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助理工程专业技术工作

助理工程专业技术工作赏析八篇

时间:2022-12-27 02:50:20

助理工程专业技术工作

助理工程专业技术工作第1篇

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新人来说,从事机电安装及金属结构制作安装工作是机遇也是挑战。,在刚刚开始工作的时间里,尽快适应了工作的环境,融入到公司这个集体中。在领导及各位同事的关怀、支持与帮助下,认真学习机电安装及水工金属结构制造安装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积累经验。这期间主要学习了《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制造及安装验收规范》、《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金属熔化焊接接头射线照相》、《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等,特别是对于钢结构制造安装的理念,由初步的认识上升到更高层次的水平。

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机电安装及金属结构制造安装的和无损检测的相关知识,通过做这些工作,对机电安装及金属结构的制造安装的认识逐步提高,各构件的安装及焊接变形控制更加合理、无损检测合格率相对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此期间,通过水利部水工金属结构质检中心学习培训先后取得了水利水电工程质检员资格证书、超声波II级、防腐蚀质检员、射线II级无损检测专业资格证书,整理个环节质检的资料,出具无损检测报告,锻炼了耐性,认识到做任何工作都必须要要认真、负责、细心、严谨,同时处理好同事间的关系,与公司各部门之间联系的重要性。通过不断学习与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加以应用,逐步提高完善自己的专业技能,领会质检工作的核心,本着“科学,准确,公正,合理”的质量检测宗旨,积极响应、倡导“一家人,一条心,一股劲”的企业信誉精神,为公司的发展多做贡献。

通过这些年的实际工作掌握了也些无损检测方面的知识,这些对我在从事的金属结构无损检测工作过程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通过这几年在对水工金属结构制造安装的检测工作的检测过程中,是我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同时也学到了更多的关于金属结构无损检测检测方面的工作经验,使我认识到自己的学识、能力和阅历还很欠缺,所以在工作和学习中不能掉以轻心,要更加投入,不断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周围的领导学习,向同事学习,这样下来感觉自己还是有了一定的进步。经过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已具备了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任务,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努力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积极提高自身各项专业素质,争取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具备较强的专业心,责任心,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我们的部门是公司的窗口服务部门,工作就是跟业主打交道,服务上如果上不去就会影响公司的形象,让业主对公司产生不良的印象。全心全意为业主服务,在2007年全职从事无损检测工作以来,经过古城,苗家坝、以及苏丹阿特巴拉水电站的机电安装的无损检测工作,得到国内外业主监理的一致好评,这样也督促我使我在工作上要更加精益求精,在服务态度上要求自己更加认真、负责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第一,质检工作是相对比较艰苦和枯燥的工作,在工作中将边学习边实践,要多动脑筋,认真看图纸、看懂看透,熟悉制造安装验收设计规范;

第二,自己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工作经验还是很欠缺的,应当更加努力的学习与实践。在以后的工作与学习中,自己决心认真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加强责任心,为公司的快速发展,为公司经济跨越式发展,贡献自己应该贡献的力量。

第三,加强学习,拓宽知识面。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与相关的经验,多向领导及同事等有经验的人请教。加强无损检测专业方面的专业技能的学习、走向的了解,加强周围环境、同行业发展的了解、学习,对自己的优缺点做到心中有数;

第四,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积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拖拉;

助理工程专业技术工作第2篇

工程技术训练为本

“对于学术界来说,诺贝尔奖是一个非常大的梦想。”Fine说,“令我们感到很荣幸的是,不仅高锟有关光纤通信方面开创性的研究工作是在英国完成的,这一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最先发表在1966年IET的期刊上,而且高锟还是IET的院士,1989年还获得了IET的法拉第奖。”

然而,Fine话锋一转:“我们希望会员里能出诺贝尔奖获得者,但IET的主要职责还是在全球15万IET会员中传播知识,帮助他们获得他们所需要的技能,协助他们在工作中创新,帮助他们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IET十分重视会员技能的培养,不仅提供培训课程,更重要的是帮助会员加入IET数十个专业技术分会中他所感兴趣的分会。在专业社区内,会员互相交流日常工作中的经验,获取新的知识,开拓他们的眼界,走出封闭的环境,使他们在工作中有创造性地发挥和使用技术。IET还通过多种出版物,特别是超过1000万条科技摘要的检索系统Inspect服务于科学技术领域;同时,IET还通过学术会议,甚至制定一些会议的方向或主题,来提高会员的专业能力。

IET认为,未来,工程将会是多学科集成的平台,因此,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便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而2006年英国电气工程师学会(IEE)和英国企业工程师学会(IIE)合并为IET,就是为了顺应产业的融合趋势。

工程教育从娃娃抓起

学生对学习工程技术的兴趣持续减弱已成为令一些经济发达国家教育界头痛的问题,如何满足产业对合格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成为这些国家面临的很大挑战。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可以通过移民的方式吸引技术专才,以满足产业界的需求,但英国可能要更多地依靠自力更生了。

Fine表示,在教育界扩大工程技术的影响成了IET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我们在教育方面跟英国的大中小学有着很多的合作,希望青年教师明白数学、物理以及工程技术的重要性,工程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学生都非常重要。”

与接受政府资助的英国皇家学会完全不同的是,IET是个自负盈亏的非盈利社会公益性学术机构,其收入主要来自会员、期刊和出版物。这些收入除了用于日常运作之外,结余部分将用到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包括促进工程在全球的发展和促进中小学的工程教育等活动。“我们的结余会形成一个循环,回馈给社会,提高人们对科学和技术的兴趣并扩大全世界范围内工程技术的交流。”Fine表示。

助力会员规划职业

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对于国家而言是个生态环境,需要多方的通力协作;对于个人而言,则是终身教育。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专业技术人才的流动不仅有助于个人职业发展,而且有助于知识在产业的流动,进而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硅谷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时,职业规划和专业资质认证便显得格外重要了。

Fine表示,很多工程师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可能要为多家公司工作,唯一能全程伴随他们职业生涯的就是专业学术机构。IET在对工程师职业生涯的规划和专业发展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体系,即终身发展模式。

