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正能量的人生格言

正能量的人生格言赏析八篇

时间:2022-01-30 00:55:39

正能量的人生格言

正能量的人生格言第1篇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担负着教书育人,传播人类文明,培养合格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教师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人才的质量与教育的效果。教师不只是要会教书,而且要会育人,教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做人。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从而才能培养出学生健康的人格。这里所说的“人格”,指的是一个人作为某种权利和义务的主体,在道德上应当具备的人品和资格。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指出:“教师的职务是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古语也说:“善歌者教人习其声,善导者教人习其志”。一句话,教师要想不愧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就必须在人格塑造上勇于履行“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的道德要求。自古就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说,培养人的工作关系着国家民族的未来与发展。结合我们芦墟二中的办学思想“与人为本,与时共进”,本人想结合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实践探索,来谈谈如何“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一、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教师的人格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一个教师对自己育人的工作职责是否明确,也就是说一个教师的教育思想是否端正,这是衡量一个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也是师德规范的首要问题。

(一)、教师崇高的思想品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中学生世界观尚未形成,正处于可塑性最强的年龄阶段,是形成人格及人的基本素质的关键时期。一个人能否成才,首先取决于他是否具有足够的辨别客观事物崐真善美的能力,是否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学校教育,应首先是“成人”的教育,“成人”才能“成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是班集体的主要教育者及组织者。在学生的人格素质的形成中起重要的作用。人的素质是个整体,而人格素质则是其根和主干,它决定着学生素质的发展方向。教师又是他们心中的偶像和效法的榜样,教师的思想素质无疑在无形中会给学生以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崇高的思想品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幼小的心灵播下希望的种子,就会有一个良好的结果。

(二)、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催化作用。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品质高尚,而且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首先,他应满腔热忱,关心爱护学生,不歧视、辱骂、体罚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样的老师可敬可亲,学生才会愿意学,也才学得好。其次,他应该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工作总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这同样会给学生以影响和感染,使本一心向善的学生更增添了动力,小树才有机会长成参天大树。

(三)、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起着修正作用 。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就必须知道怎样做人。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如果一位教师在讲台是教育学生应当诚实,但某天为应付检查,为了听领导的话,居然教唆学生如何去说谎,在学生心灵中留下难以磨灭扔阴影,那又如何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呢?。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教师内在素养的外在体现,都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而学生也正是通过这一点来了解教师的思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注重修养,注意言行,处处给学生做出表率,言教辅以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学生受到影响,其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受到约束,得到修正。

(四)、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起着完善作用。一个心理不健全、不健康的教师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同样,一个心理不健全、不健康的学生也很难说是一名优秀的学生,将来也很难成为出众的人才,挑起重大的责任。比如遇到困难和挫折,是张皇失措,退避三舍,还是从容镇定,迎难而上呢?又比如遇到不顺心的事,或是领导同事的误解,或是家庭内部矛盾,是大吵大闹,怨天尤人,还是不争不辩,宽宏大量?完整的德育教育应包含心理素质教育,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教育是今后德育中应该加强的地方。

二、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其中最主要的最不可忽视的应是社会影响、人际交往及课外生活的内容。在现代多元的社会思潮及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由于学生自身发展的不成熟、辨别能力相对较差,模仿心理、流行心理、攀比心理较强,很易受到社会中消极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从他们的人际交往圈中导入。古人云:“学好千日不易,学坏一日有余。”如果教师不在这些方面加以注意和进行正确引导,会使教育效果出现偏差。所以教师在具体的教育中应注重提高人格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及可行性,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及个体特点找准人格教育的切入点,注重言传身教的结合、情理结合、学校、家庭、社区的结合,严格要求与关心爱护结合。切实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素质。那么,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该如何“以身立教”,以人格培养人格呢?

首先是教师要真诚。教育学生不是演戏,决不能搞“两重人格”。只有真正发自内心的、表里如一的、言行统一的美好品德,才能在学生身上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 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使他们受到教育和感染,引起他们的共鸣和仿效。要以诚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一项调查显示:在回答"我碰到问题首先找谁商量"时,寻找同伴的占70%,寻找父母的占10%,寻找老师的占8%,其它占12%。这表明学生碰到麻烦,他首先想到的是伙伴。因为家长、教师往往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现,居高临下,学生的心灵很难敞开,也就很难沟通、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由于得不到及时、正确的疏导,往往会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有损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作为教师,如何才能让学生消除其对师长的畏惧、隔阂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可见,我们教师平素不能搞师道尊严,不能摆架子,只有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把学生当成知己的朋友,对他们充分地加以信任,这样学生才会把心里话告诉你,他们才会向你倾吐心中的沉闷和不快。

作为班主任,热情关怀,热心帮助,多跟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使学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融洽,班主任和蔼可亲、坦诚相待才会有力地做好教育工作。

其次是教师的人格要合格。教师的职责是育人, 作为在学校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观,要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在育人过程中,要牢固树立一种观念:学生接受能力有强弱、学习进步有快慢,在教育教学活动时可以因人而异、分类推进、互帮互学。教师要用健全的人格素质和良知影响学生,关心学生。一切师德要求都要基于教师的人格。教师的人格作为师德的有形表现,高尚富有魅力的教师人格能产生身教重于言教的良好效果。因此,教育者要先受教育。教师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学生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信赖,往往使他们在观察教师时,产生一种放大效应,教师的一种小小善举,会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欣喜;教师的一点小小瑕癖,则会使他们产生巨大的失望。所以,教师必须对自己的人格修养提出严格的要求。

第三教师要讲究文明,以身作则。

我在刚做班主任时,曾走过一段费力不讨好的道路,对于学生的错误,我非得揪出来,从不轻易放过。因为我认为如果不管他们就是不负责,而教师就得负责,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比如,有的学生"不认真"做值日,我就在班上公开批评他,而后便是罚他再做一天,并申明,如再不认真就再做,直到会做为止。结果值日问题只是在短期内有一些变化,时间不长又开始恢复原状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百思不得其解,请教了老教师之后,我才明白这是独生子女的通病。家长们总认为孩子干点儿活得很累!于是,大人们便剥夺了孩子们的锻炼机会,直至今日孩子们没有能力。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我了解到绝大多数学生在家里根本是不干活的。因此,他们中的多数并不是故意偷懒,主要是由于不知道怎样做才算是认真?怎样才算是做好了;再有就是有些学生已经养成了偷懒的坏习惯。基于这种情况,我在班上没有责怪他们,而是对他们讲:"我认为大家都想努力为班级奉献自己的一份心,只是有些同学实在是不知道该怎样做才能把事情做好。今后,我会教同学们做。"从此,我几乎每天都和同学们一起做值日。对于做得好的学生,在班里大力表扬。从此,班里的值日问题基本解决了。从这件事情的解决中,我领悟到了学生绝不是我们可以随便发泄怨气的被动接受者,对于教师来说,言谈举止不是区区个人小事,而是一种对于学生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因素。我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就象我们照镜子一样,你对他笑,他就对你笑;你对他怒,他就对你怒;你对他冷淡,他就对你冷淡。有所不同的是:你若对他微笑,他可能对你大笑;你对他冷嘲,他可能对你抵触。而后,你再对他笑,他也有可能无动于衷。

