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产学研合作论文

产学研合作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10-28 10:09:08

产学研合作论文

产学研合作论文第1篇

1.1实训基地建设符合行业要求

在高职院校相关电子专业实验室建设中,建设模式大多采用实验台、实验箱、开发板的主流建设形式.这些实训设备能满足电子专业课程的基础理论验证、基本电路设计、典型模块的演示.在本专业的PLC控制技术、单片机项目实训、微机原理、EDA技术等实训室的建设中,基本选用的是这些形式的实训格局.这些实训设备的模块化平台搭建,任务明确的学习框架,对于专业知识的验证创设了直观的学习效果,对于技能训练提供了可重复操作平台,对学生基本专业能力的训练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遵照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培养目标,培养的人才是能胜任生产一线的高级技师和专业管理人员[2].结合这一培养原则,人才培养过程若能为学生提供设备与模式相近于行业生产线的实训基地,就能更好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可见在高职院校紧贴行业标准,结合生产线,进行实训基地建设已经成为必要的建设模式.在本专业实训基地新建中,遵循“贴近生产、贴近技术、贴近工艺”的建设原则,以行业的标准为实训基地的建设框架,以产业工艺要求为设备的选择依据进行实训基地扩建.如本专业新建的“SMT电子表面组装技术实训中心”基地具备以下特点:①拥有一条完整的,与电子行业发展相接轨的全自动电子表面贴装生产线,具备实际投产的工厂环境与设备性能.实现了实习设备与生产设备一致,实训过程与生产过程一致的教学环境硬件平台建设.实训中心设备装备线如图1所示:②SMT技术实训中心在专业教学中主要承担“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技能”,“PCB板设计与制作”,“SMT技术工艺流程操作”等实践课程的实训.提供“SMT技术生产线顶岗实习”,“电子产品制造顶岗实习”工艺实践流程与工厂化学习环境.③对外可承接各行业电子产品的SMT组装类工作.实训中心可提供接单生产,半工半读实践模式.在真实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劳动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提供“学习在工厂,生产在校园”的岗位能力培养模式,对学生专业能力的综合性与新技术的认知度起到了很大的提高作用.④通过SMT实训室生产线引进企业技术包,提高教师的科研、技术指导能力.服务于电子产业部门及科研部门对SMT技术的研究与产品跟踪,SMT技术人才现场培训,为相关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提供研究平台.因此高职院校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中,要针对专业的基础能力、核心能力、岗位能力的各层次需求,进行不同模式、不同格局的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应融教学、岗位能力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于一体,保证学生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与设计能力,还有应对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与发展能力.

1.2课程体系构建应以岗位需求为导向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应以行业背景为基础,以岗位需要求为导向.在本系电子设备与运行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建立中,教学部门人员深入索尼电子无锡有限公司、海尔公司、宁波奇美电子有限公司、福建时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定点实习单位的人力资源部、生产车间、质量管理部与企业专家针对课程设置的必要性与合理性进行研讨,对应电子行业明确的职业岗位,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对课程的合理性做了实地论证.另外还前往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进行调研交流,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根据职业岗位群对人才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具体要求,建立了既符合行业岗位需求,又切合本校教育条件的课程体系[1].课程体系按照宽基础、活模块原则设置课程,确定重点课程建设,加大实践课的比例,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模式.开设课程基本涵盖未来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3].以电子设备与运行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为例:实践课的开设首先应对应明确的岗位能力目标,所以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学生能力与岗位能力的对接关系梳理,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与运行管理专业结合行业需求从专业基础能力、岗位核心能力、职业综合能力进行了能力归位,以贴近工作实际,贴近职业岗位确定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职业素养课程中实践课程的体系框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三条实践教学主线完成,各个教学主线对应的实践课程如图3所示.六个学期完成专业基础能力实训、岗位核心能力实训、职业综合能力实训,通过不同阶段实践教学训练,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岗位能力.在实践教学中采用项目设计、任务引领的技能训练式教学,创设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环境,充分体现基于产品制作与生产管理过程的能力训练.利用校内实训设备和仪器仪表,根据技能点链接理论点,进行理实一体,“教、学、做”一体化的行动教学.学生通过电子产品的制作与生产工艺现场学习,拉近抽象的理论符号与真实元器件、材料和产品之间的距离,对制造业获得真实感受.实训课程进行科学规划,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和专项训练.每门实训课按照实训大纲,划分为多个逐级提高的项目块,每一项目块由多个任务组成,以电子产品为载体,设置教学情境,整合课程内容创设学习情境,每一教学情境串联课程中多个典型技能点与理论点,将知识与技能溶入到情境项目的完成过程中,通过项目与任务完成,进行知识与技能的强化.学生自主活动由少到多,循序渐进,对知识的掌握呈现过程化、熟练化,综合化.2.3实践资源寻求多方合作资源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学校所掌握的资源主要是人才资源,其突出优势是能直接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与教学形式的确定.企业所掌握的资源主要是生产技术与生产设备等,其突出优势是设备技术、及对人才需求最快速和直接的反应能力[3].科研部门所掌握的资源是技术储备与研究能力,其突出优势是对技术的跟踪与新技术的研发.如果企业、科研部门与学校共同参与教育过程,采用联合培养学生的模式.在真实科研或企业环境中,根据职业岗位群的人才的需求设置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实现教学与生产同步、招生与招工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在这样的合作平台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更快融入企业,具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与新技术研发能力.(1)校外实训基地的拓展与巩固.基于产学研合作办学方向,使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本系与东方日升新能源、宁波奇美电子有限公司、海尔公司等多家企业联合进行人才培养.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顶岗实习与课程实训应达到的素质能力目标,把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完善的管理制度.通过合作,完成新技术学习、科技成果推广、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扩充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将企业作为学生接受新技术、提高现场工作能力与管理水平的顶岗实习场地.(2)加强教师双师素质建设.高职教育的特殊性,要求教师不仅具备精湛的专业理论,还应具备与行业接轨的实践能力.在双师素质的建设工作中,着力采取以下措施:其一,对于新进的实训设备或新技术的学习,聘请设备研发部门的技术人员或企业专家走进课堂,作为兼职教师进行实践教学.安排专业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完整循环学习,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保证后序教学有效进行.其二,要求专业教师承担实习带队任务,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调研岗位能力需求,学习产品生产工艺流程,为专业发展、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改,收集论证资料.为技术革新及产品开发利用,科研课题研究储备技术资源.其三、鼓励教师取得专业职业资格证.掌握相关行业职业资格认证标准和岗位能力要求,更好的指导学生参加相关专业资格证书的认证.(3)提高科研能力与社会服务能力.鼓励教师的技术创新与课题研究,开展技术合作与研发依托校内实训基地,着力形成良好的技术研发氛围,获得行业资格认证中心授权,形成对外检测服务和新技术推广能力.利用校内基地的设施设备、场地和技术力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扩展专业的对外服务能力与新技术研发能力.

2结束语

产学研合作论文第2篇

关键词:边界效应;跨区域;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

中图分类号:F0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308(2015)01-0092-08

我国区域科技资源分布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均衡,且技术创新活动的集聚度高于经济活动的集聚度.由于区域创新体系的不均衡,科技资源充足、产业基础较弱区域的高校、科研院所难以在本地找到合作企业,而科技资源匮乏、产业基础较强区域的企业则缺乏来自本地大学、科研院所的支撑.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写入《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推动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解决区域创新体系非均衡的问题,企业不仅需要与本市的大学、科研院所合作,更需要与本省其他城市,乃至国内其他省份的大学、科研院所合作.有关跨国和国内贸易的研究强调国际、省际、市际的边界效应对贸易往来有直接影响,也有研究指出我国地方市场分割的问题较为突出,边界效应形成的“诸侯经济”左右着各类资源的流入或者流出.那么,在全国各地纷纷出台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政策的背景下,产学研合作是否同样受到边界效应的影响?本地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是否明显高于跨区域的产学研合作?这些问题有待研究?现有关于边界效应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还比较少,尚存在一些研究局限:①仅将地理距离作为直接的影响因子,未考虑行政边界的影响,地理距离与行政边界之间并非线性关系,二者的覆盖区域并非完全重叠;②现有研究选取的因变量较为单一,大多将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申请专利或者合作作为产学研合作的指标,对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等其他维度变量考察相对较少.

