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田径比赛总结

田径比赛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2-10-30 06:19:29

田径比赛总结

田径比赛总结第1篇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高职院校田径运动会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职院校田径运动会的召开易受天气、节假日等客观因素影响;赛前、赛中、赛后工作存在不足;学生参与田径运动会动因较积极;比赛项目赛程设置存在局限性;奖惩实施需制度化;加大其他比赛项目与田径运动会的互补性。建议根据现状制定、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田径运动会 现状。

学校运动会(简称校运会)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群众体育广泛开展,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热情的重要措施。但近年来传统形式的大学生田径运动会越来越遭到大学生的冷遇,学生参与田径运动会的积极性逐年降低。针对这种情况,各院校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具有针对性的改变传统的固有模式,让学校田径运动会成为学生积极参加,乐于参与的运动盛会。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高职院校田径运动会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探索高职院校田径运动会改革发展之路。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依据本文研究的目的和要求,以高职院校田径运动会现状为研究对象,以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部分师生作为调查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查阅了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40余篇,以了解此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并对其进行了充分分析与利用,为本文奠定了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研究的内容与目的,遵循体育科研方法关于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了本研究的“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本次调查通过亲自发放与回收、委托专人发放与回收等方式,共发放问卷492份。问卷回收后及时进行了整理与统计,发放与回收问卷情况(见表1)。

3.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软件对本次调查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借助数据分析等方法对部分统计结果进行重复运算,验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为研究结论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

二、现状与分析

(一)田径运动会筹备的系统性

举办一届田径运动会的周期与其他比赛项目相比时间跨度较大。以我院田径运动会举办为例,从学期初的竞赛规程的制定,到比赛结束后的成绩统计、汇总和公布,大约需要三个月的时间。这就要求承办单位、参赛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在整个周期内要做大量细致、周到的赛前准备工作、赛中实施工作和赛后总结工作。从历届田径运动会开展过程可以看出,筹备工作的系统性对成功的举办一届田径运动会起着重要的作用。

1.田径运动会举行时间的选择性

由于客观原因,我院从2006年开始至今,把原来的秋季田径运动会改为了春季田径运动会,在近九届春季田径运动会举行的过程中,经历了三次阴雨天气,其中一届被迫延期,两届压缩赛程。研究结果表明,举行田径运动会的时间选择要结合多方因素,通盘考虑,慎重制定举行时间。

2.赛前工作的细致性

田径运动会的举行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涉及到学校正常开展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为保证田径运动会的正常开展,需要做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渠道的多样性,对田径运动会的准备工作起着重要作用;各参赛单位在赛前的准备工作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比赛的进程和比赛结果。赛事组织单位和参赛单位赛前准备工作的细致性是保障田径运动会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

3.赛中执行的规范性

田径运动会的顺利举行,与比赛期间各单位的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密不可分,有效规范的对整个比赛过程进行合理的控制,是保证田径运动会公平、公正、公开、安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际的比赛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无序性,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比赛组织应向综合性大型田径比赛学习,尽可能的在组织比赛过程中提高规范性,以保证比赛安全有序的进行。

4.赛后工作的完善性

田径运动会赛后要及时对参赛单位的成绩进行核对、汇总、公示;对获奖运动员及时颁发奖品、荣誉证书;赛后对比赛器材场地进行检查,确保场地器材的安全和完备;针对性的对比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汇总,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所在,及时进行总结,保证田径运动会的完整性,也为下一届田径运动会的顺利召开提供参考,逐步完善田径运动会的组织过程。

(二)学生参与田径运动会的积极性

田径运动会的举行,是各高校每年必办的一项重大活动,体现了高校体育竞技水平,学校领导和相关系部、职能部门都非常重视。但近年来传统形式的大学生田径运动会越来越遭到大学生的冷遇,学生参与田径运动会的积极性逐年降低。这不得不引起广大体育工作者的重视,不能将田径运动会流于形式,而应积极究其原因,找出合理的应对措施,把朝气蓬勃的大学生重新“请”回本属于他们的田径赛场。

1.学生参赛动因多样性

大学生参加田径运动会的动因呈现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参赛的动因是积极的,但也不能忽视少部分学生不积极参赛动因这一现象的存在,应在选拔参赛队员的工作中引起重视。

2.项目设置对学生参赛的局限性

传统田径运动会多年来一直是大部分高职院校学校运动会的主要内容与形式,受场地器材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在项目设置上局限于跑、跳、投的形式。此外,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出现了体育特长生的身影,田径运动会已然成了他们展示自我的舞台,令普通学生望而却步。研究结果表明,田径运动会的项目设置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学生参赛的积极性产生较大的影响。

3.学生裁判员的参与性

组织一次完整的田径运动会需要大量的裁判工作人员参与,各校仅靠现有的体育老师不足以完成比赛的裁判工作,必须借助学生的参与才能顺利完成田径运动会的比赛任务。研究数据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对参与田径运动会的裁判工作持积极态度,赛事组织部门应以此为契机,扩大田径知识的普及,使更多的学生会比赛,会欣赏比赛,乐意参与田径比赛。

4.赛程设置的技巧性

比赛赛程的设置对学生参与田径运动会的积极性有着很大的影响。我院近九届田径运动会都是安排在周四、周五,其中三次是安排在五一长假之前,这样安排的初衷是积极的,可以让参赛的学生有一个好的休息时间。调查显示,运动会之前是学生请假、旷课的高峰期。运动会赛场上只有运动员、裁判员和少的可怜的观众。出现这种情况和运动会赛程的合理安排有很大的关系,不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运动会的积极性,赛事组织者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措施,避免此类情况的出现。

5.奖惩实施的实效性

体育运动的口号是公平、公正、公开,体现的是平等竞争,对参加比赛获得名次和坚持完比赛的同学及时进行精神、物质上的奖励。针对田径运动会比赛过程中出现的不公平竞争应及时发现,不姑息、不包庇,严肃处理。使呈现在广大师生面前的是一个健康的、积极向上的运动会,以此提升学生参与田径运动会的热情。

(三)田径运动会与体育节的互补性

校园体育文化的全面、健康建设与发展,仅仅依靠举办田径运动会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与田径运动会形成互补。我院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已充分认识到体育竞赛活动对学生全面教育的重要性,自2006年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九届体育节,先后开展了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拔河、踢毽子、趣味运动会等形式多样、学生参与面大的各类体育活动,与田径运动会一起,组成一部内容丰富、喜闻乐见、学生乐意参与的体育“大篷车”,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高职院校田径运动会的召开易受天气、节假日等客观因素影响;赛前宣传、组织、训练工作有待加强;赛中组织存在疏漏,需要提高规范性;赛后成绩公告、场地器材安全检查、赛后小结要及时、细致,保证田径运动会的完整性;学生参赛动因较积极向上,呈现多样性;比赛项目设置存在局限性;学生参与运动会裁判工作积极主动;赛程设置可进一步优化;奖惩实施需制度化,体现实效性;加大其他比赛项目与田径运动会的互补性。

(二)建议

高职院校田径运动会的筹备应遵循系统性原则,尽量克服因天气、节假日等客观因素对运动会、日常教学管理带来的负面影响;赛事组织者应拓宽信息渠道,加强与各参赛单位的联系,如设置专门的联络员、借助现代网络工具创建专门的信息沟通平台,及时将相关信息通知到每个参赛单位,使参赛单位提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做到有的放矢;积极学习借鉴兄弟院校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参照大型田径比赛的组织工作,规范比赛过程,尽量避免影响比赛的不利因素出现;加强赛后成绩的核对与公布,实事求是,不推诿、不拖拉;认真检查场地器材状况,排除安全隐患,保证场地器材的完整性;做好赛后总结,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合理处理,避免争议;加强宣传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参加、参与田径运动会的全过程;比赛项目设置因地制宜,合理设置,努力做到受众面广;加大田径运动知识的普及与提高,吸引更多的学生喜欢田径运动,使学生会比赛、会欣赏比赛;赛程的设置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教学环节进行优化,避免因运动会的举行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参加比赛获得名次和坚持完比赛的同学及时进行精神、物质上的奖励,让他们体验到因自身努力而带来的成就感、自信心,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对田径运动会比赛过程中出现的不公平竞争应及时发现,不姑息、不包庇,严肃处理,体现体育运动的平等竞争,树立积极向上的诚信价值观;告别单一的比赛形式,开展以体育节形式的多样性、综合性赛事组合,使田径运动会融入其中,形成互补性的校园体育文化。

参考文献:

[1] 赵方晔.高校田径运动会改革研究[J].体育教育.2013(76).

