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学籍档案自我总结

学籍档案自我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3-01-01 02:26:36

学籍档案自我总结

学籍档案自我总结第1篇

关键词:高校学籍档案;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027-02

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学籍档案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它是学生身份的真实体现和学生整体素质的完整反映,也是社会和用人单位选拔人才和评价人才的参考依据。高校学生学籍档案包括学生学籍卡片、学生成绩总册、在校学生名册、学生学籍变更材料(升级、留降级、休学、复学、转学、退学)、学生奖励材料(奖助学金、优秀学生、各种竞赛获奖情况、先进班级等)、学生处分材料、优秀毕业生材料、大学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一级等级考试成绩、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等。

一、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

1.维护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大多数高校在制定本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中都将维护教学秩序作为开宗明义的第一条写进总则中,可见维护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是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作用。如《唐山学院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总则第一条:“为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第21号令)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办法。”学校的学籍管理办法对学生的权利与义务,入学与注册,学业考核与成绩记载办法,考勤与纪律,转专业与转学,休学与复学,学业预警与退学,毕业、结业与肄业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学籍管理制度对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效果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2.规范学生管理,树立良好学风。以唐山学院学籍管理办法为例,学期初待补考工作完成后,都将对学生的学期、学年成绩进行核定,严格按照学生学籍审核办法进行学籍异动审核工作,其结果都将保存到学生的学籍档案中,以衡量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表现。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所取得的成绩成果,将会以第二课堂学分的形式记录到学籍档案中。学籍管理制度对规范学生管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良好的学风、校风起到了促进作用。

3.提供信息凭证,评估专业人才。学籍档案是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和实践所形成的对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文字记录,是学生的入学资料、学生各学年的学习成绩、学籍异动登记表、毕业生材料等信息的原始记录,信息原始、准确、可靠性强,反映了学生在校期间德智体美的各个方面,是评价学生专业才能和思想素质的重要依据。“从其本身的物迹特点来看,它还包含学生过往成长情况的历史记录,是其今后就业、升学等方面的合法证据。”此外,学籍档案是学生在校期间品行情况、专业特长的真实反映,为用人单位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才能提供了“择能”依据。学生学籍档案是既是用人单位公正、合理地利用人才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合理就业的一个参考。

二、加强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的措施

1.提高重视程度,科学规范管理。提高管理者的重视程度是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实现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前提,更是学籍档案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的前提。提高重视程度就是要使管理者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将其纳入教学管理的科学体系中,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使管理工作真正做到有章可循。在具体的实施工作中要加大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软硬件设施,营造信息化的办公环境,加大专项经费的投入和支持,以立项的形式促进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学籍档案的科学化管理:①制定归档范围,既保证资料的完整、齐全,又避免冗杂、多余;②明确工作目标;③细化分工,责任到人;④制定工作进度和步骤;⑤建立学籍信息数据库,避免出现多头管理的问题,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2.提高人员素质,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学籍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队伍建设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管理者要以人为本,切实关心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思想状况和生活情况。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籍档案的质量是评价学校的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籍档案的管理工作不仅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管理者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不仅要在人员上充分落实,还要优化人员结构各司其职,更要建立一定的奖励机制。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学籍档案管理队伍素质。学籍档案管理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以适应信息化的要求。既要对档案管理的业务知识熟悉,包括学习《档案法》及《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和本校学籍管理有关规章制度,又要对工作流程清楚,及时收集并归档学生的学籍材料,还要通过继续教育方式参加相应的培训,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与系统软件运用能力。

3.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学籍信息库。随着各高校校园网的建设和不断完善,计算机、网络等新的管理手段大量地运用到学籍管理工作中,迅速提高了信息的处理速度和学籍管理的工作效率,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由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向网络化系统模式转化势在必行。以唐山学院为例,使用“KINGOSOFT高校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教务网络管理系统,按照学籍管理办法对学生学籍每年进行注册和审核,及时更新信息并存档和管理,学生学号作为查询学籍信息的唯一标识。建立高校学籍信息库,更好的做到服务学生,服务社会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要增加计算机专门人才,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二是要保证学籍信息原始性的特点,并及时对学籍信息资料进行充实更新。院系各部门加强合作和交流,统一规范收档内容,确保收录数据库的材料既准确无误,又不重复多余,及时上传更新又保证了信息的查准性。三是要科学选择分类方法,准确地对档案信息进行归类。四是要做好学籍信息库的安全防范工作,唐山学院教务管理软件查询、录入和管理,需要身份认证,对使用者进行权限设置,防止黑客入侵篡改学籍信息制造“假文凭”。五是要做好纸质备份,经常核对更新信息,防止因计算机故障引起数据丢失。

