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急救措施

急救措施赏析八篇

时间:2022-11-20 14:44:51

急救措施

急救措施第1篇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院前急救

急性心力衰竭为急诊常见的突发性疾病,如不能及时给予患者救治,会导致患者死亡,危及生命。此疾病是因为心脏疾病导致患者心肌出现收缩力降低,回心血量无法完全排出,从而导致供血不足。患者可出现气促、烦躁、咯粉红色泡沫痰等临床表现[1-3]。为探讨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措施及效果,2011年2月-2012年6月笔者对所在医院急诊收治的52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2月-2012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急诊收治的52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男38例,女14例;年龄35~74岁,平均(58.5±8.1)岁;发病时间5~30 min,平均(14.8±4.6)min。所有患者均为急性左心衰竭,48例患者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4例高龄患者症状不典型,年龄62~79岁。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12例患者为情绪激动导致,14例患者为过度劳累,26例患者为感染诱发。所有患者均合并两种以上慢性疾病,16例患者合并有心瓣膜疾病,34例患者有糖尿病,47例患者合并有高血压,32例患者合并有冠心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吸氧、评估疾病等综合措施进行急救,并安全转运到医院进行急诊就治。所有患者均快速出诊,3 min出车,到达现场时间为9~26 min,并由医师通过电话指导患者家属对其进行紧急急救。到达现场后首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快速评估,并询问患者家属患者病史情况。如患者有濒死感、烦躁不安、紫绀、冷汗淋漓、端坐、三凹征、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听诊肺部有哮鸣音,心尖部可听到奔马律,且有心衰疾病病史,可初步诊断为急性心力衰竭。迅速给予患者吸氧及调整,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如有必要可进行吸痰治疗。给予患者强心、利尿、镇静、止痛、扩张血管药物及激素等药物治疗,改善患者疾病情况,并转移患者送往医院。转移过程中时刻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出现异常情况给予针对治疗。根据患者的血压等情况给予患者应用3~10 mg吗啡,以降低患者的心脏负担,控制其躁动等情况,如患者双侧肺部均可听到水泡音,应给予患者应用20~40 mg速尿药物,改善其肺部水肿情况;如患者双肺部哮鸣音明显,可给予患者应用氨茶碱药物进行治疗。患者入院后常规给予患者低脂低盐饮食、吸氧、卧床休息等治疗,并给予患者应用抗感染、逆转心室重构、扩血管、利尿、洋地黄等药物进行治疗,并积极治疗控制患者的合并疾病[4-7]。

2 结果

所有患者经综合措施急救,均顺利到达医院。50例(96.2%)患者救治成功,2例死亡,死亡率为3.8%。50例患者经1周综合治疗后血NT-proBNP检查结果为(2940.2±2457.3)ng/L,左室射血分数(LVEF)检查结果为(46.3±9.5)%,心率为(71.2±11.5)次/min,血压控制良好。38例患者心功能改善到2级,12例患者心功能改善到1级。患者呼吸困难不明显,双肺湿啰音消失,浮肿消失。

3 讨论

急性心力衰竭为临床比较常见的急性疾病,对患者的危害很大,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患者死亡。此疾病是因为器质性心脏病发展到心肌收缩力减退,导致患者的心脏不能正常地将回心血量全部排出心脏,致使患者的心搏出量降低,导致出现肺静脉淤血的状况发生,动脉系统严重供血不足,多为快速异位心律、急性的心脏容量负荷过重、严重心瓣膜狭窄、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等疾病导致,患者临床表现为有濒死感、烦躁不安、紫绀、冷汗淋漓、端坐、三凹征、呼吸困难等,听诊肺部有哮鸣音,心尖部可听到奔马律,且有心衰疾病病史[3-9]。

对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原则为争分夺秒稳定患者的疾病,平稳送往医院给予针对性地治疗,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故前期应电话沟通患者家属,指导其进行前期的急救措施,给予患者服用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并正确摆放患者等。前期的正确急救措施会为抢救争取时间,以保障患者生命。本组所有患者均快速出诊,3 min出车,到达现场时间为9~26 min,这也保障了对患者的急救效果。医疗人员到达现场后应首先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评估,早期对疾病进行诊断,给予患者综合性的治疗措施以急救,综合性治疗措施包括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药物治疗等。本组患者应用综合措施进行院前急救,均顺利到达医院,经治疗50例(96.2%)患者救治成功,2例死亡,死亡率为3.8%,50例患者各项指标均表现正常,血压、心率等情况控制良好,心功能均有所改善,38例患者心功能改善到2级,12例患者心功能改善到1级,这表明给予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措施可有效提高并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本组患者运送途中均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给予其针对性药物治疗。本组患者死亡率均低于相关文献报道[9-14],这表明早期综合性院前急救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治疗争取时间。

综上所述,快速出诊,沟通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早期急救,采取综合有效的急救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保障患者的生命,为治疗争取时间。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10年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S].2010:8-10.

