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茶园实习个人总结

茶园实习个人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3-01-27 23:46:53

茶园实习个人总结

茶园实习个人总结第1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优势区域发展战略,按照建设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通过集约项目、集成技术、集中投入,以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为主攻方向,着力提升产业经济效益,全面提升蔬菜茶叶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二、主要目标

蔬菜标准园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量30%以上,产量稳定,产品质量达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节本增效10%以上。标准茶园要求树健壮,树冠结构合理,覆盖度在80%以上,产量基本稳定,名优茶产量20kg/亩(干毛茶)以上,或大宗茶产量150kg/亩(干毛茶)以上,具有标准化、清洁化加工条件,茶叶产品全部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实行品牌销售,产值和效益较高。

三、创建内容

对已经确立的25个蔬菜标准园和16个茶叶标准园,树好创建园地标牌,明确标示种植品种技术、创建目标、创建责任人等内容。通过集约项目、集成技术、集中投入,实现蔬菜茶叶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等“五化”目标。

四、重点工作

(一)培训指导。各县(市、区)农业(蔬菜)部门要组建专家指导组,负责制定技术方案,明确技术标准,组织专家和技术员深入到蔬菜茶叶标准园,开展技术培训、巡回指导和服务,切实指导农民按照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田间管理,有效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在蔬菜茶叶生长关键季节,组织农业(茶业)部门、农技人员、示范农户,选择有代表性的蔬菜茶叶标准园进行现场观摩。

(二)总结验收。各标准园所在县(市、区)农业(蔬菜)部门要根据创建活动进展情况,适时组织专家进行总结和验收,并将结果报至市经作站。

(三)加强宣传。各县(市、区)农业(蔬菜)部门要积极向农业信息网等媒体报送有关“蔬菜茶叶标准园创建”情况,同时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和广播等媒体,宣传报道蔬菜标准园创建活动进展、成效及经验,加大宣传力度,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标准园创建活动是落实2012年中央、省、市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指导。市里成立以分管局长为组长,市经作站及相关科站和技术骨干为成员的创建活动指导小组,负责全市创建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工作。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的指导小组,县(市、区)农业局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加大宣传力度,协调相关单位,整合有关项目和技术力量,推进创建活动落实,确保蔬菜、茶叶标准园创建活动有力度、有声势、有成就。

茶园实习个人总结第2篇

摘 要:古典园林;造景手法;茶园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1065

1 茶园设计的必要性

我国是茶叶的发源地,自古以来“茶”便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逐渐便成为了一种茶文化。从古至今的演变中,茶文化一直与农耕文明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喝茶习俗、品茗作诗已经成为了古代文人生活的一部分,大量古典诗词中都能反映人们对于茶的喜爱,陈照年先生曾将茶定义为中国的过瘾,并全面的总结了茶的发展历程和所蕴含的丰富的精神文化。茶文化首要的是具有满足大众饮茶的物质层面需求,其次的是由于其所具有的佛家道家的文化,给人们一种精神层面上的哲学理念的追求。这种文化传统一直延续到了现代,并逐渐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茶园文化。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旅游文化情有独钟,茶文化因其丰富的历史内涵,魅力的人文风景,成为旅游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茶园的资源丰富,包括了以茶为中心的自然、历史和文化资源。茶叶的消费者促进了茶文化旅游的开展,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转型使得服务也成为了带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而文化旅游业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茶文化的旅游效应,可以带动茶叶生产、科教、以及生态旅游这一系列的环节,使茶农增加收入的同时,又能够起到传承我国茶文化悠久的历史,彰显中华文化的魅力。对茶园进行规划设计,可以促进具有生态特点的观光茶园的建立,让茶文化渗透到茶园的每一个角落,形成以园区为核心的涵盖文化保护、特色经济、生态旅游的一体化工程,将茶叶与旅游业通过产业互动的模式,加速产业结构的转变,例如,云南省普洱市推出的“普洱茶休闲观光生态游”就将茶叶文化与旅游业较好的联系在了一起,通过一体化的宣传和销售,促进了茶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阶段,茶园文化发展还不完善,在其规划和设计上面还没有很好地发挥其优势,没有很好的体现其本身的意义。纵观我国各大重要的茶叶主产区,大多数茶园的规划设计显得比较单一,甚至是出现了较多的雷同现象,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文化特色和主题创意。为了更好的发展茶叶旅游,对茶园的规划设计便成为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2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简介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风格在世界上享誉盛名,主要表现为在名门别院中将山水风景精致化,表现出对生态自然的遵从以及对视觉感官的重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既是中国古典艺术的表达方式的存在,又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随着不断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仍主要为借景、障景、移景和隔景等,其对今天的园林设计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

2.1 借景

主要是通过叠合、引入的方式将园外的风景与园内的风景结合在一起,巧妙地避免园林空间狭小这一缺点,使得园林布局更加饱满和合理。颐和园里的玉泉山就是一个典型的利用借景手法的例子。借景手法主要由3种方法构成:开辟赏景透视线、提升景点高度、借虚景。借景的内容也比较广泛,自然景物或人文景象都可以成为其借助的点。

2.2 障景

不同于借景,而是通过各种艺术手段,包括假山设计、建筑、峰林等,将园中的景物进行隐藏,避免较宽大的园林给人一种空旷冗杂的感觉,而又可以使游客在观赏中通过不断地发现景点,带来一种欣喜的感觉。这是古典园林常用的手法,将园林的美逐渐的表现出来,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惊喜。

