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展陈设计论文

展陈设计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12-15 17:35:07

展陈设计论文

展陈设计论文第1篇

Abstract: This paper simply introduces the exiting problems of "all galleries are the same" in China, and they don′t have any features. It also simply introduces the methods to improve the exhibiting level. Only the continuous innovation from concept to the environment, content and form can create a distinctive exhibition.

关键词:陈展;设计;创新;特色;个性

Key words: exhibit;design;innovation;characteristic;personality

中图分类号:G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0-0181-03

0 引言

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应当特性鲜明,而不应当“千馆一面”[1],毫无特点。截至2014年底,我国博物馆数量达4510家,但是有特色的却廖廖无几。值得肯定的是博物馆界自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一直进行着不懈的努力,接受国外的新思想和新理念,反思以前传统的训诫式陈展方式,探索和尝试运用新的展示方式、运用的多样化陈展手段来革新自身展陈特色。然而要使博物馆的陈列展览长期吸引观众,陈展理念就要不断创新。在陈列艺术设计上就要断推出好的展览满足观众的需求。在展陈理念上应摒弃传统的训诫式观念,要做以提高观众兴趣为目的展览,反对枯燥的说教展览。在陈列设计上要要科学提炼与展示主题相关、观众感兴趣的内容和方式。在新的环境和挑战面前博物馆展陈设计应在理念创新方面下功夫,制作出精、好的精品陈列,发挥好博物馆的社会职能。

1 博物馆展陈设计的理解

博物馆展陈是博物馆面向社会和观众展示藏品、体现自身研究水平的传递信息的途径。把文案变成形象的陈展需要设计人员根据内容方案、展品、环境、设施、材料等诸多因素的综合考虑,结合陈列主题、设计形式、实用功能等要求来完成的。当今博物馆陈展不光要准确表达主题和内容,还要具有自身的审美性和艺术价值。陈展设计应当服从陈列内容,但现代的陈列设计观念决不能仅仅局限于此,在具备审美价值传播科学和知识的同时,也要使观众能够享受到不同的艺术风格之美。

陈列展览能够全面地反映一座博物馆的文物藏品数量、保存环境质量、展览设计水平、学术研究成果、展厅设施条件、综合管理措施、社会服务意识、文化传播能力等方面。博物馆通过文物藏品的组合陈列展示,传播历史、艺术、科学知识,履行社会教育和服务职能。[2]

博物馆展陈设计没有统一的模式,它是没有统一标准的,既使同一个国家或同一个地区也是不相同。这正是展陈设计自身的特点:风格多元化、专业化、特性化。因为从综合到社会历史、文化艺术、自然、纪念馆、名人等等,对于这样的复杂对象没有国际统一的设计风格和形式。展陈设计只能因地制宜在需求中发展,并处在为适应日新月异的环境需要而不断改变发展之中。传统的思维方式――建立稳定、标准、以不变应万变的设计是不切实际的。我国现在的博物馆陈展设计面临的是设计形式和风格相似、雷同、缺少个性和特性,这是当下陈展设计需要的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2 博物馆展陈设计的理念创新建议

首先要确立以人为本、观众至上的理念,有了这个理念才能真正从观众的需要出发,去追求展览的思想性与观赏性、学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在每个细节上提供人性化服务。[3]在博物馆的发展进程中,展陈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探索出一些方法和规律。这些经验、方法和规律在实际运用屡试不爽,给博物馆工作带来了便利与“标准”,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博物馆展陈工作墨守成规、缺乏创新。由于博物馆的藏品受稀缺性、脆弱性和不可复制性等条件制约,博物馆的陈展往往从降低风险、保证安全的角度出发,有意无意的强化和重视对以往经验、方法和规律的遵循和依赖,慢慢的使博物馆陈展的特色日渐弱化乃至磨灭。

其次博物馆应树立精品意识,推出的展览应当成为精品之作,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它的价值,才会和博物馆的性质相吻合,才能够体现出博物馆的文化品位。那些缺少思想、设计落后、制作粗糙的展览,是无法吸引观众的兴趣,也不会发挥好博物馆的社会职能。要设计制作出精品陈列展览,就需要有熟悉文物藏品的专业设计师,不断从展品的文化内涵深处中提炼出好的陈展主题,还要不断的提高设计师现有展陈设计水平,和现代陈列设计理论知识水平,以此来加强博物馆建设与陈展设计理念的更新,从中外优秀的陈列精品中吸取营养。使展陈做到既新颖又贴切实际,既时尚又赋有内涵,既特性突出又连接大众。

在博物馆行业内以抗战为主题的许多纪念馆其展陈现状令人堪忧。这些纪念抗战题材的纪念馆大部分存在着“三多三少”的共性。[4]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由于抗战类纪念馆主题重大,但是展馆在展陈方面主观能动性不足,在展览上对展览主题、陈列设计、文物藏品的深挖掘不够,展陈设计的原则基本上都是谨慎有余创新不足,这就使不少展馆的展陈设计风格雷同度并且缺少个性。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认为避免“千馆一面”,关键是要有特色、接地气;要唤醒“沉睡”的纪念馆,不妨在陈列空间设计及内容表达等方面,多借鉴“他山之石”。

再次博物馆应当重视实验性。这种理念下的博物馆,因其展陈策划以服务于实际需要为宗旨,故其可谓展无定法、不落窠臼。[5]一个成功的展览的设计,应该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研究,一个充满神奇期望的实验和能够永记展史的案例。那些有特色的陈展绝不是对历史和传统的简单复制,更不是盗用和循环利用创意理念,而是将传统视为新的创新起点。博物馆的陈展设计不仅仅是展示藏品、解读历史、教育后人和服务社会,还应当在陈展理念和陈展方式上不断的实验,不断地创新。

3 博物馆陈展环境的营造效果

博物馆陈展环境内展品的真正的价值是其本身固有的意义和其传递给观众的信息。就陈展环境本身来说,采用合理的陈展环境设计是构成展览中节奏跳跃、韵律顺畅等效果的关键之一。陈展环境的科学设计能够让参观者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学习和交流。一个成功的展览使参观者能够感受到真实历史,能够使他们能研究和发现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展览环境效果的营造需要在物质和精神上满足人的需求,这是进行陈展环境分析时的基本依据。观众要在舒适和谐的环境中参观展览效果、了解展览的内容,科学安全合理的空间规划是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中上对展览设计提出的要求。在陈展环境设计过程中,需要设计者分析研究参观者的活动并在设计中用科学的态度,结合人体工程学使陈展环境各部分的比例尺度科学合理。

博物馆陈展环境就是要从陈列艺术的研究出发,使陈展创造和鉴赏过程中发挥桥梁作用。博物馆陈展一直在追求新的展示方式,但其与观众还是传统的关系。博物馆只是提供一个被参观的场所,在这个指定的空间内观众被动的接受展览的内容。工作人员应正确认识到环境地位,并不断总结陈展的艺术法则,推动陈展设计水平的改进和提高。变化与统一,是陈展环境的基本原则。在西方美学中关于变化与统一流行着通相分化与君主制从属两种学说。这与我国君臣之分宾主分明民族美学观点更为相似。[6]在法门寺博物馆的《大唐茶文化》陈列中,面对如何整体展示法门文化这个主题,并要凸显表达对佛教舍利崇拜的中核心思想,通过对法门寺博物馆陈展环境、内容、展品分析研究后,从其内容中找到了法门文化的精神所在和其相应的定位形式。在环境布局上欲扬先抑,以获得空间节奏感。其中把重点放在舍利阁空间布局上,将其营造成朝圣氛围的环境。陈展方法法借鉴了传统的京剧舞台空间环境表现形式语言,呈中轴线对称布局。使展品与展柜、展柜与展厅环境均体现神圣、可敬、可畏的意境。并通过前面空间氛围渲染,塑造出居高临下的气势。而整体的环境被有序、得体的分割,突出陈展主题的和重点内容。使各展厅在环境营造上有分、有合地有机组合。让整个参观过程循序渐进,重点内容在整个展览中交替出现, 完成了法门寺故事的描述,带人融入大唐文化的氛围之中,再现法门寺的昔日辉煌。

4 博物馆陈展内容和形式的设计效果

周士琦先生在《中国博物馆陈列艺术学的发展历史与展望》一文曾明确表态:博物馆的陈列是需要将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才行,陈列不是写本子上的文章,更不是画在纸上的图画,是需要摆出来让大家观赏的。各不相同的博物馆应该让观众在进入参观陈列时产生一种入境问俗、因地制宜感觉。利用自身的地域环境来映射出本土特性,给观众留下不同的地域、不同环境产生别样感受。