工程师职业生涯会经历4个阶段:在学生阶段,他可能需要在事业方面得到一些建议,需要与产业界接触,来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成为青年工程师后,他在专业方面需要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多年后,他可能换了一份工作或者转去做管理,他还需要相应技能;退休后,他还可以扮演导师的角色,给青年工程师更多的建议和意见。IET把职业生涯这4种角色都联系起来。

IET根据专业人才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提供相应的职业规划服务,以提高专业人才在工程界的地位,促进其发展,实现其职业目标。

与IEEE(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的不同之处在于,IET提供工程师的专业资质认证,这方面IET有着完整的专业认证和评估体系。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在欧洲尤其是英国,可能有很多人在抢一个职位。如果拥有IET的专业认证,便可证明应聘者的工作能力是出众的,该认证在加薪等方面也是有用的。比如说,在英国有很多人在军队时受到很多专业的训练并从事技术工作,退役后想找一份技术工作。IET帮助他们做这方面的能力认证,开展与IET技能要求相匹配的能力认证,并帮助他们通过IET的专业资质认证。这样,他们在服役20年或25年后,仍然可以很容易地找到技术工作。

专业认证――工程师的通行证

英国工程界的管理是由英国工程理事会(EC)这一皇家特许机构负责的,EC的重要使命就是为专业技术人员制定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国际性标准,其中最重要的是英国工程专业能力标准系列文件中的特许工程师和副工程师标准。在认证实施上,EC授权给合乎条件的工程学会。

目前,IET专业资质认证有4种:特许工程师、技术工程师、工程技术师和通信与信息通信技师。

IET资质认证的整个过程,都是由同行专家按照EC相应的工程专业能力标准的要求进行的,具体分为4步:首先是IET的工作人员审核申请资料的完整性以及填写是否符合要求;二是邀请同行专家审查申请报告;三是申请特许工程师和技术工程师的候选人要经过同行专家的面试;最后,经审核委员会批准授予相应的资质。

IET还与微软、思科等业内知名企业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如果微软和思科的认证在IET的能力框架内,IET可以认可,但不是对等的,因为IET认证的内容更多。

鉴于中国在工程师认证上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认可的专业工程师资格和中国科协注册工程师认证两种,IET已经与中国科协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帮助中国建立注册工程师体系,帮助中国工程师获得英国注册工程师资格。受中国科协的指派,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和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与IET已合作了3年,并帮助120多名工程师通过了IET的面试,其中会有70多位工程师获得英国相应的注册工程师资格。

严打学术腐败

如今,中国公众对学术界的抄袭、数据造假、一稿多投等现象深恶痛绝。而这种现象在工程界似乎并不多见,毕竟工程界是要用实实在在的产品说话的。

即便如此,Fine仍然强调,IET有一个承诺,一旦发现任何会员有任何抄袭或者作假行为,都要作为个案送到IET的纪律委员会。经纪律委员会调查,如果情况属实,委员会有权利视情况做出取消所获得的专业认证或取消专业工程师资格的惩处;如果个案比较严重,那么这种惩处将会是终身的;所有的惩处都会在网上公布;如果行为非常严重,还会由司法介入。

人 物 介 绍

助理工程专业技术工作第3篇

《计算机辅助设计》是环境设计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随着技术的发展,传统以CAD软件为核心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需要。本文从环境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现状出发,对该课程中应用BIM技术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指出BIM技术具有整合信息能力更强、拓展领域更宽、施工指导更科学的特点,且对于环境设计专业来说更有其独特优势。同时,还对BIM技术在课程中应用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

BIM技术;环境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可行性研究

引言

计算机辅助技术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师设计意图的表现方式更加直观且易于理解。21世纪初,几乎所有的高等院校都将《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纳入了设计类专业课程的范畴;目前,该课程已成为继素描、色彩、三大构成之后的第四大类基础课程。尤其是在环境设计专业中,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学习不仅是专业知识的积累与课程作业的基础,也是从事环境设计相关工作必备的技能,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BIM技术全称为“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是一种新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它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的特点。作为专门培养室内外空间设计人才的环境设计专业,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技术设计在应用中其系统性、协调性显的有些不足,而BIM技术的出现恰好为环境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改革找到了新的突破点。

一、环境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现状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一般作为专业基础课开设于第一学年的下学期或第二学年的上学期,课程名称一般为“计算机辅助设计(一)”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二)”,授课学时从24至64不等,课程性质多为考查课。目前,在环境设计专业中其授课内容以AutoCAD、3Dsmax、SketchUp、PhotoShop等软件学习为主。由美国Autodesk公司出品的主要用于二维图纸绘制的AutoCAD,与基于PC系统的三维动画渲染和制作软件3Dsmax以及由AdobeSystems开发的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共同构成了环境设计专业中计算机辅助技术“平面图——三维效果图——后期处理”三大模块。不可否认,这三大设计模块软件的形成与发展对于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知识的教学与实践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1.传统软件模块存在于项目设计阶段的2D图纸较为冗繁、错误率高、变更频繁、协作沟通困难等缺点。以室内设计方向为例,一套完整的设计图纸一般需要先画出二维的图纸,再将图纸内容导入到三维软件中进行效果图的绘制,效果图完成后再进行后期美化处理。三个环节当中,由于软件间转换与操作都是独立进行,若设计项目出现变更与调整,上述三个环节均要进行重新操作。毫无疑问,这给设计工作者增加了较多且不必要的工作量。

2.绘制的设计图纸通常缺乏一定的实际可施工性。由于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及国内绝大多数建设工程所采用的设计与施工分别承发包模式的局限性,设计与施工人员之间的交流甚少,加之很多设计人员缺乏施工经验,极易导致施工人员难以甚至无法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最终形成与设计内容大相径庭的实际效果。

3.工程量计算易出现较大偏差。虽然在设计的初期,传统计算机辅助技术可以按照定额计价模式给出工程的总概算;但随着初步设计的深化,项目各个方面如建设规模、结构性质、设备类型等均会发生变动与修改;容易导致前后的设计概算出现差别,为项目各参与方提供决策参考造成一定的困扰。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目前各高校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采用的是与市面上绝大部分公司一致的三大设计软件模块教学模式;但是,随着环境设计项目的专业化分工越来越深入,将对于现有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逐步引进或试行更为科学、更具有协调性的辅助设计技术已经刻不容缓。高校作为环境设计人材培养的主要基地,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改革,将先进的、系统的辅助设计技术引进课堂显的很有必要。

