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汉文化

汉文化赏析八篇

时间:2023-02-28 15:49:50

汉文化

汉文化第1篇

一、汉字的文化内联性

汉字的发展是不同时期文化的反映,这些文化脉络是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的。汉字的发展受文化的影响有其内在的联系性,特别是汉字意义的增减,随着汉字有些意义使用的频率减少,意义渐渐不被人们理解,如果能够了解汉字的渊源衍变历程,对于理解现实生活中汉字的含义大有裨益,如“里”字,大家一般都比较熟知“里”字的含义是“里面”、“长度单位”、“街坊”的意思,前两个意思大家比较好理解,但是“街坊”就不那么容易识记了,其实“街坊”这个含义却是“里”字较早的含义之一,“里”字的金文上部是“田”,下部是“土”。这因为有田有土,就形成了居民聚居的地方,所以“里”的本义是古时居民聚居的地方,后从“聚居”又引申为居民单位,先秦以“五家为邻,五邻为里”,这种含义在今天仍在使用,如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称呼某些居民单位为“里弄”,在农村称为“乡里”,同学们知道了“里”的原始意义,对于理解“街坊”这个词义就十分有帮助了。

正是因为汉字的内联性,我们可以借助汉字的原始字形追寻古意,通过汉字的古意来理解今意,也可以丰富汉字的文化含义,例如“夙”字,它的含义是“早晨”的意思,我们知道“夙兴夜寐”这个成语,知道有些同学在理解时仅仅为是“早晨醒来,晚上睡觉”的含义,其实这个成语的文化含义更加丰富,“夙”字在甲骨文的左上方是个“月”形,月下跪着一个人形,用双手正在劳作。发展到小篆则变成了左右两个部分,一个是月(夕)字,而另一边则很模糊,是人的变形,到了楷书的时候就完全看不出人形了,而是把月置于凡中了,则成为了纯文字符号。成语“夙夜匪懈”则将“夙”的文化内涵表现得十分生动,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日夜辛劳,勤奋不懈。

二、汉字的文化多样性

汉字的文化是多样的,特别是古今汉字文化内涵变化的细微的差别,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单一地用现代汉语的含义去理解古代汉语,特别是一些古代汉语的同义词的区分,例如“门”、“户”两个词语的差异,“门”指大的门,“户”指小的门。再如有些汉字在古代意义是不同的,但是到了现代却发展成为了同义词,如“购”、“买”两个词,“购”字的古意是“悬赏征求”,后来有“高价收买”的意思。两种含义都与“买”的意思不同,但“购”和“买”在现代汉语中是同义词。

汉字文化的多样性还体现在繁简并存,但是二者意义并非完全相同,而我们现在要理解它们的区别,往往需要从文化的角度来深入挖掘。如“”与“修”它们之间意义并非完全相同,“”指“干肉”,与“月”字有关,是肉的标志。而“修”主要意思是“装饰”而非“干肉”,所以在古代二者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如“束”这个词语,古代是指学生与教师初见面时,必先奉赠礼物,表示敬意。早在孔子的时候已经实行。《现代汉语辞典》中,“”有两种用法,一是表示“旧时送给老师的酬金”,组词“束”;二是同“修”,并没出现“束修”这种写法。从“束”的运用可以看出汉字的一些原始意义仍然存在。

汉字的多样性还体现在汉字语言色彩的变化,如“侵”字,本义是“渐进”。《说文》:“侵,渐进也。从人又持帚,若埽(扫)之进。又,手也。”甲骨文的字形是一只手拿着扫帚给牛扫土;金文则变成了一只手拿着扫帚给人扫身,表示逐渐的意思。后来逐渐引申为“进攻”、“侵犯”,如 《左传・庄公二十九年》曰:“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后来“侵”就渐渐引申为“偷偷地”的含义。

三、汉字的文化独特性

汉字的文化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一方面它具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具有音乐性,一些古代诗词都是学习汉字的重要载体,我们通过对这些文本的研究与学习,一方面有助于同学们对经典名著的学习与研究,另一方面有助于对汉字的学习与传承。汉字具有自己独特的四声,声调使得汉字具有抑扬顿挫的美感与韵律。我们通过对诗歌中汉字的音韵的发掘,有助于同学们对文字的涵咏,特别是对一些古诗词的讲授,有助于同学们理解汉字这种文化的博大精深,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首词中用了很多入声字,如“黑”,如果是南方的同学们,他们对入声字十分熟悉,因为在他们的方言中往往就存在大量的入声字,如果让学生们了解了这些汉字的音韵,对于涵咏诗词大有裨益,也有助于对传统诗词的音的学习,有助于从音韵的角度继承与发展汉字。

汉字的独特性还体现在它作为一个形体文字,文字的构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构件的使用,可以为人们造字和使用汉字提供诸多方便。如我们熟知的耳刀旁,它在左右两面使用看似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如果从源头查看,就会发现,左耳刀古时的原始偏旁是“阜”,右耳刀是“邑”,而就一个左耳刀就有着十分诸多的细节。“阜”,象山高竖的形状,往往都与高意有关,如有些是与高山义有关,如“陵”,本义为大阜、“阿”的本义为大陵、“阴”本义为山之北;有些与高义有关,如降,本义为从高处走下来,队,本义为从高处落下来,后来常写作坠;有的与登高的阶梯有关,如除,本义为殿阶,阶,本义为台阶;有些与障碍义有关,如险,本义为地势不平坦,难以通行。

汉字有许多原始意义保存在现有的一些文字形式中,俗称“活化石”,如成语是一些汉字的原始意义的保存载体,成语具有容易识记,且生动活泼的特点,如成语“抗尘走俗”的意思是奔走于世俗之中。用来形容热衷于名利而钻营忙碌的样子。这个成语中的“走”字就是用了“走”的字的原始意义,即跑的意思,现代汉语中“走”字的意思是步行,这一点和古代汉语有着重要的不同了,我们看了这个成语就知道走的原始意义了。

汉文化第2篇

关键词:武汉 水文化 江城

武汉市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和汉水的交汇处。徐城北先生的文集这样叙述到:“武汉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一线贯通、两江交汇、三镇雄峙、四海呼应、五方杂处、六路齐观、七星高照、八面玲珑、九省通衢、十指连心。”寥寥数语,想必是对武汉最全面的概述了。同全国其他特大城市相比,武汉市的水资源优势突出。166个湖泊、165条河流点缀其间,水面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4,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数第一。丰富的水资源为武汉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武汉的人文历史就是水兴武汉、武汉兴水的历史。

