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尔夫专业论文

高尔夫专业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2-28 15:52:01

高尔夫专业论文

高尔夫专业论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高尔夫专业 培养模式 改革创新 校企合作

改革是当前高等教育事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出入口,也是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当前,我国高尔夫市场发展迅速,高尔夫专业人才的缺口较大。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落实好高尔夫专业人才的培养,是高职院校高尔夫专业建设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对此,笔者立足于实际的调查分析,就高职院校高尔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出了若干的应对措施。

一、我国高职院校高尔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高尔夫也开始进入大家的生活视野。从调查发现,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诸多高职院校纷纷开设高尔夫专业。如下表1所示,是我国高校2012年开设高尔夫专业。但在高尔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诸多的问题,如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培养方式单一,等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高职院校高尔夫专业的建设,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难以支撑应用型人才培养。我国高尔夫行业的兴起较晚,高校在高尔夫课程的设置上,显然落后于高尔夫的发展需求。当前,我国诸多高职院校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开设有高尔夫专业,但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却显得僵化禁锢,无法支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无论是教学方案的制定还是教学方面的实践,在很大程度上仍处于不断摸索的阶段。

(二)人才培养方式单一,教育教学流于形式。毋容置疑,快速增长的经济,推动了我国社会的发展,诸如高尔夫这类的贵族运动也在国内兴起。但是,高职院校在高尔夫专业人才的培养上,人才培养方式单一,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与表面的色彩浓厚,对于高尔夫专业人才的培养极其不利。

(三)学科体系不完善,难以实现一体化教学。对于当前的高职院而言,高尔夫专业正处于发展阶段,学科体系建设仍不完善,尤其是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零乱的问题,导致课程体系以基础理论教学为主,缺乏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所以,学生缺乏一定的实践教学,是难以实现全面的人才培养计划。

(四)硬件设施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都是支撑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基础。所以,当前高尔夫专业发展滞后的很大原因,在于相关支撑力量与资源的缺失,以至于人才培养无法落实到位。与此同时,任课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水平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其自身的专业性也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

二、高职院校高尔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职院校正大力推进高尔夫专业的建设与发展,那么,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地契合课程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对此,笔者基于高尔夫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以创新高职院校高尔夫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推进专业课程改革,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的改革,很大程度上建立于先进的课程理念。所以,基于高尔夫专业的课程特色,以及整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应不断地优化专业课程理念,以更好地贴近专业的实际发展。与此同时,人才培养是全方位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这就强调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明确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学工”一体的培养模式,实现人才的全面培养。

(二)优化课程体系,形成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教学形态。无论是课程资源的整合,还是课程体系的优化,对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都至关重要。

课程体系的创新,在于如何兼顾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便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所以,在课程体系的优化过程中,无论是实践课程还是专业核心课程、公共课程,都应指向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更符合人才全面培养的目标定位。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为认真落实高尔夫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强化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转变当前流于表面的教学形态。在传统教学方式下,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对高尔夫专业缺乏足够的热情与兴趣。对此,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以探究性教学、互动教学为主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更好地提高专业的教学质量。

(四)强化师资力量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是解决当前高尔夫专业教学困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此,强化识字力量的建设,可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强化教师的专业水平,无论是教师的理论知识,还是实践能力,都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以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对此,落实教师的培训教育工作,为教师的学习深造创造良好的空间与平台;其次,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良好的职业道德是践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基础。对此,落实教师的职业道德的考核,以规范和引导教师更好地投身于高尔夫专业的教学之中;再次,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尤其是提高教师的教学理念,善于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与技术,全方位的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

(五)建立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与高尔夫球会建立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有利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与企业近距离接触,使学生能充分了解企业;其次,校方在教学设施建设上能节约成本,在师资方面又能利用企业的优秀人才实现面对面传授经验;再次,企业也能在双方合作过程中提高企业效益,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高尔夫专业正处于发展建设时期,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仍存在诸多的问题。如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综合素养培养为主线,构建系统的高尔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高职院校高尔夫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期高尔夫专业契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表现。

参考文献:

[1]孙凤利.高校高尔夫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11)

[2]刘香.对高职院校高尔夫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2(S3)

[3]张浩.高尔夫旅游发展与高尔夫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2(08)

高尔夫专业论文第2篇

关键词:高尔夫 应用型 人才培养

伴随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高尔夫产业发展非常迅猛,截止2010年,我国已营运的球场数量有395家,共计8814个球洞,折合约490个18洞高尔夫球场(未含港澳台地区)[1],仍有许多球场正以其它绿化项目正在建或正在申报中,有研究表明,我国今后建设13375家球场是较符合国情的[2],经济学家迟福林认为,中国潜在的高尔夫消费者现在是2000万,2020年可能是5000万[3,4],这些数字也许并不一定精确,但足于证明高尔夫在我国的发展势头是不可阻挡的事实,中国将成为世界高尔夫强国之一。

与此同时,高尔夫教育亦是近十年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热点。总体上看,虽然高尔夫教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却一直承受着种种压力。相关院校高尔夫教育办学硬件与师资不足,加上高尔夫专业的学科归属、教学理论与课程设置及培养方向均处在初级阶段[5],以及社会对高尔夫教育的质疑声等等,高尔夫教育的困境已成为抑制高尔夫产业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客观分析高尔夫教育现存在的问题,以期推动高尔夫教育向前发展。

一、高尔夫教育功利主义

对高尔夫教育功利主义的认识有两个角度,一个是从办学的角度来看高尔夫教育,功利性院校办学局限于眼前利益,主要表现在对招生规模及生源的抢夺。一些院校在“多快好省”办学思路指导下,没有高尔夫教育办学条件也要“创造”条件申报高尔夫教育,视如专业师资不足,缺乏实训场所,甚至有的院校连专业师资和实训场所都没有。功利性院校在致力于近期经济利益的同时,放弃了对学生进行保质保量的教育,这是高尔夫教育办学目标功利化造成的;一个是求学的角度来认识高尔夫教育,据初步统计有82.3%的学生完全不顾虑个人的兴趣爱好而报考高尔夫专业,而理由仅仅是因为家长和学生听说该专业就业前景好,可以通过高尔夫平台实现高薪就业,或借助高尔夫平台结交成功人士,为日后成功走“捷径”。种种功利行为表明高尔夫教育已成了一种畸形、不健康的教育。为此教育部门应正确引导对高尔夫教育的发展,避免盲目招生;同时加强对高尔夫教育的全方位宣传,提高人们对高尔夫教育的认知度。

二、高尔夫教学存在的问题

1、专业师资不足

众所周知,由于高尔夫教育作为新兴专业,专业师资非常奇缺。目前具有中高协认定的高尔夫职业教练资格仍不足1000人,其中具有中级职业教练资格仅200多人。据不完全统计,大多数院校只有3~5名专职教师,且真正高校培养出来的高尔夫科班很少,多为草业科学、体育、工商管理和旅游管理等专业“半路出家”,作为兼职教师的企业管理层大多为球童出身,自身文化水平较低,理论教学水平较差。与此同时,高校在待遇上不去的同时,还增加了对研究生学历的要求,而现实中会打球的没有学历,有学历的又不会打球,导致高校很难招到有学历的高水平技能型人才。为此,许多高校只能选择与国外高校或国内高尔夫企业联合办学,采取兼职教师的授课方式,但由于高尔夫人才流动性极大,兼职教师授课教学进程与授课质量很难保证。专业师资队伍的严重匮乏,已成为阻碍高校高尔夫教育健康发展的鸿沟。

