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荆轲刺秦王教案

荆轲刺秦王教案赏析八篇

时间:2022-10-13 07:32:07

荆轲刺秦王教案

荆轲刺秦王教案第1篇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了五个刺客的事迹。除了荆轲之外,另外四个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可以说都是胜利者。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荆轲。荆轲似乎连一个合格的刺客也算不上,更何谈是一个“胜利的刺客”了。那么怎么才能算得上“合格”的刺客呢?怎么才能行刺成功呢?笔者觉得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高超的武艺,这是一个刺客的必备条件。在冷兵器时代,作为一个刺客,本身武功过硬才能出色地完成任务,达到目的。而荆轲恰恰欠缺的就是这一点。他与盖聂论剑“有不称者”,盖聂“目之”,他就逃跑了;刺秦失败之后,鲁勾践私曰:“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假如他有高超的剑术,与盖聂论剑,就不会有“不称者”,退一步讲,如果他不逃避,而是虚心向盖聂学习,那么历史可能就要改写吧。正因为“剑术疏”,在秦廷上,拿着见血封喉的匕首,他却连嬴政的一根毫毛也没伤到,反而让秦始皇给杀死了。即使他能在嬴政的脸上划破一点,六国灭亡的时间至少也要推迟几十年吧。

与他相比另外几个武功可要高超的多了。其中最厉害的应该是聂政,《史记》当中的描写就像一些武打片中的镜头:

他“谢车骑人徒,辞独行”,到了韩相侠累府上,面对众多的武士与侍者,“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如入无人之境,杀人轻而易举;当对方缓过神来,他“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他甚至完全可以全身而退。他的武功即使不“冠绝当世”,当时武林中恐怕也鲜有敌手。

第二,遇事冷静,心理素质要好。这是行刺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刺客行刺时,往往千钧一发,成与不成就在一瞬之间,这就要求刺客有过硬的心理素质,临危不乱,从容不迫。专诸刺王僚,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铍”,如果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早被这阵势吓坏了,更妄谈行刺了。那个年十二杀人的秦舞阳不是刚到秦廷就“色变振恐”了吗?聂政刺侠累,侠累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而“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何其镇静!他根本没把那些卫侍放在眼里。曹沫亦是“自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

再来看看荆轲。秦廷之上,刺杀之时,荆轲的表现还算镇定,而在易水送别时,他的表现却有点莽撞。苏子说:“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何谓“无故加之而不怒”?不就是无故遭受侮辱而不恼怒吗?以荆轲对太子的了解,他完全可以不管太子的催促。燕丹本来就是一个冒失鬼,何必要和他计较呢?难道不是因为他的冒失而使田光先生自杀的吗?如果荆轲能镇定自若,等他的朋友到来,刺杀成与不成就不好说了。然而他却在不该发怒的时候发怒了,负气出走,导致刺秦失败。他等的朋友是谁?有没有高超的武艺、过硬的心理素质?现在已不得而知。荆轲给我们留下一个千古遗憾,也给我们留下一个千古谜案。

第三,行刺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充分的准备来源于对行刺可能会遇到的困难的缜密分析。荆轲的准备应该是最充分的,付出的代价也最大。为了刺秦,田光先生自杀了;为了刺秦,樊於期自杀了;为了刺秦,燕国拿出了督亢的地图;太子丹还为荆轲准备了得力的助手秦舞阳,准备了大量的钱财。靠着这些荆轲一步步地接近了秦王。然而历史好像和荆轲开了一个玩笑,最得力的助手差点成了最大的障碍,貌似孤家寡人的秦始皇竟也不那么好对付。于是荆轲刺秦失败了,他只能自我解嘲地说:“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第四,充分的自信。自信是成功的一半,行刺也是如此。当“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时,他是自信的。因为他有勇力,齐桓公不是他的对手。当聂政到了侠累府上时,他是自信的,因为他相信自己的武功,没有人能挡住他。而荆轲却恰恰相反。

当燕丹向她提出刺秦的计划时,他说:“臣驽下,恐不足任使。”当燕丹责备他拖拉时,他说:“且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他对自己的未来是没有信心的。他认为这次行刺是充满变数的,行刺成功与否他没有把握,而这也最终导致他行刺的失败。

第五,行刺要出其不意。这一点聂政认识的最清楚。当严仲子提议“请益其车骑壮士可为足下辅翼者”时,他冷静地予以拒绝,认为“此其势不可以多人”,人多了就会泄密,行刺就会失败。而要做到出其不意,就要做好伪装。为刺杀王僚,专诸扮成了献鱼的侍者;为刺杀赵襄子,豫让先是扮成“刑人”,混入赵襄子家中假装粉刷厕所,后又把自己弄得满身皮肤病,甚至弄坏了嗓子,连他的老婆也认不出来。为取得秦王信任,荆轲劝死了樊於期,还带了督亢的地图。可是他的精心准备却因为秦舞阳差点败露,而这会不会引起秦王的警觉?虽然“群臣惊愕,猝起不意”,但秦王不会一点警觉也没有,而这也最终造成了刺秦失败。

