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期末课程总结

期末课程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2-09-25 08:32:40

期末课程总结

期末课程总结第1篇

关键词:财务会计 课程考核 记账能力 项目考核

中图分类号:F23;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7)11-0119-03

当前,许多地方本科院校正积极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深入推进教学改革,不断优化课程教学方法和内容,以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在各项教学改革中,课程考核改革往往较为滞后,也容易被忽视。其实,课程考核具有直接导向功能,关系到教学改革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然而,有不少研究表明,当前有许多高校包括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会计学专业课程考核上侧重于知识考核而忽视能力考核,考核方式也较为单一,大多以出卷考试为主,甚至还存在“一考定终分”现象,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削弱了课程考核的评价与导向功能,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背道而驰。

本文基于沈阳城市学院课程考核改革实践,通过反思当前许多高校在课程考核上存在的不足,并在梳理沈阳城市学院在课程考核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财务会计课程考核的目标、内容、方式加以探索与研究,以期得到有益发现。

一、深化财务会计课程考核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财务会计课程考核上,普遍存在着以下三大问题:

(一)课程考核重知识、轻能力

现行的财务会计课程考核,不论是平时小测验还是期末考试,往往主要考核学生对财务会计核算知识的掌握,而忽视对学生专业能力的考核,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只会死背知识考点,不懂会计实务操作。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大多高校仍未抛弃传统的应试教育考试模式,使得财务会计课程考核内容“教材化”“唯书至上”。同时,有部分任课教师习惯性地为学生“划重点、给范围”,学生只要死记硬背知识点,就能轻松通过考试。很显然,对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来说,能力培养比知识培养更为关键,相应的,对学生专业能力考核,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课程考核重期末、轻过程

现在不少高校在财务会计课程考核上,往往只注重期末考试,甚至存在“一考定终分”现象,而忽视了对学生的过程表现进行考核。也有部分高校要求平时成绩占一定比例,但没有对过程考核的方式和内容加以规定,这往往导致许多教师按上课出勤或课堂提问作为平时成绩的主要依据,或以期中考试来作为平时成绩,甚至有部分教师根据期末考试成绩倒推平时成绩等,这种考核方式在本质上仍属于“重期末、轻过程”。这种考核方式无法反映学生平时学习的努力程度,催生了“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学习行为,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课程考核方式较为单一,大多是出卷测试

当前,许多高校在财务会计课程考核方式的选择上,对出卷考试“情有独钟”。这可能主要源于教师和教务工作人员考试理念滞后,或不太愿意花过多的时间去探索更好的考核方式。其实,财务会计课程考核方式,除了出卷考试外,还包括课堂提问、小组讨论、项目操作等多种考核方式。很显然,出卷考试侧重于考查学生对所学会计核算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很难测度出学生的专业能力。单一的考核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折射出当下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师满堂灌、学生死读书”的现状。

综上所述,当前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财务会计课程考核,不论在考核目标上,还是在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上,都难于发挥课程考核的评价与导向功能,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相符合,迫切需要进行改革。

二、财务会计课程考核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措施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课程考核改革应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作为一名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过硬的专业能力。因此,课程考核改革应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为核心,不论是在课程考核目标定位上,还是在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的变革上,都应坚持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为导向。

经过反复的探索与实践,沈阳城市学院会计学专业教师总结出财务会计课程考核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措施,即:逐步建立健全“以能力考核为导向、以财会真题业务项目操作考核为抓手、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多元化课程考核机制,以调动学生自主学、动手学。其中,突出能力考核是课程考核改革的目标和方向,财会真题业务项目操作考核是课程考核的主要内容,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并以项目考核为主是课程考核的方式,调动学生自主学、动手学是课程考核改革的根本目的。

三、财务会计课程考核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采用以记账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考核目标

课程考核目标具有直接导向作用,决定了课程考核改革的总方向。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课程考核目标定位应在注重知识培养的同时,突出能力培养。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财务会计课程考核目标定位上,应坚持能力培养为导向,突出对学生会计专业能力的考核。一般来说,会计专业能力主要包括记账能力、算账能力、看账能力等三大专业能力。在会计学专业主干课程设置上,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等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账能力;成本会计、管理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等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算账能力;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审计学等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看账能力。财务会计作为会计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主要介绍企业日常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记账能力。所以,财务会计课程考核目标,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会计核算知识,更重要的是强化对学生记账能力的培养。

(二)引入以财会真题业务项目操作为抓手的考核内容

课程考核内容是课程考核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课程考核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一环。许多高校在财务会计课程考核内容上,主要考查学生对企业日常经济业务核算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考核题目一般来源于教材练习题或教师根据企业业务模拟的试题,这些模拟试题不仅仿真效果差,往往与企业真实经济业务相差甚远,而且缺乏系统性,各模拟试题之间相互孤立、不成体系,很难测评出学生的专业能力,也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为此,沈阳城市学院会计学专业组织实践经验丰富和理论功底扎实的骨干教师,对会计学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和考核内容进行技术攻关,历经多年的潜心钻研,研发出财会真题业务项目。

财会真题业务项目是由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会计业务题库组成,该题库高度仿真企业的实际经济业务,巧妙地将会计理论知识融入到题库中,整合成一个仿真性高、实务性强、知识性多、便于操作的真题业务项目。目前,该财会真题业务项目涵盖商业、工业、建筑施工业三大行业,每个行业再细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共有9大真题业务项目题库合计20 600余笔具体业务,基本满足大学四年教学需要。

财会真题业务项目可作为会计学专业主干课程教学的重要素材,渗透到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与传统的会计学专业教科书相比,它将枯燥乏味的会计理论知识巧妙地融合到具体的财会真题中,让学生在真题业务项目操作过程中,不仅掌握了会计理论知识,更是获得了会计专业能力。同时,财会真题业务项目也可作为会计学专业主干课程考核的重要抓手,贯穿于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之始终,让学生动手操作财会真题业务项目,突出真题实战,理论联系实务,可有效地测评出学生会计专业知识和能力。

