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年底发言稿

年底发言稿赏析八篇

时间:2023-01-09 23:07:49

年底发言稿

年底发言稿第1篇

一个好的播音员绝不仅仅是对语言精雕细凿的匠人,他必须具备良好的文学功底。

在将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语言的过程中,播音员绝不是就稿论稿,而是凝聚着播音再创作。作者不同的文思文风、写作手法、语言习惯,对播音员在语言表达上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要充分领会作者意图,了解写作手法,经过仔细揣摩,力求使语言表达与作者思想情感和语言风格贴切融洽。

例如,在《伟人》和《百年恩来》的创作中,撰稿人、著名作家任卫新在介绍、描写伟人生活,揭示、表述伟人内心世界时,常常使用大长句、大排比、大对称、大铺陈与大渲染的手法,在大手笔和大气魄中,既有诗歌化的叙述,又有哲理般的诉说,看似信手拈来,实则丝丝入扣,个中含义,很值得玩味。这样的写作手法,对播音员驾驭语言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严格按语言规范安排停顿、连接,又要巧妙运用重音的强调和语气、节奏的变化,保持内容情感连贯饱满,同时,还要区别于艺术化的朗诵,保持语言的张力和平实中的内涵。也正是这样的手法和修辞,为语言表达提供了一个全新思路,寻找到一种新的叙事抒情的方式。

那些有着固定模式、总能四平八稳地播新闻的播音员未必值得羡慕与称赞。这些年总是听到对“播音腔”的争论,笔者以为,首先要明确播音腔的定义。客观地说,播音是没有固定腔调的。不能把字正腔圆。悦耳动听,能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稿件思想感情和节目的精髓,并兼有普通话推广义务的标准普通话播音,定为“播音腔”。“播音腔”实质上应体现播音语言的特点,那就是:规范性、庄重性、鼓动性、时代感、分寸感、亲切感。它是新中国播音风格“爱憎分明、刚柔相济、亲切朴实、严谨生动”在语言上的共性要求和努力方向(张颂《“播音腔”简论》)。新闻播报、时评等节目的播音员那种字正腔圆的吐字发声、规范严谨的语言表达。特别是针对一些国际、国内的重大事件那种大气磅礴、生动有力、不卑不亢的特有的表达形式,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呼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激励了几代人积极向上的信心。

我们不是反感播音腔。而是反感在任何节目中、播任何稿件都是同一腔调的播音员。同样的一句话,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目的、不同的性别、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环境,所呈现出的语言样式是不一样的。有的播音员因为参加工作时间较长。对许多东西失去了新鲜感,备稿时不动脑子,每天只是机械性地播音,既没有情感,也找不到基调,完全自言自语。有时播完后,连今天的内容都一问三不知。那么,播音员应如何克服一成不变的“播音腔”呢?最根本的是从稿件的内容出发,认真地备稿。从这一层面来说,采、编、播一体化有利于播音者更好地表达稿件的内容。一些播音员满足现状、足不出户,使自己失去了许多与外界接触的机会,自然会对稿件失去新鲜感。

年底发言稿第2篇

《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第十五条明确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将审计计划及其实施过程、结果和其他需要判断的重要事项,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6号——审计工作底稿》具体规定了底稿编制的要求,做到:完整、格式规范、标识一致、记录清晰、结论明确,并规定了底稿的10项要素。

注册会计师审计离不开工作底稿。但在当前的独立审计实践中,无论就设计、编制、归档而言,都存在许多缺陷,严重质量。笔者就此谈点看法。

一、底稿设计方面的缺陷

按照国际惯例,底稿一般由各家会计师事务所自行设计,只要符合独立审计准则的规范。为了使会计师事务所在设计底稿时符合“准则”的要求。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了《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指南第2号——审计工作底稿》(以下科称指南),详细规定了底稿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底稿之间的钩稽关系,底稿的复核、分类、整理和归档保管等内容,供各会计师事务所在设计时。此外,还列示了不少示范性的格式和编制说明。但实际上许多会计师事务所,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没有或没有完全依据“准则”和“指南”的要求设计底稿。举一例:财政部1999年12月22日的“会计信息质量抽查报公告(第三号)抽审100家国有中发现有28家(注1)事务所审计工作底稿不规范,底稿摘记整理杂乱无章,格式、标识前后不一,钩稽关系不明……。致使审计结论出现偏差,审计报告失实,一些企业会计信息重大失真未被充分揭示。有的连业务约定书的内容不全,重要条款遗漏。可见问题的严重。据笔者所见,底稿设计方面的缺陷一是不完整,“指南”的规定和审计实践的要求,审计工作底稿应由符合性测试、截止性测试、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底稿以及试算平衡表、审计差异调整表等组成。但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只重视实质性测试底稿相对比较完善,即使有符合性、分析性、截止性测试底稿也十分简单,不完全符合规范的要求。二是内容不齐全。《国际审计准则9--记录》规定:“工作底稿应当充分、完整和详细,使有经验的审计人员对审计获得全面了解。”我国审计工作底稿指南也规定:每张底稿应具备:被审计单位名称、审计项目名称、审计项目时点或期间、审计过程记录,审计标识及其说明,审计结论、索引号及页次、编制者姓名及编制日期、复核者姓名及复核日期、其他应说明事项等10项内容。可是,这10项内容不齐的底稿常有所见,有的底稿甚至缺少审计过程,审计结论记录项目;三是不系统。审计工作底稿应由审计程序表,审定表(引导表)汇总表、明细表、测试表、抽查(盘)表、分析表、验算表、询证函等组成。形成一个互为制约、相互钩稽的完整体系。但从实际接触所见,部分底稿设计逻辑混乱,标题不当,底稿之间缺乏明确的对应关系。

二、底稿编制方面的缺陷

完整地、全面地将审计计划,审计过程包括注册会计师及其助理人员职责分工,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是注册会计师及其助手必须遵守的责任,绝对不有马虎。所以在编制底稿时,首先,内容上要做到资料翔实:就是获取的资料真实可靠,内容完备,注明来源;重点突出:对反映审计结论有重大影响的事项应当作详细说明,繁简得当:“记录的范围是职业重要事项,因为由审计人员将每一项观察,考虑或做出的结论都记入他的工作底稿既不必要,也不切合实际”(注意2),所以一般问题可作简略记录,重要问题要作详细记录;结论明确;要求注册会计师对该审计项目最终表达专业判断意见时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词,更不能不表示意见。其次,形式上要做到要素齐全:就是上文所叙10项内容填写齐全;格式规范:就是在一个事务所所使用的底稿应当一致;记录清晰:就是内容要合逻辑,文字要端正,数据要正确。但的现实是注册会师为了赶任务,提高效率,往往在编制底稿时匆匆忙忙,草草了事。归纳起来,在编制底稿时的常见缺陷有:

1、已执行的程序在程序表中漏作记录,未执行的程序没有说明原因;

2、底稿与底稿之间未作全面核对,已核对的数字未作标记;

3、审定数不填写或填写不全,同一张底稿明细数与合计数相加不符,不同底稿间的钩稽关系不符;

4、少数底稿漏记审计过程及审计结论,或者记录重点不突出,专业判断含糊其词;

5、抽查表没有说明抽查的范围、比例;

6、复核者,编制者遗漏签名,看不出有否经过复核;

7、字迹潦草、涂涂改改,有的甚至难以辨别文字的内容;

8、底稿所附复印资料质量低劣、模糊不清规戒律,有些传真件未复印;

9、未调整不符事项金额遗漏汇总,从而使重要性原则控制的金额失实,增大审计风险;

10、与已审计会计报表未作详细核对;

11、审计计划与审计编写简单,应付了事,许多审计计划是审后再补的,根本不起计划的规划,指导作用;

12、对例外事项和异常现象没有做出适当的评价和解释,譬如函询严重不符,关联方交易价格不公等;

13、客户管理当局提供的材料不符合底稿的要求形式;