为弥补上述研究缺陷,本文以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专项为例进行了深入分析.广东省产业基础雄厚,科技资源相对匮乏.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大战略下,广东企业与省外高校、科研院所的大规模合作已成必然.为此,广东省与相关部委建立起省部高层会商机制,以吸引全国各地大学、科研院所参与广东省企业的创新活动.本文拟以合作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所属行政区域为主要因变量,探索边界效应是否存在,以及是否阻碍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这一问题.这不但有利于丰富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也有利于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实践的深入.

1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

1.1边界效应研究起源及关键点

所谓边界效应,是指行政边界对于跨边界经济行为的影响.在管理学和经济学文献中,边界效应是一个地理空间维度的概念.McCallum最早对边界效应进行了实证,通过分析美国各州和加拿大各省之间贸易的影响因素,估算了美国和加拿大两国之间贸易的边界效应,发现加拿大各省之间的贸易量平均是各省与美国各州贸易量的20多倍.在McCallum的开创性研究基础上,边界效应在跨国和国内贸易领域得到了广泛研究,用来比较国家内部的市场分割或者贸易伙伴国的市场一体化程度.实证研究中通常设置不同边界的虚拟变量来体现边界效应.

我国地区间贸易本地偏好强、边界效应相对较高,基本已是研究者的共识.例如,行伟波和李善同采取由2002年中国分省投入产出表估计出的省际贸易流量数据,发现边界效应较大,我国地区间贸易存在较大的本地偏好.黄新飞等。利用2004-2007年长三角和珠三角25个城市的6大类商品价格信息,估计了城市边界效应值并考察了城市边界效应的时间趋势,结果表明边界效应的影响较大.赵永亮和才国伟基于1997-2005年数据从28个省份和8大行业两个层面来分析中国贸易的边界效应,指出中国省份层面的平均边界效应在1997-2005年有上升的趋势,且西部区域的边界壁垒要高于东部区域.地区间贸易保护、运输成本较高、产业结构趋同、财政分权制度、地方政府更倾向于扶持本地企业等成为边界效应作用机制的解释因素.

边界效应除了在跨国和国内贸易领域得到比较充分的研究之外,近年来一些学者尝试着将边界效应概念引入对汇率波动、国际商业周期、专业化、人口流动、资金流动、入境旅游的研究,也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1.2边界效应对跨区域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跨区域的产学研合作越来越频繁,边界效应在跨区域产学研合作中是否存在同样的影响引起了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综合学者们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边界效应作用于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的机制,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

1)知识的默会性质增加了跨区域产学研合作的难度.默会知识难以被编码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企业很难通过编码化的专利文件或学术文章直接获得这部分的知识.这意味着企业对区域内高校、科研院所的信息有可能了解得更为充分,而对区域外部的知识了解程度要低一些.和吴贵生基于清华大学大型集装箱“带土移植”案例指出,对于知识粘滞程度高的合作项目,最好使合作双方的空间距离与文化距离比较近,其极致就是大学内部企业和系合作.Brostrom通过对瑞典工程企业425位R&D经理的访谈,将国家边界作为缺省值,发现企业和大学同属一个区域的学习效应比同属一个国家高49.4%,而企业和大学属于两个国家的学习效应比同属一个国家低65.4%.Peri对西欧和北美147个区域的知识流动进行了分析,认为当跨越第一个区域边界的时候会降低21%的知识流动,跨越第二个边界会降低15%,而跨越国家边界会进一步降低19%.

2)政府倾向于推动大学、科研院所在本地转移转化技术成果.政府是产学研活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之一,对省市一级政府而言,其管辖的范围是相对有限的,调动全国其他地区的力量较为困难,财政资金通常只能在各级政府的辖区范围内进行分配.政府倾向于匹配本地企业的技术需求与本地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供给,当这些项目产出创新型成果的时候,也是本地政府的重要政绩,因此官产学研各方容易在本地环境中达成激励相容机制.当大学、科研院所为地方共建共管的时候,这种效应会更加明显.Hong和Su以中国1985-2004年大学和产业合作专利为因变量,发现企业、大学是否属于同一个省政府管理会显著影响其合作概率.Belenzon和Schankerman对美国184所研究型大学的专利和论文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州的边界效应对较低研究水平的公立大学的论文有显著影响,对较高研究水平大学则不显著.

3)制度、语言和惯例等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各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大学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的管理制度以及科研人员的评价制度都深深根植于自身的国情,这使得在国家内部的产学研合作相对容易,而国际的产学研合作则较为困难.另外,语言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产学研合作的过程需要深度的沟通和协同,对习惯采用同一语言的人来说,沟通更为顺畅.Buenstorf和Schacht以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各研究所1960-2005年间864项向私营企业的技术许可为样本,对比了国内许可与国际许可对许可费的影响,发现国家边界显著影响了许可收入,国内许可与许可费是正向相关关系,国际许可与许可费是负向相关关系.Hoekman等通过对2000-2007年间欧洲33个国家313个区域合作的分析,指出区域、国家和语言边界均对合作强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并且区域的边界效应最强.

通过上述理论分析,结合国内外实证研究的相关结果,可以发现边界效应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具有负向影响.一般而言,本地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要高于跨区域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

2研究设计

2.1数据来源

本文以2007-2011年间广东省681个已验收省部产学研合作研发项目为样本,数据来源于广东省科技厅综合业务管理系统.根据研究需要,我们对数据进行了筛选,最终保留了以企业为主承担单位的技术开发类省部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数据,表1显示了这些数据的描述性特征.

边界效应可以从不同区域层次来考察.根据研究需要,我们将行政边界划分为3类,分别是本市(企业和大学、科研院所同属一个市)、市际(企业和大学、科研院所同属广东省,但不属于一个市)和省际(企业属于广东省,大学、科研院所属于国内其他省市).产学研合作研发项目在本市、市际和省际的分布频率分别为124个、209个和348个,分别占到18.21%、30.69%和51.1%.

从分布情况可以发现,广东本地企业与外省大学、科研院所合作较多,广东省省部产学研合作专项较好地利用了外省科技资源.

2.2变量测量

1)因变量.产学研合作的创新绩效需要从多个维度衡量才能反映创新的整体情况,并不存在单一的评价指标.①专利是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最直接的成果,专利申请数据更能反映企业技术创新的及时进展,因此本文采用申请数据.②产学研合作研发项目需要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虽然项目的直接目标并非,但是对大学、科研院所而言,是成果的重要评价指标,也是企业界与科技界相互交流的重要工具.③新产品既能体现企业的创新绩效,又能体现企业的经济绩效.④新工艺代表了过程创新的结果,是对生产工艺的完善和流程质量的提高.因此,采用专利、论文、新产品和新工艺4个指标作为合作项目的产出指标,可以更为全面综合地反映项目的整体创新绩效.

2)自变量.行政边界是本文的主要自变量.将本市、市际与省际设定为3个虚拟变量,其中本市作为缺省值和参照值.通过市际与省际的估计系数,可以显示市际和省际在创新绩效上高于(系数为正)或者低于(系数为负)本市的幅度.

