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抗震理念论文

抗震理念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1 16:25:00

抗震理念论文

抗震理念论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抗震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TU3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08-0227-02

根据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规范可知,建筑结构可以通过不同的变量来体现对地震的反应。而在具体的抗震设计过程中,对于设计变量的选择,则需要通过结构自身类型的研究、地震反应特性、地震破坏模式等综合因素而定。按照抗震设计变量的不同,抗震设计主要分为基于承载力的抗震设计法、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基于能量的抗震设计方法和基于损伤的抗震设计方法。目前,国内建筑行业的设计人员在进行抗震设计时,主要是根据以承载力为主,结合建筑性能分析的设计原则来进行。

1.承载力的结构抗震设计思想

1.1理论基础

承载力的结构抗震设计理论是以惯性力的形式反映地震作用,通过静力分析理论的研究,按照弹性方法计算结构地震作用效应的大小、进行结构弹性位移验算,并把结构构件的强度是否满足特定的极限状态作为结构失效的准则。基于承载力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是现行规范中在考虑结构延性的基础上普遍采用一种抗震设计方法。

1.2结构构件抗震承载力

在建筑结构设计的抗震设计过程中,必须依托结构构件的抗震力验算数据来进行。为了确保抗震构件的抗震性能,需要设计地震作用力验算,即一种以单独的一项乘以荷载分项系数加入到结构构件的承载力验算的作用效应的验算方式。在使用"承载力准则"对建筑结构构件进行安全水准考察时,地震力被视作是一种有效“荷载”以相应地震作用分项系数的取值体现其对建筑构件可靠性水准的影响,而以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组合效应起确定结构构件屈服水准的作用则是综合权衡抗震结构的安全水准的"设计地震力-延性"联合准则,两者概念有别,必须区分。

1.3降低系数与抗震措施

在现代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念中,为了让结构在较低的地震作用下保持弹性的工作状态,必须要降低地震多用参与组合进行结构的抗震承能力的设计。但是在较大的地震作用下,为了让结构可以通过非有弹性变形抵御部分的地震作用,必须根据设计原则,在抗震设计时,引导结构进行合理的屈服,以满足设防的要求。根据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经验总结可以得出:在特定的地震分区,对于建筑结构而言,如果以设计地震作用为基准,使结构适中保持弹性反应,取用的地震作用越低,建筑结构在相同水准地震作用下位移延性需求会随之增加,或者水平位移越大,反之,水平位移就越小。

2.基于能量的结构抗震设计

能量的结构抗震设计是从输入能量和耗散能量的角度,捕捉到结构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的非弹性变形历程,其设计理论考虑了地震强度、频谱、地震持续时间对结构破坏的综合因素的影响,从能量角度分析研究地震地面运行以及运动对建筑结构作用。但是基于能量的结构抗震设计理论较为复杂,原因在于能量的变化没有规律可循。所以,到目前为止,能量的计算方案还未完全建立,基于能量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仍处于研究探索之中。能量概念和破坏模型一直对立存在,成为抗震研究的中并行讨论的课题,基于设计理念和思路,对抗震结构的性能分析,又出现新的要求。

2.1设计特点

基于能量的抗震设计方案原理相对简单,思路简洁清晰,主要是从能量的角度考察地震对结构的作用,以及结构损伤破坏的相互关系角度阐述地震输入能量在结构中的转化、耗散过程。在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中,以能量分析方法解释地震三要素(幅值、频谱特性和持时)对结构抗震性能影响;能量分析为了能够使塑性累计损伤对结构破坏的影响清晰的反映出来,通过动力时程分析方法求得结构地震反应的全过程,对控制结构损伤性能意义重大。

2.2潜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以能量谱的形式确定地震作用方式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理解和支持,但能量谱的相关理论还不健全,需要继续加强研究;能量反应分析因为采用动力时程分析法,此分析方法比较准确,因而被广泛认可。在建筑结构中,对结构总耗能在非弹性变形耗能与阻尼耗能中的分配以及结构内部非弹性形变的耗能分布规律并没有明确的研究结果,无法建立一个广泛认可的关系表达式解释结构破坏状态与能量控制参数;目前为止,基于能量分析的抗震设计的研究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尽早的实现能量分析与实际工程的结合,必须加强自由度体系地震能量反应与单自由度体系反应的关系的研究,建立相应的标准规范,以促进抗震设计的发展,保证建筑的质量。

3.基于损伤的结构抗震设计

通过各国学者的研究证实:地震是一种持续时间短的往复运动,地震的破坏力不仅与结构的低周疲劳效应所造成的累积损伤有关,还与结构的最大变形有关。只有非弹性性能能够全面反应结构的变形和累积损伤效应的损伤性能参数,所以,通过非弹性性能建立地震损伤模型,按照结构在未来地震作用下的损伤允许值进行抗震设计是一种比较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

4.基于位移的结构抗震设计

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理论思想是为了确保结构达到该水准地震作用下的性能要求,一定水准的地震作用下,以结构的位移响应为目标设计建筑结构和相关构件。其原理是控制结构在大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限值和总移限值,也就是说,为了使结构的塑性变形能力满足在预期地震作用下的变形要求,需要按照位移要求进行定量分析计算,以获得相应的资料数据,这是一种相对简单、合理的方法。该类设计由于设计思想的差异被分为了延性系数设计方法、能力谱法、直接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三大类,其中能力谱法主要体现的是一种位移验算方法,而直接位移法和控制延性方法是依据位移目标进行结构设计,本质相同,途径有异。

5.结语

伴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国内相关人员根据多年的研究,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先进有效的抗震设计方案,并在不断的发展中进行完善。当然,其中还有尚待改善的方面,只有通过不断的理论更新和实践证明,才能逐步成熟。为了确保建筑的抗震性能,满足建筑能够适应任何等级的地震,需要继续完善相关设计理念并用实践进行检验证实,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田超.浅谈工民建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J].江西建材,2013(6):29-30.

