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策划转正工作总结

策划转正工作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2-04-16 01:30:46

策划转正工作总结

策划转正工作总结第1篇

非常感谢集团党委给我参加这次竞职演说的机会。当前,我们集团的改革与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关键性的阶段,需要每位员工统一意志,加强团结,坚定信心,奋力进取。今天我来到这里,一方面是向集团汇报我的工作情况和工作认识,同时也是希望能有机会为集团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竞聘的职位是xx书社副总编辑。首先请允许我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我于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87年7月至88年9月在省古籍办工作,88年10月进xx书社,先后担任图书编辑、编辑室副主任、总编办副主任、总编办主任兼办公室主任。中共党员,编审职称。

下面我就结合对所竞聘职位的认识,谈谈我本人的任职目标、工作思路以及自身优势。

第一,深刻体认岗位的职责,坚持做到“三个提升”

副总编辑是社长、总编的助手,承担着许多具体的事务性工作,需要有很强的执行能力;同时作为社委会成员,参与全社重要事务的管理和决策,需要有宽广的视野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因此,如果我成为一名副总编辑,首先就是要端正态度,以新兵的姿态,从三个方面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一是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走上副总编辑工作岗位之后,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加强学习,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学理论、学政策、学知识、学技能,从中汲取成长的丰富营养。

二是提升自己的编辑策划能力我从事编辑工作已有20个年头,策划和编辑了一批有文化价值,有市场亮点的图书,在实际工作中锻炼了自己的编辑策划能力。副总编辑岗位对选题策划与组织落实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岗位就是责任,信任就是力量。走上新的业务岗位之后,我要更加勤奋地工作,努力提升自己的策划、组织能力,以实际业绩回报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与厚爱。

三是提升自己的执行能力

一是贯彻落实集团和社里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能力;

二是做好分管工作的管理能力;

三是把握大局的综合协调能力。

应该说,这是一位副总编辑必须具备的三种基本能力。走上副总编辑岗位之后,我将从提高自己的执行能力和动手能力入手,带头转变观念,扎实推进工作,努力将集团的发展意志转化为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能力。

第二,把选题开发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大力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

“十五”期间,xx书社经历了一个相对高速的发展时期。但是xx书社经济效益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有限的几个定向发行的教育类图书品种的开发,而不是经营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基础并不坚实,存在着后劲不足的问题。

根据集团制定的发展目标,xx书社正在以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向前“强行军”。依靠有限几个品种的“单打独斗”来支撑这样持续高速发展,就好比挑着一副沉重的担子过一座独木桥,每走一步都会令人感到心里发慌。我认为,如果xx书社不能在今后几年内,在增长方式上实现由“单兵突进”型向“方阵推进”型的转变,要完成集团下达的跨越式发展目标,是十分困难的。

选题开发是图书出版的核心工作,也是副总编辑的工作重心,要实现xx书社增长方式的转变,做好选题开发工作尤为重要。我的工作思路是:

一,从制定选题规划入手,优化选题结构

优化选题结构是选题开发的战略目标,而做好选题规划工作则是优化选题结构的前提。要认真总结制定“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成功经验,制定好“十一五”选题规划;要下大力气解决图书选题规划中存在着的散、短、软的现象(策划力量散,规划周期短,论证把关软),把打造拳头产品和开发系列产品结合起来,花三年左右的时间形成八到十个特色鲜明、市场冲击力强的产品集群,达到优化选题结构,提高综合竞争力的目标。

二、从提高单品种效益入手,推进图书品牌建设

随着图书市场发育的不断成熟,品牌竞争时代已经扑面而来。目前最为紧迫的是切实转变经营理念,真正把品牌作为出版社的生命线来抓,从单品种做起,扎扎实实地推进品牌建设。

首先是优化组合已有品牌。xx书社有不少图书具有比较好的品牌素质。如《中华传统文化启蒙读本》1套4种,总销量已达到十几万册,正在申报省编地方通用教材。要全力以赴地培育好这个品牌,使之成为我社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策划开发新的品牌。既要有效地开发好现有资源,更要积极地策划新的优质品种。内炼品质,外抓机遇,找准目标,精心培养。

三是要研究品牌运作规律。要下功夫钻研品牌运作的规律和手段,大胆尝试,争取在“十一五”期间推出市场品质好、社会效益好、品牌形象好的图书产品,把xx书社的图书品牌建设推向新的阶段。

三,从提高选题策划能力入手,推进编辑人才队伍建设

选题开发,策划先行,策划工作既是编辑的首要工作,也是编辑劳动中最具创意、最有价值的部分。副总编辑的重要职责就是协助社长和总编辑抓出版社的选题规划,抓编辑选题策划能力的培养,建设一支业务能力强、思维活跃、富有团队精神、懂经营、善策划的优秀编辑人才队伍。

如果给我机会,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做:

一是完善选题策划论证制度,把选题策划真正当作编辑工作的灵魂来抓;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采用业务培训、业务研讨、传帮带等方法,提高编辑队伍的整体策划水平;

三是建立策划激励机制,设立专项奖励,每年开展一至两次的策划比武,通过评选当年度最具创意的策划项目、最有价值的策划成果、最富魅力的策划之星等活动,激励编辑人员学策划、做策划、比策划。

四是提倡联合策划、纵深策划,鼓励编辑延长策划的深度,丰富策划的内涵,加强策划后的跟进评估。要逐步整合策划力量,提高选题策划的综合实力。

五是要着手建立选题策划库,丰富选题储备。

第三,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其他工作

副总编辑的工作是综合性的,目前我能意识到的经常性工作,除了上面提到的之外,主要还有六个方面:

1、编务管理;

2、选题计划的组织落实;

3、版权管理;

4、图书宣传;

5、开展对外业务交流;

6、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7、社委会委派的各项工作。

我长期做图书编辑,能够体悟编辑工作的内涵;多年担任总编办主任,配合社长、总编辑工作,对副总编辑的岗位职责和管理工作能够体认;如果给我机会,我自信能很快适应工作。

第四,参加竞聘的自身优势

对于我竞聘副总编辑的优势,前面也已讲到一些,这里归结起来,大致有六个方面:

1、品德端正,大局意识强,能忍辱负重,始终把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从事的每项工作,从工作的成功中享受人生的快乐。

3、具有较为扎实的文字功底和知识储备,专业对口,业务熟练,编辑策划经验丰富。

4、担任总编办和办公室主任,具备业务管理和综合协调能力,有较强的执行能力。

5、了解社情,善于团结合作,乐于为群众服务,能得到领导和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6、热爱学习,乐于接受新知识、新事物,有创新的激情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策划转正工作总结第2篇

