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技改项目总结

技改项目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2-10-13 22:21:09

技改项目总结

技改项目总结第1篇

为贯彻落实省市加快工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有关精神,充分调动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上项目积极性,加快推进我县工业化进程,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研究决定,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实施“一企一项”技改工程。

总体思路

围绕“二产抓提升”,牢固树立抓工业必须抓项目的理念,充分发挥我县骨干工业企业在项目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在全力保运行、保增长的基础上,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全县工业经济,努力构建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发展目标

按照注重项目质量、产业方向和转型增效的原则,大力推进“一企一项”技改工程,即在三年内(2012年-2014年),每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至少新上一个项目,在全县实施60项技改项目,总投资完成100亿元。项目投产达效后,实现新增工业产值250亿元,新增利税40亿元,促进我县工业增速加快、质量提高、结构趋优,加快实现赶超中西部的宏伟目标。

60个项目中,2012年建设项目25个,完成投资40亿元;2013年新开工项目20个,完成投资40亿元;2014年新开工项目15个,完成投资20亿元。

工作重点

按照“前期推进一批、开工建设一批、谋划储备一批”的思路,扎实推进“一企一项”技改工程,确保三年内项目不断档,建设不停步。

(一)着力加大企业投资力度。鼓励支持企业加大投资力度,积极开展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三年内,全县工业企业技改投资年均增长30%以上,占全县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60%以上。重点推进科汇重工总投资10亿元数控机械设备制造项目、正大制管总投资2.5亿元的大口径螺旋管项目、友发钢管总投资1亿元的钢塑复合管项目、中佳薄板总投资5.2亿元精细冷轧薄板项目等产品升级和产业延伸项目建设。

(二)着力打造金属管业基地。依托现有管业生产基础,进一步壮大产业集群,引导企业不断丰富产品种类,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上档升级、提质增效。重点支持企业向特种管材、复合管材等高附加值产品延伸,支持企业扩大规模形成规模效应,力争用三年时间形成产品多样、功能齐全、配套完善、企业相对集中的全国金属管业制造基地,全县年制管能力达到1000万吨,实现产值450亿元。

(三)着力加快企业创新步伐。鼓励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鼓励企业联合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展关键技术研发。重点支持正大制管、卓立板材、银河轴承等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支持东之星、金都食品、万亩食业等食品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和质量检测设备,提升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

(四)着力加快以企引企步伐。发挥企业家联系广泛的优势,大力宣传招商引资的激励政策和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家积极投身于全县的招商引资工作中。鼓励企业主动与上下游企业、配套产品、终端产品生产企业进行点对点招商,提前谋划高质量项目,靠项目寻找合作伙伴,以项目促投资,以投资促兴业。重点围绕管、板、件、车、纺等主导产业招商,促进特色产业集聚发展。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由主管副县长任组长,政府督察室、工信局、发改局、财政局、金融办、国土局、质监局、科技局、环保局、建设局、规划局、工商局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一企一项”技改工程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和推进“一企一项”技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办公室主任由蔡玉文同志兼任,具体负责协调推进“一企一项”技改工作,分解目标,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

(二)实行结对帮扶机制。实行县级领导分包、县直部门牵头的结对帮扶机制,项目牵头单位为企业“一企一项”技改工程的具体帮扶单位,帮扶单位的主管县领导是企业的分包领导。帮扶单位负责人要经常深入企业,靠前服务,引导企业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分包县领导要采取现场办公等方式,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推进项目顺利实施。

技改项目总结第2篇

关键词:电子线路 项目化教学 立体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TN71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4-0040-01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项目化课程改革是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融于一体,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侧重其实践性与应用性。

《电子线路》项目化教学是以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制作为最终目标,注重实践,将完成电子产品设计制造的工作过程整合成工作任务;以任务驱动教学,并将工作过程进行教学描述,设计任务单,要求学生从咨询、决策、实施、评估等四个方面开放式学习,梳理任务中O计的理论知识,突出制造工艺要领和操作技能的培养,使学生熟悉各种典型的单元电路,能够掌握电子器件的外部特性和参数,并能够结合电路图及设计要求,具有独立完成电子元件的选型、测试、安装、调试、排故等职业技能。

一、“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关键问题

项目化课改的关键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整体设计中项目的设定。以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制作为最终目标,注重实践,将完成电子产品设计制造的工作过程整合成工作任务。每一个项目应该能把知识与技能串联起来,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来自企业生产或人们生活的实践,选用的集成电路芯片能够反映企业的先进技术。每一个项目均要求学生从咨询、决策、实施、评估四个方面采取开放式学习,梳理理论知识,突出制造工艺要领和操作技能培养,熟悉典型电路,能够独立完成电子元件的选型、测试、安装、调试、排故等基本操作。其二是完善其考核评价机制。全程进行过程考核,按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职业团队合作五方面进行考核评价,融入学生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教师点评等评价机制。建立奖励制度,在抢答、表述、5S管理、实践等方面表现突出,成绩上都给予奖励,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三是教学过程应用立体式教学模式学习。图书、视频与面包板套件相结合,将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在学生做的过程中巧妙融合,做中学,学中做,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图书是指以教材为主,融入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步。视频是指实践教学视频,手把手教你如何检测元件、组装、调试电路。面包板套件是指面包板、项目所列电子元器件。

二、“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条件

“项目化教学模式”应具备的条件有两个方面:一是具备先进的硬件设施。硬件设施包括实训基地及实训设备。实训基地指电子技术实训室、电工技术实训室、多媒体教室等;学校重视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提供多媒体、录像视频等技术支持。实训设备包括面包板、线路板、与项目相对应的电子设备套件等。二是软件设施方面,具有基于Multisim2001等电路仿真软件、电子技术在线课程学习网站及技能型“双师”教师队伍。学院图书馆内的电子和纸质版的资料丰富,CNKI(中国知网)数字图书馆数据库资料全面;学院与多个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可第一时间获得企业的相关信息。