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在教学工作中至关重要,是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最直观的体现,已经纳入教育教学评估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学籍档案的管理人员应具有极大的耐心和责任心,在学习和实践中既要跟上时代步伐,勇于创新,运用新技术和新手段探索新规律,同时也要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总结成果,以进取和奉献的精神把握学籍管理育人服务的方向,发挥学籍管理工作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赵雅琴.高校学籍档案和特点与管理刍议[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5):119-120.

学籍档案自我总结第2篇

关键词:中学;学生;学籍档案;管理

一、初高中生学籍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信息档案内容逐步走向电子化,这也促进档案信息管理技术的发展与规范化,对于人事档案的管理也应该更加规范严谨。学生的学籍档案,作为每个人的第一本人事档案,更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1.学籍档案记录着学生的重要学习经历

每个学生的学籍档案,都由经过多年管理经验提炼成的表格、文本等信息组成,记录学生由入学开始,在校期间的成绩、表现、奖惩情况等直到学生毕业。是学生在校学习的重要证明,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2.学籍档案对学生的继续深造有着重要影响

在学生升学时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学籍档案的移交。尤其是学生在校期间的奖惩情况,会在这时起到较为明显的影响作用。随着家庭经济实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把孩子送出国门,孩子在国内的学籍档案也是必要的递交材料之一。因此,规范严格的对学生的学籍档案进行管理显得更为重要。

3.学籍档案是学生社会档案中的第一页

学籍档案从建立之日起就一直跟随着学生的人事变迁。我们常常错误地认为,只有大学的学籍档案才会作为人事档案的第一页,随着报到证被打入人才市场进行管理。其实,在这份档案中也包含着我们之前的学籍档案。

二、初高中生学籍档案管理的特点

义务教育初级阶段的小学,学生的学籍档案结构较为简单,主要包含学生手册与学生每学期的身体健康表格。随着学生步入初高中,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更加丰富,因此学生的学籍档案管理也更为重要。

1.学生的学籍开始固定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籍管理还不是特别严格,学生一旦转学之后,学生的部分学籍档案是可以重新来填写编制的。从学生步入中学开始,学籍档案就开始固定,不会因为学生变更学校而发生改变。

2.学生档案内容开始丰富起来

前面我们提到小学时候的学籍档案主要记录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表格。从中学开始,学生参加比赛的奖励、参加校级以上的评优的奖励、校级以上的参赛成绩、校内校外的违纪行为等都会记录到学生的学籍档案中去。

3.学生的学籍档案不再保留在学生手中

从中学开始,学生基本只有两次接触自己学籍档案的机会。第一次是入学阶段,老师将空白的档案分发给学生,填写自己的基本个人信息。第二次就是在毕业阶段,老师将已经填完的档案分发给学生,对个别的信息内容进行补充和检查。不再像小学阶段一样每个学期都会看到自己的各种档案信息。也是从这时开始,学生对于档案的概念开始模糊化。

三、初高中生学籍档案管理的有效方案

现在对于学生学籍档案的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应该着重注意,从而总结出较为完善、有效的管理方案。

1.管理人员要专业有责任心

学籍档案对于学生来说,是重要的个人简史,对于这部分内容的规范管理需要有专业知识和责任心的人才可以胜任。现在的学籍管理人员,大多缺乏档案管理学习背景,而且由于对于学生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我们要在管理人员上做出重要的变革。

2.档案管理内容透明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个人的档案信息已经基本完成电子化、透明化。对于学生的学籍管理,大多出于安全考虑采取统一管理的模式,但是对于档案的内容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公示。例如,我们在保存纸质档案的基础上,将重要的奖罚内容录入到电子版本的学生学籍档案中供学生自由查阅,方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和综合表现,以便更好地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对自己有所突破。

最后,在个人档案的基础上,制定班级档案划分班级成员档案时间表。目前,我们对于学生学籍档案的管理模式为一人为归类单位,然后再根据时间记录学生的个人档案信息。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以班级为单位,针对班级成员以时间作为归类单位,将某个时间段内发生档案变动的学生编入表格中,与班级学生档案放在一起进行保存。这样可以丰富个人档案的查阅途径,也能更好地了解班级内学生的综合发展情况。