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指导思想 本次规划修编以《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委“八八战略”,文秘部落围绕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精神和推进率先发展、实现富民强市的战略部署,结合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统筹发展、坚持“三保“主线,正确处理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张、全面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的关系,通过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水平,推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本次规划要充分与上一轮规划相衔接,继承和发扬在规划编制、实施中的经验。同时要与时俱进,做到六个“转变”,即规划定位向区域规划转变,工作任务向资源保护和集约利用并重转变,规划方法由指标控制型向空间控制型转变,规划内容由耕地保护研究向综合研究转变,决策方法逐步由领导决策向民主决策转变,规划实施由目标导向型向过程导向型转变。努力使修编后的规划更具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服务于全市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原则 总体上要坚持“保护、保障、挖潜和集约利用”的原则。保护就是依法依法保护耕地、保障基本农田、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保障,就是千方百计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建设用地的合理需求;挖潜,就是清理消化闲置土地和盘活存量土地;集约用地,就是努力提高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平。 1、用途管制原则。 土地用途管制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要统筹合理安排各业用地,明确各土地利用区块的用途,严禁随意改变土地用途。用途管制的重点是耕地保护,特别是加强基本农田和标准农田的保护,要立足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努力推进耕地保护向数量、质量和生态上并重转变。 2、占补平衡原则。 根据《绍兴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进一步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力度,适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大力推进农村居民点的撤并和退耕,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确保实现全市耕地占补平衡。 3、合力建设原则。 “工业立市、开放兴市、合力建市”是这几年我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各项工作的指导方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按照明确重点,兼顾一般,统筹安排的原则,遵循市场化机制,在全市范围内实现资金和资源的互补和互流,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4、集约用地原则。 一是要加强土地利用水平评价,调查闲置土地情况,制定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的措施和方法。二是要研究促进新增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政策,完善“双控”指标体系。 5、公众参与原则。 规划编制要充分利用“外脑”,依靠科研单位、专业技术单位和大专院校的技术力量,提高规划编制的客观性、科学性和技术性。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广泛征求公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建立相关信息的交流和互动渠道,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听证或公示等手段,完善规划的决策机制和监督机制,努力做到规划“以人为本”、公正透明。 6、三规衔接原则。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正确把握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和重点,科学预测用地需求,认真分析土地供应潜力,合理土地资源布局,正确处理“保护”和“保障”的关系,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十一五“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有机结合。同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还要与矿产资源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等相关规划相衔接。 7、成方成块原则 根据城市发展边界理论,按发展阶段、重要程度和资源供给能力,合理界定城市和开发区的外延扩张边界,开发区块尽量做到成方成块,以利于资源配置、规划实施和耕地保护。 8、可持续利用原则。 要按照生态绍兴建设的要求,充分考虑“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开展土地适宜性评价,进行土地敏感性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减少对生态脆弱地区和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的不合理的开发,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9、信息化原则。 要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信息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规划编制、规划审批、规划实施,满足规划要素实时更新、快速统计、共享互动等要求,增加规划科技含量,有效提高规划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计划及时间安排 工作时间总体上按省厅和市政府有关要求安排,即计划在本年度完成整项工作。如遇国家、省、市相关政策及安排的影响,则作相应的时间调整。 1、健全组织机构。 (1)由市政府统一成立“三规”领导小组。(时间根据市政府安排) (2)在成立“三规”领导小组后半个月内设置联络员、专家咨询组。 (3)成立市国土局规划修编工作组。(4月1日---4月15日) 2、落实资金。(4月1日----4月23日) 已编制经费预算,由办公室具体落实。 3、落实编制单位。(4月30日前) (1) 确定落实编制单位的方法、程序和要求;(4月4日前) (2) 收集编制单位的资料、信息;(4月11前) (3) 按规定落实编制单位,签订委托协议。(4月23日前) 4、调查研究阶段(4月24日至7月23日) 这一阶段与下阶段的工作将穿插进行,主要工作包括资料收集、实地踏勘、召开座谈会。总体规划综合性强,涉及部门多,需要进行多方调查。走访各有关部门,调查各部门规划期内用地需求,征求各部门对总体规划的建议。深入各重点地块进行实地踏勘和典型调查。 5、专题研究阶段(5月24日至7月23日) 在前期调查研究和全市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批准的基础上,开展上一轮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土地供给与需求分析、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与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等专题研究,为规划大纲及规划文本草案的编制提供依据。 6、规划大纲拟定阶段(7月24日至9月23日) 规划大纲文本包括绍兴市基本概况、规划总则、规划目标、土地利用总体布局与结构优化、主要用地规划和空间管制引导、规划修编方法与实施机制创新、预期规划实施成效等内容。规划大纲编制完成后须报市、省批准后方可开展下步工作,时间进度较难把握。 7、规划草案拟定与选优阶段(9月24日至11月23日) 本阶段主要是落实土地利用分区、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确定土地用途以及完成规划草图。 需拟定的方案包括:全市、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重点建设项目和城镇建设用地布局方案、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开发方案和土地利用分区方案。最终提供2~3套供选规划方案。 确定规划供选方案的主要要求:⑴在编制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方案过程中,应分析土地利用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趋势,拟定规划供选方案。⑵每个供选方案均需保证规划主要目标的实现。⑶对每个供选方案的实施,从组织、技术,资金投入、公众接受程度等方面进行可行性论证、评价其实施可能达到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综合评价后,提出推荐方案,供领导小组审定。 8、规划协调、编制规划成果阶段(11月24日至11月30日) 对推荐方案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干部和公众意见,必要时召开规划协调和论证会,对有关问题进行协商处理,形成最终规划方案,编写规划报告。 9、规划审批和公布实施阶段(11月30日至12月31日) 规划报告编写完成后,报市、省审批,经批准后,最后公布实施。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方案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策划转正工作总结第3篇

本次规划修编以《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委“八八战略”,文秘部落围绕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精神和推进率先发展、实现富民强市的战略部署,结合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统筹发展、坚持“三保“主线,正确处理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张、全面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的关系,通过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水平,推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本次规划要充分与上一轮规划相衔接,继承和发扬在规划编制、实施中的经验。同时要与时俱进,做到六个“转变”,即规划定位向区域规划转变,工作任务向资源保护和集约利用并重转变,规划方法由指标控制型向空间控制型转变,规划内容由耕地保护研究向综合研究转变,决策方法逐步由领导决策向民主决策转变,规划实施由目标导向型向过程导向型转变。努力使修编后的规划更具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服务于全市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原则

总体上要坚持“保护、保障、挖潜和集约利用”的原则。保护就是依法依法保护耕地、保障基本农田、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保障,就是千方百计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建设用地的合理需求;挖潜,就是清理消化闲置土地和盘活存量土地;集约用地,就是努力提高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平。

1、用途管制原则。

土地用途管制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要统筹合理安排各业用地,明确各土地利用区块的用途,严禁随意改变土地用途。用途管制的重点是耕地保护,特别是加强基本农田和标准农田的保护,要立足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努力推进耕地保护向数量、质量和生态上并重转变。

2、占补平衡原则。

根据《绍兴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进一步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力度,适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大力推进农村居民点的撤并和退耕,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确保实现全市耕地占补平衡。

3、合力建设原则。

“工业立市、开放兴市、合力建市”是这几年我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各项工作的指导方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按照明确重点,兼顾一般,统筹安排的原则,遵循市场化机制,在全市范围内实现资金和资源的互补和互流,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4、集约用地原则。

一是要加强土地利用水平评价,调查闲置土地情况,制定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的措施和方法。二是要研究促进新增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政策,完善“双控”指标体系。

5、公众参与原则。

规划编制要充分利用“外脑”,依靠科研单位、专业技术单位和大专院校的技术力量,提高规划编制的客观性、科学性和技术性。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广泛征求公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建立相关信息的交流和互动渠道,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听证或公示等手段,完善规划的决策机制和监督机制,努力做到规划“以人为本”、公正透明。

6、三规衔接原则。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正确把握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和重点,科学预测用地需求,认真分析土地供应潜力,合理土地资源布局,正确处理“保护”和“保障”的关系,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十一五“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有机结合。同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还要与矿产资源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等相关规划相衔接。

7、成方成块原则

根据城市发展边界理论,按发展阶段、重要程度和资源供给能力,合理界定城市和开发区的外延扩张边界,开发区块尽量做到成方成块,以利于资源配置、规划实施和耕地保护。

8、可持续利用原则。

要按照生态绍兴建设的要求,充分考虑“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开展土地适宜性评价,进行土地敏感性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减少对生态脆弱地区和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的不合理的开发,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9、信息化原则。

要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信息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规划编制、规划审批、规划实施,满足规划要素实时更新、快速统计、共享互动等要求,增加规划科技含量,有效提高规划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计划及时间安排

工作时间总体上按省厅和市政府有关要求安排,即计划在本年度完成整项工作。如遇国家、省、市相关政策及安排的影响,则作相应的时间调整。

1、健全组织机构。

(1)由市政府统一成立“三规”领导小组。(时间根据市政府安排)

(2)在成立“三规”领导小组后半个月内设置联络员、专家咨询组。

(3)成立市国土局规划修编工作组。(4月1日---4月15日)

2、落实资金。(4月1日----4月23日)