一、水文化的内涵

水,是自然的元素、生命的依托。管仲曾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综观世界文化流源,水势滔滔的尼罗河孕育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的枯容消长明显地影响了巴比伦王国的胜衰兴亡,地中海沿岸的自然环境是古希腊文化的摇篮,流淌在东方的黄河长江,则滋润了蕴籍深厚的中原文化和绚烂多姿的楚文化。所以,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似乎可以将一切文化现象纳入到“水文化”的范畴内,“水文化”称的上是其他文化的母体。总的来说,水文化是对传统水功能的一种延伸和升华,其实质是一个国家或区域人民的优良传统和品德在水事活动中的体现,其根本理念是创造以认为本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水文化有不同的含义。

从哲学的角度来讲, 《管子·水地篇》中说“书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流通者也……”这里,水充满生机和活力;而老子从另一个角度论水德“上善弱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儿于道。”这也体现了水的人格魅力。可见,水文化就是人的文化,这也是我们现在提倡“人水和谐发展”的最初依据。

从水利的角度来讲,水文化是人类对社会各个时代和时期水环境观念的外化,是人类为适应自然生态水环境和满足兴利除害需求的一种方式,也是人类指导自身行为和评价水利工程、水利事业的准则。

从景观的角度来讲,城市特色景观的生成不外乎三种途径:一是美学途径,二是心理学途径,三是历史文化途径。城市景观设计的三大原则是尊重自然、尊重人、尊重文化。水文化就是指在在城市景观的建设中充分利用城市的人文水资源,以水为载体,紧密联系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将人的行为、历史水文化和创造城市特色景观综合协调考虑。

二、江城武汉的三镇风貌

武汉位于长江与汉水交汇处,山丘、湖泊与平陆相间,享有“江城”和“百湖之市”的美誉。从3500年前古“云梦泽”旁盘龙城的兴衰,到三国时期占据长江天险的武昌城的兴起,再到汉水改道后汉口的繁荣,以及近代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快速发展而成的“大武汉”。水生态系统的演变不仅在武汉的各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起着特殊的作用,而且还造就了武汉“两江三镇”的城市格局。

汉口是武汉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武昌和汉阳分别隔长江和汉江相望。汉口得名于地处汉江之口,因古时称汉水为夏水,故当时有夏口之地名。汉口因其地理位置优越,自古就有“九省通衢”之说。明朝成化年间,汉江几经改道,最后使得今天的汉口成为同临两江的黄金地段。至明朝末年,汉口已经相当繁华,与江西景德镇、河南朱仙镇、广东佛山镇并称“四大名镇”。武昌之名始于东汉末三国初,孙权为了与刘备夺荆州,于公元221年把都城从建业(今南京)迁至鄂县,并更名为武昌,取“以武治国而昌”之意。有意思的是,今天的武昌高校林立,文风盛行,成为了武汉市的文化区,与当年的“以武治国”相去甚远。“汉阳”一名的来历与汉水密切相关,古语“水北为阳,山南为阳”。古时汉阳在汉水之北,龟山之南,又因得日照多的地方也称阳,故名汉阳,是武汉三镇中最早成形的,被武汉人称为老城。

三、江城武汉的水文化优势

城市的建设需要文化的支撑,文化是一张独一无二的城市名片。武汉的文化特色与个性究竟是什么?历史学家冯天瑜先生曾经说过:“城市风格首先依托于地理环境和自然特色。武汉在这个方面最大的特色就是‘江城风格’。” 余秋雨先生说:“

四、江城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汉文化第3篇

汉字时刻在冷静地叙述中国漫长崎岖凤凰涅??的历史,记录着令中华儿女自豪而又痛心的反思历程。汉字是贯穿古今风雨中的一件中国独有的国宝。它的命运折射出中国的起伏兴衰,它顽强的生命力则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汉字所承载的中华文化太深厚了,可以说一个汉字就是一个中华的故事。千百年的风俗礼仪,伦理道德,哲学思考,审美意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几乎都隐藏在了一个个汉字对所要反映事物的摩画、概括和美化之中。

汉字与文化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汉字中字义系统记录了文化系统,二是汉字的字形和构造反映了文化现象。汉字的字义系统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人文世界的划分和整理得来的,在这里有客观成分,也有包涵的特定的文化影响因素。但是汉字与汉字的文化主要反映在第二个方面,我们常见的汉字是根据词义方面来构造字形,力求达到形义统一的文字,一个完整的词义,用怎样的字形来表示,从中反映着古人巧妙的构思和设计,而古人的巧妙构思和设计更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也就是说,汉字的构型和设计记录了造字时代的社会文化生活状况,以及当时人们的思想认识和心理状态等。

最早的汉字,以象形为主,字体以不可分割的独立为主。当独体象形字的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汉字便采取了以现有的字形为构件,通过固定的组合方式创造新字的方法,其组合方式主要有表义构件与表义构件的组合和表义构件与表音构件组合两种,而就构件本身的形体而言,也经历了描绘事物形体的象形到直接表示词义的固定代号的过程。相传,汉字是黄帝手下的一个叫仓颉的史官创造的,他是“四目双瞳”。在我们祖先的观念中,四只眼睛八个眸子就可以超出常人眼力的倍数,于是造字的重任,非仓颉莫属。其实,真正的仓颉何止是“四目双瞳”?他们人数千万瞳目万千,他们当中有王,有士,也有民。某一个汉字在最初的时候也许是民创造出来的,后来经过士人之手或者是王的手加以演变最终形成现在的模样,所以汉字是由王、士、民共同创造的结果。于是,蕴藏于汉字中的文化密码正是这三方面观念的综合反映。这种综合性的文化观念,正是正确认识和理解文化的一把钥匙,因为,仓颉造字的过程,就是我们民族历史和文化形成的过程。于是汉字演绎成汉理,就成为一种通俗、生动、真实的论述方式。

发展到现代汉字,虽然字形已经无象形的成分,但是由于从象形到固定代号的转换是有规律的,而且其组合关系并未改变,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仍能把古汉字和现在的汉字的分析结合起来。我们以提高汉字教学的效率为汉字教学的追求目标,“快速高效是当今识字教学改革的突出特点”。在这样的目标追求下,以往的汉字教学改革把重点放在了汉字教学方法改革上。教学方法的改革和使用反映在教学效果中“方法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社会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方式、手段”,我们要重视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的文化导入。