3)控制变量.跨区域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既受到项目本身的影响,也受到企业自身特性以及行业环境的影响.为此,本文选取了一系列控制变量,以准确地反映边界效应本身的影响方向和强度.①项目本身的特性:产学研合作项目团队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构成,人数越多,团队规模越大;产学研合作项目经费代表了资金的投入情况,合作经费支出由政府和企业两部分构成,为了鼓励产学研合作,政府通常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②.②企业作为主承担方的特性:企业规模采用企业员工总数衡量,并取其对数,规模较大的企业更有可能为产学研合作提供资源与环境支撑;企业吸收能力采用企业研发人员占员工的比例衡量,吸收能力是企业识别、消化和应用外部新知识的能力,吸收能力高的企业能够从产学研合作中得到更多的提升.③大学、科研院所的特性:Laursen等、D'Este和Iammarino以及Muscio的研究指出了研究水平的重要性,当大学、科研院所的研究水平较高的时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行政边界的影响.为此,我们将合作高校、科研院所分为一般(一般高校作为缺省值)、211高校、985高校和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所4种类型.产学研合作研发项目在这4种类型的分布分别为188个(26.43%)、91个(13.36%)、358个(52.57%)、52个(7.64%).从分布比例可以发现,广东本地企业与985高校合作频率较高,其次是与一般高校的合作.④行业的特性:行业特征设定为虚拟变量,其中装备制造业为缺省值.行业特征会影响企业的技术机会、资源的可获得性、需求特征、分销渠道和客户服务等多个方面,是影响企业创新活动的外部环境变量.产学研合作研发项目在不同行业上的分布情况是:装备制造(95个,13.95%),新能源(21个,3.08%),新材料(171个,25.11%),现代农业(90个,13.22%),生物产业(52个,7.64%),节能环保(65个,9.54%)以及电子信息(187个,27.46%).从行业分布来看,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专项聚焦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电子信息产业的合作项目最多,其次是新材料产业,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分布基本与广东省的优势产业分布相匹配.

其中,Yin表示项目的创新产出,n=1~4,分别表示新工艺、新产品、专利和论文,i表示产学研合作项目,β0表示截距参数,β表示回归系数,j表示解释变量个数,x表示包括自变量和控制变量在内的k种影响因素,ε占表示误差项.

3.2实证研究结果

回归分析之后发现所有模型的LR chi2检验均在1%的水平上拒绝了过度分散系数alpha为零的假设,表明负二项分布模型要优于泊松分布模型.表2报告了回归的结果,Model 1~Model 4分别代表了以新工艺、新产品、专利和论文为因变量的回归结果.

Model 1的结果显示,对新工艺而言,市际与省际变量的回归系数均为负值,且市际边界效应在0.05的水平显著,省际边界效应在0.01的水平显著.边界效应的存在导致市际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显著低于本市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25.8%,省际边界效应比市际边界效应影响更大且显著性水平更高.

Model 2的结果显示,对新产品而言,市际与省际的边界效应均为负值,但并不显著.Model 1、Model 2与Model 3、Model 4中的系数相比较,可以发现,Model 1、Model 2行政边界的系数值都是省际大于市际,而Model 3、Model 4的行政边界系数值都是市际大于省际.可能的原因是专利和论文的知识编码程度高于新产品和新工艺,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中需要更多的默会知识作用,在新产品和新工艺中,省际的边界效应要更大一些,专利和论文的知识编码程度较高,更容易通过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传递.

Model 3的结果显示,对专利而言,市际与省际的边界效应均为负值,其中市际边界效应在0.01的水平显著.市际产学研合作的专利产出低于本市的产学研合作的专利产出42.2%,这是所有系数值里面最大的,充分说明基于本市的合作更有利于产出更多的专利.

Model 4的结果显示,对论文而言,市际与省际的边界效应均为负值,其中市际边界效应在0.1的水平显著.市际产学研合作的论文产出要低于本市的产学研合作的论文产出25%,这是所有显著的系数值里面最小的,且省际边界效应的系数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论文的知识编码程度最高,从而受到行政边界的边界效应影响最小.专利和论文的创新绩效与边界效应之间呈现出“U形”关系,市际的合作而非本市的合作,可能既不具备地理距离邻近的优势,也不具备外省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水平,从而影响了创新绩效.Model 1~Model 4的结果证明了边界效应的普遍存在,行政边界的壁垒已经成为阻碍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本市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要高于市际和省际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可能的解释是,一方面本市的产学研合作受到边界效应的影响较小;另一方面本市的产学研合作也更容易进行知识交流和信息共享,方便相互沟通和协同.

Model 1~Model 4对控制变量的实证结果显示:①项目特征方面,除了新产品以外,项目的团队规模和经费规模对新工艺、专利和论文都有显著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经费规模对论文的影响显著为负,这说明加大产学研合作经费规模对论文产出作用不大;②企业特征方面,企业规模、企业吸收能力与专利、论文呈正相关关系,对新工艺和新产品的作用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在产学研合作中,企业更擅长进行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大学、科研院所则更擅长专利和论文,当企业吸收能力较强的时候,可以较好地引进、消化和吸收大学、科研院所专利和论文中的成果;③研究水平方面,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所对论文产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未发现研究水平对其他因变量有显著影响;④行业特征方面,发现各个行业对新产品的影响都是显著为负的,显著低于装备制造业的新产品创新绩效.

4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来自广东省的证据,探讨了边界效应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主要得到如下结论:①新工艺、新产品、专利和论文的市际和省际的创新绩效低于本市的创新绩效,充分证明了边界效应的存在性;②新工艺和新产品市际的创新绩效高于省际的创新绩效,专利和论文市际的创新绩效低于省际的创新绩效.边界效应的存在制约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的提升,为了有效消除边界效应的负面影响,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思路开展工作.

(1)真正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边界效应在市际和省际都普遍存在,阻碍了创新资源的合理流动,以及流动要素在国内、省内的优化配置.为了切实提升我国产学研合作的水平,需要进一步厘清相关制度的约束,降低相关行政壁垒的束缚,通过有效的人才市场、技术交易市场、资本市场,反映人才、技术、资本等各类创新资源要素的稀缺性,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体系.真正发挥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大学、科研院所围绕企业的创新发展需求,通过在创新价值链上的耦合互动共同创造价值,实现多方共赢.

(2)加强跨区域产学研合作的顶层设计.为了推动产学研合作专项的开展,广东省先后与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中科院、工程院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建立了省部院高层领导组成的会商机制.地方政府跨区域创新资源整合过程具有局限性,难以有效调动辖区外的创新资源.为了破解宏观层面制约产学研合作的难题,需要在国家层面加强跨区域合作顶层设计,减轻省际边界的负向影响,推动跨区域产学研合作的相关政策的制订和落实.同时,市际比省际边界效应对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影响要大,更需要加强省级层面的顶层设计,促进引进来的和本地业已存在的创新资源在省内城市之间的有效整合.

产学研合作论文第3篇

[关键词]学科评价 文献计量 指标

[分类号]G353 G359

1 引 言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量化方法在科研评价中的应用,科研评价也经历了从专家定性评价到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过程。值得一提的是,文献计量方法在科研评价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科研评价由部分使用文献计量指标,到完全使用文献计量指标体系,再到使用高级文献计量指标,进而到有意识地进行文献计量评价指标的有用性、公正性、透明度及指标使用总结的转变,开始了文献计量指标从使用到反思的过渡。澳大利亚REPP“科研评价指标战略评估”项目预示着文献计量科研评价指标将从使用实践上升到理论反思阶段。国内科研评价还形成系统的文献计量评价指标体系。文献计量评价指标理论研究,除《社会科学评价的文献计量理论与方法》系统研究了社会科学文献计量指标的评价机理和功能,较少见对科研评价之文献计量指标的系统研究和总结。

研究学科评价中的文献计量指标,以科研评价的第三层级学科评价为平台,明确文献计量指标的评价机理、评价功能,有助于科学地选择评价文献计量指标,最大限度地发挥文献计量指标在学科评价中的有效性,进而促进文献计量方法在科研评价中的利学使用。本文在为我国科研决策人员、科研人员、基金管理人员在学科评价中科学使用文献计量指标提供帮助,为国家科研知识创新工程的全面系统提供有效的工具参考。

2 研究样本及分析方法设计

2.1 指标研究样本

选取7套国内外代表性文献计量评价指标集(见表1),这些指标集中①②③⑦指标完全用于学科评价、⑤⑥指标部分用于学科评价、④是通用指标。经过合并去重,选取了111项代表性衍化指标,以下的分析都是基于衍化指标。

2.2 指标分析方法设计

衍化指标是评价指标集中直接用于学科评价的原始指标。基础指标对衍化指标作了概念上的抽象。文献计量指标的识别标志是反映指标形式与内容特征的标志。其中,指标评功能是学科评价主体选择指标的依据,识别标志和基础指标是设计指标的依据。