2.3 隔景

其作用与障景相类似,就是利用技术手段将园林的空间分隔开来,通过对游客的视线进行阻挡,减少相连景^之间的相互干扰,使得园林在空间布局上更加丰富合理。

2.4 移景

指通过在园林设计中对景物进行移植或者仿建,完善园林的构造,使其更加具有美观性。这种手法在古代园林中运用比较广泛,效果也比较好。例如,在我国著名的景点圆明园中,既具有无锡特色的寄畅园,又有众多具有江南特色的园林。这种造景手法,解决了古代交通不便,南北文化差异不能被很好的欣赏的问题。但是移景并不等同于复制景象,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好会由于地域以及自然条件的限制,必须需要对景象进行加工,使其更具形象化。

3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对茶园设计的启示

3.1 以自然景观为基础

茶园文化是在茶叶生产的历史基础上形成的,通过对其进行设计可以将茶园文化很好的展示出来。纵观茶文化的发展历史,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文化,虽然三家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但是就思想上来说具有很大的一致性。中国古典园林主要是以体现道家的“道法自然”为主,而茶文化的发展除了具有道家文化的特点之外,还体现了佛家和儒家所提倡的“天人合一”思想。于是,将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运用到茶园设计中便有了很好的思想基础。茶园设计要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思想,要注重对自然因素的遵从,对自然景观进行适当的改造,保护茶园自身的景观结构。在实际操作中,就是要认真的分析茶园的地理因素、地形特征和空间布局,采用适当的手法,对地形、地势和空间布局进行调整,因地制宜的发展茶园文化,不仅要将茶叶种植地进行合理的规划、为茶叶的生长提供良好的自然基础;还要将茶园的园林景观和布局进行合理的规划,对茶园生长的茶树和周围的植被进行合理的划分,尊重植被存在的合理性,呈献给游客一种原生态的茶园的风景。古典园林造景手法与茶园文化相结合,在设计上保存其独特的自然风味,使得游客在欣赏中能够起到亲临大自然的感觉。

3.2 以体现茶文化的内涵为改造点

茶园设计对带动茶文化旅游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茶园的设计中也应该要体现出茶文化的特点,使二者可以很好的相互促进。在茶园的选址上,就要以自然风景区和郊外为主,这些地方环境优美,植被丰富,可以给游客更好的亲近自然的机会;在茶园的设计主题上,要突出一种修身养性、安谧静雅的氛围,使游客在欣赏过程中可以感受到茶文化自古以来的那种“清新淡雅”的韵味。在人为造景上,要结合自然和人文的特点,注重材料的选择和加工,使得茶园设计能够很好的突出超脱的茶文化意境。在实际设计时,不仅要在空间构造上下功夫,使其体现出一种灵秀之美,更要顾及茶园的整体氛围,突出茶文化的特点,发扬中华优秀的茶叶文化。

3.3 以整体观为设计原则

茶园设计需要实现游客可以在茶园的每一个角落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这一目的。在实际的设计中,要融合“和谐大自然”的理念,将其贯彻到茶园设计的每一个环节。要注重体现景观一致的原则,由于游客在欣赏过程中,总是会不由自主的将景观空间的性质与建筑的性质联系在一起。设计者要正确的认识和分析这种心理,在茶园空间布局的设计上要与茶园的整体风格相呼应,提升茶园景观的特点;要注重景观的完整性原则,茶园设计是一个将整个茶叶生产、生态旅游等环节相联系的过程,要用整体的观点来看待茶园文化设计,使其达到效果最大化,要将茶园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因素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清幽舒适、养生宜人的氛围,使得游客在茶园观赏中既可以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又能够对中华源远流长的茶文化进一步的了解。

3.4 以融入创意元素为特点

针对现阶段茶园设计不能突出特点,雷同现象多的问题,在设计中应该考虑将创意融入设计理念中,形成独具一格的茶园文化。设计师要给茶园定一个设计主题,突出其地域特色、茶叶特点,如:“福建武夷山脉就以突出武夷山大红袍为设计点,形成了以大红袍观光为一体的茶园。”要发掘茶叶的精神文化内涵,展示出茶园的独特的风格,针对现阶段生态旅游热门的现象,借鉴优秀的创意理念,设计出具有鲜明特点的茶园,来吸引游客。同时,还可以将当地的风俗习惯融入到茶园设计中,使得茶文化更加的生动,并且更好的带动当地的生态旅游,促进经济的发展。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文化旅游的发展,茶文化旅游将会获得一个较好的发展机遇。茶园给发展茶文化旅游提供了场地,要认真的对待茶园设计这一概念,借b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茶园设计注入活力。成功的茶园设计既能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又能够让游客在生态观赏的过程中,进一步的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其促进作用。茶园设计要汇集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在尊重大自然的基础上,融入新时代的创意理念,达到其设计目的。

参考文献

[1]邵春田.谈中国古典园林艺术[N].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5 (02).

[2]魏保枝.传统造景手法在现代园林中应用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2011.

[3]米敏,黄小飞.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J].湖南林业科技, 2011(05).

[4]王婷.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在茶园设计中的应用[J].生态旅游,2016(06).