二、“BIM技术”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一)BIM技术

BIM概念最早出现在建筑设计领域。美国MeGraw-Hill建筑公司认为:“BIM是创建并且利用数字化模型对项目进行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的过程。”数字化的模型是BIM的核心内容,其兼具建设项目的物理特性与功能特性,是一种从建设项目的最初概念设计开始的、贯穿整个生命周期的可靠共享信息资源。目前,BIM技术在我国主要应用在建筑设计、结构设计领域;如北京奥运会水立方、上海中心大厦等国内大型工程的建设。从BIM技术的构成来看,这种计算机辅助技术涵盖了几乎所有数字模型信息的参与方与工作类型,所涉及的软件包括:核心建模软件、方案设计软件、几何造型软件、可视化软件以及造价管理软件等。环境设计专业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许多高校都以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前提鼓励进行教学改革,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BIM技术的引入正好符合未来环境设计专业发展的大方向;同时大多设有环境设计专业的高校中基本上都配备了配置优越的专业机房,为新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必备的硬件条件。另外,BIM软件与CAD软件间的相互转化与通用也正逐步实现。可以说,BIM技术在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应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二)BIM技术与传统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对比

BIM技术作为一种整合性非常高的辅助设计技术,与传统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相比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

1.整合信息能力更强。传统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三大模块”中,设计项目内容如平面图、立面图、大样图以及节点详图等均以二维设计图纸的形式呈现,进行三维效果图制作及后期处理均需要将文件进行单独导出。众所周知,即使是一个普通的家装工程中,也极易出现设计的变更、空间碰撞等情况,修改图纸繁琐费时且整体协调性较差;而BIM技术中,BIM整体参数模型由各部分的BIM模型整合而来,作为统筹信息的平台消除了空间碰撞等情况,对于设计变更全局更新的特性更是方便了设计项目的整体协调运作。

2.拓展领域更宽。目前,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中所应用的传统计算机辅助设计所涉及的软件数量并不多,除AutoCAD、3Dsmax、PhotoShop三大基础软件外,也有一些其它的辅助软件,但所有的这些都是围绕在“平面图——三维效果图——后期处理”三大模块的基础之上,涉及领域较为狭窄。而BIM技术需要的并不仅仅是一个或几个软件,由于其更加智能化的功能所需,其软件种类较传统计算机辅助模式拓展到了许多新的领域,如施工4D模拟(Navisworks等)、工程造(VisualEstimating等)、施工进度计划(Innovaya)等软件,且与其具有互用性软件的范围更广。

3.施工指导更科学。施工阶段,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技术主要以二维图纸作为施工指导,其间因场地、材料、工艺等原因需要设计师多次与施工人员进行沟通或是对图纸进行相关修改;所涉及的其它细节处理均视现场施工情况而定。这意味着项目施工的进度与安排几乎完全参照施工者的经验,图纸在后期能起到的作用十分薄弱。而BIM技术则可以将与BIM模型具有互用性的4D软件、项目施工进度计划与BIM模型连接起来,以动态的三维模式模拟整个施工过程与施工现场,能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和优化施工方案,如场地、人员、材料、工艺、安全问题等。同时,4D施工模拟还可以包含木工机械设备等的进出场时间,能有效节约成本、优化项目整体进度安排。

(三)环境设计专业中“BIM技术”具备的独特优势

BIM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对于环境设计专业还具备一些独特的优势。项目方案概念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往往需对设计项目的造型、结构形式、耗能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施工与运营概算等问题做出决策,BIM技术可以对各种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模拟与分析,为集合更多的参与方投入该阶段提供平台,促使做出的分析决策在早期便可以得到反馈,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与可操作性。同样,BIM技术可以直接在3D平台上绘制3D模型,并且项目施工所需的任何平面视图都可由该3D模型直接生成。这与传统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下3D模型需要由多个2D平面图作为信息支撑来共同创建的方法有着较大区别,其准确性更高且直观快捷,可为业主、施工方、预制方、设备供应方等项目参与人的沟通协调提供更为直观的平台。更为重要的是,BIM整体参数模型自动更新的法则可以让项目参与方灵活应对设计变更,减少施工人员与设计人员所持图纸不一致的情况。以常用的Revit软件为例,施工平面图上的一个细节变动,Revit软件都会自动在立面图、截面图、3D界面、图纸信息列表、工期、预算等所有相关联的地方做出更新修改;这不仅大大缩短了图纸修改的时间与工作量,也可减少设计的错误与漏洞。这对于设计师、施工方以及业主来说都将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巨大进步。

三、“BIM技术”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对于传统计算机辅助技术,BIM技术带来的变革是巨大的,所配套的技术条件、硬件设施、工作模式等等都需要彻底的革新。因此,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中BIM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

(一)可能遇到的问题

1.专业师资缺乏。BIM技术所涉及的软件数量较多,涉及的专业领域较广,对教学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多种类型的多组软件共同构成的BIM技术,涉及方案的概念设计、深化设计、施工4D模拟、工程造价、施工进度计划、施工组织与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若要将其作为环境设计专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需要高校教师不仅具备全面的软件操作与设计理论知识,对于工程施工、材料组织、现场管理都必须具备丰富的经验,才有可能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目前,大部分的设计院校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师对于设计理论知识的掌握较好,对于工程施工与管理也有一定的认识与经验,但远远达不到与其它各专业融会贯通的程度;因此,在BIM技术的教学工作难免出现专业师资缺乏的尴尬情况。

2.课程学时与软件内容所需学时的矛盾。《计算机辅助设计》作为一门环境设计专业的基础课,其课堂上的学时十分有限;纵观各高校对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学时安排,绝对大部分都是48学时左右,最长的时间也不会超过72个学时,部分高校还有逐渐压缩的趋势。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认识到BIM技术的整体性与系统性,同时学会相关的软件操作,这也是BIM技术教学时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3.专业教材不足。目前针对BIM技术的书籍主要集中在建筑设计、土木工程领域,如李恒、孔娟编著的《Revit2015中文版基础教程》,杨文生、王全杰主编的《建筑识图与BIM建模实训教程》;葛清主编的《BIM第一维度——项目不同阶段的BIM应用》等等;其中有以软件操作为主的教材,也有以项目施工为主要内容的教材。但是,这些教材中均没有明确的环境设计专业室内、景观方向使用所需的相关功能,这无疑为BIM技术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解决方法