学生的学籍档案,是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记录,对于这部分内容的管理和维护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耐心和责任心。老师要结合学校和学生特点,灵动地对学生的学籍档案进行有机管理,保证学生的学籍档案安全、完整、真实。

参考文献:

学籍档案自我总结第3篇

我是一名中小学的在职教师,负责全校学生的学籍档案管理已有十年时间。学校学籍档案管理是依据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法规,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的实施细则和规章制度,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所进行的质量考核管理。它包括学生的入学注册、成绩考核、纪律考勤、升级与留、降级,转学,休学、复学与退学以及毕业资格的审核及证书发放等。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社会声望,如何搞好学籍管理工作,提高学籍管理现代化水平成为了当今研究热点。

一、如何提高学籍管理现代化水平

(一)提高对学籍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学校档案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学籍档案是指学生自入学之日起,在受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文字材料。它是学生在校期间的学籍、成绩和毕(结)业等情况的重要凭证。作为学校的学籍档案管理人员,是学籍管理工作第一线的承担者,必须充分认识学校档案的价值、地位、作用和意义。同时,要充分认识学校档案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如果对档案信息服务及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势必会严重影响档案信息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档案现代化建设的好坏是衡量学校现代化水平高低的标尺。搞好档案现代化建设,以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要切实转变观念,强化信息意识,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档案现代化建设。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服务性很强的工作,是为学校的全面建设事业服务的,它要求学校档案工作人员具有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以及正确的行为规范。要牢固树立“服务第一”,一切服从、服务于学校中心工作,全心全意为教学、科研和各项管理工作服务的思想。

(二)建立学生档案数据库,完善学籍档案管理工作

学籍档案的建立主要包括学生基本信息的采集、档案信息的建立及学生成绩数据库的建立等。

1、做好W生原始信息的采集的工作。学生基本信息采集工作直接关系到电子注册信息的准确性。学生在入学后按照统一要求,在指定的网站进行自己信息的输入。学生的基本信息应由学生本人自己输入,其他人不得代替,如出现错误,后果由相关责任人承担。学生基本信息表包括姓名、性别、籍贯、填写省份及市县、出生年月日、身份证号、入学年份、联系电话、备注栏等。照片则采用网上传输电子版照片。

2、做好学生学籍档案信息建立的工作。学籍档案记载了每个学生在校学习的基本情况,客观地反映了每个学生在学校期间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状况,也是一个人接受某种教育程度的经历和他所达到学识水平的信用凭证。学籍档案主要包括:(1)学生学籍记录表;(2)新生入学登记表及各年级学生花名册;(3)学生在籍注册表;(4)学生成绩;(5)学生转学、转专业、休学、复学、留级、退学、出国等学籍变动情况登记表;(6)对学生的奖惩文件及登记表;(7)修订学籍管理条例的各种文件等。

二、实施学生信息资源共享,做到合理使用学生信息数据库

(一)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网络化的学籍管理

现代化管理手段是实现高效、公正、准确、科学的学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条件。随着上学人数的日益增多,人工管理无法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应使用计算机进行学籍管理,依靠校园网建立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将科学的信息管理技术引入学籍管理工作中。将学生在校期间的各项信息汇集在一起,建立学生学籍管理档案库,可随时调用和统计分析,使各教学部门能互换信息,也便于各级领导和部门掌握情况。学生可通过网络直接查询学籍信息、考试成绩、课表等,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学籍管理文件的自动化检索,提高学籍管理水平,使学校学籍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

(二)做好学籍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

学籍档案自我总结第4篇

关键词:学籍档案、管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学籍档案是指学生自入学之日起,在受教育的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音像、电子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学生在校期间的学籍、成绩和毕(结)业等情况的重要凭证。高校在学籍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存在许多普遍性的问题,如何加强和完善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发挥其在规范学校管理、维护学生权益、服务社会方面的积极作用,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问题。

一、目前高校学籍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学校领导不重视,学籍档案管理的意识薄弱、观念落后。

学籍档案的作用往往是潜在的、隐性的、滞后的,加强对学籍档案的管理需要投入,而投入与回报无“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学籍档案的管理往往被忽视。加之长时间以来,学籍档案的管理都是以管为主,对资料的收集被动状态,缺乏科学性的分类,几乎没有相关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仅限于“管”这样一种状况,这种落后的管理理念严重制约了学籍档案的管理及其作用的发挥。

