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个人反思发言材料

个人反思发言材料赏析八篇

时间:2022-05-24 02:05:48

个人反思发言材料

个人反思发言材料第1篇

一、加强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获取和解读信息,是指全面、准确地理解试题所呈现的图(表)文内容、格式以及测试意图。它反映了当代考试命题的特点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历史学科又是信息资源丰富的学科,它贯通古今,门类繁多,综合性很强,因此,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成为基本的考核目标。现今的高中历史教材每章节都有一定数量的“原始材料”。教学中要充分引用与教材重点相关的史料,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讲洋务运动的目的时,可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洋务运动”(《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中的一段资料:“曾国藩说:‘今日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即洋务派创办洋务运动对内可以镇压农民起义,对外可以一定程度上抵御外侮,从而使学生更深刻、更全面认识洋务运动的目的。另外,教材中的图表等也要加以充分利用。通过指导学生接触和阅读史料,既加深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运用史料论证问题、说明问题的能力。教师只要从高一认真抓起,到高三时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必将得到较大的提高。

二、指导学生利用史料进行自我训练

因受课时限制,对于高一、二年级学生,教师只能指导其主要利用教材史料,到了高三就应集中训练。由教师向学生提供各种史料并教会学生自主拟题,指导他们遵循高考能力考查的原则即科学性、思想性、适度性,力求使材料解析题所考查的能力要求得到体现,避免填空式的设问。如世界史的一段史料:“恩格斯说:‘要是反对拿破仑的战争确实是争取自由、反对暴政的战争,那么结果就应该是所有被拿破仑征服了的国家在拿破仑之后,都宣布平等原则,享受到平等原则带来的幸福。但是事实恰恰相反。’恩格斯又说:‘反对拿破仑的普遍战争,是各民族遭拿破仑践踏的民族意识的反映。’”有人引用恩格斯的前段话认为反对拿破仑的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有人引用恩格斯的后段话认为反对拿破仑的战争是正义的战争;还有人根据这两段话认为恩格斯对反对拿破仑战争的看法发生了变化。依据材料,指导学生设问:(1)恩格斯这两段话中所指的“反对拿破仑战争”有何不同?(2)如何辩证地认识拿破仑所发动的对外战争?(3)就这个讨论谈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领袖人物的有关结论?应当怎样研究历史?即针对材料设问,答案必须通过对材料的具体解析才能得到。这正是目前高考中材料解析题的生命力之所在。通过指导学生自主拟题进行训练,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和探究能力,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重视学生的强化训练和及时讲评

历史材料,往往都有较丰富的内涵,我们既可从这个角度解析,亦可从另一角度解析。特别是目前的高考,在逐渐加大对学生深层次思维能力的考查。高三历史教学习惯于采用三轮复习法,在第一、二轮复习时,可通过强化对材料解析题的训练,使学生在探寻新奇知识的情况下,提高历史学科的学习能力。每次训练时教师要精选一定数量的材料解析题,要求学生动脑动手。同时,教师认真批改,及时发现学生解题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属于普遍性的问题课上讲评,个别问题课下指导,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这样,既可以有效改变文科学生普遍存在的眼高手低的不良状况,使学生在能力发展上找到新目标,刺激求知欲,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学生的潜能,又可以通过材料解析题考查和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如分析综合能力,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评价历史事件、人物、观点及文字表达能力等。

四、提高学生的应试策略和解题能力

试卷不是答给自己看的,而是给评卷人阅评的。高考中要夺取高分,就必须给评卷人留下好印象,书写应当规范。概括起来,高分的卷面特点是:卷面规范,即字体工整、书写规范、讲究格式、卷面整洁;表达规范,即叙述有条理、语言精炼、语句通顺、运用历史学科语言;内容规范,即合乎逻辑、要点完整、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要想达到以上要求,我认为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步是认真审读设问。设问的实质就是解析材料确定的方向,做到紧扣题意,有问有答。一般历史设问包括以下几点。①信息来源或者答案出处,表述为:依据材料;依据所学知识;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②答案要求,如分析、概括、列举、说明、比较等。③核心词(求答项),如原因、影响、特点、措施等。④限定语,如时间、地点、答题范围、答题角度等。⑤题目分值,一个2分的求答项,不可能需要回答很多。学生在平时考试当中,容易忽略的是①和④的审题要求,即容易忽视对答案来源的判定和对限定词的审读与思考。

第二步是仔细阅读材料。近年来历史高考题注重“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的创设和运用,特别是在卷面中呈现大量的材料,因此在做题过程中教师应当规范学生阅读材料的程序。首先读引言。阅读引言可以使学生快速明确命题意图和题目考查内容,阅读引言就如同找到一把解题的钥匙,有利于学生揣摩命题意图,形成正确的答题思路。其次读正文。这是读题的核心任务,阅读的过程当中要动笔圈划关键词、句,最大限度地提取材料信息。对有些材料要根据当中的“。”“……”“;”或根据材料内容划分材料层次,并简单概括材料各层次的中心。再次读出处。材料出处作为材料的组成部分,往往暗含历史信息,根据对材料出处的判断,把它和教材的相关内容建立起相应的联系。

个人反思发言材料第2篇

关键词:拓展;艺术语言;时代性

中图分类号:J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0-0021-02

语言――是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种工具,也是表达思想的一种符号,当语言的实质功能被扩大了,语言就成了传达人们思想的一种代名词。在绘画的语言中,“美术家创造美术形象并通过它来传达一定的社会意识和审美理想,需要运用各种合适的造型艺术表现手段和手法来完成。在这种交流美的信息的方式中,这些手段和手法起着与语言作为理论思维的符号系统相近似的作用。”艺术都有自己的语言,每一种艺术都有不同于其它艺术语言的语言,每一个成功的油画艺术家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油画艺术语言。“绘画语言是艺术家为了再现客体来外化自己的感受,而采用的属于艺术家个体的具有特殊符号的私人词汇,是人们感受艺术美的直接对象,是艺术品首先诉诸于欣赏者的感官的,是艺术形象创作所离不开的物质表达手段的客观化、对象化。是在物质的、感性的外壳中蕴藏着的意识的、精神的内涵。”艺术家是艺术创作的实践者、缔造者,是通过绘画语言这种表达方式来实现相互之间交互作用的,如果说题材的选择达到与观者心灵上的共鸣,那么,绘画语言则是与观者在视觉上的共鸣。艺术家呈现在作品中的个性化语言,是来自地域、民族、文化、心理状态以及所处时代等多种因素和环境。

