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大学生互联网论文

大学生互联网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03-02 02:51:09

大学生互联网论文

大学生互联网论文第1篇

[论文摘要]在当今社会中,互联网的发展覆盖了各行业各专业,人们对互联网的开发和运用已经不仅仅限于信息的传递和交流了。本文取互联网对音乐理论辅学习的视角,论述了互联网在目前音乐理论方面的建设和运用情况。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发展和迅速延伸,一场史无前例的信息爆炸和意义深远的信息革命正在全球展开,人类正以惊人的速度从工业文明迈向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将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成为未来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同时,信息化将伴随人的一生,并以不可抗拒之势改变着人类现有的工作、生活、学习、思维等方式。当前在我国,大学生是使用网络的最大群体,他们接受网络知识快、上网时间长、受网络影响深,网络已对他们的思想、行为、心理、价值观等起到了十分广泛的引导作用和感染作用。面对网络时代的信息化挑战,如何在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网络素质的基础上,努力提高他们网络上的理论学习能力,是当前音乐教育界必须正视的问题。本文仅就关于互联网与音乐理论学习的关系作以简单论述,有关网络化、数字化教学等问题这里不作赘述。如能对音乐教学、学习起到微薄作用则颇感荣幸。

一、通过互联网辅助音乐理论学习是必然趋势

互联网—这一名词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再也流行不过了。自1969年8月网络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诞生以来,巨大的信息容量、光的传输速度、可无限拓展与拉近的时空感觉使其倍受青睐,人们可以轻轻松松在网上完成许多以往需要花费很多人力、物力才能完成的事情,网络因此也成为当今人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引导他们走人神秘且精彩的网络世界时,有的人会被网络的神奇所震惊;有的人会为自已的发现而欣喜若狂;有的人会为寻求刺激和在网上尽情地.‘冲浪”和二遨游”;有的人试图在网上寻求所见、所思乃至各种问题的正确答案,还有许多人是运用互联网与朋友、同学交流,与自己喜欢的网友聊天,运用互联网查询或散布信息。当然,我们还应该看到,相当多的学生在互联网的使用上仍以学习为主,利用互联网查询学习资料,与同学、老师进行学术交流,通过远程教育来获取知识。

但是,目前大学生对互联网的运用情况有很大的差异,不同专业的学生侧重点不同,有的人主要通过互联网补充相关专业知识,有的通过互联网获取最新的研究资料,有的则运用互联网来扩充自己的知识视野等等。这些差别主要取决于不同的专业喜好和兴趣。在对互联网的运用频率来说,也有很大不同,计算机的操作技术比较熟练和具备互联网设备的同学自然要对互联网运用频繁一些。对于学习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们来说,互联网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究竟能起多大的作用,他们对互联网的运用主要在哪些方面呢?笔者饶有兴趣地与部分同学进行了多次交流,多数同学认为:在音乐学习中,互联网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一些理论课程中,声乐、器乐等技术性较强的专业技术课程则尚未表现出较大的优势,除了一些名师的文字性讲座或论文外,关于教学、学习等方面的信息不系统,也不全面。网上的音乐理论学习已由个别人的个别现象演变为普遍现象。在互联网上的音乐理论学习将是不可阻挡的未来发展趋势。

二、音乐理论知识在互联网中的建设情况

目前,国际互联网关于音乐理论的知识已经相当丰富,有大量的外文、中文资料可供查找和学习。根据笔者了解,目前国内有关音乐理论知识的网站很多,有的以远程音乐教育为主,有的以宣传当前流行歌曲曲目或歌星为主,有的则以普通的音乐娱乐为特点。各音乐专业院校的网站中,有些版面很好,如在音乐教育方面专业性很强的中央音乐学院远程音乐教育网站,从招生到所有课程的讲述及文凭的发放等程序都相当完善,内容包括大师讲学、网上解题、学术讲座、听辨曲目、教学管理、学位认证、任课教师、教学方案、教学大纲、远程动态、网上课程、问题咨询等,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其授课内容是以专业音乐学习为标准的,这是目前我国在网络化远程音乐教育方面最权威的网站。另外,网易中音乐版也十分突出。它是网易CEO丁磊在2000年8月15日开通的一个网站新频道,仅民族音乐版的精华区就有:(1)民族乐器;(2)乐曲鉴赏;(3)民乐大家谈;(4)轻松学音乐;(5)曲坛星座;(6)乐海方舟;(7)民乐信息;(8)戏曲音乐;(9)民族音乐千问千答;(10)民乐园之民乐版新笑傲江湖;(11)我和音乐;(12)民族音乐各版版务信息等栏目。既是一种民族音乐的交流,又是一种民族音乐知识的普及,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播起到很好的作用。在网易的网友自己管理、自己建设的音乐主题版中,主要有古典音乐、吉他世界、东流来风、爵士音乐、韩流、世界电影、民族音乐、欧美音乐、流行音乐、摇滚音乐、古筝、钢琴萨克斯、小提琴、键盘乐器、打击乐器、笛箫、电子音乐、指环王、歌特音乐、人物追踪、音乐评论、音乐专题等,对音乐学习有极大的好处。其它的网站,如音乐极限、音乐天空、九天音乐网.pop评论、高地音乐、天虎音乐网、三九网蛙等,大都是以介绍新的流行歌曲、歌星、流行音乐动态等为主要内容的,其中有的也包括一些古典音乐、音乐知识、音乐史等内容,但不多,对于专业音乐学习的参考价值不大。

三、互联网为音乐理论学习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众所周知,互联网的共享对信息、知识的传播创造了优越的环境,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人们对互联网的运用已到了相当广泛的程度。在音乐学习方面,音乐理论知识及课程的互联网化建设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互联网作为向全社会开放的课堂,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不受时间、地点、教室容量等客观条件限制的环境。安静、舒适、轻松的学习环境为学习者保持了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同时也加强了学习者的积极性等。具体说来有以下特点。

1.互联网为音乐理论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开放性的课堂

随着新时期高等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各专业学生在综合素质、知识容量、人文素养等方面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因此,仅仅依靠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不论从知识容量、专业及非专业的知识类型等方面讲,课堂教学都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除了课堂学习外,学生们往往需要在课外补充其它的相关知识。其途径虽然可通过自学、找老师或同学辅导、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等来实现,但在众多途径中如果忽略了互联网这种速度快、信息新、操作方便、吸引力强的学习媒体,简直是太遗憾了。

另外,由于互联网是开放、共享的,其摄取知识的范围也不仅仅限于校园或某个城市,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和很小的空间里让学生浏览国际性的学术动态和知识结构。这就不仅解决了时间、空间上带来的不便,也解决了由于知识来源造成的局限。互联网音乐教育补充了课堂教学的不足,互联网容量大、信息新、速度快、内容丰富等优越性,使学习者能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下更好地补充课堂教学中没有涉及到的有关知识。

2.互联网为音乐理论学习提供了自由、自如的学习环境

与其他专业相比,音乐学习具有其特殊性,首先是学习心理问题。许多方面的音乐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记忆与理解,而是情感的体验与升华。在课堂教学中,对部分同学来说,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腼腆的人,他们由于在老师和同学面前碍于面子,其感情体验总是受到压抑或拘束。比如在有的课堂中,老师以体态律动的教学模式进行音乐欣赏课、指挥课、视唱练耳等课程的教学时,有许多同学表现的总是胆小、不大方,通过互联网学习,他们可以在属于自己的“小领地”里自由、尽情、如痴如醉地发挥,达到充分体验音乐情感的效果,克服由于与老师或同学面对面交流的心理恐惧感和紧张感。

另外,互联网音乐理论学习给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环境,它可以使学生有选择性地、随心所欲地点击自己所要浏览或运用的资料,并能够反复点击,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加强了自主学习的兴趣。