[2] Cynthuia M B, Pasqualina S, Robert M, et al. Physiological, pathological, pharmacological, biochemical and hematological factors affecting BNP and NT-proBNP[J]. Clinical Biochemistry,2008,41(4-5):231-239.

[3] 陈其凰,张玉霞,蒙钟宁.50例急性左心衰的院前急救和转运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08,8(9):1576-1577.

[4] 廖清高,隋敏生,郭旭武.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的院前急救和安全转运[J].中国全科医学,2001,8(9):64-66.

[5] 谭建新,关永东.吗啡在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中的安全性[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15(5):29-31.

[6] 郭华林.不稳定型心绞痛院前急救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08,15(Z1):58-59.

[7] 陈言智,严国胜.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9(22):41-43.

[8] 覃香.急性心力衰竭院前急救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2):39-42.

[9] 韩维红.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院前急救的体会[J].中外医疗,2009,28(23):61-63.

[10] 王建民,白红.急性心力衰竭52例院前急救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9,7(7):20-23.

[11] 刘君思,范锦.42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院前急救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0,7(5):82-83.

[12] 陈其凰,张玉霞,蒙钟宁.50例急性左心衰的院前急救和转运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08,8(9):64.

[13] 宋淑华,霍光,范珍川,等.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9,11(8):55-57.

急救措施第2篇

【关键词】 冠心病;冠心病急性发作;急救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26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11-02

冠心病的发病率现在处于上升趋势,一个社会原因就是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且我国也在逐渐进入老龄化的社会。这种疾病是因为冠状动脉狭窄,心脏的供血不足等因素造成心肌机能的障碍或者是器质性的病变。此病又被称为是缺血性的心脏病,是对人们健康危害非常严重的疾病,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大约有五十万人在我国由于冠心病而去世,而这部分人群中又以急性发作期没有得到正确有效的治疗而最多。所以说,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有效的急救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回顾性分析了134例我院急诊救治的冠心病急性发作时的患者的资料,来探讨其救治的有效的急救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份-2013年1月份在我院急诊救治的134例冠心病急性发作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其中有男性70例,女性64例;年龄最大的患者为77岁,最小的患者为39岁,平均年龄为55.1岁;以上患者都有冠心病病史,病史为4个月-35年,平均为7.9年。其中有43例患者合并有高血压,21例患者合并有糖尿病。在冠心病急性发作时有患者表现为明显的胸痛、呼吸困难、喘息咳嗽、端坐呼吸、胸闷、颈肩部区域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1.2 方法 首先是进行诊断,在患者来到急诊后,先要做的是询问家属和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一些疾病史,并同时进行心电图检查,此种辅检查的手段是诊断冠心病患者急性心肌梗塞的最简单和基本的检查,而且可以根据心电图来确定心梗的部位,为进一步治疗提供方便。然后对患者进行心肌酶和肌钙蛋白的检查,这也是心肌梗死重要的诊断手段。若是有患者符合以下两条就可以诊断为心肌梗死:①有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②心电图的动态演变;③心肌坏死的血清标记浓度的动态改变[1]。在患者确诊为心肌梗死之后,立即进行持续的心电监护,并且嘱咐患者及家人要患者本人绝对的卧床休息,让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5mg,嚼服阿司匹林。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并且确保其及时输入。在这期间要密切监测心电图,若是有恶性的心律失常发生,要及时处理,并且考虑进行介入治疗。患者在服药以后记录其心率、血压、血常规、心电图等的检查结果和症状的减轻程度。对其治疗前后的各项情况作比较。