抗震理念论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抗震;概念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处于地震多发地带的区域范围广,所以建筑结构的防震设计尤显重要。地震作为随机振动的一种形式,其复杂性与不确定性难以把握。而目前的结构计算软件所构建的模型由于程序本身的限制作用很难达到准确对建筑物遇到地震的参数与特性进行预测的目的,这也加大了结构设计的难度。在此背景下,防震概念设计得到了建筑结构设计师的肯定,成为了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结构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本文从两大方面对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概念设计进行详细的分析。

1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涵盖了从用户需求分析到概念产品生成的设计活动全过程,这一系列设计活动是有顺序、目标和组织的。概念设计表现出了一个理念从模糊到清晰、从具体到抽象、从粗到精不断变化的过程。它是从设计概念出发,以设计概念作为主线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的一种设计方法。作为全面完整的设计过程,概念设计通过设计概念把设计师感性思维与瞬间思维统一上升为理性思维,进而实现整个设计。在现代建筑业中,概念设计被广泛用在建筑的结构设计中,有其特殊的含义和重要性。

1.1含 义

在建筑的结构设计中有理论设计与概念设计之分。理论设计是指结构工程设计师在计算理论与规范的基础上,假设结构的计算模型与受力状态,并通过分析计算结构获得数据式结果,进而根据结果来进行结构设计这样的设计方法。而概念设计则是无需计算数值,只根据整体的结构体系和分结构体系间存在的力学关系、震害、结构被破坏的机理以及工程现象和实验现象的设计基本原则及思想,来完成建筑结构整体布置和细部构造过程确定。

1.2重要性

作为结构工程师,其主要的任务就是运用整体概念在特定建筑空间当中完成结构整体方案设计活动,并要有意识地对结构与构件以及不同结构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处理设计。在现代社会,几乎在全部的结构设计中都运用到了概念设计的设计理念。概念设计在结构设计中有着重要意义,其重要性的体现如下:

(1)目前的结构设计与计算的理论都存有很多的缺陷及不可计算性,概念设计的运用可以弥补计算理论当中的缺陷,并完成现实中存在的不可计算的结构构件设计活动,从而满足结构设计需求。

(2)在结构方案设计的最初阶段,其设计过程不能依靠计算机完成。这就要求结构工程设计师在确定性价比最高的结构方案时综合运用概念设计中蕴含的设计概念。

(3)通过计算机的分析计算所得结果具有高精度的特点,有些结构设计师过度依靠计算机与设计软件,对于结构工作的性能产生误解,在结构设计中走上传统性、习惯性的方向,盲目相信计算机计算的结果,对其不合理性与错误性有所忽视,导致建筑结构产生安生隐患。

概念设计要求设计师从实际工程的结构需求出发,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可以破除结构工程师对计算机设计软件的盲目信赖,对于结构设计的发展和革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防震概念设计

这一概念设计涵盖了从建筑防震需求分析到防震结构成形的全过程,是按照地震灾害的基本情况与多发带建筑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设计基本原则与思想,进行建筑结构整体安排和细部构造的设计活动。由于地震破坏作用与机理具有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且结构模型假定情况有别于现实状况。因此,很难对建筑物遇到地震的参数与特性进行准确的预测活动。基于这样的情形,工程抗震并不能完全依靠计算机的模拟设计来解决,而是要从概念设计出发。

2.1作用原理

在建筑的结构设计中,抗震概念设计的主要作用是促使建筑整体结构耗散地震能量,以免在结构中产生薄弱敏感部位。如果地震能量聚散活动只是集中于部分薄弱区域,就会过早破坏结构。在现代抗震设计中,一定要基于对整个结构在耗散地震能量方面的作用发挥,才能根据常见小地震的作用情况来计算结构、设计构件截面以及相应构造措施。若有需要,可以采取弹性时程分析方法来进行补充计算,并试图满足罕见大地震作用下的建筑结构稳定需求。

2.2设计要求

为保证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与抗震需求相适应,抗震概念设计可以从宏观角度对结构抗震性进行控制,其具体要求如下:

(1)应选择利于抗震的场地与地基,并采用相应措施来维护地基稳定性,以免由于地面变形产生直接危害;

(2)基础设计要合理。属于同一结构的单元部门不应设置于不同性质的地基土上,也不适合选取不同基础形式。在进行防震概念设计的时候,要最大程度地挖掘和发挥地基潜力;

(3)就建筑物的体型而言,应从对称、规则、简单入手,保证质量及刚度的变化时均匀的,从而达到减少地震作用下出现的变形现象、应力集中反应以及应力扭转现象的目的;

(4)结构体系的选择要合理,其抗侧构件应当均匀对称。要设置多道建筑结构抗震防线,结构布置应当传力便捷、受力明确,以免在局部产生薄弱环节;

(5)各类构件间的连接要安全可靠,且应具有一定变形能力与强度,从而提高建筑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

(6)要注重结构空间的整体性,加强其平面连接,并确保其竖向的整体刚度符合抗震需求;

(7)强调处理非结构构件的重要性。要充分发挥非结构构件对于主体结构有利的影响作用,避免因为不合理的构件设置危害到整个主体结构的抗震性能;

(8)结构自重应尽量减轻,减少其对地基土产生的压力,进而将传送给建筑物的地震力降低。

2.3实际运用

在传统的结构理论研究与设计中,往往只注意结构抗力的提高,使得建筑混凝土的等级不断升高,配筋量不断加大,工程造价也不断升高。过去的建筑结构设计师通常只重视最大配筋率的问题,进而导致肥梁胖柱、深基础等现象在建筑工程中随处可见。在建筑抗震设计中,传统方法是按照最初确定的尺寸和混凝土的等级来计算结构刚度,进而根据结构刚度对地震力进行计算,然后才是配筋计算。而事实上,配筋越多,就会产生越大的刚度,而刚度越大,在地震作用下产生的反应也会越大。从这一层面来说,为抗震而配设的钢筋反而增加了结构刚度,进而增强了地震作用效应。这就使得建筑结构抗震陷入了死循环当中。而抗震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拓宽了建筑结构设计思路。它以降低地震的作用效应为出发点,给现代建筑的抗震设计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抗震消能就是抗震概念设计中的一种理念。通常来讲,抗震消能是依靠在基础和建筑主体之间加设消能支撑等柔性隔震层来实现。也有通过在建筑物的顶部安装反摆,加大建筑物振动的阻尼作用,减少其位移的方式来达到消能抗震的目的。在进行抗震验算的时候,要注重区分场地土的类别。建筑的框架结构应当设计为双向的梁柱刚接体系,可允许部分框架梁搭接于别的框架梁上,但要加强在垂直地震作用方面的抗震设计。既可以通过对构件荷载效应进行调整和限制的方法,也可采用规定必要的强制性构造措施的方法来加强建筑结构的抗震力。