按照指标分析过程(见图1),抽象衍化指标,站在宏观角度整理得到基础指标,为进一步提炼或拓展衍化指标做准备;基于基础指标,识别文献计量指标的本质特征,挖掘基础指标间的内在联系,得到指标识别标志。根据识别标志评价机理,总结衍化指标的评价功能;最后将整个分析结果制成识别标志一指标评价功能集成图(集成图结构见图2)

3 学科评价代表性文献计量指标

3.1 学科评价文献计量指标集成图

限于篇幅,截取指标集成图中部分指标(见图3)。图3是学科研究热点及未来发展趋势评价的指标集成,各项指标从上到下严格按照识别标志―基础指标―衍化指标评价功能四个层次集成。从图中可清楚地看到文献计量衍化指标、基础指标、指标评价功能、指标识别标志之间的联系。

3.2 学科评价文献计量指标参考集

从识别标志―指标一评价功能集成图中,得到衍化指标111项及其对应基础指标58项(见表2),作为学科评价重要参考指标。A学科指被评价学科,x指代除A外的各个学科,a、b分别指代某一个学科,x指代任一科研基金。指标以科学产出中的论文为统计对象进行说明。

4 文献计量指标的评价功能

IMEC指出,文献计量用于评价,主要具备两类评价功能。①绩效评价。以科学产出和引用为基础,用以评价国家、大学、机构、个人等科研绩效水平;②科学映射。目的在于说明:A学科指被评价学科,x指除A外的各个学科,a、b分别指某一子学科,x指任一科研基金。

揭示科学研究的结构和变化趋势。从识别标志-指标-评价功能集成图中,得到文献计量指标具有的学科评价功能如下;

学科群规律分析。包括:学科群中各学科相互引用情况,间接预测学科交叉趋势,选择凯德洛夫的当采学科理论,确定科学中心,计算科学中心科学兴隆期。

学科产出与影响力基本特征分析。包括:学科国际论文产出对国际论文产出的贡献,被评价国家对学科国际论文产出的贡献,学科二级子学科国际论文产出和对学科的贡献,学科二级子学科国际论文产出规模的变化过程,被评价国家学科论文产出对本国论文产出的贡献,学科国际论文质量,学科被评价国家论文质量,学科国际论文影响力,学科国内论文影响力,学科被评价国家在国际的影响力,学科中文论文在国内的影响力,学科中文论文在国外的影响力,学科二级子学科论文影响力,学科论文质量,学科高影响力论文对学科的贡献,学科被评价国家发表国际的高影响力论文及对学科的贡献,学科老化趋势、学科发展阶段,学科对国外文献使用情况,学科列各类科学资源的使用情况,学科科学产出类别(“被评价国家”可根据需要换成被评价机构、个人等实体)。

学科结构分析。包括:学科子学科产出规模及分布。

学科与相关学科分析。包括:学科独立性、稳定性,识别学科的相关学科及其联系程度。

学科研究热点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包括:识别学科研究领域,学科活跃研究领域,学科子学科活跃研究领域,学科国际关注热门论文,预测学科各子学科交叉发展方向,追溯学科发展历史、预测发展趋势,学科国际研究热点子学科,学科中国研究热点子学科,学科与其它学科分化、组合趋势。

学科内国家及地区分析。包括:识别学科主要研究国家。识别子学科主要研究国家,学科被评价国家国际论文产出,学科被评价国家地区布局及论文产出,学科国际有影响力国家,学科被评价国家的学科影响力。

学科内机构分析。包括:识别学科发文机构类型,识别学科核心机构,学科研究机构的科学生产力、机构地位,学科机构主要研究领域、及在该领域活跃水平,学科核心机构的地区布局,学科核心影响力的机构,学科研究机构对学科的影响力分析,学科研究机构对各子学科影响力,机构对学科的影响力、机构论文质量,学科核心研究机构地区布局。

学科科研人员分析。包括:学科科研人员整体规模,学科主要科研人员,学科子学科主要科研人员,学科科研人员组织结构,学科核心影响力科研人员,学科被评价科研人员特征参数。

学科期刊分析。包括:学科主要研究期刊,学科期刊对学科的影响力。

学科基金分析。包括:学科可使用基金及其产出对学科的贡献,学科基金产出对学科的贡献,基金在各学科产出,学科基金论文产出的年度变化。

学科合作情况分析。包括:学科合作率,国家的国际合作水平,机构合作水平,学科个人合作水平,国家合作伙伴分析,学科机构合作伙伴,学科个人合作伙伴。

产学研合作论文第4篇

皇甫晓涛经过五年寒窗苦读的研究,五年多来走遍新疆、内蒙古、东北、山东、广东、河南、云南、北京、上海等中国各地及东盟、欧盟的艰苦调研与学术文化交流,终于完成他跨学科、跨领域的《文化产业新论》。此书最近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40余万字的忧患著述,贯穿始终的一个文化主题与学术宗旨,就是在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中,来探索大国跨越的难题,并在这一忧患深远的理论思考中,形成著者文化创新的学术体系。

文化产业研究较为困难的,一是学科定位与跨学科的知识融合,使得迄今为止文化产业研究的学科身份还在讨论之中;二是产业经济学核心理论的深入与产业相关的文化理论的展开、融合,使得文化产业的阐发、叙述结构与研究类型、技术模型难于形成一以贯之的学术理论体系;三是中国新文化实践、新经济实践、新科技实践、新创新实践的结合,面临着一个新的变革与挑战;四是与大国成长之核软实力的建构的内在联系,使得文化产业研究对民族复兴原理、理论要有新的求解;五是文化产业教学活动、学科建设及教材体系的历史性要求正在重构整个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使得文化产业在当代中国的研究中承载着更大的历史负担。而晓涛的著作却在大量调研、研究与思考的基础上,对这些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教学的难题,做出了自己自成体系的系统探索与阐发。

关于文化产业学科定位与跨学科的知识融合,作者从人文科学以史论为基础的符号模型、自然科学以数论为基础的技术模型、社会科学以本体论为基础的生产模型等多个理论模型为分析手段,探索了文化产业研究与当代人文社会科学重构的一系列实质性的问题,如文化研究与文化产业的分类,文化产业研究与自然科学的裂变,中国文化的复兴,当代文化思潮的更迭,生态文明的兴起,本土文化的重构,世界财富中心的转移及文化产业学科的规划体系等,形成了文化产业研究跨学科整合的知识融合系统,奠定其理论基础的基本范畴、体系及科学结构。本书最大的特点是,作者在深入研究文化产业的核心理论问题时,始终关注着国际学术前沿的动态与国内文化产业实践发展的动态。对于文化产业研究必须解决的产业经济学及产业资本理论的核心问题,作者从资本理论、文化资本到产业理论、产权制度及相关的管理理论与创新理论,从戈森规律的物质资本原理到边际效益递减的产业经济规律,都提出了新见解,并由此形成其后文化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将以研究物质生活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经济学原理转向研究物质与文化双重建构的后经济学创新体系。同时,作者也在对十大经济原理的批判中,结合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观、自主创新观、全球战略观的国家创新体系及其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建立了自己文化经济学与文化产业研究的后经济理论体系的理解系统。正是在这一研究起点与叙述结构中,作者展开了对于符号经济理论、媒介经济理论、文化经济理论、知识经济理论等与产业相关的文化理论的探讨,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学术理论体系。因而《文化产业新论》这部著作的问世,也可以作为一部具有学术特色的教材成为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前沿成果,为高校及文化产业领域的人才培养做出新的内容拓展。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资源大国、人文大国,中国能否在未成为工业大国、科技大国的前提下,跨越工业物质与科技制造阶段而成为一个经济大国、文化大国?这是“中国人为什么勤劳而不富有”的斯密难题、“中国近代为什么科技落后”的李嘉图难题、“1750年后的中国经济为什么不再强大”的罗伯特难题中关于近代中国文化、科技、经济三大难题都未曾遇到的世纪难题。这也是贯穿本书的一条基本理论路线,其中隐藏着作者对于百年以来中国落后挨打境地的文化反思,隐藏着作者对于近年中国发展的深远的忧患意识,隐藏着对于中国崛起的文明渴望,我们可以把它看作这本书写作的知识起源与科学动力,其中充满着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辩证思维与科学理性的光辉。我们姑且把它叫做“中国为什么能够跨越发展”的新世纪难题,解答这个难题不仅需要科学的勇气,更需要科学的智慧、科学的知识、科学的理论与科学的思想。皇甫晓涛试图用1750年以来人类的十四大发明体系对于中国四大发明思维方式的超越,及其在中国经济文化发展实践中成功运用形成的知识原理,来破解这一难题。这使该书“形散神凝”,形成散点透视的理论焦点与分析框架。比如非物质经济的创新跨越、资源动员的资本跨越、文化创新的和谐跨越、服务产业的转型跨越、城市化后建设体系的发展跨越、文化法权的产权跨越、生态经济的文化跨越、区域经济的科学跨越等,都是围绕着这一“新世纪难题”跨越发展的创新模式展开的。