已编制经费预算,由办公室具体落实。

3、落实编制单位。(4月30日前)

(1)确定落实编制单位的方法、程序和要求;(4月4日前)

(2)收集编制单位的资料、信息;(4月11前)

(3)按规定落实编制单位,签订委托协议。(4月23日前)

4、调查研究阶段(4月24日至7月23日)

这一阶段与下阶段的工作将穿行,主要工作包括资料收集、实地踏勘、召开座谈会。总体规划综合性强,涉及部门多,需要进行多方调查。走访各有关部门,调查各部门规划期内用地需求,征求各部门对总体规划的建议。深入各重点地块进行实地踏勘和典型调查。

5、专题研究阶段(5月24日至7月23日)

在前期调查研究和全市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批准的基础上,开展上一轮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土地供给与需求分析、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与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等专题研究,为规划大纲及规划文本草案的编制提供依据。

6、规划大纲拟定阶段(7月24日至9月23日)版权所有

规划大纲文本包括绍兴市基本概况、规划总则、规划目标、土地利用总体布局与结构优化、主要用地规划和空间管制引导、规划修编方法与实施机制创新、预期规划实施成效等内容。规划大纲编制完成后须报市、省批准后方可开展下步工作,时间进度较难把握。

7、规划草案拟定与选优阶段(9月24日至11月23日)

本阶段主要是落实土地利用分区、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确定土地用途以及完成规划草图。

需拟定的方案包括:全市、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重点建设项目和城镇建设用地布局方案、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开发方案和土地利用分区方案。最终提供2~3套供选规划方案。

确定规划供选方案的主要要求:⑴在编制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方案过程中,应分析土地利用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趋势,拟定规划供选方案。⑵每个供选方案均需保证规划主要目标的实现。⑶对每个供选方案的实施,从组织、技术,资金投入、公众接受程度等方面进行可行性论证、评价其实施可能达到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综合评价后,提出推荐方案,供领导小组审定。

8、规划协调、编制规划成果阶段(11月24日至11月30日)

对推荐方案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干部和公众意见,必要时召开规划协调和论证会,对有关问题进行协商处理,形成最终规划方案,编写规划报告。

策划转正工作总结第4篇

关键词:淮南市;城市总体规划;探索与实践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ole of Huainan previous overall planning in guiding urban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urban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combined with the Huainan actual condition, made planning content closely integrated economic, social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other major issues, described in detai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lanning from urban development objectives, spatial structure, land use,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the policy system, as well as organizations; overall consideration of the regional infrastructur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clear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priorities and innovation, and described follow-up to carry out the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Key words: Huainan; overall urban planning;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4-0020-02

淮南位于华东腹地,地处安徽省中部,地跨淮河两岸,山环水绕,自然条件优越。是安徽省以煤炭、电力、煤化工为主导的重要工业城市,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境内煤炭资源蕴藏量极为丰富,煤田储量为444亿吨。淮南市行政管辖范围的总面积为2585平方公里,市域总人口240万人。

2010年10月,在淮南即将跨入“转型发展”的重要时刻,新一轮《淮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被确立为指引淮南城市转型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005年开始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在历时五年的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规划者针对淮南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特点,始终围绕资源型城市转型这一核心问题,从规划思路和工作目标、核心内容和技术路线到工作模式和实施机制等方面,都展开了不同于传统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些研究和探索,力求为淮南资源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方向和路径指引。

1、编制背景

应对国家宏观经济目标和城市快速发展变化的要求,淮南市面临着一些新的发展机遇:一是“三大基地” 即亿吨煤基地、华东火电基地(装机达到2000万千瓦和煤化工基地的建设是引领经济发展的龙头。 二是国家的反哺政策,为城市建设注入新活力。目前国家已经决定拨出专项资金用于老煤炭基地的塌陷区综合治理,原则由国家、企业和城市共同出资,投入到淮南市的资金约有30亿元人民币。三是交通网络重构,区位优势得到改善。规划建设淮蚌高铁、淮蚌高速、淮滁高速、合淮阜高速和城市外环快速通道,将形成“两横一纵一外环”的交通网络体系,使淮南市直接融入南京两小时经济圈和上海半日经济圈。四是产业梯度扩散的影响。淮南市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华东最重要的能源基地,与长三角地区产业关联度高、经济互补性强,有着巨大的合作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五是行政区划的调整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淮南市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长丰县北部7个乡镇划入淮南市。由于城市发展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有规划已经不能适应城市发展要求,2004年2月经建设部批准,同意淮南市修编城市总体规划。

2、历年总规概述

应对城市经济快速增长的形势和目标不断变化的要求,淮南形成滚动规划的传统,多次组织编制和修订总体层面的规划和发展策略。淮南历经3次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不同的发展阶段适应了当时的建设的需求,有效引导了城市有序发展。

1980年编制的《淮南市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简称80版总规),1982年由安徽人民政府批准实施。该规划结合煤矿分布及淮河穿城而过的特点,首次确立了带状组团空间结构,奠定了有序建设的空间基础,规划超前性地预测到淮南是华东地区的能源基地,对铁路、港口、道路、电力等重要基础设施进行了合理布局,此版总规是淮南发展起步期的重要空间引导。

1996年完成的《淮南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年)》(简称96版总规)是由国务院批准(国办函[1996]34号)的城市总体规划。该规划在80版总规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城市布局,确立了以政府驻地为中心,以洞山路、国庆路、合淮路、十涧湖路4条放射发展轴为基本框架,形成三组团即“东部城区、西部城区、北部城区”的轴带结合的组团空间格局。规划科学地预测了城市人口规模,为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加快城市综合交通及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保证。但是由于1996年前后受各种综合因素的影响,导致总体规划存在一些欠缺:一是视野不够开阔,前瞻性不足,在城市定位中仅强调了能源基地建设,使城市发展受到很大局限,造成城市其它功能发展相对滞后。二是在城镇体系规划中,对城镇发展条件分析研究不够充分,对城镇发展的导向作用不强,建设相对分散,城镇规模偏小,聚集度不高。三是对矿业生产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研究不够。单纯注重主导产业的发展,忽视了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城市形态完全服从于产业布局,城市发展被动地跟产业走,造成城市经济发展薄弱。

为适应淮南市新时期城市发展和建设的需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原建设部《关于同意修编淮南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函(建规函【2004】47号)》的要求,对《淮南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年)》进行修编,委托中规院编制了《淮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2010版总规)。

新一轮《淮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是2010年由国务院批准(国办函[2010]45号)的具有重要法定意义层面的规划。规划提出了城市转型的战略转折思路,将对淮南未来十年转型期的城市发展发挥重要引导和调控作用;3版总体规划用地规划图如下1。

1980版总规 1996版总规2010版总规

3、探索与实践

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承担着探索转型期城市转型新路径的历史使命,工作目标确立为:构建指引城市长远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和政策框架,为建设“和谐淮南、生态淮南”、创造具有示范效应的国家资源转型城市提供强有力支撑。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在规划理念和发展思路上都实现重大转变;在战略层面上,构筑面向区域协作的开放空间;在规划内容上,由传统强调空间设计的物质性规划向空间设计与政策制度设计并重的综合性、政策性规划转变;在发展动力上,要从以往以资源开采为主向创新推动转变;在空间利用模式上,由增量增长向减量发展的转变。

