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复习教案

复习教案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1 16:24:46

复习教案

复习教案第1篇

宜以“探究教学”作为本专题内容教学的教学模式,通过师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课题),进行理论探究和实验探究,最后获得知识和结论,从而解决问题(课题),是一种学科内综合的课堂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注重了师生的互动和学生的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从氯气的制法迁移应用设计溴的制取,并从氯气能将Br-、I-氧化为单质Br2、I2的性质设计溴和碘的制备。

(2)学会加碘盐中碘酸盐的鉴别和定量测定原理。

2.能力目标

(1)综合实验能力(溶解、蒸发、过滤、蒸馏、萃取、分液、气体制备、滴定)。

(2)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能在较复杂情境中找出与问题有关的信息,提出问题、设计解决方案。

3.情感目标

(1)建立物质二重性的观点:缺碘和过量碘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2)在实践(实验)活动中,体验合作并分享成功。

三、教学重点

(1)溴、碘单质实验室制备的设计

(2)加碘盐中碘酸盐的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的实验设计

四、教学难点

(1)溴、碘单质实验室制备的设计

(2)加碘盐中碘酸盐的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的实验设计

五、教学媒体

投影仪和有关实验仪器

六、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展示一幅大海图(上写大海啊,母亲!)

教师导语:

有人说大海哺育了生命,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学生简单讨论后,教师略为点评。

展示表格:

海水中元素组成与古今人体中所含元素对照表。

教师:

可见海水中元素的组成与古今人体中所含元素的成分相同,且含量相关不大,这是生命来自大海的一个重要证据。从海水中含有的元素可知,海水是无机盐的宝库。

一、卤素单质的制备

问题1、如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能否采用将海水蒸干来制得较纯的食盐?

师生讨论归纳:

食盐

海水(蒸发、浓缩、结晶)

食盐

展示我国古代煮盐图。

问题2、如何从食盐制取氯气?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师生讨论归纳:

工业制法:2NaCl+2H2O2NaOH+Cl2+H2

实验室制法:2NaCl+MnO2+2H2SO4Na2SO4+MnSO4+Cl2+2H2O

问题3、如何由溴化钠晶体制取液溴?

师生讨论归纳:

工业制法:2NaBr+2H2O2NaOH+Br2+H2

实验室制法:2NaBr+MnO2+2H2SO4Na2SO4+MnSO4+Br2+2H2O

问题4、用上述第二种方法制备单质溴,请设计一个实验装置。

师生讨论归纳:

根据下图实验,填空和回答问题:

(1)烧瓶中所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装置(Ⅰ)的烧杯中冷水所起的作用是______,装置(Ⅰ)的烧杯中液体的作用是_______。

(2)进行此实验时,烧瓶内的橡皮塞最好用锡箔包住,用橡皮管连接的两玻璃管口要相互紧靠,这是因为_______。

(3)装置(Ⅱ)烧杯中使用倒置漏斗可防止液体倒吸,试简述其原因。

(4)为防止溴蒸气对橡胶的腐蚀,装置可作如何改进?

ⅠⅡ

问题3、海洋中的海藻和海带能从海水中富集碘元素,如何从干海带中提取碘晶体?

师生讨论归纳:

残渣

干海带海带灰海带灰悬浊液滤液(含I-)含碘的水溶液含碘的有机溶液晶体碘。

萃取,分液蒸馏

思考问题:

(1)上述实验中用到那些仪器?

(2)萃取剂要满足的条件是?

(3)如何进行萃取和分液操作?

(4)本实验的蒸馏中为什么用水浴加热?

二、加碘盐中碘酸盐的鉴别和含量测定

问题4、食盐为什么要加碘?加碘是不是越多越好?

呈现资料:

碘有极其重要的生理作用,人体中的碘主要存在于甲状腺内,甲状腺内的甲状腺球蛋白是一种含碘的蛋白质,是人体的碘库。人体缺碘,甲状腺就得不到足够的碘,要形成甲状腺肿(大脖病),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碘的地区,全国有4亿多人缺碘,碘缺乏病给人类的智力和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妇女严重缺碘,征聘的小孩身体矮小、智力低下、发育不全、甚至痴呆。1991年,我国政府向全世界做出了庄严的承诺“到2000年在全国消灭碘缺乏病”。

人体一般每天摄入0.1mg—0.2mg碘就可以满足需要,通过食用加碘盐是消除碘缺乏病的重要方法,并不是摄入的碘越多越好,过多的碘也是有害的,易造成甲状腺功能的减弱,得甲状腺肿。

问题5、食盐中加入的碘的成分是什么?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

碘晶体(I2)

大胆猜测碘化物(KI、NaI)

碘酸盐(KIO3、NaIO3)

1.检验是否含I2的实验方案:

(1)溶于水所得溶液是否有黄色?此法若I2含量很少可能观察不到。

(2)溶于水所得溶液中加入CCl4振荡,CCl4层是否呈紫红色?

(3)溶于水所得溶液中滴加淀粉试液是否出现蓝色?此法简单又灵敏。

用(3)方法实验演示,结论不含I2。

2.检验是否含碘化物的实验方案:

溶于水在所得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是否产生黄色沉淀?(此方法中生成的AgCl沉淀会对AgI沉淀中观察发生干扰)

(2)溶于水在所得溶液中滴加氯水和CCl4,CCl4层是否呈紫红色。

取NaCl溶液和NaCl与KI的混合溶液中分别滴入AgNO3溶液,模拟Cl-存在时对I-鉴别的干扰。

用(2)方法实验演示,结论不含碘化物。

3.检验是否含有碘酸盐的实验方案:

溶于水在所得溶液中加入KI溶液和几滴淀粉溶液,然后滴加稀硫酸,观察溶液是否变蓝色。

实验演示,结论含有碘酸盐。

投影展示一包加碘盐,阅读包装袋中的说明。

问题6、如何定量测定加碘盐中KIO3的含量?