茶园实习个人总结第3篇

XX年3月,xx村委会将村茶园、樱桃园招标承包,xx意识到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茶果的需求量一定会越来越大。于是,她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尽量争取拿到承包权。最终,经过过五关、斩六将,xx以最高的标额夺得村北马山坡上300亩茶园、200亩大樱桃的经营权。经过一番拼搏奋斗,xx的茶叶质量总是走在村里所有茶农的前头,不仅色泽鲜艳,而且味道清香。

为了进一步提高茶叶的质量、品味和市场竞争力,xx独自一人到山东、浙江、安徽等地考察,摸索考察市场上的茶叶分布以及具体行情。经过考察,xx充分认识到,做茶叶就得做产业,做产业就得做名牌。为此,他全面打造厉庄山区造产地的茶叶品牌,率先将自己炒制的产业注册为“凯碧”、“厉春园”、“xx”等商标。其次,为了加大广告宣传力度,xx在县城和镇驻地各开设了一家专卖店,作为对外宣传的窗口,并制作大型户外广告提升自身知名度。同时,经同学牵线,xx专门去南京雨花茶场和句容茶场学习了一个月,专门向茶叶专家学习高档茶叶制作技术。经专家的点拨以及自身的悟性,xx艰苦探索、科学实践,其炒制的凯碧雨花茶、龙井、松针,条形优美,汤色鲜亮,香味浓郁,在市茶叶评比中被评为优质茶。

作为村妇女主任,xx通过老师的介绍,再次去南京农业大学引进茶果新品种,在马山坡上新发展茶园300余亩、大樱桃200亩。但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xx把300余亩的新开发茶园全部优先承包给了村里致富无门的农户,且无偿为他们解决技术、资金、销售等方面的难题。村民谢树祥家中五口人,三个孩子都在上学,家庭收入仅靠几亩山荒,经济十分拮据。xx主动划出12亩茶园让他承包,又拿出1000元钱给他买肥料、农药,并亲自指导种植、施肥等重要环节。在他的热心帮助下,谢树祥不怕吃苦,科学管理,茶叶长势良好,明年就能见到效益。同时,为了增加村民收入,xx主动把村里50名有困难又不能外出打工的妇女招到自己的茶厂,让她们帮助采茶和做零工,月工资XX多元,使她们既不误工又不增加了额外收入。

xx村山清水秀,有近40年的种茶历史,现有茶园800亩。XX年8月,茶园通过国家环保局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认证,XX年10月,xx有机茶时观光基地被国家旅游局认定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这样以来,茶叶的知名度和需求量不断上升。xx以敏锐的目光扑捉到,未来的农村经济必将是有机食品和观光农业的天下,茶果事业要做大做强,必须走在同行的前面。

站在高高的马山上,xx俯瞰脚下的有机茶园和有机大樱桃园,豪情万丈,描绘出一幅集有机茶园、有机大樱桃园、茶果公司、茶艺、茶道、茶文化、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观光旅游农业蓝图。

茶园实习个人总结第4篇

一、 日本茶叶发展概况

(一)生产现状

日本全国现有茶园面积5万hm2,总产量8.98万吨,茶农约24万户,主要分布在静岗、鹿儿岛、三重等8个县,其中静岗县占41.5%,鹿儿岛占16.3%,三重县占6.8%。茶树品种比较单一,薮北种占83%,所以采摘高峰期相对集中,给采摘和加工带来一定的困难。日本茶业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相当高,茶树修剪、采摘、加工、包装基本上都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日本茶叶几乎是青一色的蒸青绿茶,只是依据档次不同从中分出玉露、玉绿、抹茶、番茶、煎茶、焙制茶、玄米茶等。日本茶叶有其独特的风格,主要供应本土消费。

(二)茶叶加工 (三)茶园管理

日本茶园90%属于农户所有,其他所有制的茶园仅占10%。生产技术主要由茶叶指导者协会提供服务和协调。茶园管理现代化,园貌整齐化一,树势健壮,单产高,效益好。 2、施肥:茶园施肥量比较大,肥料投入约占整个茶叶生产成本的30%,一年施3次,其比例为:春季30%、夏季40%、秋季30%;肥料种类较多,主要有硫氨、过磷酸钙、碱基钾肥、硫基甲肥、石灰窒素、油粕、鱼粕、被覆尿素、骨粉等。由于大量使用有机肥,所以土壤结构极佳。

3、水分管理:主要茶区气候条件适宜种植茶树,一般年降雨量在1500mm左右,加上土壤结构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强。人工给水系统较为完善,主要有滴灌、喷灌,根据生产需要,随时可以提供足够的水分。 关于有机茶,他们的态度,一是不提倡、不推广;二是茶农自觉去做,政府可以在经费方面予以补贴和支持;三是实行有机食品jas标识管理,严格认证。目前有机茶园只是在条件适宜的地方有零星分布,面积很小,几乎不成比例。之所以如此,他们认为只要遵守《食品卫生法》,茶叶的饮用是安全的,从技术上讲,茶园不使用化肥容易办到,但不用农药是很困难的。而且有机茶通常只采“一番茶”(即一批次),从产值来讲也不太合算。

(四)新产品开发 (五)茶叶销售

日本是绿茶生产国,老百姓习惯喝绿茶。日本茶叶流通多元化,买卖方式多种多样。在东京等大城市及非茶叶产区,茶叶产品主要从超市和大商场的茶叶专柜中购买,许多地方难得看见茶叶专卖店。但在主产区,茶叶专卖店比比皆是。茶叶专卖店不仅销售茶叶、茶具,而且还经营具有乡土特色的旅游文化用品。据悉有60%左右的茶叶产量是通过批发商销售,余下部分则从不同渠道销售。进口的乌龙茶主要用于加工成茶水饮料,在宾馆、码头、车站、机场及大街小巷都设有自动售货机。