荆轲刺秦王教案第2篇

[关键词]汉代画像石;题材内容;临沂

[中图分类号]K879.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4-0021-03

临沂是我国汉代画像石分布较集中的一个地方,这类画像石数量多、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堪称中国汉代画像石艺术中的瑰宝。临沂汉画像石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几乎涉及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具体而言,其题材内容包括社会生活、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以及各种装饰图案等方面。

一、反映社会生活的题材内容

这类题材的主要表现形式有车骑出行、迎宾拜谒、庖厨宴饮、乐舞杂技、捕鱼田猎、亭台楼阁、门卒侍卫等。

车骑出行是汉画像石中最流行的题材内容,借此显示墓主人的身份地位,炫耀他们的权势。贵族官吏出行时,宝马雕车,簇拥满道,备具威仪。马的奔腾,车的疾驰,驭者的姿态,无不生动逼真。车骑出行图中,一侧刻有一人,双手捧盾,躬身作迎宾状,担负送往迎来、开闭扫除之职。在临沂汉画像石中,不但有捧盾躬身迎候的亭长,还有持板躬迎的侍从,执戳门的护卫,拥彗相迎的仆人,特别是拥彗画像甚多。拥彗是迎宾的礼节之一,即迎接尊贵客人时,先用扫帚清道,恭候宾客的到来,以示敬意。临沂汉画像石中的车骑场面有大有小,有简有繁,从一马驾车到驷马安车,各式车辆一应具备,呈现出汉代贵族官吏们的出行场景。

在拜谒宴饮的场面中,为了从众多的人物中突出主要人物,一般将主人刻画得比普通人物高大。主人或正襟端坐中央或站立一侧,旁边有执便面仆人、侍女等。谒见者多执笏向主人躬身或跪伏,其等级尊卑观念完全是儒家思想的表现。

临沂汉画像石中的乐舞百戏内容也极为丰富。家庭歌舞活动的场面,舞者一二人,伴奏二三人,宾主一起欣赏歌舞。最流行的舞蹈为长袖舞,这是一种以衣袖纤长为特征的女子独舞,表演者宽衣长袖,腰如束素,细长的衣袖随着舞者动作的变换飘绕缠绵,飞动摇曳的舞姿,婀娜多姿的神态,给人轻松舒适之感。飘绕的长袖和袅袅的细腰是这种舞蹈的主要特点。

庞大的百戏场面当属沂南北寨画像石中的乐舞百戏图,刻画的表演项目有掷倒、 马技、戏龙戏凤、七盘舞、建鼓舞等。整个场面参加表演人员50人,乐队22人,演员28人,伴奏的乐器有钟、鼓、箫、笛、笙、琴等,可谓丰富多彩,气势壮观。

掷倒即双手掷地的身体倒立,是汉代百戏杂技中最常见、最基本的一种形体技巧,各种杂技表演项目如马戏、走索、寻H等都离不开掷倒。

马技表演中两马奔腾,右一女子左手抓住马鞍,右手持一戟,两足腾空;左一女子立于马背上,左手执剑,右手耍绳鞭。

戏龙戏凤是一种拟兽表演,即演员扮作兽形。有的将鸟兽等形象的道具拿在手里,有的披在身上,手中拿着拨浪鼓;有的手中拿着便面,边摇边舞;有的二人合演,一人演头一人作尾。这种拟兽表演的形式,至今在我国民间艺术表演中仍然采用。

七盘舞,又叫盘鼓舞。沂南北寨百戏图中的伎人头戴斜顶高冠,着长袖衫,他的左脚前有一鼓,左侧有七个倒覆的盘,分前四、后三两排置于地上,舞伎边歌边舞,又踏盘又踏鼓,合着乐曲的韵律回转穿插于盘子之间。

乐队中间有三排,前排和中排各五人,后排四人,有吹笙、箫、笛者,有抚琴、击鼓者,如同当今的管弦乐队。

狩猎活动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从临沂汉画像石中的几幅狩猎图来看,狩猎者使用猎犬,手中多持弩弓、刀、戟、棒等,狩猎的对象主要有兔、鹿、野猪、鸟等。

在反映战争内容的画像中,胡汉战争图居多。画面上深目高鼻、头戴尖帽、身着盔甲的一方是胡人,他们骑马或步行,使用的武器为弓箭,而交战的另一方是步骑结合的汉军。

在汉画像石中表现汉代建筑的内容也很常见。临沂汉画像石中的庭院楼阁、水榭、门阙、桥梁等建筑物,反映出主人府第的豪华和汉代建筑技术水平的进步。沂南北寨画像石祭祀图中有一幅“日”字形院落建筑图,它由前、后两个院落、两排房子组成,每排五间,整座建筑有一条从前大门到后客厅的中轴线,中轴线左、右两侧对称,第二排作为横轴线,则前、后对称。从这一建筑形式可知,我国北方四合院式建筑早在汉代就已出现。

费县潘家疃有两幅建筑图。第一幅为三层庭阁,下层为庭台,上两层为阁,第三层的顶部为屋顶望楼。第二幅为楼台庭阁复榭,画面左侧为无脊顶的三层楼房,右侧是无脊顶的三层庭阁,其间架有空中辅道相连接。这两幅建筑图充分体现出汉代复杂的建筑结构和较高的建筑技术。