2、教材现状

高尔夫教育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涌现出韩烈保、吴亚初、马宗仁、谭受清等一批从事高尔夫教育与研究的知名教授,同时也出现一批批从事高尔夫研究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还有高尔夫企业的从业人员投身到高尔夫研究中来,目前通过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的查新显示,截止2012年2月主题中精确含有“高尔夫”字样的数目条数仅有7649,其中还包括研究高尔夫汽车等的相关文章。据市场调查目前仅有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和人民体育出版社四家出版社出版了高尔夫相关教育系列教材,高尔夫相关教材可供选择的数量不仅不够,且多为专家的个人研究专著,很难满足本科和高职高尔夫教学现实情况的实际要求。

三、实训现状

3.1实训场地匮乏

一个标准18洞球场占地1000亩以上,投资均在亿元以上,而据网络资源调查,目前在60多家开展高尔夫教育的院校中仅有4所高校具建有9洞以上的球场,13所高校建有室外高尔夫练习场家。高校未能建场地大多是受场地的限制、资金不足或社会的舆论[6]等的因素影响。此外,我国政策也不允许建球场。

3.2实训经费不菲

国产品牌高尔夫球杆至少在3000元/套以上,高尔夫练习场年卡市场价为8000元左右,即使学生可优惠,但至少也要3000元/年,下场按照学生价18洞150元/场(未含球童小费和球车费),即使有球场的高校学生下场打球价格也很难优惠到18洞50元/场。以每周下场一次练习计算,小费50元/次,每生每年的球技练习费要花近万元,没有厚实的经济基础做后盾,练习球技将犹如戴着“脚镣”与“手铐”,倘若不然即使在练习场学会了挥杆,而不能下场体验的话,挥杆也只能是“屠龙之术”。如何解决教学实习经费问题,将是高尔夫教育面临的最大困境。

四、高尔夫专业归属与教学课程设置问题

由于我国高尔夫学科归属尚未明确,大多挂靠在旅游管理、草业科学、体育管理和工商管理等。目前高尔夫课程设置较为复杂,课程设置没有突出管理学和高尔夫专业的专业特色,带有明显的“拼装”色彩;课程设置带有明显的背景学科特点,与高尔夫实际需求严重脱节[5]。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近60所院校设置高尔夫课程,培养方向五花八门,百花齐放。但根据目前高尔夫产业人力资源结构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上看,高尔夫教育人才培养应主要有五个培养方向,且每个培养方向都应有独立的和科学的定位,并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4.1高尔夫草坪管理方向

草坪在高尔夫运营中的重要地位毋容置疑,球场90%以上由草坪覆盖。大多数球场一般需要数种不同品种的草坪草,不同的草坪草品种一般其养护方法与措施均有所不同,即使是相同品种的草坪草由于局部环境的影响也会造成其具体养护方法和措施的差异。而目前国内高尔夫球场几乎是使用引进国外研制的草坪草品种,而对这些引进品种的特性以及在国内球场环境下生长状况的研究尚欠缺,即便是国内唯一登记的果岭草坪草品种——粤选1号,在广东球场养护也不尽一致。球场过分依赖国外草坪品种和草坪管理专业人才,不仅增加球场建设与维护成本,亦不利于我国高尔夫的自主发展,同时,高尔夫赛事对高尔夫草坪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尔夫草坪草的育种和养护管理人才在国内市场发展趋势良好,而与此相匹配的就是高尔夫草坪管理人才的培养。

高尔夫草坪管理方向涉及到草坪管理学、土壤学、植物学、草坪病虫害、农药化肥和园艺学等学科知识,是草业科学和高尔夫的交叉学科。高尔夫草坪管理方向应以高尔夫草坪养护管理为出发点和归属点,主要培养草坪的日常维护、草坪机械的操作和草坪生态环境的保护等高级应用技能型人才。

4.2高尔夫经营管理方向

高尔夫经营管理方向涉及到高尔夫球会经营管理、财会、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高尔夫赛事组织与管理等学科知识,是经济学和管理学与高尔夫的交叉学科。经营管理在高尔夫球会运营中的重要地位亦毋容置疑,高尔夫运动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球会的经营管理的成功运作。高尔夫经营管理方向以高尔夫俱乐部经营为基础,以会所经营运作、赛事组织与管理、会籍销售和高尔夫房地产销售等高级应用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体现经营管理与经济管理的学科特点。因此,高尔夫经营管理方向应以现代经营管理理论为核心,熟练掌握高尔夫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进行高尔夫球会日常运作的基层管理,能初步策划与组织高尔夫赛事,并兼具高尔夫市场营销等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4.3高尔夫运动方向

高尔夫运动方向以高尔夫运动作为基础,涉及到高尔夫球技、高尔夫裁判和高尔夫教练等学科知识,是体育管理和体育运动与高尔夫的交叉学科。目前我国高尔夫裁判、高尔夫球技教学人员和高水平球手人才非常奇缺,在中高协注册的职业教练员尚不足100名[5],世界排名靠前的中国籍球手尚未出生,而高尔夫教学人员和球手是高尔夫运动的主要推广者,同时对高尔夫的健康快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因此,高尔夫运动方向以高尔夫球技作为基础,高尔夫运动管理作为核心,培养高尔夫运动员、高尔夫裁判员和高尔夫教练员技能型高级人才为培养目标。

4.4高尔夫球场设计与建造方向

高尔夫球场设计与建造方向是工程设计与建造与高尔夫的交叉学科。据调查,目前国内从事高尔夫球场设计与建造的专业人才和专业公司为数不多,导致国内大多数球场的设计者均为国外名师。其中原因也许由崇洋的观念造成的,但可以肯定的就是国内设计名师的严重匮乏。高昂的球场设计费直接导致投资高尔夫项目的高门槛,严重影响高尔夫的大众化普及。因此,高尔夫球场的设计与建造方向在国内尚属初级阶段,需要高等院校和高尔夫球场建造企业的优势互补,共同培养。

4.5高尔夫用品设计与制造方向

高尔夫用品设计与制造方向是模型设计与制作与高尔夫的交叉学科。众所周知,世界上大多数高尔夫用品的生产在珠三角,但只有极少数产品拥有知识产权,“山寨杆”、“仿杆”严重影响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在国际上的声誉,未来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趋势将越来越明朗,高尔夫用品设计与制造的知识产权保护已迫不及待。因此,高尔夫用品设计与制造方向的教育亟待解决,培养属于我国自己的高尔夫用品设计与制造人才,这就需要高等院校和高尔夫用品制造企业的优势互补,联合培养。