油画发展到现在,经历了各个时期的探索与创新,经过不同艺术理念的洗礼,吸纳了各个时期油画语言表现的形式、方法和手段。油画艺术突破了传统的模式,拓宽了艺术创作的途径,增加了视觉审美表现形式,艺术语言的探索与研究是无止尽的。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审美观念在不同时期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审美观念的变化,就会影响到油画语言发展的方向,就会影响到油画语言表现材料的发展。

一、材料语言的拓展

材料作为与造型和色彩同样并重的绘画要素,在画面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材料在艺术作品中,其材料的多样特征丰富和加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材料与绘画语言、绘画风格的关系十分密切,绘画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绘画艺术语言的存在形式,不同的材料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也会产生出绘画的不同的可能性。

材料的运用是绘画语言最基本的因素,新的油画材料的介入,改变了过去油画单一的现状,促进和丰富了油画的表现语言,同时也丰富了绘画的形态。观念和材料的更新,促使油画家寻求新的表现空间、视觉效果和精神寄托,对当代新的绘画材料和媒介做大胆的尝试与探索,材质的拓展在艺术样式上建立了新的领域,材料语言得到充分的重视。随着现代艺术综合材料的多样发展,材料艺术语言有了宽广的领域,突破了传统绘画语言的固有框架,把绘画空间和结构表现的概念向前又推了一大步,材料已经成为与造型、色彩同等重要的绘画要素,是新时期油画艺术语言的选择,是艺术家丰富艺术表现力的选择。

油画材料作为载体在油画中只是扮演着间接的艺术角色,这是材料在传统油画中的位置。由于科技工业在上世纪20年代的迅猛发展,影响和提高了艺术家对材料艺术的关注,艺术家在长期的创作中逐渐认识到了材料本身的审美价值和内在的精神含义,把材料提升到了艺术语言的重要地位,成为人们关注的直接思考与对话的重要形式,实现了物质材料自身的审美价值,把艺术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从材料方面来说,传统油画发展到现代艺术,是“间接表达”向“直接表现”的转化,艺术材料自身的发展推动着画家艺术观念和创作技术的发展。过去画家使用的绘画材料原始简单而又贫乏,只能运用高超的画技获得丰富的效果,实现自己对艺术追求,绘画技术备受关注,成为绘画艺术的基石。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艺术材料市场也逐步发展起来,艺术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选择使用丰富的现成的艺术材料,给画面带来即丰富又完美的视觉效果。

“材料的使用作为强化作品本身力度有效手段的画家” 石冲,石冲最初的作品也遵循传统油画的画法,使用颜料、调色油。早期的油画作品如《预言家》还是比较写实的,随后的油画作品《肖像》,人物形象被简化,变成一种符号形式,画面局部的油画颜料开始厚重,肌理效果突出,超越了纯写实。作品中使用了布、石膏等材料以增强体积,产生了触摸感,降低了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边线和表层有凹凸感,混合材料的使用使作品有了浮雕感,工艺制作的综合因素形成了与传统绘画不同的视觉效果。

突破传统绘画的工具和材料,根据绘画的需要综合使用物质材料已成为绘画形式语言变革的重要内容。我国许多艺术家受现代西方审美意识的影响,越来越重视画面形式语言的表现和探索。材料在绘画中的运用,增强了画面形式的表现效果,是画面材料表现的一种诱发剂,也是活跃思维的一种推动力,对绘画材料领域的拓展,将对绘画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二、色彩语言的丰富

色彩是绘画艺术重要的物质材料,是绘画语言的表现形式,是艺术语言构成的主要要素之一,更是作品独特思想和造型艺术的重要手段,色彩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正在逐渐摆脱对素描的依附,独立展现艺术家对客观世界和艺术精神的追求,色彩已成为艺术家独特思想、情感以及探索形式美感的手段,被赋予了特殊的审美意义。在美术史上,各个时代都有闪烁着的色彩巨匠,可以清楚的看到画家在寻求色彩表现力方面所经过的艰辛而卓绝的探索历程。色彩发展到今天,艺术家对色彩的认识也愈加科学,范围更为广泛,色彩已当作艺术表达的工具和手段,如何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油画艺术的表现力及特点,但又不能简单地模仿和照搬大师的经验,是当代油画艺术家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面临的现实。

艺术是在相互的差别当中得以生存和被承认的。“每个画家都有自己的色彩个性,越是大师个性越强,”在当代,研究和探索色彩语言的画家有很多,他们在自己的艺术道路上对色彩进行了必要的探索,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风格。许多画家在自己的作品中都不同程度的加入了主观、象征、表现等色彩因素,改变了油画中传统的色彩表达方式,有的汲取了表现主义色彩的表达手法;有的则创作了适用于自己的色彩样式;还有的画家则从中国画或民间美术中吸收色彩的营养,找到适合油画的切入点。艺术家们在吸收一种色彩精神或具有一种审美追求的艺术作品。

《一车东北老乡》是画家周卫的作品,作品中周卫以大面积的玫瑰红和翠绿作基调,不受自然光的局限,在大红、大绿和大黄、大紫中进行色彩并置,色块、触笔交叉转换,绘画空间看起来似乎是前进与后退的错视,周卫作品中的色彩永远的反叛自然,走向某种艺术色彩,这样的表现创造如此的感觉惶恐,深刻地影响着他的艺术个性和风格,作品画面中的运动和张力,语言的夸张和凝练,也体现出他对表现主义的一种感悟。

色彩的表现、再现、象征、装饰、融化等知觉反应,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色彩组织和创造。这种视知觉的色彩,才是丰富、多样、和谐、生动的。

三、造型语言的多变

在绘画中,造型语言可能是我们首当其冲要考虑的问题,要处理和解决好造型语言,需要艺术家从复杂的自然形态中选取元素将之转化为某一种艺术形态,在对自然原型提炼的过程中,艺术家要对形体有独到的认识和理解,这样在创作中才能形成个性化的艺术形象。