14、很少使用标识。

除此之外,还可以列举许多毛病。

三、底稿归档方面的缺陷。

底稿可以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类,广义的审计工作底稿是指从承揽业务开始到审计工作结束止全过程形式和取得的资料、记录。换言之,除了正式审计报告外,审计过程中所形成的记录和取得的资料均属底稿范畴。狭义的审计工作底稿仅指审计实施过程中编制的记录。无论国际审计准则或我国审计准则的规定都是指广义的底稿。其大致可以分成三类:一类是为规划、控制和整个审计工作,发表审计意见所形成的底稿,如业务约定书,客户的结构和组织结构的有关资料,审计的计划与总结,未审和已审报表,各种差异调整表,审计报告和管理建设书草稿以及取得的被审客户申明书,陈述书等;二类是为执行审计程序所形成的底稿其范围相等于狭义底稿,如各种测试表,程序表、审定表、汇总表、明细表、抽查表、表、征询函等;三类是备查用底稿,如客户的营业执照,合营合同协议、批准文件、章程、董事会会议记录、重要的合同、协议、验资报告、与内审人员、律师、前任注册会计师、专家和其他第三者的通信函件或谈话记录,内控制度过,会计制度等。

由此可见,广义的底稿范围很大,的现状是:一该收集的不收集,少数项目的档案中连业务约定书、客户陈述书都没有,更不用说董事会记录,重要经济合同之类了,似乎这些资料与审计无关。确实“审计人员不应该编制与审计目标毫不相干的工作底稿,如果实在难以避免,审计结束后也不应该加以保留”(注3)。二、归档时没有很好分类整理,统一编码。底稿是注册会计师的财产,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应当由会计师事务所保管并保密,归档时应该区别永久性的档案与当期有效档案分别整理装订成册,利于下次审计查阅。可是少数事务所把永久性档案与当期档案混淆一起,不加目录粗糊乱成册,也不统一编码不便查阅。审计档案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一)可为下次审计查阅;(二)可备财政、税务、审计机关和注册会计师协会等对审计质量的检查;(三)万一发生审计纠纷或诉论作为区分审计责任与会计责任依据。笔者曾遇到这样一案例:某股份有限公司,在审计中发现向其投资方上交了“管理费”。按税法规定应当经过审批,该公司以没有见到此规定为由,不接受我们的意见,后向其提供了有关文件,才同意补办手续。鉴于时间所限,加以数额不算大,没有在审计报告披露,只在底稿中记录。数月后,被税务机关稽查发现,不但补交所得税务局,而且罚款数万元,客户董事会认为注册会计师对此有责任,当我们出示底稿记录才得以免脱。

我们在强调底稿重要性同时,要防止另一种倾向: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就是编制底稿,底稿编完了,审计也就结束了,由此而抢时间,赶编底稿,不是认真执行审计程序,努力搜集审计证据。从而严重降低了审计质量,加大了审计风险,当前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公害,与审计质量不高有密切关系。

要消除底稿设计,编制等方面存在缺漏,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1、除了采用省级以上注册会计师协会设计的底稿以外的事务所,应当把其使用的底稿报省级“注协”备案。省级“注协”认为底稿设计不符合审计准则及指南规范的,应当要求事务所改进;

2、每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均应拟订底稿编制操作规程,详细规定编制目的、程序、撰写工具(如钢笔、园珠笔)、复核、分类、整理、编码、归档等要求,并切实贯彻执行。

3、每位新从事审计的人员,在上岗前,应该对其进行编制底稿的培训,当作应知应会的必会备条件。

4、在注册会计师资格中,增加底稿的题量。

总之,底稿在整个审计工作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离开底稿,没有审计记录,审计无从谈起。

注:

1、这里所说的28家,并非28%的概念,因为有的事务所审计两家以上被抽查企业。

年底发言稿第3篇

一、使用统一的审计工作底稿就能实现审计规范的误区及纠正

一些会计师事务所认为,只要严格按照统一设计的一套完整的审计工作底稿执业,就可达到审计规范的要求。因而,要求注册会计师对于每一项审计业务,都要不折不扣地使用统一的审计工作底稿,以求规范。

事实上,使用统一的审计工作底稿只是执业规范的部分内容,但它的实质也不是僵化地认为每一张底稿都不能改变。审计工作底稿显审计目的服务的,注册会计师如果不管审计目的和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拿起已设计好的底稿就用,势必无法高效率地取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不能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完成审计目的。因而,在实务操作中,注册会计师不能拘于统一的审计工作底稿,必须运用高水平的专业判断,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审计项目的特点,选择通用或专用格式的审计工作底稿。

通常,注册会计师无论选择使用哪一种格式的审计工作底稿,必须同时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底稿必须服务于注册会计师取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能够支持审计目标的实现;

(2)底稿要根据审计项目的特点,实用性要强;

(3)底稿要体现节约性,若专用格式已设计的项目不适用被审计单位的审计需要,则可使用通用格式,简化格式栏。

二、简单地抄写计帐的审计误区及纠正

在注册会计师审计实务操作中,一些审计人员一到被审计单位,就埋头查看并抄写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帐簿,做些简单的试算平衡,就形成审计工作底稿。由于这样的审计工作底稿只是简单地抄写会计帐簿上的一些数字,而没有审计过程记录,也没有注册会计师专业判断或审计结论,不能说明任何问题,是无用的底稿。为克服审计人员只是简单地抄写会计帐形成审计工作底稿的错误做法,注册会计师在形成审计工作底稿时必须强调以下两点:

1.注册会计师要根据报表项目的性质和特征,专业判断审计该项目需要形成几张工作底稿。一般,审计会计报表项目可形成三个层次的底稿:

(1)对报表项目余额或发生总额的确认(审定表);

(2)余额或发生额总数的明细化(明细表);

(3)查证核实表(检查表、盘点表、计算表)。但如果报表项目比较简单,明细项目不多,则审定表与明细表可结合起来,此时审定表中既有总数又有明细数,甚至查证核实比较简单的,也可直接记录在审定表中。在实务中,每一项目审计能形成几张工作底稿,要根据专业判断而定。

2.在每一张审计工作底稿中,必须有审计说明和审计结论,来记录注册会计师的轨迹及专业判断。审计说明包括:

(1)底稿用到的标识含义的注明;

(2)注册会计师审计时实施的程序及发现的问题;

(3)注册会计师审核的每一层次底稿之间以及与其他底稿之间数字的勾稽关系。审计结论是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就符合性测试而言,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某项内部控制的满意程度以及是否可以信赖;就实质性测试而言,是指注册会计师对某一审计事项的余额或发生额是否可以确认。

三、审计中没有问题的项目不做记录的误区及纠正

在审计实务中,注册会计师审计会计报表,往往侧重于查出被审计单位会计处理的差错和舞弊,并且只把查出的问题作记录,形成相应的工作底稿。这种做法给人们一种错觉,认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就是查差错,从而使许多注册会计师往往只注重查错防弊而忽视了报表审计的科学性和程序性。为克服这种错误认识,注册会计师必须在观念和程序上有所转变:

1.在观念上,审计目标要从查错防弊扭转到对会计报表的“三性”发表审计意见,以增强会计报表的可信性。会计报表的审计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及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这一审计目标决定了会计报表审计的范围、审计的过程、审计证据的收集和评价及审计报告等。

2.在程序上,注册会计师要严格按照必要的审计程序实施审计业务,无论是否查出问题,只要是实施过的程序,必须记录在审计工作底稿中。但同时要注意,注册会计师在记录审计过程及其结论时,既要保证轨迹记录,把实施的审计程序都记录下来,又要按照重要性的原则,作出专业判断,简明扼要地记录重要事项,不要把审计工作底稿记成流水帐。

四、外勤作业后填制底稿的误区及纠正

在实务操作中,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往往在外勤作业后填制底稿。这主要是迫于以下内外压力:

1.外部压力,即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业务监管力度加大。由于独立审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及注册会计师业务控制的日益完善,注册会计师协会及其他管理部门加大对各个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监管和联查。因而,一些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应付注册会计师协会的检查,利用外勤作业后填制底稿的办法,编制完善的审计工作底稿。

2.内部压力,即注册会计师完成审计业务的时间要求紧迫。由于我国注册会计师报表审计业务集中在下半年的10月份到上半的的4月份,时间紧迫,业务量大,外勤工作时间短,这样,在外勤工作日内只能把一些主要的底稿填制完毕,其余的等日后再填制。