[2] 皇甫姣.宁波市高校校运会开展现状调研[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

田径比赛总结第2篇

关键词:世锦赛;田径;优势项群

中图分类号:G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6-0308-02

一、研究目的

田径运动发展有百年历史,在竞技比赛项目中是一项最趋于成熟的比赛,而世界田径锦标赛作为世界田径运动最高级别的赛事。各国都高度重视,参赛国欲求在世锦赛获得一席之地,来显示本国的体育实力。通过对9-13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短跑和短跨奖牌获得情况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对世界田径短距离项目格局进行客观的描述,分析出各国的优势项目及动态的变化特点,归纳出当今世界田径短距离项目发展变化的特点。

二、研究对象

9-13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短跑和短跨项目奖牌获得情况

三、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

四、研究结果

1.第9-13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短跑和短跨项目强国的格局分布其优势项群。

因为本文首先统计第9-13届世界田径世锦赛短跑和短跨项目国获得奖牌情况,然后通过金、银、铜牌按4、2、1的分值进行赋值,换算出总分。

首先将田径运动按竞技项群进行分类,短跑和接力、统计出各国各项群的奖牌数,并且从多到少排列,算出各个项群的累积百分比,百分比达到70%之内的项群作为该国优势竞技项群。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比俄罗斯要少多个优势项群,遥遥领先于第二名的俄罗斯,美国在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具有绝对的优势,没有任何国家能撼动美国在田坛中的霸主地位。但是在最近两届世锦赛中牙买加队在短跑和接力项目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为美国在短跑项目中的头号强敌,最有力的竞争对手,并且在近两届的短跑比赛中以压倒性的胜利战胜美国队,结束了美国队长期对短跑和接力项目的垄断,颠覆了美国在短跑和接力项目上霸主地位,成为世锦赛中短跑和接力的新宠儿。这短距离的项目上,俄罗斯的女选手虽然说不如前苏联时期有着巨大的优势,但也一直在女子的短距离项目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1]。从第九届世锦赛后,刘翔在跨栏为我国的在短跨项目上确立新的优势项群。

2.优势项群的各国的动态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的田坛也发生巨大的变化,参赛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比赛项目越来越广,参赛的人数呈上升趋势,世界田坛格局也随着发生改变。因此,对于短跑和接力优短距离强国项群中动态变化国田径项目项群发展状况要进行分类分析。美国在短跑和接力项群在11届世锦赛前,能跟其他的国家保持很大的距离,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在第12届世锦赛开始,这种优势似乎不复存在,甚至跌落至第二名,接着在13届世锦赛中,美国队派出了强大的阵容,想借此大邱世锦赛能雪耻报仇,证明自己始终是短跑和接力项群的霸主,结果还是不理想,以微弱的优势暂占第一,虽然是占据奖牌数第一,其实情况不容乐观100米与两百米金牌始终被牙买加占据着。牙买加一直以微弱的优势紧跟美国队,紧紧占据着短跑接力项目的第二把交椅,甚至在第12届世锦赛反超美国,占据第一,可惜在第13届世锦赛中没有稳稳的坐牢第一的位置,一块奖牌之差败于美国。而英国的状况非常严峻,总体水平呈下降趋势。

据现有资料和本文的分析,产生此现象是:美国队在历年的比赛中能保持短跑和接力项群的优势,这跟美国自身的竞技体育的竞赛体制有着很大的关系,其一,参赛人数多,基数大,为培养优秀的运动员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之一,其二,美国在历年的比赛中培养大量的优秀教练员,而这些教练员在多年的比赛中积累丰富的训练经验,并且靠着本国的科技实力,从而巩固了美国的短跑和接力的霸主地位。三,美国通过奖学金类似美国绿卡制度引进高水平运动员来提高本国田径实力。最近的几年牙买加短跑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是通过改进本国的竞赛体制,不断选派教练员到田径强国进行学习和进修并且引进一些国外优秀的教练员,努力提高本国教练员水平,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有强大的群众基础,常年举办田径运动会,每年有2000多年轻人参加,并出台相应激励政策吸引青少年参加田径运动,为了吸引优秀人才留在国内[2],将本国的运动员送到欧美国家进行训练,使他们的才能和潜力得以充分的发挥和挖掘,迅速提高运动成绩,特别是在最近的几年涌出年轻选手,如博尔特已成为美国队中的眼中钉肉中刺。英国始终维持着仅有的优势,但是在大邱世锦赛中,钱伯斯和女子400米奥运冠军英国的奥胡鲁古都成了零抢跑的牺牲品,4*100接力比赛中美国队第三棒帕顿与英国队发生了碰撞,使得英国队与短跑和接力奖牌无缘。

3.我国短距离项目的发展方向。

(1)我国短距离项目发展状况.

我国在近五届的世锦赛中,田径运动总体上是向前发展[3]。从发展的眼光来看,我国的田径发展的总态势与世界田径的发展基本一致。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在短距离项目形势不容乐观,应确立我国今后田径运动的发展方向。

大阪世锦赛,刘翔夺得男子110米栏冠军,中国还有史冬鹏获该项第五名。柏林世锦赛,在刘翔受伤缺席比赛的情况下,中国派出史冬鹏、纪伟、尹靖3名运动员参加了柏林世锦赛男子110米栏比赛。尹靖因为受伤退出比赛;史冬鹏半决赛跨出13秒42、排名小组第四,与决赛擦肩而过。在十三届世锦赛中刘翔惜获第二名,刘翔的崛起让我们看到了110米栏在国际大赛上重新夺金的希望。

(2)加强潜在优势项目的开发.

世界田径强国优势项目的变化为依据,结合我国的实际,加强重点项目的投入,把男子短跨确立为潜在项目,因为在这些项目现在是中国的强势项目。对于在这几届世锦赛中表现出优异成绩的项目,应在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基础上借鉴其他中小国家发展优势项群的经验,通过宣传发动激励更多的青少年加入到优势项目及其临近项目的训练中,通过比赛稳定一批有潜力的青少年运动员,随时为优势项目队伍输送新鲜血液,争取把优势项目做大做强,直至变优势项目为优势项群,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优势项目突破[4]。

但是想要想提升我国田径运动在国际体坛中的地位,还存在的许多的问题。从这几届世锦赛的成绩统计情况来看,更多的国家参与到了瓜分金牌的行列。换言之,田径项目金牌的争夺更趋激烈。我国田径项目夺奖牌点偏少,夺金点更少。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欧洲、北美洲在世界田坛仍处于霸主地位,非洲正在迎头赶上,南美洲、亚洲、大洋洲总体发展呈上升之势,但发展缓慢。其中美国、俄罗斯、德国总体水平处于“领头羊”位置。各个单项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传统性。田径运动已全面走向国际化、全球化;各国将集中精力发展自己的优势项目。

(2)中国田径有自己的优势110米栏有望取得新的突破。但同时也暴露出了诸如整体实力不强、大赛经验欠缺、连续参赛能力差等弱点,在亚洲的霸主地位日益动摇,形势不容乐观。

2.建议。

(1)田径管理部门应制定优势、潜优势项目及后备力量培养的对策,突出重点项目的集团作战,加强同类项目和子类项目的发展。同时,加强田径项目的市场化运作,加大国际层面的交流。

(2)在训练上应树立以赛促练的指导思想,由于本届世锦赛上获得奖牌的运动员年纪轻,取得的成绩是暂时的,建议今后多加强参赛能力和心理训练、尽量避免伤病,将科学的大运动量训练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王秀香等.世界田径运动强国优势项群分布特点与我国田径运动发展方向的研究[J].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5

[2]邓卫权.从第12届田径世锦赛看我国田径运动努力方向[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0.27:5

田径比赛总结第3篇

关键词:竞赛与训练;田径;后奥运时期;广东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8-0085-05

竞技运动的发展对于推动我国的体育事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田径运动又是竞技运动中最大的项目,田径运动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竞技运动发展的速度。广东省田径运动的开展从全国来看走在各省前列,无论从训练模式还是比赛成绩上都属于比较超前的。相对于国外田径水平,广东省田径运动有些单一项目还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总体发展不平衡,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如何提高广东省田径运动整体实力,就需要针对广东省实际情况提出一整套科学可行的训练方案,要从广东省整体田径项目的长远发展角度考虑,力争将广东省田径水平在最短时间内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推动竞技体育的发展。