四、结语

高尔夫教育为典型的技能教育与学历教育双结合,其特殊的职业偏向性导致高尔夫人才培养必须以职业技能教育为主。为此高尔夫教育应偏向职业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迎合高尔夫产业需求,而目前高尔夫教育已严重制约着高尔夫产业的健康发展,为解决高尔夫教育的困境,教育部门加强对高尔夫教育的监督与引导,严格控制盲目上专业,肆意招生,专业学科归属问题和课程设置应尽快组织专家讨论,各院校之间加强合作与交流。

高尔夫专业教育应适应社会,以高尔夫产业需求为导向,以高尔夫健康发展为目标,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因此,高尔夫人才的培养应与高尔夫产业发展相对应,未来高尔夫产业需要什么样的高尔夫人才,高尔夫教育就相应的培养什么样的高尔夫人才,紧密结合高尔夫产业发展趋势,将高尔夫产业的需求作为高尔夫教育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属点。高尔夫教育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必须有针对性的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与高尔夫球技技能,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毕业后基本能跨越基层服务,立足于基层管理工作,满足高尔夫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

总之,人才荒已成为制约高尔夫健康发展的瓶颈,互相挖人是高尔夫企业惯用的方式,且已成为行业内一种恶性循环,解决高尔夫教育困境问题已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朝向集团.中国高尔夫行业报告[R],高尔夫白皮书,2011,04.

[2]袁华莹,韩烈保.从土地资源看高尔夫的发展[J].草业科学,2006,23(4):105~110.

[3]程磊.对发展湖南高尔夫旅游产业的思考[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05,(4):50~51.

[4]陈明.浅析高尔夫专业的发展前景[J].湘潮,2007,9(269):92.

高尔夫专业论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尔夫专业方向毕业生 就业现状 影响因素

一.前言

随着高尔夫运动成为2016年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高尔夫的国际化走向和汹涌的挺近中国的势头,在中国高尔夫运动人口的历年递增,这使得在这一领域有着很大的人才需求缺口,而专门培养高尔夫专业人才的学校也应时而生,2013年,随着辽阳职业技术学院高尔夫学院第一批毕业生走上共工作岗位,本文对他们的就业、创业现状做了初步的了解,为以后高尔夫专业的毕业生在树立新的择业观,增强择业意识和创业意识方面提供现实依据。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辽阳职业技术学院高尔夫学院近三年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就业现状、影响因素及创业情况。

(二)研究方法

1.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和有关网站,收集大量有关研究高尔夫运动的资料,并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归纳。

2.本研究向高尔夫专业毕业的学生发放问卷112份,回收问卷98份,提剔除无效问卷2份;高尔夫专业的教师发放问卷30份,回收有效问卷30份;向用人单位发放问卷20份,回收有效问卷20份。

3.统计方法与工具

使用使用进行数据录入,把性别、年级、专业、等背景资料输入计算机,利用SPSSl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检验。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毕业生对高尔夫行业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从调查数据看,大部分高职生都表示能认识当前从事高尔夫行业的就业形势,认为高尔夫这一新兴行业在今年内必将迅速发展并为其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与发展空间。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高尔夫行业本身在中国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期,大量的机遇和挑战的出现正好为毕业生施展才华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二)就业单位与所学专业相关度分析

从辽阳地区高尔夫专业方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来看,目前从事高尔夫行业的毕业生共84人,其中高职学生占89%,中职的学生占11%,其他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自身所学专业不对口,甚至是相差甚远。毕业生在高尔夫行业的就业单位主要集中于高尔夫球会、高尔夫媒体公司、高尔夫球用品公司及体育事业机构等。在问卷调查中的96名毕业生中,有10%的毕业生表示就再次择业也不选择高尔行业,这与这一行业对学生专业技能和体力的要求较高有关,很多在北京工作的毕业生反映,一名球童一天要工作10小时以上,每周最多只能休息四天。但总体来说,就业单位与所学专业的相关度较高。

(三)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研究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毕业两年以上的学生都流向了大城市,以北上广和海南省居多,对于周边一般地区或欠发达的中小城市则较少选择。而毕业2年以内的学生选择辽阳当地球场和省内周边球场的较多,同时,中职的学生普遍选择了辽阳当地球场和省内球场的较多,这可能与中职生年龄较小,专业技能较之高职生有一定的差距有关。

(四)毕业生创业仅为少数

数据统计,我校毕业生在创业方面所占比例为3.2%,在已经毕业的学生当中只有3名毕业生自主创业,其中两名高职毕业生,一名中职毕业生,调查显示大部分毕业生认为在高尔夫行业创业主要受困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接触高尔夫时间不长,对行业了解不深。二是创业资金巨大,高尔夫用具属于高档消耗品,创业所需资金是毕业生不能自主创业的主要原因。三是高尔夫运动在中国还不算普及,接触人群主要是中高端消费人群,毕业生缺乏这种关系网。

四.高尔夫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形势

(一)社会、家长、学生对高尔夫球专业认识不足

虽然高尔夫运动在我国的蓬勃发展,社会对高尔夫专业人才的需求日趋增多。但是,高尔夫运动在我国的发展只有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高校教育也尚处在最初的摸索、探讨的阶段。民众对这项运动的规则和形式还不是很了解,意识不到高尔夫运动学校教育的必要性与就业商机,很多家长、学生对此专业也不了解,所以加强高尔夫运动的宣传与加大学校知名度迫在眉睫。

(二)生源素质不高,导致从业者整体素质不高。

我校大部分毕业生对从事高尔夫行业缺乏兴趣或信心部分毕业生在高考报志愿时并非选择高尔夫专业方向(2010级学生除外)但由于分数过低而被动选择,也有些毕业生仅对高尔夫感到好奇而选择该专业方向,他们普遍对毕业后从事高尔夫行业缺乏兴趣,这也是部分毕业生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选择转行的原因之一。

(三)依据对企业进行问卷与访谈的情况来看,企业都认为高职毕业生较之中职毕业生有着更加忠实的从业态度,由于上岗前有着一年的顶岗实习经验,有着扎实基层工作的实践经验和技能,大部分毕业生都能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但是,由于高尔夫各岗位的薪酬悬殊,大部分的毕业生更倾向于球童工作。通过调查可以发现毕业生的职业忠诚度、实践经验与专业技能是俱乐部最看重的三项内容。

五.促进高尔夫专业毕业生就业对口的改进方向

(一)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

实践证明校企合作,有助于构建多样化的校内校外教学组织形式,培养适销对路的高尔夫人才,提高教育质量,为了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高尔夫学院计划下学期把校内理论课教师送到球场进行技能培训,不断吸取新的理论与经验。同时,欢迎球场的教练员工等到学院来参观学习,使经验互补,为专业的发展方向达成共识,进一步加深校企的合作交流。

(二)加大招生宣传力度、促使社会各界人士了解高尔夫运动

争取通过开设五年制初中起点大专增加生源并通过宣传和开展各项技能大赛和公益活动,扩大专业知名度。计划在去年的基础上,于春季招生前,有计划有步骤的对市内的各初级中学做市场调研,并分批次的深入到各个中学做宣传、展示等,争取更多的生源。