尽管内外形成的压力是事实,但注册会计师在外勤作业后填制底稿是造成注册会计师业务质量低下、增大审计风险的主要因素。所以,必须在实务操作中避免这种做法。具体方法有:

(1)建立和实施完善的预审或日常接触制度。为了与被审计单位建立稳定的业务关系,也为了减少最终审计的工作量,会计师事务所应建立起预审或与被审计单位的日常接触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分散审计业务量,减少审计风险。

(2)不断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业务水平和实力操作经验。审计业务的发展,要求注册会计师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能力。因而,每个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加大注册会计师的日常业务培训、后续教育等方面的投资,以提高他们的执业效率,保证他们在外勤工作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审计任务。

五、对他人提供或代为编制的底稿不予审计的误区及纠正

一些注册会计师对他人提供或代为编制的底稿,不予审计,直接进入档案形成审计工作底稿,这些底稿主要包括被审计单位的设立批准证书、营业执照、合营合同、协议、章程、组织机构及管理层人员结构图、

董事会会议纪要、重要经济合同、相关内部控制及其调查和评价记录报告等资料的复印件或摘录等。这种做法往往加大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和责任。因而,对由被审计单位或第三者提供或代为编制的底稿,在取得时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1.这些由被审计单位或第三者提供或代为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必须严格按照取得方式形成。一般首先应向审计资料的提供者说明该审计资料的基本要求;其次是对所取得的审计资料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并注明所取得资料的来源;最后作出相应的审计记录并签名,从而形成审计工作底稿。

2.在初次接受被审计单位的委托时,注册会计师一定要把这类审计工作底稿严格按程序取得,并详细列明目录清单;在连续审计时,只要根据被审计单位有关部门情况的变化而将更新的文件、资料随时补充,并注意资料的连续性,避免重复劳动。

3.注册会计师将这些资料归档为备查类工作底稿的同时,还应根据需要,将其中与具体审计项目有关的内容复印、摘录或综合后归入业务类工作底稿的具体审计项目之后。

六、审计工作底稿中随便签名的误区及纠正

在实务操作中,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在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时,往往随便签名。如在审计业务繁忙时,对于一些没有签字的审计人员审计形成的工作底稿,注册会计师没有复核,就签上了名字;一些审计工作底稿根本没有复核,却在复核人后签上了主任会计师的名字。这不仅给注册会计师带来很大的风险,也使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人为地降低了注册会计师的质量控制标准。

事实上,审计工作底稿不仅是注册会计师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的直接依据,也是评价考核注册会计师专业能力和工作业绩,并明确其审计责任的重要依据。因而,为了分清审计责任:

年底发言稿第4篇

用“歇斯底里”来形容陈晓云的作品,是因为在这些关于挣扎、搏斗、无聊、妄想、控诉、抵制、麻木、压迫、凌虐、破坏、亢奋但却徒劳的影像及语言碎片中的每一处,他都竭力保证感官和意志上的极端强度,这是为了能够与他所经历的现实的歇斯底里相抗衡。

对于陈晓云来说,现实是一个对手,而不是模版,他用作品的脱序来对抗现实的失序,用一种影像的歇斯底里来解决现实的歇斯底里,他让你吞下一只蟾蜍,以免你还会遇到更恶心的事情。在精神分析学中,作为症状的歇斯底里即是源于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歇斯底里是一面屏障,用情绪和身体的失控去阻挡意识的发疯。

陈晓云作品的“歇斯底里”总是表现为在隐喻与转喻这两个维度上的痉挛,把情绪与身体的失控转换成影像及语言的抽搐。

他用隐喻与转喻使现实的符号秩序崩溃,又迫使事物与意义的关系在扭曲中再生,他砍断生活丛林里的所有树枝,只是为了结出更多的疤痕。

影像在前,文字在后,文字和影像呈现出一种很奇妙的感觉。文字在我的作品中的用途已经不是文字,而是当做一个影像来使用。因为人们的阅读习惯,当我们在看到文字的时候,脑海里其实是有影像反映的,所以我就把文字叙述当作一个影像叙述来理解,把文字当做画面来理解,所以字母不会放在特别偏的地方,而是倾向于往画面中心走。

摄影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它是一个绝对现实化的材料,人们不会怀疑你拍摄的东西是假的。它所承载的,包括摄影文化承载的技术摄影是一种主流,是对摄影美的认识。所谓做技术摄影的人,总有一种道德上和美学上的优势,他们觉得那一瞬间又有神话性,离现实又是所谓的零距离。其实不见得,随处可见的摄像头,让那一瞬间的现实性也变得不那么有趣了。我根深蒂固地认为现实所具有的真实记载的功能变得不那么有趣了,因为有大量的图形处理软件,使得摄影材料的神圣性不再那么高了,人人都有手机、相机,所谓的摄影替代视网膜的光学性不存在了,有的是各种高精尖的设备,包括数码后备等,还有不断更新的技术,比如你拍了就好了,回头再给你调,光圈、速度都可以调。全息摄像机,这是很大的问题,艺术家摄影依附于摄影材料和工具建立起来那一套美学和摄影习惯等这套概念就变得不那么确定了,我们怎样摄影,还有没有所谓的一瞬间?反正我不认为那一瞬间很重要,也没有那一瞬间。

我有一个作品特别像古典主义的样式,包括构成形式因素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我个人特别喜欢这个东西,并不是把它当作整体接受,而是当作样式来接受,有时候故意往那方面靠一靠,像“方片三上天堂”,所有的东西都是往上流动的,我会借用一下它们大概的东西,我没有找具体的一幅画介入,包括最后搭上一个隐隐约约的十字架,我取这个名字本来是把女的给举起来的,但是大家举不起来,本来名字应该是“黑桃Q上天堂”。我比较警惕现实主义,比如说对现实的批评,我很怕它变成一种姿态,批评现实很容易,容易到有可能你批评现实这个行为本身成为对批评的庸俗化。例如本来我反感一个东西是很强烈的,一个人老是拿我反感的东西在我面前晃,我就麻木了,突然觉得不反感了。

此所谓的影像本体论,抱持的态度是认为影像本身具有某种神圣性,我们必须以一种真诚的、客观的,一种原初的状态去对待影像,这就是影像本体论。像纪录片拍摄者对现实抱着特别真诚的态度那样,他们对现实记录带着非常克制的态度。比如当一个摄像机架在这个位置的时候,摄像机不是一个物,而是拟人化的存在,我是理解他的提问的,从影像本体论出发,我们不要这么花哨,不要用文字解释,而是用影像来说话。

次展览为观

众集中展示了他近十年创作的录像、摄影、文本以及相关文献手稿。0月27日,成都A4当代艺术中心,陈晓云的个展“歇斯底里,隐喻与转喻的生活”开幕。此10月27日,成都A4当代艺术中心,陈晓云的个展“歇斯底里,隐喻与转喻的生活”开幕。此次展览为观

众集中展示了他近十年创作的录像、摄影、文本以及相关文献手稿。次展览为观

众集中展示了他近十年创作的录像、摄影、文本以及相关文献手稿。10月27日,成都A4当代艺术中心,陈晓云的个展“歇斯底里,隐喻与转喻的生活”开幕。此次展览为观

众集中展示了他近十年创作的录像、摄影、文本以及相关文献手稿。10月27日,成都A4当代艺术中心,陈晓云的个展“歇斯底里,隐喻与转喻的生活”开幕。此次展览为观

众集中展示了他近十年创作的录像、摄影、文本以及相关文献手稿。10月27日,成都A4当代艺术中心,陈晓云的个展“歇斯底里,隐喻与转喻的生活”开幕。此次展览为观

众集中展示了他近十年创作的录像、摄影、文本以及相关文献手稿。110月27日,成都A4当代艺术中心,陈晓云的个展“歇斯底里,隐喻与转喻的生活”开幕。此次展览为观

众集中展示了他近十年创作的录像、摄影、文本以及相关文献手稿。10月27日,成都A4当代艺术中心,陈晓云的个展“歇斯底里,隐喻与转喻的生活”开幕。此次展览为观

众集中展示了他近十年创作的录像、摄影、文本以及相关文献手稿。0月27日,成都A4当代艺术中心,陈晓云的个展“歇斯底里,隐喻与转喻的生活”开幕。此次展览为观

年底发言稿第5篇

关键词: 人物采访 情报 视角 细节

人物专访即对新闻人物的专题性访问,从分类上看,人物专访隶属纪实性新闻报道。从信息管理的角度看,人物专访本质上是对被访人经验智慧的挖掘、整理和分享。其中挖掘是一个信息采集的过程,采集方式是采访人与被访人(下文将以这个称谓指代采访活动的参与双方)之间的交流沟通;整理是信息整理的过程,由采访人根据采访底稿按一定行文规范整理成记录形式科学、阅读方式便捷的信息载体;分享起始于对整理文稿的发表,经由新闻媒介把人物采访稿传播出去,达到宣传人物、分享知识的目的。现我结合实际工作,就人物专访活动及其文稿写作的流程进行拓展讨论。