这里我们以写实造型语言为例,谈谈其造型语言的多变。在写实基础上适当变形和夸张,这是一些写实作品的造型手法,在写实与变形之间可供选择的空间范围较大,有把自然形简化为几何造型,有做平面化处理的造型理想化,有对物象进行变色处理的,不管色彩和光影的存在,有的通过夸张或变形特意强调某一部分形体语言等等。变形是一种特殊美的追求,一些扭曲的形象,也许才能真正表达出给人以狂野、古朴、神秘的新感受也可能是画家真情的流露,也许比一般的写实造型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要求和审美理想。

南京画家毛焰,以画肖像画为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大多通过上身大下身小的畸形来塑造,“圆规式”造型风格刻意突破常态,松动空灵的笔调加以夸张性的强调,在形体的塑造上,毛焰十分重视形态的衔接关系,对画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不会刻意去追求。这种独特的形式效果,是毛焰绘画样式风格化的主要支撑。画家陶醉在这种让他心旷神怡的颖异视觉效果的制造中,批评家李小山对毛焰的作品这样分析:“这里,画面上出现的东西并不重要,他面对的对象说到底不是实在的存在,的确是他心里的幻想是所谓的心中之物,至多利用不同的形象完成不同的画面而已,精神的实质是完全一样的。”

画家宫立龙,作品摆脱了纯写实的细腻造型,显得非常简约,注重强调画面的整体效果,技法运用灵活,画面结构不固定,光影效果与平面化的因素相结合,画中充满了造型的对比、色彩的对比。他说:“西方的油画从雕塑中受启发,从形象上来说,更具有立体感,中国的艺术更关注平面化,如剪纸、皮影、木版年画,西方人脸上更多的是块面,东方人的脸上更多的是线条,这在东西方雕塑中也能见出。”宫立龙在造型观念上以写实艺术为基点,发展写实油画的单纯和概括方面,对形的简化和几何化以及整一化的处理,无不反映了画家的艺术修养。他在一些作品的创作中借鉴了秦汉时期雕塑的一些特点,画面(人物形象)表现出一种博大和厚重的效果。把秦汉雕刻整体性的形式力量融入到了古典油画的传统技法中,这对写实绘画的造型无疑是一种成功的突破与融合。

写实绘画中,朝戈的艺术也是符合我们探讨的写实艺术。作品中素描的重视,对朝戈的油画创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总是把人物画的很结实,结构很清晰,地域人物的不同,这种艺术个性便强烈地从作品中呈现出来,个性鲜明,风格 “怪异”。朝戈非常重视素描稿的过程,每一稿都是画家对形式语言的再三思考与编排,使创作更具表现力。

四、结语

油画表现语言不管多么丰富和变幻莫测,都离不开材料语言、色彩语言和造型语言这三个基本语言,这三大语言有着各自不同的价值和作用,相互交替、转换。分析油画艺术的整个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材料语言、色彩语言和造型语言在不同时期成为主导艺术流派和艺术作品风格式样的第一艺术语言。由于二十世纪现代绘画兴起,给传统的绘画表现形式以强大的冲击,油画在艺术概念、表现内容和个性探索等方面对新材料工具的运用有了很大的发展与变化,油画表现形式已经很难有一种固定的程式和风格,很多画家打破传统寻求新的表现语言,油画语言开始进入新的探索与变革时代。

参考文献

[1]黄明.质疑“美术语言没有独立的意义”?[J].中国美术教育,2000年,(5).

[2]水中天.历史画与绘画中的历史[N].中国文化报,2008年9月11日.

个人反思发言材料第3篇

“求异思维”是对同一材料,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结构方式、不同的关联出发,分析出不同结论的思维方式。对中学生来说,“求异思维”在写作中的实际运用,主要表现为扩散性、独特性和逆向性等三种基本特征:

一、“扩散性”是促使中学生写作出现突破,超越常规思路,走向“创新”的一条捷径

“扩散性”是指“求异思维”的过程并非直线的、逻辑的,而是常常伴随着移植再现、对比联想、相似类比等一系列复杂的扩散思维活动过程。“扩散性”运用于写作中就是对同一问题、同一题目、同一材料和同一体裁的不同认识,既可以无拘无束地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和分析,又能够克服“雷同化”、“模式化”,从而达到“不异而异,同而不同”的写作目的。中学生写作的素材主要来源于他们自己的生活,这种生活表面上看是“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的单向模式,其实并非如此,中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情感意志、兴趣爱好、表达能力等,因而他们对来源于生活的命题,或材料的取舍也会各有千秋。

在具体写作时,中学生可以利用“扩散性”,把不同的生活素材沟通起来,也可以把不同的生活感受结合起来,突破过去的习惯思路,按照新的要求去倾诉、去表达,从而达到比较好的写作效果。比如,可以借鉴作家肖复兴运用移植再现的方法。肖复兴常常把他母亲生前的照片和衣服放在他的工作室里,是想在他写作的时候,借以激起他的灵感,让作品里所描绘的母亲形象,以及所叙述的故事,更加贴近生活真实。又比如,朱自清《背影》中写父亲多年前在浦口东站送他乘火车北上念书的那段情景,全文只有一千多字,集中还原了父亲送行时的背影。作者联想到家庭困顿、屡遭变故,在外飘零的父亲苍老而颓丧。文章的精妙之处,就在于给读者留下了父亲为儿子买橘子,两次穿过铁路、攀爬月台慢镜头式的背影再现。借鉴作家的成功经验,巧妙地运用移植再现,中学生自己的作文,也会出现让人难忘的片段。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求异思维”的“扩散性”是促使作者触发灵感的捷径,通过扩散所获得的信息材料,无论是外在机遇,还是内在机遇,都包含着没有意识到的事物的某种本质联系。中学生在平时就要自觉地运用“求异思维”的“扩散性”激发规律,有效地利用各种反常的信息和反常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突破常规思路,开辟新的写作领域,从而达到艺术构思和艺术表达的效果。

二、“独创性”强化着中学生文章写作的不可重复性

如果说,“扩散性”是就求异思维的广度而言的,那么“独创性”一定是就求异思维的深度而言的。中学生写作过程中求异思维的独创性,是指中学生特殊的个体精神劳动而言。一个人的“想”决不能用另一个人“想”来代替。此外,求异思维的目的就是写出与众不同的感受与思想。这种感受与思想只有是新颖鲜活的、前无古人的,才称得起是成功的求异思维。千人千般思,万人万般情,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文化熏陶以及特殊感受,受其影响,其选择材料,探讨问题的思路也会千差万别。