(三)争取建设更多的实训场所

在召开2015年度理事会之际,努力争取理事会的同意扩大投资,建设更多的室内模拟场地和练习场地,以顺应专业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保证本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完善面向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与企业联合开展各种技能竞赛,参与企业举办的各项赛事,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教师的教学能力,把学生的竞赛成绩和赛事服务水平加入到对课教师实践课的评价中来。加强高尔夫人才质量信息反馈,及时把握社会对高尔夫人才的相关需求,将其纳入实践教学考评体系中。建立与用人单位密切联系的信息沟通机制,建立以各地校友会为依托的毕业生联络体系等,积极探索高尔夫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的社会化评价制度。

(五)多渠道加大教材建设工作及“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面对迅猛发展的高尔夫行业,高尔夫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准备开发更多、更精的高尔夫本科教育系列教材。应鼓励和组织教师自编、自写、自译高尔夫专业教材,尤其是重视对国外优秀教材的翻译工作。加强校内教师与企业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理论与实践的互补,使得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有专业的实践技能。

(六)院系工作就业工作专干为毕业生提供追踪服务,提出合理化建议

在新常态下,全社会应进一步创造条件,以创业帮扶和服务为基点,各院系就业工作要帮助家长考虑多了解自己子女,根据孩子自身的智商特点、情商特点、专业特长来确定自己是否适合创业。为学生服务的同时,也为家长提供可行性分析,如:考虑社会的需要,分析孩子的差距给予自主创业的空间孩子的能力问题,能干什么、能否长久。比如说:学生擅长的是软件,那么,前期可以先尝试接些小的项目,等到自己已经掌握了行内的定律并积攒了一定的资金那么就可成立一个小公司。

(七)在校园内建设创业平台

高职院校由毕业生就业部门联合各院系和教务部门、计财部门、后勤部门等,充分利用现有教学实践场地,改造或建设创业销售场所,让学生在校园内开展创业活动,既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还积累了创业经验,合理规避了创业失败的风险,有效提高了大学生的创业信誉度和成功率,为大学生走出校门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打消家长对于子女没有创业经验的顾虑。

参考文献

[1]王伟.从广东省高尔夫俱乐部人才需求看高校高尔夫专业人才培养[C].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1.

[2]詹国勇.中国高尔夫产业竞争力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3]谭受清,熊定勋.高尔夫导论[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4]陈学飞.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Ml.成都:四力}大学出版社,1989.

[5]樊渝杰.高尔夫之路[M].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1998.

[6]赵贻贤,戴玫.高尔夫启蒙[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5.278.

高尔夫专业论文第4篇

关键词 高尔夫教育 高校 教育现状 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Situation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College Golf Education

LI Dan

(College of Sports, Hu'n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205)

Abstract Aiming at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golf game problem of education were studied. The article first case from the faculty, facilities and curriculum system status simple analysis of three aspects of the situation to carry out the status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in golf now and then accordingly proposed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is three golf countermeasures, and separately for detailed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of various countermeasures. Want to be able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gol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 golf education; college; education status;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1 我国高校高尔夫教育的现状分析

1.1 师资队伍现状

由于高尔夫运动进入我国的时间较短,因此在我国高尔夫教育的师资队伍中,高尔夫运动专业出身的任课教师非常少,在各个高校的高尔夫专业教育中,除了草坪专业的任课教师多是由专业教师任职的之外,在高尔夫运动技能培养以及管理专业培养等专业中普遍存在专业师资匮乏的问题。而且通过对各个高校高尔夫专业现有的师资队伍进行研究,还发现,目前各高校高尔夫专业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普遍较低,教龄也较短,很多任课教师在实践经验上都比较缺乏,而且专业水平也有待提升,以至于影响了我国高校高尔夫教育质量的提升。据分析,这与高尔夫运动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存在一定关联,与目前我国高尔夫专业人才的培养情况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

1.2 场地设施现状

由于高尔夫运动场地设施的造价比较高,所以,目前我国高校在开展高尔夫运动教学时,普遍采用的多为简易训练场,并没有正规的球场,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高尔夫运动场地设施建设滞后的现象。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据分析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政府没有足够的土地资源,可以被高校用来建设高尔夫球场地;二是,虽然很多高校开设了高尔夫教学课程,但是目前却没有承担独自建设和维护高尔夫球场地设施的能力,无法负担起建设和维护高尔夫球场地设施所需的高额费用。所以导致目前我国的高校高尔夫教育普遍面临着场地设施方面的问题。

1.3 课程体系现状

通过对目前我国高校高尔夫课程体系进行研究,并将其与国外高校的高尔夫课程体系进行比较发现,我国高校高尔夫课程体系有如下几点特点:首先,目前我国高校高尔夫的课程体系多是以管理学以及相关理论知识为中心来构建的,课程体系中所囊括的理论知识比较繁杂,所占的比例比较大,而在应用性和实际可操作性方面则有所不足;例如:深圳大学高尔夫学院、北京林业大学等,在高尔夫课程体系的设置上都存在这样的特征,都是将整个课程体系建立在一般性的公共基础理论之上,然后再由此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深入到高尔夫管理论知识领域的。其次,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各个高校虽然各有不同、各有侧重,但是很多高校都存在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较为空泛、指导性不够强的问题。例如:在某些高校仅仅是高尔夫管理专业一个专业其培养目标就设置为培养与高尔夫产业相关领域所具备的管理、经济、体育、草业科学、市场营销以及高尔夫赛事等能力的人才,而实际上,仅仅靠一个专业就培养出具备高尔夫各类岗位的“通才”是不实际的,过于空泛,指导性和可行性不强。

2 我国高校高尔夫教育的发展对策分析

2.1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的强化

高尔夫教学活动的开展对师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针对目前我国高校高尔夫师资队伍专业人才匮乏、实践经验不足以及能力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高校在开展高尔夫教育时,一定要注意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来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一是,可以通过定期出国交流的方式,学习国外高校的高尔夫教育经验;二是,可以通过定期开展高尔夫教育师资培训的方式,提高现有师资队伍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三是,可以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校际交流等方式,定期与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和资深的教育教学人士进行沟通和交流,以拓展现有师资的知识面,提高其执教能力;四是,要注意加强人才引进,通过积极引进专业的高尔夫人才来补充和完善现有的师资队伍。

2.2 重视课程体系的优化

重视高校高尔夫课程体系的优化,是弥补目前我国高校高尔夫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促进我国高校高尔夫教育水平不断提升的一项有效措施。具体来说,在进行高校高尔夫课程体系优化时应注意如下几点问题:

首先,应注意优化的系统性。课程体系的优化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在针对高校高尔夫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时,所涉及的影响要素是多个方面的,其不但会受到高校目前的办学水平的制约,同时还会受到社会经济因素、教育观念因素以及国家教育政策等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所以,在针对高校高尔夫课程进行优化时,只有系统地考虑了校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才能够实现对现有高校高尔夫课程体系的科学优化。