1 广东省田径的现状

广东省在全国大运会与全运会上都是田径项目的强省,田径方面的优势也为广东省能够跻身全国竞技体育强省之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广东省投入力度加大以及引进优秀体育人才,使田径总体实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不仅因为广东省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还与其引进大量优秀体育人才,且有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教练员,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有关。

1.1 田径实力概况

田径作为金牌大户,一向是“兵家必争之地”,而且往往比赛被安排在综合性运动会的最后时刻进行。因此,不管是全运会还是奥运会,田径都左右着各参赛代表团在金牌榜上的走向。

广东田径队是我国田坛的一支劲旅,自1958年成立以来,广东田径队共破世界纪录16个、破亚州纪录6个,并获得过12个亚州冠军和313个全国冠军。北京奥运会上,广东省田径队有6名运动员进入了“鸟巢”赛场,包括女子竞走的刘虹、男子400 m的刘孝生,温永毅、梁嘉鸿参加了男子4×100m接力比赛,汤晓茵、陈静文则参加了女子4×400m接力比赛。

全运会是国内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也是各省市最为重视的运动会,全运会上各项目的比赛水平代表了国内最高水平。因此,以广东省田径在全运会上的比赛成绩作为分析田径实力的主要依据。

广东省田径所获奖牌数呈“M”形变化,在第5和第9届全运会上所取得的奖牌数最多,而第7届的奖牌数最少。从整体上看,获得奖牌数有起有落,表现不是很稳定,在第5、9届达到最高峰外,其他各届都大大低于这两届。从奖牌排名来看,除第7届和第11届外(第6名和第8名),广东省获得奖牌都在前5名。总体来说,广东省田径的实力较强。

从第4~11届金牌数及金牌排名可以发现,所获得的金牌数整体上呈下降趋势,除第9届稍有回升外,第7、8、9三届都大大低于第4、5、6届所获得的金牌数。而在排名上都位于金牌榜的前4名,说明广东省田径有相对竞争力很强的项目,能使广东省田径的金牌排名不至于有太大的起伏。

十运会上,田径项目共设置46枚金牌。根据实力来看,广东队依然在传统优势项目短跑上具有强大的实力,而且在项目上与九运会相比没有多大变化,毫无疑问十运会上的冲金点依然是短跨类的项目。但十运会上,广东田径队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很长时间不能收获金牌。好在小将王梁宇及时出现,在男子400 m上夺得金牌,实现了广东田径在十运会上零的突破。而在比赛临近结束时,广东队又在男、女4×400m接力上斩获2枚金牌,再次体现出在400m这个项目上的实力。

在广东田径整体实力有所下降的同时,也涌现出了几名优秀的新手,王梁宇就是其中之一。王梁宇是广东队继九运会3金得主徐自宙之后新近崛起的一颗新星,他在近两年的全国锦标赛上均获得冠军,也连续两年在综合积分榜上排名第一。而在100m项目上,广东队虽然在十运会上没有实现金牌的卫冕,但不能否认,新秀温永毅、赵浩涣也非常醒目。

在女子项目上,广东队的优势主要集中在400 m和4×400m接力以及100m栏3个项目上。小将汤晓茵在近两年国内赛场的表现非常突出,接连获得的全国冠军也使她成为400 m项目的领先者,而在200 m项目上,汤晓茵也具有较强的实力。老将冯云本赛季师从刘翔教练孙海平后,虽然没能在十运会上夺冠,但已经逐渐恢复到巅峰状态。

1.2 在历届全运会比赛中总位次的变化

从代表最高水平的金牌数来看,在历届全运会田径比赛中广东省以45块金牌位居第2名,和排名第1的辽宁省相差6枚。从代表实力的奖牌数来看,广东省以101枚奖牌总数位居第3名,和排名第1、第2的辽宁、山东分别相差38枚和25枚,说明和这两个田径大省还有一定的差距。

2 广东省田径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2.1 田径传统优势项目地区分布不平衡

从历届省运会金牌分布来看,广东省各地区田径项目各有优势,如短跑项目主要集中在佛山和湛江两地,而跨栏项目的优势地区则主要集中在珠海市和中山市,中长跑项目发展比较好的是佛山市和深圳市,跳跃项目和投掷项目比较突出的是深圳市,全能项目中比较突出的是中山市,可见广东省传统优势项目地区分布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田径运动的发展。同时从第9~11届的全运会广东田径奖牌总数分别为19、12、7块的下降态势来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广东省田径传统优势项目的发展有下滑的趋势。

2.2 训练经费短缺

经费不足制约广东省田径运动训练的开展,不利于田径运动员的训练。个别田径运动训练单位为了弥补其不足部分的经费,就想方设法搞创收,这样就导致了训练与创收的矛盾,对运动训练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现象也在一个侧面说明目前我省青少年田径训练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同,体育产业化的思想没有被广泛接受,等、靠、要的思想作风仍然较为普遍的存在。

2.3 训练科学化程度不高

调查发现,广东省的田径训练队都配备了队医,但是这些队医只是在比赛期间才随队,工作职责也仅限处理训练、比赛过程中的伤病。有的教练员认为配备的队医对训练工作虽有一定的贡献,但远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有的教练员认为配备的队医形同虚设,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这些情况表明训练工作的主管领导对于训练工作辅助人员的重要性还缺乏深刻的认识,目前的运动训练仍处于教练员主观为主的经验训

练阶段。田径训练理论研究投入不足,影响了训练科学化的提高,使训练理念、方法跟不上现代步伐,不利于对田径选手的培养。

2.4 比赛激励机制作用不大

在实际训练工作中只有运动员多出成绩,在比赛中出好成绩才能更好激励教练员积极努力地从事训练工作,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今的科学化训练手段需要有高尖端的训练器材辅助,提高运动员训练水平,使教练员能够将更好的训练手段运用到训练中去,要做到这些必须要有充足的训练经费,并将经费的一部分运用到对教练员的奖励机制中去,才能更好地调动教练员训练积极性。工作单位对教练员的工作是否认可,也是影响教练员训练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2.5 运动员存在学训矛盾

目前我省教练员并没有很好地处理好运动员在学训方面的关系,在对运动员的学习方面关心很少,更多的还是和运动员在训练方法和心得方面的讨论,让人有些本末倒置的感觉。“运动员成才的条件是多方面的,有先天的天赋,也有后天的养成,只强调运动训练而忽视文化素质提高,等于只利用了人的天赋条件,而放弃或部分放弃了后天可能培养的那部分条件。运动员文化素质高,对体育技能、战术思想和竞技心理的形成都有积极的影响。

2.6 监督机制和反馈机制不健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一个优秀运动队,除了最基本的运动员、教练员和管理人员外,还需要科研人员及医务人员的紧密配合,运用各种学科的知识和先进的仪器设备为科学训练提供诊断、指导及信息服务。调查得知:我省只有广东省体校和二沙岛体育运动技术学校能够进行阶段性的生理、生化指标检测、并由体育科研机构或有关专家指导训练,而绝大多数训练单位不能进行监控指标的测试,运动员训练缺少量化指标的监控。

2.7 竞赛体系不完善

建国以来,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竞赛模式,一直照搬成人田径运动竞赛模式,广东省也一直没有摆脱这种竞赛模式,竞赛机制的错误导向迫使运动员训练以比赛成绩和名次作为衡量训练效果的标准,实践证明,这是不科学的,产生了许多负效应。多年来,在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中,日益升级的“拔苗助长”趋势就是成人化竞赛模式导致的必然结果。青少年竞赛要淡化金牌和名次意识,要以身体全面发展和打好基础为指导思想,以观察、选拔优秀苗子、检查训练效果积累比赛经验为目的,而且这类比赛无须过多时间的准备,只是训练的一个主要内容。在对教练员的访谈中发现,广东省的竞赛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竞赛管理还存在漏洞,运动员弄虚作假及裁判不公等赛风、赛纪问题依然存在。

3 广东省田径训练的发展策略

3.1 突出田径优势项群,加大力度发展

纵观田径竞赛不难发现,无论是国与国之间,还是地区与地区之间,要想确立其竞技强势的地位,必须要形成具有很高竞争效益的优势项群,反之则弱。虽然广东省竞技田径在全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但同样的,要想提高其竞技田径的竞争力,亦需要重点关注优势项群的发展。