2、学籍档案管理人员不专业,管理队伍不稳定。

许多高校没有专业的、专职的学籍档案管理人员,由其他工作人员兼职,而兼职人员中绝大部分没有经过业务培训,仅仅依靠自己学习和摸索,往往很难达到岗位要求。同时,许多高校的档案管理人员处于从属地位,看不到成绩,得不到重视,也使得档案管理的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到学籍档案的管理。

3、管理的模式不规范

许多高校的档案管理模式存在不规范的现象,文书档案隶属党办管理,学籍档案的管理则隶属教务处,未纳入学校档案统一管理,这在民办高校中比较突出。而教务处也没有专职的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在学籍材料的收集、整理方面有遗漏及不规范的现象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校学籍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也为学籍档案的安全性埋下隐患。

4、管理方式过于陈旧,缺乏现代化管理手段。

许多高校的学籍档案管理还停留在传统的手工管理阶段,没有寄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档案的查阅必须一件一件去翻阅归档材料。随着学生规模的扩大,档案的增多,手工翻阅的管理方式不但不能适应使用者的需求,也导致重复劳动,效率低下等状况,给档案的有效利用带来很大的阻碍。

5、学籍档案的开发利用率很低

档案管理人员的不专业,业务的不精通,缺少现代信息技术,学校没有针对性的管理软件等,这些问题都导致了学籍档案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同时,学籍档案的管理多数还停留在对材料的简单收集、整理,没有对所收集的材料信息进行深加工,更没有从中提炼出有规律性、结论性的数据资料来为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服务。遇到学校的各种检查、评估,都是一次性重、重复做材料,没有很好去利用已经形成的档案。

二、加强学籍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为维护高等学校档案的齐全和完整,提高学校档案管理水平,全面推进学校档案工作规范化建设,更好地发挥学籍档案的作用,高校应该从多方面加强对学籍档案的管理。

1、建章立制,组织保障、责任明确。

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是必须的前提,领导重视,组织支持是必要的保障。高校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本校学籍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应把档案工作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确定分管领导,配置专职管理人员,用战略的眼光和现代管理的观念来认识档案工作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2、调整档案管理体制,注重实效,统一管理。

根据《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在一万人以上的,学校应当建立档案馆,未设立档案馆的高等学校应当设立综合档案室,统一管理学校档案。但是,现在多数院校,尤其是民办高校,学籍档案是隶属教务处管理。这样一种管理模式,不能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更不利于档案现代化管理和有效利用,因此,高校应该对学校的档案管理体制进行必要的调整,保证档案的完整性,提高对档案的利用效果。

3、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学籍档案材料多、繁,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业务知识,高校可以采取参观示范单位档案馆,请专家讲解业务知识,培训具体操作等手段,定期、不定期的加强学籍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建立一支有较好的政治、业务素质的档案管理队伍,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保持人员的相对稳定,利于学校档案管理。

4、加强学籍档案的规范管理及信息化建设

要加强学籍档案的规范管理,必须抓好学籍档案的收集、整理这一基础工作。学籍档案形成的周期长、种类多,问题杂,而且往往是与学生的动态发展相联系的,规范管理才能确保学籍档案的完整性,使之能够完整地反映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与成长过程,否者将带来重大隐患。同时,应该建立健全学籍档案信息系统,搭建统一的电子学籍档案信息平台,提高学籍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逐步实现档案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5、以评促管,以评促建。

学校内部,学校之间,上级主管部门应该定期、不定期的进行学籍档案管理的检查、评比,通过这些首段找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评促进管理,以评促进建设,使学籍档案管理更规范,更有序。

6、有效开发利用学籍档案

学籍档案自我总结第5篇

1.1专业多,层次多,各联办院校要求不一致我校仅为教学点,为更好满足学生的就读要求,分别和大理学院、云南省中医学院、云南医科大学、云南省广播电视大学等高等院校联合办学,而各联办院校对自己学生的毕业作业要求不一致,表格不一致,为学籍管理收集整理工作带来困难。在联办专业上曾开设过护理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影像学等专业,专业多,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工作量大。