其中位于山西省太原市中国煤炭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分煤的生成、煤炭与人类、煤炭艺术、煤矿安全教育、模拟矿井5个专题展览,把“其貌不扬”的煤与人们之间联系分专题陈列阐述表现出来,每个展览从内容上都非常有吸引力,再加富有个性的陈列创意和多种的展示手段,使中国煤炭博物馆基本在陈展内容和形式反应了煤炭行业特性,表达自己鲜明的个性,集知识、观赏、娱教和趣闻于一体,从内容上映了一个行业的形态,其中的年鉴和故事情节,值得大家借鉴学习。陈展设计必须因地制宜,既有地方特色,又要兼顾自身藏品,应策划出最能体现历史人文和最具特点的展陈内容。博物馆展陈中多媒体被广泛使用,将传统和现代科技结合运用,这是很好的展陈手段和方法,既能全面地诠释文物还可以引导观众与展品的互动、激发观众更大的参观兴趣。

博物馆陈展设计效果要能够给观众视觉冲击力,更引发大家的共鸣。在展示空间里运用最合理空间分割使所有展品、图片、文字、场景都散发魅力,使展示秩序有逻辑性有节凑感。每一个陈列展览都应具有独特的品质和个性,展览风格应和展示内容相呼应,绝不许因追求形式美,而伤害陈列展览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展览所体现的视觉感受、所营造的氛围,应当内容和设计互为表里,才能够使展览的主题、内容、知识、内涵与形式、环境、感受、色彩相映成辉,使陈展的思想、学术和知识,伴随观赏、趣味和互动,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5 结论

博物馆展陈设计理念应不断创新注重精品意识和实验性,用科学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科学化。为陈展的艺术表达提供了新素材、新思路和新手法,从而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艺术体验和美感。形式的设计、环境效果的营造和技术的运用的都是为张扬陈展的文化个性,要杜绝为形式而形式,为技术而技术。应信守博物馆陈列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主题特性,坚持艺术规律,不盲目追求高科技手段,从而使陈列展览的文化与艺术品位的出现瑕疵。博物馆陈展只有紧跟时代和科技发展步伐,不断在理念、形式、技术上创新,办好适满足时代有个性的发展览,才能制作出精品陈列,发挥好博物馆的社会职能,不会被淘汰。

参考文献:

[1]卢林林,高阳.中国传统装饰纹样的应用与博物馆展示个性化设计[J].艺术教育,2014,11.

[2]单霁翔,关注博物馆陈列展览的专业性问题[J].浙江文物,2013,3.

[3]乔国良.突出地方文化 打破“千馆一面” ――安徽省博物馆界研讨如何提升展陈水平[N].中国文化报,2013-10-01.

[4]唤醒“沉睡”的抗战纪念馆[N].湖北日报,2015-04-02.

展陈设计论文第2篇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设计;理念创新

创新是博物馆陈列的核心和灵魂,理念是陈列展览能否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博物馆是一个区域、民族或城市历史、文化、自然、经济、科教和风土人情的重要展示窗口,也是市民和游客求知、游玩和休憩的重要场所。作为高品质的博物馆陈列展览,若要持久地吸引观众,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尤其是要注重理念的创新,不断推陈出新,以高水平的陈列展览,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求知欲望和审美需求。在陈列理念上,要摒弃陈旧的传统陈列理念,以提高观众的参与兴趣为主要目的,告别单调枯燥的说教;在陈列内容上,不能贪大求洋,不能哗众取宠,不能喧宾夺主,要突出主题,有所取舍,努力契合观众的求知、求美需求;在陈列的手段上,更要体现绿色陈列的理念,将科学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落实到陈列展览的每一个环节。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文化消费需求的不断提高,博物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博物馆陈列设计必须在陈列设计理念创新上狠下功夫,不断推出更多的高品质、有特色、观众喜爱的精品陈列展览。

一、全面理解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创新

博物馆的陈列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空间艺术组合,如何从观众的视觉出发,实现展品、信息和研究成果的有机组合,使博物馆陈列主题更贴近观众,陈列内容更好地满足观众,必须在陈列理念、陈列手段、陈列内容以及陈列形式上进行创新。首先,博物馆陈列设计是博物馆向观众展示历史文化、推介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陈列设计说到底是一种语言转换过程,把静态的文字方案转换成生动形象的陈列展览,是设计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综合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实现艺术再创作的一个过程。它需要根据陈列主题、陈列展品、陈列方案的具体个案情况,结合现实的场馆、设备、材料等条件要素,采用一定的艺术形式和表达手段,方能完美地进行呈现。而现代博物馆陈列设计不仅要准确有效地表现陈列的主题内容,更应突出对自身审美理念和艺术价值的追求和体现;在形式服从、服务于内容的根本前提下,更应着力传播科学和人文精神,彰显陈列展品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满足观众求知、求美的需求。其次,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具有多元化、专业化、个性化的特点。由于设计服务的对象具有社会和市场两大要素,而这两大要素又因国家、区域、行业、文化的不同而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单就设计主题的类别而言,便可分为历史类、艺术类、科学与技术类、名人类、纪念馆类等多种。因此,综观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其陈列艺术设计没有统一的模式和风格,也不能具有一成不变、一以贯之的模式和风格,即便是同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博物馆,也是各具特色的,这便是艺术设计本身的特点,也是艺术设计本身的魅力所在。因此,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的生命与活力在于理念之创新,只有因地而异,因时而异,因内容之异而异,因市场之需而变的多元化、专业化、个性化的陈列艺术设计才能迎合市场和大众的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从而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走进博物馆文化的新天地。反观目前我国博物馆的陈列设计,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陈列设计的形式和风格雷同、相似,缺乏创意和个性,给人“千馆一面”的感觉,很难激发观众走进博物馆的观赏兴趣。第三,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体现着传承与创新的完美融合。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是一个艺术创新的实践过程,它是设计师设计理念、文化底蕴、想象力、表现力和控制力的集中表达和呈现;同时,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博物馆,一个成功的博物馆陈列设计在高度体现设计者设计风格和思想的同时,也必然高度体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完美融合,深深地打上区域、民族文化的印记。例如,备受称赞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出自世界著名的设计大师贝聿铭之手,无论是其建筑,还是其陈列设计都在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很好地完成了苏州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文化的融合,吸引着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游客慕名而来,也为苏州增添了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二、博物馆陈列设计理念的创新应坚持几个原则

展览陈列设计的终极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理念和手段更好地表达展览的主题和展品的内涵,以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理念创新的实现,也是多种因素综合发挥作用的结果,特别是设计者自身思维、视野的开阔与否和理论知识水平的综合提升。只有具备创新的思维、开阔的视野,博大的人文情怀,并善于不断地从国内外优秀的展览陈列设计作品中汲取丰富有益的艺术营养,才能设计出一个个既高端又大气、既新颖又接地气、既现代又富有内涵、既个性鲜明又迎合大众口味的优秀作品来。第一,理念创新必须彰显人性化。观众就是上帝,对于博物馆来说,观众是否满意及满意的程度如何是衡量博物馆陈列设计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博物馆是一个国家、一个区域、一个城市的重要历史、文化标签,也是一个城市品位的重要体现。但现实中,不少观众对参观博物馆的兴趣索然,认为“博物馆都差不多,看一个就够了,”“一个展览不看,对我们的生活没什么影响。”针对这种现状,博物馆不应,也不能过多地对观众求全责备,而应反诸求己,更新设计理念。博物馆只有了解观众、满足观众,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才能发挥自身的社会教育功能。因此,博物馆必须转变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办馆理念,准确定位观众和展览主题,主动研究大众的观赏行为和观赏心理,陈列主题力求贴近观众,力戒“曲高和寡”。博物馆要努力练好内功,不断加强文博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业务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能力、服务意识,不断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真正把博物馆陈列办成集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高雅的文化体验活动,实现博物馆陈列由为“物”服务向为人服务的转变,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以期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第二,理念创新必须牢固树立精品意识。随着我国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和大众的审美能力也在逐步提升,观众走进博物馆的目的在于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欣赏艺术、陶冶性情和愉悦身心,这是一种高雅的艺术享受和文化之旅。为广大民众提供高品质的精神食粮是博物馆和文博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博物馆及文博工作者只有尽其所能,精益求精,不断推出展览主题鲜明、文化品位高雅、陈列设计独特、制作工艺精湛的高品质的精品力作,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接受精品艺术的熏陶,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和艺术修养。当然,这种高品质的陈列展览,也是建立在博物馆众多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的,而这种高品质的陈列展览又无形中成为博物馆向社会、观众展示自身科研实力和良好形象的重要窗口。基于此,博物馆必须树立精品意识,多出精品力作,创品牌、树信誉,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三,理念创新必须根植于区域、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世界上有众多的民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每个民族都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优秀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文明成果的有机组成部分。陈列艺术创新也必须根植于区域、民族文化之中,也要生动体现区域、民族文化的特性和色彩,深深打上民族文化的烙印。无论是陈列的形式,抑或是陈列的内容,一旦失去了本民族区域的文化特色,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变得毫无特色和生机,也就很难吸引观众。对于区域性、民族性鲜明的博物馆来说,理应让观众走进博物馆时有一种“入乡随俗”的感觉,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淋漓尽致地展示本民族区域的辉煌文化和悠久历史,给观众留下能够永久记忆和回味的东西来。对于广西区内的博物馆而言,无论是历史、文化类,还是自然、科技类博物馆,都应当突出体现浓郁的区域性、民族性特点,都应当突出区域民族文化的优势和特色,都应从不同维度综合反映地方环境、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和风土人情的面貌。第四,要树立绿色陈列设计的理念。人类进入21世纪,资源和环境问题已上升为全球化的难题,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在此大背景下,博物馆陈列设计亟待从单纯的审美价值取向转化为生态价值取向,积极构建绿色陈列和博物馆陈列的可持续发展。博物馆绿色陈列应遵循对文物、标本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原则,将绿色设计理念贯穿于筹展、陈列、展示、设计、运作的全过程。例如,在整体设计上要建立绿色设计思维,多在“简约设计”“内涵设计”上下功夫,删繁就简,追求简约、大气的风格;在采用材料上,尽量使用无污染、使用寿命长的设备、材料以及可再生、可循环使用的材料;在解决能源问题上,要尽量使用太阳能、风能,降低光照能耗。