1.增加培训、交流以改善专业师资缺乏情况。目前土建行业当中已有BIM技术的相关培训与交流活动,各高校可以将环境设计的专业教师分批次进行派出学习;同时与以相关的政策支持,鼓励年轻教师自主学习,相信通过长期的实践再加上专业交流与探索,熟练的掌握环境设计专业所需的BIM技术将不再是难事。另外,也可聘请相关行业的BIM技术设计师来高校进行教学指导与教学辅助,与环境设计的师生一起,为BIM技术的教学实践创造条件。

2.通过课程作业将BIM技术的学习与应用贯穿整个专业学习过程,缓和学时不足的矛盾。为了让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能够快速的掌握BIM技术,教学过程中可将其与其它的课程联系起来,作为完成课程作业必须的工具,如《工程概预算》《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等专业课程,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后、课外自主完成其它BIM技术相关软件的学习,以达到教学目的。

3.借鉴现有书籍,研发针对性较强的教材。目前,市面上出现的一些参考书籍已经具备部分环境设计专业所需的知识,例如,《Revit2015中文版基础教程》一书中以最新版本的Revit2015中文版为操作平台,介绍了包括Revit建筑设计基本操作、标高和轴网的绘制、墙体和幕墙的创建、柱、梁和结构构件的添加等,覆盖了使用Revit进行建筑建模设计的全过程,包含了使用该软件进行建模设计的方法和技巧。环境设计专业本身与建筑设计就有着较多的相通之处,传统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中使用的CAD软件、天正建筑插件等也均是由建筑设计领域应用转变而来。因此,这些书籍对于BIM技术教学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同时,随着BIM技术应用的越来越广泛,相信针对环境设计专业有所侧重的相关书籍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出现。除此之外,让BIM技术更贴合环境设计工作的实际需要也十分重要。新的软件技术其表达方式往往又和以往的习惯存在一定的差异,BIM技术也是如此,其表达方式与传统计算机辅助技术有着一定区别。如BIM技术利用Revit二维图输出时,想到达到施工图的深度就必须对层、文字样式、颜色、线型等进行一些详细的输出设置;而对于V8i来说,对于三维和二维输出文件有严格的标准,因此其模型输出到二维文件后,即基本达到施工图要求,且由于V8i也采用了图层的概念,在输出到二维文件时,基本不需要做任何的调整或修改。就BIM技术本身来说,也需要相关软件研发人员从环境设计的专业特点出发对软件进行适当调整与改进。

四、小结

BIM技术作为一种新的计算机辅助技术,它的出现与应用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当前设计的方式和手段,更是改变了设计的理念,设计过程不再是割裂成一个个的阶段,而是贯穿于整个设计项目的生命周期。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应用BIM技术,是从设计人材培养的初期就将多信息、多领域的计算机辅助技术引进,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与可行性;其实施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计算机辅助技术的生产方式与生产内容,也必将会对整个环境设计产业链产生巨大影响。

作者:李萍 吴义强 左迎峰 单位:湘南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何清华,钱丽丽,段运峰等.BIM在国内外应用的现状及障碍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2,26(1):12-16.

[2]何关培,王轶群,应宇垦,等.BIM总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叶献国,李世东,蒋庆,等.建筑信息模型方法学应用于结构工程领域的理论框架研究[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5,32(3):103-110.

[4]王晓彤,刘泽洲.BIM技术在国内结构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工程管理学报,2015,29(2):12-16.

[5]何关培.BIM和BIM相关软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0,2(4):110-117.

[6]葛清.BIM第一维度——项目不同阶段的BIM应用[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助理工程专业技术工作第4篇

为保证“653工程”的顺利实施,加快推进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解决专业技术人员专项继续教育发展问题,根据*人事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印发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653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鲁人发〔2006〕16号)精神,加强对*市“653工程”工作的领导,经研究,决定成立*市“653工程”联席会议制度,现对建立*市“653工程”协调工作体系及职责分工,提出如下意见:

一、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根据*省人事厅的要求,为保证全市“653工程”扎实、有序地推进,决定建立*市“653工程”联席会议制度,统一领导协调和指导全市“653工程”的实施工作。联席会议由市人事局牵头,市经贸委、市公安局、市水利与渔业局、市农业局、市外经贸局、市林业局等部门、单位参加。每个相关部门确定一名分管领导为联席会议成员,每个部门确定一名具体负责人员为联席会议和实施“653工程”联络员。

二、联席会议的主要任务

“653工程”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人事部和省人事厅“653工程”的部署要求和有关部门、行业牵头组织的安排,结合实际,研究确定全市“653工程”实施中的重要政策和措施,指导和监督实施;

(二)总结交流“653工程”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协调各有关部门、单位实施“653工程”的各项工作,指导各专业领域专家委员会开展培训工作。

三、联席会议的工作形式

“653工程”联席会议由市人事局组织,根据“653工程”的实际需要不定期召开,各部门联系会议成员或联络员参加。

“653工程”联席会议各组成部门依据联席会议决定事项、部门职能和“653工程”工作分工,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在本领域贯彻落实市“653工程”联席会议决定事项,适时研究解决“653工程”中的问题,积极推进本领域的工程实施;

(二)依据国家和省、市“653工程”实施办法规定,研究制定本行业领域“653工程”的具体实施办法并组织实施;

(三)组织成立并指导本领域专家委员会开展工作;

(四)依据部级和省级各领域专业科目的培训大纲,研究制定本行业领域的专业科目培训具体计划,审定和编写必要的教材课件,组织本领域人员参加“653工程”专业科目培训;

(五)协助人事部门开展统一的公需科目培训;

(六)指导本行业地方各级部门、协会组织加强与人事部门沟通联系,主动接受当地人事部门的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