1.3 统计学分析 以上的所有数据资料都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当P

2 结果

在对患者进行急救后,胸部刺痛和胸闷、心悸等冠心病发作时的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见表1。而且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大幅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像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这样的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增高,而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又是冠心病的公认的危险因素。因此,急性心肌梗死近年来明显增加的发病率也就不足为奇。至于死亡率也在升高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们对冠心病没有足够的认识,不能对发作的患者给予及时的救治。另外提高患者及早就医的意识和提高医疗工作者对冠心病的及时的准确诊断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患者和医务人员就需要了解此种疾病的一些首发症状帮助医生和患者可以早期意识到此病的发作。心前区压榨样的疼痛伴有胸憋、惊恐、大汗和放射性的疼痛为急性心梗的典型的临床症状,这比较容易诊断为心梗,但是有些患者在发作时表现为牙痛,腹痛,恶心等这些症状极为不典型,对医务人员的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这就需要医务人员的经验加辅助检查来进行诊断了。冠心病也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生这种疾病主要就是由于冠脉发生粥样硬化而使官腔变得狭窄甚至是阻塞,使得冠脉血流不畅,心肌不能得到所需要的那么多血液而导致心肌发生缺血缺氧性的损害而发生的心脏疾病[2]。而心绞痛的发生是由于冠脉供血不能满足心脏的需要,引起急剧的,暂时性的心肌缺血和缺氧所出现的胸痛。其发生的机制众说纷纭,但是大多数学者认为是脂质浸润,形成血栓,内皮被损伤发生炎症反应等造成的。

在了解冠心病的发作原因、机理、临床表现后,我们认为下一个在急救中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因素就是所使用的药物。在很多的研究中指出,冠心病的高危人群以及心绞痛和心梗的患者血小板功能异常。这与粥样病变的部位形成微血栓有密切关系[3]。硝酸甘油不仅可以迅速缓解胸痛,还能够使血压和心率维持稳定,降低心排出量,从而有效的减轻心脏的负荷,使心肌的耗氧量减少。此药一般是在舌下含服,由于舌下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所以吸收迅速也容易。硝苯地平这种药物对变异型的心绞痛的疗效显著,而且对人体的呼吸功能没有不良影响,所以此药在必要时候也可以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急救治疗。亚硝酸异戊酯的起效速度最快,可是其药效非常短,可以在患者急性心绞痛发作或是在用硝酸甘油后无效的情况下,将此药在手帕中拍碎,然后放到患者鼻孔处吸入。可以为患者争取到一定时间到医院进行下一步救治。

因此,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急救,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李瑞杰,高蕾.冠心病急性发作的危险评价与急救[J].生活与健康,2008, (8).

急救措施第3篇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and summarize th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re-hospital first aid and emergency first aid measures.Methods To extract the hospital emergency department were 10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i) as the research object,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All patients received emergency treatment,the control group routine care, emergency care team,compare two groups of clinical indicators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Results The team all the indexes were superior to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First aid;Emergency;Emergency nursing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突发性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损伤,严重者可直接心衰死亡[1]。现代社会生活压力大,各种心血管慢性病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高、发病突然,临床急救速度以及护理效果关系到患者预后质量[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2012年3月-2016年3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4例为本次调查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参与研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52例患者:男性:28例、女性:24例、年龄:48~89岁,平均年龄(61.3±2.4)岁,病情:19例前间壁、16例前壁、17例下壁。对照组52例患者:男性:29例、女性:23例、年龄:47~88岁,平均年龄(61.9±2.5)岁,病情:18例前间壁、17例前壁、17例下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未见临床差异(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接受院前急救措施,初步询问诱因、冠心病病史等,判断患者病情,探查患者生命体征。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建立有效静脉通路,稳定患者以及家属情绪,准备急救所需器械、物品、准备输血用品以及同血型血液,进行抗休克护理。研究组采取急救护理措施,120接到急救电话时,由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通话,叮嘱家属保持镇静、不可随意挪动患者体位,可服用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急救医护人员赶到后,马上建立建立静脉通路输入扩血管药物、使用面罩式呼吸机辅助呼吸,对患者口鼻分泌物及时清理,防止误吸。搬运患者时要用力均匀、平稳、快速。持续监测生命体征、末梢皮肤温度和颜色。与院内抢救科室联系,缩短抢救时间。急救科室根据患者病情先对症处理,然后等患者病情稳定后转入常规病房。

1.3观察指标[3] 临床观察指标:接受抢救时间、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自拟“满意度调查问卷”,发放104份,回收104份,回收率100%。本调查问卷由调查研究人员在临床护理后,对患者进行问答式填写,不允许对患者选择内容进行语言诱导,要求客观、实际。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取回顾性分析,使用统计学计算软件SPSS 22.0对所有实验数据进行分组处理和统计学计算,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记录,进行T检验计算;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记录,进行卡方检验计算。统计结果,P

2 结果

2.1临床观察指标 对照组接受抢救时间(52.2±11.6)min、住院时间(13.8±2.3)d;研究组接受抢救时间(41.9±10.8)min、住院时间(9.4±2.5)d。研究组患者接受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缩短,临床观察指标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患者满意度 对照组患者满意度84.62%,研究组患者满意度98.08%,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比对照组显著增高,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与过度劳累、冠心病病史、高血压病史等多种因素相关,便秘、情绪激动、暴饮暴食以及劳累过度等均可引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前没有预兆,发病时可伴有胸骨后剧痛、心律不齐等,高发于老年人。由于社会压力增加,中年人是该病危险发病期,该病难以预防且预后不良,所以需要临床快速救治患者,提高抢救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挽救患者生命[4]。