1.2成人教育学生身份多样,来源分散,不容易集中管理。成人教育主要面向在职医学从业人员的学历提升,专业进修及普通教育后的教育进阶。这个阶段的教育从年龄上讲大多数已步入成年。成人是带着解决工作及生活中的问题这一动机来学习的,很多学生的学习的目的定位为“学历”,所以在就读期间,当学习与工作出现矛盾冲突时,会选择性的优先于工作,然后才是学习。部分学生大多为合同工,半工半读,有些学生经常更换工作单位、工作地点、工作岗位,或者部分学生在读期间经历结婚、生育、工作调动等,以上情况无形中影响了学籍档案的收集。

1.3成人教育具有周期性成人继续教育的学制往往为三年或更长的时间,期间如果发生管理不善,管理人员变动,很容易造成档案材料缺失。

1.4成人教育管理人员多为兼任,工作繁杂,工作量大。

1.5学籍档案材料涉及面广成教学籍档案内容涉及面广,包括:录取通知书、入学登记表、学籍异动(转学、休学、复学、转专业等)、奖惩情况、信息异动(改名、改民族、改出生日期等)、毕业生图像信息、毕业成绩、毕业作业等,这就要求档案收集齐全、完整。

2成人教育学籍档案存在的问题

2.1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不到位我校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多由“双肩挑”教师兼任,平时除完成学校下达的教学任务外,还需要完成成人教育的日常事务工作,往往由多人负责学籍档案的收集,而管理人员档案专业知识缺乏,对学籍档案的归档要求和范围缺乏了解,在学生的在读期间没有很好的收集档案材料。表现在一是档案收集不全,如学生的奖惩、休学、复学、转学、转专业、院校间转学、转教学点、补考、入学登记、实习鉴定、毕业作业等材料没有及时归档;二是学生在读期间填写的姓名、民族、出生年月不准确;有些是同音字造成姓名有误;有些是真实出生日期与证件出生日期不符;有些是在读期间改名,更改出生日期;有些则是由于同名同姓同字而造成混乱。

2.2部分学生对档案收集不重视由于成教学生的特殊性,如半工半读,工作单位不稳定,工作地点变动,在读期间结婚生育,在读期间进修,甚至择业方向变化等原因,表现一:部分学生不按时完成毕业作业,不按要求完成学籍档案的归集。表现二:由于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要求所有专升本在读学生必须到学信网注册,并完成专科学历的认证。部分学生在乡上工作,没有使用计算机上网的条件,导致不会熟练操作计算机上网,以至无法完成到学信网注册,无法完成学信网学历认证工作,无法提交学信报告,从而造成学籍档案收集困难。表现三:部分学生毕业作业未达到要求,返回重做时,学生提交毕业作业时间延迟。表现四:部分学生由于种种特殊原因,产假、婚假、进修、当兵入伍、休学、转学等,再加上学生本人对学籍档案重要性认识不足,如随意填写材料、请别人代为填写材料等造成学籍材料缺失。

2.3学籍档案管理手段落后,管理不规范学籍档案管理手段落后,大部分为手工材料,没有采用网络式档案管理,没有专门配备档案管理人员和地点,在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收集的三年周期中,没有及时准确的进行档案收集整理。

3加强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的建议

3.1加强领导,部门协作,明确职责,优化管理学籍档案管理能从一个侧面反映该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为规范化管理学籍档案,办学单位应加强领导,重视档案工作,健全学籍档案管理体制,明确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职责,抓档案管理建设,加强部门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重复工作,优化管理。

3.2重视材料的收集整理,及时准确归档由于成教学籍档案涉及面广,具有3到4年的周期性,故从新生入学报到开始,定期集中收集,跟踪收集,并将收集的材料及时准确归档。

学籍档案自我总结第6篇

【关键词】学籍,高校,档案,管理

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直接对学校的教学质量、社会名誉等有所影响。因此,为了可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完善人才培养制度,高校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学籍档案管理。但在目前,高校学籍档案在管理、利用等都存在一些急需要改善的地方。

一、高校学籍档案特点

1.信息量庞大。伴随我们国家教育教学的不断优化、改革,以经多种教育形成的推广。各大高校在扩招的同时也在扩大自己学校的专业内容、种类、科目,而且越来越复杂。这些情况也决定了学籍档案向着庞大、多元的形势发展。一般来说,学生的学籍档案包括了静态及动态信息。静态信息:学生基本信息(名字、出生日、住址、联系电话、家属联系电话、学号、录取成绩及录取号、专业等等);动态信息:所学的科目信息、考试成绩(包括正考以及补考的内容)、平时作业、论文、毕业资格审核等等。

