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赏析八篇

时间:2022-08-03 07:45:27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第1篇

一、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

【教学片断】《夜雪》 执教:特级教师薛法根

师:请拿出一个本子、一支笔。下面跟着老师一起写一首诗,老师在黑板上写这首诗,同学们跟着老师把这首诗抄写在自己的本子上。老师怎么写,你们就怎么写。看清楚,字要写得端端正正。

师板书:

夜雪

已讶衾枕冷,

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

(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抄写)

师:(两分钟后)抄好的请举手,看一看每个字都写正确了吗?特别是这个字,这个字念“qīn”(手指“衾”字,板书拼音),上面一个“今”,下面一个“衣”。这个字念“zhěn”(手指“枕”字,板书拼音)。

师:今天我们学的这首诗,是一首清新、雅致的小诗,就像百花园中的一朵小花一样,题目叫《夜雪》。诗一定要吟诵的,听老师读一读。

师:(范读完)好,自己轻声地吟诵一下。

(生轻声吟诵)

师:(插话)对,就这样轻轻地吟,要读到自己的心里。念个两三遍,自己念。

师:会读吗?

生:(齐)会。

(指名一生读)

师:好的,正确流畅,不错。

(再指名一生读)

师:好的,如果你能够体会这诗的含义和意境,那会读得更好。

(再指名一生读)

师:声音清脆悦耳。如果对这首诗的情感再有一点体会就更美了。我请几个女同学来读读看。

(指名一女生读)

师:清幽幽的,别有一番情趣,不错。我请你来推荐一个同学读读看。(该生推荐一位同学)

师:好,我们来听一听。

(被推荐的那位同学读)

师:她不但对这首诗有了体会,而且有了表情。读诗的时候有表情的同学对诗是有自己的真切体会的。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

【赏析】

文如其人,课如其性。薛法根老师的教学导入没有刻意的雕琢,没有浮华的修饰,没有故作的姿态,没有故弄的玄虚,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群孩子、一个他,就开课了。众多的传统元素恰到好处、熠熠生辉。袁微子先生常说:示范就是最好的指导。教师不仅能读能写,更重要的是深得古诗学习的要义,书写原本就是亲近诗歌的重要路径与方式。学习古诗、学习汉语、学习中华文化,首先就要写好字。课始,师生共写古诗真是传统到家了,然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尽的,布局合理、美观大方的书写让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了古诗学习上,而安心用心的书写过程又是引导学生静心入境的基本生活策略。这样安静雅致的课堂在当下的虚浮中并不多见,远离音效、画面的朗读指导更符合古诗学习的规律,更贴近每个孩子的实际。透过这简明扼要、朴素平实的教学,让我们看到了简单中的丰满与切实。诚如薛法根老师自己所言:简单是教学中的大气度、大智慧!它来源于对学生真切的、真诚的、真实的爱,来源于教师丰厚的修养与教学艺术,来源于对教学生活的发现和深刻的认识!

二、 未启已传声 情真意切切

【教学片断】《枫桥夜泊》 执教:特级教师王崧舟

师:请看大屏幕。当代诗人陈小奇写过这样一首歌,歌名叫《涛声依旧》。

(大屏幕出示:流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陈小奇《涛声依旧》)(生读)

师:这是哪里的钟声呢?早在两百多年前,清朝王士祯就写到过这样的钟声。

大屏幕出示: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清)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生读)

师:再读,读出古诗特有的节奏和味道。(生再读)

师:这是哪里的钟声?

生:寒山寺的。

师:为了独听这寒山寺的钟声,诗人盼啊,望啊,梦啊,想啊,等了多少年?

生:(齐)十年。

师:十年,三千六百五十个日日夜夜,这钟声的魅力为什么如此之大?六百多年前明朝诗人高启也写过这样的钟声。

大屏幕出示: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明)高启《泊枫桥》

师:这是哪里的钟声?。

生:寒山寺的。

师:每次经过寒山寺,每次路过枫桥,诗人都会想起一个人,那是谁?

生:张继。

师:为什么几度经过忆张继呢?早在八百多年前宋朝有位诗人陆游也写过这样的钟声。

屏幕出示: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宋)陆游《宿枫桥》

师:七年前陆游到过哪,听到过什么?

生:到过寒山寺,听过钟声。

师:一年又一年,变的是南来北往的人,不变的是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所以,当代诗人陈小奇在歌中这样写道――

生:(齐)流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师:所以两百多年前的王士祯这样写道――

生:(齐)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

师:所以,六百多年前的高启这样写道――

生:(齐)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

师:所以,八百多年前的陆游还是这样写道――

生:(齐)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师:所有问题都跟一个人紧紧相连,所有问题都跟一首诗息息相关。这个人是张继,这首诗是《枫桥夜泊》。(大屏幕出示这首诗)

【赏析】

王崧舟老师的导入环节设计,弥漫浓浓的书卷味,暗合夜半钟声的音韵,其丰富的文化意蕴在师生的互动吟诵中自然流泻,那从时间的长河中由远而来的钟声,在师生心灵的抚摸中声情并茂。此情此景,可谓儒雅舒缓、从容纯正,充分体现了教师的诗心、诗情、诗意,展现了教师对于诗学审美的独到理解与自由驾驭。古人主张“以诗解诗”,其要义在于勾连文本纵向、横向的联系,链接其与生活的情景,找寻读解诗歌的更多支点,从而揭示丰富的意义世界,体会独到的人文情怀。清代王士祯、明朝高启、宋代陆游的诗句与当代陈小奇的歌词相互映衬,交相辉映,其文化的感受在具体的文本里得到灵动的实现,蒙太奇式的导入环节自然悠长,诗中有诗,景中有景,诗景交融,课堂结构呈现出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态势,这和古诗本身的悠远意境浑然相谐。

三、 据形索其义 字字皆珠玑

【教学片断】《望天门山》 执教:特级教师王玲湘

师:咱们先来认一个字。(出示甲骨文“天”)

生:人。

师:你们异口同声说是“人”,我们先来看它的下半部分,是“大”字,是一个张开双臂的样子,上面是圆圆的头。这个字本意就是头顶,头顶是人身体的最高处,于是字义引申指很高。古人认为最高的是什么呢?

生:(恍然大悟)天。

师:(板:天)一点就通,确实是“天”字。认第二个字。(出示:甲骨文“门”)

生:门。

师:这是繁体字的“门”。你看左边一扇,右边一扇。单扇为“户”,两扇合为“门”。(板:天)

师:这个字很形象,大家一看就知道什么字,读――

生:山。(教师板书:山)

师:连起来读――

生:天门山。

师:想象一下,天门山是怎样的?

生:很高很高的。

师:(笑)很高很高的山可以叫“天山”呀!天门山呢?

生:有两座。一边一座,像门一样,又是很高很雄伟的山。

师:你们没看过天门山,但从“天门山”这三个字却能想到它的意思,这就是汉字的美丽,既有情趣,又有意象。(结合注释)天门山隔江相对,就像天设的门户,雄伟奇特。公元726年,唐代诗人李白(板:李白)经过天门山,留下了千古绝唱《望天门山》。(板:望)“望”是什么意思?

师:“望”的甲骨文很传神,出示(甲骨文“望”),你们看,像一个人站在土坡上睁大眼睛抬头向远处看。(生看后很惊讶)

师:让我们一起带着理解读课题――(生读)

师:读出远看的感觉。

生:望天门山。(“望”字读得长、重,有味道)

【赏析】

福建集美大学金文伟教授撰文指出: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从造字角度看是“因义构形”,从阅读角度看是“因形求义”。因此,掌握汉字的形音义能极大地提高文字阅读的效果。古代的训诂学,就是讲求明确字义,精准阅读,这是符合汉字与汉语书面语内在规律的科学方法。王玲湘老师的教学开篇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在王老师的眼里,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一首意味深长的诗,她准确而又清晰地解析了“望天门山”这四个字的形意关系,不仅使学生对这四个字理解深刻,而且对“天门山”的实景与意境有了感性和形象的体察、理解。字词有了生命,识字有了文化的浸润,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同时,诗题又往往是读诗解诗的钥匙,让学生深度关切和理解诗题,为后续的学习铺平了道路,这不失为古诗导入教学的一条基本路径。

四、 脉脉如初识 处处是风景

【教学片断】《清平乐・村居》 执教:特级教师魏星

师:读读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也别有一番情趣。我们以前学过“词串”,请大家仔细体会一下。

屏幕出示:

金秋 烟波 水乡

芦苇 菱藕 荷塘

夕阳 归舟 渔歌

枫叶 灯火 月光

师:谁能边读边想象,读出词串里的韵味?