所以,教师的高尚人格不仅应当反映在内在的精神境界上,而且应当体现在外在的言谈举止上。。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仪表。主要包括衣着发式,修饰打扮等,是教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外部形态。这方面的要求是要清洁整齐,朴素大方,协调得体,与教师的职业特点相吻合。

(2)举止。 包括坐立行的姿势,以及表情动作行为习惯等。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中的“人体信号”。这要求是表现出良好的教养和振奋的神态,要与教育教学过程密切配合,发挥出最佳的辅助作用。

(3)语言。 这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使用的最主要的手段。教师的语言要规范纯洁,准确鲜明,生动幽默,要善于运用语言的力量启动学生求知的欲望,拨动学生上进的心弦,把知识真理和美好的感情送进学生的心田。教师的语言还要情理结合。要让学生知晓做人的基本道理,让学生在思想上认同以后再加以行为上的引导,使他们在思想、行为上不断积累加强自己的人格素质。

(4)礼仪。 主要是指教师在与人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文明礼貌行为的总和。富有时代特点的必要的礼仪,是协调人际关系的杠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表现。教师要通过文明的礼仪表现出应有的风度,反映出对他人应有的尊重,从而不但给学生以良好影响,同时也促进全社会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新型人际关系的形成。

正能量的人生格言第2篇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担负着教书育人,传播人类文明,培养合格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教师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人才的质量与教育的效果。教师不只是要会教书,而且要会育人,教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做人。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从而才能培养出学生健康的人格。这里所说的“人格”,指的是一个人作为某种权利和义务的主体,在道德上应当具备的人品和资格。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指出:“教师的职务是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古语也说:“善歌者教人习其声,善导者教人习其志”。一句话,教师要想不愧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就必须在人格塑造上勇于履行“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的道德要求。自古就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说,培养人的工作关系着国家民族的未来与发展。结合我们芦墟二中的办学思想“与人为本,与时共进”,本人想结合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实践探索,来谈谈如何“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一、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教师的人格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一个教师对自己育人的工作职责是否明确,也就是说一个教师的教育思想是否端正,这是衡量一个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也是师德规范的首要问题。

(一)、教师崇高的思想品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中学生世界观尚未形成,正处于可塑性最强的年龄阶段,是形成人格及人的基本素质的关键时期。一个人能否成才,首先取决于他是否具有足够的辨别客观事物崐真善美的能力,是否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学校教育,应首先是“成人”的教育,“成人”才能“成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是班集体的主要教育者及组织者。在学生的人格素质的形成中起重要的作用。人的素质是个整体,而人格素质则是其根和主干,它决定着学生素质的发展方向。教师又是他们心中的偶像和效法的榜样,教师的思想素质无疑在无形中会给学生以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崇高的思想品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幼小的心灵播下希望的种子,就会有一个良好的结果。

(二)、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催化作用。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品质高尚,而且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首先,他应满腔热忱,关心爱护学生,不歧视、辱骂、体罚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样的老师可敬可亲,学生才会愿意学,也才学得好。其次,他应该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工作总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这同样会给学生以影响和感染,使本一心向善的学生更增添了动力,小树才有机会长成参天大树。

(三)、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起着修正作用 。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就必须知道怎样做人。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如果一位教师在讲台是教育学生应当诚实,但某天为应付检查,为了听领导的话,居然教唆学生如何去说谎,在学生心灵中留下难以磨灭扔阴影,那又如何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呢?。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教师内在素养的外在体现,都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而学生也正是通过这一点来了解教师的思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注重修养,注意言行,处处给学生做出表率,言教辅以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学生受到影响,其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受到约束,得到修正。

(四)、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起着完善作用。一个心理不健全、不健康的教师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同样,一个心理不健全、不健康的学生也很难说是一名优秀的学生,将来也很难成为出众的人才,挑起重大的责任。比如遇到困难和挫折,是张皇失措,退避三舍,还是从容镇定,迎难而上呢?又比如遇到不顺心的事,或是领导同事的误解,或是家庭内部矛盾,是大吵大闹,怨天尤人,还是不争不辩,宽宏大量?完整的德育教育应包含心理素质教育,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教育是今后德育中应该加强的地方。

二、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其中最主要的最不可忽视的应是社会影响、人际交往及课外生活的内容。在现代多元的社会思潮及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由于学生自身发展的不成熟、辨别能力相对较差,模仿心理、流行心理、攀比心理较强,很易受到社会中消极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从他们的人际交往圈中导入。古人云:“学好千日不易,学坏一日有余。”如果教师不在这些方面加以注意和进行正确引导,会使教育效果出现偏差。所以教师在具体的教育中应注重提高人格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及可行性,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及个体特点找准人格教育的切入点,注重言传身教的结合、情理结合、学校、家庭、社区的结合,严格要求与关心爱护结合。切实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素质。那么,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该如何“以身立教”,以人格培养人格呢?

首先是教师要真诚。教育学生不是演戏,决不能搞“两重人格”。只有真正发自内心的、表里如一的、言行统一的美好品德,才能在学生身上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使他们受到教育和感染,引起他们的共鸣和仿效。要以诚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作为班主任,热情关怀,热心帮助,多跟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使学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融洽,班主任和蔼可亲、坦诚相待才会有力地做好教育工作。

其次是教师的人格要合格。教师的职责是育人, 作为在学校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观,要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在育人过程中,要牢固树立一种观念:学生接受能力有强弱、学习进步有快慢,在教育教学活动时可以因人而异、分类推进、互帮互学。教师要用健全的人格素质和良知影响学生,关心学生。一切师德要求都要基于教师的人格。教师的人格作为师德的有形表现,高尚富有魅力的教师人格能产生身教重于言教的良好效果。因此,教育者要先受教育。教师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学生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信赖,往往使他们在观察教师时,产生一种放大效应,教师的一种小小善举,会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欣喜;教师的一点小小瑕癖,则会使他们产生巨大的失望。所以,教师必须对自己的人格修养提出严格的要求。

第三教师要讲究文明,以身作则。

我在刚做班主任时,曾走过一段费力不讨好的道路,对于学生的错误,我非得揪出来,从不轻易放过。因为我认为如果不管他们就是不负责,而教师就得负责,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比如,有的学生"不认真"做值日,我就在班上公开批评他,而后便是罚他再做一天,并申明,如再不认真就再做,直到会做为止。结果值日问题只是在短期内有一些变化,时间不长又开始恢复原状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百思不得其解,请教了老教师之后,我才明白这是独生子女的通病。家长们总认为孩子干点儿活得很累!于是,大人们便剥夺了孩子们的锻炼机会,直至今日孩子们没有能力。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我了解到绝大多数学生在家里根本是不干活的。因此,他们中的多数并不是故意偷懒,主要是由于不知道怎样做才算是认真?怎样才算是做好了;再有就是有些学生已经养成了偷懒的坏习惯。基于这种情况,我在班上没有责怪他们,而是对他们讲:"我认为大家都想努力为班级奉献自己的一份心,只是有些同学实在是不知道该怎样做才能把事情做好。今后,我会教同学们做。"从此,我几乎每天都和同学们一起做值日。对于做得好的学生,在班里大力表扬。从此,班里的值日问题基本解决了。从这件事情的解决中,我领悟到了学生绝不是我们可以随便发泄怨气的被动接受者,对于教师来说,言谈举止不是区区个人小事,而是一种对于学生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因素。我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就象我们照镜子一样,你对他笑,他就对你笑;你对他怒,他就对你怒;你对他冷淡,他就对你冷淡。有所不同的是:你若对他微笑,他可能对你大笑;你对他冷嘲,他可能对你抵触。而后,你再对他笑,他也有可能无动于衷。