3.1 构筑区域协作的开放空间

解决城市发展空间瓶颈约束的途径,就是要加强区域协调,寻求外部支持,拓展经济腹地。2010版总规高度重视区域协调与合作,提出合淮(合肥与淮南)同城化及合肥经济圈(合肥、淮南、六安、巢湖、)战略目标,规划过程中多次走访合肥、六安、桐城、巢湖、蚌埠、滁州、阜阳、蒙城等周边城市,就规划思路和内容主动进行沟通协调,力求在跨界地区开发,基础设施衔接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在空间结构布局上,与《合淮同城化规划》、《合肥经济圈城镇体系规划》和《沿江城镇群发展规划》相衔接。规划以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和重点镇为节点,以高速公路和市域主干公路为依托,构建“一主两副四区”的城镇空间发展结构。“一主”:是指市域内的中心城市,即淮南中心城区,主要承担区域功能,辐射市域周边区域。“两副”:指市域内2个副中心城市,即潘集区驻地,凤台县城。是区、县域的综合中心。“四区”:在全市形成四大城镇协调发展片区,即南部城市协调发展区、潘集―芦集城镇协调发展区、凤台―桂集城镇协调发展区和毛集―新集城镇协调发展区。城市空间发展策略为“东进、南扩、西调、北联”,向东规划建设淮滁(淮南至滁州)、淮蚌高速公路及淮蚌高铁(淮南至蚌埠),扩大与上海、南京、蚌埠、滁州的交通连接,扩大经济开发区与蚌埠、滁州的连接,形成新型工业和物流产业基地;向西加强与六安的协作,引六安地区大别山优质水源入淮。向南配合“合淮同城化”,在舜耕山以南建设山南新城区,加强与合肥北部城区的社会经济联系,辐射带动区域整体协调发展;向北拓展加强与北部蒙城地区的交通联系,新建多座跨淮河大桥,带动潘集区和凤台县的城镇经济发展如图2

3.2制定可行的发展目标

96版总规确定的城市发展目标“充分发挥淮南市区位优势,强化省域次中心城市地位,建设好综合交通设施,完善的区域供水、供电设施。2010版总规确定城市发展总目标为“---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重点处理好城市建设与煤炭生产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继续发挥煤炭资源优势,建设能源科技创新城市;凭借三山三水的良好环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宜居生态城市和文化旅游名市”。 2010版总规目标中增加了“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建设能源科技创新城市、山水园林城市,宜居生态城市和文化旅游名市”等内容。从法定意义上明确淮南未来城市发展目标与方向,也是淮南城市长期追求的城市发展目标,相应城市性质也由96版总规确定的“华东地区以煤炭、电力为主的能源生产基地”;提升为“安徽省北部的重要中心城市,国家重要能源基地”。与96版总规相比,保留了“能源生产基地”的定位,明确淮南在国家战略中承担的历史使命。将96版总规确定的“华东地区----能源基地”提升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进一步确定淮南在带动区域协调发展中应承担的重要职责。

规划在城市发展总目标下确定了区域协作、城市转型、社会和谐、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分目标。在区域协作方面,提出合淮同城化、合肥经济圈城市发展合作,加强了与长三角城市及周边在区域基础设施、资源能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及要素市场培育等方面协作,开拓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在城市转型方面,从转变城市发展目标、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空间供需关系、统筹空间资源等方面,阐述城市需要实施结构性调整才能达到城市转型目标。在社会和谐方面,强调城乡统筹,缩小城乡差距,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公共安全,弘扬传统文化。在生态保护方面,重点处理好资源开采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能源和水源,保持优良的生态坏境,实现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宜居生态城市和文化旅游名市的发展目标。

3.3土地资源利用理念的创新

土地利用总体供应政策作为促进调控城市系统运行方向的“按钮”,通过对城市空间资源的重新配置来撬动空间结构、产业布局、就业人口甚至社会结构的整体联动转型,进而实现经济增长与人口、用地、环境、资源的协调。对土地作为城市调控工具的重新认识,本次总规对于土地资源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土地资源应以发展和动态眼光来认识,土地资源有效利用就是要在战略目标实现的最佳时间,实现土地资源和城市功能的最佳组合。在同样规模土地资源下,通过空间的复合利用,能获得可持续的高效的土地利用效益。基于对土地资源的新认识,2010版总规力求打破原有通过加大土地供应支持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转而树立了“复合化和再利用”的土地利用理念,主动调整城市空间的供需关系,改变过去以市场需求确定供地规模的的方式,通过总量和结构控制两个方面建立以供调需的供应模式。传统规划编制方法,首先需要预测城市人口规模,然后通过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来预测建设用地规模,进而预测基础设施及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规模,2010版总规将“新增建设用地” 拓展“增改用地”的概念,在规模预测中统筹考虑了增量与存量空间。这也体现了本次规划从“以需定供”到“以供定需”理念的创新。

3.4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策略

面对越来越大的生态环境压力,规划高度重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将生态安全作为制定所有发展策略的基本原则和前提条件。在规划前期研究中,开展了《淮南市生态市建设规划》,《淮南市采煤沉陷生态治理规划》,《淮南市绿地系统规划》等一系列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课题研究,作为制定规划目标与策略的理论指导依据。另一重要探索是总体规划环评工作模式和机制的创新。采用“先期介入,全程参与”的新的工作模式,既保证了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功能定位、空间结构、产业和设施布局、水资源及能源利用方式等主要内容都在环境影响的可控范围,也保证了规划环评提出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作为总规实施对策直接纳入规划中,实现了规划与环评的良性互动,从法定层面上提升了生态环境保护地位。

3.5突出公共政策设计创新

传统城市总体规划从编制到实施管理,主要是对城市建设用地等各类规划要素进行管理控制。而本次规划积极吸纳和融合了各领域各部门的发展目标和策略,将公共政策作为贯穿规划编制到实施的主线。在编制阶段从空间入手提出策略化的空间管理控制方法,使技术文件向政策文件过渡,有利于政府决策;而在实施阶段,从公共政策入手落实更有助于空间规划的实施。传统的城市总规尽管也会涉及规划政策,但更多的是分别针对保障这些建设行为实施的各领域专项政策,较少关注到城市整体性发展的政策框架设计。而本次规划积极吸纳和融合了各领域各部门的发展目标和策略,将公共政策作为贯穿规划编制到实施的主线,主动承担起带动城市各领域发展的纲领性政策的重任。规划编制特别关注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的路径设计及其公共政策配套,各个领域的政策环节如何衔接,中间环境如何进行政策把控,空间方案如何通过各领域的公共政策予以落实和获得保障。

3.6公众参与的开放规划

在工作方法上充分体现“开放规划”、“问计于民”的特点,改变以往由规划部门单独编制规划的方法模式,强调跨学科研究、多部门协作以及全方位过程的公众参与。本规划创新性地探索了多种有效推进公众参与的途径和方法,公众参与贯穿整个规划过程,分民意调查、咨询讨论、公众展示三个阶段;参与的主体涵盖社会各阶层,包括普通市民、各行业协会、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民意收集方式丰富多样,包括建立民意收集平台、设立热线电话、书面接访等;规划各阶段成果的公开展示方式通过报纸、电视、网络进行和公式;建立规划反馈机制,对公众参与的意见和建议采取分阶段、分专题、分部门、分区域的方式进行及时而有针对性的反馈,保证规划公众参与不仅仅停留在听取意见,而是将公众意见真正反映和落实到规划决策中。在工作组织上的一大特点,是发动广大市民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的公众参与,真正体现“市民城市市民建”、“我的城市我做主”的规划理念。通过公众深度参与规划,建立一个长效的沟通交流开放渠道,不仅让市民了解规划,而且使市民成为规划义务监督员,自觉监督规划的实施。

4、结语

2010版总规的编制完成和审批通过,仅仅是工作的第一步,还需要在总体规划指导下落实系列行动计划。淮南总规批复后,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动员大会,强调今后要以城市总体规划统领各项事业,并对资源城市发展模式、提升发展质量、建设“四宜城市”(宜居、宜业、宜学、宜游)城市的阶段目标和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继续完善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的规划实施体系;新一轮总规批复后,淮南先后组织编制了《淮南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淮南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淮南市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淮南市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淮南市城市人防规划》、《淮南市加油站布点规划》、《淮南市医疗卫生设施专项规划》、《淮南市文化设施专项规划》等下位规划,并加强与淮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有效衔接;调动基层政府和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促进全民共同参与和实施城市总体规划。

参考文献:

1、尹强,王佳文,吕晓蓓,新型城市发展观引领深圳总体规划,城市规划,2011-08

2、邹兵,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总体规划目标指标体系,城市规划,2011-08