(七)按规定组织证书发放和统计登记,总结汇总培训情况报送相关的牵头部门、协会、行业组织和市人事局备案。

四、各领域各部门的分工

(一)现代农业领域

1、市农业局:全市现代农业专业技术领域实施“653工程”的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农业专业技术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专业科目培训。

2、市水利与渔业局:全市水利与渔业专业技术领域实施“653工程”的主管部门。负责全市水利与渔业专业技术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专业科目培训。

3、市林业局:全市林业专业技术领域实施“653工程”的主管部门。负责全市林业专业技术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专业科目培训。

(二)现代制造领域

1、市经贸委:全市现代制造专业技术领域实施“653工程”的牵头部门。负责全市现代制造专业技术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专业科目培训。

2、市机械行办:全市现代制造专业技术领域实施“653工程”协管单位。协助、配合市经贸委组织全市机械制造专业技术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专业科目培训。

3、市轻工业行办:全市现代制造专业技术领域实施“653工程”协管单位。协助、配合市经贸委组织全市轻工行业制造专业技术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专业科目培训。

(三)信息技术领域

1、市信息产业局:全市信息技术领域实施“653工程”的牵头部门。负责全市信息技术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专业科目培训。

2、市公安局:全市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实施“653工程”的牵头部门。负责全市信息安全技术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专业科目培训。

(四)能源技术领域

1、市经贸委:全市能源技术领域实施“653工程”的牵头部门。负责全市能源技术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专业科目培训。

2、市煤炭局:全市能源技术领域实施“653工程”协管部门。协助、配合市经贸委组织全市煤炭专业技术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专业科目培训。

(五)现代管理领域

1、市经贸委:全市现代管理领域实施“653工程”的牵头部门。负责全市现代管理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专业科目培训。

2、市外经贸局:全市现代管理专业技术领域实施“653工程”协管部门。协助、配合市经贸委组织全市现代管理专业技术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专业科目培训。

五、人事部门的职责任务

市人事局为全市继续教育和“653工程”的主管部门,履行市“653工程”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能。主要职责是根据人事部、省人事厅的部署要求和市“653工程”联席会议议定事项,对全市“653工程”各项工作进行总体规划、指导、协调、监督和检查。具体负责以下工作:

(一)建立全市“653工程”工作协调机制。根据实际,牵头建立包括联席会议在内的多种形式的有效机制,指导协调有关部门研究推进“653工程”的实施工作,协商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协助牵头部门和协会抓好专业科目培训;

(二)组织公需科目培训。按照人事部、省人事厅统一部署,结合本市实际,组织全市各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开展统一安排的公需科目培训以及具有本地特点的公需科目培训;

(三)组织举办本地区示范性继续教育活动、师资骨干培训,指导开展培训基地、施教机构建设;

助理工程专业技术工作第5篇

需求分析

贵州省中小企业主要分布在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优势原材料、烟酒、民族制药和特色食品加工等重点行业。由于受资金、规模、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影响,发展一直受到很多制约,融资难、销售难、留人难、生存难,使得中小企业在成长路上步履艰难。我省中小企业在销售网络、品牌、宣传、人才、资金等诸多方面处于劣势,现在普遍的状况是:市场开拓能力弱、资金紧缺、技术创新能力弱、人才匮乏、信息闭塞、管理落后。如何能够克服上述困难的中小企业才能够成长壮大起来,如何帮助这些中小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对于贵州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来讲至关重要。目前,贵州省中小企业工业产品设计分析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大致分布如下:(1)应用得不错的企业:目前达到这种水准的中小企业实在太少了,不到10%。而且大多还是只取得了局部的成功,整体成功的比例更小。(2)用不好:约10%的企业用不好,这是需求问题,企业没有足够的准备来应对应用新技术之后的适应性问题,效益无法得到体现。许多企业上了信息化系统,不但没有为企业带来效益,反而还要花钱养活它。(3)不会用:约20%的企业不会用,这是人才问题,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信息应用的人才,很多人对计算机、信息化有畏惧心理,导致很多企业面对信息化系统束手无策,无从下手,只好放弃。(4)用不起:约20%的企业用不起,这是成本问题,信息化相关工作和种类软硬件、设备价格不菲,很多企业望而却步。(5)不想用:约20%的企业不想用,这是意识问题,企业没有意识到信息化能够带来的好处和变化。(6)暂不需要:约20%的企业暂时不用信息化也可以做得很好,即使做了信息化也产生不了太大的效益,企业暂时不需要。因此,贵州省中小企业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过程信息技术的实施成本和风险较大;软件跟不上企业的变化;信息资源和信息渠道的利用率不高。而贵州省中小企业工业产品设计分析技术服务平台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新产品开发、新工艺改进的难处,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帮助中小企业以较低成本实现信息化即是平台的主要工作。

技术可行性

贵州省中小企业工业产品设计分析技术服务平台已建立了贵州省中小企业产品开发技术需求信息库,采集了全省300多家中小企业的技术需求和技术难题信息,并根据贵州省“十二五”规划方案和贵州省科技支撑工业十大产业振兴实施方案提出了当前我省电力产业、煤炭产业、装备制造业、冶金产业、有色产业、建材产业、烟酒产业、新兴产业及民族制药和特色食品(旅游商品)产业相关新产品开发关键技术需求50余项;围绕中小企业工业产品开发过程中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开展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服务。主要服务类型如下:(1)平台围绕贵州省中小企业产品设计和分析方面的需求,积极提供应用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服务,推进数字设计和生产制造一体化等先进制造模式,强化CAE、CAM、CAD、CAPP、PDM(4CP)等单元技术在中小企业产品设计、分析、优化、制造、管理等中的应用和创新,2011年,平台收录了150余家中小企业产品设计分析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对60余个新产品开发设计提供了数字设计分析技术服务。(2)平台根据我省中小企业实际情况,利用成员单位公共科技资源,建设适用、有效的生产和管理系统,解决企业产品生产、管理等过程中主要瓶颈问题,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2011年,平台成员单位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服务60余项。(3)平台通过整合资源,推动我省制造业信息化产学研合作,积极引进推广信息化先进技术;充分发挥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技术咨询、服务和指导作用,2011年,平台专家组对全省40余家中小企业信息化进行了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4)平台通过与教育部门、劳动部门的密切合作,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进一步加强信息化人才培训基地、培训中心建设,大力开展信息技术应用人才和生产技术人才的培训。平台成员单位2011年,举办制造业信息化培训期数总计524期,共计培训各类制造业信息化管理、技术人才6890人次,其中培训管理人才860人次,核心技术人才2568人次、其他技术人才3462人次。培训的内容包括:4CP、PDM、ERP、数控技术、电子商务、CRM系统、MES系统、网络计算与资源共享等制造业信息化相关的管理及应用技术。