二、反映历史人物故事的题材内容

这类题材的画像石主要集中在沂南北寨,主要有周公辅成王、齐桓公释卫、荆轲刺秦王、仓颉造字、泗水取鼎等故事。

周公辅成王故事。画面左一人着长衣,拱手立于方席上,形体矮小,似未成年,当为成王。又一人戴高冠,配长剑,双手举一曲柄盖于成王头上,此为周公。《史记•鲁周公世家》曰:“武王既崩,成王少,在襁褓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王三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后来成王长大,能处理国事了,周公将政权交给成王,自己仍回到臣子的位置,恭敬地听命于成王。

荆轲刺秦王故事。画面左一人右手持剑、左手扶柱,当为秦王;右一人赤身配长刀,足下一方盒,当为荆轲,身旁柱上穿一匕首。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荆轲,卫国人,其祖先是齐国人。其好击剑读书,后游至燕国,燕太子丹尊之为上卿。秦攻打燕时,太子丹请荆轲去刺杀秦王,荆轲提出把来投燕国的秦将樊於期的脑袋和督亢的地图献给秦王,作为见面礼,以便见机刺杀秦王,太子丹同意了荆轲的建议。荆轲提着装樊於期头的盒子,捧着装地图的匣子献于秦王,待图快展到尽头时,露出匕首。荆轲突然向前左手持秦王袖子,右手抓住匕首朝秦王刺去。秦王大惊,独身挣脱,荆轲追赶秦王,秦王绕柱奔跑。荆轲围着柱子追赶秦王时,侍从医官夏天用他所捧的乐袋投击荆轲,秦王趁机拔出剑来,砍向荆轲,荆轲倒地,把手中的匕首投向秦王,未刺中秦王却扎在铜柱上,这时侍卫们冲上前来刺杀了荆轲。

仓颉造字故事。这一题材内容还见于临沂白庄画像石中。画面刻一人,四目,披发,长须,衣兽皮,旁有榜题“仓颉”二字。仓颉正与另一人交谈,此人应为沮诵。白庄画像石中仓颉左手执笔。《论衡•骨相篇》曰:“仓颉四目,为黄帝史。”《晋书•卫恒传》载卫恒《四礼体势》云:“昔在黄帝,创制万物,有沮诵、仓颉者,始作书契以代结绳。”史书记载,文字是由仓颉所造,也仅是以传说为据。文字应是劳动人民在历史发展的进程和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泗水取鼎故事。见于平邑汉阙中。据《汉书•郊祀志》记载,大禹收集了全国的青铜,按九州方圆铸造了九个大鼎,并把治水时所遇到的奇神怪兽一起铸在上面,让人们熟悉宝鼎上的神物和鬼魅,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分辨出好与坏、善与恶。九鼎历经夏、商至周王朝,成了最高统治者权力的象征。到周赧王十九年(前296),秦昭王从周王室手中取走九鼎,迁于秦,在运输途中,有一鼎飞入泗水。秦始皇去东海求见神仙返回路过彭城,发现了这个鼎,就组织数千人入泗水打捞宝鼎。泗水取鼎的故事在汉代就已广泛流传于民间。

三、反映神话传说与祥瑞故事的题材内容

这类题材内容主要有西王母与东王公、伏羲与女娲、天神羽人、奇禽异兽等。

西王母是汉代最受人尊敬的神,《山海经》中有许多关于西王母的记载。到了汉代,人们把西王母附会成能致人长生不死的女神仙,把她描绘成一个端庄美貌的妇人。临沂汉画像石中的西王母形象,有的头戴胜杖,有的高挽发髻,端坐高座上,其周围有玉兔或羽人捣药和其他灵禽瑞兽等。

伏羲与女娲在汉画像石中很常见,传说他们是人类的始祖。其形象是人身蛇尾。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载:“伏羲鳞身,女娲蛇躯。”与画像中的形象相符。伏羲又写作庖羲等,传说他出生于东方的华胥族,是雷神的儿子。《周易•系辞》曰:“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伏羲一生做了很多好事,八卦是他发明的,结绳为网、教人打渔、钻木取火也是他创造的,古人将伏羲誉为“百王之先”,后来成为天上五帝中的东方上帝。传说女娲是伏羲之妹,是古代治理天地的女神。她创造了人类,还制定了婚姻。伏羲和女娲是兄妹而后结成夫妻。画像中伏羲、女娲两条蛇体的尾巴紧紧交缠着,手执规矩,寓开天辟地之意。

在临沂画像石中还见有许多身上长有毛羽的人物。此类图像反映出汉代人的羽化登天、灵魂升天的观念,说明了汉代人们时刻幻想着能像鸟一样展翅飞翔,升入仙境,以求长生不死。同时,还见有仙人骑羊、骑虎、乘龙、骑兽等,均反映出人们想借用这些升天工具升入仙境,企望实现梦寐以求的理想。