(生读)

师:今天我们来读一首辛弃疾的词,看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的韵味读出来。

(板书课题)

师:这个字读“乐(yuè)”,一起读课题。(生读)

师:古代的词是配乐来唱的。读这个课题的时候,词牌名和后面的“村居”略有停顿,一起读。(生读)

师:看到“村居”,眼前浮现出什么样的场景?

生:太湖边上有几户人家,夕阳西下时,打鱼的船回家了,渔村炊烟袅袅。

生:几间小茅屋,还有一块田地,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

生:在一个夏天的傍晚,夕阳西下,一位老人躺在家门前的躺椅上,一手抱着小孙子,一手摇着蒲扇,心里甜滋滋的,在欣赏着美丽的晚霞。

师:掌声送给她。我们的想象让题目有了意义,一起读课题。(生读)

师:这是同学们想象中的村居。辛弃疾笔下的村居到底怎么样呢?请同学自读课文。(生读)

【赏析】

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曾称颂他所挚爱的艺术风格“淳朴恬淡,本色天然;外表平易,秀色内涵”,这很是符合魏老师在《村居》一课教学导入时所呈现的朴实自然的风格。古诗词和学生的生活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村居的场景与学生的生活存在一定距离,文字意象与学生的心境存在一定距离。魏老师深知:要让诗词教学弥散芬芳,必须“贯通生活”,“畅达生活”。他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了一组学生已学课文中的乡村主题的词语,并且巧妙组合,每行三个词自成一景,四行之间,相应相生,别有情致,让人很自然地想及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其价值在于,词串学习,“边读边想象,读出词串的韵味”,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又成功架设了学生入境入情的桥梁。所以,这不只是一种单纯意义的词语复习,还是一种学生心境的调养,更是一种学生诗感的唤醒。学生从熟悉的词语中进入了乡村,进而顺利进入《村居》,为学生整堂课中建立意象、读出生活、品出诗情奠定了基础。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第2篇

一、学生难以实现自主学习的成因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过去的课堂教学总是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导致学生被教师牵着走,这种传统的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建立在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上,从而导致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地销蚀。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教师因素:教师备课更多地考虑自己怎么上这节课,课堂教学以自己的愿望“引导”学生步入自己预设的轨道,成为“教案剧”照本宣科。教学没有围绕学生的学习展开、为学生服务。在众多的教师眼中,学生不是活生生的具有独特精神生活方式和独特经验的人,学生渐渐习惯于被动学习,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的兴趣和获得知识的乐趣也就失去了大半。

2.学生因素:在课堂上,学生没能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趣参与学习活动。不敢质疑问题,认为老师的话就是权威,最后变成一个个活生生的稻草人,谈不上自主学习,从而扼杀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习的主动性。

二、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对策

1.以“疑”为主,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新课程改革强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在学习中,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索总结。只有这样,才能更适合学生的需求,也更能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阅读教学中文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文本都有自身存在着意义,但处于潜在状态,这就要读者去体会、发掘。因此,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学会感知文章,从而让学生达到对文章质疑、探索。

学完《望天门山》这首古诗,学生就提出了质疑:诗人乘船是顺流而下还是逆流而上?对于这种问题的解决方法,我是让学生从整篇诗中寻找关键词。

生1:我在第三句诗“两岸青山相对出”中找到动词“出”可以知道船是顺流而下的。因为如果是站在岸上静止“望天门山”,那只会产生“青山相立”的静态感。只有舟顺流而下,望着远处的天门两山才有扑人眼帘景象。

生2:我在第四句诗“孤帆一片日边来”中找到一个动词“来”也说明船是顺流而下的。如果孤帆很慢就没有“日边来”的感觉了。

学生大胆质疑的难题,需要老师大胆的放,并加以引导,通过四句诗中的关键词,就把问题解决了,这就要学生去发掘、体会。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为学生自主学习做好铺垫。

2.重视学习过程,使学生成为勤奋的探索者。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应教会学生阅读的本领,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把握重点,但也要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遇到同类型的难题能够举一反三。如《望天门山》诗中头两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学生就提出了质疑:“这首诗写望天门山,为什么第二句要写水呢?这与题目不是不符合了吗?”

这种问题的解决我用的是重点分析的方法。指出第一句主要先写天门山,这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这句诗既写出了山的奇特险峻,又写了流水的急促,把这么庞大的天门山都给冲断了。一个“断”字既表现了天门山山势险峻的特点;也表示流水一种急促有力的动作。总结这句诗就是明写山,暗写水,山中写水,互相衬托。

通过对第一句的重点分析,我反过来问学生刚才提出的问题:“第二句诗它只是写水吗?”学生的思维在此时也就激活了。

生1:第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第二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生2:楚江虽然急促,来势凶猛,但流到天门山还是挡成了一个回流,从侧面反映出天门山的险峻,庞大。

生3:“碧水东流至此回”,表面写水,但实际上着重写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

通过对第一句的指导,教师在让学生学第二句的时候,真正达到了:“授之以渔”这个目的。从而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和兴趣来阅读文本,提升他们的阅读水平,激发了他们自主阅读和思考的能力。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第3篇

希望小学位于老山脚下的岔河畔,周围并没有几户人家,绝大部分老山村村民都住在山顶。只有一条山间小道维系着学校与寨子的往来。

3月12日晚上,凯里刚刚遭遇一场夹杂着冰雹的暴雨。通往希望小学的道路两旁,散落的废品浸泡在泥泞和积留的雨水中。两名打工者正在分类整理。一楼的几间教室和过道上几乎都被成袋摞放的废品塞得满满当当。二楼的教室后面,几张已经落满尘土的课桌立在墙角。

打工者是今年才从湖南邵阳过来的,《南风窗》记者问他们的老板是谁,两人都闪烁其词。只说是本地人,但不经常来,也不清楚他的身份。此前,媒体报道曾引用当地村民的说法,称是一个外地人在这里经营废品加工回收。

贵州是希望小学落地最多的省份之一,外界的捐助无疑是贫困山区发展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借力。贵州省青基会秘书长陈保国也曾对媒体说,贵州农村教育比较落后,正是社会各界的热心帮助和无私关怀,才使贵州的教育事业近年来获得了较快发展。然而,公益和教育资源的浪费恰恰发生在对此有急切需求的地方。被垃圾围堵的校舍与当地的经济状况形成了强烈反差。

据中国青基会称,这所学校全名为“灵泉老山希望小学”。2008年3月,香港灵泉慈善基金会捐款20万元,凯里市政府匹配15万元动工修建。占地3.5亩,建筑面积460平方米,规划招收周边5个村落和附近几个小煤矿200名适龄儿童。2009年3月投入使用时,因30多户村民陆续搬到龙场镇,且周边小煤矿关闭,流动人口减少,导致生源减少,实际招收学生30余名,分5个年级。2010年1月,根据凯里至余庆高速公路建设规划,灵泉老山希望小学被整体征用。2010年9月,凯里市教育局将这所小学最后11名学生全部转入龙场镇小学就读。灵泉老山希望小学校舍空置后,教育部门委托老山村委会临时看管。

按照《公益事业捐赠法》,“希望小学如果确需撤并,要坚持希望小学牌子不丢、捐赠资产不丢的原则,应该转为功能相似的农村幼儿园、村民农科教基地等,不改变其教育功能。”事情曝光后,老山村村委会和凯里市教育局因监管不力受到了指责。外界一度怀疑,托管的老山村村委会很可能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把慈善基金捐助占大头建起来的希望小学挪作他用。

《南风窗》记者见到老山村村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杨云时,他正在忙于配合国土部门考察“2·18”山体崩塌事故后村民的居住安全问题。他承认了收购站的实际经营者正是自己。

杨云的家就在希望小学不远处,2010年希望小学合并到龙场镇中心小学后,中心校的领导只撂给他一句话:“反正你住得离这里近,就帮着照看一下吧。”当时,杨云经营着一个规模并不大的养鸡场,附带做垃圾回收生意。散养在屋后的鸡总是糟蹋其他村民的庄稼,杨云就想到了空置的学校,把100多只鸡转移到了那里。凯余高速规划出台后,他得知学校最终要被拆掉,索性把垃圾回收站也搬了过来。希望小学便成了他个人无偿使用的仓库。

而随着最后11名学生转入龙场镇小学,担负直接监管责任的凯里市教育局和龙场镇似乎也早就忘了它的存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凯里市教育局党组书记龙运国表示,学生全部转学后,龙场镇中心校将空校舍委托给老山村村委会看管,是村里自行使用的,教育局并不知情。他承认“确实浪费了教育资源”,并且“十分遗憾”。不过,当记者到凯里市教育局试图进一步采访龙运国和局长潘七一时,工作人员称:“领导都不在,龙书记的说法是被断章取义了,他是最近才来教育局的,对希望小学的情况并不熟悉。”