其次,要注意优化的可行性。优化的可行性主要是指在针对高校高尔夫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时,所采用的优化措施和最终优化的结果都必须要是切实可行的,能够在现有的水平和现有的基础上,得到有效的落实,并取得良好的落实成效。针对高校高尔夫课程体系的优化来说,要确保优化的可行性,一是要注意考虑课程是否符合学生现有水平和能力;二是,要考虑课程能否满足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的需要,只有从这两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考虑,才能够确保优化可行性。

最后,在进行高效高尔夫课程体系优化时,要注意突出高尔夫专业的特色。也就是说,在针对高校高尔夫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时,应注意结合现代高尔夫运动的特点和现代高尔夫产业的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选择应用性较强和针对性较强的内容,尽可能地让学生能够通过高校高尔夫课程的学习,掌握高尔夫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各种各类高尔夫设施的运作方式和高尔夫产业的运作方式,懂得如何去进行管理、如何产生经济效益等等,让高校高尔夫的课程体系更好地突出高尔夫专业的学科特点和应用性的特征,以更好地满足当今社会对高尔夫专业人才的需求。

2.3 重视场地设施的改善

场地设施是高校开展高尔夫教育的物质基础,如果场地设施不够完善,肯定会影响高校高尔夫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有效实施。因此,要促进我国高校高尔夫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重视高尔夫教学场地设施的完善问题。

针对我国高尔夫球场的现状和高校高尔夫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要缓解教学场地设施匮乏的问题,可采用如下几种方式:首先,通过租用社会上的高尔夫球练习场或者是球场的方式来满足高校高尔夫教学的需要。这种方式不但能够满足高校高尔夫教学的需求,而且教学成本较低,还有助于社会场地利用率的提高,防止出现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情况。其次,可以利用高校现有的场地设施条件,建设临时性的简易挥杆场。建设这样临时性的简易挥杆场学校仅需要购置开设高尔夫教学所需要的击球垫、球、球杆以及击球目标靶和保护网即可,简单方便,而且不影响体育馆的日常使用,适合多数高校采用。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不利于学生充分体会高尔夫运动的乐趣,也不利于学生高尔夫礼仪和高尔夫文化的学习;最后,如果学校的条件允许,高校还可以建立本校的练习场。例如:深圳大学、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以及海南大学三亚学院等院校就在校内建设了高尔夫练习场。学校建设的练习场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但是对经费投入的要求较高,高校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地选择。

课题名称: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外经院教字【2013】77号)

参考文献

[1] 林永革,杨亮.我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4).

高尔夫专业论文第5篇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 高尔夫 教学 应用

一、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于高尔夫专业教学的原因:

1.高职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先理论后实践,往往理论完成很长时间,才进行实践教学,甚至跨学期,这样学生在进行实践操作时,对以往学习的理论知识的记忆所剩无几。再有,传统教学的先理论后实习、实践的模式是以理论教学为主、主要采用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做学生看, 学生学习理论时干干巴巴,课堂气氛沉闷,效果不好。而实习、实践时又缺乏理论的指导,理论不能完全指导实践,致使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2.高尔夫专业特点的需要。

高尔夫专业的特点之一就是典型服务特点,学生参见工作就直接面对客人,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能力。“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最能锻炼学生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及与人合作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3.学生素质亟待提高的需要。

近几年高职学生的素质普遍下滑,加之考生和家长对高尔夫专业行业认知度不高,选报高尔夫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又是体育生,传统的教学模式他们非常不适应,教学效果不明显,要想提高学生素质就得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二、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尔夫专业教学的应用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它不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格地区分开,而是将两者交替进行的一种教学方法。这是职业院校专业教学中探索创新出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突破了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的局限,而是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如《高尔夫技术》、《高尔夫球童服务流程》、《高尔夫草坪养护与管理》等课程,在球场和练习场上课,球场既是对外运营的场所,也是学校延伸的课堂,学生分组训练,使学生们从枯燥乏味的理论中解脱出来,获取他们需要的高尔夫专业技能。《高尔夫运动训练课》则在运动训练实训室分组进行训练:《高尔夫会所管理》、《高尔夫产品营销课》除了在高尔夫会所实际体验外,更主要的是在理实一体化教室―高尔夫营销管理实训室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授课、模拟、实训。这种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于高尔夫专业教学中的意义

1.理实一体化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理实一体化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了原来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或各自精彩的"填鸭式"课堂模式,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让学生“动”起来,在高尔夫技能训练中掌握专业理论,在专业理论学习中提升实际操作技能。多给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传统的单纯的课堂”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高尔夫职业教育的需要了。在大力发展高尔夫职业教育的今天,积极推行“理实一体化”这一科学的教学模式对于高职高尔夫人才培养十分必要。 “理实一体化”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融于一体进行组合教学,非常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

2.“理实一体化”教学彰显示了教学信息传递的同步性。

教学信息的传递具有同步性的特点,“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将高尔夫专业知识传授、高尔夫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培养融于一体,并进行了有机组合,同步进行,使学生高尔夫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训练达到了同步提高。

3.“理实一体化”教学避免学生产生认识和实践上的误区。

“理实一体化”教学避免学生在认识和实践上进入误区,为教学过程最优化提供了保障。通过设计科学的实训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体验高尔夫相关知识的产生过程,通过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沟通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四、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迫切需求“双师型教师”队伍

“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求教师既精通理论,又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具备“双师型”素质。即:教师既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教学;既能担任教师,也能担任专业技术人员。同时还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不断掌握新技术、收集新信息,并加以研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实施:一是对所有教师进行培训,更新教学理念,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二是聘请一支既有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高尔夫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三是组织教师到高尔夫企业顶岗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使教师掌握更新的教学理念,通过具体的、适当的教学方法,真正实现理论与生产实践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优势。

总之,探索“理实一体化”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将理论学习与高尔夫技能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有利于全程构建素质和高尔夫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为学院和专业的发展步入良性循环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高尔夫专业论文第6篇

论文关键词:高校;高尔夫课程;建设现状;对策研究

高尔夫作为绅士的运动,起源于14世纪或者是更早时期的苏格兰,运动自始自终都充斥着自然的气息与魅力,体现体育运动实质的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气息、充满着时尚、高雅,是一项非常容易被青年大学生接受的运动,在高校中开展高尔夫课程建设能给大学生活带去生机、活力。但是,开高校开展高尔夫课程还是有一定的阻力。

一、高校高尔夫课程建设现状

(一)高校高尔夫课程遇到的首要问题

1998年至今,我国高校开始施行扩充型招生,因此许多学校为了加大学校的规模,实行计划外招生,可能导致不少的高校出现负债情况,高尔夫课程的开设不仅是前期的投入还是后期的维护都是需要大笔的资金投入,因此,许多学校在面临资金缺乏与高尔夫课程矛盾时,只能选择放弃后者。致使高尔夫在国内依旧是“贵族运动”。

(二)高尔夫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

我国高校高尔夫课程的培训员一般较少,每个学校教练员不足5人,原因在于:高尔夫课程的建设属于高成本的课目,在部分学高校仍然没有被作为学生的必修课,一般情况下,只有家庭非常好的大宗专业的学生才有能力去选修;在我国高校毕业生的需要竞争中,高尔夫专业培训人员的需求量几乎为零,致使高技术高尔夫球员的匮乏。