国家和省应该以各地区的优势项目为重点,突出地区特色,实行对各地区直接一对一的扶持和发展。制定优势项群务实的发展战略和规划,深化组织机构的改革,建立“一条龙训练体制”,加大资金投入、重视科研工作,重视后备人才培养,优化运动训练的条件,重点建设运动训练基地,深化竞赛制度、管理体制的改革等,更科学地实行广东省优势项目可持续发展策略。这样确保广东省地区优势项群的绝对优势的发展策略,定能使广东省整体的田径竞技水平更快地提高。

3.2 加大资金投入,拓宽筹资渠道,尝试多元化运行模式

1)加大政府资金投入。每年省体育局、省教育厅对运动单位进行资金投入,同时要求各地市体育局、教育局也投入一定的经费进行配套支持。该项经费应主要用于训练、竞赛和器材等开支,并确保专款专用。

2)利用田径项目自身“品牌”的效应,积极主动地进行社会化、市场化运作,有偿开放田径场馆、租借田径设施等,企业赞助、比赛冠名、社会捐赠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改变资金来源单一结构。

3)借鉴国外的经验,直接引入企业对运动单位实行一对一或多对一的长期资助。一方面运动单位要加强科学规范的管理,形成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健全规章制度。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提高知名度;另一方面要保证企业的合法权益,并能获得经济、社会效益。实现运动单位与企业合作互利共赢的局面。

为了全面贯彻《奥运争光计划纲要》,确保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国家体育总局在全国建立了211所《全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而广东省有23所学校被认定为“基地”,开设田径项目的学校有21所。被确立为国家后备人才基地的学校,国家每年都会对其投入大量的经费保证其建设和发展,同时地方上也会提供相应的经费补贴,这些都为广东省储备和培养大批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为广东省在全运会和重大赛事上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3.3建立科学选材,科学训练的培养模式,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1)建立教练员岗位培训、在职进修等制度,形成竞争机制,促进教练员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加强教练员业务素质的培训尤为重要,省体育局、省教育厅应共同出资定期有计划地对教练员进行专业知识技能及运动训练相关学科知识培训,有条件的训练单位也可以考虑让部分优秀的教练员脱产进修,使教练员的知识更新适应当代运动训练的发展要求,逐步提高我省教练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鼓励教练员开展科研工作,可按照其发表科研论文的等级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并在职称评定时给予一定得政策倾斜。

2)建立青少年运动员的科学选材体系。要建立全省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荐材的组织管理和实施体系,完善运动员科学选材制度。省级体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我省的实际,制订田径项目各级青少年运动员的选材标准。各市、县要根据选材标准,大力加强科学选材工作,定期进行骨龄检测、机能评定、心理测试等考核,并建立人才数据库,长期跟踪,逐级输送。

3)建立青少年运动员的科学训练体系。要遵循青少年儿童体育训练的规律以及生理、心理的发育特征,严格按照青少年儿童体育教学训练大纲的要求,认真抓好选材、育苗、启蒙和基础训练工作,根据田径项目的规律和特点,对适龄的优秀运动员进行系统培养、科学训练。

4)逐步改善运动员培养的科研条件。要逐步改善各级训练部门的科研条件,提升科学选材、科学训练水平。各地级以上市运动员培养单位要完善科研医疗工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并配备与训练相适应的科研、医疗设备。县区级运动员训练单位要配备专职或兼职科研、医疗人员,以及必须的科研、医疗设备。要统筹省级体育科研机构,以及各体育大专院校的优质资源,加强对基层青少年运动员选材、训练、反兴

奋剂等的指导和服务。

3.4 改革激励机制,提高运动员、教练员训练积极性

1)出台运动员奖励政策,如可以对优秀的运动员实行降分录取政策,对参加比赛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进行物质上的奖励,提高运动员的训练补助等。

2)完善奖励制度,调动教练员的工作积极性。具体措施有:教练员从事课余训练要计人正常教学工作量,采取多劳多得,同工同酬的方式,并享受相应的津贴;加大对教练员指导运动员竞赛获奖的奖励力度等。为充分调动教练员的积极性,训练单位应引进企业化的用人机制,形成“能进能出、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机制。同时,要制定出一套对教练员的业绩进行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使教练员的所得与贡献对等,形成利益与责任相连的激励机制。

3.5 妥善解决学训矛盾

1)“学训矛盾”的存在是造成退役运动员和淘汰下来的运动员就业难、没有出路的根本原因,直接的后果就是运动员不愿选择田径,家长不支持子女从事专业田径训练,造成后备人才不足,优秀运动员生源不足。首先,田径训练是一项内容比较枯燥、训练又苦又累的项目,有成才率低、淘汰率高的特点,忽视文化课学习的直接后果是运动员的综合素质低,特别是文化素质低,退役或淘汰下来后不能适应现代社会激烈的生存竞争,所以愿意从事专业田径运动训练的人少,即使是一些很有潜力的优秀苗子,家长也不支持孩子选择田径专业训练,造成田径后备人才青黄不接,优秀运动员生源不足。其次,文化素质低,造成运动员不能充分理解和领悟教练的训练方法和要求,被动训练,训练的效果也打了折扣。

2)解决“学训矛盾”,首先教练员要转变观念,重视运动员文化课的学习,注意正确引导运动员进行文化课学习,使淘汰和退役的运动员在将来有更多进行选择的机会和能力。其次,制定有关文化课学习的制度,加强对运动员文化学习的管理,保证必要的时间,加强考核。第三,基层体校要避免只重视训练,挤占学习时间的现象的发生。第四,加强“体教结合”,积极探索更有效的解决“学训矛盾”的新办法和新模式。

3.6 建立监督机制和反馈机制,提高科技服务水平

1)由专门的负责机构或负责人,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训练计划进行检查与评定,确保训练计划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教练员与运动员及时进行沟通交流,了解训练状况和训练效果,然后通过调整训练计划和改变训练形式等方法来解决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建议各训练单位加大对训练的投入,购置先进的仪器设备,为科学选材、运动过程中的生理监控及运动员的身体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3)为运动队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建立运动员档案,对运动员的伤病及时备案,分析受伤原因,找到防止受伤的办法,最大程度减少受伤的可能。

3.7 改变传统观念,积极参加比赛,完善竞赛体系

1)参加比赛次数少的原因总结起来无外乎有两种一是参加比赛的机会少,二是惟恐参加大赛影响打乱运动员的训练周期,并认为训练是积累,比赛是消耗。这些观点都是不科学的。比赛作为整个训练工作的核心与精髓,不仅于训练工作无碍,反而对其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为:(1)比赛是一种高质量、大强度的训练。从理论上讲,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术动作的运用及承受的运动强度都是最大的,也是平时训练无法达到的。因此将其作为训练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运动员掌握过硬的技术动作有极大的促进作用;(2)比赛是检验训练效果的最佳途径,通过比赛可以有效的检验运动员技术的合理程度及前一阶段的训练效果,并为今后改进训练方法及手段提供依据;(3)比赛是积累经验、加强心理训练的最佳方法。通过比赛可以使运动员学会应对各种不同训练以外情况,磨练意志,提高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尽快的在技术、战术和心理上成熟起来;(4)比赛是调节训练的有效手段,通过比赛可以将运动员从长期训练的枯燥无味中解脱出来,提高其情绪和兴趣。特别是成绩有所提高时,更可以激发其训练的积极性和热情;(5)比赛越多,出成绩的机会也就越多,优异成绩的创造需要有多方面的条件做保证,从统计学上讲,参赛的次数越多,创造好成绩的机遇与概率也就越大。

2)正确处理好比赛与训练的关系。“以赛带练”理论打破了原有的竞赛模式和竞赛周期,对传统的训练周期理论产生了较大的冲击。而我国的田管也逐渐改变了竞赛体制,增加了形式多样的比赛,给运动员提供了较多的比赛机会。因此,教练员在制定训练计划的时候,要正确处理好比赛和训练的关系,使所有的比赛计划都围绕各单项教学训练计划制定,让比赛围绕训练转,使比赛和训练能和谐统一,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3)加大省级青少年竞赛的改革力度。省运会比赛要坚持奥运战略导向,围绕我省竞技体育发展总体规划。加大省运会及青少年比赛参赛办法、计分奖励方法的改革力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竞争机制,增强竞赛的杠杆效应,有效地调动下级体育部门为省输送高水平运动人才的积极性。

4)要完善学校体育竞赛体系。要加强体育与教育两个竞赛体系的有效融合,形成资源共享、利益共分的竞赛制度。要定期举办全省中学生运动会,每年或每两年举办一次全省性的体育传统项目比赛,各级各类学校每年要举办田径项目的全校性运动会,并因地制宜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活动和竞赛。