龙场镇镇长文正周则是看了新闻才知道这个事的。在他看来,如何监管空置的希望小学更多是村里和教育局的责任。文正周对《南风窗》记者说,学校是属于教育局直管的,镇里顶多是监督教学和安全问题,由于学生已经全部转学,校舍也被征用,所以就放松了监管。“既然村委会受托管,他们放些东西也未尝不可。只要教育部门允许,并且不破坏环境就行了。”文正周说,他已经去过村里了,要求他们注意卫生和规范,仅此而已。

镇长文正周的轻描淡写以及杨云的爽快承认传达出同一种态度:只不过是借即将消失的空间一用,并不算什么大事。前有合并学校、后有高速公路规划征用,他们反复强调这才是教育资源浪费的唯一原因,国家的教育政策和建设需要是不可阻挡的。 弃用后遗忘

事实上,他们的推卸也不是没有道理。一所原本计划招收200人,解决几个村子上学难题的学校,最终却在使用一年半之后就以解散收场,足以说明选址建校时的规划失败。

这自然并非杨云和文正周们所能左右的。杨云感到无奈,2008年的冰雪灾使位于山顶的老学校成为危房,整个村子也受到影响,考虑搬迁到山下来。如果在新的村子里建起一座新的学校,将是天大的好事。当时,凯里市团委联系到了香港灵泉慈善基金会,解决了大半资金。一年后,希望小学正式投入使用。学校建成了,但整村搬迁的计划却泡了汤。

杨云说,当时镇里也做过整体搬迁的资金估算,具体需要多少钱也不清楚。反正就没有下文了。最后搬下来的只有10几户,镇里只给每户补贴了几千块钱。搬离老寨的,大多数是经济条件稍微好一点的,或是房子实在不能住了。

现在就读于龙场镇小学的张永甲和张伟芳都曾在希望小学读过一段时间。他们的家都没能搬到山下,还在老寨里。每天上下学都要翻过身后200米高的大山。陡峭的石阶和两旁的塌陷让他们的父母担心不已。3年级的第二个学期期末,当老师宣布学校解散、学生自行转学的消息时,他们很是高兴。除了交通不便,只有两个老师教语文和数学,这让他们早就感到厌倦。那时,全校就剩下了一个年级、11名学生。其他同学早就陆续转到了附近的鱼洞村或是龙场镇小学。老山村到龙场镇虽然路途较远,但好歹通车,他们再也不必翻山越岭。

老山村仅有的一所小学就这样从山顶搬到了山下,再从山下并到了镇里。山顶老寨里的学校已经破败不堪,铁窗上锈迹斑斑。与变成废品回收站的希望小学相比,已经没有丝毫利用价值。只有旁边的纪念碑标识着它曾经的用途和90年代建校的艰难:市教育局24750元,镇党委和政府1万元,老山村1万元,陈万志1500元,杨胜芳500元……老山村村民集资1872元。

老山村小学的几度搬迁也勾勒出这个苗寨的艰难处境。村民们并不关心废弃的希望小学到底用来做什么,只是渴望能够像学校那样,也被“并”到镇里去。离开这里,是他们共同的心愿。

最近几年,原本就靠天吃饭的干旱村子越来越缺水。以前靠种水稻为生,现在不得不改种玉米。外出打工回来的张栋说,村里原来的学校成了危房,冰雪灾害只是原因之一。这些年,附近的煤矿大肆开采,整个村的地下都已经被掏空了。不少房屋都出现了裂缝和下沉。村民们曾经找过矿上,也到镇里告过。但是矿上用黑社会对付他们,甚至请来派出所抓人,就没有人敢告了。村民们只能作罢,年轻人大都出去打工或是去附近的矿上干活,留在村里的也只能自求多福,对面山上的垮塌让他们对未来的命运感到惧怕和担忧。“生活都过不去,哪里有钱搬迁?”这是受访村民的普遍感受。

提起地下被掏空的事实,村长杨云也不禁抱怨,村民的反映很多,他也没有办法。上世纪80年代,这个煤矿公司就已经存在了。“我们没有能力去协商,只能向镇里上报情况。上面也没什么措施。跟镇里反映,镇里还对我们有意见,嫌我们啰唆。”

对此,镇长文正周的说法是:“农民的土地都在山上,只要没危险,农民是不会到镇上来的。”他说,2008年冰雪灾之后,其他村也有类似的情况。整个凯里市甚至贵州省,绝对适合居住的地方很少,这是自然环境决定的。“学校被废弃那是体制问题,其他乡镇空着的学校太多了。”文正周说。

老山村希望小学已无法提供完整的教育功能,被淘汰也就成了自然选择。当它身后的村庄已然成为衰败的土壤时,学校与乡村的切割便是必然的命运。 慈善的无奈

2月25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公布了“老山村希望小学被弃用一事”的调查处理结果。中国青基会与贵州青基会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要求当地政府将灵泉老山希望小学资产一并转入新学校。当地教育部门最终决定将学校征地补偿款54.99万元全部用于老山小学师生迁入校—龙场小学综合楼建设,凯里市政府再配套335.01万元,总计390万元。建成后的综合楼命名为“灵泉希望综合楼”,并铭刻碑文,写明综合楼的由来,铭记香港灵泉慈善基金会的善举。

凯里市教育局局长潘七一表示,龙场小学综合楼将于今年3、4月份开工,预计年底完工。香港灵泉慈善基金会对此表示理解和赞成。

记者致电香港灵泉慈善基金会的梁先生,他说,几个月之前,希望小学要被拆迁的事情他们就已经知道了。凯里教育部门给出的解释是学生太少,而且校舍即将被高速公路征用。至于补偿款要用于新建综合楼,以当地的说法为准,双方的沟通细节,他不方便多谈。“我们在香港,离得那么远,善款的使用情况只能问当地政府,钱捐了就捐了,也管不到那么多。”梁先生说道。言语之间,颇多无奈。

他的话道出了内地公益的现实:尽管民间慈善风生水起,体制性的障碍在社会的作用力下也有所松动,但中国慈善总体仍处于由事件带动、以捐献为终点的阶段。慈善公共产品的输出尚缺乏操作性和透明度。尤其遭遇行政权力的阻断时,负效率的产生便在所难免。

去年5月,相似的场景也曾发生在四川省绵阳市。由香港教联和特区政府分别出资200万港元、绵阳地方政府投入256万元灾后重建的紫荆民族中学投入使用仅一年半即被拆除,为商业项目让路。消息被爆出后,香港特区政府将原用于建设绵阳紫荆民族中学教学楼的200万港元援建资金撤回,回拨到特区政府设立的四川重建基金中。

与港府特区的强硬相比,作为民间NGO的香港灵泉慈善基金会也只能接受现实。青基会的调查结果公布之后,事情似乎已经告一段落了。各方都在等待拆迁的到来。杨云也无惧于指责他占用校舍,他更在意的是补偿款的使用。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第4篇

我常采用的方法有:开门见山导入法,设问导入法,插图、音乐导入法,复习导入法,游戏导入法,名言导入法,谜语导入法。

一、开门见山导入法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少文章的课题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或点明文章的中心,在教学这类课文时,为了使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以充分表现,教师就要抓住有利时机设计简短、精彩的导语直接揭示学习的内容。

案例:在教学《桂林山水》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我们的祖国是美丽的。她有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有壮阔秀美的江河湖泊,还有一望无际的良田沃野。祖国南方的桂林更是以山清水秀的风景闻名于世,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现在我们一同来领略桂林山水的美好风光。”

点评:教师言简意赅,简洁明快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这样引入新课,很容易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新课文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这样的导入语直奔主题,但对于活泼好动的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减弱,课堂气氛一开始就没有调动起来,不利于下一环节的教学。

二、设问导入法

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与学生的积极思考是密不可分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使学生心理上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抓住此契机诱导学生去解决悬念,以求教与学达到最佳的结合点。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总是对新奇、新颖、不平常的现象和事物感兴趣,注意力难以持久集中。根据这一年龄的心理特征,教师在设计课堂导语时,就应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提出富有潜在意义的“挑战性”问题,启其心扉,促其思维。

案例:教学第六册《海底世界》一课,学习课文前我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如果把全世界各国的国土合起来,这样就变得更大了。而地球还有没有什么地方的面积比陆地面积更大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揭示课题《海底世界》。并紧扣课题提出疑点:海底到底有多大呢?海底的世界又是怎样的呢?学了这篇课文你们的疑点就会解开了。

点评:抓住课文重点造成悬念,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动机,激起了学生急于从课文中寻找答案的迫切心情,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紧张的学习获得解决问题的喜悦。