在财务会计课程的日常教学中,可选用工业中级等级的某一企业或某一月份的真题业务题库为素材,开展财会真题业务项目操作训练。相应的,在财务会计课程考核上,可以从工业中级等级的真题业务题库中随机抽取题目作为考核内容,让学生手工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或者通过财务软件输入记账凭证、查询或打印账表等,以测试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记账能力。通过财会真}业务项目的教学和考核,使财务会计课程的日常教学与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学生通过财会真题业务项目的操作,不仅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更是提高了记账能力,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选用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突出项目操作考核的多样化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方式直接影响着课程考核改革的实施效果。因此,财务会计课程考核应将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有机结合起来,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可以适当地加大过程考核权重和次数,从多个时点来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以便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对平时表现比较好的学生给予较高的过程考核成绩,可能是对其最好的激励,也是对其他同学的鞭策。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意味着这两种考核方式都不可偏废,但不代表这两种考核方式各占50%权重。究竟如何分配权重?孰轻孰重?是过程考核占60%,还是期末考核占60%?其实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选用何种具体考核方式能有效地测度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也就是说,探究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采用何种具体考核方式,比单纯争论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所占权重可能更有意义。

财务会计课程考核的具体方式,主要包括上课出勤、课堂提问、小组讨论、项目操作、课程论文、课后作业、出卷考试、上机考试等。通常而言,期末考核较多采用出卷考试、上机考试、课程论文、项目操作等中的某一种考核方式,过程考核则可以选择上述所有考核方式的一种或多种。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由于财务会计课程考核坚持以能力考核为导向,突出记账能力培养,所以考核方式适宜采用项目操作,它能有效地测评出学生专业能力。当然,项目操作不仅适用于过程考核,也适用于期末考核,建议在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中都选用项目操作,以突出能力考核。在财务会计课程考核方式上,在强调以项目操作为主来考评学生能力的同时,可以辅以出卷考试或上机考试、课后作业、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考核方式,以测评学生对财务会计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必要时,上课出勤也作为一种辅助的考核方式,用于约束学生的翘课行为。

沈阳城市学院通过对课程考试方式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也积累了课程考核改革的一些经验,表1为改革后的沈阳城市学院财务会计课程考核方式。

如表1所示,沈阳城市学院在财务会计课程考核上采用“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突出项目考核”的多样化考核方式。其中,财会真题业务项目操作这种考核方式在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中均加以运用,主要用于测评学生专业能力中的记账能力,只占总成绩的70%,而课堂表现(包括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和阶段测试(出卷考试或上机考试)等考核方式更倾向于测评学生对会计核算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占总成绩的权重只有30%,这充分体现了在财务会计课程考核上坚持以能力考核为重点、以知识考核为辅助的原则。

沈阳城市学院财务会计课程自2014年9月采用上述考核方式以来,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现已基本扭转了过去单单通过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来应付期末考试的不良习惯,使得学生更注重于实务操作能力的训练,更注重于将知识转为能力。同时,自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以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大幅度提升,有不少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发到学校会计实验室进行财会真题业务项目操作训练。此外,从沈阳城市学院2012级会计学专业毕业生的工作或实习单位反馈来看,学校毕业生过硬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受到许多用人单位好评。

四、结语

本文基于沈阳城市学院课程考核改革实践,在反复探索与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财务会计课程考核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措施,即:逐步建立健全“以能力考核为导向、以财会真题业务项目操作考核为抓手、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多元化课程考核机制,调动学生自主学、动手学。财务会计课程考核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改变了传统的财务会计课程考核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期末轻过程、考核方式单一等弊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与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可以为其他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课程考核改革提供经验启示。

参考文献:

[1]刘凯旋.我国会计本科教育考核模式的选择[J].财会月刊,2009,(15):110-112.

[2]崔晓钟.“会计学专业”课程考核方式研究――基于嘉兴学院“会计学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J].嘉兴学院学报,2013,25(4):131-135.

[3]万迈.“财务会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路径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5,(11):30-32.

[4]刘瑞红.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我院《财务会计》核心课程改革为例[J].商业会计,2014,(8):114-116.

[5]周黎明,赵红梅,袁知柱,等.多元化考核改革实践研究――以基础会计课程考核改革为例[J].大学教育,2015,(5):169-171.

作者简介:

吴雷,男,沈阳城市学院讲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

期末课程总结第2篇

【关键词】口才与演讲 考核 改革

【基金项目】湖南师范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经营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019-01

《口才与演讲》课程是大中专院校学生的素质拓展课程,可以作为所有专业的选修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传授言语交际基本知识和进行演讲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言语交际的能力和当众演讲能力,其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而检测学生演讲与口才能力通过一次卷面考试来评判是不全面,也是不准确的。为适应当前人才市场的需求,结合《口才与演讲》课程的特点,必须在考核模式上进行改革。通过改革,将口才与演讲基本理论知识与实际训练相结合,突出人文性、交互性、参与性、操作性,使学生掌握演讲与口才技能,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养成特定的职业口语风格与从业规范。

一、传统考核方式的弊病

《口才与演讲》课程是为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而设置的课程。这门课的现实性和实践性极强,并且要面对快速变化世界中思维最活跃的一群当代大学生。

该课程传统考核方式为期末理论课考试加平时成绩,所占比例不同学校有不同规定。期末理论考试以闭卷的形式,考核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主要知识点的学习、理解和应用情况。题目类型包括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应用题、演讲稿写作题。从题目类型和出题数量来看,该课程传统考核方式偏重于对相关知识,特别是理论知识的考核,且期末理论课考试成绩在总成绩中比重太大,有的学校《口才与演讲》期末理论课卷面考试成绩就是该门课程的最终成绩。实际上,一次笔试很难判定学生的实际口才能力。这种考核方式,无法考核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也无法激发学生平时上课的热情。

考试不仅仅是评价教学的手段,它与学生的学习紧密相关,要想改变考试中重知识、轻能力的状况,必须进行考试改革,才能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出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二、《口才与演讲》课程考核改革模式创新点

1.注重全面考核,强调平时表现

针对《口才与演讲》课程的参与性强这一特点,课程成绩的评定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教学过程、环节的课堂反馈应当成为该课程评价的重要标准。通常情况下的20%的平时成绩+80%的期末理论课卷面成绩的传统考核方式无法突出《口才与演讲》课程的教学目标。

在新的考核方法中,伴随着教学进度的发展,可以将考核方式调整为:平时成绩50%(其中作业占10%,平时训练占40%),期末成绩50%。具体来说,就是加大了对学生口语表达环节的考核。平时训练考查的是学生在课堂上角色扮演、即兴演讲、命题演讲等模块设置下的综合表现,旨在促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积极参与其中,因而学生对每一细分模块的随堂演练和模仿将成为成绩评定的重要部分,且分值将较之前评定标准提高,拟定为总成绩的40%。而期末考试的口试以抽签方式决定要说的话题,考查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与笔试相结合,以能力考核为主,兼顾知识考核,最大限度地反映学生的能力水平,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这样的考核方式,促使学生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并且重视功在平时。