3.互联网为音乐理论课程的交互式学习提供了可能

交互式学习也称为互动学习,是指学习者能动地对所学内容作出积极反映,并与老师、同学进行频繁的交流,在学习的全过程中使老师与同学都能够增长知识,体现教学相长。这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有很大区别。在传统教学中,谈到教学就好像是老师的事情,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是权威的知识播种者,学生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不会或不愿能动地对所学内容作出反映。其实,教学是“教”与“学”同时进行的过程,对学生来说学习不能是被动接受、吸收知识的过程,而是信息的能动接受与加工、反馈的过程。而音乐学习的特点决定了有些科目的学习成果不能量化地反映,如音乐的情感体验我们不能以度或会与不会的标准去衡量。于是,运用互联网学生就会有时间、有机会和足够的心理准备,将其深刻的情感体验运用互联网中的信息反馈窗口,以文字的形式反映出来。同时,它将某项目或问题的学习以网络化的形式提交给众人来解决,而不是局限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这样既有利于问题明了化,又便于多途径解决。

我们还会发现,通过互联网进行音乐理论学习还能使学生有平等学习的机会,每位同学都有平等地接受和反馈知识的权利和机会,弥补课堂教学中老师对部分学生的偏向性和不能面面俱到的弊端。

四、网站建设及运用中的问题

既然提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运用互联网进行音乐理论学习,我们就不得不对互联网关于音乐理论方面的知识建设状况进行考虑。可靠、对口的相关内容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我们不能只是流于形式而忽视了音乐理论知识的本体内涵。浏览过许多关于音乐知识的网站,笔者发现在众多网站中,除了中央音乐学院的远程教育外,其它大部分网站都是以音乐常识介绍、音乐作品简介或关于作曲家或歌星的介绍为主,其音乐作品也主要是以通俗的流行歌曲为主体,学术价值不太大。当然,这是市场经济下大部分人们对音乐学习的要求,也是为非音乐学习者提供的消遣性音乐而已。

另外,许多音乐资料不是非常详实,文字资料缺乏出处及参考文献,甚至在文字输人中常常有错误出现,这就失去了可靠的参考价值,也许这就是一些音乐专业学生不愿意浏览这些网站的原因之一。于是本文倡议这些网站能为专业音乐学习者着想,为他们让出多点空间刊载有关专业学习的内容,并注意讲求规范化。

大学生互联网论文第2篇

[摘要]在当今社会中,互联网的发展覆盖了各行业各专业,人们对互联网的开发和运用已经不仅仅限于信息的传递和交流了。本文取互联网对音乐理论辅助性学习的视角,论述了互联网在目前音乐理论方面的建设和运用情况。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发展和迅速延伸,一场史无前例的信息爆炸和意义深远的信息革命正在全球展开,人类正以惊人的速度从工业文明迈向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将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成为未来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同时,信息化将伴随人的一生,并以不可抗拒之势改变着人类现有的工作、生活、学习、思维等方式。当前在我国,大学生是使用网络的最大群体,他们接受网络知识快、上网时间长、受网络影响深,网络已对他们的思想、行为、心理、价值观等起到了十分广泛的引导作用和感染作用。面对网络时代的信息化挑战,如何在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网络素质的基础上,努力提高他们网络上的理论学习能力,是当前音乐教育界必须正视的问题。本文仅就关于互联网与音乐理论学习的关系作以简单论述,有关网络化、数字化教学等问题这里不作赘述。如能对音乐教学、学习起到微薄作用则颇感荣幸。

一、通过互联网辅助音乐理论学习是必然趋势

    互联网—这一名词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再也流行不过了。自1969年8月网络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诞生以来,巨大的信息容量、光的传输速度、可无限拓展与拉近的时空感觉使其倍受青睐,人们可以轻轻松松在网上完成许多以往需要花费很多人力、物力才能完成的事情,网络因此也成为当今人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引导他们走人神秘且精彩的网络世界时,有的人会被网络的神奇所震惊;有的人会为自已的发现而欣喜若狂;有的人会为寻求刺激和快感在网上尽情地.‘冲浪”和二遨游”;有的人试图在网上寻求所见、所思乃至各种问题的正确答案,还有许多人是运用互联网与朋友、同学交流,与自己喜欢的网友聊天,运用互联网查询或散布信息。当然,我们还应该看到,相当多的学生在互联网的使用上仍以学习为主,利用互联网查询学习资料,与同学、老师进行学术交流,通过远程教育来获取知识。

    但是,目前大学生对互联网的运用情况有很大的差异,不同专业的学生侧重点不同,有的人主要通过互联网补充相关专业知识,有的通过互联网获取最新的研究资料,有的则运用互联网来扩充自己的知识视野等等。这些差别主要取决于不同的专业喜好和兴趣。在对互联网的运用频率来说,也有很大不同,计算机的操作技术比较熟练和具备互联网设备的同学自然要对互联网运用频繁一些。对于学习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们来说,互联网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究竟能起多大的作用,他们对互联网的运用主要在哪些方面呢?笔者饶有兴趣地与部分同学进行了多次交流,多数同学认为:在音乐学习中,互联网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一些理论课程中,声乐、器乐等技术性较强的专业技术课程则尚未表现出较大的优势,除了一些名师的文字性讲座或论文外,关于教学、学习等方面的信息不系统,也不全面。网上的音乐理论学习已由个别人的个别现象演变为普遍现象。在互联网上的音乐理论学习将是不可阻挡的未来发展趋势。

二、音乐理论知识在互联网中的建设情况

    目前,国际互联网关于音乐理论的知识已经相当丰富,有大量的外文、中文资料可供查找和学习。根据笔者了解,目前国内有关音乐理论知识的网站很多,有的以远程音乐教育为主,有的以宣传当前流行歌曲曲目或歌星为主,有的则以普通的音乐娱乐为特点。各音乐专业院校的网站中,有些版面很好,如在音乐教育方面专业性很强的中央音乐学院远程音乐教育网站(/manages/" target="_blank" title="">管理、学位认证、任课教师、教学方案、教学大纲、远程动态、网上课程、问题咨询等,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其授课内容是以专业音乐学习为标准的,这是目前我国在网络化远程音乐教育方面最权威的网站。另外,网易()中音乐版(music.163. com)也十分突出。它是网易ceo丁磊在2000年8月15日开通的一个网站新频道,仅民族音乐版的精华区就有:(1)民族乐器;(2)乐曲鉴赏;(3)民乐大家谈;(4)轻松学音乐;(5)曲坛星座;(6)乐海方舟;(7)民乐信息;(8)戏曲音乐;(9)民族音乐千问千答;(10)民乐园之民乐版新笑傲江湖;(11)我和音乐;(12)民族音乐各版版务信息等栏目。既是一种民族音乐的交流,又是一种民族音乐知识的普及,对

 1.互联网为音乐理论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开放性的课堂

    随着新时期高等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各专业学生在综合素质、知识容量、人文素养等方面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因此,仅仅依靠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不论从知识容量、专业及非专业的知识类型等方面讲,课堂教学都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除了课堂学习外,学生们往往需要在课外补充其它的相关知识。其途径虽然可通过自学、找老师或同学辅导、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等来实现,但在众多途径中如果忽略了互联网这种速度快、信息新、操作方便、吸引力强的学习媒体,简直是太遗憾了。另外,由于互联网是开放、共享的,其摄取知识的范围也不仅仅限于校园或某个城市,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和很小的空间里让学生浏览国际性的学术动态和知识结构。这就不仅解决了时间、空间上带来的不便,也解决了由于知识来源造成的局限。互联网音乐教育补充了课堂教学的不足,互联网容量大、信息新、速度快、内容丰富等优越性,使学习者能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下更好地补充课堂教学中没有涉及到的有关知识。

    2.互联网为音乐理论学习提供了自由、自如的学习环境

    与其他专业相比,音乐学习具有其特殊性,首先是学习心理问题。许多方面的音乐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记忆与理解,而是情感的体验与升华。在课堂教学中,对部分同学来说,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腼腆的人,他们由于在老师和同学面前碍于面子,其感情体验总是受到压抑或拘束。比如在有的课堂中,老师以体态律动的教学模式进行音乐欣赏课、指挥课、视唱练耳等课程的教学时,有许多同学表现的总是胆小、不大方,通过互联网学习,他们可以在属于自己的“小领地”里自由、尽情、如痴如醉地发挥,达到充分体验音乐情感的效果,克服由于与老师或同学面对面交流的心理恐惧感和紧张感。