院前急救由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共同完成。接到求救电话后,立即叮嘱家属不能挪动患者、保持头偏向一侧,可服用家中急救药物。急救车赶到事发现场后,评估患者病情、询问病史和发病时患者情况,进行初步诊断。建立有效静脉通路、连接呼吸机、心电图,提高血液中含氧量。护理人员与家属进行沟通,取得家属信任,配合医护人员工作。通知院内急救科室做好手术准备[5]。

急救措施第4篇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交通事故也逐渐增多,交通事故院前急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院前急救是抢救病人的前沿,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死存亡,具有很强的医疗性和社会性[1],本文通过对交通事故急诊出诊情况进行分析,讨论总结道路交通伤的抢救措施及院前急救护理,最大限度地减低伤残、减少死亡,为进一步院内抢救争取时间,更好的挽救生命。

1 院前急救的特点

1.1 突发性:需院前急救的病员是突发的,时间、地点、人员不定。因此,增加了院前急救的难度。

1.2 艰难性:突发灾害发生的病原涉及的学科种类多,伤情重。有时是群伤,多发伤的病人较多,而院前急救的条件有限,因此,医护人员要有过硬的技术和熟练的技能。

1.3 关键性:院前急救是第一现场的急救,是关键的抢救。如果院前工作不到位,会直接影响到院内的抢救成功率。因此,做好院前抢救是关键。

2 护理有效措施

2.1 出诊前准备是有效护理的前提:迅速带上急救物品及必要的医疗器械,车上机器处于备用状态。

2.2 出诊时护理是急救抢救时间的关键:护士到后仔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尽可能系统地收集患者病史,作出初步诊断,快速掌握伤情,初步评估病情,根据病情轻重,及时鉴别分类,对那些需要就地抢救的,及时施行抢救护理措施,如摆放、心肺复苏术、气道开放、气管插管术、建立静脉通道、止血、抗休克及心电监护。伤情评估决定紧急措施采取是否正确,对院内的进一步抢救有直接影响[2],协助医生抢救过程确保顺利进行。

2.3 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因突发事件使患者及家人出现害怕、紧张、情绪波动,在躯体和心理上都有创伤[3],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可消除患者的烦燥及悲观绝望心理,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3 防范措施

3.1 提高服务态度: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努力培养及训练护士沉着、冷静、果断、平和的性格,使护士有较强的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

3.2 提高急救人员的素质:安排有丰富经验的护士出诊,定期对人员进行培训,心肺复苏、中毒的急救、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心电监护、复合伤的处理,提高业务能力。培养良好的急救队伍,良好的应急能力与熟练的业务技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4]。

3.3 严格执行接交班制度:抢救物品做到五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维修。急救物品做到百分百每班交接物品记录,机器设备完好。

4 院前急救护士素质的要求

院前急救要求护士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功、过硬的操作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良好的协调能力及应变能力同时具有娴熟地使用抢救器材和各种急救措施的技术,掌握院前常见急症患者的抢救配合技术。各种常用药物应用与观察技术及各种创伤抢救的敷料应用技术。

5 院前急救的护理文件质量

院前急救的护理文件是非常重要的文书,要本着对患者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一定及时、准确地详细记录病情发展过程、治疗所用的药物、采取的护理措施。不出现遗漏、涂改现象,保证护理文件的书写质量。完整的护理给下一步抢救治疗提供一些必要的数据和信息。

院前急救是急救医学的一个重要范畴[5],威胁生命的突发交通事故多大发生在院外,院前急救护理成为急救重要环节,而正确合理的院前急救护理流程的执行又是其中的重点。因此针对交通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的特点,要求急救人员时时处于备战状态,平时备急救器械及药品,用后及时补充,保证急救车能在2min内出发。优质高效的院前急救护理对患者的急救成功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期东.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9~111.

[2] 邓虹,廖燕琼,李丽敬等.206例创伤院前急救体会[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8,(1):69.

[3] 许敏迪.严重多发伤检诊与急救护理.临床医学,2005,25(3):90~91.

[4] 董惠翔,李安学,刘玉春等.交通事故致严重多发伤伤员的早期救治与护理.中国实用医药,2007,2(21):85~86.