三、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电子线路》项目化教学改革主要体现“整体化”教学改革理念:其一是课前精心预设,包括优化的整体设计及单元设计。整体设计是以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制作为最终目标,按照能力训练项目设计、进程表设计等几方面展开,确定实施整体性改革方案。优化的单元设计是制作声控闪光电路等5个典型项目的单元方案,过程实施课件、点评课件、理论讲解课件等。其二是课中精彩生成,指具体的实施方案,即结合电子产品职业岗位需求,融入职业行业标准,结合学生的实践能力,制定信息页、工作页;并结合单元方案,细化具体的实施步骤及内容。教学中应用动画、图片、视频、影像等多种教学资源,让学生边学边做,学中求乐,在乐中求学,真正做到理实一体化教学。其三是课后巧妙延伸,包括学生作品、评价资料及实施总结。学生作品指学生实践环节中八路锁存器等典型项目的实物展示,并且成果中体现教师的评价、评语及学生的实践体会。评价资料是实施过程考核制度,制定项目完成情况考核评分评价表,项目实施过程的跟踪记录表,能力测评表等。实施总结包括学生实践阶段性总结及教师项目化课改总结。教师项目化课改总结包括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手段、实践环节的排故方法等方面总结。

参考文献:

技改项目总结第3篇

根据会议议程,我代表科教司向大会简要汇报备战雅典奥运会科技工作的情况,就如何做好备战2008年奥运会科技工作的思路与具体措施讲几点意见,并对《中国奥委会兴奋剂控制规则》(征求意见稿)做一说明。

一、备战雅典奥运会科技工作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经验

继我国运动员在悉尼奥运会上取得历史性突破、北京成功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之后,2004年雅典奥运会成为承上启下的一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奥运会。为实现既要在雅典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又要为2008年奥运会培养锻炼队伍的目标,体育科技工作紧密围绕备战工作,全方位地开展了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

(一)基本情况

国家体育总局高度重视备战雅典奥运会科技工作。悉尼奥运会刚一结束,就开始着手研究、组织科技备战工作,先后下发了《2001—2010年体育科技发展规划》、《奥运争光科技行动计划》等文件,从“组织科研攻关、加强科技创新,开展科技服务、促进‘科训结合’,加强科技建设、改善科研条件”等三个方面对科技备战工作进行全面部署。2001年,研究制定了《备战奥运会科技工作重点研究领域实施方案》,确定了11个领域的60个重大科研项目作为今后重点攻关课题。几年来,针对备战雅典奥运会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先后组织实施了147项科研攻关和科技服务项目。体育总局还制定了国家队医务人员和科技人员管理办法,将医务人员和科技人员的岗位正式列入国家队编制,并发放驻队岗位津贴,从制度上和政策上调动了医务人员和科技人员随队服务的积极性。

国家体育总局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和国家队的科技意识普遍增强,把科技备战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许多中心领导和国家队的主、总教练直接参与或主持了科研攻关项目的研究。射击射箭、重竞技、小球和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还对内设机构进行调整,成立了专门管理科技工作的职能部门。重竞技和水上运动管理中心普遍在所属项目的国家队配备了科研副领队或科技教练。

2001—2004年间,国家体育总局为备战雅典奥运会的科研攻关和科技服务工作直接投入经费共计4800万元,近1500人次直接参与了147个科研攻关和科技服务项目。经费投入比上一个周期(1997—2000年)增加了3倍,直接参与人次和组织攻关课题数分别增加了58%和65%。

从2002年开始,国家体育总局逐步为7个国家队训练基地配备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力量训练、科研测试、体能恢复、医疗康复等器材设备,并在训练局建立了康复中心。2004年,又为国家队配备了一批先进、实用、便携的测试、医疗及训练辅助器材,使国家队的科学训练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在赛前训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备战2008年奥运会任务的需要,国家体育总局从2002年开始组织实施训练监控、运动心理、运动医学、运动营养、体育信息、体能训练与恢复等6个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这项计划实施以来,正在开始逐步发挥作用,并将大大提高备战2008年奥运会科研攻关和科技服务的能力。

四年来,广大科技人员与教练员、运动员、管理人员密切合作,深入训练实践,全方位地开展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成为国家队不可或缺的组成人员,为我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备战雅典奥运会,历史上长期存在的科研、训练“二张皮”的问题初步得到解决,体育科技的攻关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涌现了一批深受运动队欢迎和好评的科技骨干,为深入开展备战2008年奥运会科技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

回顾4年来的备战工作,各级领导对科技工作的重视是空前的,国家体育总局各项目管理中心和国家队教练员、运动员对科技的需求是空前的,国家体育总局在科技方面的投入是空前的,广大科技人员为运动队服务的意识和积极性也是空前的。当中国体育代表团在雅典奥运会上取得新的历史性突破之后,我们又进一步感受到各项目管理中心和国家队对这次备战奥运会科技工作的评价、肯定和鼓励是空前的,社会各界及新闻媒体对体育科技的关注、报道也是空前的。

(二)主要经验

总结备战雅典奥运会的科技工作,主要有以下六条基本经验:

第一,坚持科技工作必须面向运动训练主战场的实践导向,加强制度创新,不断改革和完善科研管理方式。

为进一步促进科研和训练的紧密结合,国家体育总局始终坚持了把满足一线需求、解决实际问题作为科技管理工作的基本导向,正确处理全面提高科学训练水平与提高科研学术水平的关系,加强制度创新,不断改革和完善科研管理方式。

在奥运攻关课题的立项管理方面,坚持研究课题必须来源于实践,坚持以国家队和项目管理中心为主确立研究项目的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了有关程序。

在奥运攻关课题的过程管理方面,在加强中期检查的同时,充分依托各项目管理中心和国家队,加强对攻关课题的指导、管理、监督,并可根据训练需求的变化对课题及时进行调整,该上的上,该并的并,该停的停。

在奥运攻关课题的结果管理和评价标准方面,强调把是否解决训练实践中提出的关键问题,科研成果能否应用于训练实践,有关项目管理中心和国家队是否满意作为主要依据和最终的考核标准。

在科技经费的管理方面,改革了科研攻关项目经费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各中心对攻关项目的管理职能和调控力度,制定并逐步完善国家队科研测试、营养、医疗、文化教育等经费标准和管理办法,为提高国家队运动员的科学训练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保障。

第二,坚持以改革为动力,有力促进了备战雅典奥运会科技工作。

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自1999年开始,国家体育总局对所属科研机构和体育院校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目前已基本到位。通过改革,基本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力量分散、重复投入等问题,科技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科研机构的方向和任务更加明确,科技实力明显增强,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有力促进了备战雅典奥运会的工作。

改革后的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进一步明确了备战奥运会科研攻关和科技服务的方向任务,强化了科研工作面向体育实践的目标导向。把按传统学科专业设置的二级研究室改为按任务领域设置,加强了学科之间的交叉联合,有利于统筹安排备战奥运会的科技工作。

调整、充实后的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组建了以为国家队提供医疗保障为主要任务的体育医院,开展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的运动性伤病防治,承担了国家队医疗管理、业务培训、组织专家会诊巡诊等任务。改建后的体育医院面貌一新,有利于解决好科研和临床长期脱节等问题,在备战雅典奥运会以及防治“非典”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技改项目总结第4篇