3总 结

近年来频发的地震灾害已经导致了太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加强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传统的建筑结构设计过于信赖计算设计的结果,忽略了建筑结构的实际情况,没能充分发挥计算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作用。而抗震概念设计的出现,将建筑结构设计引向了人性化方向,并且拓宽了建筑结构设计的思路,为建筑抗震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良好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天燕.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概念设计[J].中国房地产业,2012(03).

[2]张墅褒.浅议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概念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03).

[3]毛国栋.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概念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5).

抗震理念论文第3篇

关键词:抗震设计;基于性能;设计理论;设计方法;位移影响系数法;能力谱法;直接位移设计法

中图分类号:TU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03-0050-02

近100年来,随着人们对地震的运动特征和反应特征的探索和认识逐步加深,人类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及方法也在不断的完善。各类理论在通过地震的考验后逐渐发展、全面、多样化,其中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念是为当下各国所大力发展的。

一、建筑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概况

(一)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学者首先提出了这项设计理论,以改进基于承载力的传统设计理念,用量化的抗震指标来控制建筑抗震性能,随即被各国所重视。该项设计理论基础是结构性能分析,根据用途和要求确定性能,使建筑物在面对不同的地震等级中达到预期抗震目标。

1995年,美国的放眼21世纪委员会提出了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框架,此专项研究得到美国政府大力支持与资助,并进行了有前瞻性的多方面研究。此后,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英国、智利等国家也在多方资助下,为推进此专项研究,成立了各类委员会,包括评估、分析、协调、规范等,在对这项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后,均提出和采用了力求达到国际一体化要求的一系列抗震设计理论。

我国在这项理论的研究上起步较晚,为了与国际规范同步,我国在与美国等在这项研究领域取得先进成果的国家进行学术交流、学习中,对这项理论进行专项研究并引入理论,许多中国高校也开展了专项研究,旨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性能抗震设计理论,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二)性能抗震设计理念的特点

通过对现行抗震设计理论的实践,可以对两者进行对比,以得到性能抗震设计理念的特点。

1.多级设防。相对于现行的三阶段设防目标(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性能抗震设计注重多级设防,保护非结构件与内部设施,后者的设计理念既保证使用者安全,又减轻业主和社会的经济损失与压力。

2.投资效益准则。性能抗震设计偏重于安全、经济等多方面。在安全与经济之间找到合理、平衡的切入点,确定最佳方案,以优化设计为目的。

3.自由度大。相比较传统抗震设计刻板的被动状态,性能抗震设计可根据业主的要求确定目标,给设计带来新的动力。

(三)性能抗震设计目标

目标为在不同地震等级的作用下,建筑物结构能达到预期所应达到的水平。最大程度的在经济与结构可靠性上找到合理的平衡点。建立设计目标需要考虑场地、结构所需功能、建筑重要性、损失与重建等各方面的因素。

(四)设计设防水准

1.地震设防水准。抗震设计设防对象所选择的地震强度,直接决定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如何确定设防水准在基于性能抗震设计中有决定性的地位。应取决于优化后的经验基础上来确定并根据地震参数及烈度作设防水准。

2.结构性能水准。地震等级作用下对建筑物预期破坏最大程度。除了对主体结构破坏带来的损失有控制力外,还要注重对非主体、内设施的损坏的控制。因此,能兼顾主体、非主体结构破坏程度的结构性能水准才是合理、科学的。

(五)现行抗震设计局限性

1.现行抗震设计很少对建筑结构在地震发生时的性能进行评估,只是按规范标准设计。

2.业主与使用者并不了解所使用的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3.经济评估准则并没有在建筑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六)现行抗震设计理念存在问题

1.设计参数选择不当。我国现行抗震设计基于强度或承载力,但经实践表明建筑物结构的抗震不仅基于强度。

2.性能概念不明确。现行设计规范对多级设防的目标描述较模糊,业主追求最经济的方案,设计人员追求单纯的重力承载,基础未能处于科技的评价之上,导致面临地震时损失的加重。

3.损失控制不力。现行设计理念除了重视主体结构损坏造成损失外,对非主体结构、内部设施损坏所带来的损失容易忽视。

4.刻板的规范标准。设计者走不出以往设计规范标准的条框,约束了设计人员的主动性。

5.设计方法的欠缺。现行的设计方法偏于保守,限制了新技术的应用。

二、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

(一)性能抗震设计阶段

1.概念设计。根据用途和业主的要求,合理确定设防目标,通过场地、建筑平面等进行初步设计。

2.计算设计。根据预定的设防目标,计算出能影响各类因素的抗震参数,参数与预定目标不符要及时修改,直至满足参数需求。以基于位移的抗震性能设计为例,主要包括步骤有确定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性能目标;根据初步设计,确定结构内的位移的极限值;通过等效阻尼比等各类等效数值,确定等效刚度;设计采用必需的构造措施;评价结构强度要求和变形能力。以严谨、科学、合理的态度进行评估,如计算阶段有不符合,则需重复计算设计步骤,以不断完善结构设计。

3.性能评估。通过各类的分析法得出设计结果来确定该建筑结构的性能。

(二)性能抗震设计方法

目前大致主要有:位移影响系数、能力谱、直接位移设计等方法。

1.位移影响系数法。基于结构性能设计方法,通过分析得出的最大期望位移值,利用等效方法、模态进行确定。以达到此系数的修正作用。此方法还存在着由于它是整体抗震评估方法,无法具体体现主要结构、楼层的损坏情况与抗震水准等问题。