三、博物馆陈列设计理念创新的几个维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能为消费者提供的文化产品日益丰富,文博产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并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可能。在电子化、现代化、空间化、艺术化正逐渐成为现代博物馆陈列设计新方向的情势下,博物馆陈列设计理念的创新也必然体现为多维度的,区域博物馆陈列也必须从内容到形式,从策划到设计进行全方位的检讨和变革。首先,观念创新维度。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观念作为意识的范畴,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又反作用于实践。不同的思维观念,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突破固有的观念和习惯,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式,才能实现理念上的创新。因此,博物馆的建设和陈列设计都应树立精品意识、品牌意识,积极探索,善于借鉴,敢于超越,勇于创新,不断推出有内涵、有品位、观众喜爱的精品展览,在不断满足广大观众求知、求美欲望的同时,实现博物馆的良性发展和社会形象的提升。其次,战略创新维度。战略是以未来为主导,与环境相联系,以现实为基础,对未来发展的策划、规划。博物馆创新战略的形成和制定会受到市场、受众、文化产品、消费者群体、竞争对手以及营销策略等市场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在制定战略时,首先必须对上述因素进行充分而全面的调查分析。要以先进的理念和科学的博物馆文化理论为指导,树立战略思维和品牌意识,深入研究旅游市场和大众的文化消费心理,找准博物馆自身发展的优势和短板,集思广益,制定出高端、新颖而又切合实际的战略,进而策划、设计出高品位的陈列,以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接受高品质展览陈列的熏陶和洗礼。第三,形式创新维度。内容和形式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好的展览陈列形式,更有利于彰显陈列展品的内涵、价值,能起到良好的宣传、推介效果,对观众产生广大的吸引力。形式设计面对不同的主题,要用不同的手段去表现、去创作。博物馆的陈列是凭借展品,用尽可能精彩、生动的陈列语言向观众叙述某个陈列主题,进行宣传教育的主要手段。简单地说,形式设计的任务就是,既要让陈列吸引人,又要给人以启迪,以实现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功能。例如,语言、文字解说是博物馆陈列设计的一种重要形式,如何在深刻理解陈列主题的基础上,深刻挖掘每件文物的内涵,用形式设计语言,将深奥、抽象的东西,转换成简洁、易懂的文字,直观而艺术地展现给观众,引起观众的联想与遐思。此外,博物馆陈列展览的主色调、灯光、展柜的样式以及参观路线的设计等也都是陈列形式的一部分,温暖和谐的色调、柔和雅致的灯光、精致古朴的展柜以及科学、简洁的参观路线设计都会引人入胜,提升观众的参观兴趣和展示效果。当然,形式终究是服务于内容的需要的,艺术的表现方法也受特定的内容制约并为其服务,陈列设计也必须符合突出陈列主题的实际要求,过度的包装设计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喧宾夺主,影响人们对展品本身的欣赏和关注。第四,服务创新维度。由于博物馆多属于文化事业单位,多少会沾染一些机关的习气,导致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不强,习惯于“等、靠、要”,满足于现状,进取意识和精神不够。因此,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博物馆也应当增强危机意识,不断创新服务的方式、手段,拓展服务的范围,提升服务的层次和质量。通过建立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盘活现有资源,整合区域相关资源,不断推出精品力作,在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同时,实现博物馆自身的跨越式发展。第五,营销创新维度。在当今旅游大发展的时代,既给博物馆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因此,博物馆要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功能作用,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在练好内功的同时,还必须放下身段,解放思想,消除“酒好不怕巷子深”的传统思维,加大宣传、推介的力度。例如,广西区内的博物馆应充分利用与东盟地理相近、文化相同的优势,利用广西-东盟博览会这个平台来推介自己;同时,利用八桂文化与中原文化等其它区域的巨大差异和独特魅力,主动走出去,组织多姿多彩的文物和文化精品展到内地和沿海地区巡回展出,以扩大区域民族文化的影响力;更要利用当今互联网的优势,建立网上博物馆,扩大宣传力度,弘扬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王有庆,王妮.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的新理念和新体系[J].古今农业,2003(2):96-100.

[2]陶伦.浅析博物馆室内设计的人性化[J].博物馆研究,2009(3):83-85.

[3]黄秋野,叶萍.数字化博物馆陈列设计新构想[J].美术大观,2008(12)):74-75.

[4]马俊.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之理念创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10):36-37.

展陈设计论文第3篇

深圳市博物馆建馆十周年的思考 孙霄

江西省博物馆事业的历史与现状 李科友,Li Keyou

新中国体育文物工作的回溯与前瞻 王军,Wang Jun

鲁迅博物馆文物收藏史略 杨燕丽,Yang Yanli

加快抢救民族文物工作的步伐 宋兆麟,Song Zhaolin

博物馆藏品来源危机及其对策 陈国安,Chen Guoan

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博物馆生存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 钟树棠,Zhong Shutang

博物馆走出困顿的几点思考 申献友

中国博物馆现状的再思考 程京生,Cheng Jingsheng

论博物馆经营 杨玲,Yang Ling

文物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唐发勇,Tang Fayong

试论专业博物馆的现代化 钟长永,周远明,Zhong Changyong,Zhou Yuanming

论艺术博物馆的文化生态 陈泱,Chen Yang

综合类博物馆自然陈列内容设计研究 郑龙亭

历史博物馆的历史研究范围 陈曦,Chen Xi

文物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及其运用 廖国一,Liao Guoyi

文物鉴定工作的几点思考 陈肇庆

文物的科技保护及科学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潘路,姚青芳,Pan Lu,Yao Qingfang

"恒温恒湿"的思考 肖贵洞

中国青铜器修复技术源流刍议 莫鹏

室外金属文物表面保护材料的探讨 田金英

管理文物 蒂莫西·安布罗斯,欧艳

文物价值简论 凌波,Ling Bo

增强展示把握能力的探索 严建强,俞敏敏,梁晓艳,Yan Jianqiang,Yu Minmin,Liang Xiaoyan

试论博物馆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 吕军,Lu Jun

科研——博物馆振兴之本 刘康

论博物馆的行业优势与博物馆的发展 麻振康,Ma Zhenkang

试论博物馆环境的语言功能 项隆元,高超云

陈列展览的教育心理学分析(上) B.N.路易斯,陈宏京

陈列内容设计的基本要素及其规则 周筠,Zhou Yun

陈列设计中的"展品密度"小议 邢照华

视觉体验的研究对文物摄影的启发 祁庆国

中国书画作品在军事博物馆陈列中的作用 李洪海,Li Honghai

评介日本"维护和对战争"展览 王贵勤

民俗博物馆的管理 陈桂芬,龚维玲,Chen Guifen,Gong Weiling

论民间收藏上网的可行性 杨怡

故宫博物院图书馆的定位 陈芳

博物馆灾难预防计划 格雷莫·加迪纳尔,李华

陈列中的文物保护 张金萍,Zhang Jinping

博物馆照片材料的保护及保管 张晋平

降氧杀虫技术中温度对杀虫效果影响的探讨 木川りか,林正同

纸制品文物染色与作旧的初步尝试 朱亚铎,Zhu Yaduo

中国书画传统装裱"浆料"的合理运用 鲁湘荣,Lu Xiangrong

民族文物保护现状及其对策 们发延,Men Fayan

民族文物管理与标准化建设 祝君,Zhu Jun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族博物馆 刘卫国,Liu Weiguo