急救措施第5篇

[关键词]小儿 高热惊厥 急救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019―(2010)―08―50―02

高热惊厥是指高热(体温390C以上)出现不久,或者体温突然升高之时发生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双眼凝视、斜视、发直或上翻,常伴意识丧失,可停止1~2分钟,重者出现口唇青紫,有时还伴有大小便失禁。它属于儿科常见急症。由于患儿年龄小,缺乏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难以预料病情的发展。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很可能会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本文主要针对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措施进行分析及概述,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4例患者,男15例,女9例。年龄≤3岁18例,3~7岁6例。多由呼吸道感染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上呼吸道感染14例、肺炎6例、腹泻3例、癫痫1例。惊厥持续时间在1~2分钟12例,3~5分钟8例,5~10分钟4例。有高热惊厥史14例,首次发作10例。

2 急救措施

2.1 保持呼吸道通畅 小儿高热惊厥发作时,应迅速解开患儿的衣领,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用纱布包裹压舌板放在上下臼齿之间,防止患儿将舌头咬伤。当患儿的牙关紧闭时,不应该采取强力措施将其撬开,以免牙齿受到损伤。必要时用舌钳将舌拉出,防止舌后缀而引起窒息。还要准备好吸痰器以及气管插管等急救设备,患儿如果有痰液或者呕吐物阻塞呼吸道影响呼吸时,应及时使用吸痰器吸出,在使用吸痰器时,动作不宜过大,吸力也应适当,以免加重患儿的病情。

2.2 及时降温 当患儿出现高热时,及时采取正确合理的降温措施,是控制小儿惊厥的重要环节。(1)物理降温。可选用温水擦浴,冷生理盐水灌肠或者采用冰敷的方法以达到降温的目的,冰袋应置于颈旁、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2)药物降温。一般采用肌内注射法,持续高热者可静脉给予地塞米松。必要时应采用人工冬眠疗法,但对于癫痫患儿,应禁止使用此方法,也应慎用激素。(3)采用液体降温。患儿因高热引起的机体代谢会加快,酸性代谢物也会增加,需要更多的水分以及营养物质。如果患儿的心肾功能良好,应给予患儿足够的液体,既能纠正代谢的紊乱,又能补充所需的能量,有利于代谢产物的排出。

2.3 及时控制惊厥 如果患儿惊厥持续的时间长,容易引起缺氧性脑损伤。因此,应控制发作,需要一定的止惊药物或者进行刺激性的药物的剂量。(1)使用地西泮。每次使用0.3~0.5mg/kg,婴儿1次剂量不得超过5mg,儿童不能超过10mg,而且要缓慢静脉注射,15分钟后可重复,也可保留灌肠。(2)采用针刺止痉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控制患儿惊厥。针刺止痉是一种既简单有效,又经济的止痉方法。通常情况下采用针刺或者按压人中、合谷或者涌泉等穴位,一般情况下需按1~2个穴位,而且不宜过力按压,以免使患儿受到不必要的损伤而增加其痛苦。(3)使用苯巴比妥进行药物治疗。每次使用15~20mg/kg,大约30分钟重复1次,采用肌肉注射法。(4)可以采用镇静止惊的方法,及时的控制患儿惊厥。在患儿出现惊厥时,应及时使用镇静剂解除肌肉痉挛,以免惊厥时间过长,引起缺氧性脑损伤,需要止惊药物或者刺激治疗。在使用镇静剂时,应准确掌握镇静剂的剂量、注射药物的速度以及观察用药的效果。

2.4 及时改善组织缺氧 高热惊厥的患儿因为呼吸不畅,耗氧量会增加,因而可能导致组织缺氧。如果脑组织缺氧,脑血管的通透性会增加,可能会引起脑组织出现水肿,进而加重患儿的惊厥。因为缺氧程度以及持续时间的长短,可能会导致惊厥性脑损伤,在治愈后可能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应及时的保障患儿氧气的吸入。

3 结果

经过对患儿快速止惊,保持呼吸道通畅,适量吸入氧气,及时降低体温等急救措施的实施,经过2天的治疗观察后,24例患者中有12例治愈,经过3天的治疗观察后有10例患者治愈,2例明显好转,效果十分满意。

4 讨论

小儿高热惊厥是婴幼儿急症,应采取急救措施,保证患儿呼吸道的通畅性是十分重要的。在小儿发生高热惊厥时,既要保证医生进行及时的急救工作,又需要护理人员的及时有效配合,准确执行医嘱,真正达到分秒必争。在高热时,应将患儿的体温控制在38.5℃以下,并及时观察病情的变化情况以及必要的抢救护理工作,切实确保患儿能够转危为安。

5 参考文献

[1]于军花,钱伟红.35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及护理[J].全科护理,2009,7(16):1431

[2]李静.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及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8):164