5)要加强竞赛管理。体育、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各级各类竞赛的管理,完善竞赛管理制度,坚决打击弄虚作假、循私舞弊,裁判不公以及使用兴奋剂等不正当行为,严肃赛风、赛纪,净化赛场,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z],中发[200218号,2002年7月22日

[2]李志勇,从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各省田径实力格局变化看广东省高校田径训练现状与发展对策[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8:5-6

[3]冯树勇,从中国田径竞赛体制说起[J],中国体育科技,1999,35(8):54-58

[4]杨惠晓,广东省田径优势项目的成因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7:8-9

田径比赛总结第4篇

关键词:赛前状态 赛前状态因素 赛前心理

田径运动是各项运动之母,运动的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的体育发展水平,其运动成绩受身体素质、技战术水平、心理状态诸多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在当前训练中,心理训练仍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因此,探讨和研究提高心理素质训练水平,对提高运动成绩有积极的意义。心理活动贯穿于整个运动过程,即赛前、赛中和赛后。赛前心理状态是重要环节,也是关键的一环,它对取得优异比赛成绩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在一项专项运动比赛中,因心理因素导致胜负者占70%至80%。

赛前心理状态是指运动前运动员由于对竞赛的认识,并由此产生的情绪体验,使身体机能发生某些条件性变化。其中包括神经中枢兴奋改变,物质代谢过程的变化、脉搏、呼吸、血压、体温等。

田径运动员在比赛前的情绪体验相当复杂,心理状态的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但归纳起来心理素质对成绩的影响有以下三种因素:

一、表现因素

1.赛前兴奋状态

2.赛前淡漠状态

3.理想竞技状态

二、造成以上三种因素产生的原因

(一)赛前兴奋状态产生的原因

从生理机制上分析,是由于大脑皮层兴奋性过高而产生了扩散,导致皮层对植物性神经系统和皮层下中枢的调节活动减弱而造成的。

(二)赛前淡漠状态产生的原因

这种赛前状态的出现,与大脑皮层兴奋过程减弱、抑制过程加强有关。有的是由于神经过程水平不足,有的是因为精神过度紧张而走向反面,造成了抑制状态。

(三)理想竞技状态产生的原因

最适宜于比赛的情绪状态。能形成这种状态的运动员一般都有正确的比赛动机和良好的比赛态度,对比赛任务有清楚的理解,从而出现一种稳定的增力情绪

三、造成的结果

(一)赛前兴奋状态造成的结果

大多为情绪过早兴奋或过度兴奋。有的人是离比赛还有好几天就进入了竞赛状态,表现为情绪特别高,总想去比赛,恨不得马上比赛,而这样过早的兴奋必然过多的消耗能量,到了真正比赛时反而筋疲力尽了。还有的运动员是临赛前情绪过度兴奋,表现为头脑发热、动作忙乱、坐立不安、心率和呼吸加快、注意力不集中、听不进去教练员的指导、记忆力减退等等。

(二)赛前淡漠状态造成的结果

1.情绪低落,四肢无力,反映迟钝,动作怠慢,意志消沉,缺乏信心,以致于不想参加比赛等。例如:有的田径运动员下午要比赛,而中午一觉不醒,醒后也总是迷迷糊糊,兴奋不起来。

2.这种状态下参加比赛,田径运动成绩必然下降,不利于很好的动员身体各器官系统参加工作,因而机能水平低下,难以适应比赛的要求。

(三)理想竞技状态的结果

比赛前和比赛中都始终感到全身轻松、肌肉协调、不发紧、不颤抖、感觉有力、心情愉快,既兴奋又镇静,无论在任何复杂的情况下都能沉着冷静的分析形式、处理问题,遇到挫折和困难不急燥、不恼火,在比赛的关键时刻能头脑清醒,取得最佳理想的结果。

四、解决的方法

(一)赛前兴奋状态解决的方法

1.明确比赛任务,确定适宜的目标。即制定每个田径运动员参加比赛的指标。指标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应当是既能动员田径运动员的最大机能潜力,又能为田径运动员所接受,不至于形成包袱。为了避免增加或减轻指标给田径运动员所带来的精神压力,一般来说,所定指标应留有余地。

2.建立赛前程序,并使之习惯化。这种程序包括行为程序和思维程序两个方面。行为程序主要指比赛时什么时候应当做什么,如准备活动的时间、内容、形式和顺序等等。思维程序主要是指赛前什么时候应当想什么,如什么时候默念动作,什么时候想关键的动作及技战术的配合,什么时候做转移注意力的无关活动来调节情绪等。但这些程序要因人而异,并有一定的灵活性。

(二)赛前淡漠状态解决的方法

1.激发良好的比赛动机。所谓比赛动机就是指驱使田径运动员去参加比赛的内部动力。只有具有正确而强烈的比赛动机,渴望参加比赛,田径运动员才能自觉、积极地动员机体最大的潜力参加比赛。但动机也不能过于强烈,要掌握适度,否则,容易造成精神过度紧张而影响比赛成绩。

2.增强田径运动员的比赛信心。田径运动员往往由于对比赛的情况缺乏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或遇到了暂时的挫折与困难,因而容易影响比赛的信心。为此,教练员应帮助田径运动员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平时训练的基础,通过鼓励、动员,或进行过去成功体验的意象演习,或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暗示等,以增强田径运动员的信心。

(三)到达理想竞技状态的方法

理想竞技状态是长期训练的结果。它是以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心、对比赛的高度责任感及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基础的,只有通过系统的心理训练和做好充分的赛前心理准备,及时的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全面提高运动员心理能力,才能更好地达到赛前理想竞技状态。其主要内容有:(1)确定比赛任务,确定适宜的目标;(2)增强田径运动员的比赛信心;(3)培养最佳情绪体验及控制;(4)培养团队精神,提高战斗意志,增强竞争性和进取心;(5)建立赛前程序,并使之习惯化;(6)适应运动竞赛水平的动机训练;(7)适应比赛时各种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特征训练。

田径比赛总结第5篇

关键词 体育教育 田径课程 调查 对策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有助于推进田径类课程应有的教育作用,对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体育复合型人才至关重要。很多研究表明,现代田径教育已经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身心健康放在了首位,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教育人才。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2009、2010、2011、2012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对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2009、2010、2011、2012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随机抽样调查,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8份,回收率96%,有效问卷288份,总有效率100%。

2.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核对、归类、取舍,并逐一登记,建立有效的数据库。

3.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国内外关于田径课程改革的文献资料,深入细致的学习、分析研究与探讨。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田径运动自身的特点制约其发展

表1 湖南工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选修课调查

不难看出,在我院的专业选修课中,专业学生更愿意选择具有时尚性和娱乐性的运动项目,田径课程已经走到边缘化的地步。随着选项课的内容不断丰富,学生选择范围越来越广泛,一些环境条件好,趣味性强,与未来职业,生活密切相关的项目日益受到学生的青睐。加之田径运动是个人项目、又多在露天环境下进行教学和训练,其项目决定了该运动相对枯燥十分艰苦,甚至容易发生伤害事故,与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比起来缺乏趣味性,与网球和健美操比起来缺乏时尚性。

(二)教法单一实践环节缺失

表2 田径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评价

可以看出,很满意的占总人数的9.7%;满意的占总人数的20.8%;一般的占总人数的46.1%;不满意和很不满意占总人数的18.4%和4.8%。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其一,教学内容结构单一,很多内容是中小学的教学内容;教学重复现象严重。这样既没有按照身心发展规律发展已有的技术又没有拓展田径项目与其他运动的联系。其次,教学内容竞技性要求较高,教学中采用大负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往往注重项目动作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创新思维受到极大的限制。

(三)考核评价体系僵化

表3 学生对田径考核成绩能否反应其真实水平的调查情况

从调查结果看,我院现在的考核方案能反应个人真实水平的占15.3%;基本能反应的占64.6%;不能反应的占20%。调查发现我院制定的田径考核评价体系,其考核内容包括理论考试成绩、技术评定成绩、达标成绩、教法考试成绩、平时成绩。但我们的考核评价体系还是存在的不少问题:如考试方案中忽视了学生能力和健康培养目标,考核带有主观性,技术动作由教师的主观认定,因此就很难排除感情因素。

三、对策研究

(一)重新定位教学目标创新教学内容、完善教学形式

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应该是能够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能适应当前改革和发展的基础教育和社会需要。熟悉田径运动专项技术技能;熟悉与专项技术有关运动项目技术、战术;具备相关项目的教学、训练、裁判工作能力;灵活掌握田径教学方法、手段。我们的田径课程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健康第一、素质育人、以人为本”为主导。增加一些有助于提高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兴趣的休闲类、健身类和娱乐类内容,并且合理科学的安排好术科教学中各部分的比例。