2.准确、真实性。学籍档案记录了学生从入学开始一直到毕业的各种信息。这种记录一定是可以真实反映学生在高校学习、生活阶段的各项真实的内容。如在学校的基本情况、学业完成度、学生在校得奖或受罚的记录等等。这些资料是在有关学籍管理规定中所形成的,根据有关要求整理而得,因此所有的档案都必须是真实且准确的。

3.周期采编及动态扩充特点。在学校,每个学年的开始、结束等,都是学生综合素质变化的真实记录的一个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学籍管理方面文件材料形成最多的一个阶段,这样就决定了学籍档案其文件材料的形成是具有周期性的。同时,一整套赛事的学籍档案是基于对学生基本素质发展的记录、收集、整理,通常是以阶段为单位进行开展的,有的内容每学期一记,有的则是一学年一记,如遇特殊情况,还要随时记录。

二、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现存问题

1.要求不统一,制度不明确。无论是何种工作都要有制度方面的制约,有的高校只是简单给档案馆拟定了一些管理规定,而对管理人员未提出明确需求,而这样不单让工作人员无法意识到学籍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同时对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不尽职。有的高校本科生学籍档案一般都存放在学生工作办公室、团支等等,因为从事有关管理工作人员具有比较大的流动性,且缺少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未能统一管理,制度不完善,存在责任不明确、安全性弱、保密性不强等情况。再加上学籍档案数量比较多、存放的空间有限,无法做到好的管理。很多都是学生干部来对档案内容进行更新、管理等,档案管理无法做到安全、保密、完整。

2.档案管理过于复杂。档案管理复杂是因为当前高校本身的教育方式所决定的。很多高校不单单有学历教育,同时也存在着非学历教育。例如全日制教育、成人教育、远程教育、单科教育、大专教育等等。不同的教育系统都有自己的档案管理,而且管理方式也不统一,这样就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档案管理的复杂性,也正因为这种复杂性,在管理方面不具有条理性,让管理的难度加大,也是当前极需要改善的一个问题。

3.信息化落后,管理手段陈旧。高校学籍管理仍以分部门而治的多个系统管理的方式,未有统一信息管理的平台,每一个部门均有自己的一整套信息的系统,增加了工作量不说,也让信息无法达到共享的状态,重要劳动多、准确性过低等等都是管理手段陈旧的表现。虽然当前教育部已向各大高校推动了无纸化的办公、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手段,但是真正把电脑、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手段,但真正把电脑以及网络运用在档案管理中的仍是少数,多数的高校还是采用手工录入、查询的方式,再加上检索工具落后,在查找学籍档案时存在很多问题。

三、解决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现存问题的解决方法

1.构建服务观,规范管理。在不断加剧竞争的今天,无论对对哪一个领域而言,都是人才间的意识,而在这一种人才竞争中,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价值、作用,直接关系着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因此,高校的领导、各部门、教师、学生等都要重视学籍的档案管理,要自觉更新、完善档案。由于学籍档案管理所涉及的内容极多,在收集整理时具有一定难度,因此构建起规范的管理制度是做好学籍管理工作的前提,同时对这些制度不断加以修订。拟定一整套完整的收集、保管、和、安全保护等系列的规章制度。同时,伴随高校本身发展的需求和学籍管理服务对象的不断变化,学籍管理工作需要在新管理方式下,以学校的中心工作开展,如招生、就业、专业设置等等,构建起以服务为主观念,进一步加大服务功能。

2.开展灵活多元的管理方式。学籍管理方式一定是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开展的,具有可靠且灵活的管理方式,开展分专业、分层次多元管理。当前,很多高校均是执行学分制,学生可根据自己本身情况来选择学习的方式,在这一期间内,学生可在本系跨年级选课,或是在全校范围内跨专业选题,这样为学籍管理带来挑战,要让这部分的学籍管理得到最大限度拓展,需要跟踪并了解他们选课以及成绩的考核情况,要因人而宜分别登记、注册。

3.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构建网络化学籍管理。伴随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籍档案管理也一步一步实现了信息化。之前以保密及单纯为主管理方式也无法实现当前社会需求。高校学籍档管理一定要与时代同步,改革不适应现代化管理要求方法,把计算机技术加入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中。高校可构建起先进的教学管理系统、将选课、学籍等管理集中,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构建管理平台,实现资料共享。

四、结语。总之,学籍档案是学校档案信息资源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同时更是学校的财富。高校只有加强的学籍档案管理并重视其开发、利用,才可更好为教学及高校发展服务。虽然就目前而言,高校学籍档案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但我们只要找到这些问题的核心所在,就一定可以提升高校学籍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玲.浅谈学籍管理信息化的现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

[2]云雪.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青年文学家,2012(4).