关键词:项目后评价 技术改造 工作探讨

项目后评价主要是对已经完成的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经济效益以及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总结的评价方法,通过项目后评价能够对工程项目的建设实践进行检查总结,确定企业投资预期目标的完成情况,总结相关的成败经验,并通过信息反馈渠道对未来企业决策的制定提供相应的建议,指导企业发展。而目前大多是对一期工程项目进行后评价,对技术改造项目的后评价研究较少,因而笔者注重对技术改造项目的后评价进行了探讨。

一、技术改造项目后评价意义

目前,火力发电厂仍然是主要的电力提供企业,其所具有的污染重、煤耗高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电网事业的发展,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了避免电力紧缺问题的出现,缓解环境压力,电力企业除了要创新发电模式和扩大发电规模外,还应该加强对原有设备的技术改造工作,以充分发挥原有设备技术的效益。同时,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对于提升企业的技术进步水平,深化企业改革,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打下良好基础,以使企业能够迅速适应现代市场经营规则,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因而技术改造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就显得尤为重要。项目后评价工作能够对技术改造项目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比较分析项目建设过程能够对项目建设进行经验总结,分析改造项目决策的正确性,使企业成为推动电力技术发展的主体,实现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技术改造项目概述

技术改造项目虽然是在原有项目上进行建设,但其实施过程与一般新建项目的实施过程大体相同,分为提出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设计、项目准备、项目施工等等步骤,但从微观上来看,技术改造项目还是具有一些自己本身的特点的:一是技术改造项目一般是在已有项目上进行,而不是新的独立项目,因而在实施技术改造项目前应该对原有项目进行调查研究,对技术改造对原有项目设备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估,而这部分工作在新建项目的后评价中则是不存在的;二是对原有项目进行技术改造的目的在于利用科学技术提高原有项目的经济效益,例如对技术设备进行改造以提高产量、改善质量,或是实现节能降耗目的。因而在对原有项目进行技术改造时,要对原有项目所有的设计文件进行修改,以保证技术改造项目对原有项目的文件和现场都能进行控制;三是技术改造项目具有动态性的特点,对原有项目进行技术改造是顺应形势变化要求的结果,而时代和技术都在不停地发展,因而技术改造也要不断的进行,所以说技术改造是一个不断进行、不断适应新情况和新发展的动态过程。

三、技改项目后评价方法分析

笔者这里主要对火电厂的技改项目进行后评价分析,火电厂的技改项目主要分为提高性能技术改造项目,增加功能技术改造项目,增加生产能力技术改造项目以及新增发电能力技术改造项目等,对技术改造项目进行后评价与对一般建设项目进行后评价在内容上有很大不同,因而在火电厂技改项目方面的后评价上,评价人员应该根据火电厂技术改造项目的具体特点来确立相应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一)技改项目后评价内容的确定

对火电厂技改项目而言,对其进行后评价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技改项目的建设目标进行评价。具体包括分析技术改造项目是否达到预期的安全、质量、健康以及环保等指标要求,分析技术改造项目是否达到预期的功能要求,分析技术改造项目的建设费用和工期是否达到预期设计要求,综合起来就是对技术改造项目是否完成预期质量、成本以及工期进行分析总结。二是对项目管理过程进行评价,这里的管理过程不仅包括项目实施过程,而且还包括项目的启动、计划、控制以及收尾等过程分析。三是对技术进行评价,技术改造项目中的重点是技术改造,这也是后果评价的重点,如果技术改造项目中的技术评价不达标,那么就说明这一技术改造项目是失败的,可以说技术评价在技术改造项目评价中起着确定性作用,这也是与其他普通工程项目后评价不同之处。火电厂技改项目中的技术评价主要涉及到电气技术、锅炉技术以及汽轮机等多个专业技术方面。

(二)确立技改项目后评价指标

后评价指标在项目后评价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体现项目后评价质量的计量器,因而在后评价指标的建立上也有一定的原则,主要包括:一是系统性,要求评价指标能够从各个不同侧面或角度对项目进行系统评价;二是可比性,要求在设立评价指标时,对于具有相同指标的评价对象,应该设置相同评价基准,这样能够轻松实现各个指标之间进行比较对比;三是简捷性,要求所设立的评价指标要间接准确,各项指标描述要具体鲜明,这样才能避免与其他指标相互混淆,提高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四是可操作,要求所设立的评价指标要能够用于实际指导项目操作当中。项目评价本身就是为了能够将评价结果用于项目质量管理当中,因而需要评价指标具有较强可操作性。

由于火电厂技改项目中后评价所具有的特殊性,在评价指标的确立上也应该与一般评价指标不同。在火电厂技改项目评价指标的确定上,笔者认为其评价指标范围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项目管理指标、目标对比指标以及项目全过程指标,在确定评价指标范围后,评价人员应该根据具体的技改项目情况来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并将筛选出来的评价指标按照一定的层级建立相应的评价框架体系,在对技改项目进行评价时,将项目成果按照各个指标要求输入到框架体系中,并利用权重原则来确定每一个评价指标在评价报告中的权重。由于每一项指标在最后评价报告中的权重都是不同的,例如评价体系中的技术评价在整个评价报告中的权重较大,因而其评价结果不能和其他评价指标同等看待,需要通过增加技术评价指标的权重来突出其在整个评价报告中的地位。另外,火电厂技改项目的评价部门在对自身技改项目进行评价时,对具体评价指标的确定要根据自身技改项目的特点和情况来确定,以使制定出来的评价体系适合技改项目情况,真正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有益建议和经验参考,推动火电厂健康发展。

四、结语

对技术改造项目进行后评价能够有助于企业不断修正决策建议,改善企业的投资效益,同时还能够提高企业的决策水平。而本文主要对火电厂的技术改造项目后评价进行了分析,而经过评价得出的结果对于火电厂提升自身管理水平,深化改革和技术改造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因而火电厂管理人员应该重视项目后评价工作,提升评价管理水平,以发挥其指导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蒙彦琼.煤矿技改项目后评价研究与实践[J].神华科技,2011(01)

[2] 江静.火电厂技改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09)

[3] 王菲,强国文.冶金动力系统基建技改项目后评价的探索和研究[J].冶金动力,2011(01)

[4] 周玉婷,李南.基于PEM的技改项目管理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项目管理技术,2012(01)