    另外,互联网音乐理论学习给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环境,它可以使学生有选择性地、随心所欲地点击自己所要浏览或运用的资料,并能够反复点击,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加强了自主学习的兴趣。

    3.互联网为音乐理论课程的交互式学习提供了可能

    交互式学习也称为互动学习,是指学习者能动地对所学内容作出积极反映,并与老师、同学进行频繁的交流,在学习的全过程中使老师与同学都能够增长知识,体现教学相长。这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有很大区别。在传统教学中,谈到教学就好像是老师的事情,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是权威的知识播种者,学生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不会或不愿能动地对所学内容作出反映。其实,教学是“教”与“学”同时进行的过程,对学生来说学习不能是被动接受、吸收知识的过程,而是信息的能动接受与加工、反馈的过程。而音乐学习的特点决定了有些科目的学习成果不能量化地反映,如音乐的情感体验我们不能以度或会与不会的标准去衡量。于是,运用互联网学生就会有时间、有机会和足够的心理准备,将其深刻的情感体验运用互联网中的信息反馈窗口,以文字的形式反映出来。同时,它将某项目或问题的学习以网络化的形式提交给众人来解决,而不是局限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这样既有利于问题明了化,又便于多途径解决。

    我们还会发现,通过互联网进行音乐理论学习还能使学生有平等学习的机会,每位同学都有平等地接受和反馈知识的权利和机会,弥补课堂教学中老师对部分学生的偏向性和不能面面俱到的弊端。

四、网站建设及运用中的问题

    既然提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运用互联网进行音乐理论学习,我们就不得不对互联网关于音乐理论方面的知识建设状况进行考虑。可靠、对口的相关内容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我们不能只是流于形式而忽视了音乐理论知识的本体内涵。浏览过许多关于音乐知识的网站,笔者发现在众多网站中,除了中央音乐学院的远程教育外,其它大部分网站都是以音乐常识介绍、音乐作品简介或关于作曲家或歌星的介绍为主,其音乐作品也主要是以通俗的流行歌曲为主体,学术价值不太大。当然,这是市场经济下大部分人们对音乐学习的要求,也是为非音乐学习者提供的消遣性音乐而已。

    另外,许多音乐资料不是非常详实,文字资料缺乏出处及参考文献,甚至在文字输人中常常有错误出现,这就失去了可靠的参考价值,也许这就是一些音乐专业学生不愿意浏览这些网站的原因之一。于是本文倡议这些网站能为专业音乐学习者着想,为他们让出多点空间刊载有关专业学习的内容,并注意讲求规范化。

大学生互联网论文第3篇

无可否认,三位作者将社会语境引入有关互联网影响的研究之中,并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对之进行了批判,这将有助于丰富我们对互联网及其社会影响研究的视野。不过,作者在行文过程中又有一个无法回避的悖论,那就是他们虽然认为是现有的政治经济秩序制约了互联网技术的积极社会影响的发挥,但是却把解决问题的希望放在富有理想色彩的国家和机制上。然而,现有的政治经济机制以及建立于此上的国家又恰是作者要批判的对象,它们显然不会自然而然地演变成作者们心目中的理想国家与机制,这或许是连作者自己都没意识到的一个悖论。唯其如此,我们仍然需要思考互联网到底能够在社会变革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一、政治经济学视野中的互联网祛魅

恰如作者在书中开头部分所表达的那样,在20世纪90年代,因应于互联网技术的互动性、共享性、全球性、丰富性和个性化等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当时已经为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互联网将改变世界的观点一时间风起云涌。在这些观点看来,在政治上,互联网将振兴民主,通过电子投票,直接的电子治理将成为可能,同时它还将赋予弱者和边缘人以力量,从而实现权力的重组;在经济上,互联网将产生创新和增长的高潮,促进经济和生产力的爆发,并为每个人创造财富和繁荣;在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上,互联网这种全球媒介将使宇宙收缩,促进国家之间的全球理解……

但在20年后的今天,面对互联网发展的现实以及它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某些不利影响,三位作者以重新解释互联网和重新思考互联网发展历史的方式来告诉我们,技术决定论者在浪漫主义情怀下误读和夸大了互联网改变世界的潜力和能力。这是因为,互联网促进经济转型、全球理解、民主振兴以及新闻业的复兴四大革命预言都没成为现实――作者通过翔实的材料和极其丰富的征引告诉我们,互联网改造政治和经济的潜能受社会语境的影响。

比如,在反驳互联网具有促进政治变革和民主化的解放潜能方面,作者专门用一章的篇幅针对当下颇为流行且深刻地影响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社交媒体来进行阐述。在他们眼里,社交媒体固然代表了多样性和多中心性,其传播方式也能使用户获得前所未有的自主性,并提供了一种新的社会讲述方式,但社会精英和政治精英依然掌握着更多的文化资本和政治资本,能够使社交媒体对自己有利。同时,社交媒体产生的交流行为也有助于政治经济利益集团对个人的跟踪和审查。因此,作者认为,“社交媒体是个人解放的媒介,而不是集体解放的媒介;是自我表达的媒介(常常在消费者或者个人意义上),而不是改变社会的媒介;是精英和大公司形塑社会议程的媒介,而不是激进政治的媒介。”

而在重新思考互联网历史的过程中,作者则发现,虽然互联网是冷战时代美国军方赞助的产物,但随着科学家与反文化价值观对互联网发展理念的介入,互联网公共服务的价值观曾一度张扬,并试图把互联网打造成一个去集中化的、多元化的互动空间。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商业化最终使互联网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知识产权的过度保护损害了互联网开放与合作的传统。此外,监控技术和对数据的分析又被用来进行市场营销,并促成了巨无霸互联网企业的产生,如苹果、微软、谷歌以及甲骨文等,这也影响了互联网的自由和多元化。因此,尼葛洛庞帝等人宣扬的那种“小作坊产业”式的互联网新经济并没有出现,它也没有为我们带来一场从消费方式到商业模式都产生巨变的商业革命。

由是观之,三位作者试图通过对互联网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来对技术决定论者那种宗教迷狂式的互联网情结进行祛魅。变革的主要动力来自社会,而不是电脑芯片――这句话可谓是他们对互联网变革潜力最为形象和精辟的概括。

二、政治经济自我革新的悖论

诚如上文所言,作者认为,现有的政治经济秩序制约了互联网这一技术社会变革潜力的实现。换句话说,所有的问题都隐藏在社会之中,那么如何才能解决这些社会问题呢?如何才能改变目前这种不合理的政治经济秩序呢?

在这一问题上,与那些相信用技术的力量来改变目前社会问题的人不同,作者把解决问题的希望放在“担当民主责任、富有代表性的国家”上,并声称,“也许,这样的国家不是我们现在的国家,这样的规制不是我们现有的机制,但是,毫无疑问,这是我们渴望的国家和机制。”

在这个理想的国家和机制中,作者提倡一种旨在复活公共利益的公共干预手段。这一手段包括两大指向,即 “否定国家的规制”以及“否定市场的规制”。“否定国家的规制”主要涉及政治层面,“它不应该导致政府(无论其是否为民选)的垄断,政府不能垄断数字空间,也不能用其权力为数字空间里的活动指定方向。”“否定市场的规制”则涉及经济层面,提倡对公共资源的监管,目的是要推进“对社会有益”的结果。

具体来说,这个理想的国家和机制应具有建设性、可以践行的干预手段,并具备深思熟虑的、含有公众意志的公共政策来进行干预,为建设一个更加民主的互联网而创造条件。为此,它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1)网络新闻。使互联网能突出更多的信息,以便更好地把读者和新闻联系起来。(2)宽带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公民需求的宽带公共设施而不是私营的“收费公路”。(3)保护公共空间。不要圈占创造力和想象力,也不要建构商品化的关系。(4)培育国内外公民交流的能力。向关注公益的网站提供经费,而不是培育打上商标烙印的虚假的国际社区。(5)保证网络内容(无论是娱乐、新闻、信息还是教育)的流通。流通的规则需要以公众的名义来制定,而不是由谷歌、Facebook等大型网络运营商来制定。