准确称量一定质量碘盐,溶解配制成溶液,加入足量的碘化钾溶液和稀硫酸,然后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碘。

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

I2+2Na2S2O3==2KI+Na2S4O6

实验演示,含碘量的定量测定。

2001上海:30.为了预防碘缺乏病,国家规定每千克食盐中应含有40~50毫克的

碘酸钾。为检验某种食盐是否为加碘盐,某同学取食盐样品428克,设法溶解出其中全部的碘酸钾,将溶液酸化并加入足量的碘化钾淀粉溶液,溶液呈蓝色,再用0.030mol/L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用去18.00mL时蓝色刚好褪去。试通过计算说明该加碘食盐是否为合格产品。有关反应如下:

IO3-+5I-+6H+=3I2+3H2O

I2+2S2O32-=2I—+S4O62-

扩展:

化学放大:对微量的碘化物可利用“化学放大”反应进行测定。其步骤如下:在酸性介质中先用过量Br2将试样中的I-定量地氧化成碘酸盐,加热除去多余的Br2后,加入过量的KI。用CCl4萃取生成的I2(假定萃取率为100%)。分去水层后,用联氨(N2H4)的水溶液将I2反萃取至水层中(N2H4+2I2=4I-+N2+4H+),再用过量的Br2氧化,除去多余的Br2后,加入过量的KI,酸化,以淀粉作指示剂,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I2(I2+2S2O32-=S4O62-+2I-),求得I-的含量。

(1)写出上述过程中未给出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根据有关反应的化学计量数,试分析经上述步骤试样中1molI-所消耗Na2S2O3溶液的物质的量为多少?

(3)若将上述“化学放大”法进行测定时,准确移取25.00mL含KI的试液,终点时耗用20.06mL0.100mol/LNa2S2O3溶液,请计算原试液中KI的物质的量浓度。

[小结:

本节课研究了氯、溴、碘的制备和加碘盐的定性鉴别和定量测定,从中我们要学会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方法,实验基本操作的组合和在新情境中知识的迁移。

复习教案第2篇

一直以来,高三的语文总复习都是在老师稍显枯燥和硬板式的讲解甚至是满堂灌中进行的。先不说老师讲的多纠结,就看学生昏昏欲睡的课堂表情,就能知道课堂复习效率的低下。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一种教学局面,要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来改变这种现状,确实值得我们思考。

语文学科以及高考的特点决定了高考总复习的繁杂,尤其是在基础知识方面,如果教师仅仅停留在讲解答案的层面,那整堂课就会在絮絮叨叨的对答案声中度过,加之学生的复习资料基本都配备了答案,教师再次的重复就会让学生感觉上课是浪费时间,漫不经心、昏昏欲睡是在所难免的。而进入到阅读部分的复习,各个知识点的专业注解又显得特别抽象,难以让学生理解,如果教师这个时候只是照本宣科,而不通过自己教学语言的再加工对考点进行通俗易懂的梳理和讲解,那学生也只能是在浑浑噩噩中弄个似懂非懂,最后在考试当中依然无从下手,体现不了总复习的效果。

针对这些情况,笔者做了学案式教学的尝试,取得了一定效果。学案教学,其实大家并不陌生,学案教学是以学案为载体,学生依据学案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的教学活动。它的功能是: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确保学生学习中主体地位的落实,实现学生学习的最大效益,最大限度地为师生“互动—探究”提供课堂时空。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很多教师忽视了学案教学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学案”本身。学案的编写必须根据学生平时试卷答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再结合所复习的考点本身的知识进行针对性的编写。比如在字音这个专题的学案编写中,就要考虑将学生考试中最容易判断错误的多音字、异形同音字等进行归类,然后在课上的前二十分钟让学生先做,做完后马上公布答案,而非讲解,让学生在已经归类的情况下做出自己的总结,然后上台进行成果交流,教师再加以适当的小结。这样一来,就将传统的教师一言堂转变成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体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激发了他们上课的热情。而这样的转变的成败绝对在于教师对学案的认真编写,如果还是像以前一样随便发一张卷子让学生做,没有针对性,学生做完之后只是傻等着教师念答案,那整堂课的效率就极其低下,并且学生过不了多久就会将知识点淡忘。再比如小说阅读的专题复习,教师首先要明确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主题、表达技巧等考点在高考试题中的具体呈现形式,然后根据这些考点进行系统考点学案的编写,让每一个学案都成为学生小说阅读答题的模版。同样在课上先让学生试做,然后通过投影或学生板书的形式将学生的答案呈现出来。教师再根据考点的答题规律进行总结式的讲解,同时也将该考点的知识要点通过具体题目的形式进行了总结。这样一来,学生既通过做题明白了自己答题存在的问题,又通过做题学会了该考点的基本答题规律,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这一效果的取得,同样取决于教师编写学案的针对性和系统性。

因此,笔者认为,在高三总复习的课堂上,学案式教学是赢得教学主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复习效率的最佳教学方式,而要想完全实现学案教学的优良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在“学案”上做足功课,让真正精彩的、高效能的学案成为学生攻城拔寨、斩获高分的制胜法宝,也只有拥有这样学案的学案式教学才能在高三语文总复习中赢得一片灿烂的晴空!