技改项目总结第5篇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计划管理体系,是政府促进科技事业发展,进行宏观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型科技体制得以有效运行的重要条件。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为科技进步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开拓科技计划工作新局面,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改进和提高科技计划管理的水平,把我省的科技计划管理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加强对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必要性的认识,增强改革的紧迫感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的科技工作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通过实施科技攻关、星火、火炬、科技成果推广、自然科学基金等一系列科技计划,在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础性研究三个层次上都取得了显著成绩。这些不同层次、不同目标的科技计划的出台,无论是在科技计划体系结构、经费来源,还是在相应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上,都体现了科技工作适应经济发展,内容不断充实拓展、管理工作不断规范加强的新要求。加强计划管理的宏观调控,逐步减少指令性,增加指导性和政策性,并实行分类管理,形成了计划管理的新格局。各类科技计划相应确定了各自的主攻方向和宏观目标,并努力推动科技计划管理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与各类科技计划相配套的科技资金投入不断增加,为科技计划的实施提供了经费保证。但从全面和发展的观点看,还存在不少问题,如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的紧密程度不够;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科技计划管理,战略目标、宏观调控方式、计划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资源的合理配置等问题研究不够;科技规划、计划与资源配置之间衔接不够;计划内部各项目之间总体协调不够;各类计划和项目立项的评估分析和执行情况的跟踪检查监督不够;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这些都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认真加以研究解决。科技工作必须努力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

省委、省政府对科技工作也了新形势下的新要求:

各级政府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要转变职能;从科技系统内部的小循环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循环;从主要是行政手段配置资源转向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途径;从简单的项目管理、分钱分物转到提高综合协调能力,推动全社会的科技进步、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和全省的科技综合实力上来。科技项目的立项要以市场为导向,符合产业政策,由企业,或有企业的参与和承用。

总书记在参加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广东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包括利用新技术来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多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不断提高国民经济的综合水平"。并特别"在这方面广东也是有条件走在全国前列的,也应多创造一些新鲜经验"。今年在广东视察时又进一步指示,广东要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李长春书记也指示我们,要"为全国作出我们的新贡献"。

我省科技工作必须按照中央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认真组织实施,坚决贯彻落实。必须进一步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理顺科技计划体系、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计划管理水平。

二、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与原则

(一)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面向、依靠"的基本方针,促进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加强技术创新,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进一步完善"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础性研究"三个层次的合理布局和纵深配置;建立和完善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有利于科技整体水平提高、有利于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新的管理体系;使科技计划从科技系统小循环走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循环。

(二)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目标与原则:

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改革科技计划管理,转变政府职能,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与经济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现代科技计划体系与管理体制。

1.促进科技计划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紧密结合,为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有较大显示度的贡献;

2.促进科技计划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互适应,充分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调控手段在配置科技资源中的重要作用,体现政府目标、政策导向,支持科技体制改革,使科技第一生产力有大的解放和新的发展;

3.促进我省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科技实力的不断提高,通过科技计划的实施,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形成,增强我省的科技竞争力和经济竞争力;

4.促进科技计划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

为实现以上改革目标,科技计划改革要坚持以下原则:

1.认真总结经验,做好总体设计,分步组织实施,稳步推进;

2.纵横结合,加强科技计划的综合管理,明确计划的定位与充实计划的内涵相结合;

3.规划、计划的有效管理与资源的合理配置相协调;

4.计划改革与机构改革、职能转换相结合。

三、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增强三个意识

1、贡献意识。科技计划要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为经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增强科技工作在经济建设中的显示度。各类科技计划在计划立项、编制和项目实施等各环节都要该计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哪些产业和领域、哪个阶段、有怎样的贡献。不能就计划论计划、就项目论项目、就水平论水平。

2、市场意识。转变观念,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科技计划管理工作的新思路,体现主要按市场需求选择项目、按市场机制配置资源。

项目的选择要有企业参与或承用、有市场前景,有助于增强产品竞争力。重大科技项目的选择要面向市场,采取招标、投标的办法。

资源的配置要按市场机制运作,要改革简单分钱分物的模式。在项目和计划编制过程中,各类计划可先项目,根据比较、分析、论证,竞争择优,再确定项目,落实计划的经费安排。

3、全局意识。要认真研究全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各重大计划的精神,科技计划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各重大计划的衔接,树立全局意识、参与意识和超前意识。计划的立项、编制和项目实施在哪些方面、哪些环节解决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如何配合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

(二)突出三个重点

1、优化计划体系

按照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高新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基础性研究的部署,科技计划要从横向上做好定位,从纵向上做好规划和"全程"安排。

1)从横向上做好定位:

基础性研究与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要以中长期目标为重点。基础性研究以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导向,面向应用;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着眼于保障科技创新和构建科研支撑体系。

科技攻关计划和工程中心组建计划,要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项目、重大科技工程和关键技术为目标。

火炬计划、星火计划、成果推广计划、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等科技成果应用和推广计划,应以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促进新兴产业形成、实现规模效益为战略目标。

2)从纵向上做好衔接和"全程"安排:

各类科技计划定位之后,计划之间的衔接,主要通过项目的衔接和转移来实现。科技计划要加强综合管理,按产业或领域,从纵向上做好规划与指导。在编制各类计划的同时,要根据各时期科技工作的重点,按农业、工业、高新技术及产业化、社会发展来进行系统的安排。基础研究、研究开发、产业化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之间做好配套。

3)从整体上加强科技计划的集成:

科技计划要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想。要点面结合,突出重点,加强集成。在抓好全省科技工作总体部署,全面促进全社会科技进步的同时,改革科技计划、科技资源管理体制,针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大问题,优选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科技工程,组织实施"科技创新百项工程",通过"科技创新百项工程"项目引导、工程示范,切实解决一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攻克一批对于我省经济社会科技中长期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战略性、前瞻性、关键性课题,增加科技储备;加强一批科技创新基础建设,为持续创新提供动力源泉和必要保障,为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同时,不断探索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科技计划和项目管理模式,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形成我省充满生机活力的科技创新整体形象。

2、优化资金配置

按照省委、省政府对科技工作的要求,以及各类资金的使用原则,有效合理地安排使用各类资金。自然科学基金主要用于支持应用性的基础研究;科技三项费用重点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中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支持农村和农业科技工作;科学事业费主要用于科研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和引导科研机构增强活力转换机制,促进科研机构的持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资金主要用于下游的工作。重点支持高新技术成果的开发和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农业现代化。

资金配置要与工作任务、计划职能相衔接,要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改革简单分钱、分物的模式。科技计划项目经费有合理投向。同类型计划与经费相对综合与集中。切实加强对计划管理中资金筹措、分配、安排、使用、核算等各个环节的监督和管理。

