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水浒传阅读体会

水浒传阅读体会赏析八篇

时间:2023-01-06 11:10:37

水浒传阅读体会

水浒传阅读体会第1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名著阅读 兴趣 深化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100-01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有这样一段话:“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课程总目标还相应提出了“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的量化要求。由此可见,重视课外阅读是课程标准的根本性导向。苏教版语文明确规定了初中三年要求学生阅读的10本课外名著,并在中考中通过选择题的方式考察。然而就名著阅读的现实而言,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并不高。那么,改变这种阅读被动的现状,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变应试的读为自觉阅读可以巧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借助信息技术提供展示舞台,利用信息网络深化阅读思考,从而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快乐,优化名著阅读。下面,笔者将以苏教版八年级下《水浒传》的阅读教学为例,阐述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 巧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以往在名著导读课中,总是根据书本上的内容,简单的介绍该名著、作者等,学生听的兴致缺缺,老师讲的寡然无味,课后更没有阅读的兴趣。为了在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胃口”,笔者在八年级下学期上《水浒传》导读课时,制作了两个微视频,一个微视频的内容是对《水浒传》书名的解读,以及历代名人对该书的评价,让学生了解该著作的价值,并给其一个很高的阅读定位,激发学生的认同感;另一个微视频节选了电视剧《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一情节,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评价影视作品中塑造了怎样的鲁提辖,然后再来比较原著中使用怎样的文字来刻画鲁提辖的形象的。学生很容易就会发现,文字刻画的更加细腻生动,由此引导学生明白:一个好的作品就是通过细腻传神的文字来表情达意的,阅读就是要细细的品悟点滴文字间的魅力,以此激发学生读下去的欲望。

2 借助信息技术提供展示舞台

为了引导学生持续阅读,所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了“众说水浒”的活动,即要求每节语文课前由一位学生按照事先分好的章节,用五分钟时间展示阅读成果。具体要求:简洁概括故事情节、细说一个人、提几个问题。大多学生会通过制作PPT的方式进行展示,课后笔者将这些PPT整理放入班级论坛,这些PPT就是班级学生阅读的脚步,学生也逐渐体会到了坚持阅读的意义。

在此活动结束后,又开展了“我心中的水浒英雄”电子小报比赛、利用平板开展“一站到底”《水浒》知识抢答赛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都是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个平等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没有成绩的好坏之分,需要的只是参与的热情、阅读的激情。阅读教学也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由教师的单向推进变为学生对文本的自主“关照”,生与生、生与文本之间的自主“对话”。

3 利用信息网络深化阅读思考

语文学习需要“据言会意”、“因言悟道”、“依言会意”,这就要求学生能够依据语言信息进行联想,联想相应的知识积累、生活体验和情感,进而赋予文本意义、产生情感共鸣。然而有很多文本是远离学生生活的,甚至是永远无法通过实际生活感知的。例如《水浒传》中所描述的人物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社会形态等都是学生未感知过的,这就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因为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情境性材料――如图像、音频、影视、文字等资料,用更加形象、直观的方式将被感知、被想象的对象呈现出来,进而弥补学生因时间、空间造成的认知断层,帮助学生解难释疑,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为了鼓励学生主动利用网络平台探索文本,笔者还充分的利用学生喜欢的微信软件,建立班级研读《水浒》的朋友圈和讨论群,鼓励学生发帖,或记录自己的读书心得,或互相探讨疑问,或提供相关学习资料链接,学生阅读交流可谓如火如荼。有学生甚至提出研讨《水浒传》中的女性悲剧这个课题,后把它发展成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就像是助推器,推动着学生逐步深入文本,深化阅读思考。

总之,信息技术进入阅读课堂,它不仅改变了课堂的模式,也使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由单纯的者变为鼓励学生探索的引导者,学生也由单纯的接受者变为文本的阅读者、思考者和处理者。学生乐在阅读之中,阅读教学自然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水浒传阅读体会第2篇

1. 当前思想教育的滑坡,弱化了学生的责任感。学生普遍自我欲望膨胀,个性自由迫切,淡化国家和民族意识,同时又害怕艰辛,缺乏奋斗精神。他们在这一思想支配下,不可能关注名著这些沉重话题。

2. 快餐文化的流行造成学生观念的偏差。多数学生认为以前从书上得到的,现在同样能从大众媒体中得到,所以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读名著。

3. 现行教育体制促使学生和教师都不重视阅读名著。现在文化市场上的语文阅读类书籍,大多被冠以“训练”“教程”之名目,其功利性可想而知。在专业性语文报刊杂志上,“阅读”这个名词也多半是与“教学”连缀在一起。在这一背景下,阅读的目的被局限于提高教学质量,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补充。这意味着课外阅读必须为课内阅读服务,围绕课堂所学内容展开。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课外阅读如果不遮上一层“为了学习、为了成绩”的面纱,就难以光明正大地出现在家长和学校面前。即使一部分支持学生阅读名著的语文教师,也是出于“有了一定的阅读量,语文成绩才能上去”和“名著阅读能提供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