(二)加快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方法

现代化田径教学应在学生认知提高和观念转变中创新,发挥田径运动健身属性,走娱乐道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参与热情。例如短跑教学中可以加入大量追逐游戏、反应游戏、分组接力比赛来代替速度练习中的重复练习法;将投掷项目练习改为投沙包、投准比赛;中长跑练习改为健身跑,拓展,定向越野等教学方式。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田径运动的趣味性,增加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三)丰富校内外的教学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运动竞赛的组织与裁判工作,在实践中弥补课内教学的不足。在校内建设“田径俱乐部”,利用课余时间定期举行一系列的集体或者单项活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课内外紧密结合,达到教学一体化。以赛促教可以打破传统竞赛规则,比如说接力跑可以换成50*10的迎面接力比赛,跳远项目换成单脚跳比赛,投标枪项目换成投沙包比赛等,增加项目的娱乐性和休闲性。

参考文献

田径比赛总结第6篇

关键词:田径 全民健身 运动会 技术设施

中图分类号:G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4-0062-02

1、问题提出

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但是,我们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群众性的田径运动开展得还很不普及,还不能根据我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特点,把群众性的田径运动真正地开展起来,使田径运动真正成为增强我国人民体质的重要手段。其次,由于我们在田径运动员选材,少年运动员基础训练和田径运动员科学训练以及训练体制等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使我国田径运动竞技的水平还比较落后。为了推动田径运动更快地向前发展,我们要搞好全民健身运动,进一步开展好群众性的田径运动,组织更多的人投身到田径运动锻炼的行列中来。因此,选择了太原市第七届运动会暨第二届全民健身节的有关资料积极与国外全民健身的发展水平相比较,最后得出了田径运动的发展与全民健身的相互促进作用。从而总结出田径运动对全民健身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对太原市第七届运动会暨第二届全民健身节的现场观察及分析。

2.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数理统计法对第七届运动会田径项目的比赛统计,进行分析,对国外全民健身设施的成果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得出了田径与全民健身的相互促进作用及影响。

3、分析与讨论

田径运动项目多,因而金牌多,影响大,包括走、跑、跳跃、投掷以及由跑、跳跃、投掷的部分项目组成的全能运动等类项目。田径运动项目之多影响之广,为使我国尽快进入世界体育强国的行列,必须要尽快提高田径运动水平,借助于全民健身运动来提高,全民族的田径运动思潮把田径运动员的选择工作,田径运动的科学训练,田径运动的训练体制和竞赛制度放在首位,会使我国有更多田径运动项目的运动水平早日走向世界。

现根据本人多年钻研及对太原市第七届运动会暨第二届全民健身节的观察和统计,浅谈田径与全民健身以及与世界强国的差距和发展方向。

太原市第七届运动会暨第二届全民健身节是我市在世纪交替之年举行的一次综合性体育盛会是市运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设项最全,层次最高,参赛面最广,参赛人数最多的一次,综合性运动会。本届运动会共设85个大项,623个小项,分五个组别(老年、成人、学生、大中专技校及体校组)进行,共有来自全市主要厂矿,企事业单位,机关、学校、医院、农村、街道驻并学校及全民健身辅导站等1956个单位的2413支运动队参加了本届赛事,在参加活动的35583人中,除4894人为大会工作人员外,直接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多达30689人。本届运动会从今年4月中旬开始到9月结束,时间长达5个月,共占用比赛场馆50余处,选聘各类裁判员1113人。在历时5个多月的激烈角逐中共有2人2次打破市运会纪录,39人54次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城区团体前3名分别被清徐县、阳曲县、古交市夺得,县市(区)体校组前3名分别被小店区、迎泽区、古交市夺得。共有11个单位荣获本届运动会优秀组织奖,36个单位获本届运动会最佳参与奖,115个运动队荣获本届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奖,21个赛场荣获本届运动会最佳赛场奖,4个新闻单位荣获本届新闻报道优秀单位奖。本届运动会取得的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以及所体现出来的改革精神和所开创的规模、设项、参赛面、参赛水平之最,是可喜的、空前的,是全面健身的一个新的举措。本届运动会的顺利召开,是全市体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是我市体育战线认真贯彻执行《体育法》积极实施“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而长期奋斗的结果。

我国的田径运动,田径设施和全民健身已有了很大的进展,但与西方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如美国,根据联邦政府经验分析局不久前的报告,1999年美体育产业总值为2125.3亿美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4%。运动设施遍布城市,社区、街道、机关、学校,企业和购物中心全民健身浪潮遍布整个城市,以首都华盛顿为例,市政府管辖的有相当规模的综合性运动场所161处(免费)。每个社区都有从事网、篮、足、排球、田径等运动设施,街头儿童娱乐场所处处可见。美国国家医学研究中心的14层为健身场所,可从事多种运动位于市郊的国防部为充分利用空间,在五角大楼旁一段高速公路下修建了运动中心。中、小学一般都有室内体育馆和室外运动场,大学体育设施最为完善。1999年美体育馆和跑道的建设费就达17亿美元。适宜的自然环境和良好的体育设施,提高了美国公众健身的参与程度,运动和竞技水平,也改变了人们的体育观,体育锻炼和参与日益成为一种终生行为,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美国的全民健身运动非常突出,可以说是世界前例。我们大家也有目共睹,任何世界大赛的田径赛事中,美国人具有很强的优势,我认为我国的田径运动的发展就必须靠全民健身运动来提高。

4、结论

(1)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田径运动也得到飞速的发展。

(2)从竞技方面来看,由于多学科理论知识的引入,使田径运动训练不断科学化,运动能力增强,新技术不断出现,场地、器材、设备的改进和裁判工作的现代化。

田径比赛总结第7篇

关键词:趣味田径;田径教学;终身体育;心理发展;观赏性

趣味田径是2005年推出的“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项目”而来的,举办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当前少年儿童和学校教学的发展需要,按照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心理特征,将田径运动的基本要求与走、投、跑、跳的基本形式融合在一起,并掺杂一些运动因素形成了一种新的运动形式。这种新型的运动形式保存了田径运动项目中的一些基本要求,并注入了一些更适合儿童的、新的运动方式,加入一些实际教学的经验总结,并且包含了器械与教学理念。趣味田径运动与体育游戏有所不同,趣味田径是具有教育娱乐和比赛竞争这两个功能的运动项目,其竞争属性远远大于体育游戏。趣味田径运动项目符合儿童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可以让他们在趣味田径运动项目的娱乐活动中愉悦身心,达到提高身心的目的。

一、对场地条件的要求低

趣味田径不像传统田径那样对场地有很高的要求,其对场地条件的要求很低,无论是空场地、草地还是沥青地,只要场地平坦并且面积达到60 m×30 m,就可以开展趣味田径运动。正是由于其对场地的要求不高,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根据场地状况以及教学的要求安排不同的教学计划与内容,使得趣味田径活动的举行十分便利。并且,趣味田径拥有个性化、标准化的教学器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跨栏往返接力”这个趣味田径游戏,在比赛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名队员,衣服颜色相同,所有的参赛队员按顺序坐于出发点,第一棒队员手持接力棒开始起跑,跑的过程中会遇到障碍,学生要进行跨栏将其越过去,到达远端后再折返跑回,然后交接棒,直至最后一名队员结束,最后计算小组成员所用的总时间。由于该项目在学生跑步的过程中设置了障碍,可以同时训练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跑与跳的运动能力,并且增加了比赛的难度,使得学生的运动兴趣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促使学生更努力地挖掘自己的运动潜能。在比赛的过程中,紧张、刺激、热烈的比赛氛围与新颖个性的体育器材,使得学生的参与热情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因此,趣味田径对场地的条件要求低的优势有助于学生随时开展运动,增强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热情。

二、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

趣味田径的运动设置大多为分组合作的形式,其能够在游戏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个人责任感。在田径教学中,如果体育教师只是采用单调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学生就会感觉到乏味,进而对田径运动失去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为小学生创造趣味田径游戏,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田径运动中一般以跑作为主要的训练手段,那么教师就可以以此为基础,通过不同的游戏来变换训练内容,改变单一的跑的形式。比如,在长跑训练中教师采用追逐类的游戏,像是渔夫捕鱼、狮子追羚羊等,在短跑训练中可以采用一些竞赛类游戏,像是接力比快、长江黄河、贴人等。通过游戏来进行训练,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了游戏的趣味性上,一方面学生可以在活动中获得快乐的体验,另一方面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在不知不觉中也能得到增强。此外,学生在这些趣味田径游戏中能够感受到运动的乐趣,从而有助于学生慢慢培养自己的终身体育意识,使学生从小养成热爱体育运动的良好品质与习惯,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

