,the more I admire dogs.(我看到的人愈多,我愈欣赏狗),虽带有戏谑口吻,但却表露出对狗的赞美和喜爱。这种感情从与狗相关的谚语也可以看出来。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Old dogs never bark in vain.(老犬不空吠)。同一思想理念汉语则说“老马识途”。Every dog has his day.而汉语则说“凡人皆有得意时”。在英语里以狗指人很普通,听者也不会把它当作侮辱性的言语而产生不快。在汉语文化里情况则相差很多。如“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急跳墙”、“狗胆包天”、“挂羊头卖狗肉”、“狗咬吕洞宾”等。这里可明显看出英汉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习惯对谚语喻体选择和认知的影响。

(二)源于历史事件、寓言典故引发的思想内容。

在谚语漫长的演化过程中既吸收了源于历史事件的经验教训,也融合了各种寓言典故的精华,并用这些前人的经验教训和哲理引导后人、教化后人。

1.源于历史故事

一部分谚语形成于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历史事件,并逐渐被推而广之,被后人用来指代具有相同或相似性质、意义的情况,且逐渐融入该语言的文化中去。例如:Someone’s name is Mud.(遭人厌恶讨厌;声名狼藉),源于美国总统林肯被刺事件。刺杀林肯的约翰・威尔克斯・布什(John Wilkes Booth)在刺杀总统后的逃亡之中摔断了一条腿,马里兰州一个名叫缪尔・亚历山大・默德(Samuel Alexander Mudd)的医生为他提供了治疗。美国人民为此感到无比悲愤,默德这个姓氏也被当作丑恶的代名词进入美国口语。meet one’s Waterloo (兵败滑铁卢),源于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被英普联军打得惨败的历史事件。现在这个谚语普遍用于形容某人遭遇惨败的情形,不再局限于战争,而是承载更多的社会一般意义。

2.源于寓言故事

寓言是用比喻的形式说明社会的普遍意义和哲理,是文学作品中最为短小精练的一种形式。如:The grapes are sour.(酸葡萄;可望而不可及之物),源自《伊索寓言》,说的是有只狐狸想吃葡萄架上的葡萄,却因无法爬高而够不着,最后它只好垂涎欲滴地望着架上的葡萄说:“The grapes are sour,and not at all fit for my eating.”现用来比喻某人极想获得某样东西,但无法到手,只好聊以。同样源于寓言的还有:blow hot and cold,源自《伊索寓言》,原喻“避免与性情模棱两可的人交往”,现意为“动摇不定,反复无常”;pull the chestnut out of the fire,源自法国寓言作家拉・封丹的著名寓言《猴子和猫》,原意“火中取栗”,比喻替别人冒险;fish in troubled water,源自《伊索寓言・渔夫》,喻“浑水摸鱼;乘乱图利”。在中文中也有许多为众人所知的、来源于寓言故事的例子: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掩耳盗铃;黔驴技穷;杯弓蛇影等。

二、谚语的认知与翻译

从文化、符号、审美的认知共性和异性三维上认知谚语的思维转换和重视,本人认为谚语翻译的微观处理大致可归化为三个步骤:1.认知其文化内涵;2.译意、译味;3.文化补偿。

(一)认知其文化内涵。

谚语翻译需认知谚语语符所蕴涵的丰富文化内涵、意韵,并涉及两种文化价值三维的认知比较、喻体的改变和读者文化审美心理接收的认知等。

1.宗教文化

在汉谚和英谚中都有很大一部分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谚语。例如:和尚打伞,无法无天;道高一尺,魔高一丈;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穷困潦倒);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等。在文学作品中翻译这些谚语时,就要充分考虑到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别。例如,《红楼梦》第六回:“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咱们谋到了靠菩萨的保佑,有些机会,也未可知。”虽然在英谚中有含义大体对应的谚语,但由于God是基督教里的用语,而中国人多信奉佛教,如果硬搬过去,必然有点差强文意,不符合原文的文化内涵,与下文的“菩萨”也不对应,损害了原作特有的汉文化中佛教文化色彩。因此,《红楼梦》的英语译者把其中的God改成Heaven,译文变成:Man proposes,Heaven disposes.(D.Hawkes, 1986)Work out a plan,trust to Buddha,and something may come of it for all you know.译文虽只改“God”为“Heaven”,但这一词体现了译者的匠心独具。