皇甫晓涛有着在基层政府工作的经验。在时代前沿的社会实践中,他一刻未曾停止过对中国难题与中国文化的思索,并于此间做了大量的调研与案例研究。他曾说他的思索一来得益于他与这个时代的城市、创意、经济、文化、产业共同完成身历期间的转型,二来得益于全球化开局以来与大国之核共同成长的追索,三来得益于在这不停歇的跨领域追索中,刻苦的学习与勤奋钻研,该书的出版就是一个很好的印证。

产学研合作论文第5篇

关键词 产学研 研究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1我国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过于单一,缺乏实践性和创新性,导致培养出来的工科研究生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不足,科研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也相对薄弱,这严重影响了工科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目前我国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1.1 培养目标

我国现行的《学位条例》中的研究生培养目标过于单一,已与现代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不相适应。工科研究生攻读学位目的的多样化,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培养目标也应趋向多样化。

1.2 选拔方式

目前我国工科研究生的选拔方式主要有三种:参加“全国统考”、推荐免试和单独考试,其中大部分硕士研究生都是通过参加统一入学考试进行选拔的,但是这一选拔方式并不能很好地甄别研究生的学术科研能力和潜力。

1.3 课程设置

现在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的课程体系包括三个部分:公共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和必修课。公共基础课是对全体学生的必学科目要求,专业选修课和必修是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专门要求。然而“一刀切”的课程设置造成了“课程设置整齐划一”与“学生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不利于我国工科研究生知识结构的全面发展。

1.4 师资队伍

我国研究生教育采用的是“指导教师制”,它贯穿于课程、科研与学位论文的全过程,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水平。据《工程教育中研究生培养模式实证研究》课题组问卷调查显示,有近一半的研究生指导教师没有企业或科研院所的工作经历。这对工科类研究生是远远不能满足所需指导要求的,因此迫切需要更多的有实践经验和工程背景的教师。

1.5 工程实践

就我国工科研究生培养的现状来看,工程实践环节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工科研究生的工程实践时间明显不足,缺乏亲自动手、深度参与工程实践的机会。

1.6 学位论文

在工科研究生培养的实际中,存在着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内容、形式、评价标准等混淆不清的问题。部分工科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缺乏工程项目支撑,原始创新不足,重数学模拟轻物理实验,严重影响了工科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2建设基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质量保障机制

2.1注重把握研究生招生质量

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模式下的工科研究生的选拔方式,除了一般的入学考试和面试外,还要有意识地加大对工科研究生在复试中的考察,突出对创新能力的考察,择优录取专业基础扎实、动手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为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做好前期准备。随着产学研合作的深入发展,企业参与面试的权利也应在工科研究生的选拔工作中进一步落实和加强。

2.2 慎重甄选产学研合作伙伴

产学研合作伙伴企业层次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质量情况。因此,高校要优先选择那些有着强烈的内在需求、具有较高科研实力及创新能力的大型企业。这些企业有意愿,有兴趣,也有资源和队伍来共同培养研究生,为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2.3 认真选择产学研联合方向

要注重依托重大科研项目,特别是要对接那些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能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解决行业共性技术的前沿性、高精尖难题。这些研究领域和方向往往也蕴含着许多重大的基础性理论问题,可以从中提炼产生一些原创性的科学思想、推进现代科学研究水平。研究生通过参与这些富有挑战性的课题,可以树立自信心、培养了成就感、增强创新的意识和渴望、显著提升创新能力。

2.4 坚持高标准遴选导师

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模式实行“双导师制”。要在理念和观念上进行突破,选聘那些既对企业的重大技术需求有认识、有很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有较深理论学术功底的企业专家担任兼职研究生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实践环节和学位论文工作,实实在在引导学生用理论知识为企业解决技术攻关难题。学校导师则全面负责研究生的培养与指导工作。

2.5 狠抓各项日常管理工作

把联合培养工作纳入学校整个研究生教育,使之走上规范有序的管理轨道。一是要制定工作细则,明确联合培养方式、培养费用、生活安排、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制度,使得合作双方明确权利和义务;二是要根据产学研结合的实际需求,合理设置研究生课程,及时调整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三是要建立适合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管理方式。

2.6 把好科研论文和学位论文关

首先,学校原有对研究生公开发表科研论文的要求要继续坚持,这是激励研究生积极投身科研实践的有效动力;其次,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要紧密结合企业科技需求,以其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主攻方向,力争在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和方法上有所突破,从而为高质量完成论文奠定基础;第三,要组织导师及时给予研究生以指导;第四,要严格资格审核和答辩程序。

3 结论

科学制定符合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律的质量保障机制,有效解决我国工科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是促进我国工科研究生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优化我国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提高工科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姚纬明等.产学研理论的创新与实践[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12.

产学研合作论文第6篇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当前高校的长线、传统专业,相对于上个世纪80、90年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人文学科势微、片面突出高校服务社会职能、地方重视经济发展主义的今天,其命运的“无可奈何花落去”是不争的事实。近几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据最具公信力的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调查,在2007~2009年连续三届就业率最低的五个文科专业中就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该机构2011年的调查中,汉语言文学专业被列为就业“黄牌专业”。这固然与该专业设置较有大关系,但最重要的原因是该专业在学生能力培养上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我国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坚持能力为主本文由收集整理”的人才培养方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1年工作要点》中也强调“着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2011年6月,胡锦涛主席《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能力为重”,要求着力增强学生“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可见,“能力培养”已成为我国人才培养的时代关键词,俗话说,花无百日红,曾经在1980年代引起“轰动”的文学,今天也遭遇了寒冬。但是,压力既是考验生存的试金石,也是转轨并绝地奋起、浴火重生的动力,因此,挑战和机会并存,新建本科高校的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办学及其专业、方向设置必须牢牢抢住这一稍纵即逝的历史机遇期,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本位,以时不我待和急、争、抢的精神,实现快速地与市场人才需求、与地方行业链、产业链的对接,及早与地方性的行业、产业老大进行校企合作,产学研协同,引进地方文化(文产)行业的大佬,对该专业进行全方位的改造,从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方向、课程体系、教学质量监控、教材体系、实践环节、双师型教师培养等各个环节进行,以企业行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倒逼该传统专业的改造。

一般而言,新建本科的定位大多设计在“地方性”(区域性)、人才培养目标瞄准在“应用型”。我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在“四会”(会做人、会学习、会应用、会创新)、“三欢迎”(学生欢迎、家长欢迎、社会欢迎),顶层设计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强校”,并通俗地将其理念概括为“做武夷文章 办绿色大学”。缘此,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培养“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的符合海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行业需求、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是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否实现成功转型的关键。对新建本科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言,必须树立一种观念:我们的人才是直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毕业后大多不从事理论、学术研究,而是直接进入市场经济主战场,散播在相关行业、产业的生产部门,为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直接服务。

一、毕业论文的“原创”困境与耕作盲点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指出:“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同时,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此外,教育部2012年的《本科教学水平合格评估标准》中,也进一步提出,文科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要有50%左右的选题与实践性、应用性挂钩。这些要求的提出,既为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毕业论文提出了具体的指标,也指出了此类学校文科毕业论文(设计)转型的根本出路和方向。