服务内容

技术服务业务内容(1)计算机辅助设计服务。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D,ComputerAidedDesign)是指在工程和产品设计中,以计算机作为工具,利用先进的设计软件,帮助工程师完成从总体设计、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到工艺过程设计等环节的一切实用技术的总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能极大地提高设计质量、提高设计工作效率、缩短设计周期、降低产品成本。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新产品研发风险。(2)计算机辅助工程服务。计算机辅助工程(CAE,ComputerAidedEngineering)主要对设计对象进行仿真分析和评价预测,并对其进行综合优化设计,直至设计结果达到最优。将其与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共同用于新产品研发,可以获得更优的研发成果。(3)计算机辅助测试服务。计算机辅助测试(CAT,ComputerAidedTesting)在机械工程领域可进行动态参数测试、动态特性评价、信号分析与处理,可实现对机械设备远程运行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CAD、CAE、CAT三者有机结合用于新产品研发,所获得的成果在确保成果先进性、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投入、控制研发风险等方面,是采用传统的设计方法与理论难以比拟的。(4)信息与标准化服务。主要开展国内外机械行业经营管理、技术发展相关信息及相关标准的调研、搜集、分析研究、标准化人才培训等技术创新工作。并为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质检机构提供机械产品、设计开发、制造、体系认证、咨询等标准化政策信息、标准文献资料服务。(5)工业设计服务。工业设计是以工业产品为主要对象,综合运用科技成果和工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对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及包装等进行整合优化的创新活动。工业设计能为产品提供造型、色彩、功能、使用方式的优化解决方案、提高产品的附含价值和市场竞争力;能为企业提供视觉传播设计及优化方案,提高企业形象和企业产品的传播度。(6)培训服务。目前,我省中小企业普遍缺乏既有高学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企业急需的是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丰富的产品设计经验,熟悉CAD/CAE/CAM等先进设计手段,对产品开发能起到关键作用的技术人才。企业希望能够针对技工和高层次的技术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以提高员工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因此,平台培训主要以工程技术人员、技工、高层次的技术人员和大学高年级学生为培训对象,在数字化设计领域,采用知识讲授与操作实训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各类专项培训,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和满足技术创新的需求,使学员在更多地、更好地、及时地了解国内外先进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全面地、高效地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服务模式依托贵州省中小企业工业产品设计分析技术服务平台的联盟单位,将先进的制造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网站技术等集成,为我省中小企业工业产品提供数字化设计的全方位服务,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同时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建立科研合作关系。加强专家团队打造。完善专家组建设,充分发挥专家的咨询、参谋作用,积极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包括企业需求调研、提供决策参考和咨询意见、培训等工作。平台采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化管理方式,根据不同要求,采片“中心组织+平台成员单位相关行业专家技术指导+企业派人参加”、“中心组织+平台成员单位技术开发+企干骨参加”、“政府安排+中心组织+企业参与”、“产学研相结合”等不同的服务模式进行服务。

服务手段[1]充分利用平台的“导航”和“窗口”作用,整合全社会的科技资源和科技力量,广泛吸纳各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如科研单位、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和专业技术人员加盟平台的建设与服务,分行业、专业、地域,建立和健全基于平台的科技公共服务网点。建立一支与平台建设和运行服务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建立灵活、有效的用人机制,广揽各类优秀人才投身到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来。同时,建立科学的、符合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工作特点的人才评价标准和培养方式;大力培养高层次的人才,开展从事科技创新公共服务有关工作的专业科技人员技能培训和在岗继续教育工作。大胆启用年轻人才并委以重任,通过挑战性的工作,满足他们的成就感,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管理、技术与服务推广工作团队。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大平台建设与服务的宣传力度,形成公共资源共享的文化;大力宣传和弘扬科技创新创业资源共建共享的理念,提高社会公共资源的共享意识,通过平台的开放共享,创造社会成员享有使用科技资源和参与科技创新创业的公平机会。规范服务流程,严格把好技术服务质量关。平台技术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沟通交流,明确需求、确定方向、达成合作意向、技术协议、项目实施、提交报告,从而保障技术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会员制推广服务策略。平台根据企业的共性技术需求,组织有关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相关企业,开发远程设计服务程序并通过会员制方式把程序提供给企业使用。这样,可以降低企业的软件购置及运行费用,为企业的产品创新做好技术及信息服务。

结论

助理工程专业技术工作第6篇

工程管理专业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当时,西方国家开始对工业工程教育进行评估,结论是传统的工业工程教育只注重车间层次的效率和数学方法的运用,其毕业生和工程师们缺乏必要的沟通技巧和管理知识。另外,根据美国工业工程学会的调查,发现70%的工程师在40岁之后都要承担工程管理的工作。因此,产生了工程管理这个新的学科领域。