四、装饰性图案的题材内容

这类图案主要有平行凿纹、三角纹、菱形纹、穿壁纹、连环纹、垂帐纹、水波纹、绳索纹曲线纹、卷草纹、卷云纹等。另外,在汉画像石中还见有各种式样的树木,如常青树、三株树、连理树等。

荆轲刺秦王教案第3篇

要让学生自我定位,教师先要自我定位。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不再是表演者,教师讲得精彩不如学生学得精彩,教师更不再是课堂的控制者和知识的灌输者。那么教师的定位在哪里?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如何唤醒学生的主动性,创建有生命力的课堂,这是一个巨大的命题,在教学《荆轲刺秦王》一课时,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

分析教材及学生:

本篇课文为高一上册第二单元,本单元要求反复朗读,悉心体会文言叙事的简洁之美,还要学习提要钩玄的读书方法,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本堂课为本篇课文的最后一个课时,前面的教学中已经完成了课后内容的概括及文言知识的梳理,学生对内容的把握难度不大。根据以上分析,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确立如下:

1.教学目标:分析人物形象,归纳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增强诵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语感;感受荆轲的英雄气概并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来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2.教学重点:结合文本分析人物形象及归纳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导学案

课改之初,由于尝试中对“先学后教”的精神把握不当,导致学生学习压力大,厌学情绪重,所以,这节课不以“学案”的形式导学而是通过预习的形式导学。预习要求:荆轲是什么形象?你从文中哪里看出来的?要求在文本上圈点勾画、分析和概括。

三、教学设计

1.导入。

兴趣是激发一切学习的动力,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抓住《荆轲刺秦王》一课较强的故事性,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排演了《荆轲刺秦王》的课本剧。学生的主动性很高,评出了最佳主角和配角,并颁发小礼物作为奖品,让学生体会了学习语文的乐趣。导入时,请最佳演员及观众代表发表感言,引导学生从角色的扮演发言,以此引出分析人物形象这一教学重点。

2.分析人物形象,归纳刻画人物方法。

这一过程占了总课时的50%左右,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参与度。学生的自主学习,不仅体现在自主获取知识,更体现在自主交流合作中。整个分析过程中教师仿佛是一个主持人,对每一个学生的发言作适当的总结,再请下一位发言,在借鉴比较中求完善。在一个学生分析不足时,引导其他学生做补充,学生的交流没有局限于形式上的小组合作,但是却真实体现了学生在分析概括过程中的思想碰撞。

整个交流的过程完全遵照课堂生成,学生不仅自主更加自由。最好的教学模式是没有固定的模式,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发言完全自由,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随机地发表自己的个性化见解。

最后,指导学生明确人物形象。请学生概括,得出答案,再由学生概括刻画人物的方法,所有知识点都由学生自己发现,而教师只做引导。

3.拓展研究: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问题设置:如果你是燕国大臣,你同意荆轲刺秦王的计策吗?

作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所以设置了3分钟的讨论时间。

4.作业布置:用三种以上的手法描写你身边的一位同学或老师,不能出现名字,让我们猜猜他(她)是谁。

四、教学反思

1.“两大环节”的关注。

要唤醒学生的主动性应注重“两大环节”,即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与交流获取知识。“自主”不同于“自由”,所谓“自主学习”是在教师科学的方法引导下学习。“自主”与“交流”能在更大的程度上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本堂课中,“自主获取”表现在布置预习,让学生在书上找出能表现其性格特点的内容圈、点、标、注,在自主获取知识这一环节上注重教师的“导”。“交流合作”表现为思想的碰撞,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比较、示范和马上应用。“两大环节”的关注,正好适应了“边学边思考边操作”的生命课堂模式。

2.放弃执著的“教”,关注学生怎样“学”。

传统教学中教师仿佛在演独角戏,往往满堂灌,学生成为了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本次课堂再次提出“学生主动性”的激发,讲得精彩不如学得精彩正是生命课堂的精髓之一。

3.面向全体,保护个性。

首先,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让更多的学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尽管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尽量坚持“新面孔”优先,但是更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注重问题的梯度性和点拨的深入性。其次,对学生个性的保护正是尊重和唤醒学生生命意识的基础,富有生命力的学生才能营造具有生命力的课堂。尊重并肯定学生对问题个性化的见解,然后加以指导。一堂充满肯定、掌声、欢笑的课堂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有利于唤醒学生的主动性,有利于提升学习效果。

荆轲刺秦王教案第4篇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老化

许多学校的教育模式依然是沿用应试教育的模式,使得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受到较大的限制。纵观高中语文的教学实践,考试虽能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教学效果,但是语文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考试,然而许多学校将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作为课堂教学及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甚至对应试教育结果的重视已经超过了语文教学之本真目的,使得语文教学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学生的综合素养也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2.教学方法陈旧

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十分丰富,但是真正的课堂学习时间却十分有限,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将教学内容全部包含进去,是高中语文教师需要面对的问题。有些老师使用的是较为陈旧的教案,由于该类教案使用的时间较长,并没有与现代学生的情况相结合,也达不到现代教育的要求。教学方法则是老师教授、学生被动听课的填鸭式教学,课堂上基本上没有安排讨论或者研究的活动,师生之间的互动仅限于提问和回答,课后作业多数是背诵,学生没有自由发挥及独立思考的空间,无法培养创新精神。