三、插图、音乐导入法

这种导入法采用直观导入,利用插图和音乐让学生直接感受,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插图导入法是利用插图导入新课,既形象直观,又能正确理解课文内容。音乐导入法是播放与本课有关的音乐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案例:如教学第三册《秋天》,当学生打开课本时,一幅美丽的画面就展现在眼前,“蓝蓝的天上飘着几朵白云,天底下是一望无际的金色的稻田,近处有一个池塘。池塘附近有一棵梧桐树,树上的叶子变黄了,天空中两只燕子好像在说话。”这使学生观察图画有了兴趣。教师板书课题《秋天》,图画揭示了课文的内容,为新课的导入创设了美好的情境。

再如教学第四册《找春天》,课前用录音机播放“滴哩滴哩”这首歌曲,让学生欣赏,然后提出问题:你们喜欢这首曲子吗?说说你都听到了什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找春天》。

点评:利用图片和音乐导入新课,同学们便自然而又轻松愉快地进入了学习新课的角色。

四、复习导入法

这种方法是以旧带新,自然过渡。通过复习已学过且与新课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导入新课。从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体系看,教材中单元与单元之间,课文与课文之间都有密切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运用旧知为新授知识引路。在讲授新课时教师可以依照教材本身内在的逻辑关系,设计出既能联系旧知,又能提示新知的导语,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的坡度,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案例:在教学《海底世界》时,我们可以这样设计导语:“请大家回忆我们曾学过的《富饶的西沙群岛》,看看这课与我们今天所要学的《海底世界》的结构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海底世界》这篇课文开头是怎样写的?结尾提示了所介绍事物的什么特点?”

点评:这样引入新课题既复习了原来的知识,又学到新的技巧技能温故而知新,一举两得。使学生既巩固了学习的旧知识,又调动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望,使学生以后遇到这一类型的课文自己也能独立学习了。

五、游戏导入法

采用游戏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真实的体会中理解课文。

一位教师教学《称象》一课。教师准备了下列教具:一玻璃缸清水,一只玩具大象,一堆石子,一杆秤,一条玩具小船。在通读课文后,教师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孩子自己当一回聪明的曹冲,动手做一做。《称象》涉及物理原理,学生光凭想象难以理解,采用游戏的形式,学生只需动动手就理解了课文,可以避免在文字上兜圈子。而且通过游戏,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把知识与动手操作,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对课文的理解把握必然深刻,很好地完成了新授的任务。

六、名言导入法

引用与本课内容有关的名言名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案例:如教学第五册《晨读》,出示名言名句:“为中华人民崛起而读书。――”。老师说:“你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应该珍惜大好时光,好好学习,记住说过的话。现在我们学习《晨读》。”

点评:这样学生明确了读书的目的,就自然而然地去学习课文。

七、猜谜语导入法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内心的力量,因而使它看起来容易做而且能减少疲劳。小学生年龄尚小,活泼好动,他们对猜谜语都有浓厚的兴趣,教师以谜语导入新课既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思维,还可以使学生愉悦地进入课文的学习中来,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蜘蛛》一课时,这样导入:“同学们,老师知道大家是猜谜高手,老师今天就和同学们一起来猜个谜语。”出示谜面“小小诸葛亮,独坐军中帐;排起八卦阵,单捉飞来将”,等学生猜出谜底后,进一步引导,“那么同学们想知道‘小诸葛亮’是如何‘单捉飞来将’的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蜘蛛的世界。”这样导入,“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陶行知语),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第5篇

1957年冬,江西掀起冬季农业生产运动高潮和机关整改高潮。针对江西山多田少,山区资源丰富,劳力不足,文化素质差等特点,全省机关、企事业单位的5万名干部响应党的号召,自动报名上山下乡、开发山区、建设垦殖场。当时笔者在南昌洪都机械厂工作,向领导递交申请书,自愿下放到安福县武功山垦殖场劳动锻炼。几个月后,被调去参加筹建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并担任武功山分校政治理论课教员,亲历了这所新型学校的诞生、发展与壮大,亲身感受到了中央领导和省委主要领导对共大的青睐与扶持,深感它的办学实践,在当时是大胆改革创新的壮举。半个世纪过去了,回首往事,许多记忆依然如新。

遍布全省山区的新型学府

新中国建立初期,百废待兴。江西老革命根据地广大农民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普遍很低,他们入学无门,求知无师。怎样才能闯出一条多快好省办教育的新路,便成了江西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要议题。1958年3月,汪东兴从中央警卫局长岗位调到江西任副省长兼农垦厅长。离京两个多月了,5月赴京参加全国农垦工作会议时,汪东兴去看望,向他汇报了江西办垦殖场,大搞全省农林牧副渔生产的情况,和拟试办技术学校以源源不断培养人才的设想。很高兴,点头表示赞同。

汪东兴得到的肯定和鼓励后,回南昌即与省长邵式平商谈,说,江西农村教育非常薄弱,可否考虑在全省创办农业技术学校,免费招收适龄农民入学,省里只给一点启动资金,按每个学生30元和基建费70元拨付,其他一切经费概由学生自力更生,勤工俭学,半工半读,劳动创收解决。至于师资力量,暂从各垦殖场下放干部和下放军官中选调。

邵式平是北师大毕业的高才生,又是苏联东方劳动大学的毕业生,在陕北公学担任过领导职务,建国初又兼任过江西技术工人养成学校校长,对教育工作不仅情有独钟,而且有一套无产阶级的办学方法。他听后兴奋地表态说:“这个办法很好,正合我意。”他思忖了一下,果断言道:这个学校要办成全省规模,总校设在南昌郊区,以办大专为主,地市设分校,类似中专,各县分校培养初级技术人才。学校设置各个专业系,实行半工半读,社来社去。学校名称嘛,就叫江西劳动大学。

几天后,省委开会研究,决定先下去调查征求意见,由省委书记处书记刘俊秀、副省长汪东兴分别率队走访各垦殖场和部分公社。大家都赞成创办劳动大学总校和各地分校,形成全省教育网络。

1958年6月9日,省委、省人委正式下达《关于创办江西省劳动大学的决定》,明确指出:“为了培养共产主义的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工业等方面的又红又专的大批人才,普及科学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建设繁荣幸福的共产主义新山区,特决定以原江西省南昌林校和各综合垦殖场为基础创办江西省劳动大学总校和分校。”这段话里有两处出现“共产主义”的提法,于是许多人建议校名要冠上这四个字,以体现创办无产阶级学校的远大目标。6月15日,学校正式更名为“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简称“共大”。

共大总校校长由省委书记处书记刘俊秀兼任,总校党委书记由副省长汪东兴兼任。随后颁布了招生简章,主要在江西农村招生,也可去外省招生。学生入学不用考试,学校不收学费,也不收书费和杂费,学生吃饭不需自己掏钱。全省首批招生即达11000多人。

南昌是我军军旗升起的地方,总校特于1958年8月1日建军节这天在南昌举行隆重热烈的开学典礼。同一天,井冈山、大茅山、武功山等30多所分校也在当地举行开学典礼,宣布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正式成立。省长邵式平到井冈山分校参加开学典礼,并给总校发来贺词。汪东兴主持总校成立盛典,刘俊秀作了《为一座新型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诞生而欢呼》的报告。翌日,《江西日报》发表题为《祝贺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开学》的社论,首都几家报纸也作了报道。

关心共大成长

1958年5月底,第一次听到汪东兴说江西要办劳动大学,非常感兴趣,笑着说:“这个办法好。三十几年前我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搞农民运动调查,许多农民不识字,要说的说不清,想写的写不出,不学点文化,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困难。你回去与邵式平省长商量办些学校,让上不起学的农民上学。”

1959年8月,到庐山参加八届八中全会,刘俊秀、汪东兴去他下榻处看望。一见他们,就主动问:“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办了整整一年,现在怎么样呀?”汪东兴将师生艰苦建校,开荒种地,兴建宿舍,兴办工厂等一一作了汇报,又将学校编写教材,刻印课本,既学文化,又学专业知识娓娓道来。听得很认真,吸着烟,点点头,还插问:“通过一年实践,你们有哪些体会呀?”刘俊秀答道:“我们体会到主席的教育思想非常英明,办共大既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半工半读,学以致用,又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现在学校面貌有所改观,社会各界反映还好。”指示说还可以总结一下共大有哪些特点,刘、汪表示回去很好总结,拿出新的举措来。对他们说:“看来共大办得有特色,有希望,要坚持下去。”