个人基本简历 姓名:   国籍: 中国 个人照片 目前所在地: 广州 民族: 汉族 户口所在地: 湖南 身材: 170 cm 70 kg 婚姻状况: 未婚 年龄: 23 岁 培训认证:   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建筑/房地产/物业管理类:相关职位 工作年限: 1 职称: 初级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 随时 月薪要求: XX--35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 深圳 广东省 个人工作经历: 一、在校期间专业实践情况: XX年1月 实地测量实习; XX年6月 房屋建筑设计; XX年1月 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 XX年7-9月 认识及生产实习; XX年1月 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项目造价及概预算大作业; XX年2-5月 毕业实习; XX年5-6月 毕业设计获校优。 二、 社会实践情况 1、XX年7月至今在大连开道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长沙项目负责工地管理工作。 2 XX年2月到XX年5月在广东绿之洲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进行了毕业实:在公司协助造价工师工程量计算及造价进行工程投标;在公司长春项目部进行分包合同签订及工程资料管理 3、XX年7月至XX年9月在江苏大成建设集团中华世纪城项目部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生产实习,主要工作是协助施工员进行现场管理。 4、XX年7月至XX年8月在郴州市振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部技术资料资协助有关工作。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长安大学 最高学历: 本科 毕业- XX-07-01 所学专业一: 工程管理 所学专业二:   受教育培训经历: XX/9至XX/7 在长安大学通过四年工程管理专业的学习将获的学士学位。 XX/09 通过国家计算机C语言二级考试并获相应证书; XX/09 通过国家计算机数据库技术三级考试并获相应证书; XX/03 通过教育部认证的Auto-CAD考试并获相应证书。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良好     国语水平: 良好 粤语水平: null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一、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 1.掌握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掌握投资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熟悉土木工程技术知识; 4.熟悉工程项目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国内外工程管理的发展动态; 6.具有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 二、个人技能:顺利英通过语四级,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常用的办公软件、工程预算软件、财务管理软件,并掌握了Auto-CAD绘图,C语言和数据库FoxPro语言的编程。   详细个人自传   一、自我评价: 1、待人接物诚恳大方,为人正直,乐于助人,乐观向上,有极强的进取心。 2、责任心强,工作热情,积极主动,富有冒险精神,勇于创新,敢于拼搏,同时行事谨慎、执着,工作踏实,能吃苦耐劳。 3、勤奋好学,善于独立思考,自学能力强,有较广的知识面,具有扎实的基本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强,善于总结、理论联系实际。 4、思想先进,博览群书,有个性鲜明的人生观,价值观。 5、有很强的正义感和号召能力,富有团队协作精神,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二、职业兴趣:管理工作和实用技术: 发展目标: 1)管理方向:进入企业了解企业,适应企业,融入企业基层管理者主管科长部长经理助理部门经理总监公司领导 2)技术方向:进入企业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接受带岗老师现场指导初级工程师中级工程师(项目负责人)高级工程师技术专家(公司部门技术指导、负责人)资深技术专家。   个人联系方式

助理工程专业技术工作第7篇

【关键词】 模具专业 自考助学 教学改革 理实一体化 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a)-0064-02

1 现状分析

自考助学的基本任务是提高自学考试通过率,让大多数学子拿到文凭,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很好完成这一任务。在目前的教学中,我们忽视了学生思想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特别是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加工等工科专业忽视了学生完整、系统知识结构和专业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和衔接,这些培养对自学考试的顺利通过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这些支撑的缺失,导致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困难,感觉学习难度极大,积极性受到打击,因而产生了自卑心理,出现了严重的畏学、厌学情绪,自学考试通过率也因此不能提高。很多学生离校即没有拿到文凭,又没学到相关技能,在就业时遇到很大障碍,自然对学校有所抱怨。造成了学校后续招生困难的被动局面。而自考助学单位与助学者们往往不从自身找原因,一味归因于自考助学学生的基础文化知识薄弱,整体素质不高,理解领悟能力较差,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主动性和自律能力较差及有些自考科目知识难度大等方面,这是自考助学单位与助学者们逃避责任的一种表现。模具设计与制造等工科专业的教学改革已经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2 教学改革的主要思路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通过自学考试为根本任务,以技术岗位必备的能力和素质为主线,构建专业的知识结构,重组教学内容;突出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基础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有限的助学时间内,解决即要获取文凭又要掌握基本专业技能的矛盾,构建具有特色的理实一体化自考教学新体系。

3 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

3.1 确立专业培养目标

(1)明礼诚信,思想阳光;(2)取得自学考试毕业文凭;(3)具备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4)毕业后,能胜任与本专业相关的相关技术工作。

3.2 尊重专业课程教学规律

3.2.1 专业课程梯次

第一梯次: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工程材料,公差与技术测量。第二梯次: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成型设备概论。第三梯次:冷冲模具设计/冲压成型,塑料模具设计/塑料成型,模具制造工艺学/现代模具制造技术,模具CAD/CAM。

3.2.2 专业课程排序

为了使就读自学考试助学的学生在校学习期内获取毕业证,自考助学单位必须按国家自学考试开考科目安排专业课程教学时序,国家自学考试开考科目是按专业科目顺序循环的,且必要时会有调整变动。按开考科目进行专业课程教学有可能违反专业教学规律,专业课程教与学的难度加大,模具、数控等理工类专业显得更为突出。

应对办法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大学第一年(连续二个学期),无论开考与否,无条件的开设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保证总课时在180课时左右),中间并行开设文化基础课。其余课程桉梯次顺序与开考科目匹配即可。

3.3 教学内容的改革

当前模具工业发展迅速,对模具技术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要求从事模具设计的技术人员在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基础上,能紧密结合技术发展,具备实际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教材是教学的基石,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采用的教材严重滞后模具工业的发展,有些甚至是九十年代版本,教师必须针对模具工业现状和自考助学教育的特点,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去旧求新”为前提,重新制定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应突出理实结合特色,围绕素质、知识、能力三方面进行,构成完整的教学体系,教师根据自学考试大纲、学生专业基础、能力目标,结合课程课时数对教材内容进行相应的增删处理,突出针对性和实践性。以笔者任教的《现代模具制造技术》课程为例,该课程分为四大章,即概论、模具的机械加工、模具的特种加工、典型模具制造工艺。其中第一章按照自考知识点讲授,适当精简内容;第二、三章和第四章则要求教师把基础知识浓缩成较少课时进行课堂讲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带学生在实训工厂中进行参观后进行解答,第四章最后内容带中对典型的模具进行认知和拆装,最后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3.4 教学模式改革

传统教学中一般都是教师根据所选教材按照章节的顺序讲解,讲解的主线就是自考知识点。一般是教师讲解,学生边听边要忙于记笔记,学生根本没时间消化教师讲授的内容,提问少,参与少,接受起来十分被动和机械,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模具设备价格较高,而且比较笨重,教学中各种模具不齐全,相关加工机械更无法带进课程,学生只能从书本插图中了解其结构,工作原理完全依靠教师课堂讲解,很难将一些综合运用的知识点讲清,学生难以理解,感觉学习难度很大,影响其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教学效果不理想。