(三)高校高尔夫课程建设的教材的使用以及教学大纲的使用

在我国高校建设中,许多学校存在教学文件确实的现象,例如,上海随机抽取的5所开设有高尔夫科目的高等学校中,2所学校已经制定并审批了自己的教学文件,甚至出现3所学校的教学文件都不完备的现象。这些学校的教学文件很大一部分是根据本校的高尔夫球场的场地设施的状况,根据专业的高尔夫教练员的建议并同时参照一些其他的兄弟院校成熟的教学文件。

(四)高校高尔夫课程的课程类别

高等学校的高尔夫课程的教学模式大部分是以必修课为主,选修课为辅的模式,大部分情况下多为旅游专业开设的课程。

(五)高校高尔夫课程学分学时的分配

经过统计,上海高等学校的高尔夫课程开设时限基本上是半学年,学分是两个学分占用了48个学时,只有上海大学为一个学年的教学。从高校高尔夫的课程教学学时的分配结果显示,高尔夫教学与其他体育的运动项目开始的时间一样,在教学开始的时间内,学生还是有相对比较充足的时间进行练习、充分掌握。

(六)高校高尔夫课程的教学内容

根据全国高校的高尔夫教学的课程分析,虽然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差异,还是存在相对较大的共性,其中有十所学校共同的开设了:高校中高尔夫竞赛的规则与组织;高校中高尔夫球场的维护与养护管理;golf english;职业赛以及高校中高尔夫球场技能与技术;高尔夫球场及其他附属设施的设计与建造。

在课程开设的同时遇到院校领导的矛盾,有的领导认为高尔夫球场的管理应该为高校高尔夫发展的重点,而有的领导者认为高尔夫专业技术才是搞笑高尔夫课程开设的重点所在;有些高校中更是存在理论的丰满,实践比较单薄的现象,这是高校高尔夫球场建设最应该避免的一点。

(七)高校高尔夫建设场地的设施建设以及经费的投入

从网络中得到的数据,今年来我国的高尔夫球场近300个,仅广东省就单独90个,90个中的85%都分布在珠三角地区:广州11个,深圳9个,珠海14个,佛山7个,东莞15个。中国十佳高尔夫球场广东占有6席。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到,我国高尔夫球场的分布呈现单密度分布,大部分地区的高尔夫球场建设还是滞后,原因在于:经济以及政策方面的制约;我国城市地区缺乏充足的空闲用地作为高校的高尔夫球场用地;学校很难承担高尔夫球场的运营以及管理费用。

以高消费著称的高尔夫运动,经费方面的施加肯定是必要的,一个正规的高尔夫球场的的前期资金施加量包括建设后期的场馆维护费也是非常高。高尔夫运动项目与其他的运动项目有所不同,其对球场的器材以及场地要求都非常高。单就高尔夫球杆这一个开支来说,学校一般都不配备,需要学生自己购置,所以很多学生也会被这个开支所阻挡。

(八)高校高尔夫课程对所选学生的就业的影响

统计表明,高尔夫课程与学生的就业存在着一定的相关联系,接受调查的高等学校中大多学校都是以市场需求的能力复合型人才培养为方向,在旅游、导游专业内开设高尔夫课程,该专业的就业率就会有一个明显高于其他没有开设高尔夫的专业。 

二、加强高校高尔夫课程建设的对策研究

(一)大力地降低高校高尔夫课程的建设以及学生学习的成本

综合了分析高校中所存在的问题,资金仍然是首要的问题,在校的学生购买器材的方面,校方可以提供一些相应的支持以及帮助。学校管理者应该熟练掌握市场额规律,努力结合市场资源,利用中央以及地方多方面的政策以及经济的优势,实践并运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来采取办学模式,大力得降低高校高尔夫课程建设的成本投入。

(二)提高高尔夫教练员的能力培养

教练员是高尔夫教学的核心,只有提高高尔夫教练员的素质以及能力,才可能提高整高高尔夫课程的水平。

(三)增加高尔夫球场的设施投入,从硬件上满足高水平训练条件

优越、高档的教学设施是优秀高尔夫课程的基本条件,高等学校中的高尔夫球场的场地设施一般比较差,甚至基本上没有一个学校拥有一个符合标准的高尔夫场地,很大比例的学校只有建设着练习场,最重要还是因为场地修建的资金投入不充足,还有一部分是因为政府的限制。

高尔夫专业论文第7篇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高尔夫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5?0059?03

随着高尔夫运动在中国的迅速发展,高尔夫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本科层次的高级管理人才的短缺日益显现出来,高质量专业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我国高尔夫运动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天津商业大学密切追踪市场需求,在充分调研和吸取已有高校相关专业办学经验的基础上,依托商科大学学科优势,于2009年在部级特色专业旅游管理专业下开设“高尔夫经营管理方向”,面向行业设置专业,根据行业发展要求来构建知识体系,对接业界对高尔夫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以职业经理人为培养目标,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

一、培养适销对路人才,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

1. 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的本科人才培养,办学趋同现象比较普遍。一是办学定位趋同;二是学科和专业设置趋同;三是人才培养目标、模式趋同[1]。目标大多定位在培养知识型“人才”,过于重视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培养,追求理论的完整,专业知识的传授成为大学最主要的职责,与其相对应的实践环节基本上从课程中剥离出来,设置实验课程、课程实验,但相应的实践环节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却缺少探索性,而校内的实践条件有限,缺乏过程制,缺少具体有效的实施方案,教师也大多是从高校毕业的研究生或博士生,教学过程中往往也是只注重理论的教学研究,没有把案例和实践教学结合到理论课的传授中[2],技能培养少,学生的实习实践只能流于形式。忽视学生就业所需的职业技能培养,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出现错位,造成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社会需求有明显的差距,虽然各用人单位对人才都有大量的需求,但是高校提供的毕业生在整体上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造成的结果:一方面是人才的虚假过剩,就业不充分;另一方面是企业真正所需人才一人难求。这使我们看到了高校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人才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我们必须从用人单位的需要、发展及责任来审视当前的大学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相应的对策。

2. 改革人才培养思路、理念与模式,适应社会人才需求

在大学生就业已经市场化的情况下,当今大学生究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新的就业形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呢?注重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天津商业大学突破传统办学理念,根据行业发展的要求构建知识体系,强调行业适应性和其特有的个性,在培养学生完整理论知识体系的同时,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形成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适应社会人才需求。一方面在理论上明晰教学目标与职业能力培养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架、确立实践特色鲜明的教育教学体系,以“人人成才”的人才观为指导,形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另一方面在实际操作层面探索并建立将行业发展需求、教学内容、学

生日常管理与职业能力培养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强化实践环节,强调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通过真题实训,在实践中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制订并实施解决问题方案,进而验正理论并使其升华,不断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在旅游管理专业(高尔夫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上作了一些探索与实践,从理论知识和素质的完善到实践能力的强化,达到专业培养目标与行业发展需求、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要求零距离,实现教学和实践活动的密切结合,形成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