2.能力谱法。1975年被提出,随后不断改进。能力谱设计是将能力谱曲线与地震反应谱转化而来的需求谱,进行比较来评估其抗震性能。此方法侧重对结构的实际性能进行验算、评估。另外,能力谱设计法比较适用于平面结构可简化且分布较均匀的结构,否将会产生不小的误差。

3.直接位移设计法。侧重于结构性能设计,概念简单,根据地震等级来预期位移计算,使结构达到预定位移。此方法也存在着只能从建筑结构材料的极限变化得到数值,而不能考虑到预期以外的强震效应的不足。

三、结语

建筑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是比较宽泛的体系,它是现行抗震设计的延续与发展,以结构性能分析作为基础,建筑物的性能目标以全面、科学的因素来确定,使建筑物在面对不同等级的地震时,能达到预期的抗震目标。与传统抗震设计相比,优点明显:基于性能抗震相较于以往更系统化;性能抗震设计的适应性、连贯性更好,应用意义更大;灵活性的加大,使设计人员能发挥创造性,增加对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应用等。性能抗震设计方法也需要解决一些设防水准数据化的划分,合理的参数取值范围介定等问题,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达到符合我国国情的设计规范。

参考文献

[1] 沈章春,王春凤.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理论与实用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34(3).

[2] 王涛.基于性能抗震设计与常规抗震设计比较研究[J].建筑与结构设计,2008,2(4).

抗震理念论文第4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抗震结构,抗震技术

 

2008年的汶川地震和2010年的玉树地震对中国来说无不是沉重的打击,不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更心痛的是有那么的生命离开了我们,这不得不让人们反思我们建筑的抗震设防能力。在地震中,几乎所有的建筑都倒塌了,相对于低层建筑而言,高层建筑破坏和倒塌的后果就更加严重。近年来国内国外高层、超高层建筑的高度不断攀升,就在2010年正式开放的哈利法塔的高度达到了惊人的828米,而且建筑的体型越来越复杂,不规则结构越来越多,这对于结构的抗震都是十分不利的。为保证高层结构的抗震安全,达到安全和经济的统一,有必要对高层结构的抗震设计、抗震结构和抗震技术进行探讨。

1.地震导致建筑破坏的原因

根据地震经验,地震期间导致高层建筑破坏的直接原因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地震引起的山崩、滑坡、地陷、地面裂缝或错位等地面变形,对其上部建筑的直接危害;

(2)地震引起的砂土液化、软土震陷等地基失效,对上面建筑物所造成的破坏;

(3)建筑物在地面运动激发下产生剧烈震动过程中,因结构强度不足、过大变形、连接破坏、构件失稳或整体倾覆而破坏;

2.建筑的抗震概念设计

所谓“建筑抗震概念设计”是指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依此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科技论文。

3.建筑抗震设计方法的发展过程

3.1、静力理论阶段

水平静力抗震理论始创于意大利,发展于日本,1900年日本学者大森房吉提出“震度法”的概念。该理论认为:结构物所收到的地震作用,可以简化为作用于结构的等效水平静力,其大小等于结构重力荷载乘以一个系数。

3.2、反应谱理论阶段

我国及国际上多数国家抗震设计规范本质上都采用了反应谱理论及结构能力设计原则。其主要特点如下:

(1) 用规范规定的设计反应谱进行结构线弹性分析。

(2) 结构构件的承载力是根据设计反应谱所作的结构线弹性计算通过荷载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后内力进行设计。

(3) 在早期方案设计阶段,结构体系、结构体型的规则性及结构的整体性满足规范的规定,以使结构能可靠地发挥非弹性延性变形能力。

3.3、动力理论阶段

1971年美国圣费南多地震的震害,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反应谱理论只说出了问题的一大半,而地震持时对结构破坏程度的重要影响没有得到考虑”,从而推动了采用地震加速度过程a(t)来计算结构反应过程的动力法的研究。此一新理论不但考虑了地震的持时,还更近一步地考虑了地震过程中反应谱所不能概括的其他特性。

4.高层建筑结构体系

设计地震区的高层建筑,在确定结构体系时,除了要考虑前面所提到的材料用量、建筑内部空间和使用的房屋高度等因素外,还需进一步考虑下列抗震设计准则:

(1)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力传递路线;

(2)具备多道抗震防线,不会因部分结构或构件失效而导致整个体系丧失抵抗侧力或承受重力荷载的能力

(3)具有必要的承载力、良好的延性和较多的耗能潜力,从而使结构体系遭遇地震时有足够的防倒塌潜力;

(4)沿水平和竖向,结构的刚度和强度分布均匀,或按需要合理分布,避免出现局部削弱或突变形成薄弱环节,从而防止地震时出现过大的应力集中或塑性变形集中。

在确定建筑方案的同时,应综合考虑房屋的重要性、设防烈度、场地条件、房屋高度、地基基础以及材料供应和施工条件,并结合体系的经济、技术指标,选择最合适的结构体系。

5.建筑抗震措施或设计

5.1、错开地震动卓越周期

一个场地的地面运动,一般均存在着一个破坏性最强的主振周期,如果建筑物的自振周期与这个卓越周期相等或相近,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就会因共振而加重。地震动卓越周期又称地震动主导周期。

从众多的地震倒塌建筑物中可以看出,建筑周期与地震动卓越周期相接近,是引起建筑共振破坏的主要因素和直接原因。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首先要估计地震引起该建筑所在场地的地震动卓越周期;然后,在进行建筑方案设计时,通过改变房屋层数和结构类型,尽量加大建筑物基本周期与地震动卓越周期的差距。