1960年9月,汪东兴奉命调回中央工作,但仍兼任了一段时间的共大党委书记。1961年7月29日下午,又问起共大的事,汪东兴将这几年学校管理,文化与专业,教学与生产等都作了禀报,告诉:“现在分校已发展到77所了,学生人数已达4.6万余人。第一批毕业生将要回公社、大队从事农技工作了。”十分兴奋地说:“共大发展这么快,办得这么好,看来我三十年前想办的事,终于在江西实现了。”

汪东兴对是十分了解的,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提出一些要求,乘机问道:“主席,下个月就是共大建校三周年了,能否请您写几个字,鼓励鼓励一下?”点燃一支烟,吸了一口,爽快地答应道:“这是一件大事,我写几个字去庆贺他们。”

当天夜晚,通宵达旦地办公。第二天早晨刚躺下想睡,忽然记起还有一件事没有完成,又起来叫警卫员张仙朋准备纸和墨。他在桌前思考片刻,一气呵成写了一封信。写毕要警卫员打电话叫汪东兴来。汪东兴来到住处,见信中写道:“你们的事业我是完全赞成的。半工半读,勤工俭学,不要国家一文钱,小学、中学、大学都有,分散在全省各山头,少数在平地。这样的学校确是很好的。在校的青年居多,也有一部分中年干部。我希望不但在江西有这样的学校,各省也应有这样的学校。各省应派有能力有见识的负责同志到江西来考察,吸取经验,回去试办。初时学生宜少,逐渐增多,至江西这样有五万人之多……”

这封信后来被称为“七三O指示”。汪东兴十分激动地看完后,抄了下来。此时已睡着了。下午,将信修改了一下,传话再叫汪东兴来,说:“我想了一下,这封信还是暂时不要公开发表,一旦发表了,全国各地都来参观学习和取经,江西要管吃、管住、管招待,加重江西负担,也影响共大的教学和生产,好事会变成坏事哩!你告诉一下共大的同志们,就说我向他们表示祝贺。这封信你可送给中央政治局的同志们传阅。”

汪东兴打电话给邵式平,告诉他主席已写好了给共大的祝贺信,暂不发表,原件放在汪处。邵式平得知后万分高兴,立即将祝贺信全文抄回,向总校和各分校报喜。共大师生得知后,欣喜若狂,载歌载舞,许多学生还将这喜讯写信告诉自己家里的亲人。

1965年5月,重上井冈山,省委书记刘俊秀陪同。第四次主动询问共大近况,刘俊秀汇报说:“共大早已克服了三年自然灾害带来的困难,走上了正规发展道路。每年毕业生分赴到农村各地,正在那里发挥重要作用。”非常高兴,道:“我这次来有想看看共大井冈山分校,会见一下师生们。”刘俊秀说:“井冈山分校设在拿山,前几天下暴雨,冲坏的道路据说还未修好。”说:“你是校长,那我请你代我去看望大家喏,鼓励他们把学校办好。”

1975年2月3日,视察湖南后,乘专列来到南昌。这时他已是82岁高龄了,但思维依然敏捷活跃。在会见江西党政领导时,第五次关切地问起共大的情况,一如既往地勉励要把共大办下去。可以说,开国领袖一直到临终前还念念不忘这所无产阶级新型学校。

、刘少奇、盛赞与鼓励共大

国务院总理听江西省长邵式平汇报说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办得别具一格,在1959年出席庐山会议之后,特地考察了共大庐山分校。下山后来到南昌,对邵式平说:“你们共大确实办得不错,很有特色,与众不同,创造了新鲜经验。”邵式平见总理如此高兴,提了个要求:“能否请总理在百忙中,为共大题写校名?”爽快地欣然允诺,即刻走进卧室,用小楷毛笔书写了“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八字校名。邵式平喜得总理墨宝,马上布置放大字样,高悬总校大门。又部署设计白底红字金边,锻制5万个横形徽章,发给每个师生员工佩挂胸前。许多学生走上街头,左胸挂着总理题字的徽章,感到无尚光荣。

1963年10月17日,在中南海紫光阁主持国务院八个部委负责人会议。会议一开始,就宣读了1961年7月30日写的信,他边念边解释,深入阐述教育思想,让大家正确理解“七三O指示”。随后,就共大提出的问题,指示各部门给予支持解决。遵照的指示,形成了一个《关于解决江西省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一些问题的纪要》。不久,又亲自批准了共大的发展计划。

1965年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正式向各省、市、自治区下发了《中央转发同志给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信和江西关于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办学情况的报告》,要求各地有关部门认真学习和研究。至此,搁置三年零五个月的“七三O指示”才传遍全国。这说明,对待推荐新鲜事物十分谨慎,一定要待实践检验,才让人们学习仿效。

国家主席刘少奇高度评价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半工半读、勤工俭学的教育制度和社来社去(即国家不包分配)的分配制度。他说:“我们国家经济还落后,学校少,师资缺,一家多子女,不能很快发展教育事业。共大为我们创造了教育改革的新典型,成功探索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路子。这一新的尝试,开启了我国教育事业既培养了人才,又创造了社会财富的先例,还为政府大大节省了财政开支。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支有着科学技术素质的劳动大军,密切了同劳动人民的感情,这是一举数得的好事。” 人大委员长1959年重上井冈山时,特意考察了共大井冈山分校,饶有兴趣地参观了该校的成就展览,欣然为共大创建一周年题写了热情的赞词,还满足该校学报编辑部之求,愉快地题写了《井冈熔炉》刊名。1962年3月,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偕夫人康克清又来到江西,为了鼓励共大师生努力战胜困难,先后到几所分校视察工作。视察大茅山分校时,还到一个正在上课的班听了30分钟课,下课后与授课老师热烈握手。告别时,亲切地对大家说:“你们来共大学习,既学到政治文化,又学到专业知识,好处很多哩!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你们是接班人。希望同学们发扬自力更生,勤俭建国的优良传统,努力把自己培养成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人才。”1966年2月,第二次亲临共大总校视察,他称赞说:“你们的功劳不在于培养了几万名学生,也不在于你们创造了多少财富,这当然是最重要的。但主要在于你们创造了经验,为社会主义教育闯出了一条道路。”

外国朋友也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怀着浓厚的兴趣。1960年春夏之交,美国作家安娜・露易斯・斯特朗率先来到共大云山分校考察和采访。美国学者苏珊・佩珀也多次来中国,他感到共大办学形式很新颖,花了很多时间进行调查研究。

外交部1963年听了传达“七三O指示”后,开会研究,正式把共大列为对外参观点,从而使共大这朵奇葩很快扬名世界。据1980年统计,创办22年来,共有86个国家和地区的549批外宾,共计7496人来共大参观。最积极、最热心的要算苏珊・佩珀先生了,他最后一次来中国是1980年10月30日,他在共大南城县分校座谈会上深有感触地说:“共大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认为共大既符合中国实际,又具有鲜明特色。世界上不少国家,尤其是第三世界的一些国家,对中国江西半工半读的经验,也都较欣赏,觉得很有参考价值。我参加过两次国际会议,都亲耳听到了关于这方面的讨论。”他把自己多年调查和研究的心得,与澳大利亚一位学者约翰・柯莱威合作,写出了厚厚一本专著出版发行,在海外广为传播。

半工半读培养大批农村建设人才

共大有自己的个性,也有办学的共性。笔者了解的共大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在管理体制上,全省各分校实行双重领导(总校和当地垦殖场),教学业务按总校部署,政治、人事、财务监督由垦殖场管理。学校运作主要由教导处、生产处、总务处分别按计划进行。校长和党委书记为县级,各系、处主任为科级,课时较少的老师兼班主任,并带班劳动。

在教学行政上,设工学系、农学系、林学系、畜牧系、财经班、师训班等。各系经常开展教研活动,如观摩教学、民主评议、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工具等。笔者原在武功山分校马列主义教研组,担任工学系、林学系的党史、哲学教学,后调校部任《武功山学报》周刊的主编和钢板刻印。1966年又调往共大永丰县分校任政治、语文课教员。县级分校因规模小,只设专业班,不设系。

在劳动创收上,共大生产基地和生产项目是请当地政府、公社和农垦部门帮助解决。各系、班用一半时间组织学生开辟生产场地,从事劳动创收。由于大家干劲十足,建校一年就初见成效。据总校统计,全省各分校办了农场66个,林场40个,畜场71个,加工厂243个,经营耕地面积4.275万亩,林地面积14.2万亩,总收入427万余元。北京农业展览馆举办建国十周年农产品展览,江西共大几种产品放在第一展台,十分显眼,产生很大影响,不少地方派员到江西共大参观、取经。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派摄制组到共大茅山分校拍摄了纪录片《大茅山的春天》,影片在全国放映后,产生很大反响,南方一些省的农村青年,也远道前来江西共大学习。