复习教案第3篇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03页内容,第104页~105页1、2、3、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等图形变换的特征;学会运用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进行图形的变换。

2.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感受数学的美。

4.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讨、交流、反思的意识。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进行图形的变换,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整理复习了图形的认识与测量,这节课继续整理和复习图形与变换的知识。(揭示课题)

二、回忆整理,再现旧知。

1.欣赏图案:(出示课件)小精灵:“同学们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漂亮的图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显示五个图案,分别为人教版“课标”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科书第3页的京剧脸谱、第6页的紫荆花图案、第7页的花边图案,天安门图案、第五个图案是三个模样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奥运福娃,依次从小到大排成一排。)

讨论交流:你们能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一下,在这些漂亮的图案中,发现了哪些数学概念?(同桌同学互相交流,教师巡视,适当参与学生活动)

反馈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演示动态课件)

生1:花边图案是其中一个图案连续向右平移得到的。

生2:京剧脸谱是经过轴对称变换得到的。

生3:天安门城楼的图案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生4:紫荆花的图案是其中一个花瓣绕中心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的。

生5:三个大小不同,模样相同的奥运福娃是按比例放大缩小后得到的。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平移、轴对称、旋转、放大与缩小

提问:誰能说说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六年的学习,学生已在不同学段学习了图形变换的知识,所存在脑子中的也是一些零散的记忆,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案素材,分别出示5幅观赏性强,并藏着不同的变换特征的图案,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在欣赏图案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再现,避免学生空想,不仅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体会图形的变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对小学阶段所学的平移、轴对称、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系统地进行整理。在此过程中,感受我国的民族文化。)

三、综合运用,复习旧知

欣赏课本第104页板报花边图案。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这些图案大多是设计师们设计的,瞧,这是一位同学利用图形的变换设计的板报花边,仔细观察,你们知道他利用了哪些变换的知识吗?(出示课件)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适当参与学生活动。

反馈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演示动态课件)

生1:他利用了平移的知识,把第一个图形连续向右平移5次就得到了这一排花边。

生2:他利用了旋转的知识,首先在竖直方向,从上至下依次画好三个不同大小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再将这一组三角形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旋转45度7次就得到了这个图案。

生3:旋转的每一组三角形是依次按比例缩小排列的。

生4:旋转的每一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生5:其中的每幅图案是大小不同的三个正方形绕中心点旋转得到的。

小结:这个板报的花边是综合运用了图形变换知识进行设计的。其实人们在生活中利用图形的变换可以设计出许许多多漂亮的图案,让我们至身于这缤纷多彩的世界之中。

(设计意图:在上个环节中将所学图形变换的知识一一再现,回顾特征,这个环节中充分利用书上提供的板报花边图案,呈现的是图形与变换内容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独立观察思考,小组合作交流图形变换的过程,并借助多媒体进行验证,发现这个图案综合运用了平移、轴对称、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知识,从整体上进一步掌握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等图形变换的特征,再次感受到这些变换的魅力所在。)

四、巩固提高,拓展思维

1.做一做。

要求:仔细观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想法。

2.练十第1题。

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汇报。

小结:有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只有一条,有的不只一条。

3.练十第3题。

要求:先独立想一想,如果还不能解决,在小组内可以利用学具转一转。(教师巡视、指导。)

反馈: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反馈

(设计意图: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空间感较弱的学生通过学具的操作和多媒体课件的演示,知道旋转可使一个平面图形变成立体图形,切身体会到变换的趣味性和数学的好玩,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悟。)

4.练十第6题。

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汇报时请学生演示是怎样画

的。

五、小小设计家。

师:今天要请你们当一回小小设计家,利用图形的变换来设计一些你喜欢的

图案,请同学们分小组选用学具开始设计,完成之后将你的设计方法说给小组的伙伴听听。

学生在小组内活动,教师巡视参与学生活动,并及时交流。学生作图后展示作品,并张帖在黑板上全班欣赏交流。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是现代素质教育的追求,也是成功学习的内在规律。本堂课最后,设计一个小小设计家的环节,把本课所复习的知识融入到生动有趣、乐此不疲的设计图案当中,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在活动中一方面加深了对图形变换知识的认识,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图形的变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领会数学的神奇与玄妙。)

六、评价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如果有,把你的收获写下来和这节课的作品一起存进成长记录袋中。

复习教案第4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己整理,使学生掌握整理复习的方法,发现10以内的加法表的规律,提高计算速度.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勤于探索和相互合作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明天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举行一场数学竞赛,长颈鹿裁判听说同学们昨天回去写了那么多的加法算式,想把这些算式作为竞赛题,你们高兴吗?不过,长颈鹿裁判可是个特别认真的裁判,他可不喜欢杂乱的东西,他要从中挑选最整齐有序的一组题作为竞赛题,你们有信心把自己组的算式卡片整理好吗?

二、活动一:讨论整理的方法.

教师:这么多的算式要整理,我们从哪儿入手?怎样整理?

三、活动二:引导学生对所写的算式进行整理

(一)按得数分别是10、9……0进行分类.

教师:长颈鹿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组试题夹,请你们小组合作把这些加法算式卡片分分类、整理整理,得数是几的算式就放入几号试题夹中(每个试题夹中的算式竖着排列开)

教师:看一看,你们组的算式写全了吗?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

(二)把算式顺序整理按一定的排列

教师:同学们,你们是不是觉得这些算式还是没有一定的顺序,有些乱,我们能不能把每个试题夹里的算式都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整理好呢?

1.学生继续整理,使算式按照自己喜欢的顺序排列.