2.结合口试笔试,增加考核方式

一般情况下,《口才与演讲》课程传统考核方式中期末卷面成绩占到总成绩的80%,且重点在于考核学生对于本课程的基本原理、概念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这种考核方式虽然能够反映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但却很难全面提升学生对交际语言知识和演讲知识的独自运用能力。在新的考核方法中,期末考试也采用口试和笔试相结合的方法,以充分体现课程的教学要求,活学活用,活练活考。口试由现场抽题,从表达的内容(正确、鲜明、典型、生动)、语言(普通话和副语言)和考场技巧(自控、控场、时间)等方面评分。这种开放式考试方式将大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表现欲。

3.加强实践考查,重视能力体现

《口才与演讲》课程传统考核方式以评定成绩为主,因此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对知识的运用意识和能力不强。在新的考核方法中,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如当场赞美他人,对特定话题讨论、命题演讲等,通过灵活变通的考核方法让学生摒弃死记书本知识的思维定式,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在期末卷面考试中结合相关案例的分析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运用能力。

三、《口才与演讲》课程考核改革模式具体实施方案

《口才与演讲》课程考核由二部分内容构成,以百分计,满分100分。

(一)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

1.课堂实训。学生每次课都要在教师组织指导下进行课堂实训,记录分数,此项积分占总成绩的40% 。

2.作业演练。每次课堂上,教师利用一定时间对作业内容提问或组织学生演练,然后讲评。每次作业要积累分数,此项积分占总成绩的10% 。

(二)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

1.笔试:

1)记分方式:百分制,满分为100分,占总成绩的70% 。

2)考核方式:开卷,考查

3)命题指导思想和原则:在考查基本原理和概念的基础上,注重对于知识的灵活掌握和运用。

4)题目类型:简答题、论述题、应用题、演讲稿写作题等

2.口试:

1)记分方式:百分制,满分为100分,占总成绩的30% 。

2)考核方式:老师提前给出演讲主题,学生自拟题目,脱稿演讲3-5分钟。

3)评分细则:

仪表形象:着装整齐,大方得体;姿态自然,动作适度。

演讲内容:主题鲜明,符合主题内容;内容充实,事例动人,贴近生活,富有鲜明的时代感;行文流畅,用词精练,详略得当。

语言艺术:发音标准,流利;节奏处理得当,技巧运用自如;表现力、应变能力强,能活跃气氛,引起高潮。

四、《口才与演讲》课程考核改革模式改革意义

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它有赖于不懈的勤说苦练,也离不开相关的理论学习和长期的文化积淀。作为一门正式开设的课程,《口才与演讲》既要求学生掌握训练口才的途径与方法,还必须具备培育口才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将《口才与演讲》课程考核重心从期末转向平时,从笔试转向口试,既保证了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又重视了实践技能的操作,实现了理论和实践二者紧密的结合。实践证明,考试内容全面化、形式多样化,将使教学活动更加灵活,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期末课程总结第3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项目化教学 学生考核评价体系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紧跟改革的大趋势,按照以能力为本位的项目化教学的要求,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改革。但思政课的课程考试,却严重滞后。创新高职思政课考试内容和形式,为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系统、可行、有效的考试实施方案,建立与“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项目化教学改革内容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为了更好地推进项目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使思政课教学目标与项目化教学的能力培养目标高度统一,需要建立相应的学生学习过程考核测评体系、学生考核激励机制、期末考试改革体系等,同时建立科学的课程考核体系,为考试的客观、科学、公正提供保障。

一、建立与项目化教学改革相适应的学生学习过程测评体系

思政课的项目化教学活动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针对特定教学内容开展的,承载一定教学主题、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也是评判学生成绩的重要依据。

对此,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面,设立了个人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三个方面,在课堂上针对学生参与的各项教学活动进行测评,测评结果与排名在班级上公布,并把得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学生总评成绩。

通过以上测评,主要考查学生如下几个方面的能力(评分规则)。

一是政治鉴别能力:是否具有分清大是大非的能力。二是思维分析能力:包括分析思考能力,是否能有效地将考查内容通过一定的归纳整理和分析,形成具有逻辑性的思路,表现为外化的成果(PPT、演讲稿、读书心得、调查报告等)。三是语言表达能力:是否能将成果内容清楚、流畅、有条理地在教学班内进行展示。四是团队合作能力:在需要合作完成的项目活动中,是否能融入团队、适应团队、沟通协调成员关系、承担责任。

能力考核是着眼于发展创造性地完成某一领域多种活动任务能力的教育。这种考核方式立足于个人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既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发展个人思维,培养个人能力,又满足个人兴趣爱好和职业取向,并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帮助每一个人发挥出最大能力。

上述内容也作为评价学生参与项目化教学活动表现的依据。

二、建立与项目化教学改革相适应的考核激励机制

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项目化课堂教学活动,落实能力培养目标,设立课堂考核激励机制。

一是全勤奖励。凡一个学期到课率为100%的学生,即是全勤学生,给与期末总成绩加10分的奖励。二是加分奖励。包括个人加分和小组加分奖励。凡是上课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小组与个人,给个人或小组加5分的奖励。三是共有成绩奖励。项目化教学活动通常以学习小组的形式来完成,学习小组获得的成绩就是每个组员的成绩。此种考核方式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只有全组成员齐心协力才能取得好成绩。四是期末总成绩奖励。

三、建立与项目化教学改革相适应的期末考试体系

思政课考试改革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要求,也是影响高职人才素质和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科学的考试设计有助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为此,我们对思政课期末考试的内容和方式做了全面改革。

一是加大学生平时课堂表现在考核中的比例。改革过去教学中对于期末总评成绩的比例分配,把学生的平时学习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的比例由5∶5变为6∶4,即平时学生的学习成绩占期末总评成绩的6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40%。