中国人“以字为本”,在字中又“以形为本”,把字形作为字的根本,而不是西方拼音以音位为本。

古代伏羲是“仰则观象于天”,此即向上观察天象;“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此即向下观察地貌,看到了鸟兽的足迹的纹理和地理的形状,然后创造了八卦,“以垂宪象”,来表示法定的图像。一句话就是取天地之间的象而构成八卦。

此后仓颉创造了文字,“依类象形”,这是“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字”。文,是物象之本;字,“是孳乳而浸多也”。一句话,文字的创造与滋生均离不开形象、图像。这是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阐述的理念,即汉字的根本在于象,在于形。这种理念渗透于中国人的理念中。

中国人把视觉摄取出来得象化作视觉符号。见太阳创造出“日”字,见月亮发明出“月”,用来表示事物,这里面积淀着自己的思维。传统的理念认为,这些象、这些视觉符号是本,语音是从上面滋生出来的。

而希腊的哲学家认为,语言是对思想的摹写,是思想的图像。人头脑中的思想状况被人用声音表达出来,这就是语言。从这种语言观出发,柏拉图自然就认为声音与思想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声音的符号是第一性的、基本的符号。人们发明了文字,用文字记录声音。文字只是表达声音的符号。

虽然中西理念不同,但不可以依据一方的观点否定另一方,更不能根据西方的理念来否定中国传统的理念。中西的思想的不同,可以为汉字的研究提供丰厚的资源,亦可以互动互补,相得益彰。

汉字是建立在象形的基础上的表义方块文字,而象形文字识别是很容易的。汉字的最大特点是它像图画。识读汉字其实就是看画展。从汉字的特征来看,汉字是一种“视觉语言”,其记忆的效果要远远大于口语这种“听觉语言”。

汉字成方块形,在视觉进行分辨时,眼睛无需对所接收的映像进行方位上的调整。人在进行视知觉时,视线总是集中在视知觉的某一点上。呈平面方块的汉字则因为具有较强的聚焦性使得目力集中,从而使视线聚集在最佳点。汉字培养了中国人良好的视觉语言能力,包括视觉分辨力和视觉记忆力,但同时又构成了中国人在听觉语言能力方面的薄弱。比如学习英语时,常常是能读大部分的专业书,甚至能够翻译世界名著,但是听说能力都较差。

汉字大量使用对称的类比,又促成中国人使用类比的思维习惯。如认识独体字要做笔画分析,认识合体字要做部件分析。这是识记汉字分析综合过程。另外还有比较过程,字与字之间形、音、义的比较。汉字的识记是一个整体认知的过程,只看到一个字的整体轮廓,看不清楚细节,即具体笔画也可以辨别出来。这就发展了中国人整体认知的习惯。或者认为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的确擅长于从整体和综合角度来看待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

汉文化第4篇

关键词:汉字;语言;文化

中图分类号:H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1-0156-03

一、汉字的发展概说

汉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自源文字,是汉族人民独立创造、逐步发展起来的文字符号体系。汉字的诞生,使得汉族人民在社会生活中长期探索、精心创造的成果和经验,都可以传承下来。汉字的产生是中国历史由传说时代进入信使时代,大大加快了社会的发展。汉民族文化辉煌、灿烂,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字就是汉民族文化的精华。本文将从汉字形体演变及汉字造字方法两部分阐述汉字发展历程,从而使读者既从客观上了解汉字的身家,也能从微观上知晓汉字的背景。

在世界文字之林中,汉字是一位老寿星,拥有3400多年的历史。商代时期金文与甲骨文并存,前者是正体,后者为俗体,这种情况一直延伸到西周时期。到了春秋时代开始出现不同区域的风格,在战国,文字分化日趋明显了,有秦系文字,包括正体小篆和俗体古隶,而且后者中还囊括了正体八分隶书、俗体章草以及介于草、隶之间的行书。除秦系文字外还有六国文字,它是汉字发展的支流,到魏晋南北朝以后楷书成为主要字体,一直到了唐代楷书算是完全成熟,一直延伸使用至今。目前现今社会大多也使用楷书,是被大众接受的主体字形。

现代汉字的造字法有两种:一为动态溯源,一为静态描写。绝大多数汉字都是由古代汉字一脉相承演变来的,都可以沿用传统的“六书”来分析它们的造字法。用“六书”分析现代汉字的造字法必须追溯到古代字形,因而我们称之为动态溯源。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是第一部记录并研究汉字的著作。其中对“六书”所做的定义是被大众广为接受的,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前4个是造字法,后面两个是用字之法。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给“六书”分别作了解说并列出例字。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义,上、下是也。“视”是“看”,“察”是“仔细看”,也就是说指事字一看见就认识,仔细观察就能体会字的意义,如上、下二字。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诘诎”就是弯曲的意思。依照客观事物的形状,用委婉曲折的笔画构成汉字,如日、月二字。象形是汉字的造字基础,最初的汉字是以象形字为主的,这也是汉字是表意文字的根本。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形声造字使得古老的表意文字不再拘泥于事物的有形可像,只要把要表事物的归属类别划分清楚,归入所属的义符,再给一个读音,就能造出象形字所不能造的表抽象概念的汉字。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郑武、信是也。从许慎的解说可看出,会意是把两个意义不同的义符合在一起,表示一个新的意义。会意字使汉字的表意范围扩大了,可以表示一些象形字无法表达的抽象的概念。五曰转注,六曰假借,此两种属于用字法,在此不多介绍。

二、汉字的特点

(一)构形方面

现代汉字是二维的平面文字,它的各种结构成分都是通过横向、纵向两个坐标来展开的,这就使笔画和部件的组合方式更为多样。比如两横两竖4个笔画,如果作线性排列,只能有6种组合方式;如果作双向排列,就可以有相当多种组合方式。再比如“口”“力”两个部件,作线性排列,只能有“加”“叻”两种方式;这就为汉字的构形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为增大汉字字形的区别度和信息量提供了可能性。

现代汉字是表意兼表音的文字,绝大多数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都能通过字形提供或清晰或模糊的音和义的信息,所以有人带着赞赏的口吻,略为夸张地把每个汉字的字形称为“集成的信息块”。二维的平面文字、“集成的信息块”又不可避免的带来现代汉字字形结构复杂繁难的缺点。汉字以形分别语素的音、义,要为成千上万个汉字构造各具个性的字形,就必须采用不同的笔画数目和笔画形状、不同的部件数目和部件形状、不同的笔画组合方式和部件组合方式等办法来区别字形。如果想要控制笔画数和部件数,就必然会增多形近字;如果想要增大字形的区别度,就难以避免加重字形的繁复程度。