(六)茶叶供需

2001年日本茶叶总产量为8.98万吨,进口绿茶1.77万吨,出口0.06万吨,国内销售为10.69万吨,人均消费1174克,绿茶自给率为84%,在1.77万吨的进口绿茶中,95%来自中国,5%来自越南等其他国家和地区。乌龙茶完全依靠中国大陆及台湾省供给,红茶来自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预计随着经济的增长和茶叶保健功效被广泛认可,日本国内茶叶消费仍有一定的增长空间。

(七)茶文化和茶旅游

日本是文化盛行的国家,比较重视对历史文化的研究、继承和发展。在茶文化方面,最为突出的是日本茶道。据称,他们的茶道是完全保留了我国唐代的茶艺,通过千多年的历史考验,现已深入人心,广为传播。这也是中日人民友好交流的历史见证。

二、考察的收获与体会 茶叶生产虽然占日本农业的比重不大,但却是主产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经过长期的培育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茶叶产业。 (二)产品多元化。日本的茶产品除了传统的煎茶、番茶、焙茶、玄米茶、玉露、抹茶外,茶叶深加工产品开发延伸到生活的各个领域。用乌龙茶、绿茶、红茶、花茶为原料加工制成的茶饮料,目前销量已超过矿泉水。食品商店中茶食、茶面、茶糖、茶羊羹等产品琳琅满目。应用茶叶提取物儿茶素等制作的抗菌、除臭产品数百种。茶叶有效成份还广泛应用于化妆品、洗涤剂、茶染服装等。另外,融茶道、茶历史、茶科技于一身的茶文化、茶旅游,不仅增加了旅游收入,提高了生活质量和文化品味,而且对宣传茶叶,促进茶叶消费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正因如此,日本茶叶消费水平相当高,人均消费量是我国的3倍。对我国来讲,加大宣传,引导消费,扩大内需的潜力相当大。 (四)对茶叶农残问题持客观科学的态度。日本是个市场经济很发达的国家,经济生活中严格执法。对于茶叶农残问题的态度是很自信和客观的。一是认为国内生产企业、农户都依法行事,自觉遵守《食品卫生法》的要求,上市茶叶的质量是符合标准和安全的。二是国内农药企业生产出售的农药都是经过安全风险试验的,只要严格按说明使用即可。三是对于世界某些市场的特殊要求,认为如果要出口到这些地区就要按人家要求做。因此,日本并没有一味去追求发展有机茶,而是实事求是地认为只要符合《食品卫生法》即可。对于进口的茶叶也是同样。社会上没有人为就农残问题进行炒作,反而是大力宣传饮茶有益健康,特别是本国生产的绿茶,从而保持了茶叶消费量的稳步增长。

另外,日本茶叶产业呈现一些新的动向:一是更加重视茶叶高品质生产栽培技术和减少农药、化肥施用的环境保全型生产技术。二是大力提高省力、降低成本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三是加强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研究,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积极开发茶叶新用途。四是加大茶文化的宣传力度,引导增加茶叶消费。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三、几点建议

我国茶叶生产与日本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以生产绿茶为主的国家,国民都有饮茶的习惯,对茶叶的保健功能都有共同的认识。虽然日本茶叶引自中国,但在很多方面超过了我们。通过这次考察学习,结合我国茶叶生产实际,特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实行区域化重点开发。要利用茶叶区划成果,尽快组织制定茶叶优势区域发展规划。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茶叶优势产区和龙头企业。加快茶树品种改良步伐,大力发展无性系良种;进一步推进名优茶开发上规模、上档次、上效益;大力推广机械化修剪、机械化采摘和机制名优茶,加快加工机械和设备的技术改进;注重品牌建设,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加大茶文化宣传力度。

(二)加快产品多元化开发步伐。一是鼓励茶饮料的生产和开发,把茶饮料培植成为饮料行业的一大支柱。二是继续支持茶多酚、茶多糖、茶咖啡碱等有效成分的提取研究,大力开发茶叶新用途,提高茶叶附加价值。

茶园实习个人总结第5篇

关键词:茶叶机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037-02

针对企业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文以农机使用与维护专业基础课程《茶叶机械使用与维护》为例,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1.理实一体化教学作用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就是将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训融为一体,有利于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它有利于促进教材的革新,增强学习内容的使用性,有利于完善教学环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有力于双师型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有利于实训基地的建设,使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2.理实一体化教材设计

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能使学生由直观感觉、感官认识逐渐过渡到实践操作、综合应用上来。基于这一模式,编制实践性较强的《茶叶机械使用与维护》课程,系统地开展各种茶叶机械的使用与维护的实践活动,真正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本课程内容涉及茶园管理机械和茶叶加工机械的构造、原理和使用保养技术。编制过程如下:

2.1根据企业调研,汇总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教师要深入茶叶制造企业和茶叶机械生产企业工作现场调研,观看产品加工过程及设备使用,与技术人员交流,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岗位,结合专业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讨论汇总职业岗位对人才的需要,找出完成各岗位工作任务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我们在建设茶叶机械使用与维护课程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满足企业技术进步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通过聘请茶叶加工企业和茶叶机械制造企业专家,紧密结合当地茶叶的种植、采摘、加工、销售的产业链,共同研发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制定茶叶机械使用与维护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总汇表(如下)。