5.2、采取基础隔震措施

传统的抗震方法是依靠结构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来耗散地震能量,使结构免于倒塌,但由于是一种“被动防震”,就不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地震对建筑的破坏作用,是由于地面运动激发起建筑的强烈振动所造成的,也就是说,破坏能量来自地面,通过基础向上部结构传递。人们总结地震经验后发现,地震时结构底部的有限滑动,能大幅度地减轻上部结构的破坏程度。科技论文。

基于可动概念的基础隔震方案很多,主要有:(1)软垫式隔震。在房屋底部设置若干个带铅芯的钢板橡胶隔振装置,使整个房屋坐落在软垫层上,遭遇地震时,楼房底面与地面之间产生相对水平位移,房屋自振周期加长,主要变形都发生在软垫块处,上部结构层间侧移变得很小,从而保护结构免遭破坏。(2)滑移式隔震。在房屋基础底面处设置钢珠、钢球、石墨、砂粒等材料形成的滑移层或滚动层,使建筑物遇地震时在该处发生较大位移的滑动,达到隔震目的。(3)摆动式隔震。科技论文。摆动式隔震方式实质上是柔性底层概念的改进和引伸。(4)悬吊式隔震。这一隔震方式的构思是,将整个建筑悬吊在支架下面,避免地震的直接冲击,从而大幅度较小建筑物所受到的地震惯力。

5.3、削减地震反应——提高结构阻尼

为了提高结构阻尼,可以在结构上设置阻尼器,以吸收地震输入的能量,减小结构变形。台北101大楼在87~92楼安装了一个巨大的钢球风阻尼器,是世界上目前最大的大楼风阻尼器,它的球体直径5.5米,由四十一层12.5厘米厚钢板结合为球形,重量660吨,可以有效减轻由于飓风和地震所引起的震动和侧移。

为高层建筑提供附加阻尼的另一新途径,是利用主体结构与刚性挂板之间特殊装置的非弹性性能和摩擦。采取这一措施后,可以使阻尼比仅为2%的抗弯钢框架,有效粘滞阻尼比增加到8%或更多,从而使底部地震剪力和顶点侧移降低50%。

此外,通过采用高延性构件和附设耗能装置也能有效削减地震反应。

6.高层建筑抗震技术发展展望

未来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体型将更趋复杂,结构体系将更趋多样化。出于对建筑艺术上的要求,高层建筑的体型将会更为复杂和多样,许多高层建筑都是综合性的和多用途的,因此对建筑和结构必然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从结构体系上看,也决不会停留在原有的几种形式上,而会更好地满足功能和艺术上的需求,创造出新的结构体系。

参考文献

[1]刘大海,杨翠如,钟锡根.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谷连营,肖国梁.高层建筑抗震技术的发展概况.山西建筑,2006.8(15):50—51.

[3]王红霞.论高层建筑抗震概念设计.山西建筑,2007,12(35):74—75.

抗震理念论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抗震

一、抗震概念设计

建筑工程的抗震概念设计,换种说法就是根据基本的建筑设计原则和思路对具体的建筑工程进行工程布局并对细节的构造进行确定的过程,其设计的原则和思路是在长期的工作经验中形成的。在对抗震设计时对抗震的计算是不可或缺的,抗震计算的基础是概念设计。概念设计之所以在与抗震计算的比较中起着更重要作用的原因有三个,首先就是地面和地震的运动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其次就是我们还没有对地震时地面运动的复杂性有很确切的掌握,最后就是地震时的结构反应负责程度并没有在结构设计概念中充分的体现出来。所以,简简单单的靠着计算的结果就完成对建筑的抗震设计是不全面的,甚至是很危险的。抗震概念设计的基本原则是要注意抗震场地的科学选择,选择合适的结构抗震体系,选择合理的结构材料。

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措施

2.1 材料的选择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一般因地区而异,抗震建筑材料的选择一般要基于此地区的地震历史记录。由一个地区的地震历史记录可以得出科学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反映此地区建筑的抗震要求。建筑结构受材料的刚度和塑性的影响,一般来说,满足了基本的设计思路之后,质地轻的材料,抗震性能比较低。在东北,为了使建筑物达到一定的抗震效果,钢筋混凝土则是选择比较多的材料。伸缩缝的设计达到了很好的抗震效果,它一般为大型建筑物的抗震措施,主要是提高基础的稳定性。

2.2 隔震措施

一般情况下是根据建筑物的地理环境和建筑尺寸来抗振,隔震措施也是一种有效的抗震设计。隔震措施一般包括地基隔震、基础隔震、间层隔震和悬挂隔震四种。隔震措施的设置减弱了地震对建筑物的冲击,它们一般设置在建筑物比较关键的位置。

第一,地基隔震措施:沥青原料的隔震层是我国现行比较常见的隔震层。地基隔震层是缓冲层,因其位于建筑物的基础底部与土层相接触的位置,所以它能在地震时很好地吸收和反射作用力,从而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损害。科技在发展,相信隔震层的设计也会越来越完善。

第二,基础隔震措施:基础抗震一般包括混合隔震、基底滑移隔震和夹层橡胶隔震。基础隔震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防止地震由地基处向上蔓延,所以多层建筑一般都会采用基础隔震措施。一个建筑物的建设最重要的就是基础结构设计,上层建筑取决于基础,所以要很重视基础结构的设计。

第三,间层隔震措施:间层隔震设计的实施简单易操作,所以在早期建筑里间层隔震是比较常见的。间层隔震可以吸收地震冲击余力,减弱地震力的作用。

第四,悬挂隔震措施:这是应用于大型钢结构建筑中的抗震措施,而且抗震效果很好。悬挂隔震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建筑物的悬挂来达到隔震的效果。悬挂结构分为主体和子体,地震时,主体承受大部分的地震力来减少地震对子体的损害,需要介质传导的震力从而不能够传导,地震对上层建筑物的主体结构的损害就能有效的降低。悬挂隔震的隔震效果明显,也在逐步被投入使用中。在多次的实践和探索之后,悬挂隔震的设计思想将更加完善,建筑物的安全将得到有效的提高。