中国大陆民族博物馆事业的历史发展 雍继荣

从科学救国到科教兴国看博物馆在社会中的作用 李建军,Li Jianjun

经营博物馆理念初探 赵继敏,Zhao Jimin

谈博物馆近现代文物收藏原则和标准 安莉

关于博物馆社会服务问题 马自树,Ma Zishu

"红岩联线"的发展和运作 厉华,Li Hua

影响博物馆大学生志愿者行为与驱动机制因素 续颜,杨利军,孙媛

历史博物馆陈列主题的内涵与解读 宋向光,Song Xiangguang

陈列艺术设计与图像思维 刘如凯

民族文物陈列刍议 钟经纬

从全球的视野看自然史博物馆的起源、发展与成就 甄朔南,Zhen Shuonan

知识·理论·体系·学科——中国博物馆学研究轨迹检视 《中国博物馆学史》课题组

来自田野的报告——民族田野调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杨源,Yangyuan

衣冠古国之服饰神韵 黄能馥,Huang Nengfu

伊斯兰教与回族服饰文化 刘军,Liujun

中国纺织服装类博物馆的类型与特色 薛雁,Xueyan

再谈民族民俗文物陈列的几个特点 赵冬菊

关于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空间" 赵盛彪,Zhao Shengbiao

博物馆陈列设计风格的多元化问题 江涛,Jiangtao

博物馆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马自树

在探索自然中传播科学,传承文明 金杏宝,Jin Xingbao

现代博物馆展陈的传播学思考 杜莹

博物馆如何在旅游业发展中壮大自己 尚晏芝

论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开发经营 陈德声

谈馆藏植物标本的制作与保管 张爱民,Zhang Aimin

注解环境:遗产与新技术 彼得·冯·门施,侯春燕

展陈设计论文第4篇

关键词:室内;陈设;空间环境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0-0189-01

一、室内陈设艺术的涵义和特点

(一)室内陈设艺术设计的内涵

“陈设”伴随着人类发展的整个历程,与生活息息相关,“艺术”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将具有悠久历史的陈设艺术应用于生活之中,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室内陈设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了视觉艺术、营销学、人体工程学等多门学科。它是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根据环境特点、功能需求、审美要求、使用对象要求、工艺特点等要素,精心设计出高舒适度、高艺术境界、高品位的理想环境。

(二)室内陈设艺术设计的特点

室内陈设艺术设计与室内环境设计是一种相辅相成的枝、叶与大树的关系,不可强制分开。其实归根结底分也分不开,室内陈设艺术设计与室内环境设计有许多共同点,都要解决室内空间形象设计。只要是属于室内陈设艺术设计的门类,必然是处在室内设计的环境之中,陈设艺术设计是在室内环境设计的大体创意下,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具体设计工作,如家具、织物、灯具、绿化等设计与挑选问题,体现出文化层次,以获得增光添彩的艺术效果。

二、室内陈设艺术设计对空间环境的建设性

(一)室内空间环境的物质建设

室内的物质建设以自然的和人为的生活要素为基本内容,使人体生理获得健康、安全、舒适、便利为主要目的,兼顾实用性和经济性。

(二)室内空间环境的精神建设

室内的精神建设是精神品质、性灵和以视觉传递方式的生活内涵为基本领域。从原则上讲,室内精神建设必须充分发挥艺术性和个性两个方面:艺术性的追求是美化室内视觉环境的有效方法,是建立在装饰规律中形式原理和形式法则的基础上面。无论是室内的造型、色彩、光线和材质等要素,必须在美学原理的制约下,求得敏锐感观和鼓舞精神,陶冶情操的美感效果。个性的塑造是表现室内性灵境界的理想选择,是完全建立在性格、特性、性情和学识教养深度各异的因素之上,通过室内形式,反映出不同的情趣和格调,才能满足和表现每个个人和群体的特殊精神品质和心灵内涵。

陈设艺术设计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建设性还体现着与人的密切联系上,在室内空间,占主体地位的是陈设品,同人的关系最密切的部分也是陈设品。因此按照室内环境总体要求和人的需要,从艺术的视角科学合理地选配、布置陈设品,为人们营造一个文化品位与艺术境界高、安全、健康、自然、和谐的室内环境。

三、室内空间环境陈设艺术的教学设计思路

早在1877 年,室内设计作为一个行业在国际上出现开始,到1930 年在美国正式成立室内装饰学科。我国目前的室内陈设设计,作为室内设计的一个分支,正逐渐进行行业的细分,已逐步独立成为一个新兴的行业,但目前尚处在起步阶段。因此前室内陈设艺术设计教学还保持着与室内设计相一致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理论基础教学的研究,课程的设置主要还是从定义、目的、风格流派、设计形式、不同功能空间应用方法、作品分析上开展教学,这都属于室内设计教学的延续。

为了能够更好地对于专题课程的学习,在教学上要增加体验式培训教学模式和加大校企联合办学的力度。通过了解星星装饰有限公司的体验式培训教学,使我在实际的教学中深受启发。星星装饰中经验丰富的老师通过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市场总结,为同学们带来了符合市场需求的课程教学方案。当中涉及面颇广,从家具、灯光、纺织品、花艺、各种装饰品到家居设计流行趋势、创意,再到市场分析、团队管理、培训等等。星星装饰为了帮助学员能够进行实践练习,为同学们提供了六百平方米的实训场地,包括了各种室内风格设计的样本间及不同风格的配饰品,同学们在此不但可以进行真实案例设计,还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体验家居买手的工作,从而真正了解市场能够为自己的设计作品采买到货真价实的商品。

四、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室内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的建筑设计师、室内设计师的工作已经无法满足陈设艺术的要求,一个适应时代要求的职业――陈设艺术设计师正在逐步兴起。因此室内陈设艺术设计的教学思路应该有所开拓,构建起一个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他们最终需要完成的是空间环境的风格、品位、艺术化,以此来提高生活品质。

展陈设计论文第5篇

关键词:陈云;经济建设;苏联模式;经验教训

中图分类号:F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苏联是世界上参照马克思主义理论构想建立起来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经过斯大林近三十年的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完全建立。苏联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实践,它在政治、经济、思想、教育等方面形成的体制具有巨大的历史功绩,尤其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苏联在短期内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保证了苏联人民卫国战争的胜利,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其它经济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陈云一生三次去过苏联,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莫斯科进行学习和工作,并与包括阿尔希波夫等苏联友人建立了良好的个人关系。由于多年直接主管经济工作,陈云与苏联的密切经历,尤其是对苏联的出访,使他对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就以及苏联模式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期间,陈云曾大量阅读马列著作,包括列宁的许多著作,特别是列宁在1917年2月革命之后一直到逝世前写的《列宁全集》各卷。陈云在经济建设方面的许多思想和观点都是受到了马列主义的熏陶,尤其直接受到列宁晚期经济建设思想的启示。陈云经济思想的变化与发展更是在学习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以及总结借鉴苏联模式的教训过程中获得的。

一、访苏经历及其对陈云经济思想的影响

陈云第一次出访苏联,深入学习了马列主义理论,感受到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十月革命对中国老一代革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陈云参加革命之初,早在1926年前后就已经接触到了马列主义著作。二十一岁的陈云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通过二十多次党内流动训练班,学习了列宁的《国家与革命》、《共产主义运动中“左派”幼稚病》等著作,对列宁主义理论和俄国革命的实践有了初步的了解。红军长征期间,为了恢复和领导统治区内我党在上海一带的地下工作,受党中央委托,陈云经四川、重庆转战到上海。后来由于环境恶化,上海地区我党地下组织受到了严重破坏,陈云在上海难以立足。1935年8月下旬,陈云在共产国际等人士的帮助下来到莫斯科。这是陈云第一次出国并来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故乡苏联,他亲身感受到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情景,并接受了马列主义的熏陶、共产国际和苏联领导人的指导。

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陈云一直在苏联学习和工作。他通过撰写《随军西行见闻录》等文章和作报告等方式,不仅向共产国际和苏联领导人介绍了中国红军长征和中国革命的真实情况,而且还进入了莫斯科列宁学校特别班学习,学习的内容包括由专职经济学专家进行授课的政治经济学,以及“列宁主义问题”和“西方革命史”等课程。在莫斯科列宁学校学习期间,陈云第一次系统地学习了马列主义著作。由于学习优秀,他还荣获“突击手”的称号。此外,在学校学习期间,校方还组织了学员到苏联各地参观和考察,深入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农业、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这些都使陈云大开眼界。直到1936年12月,由于中国国内革命形势的变化,需要陈云等人经新疆回国配合,陈云才离开苏联。这次在莫斯科学习和工作的经历使陈云受益匪浅,他不仅系统地学习了马列主义理论,而且还亲身感受到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陈云后来具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知识,也与他在苏联的这段学习、工作和生活是分不开的。

陈云第二次出访苏联是1952年8月15日至9月24日。他第二次出访苏联,主要是随同中国代表团向苏联学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具体做法,制订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工作计划。中国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我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从主客观条件上看,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唯一可以学习的就是苏联的经验。在当时的国际环境和背景下,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订和实施需要依靠苏联的支持和帮助。