一、采访环节:准备、沟通与整理

采访是人物专访活动的第一个环节,采访质量的深度、宽度将直接影响最终采访稿的文章质量。应当注意的是,采访环节并不只是采访人与被访人之间面对面沟通的过程,亦可以再行分类,在先后顺序上,采访可以分为采访前的情报准备、拟定采访提纲、采访过程沟通和采访稿整理四个步骤。

1.采访前的情报准备

采访不同于日常交流,后者话题具有随机性,且不保证产出既定成果,采访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设定采访任务,聊出“成果”。为此目的,采访人必须充分做好功课,首先要围绕受访人展开情报调查和分析工作(之所以用“情报”这个概念,是为了凸显人物信息的重要性),对于专家学者的受访对象来说,情报调查对象至少包括人物简历、人物新闻、论文课题、工作概况、所在部门、行业参与等。情报本身是静态信息,需要采访人进行消化理解、分析整理。

2.拟定采访提纲

一份问卷清单是保证采访过程顺畅进行的必备工具。从问题的深浅上看,浅问题便于回答,适合话题流;深问题利于挖掘深层信息,适合思想流。从问题的异同上看,问题需要分布合理,深浅搭配,保证信息采集的全面和深度。从问题的设定看,应注意吸收5W等框架性疑问表达法。

3.采访过程沟通技巧

沟通质量决定采访质量,因此,首先应该重视对采访过程的前期规划,包括约访、交代访问用时、访问目的、自我介绍、表达尊重等,打好沟通的基础。其次,把握好采访节拍,采访人要重视对“时”、“点”、“性”等几大要素的把握。“时”就是由采访人把握好问题答复时间;“点”就是由采访人把握住采访信息的关键点,并判定是否还有重要的分支信息,及时补充发问;“性”就是对于模棱两可的或信息不完备的答复,由采访人及时确定受访人的信息评价态度。

4.采访稿整理

录音笔和笔记本是采访过程的基本辅助器材,有人认为笔记本可有可无,但实际上录音笔和笔记本是不可或缺的信息记录方法(当然,有采访者直接用电脑当场输入交流内容,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陈玲(2012)“不带录音笔,是笔者多年的访问习惯,每一次与受访人物结束对话时,通常笔记本电脑上已经将对话纪录全部敲打完成”),前者是一种客观性手段,能够完整存录说话人的言语原貌,对后续采访稿整理过程中确定说话人的言语重点(重音)、言语态度(语气词、语调)、用语偏好,后者是一种主观性手段,能够记下沟通现场采访人的印象、联想和理解,采访稿的整理需要综合借助这两种手段。采访稿整理又可分为及时整理、梳理整理、提炼定档三步,三者构成一个逐步优化的序列过程。

二、行文过程:文章结构及写作方法

采访的文稿写作是整个人物专访活动的主体。从流程上看,虽然不同的写作者有不同的写作风格,但总体来看,一般文章分类及组成结构上,以及写作思想上仍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1.文章结构

(1)确定文章结构

访问底稿是线性的,没有内容聚类特征,交谈式的信息呈现方式虽然直观,但不便于知识理解,原因是交谈信息存在交叉冗余的现象,且其言外之意及关联信息得不到体现,访稿作者需要对材料进行聚类修整的加工。分类的第一步即确定文章结构,人物专访稿的分类一般包含三四个。分类的第二步是确定各类中的信息呈现顺序,前者是信息聚合方式,后者是线性组合方式,前者具有信息分拣的功能,后者具有信息连接的功能。

(2)标题确定

标题是文稿呈现给读者的第一个信息点,也是统领全篇的核心点。由此可见,标题选取既要注重能吸引阅读注意力的鲜明性,又要真正体现材料重心所在,对全稿材料有一种辐辏力量。我们刊于《中国旅游报》2013年1月28日版的人物专访稿采访的是何宏教授,何教授是浙江省饮食文化学者,在国内享有盛誉,且他积极参与中国烹饪文化申遗的社会公共话题,专访稿取题为“食之大者,文化津梁”,很好地体现了受访者何宏教授的几个人物特点,如:食学领域、大学者、主要研究饮食文化、沟通专家智识与社会公共事业,且“X之大者”实则借鉴“侠之大者”言语精神,暗指何教授作为食学家的社会侠义精神,可见这样四字对称的标题形式短小但内涵极其丰富。

(3)人物概貌介绍

人物概貌介绍指的是人物访稿的第一段,其作用有两个:一是介绍人物的客观性背景信息,二是点出全篇的基本内容。前者便于读者把握人物的基本情况,后者起到了导读的作用。另一种人物名片的行文形式是单列人物简历信息而不加评点,如此则不能统摄全篇沟通下文。

(4)主体内容

从访问底稿到专访稿成品有一个信息结构转换的过程。正如前文所述,访问稿是流水线性的,而专访稿则是具有内部逻辑的信息聚合体。在主体内容的信息加工上,首先要做的是确定撰写视角,视角的观察者是撰写者,视角的落脚点则散落在访问底稿各处。撰写者宜先通读访问底稿,边用眉批的方式标注出亮点信息、疑点信息及相关感悟,这些重要信息点即撰写者的视角落脚点及撰写者整体思想的节点组成部分。其次,把重要节点信息及相关批注整理为结构化的摘要文稿,并以此为基础把访问稿的相关事实论据、言语论据及理论要点挪移过来,形成内容充实、逻辑较为严密的信息体。

(5)文稿结尾

关于文稿结尾,对于篇幅较小的人物专访稿,由于主体部分文字概括性较强,为了最大限度地展现人物内涵,结尾处宜慎重考虑。常可引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概括式语句,对各章节进行一番总括,并让读者综览性回顾全篇内容;二是利用程度语义色彩浓重的语句点出人物的个性心理或未来发展。前者的优势在于收尾概括凝缩,使全文浑然一体,后者的优势在于通过语义强化、感叹、疑问等手段形成一个语义强调的势能,吸引读者的阅读注意力及进一步回味思索,加强作者与读者的思想交流。

2.写作方法结构

(1)在写作思想上贴近人物原型特征

撰写人物专访稿存在一个悖论,即被采访对象在个性特点、社会背景等方面是不同的,要求专访稿也应不同,以便反映人物原型,但有时采访撰写者是相同的,由相同的头脑思想去转述不同的人物特性,可能会出现千人一面的问题。如何避免这一“由相同人写不同人”的悖论,就要提高创作者的思想境界,在心理上忠于被采访人的人物内涵,努力体验被访人的社会生活,甚至有必要学习采访人的知识能力,比如在教育领域,旅游专业的老师重行业实践经历、外语教育的老师重语言教学方法、会计专业的老师则重视财务技术实务的掌握,这都要求撰写者丰富自身的经验,学习贴近人物的思想境界。对于这一点,郭莉认为唯有能写出人物的精气神,才能使文稿生动传神,使人物呼之欲出,达到最佳的采写效果。

(2)细节信息的挖掘与把握

董建勤认为:所谓细节,即是真实、具体、细腻地描绘现实生活中典型人物性格的细小组成部分,包括外貌、动作、习惯、环境及房间摆置、脾气、性格和个人爱好等。在人物专访稿的写作上,尤其要善于把握细节,洞察隐含信息。访问过程因其时间短暂不能全面展开信息内容,许多重要信息往往就体现在细节中,在文稿写作时,需要撰写者仔细审视细节,辨认出具有重要意义的细节,包括人物特意强调的词语、带有情绪特征的非语言交际符号、语误、标志性事件等交际信息,通过思考理解、追访、信息调查等手段补足信息缺失,把细节显性化、具体化,挖掘出细节蕴藏的更多信息。在这方面,应当向红学专家周汝昌先生学习,周汝昌这样评价自己对红楼的贡献:“我研究《红楼梦》是用‘大视野’的眼光和心态对待进行的。大视野相对于小盆景而言,《红楼梦》不是一个好玩的小玩意儿,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精华,因为它包含总结了我们民族的文史哲和真善美,是一个前无二列的最美的大整体。”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透视红学专著,正是显化细节知识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陈玲.让人物访问更加真诚与真实[J].新闻爱好者,2012(6).