2.排列情况:

第一种:第一个加数从大到小排列

第二种:第一个加数从小到大排列

四、活动三:通过全班交流,得到10以内的加法表

(一)展示几组有代表性的整理方法.

选几组有代表性的整理结果进行投影展示,并让该组的同学介绍一下是怎么整理的.让学生明白可以有不同的整理方法.

(二)通过全班交流,得到加法表,展示给学生.

五、活动四:让学生独立观察加法表,找规律

教师:我们在帮助长颈鹿整理竞赛题的过程中,复习了知识,并整理得出了10以内的加法表.同学们仔细地观察一下,这张表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你发现了什么?

1.认真观察、独立思考.

2.同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3.找几个小组汇报观察的结果.

横着看,同一行的算式,第二个数都相同,第一个数依次小1,得数也依次小1.

竖着看,同一列的算式,得数都相同.第一列得数都是10,第二列得数都是9……

斜着看,同一斜行的算式,第一个数都相同,第二个数依次小1,得数也依次小1.

……

六、活动五:加法表的应用

教师:我们已经整理出了10以内的加法表,如果现在再让你们写10以内的加法算式,你能不能写得又快又全?说一说,怎么写才能既不漏掉又不重复?

做游戏:找朋友

游戏者每人发一张数字卡片,卡片上的数字相加得10(9,8)的两人将成为朋友,看谁能迅速地找到自己的朋友.看看谁的答案多.

七、活动六: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感受,说一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教案点评:

以帮助长颈鹿整理数学竞赛题的形式,激起学生复习整理的兴趣,同时也渗透了乐于助人的思想教育。由于是第一次进行整理,完全放手对学生来说有很大难度,于是采用了引导学生先按得数进行分类,然后再排序的方法,这为下次能够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整理减法表及20以内加减法表提供了方法。对学生在整理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的排列方法都进行了展示,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整理的,通过这种相互交流,让学生体会到整理结果的多样性。后来在加法表的应用方面,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说一说如果再写10以内的加法算式,怎样才能做到既不重复又不漏掉,学生说出了要按我们刚才发现的这些规律来写,这样一方面是引导学生要充分地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另一方面是可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

探究活动

找朋友

游戏目的

使学生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法.

游戏准备

1.若干套1到9的数字卡片.

2.每次游戏前发给每个学生1张.

游戏过程

1.把几套从1到9的数字卡片分别发给全班同学,戴在胸前.全班同学围成一圈做丢手帕的游戏,捉到谁,谁就站在圈中央找出自己的朋友来搭救自己.

2.数字凑成10才能做朋友(可以是两人做朋友,如7和3,也可是三人做朋友,如2,4和4,还可以是四人、五人……做朋友),朋友越多越好.

复习教案第5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初中;地理复习课;运用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和不断深入,很多新型的教学模式也应运而生,案例教学法就是其中的一种。案例教学法具有趣味性、形象性、针对性的特点,将其应用到初中地理复习课中,可以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从而提高地理复习效率。

一、在初中地理复习课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意义

教学案例就是教学素材,主要为了呈现相应的教学内容,在初中地理复习课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加强学生对相关地理教学知识的记忆。教学案例中包含基本的地理原理和一般的地理知识,能将地理特征和地理规律很好地体现出来。教学案例的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多样性,既有特殊、一般、综合的地理情境,还包括区域、世界、人文、自然等地理情境。除此之外,教学案例的呈现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有景观、数据的,还有图像、文字的等。在地理复习课中应用地理教学案例,可以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来。充分体现师生互动、教学互补的原则,从而优化复习效果和教学过程,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在地理复习课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个人自信心,而且还能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查漏补缺,找到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完善,为学生的全面高效复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案例教学法在初中地理复习课中的运用策略

1.选择有效的教学案例

复习教学不同于新课教学,新课教学是为了给学生传授新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地理水平,而复习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学生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和补充。前者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而后者要遵循详略得当的教学原则,对重要的内容要多花些时间复习,对不重要的知识点可以采取一带而过的方式进行复习。这样可以实现课堂教学时间的最大化利用,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地理复习效率。因此,在初中地理复习课中,地理老师引入的教学案例要具有针对性,不要繁琐复杂,也不需要面面俱到,而是要能突出重点内容。例如,在复习“城市的区位因素”这一节内容的时候,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对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有了大致的了解,其中包含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比如气候、地形、宗教、军事、交通、资源和政治等。这些不同的因素对城市区位有着不同的影响。地理老师可以结合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譬如地形、气候等,引入相关的教学案例并对其具体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而对一些次要的影响因素如政治、宗教等则稍稍带过。这种复习方式不仅可以节约教学时间,还能提高地理复习效率。

2.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

科学的教学方式是保证地理复习取得实效性的前提和基础,除了要选择有效的教学案例,地理老师还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需求以及教学目标等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这是保证地理复习效果的决定因素之一。例如,在复习“地球和地图”这节内容的时候,地理老师首先要仔细研究教学目标,再围绕教学目标制订合适的复习方式。本节内容的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经纬线的概念和特点,同时还要学会划分经度和纬度以及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此外还要掌握经纬线的分布规律。这既是本节内容的教学目标,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内容,很多学生在本节内容的学习过程中都感觉十分吃力。针对这一状况,地理老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复习。首先将全班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然后引入教学案例,让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和交流。因为前期已经学习过该节内容,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学生在相互交流和讨论中可以畅所欲言,既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又能有效吸取别人的观点,从而提高复习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3.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地理复习与地理新课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地理老师要认识到地理复习的教学特点,地理复习主要是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因此,在引入教学案例之后,老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针对性评价,既要重视评价结果,更要重视评价过程,让学生对自己的复习情况有一个全面详细的了解,找到自己学习中的短板,从而加以改进,达到提高复习效率的目的。综上所述,在初中地理复习课中应用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理解和巩固相应的教学内容,既能加强学生的理解,又能强化学生的记忆,从而提高地理复习效率,为学生地理成绩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式如.案例教学盛行中的反思:以地理学科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4):20-22.