(二)造字方面

现代汉字的笔画、部件林林总总,造字方法又多种多样,特别是拼合形旁和声旁的形声造字法,能产性特别强,使汉语中众多的语素都能用不同的字形来分别记录,确保了记写现代汉语的准确度和丰富性。滋生能力强的优点同时带来汉字字数太多的缺点。近年出版的大型字典收字量有的已达8万个左右,而且还有增多的趋势。主管部门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也有7000字之多。好在出现频率高的常用字长期自动地控制在三四千个。

(三)功能方面

虽然古今汉语的字音差别很大,但是由于字义的变化相对来说还比较小,近一两千年的字形又相对稳定,所以用隶楷汉字印行的先秦两汉古籍,今天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基本能看懂。汉语方言众多,方言之间的语音差别特别大,但如用汉字记写词汇和语法规范标准一致的共同语,不同方言区的人也能顺利的进行书面交际。

形成这一优点的主要原因是汉字产生的基座是表意的,现代汉字的性质是意音文字,它的字形跟汉语语音的联系比较微弱。在通用汉字中,大约有10%的汉字没有表音声旁。其余90%左右的形声字虽有声旁,但这种声旁不同于拼音文字的字母,它们不是专职的,而且很多声旁从造字开始,表音就是近似的,它们又不能经常地、大量地随着字音的变化而变换。

三、汉字中的古文化

(一)生产生活

农,《史记・孝文本纪》:“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农”如此之重要,因此我国从秦代起就设置了劝农官,职责是劝农民采桑、耕作,历代相沿,范成大诗:“我昔官称劝农使,年年来激西江水。”他就做过这样的官职。农,这是一个会意字,上部是“林”,下部是“辰”。“辰”是“蜃”的本字,“蜃”是蛤、蚌之类的软体动物,古人用它们的壳制成农具,用来耕作,这种农具叫蚌镰,在蚌镰的背部凿两个孔,用绳子系在拇指上,用来掐断禾穗。因此“农”会意为拿着农具在林中耕作。不过许慎认为:“辰,震也。三月,阳气动,雷电振,民农时也,物皆生。”以此会意为在林中务农。许慎的看法跟“辰”字的甲骨文字形不符,是因为他没有见过甲骨文的缘故。《说文解字》:“农,耕也。”引申为农业、农民。《周礼》中将农民分为3类,称作“三农”,分别为山农、泽农、平地农,指居住在山区、水泽和平地的农民。古时以农立国,西周统治者制定了治理国政的八项原则,称“农用八政”,都是为了发展农业生产。《汉书・食货志》开宗明义:“《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鱼、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兴自神农之世。”班固取农用八政之首的“食”和“货”来概称古代的财政制度,故称《食货志》。农用八政出自《尚书・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农业靠天吃饭,古人就将天上的一颗星命名为农星,称作“农丈人星”。“丈人”是对老年男子的尊称,移用来称呼农星,“老农主稼”,可见古人的朴素愿望,“人事作乎下,天象应乎上”,是多么渴盼丰收啊!唐代诗人张碧有一首《农父》诗,道尽了农民的辛苦:“运锄耕鼻中瞧穑陇亩丰盈满家喜。到头禾黍属他人,不知何处抛妻子。”这首诗说的还是丰收年景,荒年的景象就更加凄惨了。

田,关于“田”字,《说文解字》云:“陈也。树谷曰田。象四口。十,阡陌之制也。”陈,指耕田阡陌交通块块相连。四口,指边缘整齐。“田”字的形体古今变化不大,均像一片阡陌纵横的田地的形状,其本义指农田,即供耕种的土地。因为“田”中纵横交错的小沟及一块块的土地排列整齐,因而“田”字便引申出“陈列”“整齐”的意思。“田”字反映了奴隶社会井田制的情况。井田制是我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西周时盛行。那时,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作“井田”。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封建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领主强迫庶民集体耕种井田,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田。井田制的实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春秋晚期,井田制逐渐瓦解。

(二)婚姻家庭

婚,关于“婚”字,《说文解字》云:“婚,妇嫁也。礼,娶妇以昏时。从女从昏,昏亦声。”结婚是一件喜庆的事,所谓的人生四喜之一就有“洞房花烛夜”,古人为什么要从“昏”字,还要行之以“昏”时呢?先说“昏”字,《说文解字》云:“昏,日冥也。”甲骨文“昏”字从“日”从“氐”,氐即“低”,落下的意思。“昏”是会意字,其造字意义是:太阳已经落下。“昏时”就是夜幕降临的黄昏时候。为什么要规定“娶妇以昏时”呢?刘申叔《古政原始论》中说:“其行礼必以昏时者,则以上古时代用火之术尚未发明,劫妇必以昏时,所以乘妇家之不备,且使之不复辨其谁何耳。”这正反映出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历史时期中的抢婚制度。上古的“昏”有“结婚”的意思。其后,“昏”专指“日落黄昏之时”等意思,而结婚的意思古人则用“婚”字表示,即在“昏”的左边加一“女”字为意符而成。最初,“婚”字既可以指男子娶亲,也可以指女方嫁人。现在,有些少数民族,如瑶族,迎娶新娘一般都选择在傍晚或黎明时分进行,不到这个时辰,新娘不准进男方家。这可以作为古代先民“娶妇以昏时”的有力旁证。

女,《说文解字》:“女,妇人也,象形。”其实这是统而言之,严格区分的话,未嫁之女称作“女”,已嫁之女称作“妇”。至于“女”字的造字形态为什么会采取跪姿,段玉裁解释说“象其掩自守之状”,意思是一副顺从的样子,这也是大部分学者的看法,即女子跪在男子面前,反映了古代中国男尊女卑的思想。但是未嫁之女称作“女”,既然未嫁,哪里来的男人?在父亲兄弟之间大约用不着如此卑微吧。当然也不可否认,母系氏族社会之后,女子的地位确实比男子较为低下,从《诗经・斯干》一诗中即可看出,诗中吟咏道“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生了男孩儿,就让他睡在榻上,给他穿上衣服,让他玩璋这种玉器。因此生男孩儿又称作“弄璋之喜”。“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生了女孩儿,却让她睡在地上,“裼”是襁褓,把女孩儿包在襁褓里,“瓦”是用瓦所制的纺锤,给女孩儿玩的是纺锤。因此生女孩儿又称作“弄瓦之喜。”