[2]董建勤.人物专访的写作特色[J].新闻采编,1994(8).

[3]塔兰香.人物专访写作的几个问题[J].记者摇篮,2006(8).

年底发言稿第6篇

秘书作为领导的助手和参谋,一是记录和抄写,二是文稿起草。记录,有领导的口授记录,有接待来访者的记录,还有会议记录和电话记录等;抄写,即对字迹潦草或起草过程中经反复推敲、多次修改和勾划的文稿进行誉写以便于继续修改或交付打印。而起草文稿,是秘书工作的主要内容。文稿的起草,常常是由领导和秘书合作进行。有时是领导亲自动手,秘书帮助誊写以及做一些收集、补充和核实;有时是领导口授主要内容,秘书记下后负责文字的加工整理;还有是领导口授一个要点,或者同秘书一起在讨论中形成一个要点,然后由秘书据此去收集材料,推敲观点,形成文字。这最后一种,领导只是出题目,从拟定提纲、收集材料、起草文稿到讨论修改,则都由秘书独立负责。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起草文稿的时候,秘书不但可以在酝酿和讨论的时候提出自己的意见供领导参考,而且可以在起草时直接把自己的想法写上去,形成初稿,让领导人去决断。这样形成的文稿才能真实、全面、生动地反映传达领导的决策、方针、意图,并使之成为群众性的行动。以上这些工作都要求文秘人员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

二、找出问题所在

但在实际工作中,文秘人员往往会犯一些文字上的错误,这主要体现在语序和文风两方面。语序即词语组合的次序,它既反映了一定的语言习惯,又反映了事物间的逻辑关系。语序有时可以决定语义,变更语序后语义会产生很大的变化,有时语序变更后虽不改变语义但却可改变语言的表达效果。因此,无论从语法、逻辑还是修辞的角度看,语序的正确安排都是重要的。如“这样的活动乐于使广大农民群众接受”正确的用法应该是“乐于”应移至“接受”之前;又如“我院已于9月30日召开了表彰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大会,××院长和其他学院的领导同志出席了这次会议”,正确的用法应该是“其他”应移至“学院的”之后。而公文文风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问题,也是一定时代潮流和社会风尚在文章中的集中反映,更是一定的世界观、思想路线在公文中的综合表现。目前,在公文制作方面一般会犯以下三种毛病:第一种叫“摆长蛇阵”,如某机关收到44份下级单位的年终工作总结,最长的15000字,最短的7400字,平均每份超过万字。三位分管领导每人平均要看十几万字,合300多页,这对领导来讲是一个不小的工作量。第二种叫“作假失真”,准确性是公文写作的基本原则,但由于受“假大空”作风的影响,公文中弄虚作假的现象屡见不鲜。第三种叫“虚张声势”,实用性是公文的精髓所在,公文不是为了欣赏,而是为了实用,能解决问题。公文的实用性决定了公文必须言及其实、言及其义、朴素无华,来不得半点华而不实、虚情假意等。

三、加强学习 注重实践

1.打牢文字功底基础

思考的过程就是学习过程的继续和深化,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能帮助我们把平时所听、所看、所学转化为知识和能力,促进文字功底的提高。

2.注重平时的写作训练

要掌握并熟悉各种文体的写作知识,平时还要在案头放一本日常应用文类写作教程或类似的教材,备查备用。

3.注重平时素材的积累,厚积薄发

企业文秘人员要注重广泛收集素材,注重平时写作材料的积累。只有平时大量积累素材、吸收素材,才能做到丰富词汇量、拓宽知识面、突出思想新颖性,起草的材料才会文笔生动、言之有物,不至于文稿空洞、单调枯燥、陈旧老套。当然,学习也是一种收集、积累,但仅仅靠学习来积累还远远不够,我们还要采取集腋成裘的方法,点滴收集,广采博取。

4.注重知识结构的更新

一般来说,办公室处理的多数文字材料都政策性较强,具有相当的广度和深度,加上有的材料还是临时交办,要求几天甚至数小时内就得交稿。这时候,如果企业文秘人员没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和丰富的素材,就难以胜任,难以满足工作需要。不断接受新知识、新理论、新观念,不断强化自我学习能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是企业文秘人员提高工作水平的基础和保障。因此,企业文秘人员要十分注重知识结构的更新。

年底发言稿第7篇

高考百日誓词(一)

十年磨剑,今朝试锋;争分夺秒,分分必争;

全力以赴,高考必胜;坚持到底,我定成功!

珍惜100天,让飞翔的梦想在六月张开翅膀!

奋斗100天,让青春的智慧在六月发出光芒!

拼搏100天,让父母恩师在六月畅想期望!

我们是最棒的高三学子,

我们将以优异的成绩续写母校荣光。

百炼成钢,百日流芳,

让我们苦战百天,逐鹿考场,

我们正信心百倍,斗志昂扬,意气风发,誓创辉煌!

高考百日誓词(二)

我们要把今天

当作百米赛跑的最后冲刺

为了人生的关键几步

全力以赴

父母含泪哺育了我们

我们不能用失望奉敬他们

我们是蓝天的儿女

决不沉沦

我们是太阳的儿女

更爱光阴

忘却昨天的光荣和遗憾

我们要用信心驱赶黑暗

以勤奋钻研化解疑难

我们要让心中的梦实现

让今天成为不朽的纪念

十年磨砺,立志凌绝顶;

百日竞渡,破浪展雄风。

让我们决胜高考!

我们有——

坚韧强健的体魄,

不屈不挠的意志。

蟾宫折桂的信念,

拼搏进取的干劲。

我们一定会——

自尊自爱,自律自强;

戒骄戒躁,勤学苦练。

相信我们吧!

我们一定能够——

乘风破浪济沧海,

鹏举长天揽明月。

高考百日誓词(三)

三年前,我们怀着同一个梦想走到一起。

今天,我们高三××班紧密结合在一起,是因为我们有追求,有信念,我们斗志昂然。因为不甘于平凡,所以我们便要寻找高度!

今天,我们郑重地承诺:

即使是狂风,我们也要昂首挺胸;即便是暴雨,我们也要仰天而笑。

暂时的失败,迷惑,不能阻碍我们前进的脚步,更不能让我们的心停止高飞。

我们期待六月,因为我们信心充溢!

我们渴望六月,因为我们心向成功!

当我们只有一个坚定不移的目标时,整个世界都会为我们让路。

所以,请相信:

高三××班六月的天空一定会笑容灿烂!

高考百日誓词(四)

有梦想才有希望,

有希望才有力量,

有力量才有辉煌,

让我们高举右手,

面对最后100天,

庄严宣誓:

自信创造奇迹,拼搏成就梦想!

智慧主宰世界,合作共享成功!

脚踏实地海让路,锲而不舍山移位!

竭尽全力拼过程,问心无愧看结果!

奋战一百天,给父母一个惊喜!

奋战一百天,给学校一个奇迹!

年底发言稿第8篇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创作史;同盟纲领;科学共产主义;草稿

中图分类号:A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0)08/09-0057-07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无疑是马克思主义著作中发行量最大、传播范围最广、影响时间最长的一部传世经典。但是,直至现今我们对《宣言》的创作史、传播史、文本结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1]尤其是其创作史,涉及到了青年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发展、成长及进化,马克思主义最初创立的整个过程和环节,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活动以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渊源、理论基础、实践依据等等问题,因此,对它的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

一、问题的由来

《宣言》写于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间,由马克思一人在布鲁塞尔写作和完成。这个史实曾经给人们留下这样的印象:《宣言》的创作只不过是一个很短暂的过程,从开始动笔到定稿,中间仅仅经历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那么,这一段历史是不是就可以当作《宣言》的“创作史”呢?