[2]钟紫峰.初中地理的案例教学[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1):35-36.

复习教案第6篇

一、教学背景分析

【学情分析】

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去收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知识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让学生亲历完整的数学学习过程,触摸数学鲜活生动的生命脉息,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得到发展。利用已有生活经验,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对周围物体的研究,对掌握的平面几何图形知识进行复习,利用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平面几何图形之间的联系,理清各个图形间的内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发展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是这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对以往教学情况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以往,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基本上是根据教材的内容和要求,因循教材,教师再补充一些新资料,以教师讲授、讲解为主,学生不是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而获取知识,而是在教师指引下,通过观察得出结论。即使是做实验,也只是机械地按教材的要求操作一次,毫无自己的思考。这样的教学,看起来是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但学生对知识的形成没有亲身的体验,只是在被动接受和理解他人的经验,并机械记忆文本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学习过程,疲于跟紧教师的思维。这样的认知,显然缺乏深刻性。因此,在进行“平面几何的复习”这节课的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不为教材所束缚,大胆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尽量给予学生操作实践的机会,提供丰富的材料,使学生可以亲自进行实验,体验成功和失败。

【分析】要想做好教学设计,就要研究学生。所谓研究学生,是说教师在考虑如何“教”的时候,还要考虑学生在学习中,在接受这个训练中会出现什么问题,思路的走向会是怎样的,如何“学”是最有效的。教师如果只从自己的经验、好恶去考虑,就很难有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多地把书本知识转化成适合学生探讨研究的素材,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中来,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促使学生逐步从“学会”到“会学”,最后达到“好学”的境界。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改变以往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的教学互动,寻求建立一种有效的双向或多向的师生教学互动。教师应该做的是如何使各种互动方式有效地运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通过学生收集资料的活动,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学习,并学会整理、归纳、检索信息资料,通过对模型的设计,培养合作意识,增强合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分析

通过图片的收集,感受生活中的平面几何图形,学生能够掌握所学平面几何图形的特征,掌握几何图形之间的联系。小组合作学习,设计“我心中的别墅”,学生能够掌握所学平面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方法并进行熟练计算。

通过对“我心中的别墅”模型的制作,学生在探寻平面几何图形之间的联系中,构建知识网络,发展空间观念,并学会如何合理使用材料。

通过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本课的重难点是:建立平面几何图形之间的联系,理清各个图形间的内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发展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强合作交流,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思维得到锻炼,情感得到体验,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分析】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制定课程目标要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合理、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使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落实。课前准备中利用生活经验,从学生生活中的图形入手,认识图形与我们生活的密切性,让学生感受到图形给生活带来丰富多彩的景象;教学重难点的设计比较恰当,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高年级段,正是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要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学习特点,对“别墅”的设计更是有效激发学生创作的源泉,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并获得有效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思考问题,学会合理使用教师提供的制作材料,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对空间观念的培养。

三、学习准备分析

课前指导学生预习探究:让学生利用优盘或邮箱、博客在学生机上出示收集的图片,感受生活中的平面几何图形。通过网络媒介,小组合作完成“我心中的别墅”的设计方案。

【分析】小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历,有些知识学起来感到吃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这些知识之前,组织学生参观或收集生活中相应的数学素材,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把课本中的一些新授知识转化成“玩耍”活动,营造这样的氛围以适应和满足儿童的天性。通过把课本中的新授知识转换成“玩耍”活动,不仅使学生心情愉快,而且还能从“玩耍”中自觉地探求有关知识、方法和技能,使“玩”向有收益、有选择、有节制、有创造的方面转化,所以玩的过程也是一个体验学习的过程。教师在课前作为预习和学习准备,引导学生课前做些学习准备工作,这种学习方式在小学高年级采用能够引导学生学会一些有效的研究方法,这些研究方法的获得在以后的学习中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课前学习准备的环节是潜移默化引导学生习得学习方法的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操作,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实践知识,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多让学生动手操作,营造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体验学习的一种方式。

四、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利用优盘或邮箱、博客在学生机上出示收集的图片,感受生活中的平面几何图形。

教师出示收集的图片,学生再次感受生活中的平面几何图形。

从学生、教师收集的图片中抽象出平面几何图形。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联系生活,使学生明白,数学是有用的,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促使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生活问题。)

(二)自主学习,尝试练习

学生利用画图软件画出学过的平面几何图形。

展示学生作品,学生之间互相说一说这几个图形的特征。

师生评价:选择(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一些图形,教师及时反馈信息。

(设计意图: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绝大多数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在教学中,教师只要把教材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离不开生活,体会到数学的用途,才能很好地把数学与生活挂上钩,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这对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探索意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学生在局域网上浏览教师提供的网页,在互联网上查找复习内容进行复习。

学生小组内交流,利用教师提供的硬纸板材料完成别墅模型的制作。

要求:根据模型制作比例,计算大约需要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

(设计意图:学生在亲手制作的过程中复习了很多知识,既复习了计算,又复习了比例尺的知识,同时还应用了图形面积计算公式,而在设计过程中还注意到各种图形的特征在生活中的巧妙应用。这样复习起来就显得很轻松了,原本感觉枯燥的知识,学生对答如流,并且还随时向教师提出了许多超出本节课内容的问题。正是学生有了这些亲身体验,学生上课时思路打开了,非常投入,热情很高,学习起来感到特别轻松。)