需要注意的是,正是在论述该如何解决目前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时,作者们同技术决定论者产生了分歧。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就整体行文而言,作者试图在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之间采取折中的观点,也曾对互联网技术改变社会的潜力做过较为客观的描述,但就他们的主要立论观点而言,技术依然无法担当变革社会的任务,或者至少不是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这也就是作者所强调的,网络本身并不具有天然的解放功能,网络开放性并不直接产生民主,新媒体的使用虽然可能赋予用户解放的功能,但新媒体未必就能使社会民主化,如果要了解网络的功能,我们就必须将之置于大的社会环境里去考察。就此而言,在作者看来,解决社会政治经济问题的途径仍主要在于自我革新。无疑,在技术驱动社会变革论者看来,这似乎进入了政治经济自我变革的怪圈,从某种程度来说也体现了作者立论的一种悖论。

三、从技术决定论到技术基础论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罗杰・菲德勒在《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一书中曾经提出过一个著名的“30年原则”,其大致意思是说,一项重大的技术发明运用于社会时,在第一个10年往往备受好评;在第二个10年却又会饱受诟病,让人感觉不到它的希望所在;只有到了第三个10年,它才会受到客观公允的评价,并真正地融入公众的生活,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自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开始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到现在,互联网对我们的影响恰恰处在第三个10年的开端。与菲德勒的“30年原则”相对应,互联网也是在其第一个10年里被寄予了很大期望,在第二个10年里则开始受到广泛质疑,而在当下这个第三个10年的开端,它也正在开始大规模地进入普罗大众的生活,对我们起着润物无声的影响。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互联网的误读》的出版体现了作者试图调和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的努力。不过,就整本书而言,他们并不是完全的建构主义者,对互联网技术变革社会的可能性也没有形成非常明确的观点,这不能不说是这本书的遗憾。

那么, 技术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社会变革呢?或许,以伊尼斯和麦克卢汉为代表的媒介环境学理论能够给我们某些思考。媒介环境学认为,“媒介即环境”,“环境即媒介”,这一理论主张,传播媒介不是中性的,而是带有某种偏向性,具体包括思想情感偏向、时空和认知偏向、政治偏向、社会偏向、形而上偏向、内容偏向、认识论偏向等,因此,传播技术对文化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这也正是麦克卢汉强调“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即信息”的真正用意所在,可以说,“媒介即文化”是麦克卢汉想说而没有点破的命题。

然而,诚如很多研究者所认为的那样,媒介环境学派尤其是其代表人物伊尼斯和麦克卢汉往往被冠之以技术决定论者,他们也正是《互联网的误读》一书所着力批判的对象。因此,这就涉及如何评价媒介环境学理论这一即使在国际学术界也颇具争议的问题。或许,明智的做法是暂时搁置争议,即无论技术是否决定了社会变革的进程,但无疑技术尤其是重大技术对人类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文化又决定着我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对人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基础性的影响。比如,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偏重单向传播因而往往具有控制倾向的传统媒介而言,互联网的交互性、参与性、去中心化的传播特征可以促成一种自由、平等以及理解文化的形成,它也的确与去中心化的、参与性的政治形式有一种天然契合的关系。

当然,社会是复杂的,它是由形形的个人和政治经济利益群体所组成的,它们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因此,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总会保持着一种张力,这也就决定了某一种技术和它所代表的文化并不必然会带来与之相对应的社会变革。但我们依然可以说,这种技术及其文化为改变这种政治经济结构奠定了基础,使社会变革具备了某种可能性,这是因为,文化往往决定了个人和集体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印刷术、电子技术等重大技术的出现及广泛应用的确深深地影响了人类社会历史的进程,而互联网技术也终将如它们一样成为社会基础性的底层结构,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施加持久而深远的影响。或许,互联网为当下中国社会所带来的种种变化已经能够让我们瞧出这一端倪。

大学生互联网论文第4篇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职业教育;社交网络;互联网档案

一、问题的提出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主要教育类型之一,其目的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为了规范职业教育,同时提高职业学校(学院)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国教育部门推出了一系列的指导意见和应用条例。在这些文件中,不但要求思政工作者采用一些传统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同时需要利用新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合理的监督和辅导。

互联网技术和应用是近些年兴起的高新技术,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它的出现和发展深刻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互联网技术不但对广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和人生目标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对从事思想教育的政工教师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有很大的影响[1]。了解和掌握互联网时代职业学院中开展思政工作的新特点,有助于政工教师利用新技术和新手段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他们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能够达到较高要求。

二、互联网的影响

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在职业教育的重要场所,其中负责思政工作的主要是学校政工人员,而思政工作的对象是在校大学生。研究互联网时代下对思政工作的影响,主要从新应用技术的出现和工作方法的改进两方面探讨互联网时代思政工作的特点。

1、互联网新应用技术出现对思政工作的影响

高职学院的大学生具有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特点,这一点和互联网中新技术和新应用不断涌现正好切合,使得在大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会使用互联网出现的新应用。从早期的网络聊天室、网络论坛和网络即时通讯软件,到近期的社交网络平台(如人人网、微博)或社交聊天工具(微信等),大学生们都会在最早时间内积极的参与到这些应用中[2]。同时网络教育、网络购物、网络求职和网络营销也成为大学生生活学生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许多学生在使用这些互联网应用时对这些所涉及的技术和理论产生浓厚兴趣,愿意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计算机知识和网络应用的学习中。

互联网新技术和新应用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提高了学生对先进技术的感知和认识,激发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也成为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高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具有文化基础差,对所修专业课程学习兴趣缺失及学习目标不明确的特点,互联网新应用的出现往往会成为他们消耗精力和时间的途径,大大影响了对专业课程的时间投入;一些不良的思想和言论,也会通过互联网对学生的思想、态度以及行为产生负面影响。引导学生合理的利用和参与互联网成为高职学院思政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从近期发生在校园中的极端事件和中,部分当事人都会在微博、个人空间和论坛等互联网信息平台中事先消极或极端言论或态度。如果能够在学生极端思想形成前期就能发现预兆,尽早进行思想教育和干预,就会很大提高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互联网新应用对思政工作方式的影响

传统思政工作方式比较简单,通过会议的方式进行集体教育,或者利用谈心方式进行个体教育。这些传统方式大多数是单项的信息传递,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信息,而不利于接收学生自己的想法,而且这种方式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需要师生在共同时间和空间中组织这些活动。

学生对这些传统的工作方式也有抵触情绪,采用消极对待教师的工作,往往不愿意将真实思想反馈给教师,但是会利用互联网方式向自己社交圈子或社会公众表达自己的思想。例如,多数班级都会利用腾讯的聊天工具QQ建立自己的班级群,利用微信建立班级群,或者利用微博建立粉丝团等等互联网组织;还有一些爱好相同的学生会在利用百度贴吧建立兴趣群等社交团体。

尽管互联网应用广泛用于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但很少有政工老师参与其中,原因主要有两种。首先是高职学院的许多政工教师缺乏相应的互联网知识,无法掌握相应的软件;另一个原因是一些学生在互联网社交中比较排斥政工老师,不愿意与老师进行真实的交流。

互联网交流方式克服了传统思政工作方式的单向信息传递和时空限制的缺陷,可以有效的提高对学生实际思想动态的掌握程度以及更好的展开工作,因此政工工作者应该将这些新沟通方法作为思政工作的必要方式。

三、利用互联网思维改善思政工作

思政工作者不光需要适应互联网对的工作方式和方法,而且需要从思维方式上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互联网思维在思政工作中的体现是以学生的思想需求为中心,利用互联网工具,充分发挥政工工作者在思想教育中的主动性,实现学生思想言行的及时发现和有效干预。为了有效的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教育,政工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能够熟悉使用互联网社交工具

使用互联网工具有利于教师及时与学生进行的交流,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言论行为。当前许多互联网社交工具具有即时性,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了解和干预,不但增加了开展思政工作的形式,同时也可以提高了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也会减少师生之间思想交流的障碍。

2.建立学生互联网档案

由于互联网现在还没有全面实现实名制,许多学生可以使用匿名在论坛或聊天室发表言论,要全面准确的了解学生动态,必须建立学生的互联网档案。利用校园网管理技术[3]和网络行为识别技术[4]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识别,并通过的数据库技术对用户身份进行统一管理,建立学生真实身份和网络中的所有身份的映射关系,并且建立学生网络行为档案。

3.利用互联网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

学生在互联网上的行为和言论都可以通过数据来表示,但这些数据与传统的文章或汇报不同,表现出“碎片化”的特征,只要合理的使用互联网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才能有效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5]。通过微博等网络平台数据分析软件可以对特定对象的行为、言论和情绪进行统计和预测,提高政工教师对学生思想政治问题的敏感度,增加对极端思想或行为的预警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增勇.网络的挑战与思政工作的创新.思想教育研究,2005 (3).