如果“就事论事”,这么说乍看上去没有什么致命的缺陷,因为在1847年11月同盟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受到了工人们的“委托”[2]去写作这份工人运动的纲领性文件,之后,马克思在第二年(1848年)的1月就向同盟交出了《宣言》的手稿。很明显,在这一个月内,马克思主要的工作就是写《宣言》,也的确,在此期间,马克思没有更多其它的著作和手稿为后人所发现。

然而,《宣言》的诞生远非它的实际写作过程这么“清晰明朗”。《宣言》中的思想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经过长期的哲学创新、理论斗争和实践探索、经验总结所逐渐形成的,这也就说明了《宣言》为什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什么具有非同凡响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在同盟的二次代表大会召开之前,《宣言》中的基本观点和根本立场、精神实质就已经“完成”了,只是历史将这次会议定格在了1847年11月,于是,《宣言》本身的写作也就放在了1847年12月到1848年1月。假如同盟开会的日期推迟几个月,那么,《宣言》的“创作史”就会延至1848年的其它几个月。显然,把《宣言》的创作史认定为“一个月”的推论是不严谨和草率的,《宣言》的重要历史地位使得人们对它的创作史的理解不能局限于文本本身,而是要放到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场景中去考察《宣言》的思想是如何“逐步形成”[1]206的。

熟知马克思主义学科史的人都知道,关于《宣言》创作史的论述可谓汗牛充栋、俯拾即是。特别是苏联和东德的学者,他们对《宣言》的兴趣绝不只是在于《宣言》这部著作本身,而是更愿意去探讨创作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和正义者同盟、青年黑格尔派、各种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之间的关系问题,以此解释清楚《宣言》创作史中的细枝末节,并确证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科学理论所作出的突出变革贡献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人类历史中的光辉形象和至高地位。总的来说,苏联、东德的学者把《宣言》的创作史看作由三个大的研究对象所组成:

一是《宣言》自身。即:《宣言》是怎样一步步演变成的?换句话说,作为科学共产主义的“出生证书”,《宣言》的内容组成、篇章结构、核心思想、基本原则从雏形、完善到完成之间究竟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变动过程和发展阶段?讲得更明白一些,《宣言》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它的“第一份草稿”,并在此基础上最终实现“横空出世”的?二是《宣言》的作者。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宣言》的作者,他们究竟凭借什么样的天赋、资质和能力优势来承担这个伟大的工人运动纲领的写作工程?同盟为何要选定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共产主义思想和主张的确是最适合革命形势、历史要求和同盟情况的,那么,马克思和恩格斯这样的思想和主张是怎样产生、发展和成熟的?他们是如何将自己的理论和同盟的实践作出渐进的靠近和结合呢?三是正义者同盟。《宣言》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而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前身”是正义者同盟。按此逻辑,《宣言》绝不是同盟纲领的“独苗”,在它之前同盟曾经有过多个纲领,只是这些纲领都无一例外地遭到了同盟的遗弃。那么,同盟的纲领为何迟迟不能敲定?正义者同盟在选定自己的纲领过程中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动和演化?这些因素对《宣言》的创作又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和作用?

这三个大的研究对象给人们展示了《宣言》创作史的复杂性。不用说,从中可以引出很多问题,就拿马克思恩格斯自己的思想进程来说,即便是想要说清楚他们和莫泽斯•赫斯这类人物在整个《宣言》创作史中的关系,也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这就难怪为什么苏联、东德的学者已经写出了如此之多的《宣言》创作史研究成果,却仍然为《宣言》创作史中诸多问题的悬而未决而感到遗憾。其中,有一个前提性的问题到现在还是没有统一的意见和看法,那就是《宣言》的创作史究竟要从何时开始算起?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解答《宣言》创作史内涵的关键,一旦在时间界定方面没有定论,那么,研究《宣言》创作史就失去了“出发点”和“起跑线”。如前所述,《宣言》的创作史绝不单指1847年12月到1848年1月这一个月的“成稿”时间,主要涉及三个大的问题(分别对应于上述“三大研究对象”):首先,第一份能称得上是《宣言》的“草稿”的文件,或是说著作究竟是何时所写?其次,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代表作的《宣言》的思想是如何为它的撰写人所拥有和掌握的?最后,作为同盟纲领的《宣言》究竟有几份“纲领前身”?

在界定《宣言》创作史的开端这个环节上,第一个问题是可以纳入第二和第三的,不管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还是“同盟的纲领”,《宣言》和它的草稿毫无疑问都能跻身其中。这就是说,《宣言》的创作史要么始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共产主义思想的“萌芽”形成之日,要么开始于同盟为制定它的纲领而作出第一个尝试的日期。当然,这两个日期理论上讲完全有“重合”的可能,不过根据传统的解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萌芽应该是在1844年10月左右,他们分别凭借《德法年鉴》上的文章而实现了“两个转变”。相比正义者同盟在1838年就指定魏特林制定纲领(即魏特林的《现实的人类和理想的人类》一书),这两个时间点是不可能重合了。《宣言》创作史开始时期的答案必然要从第二和第三问题出发去探求。

进一步归纳,可以把《宣言》分别作为“科学社会主义著作”和“同盟纲领”,以此找出它的创作史的开始日期。其实,人们也是普遍以此来做界定的努力的。比如,巴加图利亚明确地将《宣言》的创作划分为“创作前史”和“创作史”,并把“创作前史”第一个阶段的起始时期限定在1842年,因为他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于那年向共产主义转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2年是否向“科学共产主义”转变目前还有争议。一般来说,1842年历史唯物主义还没有诞生,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共产主义思想”也就没有产生,巴加图利亚这么论述也只能是他的一家之言),因此,《宣言》的创作也就“启动”了。[1]206洪特辨析说,1845年,正义者同盟伦敦讨论会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同盟的立场明显偏向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共产主义”,这很可能得益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同盟所施加的思想影响。“1845年夏秋,伦敦讨论会的显著进步,没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影响是很难解释的。”[3]34所以,《宣言》的创作应该是在1845年开始的,那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开始试图将其学说和同盟运动进行结合,这就为《宣言》的创作拉开了帷幕。显而易见,这是根据《宣言》“作为科学社会主义著作”所得出的判断。而我国学者聂锦芳认为,《宣言》的创作要从同盟不满意魏特林的《现实的人类和理想的人类》一书开始。也就是说,这部工人运动的“圣经”的“创作工程”需从1844年魏特林写完那“20条”后算起,[1]209-212毕竟“20条”也是为同盟的纲领所作,理应成为《宣言》的“前身”之一。这种观点则又是把《宣言》“作为同盟纲领”所作出的合理推论。那么,这两种不同的“方法论”究竟哪一个更为科学和客观呢?

二、《共产党宣言》的创作史从1844年开始

上面两种界定方法似乎各执一词,其实,它们还是有内在联系的。正如将《宣言》创作史的研究范围确定为《宣言》自身、《宣言》的作者、同盟的纲领三大研究对象一样,人们无论从其中的哪一个方面出发,都不得不考虑其它两个方面。实际上,在《宣言》的整个创作史中,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始终是交合和重叠在一起的。洪特曾经直言,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首次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新世界观和科学共产主义的思想――是针对当时正义者同盟内部思想斗争,为争取制定出一个统一的纲领的一种直接的理论回应。因为当时同盟中有不少人热衷于研读费尔巴哈的著作,这会为“真正的社会主义”的传播和蔓延播下种子,而泛爱的、空洞的道德说教在根本上是有悖于科学共产主义的。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写作《形态》,既是他们思想发展的必经阶段,又是他们争取同盟的现实需要。同样,同盟在1845年伦敦讨论会后发生了“不知不觉”[4]的转变,越来越倾向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共产主义,显然和马克思恩格斯对其作出的“思想建设”工作密不可分。虽然按照恩格斯本人的说法,1845年同盟思想的进展似乎是无意识产生的,但早有人估计他和马克思对同盟的“干预”和“影响”是这类事件的真实原因。洪特甚至还猜测,同《形态》的“历史使命”一样,诸如《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这样的著作也不是只作为恩格斯的“作品”问世的,它们最重要的作用便是向同盟的领导人传达马克思恩格斯的言论和观点,并在此环节中实现对同盟“思想上的改组”。“恩格斯……自1843年以来就熟识了沙佩尔、鲍威尔和莫尔,他大概会将他几星期前在莱比锡出版的著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给他们送上几本。”[3]25