三、适合学生心理发展

趣味田径在进行的过程中主要体现了田径运动项目的竞技性与健身性,并且在趣味田径中,多种多样的组合形式以及训练方法可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体育运动的魅力,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对速度、身体灵敏度、爆发力等身体机能的培养与锻炼,使学生在完成运动项目的基础上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与运动的,符合学生的身体与心理的发展。比如,在田径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趣味跳绳“的游戏竞赛。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掌握了两种以上的跳绳方法,那么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更多的跳绳方法。首先,将学生分成小组,小组成员要进行合作探究,创新出更多的跳绳方法,然后分小组进行演示,为师生共同表演花样跳绳,教师与每个小组的组长对表演的小组进行打分,最后评分高的队伍获胜。进行花样跳绳能够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性,锻炼上肢与下肢的肌肉力量,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并且能够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的意识,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并且,学生在完成项目后会产生大大的自豪感与成就感,这对塑造学生的心理特性是十分重要的。

四、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趣味田径在器械的设计上,不仅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还增加了颜色的搭配以及造型的设计,这就从视觉上大大地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同时,在比赛中,学生的队服颜色统一,不同颜色的衣服穿插在比赛中,增加了比赛的观赏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比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五人六足”的比赛,比赛距离为30米,每队队员排成一排,腿部由布条绑上,哨声响后,多个小组同时启动,最先到达终点的队伍获胜。学生在比赛过程中都紧紧地连在一起,比赛场地上充斥着呐喊声与欢呼声,队员之间的鼓励,色彩艳丽的器材以及完成任务之后的喜悦之情,都极大地增强了整个活动项目的可观赏性。

总之,在田径教学中引入趣味田径运动,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全面发展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还能够愉悦身心,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和运动乐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行为意识。并且,趣味田径是社会发展对田径运动的必然选择,其在提高田径教学质量、丰富活动内容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营造安全校园、阳光校园的校园文化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田径比赛总结第8篇

关键词:北京世锦赛;田径;犯规特征;申诉案例

中图分类号:G82;G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6)01-0081-06

Abstract:An analysis was made on the foul statistics of more than 1000 athletes in each round from 38 events (not including race walking and height of jump) of IAAF World Championships Beijing 2015 combined with the results of athletes’ written protest and appeal of the fou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is championship there were a total of 617 fouls, of which 593 times for field events, 24 times for track events, formally submitted a written appeal 25 cases. The foul number and nature of men and women in each project hav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ces. Research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fou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gh level athletes can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referees, reduce the rate of miscarriage of justice and appeal rate, improve the ability of national judges, establish a good international image, and strive for follow-up international high level athletics events.

Key words: 2015 Beijing Word Championships; track and field; foul characteristics; appeal case

田径属于丈量类比赛项目,比赛过程中的判罚大部分都是裁判员依据田径竞赛规则要求进行,具有定量化、客观性特点。因为田径项目的这些特点,田径的赛场执裁也一直被认为人为因素少、技术含量低,因此对田径犯规特征的研究也未被重视,一直处于研究空白。

然而随着竞技水平的提高,竞技体育商业化加剧,运动员对运动成绩的重视程度在加大,比赛激烈程度的增加可能导致运动员出现更多更新更高明的犯规;同时,部分技术动作的改变、场地器材的改变,导致一些新的犯规点也随之出现;另外,从运动员对判罚结果的申诉案例来看,运动员对裁判员判罚的“反侦察”意识和能力也在提高。以上这些变化发展都要求田径裁判员在思想意识、执裁观念、工作方法手段等方面相应地发生变化。因此,本文期望通过对高水平运动员犯规特征的分析,使裁判员对运动员的犯规特征能够准确把握,以提高执裁预判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漏判和申诉的发生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2015年北京世界田径锦标赛38个项目,来自206个国家的1 000余名运动员各轮次的犯规数量、犯规性质、申诉案例及胜诉败诉比例等进行统计分析。

竞走(20公里、50公里)及高度跳跃项目(跳高和撑杆跳高)的判罚比较特殊,在本文不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数理统计法

从本届世锦赛成绩统计中心获取各个项目、各个轮次运动员的犯规情况统计表,另外从技术中心获取运动员的申诉情况统计表,最后将统计结果进行定性定量的比较分析,对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分档,运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统计处理,为获得准确的资料提供可靠的依据。

1.2.2 专家访谈法

在本届世锦赛的举办过程中,与各项目的裁判长访谈,了解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犯规情况及裁判员执裁情况。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本届田径世锦赛犯规数量特征分析

2.1.1 田赛项目

因为各个田赛项目的参赛人数及比赛轮次不同,本文是在先统计各项目各轮次总跳、投数量和总犯规数量的基础上,计算出各个项目的犯规率。在实际统计过程中,又按照各轮次及单项和全能分开统计,以期发现其中更细致的犯规特征。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男子田赛项目的犯规率具有明显项目特征。跳远项目不管是单项还是全能,其犯规比例都大于其他项目,其平均犯规率达到了41%。其他项目的依次排列顺序是:三级跳远30%、铅球24%、铁饼20%、链球19%、标枪15%。

跳远和三级跳远是在人体高速水平运动中迅速准确踏板、起跳的连贯技术。在高速运动的状态下去判断踏板的准确性是很难的,只有通过长期系统的训练才能达到,但是赛场环境的及心理负荷的不同,导致运动员在比赛中往往出现与训练不同的助跑速度和节奏,因此容易出现犯规。相对于跳远而言,三级跳远的平跑速度要求稍低,因此犯规率低于跳远。其他田赛项目都是在投掷圈里完成准备和预投动作,预备动作幅度小、速度慢,犯规率较远度跳跃项目低。

要特别提出的是,在本次世锦赛,旋转投铅球的技术在男子运动员中被广泛采用,这是铅球犯规率高于其他投掷项目的主要原因。标枪的助跑距离长、跑道宽、速度慢,助跑节奏容易被控制,因此是最不容易犯规的一个项目。

全能项目的犯规率均低于单项,说明全能项目中,运动员更为保守,每一项都争取稳中求高分即可。而对于单项来说,为了取得更好的名次,只能尽最大化发挥,因此更容易犯规。

表2显示女子田赛项目的犯规率与男子项目具有基本相同的特征。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分别是:跳远30%、三级跳远28%、铁饼24%、链球24%、标枪20%、铅球18%。除了铅球以外,其他项目都和男子呈现相同的规律,这是因为在女子运动员中极少采用旋转式的投掷铅球法,绝大部分仍然采用背向滑步的方法,但目前的趋势来看,高水平女子运动员也在试着采用旋转投法,这也将成为裁判执法的一个关键点。与男子运动员一样女子的全能项目的犯规率也均低于单项。

2.1.2 径赛项目

径赛项目犯规现象较少,本文仅按照各项目而不分轮次进行统计。

从表3和表4可以看出,径赛的犯规集中出现在中短距离的径赛项目中,这是因为短距离项目起跑的反应压力及赛时强度相对较大,运动员由于过度紧张,容易出现犯规现象。但是这不绝对能说明中长跑项目就不是裁判员执法关注的重点,还需要结合赛后运动员的抗议申诉情况来综合分析。跨栏项目也是一个容易犯规的项目,这是因为田径规则对跨栏动作的规范性做了明确要求,运动员一旦不符合这一技术规则,就被判为犯规。同样,接力跑项目由于交接棒技术的规则要求,因此也是犯规的高发点。女子径赛项目和男子呈现基本一致的规律,犯规现象集中发生于中短距离跑、跨栏和接力项目。

2.2 本届田径世锦赛犯规性质特征分析

2.2.1 田赛项目

田赛的投掷项目和跳跃项目,其技术结构均有相似之处,都可以分为助跑(预摆)、起跳(器械出手瞬间)、腾空(器械出手飞行)、落地及运动员离场五个部分,本文就以此为犯规性质分析的阶段划分标准。

由表5可见,在跑道上进行助跑的项目,犯规都集中出现在起跳和器械出手瞬间,即脚踩踏起跳线或者标枪投掷弧。在投掷圈内进行的项目,犯规则集中在预摆和器械出手瞬间,即脚在预摆旋转及器械最后出手过程中触及铁圈上沿。