面对这种现状,教师要转变观念,通过自身的探索和努力,为学生课外阅读名著进行一些有效的指导,督促坚持阅读经典名著。

一、充分开发利用资源,书海拾贝

1. 随文推荐,以点带面

为提高阅读名著的效果,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的进度,适时向学生推荐名著。这样,课内与课外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新课标》推荐初中学生阅读的《西游记》、《水浒传》、《骆驼祥子》等长篇文学名著大多与教材有所关联,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内阅读的同时,可进行引导点拨,导向课外。如阅读《空城计》时,在感受了诸葛亮的机智谋略之后,教师可向学生介绍“草船借箭”、“舌战群儒”等典故,激起学生对三国人物的好奇,进而激起学生认识三国人物的愿望、阅读三国故事的兴趣以及探索三国历史的信心。

2. 渲染氛围,营造声势

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与其督促学生阅读,不如营造一种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机,调动他们阅读的紧迫感和内需力。如在引导学生阅读《水浒传》前,组织学生观看精彩的影片片段,设计一次有关《水浒》的语文活动,出一期有关《水浒》的板报,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感受《水浒》,体验《水浒》,在《水浒》的氛围里,唤醒学生对《水浒》世界的向往,鼓舞他们阅读文本的信心。

3. 个别指导,以一激众

同伴交往是初中生各种交往活动中最频繁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本身就是一种丰富的教育资源。同伴的知识背景,人文素养,阅读能力对初中生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在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时候,采取个别指导,逐个突破的方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登山览景

对比阅读法。运用默读、速读、精读等技巧把两个读物或同一读物中两个不同片段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对著作的诸多要素作出比较、评价。

精读式阅读法。对作品的重要细节,关键情节,话外之音,静心细读,慢慢品味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等,以获取一定的认知或情感体验。

创造性阅读法。阅读中告诫学生绝不把原著奉为神圣,而应在精读和研读的基础上,勇于质疑,大胆创新,以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新见解。

水浒传阅读体会第3篇

【关键词】教学 名著 文化底蕴 探究 交流

现在的名著教学,在内容与学法的研究上注重多了,可是学生由于繁重的学业负担,困于题海,为了应试,孩子们只读简缩本、导读之类的名著资料。以练代读也是常有的事。加之我们周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印刷制品和网络资源,鱼目混珠,泥沙俱下,很多学生爱上了文化快餐甚至网络文学。名著已经离我们太远了!近年来,名著阅读走进中考,而学生这道题的得分颇令人担忧。试以我所在的学校为例,名著阅读的分值为8分,而我校学生此题平均得分不到3分。由此可见,名著阅读已经走入低迷的峡谷,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语文教师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 明确意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名著阅读教学流于形式,老师在名著教学的时候也是一切以考试为指挥棒,中考考的内容就讲,中考考试不考的内容就不讲,学生阅读名著也是囫囵吞枣,应付考试,这种阅读教学现状架空了学生对内容的深入理解,加之学生课外的时间被网络游戏和电子游戏等充斥,因此他们对名著阅读没有多大的兴趣。因此阅读教学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要以明确的目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再尝试用阅读成果强化阅读兴趣。我在班上给他们讲生活中很多人读名著而受益的例子。如清华一位博士说:“我是学物理的,但是我喜欢读名著。通过名著中交错的历史长河的纵横比较,领略历史的深远和世事的反复。有时还能从沧海桑田中看人生变幻,在社会发展中看索取与奉献,从而培养品质、塑造信念”。从初一开始我要求在班级建立一个书橱,由学生每人各带1本名著,在这里互相交换阅读。每半学期,进行更换交流。这样,我们的班级就成了一个大图书馆,每个同学也都成了图书馆的主人。为深化学生的阅读体会,让学生学会写读书笔记,举办名著手抄报比赛,如 “我思我得”“每周一记” “月度盘点”等。为了让学生体验到更多的阅读快乐,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我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美国现代教育家布卢姆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生所学材料的兴趣。”要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学习,使学生感到认识新事物的乐趣,体验学习中带来的喜悦。如学生在读名著《水浒传》的时候,我鼓励学生有自主选择的余地,喜欢故事情节的可以搜集水浒里的英雄小故事。喜欢古典文化的可以去搜集对联和诗词。喜欢歇后语和笑话的可以去搜集这方面的材料。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掌握了名著的内容。

二、多向交流,营造快乐的课堂氛围

名著作为中学语文的活动课,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避免实行单向输出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尽量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活动,使学生在纵向、横向等广泛的联系中掌握教材内容。名著教学可以设置阅读指导课、阅读推荐课、阅读积累课、读写互动课、阅读欣赏课、阅读汇报课等课型。形式有:自办阅读手抄报、制作名言书签、演课本剧、故事会等。如我在教名著导读《水浒传》时,设置了如下的教学环节来使课堂生动。让学习小组展示学习成果:一组展示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搜集到的有关水浒传的对联:如“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眉扫初春嫩柳,脸堆三月娇花”等,学生在展示对联的同时还能说出对联背后的故事。以及自己的品悟。真正做到了对联里面读故事,故事里面读人生。二组讲的是水浒笑话,一则是有关《好汉歌》,一则有关招安,纯为后人编撰。但难能可贵的是学生能从这两则笑话里读出它的内涵。如讲后则能领悟朝廷招安的真正意图。三组展示的是来自《水浒传》的成语、歇后语。让同学们耳目一新,感受到这部名著的文化魅力。四组的同学是讲英雄小故事,并且也融入了他们对故事的看法。充满了趣味。展示完毕后,接着又开展了《水浒》知识竞赛活动。题目设计得也很有趣味性,同学们积极参与,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知识,也达到了学习的目的。