表1茶叶机械使用与维护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总汇表

工作领域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知识技能职业素养

茶树种植园使用与维护茶园作业机械a.茶树栽培及管理b.主要茶园机械的使用与维护c.茶园机械原理a.茶园机械使用能力b.茶园机械维护能力c.常见故障的排除能力1.具有爱岗敬业,遵纪守法,服从安排的优良品质

茶叶生产企业使用与维护茶叶加工机械a.茶叶加工工艺及流程b.主要茶叶加工设备的使用与维护c.茶叶加工设备运行参数及调整a.茶叶加工设备使用能力b.设备运行调试能力c.制茶设备加工出茶叶质量的判别能力2.熟练的工作技能3.具有良好的健康和心里4.具备安全生产的意识

2.2依据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编制理实一体化课程标准。以使用维护茶园机械和茶叶加工机械的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开展技能培养,树立理论教学为实践教学服务的理念,建立以实践为主,实践贯彻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原则,融"教、学、做"为一体设计学习任务。在课程标准的制定中,将职业岗位应具备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定位于教学各环节中,强调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

2.3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和课程标准,编写理实一体化教材。目前,中职学校使用的专业课程教材,主要有案例式、模块式和项目式等多种形式,这些教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特点,但还不能够完全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需要。中职教师应深入企业调研,全面研究企业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该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在该工作岗位上的员工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关键能力。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把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转换成典型的教学任务,再根据典型教学任务,组织教师编写"理实一体化教学"教案、教义,把讲义编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教材,然后进行教学活动。

3.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

以杀青机使用为任务,对12级农机班的学生进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该班学生人数为28人,根据教学内容,配备2台6CST系列滚筒杀青机,要求5个课时内完成4个知识目标和2个技能目标的教学要求,并在此过程中贯彻与岗位能力相关的职业素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一体化实训室为教学地点,教师首先以6CST-40型滚筒杀青机讲解其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示范杀青机的安全操作及维护保养过程,然后学生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组练习,组员之间相互配合进行安全操作,同时教师也要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巡视,如发现学生有操作失误和不会操作的地方应加以引导,并时刻提醒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进行操作,帮助学生掌握技能。注重过程,突出能力的评价体系。将课程考核分散在整个学习过程之中,考核包括知识的掌握以及团队协作、表达能力、信息收集和运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训结束后,要及时回顾本任务的重难点,强调学生经常出错的技能点或知识点,针对各组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综合点评。布置作业,巩固本任务所学内容,为下一个任务的学习打好基础。

4."理实一体化"教学效果及问题

通过一学期的茶叶机械使用与维护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教学效果明显优化。在本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中,教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教学过程不断优化,教学资料不断充实、完善;学生学习热情得到激发,在学习过程中敢于同大家交流,敢于展现自己,团队协作能力明显提高,进而也使学生的个人综合素养得到加强。在28人班级中,8人任务完成情况达到优秀,14人基本完成任务,6人考核不及格。教学质量大幅提高,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

从以上情况看,本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成效明显。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本课程教学内容与《茶叶机械检测与维修》、《茶叶机械安装与调试》等课程有重叠和脱节的现象,这影响了本课程的教学效果。需要进一步整合相关专业课程,修订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消除课程内容重复,使课程内容合理衔接。

茶叶机械设备种类多,现有设备较少,不适应学生学习内容扩展的需要。如能开发相应的茶叶机械模拟仿真软件,或再购买其它种类的制茶设备,完善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的建设。

茶叶机械专业的教学资料较少,课程设置还要优化,典型工作任务的实施还需改进,课件需充实图像、动画、视频等内容,

增强直观性、生动性的效果,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满足现代茶叶行业对茶叶机械方面人才的要求,从典型工作任务、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探索与实践,注重知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使教、学、实践三者互为一体,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茶园实习个人总结第6篇

最近几年,走在苏州的街头巷尾你会发现茶楼越开越多,并越开越有特色。如果谁家亲朋好友来了,多年未见的老同学见面,主人最时尚的接待方式是到茶楼里坐坐去。人手一壶,浅斟慢呷,漫话情亲,闲谈沧桑,借着茶香、古曲调节心境。此中真意,无不张扬着苏州人生活的精致和惬意。

茶经一卷说千年

茶是人人都要喝的,可是不一定人人都说得出喝茶的道理。茶列为“开门七件事”之一,在这七件事中,也只有茶有过一部《茶经》。

苏州山温水软,气候湿润。拥有得天独厚的种茶条件,因此很早就成为全国的重要产茶区。苏州种茶、饮茶初兴于两晋南北朝。陆羽《茶经》,则是文献中最早明确提及苏州产茶的第一部著作。

唐朝贞观年间,“茶圣”陆羽曾寓居虎丘很长一个时期,他开山种茶。专门对苏州水质、茶叶作过研究品评。唐代著名诗人韦应物任苏州刺史时,就亲自在园中种过茶。

宋朝以后,苏州就开始出现名闻遐迩的水月茶、虎丘武岩茶、天池茶、阳山白龙茶了。照例底下应配有诗文,当然不过是稍加点缀而已。其实是收不胜收的,古今诗人集中谁没有几首品茗的诗昵?