在师生来去上,除共大自设“师资训练班”培养教师外,专业师资来源主要是应届毕业的大学生。师生们来自五湖四海,大家亲如一家,虽然山区生活较苦,但精神愉悦。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第6篇

山西大学――

“中西会通,求真至善,登崇俊良,自强报国”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山西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山西大学堂,由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和山西巡抚岑春煊共同创办,设中学专斋和西学专斋。时至今日,山西大学还保留着那些斑驳的旧址(如原山西大学堂大礼堂),这些建筑像一张张老照片,记录了中西文化交融的历程。

山西大学校园环境的总体布局上,将校园分成三个区:北区为历史传统校园,中区为人文景观校园,南区为科技艺术校园。各个分区既各有特色,又相互融合,展现山西大学不同发展阶段的风貌。漫步于极具现代特色的初民广场,流连于“草色入帘青”的渊智园,徜徉于幽静古朴的学堂路,悠久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和,就像水的气息扑面而来。置身其中,仿佛是一场心灵的洗礼。

历经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山西大学现已发展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但学校仍以文科类专业见长。学校的哲学、历史学、社会学等专业非常具有优势。山西大学厚重的文化底蕴,孕育了山西大学的时代精神。众多的学子汲取山西大学的文化给养,成为为时代增辉的杰出人才。

河南大学――

“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选择一所大学,很可能是因为喜欢大学所在的城市。开封就像一位饱经风沧桑、满腹诗书的中年人,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浓厚的书卷气息,使他自然而然地散发出一种迷人的气质。一条条古街,就像历史的支脉打开岁月的门楣,延伸到今天的开封。石墙瓦砾,雕梁画栋,或奢华,或质朴。漫步古城老街,凝望古寨老树,恍然回到了隔世,那厚重的历史,那悠久的文化,都存入心间。

坐落于古城开封的河南大学,天生就有一种古典温润的气质。学校的校训“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取自《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秉承这样的办学理念,学校逐渐形成了“团结、勤奋、严谨、朴实”的校风。学校拥有明伦和金明两个校区。其中明伦校区古色古香,展现出厚厚的文化底蕴;金明校区现代气息十足,展现出活泼的气质。

河南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拥有89个本科专业。学校的优势专业为汉语、地理、英语(全国排名前二十);而俄语、生物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教育学、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土木工程、体育教育、历史学、民族传统体育等,也是比较不错的专业。

湘潭大学――

“博学笃行 盛德日新”

因着某些机缘,因着某些巧合,湘潭这座城市被赋予了浓厚的红色气息,不再只是一座拥有1200多年的历史名城。韶峰之下,湘水之邻,一所积淀了50余年深厚文化气息的高等学府DD湘潭大学坐落于此。湘潭大学的创办,与一代伟人有很大关系。1958年,根据 “想在家乡办一所大学”的愿望,湘潭大学得以创办。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校园里的影子随处可见。从由亲笔题写的校名,到学校地标性建筑(校门)三道拱门前敬立的铜像,再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石碑,无一不印证它浓厚的红色气息。

湘潭大学是湖南省与教育部共建大学,是湖南省唯一一所没有经过大规模合并的老牌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湘潭大学有“计算湘军”“南方法学翘楚”的美誉,也是全国流变力学、消费经济学发源地。学校以文科见长,但理科优势也很明显,学校的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三个学科 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

江苏大学――

“博学、求实、明德”

百年风雨,岁月沧桑,时间的脉络清晰地记录着每一个故事。坐落于江苏镇江的江苏大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学校秉承 “博学、求实、明德”的校训,以其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求实创新的精神绽放出熠熠光辉,吸引着众多学子。

走进江苏大学,一眼就能看到一座高大的建筑物耸立在风景如画的校园中。这栋楼是江苏大学的地标性建筑――三江楼,也即一号楼。以三江为名,追溯学校渊源――三江师范学堂。登“三江”而远眺,大概是对“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最好的诠释。站在高耸的楼层之上,似乎打开一扇窗,就能得到一片湛蓝的天空,流云仿佛触手可及。远方镇江东郊的景色尽收眼底,北边的长江犹如少女挽在裙边的丝带,柔和而飘逸。

江苏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学校的优势学科主要为机械类,有流体机械及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和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三个国家重点学科。

国际关系学院――

“忠诚 勤奋 求实 创新”

国际关系学院,简称国关,创办于1949年,是一所由教育部管理的全国重点高校。地处“”的国关,在清华、北大等众多名校的掩映下,似乎成了一个特别的存在。这个“特别”在于它小而精的办学特色。国关至今保持着精英教育模式,是少数没有实施大规模扩招的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学校坚持小班教学,每班人数20到30人,全校人数保持在2000人左右。学校的招生录取为提前批次,考生政治面貌须为中共党员或共青团员,男女比例一般为7∶3,男生身高一般不低于170cm,女生不低于160cm。

国关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皇家园林风景区,西望颐和园,东邻圆明园,毗邻北大、清华、中央党校等著名学府和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心区,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在闲暇之余,也可以邀三五好友,徜徉在颐和园的百里回廊,望着湖面摇曳的小舟;或者漫步于圆明园,感受烈火燃烧后的沉重;抑或走进邻校的课堂旁听,感受不同学校的精彩,这些都将成为校园生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教学方面,学校尤其注重外语基础、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学校本科教育设有英语、日语、法语、国际政治、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行政管理(侧重涉外管理方向)等9个专业。

上海师范大学――

“厚德 博学 求是 笃行”

上海师范大学创建于1954年,是上海市属重点大学,是一所以文科见长并具师范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学校拥有徐汇区和奉贤区两个主校区。与华东师范大学这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相比,上海师范大学似乎被人遗忘了一般,透着一丝无奈与委屈。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第7篇

三刻

电话中,张望典型的浙江口音,软语而温和,与见面时那魁梧的身材顿时让人感觉差异颇大。张望给人的印象非常随和,采访中佛经、古诗词、历史故事,引经据典,随手拈来,实在是温文儒雅。

张望不到50岁两鬓就早已斑白,炯炯有神的目光也难掩面容上的疲惫。张望实在太忙,在晚上的采访过程中,不时有电话打进。他也不时电话联系安排事项。事后他对笔者表示道歉,同时也坦陈他所做的工作都是纯艺术性的。在这10多年中他自己的经济储备已经慢慢消耗将尽,所以他至今没有自己的车,外出拍照或讲课,需要带设备的,必须找他的学生帮忙借车。即便在此情况下,他仍念念不忘说要给后人留下一些美好的东西,他说他一定要做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的事情。书香世家

1962年中秋,张望出生在浙江天台一个书香门第,面对中秋的望月,父亲给儿子取名张望。父亲何曾想到,儿子日后竟会以“张望”为职业。父亲与叔辈都是教师,而且琴棋书画样样拿手。也许充满艺术氛围的家庭环境也让张望充满了艺术基因。

1985年,他终于如愿以偿,成为天台县解放后第一个正式考上浙江美术学院的考生。在大学攻读油画期间,因外出采风需要,他开始摄影,第一次拍摄的作品就得了奖。三峡大坝合龙前夕,他专程赶去拍摄风光,摄影作品《光与影》获得专业摄影杂志全国月赛一等奖。摄影上的成绩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也决定了他的艺术道路。先积累财富后做艺术

在张望心中,他一直有着自己的人生计划,仿佛就是一盘早已盘算好的棋局,而自己走的每一步都早已在掌控之中,尽管,有的时候外人看不明白。

1988年毕业后,他舍弃了分配的工作和干部身份到深圳下海了。

“古今中外,有多少艺术家饱受贫困之苦?莫扎特、梵高、贝多芬,全都贫病交加而死。”他说,“我不想做两类人:一类是一边工作一边业余作画;一类是打着艺术的幌子去赚钱。我想千的是一段时间真正赚钱,回来之后就千千净净做文化人。”

在深圳,他创办了出版设计公司,并很快打开局面,成了业界达人。10年间,他设计的画册获得70多项全国和省级画册书籍装帧设计奖,在告别深圳那年,他在浙江省外宣画册设计评比24个奖项中竟囊括了其中的8项。

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1998年,他把自己处于巅峰做成的企业无偿送人,只身回到杭州搞纯艺术创作。“我从决定去深圳开始,我就给自己定了最长10年的时间,10年一到,我就回来。所以1998年,我又回到了杭帅。我要把这十年赚到的钱投入到我的艺术创作中去。”