三、引导探究,读出名著的文化韵味

水浒传阅读体会第4篇

一、开发利用资源,瀚海拾贝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对于外界事物的好奇心和敏感性都很强烈,吸收知识的能力很强,这是由生理、心理成长而自然形成的阅读兴趣。然而在阅读时,各类学生表现出分化性和选择性,有的面对“书海”无从下手,不知读什么好,有的干脆挑自己喜爱的文章读,凭兴趣出发。个人由阅读兴趣不同而形成的分化性和选择性造成了学生各自阅读内容的单一性和盲目性。而有些应该阅读的经典文学名著学生又不喜欢看。由于学生存在内心渴求和外部压力的两重性,造成了阅读的混乱和片面。

在众多的阅读材料中,如何让学生选取内涵丰富,学养深厚的长篇文学名著来阅读,教师的引导与点拨,犹为重要。

1.随文推荐,以点带面

叶圣陶先生认为:“课外阅读须配合着教材随时进行。”因此,为了提高名著阅读的效果,应根据课堂教学的进度,适时向学生推荐名著。这样,课内与课外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新课标》建议初中学生阅读的《西游记》、《水浒传》、《骆驼祥子》、《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名人传》、《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长篇文学名著大多与教材有所链接,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内阅读的同时,可进行引导点拨,导向课外。

如阅读《空城计》时,在感受了诸葛亮的机智谋略之后,教师可向学生介绍“草船借箭”、“舌战群儒”等典故,激起学生对三国人物的好奇,景仰,评点,思考,从而激起学生认识三国人物的愿望,阅读三国故事的兴趣,探索三国历史的信心。

2.渲染氛围,营造声势

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与其督促学生阅读,不如营造一种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机,调动他们阅读的紧迫感和内需力。

如在引导学生阅读《水浒传》前,组织学生观看精彩的影片片段,设计一次有关水浒的语文活动,出一期有关水浒的板报,最大限度的让学生感受水浒,体验水浒,在水浒的氛围里,不由得唤醒学生对水浒世界的向往,鼓舞他们阅读文本的信心。

3.个别指导,以一激众

同伴交往是初中生各种交往活动中最频繁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本身就是一种丰富的教育资源。同伴的知识背景,人文素养,阅读能力对初中生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在引导学生进行经典阅读的时候,采取个别指导,逐个突破的方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运用多种方法,登山览景

读书有了方法,就象拿到了知识宝库的钥匙。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善于把阅读课文的方法应用到名著阅读中去,让学生自己动眼、动手和动脑,独立活动,并且做到举一反三,驾轻就熟。

①对比阅读法――把两个读物或同一读物中两个不同片段比较阅读,让学生对著作的诸多要素作出比较、评价。动用默读、速读、精读等技巧。

②浏览式阅读法――叶圣陶先生曾说:“如果只注重精读,而忽略略读,功夫只作了一半。”对于作品中的非重要情节,以快速阅读的方法浏览,随意获取一定的信息。

③精读式阅读法――对作品的重要细节,关键情节,话外之音,静心细读,慢慢品味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等,以获取一定的认知或情感体验。

④创造性阅读法――以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新见解,从而有所创新为目的的阅读,阅读中绝不把原著奉为神圣,在精读和研读的基础上,勇于质疑,大胆创新。

⑤圈点勾画阅读法――可边读边做摘记,或作圈点、旁批,作卡片,写心得,改写等,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开展多种活动,遍地开花

初中生的思维往往表面化,缺乏应有的深度,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阅读只流于表象的理解,思维达到语言层就浅尝辄止,不能深入到意蕴层,领会文章的重点。阅读中多只能领会浅表层的明示信息,而发掘不出深层次的隐含信息。思维的浅露性造成了阅读的浮浅性现象。

因此,教师应开展多种活动,引导学生敲开语言的物质外壳,循文明象,循文悟道。

很多长篇名著内容复杂,意义深刻,学生较难把握。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开展各种语文活动,挖掘作品的深刻内涵,展现作品的动人魅力。

如在引导学生阅读《西游记》时,组织“取经故事”(故事会)、“话说    (西游人物)”(演讲赛)、“《西游记》中的风俗人情”(读书报告会)、“读《西游记》有感”(作文赛)、“西游人物展”(绘画展)、“影视周”(影评)等活动。从各方面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交流学生阅读的心得体会,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铸就学生的思想深度。一系列的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有目的的读完三国,更能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思想去感受作品,理解作品,领会作品的意蕴。

四、建立阅读档案,把根留住

水浒传阅读体会第5篇

最近一段时间,就中学生古典文学的阅读状况,本人对我校高中一、二年级24个班级共1293位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方法:书面问卷、座谈、采访、个案分析。调查结果令人吃惊,中学生对古典文学极其陌生!由此,让古典文学走进学生刻不容缓。