三、 “逆向性”驾驭着中学生的写作灵感,使之跨越时空,“反常”或“出格”,从而给写作带来生机与希望

“逆向思维”也叫“反向思维”。中学生的写作所面对的许多材料都可以一分为二,如果能按照逆向思维的方法,把同样起作用、同样正确,但彼此又完全对立的概念、观点、思想统一起来,就能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实际上,大多数中学生在认识一个问题,或一个材料时,总是习惯地认识或肯定材料的此一面,而忽视彼一面,因此,在写作时如果能自觉地运用逆向思维,从“彼”一面去思考问题,往往就会有新颖独创的发现。所谓的从“彼”一面去思考,就是对一些司空见惯的观点,“反过来想一想”,人褒我贬,人扬我抑;或人贬我褒,人抑我扬;或人从正面入手,我从反面落笔;人就此处展开,我就彼处切入,这样就会独辟蹊径,标新立异。举凡名人名言、警句成语,其中都蕴涵着一定的哲理或警策性,流传日久,人们就习以为常,往往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即对某种观点产生一种“从来如此”的看法,而实际上,不少名言警句是就其一点或一个角度而言的。中学生在思考或行文时,完全可以“反过来想一想”,不妨反其道而写之。比如“东施效颦”这个故事,在我国民间已经流传日久,人们历来对东施有所非议,认为她不知道美在何处,盲目模仿,把糟粕当精华,这种认识固然不错。但调换一下角度,“东施效颦”也未尝不可。东施之所以效颦,是因为追求美,出发点是好的,现在社会正是需要这种力排众议,勇于追求的精神。当然,方法不当会影响效果。照此,“班门弄斧”的人也应该鼓励一下,人们总是嘲笑他们不自量力,卖弄拙技,狂妄自大。但换一个角度,“班门弄斧”也值得肯定。这种不迷信不崇拜、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只有具备这种精神,社会才会有创造,才能在不断开拓中前进。倘若一味拜倒在权威的脚下,屈原以后便再无诗人了。只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就予以肯定,以鼓励这种“反常”或“出格”,唯其如此,方有好文章出现。

中学生应该相信,逆向思维确实是一把钥匙,能为自觉写作者开启思辨的大门,通过这扇门,可以看到茫茫宇宙,皇皇万物,都包涵着亦此亦彼的矛盾对立面,而在特定情景中,你或着眼于“此”,或着眼于“彼”,都可以让你往来无碍,言之成理。想一想,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蚕有“无私”的一面,所谓“春蚕到死丝方尽”,也有“自私”的一面,所谓“作茧自缚”。可见,大量的现实生活为中学生的写作提供了逆向思维训练的契机,抓住这一点,就抓住了写作的根本。

个人反思发言材料第4篇

一、“一流之善能识一流之才”——提高考察者自身素质是前提

写好干部鉴定材料,不仅是写作技巧问题,更是干部考察工作者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的综合反映。这就要求干部考察工作者应该:

首先,政治品质过硬,用人观念“正”。干部考察工作者的用人观念和价值取向,会自觉地融入到干部鉴定材料中去。干部考察工作者应坚持“三要”:一要全面地看人。对干部的德才情况作全面了解,正确地看待干部的优缺点,坚持看本质,看主流。二要历史地看人。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干部的思想、认识,都不可避免地打上所处时代的烙印,要对干部的成长经历、所处的社会环境作全面的了解。三要发展地看人。干部的思想觉悟、能力水平,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会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发生变化,应善于预见干部的发展方向,发现各种“潜人才”。对历史上表现一般甚至犯过错误的干部,也要注重考察他们的现实表现和发展变化,不能固守成见。

其次,综合知识广博,业务素质“棒”。广博的综合知识包括“三个掌握”:一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知识。只有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打牢理论功底,才能坚持正确的方向,才能在考察中不断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要掌握经济、文化、法律、领导科学等方面的知识。特别要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三要掌握和精通干部考察工作业务。要熟悉干部队伍的方针等具体的工作路线、方针、政策,懂得干部工作专业知识。

第三,智能结构俱佳,办事能力“强”。要想准确抓住干部的特点,必须具备良好的智能结构。一是敏锐的观察能力。即在考察过程中,善于及时发现一般人不易发现或容易忽略的问题和细节。二是良好的沟通能力。考察工作需要精心筹划,严密组织,沟通协调各种关系,获取各方面的材料。三是严谨的思维能力。在考察识别干部时,要善于从调查了解的大量材料中,看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本质上识别干部。四是较强的表达能力。包括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在干部考察中,考核工作者要能用最精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才会写出较高质量的考核材料。

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收集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是基础

所谓“厚积而薄发”,收集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是写好鉴定材料的基础。必须做到“三要”:

首先,范围要“广”。要提高群众的参与程度,使考察的面铺得更宽广一些。既要听取班子主要负责人的意见,也要听取班子其他成员的意见;既要征求被考察对象上级的意见,也要征求其同级和下级的意见;既要听正面意见,也要听反面意见;既在现单位了解,又要在其曾经工作过的单位了解;既要看本人的述职报告,也要看干部测评数据、审计报告以及其他结论性材料;既要掌握考察记录中典型、确凿的事例,也要分析难以定论的访谈记录;既靠阶段性考察了解,也要靠平时考核掌握情况。

其次,方法要“巧”。一是“会看”。就是善于发现,要从感受到信息中,准确地发掘事物的本质,发现干部思想认识的变化以及性格、感情、兴趣等心理变化,因主客观因素带来的微妙变化。二是“会问”。就是在有限的干部测评和座谈中,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可以从简单明了的事情问起,由浅入深、由窄到宽、由易到难,使谈话内容呈现层次性和阶段性,以便于准确把握干部素质,判定干部潜能。要注意对初步掌握的问题与材料进行重点核实,如在民主测评中,集中反映被考察者某一方面特别好或特别差,在谈话中就可以重点座谈核实这方面的情况。询问也可以就某些问题,征求对方意见,商讨解决办法。要善于通过多种角度的谈话,自由、灵活、亲切自然地得到有价值的材料。