期末课程总结第4篇

关键词:VB;考核改革;开放式考试;成绩评定

一、传统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

Visual Basic(简称VB)是美国微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基于Windows环境的软件开发工具,它是目前在Windows环境下设计应用程序最为快捷的工具之一,也是目前最通用、最易于使用、功能强大的编程语言之一。因此,它不但深受初学者喜爱,成为许多编程爱好者初学程序设计的首选语言之一,而且也广受专业编程人员的青睐,得到了许多软件开发商的大力支持。从网上企业提供的软件设计岗位分析,VB仍是当前软件设计的主要应用工具之一,应聘岗位相当多。但学生在应聘VB软件设计岗位时,因没有必要项目经历,就业竞争能力不强,就业比较困难,出现“企业找人难,毕业生就业难,在校学生戒电脑游戏难”的局面,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显然考核方式不科学、不合理也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仔细分析《VB应用》课程的考核方式和内容后,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考试观念落后,不能真正体现高职高专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考试有较大的盲目性、主观性、随意性,考试以传统的填空、选择、简答、编程题为主,缺少真正能发挥学生创意的设计题,更不可能是完全的项目设计题。

第二,考试方法简单,考试只能考共性的、难以体现学生的个性的内容。考试不能根据学生的个性与差异来进行分类考试,不利于“分层教学”的教学效果评价,更不利于全面、真实考核学生知识、技能与能力,容易出现“高分低能”和“低分高能”现象,从毕业生就业实践反馈回来的信息,也证明了这一点。

第三,有些方面是不能通过考试体现出来的,如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同时,有很多通过探究性、研究性学习所得到的收获,无法体现在考试的结果上。在学习过程当中,有很多情感体验、直接经验等内容,很难通过传统考试来测量,而这些能力恰恰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不少在课堂上思维活跃、极富创新能力的学生,往往期末考试成绩还不如某些死记硬背的学生,这种考试的激励导向功能不能充分激励学生提高的就业竞争能力,考试反馈调节功能也远远没有更积极地发挥出来。

第四,重结果轻过程性考试。虽然采用了平时分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计算来确定最终成绩,但学生的最终成绩还主要是期末考试和平时测试“一锤定音”,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和创新在期末最终成绩上体现较少。

二、《VB应用》课程考核的探索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对于《VB应用》课程,不仅要在课堂上探索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课程的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必须进行必要改革,让《VB应用》的考核改革也该真正体现“以就业为导向”。

(一)采用开放式考试

《VB应用》课程采用完全开放的考试形式。在课程的第一次课,教师就明确告诉学生,本课程的期末考试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为自由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定一个项目作为期末考试题目,考试时间为整个学期,而且可以在互联网或图书馆广泛参阅有关资料,老师只提出明确而具体的提交要求,学生只要在指定时间准时提交即可,但特别强调“自主知识权版”,检查的方法是要求每个同学均要进行简单答辩;第二种形式是开卷考试,课程的最后一次课完成教师指定的小项目,考试时间为四节课,采用开卷的形式,学生可以自由翻阅教材,但不能上网和查阅其他书籍,同样要求每个学生进行简单答辩。第一种考试形式,只有全勤且没有任何违纪行为的学生才能选择,而第二种考试形式,则全班所有同学均可选择。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经常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深入学习,力争精通某一方面(可能是本课程也可能不是本课程)技能,而且真正用心去设计部分水平较高的项目,直接作为面试的素材。如果学生选择本课程作专长发展的话,可将培养专长与期末考试有机结合起来,直接将自己精心设计的项目作为期末考试的项目,不仅一箭双雕,而且考试成绩肯定也不错。

(二)成绩评定

1、期末考试成绩的评定。在课程倒数第二次课结束时,参加第一种形式考试的学生将自己所设计的项目(作为期末考试试卷)通过FTP上传到教师机指定位置,老师在课后认真阅读学生所设计的项目,根据学生设计项目的难度、实用性、规模大小、完成情况、应用的编程技巧、创新特色等给学生一个项目成绩(总分为100分)。课程最后一次课为考试与答辩时间,正式上课后,老师先关闭机房交换机,参加第二种形式考试的学生开始考试,在指定时间内完成老师指定小项目的设计和实现,从近几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看,参加第二种形式考试的学生一般人数较少,部分班级甚至只有1-2个,可以将他们集中安排在教师机旁边,方便老师监考。同时,参加第一形式考试的学生开始逐个答辩,每个同学安排4-6分钟,前2-3分钟由学生简洁讲解项目设计思路和特色,后2-3分钟,由教师根据学生讲解情况进行提问或让学生按老师要求修改程序的某些关键过程等,由老师根据学生的讲解情况(是否完全准确的讲解出其设计项目的设计思路和特色)、答题的熟练程序和反应速度、答案的正确性、答题的语言表达情况等给学生评定一个系数,此系数为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权值,权值的取值范围为0.40-1.10,参加第一种形式考试的学生一般为40人左右,答辩所需总时间为200分钟,刚好4节课(因为《VB应用》课程采用一体化的案例教学,一个教学单位为4节课而不是2节课),下课铃响时,参加第一种形式考试的学生答辩结束,参加第二种形式考试的学生考试结束。老师打开机房交换机,参加第二形式考试的学生上传期末考试答案,然后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参加第二种形式考试的学生进行简单答辩。最后由计算公式:期末考试成绩=项目成绩Χ权值,算出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算出的考试成绩可能会超过100分,需要对算出的成绩进行适当的修正,保证成绩的有效性。通过这种方式计算出来的期末成绩应该是学生的一个综合成绩,它包含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能力、设计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内容。

2、作业成绩的评定。目前,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VB应用》课程的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每次课完成一个小项目的设计,所以每次课的作业均为下一次课的教学案例,学生先根据教学案例,预习相关内容,然后尝试完成项目的设计与开发,显然是这一个预习性的作业,学生完成的难度较大,作业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先熟悉教学案例,有目的有计划的预习有关知识,充分作好上课前的准备;另一个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根据作业的这一特点,在作业的成绩评定,并不是以学生完成项目的正确与否作为标准,而是以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来评分,只要学生尽其所能的完成作业就得一个可观的分数,设计的正确性和创新性,只是作业成绩评定的加分项。没有及时交作业的同学一律记零分,且一般情况下不能补交作业,其实,学生补交作业已失去本课程作业(预习性作业)的意义了。