一、四大名著阅读状况分析

(一)名著“寂寞”

在四大名著中,对其一无所知的学生人数比例分别是:《三国演义》7.4%;《水浒传》7.4%;《西游记》7.6%;《红楼梦》竟达16.7%。

虽然大部分同学知道四大名著,但“知梗概”的远多于“知全文”:《三国演义》“知梗概”占72.9%,“知全文”19.4%;《水浒传》“知梗概”占73.1%,“知全文”19.5%;《西游记》“知梗概”占30.6%,“知全文”61.8%;《红楼梦》“知梗概”60.7%,“知全文”22.6%。

“知道四部小说”的信息来源,“听来的”和“来自影视媒介”的占了绝大部分:《三国演义》86.8%,《水浒传》84.1%,《西游记》86.7%,《红楼梦》74.8%。

不少同学阅读名著方式是“看连环画”:《三国演义》7.1%,《水浒传》7.2%,《西游记》13.3%,《红楼梦》3.4%。阅读原著的同学却少得可怜:《三国演义》13.29%,《水浒传》7.4%,《西游记》5.8%,《红楼梦》4.5%。

不知名著,已经令人遗憾;知名著却知“梗概”,就难免有些尴尬了;而 “知梗概”,却是绝大部分来自 “快餐”式的图文加工品,这就让语文教师感到无奈了。 “知识爆炸”时代,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通过阅读名著夯实文化“底子”的意义,却被人们忽略了。于是,名著寂寞了!

(二)看热闹

知道四大名著的学生中,喜欢故事情节的占绝大部分:《三国演义》50.9%,《水浒传》49.7%,《西游记》67.9%,《红楼梦》38.8%。喜欢艺术技巧的很少:《三国演义》6.4%,《水浒传》5.9%,《西游记》6.3%,《红楼梦》13.9%。

这一组数据表明,高中生欣赏名著的水平仍然停留在“故事”的浅层次上。情节曲折、生动固然吸引人,但四大名著可看的东西远远不只这些!高中学生对名著的欣赏只是 “看热闹”,水准明显偏低。在这个问题上,为师者应该负很大一部分责任。毕竟,“知道名著”的学生中,喜欢名著的人数占了大多数。这是值得欣慰的“大多数”,说明名著对学生还有一定的“亲和力”。老师是否充分利用、发挥了这种“亲和力”呢?

(三)雾里看花

同学们对名著的“主要体会”是怎样的呢?体会深刻:《三国演义》18.4%,《水浒传》16.6%,《西游记》43.0%,《红楼梦》19.6%。体会一般:《三国演义》57.2%,《水浒传》61.6%,《西游记》42.4%,《红楼梦》41.4%。没有体会:《三国演义》17.5%,《水浒传》14.4%,《西游记》7.0%,《红楼梦》23.4%。

不难看出,名著在学生面前实际上是“无名”的。四大名著是古典文学的四朵奇葩,但在中学生审美世界里,只是四朵消了颜色、散了芬芳的“无名花”!尽管有些同学也读了原著,却体会一般,甚至没有体会,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交流心得体会时吱吱唔唔,哼哼哈哈,说不出所以然来。尽管大部分中学生能列举小说中5位人物姓名,但分析人物形象,绝大多数学生不能胜任,分析的结果有的只是“贴标签”,甚至有些人物形象张冠李戴,令人啼笑皆非。

(四)“动力”不足

阅读名著是否能提高语文成绩?对这个问题,44.1%的同学说不清(认为“与成绩有关”的占24.5%,“与成绩无关”的占21.9%)。阅读名著与成绩关系真的微妙难说吗?这表明学生阅读名著的动力不足。实际上,那些语文成绩能保持稳定良好的同学大多读过原著,且都有较广泛的阅读面。应当想办法使学生阅读名著变得“有效”,增加学生阅读名著的动力。在中、高考的试卷中设置适量的名著类试题,也不失为一个较现实的办法。当然,可喜是今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中已经很好的关注这个问题,话题作文中两组人物中“曹操”“宋江”“薛宝钗”等均是四大名著中人物。这个高考指挥棒对中学语文教学无疑起推动作用。

二、古典诗歌阅读状况分析

(一)读过篇数和背诵篇数

读过篇目不少于16篇的学生为38.6%,不少于80篇的为39.9%,不少于160篇的有21.4%。能背诵篇目不少于24篇的为69.6%,不少于120篇的有25.1%,不少于240篇的仅5.3%。

【简评】仅5.3%的人达到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可见学生阅读量和记忆量之低。

(二)对古典诗歌的兴趣

兴趣状况:(1)喜欢39.3%;(2)不喜欢6.5%;(3)谈不上喜欢与否54.2%;对古典诗歌的体会:(1)体会深刻22.7%;(2)体会一般68.8%;(3)没有体会8.4%。

对唐诗宋词元曲的了解:(1)很熟悉8.9%;(2)了解一些79.6%;(3)不熟悉11.5%。

对李白、杜甫的了解:(1)很熟悉26.2%;(2)了解一些66.9%;(3)不熟悉6.54%。

【简评】许多同学在古典诗歌面前,或熟视无睹,或敬而远之,或望而却步,或茫然不知所云,或胡乱曲解诗意……甚至有6.54%的学生连李白、杜甫都不知道。这些现象的根源,就是没有形成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得不到美感,当然就不会乐在其中了。