所以,教师的高尚人格不仅应当反映在内在的精神境界上,而且应当体现在外在的言谈举止上。。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仪表。主要包括衣着发式,修饰打扮等,是教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外部形态。这方面的要求是要清洁整齐,朴素大方,协调得体,与教师的职业特点相吻合。

(2)举止。 包括坐立行的姿势,以及表情动作行为习惯等。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中的“人体信号”。这要求是表现出良好的教养和振奋的神态,要与教育教学过程密切配合,发挥出最佳的辅助作用。

(3)语言。 这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使用的最主要的手段。教师的语言要规范纯洁,准确鲜明,生动幽默,要善于运用语言的力量启动学生求知的欲望,拨动学生上进的心弦,把知识真理和美好的感情送进学生的心田。教师的语言还要情理结合。要让学生知晓做人的基本道理,让学生在思想上认同以后再加以行为上的引导,使他们在思想、行为上不断积累加强自己的人格素质。

(4)礼仪。 主要是指教师在与人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文明礼貌行为的总和。富有时代特点的必要的礼仪,是协调人际关系的杠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表现。教师要通过文明的礼仪表现出应有的风度,反映出对他人应有的尊重,从而不但给学生以良好影响,同时也促进全社会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新型人际关系的形成。

正能量的人生格言第3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人格培养 中学生 教学活动

中学时代是中学生的黄金时代,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将来能否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高尚人格的人,是否有爱心、责任心,是否会有坚强勇敢的意志,这个阶段是非常关键的。而语文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担负着至关重要的责任。

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李镇西在99年“中语会第七届年会”上指出:“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交际的工具,而且是思维的工具,更是做人的工具。惟有将语文教育的养料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我们的语文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可见,语文教学要优化与创新,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培养其语文能力,还包括在引导学生理解、掌握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优良的品质、健全的人格。因而作为语文教师,在完成其自身教学目标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对课文的反复阅读和理解,与课文中的人(或事)同悲、同喜、同笑骂,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是非常必要的,责无旁贷。那么,该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格培养呢?

一、赏析优秀文章,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

我们的中学语文教材,就是以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为载体,呈现给学生丰富的人格教育资源。其中大多数是以写人为主体的文章,无论是散文诗歌,还是 论文 ,抑或是 科学 小品文,尤其是小说戏剧,无不能从中感觉到人格的特点。而中学语文教材的编者又是精心挑选一些反映优秀人格的篇目在内,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地渗透人格教育,巧妙地把这些潜藏在文章中的人格教育内容挖掘出来,积极发现和努力发掘课文中人格的优美元素,尽量让之成为学生健全人格中的组成部分。使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得到人格的熏陶。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壮志未酬”的感慨;文天祥《过零丁洋》“留取丹心照汗青”,高尚的民族气节溢彩流芳;陆游“僵卧孤村”“尚思卫国成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感人泪下;《最后一课》像一只警钟唤醒学生学好祖国语言文字,洋溢着浓郁的爱国情……这些作家往往作品精彩感人,人格也如日月之光辉,作品的艺术魅力和作家的人格风范交相辉映。无数的作家通过他们的伟大作品,让学生领略到他们崇高的人格魅力。中学语文教师要很好的抓住这个机会,促使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组织双边活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中学语文教学活动是一项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完成人格培养的三位一体的活动,目的的达到都靠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来实现。中学语文教学的人格培养也当然离不开师生的双边活动。

1.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讲活动。这是教师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的过程,我们可以用语言评价教材中人物的人格特点,赞美其中的优秀人格,批判其中人格的卑劣成分。我们也可以表述自己的人格取向,展示自己的人格力量。更可以点评学生的人格塑造过程中的得失,在领略教材的优美语言、感受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同时,接受美好人格的熏染,摒除人格的弱点,为自己的独立人格的形成提供养料,这是学生接受人格教育的最广泛的语文活动。

2.学生说的活动。包括课堂上回答老师的提问,同学之间或师生之间的讨论,朗诵课文或参加朗诵比赛,参加辩论活动,参加话剧表演等等。如果说堂上的听讲是人格内化的过程,说的活动就是一个人格外显的过程,通过口头表达的形式把自己逐步形成的人格特点表现出来,在与教师的接触和交流中纠正人格中的不足,渐渐形成自己完美的人格构建。

3.学生的阅读活动。主要是学生对教材或课外读物的文本的阅读。这个环节的人格培养有两方面,一个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教师会对文本中的人格因素有意识地、不间断地进行启发和诱导,完成人格培养的过程;另一个是学生对文本中的人格因素独立思考,自主判断,从而引发的明理、觉悟和警醒,形成对自身人格的修复和提升。前者的过程我首先关注教材阅读的指导,课后布置学生进行迁延性的阅读,带着问题去阅读。也定期推荐阅读篇目,写出读书笔记,这些活动都紧紧地扣住人格培养来开展。后者的过程是学生通过自身的调节和提高的过程,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人格 教育 那强调对人本身尊重的特征,我常常鼓励他们多读好书,多订阅报刊杂志,并结合研究性学习进行,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密切注意其中的人格因素,让学生在不断的自省中形成独立人格。这当然需要学生的阅读要有一定的基础,具备相应的阅读能力,对文本有越高的理解能力,可能对其中的人格因素就有越高的吸收能力,越是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自主形成的人格特点,越能经受得人生的考验。

4.学生的写作活动。这既是学生运用语言,展示语文能力的方式,也是通过书面表达自己人格特质的时机。在习作里,学生会很自然 地把自己对人格的理解,自己逐步形成的人格内容流露在其中。教师则可通过指导写作、批改、讲评习作等活动来对学生实现人格教育,肯定其人格中美好、优秀的成分,否定并建议去除人格中的弱点或弥补人格中的缺陷,最终达到让学生健全人格的最高目标。

三、贮存自身形象,影响学生美好的人格

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教师本身具备健全的人格显得很关键。所谓“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得率先垂范,言行一致,有高尚的品格,用自己能让学生信服的行动去教育学生。就是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人师表,让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体现人格的感染力量。

正能量的人生格言第4篇

【关键词】初高中 数学 教学 衔接

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后,一方面,学习内容增多、难度增大;另一方面,生理上逐渐成熟,身体高大,性别特征更为明显。心理上的逐渐成熟,使很多学生都会思考学习数学的意义、学习的意义、人类生存的意义等问题。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带领学生从数学学科做好初高中的衔接教学尤其重要。

一、教学观念上应有人文关怀的意识

数学教育除了传授数学知识和方法,还应具有人格塑造的作用。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高尚的情操。数学是理性与严谨的,数学中更蕴涵着使人道德优化,促使美德生成的力量。教师单纯的强调数学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是对数学教育的削弱,对人格塑造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只有把技术、文化、人格三位一体统一于科学文化这一范畴,才能真正使数学教育的技术和文化素养教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教师在数学教育中应有意识地注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和道德教化。