3、王梵,探索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城市规划,2011-08

策划转正工作总结第5篇

自20世纪60年代从苏联引入总会计师制度以来,总会计师制度建设自始至终贯穿了我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乃至整个经济建设过程,经久而不舍,然而伴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转变,总会计师制度却未能做到历久而弥新。我国国有企业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关系国计民生等领域,国有企业的财务战略问题已经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国有企业发展目标不仅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及利润最大化,还要能够以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和治理模式来适应国际竞争环境的变化,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然而如何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为企业战略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建议、进行国际竞争战略决策等问题已经远远超出现有企业总会计师的职权和能力范围,相比国际大型企业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和强大的CFO、CEO管理团队,中国国有企业已经难以望其项背。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认识总会计师和CFO到两者的差异,寻找差异产生的原因,适时适度地做出相应调整将是我国国有企业的不二之选。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规划纲要》)总体要求,财政部于2010年制定的《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会计人才规划》),将总会计师定位于单位的主要管理人员,指出要以修订《总会计师条例》为契机,以建立总会计师资格认证制度为突破口,全面提升总会计师职能定位,优化总会计师专业结构,充分发挥总会计师在加强单位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中的重要作用。

(一)外在表现:总会计师和CFO的聘用方式、角色定位、职责作用、目标导向各异

《总会计师条例》中明确予以规定:总会计师是单位领导成员,协助单位主要领导人工作,直接对单位主要领导人负责。总会计师作为单位财务会计的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和经济核算,参与本单位的重大经营决策活动,是单位主要领导人的得力参谋和助手。CFO(Chief Financial Officer),财务总监即首席财务官,是指由企业的所有者或全体所有者代表决定的,代表企业所有者利益,以实现公司价值和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全面负责对企业的财务、会计活动进行全面监督与管理的高级管理人员。

总会计师和CFO在某种程度上都属于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但是两者的聘任方式、职责、地位、目标导向、任职资格等外在表现存在较大差异,由此也对企业管理的效果造成不同的影响。总会计师与CFO角色差异外在表现如表1所示。

通过外在表现的对比可以看出总会计师和CFO在企业中角色、地位、职责、目标等差异明显,从大的维度上看总会计师和CFO同为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但差异却如此明显。究其原因在于两者产生和发展的制度环境的差异,即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合一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经济体制下制公司治理模式,这一内在原因也是接下来要分析的内容。

(二)内在原因:总会计师和CFO根植于两种不同制度

正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同为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产生与发展的环境不同造成了两者表现形式和作用效果不同。

1. 总会计师――源起于计划经济,现存于市场经济,有悖于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总会计师制度和总会计师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为了加强对国家资源和国有企业的控制,在大中型国有企业中设置总会计师一职参与管理和监督。所以究其本质,总会计师不是一种专业技术职务,也不是会计机构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而是一种行政职务。相关规定中总会计师在企业中的地位较高,但在我国现代的企业治理结构中,企业总会计师在领导班子中的排名一直居于末尾,即使已享有领导班子成员待遇的党员总会计师,往往也不能成为党组成员,而且有的还把总会计师师置于副总经理的领导之下,造成总会计师地位的尴尬。在现代企业股东价值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管理理念下,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油田(炼化)企业总会计师在企业管理中显得有些“错位”――行政职能有余,专业职能不足,这也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不分的历史遗留问题。

2. CFO――源起于市场经济,服务于现代公司治理模式

CFO制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随着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导致公司所有者需要有一个高效的监督机制来对职业经理人进行监督,而CFO制度就是营运而生的,CFO制度产生以后,公司内部就出现了董事会主导,CFO和总经理“双轨”运行的格局,这就大大加强了对职业经理人的监督。CFO是现代企业制模式下的一种契约关系。

在现代企业经营模式下,CFO既能对企业进行专业化的财务管理,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同时也可以参与到企业的战略决策中,实现企业价值创造和维护股东利益。CFO在企业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企业财务工作的最高负责人,有权调配企业的一切财务资源,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之一,是企业内部仅次于CEO的第二号人物,不仅是企业价值的主要创造者,还是企业战略的主要推动者。由此可以看出,现在公司治理结构下的CFO具有独立性强、专业水平高、决策权大的特点。

通过上述总会计师和CFO角色外在表现和内在原因的对比分析,结合现代经济环境、企业治理结构以及国有企业特点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经济环境变化要求公司治理结构及总会计师角色变化。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我国国有企业需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对国际化挑战,在经营管理上与国际接轨,在企业治理上引入现代企业治理模式,更大程度上实行政企分开,保证企业经营的独立性和理性人行为。与此相适应的总会计师角色也应该相应调整,不仅要为为企业经营和管理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而且要更大程度上参与到企业战略决策中来。

(2)总会计师角色向CFO转变是立足本国国情的转变,而非拿来主义的生搬硬套。由于各国国情不同,以及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遗留问题,使得我国国有企业总会计师角色向CFO转变也具有中国特色。

(3)总会计师角色向CFO转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政策、制度从来都不是“慈眉善目”的东西,任何政策、制度的调整都是血淋淋的利益关系。各方利益的博弈和均衡将是角色转变的关键,但是从长远看,角色转变的结果将是有利于国家长远利益的。

二、立足现在:“道、法、术”三个层面总会计师角色向CFO转变

“道、法、术”本是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简单的说来“道、法、术”分别代表“规律、规则和技巧”。国有企业总会计师角色向CFO转变不仅仅是一种称呼的转变,也不是仅仅停留在工作量多少、职责轻重、权利大小上,而是一种自上而下,由内到外的制度转变和升级,如若只是换汤不换药、治标不治本的隔靴搔痒那么将不能从根本上为企业治理和战略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帮助。本文将“道、法、术”的思想应用于国有企业总会计师角色向CFO转变问题上,自上而下从三个层次来解决这一问题。

顶层设计层面――道,是规则、自然法则,上乘,强调的是规律。规律是最上乘的艺术也是最根本的基石。经济发展和企业治理亦是如此,就具体国有企业而言应该顺应经济发展的规律,遵循市场规律,适应国际经济形势变化。根植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不分的总会计师制度已经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那么就需要适时而动、因势利导,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首先,政企分开,改变原有行政干预经济的状态,还原企业经营的独立自主性,参与市场竞争,优胜劣汰。其次,建立契约理论下的企业,还原企业管理人员的独立性,以理性人的身份参与企业管理,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同时也就维护了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也保全了国家利益。最后,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建立政府对关系国家命脉的国有企业的监督机制,但是不同于以往的直接干预,而是对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企业经济行为的合法性进行监督,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只有在更大程度的政企分开,实施现代企业治理模式,才能使得总会计师角色向CFO的转变有法可依、有制可循。正所谓“根深才能叶茂,源远才能流长”,只有根基准确牢靠,大厦才能稳如泰山,这也是总会计师角色向CFO转变的制度根基。

制度保障层面――法,方法、法理,中乘。具体到国有企业总会计师角色向CFO转变,就是设计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总会计师角色向CFO转变的方法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名正则言顺,言顺则事成。总会计师角色向CFO转变不是称呼的变化,而是参与企业管理的职能和作用的变化,而能够确保这一变化得以实现的基础是给总会计师名实相副的企业地位和决策权利。原有的国有企业总会计师职能弱化、位置尴尬的原因就是总会计师在企业中既背负行政职位的枷锁又缺少名正言顺的地位。要想增强我国国有企业总会计师的作用,发挥其专业知识和才能就要使总会计师在企业中占据较高的地位,能够影响到企业的战略决策,可以将财务知识和信息作为决策有用信息反映到公司战略决策中,在这一点国外CFO就是如此。《中央企业总会计师工作职责管理暂行办法》也对其出资企业的总会计师职责做出了明确规定:一是企业会计基础管理;二是财务管理与监督;三是财会内控机制建设;四是重大财务事项监管。四个方面的内容共涉及到总会计师履行职责的相应工作权限共计二十二项,归纳概括为四句话就是:对企业重大事项的参与权;对重大决策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权;对财会人员配备的人事建议权;对企业大额资金支出的联签权。其次,在其位谋其政。总会计师角色向CFO转变之后,其地位、职责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就需要总会计师自身做出相应的调整,站在企业整体的高度进行财务管理和战略决策,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对财务人员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并且要与CEO进行有效地沟通和配合,坚持股东利益,维护国家利益。最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总会计师角色向CFO转变的关键还是实施的过程,因此在转变方法和制度设计上也应考虑到实施的可行性。凡涉及到利益调整的实施都会有较大的难度,要保证实施的最好方法就是设计监督和奖惩制度。通过自上而下的立法来支持总会计师角色向CFO的转变,并通过国有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监督确保实施,此外还要对总会计师职责的履行效果和国有企业治理效果进行绩效评价,设置管理层薪酬的奖惩机制。