为了准备出访苏联并制订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陈云进行了大量前期工作。他主管经济工作,不仅负责制定经济战略,对一些重要的经济事务、重大建设项目也总是亲自抓,而且抓得非常之紧,亲自作调查研究,亲自主持论证和会议决策。关于如何引进苏联的工业设备和项目,如何使用资金和聘用苏联专家,甚至包括重点项目的选址等事宜,他都进行了详细的调研。陈云在出访前所做的大量工作,对落实从苏联引进的第一批五十个大型项目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争取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大规模引进苏联项目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这次出访苏联期间,他同中国政府代表团与苏联政府代表团举行了四次会谈,与斯大林进行了两次会谈。中方征询苏联政府对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草案的意见,包括对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工业总产值年递增速度、所需的设备、贷款和专家情况等等。此外,陈云还同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赴斯大林格勒参观了面粉厂、化工厂、拖拉机制造厂、工人文化福利设施、工人新村。这是继第一次访苏十六年后他又一次出访苏联。这次访苏虽然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但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恢复经济方面取得的成就给陈云留下了深刻印象。

访苏回国之后,他全力组织实施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准备工作,包括组建一支强大的地质工作队伍,对基本建设力量进行集结,调整机构以充实经济管理部门的领导,指导对苏联谈判工作等等。所有这些都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完成与陈云所做的工作是密不可分的。正如他后来指出的,建国初期在重点项目的建设上,“我们还是小学生,先生就是苏联。那时无论工厂的设计、施工、安装、试运转及事故的处理,主要是苏联包下了的。”这次访苏前后所做的工作,是陈云将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新中国学习、仿效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体现,这段经历对陈云经济思想的不断发展变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也是陈云在中国改革开放前后经常回顾和反思的一个重要时期。

第三次访问苏联,陈云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了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会议。1958年5月20日至31日,陈云受党中央委托,率领中共代表团列席了在莫斯科举行的经互会高级代表会议,以及以观察员身份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华沙条约缔约国政府首脑级政治协商委员会会议。会议期间,陈云受到了赫鲁晓夫等苏联领导人的接见。回国后,陈云就此次代表团访苏及列席会议情况在给党中央和的书面报告中,分析了苏联和相关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存在的问题,尤其指出了如何改善人民生活、发展农业、利用外援的问题,并对如何进行国家间的贸易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陈云这次访苏虽然时间很短,但他对苏共二十大之后苏联进行经济建设的发展情况又有了直观的感受,对苏联共产党与兄弟党之间的关系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并对经互会国家学习苏联经验的发展状况也有进一步了解,所有这些都对陈云后来总结苏联的经济建设模式,探索中国经济的发展之路积累了宝贵经验。

二、陈云总结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模式的经验和教训

新中国成立之后一直到第一个五年计划后期,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做法基本仿照了苏联的模式,主要是实行计划经济管理体制,集中调动了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生产和建设。“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问题上,那时都把高度集中统一的苏联计划经济模式视为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它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高度集中统一。”[1]P622这种做法虽然保证了重点建设的顺利进行,对于稳定经济,保证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以及进行三大改造都发挥了十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展开,一些不足也逐渐显现,并妨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结合中国经济建设的实际,及时总结了效仿苏联模式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教训,为中国后来探索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道路以及中国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1.搞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能教条地理解马列主义,必须突破传统经济理论的束缚。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一直遵循斯大林倡导的“计划经济”,在所有制形式上过于整齐划一,只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公有制形式,排斥私有经济,把商品、货币以及价值规律等经济范畴看作是“资产阶级的经济范畴”,片面强调指令性计划,排斥市场机制,主张运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对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重视不够,形成了重工业占绝对优先地位的畸形经济结构。斯大林之后,苏联几代领导人试图对经济体制进行调整,但一直未能突破两大理论教条:一是长期否定商品经济,批判市场经济;二是在所有制问题上,认为国有企业是全民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最高形式,并把它当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实际上,这是斯大林化了的马列主义理论。[2]

陈云后来在总结实行计划经济的教训时指出:“一九一七年后苏联的经济计划和一九四九年后中国的经济计划,都是按照马克思所说的有计划按比例办事的。当时苏联和中国这样做是完全对的,但是没有根据已经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经验和本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状况,对马克思的原理(有计划按比例)加以发展,这就导致现在计划经济中出现的缺点。”[3]P244搞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教条地理解和运用马列主义理论必然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甚至会威胁到党和国家的生存。邓小平曾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4]P143因此说,教条地理解马列主义理论是苏联模式僵化直至最后消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在建国之初走上了与苏联模式相同的经济发展道路,在这种思想主导下建立起来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和运作方式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严重的阻碍作用,造成国家管得过多、过死, 条块分割,以及地方和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缺乏积极性和灵活性。

2.搞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能完全仿效他国的模式,必须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十月革命胜利后,在列宁和斯大林的领导下,俄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但是,苏联的经济建设模式不完全适合中国的国情。陈云晚年在谈到建国之初学习苏联的经验时说,“那时,我们不能不学苏联。美国和西方其他国家对中国实行封锁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学美国行吗,学英国、法国行吗?当然不行,只能结合中国实际向苏联学习,没有别的选择。而且,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那时他们对我们的援助是真心实意的。”[5]P1785苏联的援助也“表现了苏联工人阶级和苏联人民对我们的情谊”。“苏联有了近20年管理社会主义经济的经验,他们的经济和技术,相对来说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6]P471不过,陈云也强调指出,不能完全照抄照搬,而是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苏联的经验和做法。陈云认为应该“学习我们所没有的东西。”至于苏联专家提出意见和看法,陈云也主张不能完全照办,必须和我们的现状结合起来,注意“轻重缓急”和“不合理”的方面。陈云曾经强调,“在历史上起过作用的办法,现在不应该全部照搬,但也不能一概否定”。

等老一辈革命家也都对仿效苏联经济建设的模式进行了反思。据薄一波后来回忆,当时,中国领导人已经“陆续发现苏联的某些经验并不适合我国国情”。在总结建国初期经济工作时指出,三年恢复时期,对搞建设,我们是懵懵懂懂的。接着搞第一个五年计划,对建设还是懵懵懂懂的,只能基本照抄苏联的办法,但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这种不满意、不舒畅,一个重要方面来自经济体制的弊端。后来,邓小平还提到:“坦率地说,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我们现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7]P261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向西方学习管理办法。陈云认为,我们对资本主义要很好地研究。“不研究资本主义,我们就要吃亏。不研究资本主义,就不要想在世界市场中占有我们应占的地位”。同时,陈云又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里,学习西方市场经济的办法,看来困难不少。……摸索过程中碰到一些问题是难免的,还可以继续摸索,并随时总结经验。”[8]P416陈云认为,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脱离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实际,照搬“西方市场经济”的办法也是行不通的。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总结中国效仿苏联模式的教训,对后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3.搞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大力发展生产力。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模式的教训表明,完全的计划经济过于死板,否定了市场的特殊作用,导致政企不分,效率低下,严重,限制了发展生产的各种积极因素作用的发挥,也使广大劳动者缺乏主人翁感,对生产缺乏强烈的责任感,从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陈云在谈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时指出,“现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是为了发展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生活。”[3]P250“搞经济建设,最终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8]P256这是陈云总结苏联经济建设教训时得出的又一个重要结论。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就是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这是陈云经济建设思想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

陈云尤其强调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协调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发挥市场作用是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发展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改革开放之初,陈云多次强调市场调节的作用。他认为,“现在的计划太死,包括的东西太多,结果必然出现缺少市场自动调节的部分。”[9]P245他进一步总结认为,无论苏联或中国的计划工作制度中出现的主要缺点: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所以,我们需要改革。但在改革中,不能丢掉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经济这一条,否则整个国民经济就会乱套。”[9]P367陈云在总结苏联计划经济的经验和教训时,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方向和发展方式都作了有益尝试。

三、陈云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构想源于马列主义理论,是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建国之初在经济建设上全面效仿苏联模式的做法给我们带来了沉痛教训,也正是由于效仿苏联模式出现各种弊端,这成为后来包括陈云在内的老一代革命家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之路的动力来源。陈云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许多观点和论述正是源于马列主义理论,同时也是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和《资本论》等著作中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前景进行了描绘。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曾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行了短期尝试,还根据俄国革命胜利后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经济政策”思想,即允许多种经济成份存在,通过商品交换,货币流通和自由贸易来活跃经济。尤其是列宁晚年,他在《论粮食税》、《论合作社》等文章中描述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构想,他试图通过改造和利用资本主义,包括运用“贸易自由”、“活跃农业和工业间的流转”、“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达到加快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目的。列宁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他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不仅针对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而且还包括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而也表明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长期性。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是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重要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来源。邓小平在评论如何搞社会主义时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7]P139应该说,陈云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构想正是来源于这一理论基础。