首先,教师的“人格主导”作用即榜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正其身。”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只有爱岗敬业,才能“时时在意,处处留心”。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只有一身扑在教育事业上,才能在学生中形成强大的人格力量,这一力量的教育作用远远大于空洞的说教。一个教师是不是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自己的教育事业,对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不是充满了无尽的爱,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头,甚至会影响他们一生。

其次,应注重学生“人格主体”的培养与发挥。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不息的健康人格的关键。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学校教育更多地强调学生对教师地位的尊敬和教师权威的认同,而轻视了学生作为一个受教育者个体应该得到的尊重。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特别是网络时代的到来,学校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渠道,教师知识的垄断性地位已受到严峻挑战。多元化的价值观与当前教育精心设置的一元世界的碰撞在不断地产生着不和谐音符。“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人格,发展学生个性的“个性化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更应顺应时代的要求,锐意改革创新,真正做到以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多几分微笑、轻松、民主、平等与尊重,将会拉近师生的距离,增强了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为以后的教育教学打下了深厚的情感基础。但理解与宽容绝不是姑息和放纵,也绝非不讲原则地包庇和迁就,而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的。理解与宽容也绝不是不严格要求学生,而应做到“严出于爱,爱寓于严,爱而不纵,严而不凶”。以强制和粗暴的方法使学生服从命令,只能把学生驯服为羔羊,或者逼着他们带着不满情绪,从紧张,回避,走向欺骗与反抗,结果与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最后,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道德品质。尽管人的思维方法各不相同,但是成功的科学家总是依靠了大致相同的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这包括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辩证思维,以及直觉与灵感等等。数学教师在传授知识与原理时应注重暴露思维的过程,把如何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纲挈领地加以介绍,对学生领会思维方法很有好处。切记不要在数学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但是,必须看到,正确的思维方法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与实践才能真正掌握。教师应当在实践过程中去指导和帮助学生,并在学生发生错误的时候适当指出其思想方法上的问题而加以纠正。切记不要在数学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正确的思维方法可以从科学家成功的研究经验中总结出来,但人的思维态势往往也受历史积淀的文化传统与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可见,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是学校与教师多么重要的任务!在注重培养良好的思维方法的同时,还应将数学教育与道德品质的培养结合起来,以保证正确方向。

二、教学方法上应注意渗透人文精神

数学是研究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十分注重数学的科学性,但在学生身心发展还不完善,知识层次还没有达一定水平时,一味强调“科学性”的一面,这无异于拔苗助长,还会给学生造成“高处不胜寒”的恐惧感和神秘感。因此,在数学教育中应根据学生情况,在注重“科学性”的同时恰到好处地渗透“艺术性”、“通俗性”等人文方面的素质是十分有好处的。

首先,应在数学教育中渗透数学的“艺术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兴趣和审美情绪,即注重数学教育的美育功能的发挥。

其次,应在数学教育中渗透数学的“通俗性”。数学是一门科学,抽象的概念,晦涩的术语有时让人难以理解。繁锁的计算,冗长的推理让人望而生畏。这些都需要教师用富于通俗化的语言,将抽象问题形象化,繁杂问题简单化,做到深入浅出,才易于让学生理解和接受,这其中应特别注意语言的通俗化问题。数学课堂的语言通常有书面语言、符号语言和生活语言,其中生活语言又分为教师的教学语言与学生的口头语言。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善于利用通俗化的语言把数学课上得生动活泼,降低数学公式化、抽象化对学生的消极影响。通俗化语言教学的更重要的做法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数学概念,教师从中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语言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的习惯,而不是机械照搬教材上的说法。只有做到“艺术性”与“通俗性”相结合,才能做“雅俗共赏”,易于初学生理解和接受。

三、教材编写上应注意渗透人文精神

正能量的人生格言第5篇

科林伍德的结论并非产生于牵强附会的考古学演绎(虽然他本人也是一个考古学家),而是根植于眼前的事实。他从大量的生活和艺术的事实中,发现了语言和动作之间某种带有本质性的东西。但科林伍德只限于对其发现作现象的描述,而没有科学的论证。这也许就是他的舞蹈艺术理论一直未得到重视的因素之一。因为正如约翰·马丁所说:“对于许多人来说,将生活经验这样变成动作的同义词,或许是个完全陌生的观点,因为动作是人们完全习以为常的东西了。人们很容易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它构成日常生活与思考的主要成分。”[3](P19)从这种被忽略的、在一般人看来是“习以为常”的事实中发现某种本质性的东西,这是天才必备的素质。科林伍德做到了这点。然而他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以人体动作姿态为传达媒介的舞蹈与其他艺术之间的本质联系。因为科林伍德既没有确定动作的实质以及它与语言的深层联系,也没有说明舞蹈的特质,而只是简单地归结为“表现的语言”。

什么是舞蹈的本质?舞蹈创造了什么?苏珊·朗格说:“在一个由各种神秘的力量控制的国土里,创造出来的第一种形象必然是这样一种动态的舞蹈形象,对人类本质所作的首次对象化也必然是舞蹈形象。因此,舞蹈可以说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第一种真正的艺术。”[4](P11)朗格从符号学出发,认为舞蹈是一种形象,或称作“幻象”。舞蹈创造的是“动态的形象”。这一动态的形象不是自然界中的一般事物,它是仅仅为知觉而存在的一种虚的实体。说它是虚的,并不意味着它是非真实的。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你与它相遇,就能真正的知觉到它,而不是梦见或想像到它。正像由雨雾和光线相互作用而产生出的一条光彩夺目的彩虹,任何一个具有正常视力的人站在适当的位置都能看到它。而它仅仅是一种幻象,是一个虚的实体。同样,我们从一个完美的舞蹈中看到、听到或感觉到的也应该是一些虚的实体(尽管它包含着某些物理实在:地点、重力、人体、肌肉力以及灯光、声响、道具等),是使舞蹈活跃起来的力。是从形象的中心向四周发射的力或从四周向这个中心集聚的力,是这些力的相互冲突和解决,是这些力的起落和节奏变化。所有这一切构成了动态的舞蹈形象。朗格从这里找到了神秘王国的象征符号。认为当宗教思想孕育了“神”化概念时,舞蹈则用符号表现了它。正如她在《情感与形式》一书中所说:“在想像的最初阶段,人类周围这些可怕的、众多的神并没有明确  的形式。最初对于他们的认识,是通过人的力量和意志在人身上感觉到的,这些神最初  是通过身体活动得到再现的。……这些活动,就是人们通常叫做‘跳舞’的活动,舞蹈  创造了一个难以形容的,甚至是无形的力的形象,它注满了一个完整的、独立的王国—  —‘世界’,它是作为一个由神秘力量组成的王国的世界之最初表现。”[5](P216)

然而,对于原始人,这被创造出来的“神”是实际存在的,而不是符号。舞蹈不是作为“神”的象征,神恰恰是由这舞蹈创造出来的。人只有通过跳舞才能进入神秘的王国,只有在舞蹈中才创造了一个充满神奇力量的世界。正如音乐舞蹈史家克尔特·萨哈斯博士所说:“在舞蹈的沉迷之中,人们跨过了现实世界和另一个世界的鸿沟,走向了魔鬼、精灵和上帝的世界。”[5](P218)显然,朗格在这里犯了一个错误,即把舞蹈所表示的“王国”与人的“跳舞”活动分割开来。她说:“世界的象征,即用舞蹈表现出来的王国,就是这个世界。而跳舞则是在这个王国中的活动。”[5](P217)这意味着人与世界的分离。事实上,不是因为有了艺术,人与世界的关系才增添了诗意的色彩,人一开始就诗意地居住在这个世界上。世界也不是空洞的、孤立的用来盛装各种东西的容器,它是人生存的世界。艺术的世界不是供人活动的场所,它只存在于人的创造活动中。由此看来,苏珊·朗格没有真正揭示出舞蹈的本质,因而也未能真正说明舞蹈为什么是人类最早创造出的真正的艺术。