(三)天文天象

月,“月”字是个象形字,字形像月缺时候的形状。月亮的特点是缺时多,圆时少,所以,古人以常见为文。其本义是指月亮。根据月亮运行的阴晴圆缺这种周期现象,人们把从朔至晦称为一月,因此,“月”又作计时单位,如:3个月以后。“月”引申为像月亮一样的颜色或形状,如:月白,月琴。“月”字是个部首字。凡以“月”为部首的字大都与“月亮”“光明”有关。如“明”“朗”“朔”“期”等字。“月”常与肉的“月”部相混,要注意识别。

雨,“雨”字是个象形字,《说文解字》云:“雨,水从云下也,一象天。”雨是从云中降落的液体、水滴。作动词用就是“下雨”,引申为“滋润”。“雨露”一词,在古代指恩情、恩泽,如李白《书情》诗:“愧无横草劲,虚负雨露恩。”“雨”字是部首字,从“雨”的字都与“雨水”有关,如雪、霖、雾等。

夏,“夏”字是个象形字。“夏”字在金文中像一男子在烈日炎炎的三伏天里,热得浑身是汗,无所措足,便脱去所有的衣服,赤足露背地站着。“夏”也是古代中国称谓,如“华夏”“诸夏”。“夏”字后来引申为“大”。又有“高屋”“大殿”之意,同“厦”。“夏”字后来又被用作时序的划分,即春夏秋冬四季中的夏季。其之所以被用作时序的划分,根据它的本义和引申意义可以推测,阴历的4月、5月、6月这3个月正是气温高、天气炎热、太阳光照强烈、犹如一团大火在熊熊燃烧,人要面对这样的酷热环境生活,就需免装而赤足露背。因此“夏”就被用于一年四季的划分,即指最热的季节。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王宝珍.汉字与中国文化[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3〕许晖.这个字,原来是这个意思[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汉文化第5篇

关键词:武汉水文化江城

武汉市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和汉水的交汇处。徐城北先生的文集这样叙述到:“武汉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一线贯通、两江交汇、三镇雄峙、四海呼应、五方杂处、六路齐观、七星高照、八面玲珑、九省通衢、十指连心。”寥寥数语,想必是对武汉最全面的概述了。同全国其他特大城市相比,武汉市的水资源优势突出。166个湖泊、165条河流点缀其间,水面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4,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数第一。丰富的水资源为武汉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武汉的人文历史就是水兴武汉、武汉兴水的历史。

一、水文化的内涵

水,是自然的元素、生命的依托。管仲曾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综观世界文化流源,水势滔滔的尼罗河孕育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的枯容消长明显地影响了巴比伦王国的胜衰兴亡,地中海沿岸的自然环境是古希腊文化的摇篮,流淌在东方的黄河长江,则滋润了蕴籍深厚的中原文化和绚烂多姿的楚文化。所以,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似乎可以将一切文化现象纳入到“水文化”的范畴内,“水文化”称的上是其他文化的母体。总的来说,水文化是对传统水功能的一种延伸和升华,其实质是一个国家或区域人民的优良传统和品德在水事活动中的体现,其根本理念是创造以认为本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水文化有不同的含义。

从哲学的角度来讲,《管子·水地篇》中说“书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流通者也……”这里,水充满生机和活力;而老子从另一个角度论水德“上善弱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儿于道。”这也体现了水的人格魅力。可见,水文化就是人的文化,这也是我们现在提倡“人水和谐发展”的最初依据。

从水利的角度来讲,水文化是人类对社会各个时代和时期水环境观念的外化,是人类为适应自然生态水环境和满足兴利除害需求的一种方式,也是人类指导自身行为和评价水利工程、水利事业的准则。

从景观的角度来讲,城市特色景观的生成不外乎三种途径:一是美学途径,二是心理学途径,三是历史文化途径。城市景观设计的三大原则是尊重自然、尊重人、尊重文化。水文化就是指在在城市景观的建设中充分利用城市的人文水资源,以水为载体,紧密联系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将人的行为、历史水文化和创造城市特色景观综合协调考虑。

二、江城武汉的三镇风貌

武汉位于长江与汉水交汇处,山丘、湖泊与平陆相间,享有“江城”和“百湖之市”的美誉。从3500年前古“云梦泽”旁盘龙城的兴衰,到三国时期占据长江天险的武昌城的兴起,再到汉水改道后汉口的繁荣,以及近代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快速发展而成的“大武汉”。水生态系统的演变不仅在武汉的各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起着特殊的作用,而且还造就了武汉“两江三镇”的城市格局。

汉口是武汉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武昌和汉阳分别隔长江和汉江相望。汉口得名于地处汉江之口,因古时称汉水为夏水,故当时有夏口之地名。汉口因其地理位置优越,自古就有“九省通衢”之说。明朝成化年间,汉江几经改道,最后使得今天的汉口成为同临两江的黄金地段。至明朝末年,汉口已经相当繁华,与江西景德镇、河南朱仙镇、广东佛山镇并称“四大名镇”。武昌之名始于东汉末三国初,孙权为了与刘备夺荆州,于公元221年把都城从建业(今南京)迁至鄂县,并更名为武昌,取“以武治国而昌”之意。有意思的是,今天的武昌高校林立,文风盛行,成为了武汉市的文化区,与当年的“以武治国”相去甚远。“汉阳”一名的来历与汉水密切相关,古语“水北为阳,山南为阳”。古时汉阳在汉水之北,龟山之南,又因得日照多的地方也称阳,故名汉阳,是武汉三镇中最早成形的,被武汉人称为老城。

三、江城武汉的水文化优势

城市的建设需要文化的支撑,文化是一张独一无二的城市名片。武汉的文化特色与个性究竟是什么?历史学家冯天瑜先生曾经说过:“城市风格首先依托于地理环境和自然特色。武汉在这个方面最大的特色就是‘江城风格’。”余秋雨先生说:“中国文化从根本上说是‘大河文明’,能称得上大的城市,只有大上海、大武汉、大重庆,武汉应立足自然生态,做足长江文章。”

其实,在我们几千年的文化中,就有不少名著名篇名家都是从水的角度来认识武汉、赞美武汉的。《尚书》记载:“江汉朝宗,其流汤汤。”《诗经》记载:“江汉汤汤,武夫洸洸。”崔灏的“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成千古绝唱。诗仙李白一句“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则让武汉第一次有了江城的美誉。后来,南宋诗人袁说友在《游武昌东湖》中也写道:“只说西湖在,武昌新又说东湖……如何不作钱塘景,要与江城作画图。”又一次奠定了武汉“第一江城”的地位。