3.考核体系不合理

高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考核一般是采取组织考试的方式,考试内容、评价内容基本上均为课本中的知识,而并没有全面考查学生的各项能力,包括创新能力、思维能力、问题的分析能力,仅仅以单纯的成绩数据来肯定或者否定学生。对于学生来说,该考核方式有一定的缺点。首先,无法真实、全面的体现出学生的各项实力;其次并不公平,每个学生的特点有较大的区别,有个学生应试能力较强,其成绩数据好并不代表其综合实力强,部分学生则是思维能力较强,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变能力等较强;且该方式学生较为被动,完全标准化也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强化教学的方法

1.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完善的性格及健全的人格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的主导地位,逐步转化为以学生为主导,使得老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老师的身份从一个讲解者、授课者转变为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导作用,在课堂中使之能够规范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并有效的改善师生关系。教师需要学习新型的教学理念,吸取先进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和质疑精神。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时,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与之相关的话题,包括荆轲刺秦失败的原因、太子丹想派秦舞阳先去秦国的心理、樊於期自杀的行为逻辑等,并留下疑问给学生,如荆轲等的客是谁?荆轲听到太子丹说先派秦舞阳去秦国时为什么发怒?学生能够在了解历史故事的同时,学会思考。学生发言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发现问题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进行教学效益评价时,应将学生的学习质量、学习收获、学习感悟等作为评定的主要指标,而不仅仅是看成绩的数据。

2.设立课堂情景

情景设置是现代教学较为常用的方式,即结合教学的内容,充分利用教学课堂中有限的环境或者相关道具,使得课堂成为一个特定的场景,学生身临其境的处在该环境中,对于课堂内容的兴趣更加浓厚,理解更加透彻。如在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演绎完璧归赵的故事。可以将教室布置成秦王宫殿,安排学生出演其中的蔺相如、秦王、赵惠文王等各种人物,将该故事分为几个小场景进行编排,在该过程中学生对于故事的背景、历史事实等了解得更加透彻,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更加熟悉,对于文章中的字词、深意情趣更加浓厚。在该过程中学生还能直接体会到作者创作时的心境,使得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历史的脉络及语文的魅力。

荆轲刺秦王教案第5篇

一、注意挖掘教材的趣点、难点

每篇课文都有引起学生强烈兴趣的地方。如《荆轲刺秦王》的预习提示中“为了抵抗强秦的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勇士去劫持秦王。”“见陵之仇”是怎么回事?学生会产生疑问,而课本中又没有任何提示。又如课文中荆轲刺秦王失败了。(荆轲)箕踞以骂曰:“事所为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然约契以报太子丹也。”而陶渊明则在《咏荆轲》中说“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这不是矛盾吗?到底哪一种说法更合理呢?学生对这些问题必能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就是促进了学生对课本的阅读,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的提高。这种方法应注意一定对课本的挖掘,侧重于对全文的重大问题,有密切联系的问题,对本文的重要教学目标有密切关系的问题。这样使学生通过几个有兴趣的问题的思考解决就能较好的达到知识和能力的训练要求。

二、要善于利用学生智慧的火花

课堂上随着对生动教材内容的深入阅读和教师对情景的创设,学生的思想时时会闪出智慧的火花。当智慧的火花闪现时,教师切不可为了完成“预定目标”匆匆而过,而应停下脚步,把这稍纵即逝的灵感火花点燃。

如我在教《孔雀东南飞》中,读了前几节,学生突然问“兰芝聪明、勤劳、美丽、善良,孝敬公婆,体贴丈夫,她几乎具备了一个女人的所有传统美德,为何她婆婆看不顺眼呢?”读到“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时,学生又感到不可理解:“他们何必寻死呢?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啊,比如私奔,为什么不呢?”看到学生对这些问题很有兴趣,我就停下来让学生自由深入地探讨。第一个问题讨论的结论有两种是大家比较接受的,一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兰芝嫁过来好几年了(“兰芝初来时,小姑始扶床。如今被驱遣,小姑如我长。”),没有为焦家生下一男半女,婆婆等着抱孙子等得不耐烦了,所以“三更断五匹,大人故嫌迟。”所以“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所以“吾已久怀恨,汝其得自由”。二是由文中看出焦仲卿的父亲早逝,母子二人相依相亲,自从焦仲卿娶了刘兰芝之后,把爱转移到了刘兰芝身上,使母亲受到了冷落,母亲嫉恨兰芝才这样的。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增强了学生对封建伦理纲常的认识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体味。第二个问题通过讨论,得出如下结论:在封建社会里,违抗父母兄长之命自由恋爱、私奔是大逆不道,无处容身的。所以一旦学生的思想火花闪动,我们不能轻易的放过它,也不能简单的代学生作答,要让他们去解决疑难,要引导他们结合课文内容及有关知识背景,社会方面,风俗习惯等等方面思考,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合情合理即可。教师可以适当的点拨。尽管这节课的预定目标没有完成,但却取得的效果比预定效果不知要好多少倍!