可见,无论是科林伍德“全身性动作姿态语言”,还是朗格“动态的形象”,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舞蹈的特质以及它与其他艺术的关系。他们的共同缺陷是忽视了对“动作”和“动态”本身的探讨,忽视了艺术是一种活动,是一个具体的创造过程。这就是表现主义和符号学的局限。

在朗格看来,正是那种仿佛推动着舞蹈本身的纯粹外观的力赋予舞蹈以生命。那个作为它的基础的真正的物理力反倒消失了。然而,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无论是作为舞蹈基础的“物理力”,还是那仿佛推动着舞蹈的纯粹“外观的力”,都是看不到的。鲁道夫·阿恩海姆指出:“很显然,动能本身是看不见的,它并不是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眼前那方形的映幕上。事实上,即使我们在看一个真实地在大街上行走的人时,也看不到推动他的身体前进的物理力。眼前看到的不是别的,而是它的明显的位移,我们在这里涉及到的(或看到的)全部东西只不过是由这一可见的位移刺激了观察者神经系统之后,所产生出的生理活动的心理对应物。因此,我们所观察到的这些力,最终还要取决于那种准确而巧妙的刺激条件。”[6](P550)显然,阿恩海姆已敏锐地感觉到,这里所涉及的已不全是生理的机能,但他并没有进一步探讨这种“心理对应物”是如何产生的,而只是简单地归结于“刺激条件”的决定。

“知识来源于动作,而非来源于物体”。皮亚杰认为,不仅人们所“看到”的推动物体位移的“力

正能量的人生格言第6篇

关键词:形而上学;海德格尔;“logos”; 语言

中图分类号:b516.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2)05-0095-005

传统的形而上学把语言看作是工具和对象,是人类表情达意的手段,是人们驾驭自然的有效方式。可是,在海德格尔的眼中,这样的思维方式不可能接触到语言的本质,顶多只能看到语言的表面现象。对于海氏来讲,追寻语言的本质意味着找到“逻辑”的语言——原初的语言,而形而上学的语言逻辑是难以实现这一目标的。所以,他毅然决然地走在了通向语言的途中:在逻各斯的原始含义当中寻觅语言的真义。

一、语言的逻辑:传统形而上学语言观

近代以来,主客二分的研究方式非常盛行,存在成为了一种客体,被给予了对象化的考量。那么,主体如何才能克服自身而达到客体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林林总总,莫衷一是,但似乎都难以服众。在海德格尔看来,所有的回答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都错误地把存在者当成了存在。因此,海氏大声疾呼我们应该重新回到存在的问题上来。海德格尔进一步认为西方哲学也错误地把语言当成了一个存在者,当成了一个对象,而这恰恰是对原初语言的莫大误解。按照海氏的理解,关于语言的工具性考察始于古希腊,是柏拉图的高足亚里士多德系统地提出了语言思想,不过,语言的形而上学巅峰时刻却是近代以来的事情。在亚里士多德的眼中,文字是声音的代号,文字的产生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对人类文明的产生功莫大焉。可是在海德格尔看来,正是这种关于语言的见解误导了我们,使得语言的本质受到了遮蔽。正是亚里士多德的语言理解使得语言的逻各斯含义受到扭曲,他因此而成为了后世真理符合论的始作俑者。在古希腊,逻各斯的含义异常丰富,而不仅仅是亚氏所理解的“逻辑”。由于亚里士多德的误导,逻各斯的丰富内涵逐渐缩小,变为干瘪的“理性”与“逻辑”,这就与逻各斯的原初意义相去甚远了。在这种影响之下,语言也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由原初的澄明之境变为人类表达的手段、工具。不过我们也要看到,海德格尔还是部分地肯定了传统形而上学语言观的功用,认为他们的语言见解中也有合理的地方。他认为语言符号论的最大不足之处在于企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找语言的本质,这样的方式无异于南辕北辙。

和亚里士多德不同的是,近代语言学家洪堡认为语言是一个生成的过程,与人的精神活动息息相关。海德格尔在欣赏洪堡的同时也提出了质疑:洪氏的语言见解仍然没有脱离传统形而上学语言观的窠臼,因为洪堡对语言本质的追问仍然局限于“什么是语言”,这种提问显然难以超越本质主义的语言思想,从而难以企及语言的本质,根本的原因在于洪堡依旧把语言视为一个存在者、一个客观的对象。海氏对洪堡的另外一个诘难在于,后者的语言思想是以人为依归的,仍旧是一种变相的人类中心主义。我们知道,关于语言,海氏的惊人之语就是:不是人说语言,而是语言“让人说”。洪氏坚持认为语言应该以人为导向,是人说语言而非语言让人言说。海德格尔坚持认定,无论是把语言看作人类表情达意的工具还是人类精神发展的历程,都不足以探寻到语言的本质,关于语言本质的思考,必须另辟蹊径,超越传统的形而上学语言思想方能让我们从容地走在通向语言的途中。

正是基于对主客二分的批判,海德格尔大力剖析了语言现象当中的对象性思维方式,并进行了极力的抨击。在他看来,二元对立才是产生语言对象化研究的罪魁祸首。如何才能抵达语言的本质呢?海德格尔的回答是:运用另外一种更为本源的运思方式。这样的思考使得他的哲学方向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向。海德格尔后期所谓的转向并不是与前期截然不同的哲学断裂,而是哲学思考着重点的不同、运思方向的差别而已。前期的海德格尔立足于生存论对传统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以此在的生存论为基点,建立了基础本体论,提出了存在的二重性理论,认为我们应

正确地区分存在和存在者。鉴于传统哲学忽视了存在之存在与存在者之存在的区别,海氏提醒我们不要遗忘了“存在”。前期的海德格尔希望通过此在的生存论分析通达存在的近邻,因此,他对此在作了非形而上学的规定,以此来突破各种主体的形而上学束缚,用此在的在世学说来建立一种有根的生存论本体论。

传统哲学把此在看作一个主体、一个对象性的存在者,认为理性或者意志就是人的本质。这样的见解丧失了人的根本所在,丢失了人的生存论根基。前期海德格尔的解决方案是从此在出发,打破主客二分的藩篱。不过,这样的解决措施也有问题,很容易走向唯我论的泥潭。海德格尔很快发现了问题所在,决定转换运思的角度,着眼于存在本身来“思存在”。由于存在这个词语已经被滥用,提起这个词语,一种形而上学的意味立即扑面而来,这就使得海德格尔必须对之进行扬弃,找到另外一个词来代替存在一词的所指。