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之所以能在短短的6年间(1842-1848)发生如此之大的进步和转变,即使不把当时欧洲工人运动的现实因素对他们的启发和感染考虑在内,这种理论上的创新和思想上的成长也是不可思议的。恩格斯在1842年、马克思在1843年就已经同工人阶级亲身接触,并于1843年注意到了同盟,在这个时候,科学共产主义和同盟运动的融合就出现了实际的可能。而且,马克思和恩格斯也的确沿着这条正确的道路走了下去,这与同盟千辛万苦寻找纲领的撰写者的过程不谋而合,《宣言》的诞生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同盟一同努力的结果。任何企图单从同盟角度或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的角度去说清楚《宣言》创作史的做法都将是自寻烦恼的,因为离开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理论,《宣言》的创作史是说不通的;同样,离开为同盟制定纲领的真实目的,说明《宣言》的创作史也必将是一条死胡同。《宣言》创作史的开端就在科学共产主义思想和同盟活动第一次“碰面”的那一时刻。

所以,巴加图利亚的“1842年开端说”就不能成立了。一方面,1842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参与到同盟的活动中去,也没有通过各式各样的途径向同盟宣传和表达他们的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那时还都是各自独立的工作者,并深受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还不能算作是“共产主义者”。另一方面,即便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开始向共产主义转变了,但是此时的他们所转向的也只是所谓的“哲学共产主义”,是一种依据德国思辨哲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将黑格尔、鲍威尔、施特劳斯、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相“糅合”所得出的一种“理论上的共产主义”。这与科学共产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哲学共产主义”不把无产阶级的革命力量和运动潜力看作社会发展的动力,而是把人类社会的将来诉诸于思辨、逻辑的自我运动,或者说,诉诸于精神的自我发展的自然结果。相较于科学共产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共产主义”的哲学基础便是唯心史观,从根子上讲,“哲学共产主义”是不折不扣的德国“空想社会主义”。试想一下,这种共产主义怎能当作《宣言》创作的一个起点呢?《宣言》带给工人阶级的是科学共产主义,因此,它的创作起点一定是科学共产主义思想在历史中的首次发端。巴加图利亚将1842年至1846年称作“《宣言》创作以前的经过史”[1]206,这种类似于“创作前史”的说法很容易给人一种错觉:即在笼统的意义上,《宣言》的创作开始于1842年。

《宣言》的创作史从1844年魏特林写出“20条”开始的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魏特林的“20条”无论如何也称不上是“科学的共产主义”。魏特林一上来就讨论“善恶”的问题,这就为此后的十几条讨论定下了平均社会主义的基调。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基础不是什么人的“善恶”,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很可惜,魏特林是看不到这一点的。他以为工人阶级需要的是“共产主义”,其实工人阶级不是需要“共产主义”,而是需要“科学的共产主义”(这里的论述受到了洪特《〈共产党宣言〉是怎样产生的》一书的极大启发)。而科学的共产主义,在当时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能够给予。所以说,《宣言》的创作不能从“20条”写出时开始算起,因为“20条”和《宣言》在根本性质上是不同的。而且在那个时候,马克思和恩格斯有没有开始对同盟的思想建设作出贡献还是一个很值得商榷的问题。

但是,1843年10月-1844年8月这段时期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间段,因为在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他们完成了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这就为科学社会主义,哪怕仅仅是萌芽式的思想的产生开辟了道路。事实表明,马克思和恩格斯这时通过独立的创作已经开始把目光聚集到“无产阶级”身上,并不约而同地得出了革命的进程必将是由无产阶级来主导的科学结论。不难理解,这种视角转换很大程度上受益于他们和工人阶级的紧密来往,同时,对B.鲍威尔等人的“倒戈”和对其理论的“反思”也使得马克思恩格斯掌握了唯物主义的哲学武器,为他们论证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使命奠定了思想基础(有人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始关注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是根源于施泰因《现代法国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一书,这种说法有些牵强。施泰因的书应该会对马克思和恩格斯造成一些影响,但施泰因却在这本著作中深陷于“空想社会主义的迷宫”中,而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3年就将无产阶级看作是决定未来社会前进的根本力量了,这与施泰因的观点相差甚远。施泰因的书并不是马克思恩格斯歌颂赞扬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运动的真正原因,它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影响作用被人们有意地夸大了)。

不过,论述了无产阶级的伟大使命和历史作用,就一定能证实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3年的思想已经具有了科学共产主义的成分吗?答案是肯定的。科学共产主义和形形的空想共产主义之间最为根本的差异就在于,革命的主体究竟是谁?无论是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还是魏特林的平均社会主义以及德国的“真正的社会主义”,他们都无视广大的无产阶级的存在,要么把他们认定为只是需要别人去怜悯和同情的劳苦大众,要么把他们视为“群氓”――一个不但不能推动历史反而阻碍历史进展的群体。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才第一次把人类的未来彻底交给无产阶级。这个“被戴上彻底的锁链的阶级”“不要求享有任何特殊的权利”,他们是“解放其他一切社会领域”、“宣告迄今为止的世界制度的解体”[4]213的主体。只有在声势浩大、代表世界历史进程的无产阶级革命下,才能“全面改革社会关系,消灭私有制,才能消灭资本和劳动对立这种反常的分离、社会的利益对立、竞争的无政府状态、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工人阶级的贫困以及资本主义的一切罪恶”[4]10。也正因为如此,共产主义才是“从现代文明社会的一般实际情况所具有的前提中不可避免地得出的必然结论”[4]474。无产阶级在理论中的“登上历史舞台”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3年首次完成的,而共产主义也在此时褪去了其长久以来的“空想外衣”,第一次享有了“科学”的意蕴和色彩。

既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3年就掌握了科学共产主义的理论“武器”,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宣言》的创作史开始于1843年呢?不要忽略了《宣言》是作为同盟的纲领出现的这一因素。科学共产主义思想的诞生并不代表它和同盟的结合,必须找到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用此思想影响同盟的历史节点。洪特在《〈共产党宣言〉是怎样产生的》一书中不止一次地强调,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5年同盟“伦敦讨论会”的前后极大地用科学共产主义“干涉”了这个工人组织团体。照此说来,《宣言》的创作史是要从1845年开始算起的。可是,洪特犯了一个不小的错误:他考证出了马克思早在1844年就把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得出的一些结论同同盟巴黎的相关领导人讨论过了,却仍然坚持“1845年的划时代意义”。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钻研资本主义的剥削秘密,揭示资本主义的非人道本性,并延续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主张,将无产阶级指认为剔除“劳动异化”、“回归人的真正本质”的历史主体。虽然这些结论带有较深的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痕迹,但这的确也包含了科学共产主义的思想。假如这些结论真的为同盟的领导人所聆听,那么马克思和恩格斯用科学共产主义思想“武装”同盟,即《宣言》创作史的开端就是1844年了。洪特申述1845年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同盟的影响更大自有他的道理,毕竟“伦敦讨论会”是载入史册的同盟内部交流会,但要是根据本文上面的论述,科学共产主义一旦和同盟思想结合,《宣言》的创作史就开始了。因此,《宣言》的创作史“启动”于1844年,不是1845年,更不是1842年。为了更为充分和全面地论证这个观点,现把洪特一书中关于1844年马克思同同盟巴黎领导人接触的陈述专门引证如下:

“无疑,马克思在1844年与巴黎的同盟领导人详尽地议论了这些问题(指上述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的相关结论――本文作者注),同样也同法国社会主义者勒卢、路易•勃朗、蒲鲁东以及‘法国大多数工人秘密团体的领导人’谈了这些问题。从这时起,马克思和恩格斯直接影响着同盟理论和纲领的发展;在诸如纲领这样重要的问题上,马克思绝不会拘谨观望。”[3]48

三、《共产党宣言》创作史中的“草稿问题”