二、校企合作共育理论应用型人才

1. 吸收业界高管参与制定培养方案,准确把握市场需求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是以行业需求为本位,重视知识的复合性、现时性和应用性,以知识应用、解决问题来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培养的是理论应用型人才[3]。为保证专业办学目标的实现,吸收业界高管参与专业培养方案论证会,从业界对高尔夫管理人才的需要出发,研讨高尔夫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可行方案,构建以传授知识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提高素质为主线,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人才培养和业界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高尔夫经营管理是一个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具有明显的行业指向性。高尔夫行业要求本专业培养具有行业业务操作能力、行业所需知识及能力结构和较高职业素养的应用型、复合型的国际化管理人才。因此,实践性、实用性、专业性是本专业生存的基础。作为本科层次应用人才培养,考虑企业对管理人才要求的特殊性,在旅游管理的背景下,强调厚基础、强能力、广适性的素质教育,加强高尔夫经营管理与整个旅游服务业管理教学的共性设计,使其能够适应不同层面对管理人才的需求特征,具有不同程度的特色适应性。

2. 利用商学优势,制定三个层面的教学计划

在夯实商学素养类课程的基础上,打牢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强化高尔夫专业课的学习和实践。在前两年的课程体系中,注重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法律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商务管理基本原理,把握行业普遍规律。在后两年的专业课程体系中,在加强旅游业、酒店业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的同时,聚焦高尔夫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瞄准高尔夫企业管理特点与发展趋势设计专业教学内容,注重学生职业应用能力的培养,形成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

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设计仿真实验和真题课程设计,达到实训、实习、实践相互衔接,四年不断线;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利用客座教授优势,大量开设专业前沿问题讲座,其内容是球会管理上的现实问题和解决方法,达到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需求零距离。这样,在旅游管理的背景下,既强化高尔夫经营管理专业的学习,又体现旅游服务业管理教学的共性设计,使本专业学生能够适应高尔夫业、旅游业和接待业三个不同层面对管理人才的需求,具有不同程度的特色适应性,以满足业界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及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制定四年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规划,并贯穿学生四年学习的始终。在学生四年的学习中,融入职业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通过课堂内外、校内校外的训练和各种活动的参与和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达到职业素质培养的目标。

3. 加强理论和实践教学的互动,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以高尔夫实践教学基地为依托,通过课堂内外、校内外的实训、实践和各种活动的参与以及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达到职业素质培养的目标。将仿真实验、真题课程设计纳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实践中实现从理论学习到实际操作的转化。教学实践是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对高尔夫练习场进行仿真运作,学生在运作中扮演相关的不同角色,对高尔夫练习场的实际运作有更为直接的认识和深刻的体验,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直接感受业界的经验和最新运作模式,检验所制定的战略和策略的实际应用效果,达到专业培养目标与行业发展需求、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的密切结合。

三、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1. 组建“双师资”教学团队,形成“双课堂”教学模式

组建学科门类齐全、高素质、双背景、精干的专业师资队伍,承担专业课程及实验、实训课程的教学。专业师资队伍中有旅游管理、市场营销、酒店管理、高尔夫球会管理、草坪管理、高尔夫技术训练等专业人才,涉及高尔夫产业所有相关方向。

聘请业界高管为客座教授。客座教授作为教学团队成员,参加相关的教研和教学活动,承担部分专业课程的教学,开设专业系列讲座,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实践。理论教学以学校师资为主,行业专家参与;实践教学以企业师资讲授案例为主,学校教师助课。客座教授利用球会管理中的实际案例进行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从高尔夫最新发展概况、高尔夫球场建造过程介绍、高尔夫球场工程及材料清单的制作到球场经营管理的共同点、形成球场经营管理差异的主要因素、差异化经营管理原则、差异化应对措施等方面让学生了解最新的信息,为同学们解读球会管理上的具体问题与解决方案。基本达到专业培养目标与行业发展需求、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要求零距离,达到教学、实践活动密切结合,形成学校与业界无缝连接。

“双师资”教学团队,形成了教学上优势互补,客座教授的案例教学,使学生们直接感受到的是业界的经验和最新的运作模式,增强了授课内容的现实性和鲜活性,弥补了学校教师实践知识的不足。

“双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第一课堂在校内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之以实践(验)课程,由专业教师开设;第二课堂以在企业实践为主,从球场实际出发,由专人指导学生100%参与教学实践。在专业实习过程中,球场为实习学生配备以客座教授为主要指导教师的导师组,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践。

2. 构建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

行业的需求是高尔夫教育发展的动力,高尔夫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真正走出象牙塔,与企业建立起紧密的关系,实现学校与社会的互动,学界与业界的互动。通过加强与高尔夫球场的紧密联系,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开辟学生新的求知渠道,为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很强的动手能力的高尔夫管理人才奠定基础。

学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负责为企业培养及储备人才,推荐品学兼优的学生到合作企业参加实习、工作,满足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合作企业作为学校人才培训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训练场地、指导学生训练和提供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机会并配备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对学生实习期间的具体表现做出考核评价。按照学校要求,实习学生必须到球会所有岗位进行轮岗,将已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工作岗位上进一步消化和深化。实习球会成立以客座教授为主要指导教师的导师组,会同专业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实践,最大限度地提高专业实践教学的效果,达到专业培养目标与行业发展需求、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要求零距离。

企业作为合作伙伴,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企业奖(助)学金,为学生完成真题课程设计提供经费。天津市高协下属各大球场提供学生专业实习、实训、实践教学基地;同时,为学生提供企业奖(助)学金,为学生完成真题课程设计(举办赛事)提供经费。这些举措不仅拓展和丰富了学校的办学条件,而且使学生真切体验了高尔夫运动的实际运行状况,更为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进一步回报社会和企业的内在动力。

3. 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鼓励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依据教学安排,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学生以班为单位建立组委会,毕业前策划并组织一场赛事。学生们按照赛事程序,制定赛事方案,联系赛事赞助,组织赛事宣传,提供赛事服务,组织完成比赛。学生们分工合作,在赛事组织过程中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对高尔夫赛事的实际运作有了更为直接的认识和深刻的体验,培养了团队意识,提升了职业素质及能力。该项由学生自己策划并组织的赛事,作为学生真题课程设计,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

组织参加志愿者服务,强化职业能力。为提高学生们的职业能力和素养,组织他们以志愿者身份参加赛事服务(VOLVO中国公开赛、全国高尔夫球会总经理联谊会),引导学生了解和热爱所选择的专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和责任感并理性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

实施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拓宽应用人才培养渠道。利用教学实践基地,指导学生开展“SRT”项目,通过对高尔夫练习场的营销战略与策略进行研究与制定,消化和进一步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并将所制定的战略和策略在实践基地进行实践。实现“学”和“用”的有机结合。

学生通过自己组织赛事和参加志愿者服务,拓宽知识领域,领悟“做事”的规则、方式和方法,培养了团队精神,锻炼了职业能力,提高了职业素质。“天商杯·校友省亲高尔夫邀请赛”目前已成功举办叁次,广受业界好评和校友们的称赞,该项赛事已逐渐成为天津商业大学校友与社会各界人士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高尔夫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经过四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校内培养与社会实践有效衔接的育人特色,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为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 韦巧燕.办学特色:地方院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6):60-62.