二、“逻辑”(logos)的语言:诗意的道说

在海德格尔看来,足以表达存在真义、语言原始含义的词语必须在古希腊的词语当中寻找,他坚持认为只有古希腊的词语才有原始的命名力量。这个词语就是古希腊意义上的“logos”,正是借助这个词语,海德格尔指出了逻辑主义、工具主义语言观的不足之处,从而提出一种非形而上学的语言观。这种非形而上学的语言理解和逻各斯的原初含义息息相关。自始至终,他都把语言、存在和逻各斯三者的思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海氏认为逻各斯的基本含义就是“言谈”,把言谈看作是生存论存在论方面的语言,只不过当时的海德格尔并没有把语言这个主题凸显出来而已。

海德格尔很早就开始思考语言的问题了。早在1934年的《逻辑学》讲座当中,海氏就对逻各斯与语言的相互关系加以深入的探究以期可以寻找到语言的本质所在。在稍后的《形而上学导论》中,海德格尔对逻各斯的理解有别于之前的《逻辑学》,认为逻各斯的基本含义不是“言谈”而是“聚集”:“聚集决不是单纯的凑集和堆积。聚集把份然杂陈和相互排斥的东西纳入一种共属一体状态。聚集不是把这种东西崩裂在纯然涣散的和一味东倒西歪的状态中。作为一体共属的纳入,logos具有无所不在的运作之特性,即physis之特性。聚集不是把无所不在的运作而成的东西消解到某种空洞的无对立状态中,而是从互相排斥的因素的统一过程而来把这种东西保持在其最鲜明的紧张状态中。”[1]102 即是存在无处不有的运作,而logos意义上的言谈也是一种聚集——聚集意义上的逻各斯就是语言。值得注意的是,海德格尔关于逻各斯的诠释在不同的文本中虽然有所不同,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思想的不严谨。恰恰相反,这些现象表明了海氏语言之思的不断深入。在后期的海德格尔眼中,语言再也不是生存论上的此在之环节,而是一种原初的力量,这种发生的力量无所不包,涵括天地,自然也包括终有一死的人。在此时的海氏看来,语言和此在简直就是一回事,不分彼此。聚集意义上的逻各斯,一方面是存在无所不在的运作,另一方面也是语言无所不在的显现。

正是这些与众不同的语言思想,使得海德格尔在众多的语言哲学家立独行,让我们感到他的语言之思确实是前所未有的。其他的语言哲学家差不多都着眼于语言的表象来思考语言的本质,研究语言的表面形式。海德格尔则曲径通幽,从语言的隐秘处来运思它的要义所在。在他看来,人之言所以可能的原因在于,它植根于一种隐蔽的发生性力量,即“寂静之音”。逻各斯的聚集作用则展现了语言运作的隐合功能——语言的亲密的区分。从这里出发,海德格尔详细地探讨了物与词及其相互关系。在他看来,物之物化和词语的表达就是逻各斯的聚集方式,也就是语言的聚集方式:“表示如此这般被思的词语之运作,表示有所道说的最古老的词,叫做logos:即有所显示地让存在者在其所是中显现出来的道说(sage),但表示‘道说’的同一个词语logos同时也是表示存在即在场者之在场的词。道说与存在,词与物,以一种掩蔽的、几乎没有被思及的、并且不可思议的方式互相归属。”[2]231

通过对海德格尔以上观点的陈述,我们可以看到他后期语言之思的基本线索:反对逻辑主义的语言观,提出一种非形而上学的语言见解。他的这种见解是通过对逻各斯的原始意义的诠释展开的。海氏在逻各斯的意

义上对词和物的相互

关系进行了仔细的探究,深挖语言表面现象后面的根基持存性,力图揭示语言的“大地性”,将语言深层的本质因素发掘出来。总之,就是把语言的隐而不显的要素揭示出来。长期以来,语言都被看成人类表达的工具,是人的说话活动,是语言器官的一系列动作。传统的语言哲学又把人们所说出的东西当作一种符号的系统,认为这种符号系统就是语言的本质要素。可是在海德格尔看来,这样的研究并没有接触到语言的本质,语言的更加深入的要素并没有被挖掘出来,因为语言的根是形而上学的语言研究所不能触及的。

讲到语言的非形而上学理解,海德格尔又举出了方言的例子。在他看来,形而上学的语言哲学家们并没有找到方言的本质所在。海德格尔说:“方言的差异并不单单而且并不首先在于语言器官的运动方式的不同。在方言中总是不同地说话的是地方,也即大地。而口不只是有机体的肉体身上的一种器官,倒是肉体和口归属于大地的涌动和生长,我们终有一死的人就成长于这大地的涌动和生长中,我们从大地那里获得一种根基持存性状态的隐靠性。”[2]205

这似乎可以很好地证明语言和大地的原初关联,而这种原始的关系并不是形而上学的语言观所能够解释的,远远超出了工具主义语言观的解释范围。在海氏看来,只有像荷尔德林那样的真正的诗人才能发现语言的非形而上学性,才能对语言的这个维度有所洞悉。

对于逻辑主义传统的批判是语言现象返璞归真的前提所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本真的语言,获得关于语言现象的正确理解。海德格尔说:“保护此在借以道出自身的那些最基本词汇的力量,免受平庸的理解之害,这归根到底就是哲学的事业。”[3]34传统形而上学对于逻各斯的理解遮蔽了它的原初含义,逻各斯被人们平面化地解释为理性、概念、定义和根据等等内容。这些好像正确的翻译恰恰掩盖了逻各斯的深刻内涵,并没有发现逻各斯的基本含义。所以,前期的海德格尔坚持认为,逻各斯的真正含义应该是“言谈”。(他的这种观点在后期有所改变。)作为言谈,逻各斯把人们言谈的东西公之于众,使得人们可以看到“言谈所及的事物”。言谈具有言谈所及的对象,这是言谈的构成环节之一。传统哲学就是固执于“言谈所及的东西”,才把逻各斯解释成为理性、判断和规则等。这样一来,逻各斯就被看作是一个现成的、对象化的“东西”,一种在场式的“存在者”,被人们进行静态的、对象化的和结构性的研究。这种研究的逻辑结果使得语言丧失了生存论上的根基,因为逻各斯以一定的语序被排列成为语言,这些语言自然就是逻辑的产物,符合形式逻辑的语法规则,变成像物一样的东西摆在人们的眼前,供我们研究、使用,这也就是语法学的由来。

把语言看作是一个对象化的产物无疑是难以找到语言本质的。海氏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问题的关键在于传统的形而上学丧失了存在论的基础。这也是西方逻辑主义传统的渊源所在:“逻各斯的逻辑植根于此在的生存论分析工作。我们认识到逻各斯的存在论阐释是不充分的,这同时使我们更尖锐地洞见到:古代存在论生长于其上的方法基础不够源始。逻各斯被经验为现成的东西,被阐释为形成的东西:逻各斯所展示的存在者也具有现成性的意义。”[3]165

逻各斯的命运和传统形而上学的命运是如影随形的,传统的存在论迷失于何处逻各斯就不幸于何处:逻各斯被阐释为现成事物的逻辑。海德格尔极力批判语言科学和传统语言观的失足之处,果断地提出了“把语法从逻辑中解放出来”的任务,并且把这一任务看作是当代西方哲学的共同的目标。这些现象表明海德格尔希望超越语言的逻辑层面,在更加深层的维度追寻语言的根基持存性,找到语言现象的源始基础,在逻辑范围之外去探讨语言的本质所在。传统的形而上学导致了语言的无根,使得语言现象成为了无本之木,加剧了人言对于道说的背离和语言的荒疏。海德格尔则从生存论存在论的基础之上去考量语言的源始秘密,认为语言在生存论上有着很深的渊源,从而有力地回应了无根的形而上学语言观。在海德格尔看来,对于这种传统语言观的绝佳反击就是为语言现象找到它的生存论基础,把人看作是“言谈”(逻各斯)的动物而非“理性”的动物,而言谈的含义应该是逻各斯的原初表达:聚集。只有这样,我们在言谈当中才能够把世界开启出来,我们的生存方能展开。 以看到海氏对