水不仅是文人墨客关注武汉的重要方面,也是江城政治经济地位形成的重要因素,这在历史记载中也有体现。湖广总督张之洞在一副楹联中高度概括了江城武汉在中国乃至世界中的地位。联云:“昔日整顿乾坤,缔造多从江汉起;今日交通文轨,登临不觉亚欧遥。”孙中山先生不仅把武汉三镇的情况熟记于心,而且几次要把武汉作为中国定都的最佳地方。他曾说“枢轴总揽水陆交通,西连北控,武昌真是天下的根本重地。”对武汉的水更是情有独钟,他在《水调歌头·游泳》中不仅描写出了武汉的气势,更为武汉今后以水而兴指明了道路。当代中央领导人也非常看中武汉,把武汉作为中部崛起的中心城市纳入规划战略。在国务院批准的武汉总体规划首页中明确表述:“要把武汉建设成为具有滨江、滨湖特色的现代城市。”这些都肯定了武汉的江水特色,显示了武汉深厚的水文化底蕴。

四、江城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武汉是一座源水而发、因水而兴的城市,其城市之根就是水,文化之根就是水文化。因水患肆虐而闻名的龙王庙,江河交汇的南岸嘴,山拥水抱的东湖风景区,全国最大的滨江景观江滩……这些无一不体现出武汉深厚的水文化底蕴,但是目前武汉市的水文化研究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对于杭州、成都等城市来说比较落后,不仅在理论研究上没有形成严密成熟的体系,而且对现有的水文化资源保护不够,致使水文化优势得不到合理有效的利用。

举一个例子来说:武昌东湖与西湖相比,为什么一直只是湖北名湖,而不是中国名湖?究其原因,西湖是中国人文资源沉淀最为深厚的文化之湖,一直被人们认定为是活着的吴越文化的“博物馆”,而东湖的文化多流于表面,缺乏历史的品位。“水文化的沉淀与升华不够”才是东湖落后于西湖的根本症结所在。这也说明了我们现在的落后局面,只有加大水文化开发的力度,才能提升武汉的文化品质,创出城市特色。

本文仅对水文化之于武汉的建设提几点粗浅的意见:

1.把水文化贯穿于城市规划中,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在规划中要注意水功能的合理分区,并要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支持、保障武汉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与流域功能区划和武汉市水环境功能区划相协调。

2.把水文化溶入到城市景观建设中,挖掘和突现其文化内涵。近几年来,武汉市重点实施了“绿满滨水、显山透绿、景观道路、亲民绿化”四大工程。建设了一批美丽的亲水景观。今后在这个方还要继续面努力,争取早日把武汉建设成为“一步一景”,并且每个景观都是水文化象征的“有独特内涵”的江城。

3.把水文化展现在城市旅游经济的运行中,二者相互促进。亲水是市民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也是武汉独特的对外吸引力之一。因此,在发展武汉旅游业的时候,应注意开发水域旅游,使旅游者能在游览过程中能时刻感受到江城的水特色,这也是武汉旅游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一个重要方面。

4.适当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市民知晓水文化的内涵和意义。人民是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加强宣传一方面可以提高人们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也可以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水文化建设的队伍中,促进武汉的水文化发展。

5.武汉已被列为全国第一批开展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试点城市。这也给我们一个提示,在进行武汉市水文化的建设中,要注意保护水环境、治理水污染,运用科学发展观,实现人水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浅议水文化分类结构大纲》.刘星原.《湖北水利水电》2005年第1期.

[2]《“以水为师”——萌生中国水文化的哲学启蒙》.《江苏水利》2005年第8期.

汉文化第6篇

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即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到国民生产总值5%。当前,在各级党和政府领导下,发展文化产业成为了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对于汉中市来说,应紧抓汉文化特色,建设“中国・汉中(国际)汉文化产业园”,整合汉中文化资源,孵化、引擎汉中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汉中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为了发展文化产业,近年来汉中市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但限于区位、人力、理念、创意资源等各种因素,目前在总体上规模还偏小,增速较低。2016年汉中市文化产业增加值24.05亿元,占GDP2.4%,与支柱性产业目标差距较大;汉中文化产业在全省排名第九,仅列于商洛、杨凌之前。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成为了汉中市的迫切任务。

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结合自身情况,汉中市在文化旅游产业方面下了很大功夫,诸如提出“两汉三国,真美汉中”宣传口号,号准了汉中旅游的脉搏,并出现在了里约奥运会现场,让汉中旅游走向了世界。但是,文化旅游仅仅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除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外,汉中必须大力发展其他各个门类的文化产业,以提升汉中文化产业发展的加速度与综合实力。

借鉴西安、宝鸡经验,

成立“兴汉新区”与“汉文投”

结合省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来看,由政府牵头成立管委会以及由政府出资(控股)的文化产业开发公司,聚合社会各界力量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利用行政、经济手段共同推进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是一种较好的容易在短时期内取得明显效益的办法。近年来,西安市文化产业迅猛发展,与成立曲江新区管委会、曲江文化产业集团密不可分;宝鸡市文化产业也取得可喜的成就,则与成立宝鸡市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建设管委会、宝鸡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公司有较大关系。这种文化产业发展方式,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较为适用。另外,在国内外已建立的不少文化产业园区,大多都对当地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了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

在充分认识自身与外部情况基础上,汉中市综合借鉴西安、宝鸡等地的文化产业发展经验,成立了“兴汉新区管委会”与“汉中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汉文投),创新体制机制,采用PPP模式,集中力量建设“汉中兴元汉文化生态新城镇建设示范区”、“汉中兴元汉文化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在相关人士建议下,“兴元新区”更名为“兴汉新区”。目前,该项目被列为陕西省“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

面对所属西部地级市状况,汉中借鉴了“宝鸡模式”,组建“汉中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企业化运营,突出、优先发展旅游产业,以通过旅游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在政府机构方面,汉中市则主要借鉴“西安模式”,规划了27.7平方公里区域设立文化开发区,并成立副市长挂帅的新区管委会,强势推进。同时,面对汉文化十分突出的特点,新区借鉴西安曲江以唐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旅游模式,主打汉文化,致力“传承和弘扬汉文化”,在规划建设上朝着文化产业园方向发展。

利用兴汉新区,

建设“中国・汉中(国际)汉文化产业园”

通过充分结合自身情况,借鉴各地、特别是西安曲江的经验发展汉中文化产业,应该是不错的。问题是,当年西安曲江新区借助巨资,不断策划炒作,使“曲江”成为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品牌,时下汉中兴汉新区尤其是在没有曲江新区当年所拥有的天时、地利(房地产蓬勃发展、省会城市)情况下,能否做到?可以说,要塑造“汉中兴汉”品牌,需要花费巨大的财力、人力、物力,而且极可能一时很难形成效应。