开拓资金来源渠道,在争取政府财政支持的同时,积极争取全社会对科技的支持;做好专项资金的保值、增值工作。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研究以资本为纽带,人力的资本化、知识的资本化。加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进行宏观调控引导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能力。

3、优化管理机制

科技计划的管理要从总体上实现三个转变:

1)管理方式的转变:从微观管理、直接管理、过程管理为主转变到以宏观管理、间接管理、目标管理为主;

2)管理组织形式的转变:从重视单项工作向多方面工作综合集成的方向转变,注重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管理的集成;

3)管理手段的转变:工作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为主,向依靠行政、经济、法律等综合手段转变。

加强科技计划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立科技决策咨询和科技计划评估、监督体系以及专家系统,形成有效的管理网络。

对于科技计划项目实行分类指导:

1)对围绕政府目标的项目,特别是对于重大科技项目,推行科技计划项目的投标、招标制度,竞争择优,使科技计划项目经费有合理投向。

2)对于中、上游的研究开发项目,要试行课题制,进行全成本核算。

3)对主要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以技术开发为主的项目,要实行科技评估评审制,客观、科学、独立地对科技计划、项目以及机构等进行评估和评审,要提高决策透明度,对于科技评审的组织、内容、过程等有明确的办法并认真实行。

科技计划的科学化管理要贯穿于科技计划管理的全过程。要加快科技计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充分利用金科网络中心和社会的有关力量,建立技术支撑和信息服务体系。从项目的申报、招标、评估、评审,到计划的编制、跟踪管理、成果及知识产权管理的全过程要逐步采用计算机和网络管理。科技计划管理信息系统要成为科技管理办公自动化的一个重点。

加强对承担评估、评审等中介机构的管理,建立中介机构评估筛选制度。

加强科技计划的统计工作,建立省级科技计划统计报告制度。建立各项科技计划管理的指标体系、统计调查制度和实施办法。及时收集科技计划执行中的信息数据,定期进行研究和分析,为科技发展的决策和宏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抓好三个环节

1、计划编制环节

计划编制环节主要包括几个阶段:任务项目申报项目初审计划协调计划审定计划综合计划编制。要注重计划编制环节的流程管理。

计划的编制要加强集成、协调配合。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

1)项目选择:要从经济科技发展和市场的需求任务、指南,接受申请并筛选项目、进行初审。包括:

任务:在对有关科技经济发展进行预测、研究分析总目标和对前期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科技计划编制工作总体设想,形成"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指南",向社会。

项目申报:对于围绕政府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大科技项目,可采取招标、投标的办法,招标通知,接受投标。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逐步采取网上申报及网络化管理。

在项目申报阶段,要对申报项目单位进行审查,要有专利、有能力、有成果。加查研究,对项目、专利、成果检索,认真核对申报项目内容的真实性。

项目初审:引入并建立规范的评估、评审、评标制度。科技项目的选择要以市场为导向,符合产业政策,由企业,或有企业的参与或承用。要研究分析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项目的贡献率和显示度。重点项目还应充分体现对省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引导和支持力度,以及对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带动作用。

强化重点科技项目的前期研究。重点科技项目的确定,均应有充分的前期准备,必须提供包括技术、经济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效益和市场分析、投资结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建议等,使重点科技项目的实施落到实处。

2)协调评议:主要按领域研究各计划和项目之间上、中、下游的衔接,实现横纵向的转换。综合计划处牵头与有关处室协调项目安排,汇总分析计划项目各领域和上下游所占比重、对行业的贡献及显示度。

3)计划审定:省科技厅厅长办公会议是科技项目立项的最终决策形式。主要审定各计划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及重大项目的安排。从原来的按计划研究的形式改为按农业、工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社会发展等领域或产业的形式进行。

4)计划编制:各职能处室要按照厅厅长办公会议的决定意见,对所负责的科技计划项目及经费安排进行整理、完善。由各职能处室与综合计划处、条件财务处会签后报厅领导审定签发。条件财务处送省财政厅会签。

厅综合计划处与厅办公室将"科技创新百项工程"相关材料整理,向全社会通报。

为保证科技计划的有效实施,在计划安排上要注重一条龙:如,对同一项目,可以从研究、开发、推广、产业化、市场一条龙部署,由各类计划安排。在计划衔接上要注重上中下游衔接:如对同一科技项目,可以从攻关、火炬、产业化等不同计划进行先后交接安排支持,各计划之间注意衔接、配合。在资金配置上注重多渠道支持:拨款、引导金融机构贷款,各类计划一起支持。

2、跟踪管理环节

计划编制完毕之后,进入跟踪管理环节:通知下达签定合同经费下达计划执行中期评估结题验收。

跟踪管理要目标管理。建立科技计划管理(处室)联系会议制度,加强计划项目进展情况统计;形成知识产权情况汇总、分析;项目经费监督使用。要及时向省委、省政府、省人大及全社会通报各类科技计划执行情况。抓好两个层次、两个方面。

两个层次是:第一是重点项目的跟踪,实行定期通报制。各类计划都应确立一批涉及面广、影响大、效益显著的重点项目,这类项目不但要任务落实、经费落实,而且要管理到位、服务到位,特别是要抓好经常性的信息跟踪,及时解决问题。各有关处室定期联合召开一次重点项目通报会,通报各重点项目进展情况,汇总后报厅领导。第二是所有计划项目的跟踪,实行年度报告制。要调动各部门,特别是各市科委的积极性,同时要与科技计划年度统计结合起来,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和计划总的执行情况,跟踪管理应是科技计划评估和资金配置以及计划滚动安排的重要依据。

两个方面是:第一是"计划内"的跟踪,了解和掌握各类计划支撑体系如机构、人员、经费、相关科技与经济信息等。第二是"计划外"的跟踪,要加强对计划执行相关环境的了解和研究,特别是要注重了解国内外相关情况。

3、效益评估环节

效益评估的重点:专利、成果、效益、奖励。

以提高获取自主知识产权能力、增强经济竞争力为导向,加强对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的管理,加大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为保障国家利益,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根据知识产权的有关规定,制定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管理办法(具体办法另行规定),以利于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技改项目总结第6篇

一、项目目标

月底以前,在16个镇(管理区)的37个村完成3000户三格式无害化厕所的建设任务,确保血吸虫病人群感染率1%以上的改厕项目村改厕(含一建三改)覆盖率达到95%以上。