(三)与语文成绩关系

(1)认为与成绩有关的,占67.1%;(2)认为与成绩无关的,为9.4%;(3)请不清楚的,占23.5%。

简评:中学语文教师几乎没有不重视古典诗歌教学的,原因是中、高考那分值不低的试题。于是普遍存在只“治标”不“治本”的现象。治标者的拿手戏就是模仿中、高考题型,编选大量标准化试题将学生捺入题海泡浸。这对于培养真正意义的审美素质毫无裨益,反而降低了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阅读兴趣。新编高中语文课本有多个诗歌单元,我们应充分利用课本引导学生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学生品味古典诗词的能力,提升素质,才能真正应对考试。

三、问题与建议

结合座谈和访问的印象,本人认为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引起注意:

(一)狭隘的学习功利主义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学习辅导书”就成了学生课外书的代名词,家长、学生、学校都不约而同地“爱”上了一本又一本的辅导资料书。不少家长推崇“非辅导不看,非习题不做,非英语不听”的三不规则。毕业班学生为攀登升学的金字塔,一头扎进题山题海,更与经典无缘。尽管高二学生大多数都知道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是什么,但真正读过的没有几个。为什么不读?回答很简单:“因为我们还在分数的压力下苦苦挣扎,哪里还有时间去看这些与考试无多大关系的书呢?”

(二)图视 “驱逐”文字

图视类传媒高速发展:各类影碟铺天盖地,互联网与数码影像接踵而至,再接着是摄影图片类书籍及卡通画异军突起……校园周围小书店及市区几家书店这两年最热销的是文娱和足球类画报、绘画本中外名著、卡通等等,而文学名著销量一直不太好。图视传媒的好处显而易见,但也要警惕“读图时代的阅读危机”。今天的学生大多通过影视录像了解古典名著的原因很简单:读文学作品吃力。然而学生一旦养成阅读图视作品的习惯,今后进入大学、进入社会后也很难改变。

(三)敬畏“经典”与否认“经典”

在繁重的学习负担下,长篇的语言和结构因素成了学生“亲近名著”的又一个障碍。许多学生表示,有时也翻翻名著,只觉眼花缭乱,没看出什么又放下了。一些学生说,现在大部分名著已拍成电视剧或电影,看过后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也没有耐心再去看原著。有的学生说自己也知道母语作品重要,但不如影视、数码影像的虚拟世界吸引人。言语之间,他们对名著不敢亵慢,只是“敬而远之”。

另一方面,对名著“不喜欢”的同学也大有人在(《三国演义》6.4%,《水浒传》5.3%,《西游记》5.6%,《红楼梦》14.6%)。这些学生否认“经典”,认为名著部头巨大,情节冗长,描写拖沓,节奏缓慢,书中所写时代距今遥远,时代背景、人物关系难理解,不如读现代武侠、言情、侦探推理小说以及卡通连环画来得轻松。他们对名著了解的微乎其微,却对一个个大碗明星的生肖、爱好甚至婚变的次数能娓娓而谈,如数家珍。

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是否应该自问:怎样才能带领学生进入古典文学的殿堂,领略其中的奥妙,使他们读古典文学也会产生像读流行书、畅销书一样的审美愉悦?

(四)家庭普遍缺少浓厚的文化气氛

父母的文化层次较低,是农村家庭文化意识淡薄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学生档案资料统计,父母务农的占45%,职工13.3%,半农半商的11.67%,个体经营的占12.52%,其余有少量的干部、教师。父母是文盲初小、高小文化的占多数,少数是初高中文化程度,因此在营造家庭文化氛围方面几乎无能为力。多数父母虽然重视儿女的读书,但仅限于关心学习成绩,看重分数,因此反对儿女看课外书,认为这些“闲书”会影响学习,有的父母则忙于生计而放任不管。

多数学生家庭中最有文化气息的活动仅限于看电视。调查中,回答“经常看影视片”的学生占了大多数。近半数的学生是在没有任何一本课外书和报刊杂志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他们从小学到高中唯一的“文学读物”就是一本语文书。

语文素质是要从小培养熏陶的,在这样缺乏文化氛围中读到高中的学生,要在高三一年中突然提高语文素质是不太可能的,即使在高中三年中要大踏步提高也是要付出相当艰辛劳动的。

课外阅读历来被不少人认为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君不见父母谈“课外书”色变,不少班主任(非语文老师)明确规定“不准把课外书带回课室,一经发现,全部没收,还要在班上检讨……”

一个人在中学阶段没有阅读十本八本中外名著,背诵200首以上的古典诗词,那实在是整个人生的一大憾事!学生对古典文学的“远离”,必然导致精神“钙质”的缺少和欣赏层次的低下,导致“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浅薄。这种“后天不足”对一生的成长都会造成难以弥补的缺陷。这是有识之士的共同的看法,也是实际生活业已证明了的事实。

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中学生课外阅读近乎空白的情况呢?本人认为:

第一,学校、家长和社会都要达成这样的共识;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最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素质。要培养良好的素质,不读书怎么行?我国当代语文学家刘国正先生说过:“书是知识的宝库,智慧的海洋,奋斗的向导,成功的阶梯,学文,学做人,求大发展,大成就,离开读书,不过是缘木求鱼。”而读古典文学应是读之基本!