[2]刘慧瀛,程相喜.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郑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9(3).

[3]代晓红.高校校园网管理若干问题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大学生互联网论文第5篇

 

一、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概念界定

 

20世纪以前,教育管理思想主要来源于管理者的经验总结。之后,教育管理者借鉴了一般管理思想中的精髓,同时又结合了教育学自身的发展,教育管理理论逐步系统化和体系化。基于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将教育管理理论划分为不同的类别,20世纪以来比较有代表性的管理理论有主观主义、价值理论、批判理论、文化理论、后现代主义等。狭义大学生教育管理主要是指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日常学生事务的管理的结合,而广义上的大学生教育管理还应包含学生在学期间综合素质的教育培养以及校内校外的综合服务管理等。

 

二、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发展历程

 

1、国外教育管理思想的研究历程

 

西方教育管理思想大概经过了以下四类的理论研究历程:管理效率理论,人本化理论,科学管理理论,后现代教育管理思想。管理效率理论认为在管理中制度建设是第一位的,倡导管理人员与一线工作人员负有共同的责任;人本化理论认为效率的产生不是权威的力量,而是情感的力量;科学管理理论强调教育管理的科学性,注重理论的系统化、可操作化,可以以科技手段来检验其发展水平;后现代教育管理思想提倡要重视管理理论的多样性和价值性等等。

 

2、国内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发展历程

 

就国内而言,从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大学生教育管理政治色彩浓厚,工作内容单一。这一时期的高校教育管理内容除了学习相关社会主义理论之外,还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上山下乡运动。各大高校虽在学生的自我管理与教育管理方面开始重视发挥学生党、团、学生会的作用,初步建立了一支以党团组织为核心的学生政治工作队伍,但并没有开展系统的当代意义上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改革开放后,大学生教育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开始得以确立,学生管理内容逐步完善,逐步在高校确立了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同时,也逐步构建了以学籍管理、奖助学金、德育考评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学生管理体系,素质教育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逐渐被重视起来。

 

20世纪90年代末,大学生教育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发展,管理工作日趋专业化,工作外延不断扩大。“两课”制度的建立与邓小平理论进入高校,标志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另一方面,学生管理的实际情况催生了学生教育管理队伍不断朝着专业化发展。此外,由于市场经济程度不断加深,大学取消毕业生统一分配,学生就业工作逐渐成为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总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上,正不断朝着学生心理咨询、学生资助、勤工助学、毕业生就业指导等方向发展,除了强调教育、控制、约束和规范学生的功能,还开始强调指导学生和服务学生的功能。

 

三、移动互联网技术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现状

 

1、移动互联网概念界定

 

对于移动互联网的概念,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根据移动互联网网络和终端的不同,移动互联网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在广义的移动互联网定义中,移动互联网就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手持移动设备来实现网络连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和服务,泛指一切无线网络;狭义的移动互联网则将终端设定在手机,指用户以手机作为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获取移动数据和信息服务。已有研究发现,近年来不断发展的互联网技术被逐渐运用于定位研究中,尤其是基于WIFI的室内辅助定位技术。

 

2、移动互联网技术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现状

 

移动学生管理系统就是把传统的学生管理系统从电脑上延伸到手机等移动终端上,实现了学生管理工作公共服务信息等的标准化、应用性和共享管理,为各级用户提供了综合数据信息的集成共享环境,学生管理工作者可以方便地利用移动通讯网络,提高工作效能,创新学生管理工作的方式和途径。美国的学生事务工作大多实行垂直式的扁平化管理,涵盖了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工作内容包括校园安全职业指导、学习困难学生指导、学生经济资助、学费管理、注册管理等等。移动互联网技术除了在事务管理方面提供便捷性外,也广泛运用于网络教育。

 

国内也广泛采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大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及时与准确共享教育教学信息,推送和提醒重要信息,形成有组织、可管理的交流与互动平台,在为广大师生提供服务的同时,加强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运用,主要从加强网络平台建设、提高工作队伍利用新技术的工作能力、加强移动互联网络的舆情分析和信息监管和完善校园网络文化体系等路径开展。

 

四、移动互联网技术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学生日常事务管理研究较少

 

更多学者的研究集中于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不仅研究3G移动互联网技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还提出了创新措施与策略。大学生教育管理除了思想政治教育以外,还包括日常管理、学生公寓管理、学生心理管理、学生资助管理、社团活动管理、就业创业管理等方面,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平台应扩展研究领域,将移动互联网技术运用到教育管理的各个方面,例如研究在移动终端上实现学生资助申请、实时了解学生情况、高效审核批准等,实现学生管理的智能化和人性化。

 

2、以理论性研究为主,缺少实证调查研究

 

以往的研究,都认识到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影响,以及利用移动互联网加强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缺少全面、深入和有说服性的实证调研,缺乏建设性的实际工作指导意见,需要继续深入、全面、系统地研究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的新方法和路径过程。

 

3、缺少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教育管理利弊研究

 

现有的研究中,大多学者基于移动终端的多样化、时间的碎片化、用户多样化等对教育管理活动进行研究,探讨移动互联网技术给教育管理活动提供的有利平台,分析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移动办公等方面的应用,却缺乏探讨移动互联网带给教育管理的问题和挑战,例如学生信息窃取问题、信息的误传播、对学生思维行为的影响等。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蓬勃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研究方兴未艾。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不仅是一种通信和上网工具,更是高校教育管理的有效载体,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运用将越来越广泛,给学生和教师及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便利。

 

【作者简介】

大学生互联网论文第6篇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对策

[作者简介]刘成荣(1973- ),男,江苏建湖人,盐城工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盐城 22405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0-0051-02

2013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中国的网民规模达到5.64亿,手机网民的规模为4.2亿,手机网民中又以大中学生占据大多数。而随着3G、4G手机的进一步普及,推动信息由传统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延伸。对作为中国网民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生来说,移动互联网正以其强大的信息功能和丰富的娱乐功能迅速改变着他们的生活环境和思维方式。因此,科学地分析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特点以及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对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移动互联网丰富了教学资源,开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移动互联网由于具有信息量大、资源丰富、传输便捷、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各种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数据都可以保存下来使用,这就为信息的整理与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室就可以利用这一特点,迅速及时地更新教学内容,补充最新的教学资源,并且结合最新的教学素材进行科学分析、讲解,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并且在移动互联网的环境下,也出现了许多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比如微信、微博等崭新的信息传播载体,这些新媒体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和新颖性,克服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对固定、覆盖面窄、影响力小的局限,对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

2.移动互联网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移动互联网融文字、广播、视频、图片为一体,在传播形式上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形象性和娱乐性。教师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让严肃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变得更加形象生动,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同时,大学生在网络上交流不会受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对话能自然地在真诚、友好、平等的状态中进行。这种平等的而非强制的、互动的而非单向的、引导的而非灌输的思想教育方式,可以大大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移动互联网对高校的育人环境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移动互联网上言论自由,各种信息传播速度更快、效率更高、隐蔽性更强,目前有关方面对此还缺少有效的控制管理方法,这就对高校传统的育人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移动互联网不仅使得信息监管难度加大,网络安全不可控因素增多,同时也使得网络问题社会化和社会问题网络化更加严重。这就对传统的高校育人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大学生通过手机与网络社会的联系更加密切,交流也更多,从而产生的问题也更多更复杂,对网络管理的要求也更高。