二、基本原则

(一)项目任务优先集中安排在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1%以上的村。

(二)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三)以村为单位,集中连片,整村推进。

(四)提倡厕屋入室或建在农户院内,以改建为主,新建和改建相结合。

三、项目范围

按照项目实施基本原则,通过摸底调查并充分征求镇区政府和村委会意见,确定2012年农村卫生改厕项目涉及浮屠镇、枫林镇、兴国镇、三溪镇、陶港镇、排市镇、龙港镇、木港镇、洋港镇、大王镇、王英镇、黄颡口镇、半壁山管理区、荆头山管理区、率洲管理区、综合管理区等16个镇(管理区)的37个村(见附件1)。

四、项目实施办法

由项目村同建筑公司签订改厕施工合同,厕所建设过程必须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施工。每项目村实施项目初期,县改厕项目办将派员现场指导,建好合格样板后再按统一标准全面铺开。全村改厕项目完工后,由当地中心血防站(职工医院)及时报县改厕项目办验收。凡10月30日前改厕的地上、地下部分均按技术规范实施到位且全面完成改厕项目任务的村,县改厕项目办按每户500元标准一次性结算项目款。

五、项目进度安排

(一)4月:由县卫生改厕项目办组织县血防所和各镇(管理区)中心血防站专业人员,深入各镇(管理区)的村组摸底调查,广泛征求当地政府、村委会和群众意见,认真分析研究,统筹制订全县农村卫生改厕项目实施方案,设计绘制改厕施工图纸;

(二)5月:由县卫生改厕项目办组织启动卫生改厕技术培训和物资招标采购工作,同时利用宣传车、电视媒体、宣传画等方式,进行全方位的改厕宣传;

(三)5—10月:施工队到各项目区以村为单元全面进行施工,县项目办负责安排技术专班和驻点人员不定期到各地进行指导、检查和督导,确保改厕项目进度与质量,完工一个村就及时组织验收;

(四)11月:开展效果评估,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效果检测与评价,项目终期评估与总结。

六、项目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1、县政府成立阳新县农村卫生改厕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以下简称改厕项目办),同时成立技术指导小组,工作职责:一是领导小组工作职责。研究制定我县农村卫生改厕建设计划和管理办法,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有关问题,督导检查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二是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责。制定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技术方案,认真开展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定期通报项目建设质量和工作进度,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及问题,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相关工作任务。三是技术指导小组工作职责。负责按照本方案规定的项目目标和范围及施工设计图纸要求,做好项目的管理、监督和协调工作,负责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的技术监理,做好施工质量检查工作,确保项目管理到村,建立村级电子档案。同时,要督促搞好健康教育工作,宣传指导正确使用与维护无害化卫生厕所。对不符合建设标准或达不到杀虫灭卵无害化要求的,要责令施工单位返工,直到合格后才能验收并投入使用,确保项目进度和质量。

2、全面实行三级联包责任制。县四大家分管领导挂点到镇(管理区),负责督促各项目镇(管理区)政府按县改厕项目办统一安排,按时启动并保质保量完成改厕项目工作。县血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片到村,负责支持、督导所包项目村卫生改厕项目工作,保证项目进度和质量。县血防所专业人员包干整个驻点镇区所有改厕项目村的改厕工作,负责按本方案规定的项目范围和技术要求,做好项目监督协调工作,保证项目进度和效果。各镇(管理区)政府一把手为卫生改厕工作责任人,要按县政府三级联包责任制模式,将责任落实到相关人员。

(二)投入保障

县财政局及时将卫生改厕项目资金全额拨到县血防办,用于全县卫生改厕专项工作。县血防办按项目计划和招标合同支付招标产品工料费,项目村将按村委会施工合同,督促各施工队整村推进予以施工。实施完工一个村,县项目办就组织人员验收一个村,验收合格一个村,就由项目办通知结算一个村。确保专款专用,及时拨付。

(三)技术保障

县血防办和爱卫办联合成立改厕工作技术专班,各镇中心血防站长和农场职工医院血防工作负责人为镇(管理区)卫生改厕技术员,经培训后负责按照本方案规定的项目目标和范围及施工设计图纸要求,做好项目的管理、监督和协调工作,保证项目的进度和质量。一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款物发放一律实行“一支笔”审批,要有清楚详细的记录,到户物资应有领取人签名,土建工程有明细预算和决算。二是建立健全档案资料,严格做到档案资料“三位一体”,即原始登记表、电子档案、户厕编号牌各项内容要完全吻合,不能出现偏差,保证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每月28日要向县改厕项目办及时上报改厕项目进度表,项目完工验收要上报总结材料。三是各镇(管理区)卫生改厕技术员要承担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的技术监理,做好施工质量检查工作,确保项目管理到村,建立村级电子档案。同时,要搞好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宣传指导正确使用和管理无害化卫生厕所。对不符合建设标准或达不到杀菌灭卵无害化要求的,要责令施工单位返工,直到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四)物资保障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有关规定成立采购工作组,县改厕项目办负责组织全县改厕所需物资材料的招标采购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和项目任务,合理制定采购计划并及时将采购结果上报省改厕项目办。

(五)督导检查与验收总结

技改项目总结第7篇

关键词:技改工程 固定资产 会计核算

一、技术改造概念和特点

技术改造,是指在坚持科学技术进步的前提下,在企业现有的基础上,用先进的技术改造落后的技术,用先进的工业和装备代替落后的工艺和装备,以改变企业落后的生产技术全貌,实现以内涵为主的扩大再生产,从而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品更新换代,增加品种,节约能源,降低消耗,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改造的基本特征是扩大再生产,它是依托现有企业对原有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进行更新和改造,实质上是对现有资源进行重组和优化配置,因而具有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的特点。

二、北元集团技改工程核算的制度依据

北元集团技改工程的会计核算均以《企业会计准则》为指导,严格执行《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会计核算办法(试行)》、《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若干规定》制度进行账务处理。技改工程核算属于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涉及到拆除资产的清理,新增价值的归集、完工转资产等账务处理。

三、技改工程核算存在的题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波动,化工企业为了挖掘潜力,追求效益最大化,增强企业发展后劲,通常会对原有化工生产装置进行技术改造。

(一)技改工程材料、设备核算不准确

北元化工技改工程办理材料、设备出库时,领料人未备注技改工程项目名称,库管人员按照正常材料、设备办理出库手续,财务会计人员审核时无法确定是否属于技改领料,导致核算时记入到当期损益,不能够准确反映技改项目的投资额。