三、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对于学生的独创性见解,首先要持鼓励的态度,并且听学生把自己的见解说出来,不要轻易的打断他,学生陈述完自己的见解,可由其他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等到把不同的意见听完。如果学生已取得了一致并且比较正确的答案,教师就不必解答了。如果学生存在着明显的分歧,或者教师认为学生的见解有明显的错误,教师就需要把学生的错误点指出来,并用确切的证据解答学生的问题。如果暂时不能说服学生,不强求学生放弃自己的看法,可让他保留,课下进一步研究。

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荆轲刺秦王教案第6篇

一、历史情景剧的概述

(一)历史情景剧的概念

历史情景剧又叫历史角色扮演,是指根据教学内容的需求,以教材资料为背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搜集历史资料并加以补充,形成一个整合型的历史剧本,在课堂上以表演的方式呈现出来。

(二)历史情景剧的两种类型

其一,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在课堂中构建历史情境,由学生即兴表演发挥,以教材为依据,进行历史人物的对话和交流,以朗读或辩论为主要形式。其二,开展历史活动课,教师提前布置任务,由学生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搜集资料、编写剧本、制作道具、排练演出等。

二、历史情景剧的教学功能分析

(一)改进教师教学方式提升教师职业素养

一方面,历史情景剧推动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树立新的教育观和学生观。历史情景剧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协调者、启发者而非控制者,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历史情境剧成功的关键。另一方面,历史情景剧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机智水平,完善了教学艺术。将历史情景剧穿插在历史教学课堂中,有助于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提高课堂效率,但由于情景剧的开放性和自由性,在表演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突发状况。例如,学生准备不足,台词不熟;占用时间较长,打乱教学计划;剧本缺乏新意,学生兴趣不高等等。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面对这些突发状况,教师应沉着镇静,迅速反应,有效地发挥主导作用,课后及时进行反思总结。

(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1.创设历史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创设历史情境,用小舞台演活大历史,原本枯燥乏味的内容变得更加具体,富于感染力,生动形象的人物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对传统历史课堂极大地突破与创新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第七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时,引入情景剧‘黄袍加身’作为新课的导入。由学生分别担任旁白、赵匡胤和两名将士。情景剧的导入方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当时严峻的背景形势,并为教材内容的进一步学习作好铺垫。

2.合理构建知识框架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历史情景剧主要任务是辅助教学,有效地解决教学重难点,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编、自导、自演,揣摩人物心境,锤炼剧本台词,在反复专研与排练中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对故事主题的把握,这是传统历史课堂无法取得的效果。

3.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增强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历史情景剧源于教材,但又不局限于教材,鼓励学生在不改变历史真相的前提下进行创新。学生可以联系自身所处的客观条件和情感经历,对剧本情节、舞台背景、人物动作等进行创造性的加工和表演,通过表演或观察历史人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体会历史人物的内心情感,了解历史,感悟历史。例如,学习七年级上第十课《秦王扫六合》时,老师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围绕着‘秦始皇统一全国的具体措施’创作情景剧。旁白:公元前218年的某一天,秦始皇微服出巡,在集市上看到了这样一幕:甲:“卖包子啰,刚出炉的包子快来买呀!”乙:“老板,来两个。”甲:“好嘞!两个四个刀币。”乙:“老板我只有三个刀币,你收布币或者环钱吗?”甲:“我收环钱,两个环钱值一个刀币。”乙:“我们一直都是一个环钱抵一个刀币的,一个吧。”甲:“不行,不买就算了!”旁白:于是两个人吵了起来,引来了许多围观的人。上述表演耗时不到三分钟,却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统一度量衡和货币的必要性和意义,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专研课本,联系实际,发挥想象力,生动形象的呈现了历史的本来面貌。

三、历史情景剧在教学运用中的有效途径

(一)合理选题,突出教学重难点

并非每一节历史课都适合采用情景剧的教学形式,一般而言,意义深远的历史事件,或是情节曲折、意外,人物个性鲜明,具有可演性的历史事件比较适合编演成历史情景剧。例如“赤壁之战”、“文成公主入藏”、“黄袍加身”、“美国独立战争”等。历史情景剧是服务于课堂教学的,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体现三维目标的要求,不能喧宾夺主,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要创造性使用教材。通常一节历史课只有40分钟,在宝贵的课堂时间内穿插情景剧就要求剧本短而精,正所谓“剧不在长,有魂则灵”。“短”即耗费时间少,“精”就是以课标为依据,突出教学重难点。列举一个成功的案例,在学习初三下册第四课《经济大危机》时,借助历史情景剧有助于学生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与实质,引入情景剧《农场工人的家》:甲(儿子):“妈妈,为什么有人把牛奶倒进河里?”乙(妈妈):“因为牛奶太多了,卖不出去。。”甲(儿子):“那我们家为什么不买呢?”乙(妈妈):“因为你爸爸被农场主解雇了,我们没钱买牛奶。”简短精致的情景剧形象具体地描绘了经济萧条时期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既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深受,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相对过剩。