到明清时期。苏州茶叶名甲天下,碧螺春茶成为“天下第一茶”而享誉海内外。这种蕴涵在饮茶中的文化深深镌刻在每个苏州人的身上。甚至在近代,苏州还盛行着“孵茶馆”之说。

礼仪之城习品茗

“无茶不成礼”,是苏州地区的一句谚语。招待客人,茶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客来不敬茶,主人就失礼了。苏州人的日常生活中,市民还讲究着许多茶的风俗礼仪,林林总总,展示了一幅生动的有关茶的民俗画。

橄榄茶。亦称“元宝茶”。农历正月初一,客人上门拜年,主人在茶杯内放进茶叶,再用两只橄榄混合茶叶一起冲泡,橄榄形似元宝,含有元宝进门、恭禧发财之意。客人饮了橄榄茶,讨了个吉利,心情特别高兴。

喜茶,一般是在正式婚礼的第二天早上举行。新娘在婆母的引导下,手提水壶,逐一为客人斟上茶水。趁此机会,婆母便将邻居正式介绍给新娘,同时也内含请左右邻居和亲朋好友今后对新人多加关照之意。

满月茶,这是主人家在新生婴儿满月之时,邀请亲朋好友来家庆贺的一种饮茶风俗。

早年,在苏州风俗中有“好女不进茶馆”的规矩,因此少见妇女聚集围桌喝茶。但在周庄一带常见乡村妇女相聚喝茶,桌上还放着碟碟茶点。茶点中除了常见的瓜子、炒豆外,必有一二碟主人家自己腌制的咸菜、酱瓜。村姑乡妇们喝一口茶。尝一块咸菜,做着手上的针线活,评说着乡里乡邻的家风道德、儿孙福分、其乐融融。因喝茶中以中老年妇女为主,故名“阿婆茶”。

文人雅事人茶来

明清时期,苏州文坛群星璀璨,涌现出许多才华横溢的名人俊士,而且。感于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对茶事活动和茶事创作乐此不疲,均以茶为题材,创作了了一大批珍贵的文章、诗词及名画。

明代沈周对品茗饮茶情有独钟,曾创作有《火龙烹茶》、《会茗图》等以品茶为内容的作品。另外还撰有《会茶篇》、《书茶别论后》的茶书。

文征明对茶事、茶书、饮茶之道探究不息。撰有《龙茶录考》一文,是古代研究宋人蔡襄《茶录》最有价值的考证文章,他撰写的诗中茶诗和叙及茶事的诗篇,现存至少有150多首。

唐寅以茶为题创作的作品有《事茗图》等。该画有自题诗款曰:“日长何所事,茗碗自赏持。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

仇英创作的《煮茶论

画图轴》,画中远山若隐若现,近水岸边树阴下,有两位坐着正展卷观画,侃侃而谈。一旁有两童子,一个在河边汲水,一个在煽火煮茶。从图中可清楚地看到炉旁放置的木炭以及童子不停地摇动手中蒲扇煽火的情景。

茶室镶嵌在庭院

苏州文人品茶环境真叫人羡煞!他们往往到那些古意盎然的古典园林里,看着风景,轻啜细品。浮生得此片刻悠闲。叫人有不枉此生之感。

在苏州一个古老的庭园,依循着琵琶和三弦的声音,走到小中庭旁的茶室。一壶碧螺春,几曲清亮柔丽的评弹,我们一起跌进了古老苏州的情怀里。而窗外,盛夏蝉声依依。

苏州古典园林内的茶室总是选择在风景最佳的地方,一般为砖木结构,落地门窗,方砖铺地,光线充足。室内布置极为讲究,八仙桌、靠背椅,茶几均为中式家具。而四壁书画满目,鲜花飘香。小憩于茶室之中,一边品茗,一边凭窗远眺。园林景致尽收眼底,诗情画意在心中油然而生。

茶是文化,喝茶的场所当然也是文化。喝茶的的人更有文化。在园林品茗赏景最能满足人们与大自然的统一。迎合人们期望“回归自然”的心态。

茶馆风情漫古今

追溯时光来到旧时苏州的茶馆。那可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市井文化的窗口,上自达官贵人、骚人墨客,下至乡绅市侩、工匠农夫无不光顾。

旧时苏州城茶馆有数百家。据资料记载,,临顿路一带自北迄南有富春楼、龙泉、壶中天、新园、群贤居、仝羽春、五龙园、九如、顺兴园、锦阁、怡鸿馆等家。

观前玄妙观有雅聚园、三万昌、玉露春。观东一头有云露阁、汪瑞裕、茂苑。观西有蓬瀛、彩云楼。宫巷里有桂芳阁、小如意、聚来听。北局里有清风明月楼,怡和园。护龙街有哨云深处、聚园。

东西中市有德仙楼、中和楼,梅苑,大观楼、鸿春等家。皮市街也有隆畅、齐苑、同春苑。

胥门外有易安、万象春、明园,漱芳、易园。闻门外有辛园、大观园、和园、福安、长安、哨云天、龙园、玉楼春、亦园、南星阁。葑门城外有椿沁园、城内有凤苑。娄门外有湾园、升平楼。盘门外有春风得意楼、四海楼。

苏州的茶馆真是三等九格,千姿百态。它们各有自己的对象和领域。几乎把苏州的不同职业,不同类型的人都吸收进来了,所以能够久盛不衰。苏州丝织机房的“匠人”,他们以临顿路的新园茶馆作为“早晚聚会之所”,每逢罢工,终日聚集此处,气势颇盛。云露阁,是苏州老牌名茶馆之一,到此品茗者大都是文人雅士。桂芳阁的茶客大都是从事田地买卖。到三万昌吃“元宝茶”是生意人春节中的一件大事,因为三万昌有米粮与食油两个茶会。养育巷太平桥堍的“胥苑深处”,来者都是该地区的名流、宿儒。