水浒传阅读体会第6篇

一、我手画我心――让平面文字成立体形象

2012年广东省中考名著阅读题的文段来自《水浒传》,其中B选文有这样一段“话说林冲打一看时,只见那汉子头戴一顶范阳毡笠,上撒着一把红缨……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腮边微露些少赤须;……”问题是这样问的――选文中“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腮边微露些少赤须”的汉子是谁?联系《水浒传》,另举两例说说他的性格有哪些特点?”

这道题给了我们一个启发,《水浒传》中人物众多,如何让孩子们在阅读时把人物与特征更高效的联系在一起,我们尝试了以小组为合作单位的“抓特征,动手画“的方式。让学生动手动笔来画他们心目中的水浒英雄。这个新的尝试激起了学生们的兴趣――自己也能做名著中的插图绘者,这不是很有趣的事情吗?这一做法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作者的距离,不再是硬性规定的阅读多少章节,不再是“水过鸭背”的敷衍阅读,学生们开始有“心”的阅读。

尝试的效果给了我们很大的惊喜,小组合作更是让每个人的分工细致到位。

到了展示的时候,细心的学生还拿出了两个版本的鲁智深,一个是拳打镇关西的鲁提辖,一个是倒拔垂杨柳的“花和尚” !学生们在阅读中有了自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而且在查找资料中加深了对作品的认识,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培养了探究合作精神,此可谓是一举三得!

二、小小老师我来做――换位出题也精彩

在2010年广东省中考题中,所考的名著是老少皆知的《西游记》,所出的文段是如来与悟空斗法的片断,问题问的是:“孙大圣被如来佛收伏之前,他闹出了哪些事?”,“孙大圣本领再大,也翻不出如来佛的手心,对这个故事,你是怎么看的?”

通过让学生“出题行动”,我发现原来只是听从老师指挥棒行动的孩子们有了主人翁的意识,在出题中获得了成长。他们会查找各省市的试题资料以作参考,会分专题去研究唐僧师徒四人……虽然题目算不得什么很特别的题目,但是从这道题中,我们感受到了学生已经会在阅读中进行纵向的阅读比较,他们有了自己的思考,懂得了更为宏观的看待问题。

三、成果展示,网络力量来助力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最重要的还在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语都不轻轻放过。”名著阅读要落到实处还需要学生用心去体悟作品的语句,老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做笔记、写感受等,以此提高学生们对语文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的梳理水平。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也提到:“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因此,我们也尝试让学生在阅读时记好读书笔记,并把他们的成果展示出来,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的阅读成果展示也是推动他们在名著阅读道路上阔步前进的一个好方法。

在假期中,我们会根据计划安排学生阅读相关名著,并选择笔记的形式作为检查名著阅读的方式,笔记可以分为纸质笔记和电子笔记。笔记的内容可以是对名著一个章节的概括,可以是对人物描写的摘抄,可以是自己对片断的点滴感受。

不同载体的笔记展示方式也不一样,纸质的读书笔记会选择在班内的学习园地进行展示,让班与班的同学互相参观,学生们不仅成就感大增,而且学生在欣赏其它同学成果的同时也加深了对名著的了解。选择以纸质笔记展示成果的学生,会把原典作品中的精彩片段、名句名言抄录在本子上,我们也发现即使以往书写较马虎的学生也会把字体写得工整大方,不少学生还给摘抄本取上好听的名字。

水浒传阅读体会第7篇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借助文中重点词、句、段,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描写的生动形象,感受《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精彩和独特。

3、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激发学生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感受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精彩,以及武松的豪放、勇武和无所畏惧的英雄性格。

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

《景阳冈》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通过饮酒、上冈、打虎、下冈几部分内容的描写,刻画出了一个打虎英雄 ——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人物形象。其中第三部分是重点,前两个部分,即武松在酒店喝酒和上冈,不仅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而且表现了武松豪放、倔强的性格和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为写他勇打猛虎作了很好的铺垫。

课文中武松的形象栩栩如生,让人过目难忘。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方法来刻画人物,特别是在动词的运用上,很有特色。如武松面对老虎进攻时的三个“闪”字,既表现了动作的准确,又体现了鲜明的形象,表现出武松的机警敏捷,描绘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使文章大大增色。当武松躲闪过了猛虎的“一扑、一掀、一剪”之后,便立即转守为攻。在文中,这部分内容又准确地运用了几个动词“揪、按、踢、提、打”,把武松打虎的场面写得有声有色,神采飞扬,打虎英雄的形象跃然纸上。

对于学生而言,武松这个人物并不陌生,武松打虎这个故事也很熟悉,但是这篇文章篇幅较长,让学生在一节课内读懂文章,并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我把重点定位在第三部分,以一个大问题“你最喜欢哪一部分,为什么?”引导学生抓住打虎部分展开讨论,并借助做动作、看视频等形式丰富学生感受。让学生在读打虎、议打虎、看打虎中感受《水浒传》描写的精彩独特,从而激发学生阅读《水浒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播放《好汉歌》,教师自然拍手 ,和学生一起唱这首歌,充分调动起学生情绪。

师:同学们,一曲好汉歌听得我们精神振奋,荡气回肠。知道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吗?