2.3 合理的建筑结构参数设计

(1)建筑结构靠的是延展性来抵抗地震作用对墙体的非弹性形变。所以在地震发生时,建筑结构的延性和建筑的结构有着同样的重要性。为了让钢筋混凝土结构能在地震发生时能够表现出良好的延性,就有必要在对其参数设计时将塑形变形重点集中在具有很好的延展能力的构件重,或者集中在容易保证良好延展性的构件中。建筑的参数设计是对地震作用下的房屋构件的响应计算,其中包含岁各墙柱梁板的承载力和变形等计算。

(2)在进行开市计算工作之前,要根据高层建筑的实际工况,确定合适的计算模型,特殊情况下能根据概念设计做相应的简化处理和计算。计算软件条件在输入时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规范和标准的规定进行,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可以做特殊的处理。在对结构复杂的结构进行变形和内力分析时,要采取两种以上不同的力学模型,目前常用的理论有两种,分别是主拉应力和剪摩理论。主拉应力理论主要用于砖砌体,剪摩理论主要用在砌块结构上。

2.4 通过效能减震设计来抗震

效能减震一般是通过效能器和阻尼器来达到抗震的效果,且效果显著。消能器能够消耗地震的能量,阻尼器能够吸收地震的能量,从而使建筑主体结构的安全性得到保障。效能减震的应用范围广,在新旧建筑中都可以应用。

传统的抗震结构体系是通过改变结构的刚度来达到抗震的效果。但该体系也有不足之处。第一:这种设计的结果是建筑断裂,但并不倒塌,所以它不适合用于有纪念价值的建筑、造价比较高的建筑和核电发电站等。第二:建筑物的断裂是非弹性形变,非弹性形变是不可恢复性形变,经过地震的建筑物发生非弹性形变,震后建筑物的修复将成为一大难题,若建筑物形变比较严重将不可能被修复,只能摒弃原建筑用更多的资金建新的建筑。随着时代的进步,高层建筑物越来越多,建筑物的抗震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抗震结构体系的缺陷表现出来,不能使建筑物达到一定的抗震标准。新型的效能减震设计,能够使建筑物的抗震水平达到标准,其应用范围广,抗震效果显著。

2.5 通过防止共振的抗震设计

两个物体的自振周期接近时容易发生共振现象,地震时,建筑物和场地发生共振,建筑物将很容易倒塌。所以要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就要防止共振的产生。建筑物的自振周期受结构的层数、结构类别和结构体系的影响,要避免建筑物和场地发生共振,就要使其的自振周期有所差异。所以要对这些影响因素做一些调整,来防止共振现象的出现。

参考文献:

[1]李军鹏,耿俊景.浅谈建筑结构抗震的概念设计.《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年18期

抗震理念论文第6篇

关键词:底部框架 上刚下柔 抗震 概念设计 规范

1、前言

根据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类结构将是大部分城镇居民使用房屋的主要结构型式。我国有南北二条地震带,大部分城镇又位于地震烈度六度及六度以上地区。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和地区,也是房屋倒塌致人伤亡、财产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底部框架结构的上下部位分别采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和结构型式,因此有显著的上刚下柔的结构特性。从近些年来国内外发生的多次较大破坏性震害统计分析来看,这类建筑物同多层砌体结构一样,所遭受到的震害最为严重。过去国外的一些专家学者曾经认为,在底层设置的柔性框架理论上可以减轻上部结构的震动,从而能降低其动力效应,但是在不长的时间里经多次地震震害情况分析,即将“柔性框架理论”否定。在美国、日本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的地震中,柔性底框结构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和倒塌;对于在同幢建筑物中上下层采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和结构形式,以日本最为典型,1995年日本阪神的地震中一部分这类结构的中间层遭到破坏倒塌。从震害的经验和理论研究都充分表明,底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不是合理的结构形式,因此重视底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2、对规范中的概念设计的认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进步,地震学科的理论研究得到迅猛发展和深化,为防止和减轻地震作用对建构筑物的破坏积累了大量的宝贵实践经验。尽管如此,由地地震有灾害性的罕遇特点,且能量巨大,难以预知,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成为人类难以掌握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我国从编制第一本抗震设计规范到现在,进行了若干次的修订和完善,现行的抗震规范中提出了一系列非常重要的基本要求,首先对建筑师提出了强制性要求:“建筑设计应符合概念设计的要求,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所谓的建筑抗震概念设计,就是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同时也对结构师提出了结构体系的强制性要求:“(1)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2)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3)应具备必要的抗震承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4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从国家的标准中强制性地确定了概念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地位。底部框架与框架、框架—剪力墙及钢结构相比,底部框架结构的上部砌体为混合结构,属脆性材料,强度低、自重大、刚度大(因为整个结构上的荷载是按刚度进行分配,所以承受的地震作用也大),从它的结构特点可看出,抗震性能与上述三种结构也相差很大。但是,它的底部框架比上部砌体自重、刚度相对又小得多的柔性框架,在地震作用时的加速反应谱非常复杂,比上述的单一结构型式更难以用量化指标来衡量;许多布置在城市繁华地带的建筑物的底部框架结构由于使用功能要求多样化,因此其平面布置也比较复杂,房屋的质量、刚度分布不均衡,在抗震设计时选取典型计算简图困难和不具有十分明确地震作用的传递路径,其计算结果也难以准确地描述实际地震作用情况。所以,在确定底部框架的建筑物抗震性能的复杂性时决定了建筑抗震概念设计,准确把握抗震设计基本原则在实际设计工作中的重要性,或者说,良好的建筑抗震概念设计是结构抗震性能的基本保证和主要抗震设计的有效措施之一。

3、对抗震概念设计的理解

(1)我国现有的各类抗震设计规范都是基于对是震害的不断认识、试验和理论研究的大量成果而提出的设防要求的,是地震工程科学应用在实践中的国家标准,所以,设计时必须严格按照现行的国家或地区的各类抗震设计规范提出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进行抗震概念设计,减轻地震灾害对建构筑物的破坏。