3.4.1 教学手段与时俱进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传媒手段迅猛发展,教学手段应随着科学的发展而改变,专业教学根据需要可采用电视录像、现场摄像系统、电子教案、CAI课件、网络课件等多种方式,把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表现形式集为一体,强调教学改革的突破与创新。例如:《现代模具制造技术》课程教学时,教师可先把课件复制给学生,安排一些问题给学生课后解答,促使学生自学,也省掉了很多课堂做笔记的时间,教学过程中,模具的机械加工、模具的特种加工等教学内容可先采用电视录像展现模具加工厂的实际加工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用相关课件对各知识点进行讲解,各模具实物、加工过程可用挂图、动画视频、辅助讲解,学生易于接受,教师省掉了板书,节约出很多课堂的教学时间,可组织学生对课后问题进行讨论,然后对结论进行总结修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4.2 采用“任务驱动”的实践教学

整个实践教学活动都是贯穿完成某个“任务”为主线。教师从课前准备、教学过程的组织和答疑解惑、到最后归纳总结.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从接受任务、分组讨论、分工合作、到完成任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整个教学过程实现理实合一。

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学习理论,加强了对自考知识点的掌握;在实践操作训练中提高技能,为以后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一般按照下面四个教学阶段进行:

提出任务:根据教学内容,每次课给学生提出一个或几个任务设想,即每次课程都必须锻炼学生某项职业能力。

课堂讲解:在进行相关理论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主要采用“互动式”“启发引导式”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营造一个生动、形象、主体化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任务实施:学生可以独立或分组协作完成任务。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个别学生不正确或不规范操作之处,启发引导学生解决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任务实施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同时理论知识又指导操作实践,两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感受、领悟、提升。

归纳总结:每完成一个任务,都要对任务中用到的理论知识、重点和难点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再由师生共同讨论、评判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解决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应该改正和注意的地方。

经过以上四个过程,不但能提高学生实践技能,,而且能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自考通过率。

3.4.3 教学环境多样化

改革后的教学环境,教师授课地点是教室、实验室和实训场地的合理统一。加大了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聘请相关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参与专业课程中教学内容的设置和技术指导,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培训,学生实训的“任务”大都分就是合作企业的产品,并对实训基地、实验室综合性和先进性改造,实训设备的配置与企业技术水平相适应,实训基地要模拟与生产一线尽可能一致的“职业环境”,在高度仿真的企业环境中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学生假期还可到企业实习,并可拿到相应的工资。把技能学习、操作实习搬到企业,培养适销对路的应用技术人才,实现企业、学校、学生的“三赢”。

3.4.4 网络的合理运用

网络现已成为非常重要的信息载体,通过因特网、局域网及DNC传送技术,教师随时可通过网络指导学生,学生也可通过网络访问课程网站自主学习。我们还经常通过网络对在校学生和已毕业学生进行教学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3.5 规范模具专业自考学生毕业设计

模具专业自考学生毕业设计是训练和强化学生所需知识和能力的有效手段,是模具专业自考学生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锻炼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对模具专业自考学生参与未来职场竞争,提供了专业能力保障。要规范模具专业自考学生的毕业设计流程,提高包括模具专业在内的所有自考专业学生毕业设计之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报酬,以保证自考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

4 教学评价改革

教学评价应将考试通过率和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自考助学班学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必须参加自学统考,通过各科考试后才能获得有效的成绩,教学评价中必须考虑考试通过率。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通过职业资格鉴定考证来衡量,例如“模具钳工”、“模具设计师”、Pro/E等软件师的资格考证等。教学评价既可以考查教师的教学效果,又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5 结束语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自考助学教学改革的实践表明,学生的通过率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一线的技术性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在专业教学改革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课程体系还有些零乱,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教学软硬件设施建设还需不断加强,师资队伍的水平和素质有待不断提高,与合作企业的合作还需不断深入等。我们要在现有专业教学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才能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黄毅宏,李明辉.模具制造工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助理工程专业技术工作第8篇

[关键词]网络资源 辅助教学 基因工程 学习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224-01

生物技术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训练,使其具有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与管理的基本能力。生物技术是全球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且其专业理论知识较为抽象、不易理解,仅仅依靠文字形式的教科书的讲授法,易使学生产生枯燥、死记硬背的消极情况,从而大大降低该专业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的效率。为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利用各种资源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其学习主动性。

国际互联网资源十分丰富,网上信息比传统信息具有更强的可选择性、高增值性。网络资源为生物技术专业知识教授提供了更新迅速、信息形式多样的交流平台,网络可以成为新的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后辅助学习的手段,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有效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巩固生物技术专业学生专业基础和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基因工程》课程为研究课程,提出利用网络资源提高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一、利用网络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普及,计算机辅助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生物教学的一种主要方式。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知识较为抽象,不易理解,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既形象直观,又可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

Internet网络资源中有众多与生物技术相关的信息,这为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提供了大量的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多种数据。作者以《基因工程》为研究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制作的PowerPoint课件具有可视性较强、生动形象、充实具体的特点,而且便于学生学习和理解,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通过网络不仅可以获取生物技术相关信息来充实和提高自己,还可以得到与教学有关的多种资料来制作多媒体课件,甚至可以得到相关的多媒体资料,形成多媒体资料库,使多媒体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二、利用网络新闻介绍科研进展

生物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其技术不断发展,更新迅速。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单靠书本上原理的介绍、技术步骤的讲解,远远跟不上技术更新的脚步。网络信息时效性强,且信息动态变化快,最新的科研信息都可以通过网络得到共享。在生物技术专业课的教学中,通过相关网站可以查到最新的科研动态,最新的试验技术,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技术手段。

在《基因工程》课程教学中,作者向学生推荐了一些生物类网站,如 细胞、分子、医学等方面的在线词典;ncbi.nlm.nih.gov/美国国立生物信息中心。

三、利用网络视频辅助实验

教学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有时也称生物工程,是人们利用微生物、动植物体对物质原料进行加工,以提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应具备较好的实验动手能力,但是由于各教学单位的实际配套设施滞后于生物技术技术手段的飞速更新,对于很多先进的技术手段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通过网络上的视频资源来进行实验课的辅助教学,使学生们掌握和了解更多、更新的本专业试验技术。

四、合作学习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