生:《水浒传》

师:哪些同学读过书或看过电视剧《水浒传》?

师:《水浒传》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已是家喻户晓,作者施耐庵塑造的108个英雄好汉更是深入人心。你能说出其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吗?

生1: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苦行者武松

生2:豹子头林冲、智多星吴用、拼命三郎石秀

生3:母夜*孙二娘、花和尚鲁智深

……

师:看来同学们知道得还真不少,武松还有一个称呼叫武都头,你知道武都头的由来吗?

生:因为武松打死了老虎,为民除害,阳谷县的知县见他忠厚仁德,就封他为武督头。

生:而且知县见武松武艺高强,觉得将来一定大有用处。

师:这正是“别意悠悠去路长,挺身直上景阳冈。醉来打杀山中虎,扬得声名满四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描写他打虎时的精彩片断——《景阳冈》。(板书课题),这个片断节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三回。

(一曲《好汉歌》不仅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也引发了学生对于《水浒传》中人物及故事情节的再现。紧接着通过对于故事中人物及情节的回顾,满足学生表达的欲望,初步激发了学生对《水浒传》的兴趣。)

二、理清线索,整体感知

师:通过预习,哪位同学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故事?

生:武松在景阳冈一家酒店内喝了十八碗酒后,不听店家劝告执意上冈,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故事。

师:你介绍得非常清楚,谁能用一句话简单来说一下。

生:武松在景阳冈打死老虎的故事。

教师板书:武松打虎。

师:除了打虎,作者还描写了什么?

生:饮酒 上冈 下冈

(通过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把握课文要点,理清文章脉络,训练学生的读书能力,并为后面学习打好基础。)

三、研读课文,感知形象

师:你最喜欢课文哪一部分的描写?为什么?

生1:我最喜欢描写武松喝酒那几段。因为别人喝了三碗酒就醉了,武松喝了十八碗,还能打死老虎,更能表现出他的勇敢和武功高强。

生2:我最喜欢他上冈那一部分,在路上的时候他已经看到了官府的榜文,还是决定要上冈,可以看出他非常勇敢,也很要强。

师:对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明知——

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生3:我喜欢武松打虎这一部分,当老虎进攻的时候,文中没有说武松躲开,而是说他一闪闪到一边,这样写让我们觉得武松动作非常敏捷,也写得很精彩。

师:这位同学很会读书,也非常善于抓住作者用字的准确性。请同学们把这一段中的“闪”字换成“躲”,读一读,谈谈你的感受。

生1:我觉得用“闪”字好,用“躲”好象显得武松没有别的办法了,只好躲开,而用“闪”可以表现出武松反应很快,动作轻巧。

生2:我也觉得用“闪”好,这个“闪”字,还让我们感觉到武松在躲避开的同时,也在想如何对付这只大虫。

师:看来准确的用词不仅令我们的文章丰富精彩,还能恰当地表现出人物形象和特点。

师:哪位同学能够像说评书那样,把这一段读给大家听。

生:读这段文字

师:从这段话中,你还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这只老虎非常凶猛、可怕,进攻的招式也很厉害,一旦被打中,可能就没命了。

生:我觉得作者把老虎写得这样凶猛,为的是突出武松的勇敢和敏捷。

师:在这里作者运用的就是衬托的手法,以老虎的凶猛衬托出武松的机智敏捷,智勇双全。

师:刚才大家说的只是打虎的开头就让我们觉得如此精彩,面对打折的梢棒,武松作何选择呢?

生:读课文11自然段

师:武松分别用了哪些招式来对付这只大虫?

生:学生随机找出文中动词。

教师板书:揪 按 踢 提 打

师:你能上来给大家表演以下吗?

(学生上台表演)

师:看来我们和武松还是有些差距的,现在让我们亲眼目睹一下这位英雄的搏斗现场。播放武松打虎视频。

师:看完片断,结合课文,你觉得武松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1:动作敏捷、智勇双全、本领高强

生2:还是个性格豪爽、力大无穷的人

师:你能再来表演一下吗?注意要通过这几个动作表现出他的特点。

师:这次好多了。不过武松这一身过硬的本领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所以,要想和他一样,得下一番苦功夫。

师:让我们自由读一读,在体味一下那惊险的场面。

师: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有关武松的故事?