再次,内容要“深”。一是内容渗透深而又全。凡是考察过程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只要是倾向性、苗头性和重要的,就要反映在材料中,不可遗漏,对一时拿不准、搞不清而内容又很重要的,客观地向上级汇报,但不要当成确凿的事实写入鉴定材料中。二是内容表述深而又准。不因一时一事贸然下结论,坚决反对以个人的亲疏好恶来评判干部的庸俗、非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作风。要准确把握干部实绩,成绩要找全、找实,不随意扩大或缩小,不把他人的成绩、集体的成绩写在某个人的功劳簿上。干部缺点要找准,不轻易使用“急躁”、“骄傲”等词语,不使用“学**不深入”、“调研不够”等无关痛痒的话,不使用客观原因造成的缺点,或把未经证实“据说”的情况写进鉴定材料中。

三、“淘尽黄沙始见金”——合理运用素材是关键

在干部考察中得到的大量第一手材料是繁芜庞杂的,是对干部表现的感性认识,要运用这些素材写出高质量的干部鉴定材料,必须对它们辨真伪、分主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使之上升为反映干部本质的理性认识。

一要分类归纳。如数学中合并同类项一样,在对大量材料进行统计时,把属于同类问题的材料归为一类,或者在材料上打上标记,或者把同类材料临时装订在一起。根据鉴定材料结构的要求,按其关系分出顺序。比如思想作风方面的,组织能力方面的,团结同志方面的,理论水平方面的,文字表达能力方面的,主要缺点方面的,等等。

二要科学对比。将干部往年的鉴定材料进行对比,看一看在哪一方面有提高,在哪一方面有改变,这样就便于全面、准确、历史地评价干部。经过这样分类、排队、对比,被考察者的大致状况已经“烂熟于心”,为下一步一气呵成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要个性提炼。注意突出“两个特点”,即干部个性特点和岗位特点。前者要着重反映干部个人气质上的独特之处,工作上的独创之处,能力上过人之处,或者相反的方面,使考察对象其人、其貌、其德、其才跃然纸上;后者要结合不同岗位职责,客观地反映干部表现,清晰展现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状况,提高识人用人的准确性。要遵循“三项原则”:即系统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典型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把考察放在系统中加以认识,着重从整体与局部、内部与外部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分析考察对象,判断干部表现。“可比性原则”把干部放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比较,既进行横向比较,又进行纵向比较,考察出干部更多的可区别性,提高干部任用时的可选择性。“典型性原则”从干部丰富而复杂思想行为中,抽取最具代表性、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东西,筛选出最具有干部特征的典型事例,并加以概括提炼,锤炼出具有说服力中心句。

个人反思发言材料第5篇

一、“一流之善能识一流之才”——提高考察者自身素质是前提

写好干部考察材料,不仅是写作技巧问题,更是干部考察工作者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的综合反映。这就要求干部考察工作者应该:

首先,政治品质过硬,用人观念“正”。干部考察工作者的用人观念和价值取向,会自觉地融入到干部考察材料中去。干部考察工作者应坚持“三要”:一要全面地看人。对干部的德才情况作全面了解,正确地看待干部的优缺点,坚持看本质,看主流。二要历史地看人。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干部的思想、认识,都不可避免地打上所处时代的烙印,要对干部的成长经历、所处的社会环境作全面的了解。三要发展地看人。干部的思想觉悟、能力水平,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会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发生变化,应善于预见干部的发展方向,发现各种“潜人才”。对历史上表现一般甚至犯过错误的干部,也要注重考察他们的现实表现和发展变化,不能固守成见。

其次,综合知识广博,业务素质“棒”。广博的综合知识包括“三个掌握”:一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知识。只有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打牢理论功底,才能坚持正确的方向,才能在考察中不断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要掌握经济、文化、法律、领导科学等方面的知识。特别要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三要掌握和精通干部考察工作业务。要熟悉干部队伍的方针等具体的工作路线、方针、政策,懂得干部工作专业知识。

第三,智能结构俱佳,办事能力“强”。要想准确抓住干部的特点,必须具备良好的智能结构。一是敏锐的观察能力。即在考察过程中,善于及时发现一般人不易发现或容易忽略的问题和细节。二是良好的沟通能力。考察工作需要精心筹划,严密组织,沟通协调各种关系,获取各方面的材料。三是严谨的思维能力。在考察识别干部时,要善于从调查了解的大量材料中,看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本质上识别干部。四是较强的表达能力。包括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在干部考察中,考核工作者要能用最精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才会写出较高质量的考核材料。

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收集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是基础

所谓“厚积而薄发”,收集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是写好考察材料的基础。必须做到“三要”:

首先,范围要“广”。要提高群众的参与程度,使考察的面铺得更宽广一些。既要听取班子主要负责人的意见,也要听取班子其他成员的意见;既要征求被考察对象上级的意见,也要征求其同级和下级的意见;既要听正面意见,也要听反面意见;既在现单位了解,又要在其曾经工作过的单位了解;既要看本人的述职报告,也要看干部测评数据、审计报告以及其他结论性材料;既要掌握考察记录中典型、确凿的事例,也要分析难以定论的访谈记录;既靠阶段性考察了解,也要靠平时考核掌握情况。

其次,方法要“巧”。一是“会看”。就是善于发现,要从感受到信息中,准确地发掘事物的本质,发现干部思想认识的变化以及性格、感情、兴趣等心理变化,因主客观因素带来的微妙变化。二是“会问”。就是在有限的干部测评和座谈中,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可以从简单明了的事情问起,由浅入深、由窄到宽、由易到难,使谈话内容呈现层次性和阶段性,以便于准确把握干部素质,判定干部潜能。要注意对初步掌握的问题与材料进行重点核实,如在民主测评中,集中反映被考察者某一方面特别好或特别差,在谈话中就可以重点座谈核实这方面的情况。询问也可以就某些问题,征求对方意见,商讨解决办法。要善于通过多种角度的谈话,自由、灵活、亲切自然地得到有价值的材料。