排名第二位的是落地区的犯规。标枪项目落地犯规一般是无枪尖落点,铁饼、铅球和链球落地犯规一般是器械落在角度线上或线外。跳远和三级跳远落地犯规是指在落地过程中触及落地区以外地面,且落地区外的触地点较落地区内的最近触地点更靠近起跳线。

排名第三的是运动员离场时的犯规,投掷运动员在器械未落地时就离开投掷圈或者是离开投掷圈时脚的第一落点没能完全在中线后面;对于远度跳跃运动员来说是指离开落地区时,运动员在落地区外地面的第一触地点较落地区内最近触点和在落地区内因身体失去平衡而留下的任何痕迹更靠近起跳线。

排名最后的是腾空(飞行)过程中的犯规,主要是器械脱手、链球撞到挡网未出以及三级跳中前两跳触地。在本次世锦赛中没有运动员因出手姿势不符合规则而犯规的。

因此,起跳线、投掷圈、投掷弧及落地区都是裁判员关注的重点,裁判员应在充分把握竞赛规则的基础上,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执法信心,认真观察场上情况,做出果断有效的判罚。

由表6可见,女子田赛项目犯规与男子运动员表现出一样的规律,犯规的性质主要集中在助跑(预摆)和起跳(器械出手瞬间),最大的区别在于铅球项目的犯规性质,由于女子运动员仍然采用背向滑步,因此在预摆过程中的犯规较少。

2.2.2 男子径赛项目

由以上表7和表8可以看出,起跑犯规为径赛项目的主要犯规点,集中在中短距离比赛上。起跑犯规监测仪的广泛使用,大大减少了起跑犯规的漏判和误判,但是裁判员不能完全依靠监测仪,还需要把握规则要求,熟悉仪器使用方法,在监测仪协助的情况下根据自己判断来做出正确判罚。

踩内侧分道线是所有弯道跑项目,尤其是短距离项目的犯规重点;接力项目中交接棒不符合规则是接力项目的犯规重点;跨栏项目中的故意撞栏、绕栏等栏上动作是犯规重点;不分道跑项目中的故意撞人、推挤是犯规出现的重点。以上这些犯规点都要求检查裁判员正确理解规则精神、合理选择执法站位,以最有效的角度观察场上的情况,坚定执法信心,敢于做出正确的判罚。在本届世锦赛中,首次在径赛项目启用了鹰眼摄像系统,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裁判员判罚的准确性,但是同时要求摄像人员要更加合理地架设摄像机,从多角度对易犯规的地点进行拍摄,录像判读裁判员也要相应提高录像关键画面的捕捉技能及解读能力。

2.3 申诉案例分析

本次世锦赛的申诉采用国际田联规则,即运动员或其代表队比赛进程或结果产生异议时,可在正式比赛成绩宣告后或者相关裁判裁决后的30分钟之内向技术信息中心提出正式申诉。申诉的目的都是为了使局势朝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的,一般包括为自己受到的判罚申诉,认为是误判;或者为他人免于判罚申诉,认为是漏判;再或者对赛事组织提出申诉,认为组织过程中对运动员产生不利或不公。

本着以人为本及维护运动员的公平利益为原则,本届世锦赛规定运动队可在看完大会官方技术录像后再在规定的时间内正式提出申诉,以下统计包括运动员看官方录像后撤诉的情况。

本届世锦赛共接收25例申诉,看官方技术录像后撤诉9例,胜诉5例、败诉11例。不管是申诉的结果如何,都可从案例中找出运动员提出申诉的一些共同点,这些共同点是运动员集中关注点,同时是裁判员容易出现失误也是容易被运动员发现漏洞的一些犯规点。

在本次世锦赛中,径赛项目的申诉19例,集中在中长跑、跨栏和接力项目。其中仅中长跑就有12例,而裁判员对中长跑项目运动员给予的正式判罚的却只有4例,12例申诉中有两例胜诉,改变了比赛成绩和排名。这就说明裁判员在中长跑项目的执法过程中还有很大漏洞,主要是对于故意推挤撞人的这一主观性比较强、依据比较模糊的判罚。关于质疑跨栏技术动作的2例,踩内侧分道线的1例、接力交接棒技术的2例,这些都提醒我们的检查裁判员要认真学习掌握规则,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在此基础上提高执法信心、增强判断力,心细胆大地及时做出判罚。

另外,从接力项目的犯规性质来看,检查裁判员关注重点大都是在交接棒是否出接力区这一性质的犯规,然而结合申诉内容分析得出,检查裁判员的关注以下肢动作为主的同时也应该多角度关注运动员的上肢和全身动作,及时判断是否有故意助力推送、串道等犯规行为,减少错漏判的情况。

田赛项目6例,其中5例都是认为裁判员误判而给予自己踩踏起跳线、投掷线(圈)的判罚,但是仅胜诉一例,说明本届世锦赛中裁判员在这一点的判罚还是比较到位,也同时再次强调了这些是田赛裁判员应该关注的重点。

结合犯规及申诉的情况来看,裁判员除了对那些常规犯规集中点继续保持判罚意识外,也要对这些申诉的集中点进行研究。申诉集中点是潜在犯规出现的暗示,只有充分了解犯规和申诉的这些规律,才能使裁判员的工作做到有备无患,提高工作预见性,相应改进工作方法,采用相应仪器设备等等。

3 结论与建议

3.1 本届世锦赛上田赛项目的犯规数量具有明显的项目特征,远度跳跃项目的犯规率高于其他项目。采用旋转式投掷法将是今后铅球项目技术发展的一个趋势,本届世锦赛男子铅球项目大部分运动员采用了旋转式,导致该项目的犯规比率升高,这也是今后女子项目的发展趋势,因此铅球项目也将成为今后关注一个判罚点,裁判员应该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工作方法,在易犯规点增加裁判员人数和设置摄像系统等。

3.2 本届世锦赛径赛项目的犯规集中出现在中短距离的径赛项目中。跨栏项目和接力项目由于技术比较复杂,也是犯规现象高发的项目。检查裁判员要熟悉相关技术规则要求,果敢判断并做出判罚,仲裁录像人员要合理布局摄像机的架设位置,录像判读人员要提高关键画面的捕捉能力及判读解析能力。

3.3 本届世锦赛田赛项目的犯规主要集中在助跑、起跳或器械出手瞬间,运动员的脚或身体踩踏或越过起跳线、投掷弧或投掷圈。因此,起跳线、投掷圈、投掷弧及落地区都是裁判员关注的重点,裁判员应坚定执法信心,认真观察场上情况,做出果断有效的判罚。建议在今后的国际大赛中,在田赛项目的易犯规点设置鹰眼摄像系统,为裁判员的准确判罚起到辅助作用。同时,认真研究裁判员的站位,以更为合理的角度观察运动员的细微动作。

3.4 径赛项目的犯规主要集中在起跑犯规、踩踏内侧分道线和跨栏栏上动作。在本届世锦赛上,首次在径赛项目上设置了鹰眼系统,这对裁判员的判罚起到了重要辅助作用,同时也要求起点裁判员、检查裁判员要熟悉技术规则,根据自己的判断,第一时间做出准确判罚。

3.5 本届世锦赛共接收正式申诉25例,径赛项目的19例中有12例都是关于中长跑项目的推挤撞人的错漏判,这就说明裁判员在中长跑项目的执法过程中还有很大漏洞,主要是对于故意推挤撞人的这一主观性比较强、依据比较模糊的判罚。申诉集中点是犯规易出现的潜在点,当代运动员的反侦查能力极强,容易发现裁判判罚的漏洞,他们拼比的不仅仅是体力,也是脑力智慧,因此裁判员更要认真学习规则,提高业务能力,在此基础上提高执法信心、增强判断力,心细胆大地及时做出判罚。

根据高水平运动员犯规特征和申诉规律,进一步完善裁判法及裁判培训内容,能使裁判员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数,提高预判能力,减少错漏判。

参考文献:

[1]北京田径世锦赛成绩处理中心.北京2015国际田联世界田径锦标赛总秩序册[R].2015.

[2]中国田径协会审定.田径竞赛规则2015-2016[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5.

[3]董周生,曾婕.国际田径大赛裁判工作的特点及发展新动向[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9):89-91.

[4]詹晶晶,刘建.伦敦奥运会申诉改判现象引发的思考[J].四川体育科学, 2014,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