急救措施第6篇

【关键词】 院前急救;服务;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6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233-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事业的快速发展,院前急救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全民的广泛重视,院前急救护士只有不断努力进取,才能适应新世纪的发展需求,才能在院前急救工作中发挥更好的作用[1]。贵州省安顺市德江县民族中医院2013年4月―2014年3月院前急救1600多人,接回本院继续救治1300人次,院前死亡10人,年龄最大的79岁,最小的15天,平均54.8岁。现将本院院前急救最容易出现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总结报告如下。

1产生护理风险及安全隐患的因素分析

1.1呼救电话接听时常见隐患接听电话不及时,服务态度差,对病情、患者所在具体地点、联系方式、伤病者数量等询问不详细,不能及时到达现场抢救患者,延误抢救危重患者的黄金时间,易引起患者及家属不满而投诉甚至引起纠纷。

1.2急救药品、物品、器械准备不足或使用不当出诊前的物品或药品准备不充分、不齐全或不适用;或者由于使用后没有及时补充和检查不及时,导致物品失效、仪器不能正常使用,导致无法及时给予正确救治,延误抢救时机。

1.3急救车辆没有具体的停放位置,个别驾驶员把急救车当私家车使用,以致不能正常出诊,拖延出诊时间。同时个别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导致患者及家属不满意。

1.4院前急救因护理技术不熟练产生的隐患. 院前抢救患者时,护理人员选择静脉注射部位不当,或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固定不妥造成患者在转运途中穿刺部位肿胀,不能保证药物和液体有效进入患者体内,引发医患纠纷;由于家属或路人目睹抢救过程,如果急救技术不熟练或不及时或采取了错误的治疗手段就会致护患关系矛盾激化。

1.5院前急救时未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引发的隐患首先在考虑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上,忽视侵犯有自主决定能力的患者知情同意权及选择权,与患者及家属缺乏有效沟通,未及时履行告知义务,致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时,家属不满而投诉甚至引起纠纷。

1.6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风险意识淡薄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法律观念、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患者对自己就医权利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院前护理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护理人员不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不明确自己在护理工作中的法律责任、义务,对患者可能出现的风险不能及时告知或较少告知。

2院前急救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2.1加强岗位责任教育,规范接听120电话接听120电话时要做到仔细询问、详细记录、弄清患者所在位置、正确评估病情,并且根据病情准备相应的急救物品。对于接听电话的技巧要在科内组织共同学习,要求人人熟练掌握接听电话的技巧,建立内容详细的电话登记本,并逐一做好记录。

2.2懂得急救工作的重要性,做到为患者所急,为患者所想,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不断提高院前急救技术水平,坚持每年对护理人员进行心肺复苏、中毒患者抢救流程、心力衰竭患者的抢救流程、休克患者抢救流程、气管插管、人工呼吸、电击除颤、心电监护、静脉留置针、复合外伤的处理、现场患者搬运术等的培训和考核,确保护士能在复杂的情况中冷静工作,要必须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时应当戴手套预防感染。

2.3根据护士的能力水平科学分工,出诊护士应由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技能、责任心强、身体及心理素质好的护士担任,并合理排班,避免因超强度而疲惫懈怠地工作。因为院前急救工作的不可预知性,要求急救人员掌握较全面的医学知识和熟练的抢救技术,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快捷熟练的抢救流程。

2.4提高法律意识,加强风险管理。由于院前急救有很强的技术性、服务性、复杂性,容易发生医疗纠纷,因此提高在岗人员的法律意识,增强工作的责任心,强化职业风险防范意识,让医护人员懂得如何在工作中应用法律保护患者和自己,提高遵照法律程序处理护患矛盾的能力。应做好与患者及家属在急救现场及途中的沟通,尊重患者及家属知情权,医护人员接诊患者后应及时了解病情,对于患者潜在风险向患者或家属进行详细交代,使家属在患者病情变化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避免纠纷事故发生[2]。

2.5消毒隔离方面的作用救护车是连续使用,运送的患者多为危重患者,且患者疾病病种不一,因此,也是引起院内感染重要环节,护士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工作标准,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做好自身防护、消毒隔离、医疗废物管理,作好救护车的清洁、消毒工作,严防院内交叉感染。

3结论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急救医学的最前沿,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全民的广泛重视。急救护士在急救管理、组织协调、后勤保障、有效抢救、安全转运等多项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在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护士除了要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外,还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有爱心、责任心、严谨的工作态度、快速的反应能力和较强的语言沟通能力以及强烈团队精神。通过现场紧急救护,医生、护士、驾驶员密切配合,将患者快速安全地转送到医院作进一步的治疗,从而为挽救患者的生命争取了宝贵时间,在实施救护过程中,护理人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孟庆霞.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2): 265-266.