(二)技改项目工程结算报告出具不及时,财务核算投资额与实际工程投资额不一致

北元集团技改工程建筑、安装合同签订年度一份总合同,未明确项目名称,工程进度书只有工程量,也没有各项目进度,施工单位开具的发票也没有按照项目名称开具,导致财务不能够准确核算每一项目的投资额。

(三)母子公司不同的法人主体以母公司名称签订合同,存在税务风险

北元集团母公司、水泥子公司的技改工程统一由集团规划发展部负责,建安工程与母公司签订一份总年度合同。水泥公司技改工程发票、结算报告建设单位名称是母公司名称,与水泥公司名称不符。“营改增”后,建安工程发票名称与纳税人名称不一致,水泥公司无法抵扣进项税额,而母公司抵扣的进行税额与经济合同不符,造成税务风险。

(四)技改工程资本化与费用化核算相互混淆

北元集团技改工程资本化与费用化核算相互混淆。生产设备运行过程中,机器设备磨损、各组成部分耐用程度不同,导致固定资产局部损坏,属于生产维修,但是生产部门自行认定为技改工程。在办理报销、结算等业务流程时,经办人员按照技改工程的相关手续办理,导致财务在“在建工程-技改工程”中核算,资本化与费用化相互混淆。

四、技改工程核算存在问题对策

(一)加强财务核算监督职能

严格发挥会计人员监督职能,从单据的接收严格监管、把控。会计人员根据公司年度下达的技改工程投资计划,增加技改工程项目名称,并要求库管人员所有技改领用的材料、设备,必须备注技改工程名称,并且与年度计划名称一致。

(二)按照法人主体签订合同,避免税务风险

母公司与水泥子公司不同的法人主体,签订工程年度总合同时,将母公司与水泥公司分开签订,分开结算。施工单位开具给水泥公司的发票自行进行认证、抵扣。

(三)按照工程进度书核算技改工程投资额

年度总包工程结算报告出具推迟问题,建议规划发展部门按照月度施工量,上报工程进度,并明确项目名称。财务会计人员根据月度上报的工程进度书核算技工工程投资额,确保技改工程实际工程量与财务账面投资数保持一致。

(四)加强技改工程会计的技能培训

对技改工程会计人员的技术培训,首先对基本建设财务知识、政策、法规的培训;其次对工程立项审批等相关流程、业务的培训,只有全面了解工程流程与业务,才能对技改项目很好的把握;最后加强建设单位之间的财务交流,也是对技术培训的有力补充。

五、结束语

随着公司不断发展,设备运行磨损快,部分化工设备腐蚀性强,技改工程的会计核算业务量越来越大,在核算质量上对财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要从源头做好技改工程的核算,杜绝技改工程与生产维修混淆的事项。

参考文献:

技改项目总结第8篇

王作平所说的这个规划,系烟台市委、市政府于去年提出的“5510工程”,目前正处在综合调研及政策拟定阶段。从“十五”到“十一五”,再到“十二五”,10余年来,烟台市始终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强市”不动摇,特别是把“培强做大、集群发展”作为工业发展的核心命题,为此先后启动实施了“2358工程”、“3·50工程”、“8515工程”、“5510工程”,从而推动了烟台工业实现由大到强、由量到质的飞跃。在他看来,这期间烟台工业始终高举技术改造大旗,锲而不舍地坚持技术改造,在烟台工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层次的提升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数字烟台:工业实力与技改贡献

“技术改造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手段。由于具有技术新、投资省、工期短、见效快、效益好的突出特点,技术改造对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高于非技改投资。”

王作平向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2012年烟台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627亿元,同比增长16%。而与之相对应的是,2012年烟台市完成技改投资1050亿元,同比增长13%,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89%。技改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

“保工业就是保增长、保稳定、保就业,大力实施技术改造对推动烟台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王作平在接受采访时说。据统计资料显示,仅“十一五”以来(截至2012年),烟台市就累计完成技术改造投资5713.6亿元,并连续7年保持全省首位。今年一季度,烟台市技术改造投资完成250.4亿元,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76.1%。技术改造,使烟台一批工业企业实现了转型升级,增强了创新能力,提高了综合竞争实力,在未来激烈的产业竞争中抢占先机。

可以说,技术改造已经成为烟台市推动工业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抢抓机遇:谋划思路和产业引领

烟台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端产业聚集区”两个国家战略、“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一个省级战略的综合叠加区域,这是在国内主要地级市中十分少见的,同时也为烟台工业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跨越新发展提供了既宝贵又难得的历史机遇。烟台市审时度势、抢抓机遇、超前谋划,提出了事关烟台工业长远发展的产业发展思路、企业发展思路和区域发展思路,从战略层面指明了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烟台工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方向,从而为深化技术改造提供了方向引领。

这期间,烟台市坚持每年编制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导向计划,并先后研究制定《关于加快全市工业调整振兴的实施意见》,编制完成“汽车、电子信息、黄金、船舶、轻工食品、纺织、装备制造、化工和医药”等八个行业调整振兴规划,制定出《关于延伸十大产业链条推动工业优化升级的实施意见》,出台了《烟台市“十二五”制造业发展规划》,提出了鼓励类产业发展指导目录,为企业选择技术改造项目提供参考。“十二五”开局之年,烟台市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即五大支柱产业(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现代化工、黄金)、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十大产品集群(汽车、手机、电脑、船舶、黄金、聚氨酯、新型铝材、核电、葡萄酒、特种化纤)。

“十二五”开局之年,烟台市即启动实施了以“培强做大8大领域领军企业、50户重点企业、100户成长性企业方阵,加快发展5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要内容的“8515工程”。重点扶持的企业范围也由“十一五“期间“3·50工程”的50户企业扩展到了170户企业,而正在研究的“5510工程”扶持企业的数量也将进一步扩容,烟台工业将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为进一步优化市区功能布局,特别是推动工业产业布局调整,烟台市委、市政府启动实施了市中心城区工业企业退城进园工程。目前万华集团、张裕集团、冰轮集团、三环锁业集团、啤酒集团、鹏辉铜业公司等9户纳入范围的工业企业正按照各自规划稳步向前推进,将来这必然会对烟台工业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此外,烟台市注重发挥园区对项目的承载作用和聚集效应,不断加快工业特色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促进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资源汇集。目前烟台市绝大部分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落户在园区,4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在园区,80%以上的重点技改项目实施在园区。

由此,企业技术改造投资不断向传统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节能降耗等烟台工业结构调整的关键领域集聚,占到全市技术改造投资的95%以上,极大促进了工业转方式、调结构。2012年烟台市传统优势产业实现主营业收入8761.4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4936.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达到69.4%和39.1%。