(四)运用知识,思考问题

小组讨论:为什么生活中的易拉罐、烟囱等物体都设计成横截面是圆形的?(学生汇报,互相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分析、推理、估计、想象、整理,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数学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在探索中体验数学的巨大作用,成为学生认真学习数学的动力。)

(五)延伸与拓展

教师课后引导学生按照1∶1000的比例制作校园环境模型,计算出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大力提倡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在合作学习中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促进学生之间有效的沟通;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对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总体分析与建议

教学中教师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数学学科教学特点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有机整合,对教材进行了恰当的调整、补充和完善,教师能抓住知识的生长点,设计出几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并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研究时间和丰富的思考素材,使学生跃跃欲试,并有机会潜心思考,在思考中解决问题。从教学效果看是高效的、成功的。

除了对以上各环节的分析外,笔者认为还可以尝试以下的教学设计。

其一,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使每个学生都有事情做,注意生与生之间的互动、评价。确定每个小组不同的研究内容,要明确具体。加强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还应加强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训练。

其二,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因材施教。尤其是对于个别的学困生,在总复习阶段要加强辅导。

其三,由于本节课的教学采用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方式,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对教学内容、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等进行了变革。但是要注意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在关键地方还需要教师的引导点拨。

其四,教师还应该给学生提供课堂质疑的空间,让学生产生追根究底的想法,进行深入研究,提供给学生一些能够深入研究的话题,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动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研究的内容写成小论文、研究报告等,将自己研究的某一方面的内容,通过课上交流后,变成自己的研究成果,这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有一定的意义的。

复习教案第7篇

(一)拼音识字与写字

1、学会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学会拼读识字、词、句。

2、认识大、小写字母,熟记字母表,按顺序写出大、小写字母。

3、累计识字3000个左右,常用字会读、会写、能用(音、形、义结合) 4、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顺序,能初步体会汉字的书写(笔画、笔顺、结构、部首、偏旁)的匀称,整洁美观。

5、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运用字(词)。

6、学会(三种方法)、词典等工具书理解字(词)。

(二)词汇(成语、叠词、近反义词、相对词、多义词、对子、短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

1、重视词语的积累,能分类识记,理解运用。

2、能独立联系上下文(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并区别口语、书面语、褒义、贬义、表面意、喻意,多种意思的表达中正确运用。

3、初步了解关联词,能恰当运用在语言环境中。

(三)语句(名言、警句、诗词句、关联句、修饰句、改写句、扩充句、改病句、组句成段、给句加标点等)

1、能在语境中积累运用名言、警句,并理解关联句、修饰句、诗词句。

2、能恰当地改写句子,使句子具体生动,富有情趣。

3、能准确感悟句子,学会修改病句,理解句子蕴含着的意思。

4、能从句子中想像并运用音乐、图画等表达方式,体悟句子意境含义。

二、复习安排

三、复习题:

一)汉语拼音基础及提高

1、按字母表的顺序排列下列字母,并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大写字母。

t q r n m b l a h d ( )

2、将下列字母分类

zi ɡ yu w u ɑnɡ yinɡ inɡ ch chi

声母( ) 韵母( ) 整体认读音节( )

3、写出对应的大写小写字母

G( ) q( ) m( ) f( ) R( ) e( )

4、给带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舅舅(j ) 推举(j ) 蕃茄(q ) 缺少(q ) 供应(g ) 湖泊( o) 堵塞(s ) 广厦(s )

5、拼音写字组词

jiānɡ:( )要 豆( ) 冻( ) 边( )

chnɡ:( )实 ( )市 ( )现 ( )认 路( ) biàn:( )论 ( )别 ( )子 ( )更 ( )地 yōu:( )闲 ( )静 ( )愁 ( )秀 性命( )关 mù:开( ) 羡( )( )碑 ( )色 ( )捐

( )浴 ( )录 放( ) 和( ) 肃( )

jìnɡ:门( ) 洁( ) 寂( ) ( )赛 ( )然

环( ) 宝( ) 尊( ) 疾风知( )草

jīnɡ:( )彩 ( )莹 jǐnɡ:风( ) ( )察 pīn:( )凑 pín:( )困 pǐn:( )尝 pìn:( )请

shì:( )界 ( )样 ( )卷 形( ) 装( ) ( )言 ( )合 教( ) 解( ) 宣( ) jiǎo:( )猾( )幸( )洁 打( )( )纳( )健

6、读正确下列字,写出音节

拈( )轻怕重 丢三落四 瞠( )结舌 刚愎( )自用

辣( )椒 勉强( ) 宁( )愿 省( )悟

棘( )手 倔强( ) 安宁( ) 破绽( )

会( )计 邮差( ) 喝( )彩 的( )确

7、根据拼音在括号里选择一个正确的字或词画上“√”

shēnɡ(森 生 胜) xīnɡ qī(星期 新奇) fǔ(虎 斧 服)