操作实施层面――术,是技术、方式,下乘。总会计师角色向CFO转变落实到具体的操作实施将会涉及到管理层、监督层以及企业相关人员等各方工作调整,但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企业总会计师的角色胜任。在国有企业总会计师角色向CFO转变中,总会计师不仅是企业财务和会计工作的最高主管,而且是企业全面运营、全面发展的最高策划者、决策者与组织者之一,是企业最高领导层的核心成员。国有企业一直以来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中流砥柱,是我国支柱产业的重要支撑,是抗衡跨国公司的主力军,但在经济全球化大环境下面临着诸多国外企业的竞争,在资源、资金、技术、公关等多个方面都面临重大挑战,这也客观上增加总会计师角色向CFO转变的难度,总会计师角色向CFO转变中着力要做好企业战略规划、价值管理和信息化三方面的工作。关于企业战略规划:第一要素是领域,第二要素是发展路径,第三要素是差异化,第四要素是如何获取利润和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即通过规模效应和资源共享实现成本最低,通过特别服务和产品的特性获取较丰厚的利润。关于价值管理:价值管理活动是一个由目标设计、预测、计划、监督、报告和分析等阶段组成的管理循环。在国有企业进行好的价值管理,要做到“三懂”,即懂事情、懂财情,懂人情。懂事情就是要求总会计师对所在企业的生产流程、产品类型以及生产周期有较为熟悉的了解,而不是简单的财务工作;懂财情就是要求国有企业总会计师对企业内部的经营状况、现金流量有充分的掌握,同时要了解资本市场上资金融通信息,及时调整企业的融资规模和结构;懂人情,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国有企业在产业链和国际竞争环境中所处的位置,协调各方的利益。在中国政治经济背景下,有身处关乎国家经济安全的关键职位,国有企业的总会计师更为不易,需要处理多方的关系,一是和政府各部位的关系。国有企业对外需要处理与财政部、发改委等与财务有关的国家部委的关系,取得他们的支持与理解,有些问题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运行和形象。二是处理资本市场和海外监管机构的关系。要想拓宽海外市场,必须遵守国外的监管机构的监管要求,恰当地回答他们对公司年报的疑问,加强市场监管。三是处理对内和管理层以及业务部门的关系。对内要与一把手和企业管理层成员进行有效沟通,使大家尽可能减少矛盾,形成合力;取得企业内部其他部门的理解和支持是成功的关键。四是处理集团公司和基层企业之间的关系。要与基层企业积极沟通,掌握他们的境况、心理、动态、思想和困难,作为总部机关为其提供支持和帮助。关于信息化:新经济环境下,信息成了现代企业管理和内控体系的眼睛、鼻子、耳朵和嘴巴及双手,管理信息化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转型后的国有企业总会计师要与其他领导做好沟通,从企业的战略出发,关注内外部信息动向,敏锐地发现企业管理中最为紧迫的信息化需求,围绕企业战略来设计规划环境下企业的财务管理框架,进行财务管理模式创新,使企业财务和业务在业务层、控制层和决策层之间协调,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力,实现企业价值增值。

三、展望未来: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策划转正工作总结第6篇

【关键词】二胎政策;人口需求理论;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人口政策的历史演变

(一)建国初期的人口增长与节制生育政策

新中国建立以来,在1949 到1953 年之间,人口死亡率由1949 年的20‰降到1953 年的14‰,出生率则保持高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49 年的16‰增至1953 年的23‰,我国步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人口增长高峰期,人口数量控制成为人口政策的重点工作。1953 年,卫生部改变限制节育的态度和做法,帮助群众节育。1957 年我国正式公布了《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 修正草案) ,明确指出要宣传和推广节制生育,提倡有计划地生育子女,节制生育政策取得一定的效果。

(二)“”式的人口生育政策

1958 年开始的“”运动片面强调人多是好事的观点,导致了人口理论研究和节制生育宣传活动被迫停顿。1959至1961 年,中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人口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计划生育工作停止,广大群众的生育处于自发状态。1962 年起,全国出现了人口生育高峰,人口出生率在1963 年达到43.37‰,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57 年的23.3‰升至1963 年的33.33‰。此时,人口的急剧回升和膨胀问题得到重视。1962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重申加强计划生育工作。1964 年,计划生育委员会成立,指导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这阶段计划生育政策在城市得到了较好的落实,但在广大农村基本未全面开展计划生育,迎来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

(三)计划生育人口政策

“”结束以后,党和政府制定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1978 年3 月,全国人大五届一次会议上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成为国家的根本大法。1980 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1982 年,中共十二大报告正式把实行计划生育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进入九十年代,人口问题提高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1991 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2000 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指出人口过多仍然是我国的首要问题,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中心任务将向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向转变。2006 年12 月22日《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我国人口生育的现状

(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趋势

在国际上,一般把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0%的社会、或者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7%的社会叫做老龄化社会。90年代末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4亿,约占总人口的12.78%。预计2025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可达2.8亿,约占总人口的18.4%左右。预计2050年将达到4亿左右,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老年人口的11.4%,且高龄人口以年均5%的惊人速度递增。我国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现象将日益突出,我国将来的养老问题不容乐观。很多人力物力财力将不得不为大量的老人服务,而老人终将逝去,严重制约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劳动力人口比重逐步降低

中国现在的年生育人口仅为1600万左右, 大学招生650万, 每年剩余的普通劳动力不到1000万。中国现在的在校大学专科以上的学生人数达2800多万,并计划到2020年达到3500万以上,即年大学招生人数可达800万以上.到时候中国的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将与普通劳动力人数基本相当,即各为800万左右.扣除农村的劳动力, 中国每年能转移的普通劳动力将仅几百万人,而退出的普通劳动力人数可达2200万。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转向我国,对劳动力需求较高,而普通劳动力越来越少,难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性别比不协调

中国目前的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平均值已高达117.84,位居世界首位。而根据自然规律,男女出生的正常比值应该在103-107之间。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出生人口的性别比持续高位。我国1982年以后出生性别比为108.47,开始超过国际警戒值107。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除和新疆外,中国内地所有省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均呈偏高态势。有15个省份的男女出生比在115:100以上,9个省份高达120以上。

三、理论基础

二胎政策符合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人口需求论。凯恩斯主义人口社会学理论产生于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时期。凯恩斯把人口数量与经济危机联系起来,认为人口缩减会引起经济停滞。他认为人口增长,生活水平提高,购买力提高,资本系数才能增大,他主张用增加人口,扩大“有效需求”解决经济衰退。凯恩斯主义者们认为,劳动力供求水平取决于经济增长,人口的增加,劳动力的充足供给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奥肯定律表明,经济增长速度快,劳动需求量相对较大,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水平提高,失业率降低;反之,经济增长速度慢,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就业水平低,失业率高。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也认为,劳动人口增长率是决定经济“自然增长率”的重要原因。美国经济学家汉森认为人口增长会催生技术,促进投资与开发,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David E. Bloom 和Jeffrey G. Williamson 利用经济增长模型以东亚人口发展为实例的研究极富启发意义,他们指出人口的转变过程中,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经济的增长。在人口转变初期,劳动力人口与非劳动力人口比例小,抚养负担过重,不利于经济增长; 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劳动力与非劳动力人口的比例不断攀升,并由此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影响,此阶段为人口红利阶段。当生育率与死亡率水平相当时,人口转变趋于稳定,对经济的影响趋于中性。他们的研究显示,在东亚经济奇迹中,人口转变因素即人口年龄的红利因素对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高达1/3~1/2。而我国过去20多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部分得益于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中获得的人口红利。因此人口需求理论认为,充足的劳动力供给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对人口有一定需求。