学籍档案自我总结第7篇

[关键词] 学分制;高校;学籍档案;管理

一、背景

学分制是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规定和计算学生的学习量、学习进程的教学管理制度,它以量化的分值方式来记录学生在相应课程领域的成长经历以及所达到的发展程度。1学分大概等同于一个学生在课堂或实验室从事1小时学术工作并且连续一个学期的量。

学分制始于1810年德国柏林大学的选课制度,而作为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出现于1872年美国哈佛大学。学分制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也是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社会进步的产物。18世纪末,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新兴学科不断出现,社会分工、专业分工越来越细,统一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高校学分制开始于1918年北京大学实行的“选科制”,此后二三十年,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实行学分制。新中国成立之后,1952年院系调整,高等院校普遍采用学年制代替了学分制,直到1978年,学分制又再次崭露头角,至20世纪90年代,全国范围内推广学分制已出现了四次“高潮”,逐步形成学分收费制、自由选课学分制、计划学分制、学年学分制、全面加权学分制、复合学分制、特区学分制、绩点学分制、完全学分制、弹性学分制等。21世纪初期,我国高校学分制度向纵深发展。目前,我国高校围绕学分制改革,在学分银行、学分转移、学分互认等管理制度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实践,已经把学分与专业、学习形式相联系,形成跨区域、联校改革形势,出现了学分制改革的“第五次高潮”。

二、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不足

高校学籍档案来自于学生在学习期间的各种考核和奖励惩罚制度的阶段性总结。随着高校学籍档案在就业信息方面被占用的比例的增加,学籍档案的管理工作也面临的新的问题和不足。

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分散,档案的调取工作和管理工作难以进行。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的分散来源于学校分支的不同和缺乏统一的管理部门进行最终的整理和管理。每个部门都有自己微型的小数据库,各个部门累积起来没有形成大型的数据库而是构成了冗杂的数据。这样导致了管理人员在调取某一项数据时,耗费更多的精力和实践,大大降低了学籍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这种部门的分散管理必然导致了人力、物力的浪费和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复杂。

储存形式单一,不利于长期保管。高校的学籍档案一般采用纸质材料储存,档案记录过程中采用铅笔填写,字迹不清,长时间后必然造成信息的流失。

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队伍也不稳定。很多高校采用电子信息录入的方式管理学籍信息,这样就完善了纸质版的不足,但是,由于从事学籍信息管理工作的人工多是年纪较大,缺乏专业技术的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故障。这就导致了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效率过低和正确率下降的问题。

三、学籍档案管理的新思路

学分制背景下的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相较学年制下要求更加灵活、个性、准确。这就要求高校摒弃过去陈旧的管理理念和手写纸质版的档案管理方法,采用新的、信息化、创新型的档案管理。

1、转变传统管理理念,建立学分制学籍档案网络系统。学分制背景下的高校学籍档案资源要实现信息化管理,将学生的学籍档案数据资料和管理工作数字化,通过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传输的方式,实现学籍档案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序、有效开发利用,实现学籍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

2、增强学分制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只有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才能有效地解决新形式下出现的新问题。因此就要求档案管理工作者要有充分的、广博的专业知识,视野开阔、知识先进,提高综合素质,做好新时期学分制学籍档案管理工作。

3、注重学分制背景下学籍档案工作的准确性。在现代化信息时代的潮流推动下,学籍档案管理方法也需要推陈出新,电子学籍档案取代纸质的信息记录已成为一种不可扭转的趋势。电子学籍档案的建立不仅可以减少管理工作的复杂,还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准确性与高效性。

4、建立科学的学籍档案管理系统。建立健全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制度,使档案工作按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运行,是搞好现代化高校档案工作的关键。要用制度去规范档案工作,如建立健全各部门档案管理工作责任制,实行分工负责,制定一系列的档案管理制度。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我国教育好发展和网络开发的不断深入。学分制背景下的高校管理必须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余波.微博的情报学意义探讨[J].图书情报工作,2010(22).