通过多年经济建设的实践,陈云领会到了列宁晚期包括“新经济政策”在内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精髓。陈云的许多经济思想,尤其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些重要阐述主要源于对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的正确理解和运用。1956年,在中共会议上,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①构想。1982年,在《实现党的十二大制定的战略目标的若干问题》一文中,陈云又把“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形象化为“鸟与笼子”的关系。陈云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随着时代的演变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但他的许多构想以及相关措施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看其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有利于满足人民需要,而不是从教条出发,照搬外国模式”。[1]P631它不仅突破了苏联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模式,而且涉及到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合法存在并充分发挥其作用的问题,是对列宁晚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经济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体现,也是建国初期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

陈云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使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更加具体化,也得到了、邓小平等中央领导的认可,“它作为一个比较完整的富有创见的构想,既不同于苏联模式只有计划、没有市场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也不同于中国后来片面追求的‘一大二公’的模式,它代表了党在这个时期探索的正确方向”。[10]P272陈云是中国共产党内较早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中市场作用的领导人之一,他的思想是根据当时中国的实际,突破苏联模式的一种新的构想,也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尝试,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当前,学习陈云总结苏联模式的经验和教训,以及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陈云结合中国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的一些理论和构想,主旨是促进社会生产发展,保障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陈云“较早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构想,在计划与市场关系、公有制为主体下长期保留个体经营等方面突破了传统模式,这是50年代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重要成果,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史上的重要成果。”[1]P632“是对经济落后国家革命胜利后建立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它的这一观点,突破了苏联单一公有制的所有制结构的经济模式,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创新。”[10]P274

我国目前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对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我们要始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同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注释:①陈云在中共的发言中,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这就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是补充;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国家市场是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主体,一定范围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的补充。

参考文献:

[1]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部图书馆.陈云人生纪实(上卷)[M].

[2]陆南泉.前苏联历次经济体制改革失败对中国的启示[M].

[3]陈云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

[5]陈云传(下卷)[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6]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M].中央党校出版 社,1991.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

[8]陈云年谱(1905-1995)下卷[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9]陈云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

[10]李成瑞,朱佳木.陈云经济思想发展史[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

展陈设计论文第6篇

【关键词】博物馆;建筑设计;要点

0 引言

21世纪,我国文博事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好契机。随着文化服务理念的不断提升和服务设施爆炸式增长,人民群众共享文化盛宴的品质需求越来越强烈。博物馆,作为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重要载体,如何做好场所设计成为广大设计人员的一道课题。

1 博物馆建筑设计要点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年版)数据,截至2011年,我国注册登记的博物馆数量已经达到2650座,比2008年增加了40%(见表1)。大量新建、扩建的博物馆不仅在设计理念上推陈出新,而且在建筑的空间布局和使用方面也发生了多种变化。但是,在文博建筑进行方案和工艺设计的过程中,科学规划功能分区,合理安排展陈流线,恰当满足维保工作的硬件需求,巧妙解决安防消防设计的矛盾等问题至关重要。

表1 2008―2011年博物馆注册登记数量

1.1 有机整合建筑与展陈设计

博物馆是集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于一体的实物的场所。博物馆建筑作为城市文化和历史发展的缩影,有着其特定的地域历史文化属性,这个特点构成了建筑实体的基本生存环境并贯穿于整个建筑的设计始终;博物馆展陈设计是利用博物馆的内部空间向公众展示地域历史与文化高度凝练的成果。也就是说,博物馆内部空间的开发是建筑本体造型文化的再拓展、再延伸。

通常,观众的参观序列就是博物馆内部空间的主导序列,这个序列是需要设计者按照功能和工艺要求,通过拟合博物馆的流线组织、展陈形式和内容、展品数量和类别,以及群众艺术文化需求等各方面因素营造出来的非常关键的“展线”。展线的构思与设计应当既满足人流互不干扰的参观和文化交流,又不破坏基本陈列和专题陈列的整体性。换言之,博物馆的建筑设计离不开其内部空间的展陈布局;而展陈设计又是建筑设计理念的再深化。因此,博物馆的建筑与展陈设计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在博物馆建设中必须将建筑与展陈设计两个子系统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克服传统设计中将展陈系统分成独立环节进行设计的缺陷,避免造成内部展陈与建筑风格相互冲突的局面。巧妙应用建筑功能与空间的“灵活性、适应性”原则,创造出具有个性、历史感和地域特征的空间意境,促使建筑设计和展陈设计相得益彰。

1.2 巧妙解决消防安防设计冲突

众所周知,博物馆中文物的安保需求与消防疏散的安全设计之间存在着潜在的冲突;尤其是设有藏品库房的大型博物馆。保证藏品及展品的防盗是库房和展区的重要设计目标,而防火规范对防火分区和疏散出口均有较严格的规定;基于此,现有防火设计规范不能完全涵盖大型博物馆的消防安全设计工作,建议采用消防性能化设计方法进行整体设计。

博物馆安防系统的设计必须满足现代化博物馆的要求,构建“三防一体”的完整防范系统;博物馆场所的消防设计则应充分考虑建筑造型和室内空间形态的完整性。在不破坏博物馆展出效果的同时,科学规划防火、防盗分区,通过专项设计和整体优化将“物防、技防、人防”与消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利用系统之间的协调性,在分区界面安置防盗防火的设施设备,减少消防、安防功能的重复性投入。

1.3 可维修性设计

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日后却要经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使用、管理、维护和保养。建筑设计师的创作,决定了建筑物建设与运营的费用,能源和资源消耗量的高低,决定着建筑物运行是否安全可靠等。建筑历史中逐渐积淀成的片面的传统建筑理念――偏执于静态的形式结果,却忽视了建筑日常运行过程的合理性,导致了认识论上的重艺术轻技术的先天不足,严重破坏了建筑的生命机理。

可维护性设计是建筑物寿命全周期内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出发提出的又一个建设要求。如同博物馆这种大型公共场所,建筑设计既要考虑外部造型与空间格局的感染力,又要思考运营过程中的发展;既要重视建设的总体造价,又要降低建筑寿命周期内所需的维保经费。因此,工程师在博物馆设计之时就要充分注意到运转过程中维保工作的硬件需求,避免因一味的追求“新奇特”而带来的难维保、经费高的难题。尤其是大空间、大格局的厅堂以及空间狭小瘦长的管道井、设备井等,必须设置方便维修的硬件设施;对于管道间、设备间要注意采取必要的防冻和监控设施;特别是存有大型设备的设备间,更需要给维修人员留有必要的操作空间。

总之,博物馆的设计目标既要着眼于其文化气息的表达,又不能忽视其所固有的建设目的与使命。

1.4 “以文物与人和谐共处为本”的设计理念

作为地方一级风险单位,博物馆的物防措施覆盖着整个博物馆的周边及内部区域。从安全角度出发,设计人员为降低临边区域的安全风险,有意识地减少了建筑物外墙窗口及设备洞口的数量,更多的依赖人工环境实现温度、光线、气流的调节,破坏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这样的设计手法势必会给科研办公人员带来极大的生理和心理损伤。因此,合理布局文物库区、展陈宣教区、科研办公区也是设计的一个难点。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可以有效运用建筑的立体空间进行“动静分离”:文物库区,人员较少,应当侧重于安全防护;科研办公区则应更多地为员工创造健康的工作环境,注重空间的流动、通透与开朗,利用天井式内庭院、半敞开式内庭等设施扩大科研办公人员的户外活动空间,从而保证文物与人和谐共处。

1.5 以节能降耗为核心,提倡绿色环保设计

博物馆作为一个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它的公益性质注定没有太多的社会资金来源。面对当前规模大、文物多、管理环境复杂这种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需求,注重新材料、新技术、新能源的应用;以节能降耗为核心,提倡绿色环保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借助屋顶等大型平台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站或进行屋顶绿化;采用耗电低、寿命长、亮度高的LED节能灯作为照明光源;利用楼宇智能化控制系统集约化管理馆舍设备等等。

2 结语

博物馆建筑是实用性较强的公共建筑,鉴于其公众性、开放性及文化性的特点,历来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并且,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博物馆的服务和管理都在发生着质的变化。因此,设计师做出既能出色体现地域特色,又方便管理者使用的建筑对于促进文博事业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章蓓蓓,成虎,毛龙泉.大型公共建筑全寿命周期设计体系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1(7):43-47.

[2]刘东伟.当代博物馆整合设计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3(04):17.

[3]邹锋.博物馆展陈设计与博物馆建筑两者关系的考量与启示[J].美苑, 2013(01):95-97.