语言的非形而上学思考由来已久。虽然在他的前期语言思考当中,主题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实现,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发现他后期语言沉思的端倪。海氏一再声称我们要去找寻语言现象的生存论根基,找到语言的存在论基础,这种思路显然和传统的语言思想是大相径庭的。形而上学的语言观始终把语言看作是一个存在者,而海德格尔却自始至终把语言视为“一个生存论上的环节”。在后期,海德格尔把逻各斯解释为“聚集”,这种解释好像和前期的“言谈”有点差别,其实它们是殊途同归的:言谈的聚集作用即是存在的运作。关于语言的形而上学理解,前期的海德格尔把语言解释为“言谈”,而后期的他则把语言理解为“聚集”,这种聚集的作用也体现为他把大道之道说视为存在的一体运作、诗思合一。

三、超越形而上学语言观:“ereignis”

在海德格尔看来,那个可以表达诗意道说的非形而上学词汇就是“大道”(ereignis)。ereignis是海德格尔晚期哲学之思的主导词,对这个词的了解非常重要,它决定着对于后期海德格尔语言思想的理解。可是,问题在于这个ereignis却让人很难看清它的庐山真面目。不得不承认这个单词确实难以翻译。有人将它译为“事件” 、“发生”,有的学者翻译成“转让”和“居有”,或者译为“居有之事件”、“性起”、“大道“、“本有”和“本是”等等词语。有的人干脆照直搬德文,不做翻译。

上述翻译确实都有自己的道理和依据,把ereignis的某一方面表达出来了。不过,在我们寻找到ereignis的确切翻译之前,要对它丰富的内涵做一番考证。首先,ereignis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事情、事件和事体。它被用作单数,命名的东西仅仅在单数中发生,是独一无二的,它超出了日常的含义。因此,“发生”应该是ereignis最基本的内涵之一。海德格尔曾经说过,要让我们纯朴地经验人和存在得以相互拥有的那种居有,借以逗留到我们所谓的ereignis中去。于是,ereignis就有了“使居有自身、使显现、成为自身”的含义。当然,海德格尔把它与“置于眼前”、“澄明”等等意思也联系在了一起,并因而与真理问题挂起钩来。确实,这层意思已经包含在“居有使显现而成为自身”当中了。显现并成为自身也就是“澄明”的意思,也就是海德格尔意义上的“真理”的解蔽。

对于海德格尔来说,ereignis是一切法则中最质朴、最温柔和最随顺的法则,而作为居有的昭示就是使言说走向语言之途的开辟道路的活动。由此可见,ereignis应该还具有“道理”、“法则”、“理则”、“开辟”、“道路”、“开路”等等意思。在海德格尔看来,ereignis还有“掩蔽”的意思,因为ereignis总是在“esgibt”(给出)的时候“功成身退”、从容地归隐于ereignis本身的大化流行之中。按照张祥龙教授的理解,ereignis应该还有“缘构”和“相互对看”的韵味。他认为海德格尔对ereignis的解说是使一切发生成为可能,同时又让存在包含于一切发生之中,是一种动态的运作和缘构的引发。于是,他把ereignis翻译成“自身的缘构发生”。刘敬鲁先生则把“ereignis”译为“大行”,似乎是在强调这个单词所包含的“孕育万物”的含义。“大”指的是根本,“行”注重动态性的运行,“大行”就是“大化流行”的缩写。这种理解应该符合海氏的原意,因为他本人就把ereignis界定为一个结合的过程,在此过程当中,四重整体得以显现,进入光亮和澄明的大化之中,并且进行人成其人、物成其物的运作。

海德格尔认为他的ereignis很好地克服了传统形而上学。形而上学规定“说”是概念式、对象化的抽象语言,从静止的东西出发,把运动仅仅感知为一种不动的存在者,用现成的概念把定义之网联接起来,希望在这些概念中把握实实在在的某种东西。这样的概念之网是不能领悟并非现成存在者的ereignis的。 而ereignis和古希腊的“逻各斯”一样不可译、难以言说。ereignis究竟是什么呢?对此,人们自然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差不多有以下几种理解: “道路”、“万物的本原、本体和起源”、“一”、“理”以及“气”等等。也有的把道理解为“言说”,但是这种理解比较少见。我们可以看到,大家都试图以某种对

象化的存在者来规定“大道”,而“大道”本身却总是隐而不显的。这些理解都可以归因于对存在论差异的遗忘,忘记了作为存在本身的存在。其实,在海德格尔的思想中,大道的含义就是“道路”,是能够为一切开出道路的原初境域。这个好像湍流一样的地带驱动并造成一切,作为湍急之道为一切开辟出它们的道路。

海德格尔并没有把“道路”理解为现成存在者的、具体的、人们可以在上面行走的道路,而是强调“道路”的开辟道路的行为、活动以及运作。通过这种“运作”, “大道”、“ereignis”才能显现为“理”、“心”、“气”、“道路”等等方面以及具体的万事万物。因此,我们似乎可以这样来说,ereignis是海氏后期思想的中枢和本源,是理解他后期语言思想的枢纽所在,透过ereignis,存在的真实意思可以得到理解,但它本身却比任何形而上学的规定丰富得多。这个单词来自一种“相互对看”的含义,以便在这种看中召唤和占有自身。按照张祥龙教授的解释,海德格尔用这个词表达了这样一种思想:所有的存在者之存在性都不是静止不变的,它们只能在一种相互牵引、彼此推移和交叉摩荡的“缘构态”中被引发出来。于是,张教授建议把这个词翻译为“缘构发生”或者“缘发生”。而在孙周兴教授看来,把ereignis译为“大道”似乎更加妥当。他认为大道是无往不在的,是万物的根据;大道成就了万物,让天地万物涌现出来,让世界得以展现。综合这些意思,孙教授建议把ereignis翻译成“大道”,他的主要依据在于《道德经》的第三十四章。

从存在到大道说明了海德格尔一直在坚持自己的非形而上学立场,也反映了他后期哲学运思的方向。当然,大道的具体含义确实难以弄清楚。我们只能运用否定的方式对之进行肯定的理解。比如说,我们只能讲,大道不是绝对者,不是这个,不是那个;我们甚至于不能追问大道是什么,也不能对之有所诉说,因为我们一旦这样做,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本质主义,远离了大道的奥义。这就是海德格尔在其后期不用存在这个词语,转而运用“大道”来“思存在”的原因。换句话说,我们不应该从形而上学和本质主义的角度来思大道,而应该站在非形而上学、大道本身的维度来思存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旦追问大道是什么,就会把它当作一个具体的存在者,需要依靠另外一个更高的存在者来诠释它,因此而掉入形而上学的泥坑。大道不是形而上学的,我们只能讲“大道成道”,因为“大道是不显眼的东西中最不显眼的,是质朴的东西中最质朴的,是切近的东西中最切近的,是遥远的东西中最遥远的,我们终有一死的人终身栖留于其中”[2]259。