3、实验成绩的评定。学生实验是安排在老师对教学案例讲解以后才进行的一个知识应用环节,所以在评定学生实验成绩时,设计的正确性是最基本的要求,学生至少要按老师基本要求完成项目的设计与开发。老师在项目分析时,一般会明确提出项目设计可能存在的不足和完善方向,并简单的提示有关算法,学生对实验项目的完善情况将作为实验成绩评定的重点。实验成绩评定还有一个很有吸收力的加分点,是学生在老师的提示范围之外自行进一步完善项目设计,这是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培养创新能力的体现,所以不仅在实验成绩评定中有较高加分,还会在全班表扬有关同学。

4、期末总成绩的评定。《VB应用》课程的教学大纲规定,在学生的总评成绩中,作业占20%,实验占20%,期末成绩占60%。所以可根据计算公式:总评成绩=作业成绩Χ20%+实验成绩Χ20%+期末成绩Χ60%,算出总评成绩。

(三)奖励加分

在期末考试成绩评定、作业成绩评定和实验成绩评定中,虽然较传统的考核方式已有相当大的改进,成绩评定能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能力、设计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但这些评价方式仍然主要针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对于学习过程的评价还不够深入。在近几年的《VB应用》教学实践中,探索了“有奖答题”、“小老师”、“程序欣赏”等有效的方式。

1、“有奖答题”。对于一般性的提问,采用点名方式让学生回答问题。对于一些开拓学生思维,需要脑筋急转弯的思考题则采用“有奖答题”的形式。“有奖答题”不仅能活跃学习气氛,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吸收到课堂学习中,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且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可以说它是提高教学效果一大“功臣”,但其在传统的课程考核中没有体现或体现不足。因此,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将“有奖答题”的所有加分均直接计入学生的最终成绩。

2、“小老师”。对于在作业或实验中,完成较好且创新较多学生,可以请其当“小老师”,在教师机中演示其设计思路与实现方法,讲解设计和实现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及解决过程。这种方法不仅能树立榜样,充分认可学生学习成果,增加学生学习成就感,激发全班同学的学习兴趣,而且能锻炼演示学生表达能力,增加胆量,积累演讲和面试技巧,更可贵是其还可以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因为学生是从学生者的角色来分析项目,他的学习基础、理解能力与其他同学接近,学生更容易接受。因此,应该给演示的同学加分,且将加分直接计入学生的最终成绩中。

3、“程序欣赏”。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自由设计项目,教师建立了一个专门的QQ群作为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得意作品,上传到群共享中供大家欣赏,老师和所有同学均可对其作品进行评价,老师会根据每个作品的创意与特色、完成情况、群内评价等因素确定一个加分,对于提出修改意见或直接进行修改的同学也会酌情加分。有了奖励加分后,学生的最终成绩的计算公式为:最终成绩=总评成绩+奖励加分。当然,最终成绩也可能超出成绩有效范围,还应该进行适当修正。

课程的考核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很多因素很难进行定量分析,所以课程考核改革的探索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逐步提高、逐步完善,同时,随着课程考核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教师在考核改革探索过程还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

期末课程总结第5篇

Key words:Function experiment, MOOCs, Teaching method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1-0127-01

近些年来,我校将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实验合并成立了机能实验学一门将综合性实验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引入了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s)教学模式[1],进行教学探索。在具体实践教学中,我们发现考核在慕课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考核形式 分为线下和在线考核两种形式

线下考核以笔试和操作技能考核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共进行三次,每次九十分钟。首先是笔试,试卷构成包括名词解释、单项选择、是非判断题、综合分析题。用时30分钟,满分100分,占期末总成绩的5%。然后进行操作技能考核,每次一位同学进行操作,由两位教师根据评分细则分别评判成绩。满分100分,两位教师评分的平均值就是该同学的最终操作成绩。操作成绩每次占期末总成绩的5%。三次平时测试占期末总成绩的30%。

在期末时,进行一次期末综合技能操作测试。选取一个实验项目,每个同学五分钟进行一步操作,然后下一位同学进行下一步操作,六位同学依次合作,共同完成实验项目。有三位教师同时依据评分细则评判成绩,满分100分。三位教师评分的平均值就是该同学的最终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20%。

在线考核通过网络进行。每次实验课结束后开放下一侧实验的测试平台,全部为单项选择题,限时15分钟内完成。学生只有在学习了全部内容后才能登陆测试页面。测试平台于下一次实验课开始前一天关闭。测试结束后不会马上给出正确答案与解析,正确答案与解析会在正式实验结束后给出。每次测试题为10道,满分100分,占期末总成绩5%。共十次测试,总计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50%。

二、考核内容 包括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和实验分析能力考核[2]

基础知识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对实验相关的学科的基础知识的掌握[3]。例如关于哺乳类动脉血压测量与失血性休克这个实验,要求学生具备生理学中的动脉血压的形成与影响因素和病理生理学中休克的知识。这些内容的考核通过线下和线上同时进行,以线上为主。

操作技能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对实验器材是正确使用和实验操作的技巧的掌握。例如手术剪刀的正确拿持方法和正确的家兔颈部神经识别。这些考核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以线下为主。

实验分析能力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例如对不同因素导致呼吸曲线的变化分析。这些考核主要通过线下考核。

三、考核效果

通过我校慕课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在实验中操作成功率明显上升。学生对实验分析考核特别感兴趣,认为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成绩分析发现,线上成绩普遍得分率较高,线下成绩相对得分率较低。可能与线上试题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核有关。

通过学生问卷调查统计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慕课教学法对自己的实验课学习有帮助,同时认为有助于实验操作的掌握。

期末课程总结第6篇

关键词:教学质量;评价模式;教学改革

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培养人才,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都应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环节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整个教学过程起检验、反馈作用。抓住学习效果评价环节的改革和研究,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改革和研究起着重要作用。一个好的评价模式应该是符合教育的根本宗旨的。为此,在教学改革中,必须对现行的评价模式深入研究,找到问题所在,并在此基础上寻求新的评价模式,推动高校的教育发展。

一、现行的“信息理论基础”课程学习效果评价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1.现行评价模式的构成

根据调研发现,“信息理论基础”课程学习效果评价模式普遍存在单一的问题,即使有的学校增加了实验环节,但是不少实验报告存在模仿甚至抄袭现象,不能较好地评价每个学生的实验成效。虽然课程设计形式能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不太适合理论性很强的“信息理论与基础”这门课程,该课程学习效果普遍的评价模式,如图1所示。

从图1的课程学习效果评价模式可以看出,每门课程学习效果的好坏由该课程的总成绩决定(通常总成绩为100分),而总成绩一般由平均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构成,通常平时成绩占20%,而期末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一般又由学生到课率和平时作业构成,通常两者各自占总成绩的10%。