展陈设计论文第7篇

【关键词】 博物馆;陈列;展示

美国博物馆学家G.E.Burcaw在《Introduction to Museum Work》一书在论及博物馆展示概念时,首先指出博物馆陈列(display)和展示(exhibition)两者存在差异。陈列是呈现物件,而展示比陈列更严肃、专业而有分量,是意图教育观众的一组概念的呈现。也就是说展示是包含讲解的陈列,陈列仅是展出,而展示则必须结合展出与诠释。Burcaw进一步说明,展示包含了以下含义:“为实现某一重要目标(广义上的教育)而向展出的某一物件或多个物件上增添内容(诠释)。只有牢记这一宗旨,展示的规划与制作技巧才能具备应有的眼光”。[1]

我国博物馆学者宋向光在《博物馆藏品概念的思考》中指出,藏品的陈列、利用、阐释等关系到其价值的体现,明确区分了展品的陈列与阐释是两个层面的行为。展品作为“实物”,是历史的“物证”,需要透过表征挖掘本质信息,发挥传递历史信息的展示目的。[2]

一、传统陈列的定义

在国内传统博物馆工作中,通常使用“陈列”一词来包含“展示”的概念,对两者没有区分。

王宏钧在《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中,定义陈列为:“在一定空间内,以文物、标本为基础,配合适当辅助展品,按一定主题、序列和艺术形式组合成的,进行直观教育和传播信息的展品群体。”[3]

姜涛、俄军编著的《博物馆学概论》中,对陈列的定义与《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一致,但加以补充,提出:“长期展出、比较稳定的,称之为陈列;短期、经常更换的,称之为展览”,认为展览属于陈列。[4]

《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定义陈列为:“以文物、标本和辅助陈列品的科学组合,展示社会、自然历史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和规律或某一学科的知识,供群众观鉴的科学、艺术和技术的综合体。”[5]

通过三个在专业领域具有权威代表性的定义,可以发现他们的共同点是,都确定了展示应以文物、标本等展品为基础,有明确的主题,并能发挥社会教育的职能。《中国博物馆学基础》和《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虽然未对陈列和展示做明确的区分,但在其陈列的定义中,已隐含有“概念呈现”的意涵,实则包含了一定程度的“展示”概念。《博物馆学概论》提到了两者的分别,但笔者认为以时间长短来区分陈列和展示或有待商榷。

二、展示的分类

Burcaw根据展示涉及的面向,将展示做了三个方面的基本区分。

1、根据展示的作用和目的

可以分为:(1)美学性或娱乐性展示;(2)事实性展示;(3)概念性展示。[6]第一种是从观众的角度出发,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进行展示;第二种用以传递具体内容和信息;第三种用以呈现脉络和观念。

2、根据展示内容的组织形式

可分为:(1)系统型展示;(2)生态型展示。[7]这两类展示形式还可以根据艺术、历史和科学三种内容做针对性的呈现。

系统型展示是指根据展品的类别,分门别类的整合,比如将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器陈列在同一个展厅,就是系统型的展示。生态型展示是通过还原展品对应时期的环境背景,烘托出展示主题。比如,将烹煮类的青铜器陈列在烹煮的环境中,或者将用于祭祀的青铜器陈列在复原的祭祀场所,辅以参与祭祀的人物、流程、其他器皿等。上述描述就属于系统性和生态型在历史类型展示中的呈现方式。

在展示的规划过程方面,可以区分为:(1)未经组织的开放式存储;(2)具有一定逻辑性组织的开放性存储;(3)物件法;(4)观念法;(5)综合法。未经组织的开放式存储,意指将藏品未经挑选即进行陈列展示,藏品与展品无区分;具有一定逻辑性组织的开放性存储,通常以捐赠者、地域、年代为标准进行分类后展出;物件法的展示,已开始将教育作为展示的目的,在挑选展品的基础上,加以研究,配有文字说明牌和照明设备;观念法,开始对展品故事的呈现、呈现的手段、辅助工作的设计等进一步的研究;综合法,则是对物件和观念并重,既考量筛选物件的标准,又关注究竟展示的目的为何。

三、良好展示应具备的要素

Burcaw指出,良好的展示规划必须具备三个要素:

1、好的文字说明牌

文字说明牌应包括精简的标题、详细的副标题、以及提供必要信息的附加解说牌。

2、展出的文物和其他展品与文字说明牌要有和谐关系,例如摆放位置的f调、信息的一致等

3、良好的设计

即合理的诠释和布局安排。如展品的照明、陈列密度、展板的排版、展台色彩选取等。

在具备此三要素的基础上从两方面进行规划组合:整体组合和单元组合。整体组合,是指依照整体内容和展示主旨,从全局统筹布局,合理设计陈列的转承启合。单元组合,是指组成整体的各单元内部的陈列设计,根据陈列目的,有效突出亮点和重点,并促成整体陈列效果的传递。

具体规划步骤包括:(1)明确为什么要展示展品、展示的预期效果。(2)挑选足够诠释主题的展品。(3)设计如何展示各主题的展品。(4)排列展示内容的顺序、梳理脉络。

具备以下特点的可以称之为优秀展示:[8]

(1)高安全性。展示应为展品、观众、工作人员提供安全方面的必要防护。为展品提供安全的展示环境,为观众提供安全的参观环境、为工作人员提供安全的展示设计条件。

(2)便捷性。符合观众的普遍参观习惯,如亮度适中的照明、减少不利观众参观的设计,如需观众长时弯腰、仰头或极力凑近才能看清展示对象的设计。

(3)吸引力。能让观众驻足停留、刺激思维、引发思考,以观众感到愉悦的方式实现展示的教育意义。战争题材的展示若想让观众感到愉悦,就需要设定好展示的立足点,明确战争和革命是基于广大人民的愿望,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4)值得观看。观众走进博物馆,是因为相信博物馆可以提供知识和娱乐,而博物馆作为公共机构,具有责任不辜负观众期望。故观众被展示吸引、驻足停留时,展示应向其提供足够的信息和有价值的内容,从而让观众认为停留、花费时间去观看展品是值得的。

(5)高品位。高品位是指尽可能充分顾及到社会的各个群体,特别是“少数族群和种族的情感”,尊重且客观描述史实,不刻意回避或遮掩有可能令观众不快的话题。

综上所述,只有厘清博物馆陈列与展示意涵的区别,明确博物馆展示需要传递的信息和观念,运用合适、恰当的手段加以诠释,才能创作出优秀的博物馆展示作品。

【注 释】

[1][6][7][8] 张云等译.(美)G. E. Burcaw著.新博物馆学手册,5-139.

[2] 宋向光.博物馆藏品概念的思考[J].中国博物馆,1996(02).

[3] 王宏钧. 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246.

[4] 姜涛,俄军.博物馆学概论[M].兰州大学出版社,2014.177.

[5] 胡乔木等编辑.中国大百科全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展陈设计论文第8篇

[关键词] 陈云 生态文明观 时代价值

中共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将生态文明建设提上党和国家长远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在“十三五规划”中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列为十大任务目标。系统研究梳理陈云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思想论述,对于推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

一、陈云的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基石

生态文明就是人类社会在认识、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实践中遵循客观规律,克服发展过程中的难题,积极协调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系统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1.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奠定了陈云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基础。恩格斯说过,“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1]p384。人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甚至包括我们的精神。自然界是人类存在的基础,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来源,同时也是人类精神财富的主要来源。人类社会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步从形式上脱离自然而形成人类社会,实现“人化自然”。脱离自然并未完全摆脱自然规律的控制,仍需要尊重客观自然规律,“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2]p251。

自然界作为人类赖以存在的物质资料来源,人类通过物质交换建立起人与自然有机的内在必然联系。但是这一内在必然联系,既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也受到客观自然规律的限制。人类在处理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时,需要科学地认识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类社会同自然的和谐发展。如果人类在处理同自然界关系时不尊重自然规律,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改造时,就要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一样”,“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1]p517-518。

2.中国传统生态文明思想奠定陈云的生态文明观的文化底蕴。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优秀文化发展历程中,包含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文明的智慧和思想,奠定了陈云生态文明思想的文化底蕴。传统的生态文明思想主要集中在的《老子》《庄子》等经典作品中,强调“道法自然”,认为万事万物都应该遵循自然规律。传统生态文明思想认为自然界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强调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中国传统生态文明认为人类社会应像自然界一样坚持有序、和谐的发展、循环,遵循自然之道;反对把人的观念强加于自然,妄自尊大违背自然规律,处处以人类利益为中心,利己主义思想浓厚,把自然作为人类征服对象,为了追求实现自身的利益需要不断掠夺、破坏自然环境。

儒家思想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统治思想,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提出了“天人合一”思想。儒家思想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对“天”的看法范畴相当广泛,多数情况下是指“自然界”,而“人”主要指“人类社会”,“合一”主要指“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统一,遵循自然规律”。孟子在《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提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材木不可胜用也”的思想,对历代生态保护均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国传统的生态保护思想中所蕴涵的生态文明理念,奠定了陈云的生态文明观的文化底蕴,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与中国传统生态保护思想的有机结合。

二、陈云的生态文明观的主要内容

陈云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要开创者和奠基人,在关注国民经济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强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统筹兼顾处理好环境保护工作,处理好人口、土地、森林、水等同经济建设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