(二)尊重史实,合乎情理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是客观存在的。与其他学科的情景剧相比,历史情景剧更加强调真实性。历史教学实施情景剧的意图是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使学生在历史情境中进一步探索、发现,但不歪曲事实,虚构历史。在情景剧的创作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要时刻注意历史情节、历史人物等每一细节的准确性,是否符合历史事实。当然,情景剧也强调创新,强调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到历史教学中。例如在上述的情景剧《荆轲刺秦王》中,太子丹与高渐离在易水河畔为荆轲送行的片段:甲(荆轲):“太子殿下,微臣准备出发了,请您放心,我一定会把秦王的头颅带回来!”乙(太子丹):“来喝一杯我们燕国自己酿造的“燕京啤酒”,为荆轲送行(三人举杯对饮)”丙(高渐离):(轻轻唱着)“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是否还在,琴声何来,生死难猜。。。”甲(荆轲):(擦拭泪水,低吟)“轻轻地,我将离开你,请将眼角的泪擦去(荆轲唱完,毅然乘车离去)”该情节在史书中的记载是:“荆轲刺秦王临行时,高渐离与太子丹在易水河畔为他送行,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学生在剧本创作中加入商品广告和流行音乐的创意是值得肯定的,但必须尊重历史,依据客观史实,适当的假设是合情合理的,不能过分渲染,一味的活跃气氛,而出现知识性错误。历史情景剧应具有真实性、严肃性,而不是单纯的娱乐性,否则夸张的情节和极具喜感的对话会误导学生,偏离教学主题、流于形式,影响教学质量和课堂秩序。

(三)师生互动,全员参与

在历史情景剧的剧本编写和角色分配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适度地配合和指导学生的工作,“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善于发现学生个体的闪光点[15],”合理地布置任务和分配角色,尽可能的使每个人都能参与进来,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表演情景剧《赤壁之战》时,教师安排学生把课桌椅摆放成三国鼎立时期的地图形状,学生分为两块,分别代表曹操和孙刘联军的阵营,以此表示两军对峙的形势。每个阵营中的学生都是扮演者,共同参与着“草船借箭、借东风、苦肉计、舌战群儒”等一列故事的表演。这样的安排合情合理,避免出现“突出了个体,忽略了群体”的情况,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给予每位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

四、结语

荆轲刺秦王教案第7篇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让学生沐浴“南风”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只有处在民主、自由的环境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时,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平等的民主观念,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放下架子,与学生达成心灵上的共鸣。陶行知曾经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师生之间只有彼此理解、彼此信赖、彼此合作,才能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全身心投入学习,参与课堂学习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并在其中发挥作用。教师应以兄长、朋友、学习中的“平等一员”的身份,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眼神、亲切的话语、诚挚的态度、美妙的音乐等“和风细雨”的方式让学生沐浴在“南风”中。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自主探求,让学生如坐“南风”

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虽属非认知因素,但它转化为动机就会成为学习的动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从而积极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寻找问题答案、品尝探究的艰辛和欢乐,这时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使认知和情感获得整体发展。课堂教学时,教师要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出发,想方设法对教材进行改造,为其注入生机和灵气。例如,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时,教师可用“我给烛之武打打分”的方式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或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用竞赛、游戏、辩论、小品等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又如,教学《荆轲刺秦王》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性格,教师可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并可加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进行扩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对学习充满兴趣。如教学《鸿门宴》,分析“项羽”的做法是对还是错时,就可以辩论的方式进行。学生对这种方式很感兴趣,因而学得投入,学得快乐,如坐“南风”。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把学习知识的欲望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从而能够自主地、积极地去思考、去探索,发现自己想要的答案。这样学生才能学会思考、学会求知,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尊重个性思考,让学生享受“南风”

新课程主张:“以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方式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系统知识,并在经验重组和交流活动中实现对已有认识的突破和创新,达到情感行为的升华和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始终处于思维活跃的状态,主动、积极地学习,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由于学生各自的知识结构和经验不同,对问题的理解各有不同,教师要肯定有个性的问题或答案,尊重个性思考,只要言之有理,就不妄加否定,更不能粗暴地训斥和当众讽刺、嘲笑,而应尽量采取和风细雨的“南风”式策略,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加以引导,并给予他们积极的鼓励和期待的目光。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时,有学生说荆轲是“”的“恐怖行动”。对这个看法,教师不能粗暴地训斥,而应巧妙地引导学生理解荆轲此举的原因和愿望,让学生对此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只有在课堂上让学生享受“南风”,才能让学生在主动的思考中学习,才能激活思维,发现规律,获得新知,使自我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四、教师适当引导,适时帮助,让学生借用“南风”

在新课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主讲者,也不是无所事事的旁观者,而是学生的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教师要精心设置课堂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现、自主探究。教师的引导就是“南风”,教师要当好“南风”。如果“南风”刮得过早,这时学生还没有充分的自主学习,就会阻挡学生自主发现的机会;如果“南风”刮得过迟,学生就会因过久处于无助状态而陷入危险之中;如果“南风”刮得过多,就会剥夺学生出错和从教训中学习的机会;如果“南风”刮得过少,就会让学生感到手足无措,无法进行主动学习。这时的教师是课堂上“平等中的首席”,要根据学生学习的进程,抓住学生认识上的最低点、思考上的最高点,在最适宜的关头给学生恰到好处的“南风”,让学生在“苦想思”后,经“南风”一吹又“绝处逢生”,困惑迎刃而解。