2.现行评价模式存在的问题

由图1可知,现行的评价模式以期末考试作为主要的评价手段和尺度,再辅以到课率以及平时作业成绩作为补充手段,长期实践表明这种评价模式越来越不适合现代教育的要求,下面从评价模式的各个构成部分分析现有评价模式存在的问题。

(1)由到课率引起的问题。目前,很多高校开始强调学生的到课率,要求任课教师狠抓学生的出勤,班主任督促学生上课,任课教师勤点名。笔者以为这种做法使得当代大学生总处在管制期,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且有些学生为了得到这项成绩,“身在曹营心在汉”。更有甚者个别学生在课堂上不遵守纪律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违背了该项成绩的初衷——督促学生学习,培养学习风气。

(2)由平时作业引起的问题。平时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养成平时学习的习惯,但实践证明由于抄袭现象严重,根本无法达到目的。同时由于分不清谁抄袭导致无法对平时作业进行公平的评价,从而影响这项成绩的可信度。

(3)由期末考试引起的问题。高校里,一个学生是否优秀,衡量的最主要杠杆是每门课程的期末最终成绩,保送研究生、评定奖学金也主要是依赖这个来实现。从传统的评价模式中,学生们发现期末考试成绩占绝对重要地位,并且评价尺度就是通过期末的一次考试,致使很多学生都是在考前备战,临时抱佛脚,考完就忘,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致使很多学生缺乏创新思维。再者,为了得到这项成绩,致使学生养成平时懒惰、期末突击、答疑套题、考试作弊的不良风气,使得这项成绩失去了应有的公平性、公正性和真实性,偏离了高等教育的教育目的。

总之,现有的评价模式把期末考试成绩看成是能力的外在表现,导致学生重分数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无法进一步发挥其反馈、激励作用。为此,本文在多年的实践中提出了一种新的“信息理论与基础”课程学习效果评价模式,以期改变目前的状况。

二、新的课程学习效果评价模式

1.新评价模式的构成

本文提出的新的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模式如图2所示。

图2所示的课程学习效果评价模式表明:该课程学习效果的好坏由该课程的总成绩决定,而总成绩由以下四部分构成:①阶段测试成绩;②平时作业成绩;③说与思成绩;④期末考试成绩。具体的构成比例由课程的结构决定。在“信息理论基础”课程中,根据该课程的性质以及相关内容在课程中的地位设置测试的次数和成绩分布。考虑到信息的度量是整个课程的核心,后续的章节完全是建立在信息能够度量的基础之上,为此本章进行一次测试,成绩为10分;信源与信道的基本理论是解决通信系统中信息传输问题的基础,为此这部分设置一次测试,成绩为5分;信源编码与信道编码是解决通信系统有效性和可靠性问题的关键,设置一次测试,成绩为5分。在每部分教学任务完成后,及时安排测试,主要测试学生对概念和细节的掌握情况。平时作业从侧面反映一个人的学习态度,但是又不能完全反映真实情况,为此该部分成绩根据作业的次数定为5分。期末考试成绩为70分,且主要是测试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题型设置时一定为综合题型,一般为闭卷考试。说与思部分的成绩为10分,它由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以及畅谈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而构成。该课程的总成绩不得超过100分。

2.新评价模式的优点

新的评价模式具有以下优点:

(1)阶段测试注重了学生平时学习的评价,每部分学完则测试一次,要想得到该章的成绩,临时突击的做法失去了作用,平时必须学习,否则该章无法通过,影响总成绩。

(2)由于分数比较分散,学生平时必须重视每一节课,不能随意缺课或不认真听讲,否则无法通过本课程,对学生逃课现象有了有效的约束,同时也维护了课堂纪律。由于分数比较分散,学生某次考试受挫,不会失去信心,后面的章节再努力可以补回来的,有效地维护了学生的自信心。

(3)期末考试是总结性评价考试,是综合性评价手段,能够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高校课程学习的目的是要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期末考试题型设置符合这个原则。

(4)期末考试闭卷考试,符合培养人才的原则,最基本的理论需要学生掌握,并且学会如何着手解决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5)期末考试题型设置可以有效解决到课率和课堂纪律的问题。“信息理论基础”课程若干年的实践表明:对于综合题型(实际也是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学生完全靠自己自学根本无法解决。

(6)说与思由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以及畅谈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而构成。如果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或者能够畅谈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证明该生思考了,对课程有收获,则给予加分,这样如果测试成绩不理想,则可以由这部分成绩来弥补,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但总分不超过100分。同时通过说与思的方式,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7)在新的评价模式下,学生随时学习的习惯逐步形成,考试容易通过,不再有作弊的动机,作弊现象会逐渐减少乃至消失。

总之,新的课程学习效果评价模式增加了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加大了平时成绩的比重,考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情感因素,结合了综合能力的培养,更好地发挥其评价、促教促学功能,真正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并且多年的上述评价模式的实施,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以及细节的掌握基本都在平时完成了,再加上一定的综合试题的练习,期末考试时突击复习、套题现象大量减少,平时问问题的同学增加了,不及格现象大大减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三、新评价模式实施的保障

期末课程总结第7篇

关键词:光纤光缆测试技术;课程考核改革;高等教学

作者简介:汤卉(1960-),女,辽宁沈阳人,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继华(1974-),女,黑龙江安达人,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哈尔滨理工大学课程考核方式方法改革试点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重点课题(课题编号:201105)、黑龙江省高教综合改革试点专项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096-02

本科生课程教学是高校教学形式的主要表现,也是实现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最基本途径,因此,课程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1-4]如何评价课程教学效果,如何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科学合理制定课程考试方式与标准是现代大学本科生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高等教育课程考试方式改革和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一样,是一项十分艰巨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5-7]

一、理论依据与总体思路

“光纤光缆测试技术”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理论依据是以美国教育评价界泰斗斯克里文的教师基本专业职责为指导,雷德芬教师活动评价模式为依据,泰勒创建的目标参照性测验为标准,深入探索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科学的本科生学习评价模式,重视从设计评价方案到成绩评定结果的全过程操作,从组织和机制上保证考试方式改革的开展。