8、读拼音、写词句、用标出整体认读音节

kānɡ kǎi kuí wú xiá xiǎnɡ ào mì zí xún

( ) ( ) ( ) ( ) ( )

kù’ ài pí ǎo tú àn lián ǒu jī

( ) ( ) ( ) ( ) ( )

xīn shǎnɡ ān wi chánɡ shì jiàn kānɡ yùe ěr

( ) ( ) ( ) ( ) ( )

yú l shū cài bài fǎnɡ wi xi mánɡ lù

( ) ( ) ( ) ( ) ( )

yōu lǜ diǎn zhuì yán jùn yún chn qīnɡ ch

( ) ( ) ( ) ( ) ( )

m fàn dān wù jiǎn yu miǎn lì jùn qiào

( ) ( ) ( ) ( ) ( )

qīnɡ xī biān jiānɡ duàn liàn là zhú yōu yǎ

( ) ( ) ( ) ( ) ( )

jīnɡ yínɡ shùn jiān táo y hǔ p là jiāo

( ) ( ) ( ) ( ) ( )

yí hu guān jiàn qíng xù zì hài fēng bēi

( ) ( ) ( ) ( ) ( )

bǎnɡ yànɡ zēnɡ yuán zhān yǎnɡ liú lǎn hú di

( ) ( ) ( ) ( ) ( )

xiōnɡ yǒnɡ png pài jīnɡ táo hài lànɡ bǐnɡ zhú y yu

( ) ( ) ( )

xiōng yǒu chng zhú diào bīng qiàn jiàn shǎng xīn yu mù

( ) ( ) ( )

guānɡ mínɡ lěi lu xīn yu chnɡ fú hū lún tūn zǎo

( ) ( ) ( )

xuě zhōnɡ snɡ tàn jū ɡōnɡ jìn cuì sǐ r hu yǐ

( ) ( ) ( )

zhǎn dīnɡ ji tiě jīnɡ chnɡ suǒ zhì, jīnɡ shí wi kāi

( ) ( )

yì sī bù gǒu guān yīn sì jiàn , rì yu rú suō

( ) ( )

二)、汉字

1、选择自己喜欢的汉字,规范整洁写在田字格上。(5个)

添 晰 疆 勃 试 寄 磊

序 率 蔑 幽 粼 忌 抑

2、先加偏旁构成不同的汉字,越多越好,再选一个组两个词。

直 ( )( ) 俞 ( )( )

颛 ( )( ) 每 ( )( )

逡 ( )( ) 肖 ( )( )

佥 ( )( ) 莫 ( )( )

3、写出带有下面偏旁部首的字,再选两个各组一个词。

门 ( )( )十 ( )( )

山 ( )( )疒 ( )( )

4、请在“”、“日”、“木”字上各添两笔,写出尽量多的不同的字。

5、选字组词

(暮 幕 慕 墓 摹)爱( )开( )扫( )银( )( )色降临

(燥 躁 澡 噪 造)( )诣 ( )音 洗( )干( )急( )暴( ) (练 炼)锻( )熟( )老( )提( )磨( )教( ) (在 再)( )接( )厉历历( )目( )所不辞 ( )三考虑

(仿 妨 防 访)( )碍( )备( )害( )造 ( )患未然

预( )拜( )模( )何( )明查暗( )

6、写出“1——10”这十个数字的大写汉字。

小升初语文总复习教案-汉语拼音和汉字-通用版││小学-旗下的小学(),为您免费提供小学语数英等各学科的海量教学资源:试题、试卷、教案、课件、动画课件、素材、作文、教学音视频和拓展资料等。充分满足您免费下载和上传各类资料的需求。

7、啄木鸟治病,改正广告语滥用成语的字。

百衣百顺( ) 随心所浴( ) 快治人口( )

骑乐无穷( ) 闲妻良母( ) 默默无蚊( )

爱不湿手( ) 有杯无患( ) 咳不容缓( )

别具衣格( ) 终身无汗( ) 口密腹健( )

一明惊人( ) 一写钟情( ) 燃煤之急( )

8、写出带点字的不同意思

东张西望( ) 张牙舞爪( ) 开张大吉( )

张灯结新( ) 张口结舌( ) 虚张声势( )

张皇失措( ) 张弓搭箭( ) 两张油画( )

丢盔弃甲( ) 甲天下( ) 甲骨文( )

9、下列汉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机械(ji) 惬意(xi) 省吃捡用 遵敬师长

B、萝卜(bu) 允许(yǒnɡ) 入场券(quàn) 阻塞(sāi)

C、苍穹(qinɡ) 娱乐(yú) 唇亡齿寒 拾金不昧

三)、词语

1、选择恰当的词填空,剩下的自己搭配好

民主 决心 力量 技术 榜样 团结 方法 友谊

树立( ) 增加( ) 提高( ) ( )

发扬( ) 改进( ) 增进( ) ( )

2、学习填空

“益”字在字典里查 音序, 部首,再查 画,字典里的注释:①好处;②更好;③有好处的;④增加。下面各句中的“益”分别是什么意思。

(1)养花,有益身心,胜于吃药。( )

(2)生日那天,我祝爷爷:福如东海,益寿延年。( )

(3)猫头鹰、燕子都是益鸟,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它们。( )

(4)人与动物、植物,甚至生活的环境的关系日益密切。( )

复习教案第8篇

1 设计思想

本复习教学中通过创设适当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提取、整合、运用相关知识信息去分析解决问题。问题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的源泉,本次专题复习通过巧妙设计问题的内容、形式和出现方式,帮助学生在探究中回顾旧知、发现新知;加强学生提取和组织脑海中原有的知识信息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运用相应育种技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感悟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图1)。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横向比较不同育种方式,以理解各种育种方法的目的、处理方法、依据原理和优缺点。

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信息提取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得到培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通过比较动植物育种问题上的具体操作过程,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3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教学重点是各种育种方式的目的、处理方法、依据原理和优缺点。

4 教学过程

4.1 联系实际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我国拥有全世界1/4左右的人口。然而耕地面积却只占全世界的1/10,因此,粮食问题是我国当前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如果你是这方面的策划者,你会从哪方面人手去解决这个粮食问题?