《宣言》创作史中的“草稿问题”指的就是“《宣言》到底有几份草稿”这个问题。最一般的看法是《宣言》总共有三个稿本:一是恩格斯于1847年6月写的《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二是恩格斯写于同年10月至11月的《共产主义原理》(以下简称《原理》),三是马克思定稿的《宣言》。这三个稿本都是为同盟制定纲领而写作,《草案》的创作背景是同盟的一大,与会的代表们一致同意同盟需要制定一个纲领的草案,分发给各地的同盟区部和分部进行讨论,以最终确定同盟的纲领内容。于是,恩格斯就主笔(关于恩格斯是否就是《草案》的作者,学术界大部分人是认可的,但是也有人质疑,认为《草案》中过多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残余证明恩格斯并非是这份文件的作者,至少不是它的主要作者。虽然说这些观点有一定的文献依据和论证材料,但就《草案》的根本性质来讲,“革命的教义问答”还是对其最为准确的定位和判断。《草案》中的科学共产主义思想在当时的同盟成员中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掌握得最为纯熟,并且也只有他们能够将《草案》的科学性质展现出来。《草案》之所以仍然在一些具体的问题和环节上会带有旧思想的痕迹和性质,很有可能是恩格斯对当时同盟中的一些成员妥协的结果。因此,本文认为恩格斯是《草案》的作者,最起码是《草案》主要、核心的作者)写作了《草案》。在经过紧张和热烈的讨论之后,同盟还是无法取得统一的意见和认识,并且有人还写出其它的信条之类的作品,企图以此取代恩格斯所写的《草案》。恩格斯为了捍卫《草案》的正当性和科学性,在同盟的内部会议上严厉批驳了诸如莫泽斯•赫斯等人的“绝妙的教义问答修正稿”[5],并在会后为了克服《草案》中遗留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残余,重新起草了一份更能体现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原则的同盟纲领草案:《原理》。

国内外学者对这三份《宣言》的稿本进行了充分的对比研究,发现这三份文件在内容组成、逻辑结构、章节(问答)安排、论述方式等方面存在着“一一对应”的现象,尤其是《草案》和《原理》之间、《原理》和《宣言》之间,每一份文件的“前身”几乎都是为其之后的文件设计好了写作框架和规定好了论证范围。为此,巴加图利亚还专门制作了一个表格[1]213,以向人们展示这三个稿本间的内在关联:

如上表所现,《草案》的第7-12个问答构成了《原理》的第1―13个问答,同时,也就是《宣言》第一章的“第一草稿”;《草案》的第13-22个问答,构成了《原理》的第14―23个问答,同时,也是《宣言》第二章的“第一草稿”;《原理》加写的第24条和第25条,到后来被马克思转写和补充成了《宣言》的第三章和第四章。这就解释清楚为什么在1968年《草案》被发现之时人们会欣喜若狂,因为《草案》有效解开了《原理》中多处“保留原案”的“文献疑案”,使得人们能够找出《宣言》的最初草稿,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国际共运史的研究提供更为充足的文献资料。

但是,像巴加图利亚这样的学者同时还认为《宣言》的创作史要远远早于《草案》的写作日期。这里面还有新的问题:既然《宣言》的创作史开始于1844年,那么在此之后,会不会还有《草案》的草稿,抑或是《宣言》“草稿的草稿”呢?对此问题的深究曾让很多学者煞费苦心。比如,巴加图利亚等苏联学者几乎是把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开始转向“共产主义”之后的全部著作在某种程度上都看作了《宣言》“草稿的草稿”,因为其中的思想都集中在《宣言》中得到了显现。“……《共产党宣言》中所阐述的思想在其实际起草前几年就完全酝酿成熟了。”[1]207

如果真是如此,《宣言》自身的文献价值就被有意无意地淡化了。先不说《宣言》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完整地、系统的、至今仍然是最好的阐述”[6]的一部著作,就单说《宣言》作为同盟历史上乃至整个无产阶级运动史上唯一的一份最为经典、最为原始、最为精辟的活动纲领,其它的著作就是根本无法替代的。《宣言》独一无二的特性要求它的“草稿”选定标准必须是建立在和同盟纲领制定的工作、计划密切相关的基础上,并不是说《宣言》之前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只要其中包含了科学共产主义的思想,或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就可以当作《宣言》的“草稿”,或是所谓“草稿的草稿”。只有那些既代表了一定的科学共产主义立场,又同时是为制定同盟纲领而写成的著作、文件、文章或是通告才能算作是《宣言》的“草稿”。也就是说,《宣言》“草稿问题”的解决一方面要紧扣“科学共产主义”的理论思想因素,另一方面要抓住同盟的实际活动这个关键环节。巴加图利亚等人所说的《宣言》“创作前史”中的很多文献和魏特林的“20条”,因为都不全部具备上述的“两个方面”,所以就都不能算作是《宣言》的“草稿”,甚至可以说,连“草稿的草稿”都不是。不管怎样,《草案》(它的“草稿”被称作是《宣言》“草稿的草稿”)作为《宣言》第一份完整系统的写作草案是没有争议的。

现在,回到这个问题的起点,《宣言》到底有没有除了《草案》和《原理》之外的“草稿”呢?难道说在1844年-1848年这段时间内就再也找不出第二份既是“有着科学共产主义思想”,又是“为同盟制定纲领而写作”的文件了吗?对此疑问的回答初看上去并不困难,长久以来,人们都相信同盟1846年11月和1847年2月分别发出的两份通告,也就是著名的“十一月公告”和“二月公告”是《草案》的“草稿”。理由十分充分:这两份公告都强调同盟的内部团结问题;都提醒了同盟成员必须警惕各种各样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并要求对其坚决不进行妥协;都在字里行间表露出了科学共产主义的一些主张和见解;都发出了三个问题,征求同盟各区部、支部的意见,为制定同盟纲领而做准备。如果要按照上述的“两个方面”来判断的话,这两份公告无疑算作是《宣言》“草稿的草稿”。

可是,在此,本文还是要对这两份公告的“草稿身份”保留一点意见。这两份公告并不像传统的“三个稿本”那样有着相对一致的章节对照和内容安排,更别说逻辑线索了。从两份公告的大致内容上看,显然公告的主要目的是为同盟的所有成员提示形势、作出指导、把握方向、分派任务、提出要求,其中并无多少理论和行动原则的阐述,只是这两份公告中各自提出的“三个问题”或多或少在随后的“三个稿本”中得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反映。下面我们就此做一个简略的分析:

“十一月公告”中的三个问题是:“第一个问题:无产阶级对待大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应该采取什么态度?我们接近小资产阶级或激进资产阶级是否适宜?如果适宜,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实现它最容易、最正确?第二个问题:无产阶级对各宗教派别应采取什么态度?无产阶级去接近这个或那个派是否有可能?是否适宜?如果可能,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去接近最容易、最正确?第三个问题:我们对社会党派和共产主义党派的态度是什么?同所有的社会党派实行普遍的联合是否适宜、是否有可能?如果可能,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才能最快、最正确地做到这一点?”[7]328-329“二月公告”中的三个问题是:“(1)什么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者追求的目标是什么?(2)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者追求的目标是什么?(3)通过什么途径才能最迅速、最容易实行共有共享制?”[7]343

“十一月公告”中的三个问题确实已经涵盖了《草案》中所叙述的大部分领域,“二月公告”的三个问题也都是制定纲领这个工作中的要害关节,尤其是它的第三个问题更是“三个稿本”的论述主题,但是它们都是只提出了问题,而没有解决问题。因此,称它们为《草案》的“草稿”(或是《宣言》“草稿的草稿”),有些勉为其难,但如果把它们称作《宣言》(或是《草案》)写作的六条“提纲”,则是非常贴切的。

《宣言》创作史的“开始时间问题”和“草稿问题”是一个大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都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史学视角下考察《宣言》的创作史问题的。虽然说《宣言》创作史的开端不等于《宣言》第一份草稿的诞生,但结合着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和同盟的实际来研究问题,则是探讨这个领域的一项基本法则。

参考文献:

[1]聂锦芳.清理与超越――重读马克思文本的意旨、基础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8.

[3]洪特.《共产党宣言》是怎样产生的[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8.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