四、走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政策之路

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福利增长为导向的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动态均衡过程。人口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实质上就是实现人口—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既实现人口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又实现人口赖以生存的经济与社会和谐。

任何一项政策的制定必须得考虑全盘因素,牵一而发动全身,结合具体国情情况,符合特定社会背景与历史意义,综合分析个人、国家以及整个社会的各个发展层面,应对我国复杂的人口与经济社会问题,走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政策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关键。人口众多、资源稀少、人均资源占有量极低,依然是中国最基本、最突出的国情。在控制生育政策下,实行二胎政策,稳定合理的人口生育水平,保持人口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当前,我国实行二胎人口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

第一,应对“用工荒”问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刘易斯从经济学角度提出了刘易斯拐点,当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逐步转移直至枯竭的那一刻,就是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刘易斯拐点的出现,往往是人口红利窗口关闭的前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部分地区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现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研结果显示,中国目前已经转移出2.3亿农村剩余劳动力,仅剩下2481万人,而且基本为难以转出的老弱病残。2009年开始中国内陆地区纷纷呈现出“用工荒”的苗头,劳务输出大省四川也未能“幸免”,仅在重庆,就有百余个工业园出现“用工荒”。2009年7月份以来,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相继出现用工短缺。人口红利期后,初级工人薪资水平和劳动成本会成倍提高,中国吸引外资的优势将逐渐减弱,消费人口比例提升,生产性人口比例降低,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削弱了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活力。

二胎政策的实现可以弥补经济持续发展的劳动力需求不足,解决用工荒问题。人力资源是国家发展和进步的源泉,充足的劳动力供给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升级。二胎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在合理范围内提高我国人口数量,从而提高劳动力数量,解决劳动力与非劳动力人口比例不协调问题,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二,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首先,有效解决性别比偏高问题。对于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原因,从生育意愿的价值体系上看,中国传统的生育意愿表现为早、多、男的生育价值体系。当个体生育者在“早”、“多”这两个方面由于整体的计划生育政策无法实现的时候,更加趋向于选择男孩。在目前我国人口数量控制仍然严格的前提下,新生人口性别被“人为性”扭曲,性别选择影响人们生育价值观,致使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我国人口的历史数据统计提供了证据,我国1950、1960 年代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不仅正常,而且十分稳定,它基本不存在性别比例上的偏失。但自1980 年代以来,计划生育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后,大多数年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都在110 以上,明显地偏离了人口出生比例正常值,且出生人口性别比明显逐年攀升。二胎政策的实行,有助于拓宽人们的生育选择权,遏止生育性别选择和性别歧视,降低性别比例,使人口性别比例回归正常。合理的人口性别结构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实现人口、社会可持续发展。

其次,有效解决人口老龄化及社会养老问题。多年推行的以“一胎化”为核心的计划生育政策,人为地打破了人口替换正常规律,人口结构问题开始凸显,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未富先老”问题在我国开始出现。我国步入老龄社会时人均GDP不足1000美元,而发达国家步入老龄社会时人均GDP为5000 ~ 10000 美元,社会保障问题在我国更加严重。我国人口的比重在2010 年就已经达到了国际老龄化标准—65 岁及以上人口占7%。若我们继续实行较低人口生育率的一胎政策,总和生育率为1.35,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将会空前加快,到2020年将会陷入发达国家老龄化的困境,到2050年将高于同期的欧美发达国家水平,老年人口比重将是印度的2倍。若我们选择折中的二胎生育政策,总和生育率为1.85,人口老龄化虽仍不可避免,但可大大缓解人口老龄化引来的社会负担,促进劳动力结构优化,减轻因为我国人口迅速老龄化所带来的人口结构失衡、需赡养人口增多、劳动力人口减少、中青年负担危机。有利于开创家庭养老模式,社会养老保障与家庭养老保障相结合,维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口与社会环境的和诣。

五、结语

一胎化的计划生育方针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国策,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数量起到重要作用。但一胎化的计划生育政策只是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并不能作为长远的人口政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二胎政策的开放有利于在保证人口质量基础上提高人口数量,优化人口结构,走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政策之路,实现人口、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充分认识可持续发展和人口生育工作的密切关系。可持续发展的中心问题是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口。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适度的人口总量,优良的人口素质和合理的人口结构,将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行二胎政策,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必要的人力资源,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人口、社会、经济是决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因素,其中,人口又是关键因素。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人力资本的不断积累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同时健康也是发挥人力资本作用的基本保证和防止人力资本丧失的重要手段。在实行二胎政策基础上,提高人口健康水平,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从而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显明,周伟.独生子女家庭二胎政策与生育权平等保护[J].法制与社会,2008(1).

[2] 刘静.基于人口学理论中国开放生育二胎生育政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15).

[3] David E. Bloom,Jeffrey G. Williamson:“Demographic Transitionsand Economic Miracles in Emerging Asia”NBER Working Paper No.6268 November,1997.

策划转正工作总结第7篇

二、活动目的及意义:

1、弘扬雷锋精神

2、锻炼专业技能,服务广大学生

3、宣传我系帮助同学的精神,使更多同学了解我们电子信息系,树立我系良好形象

4、增强《E维时空》、e新社和恒信电子服务公司的联系

5、锻炼10级成员

三、活动时间:3月20日——23日

四、活动地点:食堂门口(阴雨天转至教学楼A栋门口)

五、活动主办:电子信息系

六、活动执行:电子信息系团总支系刊《E维时空》、电子信息系团总支“e新社”和院大学生创业园恒信电子服务公司

七、活动对象: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全体师生

八、活动流程:

1、前期准备

1) 3月13日各块负责人就活动细节开会详谈,确定活动整体策划。

2) 3月15日负责人再次开会就活动宣传和正式活动实施做详细讨论,并预想可能出现的问题(如:若遇阴雨天转至教学楼A栋门口)

3) 3月16日完成活动通知(通知打印好并盖好章)

①六点半召集全体参与宣传的同学就晚上的宣传开一个小会,目的是使同学们在宣传中不会出现失误(宣传人员一定要佩戴工作证件)。

②所有同学分为八组,每两组同学负责一栋教学楼,每班宣传不超过五分钟。

③若遇不容许进入宣传的班级直接告知班长或放弃宣传,遇到上大课的班级则亦可放弃宣传。

4) 3月19日负责人在一起商讨活动现场人员安排。

2、活动期间

1)宣传工作:

①3月16日晚自习七点整开始进行宣传,预计本日就可结束宣传,若未完成则在17日进行补充宣传。

②3月17日写通讯稿邀请广播站进行宣传(已经联系过广播站可以进行宣传)

2)正式活动:

①3月20日晚由《E维时空》安排人员到本系08级空教室搬十套课桌椅至食堂门口(并随时准备在阴雨天气搬至A栋门口)

②3月20至23日中午11:50到下午14:00由技术人员以及后勤人员坐守现场,期间吃饭轮班制,每日坐守人员也尽量轮班。

③现场中无法及时维修好的电器将由专人负责记录安排。

九、负责人安排:

总负责人:张 震 胡贵恒

策划宣传负责人:吴 胜

软件维修负责人:马作为

硬件维修负责人:刘 振

人员安排负责人:戈 勇

后勤支持负责人:谢海峰

十、经费预算:

纸质通知…………………………………………………… 80*0.1=8.00元

横幅………………………………………………………………1*40=40元

海报…………………………………………………………………6*1=6元

不可预计费用……………………………………………………………10元

总计………………………………………………………………………64元

十一、注意事项:

1、各负责人应加强沟通,协同工作;

2、宣传是应注意自己的礼节,我们代表的是对这些信息,我们要把我系良好精神表现出来;

3、提前查看天气预报 ,如果有雨须提前准备转移到A栋门口的准备;

4、应作人员预留,若遇活动人员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到岗应能及时临时安排其他人员进行顶替;

5、在活动结束后我们亦要进行一些宣传,如系刊进行报道,或再次邀请广播站进行报道。

6、由于仓促故本策划中可能存在一些未明事宜,我们需在3月19日负责人的会议上就本策划进行一些讨论。

电子信息系 团总支

E维时空 吴胜

策划转正工作总结第8篇

(一)社会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前列

国家统计局社会司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联合研制的《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方案》,2001年和2002年连续两年对全国各地区社会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其结果显示,浙江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排在上海、北京、天津之后,居全国第4位。2003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工作,启动实施了“五大百亿工程”,即“百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百亿信息化建设工程、百亿科教文卫体建设工程、百亿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和百亿帮扶致富建设工程”,大多是关乎社会发展的社会公共产品建设,同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

(二)社会发展向与经济发展基本协调的方向加速转变

据国家统计局编制的社会发展水平评价资料显示,浙江社会发展水平从1995年的第9位跃升至1999年的第5位,进而再升至目前的第4位,实现了与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各省市的位次基本对应。社会发展将从缓慢型转向增速型,社会结构从农业型转向工业型,并正向工业化后期转化,社会生活从匮乏型转向比较宽裕的小康型,社会事业从政府包办型转向政府、社会共办型,社会管理从全能、管治型转向有限、服务型。

浙江社会发展取得如此长足的进展,是由多方面的因素促成的:

一是发展理念的飞跃和发展战略的转变。省委提出了“八八战略”和建设“平安浙江”的重大决策上。“八八战略”中有关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直接关系和促进社会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二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较为扎实。目前,浙江的经济总量、人均GDP、出口总额和财政收入都已跃居全国第4位,成为经济活力较强、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之一。2003年,全省财政收入达到1468.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06.5亿元,为全省社会发展提供了较为雄厚的财力基础。三是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社会发展重大政策措施。2003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就社会发展方面所下发的文件,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有的甚至是三令五申。

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社会发展问题突出

农村社会公共产品供应不足。浙江省农村人多地少,潜在的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供应不足,导致农村整体劳动力素质偏低,很难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

农民“看不起病”的现象仍比较突出。近年来,浙江省财政卫生经费虽逐年有所增加,但在投入的结构方面,“重城轻农”现象仍未得到改变。目前,按户籍人口统计,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5.81%,按常住人口口径统计,非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48.91%,而农村卫生经费仅占全部卫生经费的20.65%。城乡公共医疗服务的非均等性,使不少地方的农民还未摆脱“小病不治,大病等死”的状况,农村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困难群体现象仍未得到根本改善。

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缺乏。目前,全省共有5268个“返盲村”,村民至今无法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199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13倍,到2003年差距已扩大到2.43倍。初步测算,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已超过了2.6倍。

(二)人口与就业压力持续增大

人口结构不合理趋势加剧。一是人口老龄化程度逐年提高。浙江省1987年开始进入老龄社会。到2003年底,60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618.9万人,占全省人口的13.6%,老龄化速度仅次于上海,列全国第2位。乡村老龄化程度明显高于城镇,全省61%的老人生活在乡村,且越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越快。二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目前浙江省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3,明显高于103―107的正常值,且一直处于高位波动状态。

就业的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一方面,总量压力增大,“十五”期间,平均每年新增城镇就业劳动力总供给量为105万人左右,未来5―10年,劳动力供给仍将持续增长,劳动力供过于求的总体格局不会改变。城镇新增长劳动力特别是大中专毕业生、经济结构调整所产生的失业人员、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大量涌入的外省劳动力交汇在一起,压力持续增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结构性失业的矛盾突出,高素质劳动力素质不足,低素质劳动力过剩,将成为“十一五”期间就业的主要矛盾。

(三)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

当前,群众的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工业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征用问题,占2003年来省集体上访总量的近30%;改革进程中的企业改制和社会保障问题,占集体上访总量的近15%;城市化进程中的城镇房屋拆迁问题,占集体上访总量的10%以上。

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事故多发,造成人、财、物的巨大损失。

(四)社会发展领域改革滞后

长期以来,社会发展领域仍基本保存着计划经济体制的传统框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政府的责任和市场的作用划分不够明确,在基本的社会公共服务尚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同时,又承担了许多可以通过市场解决的任务,政府“缺位”、“越位”和“错位”现象并存;社会领域行业垄断严重,管办不分;社会事业投资主体“单一”,仍过分依赖政府,非国有资本受体制、机制、行业准入等方面因素的制约,依然难进入公共服务领域,使社会资源有效利用不足。社会发展的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已很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加剧了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在规模质量和结构上与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的矛盾。

三、促进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提升社会发展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社会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在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争取率先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协调问题,正在凸现加快社会发展的战略重要性:一是工业化进程中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以及资本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替代加快,正在突出显现扩大就业和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战略优先地位;二是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所连带产生的不同行业、地区、人群的不平衡发展问题,突出了控制收入差距的战略紧迫性;三是体制环境的变化引发社会利益分化和社会结构多元化,高度显示了加强社会管理的战略重要性;四是人民生活由“生存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的转型升级,更加突出了扩大公共产品和加强公共服务的战略重要性。

(二)进一步确立社会发展总体目标,明确工作重点

浙江省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为:努力增加社会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给,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公共服务;努力改善欠发达地区和农村落后条件,推进城乡和地区社会事业平衡发展;通过改革积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逐步满足城乡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不断提高供给水平和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目标与国民经济的总量和结构平衡;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社会发展的工作重点是:

第一,加强农村社会发展工作。农村社会发展工作是推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任务。要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农村社会发展在本届省政府任期内迈上一个新台阶。

第二,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促进就业是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和主要着力点。一要加强就业再就业形势分析和宏观对策研究,掌握工作动态,及时提出对策措施;二要改进和完善就业计划,编制全省及各地城镇登记失业率预测计划,提出全省和各地“新增就业岗位”计划编制方案;三要把扩大就业落实在就业容量大的行业发展上,大力推进旅游业、社区服务业、文化产业发展;四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不断提高劳动者,特别是农村劳动力的技能素质。

第三,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危机应急机制。2003年以来,省政府相继出台了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对市场价格异常上涨、重特大自然灾害救助等多个预案。建议在已有预案基础上,扩展到可以预见的、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分别归类,建立统分结合、职责明确、功能全面、灵敏高效的预防和应急机制,切实提高应对公共安全危机和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第四,加快社会发展体制和机制改革步伐。一是改革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方式。正确划分政府、市场管理的范围,解决政府管理“越位”、“缺位”和“错位”问题。二是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尽快研究出台浙江省社会发展投融资政策和政府投资管理办法,提高政府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建立政府投资责任追究机制,合理划分审批权限,简化规范审批程序,规范投资资金管理,改进建设实施方式。三是推进社会事业机构分类管理。按照公益性及营利性程度,划分社会事业机构类型,实行不同的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四是深化社会事业机构内部改革。探索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和产权制度改革,强化劳动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提高运营效率。五是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工作,培育和推进社会事业领域内的产业发展。

(三)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方式

加强和完善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工作。1998年省政府印发了《转发省计经委统计局关于建立全省社会发展评估报告制度意见的通知》,社会发展评价工作进入制度化、规范化阶段。通过这项工作,可以动态监测社会发展水平,分析社会发展各行业进展的平衡性和结构变化,对比分析各地之间的社会发展差距和薄弱点,为引导社会发展进程提供决策依据。我们将进一步落实评价结果公布制度,加大对评价报告宣传和开发利用的工作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