茶馆作为人们的聚集之地,对于调解争执可谓最适当的场所。发生争执时,较为常见的则是当事者们约定“饮茶之后,言归于好”,把解决问题的场所移到茶馆,被称之为“讲茶”对于茶馆的经营者来说,“讲茶”在确保收入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聆听妙曲品佳茗

茶馆和书场仿佛是一对双胞胎,是茶馆总带着书场。品茗听评弹是苏州人的传统习俗,天天品茗,日日听书,从不间断。

苏州的评弹艺人究竟从何时开始出入茶馆,目前尚不清楚,但至少在道光年间,茶馆内中央设置高台,招引评弹艺人,由此吸引更多的茶客光顾。从清末到民国初年,评弹成为苏州茶馆经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在喝茶的听评弹,纯粹是雅兴,茶馆除了有评弹,还有昆曲、江南丝竹等节目表演。

茶园实习个人总结第7篇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业务素质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虽然我不是一名共产党员,但我始终把政治理论学习当成我工作和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我同一些优秀的党员一起学习党规党章,并按照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提升自己的政治理论素养。尤其深入学习了党的十八大、精神,《谈治国理政》中有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论断。深刻领会到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性,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认识到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必须心为社会、情系人民,把人民的利益、安危放在第一位。

(二)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只有政策学的透,工作才能抓的实。我坚持把业务理论学习作为搞好本职工作的立足点和突破口,做到在学习中提高,以实际需求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不断提高对农业政策法规、财务管理规定等业务理论水平。同时加强学习花椒、茶叶、蔬菜等种植技术,参与指导合兴镇农业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

二、加强担当作为,提升履职水平

作为一名农村基层干部,响应的号召,把脱贫攻坚、同步小康、乡村振兴、污染防治等作为最重要的工作。作为乡镇副职,我的主要工作是为主要领导排忧解难。我在加强脱贫攻坚政策学习的同时,也在不断思考如何拔穷根。如何让广大贫困农村脱贫致富,发展产业是关键。想发展好产业,必须自己懂产业。虽然是学农出身,但多是纸上谈兵,实际对种植茶叶、蔬菜的技术知之甚少。三年来,我不断深入永志茶叶、鸟坪蔬菜等产业园区调研学习,丰富了自己的业务知识,增强了自身的履职能力,对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增加了信心。

合兴作为产业大镇,茶叶产业已初具规模,但是很多茶园失管,茶农遇到很多生产管理及销售上的困难。我时常在炎炎的夏日行走在田间地头查看农作物的长势、病情,很多次在村里开群众会到晚上11点钟,挨家挨户和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对于上级安排的工作要不折不扣的完成,对组织负责,也要对分管的干部和联系村的群众负责。2017年,合兴茶叶种植面积新增4000余亩,失管茶叶也逐渐管护起来,成龄茶叶面积逐渐增多,永志茶叶获得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注证书;鸟坪蔬菜由200余亩普通农田发展到1100余亩高标准设施农业园区,蔬菜远销广东、重庆等地,合朋片区集中流转土地有3000余亩种植夏季蔬菜。合兴镇农业产业2017年在全县年终考核中均获得一等奖。所联系村板坪村发展新植茶叶700余亩,失管茶园管护300余亩,作为县级产产业观摩会示范点,板坪村委会获得2017年全县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合兴镇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按期圆满完成,统计、财务其他相关工作有序开展,正常推进。合兴的发展离不开上级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在工作推进的过程中,我的个人能力得到了提升,心智得到了成长,自我价值得到了体现。

三、加强道德修养,提升个人形象

我始终坚持把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政治品德“四德”放在首位。在生活上坚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作风;在工作上坚持从自我做起,做爱岗敬业的表率。研读国学经典,将中华传统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远离低级趣味,督促自己做一个内心纯洁,品德高尚的人。工作之余我读完了《大学》、《论语》的全部内容,读了《孟子》和《诗经》的部分内容。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心灵的同时,我非常认同孔子的从政智慧,即一个优秀的干部要做到“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四、加强自律意识,提升拒腐能力

加强底线和红线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自觉用党规政纪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始终按照工作权限和工作程序履行职责,坚持公平正直,不徇私情,珍视和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正确对待权力,不搞以权谋私。不计较名利,不与人攀比,时刻警戒自己,对“权”要敬畏,对“位”要淡薄。做到慎友、慎欲、慎微、慎独、慎权,随时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

五、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茶园实习个人总结第8篇

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公司始终坚持“信誉第一、质量第一、树立品牌、打造驰名”的发展理念,秉承“最好的质量、最优惠的价格、最快的供货时间、最周到的服务”的经营宗旨,服务与引领茶市的健康快速发展。

经过十几年诚信发展,公司走出了“公司+基地”的标准化产业化发展之路,走出了“品质+品牌”的现代化精细化经营之道,走出了“对内+对外”的规范化影响化带动之效。公司已是集生产、加工、销售、文化、科研于一体的市级现代化产业化龙头企业,进入全市及至全省茶业界的视线,成为当地茶产业的“领头雁”之一,成为省、市茶产业的后起之秀。公司是华安县茶叶种植面积较大、加工实力较强、管理团队较好的现代化、标准化、规范化茶企。去年,公司获第六届华安县铁观音茶王赛茶王,今年获中国驰名商标。目前,已在北京、上海、福州、厦门、漳州等地布局销售网点100多个。