2.风俗习惯

习俗乃是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沉淀演化而得来,一旦形成便根深蒂固。这时候译者不得不取意轻形,以译味译神的思维统揽微观的操作,以求保留原作的风貌。例如:“情人眼里出西施”与“Love is blind.”。

“Love is blind.”出自莎士比亚的作品《威尼斯商人》,它含有看不清情人缺点之意,在中国人的习惯中,西施代表的是理想的恋人,是美的化身。两者语符承载和反映了中英文化认知和审美心理细微的差别。考虑到中英文化的差异和读者群体的文化习惯审美依恋的差异,翻译时只可轻形译味:The fairest is in the lover’s eyes.再例如:to be/get on one’s high horse,本义“骑在高头大马上”,源自古代封建贵族骑骏马抖威风的虚荣习惯,亦做to ride/to mount one’s high horse,用来比喻 to act as if one is better than others(自命不凡),to be proud and scornful(目空一切),to appear overbearing(目中无人)。对于这类承载丰富文化内涵的谚语,译者翻译时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其语符背后的文化蕴涵,轻形重义,以符合汉文化的语理语性和认知心理,重现原文的精神和文化内涵。

(二)译意、译味。

王佐良先生说过:“译者处理的是个别的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王佐良,1989)

在中英谚语中,存在着一小部分无论从形式和文化喻义上,从认知和读者心理感受的视角审视都是相对应的,这是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的认知上存在着共知共核,这是跨文化交际的cornerstone(奠基石)。

如:No man can serve two masters.一仆不能伺二主。

Bitter pills may have blessed effects.良药苦口利于病。

Of two evils choose the least.两害相权取其轻。

但相当多的谚语都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译者应从“形而上”认知文化内涵,从两种文化、语言中能最大可能得到等同的文化信息。

1.套译

即在保留原有喻义的前提下,套用译语比喻来代替源语比喻。例如:Money makes the mare go.(有钱能使鬼推磨);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golden eggs.(杀鸡取卵);Look for a needle in a haystack.(大海捞针);No smoke without fire.(无风不起浪)。

2.译意、译味

由于中英两种语言中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很多时候没有相似的比喻可套用,此时,只有尽可能译意译味,虽丢失原作的文化色彩,但若保留其“神、味”,亦是佳译。例如:The fox preys farther from home.(兔子不吃窝边草);He that lives with cripples learns to limp.(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狗嘴里吐不出象牙(A filthy mouth can’t utter decent language.);不到黄河不死心(Stick to/Never give up until all hope is gone.),等等。

3.文化缺省的翻译补偿

所谓文化缺省(translation compensation for cultural default),意指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对双方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郭建中,2000)。谚语蕴涵着大量的语符之外的文化信息,特别是那些源于历史事件、寓言典故等的谚语。如果仅基于语符层面上的翻译,外国读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得到的是一个有限的文化缺省的信息,或者根本无法解读认知。此时,在微观“形而下”的操作中,我们可以采取注释法来达到对文化缺省的补偿。例如:“叶公好龙”,Lord Yeh’s pretentious fondness of dragon,注释:Lord Yeh was so fond of dragons that he adorned his whole palace with drawings and carvings of them. But when a real dragon heard of his infatuation and paid him a visit,he was frightened out of his wits.

三、结语

综上所述,谚语折射出来的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认知、思维和审美意识。要将这种极具民族文化个性的谚语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并使之最大可能的物质符号化重现,必须充分认识到该语符之外的文化、语言艺术和美学信息,以“形而上”的思维方法论认知其译语和源语的认知,审美上的共性和“形而下”的异性。从谚语和源语读者的心理感受的天平上进行“形而下”的语符重现,“信”于“形”又不唯“形”,在微观操作中重意,重味轻形。

参考文献:

[1]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2]姜治文,文军.翻译批评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

[3]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4]武占坤,马国凡.谚语.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

[5]曾自立.英语谚语概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6]包通法.文学翻译中美学信息的解读、比较与转换.长沙电力学院学报,2003,(8).

[7]邵志洪.翻译理论实践与评析.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