学籍档案自我总结第8篇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环境 学籍档案 管理方法 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当前校园环境已经逐渐向着数字化的方向转变,在这种形式下,校园管理理念不断发生变化,学籍管理方法与技术不断创新。管理者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学生学籍档案进行统一管理,逐步建设起数字化管理系统,有效提升了学籍档案管理水平。

一、当前学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当前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对于学籍档案的数字化管理不够重视,档案数字化管理还没有完全普及,尽管应教育部门要求在信息库中录入了学籍基本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并不全面,不能满足社会的查询需要,对与能够反应学生综合能力的信息,例如参加过的重要活动、获得过的奖项以及专利等还是要通过纸质资料来查找。

其次,对于学生的学籍档案存在多头管理现象,导致信息孤岛的形成。由于学籍档案中的材料由多个学生管理部门提供,例如,教务处负责提供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入学以及毕业信息等,而学生处则提供学生的奖惩记录以及就业信息等,各个部门在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不统一的问题,不能建立紧密联系,形成信息孤岛,导致学籍材料不能及时归档。

最后,电子文件归档方式与先进的数字化管理模式不适应。很多学校在对电子信息进行归档时,都是采用磁盘拷贝的方式,安全性得不到保证,有可能会出现信息丢失的现象。同时,由于这些信息来自不同的部门,因此存储信息的格式也不统一,无法与先进的软件平台相适应,这无疑会增大管理难度。

二、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学籍档案管理方法与技术

(一)明确学籍归档范围、加强数字化管理

首先,各个学校要对学籍归档范围进行明确,突破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将数字化材料列在归档范围内,管理者要认识到档案数字化管理的重要性。数字化材料中不仅要包括学生的个人信息(如求学经历、专业信息以及研究方向等),还要将能够体现出学生特长的信息包括在内,例如兴趣爱好、参与过的重要活动、获取过的奖励以及专利等,使用材料的部门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出学生的能力,既是对学生负责,也方便了使用者。

(二)学籍信息的采集管理

学校应该加强对数字化学籍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做好学籍信息采集的规划。首先,学校各个部门应该明确自身所管理信息的内容,管理部门根据规章制度制定管理规划,对这些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其次,各个部门所管理的内容虽然不一样,但是管理人员一定要认识到这些信息并不是孤立的,部门之间应该加强联系,使用统一的形式来存储这些信息,档案馆在对这些信息进行汇总以后,将这些信息嵌入到数字化管理系统中,保证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最后,对于学籍档案信息的更新要及时,保证系统中所存储的资料是最新的。

(三)归档技术分析

对于学籍档案信息的归档有一个要求就是要做到“实时”,这就需要数字化技术提供基本支持。要想做到实时归档,就要创建一个档案化的标准接口,这个接口有两个功能,第一要能够对信息进行发送、完成数据迁移过程;第二是对数据在完成归档以后,要能够自动对其进行档案化处理,保证这些信息的“标准性”。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向各个管理部门采集学生的所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分成两类,其中一类是共享信息,包括学生的一卡通信息(姓名、性别、学号以及以及学院等)、毕业论文信息等,将这些信息放在数据管理中心共享,因为这些信息除了档案管以外,其他很多部门也会需要。还有一类就是非共享数据,包括学生学籍的变化情况、求学期间的成绩以及答辩材料等,相关部门要将这些数据及时归到数据库中。接口程序会对这些信息进行档案化处理,将这些自动分类、编号,同时盖上归档章等,这样就在归档的同时完成了预立卷工作。

(四)纸质档案与数字档案的统一管理

目前很多学校在档案进行管理时存在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不同步的现象,这是学籍档案管理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要求学校在建设数字化学籍档案管理系统的同时,也加强对纸质档案的管理,二者之间的一体化管理能够有效避免一些重复劳动,提升管理效率。首先,学校要将学生作为基本管理单位,建立起一个个独立的学籍档案案卷,其内容与电子学籍卡保持一致;其次,二者之间要做到一一对应,计算机会电子文档进行自动组卷,而纸质文档则需要借助辅助工具进行归档,两种档案不仅要做到档案号的对应,对于更新的内容也要做到完全对应,避免出现纸质档案更新滞后的现象;最后,纸质档案中的信息可能不完全包含在电子档案中,对于缺失的部门要将其数字化处理,保证电子档案信息的完整性。

三、总结

在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学籍档案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各个学校应该积极建立数字化学籍档案管理系统,丰富学生档案内容,并对所有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并做到实时更新,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纸质档案的管理,二者之间做到同步统一,不断提升学籍档案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成小芬,陈国钧.高校学生档案的数字化建设[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