高尔夫专业论文第8篇

一、前言

从1995年深圳大学设立高尔夫专业迄今,国内开设有高尔夫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已超过百所,是培养高尔夫相关行业专门人才的最大产出中心,尽管各高等院校一直在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方式、探索科学的办学模式,但现今在教学模式、高尔夫场地、高尔夫专业师资团队等方面仍存有较多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高尔夫运动技术课程在高校开展现状的分析,对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为国内高尔夫相关专业的教育提供有力参考。

二、高校高尔夫运动技术课程开展现状

(一)课程归属学科混淆不清

随着对高校专业设置口子的放开,各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均有了一定的自主性,而不同的高校对高尔夫运动技术课程的定义与理解又有所不同,因此其对高尔夫专业的设置也不尽相同,有的将其归属为管理类,有的将其归属为体育类,这种不同的归属导致其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不同,也使得其所培养的学生的就业方向与岗位也大相径庭。

一些将其归属为管理类的高校仅仅培养了其高尔夫俱乐部、高尔夫会所管理类的一面,而忽视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该专业毕业的高尔夫专业学生球技非常糟糕,甚至根本不会打球,使得其在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诸多尴尬的情境。而一些将其归属为体育类的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存有旧、繁、偏、重复等弊端,课程之间内容重叠,目标混乱,极大的浪费了有效的教学时间,其所培养的人才高尔夫球技水平仅仅达到初学者的水平,高尔夫草坪养护相关知识一知半解,高尔夫俱乐部、高尔夫会所管理知识懵懵懂懂,既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又不利于高尔夫相关产业人才的培养。

(二)师资力量薄弱,场地设施有限

场地是高尔夫产业发展所必需的硬件设施,是高尔夫运动得以进行的基础条件[1]。而当前开始有高尔夫运动技术专业的高等院校,大多均是租借社会的练习场来开展日常的教学活动,至于要下大场打一次完成的18洞,好一点的学校一个月能有一次这样的机会,一般一点的一学期一次,条件差一些的可能在校学习的3、4间才有一次机会,这对于学生高尔夫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是极其不利的,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球技水平的提高。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特殊能力的人才越来越走俏,各行各业用人不再唯学历是从,而是以实际能力作为评判标准。而从事于高尔夫运动方面的专业人员学历较高者较为鲜见,学历较高的高尔夫相关专业人员在运动技术方面的水平又较为薄弱,这就导致了当前高校高尔夫运动技术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良莠不齐,在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教师梯队以及教师能力的培养方面仍存有一定的问题。

(三)课程设置混乱

当前我国高校的课程观主要分为三类:一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的课程观;二是以培养学生职业技术能力为主的课程观;三是以学生自身人格健康发展为主的课程观。而检验高校对于人才培养是否合格的一个标准就是看其所培养的人才是否能满足并适应社会的需要,而课程的设置结构则是人才培养目标转化培养效果的枢纽,是课程实施所开展的基本依据,也是课程各部门的组织与配合,更是课程的核心骨架。课程结构主要规定了组成课程体系的知识门类,以及各课程内容的比例关系、必修课与选修课、分类课程与综合课程的搭配等,体现出一定的课程理念和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2]。据课题组成员调查,当前我国高校高尔夫运动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高尔夫专业英语、高尔夫会所管理、高尔夫球僮概论、高尔夫竞赛组织与规则、高尔夫球场设计、高尔夫草坪养护与管理、高尔夫球运动技术这七门课程的开课率在80%以上。同时,这七门课程的总学时基本上占到总课时数的50%以上,且理论课学时占据了大部分内容。而在这7门核心课程的设置中,高尔夫球僮概论或高尔夫草坪养护与管理又占据了核心地位,一些院校对这两门课程的学时设置高达180~240学时,致使其他课程的课程比例失调,也缺乏了相应的规范性与合理性,使得各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之间存有较大的差异性。

三、高校高尔夫运动技术课程改善策略分析

(一)优化教学方法、合理设置教学环节

首先,要增加实践教学时间在整个教学环节的比重,将学生高尔夫技术能力的提高与核心技能的培养建立在合理的实践教学安排基础之上。高尔夫运动技术的教学方法也需要与时俱进,对学生而言,高尔夫运动技术课程最重要与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如何打球、如何打好球的问题,这包括打高尔夫球的练法、学法与教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侧重对其高尔夫运动方法的关注,而不是单纯强调将球打的有多远、打的有多准、打的有多高。最后,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要使学生能够自主掌握高尔夫球运动技?g的学习方法、练习方法与提高方法,而不仅仅是教学生如何起杆、如何下杆、如何挥杆到如何收杆后就结束了课程教学。

(二)规范教学内容、培养师资团队

由于我国高尔夫运动发展的滞后性与外来性,导致在人才培养方面仍在是在摸索中前进。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高尔夫运动技术的教学当中,要科学引进权威教材,将最前沿的教学内容纳入其中,将最新、最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吸收消化,形成自己的特色,同时,还应该结合我国特有情况,规划并制定适合我国高尔夫相关产业需求的教学内容。高尔夫运动技术教师是高尔夫运动技术课程所开展的核心与灵魂,根据我国高校现有情况来看,高尔夫运动技术课程教师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理论水平较高、技术水平较低的,也有技术水平较高、理论水平较低的,也有半路转行的,在师资队伍的结构有实力上均有所不足。高校应一方面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加快其成长,一方面应聘请高尔夫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优秀运动员及球手到学校开展学术活动或示范性教学活动。同时,还需聘请高尔夫俱乐部资深教练员到学校任兼职教师,既对青年教师进行技术培训,又对学生进行技术课程的授课教学,对师生的技术水平均能起到提高的效果。

(三)引进社会资本、提升训练条件

场地问题,始终是高校高尔夫运动技术课程所无法回避且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目前很多高校均已经与地方社会企业、行业单位共同建设、开发、使用高尔夫练习场甚至18洞的完整球场。双方之间秉持互惠互利的原则,在确保行业企业利益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场地资源。一方面加强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提高了其高尔夫球技,一方面为行业企业的发展补充了可用的人力资源,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同时,还能合理利用球场非客流高峰时期的碎片时间,有效的提高了场地的利用率。这种合作方式可以说是一种学校、学生、企业行业三方面共赢的局面。但有个别高校或企业由于利益原因,只利用学生的廉价劳动力为球场提供服务,收取学生的练习费用。而当学生需要使用场地进行练习或训练的时候,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推诿阻拦,学校方面由于是利益获得者一方,对于这种情况也大多视而不见或应付了事,不仅阻碍了学生高尔夫运动技术能力的提高与发展,也极大的伤害了学生对高尔夫运动项目的热情与向往。因此,在引进社会力量扶持教学活动时,一定要认清引进目的的主次之分,切忌本末倒置,起到相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