4.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产生重大影响。由于大学生在手机上可以迅速获得各种信息,不仅可以自由发表观点,也可以与社会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交流,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越来越受到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影响。网络虚拟化特征给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沟通方式、人际交往方式和表达方式带来了诸多新的变化,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被深深地打上网络烙印。移动互联网既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手段、拓展了新空间,也给各种不良信息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一些负面、消极的思想观点可以通过手机迅速传播蔓延,并且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构成潜移默化的消极影响。

5.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移动互联网的虚拟化特征,手机的大量使用都会使大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形成障碍,容易出现心理孤独、焦虑,甚至出现情绪低下、意志消沉、精神不振、网络成瘾等精神症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特别是随着手机的普及应用,大量宣传暴力、色情、迷信等信息垃圾将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给大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而大学生由于年轻,在面对各种问题时缺乏必要的引导,往往会求助于虚拟的网络社会,将复杂的问题过于简单化,从而容易相信谎言,角色发生错位,这些都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巨大伤害。

二、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在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影响下,传统的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面对移动互联网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巨大冲击和消极影响,我们一方面要主动适应新情况,及时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变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另一方面,还要善于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探索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思路。

1.构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大大拓展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渠道。由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和手段也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就要求我们主动开辟、占领移动互联网阵地,通过这个阵地扩大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为此要加强对高校的校园网、校园论坛的建设、管理和运用,构建功能完善的校园网络互动平台,增加校园网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为学生创造平等讨论和充分交流的空间,并设立网络运行专门机构,把网络作为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和关注热点的新渠道。一方面利用移动互联网新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和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思想政治教育,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同时,积极发掘网络资源,善于利用图片、动画等多媒体手段,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充实、形式更活泼,要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考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满足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考虑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接受特点。另一方面,还要运用手机的便利性和快捷性,重新构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利用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2.掌握移动互联网的传播特点,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热点不断增多、社会矛盾也呈现多发状态。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又普遍提高。在面对大学生不成熟、不正确的思想时,如果仍然采用单向传播的方式进行思想灌输,往往会引起大学生的逆反心理,结果适得其反。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究移动互联网传播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变过去的信息控制为现在的思想引导,坚持运用理论联系实际、辩证统一的教学方法,既深入讲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深入分析典型案例,让大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科学认识和对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和敏感问题,学会科学、辩证、全面、理性地分析、思考、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要坚持“以疏为主,以堵为辅,疏堵结合”的原则,以德育人,以理服人,不断总结经验,发现规律,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又要积极开展网上调研活动,搜集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信息,了解和掌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积极开展网上辅导答疑和心理疏导等活动,随时随地解答大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积极开展网上多种形式的讨论交流活动,通过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与大学生展开平等对话,共同切磋、探讨、交流相关问题。

3.加强文化建设,发挥移动互联网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面对当前一些西方国家利用其在网络文化信息资源上所占有的绝对优势,在全球推行其价值理念的现状,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要求显得十分紧迫。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通过移动互联网这一平台制作、传播集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的各种新媒体作品,使得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得以发扬光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并由此使得大学生能充分认识、了解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使移动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同时,还要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优势与功能,把大学生吸引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来,使校园文化对手机的消极影响起到一定的抵制和抑制作用,以形成积极向上的、高雅的校园文化,帮助大学生在文化多元性和多样性的环境下传播自己的本民族文化。

4.大力加强对移动互联网的监督和管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要大力加强对手机的监控与管理,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一方面需要通过相关法律和制度约束,另一方面又要通过运用新技术来防范有害信息对大学生思想的侵蚀,要对大学生手机上网做因势利导的工作。要正确引导和教育大学生科学地使用移动互联网,对网上各种信息进行科学的选择、判断和取舍,远离各种不健康的信息;通过举办各种讲座,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自控能力,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监督机制,增强对媒体信息监控的实效性。当前高校对各种网站、即时通信工具等新媒体还不具备监督条件和管理条件,因此无法对来自校外的不良信息进行监控,这就要求我们建立有效的信息监督机制,加强对手机信息的传播监管和舆情分析工作,做到早发现、早引导,从而切实建立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监督机制,形成和谐的教育环境。

5.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和组织保证。传统媒体时代,教师是知识的权威,如今大学生通过手机上网就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和知识,教师的权威性受到了巨大挑战。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在传播媒介的使用、信息涉猎和获取的范围等方面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老师,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过硬,具有创新精神,掌握移动互联网特点并能够运用移动互联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他们一方面要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另一方面还要具有较高的新媒体技术和运用新媒体的能力,能够适应移动互联网互动传播的特点,探索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并且能够及时解决新媒体传播中的有关技术问题。因此,要大力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新媒体知识培训,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得以有效开展和正常的运行,才能以敏锐的思维、敏捷的行动,迅速地抓住思想政治教育带有倾向性的问题,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曹毓民.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8).

大学生互联网论文第7篇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 伦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 B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9-0166-02

科技的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前提。在进入新的世纪以后,互联网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在社会生产与生活的诸多领域。但是,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基于伦理层面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反思也逐渐引起了该行业更多研究者的关注。因此,本文从互联网技术的基本内涵出发,对其在发展中所存在的伦理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策略来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

一、互联网技术的特点

在探讨互联网技术所存在的伦理问题之前,有必要从理论的层面,对其基本的概念内涵进行界定。

从理论层面上来看,互联网技术主要是指围绕计算机网络所产生的诸多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同其他类型的技术相比,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计算速度的不断加快。从本质上来看,互联网技术是以电子计算机为基础的。在计算机的应用与发展的过程当中,不断在计算速度层面进行提高也是该领域的一个主要的方向。随着量子计算机的出现,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也将会为今后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大层面助力。

其次,人性化。科技是为人类的发展而服务的,互联网技术也不例外。在今天的互联网技术应用领域,从智能电器到互联网汽车等领域都在技术服务的人性化层面得到了很大水平的发展与提升,这也从侧面彰显出互联网技术应用与发展的另一个主要层面的发展特点。

最后,全球在线。在线是互联网技术的另一个主要的特征。这一观点的提出虽然还比较新颖,但是也充分彰显了互联网的发展特征。通过在线,可以在计算机网络的使用者与网络的服务终端之间建立一个高效的互动链接。这种在线也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网络资源的实时共享,同时,也会更大层面上促进网络使用者获得更好的发展。

总之,互联网技术在应用与推广的过程当中,逐渐具有了人性化、全球互联化等层面的特征。这些特征在彰显其发展特征的同时,也会在客观上为其在生产与生活领域的应用带来一些客观层面的挑战。其中就包含着伦理层面的挑战。

二、互联网技术所面临的伦理层面的挑战

伦理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名词,它是基于文化、传统习俗以及道德层面所形成的固有的价值体系的集中体现。关于伦理的研究在学术领域已经形成了体系比较完善的伦理学。从宏观的层面来看,无论是主观层面的世界,还是客观层面的世界,都可以从伦理的角度出发来进行论证与分析。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其在伦理层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层面的挑战。

首先,信息的公开问题。网络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容器。无论是集体的还是个体的相关信息,都可以通过一定的网络检索手段来进行获取。这在一方面有助于相关信息的汇总与分析,但是,也会在客观上造成网络信息垃圾的泛滥,当然也包括公民个人隐私信息的泄露。这种信息的公开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当前的互联网技术在伦理层面所面临的挑战。因此,如何在发挥互联网所具有的信息共享价值的同时,为信息的安全,尤其是个人隐私信息提供更大层面的安全将会是一个主要的挑战。