改革总体思路是依据教育评价学观点,科学地评定学生的学习进展和行为变化,主要分六个步骤深入进行:确定正确的教学方案与培养目标;把教学方案与培养目标转化为作业测试和创新能力培养目标;设计获得学生反馈的有效途径;决定评定考核的方式;取得成绩并纪录;成绩结果评析。前四个步骤是评价方案设计阶段,第五个步骤是评价实施阶段,第六个步骤是评价结果分析阶段。评价方案设计需要紧紧围绕教学培养目标进行,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指南,而且是学生学习评价的依据。确定教学目标不仅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也有一个目标设计的技术问题,以保证目标明确,具体可行,权重分布合理,具有层次性和连续性,

二、改革目标及特色

1.改革目标

本课程考试方式改革的目标,不但要通过考试判断教师的教学效果,评定学生学习成绩,而且要审核教学方案或计划、教学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考试应是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并针对现行考试的弊端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从考试目的、内容、形式、结果评定等方面提出种种设想,尝试构建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体系。根据本课程特点,按教学大纲要求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确定本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具体目标为:调整考试目的,改革考试方式,重视考试结果评鉴,改革考试记分制度。考试目的变知识考核为能力培养测试;考试方式具体改革措施为:考试的形式多样化,增加开放性、实用性考核题目,剔除传统闭卷笔试方式,采用开卷、半开卷(指学生可带一张自己预先写好要点的纸片进考场)、测试设备操作、撰写小论文,还可采用设计类题目和学生自己创造的题目,甚至小组集体完成的全开放性题目的考核,考试的次数适当增多,期末考试的比重降低,加强平时的考核比例。

本课程学生成绩拟由四部分组成:平时成绩,由到课率和作业构成,占总成绩的20%;一学期有三次随堂小测验,占总成绩的30%;一次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仅占30%。四部分考核的重点有所不同:小测验侧重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期末考试侧重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培养,操作技能考核侧重动手能力的培养与测试,平时成绩是为了督促学生按时上课和课后复习。采用此种考试方式的目的,一方面可以减轻学生每次考试的压力,同时可使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有利于学风和考风的好转。如平时不努力,仅靠期末突击或一次投机取巧是无法取得好成绩的,尤其针对大四学生第七学期的特殊情况,可督促学生到课并避免舞弊现象的发生。同时,对试题分层次命题,以求考试能真实反映教与学的效果。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光纤光缆测试基础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和光纤光缆测试工程计算与操作能力。同时,对考试方式进行大胆的改革,减少单纯应试比重,逐渐增大测试能力比重。对平时善于思索、钻研并写出独到见解的小论文或自创题目和开放性题目的同学,采取加分办法。对于特别优秀者,经专业教授委员会集体面试并综合评定,允许10%左右的学生期末免试。这一导向可改变大四学生为了考研找工作应付课程学习和考试的局面,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认真进行考试结果评鉴,不单从分数上评定学生;考试记分制度由百分制向优秀、良好、中等、通过、没通过五级评价转变。

2.改革特色

第一,考核模式具创新性。采用出勤、作业、随堂测试、实验操作、期末测试、小论文、开放题目等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形成科学、多元立体考核体系,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第二,四项改革目标明确。调整考试目的,改革考试方式,重视考试结果评鉴,改革考试记分制度。第三,改革思路与措施具有可操作性。

三、考核方式制订与计划

1.基本思路

考试命题形式不仅包括对学生的考试,还包括对教师、学校乃至对相关制度效应等的评价,对提高教育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单一的纸笔考试显然不能满足需求,本课程的考试命题将结合测试设备操作、撰写小论文,还可采用设计类题目和学生自己创造的题目,甚至小组集体完成的全开放性题目的考核形式一起完成,从而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形成一套科学、多元的立体考核体系。第一,将闭卷考试改为半开卷考试。第二,根据课程特点,着重检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工程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按大纲要求及学生学习的表现,分层次命题,以求考试能真实反映教与学的情况。第四,附带解决一个问题:能否通过命题方式遏制学生舞弊?

2.具体措施

课程过程考核具体措施(见表1):作业3次,在第3、7、9周各留一次,隔周批改(每次满分5分);随堂测试 3次,第2、4、8周各一次,每次课预留10分钟进行(每次满分10分);操作技能考核:第9或11周在课程实验(8学时)中进行考核(满分20分);小论文撰写:写出本课程有创意的小论文者期末免试;开展自创题目或开放题目设计者总成绩加分10%~20%;期末考试。

将期末试题分为基本题(60分)和能力题(40分)。基本题中,只要听了课,做笔记,看过讲义,即可答出的占40分;可在笔记或讲义上直接找出答案的10分;只要做过实验且用心观察思考就能答出的10分。基本题是最低要求,60分。能力题40分中,不转弯、运用基本概念稍加分析即可解答的12分;要求概念清晰,且具有较好的分析和计算能力才可解答的10分;要求具有良好的综合分析应用能力才能解答出的8分。即能力题体现学习程度的层次性,要求较高,对应的成绩段是75~78 分、85~88分左右以及90分以上。适度考虑采用“题小分少量多”的出题方式。此外,为防止学生舞弊,真实反映学生应用知识的过程,试卷上写清楚:凡只写出最后答案,没有分析、计算过程的以0分计。

表1 课程过程考核计划

3.总成绩构成

平时成绩,由到课率和作业(三次)构成,占总成绩的20%;三次随堂小测验,占总成绩的30%;实验操作技能考核,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占30%(半开卷);写出独到见解的小论文或自创题目和开放性题目的同学,采取加分办法(占总成绩10%~20%);特别优秀者,经专业教授委员会集体面试并综合评定,允许10%左右学生期末免试。前四部分为主要的。

四、实施效果

本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总体来说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参加本课程学习与考核的学生总数为30人。通过上课发现,由于增加了平时成绩及随堂测试,学生的到课率较往年有很大的好转,一直保持在26~29人/次,有4人经常不出勤。学生学习光纤专业方向课的热情也很高,期未综合测评结果:优秀7人,良好8人,中等7人,及格8人。符合正态分布规律,班级平均成绩在79.2分,处于良好下限,最高分98,最低分61,无不及格的学生。具体深入分析各环节发现:作业成绩不是很理想,主要表现在同学们的耐心不够,不细致,分析问题不具体;随堂测试成绩一般,没有预期的效果好,期间有两名同学到工厂实习,2次随堂测试没有成绩,一名同学因复习考研有一次没出勤,没能参加测试,也影响了班级的总体成绩;实际操作成绩良好,但实验报告有雷同现象;期末考试方式为半开卷,允许学生将一张A4纸带入考场,但问题还是很多,有的同学没有按要求准备A4纸,有的同学纸内所书写内容与重点内容有较大的出入等等,没有紧扣重点内容复习,卷面成绩不理想;另有多人在考试的当天要与企业签约,答题时,时间紧张,没能答完全部试题,也影响到总成绩。

课堂教学效果与学生成绩评定是一种综合性互动式的教学活动,在评价时,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要注意发现学生各方面的潜能,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求,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不但要注重过程性评价,还要清楚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同时,要了解学生从知识中收获的人生价值和精神世界状态,通过表现性评价掌握各阶段课堂教学效果,判断学生基础知识与能力的获取程度;通过过程性评价考查学生对每个特定单元内容的学习状况。总之,将教与学统一,用辩证的方法科学地评价教与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廖明,姜峰,朱蕾,等.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2,24(6):61-65.