总体而言,我校历年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的讨论多,实践研究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制度多,模式研究少;学术性毕业论文(设计)研究多,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制度、质量监控制度出台多,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少。作为转型后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存在种种弊端,该专业很明显地不适应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新建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瞄准在“应用型”,也就是说,像武夷学院这样升格不多久的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站位要实现“差异化”发展,既不能如211、985高校的“研究型”人才培养,最终多数通向“硕士生”、“博士生”,就业以科研院所、大中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中高层主管为主导,也不是像高等职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型”行业、产业一线人才的培养,就业直接面向工厂一线车间、流水线。这就决定了我们的人才培养,既要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我们人才培养的优势在于,既要适应相关行业的岗位素质要求,又要能迅速缩短“就业到岗”的时间,为用工单位节约员工培训资本,上岗即为熟练员工;办学方向能与今后的就业紧密结合,使得学生有广阔的就业前景,提升就业质量。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要以行业产业要求、就业要求、职业能力素质“倒逼”人才培养的规格、定位、课程体系、能力培养、教材建设、实践环节等等。

按此顶层设计、中观发展思路和微观个体培养三个层面的要求,我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协调发展,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创新精神,能在中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从事教育教学的语文教师,以及能够从事秘书、记者、编辑等实际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针对以往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选题范围越来越窄、优秀论文越来越少、抄袭现象时有发生”等问题,我校应以“应用型”为突破口,避开自身的弱项和“盲点”:少一些玄奥、抽象的学术研究、理论研究,多一些地域研究、特色研究、应用研究、实证研究。特别是在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就要符合“应用型”、“适用型”、“技能型”的能力素质和就业类型的要求,而不是片面地追求与老本科大学中文系看齐。要在搞好社会调研的前提下确定学生“论文选题”的方向。这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转变对该专业人才类型的认识,扩大调研视野。人们一般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应培养的人才类型不外乎文秘型、记者型、教师型、编辑出版型、组织宣传型、文学创作型等,事实上,除了这些类型之外,还有管理型、服务型、综合型、自主创业型等多种“业外类型”,这是由该专业的基础性学科特征决定的。因此,办学者的社会调研首先要正确认识“守业”与“业外拓展”的关系,将人才类型的弹性空间收入视野之内,弄清该专业的毕业生究竟能够干什么、都在干什么以及干得怎么样,从而为拓展毕业论文选题开辟空间,打破该专业人

才培养路子越走越窄的尴尬局面奠定良好基础。二是要了解社会对各种类型人才的能力期待。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长期的封闭化、学究化的办学模式,使其人才能力培养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脱离社会现实境遇的一种自认自定的标准,办学者并不了解社会对各类人才究竟有着怎样的能力期待,因而在毕业论文的指导上,补上这一课也成为其必需的选择。三是要把社会调研纳入人才能力培养的常规机制中,不仅要注重事前调研,还要注重事后调研与跟踪调研,尤其要重视周期性调研成果的总结,并根据调研所获信息及时调整培养目标。

笔者从教20年,一直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任教。就历年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来看,学生大多阅读量少,除了极少数备考研究生的学生外,大部分学生对学术前沿知之甚少,许多同学不是选择一度“热门”的张爱玲、严歌苓、余华、虹影、莫言、卫慧等当代作家来说事,就是选择沈从文、鲁迅、老舍等几大家做文章,既无法推陈出新,偶有创见,也无法另辟蹊径,洞幽烛微,陷入鹦鹉学舌、拾人牙慧的境地,或者干脆就是是剪刀加浆糊的干活。

从“顶层设计”层面而言,原有学生的论文选题基本脱离“应用型”的基本要求,出现“原创”的困境和创作的盲点。首先,就“原创”方面看,新建本科的培养目标、师资水平、课程设置存在较大“缺陷”。特别是从师资看,我校长期办的是师范专科,老师以教学为主,学生未来就业以当合格的中小学教师为导向,在学术研究上缺乏明确的要求和定位。而部分老师由于长期囿于课程教学,加之外出学术交流、培训提高的机会较少,学校又无这方面的激励机制,多年下来,其知识结构陈旧、学术功底薄弱,本身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现象等不甚了了,当然不可能以己之昏昏,使他人之昭昭。

此外,要注意有意识地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论文选题,与人文社会科学周边的某些学科结合起来,进行交叉研究、综合研究,产生新的结合点。这既是与四年培养过程中的课程体系设置,尤其是与选修课程体系、应用实践课程体系(环节)的呼应,也是检验培养方向设置效果的显示器。比如,可将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选题与高级文秘、新闻、广播电视编导、文化创意产业的某些选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如“武夷文学中的文化创意原点和文化产业关联性研究”、“武夷文学与文化中的电视改编和绘本化”、“新闻报道中的文学化手法”、“新闻报道与‘非虚构写作’”,等等。事实证明,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原来培养的专科人才,有较多在南平市的新闻行业集聚和“扎堆”,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南平市广播电视台系统,有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校友近30人,他们从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因为工作需要和市场召唤,逐渐向相邻专业或者学科靠近,并将二者结合得十分紧密。在研究方法上,既要让学生了解、掌握和运用一定的学术理论,更要学生学会“实证”研究的方法和实事求是的为学作风。

二、毕业论文的“应用”要求与地方特色相结合

“大文学”与“大文化”、“区域性”乃至闽北“民俗学”、“地方志”等的结合,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向“应用型”靠拢的第一步。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调研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些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要在论文的选题、材料的收集、学科(术)前沿的跟踪、田野调查、访谈采访、论文撰写等环节具体体现出来。

所谓的“区域性”,要求学生将论文选题切实与地方文史、武夷文化、朱子理学、茶文化、旅游文化、当代闽北作家作品、闽北神话传说及其传播、闽北历史人物研究、闽北书院文化、地方风物人情、黄峭文化、闽北地方戏曲、闽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文学、大学生文学阅读与创作、农民工文学阅读、当代闽北民众的“文学生活”、网络文学与文化、手机短信文学、博客原创文学、武夷学院院系学生自办文学文化刊物研究、武夷学院文学社团的活动与创作、闽北现当代作家行至考据、武夷旅行文学等,具有“闽北地方”特点的选题紧密结合起来。比如,被誉为戏曲活化石的闽北政和四平戏、邵武、光泽一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闽北民众喜闻乐见的“三角戏”、“傩舞”、中原入闽且独树一帜,在东南亚各国颇具影响的黄峭文化、源远流长的武夷文学、张三丰的道教文化(文学)传播、朱子理学中的文学、武夷茶文学与文化、古诗词中的“武夷”形象研究、文学中的闽北神话传说人物研究、武夷山儒释道文学研究等等,都是不能视而不见的最最现实的问题和迫切需要切近的课题,是与武夷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着最直接价值血缘的题目,也是慷慨的“大武夷”给我们最无私的馈赠,更是实现高校四大职能之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具体体现。此外,南平市为了积极对接福建省十二五提出的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产业链“攀高 攀精”的思路,在南平各县市布点,实现产业承接和产业聚集、差异化发展。武夷学院在武夷山办学,理应首选为武夷山的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南平市委、市政府提出,在武夷山大力发展动漫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旅游养生、商业贸易、物流产业等,特别是“武夷新区”发展的一日千里,更给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该学科要注意在上述的各种产业链条中,发掘和寻找人才培养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比如动漫产业链中的“文学故事”编辑、文化创意产业链条中的文案、乡土文学人物塑造、民间传说改编以及旅游休闲产业链条中的文化元素的融入、挖掘和升华。

此外,当前南平市中小学语文教学、文学阅读与文学教育、教研教改等,都是可供选择的良好毕业论文(设计)选题。

所谓的“应用”,要求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要摒弃剽窃、抄袭的恶习,杜绝“假大空”的论文选题,抛开正确的废话,告别陈陈相因的凌空虚蹈,树立正确的学术道德观,并在指导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学会开展或者从事应用型科研,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基本导向,以解决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的难题为切入点,主动融入地方工作的大局,在文化产业发展、旅游产业发展、文化创意艺术、武夷