因此,不如直接亮出具有深远影响的“汉文化”招牌,利用兴汉新区,建设“中国・汉中(国际)汉文化产业园”。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可以在“兴汉新区管委会”加挂“中国・汉中(国际)汉文化产业园”管委会牌子,汉文投集团公司出资组建“汉中汉文化产业园有限公司”。这样,不仅可以围绕汉文化深入发展汉中旅游休闲产业,而且可以立足汉中与汉文化的密切关系,放眼国内国际,构建围绕汉文化的各个门类文化。加挂“中国・汉中(国际)汉文化产业园”管委会牌子与组建“汉中汉文化产业园有限公司”,明确定位兴汉新区亦是一家部级文化产业园区,不仅要把兴汉新区建成“汉文化生态新城镇建设示范区”、“汉文化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还要把兴汉新区建成世界级的“汉文化传承和弘扬示范基地”、世界级的“汉文化产业园区”。

利用兴汉新区建设“中国・汉中(国际)汉文化产业园”,是汉中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是大力传承和弘扬汉文化的需要,也是新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建设“中国・汉中(国际)汉文化产业园”,可以使兴汉新区朝着建设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汉文化产业园”宏大目标努力,还可以此全面整合汉中文化资源,引擎汉中文化产业迅猛发展。

汉中最有资格建设汉文化

产业园,且品牌容易塑造

虽然目前国内已有南阳、枣阳、寿光、满城、济宁任城区等众多城市建设汉文化产业园,但是,汉中应该最有资格建设汉文化产业园。汉中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两千多年带“汉”字的城市。汉中是汉文化的根源,因银汉而汉水,而汉中,而汉王,而汉朝,及至汉人,汉族,汉文化,汉语,汉字,汉服,汉学……既然,汉中已建设以汉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兴汉新区”,为什么不大张旗鼓地做大做强汉文化产业园呢?

南阳、枣阳、寿光、满城、济宁任城区等汉文化产业园,大多是从汉文化的一部分,或历史,或遗址,或民俗方面切入,对博大精深的汉文化只能是管中窥豹,并不能全面地反映汉文化。而且,对于诸如“中国・汉中(国际)汉文化产业园”此类国际性IP,还没有使用,这不正是将其留给最有资格的汉中吗?在当前文化产业大发展时代,汉中没有理由不建设汉文化产业园,而且应该直接建设“中国・汉中(国际)汉文化产业园”。

汉文化在海内外华人心中有着深深的烙印,“中国・汉中(国际)汉文化产业园”品牌极容易塑造,而且立意明显在于国家、国际级,而非“兴汉新区”的地市级,其所能带来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自然远在“兴汉新区”之上。“中国・汉中(国际)汉文化产业园”不仅容易吸引省内外的眼球,还从一开始就着眼于世界瞩目。“中国・汉中(国际)汉文化产业园”不仅仅局限于发展汉中与汉朝历史相交织所形成的汉文化产业,更应囊括发源于汉中而形成的方方面面的汉文化产业。

从旅游到文化产业,

全面释放汉中文化生产力

旅游产业是中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当年曲江文化产业的发展正是依靠大雁塔北广场“亚洲第一大喷泉”与举世瞩目的大唐芙蓉园等旅游项目兴起,汉中市直接采用PPP模式组建汉中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即是充分结合市情与文化产业发展规律,首先做好旅游产业,找准了破题的命脉。

结合当前汉中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西成高铁即将通车的机遇,很大程度上可以进一步把兴汉新区――“中国・汉中(国际)汉文化产业园”打造成汉中市的“旅游窗口”,为推动汉中市“全域旅游”而努力。但是,作为文化产业园区,旅游仅仅只是起点,更多应是以旅游业撬动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从而充分利用汉中文化资源,全面释放汉中文化生产力。

“中国・汉中(国际)汉文化产业园”名称本身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在此基础上,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强而有力的举措,使产业园尽快由蓝图变成现实。

一是继续大力发展汉中文化旅游,并通过全媒体宣传等方式,不断扩充影响力,不断铸造文化品牌,为大力发展新区各类文化产业蓄势。

二是充分立足汉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进行深入创意,不断形成园区汉文化产品以及产业。

三是广泛向海内外招商,进一步通过混合所有制、PPP模式等,共同促进园区发展,不断孵化、形成文化旅游、休闲娱乐、文化艺术、影视演艺、广告会展、文化生产等文化产业全门类。

可以预见,“中国・汉中(国际)汉文化产业园”将成为汉中文化产业聚集地与航母,成为国家、国际级的汉文化产业园区。

汉文化第7篇

关键词:汉字 文化 教学

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汉字不仅承担了语言的交际功能,还蕴藏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我们教授汉字课程,不仅仅是教留学生学习文字,更重要的是了解汉字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知识。同时,汉字文化教学也促进了对外汉字教学的开展。从汉字文化角度讲解汉字,可以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增加留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

一.汉字文化教学的意义

1.增强学习汉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汉语也不例外。留学生在学习汉字时,常会被汉字复杂的形体、相似的读音困扰。常会因为枯燥、无趣的记忆产生厌烦情绪。教学者从汉字文化角度出发,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汉字。大多数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充满兴趣,我们在开展汉字教学时应该旁征博引,增加汉字课堂的生动性。通过趣味的故事提高学习汉字的兴趣,更好的识记汉字。

2.提高书写汉字的正确率

汉字形体复杂,形近字、同音字多,留学生在学习中死记硬背,枯燥的记忆,导致书写汉字的正确率低。这都是由于留学生对汉字的结构认识不清,缺乏汉字形义关系的理解。从汉字文化角度出发,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汉字结构的认识。适当的讲解汉字的造字理据,从汉字的部件、结构入手,优化学习过程。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对汉字形音义关系的掌握。从意义上区分汉字形体的差异,对形近字进行归纳,提高书写汉字的正确率。

3.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

传播文化是语言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汉字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我们开展汉字教学的同时结合文化知识的讲解,不仅可以促进对外汉字教学的开展,还有利于传播中华文化。要准确的掌握汉字,必须了解汉字所属的文化。如果单纯的分析汉字结构、汉字形体,就无法深入了解汉字的魅力,不能掌握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所以,加强汉字文化的教学,在汉字教学中融入文化知识,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