(2)当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复杂时,首先应根据抗震规范所规定的概念设计基本原则,判明各个计算单元在整个结构体系中所起的抗震作用,在布置时要适当加强薄弱区段的抗震性能,使各种抗侧力单元在平面上能够均匀地整体协调工作,避免在地震作用时出现较大的应力集中部位,造成建筑物局部的严重损坏。

(3)在建筑平面布置复杂时,结构应避免产生扭转作用。在平面布置时应合理地调整建筑物的质量和刚度的分布,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力对结构的扭转作用,使抗侧力构件不会因地震作用产生的扭转与水平地震力的耦合作用而发生剪切破坏。

(4)设计时应严格按照筑抗震规范的规定,控制建筑物底部框架结构的“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限值(m)”。而建筑物的底部框架结构地震时的震害直接与高度和层数成正比关系,层数越多,高度越高,则震害越严重;对于超限的建筑物的底部框架结构,虽然在地震研究的学术界进行广泛调查和研究,但是随着“超限”方式的多样不同,其抗震性能的量化关系也更加复杂。国家建设部已于近期颁发了超限建筑必须经过专家审查的部长令,因此,对于每一幢超限的建筑物的底部框架结构,在概念设计时更应采取有利的和有效的技术措施,确保其抗震性能。

(5)对于建筑物的底部框架结构的地震作用,抗震规范规定:“一般情况下,应允许在建筑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并进行抗震验算,各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应由该方向抗侧力构件承担”等。因此,对于建筑物的底部框架抗震设计的特殊性,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上下不同结构型式的合理联结,有效地提高结构的整体性和空间刚度,所以,贯穿概念设计的全过程就是保证结构的抗震性能。

鉴于建筑物的底部框架结构已经是一种较为不利的抗震结构形式,因此在复杂平面布置时,应避免位于同一抗震单元内采用两种不同结构体系,使其平面抗震性能分布又趋于复杂化,造成抗震不利的隐患。

参考文献

抗震理念论文第7篇

【关键词】芦山;汶川;抗震;概念设计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46秒,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我国历次大地震以后,都会总结出宝贵的经验。1966年邢台地震后,提出了“基础深一点,墙体厚一点,屋顶轻一点”概念;1976年唐山地震后,创造了构造柱和圈梁的结构形式;1988年澜沧一耿马地震后,修订89规范时,明确提出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三设防水准。2008年汶川大地震和2010年玉树地震后仍然采用“三水准”抗震理念,且结合这两次地震进行了2次重要的修订。业界认为建筑物的抗震就是要高度重视建筑抗震概念设计,这是科学的经验总结,也是目前国际地震工程界普遍认同的一种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念。

1、建筑抗震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是根据结构经历地震考验的经验总结或大型地震模拟实验的分析结果而建立的,有些规律是目前的理论分析和计算难以解释和计算的,是抗震计算的前提和基础,起着更为决定性的作用。

2、场地和地基

汶川大地震中,大量山体滑坡和崩塌、断层错动造成了大量房屋倒塌。芦山地震虽然没有大量出现此类情况,但在重建中应特别注意选址问题。

应根据工程需要,掌握地震活动情况、工程地质和地震地质的有关资料。对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作出综台评价,对不利地段,成提出避开要求。一般坚硬的场地土有利于抗震,软弱的场地土不利于抗震;岩石断层参与孕震;地下水位浅不利于抗震;饱和的砂土容易在震动时液化,使地基失效,也不利于抗震;容易产生滑坡、山崩的不稳定场地不利于抗震,应予以避开。

在单体抗震设计中,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上;同一结构单元部分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因为不同的地基有不同的卓越周期,其动力反应特性相差较大,对上部结构造成不利影响,应予以避免。

3. 建筑结构的规则性

芦山地震和汶川地震都出现了不少不规则建筑物的破坏,如图3和图4所示。

建筑的体型是建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抗震性要求,应尽量采用简单、对称的建筑形式,对于不规则的结构要采取相关的抗震措施。满足以下条件可按较规则结构考虑:

(1)平均对称简单,突出部分较短;

(2)立面轮廓简单,阶梯变化不超过一定比例;

(3)质量、刚度及承载力沿高度无过大变化。

4、非结构构件

非结构构件是指在结构分析中不考虑承受重力荷载以及风、地震等侧向力的部件,例如女儿墙、框架填充墙、内隔墙等。在地震中,这些构件或多或少参与工作,从而改变了整体结构或某些受力构件的刚度、强度和传力途径,将可能会产生出乎预料的抗震效应或发生不可预计的损坏。这些非结构构件在抗震设计时若处理不当,地震中易发生严重破坏或闪落,甚至造成主体结构的破坏。

芦山地震和汶川地震都出现了不少非结构构件的破坏,如图5和图6所示。

5、结论

只有在建立正确“概念设计”基础上并辅以必要的抗震计算而完成的抗震设计,才能使建筑物具有较可靠的抗震性能。因此,在芦山地震灾后重建工程中应予以采用。

参考文献:

[1]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扎塞克著.贾凡译,建筑抗震概论[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6

[3]王冰.丁南,建筑抗震概念设计与设计规范的研究[J],河南科技,2011(3)

抗震理念论文第8篇

关键词:建筑 结构抗震

中图分类号:TU318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世界工程人员和研究人员对地震作用研究的深入,抗震理论研究的越来越完善,工程人员和研究人员对抗震设计的经验总结也越来越全面。同时,抗震设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更多的研究会专注于抗震设计。弹性理论分析已经相当成熟,现代的弹塑性分析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还有很多关键的问题尚未得到很好地解决,这也将是今后结构弹塑性抗震分析科研和工程实践的发展方向。结构的抗震作用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结构的抗震性能亟待提高,抗震理论分析亟待完善。

1 场地条件、土和地基的选择

在对建筑抗震场地的选择上,应该避开对建筑抗震不利因素的场地,不能在危险的地段进行建筑。当无法避开场地时,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考虑发生地震时因为场地的不利条件而间接的引起建筑结构上的破坏的原因,例如地基土的陷、沉、滑和发生地震时引发的地表错动和地裂等因素。当地基出现软如粘性土、液化土和土层的不均匀时,应该适度的采取措施,加强整体性。