文化与文学、地方文史发掘整理等畛域,这是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向“应用型”靠拢的第二步。毕业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选好题、选真题、选对题为标准,可以采取团队联合攻关的形式,研究系列题目,也可以单打独斗,集中攻破,努力在服务社会、贡献地方上有所作为、有所突破;学会逐步掌握开展论文写作的一系列方法:调查问卷的设计、采访访谈的课前准备、田野调查的进行、材料的收集、辨别本文由收集整理和使用、文献的阅读甄别、综述报告的撰写、观点的提炼、开题报告的写作、论文的修改等等,通过较为严格的学术科研训练,达到既能部分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目的,又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会做人(良好的学术道德风尚、和谐的团队合作精神等)、学会学习(论文的全程如何展开与推进)、学会应用(学以致用,用四年所学来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创新(在前人的应用型科研基础上再推进一步),为能在今后工作生活中有更大的“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通过采访访谈的全过程的学习运用,学会了在未来可能的新闻、文秘工作岗位上,较为熟练地迅速进入岗位角色,增强就业竞争力;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通过在大学四年开设选修课,较为系统地学习“期刊编辑学”、“办刊办报”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使得学生将应用性的就业所需能力或素质培养的端口前移。

最近,在业界颇具知名度的文学评论杂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刊发了山东大学文学院师生的一组7篇文学研究论文,着实令人耳目一新。北京大学中文系前主任,著名的文学教育家、文学史学家温儒敏以《“文学生活”:新的研究生长点》为题,作了开篇的导言,其他文学研究界知名学者黄万华、贺仲明等分别以学校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文学阅读状况调查、茅盾文学奖作品的接受与传播、金庸武侠小说读者群调查、当下文化语境中鲁迅作品的阅读与接受状况调查、网络文学生态调查、近年来长篇小说的生产与传播调查、农民工当代文学阅读状况调查为题,对“学院派”近年来少有接触的选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研究,而这些,都是极具挑战性和“应用性”的题目,是与地方、民众具有血肉亲缘的选题,与时下某些学者关在学院围墙内,津津乐道的“现代性”、“纯文学”、“德里达”完全不搭界,也从而开启了现今大学中文系文学研究的“新空间”和“新视界”——是具有革命性的、振聋发聩的召唤,来自生活和人民的感召。在学理和学术掘进的畛域,敞开了过去自命不凡的纯文学研究者所未曾识见的全新的“文学生活”。这既是新的时代命题,也是新的文学研究论题,它的开启,无疑给了我们这种“地方性”、“应用型”新建本科院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新的思路:贴近群众、贴近现实、贴近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寻求。

学者张未民指出:“现实文学生活中有大量的文学现象并没有进入我们的研究视野,更不要说进入文学史了。网络文学、影视文学、通俗文学、翻译文学,它们在文学生活中所占的地位,它们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可以说绝不在“精英”文学之下。《读者》发行有千万份,《故事会》发行有三百多万份。其实,这样的文学期刊还有,比如武汉的《今古传奇》,仅‘武侠版’每月销量就在40万份左右。我们凭什么把它们排斥在文学范围之外?有谁曾经对这个问题进行过充分的研究和论证?另外还有大量的‘泛文学’,比如《家庭》、《知音》以及大量的‘晚报’、‘早报’,它们的虚构性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想象,不论是在写作的层面,还是在阅读的层面上,它们都具有文学性,所以有人说当代最好的小说在《南方周末》,这虽然是在社会生活的深刻性与丰富性的意义上讲的,但《南方周末》上的很多故事都富于文学色彩,可以当作文学作品来读这却是事实。因而,以‘新文学’为本位,用‘新文学’的标准来评价‘另类’文学,这是不公平的。”[1]

在这里,张未民实际上触及到了如何拓展文学研究领域的问题,这对我们开阔思维,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新的畛域和方法。

三、毕业论文的师生参与与全程指导

由于我院学生对应用型科研的“陌生”和对区域文学文化的生疏,在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师生的互动、借助外力的支持、外出考察以及实证性研究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种指导方式,较之“纯粹的文学研究”这种较为封闭的、自说自话的方法,具有较大的进步。

第一,以毕业论文(设计)改革为突破口,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与实践教学密切结合,进一步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将学生试讲等实践活动、文艺创作与科研创新有效整合,全面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破解当前

文化产业人才紧缺,及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脱节等难题。

第二,以毕业论文(设计)全程化为契机,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贯穿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改变以往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在毕业前完成的惯例,促进学生写作心态的转变,提升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质量;改变过去简单的,毕业论文写作的“解决最后一公里”式的师生合作、校企、校地合作,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高度融合”的新型多角度、多面向的合作。

产学研合作论文第7篇

【关键词】 影视美术 兴起 美术研究 挑战

影视美术是美术领域的一个分支,或者说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但是在过去美术界往往是忽视影视美术的发展的,关注的程度明显不够。然而近年来,美术界和影视界合作较多,影视界在国际市场上飞速的发展,各种影视文化在不断传播,然而对于呈现出日渐衰减态势的美术界而言,美术的研究者不得不开始担忧,影视美术的兴起将会给美术领域的研究造成一种无形的冲击,研究课题需要面临新的障碍,并开始质疑许多美术领域的传统理论,对原有的美术理论格局形成一股冲击波。

1 影视美术体系的转型与兴起

近些年来,在影视美术领域的一系列研究中发现,影视界的部分研究者对影视的探索和研究速度很快,这一现象值得人们注意。此外,根据目前的形式也可以看出影视美术的研究越来越与经济产生紧密的关系,应经形成产业化发展趋势,这一趋势远远不同于之前的美术、文化等领域所关注的问题,影视的最前端已经逐渐从“影视文化”向着“影视产业”进行转型。至于美术领域,它实际上也在经历一段悄无声息的变革,那就是它正在从传统的美术研究和美术教育的“两史一论”逐步向理论研究、设计技巧以及艺术管理等产业研究方向发展,形成了“大美术理论”的新局面,对于这样的巨大转变,美术界目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过去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美术的研究体系一直都以“两史一论”为核心,包括中外美术史和美术概论,此外还包括一个特殊的部分那就是美术批评。目前的美术理论和美术原理都是以这个理论体系为基础建立的,同时这样的体系的形成也是结合了模仿文学、美学等许多人文学科的精华共同创造的结果。

本文以著名学府中央美术学院为实例,详细描述了美术体系的改革现状,中央美术学院最早建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当时代表了中国最早一期的美术体系,在后来八九十年代的几次改革后改名叫做美术学系,该学院主要研究中外美术历史,在变革幅度较大的九十年代也并未发生较大变化,然而目前在影视美术的强烈冲击下,该院校的美术理论教育已经发生根本性变革,美术史系仅仅作为刚刚设立的人文学院的一个系别,除了开设美术史这个专业外,还设有艺术市场、艺术产业、展览策划等一系列新型的专业,且这些专业每年招到的新生人数大大超过了传统的美术专业的学生人数,这无疑证明出影视美术的发展对传统美术的巨大影响。

2 影视美术学术改革的背景

美术的学术背景同时也包括其内在的知识体系,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发生着一次又一次重大的蜕变,每一次的改变都可以说是根本性的变革。最主要的过程就是从狭义的“两史一论”最终发展成为当今符合美术产业发展以及当前研究背景的广义上的美术理论。对于新时期的美术研究者而言,他们不仅需要具备美术领域的技巧,同时也要兼顾到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等学科,这些复杂的学科相互交织,对美术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是时展和社会需求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在众多学科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下,影视美术应运而生,同时设计艺术、文化创意等几大产业也随之兴起,这显然对于传统美术理论来说是强有力的冲击,新的理论体系对许多原有的理论开始相悖,新旧理论的交汇使得美术理论变得混乱。美术产业所面临的改革浪潮,驱使其必须在外延作出相应的拓展,必须要从传统理论快速过度到新的美术理论体系上去。

在之前提到的美术批评理论中,它是美术领域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批评相对于传统的两史一论的美术体系而言,对美术实践的认识显得更加积极主动,建立起美术批评的目的在于它可以对一定范围内的美术产业方面的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但是其又无法对美术产业做出整体上的指导。它的产生是由文学批评和美术批评二者结合的产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传统人文科学的影响。当今社会,对于美术理论的研究不再是对已经存在的美术理论做出解释,更重要的是对未来美术的发展趋势做出前瞻性的预测,让新的形势引领美术理论的发展。美术理论研究并未对其具体任务做出明确答复,所以,美术理论的发展趋势和知识框架应尽快有单一的美术向其他社会学科转变,不能满足于过去美术艺术在整个社会呈现出的一枝独秀的旧形式,为新的思维和视野的打开提供方向。