二.汉字文化教学的原则

1.适用性原则

由于教学对象的复杂性,我们开展汉字文化教学时要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文化信仰,兼容并包。开展课堂教学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了解学生的文化信仰,这样有助于我们进行教学设计。比如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动机,设置相应的文化知识,有目标性的提升学习效果。还可以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好地吸收文化知识。而对于有特殊信仰的学生来说,我们要避免一些文化禁忌,尊重他人文化,兼容并包。坚持适用性原则,可以更好地开展汉字文化教学。

2.阶段性原则

学习是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层次性的。汉字文化教学应该把握阶段性原则,循序渐进的开展对外汉字教学。在初级阶段,要求学生对汉字的形体、结构有初步的认识。介绍汉字的来源和发展,通过动态的图形和趣味的故事,减少学生对汉字的陌生感。对于掌握一定数量汉字的中高级段学生来说,可以开展更加丰富的教学活动,比如汉字游戏、部件组合等多种方式将文化信息融入课堂教学。可以开展更加深入的文化教学,介绍中国风俗习惯、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等。坚持阶段性原则,可以更好地的开展汉字文化教学。

3.得体性原则

汉字文化教学是汉字教学的一部分,起到辅助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识记汉字。开展汉字教学不能本末倒置,我们要把握汉字文化教学的度和量。首先课堂时间有限,我们在传播文化知识时,不能占用过多时间,应该恰当的与教学内容相融合,以服务汉字教学为核心。其次,汉字蕴藏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讲解汉字文化要突出重点,切合教学目标。我们可以选择学生易于接受,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内容,增强得体性,更有助于我们开展汉字文化教学。

三.汉字文化教学的策略

1.运用汉字的造字法进行汉字文化教学

汉字对留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他们缺乏对汉字结构的整体认知。从汉字的造字法入手,一方面可以加强其对汉字形体的认知,另一方面可以了解汉字的产生,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造字法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象形字的教学,可以通过描摹事物的整个外形或显著特征创造出来,可以直观的反映出汉字的意义。比如说日、月、人,这些简单的汉字,都可以从图形了解到它们的涵义。从这些象形字入手,可以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指事字的教学,可以通过添加抽象的符号来区别字义。比如说木、本、末的区别就在于“木”上的一点添加在何处。“本”在树木的根处加上符号,表示树木的根本。“末”在树梢处加上符号,表示树木的树梢。会意字的教学,可以通过组合部件,整合意义来理解汉字。比如两个木是“林”,很多树木是“森”,两个人一起行走是“从”。形声字的教学,可以通过偏旁的表音、表义功能理解大部分汉字。比如与“水”有关的都有“氵”,如:江、河、海、溪等。比如“支”作声旁的读音相似,如吱、枝、肢等。所以从造字法入手,是最基本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汉字来源,对汉字形体、结构形成初步认知,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字感”。

2.利用汉字的部件音义规律进行汉字文化教学

汉文化第8篇

关键词:汉语;汉民族;文化;语言

一、语言、文化的定义及关系

文化是指人类活动的模式以及给予这些模式重要性的符号化结构。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一词最早来自于德语kultur。文化在汉语中实际是“人文教化”的简称,《辞海》中解释“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不同的语言观会导致不同的语言理论,产生不同的语言研究力法,追求不同的语言研究目标和结果。潘文国(2001:106/2002:83)先生提出“语言是人类认知世界及进行表述的方式和过程”,“语言是民族的世界观”是更为妥当的提法。

文化与语言二者既密切联系,又互相区别。语言是文化的凝聚体,是文化总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语言不是文化之外游离存在的客体,而是文化整体中有其自身结构,而且自成体系的特殊部分。一切文化活动和文化创造都离不开语言的作用,所以文化的积累也都保存在语言的信息系统之中。语言不仅是文化总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文化总体中最核心的部分(张公瑾,陈建民、谭志明主编,1993:344-346)。语言和文化互相渗透,互为因果,互相制约,互相推动。

二、汉语与汉民族文化

汉语是世界上最丰富、最发达的语言之一。汉民族文化也是世界上最丰富、最灿烂的文化之一。文化具有明显的民族性,文化形态上的差异,不可避免地会表现在语言大系统的不同层次上。汉民族文化的鲜明特点在汉语言中呈现以下一些表征:

1.汉字

汉字是汉族创造的独特的产物,可以说其本身就是一种中国文化。汉字平面型的方块形体能够比线型的拼音文字存储更多的信息量;汉字的表意特征使其具有超方言的功能,将数十亿汉语使用者维系在一个完整的汉文化系统内,使这一文化中的各个民族都能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感:汉字多采用形声字方式字乳新字,为汉语的发展演变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脊粱,是汉人观念中的中心主题。汉字同西方表音文字的不同特质,造成了中国语言学传统与西方语言学传统的差异。

2.语序

语序是各级语言单位在上一级语言单位内的排列次序。汉语是语义型语言,在语言的组织中,语义的搭配是决定语序的最重要和第一位的手段。张世禄(1939)提出“凭语序而建立范畴,集范畴而构成体系”,把语序在语法研究中的作用提到了极高的地位。中国传统哲学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注重整体和谐,注重综合概括,因此其思维模式和言语观倾向于寻求整体和笼统,具有整体思维的特点。汉民族习惯于概括综合,往往从整体入手,认识和处理个体间的关系。汉语逻辑关系常常按先因后果,先假设后论证,先叙事后表态,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强到弱,由一般到具体的次序排列。

3.流水句

中国哲学、艺术和语言注重心理时空观,反映在句法层次上,表现为汉语“流水句”式的时间型构造。这也是汉语语法成为意合语法背后的文化因素。意合(parataxis)指通过意思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将句子合在一起。汉语的“流水句”是靠“意合法”组织起来的。在叙述事实过程和动作先后的句子里,可以包含两三个、甚至十个八个小句,小旬与小句之间没有连词,完全依靠意合,一切以达意为主,“辞达而已矣”。这正是汉语口语里流水句出现频率高的原因,也是汉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在汉语语句结构上的反映。汉语的这种特征是和汉族人的整体观念、直觉妙悟的文化心理分不开的。

三、结语

语言与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化具有明显的民族性,不同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不同语言,文化差异表现在语言系统的不同层面。一种语言是一个民族所观察到的客观世界的缩影,民族的传统文化、思维方式、意识形态、社会生活、风土民情等,都会充分反映在语言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研究可以为哲学、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和民族学等人文学科提供真实可靠的事实依据。同时,汉语言与汉民族文化的研究对拓宽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也具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建民.1999中国语言与中国社会[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罗常培1989/1996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

[3]潘文国.1997.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