其次,网络技术的秩序问题。网络技术的秩序问题简单来讲就是在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的过程当中,哪一者为优先发展的问题。例如,在当前比较火爆的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平台汽车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过程中就会遇到类似这样的问题。无人驾驶会进行特定的程序设计,来为汽车的乘坐者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驾驶体验。因此,各方面的技术安全设定是偏向于驾驶员及车内的乘客的。但是,当在无人驾驶行进的过程中,由于某种不定的外在因素的影下,会出现和包括行人或者动物发生撞击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汽车的无人驾驶就会面临着一个伦理学层面的秩序性的问题。不同的选择揭示出了不同的价值取向,也呈现出互联网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不同层面的影响。

再次,道德两难问题。网络技术的发展,会一直处在一个动态的发展与演进的过程当中,同其他技术层面的应用一样,互联网技术也会在道德层面存在着一定的道德两难问题。在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下,整体的技术应用也会陷入一种悖论。也就是一些学者所提出的技术崇拜或者说技术依赖所产生的诸多的不利影响。例如,互联网技术在最大限度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人类只需要动动手指就可以完成诸多的操作。人类对网络技术平台依赖的程度越高,也从侧面反映出技术层面所具有的优势,从某种层面来说也意味着人类自身在发展层面存在着一定的退化现象。所以,如何平衡好在互联网技术应用过程当中所呈现出来的两难问题,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与应用推广中进一步发展。

最后,技术的应用信仰问题。在社会的发展过程当中,信仰不仅是伦理层面的问题,也应该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文化与道德层面的综合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诸多的信仰体系,其中就涵盖着技术层面的信仰。对互联网技术的信仰是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虽然从客观的角度来看,这种对于技术层面的信仰,会从整体上推动整个技术发展迈向一个更大的发展平台。但是,技术本身是中性的,没有所谓的善良与邪恶之分,如果在其具体的应用过程当中,缺乏具有适合全人类的普世价值来进行指导,那么其所带来的结果将会是极为负面的。

总之,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推进的过程当中,其所面临的伦理层面的挑战是非常大的。这一点需要在今后的技术研发与发展的过程当中进行相应的改进与提高。

三、应对互联网技术伦理问题的几点建议

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所以,面对互联网技术在发展中所存在的伦理学层面的挑战,应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进行积极的应对。

首先,法律层面减少伦理冲突。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中,各种各样的发展正面临着伦理层面的冲突,这些冲突作为一种客观层面的存在,不仅需要在伦理道德层面来进行相应的约束与引导,更需要借助更加强有力的武器来进行外在的约束。这种约束从很大层面上来看就是发挥法律在应对各种互联网技术的伦理层面的问题与挑战中的作用。

一方面,在相关法律的制定方面应该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来切实保障网络使用者的相关利益,避免由于法律层面的不足与缺陷而使网络技术在应用与发展的过程当中,承受更大层面的挑战。另一方面,在法律的执行层面,要在执法的环境以及相应的支持体系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完善。无论是立法层面的不断完善,还是在执法层面的不断完善,其最终的出发点是更大限度地从法律的角度来保护公民或者团体在互联网技术应用过程当中,所面临的来自伦理层面的压力与挑战。同普通意义上的道德约束水平相比,基于法律层面的约束力与权威性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大的。当然需要指出的是,法律层面的完善也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应该不断与时俱进,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互联网技术在伦理层面的进步与发展。

其次,做好网络监管。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实践中,违反相关伦理行为的主要表现是各种网络侵权行为的发生。由于网络具有一定层面的匿名性,因此,一些掌握了互联网技术的使用者会通过技术手段来对一些网络信息进行窃取。还有一些网络黑客会通过制造与传播网络病毒的方式来干扰互联网络的正常运营与使用。例如,最近爆发的“勒索病毒”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这些行为的发生不仅违反了一些基本的伦理秩序与原则,也严重侵犯了互联网的安全。因此,为了减少这些类似情况的发生,还应该在网络运营的监管层面下更大的力气。只有通过监督与监管,才能在更大层面上实现更好的互联网伦理层面的规范与秩序。

再次,避免文化冲击。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实施的过程中,因为它仅仅是一个技术平台与载体,因此,在语言、符号的背后会打上一些文化的烙印。由于在文化层面存在着一些差异,不同文化类型的网络内容在进行交换与共享的过程当中难免由于差异与分歧而产生一定的冲击或者说是冲突。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冲突,还需要在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层面下更大的工夫。只有建立在更大范围层面的文化公约数,未来由于文化差异而带来的伦理层面的冲击与影响才会降低到一个最低的阈值。需要指出的是,在整合文化共识的过程中,要处理好文化的民族性与文化的世界性之间的关系。这一点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其所具有的价值也将会得到更大层面的凸显。

最后,树立普世价值。互联网技术应该建立在一定的r值取向的基础上,在其运行过程当中存在的诸多伦理层面的压力与挑战在很大层面上是与普世价值的缺失有着很大的内在关联的。因此,要基于全人类所享有的更为广阔的福祉,在互联网技术的公开性、共享性等方面来为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还应该树立科学的技术伦理思维。无论互联网技术进步到哪一个阶段,其最终要实现的就是为社会的发展做加法而不是做减法,这一点是在任何时候都要不断向前发展的。在诸多普世价值的追求与发展的过程当中,一方面,要依据互联网技术所具有的物理层面的属性,不断促进其良好一面的呈现。另一方面,也应该立足于人类在进化与发展过程当中所取得的一系列的文明与文化的成果,最终实现互联网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共同繁荣与发展。在这个过程当中,要充分发挥人类自身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将技术与网络载体作为实现更大发展的重要技术载体。只有这样,才会在科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四、结语

互联网技术可以说是突飞猛进。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技术本身的一些原因,在伦理层面该技术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因此,本文尝试从互联网技术的基本内涵以及发展特点出发,对其所存在的伦理层面的问题以及今后的改进与发展策略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能助推围绕互联网技术的伦理层面问题研究的深入与完善。当然,由于研究的水平有限,在具体的论述过程中难免存在一定的不足与偏颇,还恳请相关专家、学者予以批评与指正。

参考文献:

[1]吴彤.蠕虫:网络监视与科学教育――从科学实践哲学的立场看科学人文教育[J].科学与社会,2011(4).

[2]李晓红,张朝霞.论网络伦理学基本理论的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10(10).

[3]王玉,陈晓英.当代网络技术伦理的再思考[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4](美)福雷斯特.计算机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大学生互联网论文第8篇

当数以十亿计的人通过手机聊天、购物、获取资讯……

当低头刷屏无处不在,我们对着屏幕微笑、皱眉、疯狂……

当“宅”是生活宣言,“萌”是生活表情,“闪”是生活风格,人——作为一个新的物种,诞生了!

世界互联网大会即将拉开帷幕,共有10场论坛、22个议题。

其中,“互联网文化与传播”论坛最为热门,竟然设置了“互联网时代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等5个议题!

只谈”大数据“?似乎有些out了。“互联网文化”已成为热门!

必读15书,带你走进2015世界互联网大会。

1

议题:互联网时代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智能——互联网时代的文化疆域》

《智能》法国秋季新版同步上市,发问移动互联网时代:面对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美国、欧盟、中国、俄罗斯等世界各国各地区正在如何应对?

互联网没有”国界“,但有”边界“:语言、地区、文化……网络巨头们比政府拥有更多数据和更强的打击力量?

光明书榜·12月 2015商务印书馆人文社科十大好书谷歌、苹果、脸书、亚马逊、阿里巴巴、腾讯、中兴、华为等大家熟知的网络巨头接受了作者的采访。作者的足迹遍及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互联网无处不在的时代,下单购物、打车、吃饭、出行的你,是否已经成为由网络塑造的新物种?

是精神侵蚀还是文化融合?地理版图、商业版图如何演变为文化版图?