再次,内容要“深”。一是内容渗透深而又全。凡是考察过程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只要是倾向性、苗头性和重要的,就要反映在材料中,不可遗漏,对一时拿不准、搞不清而内容又很重要的,客观地向上级汇报,但不要当成确凿的事实写入考察材料中。二是内容表述深而又准。不因一时一事贸然下结论,坚决反对以个人的亲疏好恶来评判干部的庸俗、非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作风。要准确把握干部实绩,成绩要找全、找实,不随意扩大或缩小,不把他人的成绩、集体的成绩写在某个人的功劳簿上。干部缺点要找准,不轻易使用“急躁”、“骄傲”等词语,不使用“学习不深入”、“调研不够”等无关痛痒的话,不使用客观原因造成的缺点,或把未经证实“据说”的情况写进考察材料中。

三、“淘尽黄沙始见金”——合理运用素材是关键

在干部考察中得到的大量第一手材料是繁芜庞杂的,是对干部表现的感性认识,要运用这些素材写出高质量的干部考察材料,必须对它们辨真伪、分主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使之上升为反映干部本质的理性认识。

一要分类归纳。如数学中合并同类项一样,在对大量材料进行统计时,把属于同类问题的材料归为一类,或者在材料上打上标记,或者把同类材料临时装订在一起。根据考察材料结构的要求,按其关系分出顺序。比如思想作风方面的,组织能力方面的,团结同志方面的,理论水平方面的,文字表达能力方面的,主要缺点方面的,等等。

二要科学对比。将干部往年的考察材料进行对比,看一看在哪一方面有提高,在哪一方面有改变,这样就便于全面、准确、历史地评价干部。经过这样分类、排队、对比,被考察者的大致状况已经“烂熟于心”,为下一步一气呵成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要个性提炼。注意突出“两个特点”,即干部个性特点和岗位特点。前者要着重反映干部个人气质上的独特之处,工作上的独创之处,能力上过人之处,或者相反的方面,使考察对象其人、其貌、其德、其才跃然纸上;后者要结合不同岗位职责,客观地反映干部表现,清晰展现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状况,提高识人用人的准确性。要遵循“三项原则”:即系统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典型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把考察放在系统中加以认识,着重从整体与局部、内部与外部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分析考察对象,判断干部表现。“可比性原则”把干部放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比较,既进行横向比较,又进行纵向比较,考察出干部更多的可区别性,提高干部任用时的可选择性。“典型性原则”从干部丰富而复杂思想行为中,抽取最具代表性、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东西,筛选出最具有干部特征的典型事例,并加以概括提炼,锤炼出具有说服力中心句。

个人反思发言材料第6篇

关键词:说题;高中历史;高考试题

一、什么是说题

说题,就是教师在研究中高考试题的基础上,比较系统而概括地把自己对题目的理解、分析、解答和反思的思维过程按一定规律和顺序表达出来。教师“说题”能促进教师加强对试题的研究,从而把握考试命题的趋势与方向,以更好地指导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某种意义上看,说题是一种深层次的备课,对于教师把握考试说明和课标的要求更高,思维能力要求更强。

二、如何说题

1.谈选题

2013年福建省说题比赛的选题范围不限地市,给予参赛教师很大的选择自由度,如何选题成为说好题的重要前提。笔者个人认为非选择题包含的信息量大、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能给教师提供更多更宽松的发挥空间,应该是说题的首选。至于选择哪一省或哪一地市的中高考题,则要依据教师个体的实际,可以选择自己相对较感兴趣或平时较为深入研究的某些历史知识、主题等,最重要的是让自己在说题时有话可说、能更自信地说。

本次说题比赛,笔者选择的是2013年福建高考文综第38题,该题为材料解析题,涉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联斯大林模式、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论十大关系》、英国工业革命等知识点,考查的多为高中历史的主干知识,突出而重要,教师能够大做文章,畅所欲言。

2.谈理论

有人认为说题是说课的一种延续,应该有一定的理论支持,才能高屋建瓴。近几年来,高考历史试题越来越多地渗透当前流行的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近代化)史观、社会生活史观等新史学研究理念,这体现了国家课程标准对学习方式、教学理念和教学评价改进的要求,也改变了高考复习的思路和方式,要求学生能运用这些新史观正确观察、理解、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历史现象。

2013年福建高考文综第38题突出考查了经济工业化的相关内容,并呈现了不同国家依据本国国情探索工业文明的发展道路,因此,可以把现代化史观和文明史观作为说题的重要理论依据。

3.谈独特

说题过程包括说命题立意、说考点、说解题思路、说试题拓展、说感悟反思、说教学启示等环节。说解题思路、说试题拓展、说感悟反思是个人发挥空间比较大的地方,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想法,独特性较强。

(1)“说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是面向学生的分析,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逐步引导学生突破试题条件,从而一步步得出清晰的解题思路和过程,这一过程也包括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高考历史的材料解析题重点考查学生阅读分析的能力,材料解析题的解题过程包括了审题抓关键词、读材料找有效信息、联系所学内容、组织答案答题四大环节。

通常材料解析题的设问有四种问法:①“根据材料回答”,这种设问的答案比较简单,只要根据材料的内容即可答出,如果问的是根据这几段材料回答,学生应综合每段材料的中心,分别写出,不要笼统概括;②“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这一设问要从所学知识出发探索历史问题的答案,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这就对学生有较高的能力要求;③“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此种设问答案不仅要从材料中找到有效信息,部分答案还必须根据材料提示的内容联系课本知识总结答案;④“根据上述材料谈自己的看法”,这种设问进一步考查学生“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的能力,这就需要将材料中涉及的内容都拿来当作有效信息处理,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评论历史观点。

本题的第(1)题依据材料可以看出是关于政权巩固问题,所学知识则应联系课本关于苏俄巩固新政权的背景,学生即可完成回答。

第(2)题材料摘自《斯大林选集》,那么相关背景应该出自斯大林上台之后,材料二中斯大林强调不靠外部条件,故答题方向应从国内角度考虑,再结合斯大林体制形成过程进行作答。

第(3)题在材料中提到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现国家工业化”相反,学生可以意识到通常的道路应该是发展轻工业开始。材料二提到苏联不依靠外部,英国就是通过对外殖民掠夺;材料三强调苏联发展重工业,英国则应从轻工业起步,这就涉及两次工业革命,从而得出英国工业化道路是从轻工业到重工业,逐步推进的。

第(4)题从材料四中可以得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与前苏联基本一致,从材料中提到的《论十大关系》与前苏联工业化道路不同,学生可从中得出中国重视重工业与轻工业、农业的协调关系。

由于高考试题强调材料题的考查,因此,在本次说题比赛中,笔者更注重对学生加强审题指导,强调引导学生如何对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捕捉和分析,让学生知道试题的设问目的,可联系哪些重要的知识点,并解决答案从何而来的问题。

(2)“说试题拓展”

试题拓展需要一定的原创性和变式思维,对于教师而言富有挑战性。所谓“试题拓展”其实就是题目的再创造,利用现有题目材料进行重组编题。

笔者认为本题可有以下几种试题的拓展、变式:

①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苏维埃政权为什么要实施快速工业化战略。

【设问变式】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苏维埃政权实施快速工业化战略必要性。(答案不变)

②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是如何为工业化打基础并找到资金的。

【知识拓展延伸】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是如何为工业化打基础并找到资金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拒绝贷款给苏联?