急救措施第7篇

[关键词] 脑出血; 急救;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722.15+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3-209-01

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变的一种形式,其本质上是指脑实质内血管破裂。该病发病突然、情况严重、恶化迅速、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对全身系统产生影响。要求医生在对患者采取急救措施时应该坚持“生命第一”的原则,在熟悉护理特点的基础上制定护理措施,以保证良好的救治效果。现对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49例的急救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49例,均为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男31例,女18例,年龄49~76岁,平均64.5±2.6岁。其中内囊出血29例,丘脑出血9例,脑室出血8例,小脑出血2例,桥脑出血1例。

1.2 急救措施

1.2.1 维持呼吸畅通:(1)卧床休息:保持患者头部抬高15°~30°,降低脑部的血流量,避免出现严重的脑水肿[1]。患者病发初期,需维持静止状态,不宜搬动患者,谨慎使用检查措施,一旦患者身体移动则会加重出血情况,影响病情。(2)维持呼吸:把昏迷患者的头偏向一侧,有效吸痰,需要时运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后进行吸氧。

1.2.2 控制水肿:主要措施包括①头部降温。一般采用冰帽、冰垫等降低患者的脑部温度。②合理换气。在人工呼吸给氧过程中需要对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适当控制。③脱水剂应用。使用20%甘露醇125ml,快速静脉滴注,每天3次,或速尿20~40mg静脉推注,隔12h与甘露醇交换运用,防止甘露醇用量过大而造成肾功能受损。持续使用3~5d后,待颅内压得到显著改善时,再运用10%甘油果糖静脉滴注。

1.2.3 限制血压:在护理中需结合患者的年龄、病史、血压等不同指标采取护理措施,保证将患者的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通常,当患者的血压值控制在了180/105mmHg以内则可取消降压用药,若血压超过180/105mmHg则需结合情况采取降压药物,主要使用卡托普利、倍他乐克等。若急性期后的血压依旧较高,需采取系统地口服降压药。

1.3 护理措施

1.3.1 关注病情变化:对处于急性期的患者需要实施动态观察策略,对生命体征及时关注,主要指标有:瞳孔、意识、血压、脉搏、呼吸等,并做好详细地观察记录。而对呼吸的观察指标主要有:频率、鼾声、呕吐、瞳孔等,以及相关的肢体功能,以保证患者维持正常状态。在所有指标中,较为重要的则是患者的呕吐物及大便颜色,这些需要严密观察。

1.3.2 昏迷患者的护理: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严密观察病情,做好救治的准备。护理时需保证患者的头偏向一侧,以助于口腔内的分泌物往外引流,避免分泌物吸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一般情况需进行口腔持续2~3次护理,张口呼吸患者需使用湿纱布将口鼻盖住,避免出现口腔感染。定期对患者的指甲修剪,避免自己抓伤而引起感染。若发现患者的昏迷时间长、出血量大时需及时采取气管切开术。

1.3.3 压疮预防处理:每隔2~3h 对患者翻身1次,骨隆突处垫软枕或海棉垫,维持床铺的整洁干净,防止残留渣屑。患者的受压位置应该使用酒精(浓度50%)进行局部按摩,对皮肤皱折处涂擦爽身粉[2]。若患者已经出现压疮,则需要使用呋喃西林消毒,然后选择榆膏外涂,且每天换药1次

1.3.4 饮食调理:若患者无法正常饮食,则需要采取鼻饲,患者在病发的2小时内禁止进食。若患者能够进食者,则护士要控制喂食速度及频率,以避免食物进入气管后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对昏迷、难以进食的患者实施鼻饲流质,每天4~5次,每次控制在200ml,对胃管定时回抽,并观察是否存在上消化道出血,且维持口腔的干净。

1.3.5 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前期,护士需引导患者掌握正确的自我调理计划,防止情绪异常变化带来的异常影响。如:定期定量使用降压药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选择食物科学饮食等。在调养期间必须禁止烟酒,不吃刺激性食物,维持足够的休息时间等等。

2 结果

经积极救治及系统护理,其中37例康复(34例生活能自理,4例需要协助生活),11例好转,死亡1例。无一例伴有并发症。

3 讨论

对患者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控制疾病死亡率和致残率,为抢救成功创造有利条件。这就需要护理人员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科学判断脑出血患者的实际病情,并采取针对性的抢救措施,以对疾病情况给予控制。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时保持镇静,遇到异常情况时要迅速采取措施处理,让患者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得到安慰感,这对于医护工作的发展都是很有帮助的。此外,护士还需要积极培养自己的应急能力、观察护理能力,以提高对患者的护理效果,有效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急救措施第8篇