培强做大:骨干培育与技术进步相互促进

“培强做大”是烟台市抓工业企业一直坚持的重要理念。“抓企业技术改造就是抓发展后劲,通过技术改造,一批骨干企业增产增效,发展壮大,效益大大提升。同时,企业综合实力的增强,有能力投入,又能促进技术改造。”王作平告诉记者,近些年,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加上一系列政策的扶持,外部环境的优化,烟台工业企业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迎来了快速发展与膨胀壮大的黄金期,创新能力、抵御风险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力都显著增强。有资料显示,2012年仅“8515工程”170家企业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就占到烟台市规模以上工业的50%以上;烟台市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136家,其中过百亿元的工业企业16家。而这两个数字在2005年只有47家和1家。

在烟台,企业技术改造的特点突出、成色十足。例如大手笔实施产业链技改的南山集团,先后累计投入300多亿元,打造了高水平纺织服饰产业链和世界上最完整的铝产业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因为南山集团决策者们早就意识到“无论做哪一个产业,只有上了产业链上所有项目,在本企业内实现上游为下游提供原料,才能实现最大程度地集约化生产、最大程度地节约成本。”目前南山集团投资20亿元、占地200亩的150MN正反向挤压生产线项目已进入正向功能试生产阶段,并有望在在今年年底前实现正反向挤压达产,年可“挤压”大型工业型材3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依托有效的“产业链”经营策略,去年南山集团实现产值596亿元,纳税33.4亿元,纳税额居烟台市第一。又比如依托自主创新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产业化的万华集团,经过艰难科技攻关,成功研制开发异氰酸酯(MDI)制造技术,成为全球范围内自主掌握MDI制造技术知识产权的五家公司之一,使中国成为继德、英、美、日之后,第五个拥有MDI制造技术的国家。2009年万华“年产20万吨大规模MDI生产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万华全球产能规模达到130万吨/年,位居全球第一。再比如走产品化技改路线的冰轮集团,10多年来每年技改投资均在1亿元以上,先后完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无氟螺杆制冷压缩机、果蔬保鲜设备、内燃机新型密封垫片生产线、新型高效螺杆制冷压缩机等20余项技术改造项目,扩大了产品种类,提升了产品质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已发展成为国内制冷空调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

可以看出,烟台工业“培强做大”理念的内涵不仅仅只包含着企业自身规模的膨胀壮大,而且还内藏着提高创新能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技术改造的成效既体现在企业创新能力因技术改造而大幅提升上,又体现在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推动企业节能降耗上。”王作平介绍说。据了解,到2012年烟台市已建成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14家,其中部级16家、省级64家。省行业技术中心8家、工业设计中心7家。目前汽车、机械、电子、黄金、船舶、化工、食品、医药、纺织等行业主要企业的工艺技术装备水平达到了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泰和新材的芳纶纤维、玲珑的轿车子午胎、丛林的动车组车体铝型材、龙泵高科柴油机欧Ⅲ泵欧Ⅳ泵等一批科技创新成果通过技术改造形成了产业化。通过技术改造,加快淘汰一批高耗能、高污染生产工艺和生产装备,积极运用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节能技术与装备,有力地促进了节能降耗,推动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烟台市万元GDP能耗由2005年的1.42吨标准煤下降到2011年的0.69吨标准煤,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降低6.6%。烟台成为全省连续七年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节能目标任务的市。

政策激励:按技改项目生产性设备有效投资给予贴息补助

王作平向我们介绍说,“‘十五’以来,针对烟台工业所实施的每一个重大战略工程,市政府都研究出台了实施意见,市有关部门主要围绕技改项目补助、优秀企业经营者奖励、提高创新能力、实施名牌战略、推动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金融支持等方面制定配套政策文件,政策扶持的范围和力度也不断加强。同时,市里引导鼓励各县(市、区)制定配套政策,放大市级财政资金使用效应,推动企业加大技改投入、提升装备水平、提高综合竞争力,促进工业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

据了解,目前烟台市正在深入实施的“8515”工程,其核心政策内容就是对于“8515工程”企业实施的单个技术改造项目,按照项目生产性设备有效投资给予贴息补助,而那些符合条件的项目最高可以获得1000万元的资金补助。同时,烟台绝大部分的县(市、区)也制定了相关配套政策,这无疑对实施技术改造的企业来说具有高度的吸引力。此举系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调动起各县(市、区)和企业抓技改的积极性,极大促进了装备更新换代、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

事实证明,该项政策取得了显著积极的成效。据有关资料显示,这项政策实施的第一年,列入全市扶持计划的项目累计获得的补助资金就超过4000万元,带动实现的投资达到60亿元(其中设备投资38亿元),拉动近140倍。例如烟台泰和新材集团有限公司的“舒适氨纶纤维工程项目”利用获得的831万元补助资金,就带动实现了近3.5亿元的投资。预计今年该项政策扶持资金将超过5000万元。

项目带动:抓住技术改造的“牛鼻子”

“工业企业的培强做大、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项目的带动和支撑。特别是组织实施重点项目是抓好技术改造工作的关键所在。”据了解,烟台市连续多年组织开展“项目推进年”、“项目开工月”、“项目观摩会”等活动,每年筛选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带动力强的重大工业技改项目进行集中开工、开展重点观摩,形成了市县联动、部门协调、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既为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又为烟台长远发展积蓄了强大后劲。

烟台市着力突出“财政资金扶持项目、过亿元项目、重大产业项目”三个重点,强化调度督导和协调服务,帮助解决重难点问题,推动项目加快实施。一是解决项目建设用地供应紧张问题。通过向上争取土地指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点供”等方式,保障重点技改项目用地需求;二是解决项目资金短缺问题。搭建银企合作平台,连续四年召开银企合作推进会,集中向金融部门推介项目,争取信贷资金支持。加大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大力推动建设信用担保机构,为广大中小工业企业提供担保贷款。加快企业规范的股份制改造,推进企业上市融资;三是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力争项目入选国家、省计划盘子,获得资金扶持;四是解决技改投资环境问题。加大诚信宣传,树立诚信观念,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氛围。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格落实取消和降低收费的各项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对重点技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简化手续,提高效率,给予倾斜支持。据有关资料,“十一五”期间烟台市累计竣工投产的过亿元技改项目达到176个,总投资685亿元,年均新增销售收入2070亿元、利税235亿元。而去年全市过亿元项目竣工投产就达到60个,年新增销售收入340亿元、利税55亿元。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