美术学院是最早的美术理论的发源地,各大高校有些就为此做出了鲜明的表率作用,但现如今社会上一些原本源于美术产业的其他新兴产业迅猛发展,尤其是影视美术行业,这样使得美术的理论知识体系难以继续维持,这是由于各大高校的文化背景仅限于单一的学科知识,而美术领域的快速转型需要美术、创意、影视等各大产业综合起来作为背景。这种新形势的学科不仅仅指传统学科,更深层次的是指经济学、管理学等当今较为先进的自然科学。

3 社会科学的融入对影视美术以及美术研究的挑战

3.1 社会科学融入带来的挑战

产学研合作论文第8篇

【关键词】企业研究生工作站;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

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食品工程专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青睐,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满足这种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育部于2009年提出了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计划,以培养既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又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1]。近年来,我国虽然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以下不足:如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的培养过程通常照搬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在导师组成、招生方式、课程设置、论文选题等方面过多重视对理论知识的考察及学习,未能和生产实践有机结合,因而未能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应用实践性的特点;其次,在师资结构上以学术型教师为主要教学力量,且导师多来自于本校、本学科教师,师资队伍组成结构单一,不利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知识拓展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也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实际的培养质量评价体系[2]。

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是由企业申请设立、出资建设并引入高校研究生导师指导下的研究生团队开展技术研发的机构,是规模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平台,也是高校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创新实践基地[3]。2008年,江苏省教育厅了《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管理办法(试行)》,采取建立以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为形式的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模式,通过研究生团队进企业工作站开展科技研发创新,参加企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实践,强化对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使研究生教育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4]。

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10年开始招收全日制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为满足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殊要求,学院除重视理论研究外,还密切联系生产实际,立足苏中、苏北,广泛建立“产学研”校企合作联盟,先后与省内大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开展广泛合作,已建成6个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通过近几年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建设结合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已初步摸索出以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为依托,培养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新模式。本文总结了近3年来的工作经验,对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进行了探讨。

1 依托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培养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必要性

1.1 双导师有利于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知识架构

目前,我国高校的大多数研究生导师是以学术研究为主,通常缺乏生产实践经验;而专业学位的课程知识则以实践为主,这一矛盾导致了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的任课教师不太适应实践性教学[5]。从师资结构的角度来看,依托企业研究生工作站,通过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校内外导师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校外导师(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大中型企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省产业教授等)重点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环节的指导工作,可以弥补校内导师知识结构偏重理论、缺乏具体生产实践经验的不足。通过校企合作教学,既有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有实践性的见习,这种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更适合于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特别是针对生产现场的学习,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工作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

1.2 可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导向性,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角度来看,依托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培养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可采取校内教师与企业人士共同授课的方式,校内教师侧重于理论教学,而企业人士侧重于实践教学[6]。与纯粹由校内教师授课的传统模式相比,依托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进行校企合作教学,可以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的实践导向性。学生学到的不再是枯燥的理论知识,而是通过校外导师的讲解能够更好了解具体的生产实践方法,将理论联系实践,提升了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

1.3 可进一步扩大教学科研资源,加强校企合作

从教学科研资源的角度来看,依托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培养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可进一步扩大教学科研资源,有利于加强校企合作。传统的教学资源主要是课室、教师与教科书等,而依托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教学资源从学校内部扩展到了学校外部的企业,实现校企资源共享。这样既能减少了学校的资源投入,还能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此外,加强校企合作进行教学科研也能增加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如通过邀请企业界人士来参与课程设计和课程教学活动,能够使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企业和生产实践,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很好平台。而企业则可以借助校企合作平台,与高校合作申报科研项目,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培养高层次企业人才;同时也是宣传企业,引进人才的好机会[7]。

2 依托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培养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新模式开发

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10年开始招收全日制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分为食品科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共5个研究方向。鉴于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殊性,学院先后与省内大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如江苏长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市银燕食品有限公司、维维饮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绿扬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苏安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顶能食品有限公司等开展广泛合作,建立了6个江苏省企业研究工作站,并已初步摸索出以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为依托,培养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新模式。

2.1 建立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模式,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在教学课程的设置上,应注重以实践为导向的准则,开设新的理论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并及时开发与之相对应的教材,通过课堂中理论知识的学习,指导后期的生产实习与实践。如我院已与研究生企业工作站共同开发了诸多工艺实践实训课程,例如微波热风干燥脱水蔬菜加工工艺实践实训、如皋火腿发酵工艺实践实训、江苏啤酒大麦麦芽制备工艺实践实训、液态杀菌乳加工工艺实践实训和超微粉香辛料加工工艺实践实训等,以增加课程的应用实践性。在教学形式上,采用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讲座、企业实地教学实习等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以加强师生的互动与交流。如校内导师授课多采用课堂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校外导师则采用网络教学、讲座及企业实地教学的形式,以增加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课程学分的分配上,设立专门的生产实践课程学分,以调动研究生参与具体生产实践过程的积极性,强化专业实践环节。同时,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性与职业化的特点,在培养过程中除了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还强调人际交流、团队协作、组织规划、工艺技术开发、自我约束管理、事业心与进取心等多元化职业技能的培养。此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在选题上,紧密结合所在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具体生产实际,重点解决生产实践过程中的关键科研难题,如发酵禽肉新产品研制与开发、如皋特色火腿专用发酵剂的研制与新产品开发、江苏沿海国产啤麦麦芽精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等。在科研经费保障方面,主要通过企业与高校共同申报省科技支撑计划、苏北科技发展计划等项目的方式,保障学位论文完成过程中的实验经费与研究生的生活补助,如学科已与江苏长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共同申报了多项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并共同培养了数名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直接为企业输送了宝贵的科技人才,实现了合作双赢。

2.2 完善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管理制度,切实提高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管理水平

鉴于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相对于高校的特殊性,需建立一种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由设站企业和高校双方共同管理,通过组建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管理委员会的方式,对进站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管理。如由学校、学院和企业负责人共同组建中心管理委员会对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运行进行管理和监督,由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共同负责日常在站研究生的指导与管理工作。在日常运行管理方面,高校应联合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在教学与实训、科学研究、人员管理、设备管理、安全保障等环节制订如《实验实训课程评分标准》、《进站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和考核办法》、《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仪器设备管理办法》、《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实验物品采购供应管理规定》、《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安全管理制度》等各项细化管理制度,以进一步规范实践教学及科研,确保进站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2.3 建立适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新型质量评价体系

相对于传统的学术研究生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的质量评价体系应更加突出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为企业研发新技术、新工艺和开发新产品的能力。因此,需建立适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新型质量评价体系,例如可以从课程学习(总学分、各科成绩加权平均分、专业实践环节学分所占比例)、科研能力(收集文献资料、申报与参与科研项目、生产工艺研发、新产品开发、、发明专利、获奖)、学位论文(论文选题、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在论文所占比重、学术道德、论文水平)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同时,还应从培养条件(学科基础、师资队伍、教学设施及利用、培养经费)、培养过程(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学位论文、职业道德教育)、教育管理(管理机构、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和教学效果(教师专业化发展、社会声誉、办学特色)等方面对高校及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进行评价,从而更全面合理地衡量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3 结语

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可满足我国食品工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而建立完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管理制度和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是实现其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是重要的产学研基地,是合作培养食品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全新平台。本文从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应用实践性角度,阐明该模式的必要性,并对其培养模式、管理制度和质量评价体系等进行了初步探讨。目前,我国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而以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为依托,建立新型培养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对于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东海,陈曦.研究型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状况调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83-90.

[2]胡玲琳,潘武玲.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调查及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5(10):20-23.

[3]李安萍,陈智栋,潘剑波,等.产学研相结合的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以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0(21):88-90.

[4]邓红,孟永宏,谢俊.浅议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校外导师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2):81-83.

[5]郑冬梅.产学研相结合探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6):46-47.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