本书是对即将来临的新世界所进行的第一次至关重要的实地调查与研究。

2

论坛:数字丝路·合作共赢

《数说“一带一路”》

本书用真实的数据、切身的体验,从新闻记者的视角告诉你一个可触可感的“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人民彼此需要,在生生不息的相连中,货物、人员、能量、食物、产品、文化甚至货币都在不停地奔跑,在位移和交换中,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命运紧密地交织在一起。期待“一带一路”的明天更美好。

3

议题:乌镇论道数字中国

《互联网思想十讲:北大讲义》

“思考复杂性要使用复杂性思维。”互联网对公共空间的构建,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构建”一语,并非是指我们有能力去画画图纸、大兴土木,就可以的。

作者段永朝先生曾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为硕士研究生讲授了一门新课,课程的名称即为“互联网前沿思想”,统共为30学时,分为十讲。《互联网思想十讲:北大讲义》即由该课程的讲义整理而来,并对部分素材做了更新。

对于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研究生而言,从应用技术角度把握互联网、使用互联网,他们已经熟稔于心,将互联网视作工具、窗口、平台,已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与学习的真实写照。但是,这股汹涌的历史潮流意味着什么?颠覆了什么?又开启了什么?如果不能放在更加厚重、宽广的跨学科文化背景中审视,恐怕千头万绪,很难一见端倪。

4

议题:《对话》互联网名人的哲学思考

《新物种起源——互联网的思想基石》

1859年出版的达尔文《物种起源》,是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著作。

150年后,当互联网将这个世界紧密联接起来的时候,新的物种诞生了。

在达尔文残酷的“生存斗争”中,人类一次又一次向征服世界的巅峰挺进:机器丰富人的机能;商业法则证明人的天性;民主制造人的梦想;数学公式增添人的胆识……新的物种已然诞生。

本书是一部看上去较为松散的对话集。姜奇平和段永朝,作为中国互联网思想始终不渝的追寻者和思考者,他们试图在穿越文明史的对话中,重新审视互联网这一文明创建的伟大力量,探究源于、但不同于工业革命思想基石的达尔文主义,在新文明构建中,发生了哪些根本性的变化。

5

议题:中国文化网络传播

《新华网络语言词典》

收录网络词语2946条,网络符号280条。释义力求简明、精准。例句来源于鲜活的网络生活。部分词语给出词源和背景。适合广大网民使用。

互联网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它对网络上语言传播形式的影响和改变是显而易见的,由此诞生了一种新的语言格式——网络语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语言逐渐充斥我们的视野,影响我们的社会生活。本词典主题收录了大多数网民在网络传播、交际过程中经常使用的网络词语,计2946条,另收网络符号280条。释义力求简明、准确,例句来源于鲜活的网络生活,部分词语给出了词源和背景,适合广大网民使用。

6

议题:行观天下智慧城市

《中欧智慧城市比较研究报告(2014年)》

本书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国欧盟政策对话支持项目联合撰写,是全面深化中国和欧盟的战略伙伴关系在智慧城市领域合作的研究成果,是该领域最具有权威的研究著作。

本书从全球、中国和欧盟成员国三个角度分析了智慧城市的现状和趋势。在中欧双方共30个试点城市提供包括智慧城市的管理主体和治理、利益相关方如何参与、智慧城市的项目和实践等信息的基础上,研究人员进行分析、评估,提炼出主要趋势、最佳实践以及智慧城市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建议和解决方案。

7

议题:互联网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

《中国版权新问题——网络侵权责任、Google图书馆案、比赛转播权》

什么才是数字环境下的合理使用?中国现行著作权法制度下网络服务提供商侵权责任的不确定性体现在哪里?美国的间接侵权责任理论规定了什么?

本书主要论述了中国现行著作权法制度下一些悬而未决的热点问题,包括体育赛事转播的著作权保护、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及版权法的合理使用制度。

本书运用比较法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中国、美国及欧洲部分国家的著作权法法律制度及案例的比较分析,重点讨论了中国现行著作权法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一些立法方面的修改建议。为方便读者阅读,附录部分收录了以下内容:中国、美国及欧盟在相关领域制定的法律法规摘编;作者组织编译的部分经典案例;以及翻译过程中整理的数字版权领域的中英文法律术语对照表。

8

议题:互联网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冷眼看IT——信息技术竞争优势的丧失》

卡尔让我们再度审视那些关于IT和商业价值的最基本假设。也许你并不同意他的观点,但那并非问题的关键所在。他所提出的质疑促使我们对IT的价值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而重大的商业决策和行动都将取决于对这一问题的争论结果。——著名管理咨询顾问约翰·哈格尔

专有技术是可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技术,但由于技术的可复制性,任何专有技术最终都将演化为基础性技术,即所有企业都可以共享的技术。一旦一项技术成为了基础性技术,它便无法再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IT也是如此。然而,卡尔也指出,这一演化过程却是一个非常必要且十分有益的过程。因为,只有当IT变成一种基础性技术、成为一种普通的资源时,它才能为大多数企业所应用,它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才能最大化。

9

议题:互联网创新与经济发展

《网络钟型社会:公共理性经济革命》

信息服务业的成本曲线、运营模式、政策取向、乃至社会信息化路径,是怎样塑造这个钟型社会的?

按照传统市场规则,许多国家正在走向两极分化的M型社会。本书作者通过信息技术走势和网络新经济规律分析认为,工业社会形成的两元对立、个人理性和贪婪占有物质财富的理论工具已经锈蚀;信息生产力悄然改变和动摇着传统生产方式、价值观念、哲学基础和思维边界;资源共享、公共理性、合作共赢的网络精神正在把人类推向知识中产者为首的钟型社会。

10

议题:技术与标准促进互联网发展

《敝则新:面向信息社会的政策与制度创新》

本书从信息通信技术革命以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机理出发,阐述了人类社会进入信息生产力发展阶段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描述了欧美等国的信息网络发展战略及中国的网络发展政策。作者提出由于网络的泛在性与渗透性导致网络与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全社会的重要问题,使得网络通信政策已经成为公共政策的核心。书中还用大量篇幅描述了面对信息社会的到来,管理者需要如何面对挑战,以及如何调整相关法规政策及管理体制。

11

议题:可信赖的云计算与大数据

《没有两片云是一样的》

云时代,每个人都是一片云,你有你的力量。

云时代使个人、企业与社会都有机会实现自己云上的梦。这必将促进思想的繁荣、科技的繁荣、经济的繁荣、艺术的繁荣,带来人性更大的解放,从而推动社会和谐与人类进步。

日新月异的技术时刻在用“云计算”这样的词汇秒杀我们的知识储备。“云计算”已经不仅是“高深莫测”、“虚无缥缈”、“遥不可及”的同义语,而且还使人联想到前沿、新锐和劲爆的酷味儿。

著名信息经济学者姜奇平与著名财经评论家胡泳,以穿透云端的视野和往来天地间的智慧,为我们描绘了云时代的万象。

通过对“云之象”、“云之用”、“云之义”的阐释,作者探讨了云计算的特征和商业应用、云与人性、云时代的意义等诸多问题,描述了云计算技术所带来的巨大改变,并对由此引发的更多可预见的颠覆性的变革进行了深入思考。

12

论坛:网络空间治理

《网络空间法治化——互联网与国家治理年度报告(2015)》

国内互联网治理领域中的第一部系统分析互联网与国家治理问题的重要研究成果本年度将“网络空间的法治化”作为主题,从网络立法、互联网空间治理、网络生态、网络舆论、网络大数据和网络地方治理案例六个维度全面讨论了互联网治理的深层结构和创新路径。本书运用扎实的经验材料和调查数据,深入系统地考察了互联网平台中国家、社会、公民的互动机制,提供了从国际与国内、政府与社会、集体与个体等多角度、多层次审视当前互联网与国家治理的可能性,从而构建了一幅“互联网与国家治理”的版图。

13

《互联网+:产业风口》

国内一部系统性、全景式解读“互联网+产业”实践著作!10位大佬、四大产业、42个细分行业、72个案例!!为您呈现不一样的“互联网+”。

马云说:“风口”之上,猪都能飞起来!

李克强: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

可为何,却总有人一个个正在被颠覆??

互联网创业近20年、中国“互联网+产业”成功实践第1人A股互联网第1股生意宝董事长孙德良首度“出山”鼎力推荐。

14

《互联网+普惠金融:新金融时代》

时代“风口”上国内首部“互联网+金融”系统性著作。

三大板块、十个细分行业、50个经典产品案例。

揭秘“互联网+”时代下,传统企业网络融资新模式。

15

《Uber:开启“共享经济”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