③材料三中所说的“通常的”工业化道路是什么?结合材料二、三,以英国为例加以说明。

【拓展延伸及变式】材料三中所说的“通常的”工业化道路是什么?依据材料二、三概括苏联拒绝走“通常的”工业化道路的原因及苏联工业化的主要特点。

④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并分析这一设想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

【拓展延伸及变式】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并分析这一设想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笔者个人认为试题拓展可有三种形式:

第一,以试题材料为基础,重新设问以得出其他不同的结论;

第二,利用试题所得的结论作为条件,开发新的考查点;

第三,将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提供新材料(或形式)、创设新情境、提出新设问进行考查。

(3)“说感悟反思”

感悟反思呈现了教师对历史学科特征和历史教学的研究与把握,这是极具个性的版块,历史教师要能够并且敢于说出自己对历史试题的理解与思考。

笔者认为,2013年福建高考文综第38题有以下亮点:

①命题彰显人文关怀。本题材料设问的语言表述简约明确,阅读容量和障碍不大,这有利于学生的正常答题,说明命题者能从学生应试心理考量,尽可能舒减学生的考场压力,也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②能力立意更为突出。本题突出了材料第一,论从史出的基本特点。材料的设问有一定难度,这要求学生要有较扎实的知识基础和灵活的知识迁移能力,但多个设问又能通过材料进行突破,只要学生有较好的材料阅读、分析和概括能力,都能较好地完成作答,并通过考查历史考试说明规定的四项不同层次能力要求,感悟经济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勇于探索,走自己的路。

③主干知识明显强化。本题考查学生经济文明史的知识,围绕“工业化”这一主题,以英国、苏联和中国的工业化道路为载体,进行立体构思,突出了教材考点的主干知识,这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大框架,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备考压力,也为今后高三复习进一步指明了备考方向――把握主干知识。

④学科涵养暗藏材料。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命题强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本题正是通过对比、苏、英中三国不同的工业化道路,打破了学生容易将现代化理解为“西化”和“欧美化”的误区,引导学生认识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多样性,强调东方国家的现代化应该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但不能脱离本国国情,这也是对学生历史意识、文明意识的

考查。

人无完人,试卷也存在着如下不足之处:

①知识点的考查面不够广泛。知识点考查集中于高中历史必修二的苏、中、英三国经济工业化内容,必修一、三的内容未有渗透,考点覆盖面偏小。

②命题材料形式单一。本题所有材料都是文字材料,在材料形式的多样性方面有所欠缺;所有材料均选自《斯大林选集》,均为第二手的史料,缺乏史学研究的原始史料或第一手史料。

③材料观点无创新。试题所引用的材料较为常规,角度或观点新颖的材料没有体现。

④参考答案有超纲之嫌。本大题第(2)题“实行企业国有化;农业集体化;征收农业税”等参考答案,学生可以依据所学知识得出答案,但“政府把国有企业利润集中收缴;以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等方式筹集工业化资金”等参考答案既非教材表达内容,又没有提供相关材料让学生阅读分析,学生论从何出?

三、题外有话

说题不仅是十多分钟的展示,更是教师个人综合素质的呈现,因此,说好题还要有日常微小的积累。

1.谈口才

语言是说题的包装,同样的说题稿,不同的人说也会有不同效果。当你面对摄像镜头,能否调动自己的情绪和思想,流畅、清晰地把自己对试题的理解表达出来,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说题的成败。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演讲与口才也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应该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

2.谈细节

(1)说题稿要写好写细

在理清思路的前提下,要写好详细的说题稿,把自己在每个环节想表达的内容、每一个环节的自然过渡都要写出来,并能以新颖的形式进行组合包装,出奇制胜,当然最好能请有经验的教师帮助修改后再定稿。

(2)说题语言要流畅

说题稿可以纲要的形式背诵,重点记准整体设计的框架,安排好时间分配,更要事先演练几遍,将说题稿中可能比较书面式的表达转化为简洁明了的口头表达,让评委感到你对说题内容很熟悉应该是达到良好效果的秘诀之一。

(3)说题要自信,要富有激情和个性

个人反思发言材料第7篇

关键词:雕塑;综合材料;运用;雕塑材料语言

中图分类号:J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3-0038-01

一、雕塑中综合材料运用的概述

“雕塑以各种可塑(如粘土)或可雕可刻的(如金属、石、木等)材料,制作出各种具有实在体积的形象”雕塑艺术的发展历史也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历史,当中有着无数知名艺术家为之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他们的创作与实验为雕塑艺术的发展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得到极大发展,在雕塑的创作领域――雕塑的综合材料表现越来越多,得到各国雕塑艺术家们的青睐,且逐渐成为雕塑创作的主要方向。

二、对雕塑材料语言价值的认识

对雕塑材料语言价值的认识,首先是在于对一种动态的创作方式的肯定。不仅在于作品呈现的情感状态的结果,更在于创作中所体现出的感情状态生成的过程。艺术家自始至终是从对材料的选择和材料的交流与对话中反复叩响自己的内心,挖掘自己的情感。雕塑的创作过程也决不仅仅是一个再现完美的过程,而是一个充满自省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不断选择、判断、不断改造的过程,有时甚至是有意识的破坏。形体塑造过程中的每一块塑痕、肌理、刻痕、凹凸、偶然性的痕迹,都成为艺术家情感的记录。