[2]董云川,沈云都.两种课堂时间教育行为与知识发生的时间性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6):17-22.

[3]李希平.建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模型的系统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36(3):26-29.

[4]汤卉.光纤光缆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的创新[J].中国电力教育,

2009,(4).

[5]汤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0,

(24):13-15.

期末课程总结第8篇

(一)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

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主要表现有:一是对髙职教育的投人也越来越大,高职学校的硬件设施有了大幅提高;二是对高职院校教育进行规范化管理,对教学质量的要求提出了要求;5是对教师基本素质和教学能力进行培训和考核。

(二)生源膚量越来越差

生源质量越来越差的表现主要有:一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大不如以前,进取心很微弱;二是学生课堂纪律很差,课上看手机、玩游戏、看小说已是非常普遍;三是学生们越来越不愿意学习理论知识,而理论知识也是他们成才的必要条件。

(三)现有课程考核存在较多问题

1. 对平时成绩不够重视,课程考核形式单一,以闭卷笔试的总结性考核为主,平时考核是以作业和到课率为主。

2. 课程考核中笔记内容和记忆性知识所占比重很高,且偏重于教材,一般考核内容不会超出教材范围。文科记忆性知识在课程考核中所占比例更高。

3. 课程考核当中作弊现象较常见,许多学生对考试作弊没有正确的认识。一半学生对作弊行为表示理解和无所谓,且随着年级的升高,表示理解的人数还会增加。

4. 大量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5. 高校教师考前划范围的现象普遍存在,且缺乏考核后对学生针对性的评析。

二、改革学生考核机制是确保教育质量的唯一保证

虽然高职教育面临很多的挑战,但是我们必须解决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只有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对学生进行科学分析,既能够保证学生学到必备的理论知识,更要他们学到足够的专业实践技能。

(一)课程考核理念必须转变

课程考核不应只是检测学生课程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方法,更应是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及课程建设水平的集中体现。为较高水平地实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完善大学课程考核模式,更新考核理念、改革考核方式、加强考核结构和考核过程的研究与评估。课程考核的改革应以培养对社会有用人才为价值取向,把课程考核作为人才培养系统工程中重要的环节,发挥课程考核在质量保障中应有的作用。

(二)体系化课程结构,优化课程内容

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优化问题,必须在全面发展理念和相应原则的指导下优化高校课程。

1. 重视学生个人因素。教学班级虽然是一个群体,但他们是由一个个个体构成,我们在进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剖析学生的现有知识基础、学习习惯,更应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

2. 探索社会需求是课程改革的先决条件。不论学生如何,我们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是为社会提供有知识、有技能的人才。这就要求课程教师必须深入社会,探查课程的社会培养目标,将社会目标作为教学目标的主体方向。教师深人企业一线,不仅仅要知道哪些技能、哪些知识是社会有用人才的必备条件,更应该深入一线掌握这些技能,并能够利用现有教学条件,将这些知识、技能传授给自己的学生,这才是课程教学的出发点^

3. 课程结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是有效教学的主线。给学生传授什么知识、什么技能,不是由教材决定,而是由社会需求决定,所以教师不论用哪个出版社的教材,必须优化自己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首先是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目标构建课程教学结构,这也是课程考核的结构,最后根据教学结构,利用多渠道资料,整合课程内容。

(三)建立以过程考核为标准的考核机制

创新考核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改变我们的观念,更要有制度保证。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过程考核才能够检验学生对各个教学环节的掌握程度。考核形式可以多样化,一张试卷固然能够检验出学生对某些知识或技能的掌握程度,但有些知识与技能在实践中考核更为科学合理。

三、确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内容和方法——以《运输管理课程考核》为例

为达到提高教学水平与学生能力的目的,《运输管理》采用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法,把学生完成学习各个任务的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按合理的百分比计得课程总成绩。各项任务考核标准和各项任务考核内容及标准如下:

任务1:考勤

考勤考核方案:所有学生基础分为10分,在教室随即抽查考勤时,依据不同情况酌情扣分:①每旷课一次,扣2分,依次扣除,扣完为止;②请假3次及3次以内均不扣分,超过3次,每次扣2分。最后根据实际得分计人期末总成绩。

任务2:学习态度及课堂表现

学习态度及课堂表现考核方案: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态度、作业、回答问题等平时表现情况酌情给分,分为优:10分;良:8分;可:6分;差:0分。最后根据实际得分计入期末总成绩。

任务3:平时作业

学生各次上交的作业按百分制评价,最后按10%计得该部分成绩。

任务4:单证填写

学生填写各运输方式下七张主要单证,每张单证满分100分,最后按10%计得该部分成绩。

任务5:单元考核

《运输管理》课程共有五个教学单元,教学结束后进行单元考核,每个单元的成绩满分100分,最后按25%计得该部分占期末的成绩。

任务6公路运输系统操作

公路货物运输系统操作考核标准如下:①在20分钟时间内第一次完成零担货物运输全程(即从订单录入到货物交付收货人手中)则为成功,计满分15分;②第一次未完成任务或超时为任务失败,申请第二次考试,第二次考试在限定20分钟时间内完成任务的,计11分;③第三次完成任务的计7分;④超过三次仍未完成任务的按完成的步骤酌情给分。最后根据实际得分计人期末总成绩。

任务7:期末考核

期末考核既要考核学生对课程理论的掌握程度,也要考核对课程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满分100分,最后按20%计得该部分成绩。

最后根据各部分成绩,计得学生期末的总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