第一阶段:人文摄影

1999年,天台山佛学院成立,佛学院希望拍摄一些宣传图片及存档资料,他们找到了张望。他尽心尽力为佛学院拍了大量照片。初次接触使他对佛门摄影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他渴望跟踪拍摄,佛学院同意了他的要求。从此,张望成了佛学院的编外人员。凌晨4时,睡意正浓,木梆声响了,他立即起床;4:30,学僧到大殿做早课;6点“过早堂”(早餐);8点上课。晚餐后是他重要的拍摄时段,他带着相机与学僧们一起散步聊天;周末,学僧外出,或逛街,或购物,他亦跟随拍摄。

2001年夏,学僧要到普陀山受戒。受戒是佛教徒接受佛教专门机构审查、考察,合格后发给戒牒的仪式,戒牒是合格僧侣的身份证明。受戒者必须在指定的日期到达,逾期则被取消资格。张望跟随20多名学僧赶赴普陀山。

不料正遇台风,渡轮停航,怎么办?强渡海峡,冒死前往!全体学僧作出决定。学僧租的木船迎着狂风向对岸驶去,风急浪高,海水一次次灌进船舱,几十人挤在狭小的船舱里。在狂风恶浪中飘荡,张望冒死用镜头记录下这次难忘的旅程。

2002年6月,拍完首届学僧毕业典礼,张望这才结束了天台山佛学院的拍摄工作。至此,他已在此陆续度过3年时间。留下了1万多张底片。

第二阶段:艺术摄影

张望深入佛门创作的摄影作品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系列专题《走进天台山佛学院》在《中国摄影》刊出,备受好评;发表在《中国摄影报》、《人民中国》、中国台湾《摄影天地》等媒体上的作品,也轰动了摄影界和佛教界。

2002年8月的一天,张望突然接到灵隐寺负责文化宣传的法师的来电,灵隐寺正在筹建灵隐网,并且要印制大型画册用于佛教文化宣传,需要大量图片。灵隐寺经多方寻觅,选定张望承担此任。闻此,张望欣喜万分。“寺里原定的计划是一个星期左右拍完就好了。当时我就觉得这个机会非常难得,也是一种缘分。于是我就向寺里提出了要求:我愿意在这里长期进行拍摄,这样才能把春夏秋冬的灵隐寺不同的风貌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这样更有利于灵隐寺对外更好地进行宣传。我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从作品、从艺术的角度出发去做这个事情。一是为灵隐寺,同时也是为了满足我自己对拍摄一组佛教文化作品的意愿。当时寺里就同意了。”

灵隐寺的法师和方丈都很喜欢张望,90高龄的方丈破例同意张望住在方丈楼,和自己一起在小斋堂用餐。方丈不喜欢他人拍照,唯独允许张望跟随拍摄。在深入接触中,张望获知,方丈曾就读于厦门大学中文系,不但佛学高深,而且诗词书画无不精通,是一个学识渊博,品行高洁的大师。就这样,张望和方丈同吃同住竟达3年。

灵隐寺还破例允许他接触寺庙里的任何僧侣,特地派了一个小沙弥做他的助手。灵隐寺有150多位僧倡,许多僧倡都是高学历者,部分还毕业于国内名牌大学,甚至是海归学子。与这些法师的接触使张望对佛学有了更深的了解。他开始虹吸鲸饮地博览佛教典籍,并经常向法师请教。藏经楼重地,僧侣也是非许莫入,但藏主法师却破例允许张望不经请示随时出入,还特许他在藏经楼上拍摄。

白天,张望跟随拍摄僧侣,晚上则深入一个个僧寮(僧侣的宿舍)与法师们交谈,这使他有了更多接触僧侣的机会。都说做和尚闲适清幽,事实绝非如此。不要说每天凌晨4时即起。就是那繁多的戒律也时时约束着僧侣们的行动。张望获知,受过沙弥戒的僧侣须遵守不少于10条戒律,而上升到比丘戒的更须遵守250条戒律。

三年时间里,张望白天随着僧侣们一起早课、过堂、打坐,晚上则和他们彻夜长谈。僧倡们打坐、放生、剃度甚至圆寂,全在他的镜头里出现。佛门的深奥在他的镜头里还原成为普通,那种玄虚高远变得平实了。

实现人生价值

2004年,英联邦高级财政官员、新加坡籍人士陈永宏看了张望的中国佛教摄影作品非常震撼,在作品的昭示中找到了自己灵魂的归宿,决心遁入中国佛门。经国家宗教局批准,陈永宏于2007年在天台山剃度出家,终生为僧。此事在境内外佛教界及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随着《佛的足迹》系列佛教摄影专题的诞生,一个个奖项接踵而来。2005年,《寻佛》获得了奥地利国际摄影比赛的

专题组冠军。在由中国政府主办的首届世界佛教论坛上,他的佛像摄影作品被作为大会开幕式主题形象展示于来自全世界的代表眼前。2006年,张望出任奥赛国际摄影评委。2D07年,《佛的足迹》又被评为中国最高政府奖――中国摄影金像奖,此外,在第十三届奥地利国际超级摄影艺术展中,他的《禅静》和《过堂》分别获得中国专题组金牌奖和三等奖、系列作品获得“休闲在杭州”全国摄影大赛特等大奖;自己亲自设计并摄影的画册《灵隐寺》获得国际国内十大摄影、设计奖;他担任总摄影的杭州大型文化丛书《西湖全书》第一分册“灵隐卷”获得“五个一”工程奖。2009年,张望的佛教摄影获全国佛教摄影金牌奖。至今,张望共获得国际国内各类文化艺术重要荣誉奖一百余项。

第三阶段:文化摄影

西湖已申请成功世界文化遗产,西湖文化遗产最深厚的是佛教文化,过去因为各种原因并没有得到强调。而历史上杭州的佛教在东晋时候就有了,至今大约近1700年。史载,北宋时杭州就有360余所重要寺庙。规模最大的时候则是南宋时期,有486所重要寺庙,弘一法师在《我在西湖边出家经过》这本书上介绍杭州有2000多所寺庙,并且这么大数量的寺庙绝大多数是集中在西湖文化地域里面。在湖边这么小的地域里竟有这么多的寺庙,这么大的佛教文化,按理说应该是世界闻名,但事实上好多人却并不知道。

张望继续介绍到,这些寺庙大多比较分散,很多是隐蔽在山水间,需要人去主动寻找,西湖不像四大名山,这些名山上全是寺庙,很容易找到。西湖边这些寺庙有的还是寺庙,有些却只剩下遗址,西湖边的山也不像北方的山,一般是光秃秃的,很容易发现寺庙,西湖边上如果人不深入到树丛中是很难发现一些寺庙的,当然也有像灵隐寺这样规模宏大的寺庙。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历史上这些寺庙大多破坏比较严重,外人不易看出来。这么多寺庙在这么多年里也没有被人发现这也真是个奇迹。其实,就算有人发现这些寺庙,但是一股讲佛教寺庙是不让外人拍摄的,即便拍摄大多数摄影者也很难长时间在寺庙里面坚持拍摄,因此一直以来西湖文化缺乏图片宣传,从而也造成西湖佛教文化默默无闻。因此,张望希望通过其擅长的摄影方式将其发扬光大。

事实上,作为中国七大古都,儒释道对杭州文化一直具有重要的影响。而迄今为止,佛教文化对杭州的影响则最深刻,佛教在杭州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张望主要分三块进行拍摄:第一是拍摄杭州的重点寺庙的风光和人文,第二是拍摄其中所有的文物,第三是拍下寺庙中传统的人文活动。显然,这是一个庞大和复杂的工程。所以张望除了每天经受起早摸黑、跋山涉水、登高涉险的体力考验之外,还需要研究杭州佛教史,进行确定拍摄的方位、目标,以及思考如何超越之前的摄影作品等高度紧张的脑力活动。

很多人认为,作为佛教摄影的大师级人物,对这类摄影,张望一定已经驾轻就熟。但是经过6、7年对江南佛教的拍摄,张望却明显感觉到,自己的感觉已经不那么鲜明。为了拍好西湖佛教文化这个工程,2009年10月份。张望一个人到西北,沿着“丝绸之路”去考察。张望说,这就叫‘欲左先右’。他要去那边更深入地了解佛教文化,同时也是去感受不同地域的佛教艺术。回来后,张望对江南佛教的定位就有了很多新鲜的感觉,从而能够更准确地表现出江南佛教的艺术。

目前张望正在整理两本书稿,内容都是他自己拍的,涵盖了杭州佛教的文化,当然,西湖佛教文化则是杭州佛教中最精华的部分,这将是其书的重中之重,当然另一部书稿也将包括相关拍摄技巧和经验等。

《东方养生》:《佛泽》一书中您曾提到在《寻佛》的获奖过程中,您感受到中西文化对待事物的不同,请问是怎样的不同?