关键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护理措施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一种中毒急症,在ICU和急诊内科中是最为常见的重症疾病[1]。有机磷农药的有毒物质在短时间内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等进入体内,迅速出现中毒症状。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在基层医院中是最为常见的急症,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发病急,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必须进行及时的抢救处理[2]。急性有机磷中毒抢救的关键是使得患者机体尽快达阿托品化,应用过程中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基本病情变化,继而及时调整好用药剂量[3]。笔者将根据相关工作经验,综合分析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措施,为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5年6月~2016年9月选取在我院收治的59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所有患者均因为急诊而入院,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几项诊断标准:①就诊时均出现出汗、呕吐、瞳孔缩小和呼吸麻痹等症状;②患者的CHE-全血胆碱酯酶活性在30%以下。59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女20例、男39例;年龄在18.1~67.7岁,平均年龄为(42.9±13.35)岁;中毒途径:30例(50.85%)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6例(10.17%)皮肤接触农药中毒、12例(20.34%)生产性中毒、11例(18.64%)误服用有机磷农药中毒。中毒有机磷农药分类:5例混合农药、22例敌敌畏、12例氧化乐果、8例乐果、7例对硫磷、5例甲胺磷。中毒程度:22例轻度中毒、20例中度中毒、17例重度中毒。中毒至抢救开始时间:0.48~23.2 h。

1.2方法 接诊之后立即向患者家属询问病史,根据中毒的剂量和中毒的药物结合患者中毒的基本生命体征,判断出患者的中毒程度。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治疗原则是:①快速且及时的抢救治疗;②迅速切断毒物来源,及时应用解毒剂。皮肤中毒者应该立即使用3%~5%碳酸氢钠溶液,口服中毒者需要采用电动洗胃机清洗胃部。常规提供低流量氧气吸入,出现呼吸衰竭患者提供呼吸中枢兴奋剂和呼吸机辅助呼吸等;重度患者提供地塞米松和甘露醇等治疗方法。

1.2.1保持呼吸道通畅且维持好呼吸功能 有机磷中毒能够使得呼吸道平滑肌痉挛,使得分泌物增加,最终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和窒息等情况出现。由于呼吸衰竭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治疗过程中应该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患者口鼻腔内的分泌物,提供吸氧和气管插管处理。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发生心跳停止和呼吸停止情况时,需要立即提供心肺复苏术。

1.2.2迅速清除毒物 在急救治疗过程中,彻底清除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体内的毒物,需要立即清洗胃部。洗胃过程中,取患者左侧卧位,洗胃时能够引出更多原液,为抢救患者赢得更多的时间。对于重度中毒患者来说,需要轻柔且快速地置入胃管,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刺激;彻底洗胃之后灌入导泻剂,保留胃管,用肥皂水和清水反复冲洗污染部位。

1.2.3快速建立静脉通路 建立好至少两条静脉通路,最好采取静脉留置针方法,提供阿托品和胆碱酯酶复活剂。建立静脉通路的同时还应采集血液标本,根据中毒症状和基本生命体征,确定好用药剂量,观察用药过程时快速达到阿托品化。

1.2.4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的瞳孔、皮肤颜色和血氧饱和度等,观察患者尿量,调整用药剂量。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抢救成功率为94.92%(56/59),失败率5.08%(3/59),抢救成功率与抢救失败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3 论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主要是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使其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能力,最终引起神经功能紊乱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4]。

3.1一般护理 患者入院之后,必须要立即清除毒物,切断毒物来源后,再清洗患者的皮肤[5]。迅速建立好静脉通道,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6]。

3.2心理护理 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出现各种不同的心理负担,由于恐惧和焦虑等心理因素会导致患者出现情绪低落行为,所以需要做好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工作。对于误食农药患者需要做好宣教工作,夏季食用蔬菜时需要多多清洗,对于神志不清想要自杀的患者,应该通过心理疏导方法,帮助患者树立重新开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护理工作人员应该积极帮助患者,避免给患者带来不良的刺激反应,使得患者的依从性能够被广泛提高。

3.3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由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分泌物比较多,所以救治过程中需要及时清理好口腔分泌物,行气管插管吸痰处理 ,吸痰时应该严格遵照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损伤呼吸道粘膜。应用阿托品容易出现口腔感染,所以需要加强口腔护理。

参考文献:

[1]潘锐莉.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5):3059-3062.

[2]臧莹,侯路云.21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和护理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8(13):228.

[3]田敏.分组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15(12):486.

[4]黄际萍.有机磷农药中毒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急救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8(58):249-249,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