2 建筑结构抗震的概念设计重要性

建筑结构抗震概念的设计首先就是必须要遵守正确的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思绪,尽可能的满足概念设计的要求。在这样的基础上,加上必要的抗震计算,抗震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计算是抗震的前提和基础条件,概念的设计和抗震的计算相比,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主要原因有:

2.1 地震及其地面运动的不稳定性

我国当代的科学技术水平受到限制,抗震计算的依据很难确定,地震发生时,震波根据震源传到地球表面,经过岩石的折射,在土层中进行非线性传播,这个非线性传播是非常复杂、多变的过程,造成地面的运动的不稳定。如美国一位学者曾经研究Elcentro台站上发生的15次地震记录之后指出,不同的震源所造成地震的加速度的差别很大。近些年来,我国发生的大地震,大多数已经超过了原定的设防强烈度,不同程度的造成了社会经济的影响和损失。

2.2 地震时地面运动的复杂性

地震发生时,地面运动一般分解为6个自由度,但是世界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记载最简单的地面运动记录。地震对建筑结构的破坏并没有记载,对于复杂的地表运动分量很少人会掌握。在目前的抗震计算中,只要根据最简单的水平和竖向方向进行计算,它与复杂的地表运动的作用有所差距。在地震发生时,不同地表运动可能会造成建筑结构的破坏的复杂性还没人掌握。

2.3 抗震计算对反映建筑结构破坏的复杂过程

在发生地震时,建筑结构的破坏是不断地在变化、改动、非线性的复杂过程,只要有结构和构建出现的裂缝的现象及其损害的程度的非线性变化,在建筑结构薄弱层容易出现变形或者转移而造成的建筑结构上的强度和内力的分布变化。不同构件的空间的作用和填充墙和其他的结构构件都会产生影响。现在的抗震计算理论和相关的计算程序这些影响都被忽略,造成某些建筑结构抗震计算分析的结果和实际的反差很大。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根据抗震的计算结果来完成建筑结构抗震概念的设计是片面的,可能还会不安全。只有建立正确的建筑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并且和抗震计算相结合来完成,才会使建筑结构具有一定可靠的抗震能力。

3、影响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几大因素

(1)抗震设计标准化

现阶段, 建筑结构中有关抗震设计的标准主要是根据国家针对各个地区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而展开的初步预测工作,进一步确定各个地区最基本的设防性能强度。设防性能强度的确定一直都是设计抗震标准的主要参考凭证,换句话说,只有使得抗震烈度的测量预测愈加准确、精密,才可以确保抗震设计愈加标准化、科学性、正确。另一方面,建筑设计单位按照抗震设计的一切标准和工程项目开发商对建筑使用性能的主要要求,展开抗震设计工作,强化建筑物抗震设计烈度目标的实现力度,从而确保:设计烈度正比于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2)抗震设计合理性

抗震设计其实主要就是针对建筑工程的结构体系实施最合理、最科学的设计规划,并选择最适合工程施工的建筑抗震措施,进而确保整个建筑结构体系具有一定的抗震性能,使建筑在受到地震灾害威胁时屹立不倒,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人类的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物相比于普通建筑而言,对抗震设计标准有着更高的要求、规定,一般会选择所谓的“现浇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作为高层建筑物的首选结构类型。此类型建筑工程结构的强度较高,在强烈的外力作用条件下,一定程度上就可以维持整个建筑结构体系的平稳度,获得的抗震效果非常明显、高效。总而言之,建筑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规划的合理性基本确保了建筑工程优越的抗震性能。

(3)建筑施工质量合格度

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对建筑物的使用周期及性能有直接的影响,受地震强烈振幅波及影响,建筑物稳固度偏低,很难确保安全性,因此,必须要严格控制建筑物整体的施工质量合格度,精致规范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强化质量监督、管理与检验的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确保建筑物的抗震安全性能。

4 建筑结构抗震的概念设计主要内容

4.1 对建筑面布置的要求

建筑平立面布置应该符合建筑设计的理念要求,不能采用不合格的方案、不合格的建筑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上,要进行水平计算和内部的力度调整,对相对弱的地方采取抗震的措施。

4.2 在结构材料上的选择

在建筑材料结构的选择上,确定符合和建筑结构抗震的要求,采用什么样的材料,什么样的结构,在经济技术的条件上综合地选择确定。此时,建筑结构的延性强度都比较好,充分的发挥建筑材料的强度,提出了结构的主轴方向动力的特点,尽可能的减少房屋的中心。

4.3 地震的持续作用,带来的往复作用

地震发生之后,对倒塌的建筑物进行分析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地震的往复作用会破坏建筑的结构,而房屋的倒塌是因为建筑结构受到破坏,它的承载力体现在重力负荷上。安全的房屋建筑结构体系是层层设防的,在地震发生时,所有能够抵抗外力的元件都在通力合作。把抗震的希望寄托在某个单一的构件上,是极其危险的,例如一个单一的框架结构,其中框架是唯一的抗外力构件,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我们可以利用梁变形中所消耗的能量,是框架到第二防线。适度的处理建筑结构中构件的关系,并且形成多条防线,是增加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的有效措施。

总结

地震的发生是种自然的现象,为了减少对人类的伤害,这就要求建筑结构的工程师们根据抗震的规则并且运用好建筑结构抗震概念的设计,做到结构功能和外部的条件保持一致,充分的发展先进的建筑结构抗震的概念设计理念,并与经济协调发展,更好的对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进行解决处理,利用定量的计算方法对建筑进行抗震的数据分析。客观事物的多样性,都在不断的变化与发展,随着事物认识的加深,概念理论也在发展,这对我们做好建筑结构抗震概念的设计有着深远的意义与影响。

参考文献

[1]任峰,方鸿强,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的几点思考,第二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2009,

[2]张宁,基于性能的既有砌体结构加固改造与优化研究,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2009

[3]吴辉琴,刘齐茂,刘岩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建筑科学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