如孙家钵先生的木雕作品《母亲像》,黑褐色的木材像是宽广而博大的土地,贯穿木料的纹理象征生命的河流。并且通过雕琢是在材料上留下的雕凿的肌理、痕迹,传达出作者对经过岁月的侵蚀和生活的磨砺而苍老的母亲的款款深情。在造型语言和材料语言的综合作用下,创造出一个坚韧、善良而又饱经风霜的伟大母亲形象。因此,在质材加工过程中有意识的利用质材的各种痕迹和肌理是最能体现雕塑家与材料之间的共生关系的,它们成为体现主体精神活动过程的物质性记录和再现。

如果艺术家能充分认识材料语言的特性及带给人的不同心理反映,就能更主动的在创作过程中利用材料语言去捕捉那些细微的,带有普遍性的人类感情,以使作品去的独特的艺术效果和表现力。也正是由于这些带有艺术家强烈主观性的宣泄,提供给观者必要的线索去追寻艺术家的思考,从而进一步把作品的审美感受属性转化为心与心的交流和感悟。

三、通过西方雕塑材料的运用看国内雕塑

塔特林的《第第三国际纪念碑》是雕塑、绘画与建筑工程集合在一起的抽象构成。这个设计使用了各种材料,充分体现了动能和力能,体现了构成主义雕塑过于空间、时间和运动的宏伟构想,它又是建筑、雕塑、绘画、电影、灯光艺术的综合体,因此有理论家说它比埃菲尔铁塔更美,以为它承载了更多的艺术形式。

金霍尔兹是美国集合艺术的代表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兼具废品艺术,《州立医院》是一件集废品艺术、集合艺术、波普艺术之大成的作品。金霍尔兹用意识、听、嗅、味等各种媒介试验并创造了以艺术模式,不仅对现实提出批判,同时也包含了现代人的自我反省的内涵。

虽然长期以来雕塑材料本身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但由于雕塑家在追求个性化语言及表达方式上的转变,使得材料使用上的无限可能性,所使用的材料可以说无所不包,在西方艺术中观念雕塑开始出现,观念作为材料,语言、文字作为材料,甚至一些非材料的材料,均使得相对意义上的材料一下子消失了,更何况大地艺术、装置艺术的出现,使得材料概念越发被消解,变得无所不在了。然而在逐渐推进工业化发展的中国,在材料、物质越来越现代化并日趋丰富之同时,人们的观念变迁、文化取向、生活态度与方式必将日趋现代意义上的多元化。其在中国也处于一个蓬勃向上的状态,综合材料雕塑以北京为前卫艺术的中心逐步扩展到全国许多城市,正逐渐突破传统写实为主的表现形式,成为雕塑家表现时代的艺术形式。

四、结束语

随着现代雕塑观念的宽泛及艺术家审美理念的变化,使得在雕塑材料使用上的无限可能性,雕塑的创作过程也决不仅仅是一个再现完美的过程,而是一个充满自省和思考的, “雕塑家只能运用一种素材的观点,我们已无条件地予以否定。雕塑家为了适应造型的内在必要性,在一件作品中,可以同时使用二十种以上的材料。”形体塑造过程中的每一块塑痕、肌理、刻痕、凹凸、偶然性的痕迹,都成为艺术家情感的记录。

参考文献:

[1]陈晓阳.作为材料本体的综合材料[J].雕塑,2003(06).

个人反思发言材料第8篇

一、描述类的材料

这类材料以叙述、描写为主,在审读时要注意材料中的形象、事件、语言(关键句),这些都可以表现为材料的角度。而在立意时则要抓主要形象,抓主要事件,抓主要形象或与主要形象有关的语言。

例: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属于描述类的材料。题目要求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紧扣材料的含意或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材料中有老鹰、乌鸦、牧羊人和牧羊人的孩子四个形象。其中主要的形象是“乌鸦”,因为它最能表现材料的主旨和命题意图。材料中有老鹰抓走小羊和乌鸦学老鹰没有成功,被牧羊人抓住两个事件。其中主要事件“乌鸦学老鹰没有成功,被牧羊人抓住”,因为它最能表现题旨和命题者的意图。材料中的语言是牧羊人及其孩子所说的两句话,虽然牧羊人及其孩子不是材料的主要形象,但是他们的话涉及到主要形象乌鸦的行为,是材料的关键句,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可以作为审题立意的角度。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这则材料的核心内容是乌鸦的行为,可以用“由果溯因法”、“抓关键句法”从下面几个角度立意:①给自己准确定位;②反对盲目模仿别人;③保持自己的风采;④别忘了自己叫什么;⑤适合自己才最好;⑥敢于尝试;⑦敢于挑战自我;⑧敢于正视困难。

二、议论类的材料

这类材料在审读时要注意材料中提供的观点(看法)。这类作文不求结论的一致性,在审题立意时既可按照材料中提供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即赞成或反对),也可以拟出自己对材料中话题的有关看法。

例:生活中,有人好问,有人不问;有人主张有疑就问,有人主张三思再问。问天问地,问古问今,“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这就是一则议论类的材料,材料中提供了关于话题“问”的几种观点(看法)。题目要求以“问”为话题作文。审题立意时既可选择材料中提供的观点作为自己文章的观点,如,肯定材料中的第一种观点为“好问”,也可反对第二种观点“不问”而主张“要问”,也可主张第三种观点“有疑就问”,还可赞成第四种观点“三思再问”。也可拟出自己对“问”这一话题的有关的看法。

三、描述+议论类的材料

这类材料由描述和议论两部分组成,在审题和立意时重点抓议论部分,从议论部分的语句中把握材料的主旨和命题意图,或者扣住话题和标题定出作文的观点。当然写作时可以概括描述部分的主要内容用作自己文章的开头。

例:一位专门从事蝴蝶研究的生物学家在研究蝴蝶从蛹中挣脱出来的过程时,发现其艰难程度令人怜悯。他的妻子实不忍看到蝴蝶出蛹的艰辛,于是就用手术刀在蛹上轻轻划了几道痕迹。当她看到蝴蝶轻松从蛹中出来时,欣慰地笑了。可是不久他们就发现,经“帮助”的蝴蝶身体特别肥大,翅膀特别小,根本飞不起来。

其实,这个真实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孩子的成长又何尝不是这样!父母的过度,反而剥夺了孩子的生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