起步:走出“公司+基地”的标准化产业化之路

在茶产业的激烈竞争中,公司为什么敢做这么大规模的毛茶粗加工、这么大面积的新枞茶园,这在福建省茶业界中实属罕见。

多年来,“皇家龙”始终坚持“公司+基地”模式来发展,做到产、供、销一条龙。“皇家龙”掌舵人的祖辈是华安县高安镇制茶世家,传统的茶园农业耕作,炼就敢拼爱赢的品格,谛造了新一代的“茶王”。从1999年创办的龙达茶厂、圣都茶厂、漳州叶叶情茶叶有限公司,到如今的皇家龙茶业,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在坚定执着的追求中走向成功。

如何利用现有的茶园和厂房,加工出优质茶?公司认准新枞优质茶青、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是成功茶企所必须具备的三个重要条件。公司技术人员通过反复实践研究,把理论与实践结合,经过失败,成功总结出“天、地、人”制茶新理念。

经营:走出“品质+品牌”的现代化精细化之道

打造品质,打响品牌。公司在原有高起点的基础上,高标准地走现代化精细化发展之路,致力做大做强做长远。

皇家龙茶业作为华安创建绿色食品原料(铁观音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示范点之一,发展有机绿色茶叶,投入大量资金,创建绿色食品基地,茶园套种桂花、罗汉松、红豆杉等数十万株名贵树种,采用人工拔草、施放有机肥等科学管理茶园,严格按照绿色食品茶叶产品标准要求,在茶叶的栽培过程中推行绿色食品茶叶操作规程,推广太阳能杀虫灯、防虫网、粘虫板,选用优良品种等物理和生物防控技术,推广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推广使用鱼藤酮、苦参碱、除虫菊素等生物农药,科学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减少农药、化肥等投入品使用量,控制农药残留;落实茶叶加工过程质量管理措施,全面提高茶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建立健全茶叶相关生产管理记录档案,实现产品可追溯。在包装方面,全部实现标识管理,不管是外包装袋上,还是内包装袋上,均载明生产单位、茶叶名称、产地、生产地址、生产时间、保质期和质量等级、商标标识、净含量、保存方法、国家卫生标准等内容。每包茶叶可以追溯到具体茶园,责任可以追溯到具体生产员工,出现问题可以追溯到具体环节。

建立产品质量检验制度。建立茶叶农药残留检测,规范操作流程,定期开展企业自检和送市、县质检部门检验,及时发现问题。公司为了加强茶园和茶厂的管理,保证茶叶质量和食品安全,在茶园基地、茶厂安装40多个网络视频监控,专网收集、传输影像信息,实时掌握茶园和茶厂情况,确保茶叶品质。

公司建立茶叶实验室,分析、研究茶叶品质,并对摇青、揉捻等车间流程,制定详细、标准的工艺流程,进行全方位规范。以高薪聘请技术骨干,协助茶叶生产工艺流程进行把关,以“传、帮、带”方式,对工人进行培养,确保人才培养的持续性。

公司大投入、大发展,创造好品质,铸就好品牌。多年来,公司茶叶因其“色、香、味、形”俱佳,多次在国际、国内的各项茶王赛、品鉴会上获得奖项。特别是在2008年的第十届海峡两岸(福建漳州)花卉博览会、2008年台湾农产品展销会、第二届中国蘑菇节农产品展销会等多项活动中获畅销产品奖,深受国内外茶业界同仁好评。2011年,公司的精品铁观音在第六届华安县铁观音茶王赛上荣获“茶王”。

清皇品出真龙韵,道家吟来好茶风。这是“皇家龙茶”的嵌字诗,咏赞茶道茶品,传播茶文化。在研发皇宫茶系列过程中,追求“至尊、高贵、典雅、风范”的境界,使茶叶与市场、文化得到有机结合。

公司研发清香型皇宫系列铁观音、浓香型和谐系列铁观音,其中皇宫茶系列包括“龙凤呈祥”、“九五之尊”、“乾清盛典”、“太和万世”、“甘泉漱玉”、“长春承运”、“养心悟本”,和谐系列包括“德容天下”、“和万邦”、“谐万家”等,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

带动:走出“对内+对外”的规范化影响化之途

每逢茶叶季节,在茶山上,每天都有包括当地农民在内的超过百名工人,在繁忙地从事施肥、拔草等茶园作业,认真地管理茶园,确保生产出优质茶青原料。在茶厂,一批制茶师、品茶师带领当地的学徒,详细分析“色、香、味、形”,精心地研制茶叶。目前,公司现有员工400多人,其中生产技术人员150人,加工技术人员50人,评茶师5人,茶叶销售人员200多人。

这样一家大型的诚信茶叶企业,对推动民生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它不但解决当地农民就业,而且让农民学会管茶、制茶,在带动茶商前来的同时,提高全乡茶叶对外知名度,解决茶青销售出路,促进了各村茶产业的发展,让茶农增收的更好、更快。

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一个规模化发展的茶企,把超前的理念与先进的技术,有机地融汇贯通,有效地带动一批农民工,实现当地就近就业学技,幅射带动湖林乡2万多亩茶园,走上健康、集群、品牌的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