通过海德格尔对大道的解释,我们了解到大道不是传统哲学的主宰、神和绝对理念等等,我们只能从非形而上学的维度来理解它。我们栖息在大道之中,这不是形而上学的主客体关系,而是浑然一体的居留,这种关系确实难以运用对象性的普通语言来进行表述。海德格尔还说过,我们不能从存在的角度来理解大道,恰恰相反,我们应该站在大道的方向来重新审视存在。从存在到大道,海德格尔艰难地走在超越传统形而上学语言观的途中,而对于大道之道说的语言(原初的语言),我们更应该站在非形而上学的视界去理解它、倾听它和回应它。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正能量的人生格言第7篇

一、充分认识诚信教育意义

高校是实施诚信教育的主要场所,而且涉及千家万户。学校领导干部和广大教职工应把诚信教育变成通识教育的一部分,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全方位的工作中。他们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乃至大学生一生的成长。其身正,不令而行。学校开展诚信教育,领导干部和广大教职工必须首先要有诚信的德行。他们的榜样和示范是引领大学生走进诚信道德大厦的路标。他们不但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不论在教学科研工作中,还是在行政管理工作中,都应当忠于职守,热爱本职,认真负责,老老实实,决不能敷衍失职,虚华浮夸,弄虚作假,得过且过。诚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更是一种高尚人格。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性格。人格魅力是教育者不可或缺的素质。只有这样,才不会失信于大学生,才能在大学生心目中形成榜样人格。因为人格的力量是无穷的,是主动具体、富有感染力的教育资源。每一个领导干部和广大教职工决不能为了追逐名利而弄虚作假,而应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来教育大学生,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来感召大学生,以诚信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来启迪大学生,通过潜移默化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努力培养一批又具有诚信人格的高素质人才。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他们的以身作则,身教比言传更为重要,身教重于言传,身教高于言传。

大学生在高校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懂得怎样做人,提高自身素质。《论语·子路》中强调,言必行,行必果,即讲话一定要有信用、不食言,行动一定要善始善终、践行诺言。许多大学生对诚实正直、守信履约等诚信道德的基本范畴,讲起来头头是道,但在实际行动中却是另外一种状况。因此,在大学生中加强诚信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加强诚信教育,首先是有利于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学校教育在努力增长他们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立身处世态度。讲诚信是人的一种道德品质,对大学生的成人成才、塑造完美人格乃至成就一番事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有了诚信,就能科学地对待自己和一切客观事物,成为一切力量之所在,对于他们人格的健全与升华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是有利于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在历史与现实中,人们总是把诚信作为一把尺子,来衡量与评价一个人的思想与行为。在社会交往中,如果一个人缺乏应有的诚信品德,不讲信誉,也就意味着背离了做人的道德标准,也就很难成就一番事业,人生价值也不可能真正得到实现。学校教育更应该对大学生进行诚信品德的教育,使他们懂得怎样做人,提高自身素质,明确诚信是大学生成人成才、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第三是有利于满足大学生讲求个人信用的需要。人有各种各样的需要,例如大学生向银行贷款是为了完成学业的需要,是保证学习生活的需要。道德需要是建筑在高度自觉的、完全自律的、依靠内心信念来满足的一种需要,也是为他人着想、为社会着想、认真履行合同的义务和责任来体现的一种需要,这正是我们在大学生中值得提倡的一种信用的需要。

二、深刻领会诚信教育要求

首先,各级领导于部要讲诚信,要做出表率,做事要做实,不要务虚名。各级领导干部肩负着人民的重托,一言一行与社会诚信紧密相连,一定要提高素质、转变作风、改进工作,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要把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真正落实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把师生的切身利益放在心上,勤政为民,多为师生办好事、办实事、办得人心的事,为师生谋取实实在在的利益,坚决克服形式主义、。要使领导干部真正做到讲诚信,关键要在各级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和考核等环节上,把诚信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从制度上保证真正能发现和使用那些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政绩突出而不事张扬的人,认识和淘汰那些投机取巧、沽名钓誉、弄虚作假的人,真正做到绝不能让投机取巧、夸夸其谈的人如愿以偿,也绝不能让勤勤恳恳、踏实工作的人吃亏。

正能量的人生格言第8篇

主人公马缔光也提着两大包辞典回家,房东老奶奶跟他开始了这样一段对话:

房东:又买了这么多书,还都是辞典。

光也:这次要编词典。

房东:有了这么多了还要编嘛?

光也:不,《大渡海》不同,《大渡海》是一部活在当下的词典。

房东:小光,你好像变帅了。

近来走红的日本影片《编舟记》选取了这样一个独特的题材:某出版社词典编辑部决定编纂一本“活在当下”的字典,它需要成为一本史上从未出现过,将以往使用过的所有词句,以及时下年轻人的常用语都收录其中的万用辞典。

影片故事的跨度长达15年,其中有12年的时间是用一句“12年后”的字幕时空穿梭般的一笔带过。我们可以同时觉察到故事中的编纂者和影片导演的一番苦笑式的无奈。15年不短,但对于编词典这样的工作来说,15年如一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海量的收集和海量的记录与校对,他们几乎每天都在做着同样的工作。

把这样一个极其枯燥的故事拍出来确实很冒险,影片导演极力在不破坏整体气氛的前提下努力将一个枯燥乏味的故事拍得好看,且不论效果如何,在这样一个信息飞速产生并裂变式的再生产的时代,去描绘这样一项跟社会节奏格格不入的高投入、长周期、基础性的工作,确实可以生发出了不少耐人寻味的思考。

“词语不断产生有些也正在慢慢消亡,且部分词语在其存在的过程中也发生改变,人们想明白词语的意思,就是想了解别人的想法和心情,这也正是想与人建构关系的愿望。词语的海洋浩瀚无边,词典是大海中的一叶扁舟,人们靠着这叶名为词典的扁舟渡海,找到能表达自己心情的言语,那是找到独一无二的语言奇迹……”影片中,《大渡海》的项目负责人松本老师正是用这样的信念打动了怪异却博学多闻的宅男马缔光也(松田龙平饰),促使其将这部《大渡海》的编纂任务视为生命。

然而马缔光也本人却有着严重的沟通障碍,他无法完成老板交付的外联任务,不敢跟心爱的女生开口,甚至不知如何去跟人打招呼。正如其巧舌如簧的同事西冈正志(小田切让饰)所说,他的社交能力几乎为零——视语言这个沟通工具为生命的人,却不善与人交流。与其说他极力想完成这部帮助人们更好交流的辞典,在潜意识里是为了弥补自己与人交流的渴望,倒不如说这种对词语本身这个物化的实体产生的极端甚至病态的痴迷,加上深刻地完美主义,才是驱动马缔光也这样一个宅男完成《大渡海》的力量之源。

日语是一个庞大的吸收和输出外来词汇的体系,日本文化也是一个对世界各种文明吸纳、加工和再生产的巨大机器。日本文化吸收了中国汉唐的精髓,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民族文化,承接了西方的近代文明,转而又对中国民国时期的文化革新产生深远影响。在这样一个文化大熔炉里,日本人本身却恪守着“隐忍谦冲”心里原则,像一个在炉火旺盛的温热房间里瑟瑟发抖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