学生讨论结果: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粮食产量。

教师趁势引问:种植性状优良的作物是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粮食产量的一条重要途径,那么我们如何能够获得性状优良的作物呢?

学生回答:通过遗传育种,培育出性状优良的作物。

教师评价:同学们答得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生物的遗传育种问题。

4.2 横向对比探究,构建互动课堂

4.2.1 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

幻灯片展示问题一:小麦的高杆对矮秆是显性,抗锈病对易染锈病是显性,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2个纯系品种:高杆抗锈病(DDYr)和矮秆易染锈病(ddtt)。请设计两种育种方案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的新品种。

学生自主思考,积极地提取和组织脑海中已有的知识信息去分析问题,教师适当评价并引导指正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出现的失误和容易忽略思考的问题,如:

单倍体育种中花药离体培养产生的是幼苗还是配子?

单倍体育种过程有无种子的产生?

秋水仙素处理的对象为什么是幼苗而不是成熟植株?

秋水仙索处理的是所有的幼苗还是一部分幼苗(目的品种)?

单倍体育种的最终目的是培育出单倍体吗?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横向比较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说出两者的目的、处理方法、依据原理和优缺点。

这个环节通过展示典型问题情境,组织学生提取脑海中储存的知识信息去分析问题,以及引导指正他们在分析问题时的惯性失误,学生的思维被充分调动起来。

幻灯片展示问题二:现有黑色长毛兔(BBEE)和白色短毛兔(bbee),如何利用这两种兔子培育出能够稳定遗传的白色长毛兔(bbEE)?

学生的思维马上转移到问题―育种过程,想来个“依葫芦画瓢”,结果矛盾出现了。若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将黑色长毛兔(BBEE)和白色短毛兔(bbee)进行杂交,获得F。(BbEe)。对于植物而言,可采用自交的方法获得F2,并根据表现型筛选出需要的类型,将它们连续自交N代并逐代淘汰非目的性状个体后可获得纯系目的品种。然而,动物不能完成自交啊?若采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对于植物而言,可将F。代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因为已分化的植物细胞在离体等适当条件下可以表现出全能性。然而已分化的动物细胞一般不能表现出全能性,而且秋水仙素处理动物细胞也不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那该怎么办呢?此时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和兴奋,学习的激情很高,课堂气氛也将非常热烈。教师趁势建议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讨论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具体的方法是,获得Fl(BbEe)后,动物不能自交,但可以让F1(BbEe)中的雌雄个体间相互;获得F2,筛选出白色长毛兔(bbEe,bbEE)后,可以采取让这些白色长毛兔(bbEe,bbEE)与白色短毛兔(bbee)测交的方法,并根据后代是否出现性状分离,区分出白色长毛兔中的纯合体和杂合体,最终获得能够稳定遗传的白色长毛兔(bbEE)。

这一环节的教学,通过教师巧妙创设与学生原有知识信息发生“矛盾”碰撞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思维兴奋,同时也消除了学生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应该具体分析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

4.2.2 多倍体育种

幻灯片展示多倍体草莓、水稻、无子西瓜、小黑麦等图片,提出问题,与原物种相比,多倍体一般具有什么特点?展示普通小麦(AABBDD)和黑麦(EE)染色体组的组成,引导学生分析八倍体小黑麦(AABBDDEE)是怎么培育出来的?其中,秋水仙素处理的对象是什么,只能是幼苗吗?为什么需要对小黑麦(AABBDDEE)和黑麦(EE)杂交的后代用秋水仙素处理?如何判断生物是否可育?通过上述问题的讨论,使学生明白了多倍体育种处理方法,目的和依据的原理。之后,再引导学生讨论无子西瓜的培育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横向比较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的异同点,在比较中进一步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这两种育种方法以及提高运用相应育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2.3 诱变育种

幻灯片展示多种类型的太空椒图片,教师说明太空椒的某些性状是地球上原本不存在的,通过太空育种新出现的,并提问:太空椒的培育能用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或多倍体育种实现吗?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教师选择先让学生个别自主思考,然后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最后由小组代表总结发言进行班级交流。学生讨论结果:上述三种育种方式只能利用已有的基因的重组或改变原有基因的数量,但并不能创造新的基因和新的性状。教师趁势引导:那么,应该选择哪种育种方式才能培育出太空椒呢?从而引导学生说出诱变育种的处理方法、原理、目的和优缺点。

4.2.4 基因工程育种

继续引导探究,上述几种育种方法只能在同种生物中进行,如果要将一种生物的优良性状“移植”到另一种生物身上,该采用什么育种方式呢?展示抗虫棉图片和培育过程示意图,提出问题,抗虫棉是怎么培育出来的呢?从而引导学生对基因工程育种方式进行复习。基因工程育种的操作方法比较难懂,学生往往不能准确说出,教学中可以采取设计梯度性的问题串策略,引导学生分析,步步深入,终达本质。具体的,基因工程育种大体大包含哪几个操作步骤?如何获取目的基因?如何将目的基因与载体DNA重组?如何将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如何使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I-?经过转基因操作后的受体细胞都拥有目的基因吗?如何筛选出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可以通过什么技术将受体细胞培育成抗虫棉植株?上述教学在问题串的引领下,促使学生进行连续递进式的思维活动,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和方法,突破教学难点。在此基础上,组织基因工程育种的目的,依据原理和优缺点的教学就水到渠成了。

4.3 列表总结归纳,完善知识结构(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