生1:武松威镇安平寨

生2:武松醉打蒋门神

水浒传阅读体会第8篇

李 新,女,辽宁锦州人,辽宁医学院外语教研部讲师,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主要从事外语教学与研究、语言与文化、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水浒传》在我国及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目前已被译为多种语言, 影响力与日俱增。在全球化的今天,有效的跨文化沟通与交流已成为推动世界和平与人类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同民族文化的接触、交流和冲撞日益频繁,文化冲突已成为全球化进程中凸现出的重要课题。鉴于此,本文以赛珍珠翻译《水浒传》的再创造及其成因为研究对象, 借鉴关于《四海之内皆兄弟》已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 将赛珍珠对《水浒传》的翻译进行多层次的比较。希望能从赛译本《水浒传》中得到启示,了解跨文化交流中中国古代文学翻译应注意哪些问题。

一、赛珍珠成长与创作经历

赛珍珠,本名珀尔・布克Pearl Sydenstricker Buck,是以中文为母语之一的著名美国作家。她出生于弗吉尼亚州西部,随传教士父母赛兆祥和卡洛琳来到中国。先后在淮安(清江浦)、镇江、宿州、南京、庐山等地生活和工作了近40年。赛珍珠于1922年在庐山牯岭开始尝试写作,1931年发表长篇小说《大地》,立即成为畅销书。由于赛珍珠对中国农民生活史诗般的描述,真切而且取材丰富,以及她传记方面的杰作,1938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在她的一生中,赛珍珠创作了超过100部文学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大地》。1927至1932年,赛珍珠翻译《水浒传》(七十回本)全文,于 1933年在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同时出版,改书名为《四海之内皆兄弟》(All Men Are Brothers),在欧美风靡一时。

二、赛译《水浒传》风格与特点

首先,书名的翻译。赛珍珠在《中国小说》中提到“我自己已经将七十回的版本全部译成了英文,书名用的是《四海之内皆兄弟》。原来的名字《水浒传》在英文中毫无意义,只是指著名的沼泽湖水泊是那些强盗的老窝。对中国人这些字立刻会引起几百年的回忆,但对我们却不会如此。”[1]她在译本序言中指出“英文书名自然不是中文小说名字的意思,小说的中文名字奇特的难译。‘水’等于英文的‘水’(water),‘浒’意为‘水边’(margins or borders),‘传’则相当于英文的‘小说’(novel);至少在我个人看来, 将这几个字排列在一起几乎毫无意义,也不能准确反映原书的意旨。”[2]直到出版前不久,她才突来灵感,想到了《论语》中的一句名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于是在纽约庄台公司1933年出版这本上、下两卷的译著时即以“All Men Are Brothers”为名。这是《水浒传》的第一个英文全译本,在美国很是畅销,从中国杀将过去的这批梁山好汉,一下子就窜上了美国权威的每月图书俱乐部的排行榜。

其次,直译的翻译特点。从翻译风格上看,赛译本基本采用了直译的翻译方法,这也是其翻译最突出的特点。赛珍珠把原文之中骂人的话“放屁”直接翻译为“pass the wind”,遭到国内学者的批评,皆指责其不看原文,按字面死译。国内学者马红军的论文《为赛珍珠的“误译”正名》一文中总结了七十回本《水浒传》中出现的几次“放屁”, 赛珍珠都无一例外的使用了“pass the wind”。他指出,赛珍珠从小就生活在中文语言环境下,她对这种相当简单词汇的理解应该不会产生如此大的偏差,唯一的解释是她在贯彻直译的翻译风格,力图使译本的阅读者能够切身体会中文语言表达,在文中多次阅读到这一说法,西方读者也不可能真的认为那是一种生理现象。同时,《水浒传》的写作风格是以民间口语为基础的书面语, 风格洗练、明快、富有表现力,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也有很高的成就。它在民间口语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通俗、简练、生动、富于表现力的文学语言。但与汉语相比, 英语是一种更为形式化的语言, 注重的是形合。因此, 译者有时必须用很多英文单词来解释一个中文词语, 要把原文这种简炼、明快的风格表现出来也就比较困难。沙博理曾说过:“赛珍珠的译文是一种古怪的混合物,类似《圣经》英文, 让人读起来有点古味, 又为了有点中国味道,句型结构则完全按照中文逐字逐句地直译。这给外国读者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是否对国外读者阅读造成了很大困难, 我们无法下确切的结论, 但是它致使人物形象发生了变形,语言风格也发生了改变,却是事实。

三、赛译本对中国古代文学翻译的启示

翻译的目的是使一种语言的读者通过本国文字了解他国文化,即译者通过译入语向读者介绍源语文化。在跨文化译介中,由于跨越文化和语言疆界,不可避免会存在着本语与外族语、译出文本与译入文本之间的文化鸿沟,以及由历史文化背景、民族传统等方面的差异所造成的完全不同的人文价值观。因此,语言和文化内在的密切联系,决定了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过程,更是一种跨越文化差异的交流活动。

赛译《水浒传》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翻译启示是巨大的。她的书名翻译,翻译策略选择以及译文风格的塑造,无一不说明特定时代背景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等客观因素对于翻译的影响是很难控制和改变的。

笔者认为,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之下,跨文化交流中,古代文学的翻译应该注意译者的素质,译者对于文学翻译至关重要,在翻译中占主体作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既满足目的语读者的阅读情趣和接受能力,而且还应注重让目的语读者充分地了解异域的语言文化,充分地领略原作的美学价值。

结语

赛珍珠凭借中国题材的小说和翻译,成为描写中国方面最具影响力的西方作者之一,在文学传播领域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是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她的《水浒传》英译几乎不是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就是被当作翻译技巧的反面例证大加鞭挞。然而考虑到译者的成长背景、中西共融的文化观,以及翻译目的等因素,也就能对其做出公允的评价和理性的研究。

参考文献: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