1.“计划生育是关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问题”。我国人口基数大,且增长过快,给资源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陈云从20世纪50年代就认识到人口过快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矛盾,并由此开始关注人口问题。1955年陈云读完马寅初撰写《控制人口与科学研究》一文后,立刻约谈了马寅初,说:“我完全同意你在文章中的观点,人口对国家经济的压力实在太大了。你的人口理论为国家和民族立了功,我衷心祝贺它成功。如果出现什么问题,你可以随时找我,只要我力所能及,一定尽力帮助。”[6]p256此后,陈云多次呼吁要控制人口增长,严控人口规模,节制生育。1957年8月20日,陈云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中国人多,必须提倡节制生育。这是有关经济建设的大问题。现在粮食、布匹、学校等紧张,都与人口多而增长快有关系。”[3]p68

在采取节育措施,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方面,陈云主张要移风易俗,加强计划生育宣传力度,“在中国社会里,节育不大好讲。不但女同志怕羞,男同志也怕羞,不好意思去买避孕工具。所以,要广泛宣传,使大家不以为羞”[3]p68。陈云提出应以加强宣传、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实施社会保障等措施控制人口过快增长。陈云指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要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相结合。“人口问题要有个规划。这个问题不解决,许多事情不好办,长期规划中要考虑如何使占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民的生活有所改善。”[4]p257-2581979年6月1日,陈云与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严佑民、陈锦华谈话时指出,人口是个爆炸性的问题,要采取相应措施解决该问题,比如:开动舆论宣传工具,造三五年的舆论;制定法令,明确规定只准生一个;加强避孕药物的研制、发放和相应的医疗工作;等等。“提倡只生一个孩子是眼前第一位的工作,至于由此而产生的一些问题则属于第二位的问题。”[4]p259

2.“从战略高度重视土地、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陈云强调推进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强调在经济发展中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需要把土地、水、森林等资源的保护和控制人口、治理污染等问题统筹结合起来考虑。1984年,薄一波在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指出:“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一定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步发展,要通过技术改造,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保护环境。”[5]保护土地资源方面,陈云主张要做到“种田必须养地”。针对“”期间,因乱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严重,造成粮食减产问题,1962年2月26日,陈云在国务院扩大会议上讲话指出,要开展造林运动以保持水土。“开展造林运动对于水土保持和保护农田水利关系甚为密切。”[6]p394陈云提倡使用农家肥,以保护土质。1988年10月8日,陈云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中指出:“种田必须养地。化肥用得越多,土地越瘦。必须大力提倡使用农家肥,研究和解决农民不重视农家肥的问题。”[4]p416在保护森林资源方面,“以普遍护林为主,有选择地重点造林,制定合理的采伐计划”。陈云反复强调,“林业是个大问题,根据我国情况,解决林业问题的出路主要靠造林。个体造林、合作造林、国家造林的办法都可以用”[6]p391。“造林是国家百年大计,它既与农业增产有关,又与工业建设有关,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它。”[4]p96

3.“重视水资源保护利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对自然有高度的依存性,“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7]p95。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陈云认为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水的问题的严重性,保护好水资源”。新中国成立前夕,陈云在出席中共中央东北局例会时就指出:“对水利投资要再狠一点,要看得长远,打大算盘。”[8]p5221956年1月20日,陈云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上发言指出:“提高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从全国看,实现这一目标,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水、肥料和人力的合理使用。其中关键问题是水。”[6]p285陈云提出保护水资源要有长期规划。1979年6月17日,他致信李先念、姚依林,指出经济建设必须尽早注意的两个问题,头一个就是水的问题,“要注意全国各地的水资源情况。农业、工业和人民生活都要用水,有些地区如京津地区,水资源已很紧张。今后工厂的设立必须注意到用水量,即使有水资源的工厂也应有节水办法”[4]p248。

水的问题始终是一个大问题。要从国家长远发展和水资源永续利用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水的问题的严重性,解决好我国水资源保护利用等问题。1990年4月28日,陈云从杭州回到北京后,看到专门呈送给他的由水利专家张光斗和陈志恺合写的《我国水资源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文章,文中谈到我国水资源短缺现状,以及给生产生活造成影响等。陈云看过后立即将信和批语批转给等中央领导人,并在批语中指出:“张光斗、陈志恺同志就我国水资源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之后,提出了很重要的意见。水的问题始终是一个大问题。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水的问题的严重性。各级领导部门,尤其是经济、科技领导部门,应该把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治理污水和开发新水源放在不次于粮食、能源的重要位置上,并列入长远规划、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加以实施,以逐步扭转目前水资源危机的严重状况。”[9]

4.“防害于先,预防为主”。陈云对生态保护、防治环境污染等问题,历来主张防害于先、预防为主,提出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要从战略高度认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陈云在“”期间协助工作时就提出了“防害于先”的主张。1975年6月至8月,陈云到全国各地进行经济工作的调查时,在同江苏省石油勘探指挥部负责人交谈中指出,“要注意环境污染的问题,在生产设计的同时就要做好防止污染的设计,不要等到事发了再解决”[4]p198。1979年3月21日,陈云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并讲话指出:“防止环境污染,必须先搞,后搞要多花钱。”[3]p2546月17日,陈云致信李先念、姚依林,提出经济建设必须尽早注意的两个问题之一是工业污染问题,“对还未处理污染问题的工厂应该心中有数,逐步加以改变。今后办厂必须把处理污染问题放在设计的首要位置,真正做到防害于先”[3]p263。

1986年5月18日,陈云在视察上海宝山钢铁总厂时指出,“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乡镇企业发展,要注意环境保护,一定不要使得黄浦江水受到污染”[4]p393-394。改革开放后,在我国工业建设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1988年8月27日,陈云看到一份内部材料,新华社简报上登载的本溪市环境污染情况调查报告《“卫星看不见的城市”》,介绍关于辽宁省本溪市遭受严重工业污染的情况,久久不能平静。他立即致信相关领导关注环境污染问题给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危害,“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大的国策,要当作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来抓。这件事,一是要经常宣传,大声疾呼,引起人们重视;二是要花点钱,增加投资比例;三是要反复督促检查,并层层落实责任”[3]p364。

三、陈云的生态文明观的时代价值

陈云就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生态资源保护、治理环境污染等问题发表的一系列论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文明思想。这些思想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而且为正在实施的“十三五规划”中“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1.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继承和创新。陈云作为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领导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对如何有效地协调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的关系等方面,形成了系统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在发展经济的内在需求驱动下,以及如何处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外在压力要求下,陈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同时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汲取营养,形成了遵循客观自然规律,注重防害于先、加强宣传、强化落实、层层负责等为主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

陈云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恩格斯曾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9]p742-743。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同自然界存在内在整体性的关系,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身。因此在遵循自然规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陈云从战略的高度指出: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本着“防害于先、加强宣传”的理念。

2.有助于正确认识科学处理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统一关系。陈云的生态文明观中有关处理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的论述,给当下的生态保护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陈云的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是如何正确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存在的辩证统一关系。“自然环境与人的活动的相互作用是一种独特的物质变换过程,具有自己特殊的规律,它们既不能归结为自然规律,也不能归结为社会规律。”[10]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重要一环,坚决不能动摇。但是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不能重走西方工业化发展“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实践也证明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其治理成本明显高于发展取得的成果。陈云在领导全国经济工作时,一贯强调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一定要注意在经济建设中按客观办事,保护好土地、水等自然生态资源,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

陈云长期参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宏观决策,在实践中非常重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陈云多次强调要有战略眼光,要考虑战略性问题,领导人要抽出时间“踱方步”,多考虑重大战略性问题,国家建设要着眼于“造福子孙后代”,在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地制定和执行发展战略。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是辩证统一关系,经济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保障,生态保护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物质资源。营造人与自然、经济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给经济主体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环境和基本支持。十报告明确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所以,通过对陈云生态文明思想梳理,我们要认识到经济建设的重要性,是人们物质生活的基础,同时也给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

3.有利于提升公众环保意识,推动可持续发展。加强理论宣传,提高民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要把治理污染当作非常重要的事情来抓,这样的事要经常宣传。”陈云非常注重理论宣传的重要性,指出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只有不断地加强宣传,才能引起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足够重视;同时只有不断提升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才能将保护环境的国策落实在具体行动上。当前,要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方面的法律法规等,让最大多数民众认识加强生态保护,对自己工作、生活以及国家长远发展的深远意义。“要经常宣传,大声疾呼,引起人们重视”[3]p364,教育引导人民群众正确认识控制人口、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重要意义,强化“节约资源、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生态文明理念,不断提高公众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使命感。

陈云的生态文明观对贯彻实现“十三五规划”中“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指导意义。目前,长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人口、资源、环境压力非常大,“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在生态保护方面,陈云始终坚持“必须先搞”的理念,指出推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事关全局大事,必须处理好控制人口、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三者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总而言之,陈云的生态文明观是蕴涵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我国传统生态保护思想,同时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现状,在更高层次上助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尝试,也是对我们党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治国理念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丰富和深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3]陈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陈云年谱(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5]孙嘉绵.环境保护要和企业的技术改造紧密地结合起来[J].环境保护,1982(1).

[6]陈云年谱(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8]陈云年谱(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