如教学《故都的秋》,教师就可以通过这样的“南风”徐徐,引导学生学习故都秋的表现手法。教师“南风”:课文有五个描写故都之秋的画面,这五幅画都很精彩,它们共同体现了故都的秋的特色:清、静、悲凉。但故都的秋不仅仅有“清、静、悲凉”之景,还有“万山红遍”的热情豪迈。为什么作者对那些景物视而不见呢?问题一出,学生们都热烈地讨论起来,可都答不到点上。教师“南风”:对于同一轮名月,高兴的人写她,她在笑;忧郁的人写她,她在愁;怒不可遏的人写她,她简直就是一张气得苍白的脸,青筋暴跳、立目横眉。一切景语皆情语,实际上这“清、静、悲凉”之景是郁达夫先生的内心情感的体现。教师“南风”:请联系时代背景来理解。学生探究后概括出答案:因为他特别“忧伤、郁闷、落寞”,所以他要选择特别“清、静、悲凉”的北国秋景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反过来,这些特别“清、静、悲凉”的秋景正好抒发了他的“忧伤、郁闷、落寞”之情。教师“南风”: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感受”的自然融合,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这就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在教师“南风”吹拂下,学生对故都秋的“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有了较全面、深刻的认识。

荆轲刺秦王教案第8篇

然而,现状如何呢?或荒废“读本”,或随意处理“读本”。结果是各级统考偏偏多从“读本”中取材,学生多数因教师一般性倡导所误而招架不住败下阵来。真所谓读本都读不清楚,更遑论300万字。

那么,怎样较好地使用好教本与读本,使教读两本有机结合起来,进而落实教师指导呢?

一、跨文本强化考试需要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原理, “需要”往往就是动力。有目的地持续地满足“需要”能够收到强化激励的实效。因为考试要考“读本”,学生又有“得分”的需求,这样便可以生成“利益驱动”效应。为此,执教者首先应当界定一个概念,考试不是考教本,考试考的是教材。所谓“教材”,指的是国家明文规定必修的教本与读本,当然也包括《大纲》所列的课外阅读篇目。特别是“读本”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因为“教材不过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犹如理科的例题。概念明确了,导向就清晰,加之抓住了“考分”这条筋,运作起来也就比较顺畅。诚然,抓好落实,少不了各种措施的及时“跟进”。譬如,做每周读本札记,课堂配合使用读本中的同类文章,课堂选用读本文章的语基及阅读分析进行小测等等。

二、跨文本比较人物性格

新教本高中第一册的第一个文言单元塑造的是一组古代说士形象:有勇赴国难的烛之武、隐忍有远见的文仲,有善于讽谏的邹忌、委婉机智的触龙。教师在完成教本作品内部的这种形象比较分析之后,可以及时将阅读比较的触角伸到读本里去,如要求读《晏子故事两则》,寻找晏子的性格特点,从“使楚”看晏子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可以教读本上的《召公谏厉王止谤》,让学生揣摩出召公的政治远见和直言不讳的勇气。还可要求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如《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与读本中几位说士性格的不同;荆轲主要不是依靠机智,而是依靠那种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精神去维护国家的利益、去实现一种人生的追求。这种跨文本的人物性格比较,可以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积累写作的材料。

三、跨文本探究人物成因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之后,不少学生认为像烛之武这种人在先秦很多,不足为奇,他们倒很欣赏那个隐忍不乱、及时撤兵的晋文公。可利用教本课下注释:“即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一句,向读本延伸,晋文公曾经是个无赖贵公子,他后来是怎样成为胸有全局、临危不乱的君王的,可以让学生从读本《重耳之亡》一文中找到答案。通过阅读,学生认识到,没有遭受卫、曹、郑的无礼甚至侮辱性冷遇,没有19年遍尝颠沛流离之苦,就没有《烛》一文中那位从容镇定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这就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样一来,不但扩展了对人物的理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人生观。这就是在教本里建立形象,再在读本里探究这个形象的原因,从人物的“心路历程”上补充对形象认识的厚度,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四、跨文本感知人性多维

孔子是经师也是人师。学生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里看到的是他“循循善诱”的一面,学完教本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之后,要求学生以《我心中的孔子》为题练笔,不少学生谈到孔子耐心地引导四位学生各言其志,而不是武断地否定学生的选择,并且客观地评价他们不同的志趣,但是,这是否是孔子的全部呢?或者说,孔子还有哪些性格层面的东西值得关注呢?这样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一定还有他人格魅力的另一面。这就把话题自然延伸到读本里去了。在读本《季氏将伐颛臾》里,我们看到了孔子“金刚怒目”的一面——他“当仁不让”,在“主义”和信仰面前决不后退半步的形象也是具有多重性的。

五、跨文本把握倾向基调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