张望:我这幅作品在箱底压了3年,开始并没有想过投递的,而最终却得了冠军,感觉真是很不可思议。这就是文化的差异,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西方人很奇怪,他们习以为常的我们也很奇怪。在杭州有出家人与石刻佛像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在老外看来却觉得很奇怪。

我自己也在思考这方面的差异。西方文化来源于古希腊的科学性,比如我以前在美术学院学艺术史,了解到西方在人体结构解剖、透视等方面有很严谨的科学性。包括米开朗基罗的雕塑等都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而中国提倡的是儒释道,包括禅文化、道教文化等,提倡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这种意境没有明明白白写出来,主要靠阅读者与作者作品间的心灵沟通。如果二者间有同样的文化修养、趣味,同样的生活阅历,那么两者相通,阅读者就很容易感悟到画面中只能意会没法用语言表达的东西。

卢浮宫里面有一幅关于拿破仑的画像,其中有上百个人物,每个人物的表情、年龄、性格等特征,每块肌肉等等都画得清清楚楚,体现了西方科学性方面的艺术。而东方艺术中如张大千的《长江万里图》,观看者决不可能一览无遗,清清楚楚,那不是东方艺术,也体现不出东方的意境。西方艺术很少给你想象空间,而东方艺术给的想象空间则特别大。意境是来源于东方哲学,来源佛教的禅文化――“悟”。所谓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产生了与这方水土所相适应的宗教、科学,甚至文化。东方文化的意境性和西方古希腊的科学性,这种不同的哲学观念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根本原因。

《东方养生》:《佛泽》一书中您说这张《寻佛》照片有很多遗憾,请问具体指什么?在您所拍摄的照片中,您最满意的是哪张?为什么?

张望:网络上评价我的作品时一般说能从中找到悟的东西,能感受到一些禅意。就这幅作品的遗憾来讲,我认为这幅作品恰好少了点意境,有点一览无遗,我还是喜欢比较有意境的作品。

目前基本上没有我完全满意的作品,与我心目中的理想还是有点差距,主要是缺少“悟”的一种东西。每一幅作品背后其实都有一个故事,那些刊登我作品的媒体和网站等,都把《礼佛》和《梵境》认定为我的风格代表,它的东方味比较重,也就是有想象的空间。

这张《澄境》相对来说,我更喜欢一些。从小我就读过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磐音。”这首诗充满了意境,处处体现唐代艺术,不直露,给人印象特别美。我对他写的诗,印象特别深,总想找个机会表现它。后来有个机会,大约2∞4年住在灵隐寺的时候,早晨起来看到,当时的情景跟我脑子里所想象的诗境完全重合,因此产生了创作灵感。当时用的是哈苏相机,调试很复杂,等都调好,法师们却都走过了,第二天又等他们,他们看到拍照,表情又不自然了,然后我只好又去做工作,《佛泽》一书上都有相关介绍。这幅作品匹配了寺庙的一种清净空灵的境界,佛门净地的感觉,这就是天时地利人和。

《东方养生》:《佛泽》一书中还多处提到随缘,您也曾向很多大师请教了这个问题,请问您现在是如何看待随缘这个问题的?

张望:我现在的看法与书上一样。现在距出书已经5年了,当时写随缘的问题是想与世人就此进行一些交流,因为好多世人误解了随缘,认为随缘是一种听天由命,命中注定的。

即使做也是白搭,不做的话命中注定也会来的,这是对随缘的一种错误的理解。我自己读了不少佛门的经典,同时也有机会与一些高僧相处。所以我在书中就把我体会到的、听到的“随缘”与大家分享了。

我理解“随缘”的意义就是,当客观条件具备时,你应当积极努力地去做,这样就会事半功倍,而客观条件不具备的时候,就不要违背客观规律去做事,而是应当增加改善自身的条件,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去做。这其实跟世俗社会中提倡的按客观规律办事完全一样。这就是我理解的佛教中的“缘”,当然这不代表佛教。

举个种水稻的例子。水稻的秧苗出秧需要阳光、水分和温度,这三样东西都满足了水稻才会发芽。在黄土高坡上种水稻就不现实,只有在温暖潮湿的地方才可能实现。要么等待,要么创造,在合适的地方做合适的事情。假如你只能在黄土高坡上种地,那就不能去种水稻。如果是到了春天,种水稻的条件都有了,而你却不去种,就是不随缘。样样条件都有了,你不去努力也不行,你的努力也是一种缘分,客观条件具备的时候,你去做,是随缘,客观条件不具备的时候,你不去做而是等待,也是随缘,这跟世人理解的,我坐在家里,金银财宝砸就会砸下来,是不一样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其实是很大的“缘”,其他条件具备了,而你不去做,就不能聚缘。随缘也有个度,风暴时就应在避风港,否则就会船毁人亡。顺风顺水的时候,适合打渔的季节时才适宜出去捕鱼。这就是我理解的随缘,也是高僧对随缘的解释。

《东方养生》:请问您当初是基于什么缘由爱上摄影的?又是如何走进佛教题材拍摄的领域?这几年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张望:这个问题跟我的老家有关系。我的老家是天台县,天台宗是中国佛教的第一个宗派。隋朝时,智凯大师居浙江省天台山,倡立一宗之教观,在天台山将印度佛教改造成适合中国人修行的方法,称为天台宗,天台宗的总道场就在天台县。一说起天台县,大家就会想到国清寺,它在佛教史上有很高的地位,从小我们大年初一经常到那里游玩,因为那时没有什么娱乐的东西。国清寺风景秀丽,非常吸引人,我们小伙伴看到和尚披着红黄的袈裟念念有词,觉得很神秘,也很好奇。当时我就曾想着有机会要把佛教用某些方式表现出来。

后来考上美院,有一个课程是《中国艺术史》,是我们的必修课。我从中了解到人类艺术的起源。人类的艺术最早是来源于劳动,当时的人们打猎后回来会做岩画,来表现他们当时的生活情景。但绘画起初主要是为宗教服务的,如敦煌壁画等,唐宋后绘画才慢慢独立出来,专供人们欣赏。从这门课程里我得知艺术的灵感、思想是来源于宗教的,题材也是来源于宗教,知道了宗教和艺术的关系后,我后来就希望用绘画的方式来表现宗教。当然由于一些原因,这个愿望最后没有实现。后来就南下到了深圳,但一直心里记挂着佛教,所以回到天台就去法师那里拜访,法师赠送了一些佛教的书给我,我对佛教也有了更多的了解,从而也增强了我表现佛教的欲望。

开始拍的是天台山佛学院,国内有10家左右部级的媒体刊发了我的相关作品,并非常认可我的拍摄手法。通过拍摄佛教图片,我也感受到了大众对佛教文化的认可和需求,并从中得到了很多鼓励。接下来就是灵隐寺的拍摄。在天台山时我对佛教很崇敬,是从人文角度拍的,而在灵隐寺时,由于灵隐寺风光非常优美,我用哈苏相机,以纯粹艺术的角度进行拍摄。

《东方养生》:您能告诉我,您的认知中佛是什么样子?通过九年的拍摄,您认为镜头前的佛与您所认知的佛有什么不同?

张望:河南卫视曾经请我做过一期节目,也曾问过我这个问题,当时真是一下难倒我了(笑)。“佛”这个字呢,在佛教中正式的解释是:觉悟的人,谓之佛。第二层意思就是每个人都有佛性,只是没觉悟。为什么没觉悟呢?我们从飞机上看到窗外一般都是阳光灿烂的,为什么在地面上却有阴天,有时却风雨大作呢?那是因为乌云遮蔽了大地,大地就感受不到阳光。按照佛教的解释,佛性就像太阳一样,时时在你心中,本来是很通透的,但是佛性大多被“障碍”所蒙蔽,所以你感受不到佛性,觉悟不了。所谓“障碍”是指贪、嗔、痴。贪美食、美色、贪是最大的“障碍”。嗔是指一种烦恼。痴就是不够智慧,这些都是产生一切烦恼的根本,它们会妨碍你觉悟。学佛的过程,就是去除贪、嗔、痴的过程。镜子本身是透亮的,但如果被灰尘遮蔽的话,就无法照到自己的身影,如果将灰尘去除,你就能从镜子中看到自我了。去除了贪、嗔、痴,你就会清心明性,认识自我。

而在平时,“佛”又是一种生活观念,它可以教导人们如何认识生活中的事务,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比如佛教说许多东西不能去执着,为什么呢?因为一切都是虚幻的,为什么是虚幻呢?佛教认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无我”指的是这世界上本来就没有我这个人,这世界上没有不变的我,人是各种聚合体的假象,我们需要空气阳光温度,肉体才能存在,肉体是一种假象。

“无常”指的是世界上没有永远不变的东西,比如人每分钟都在发生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人却感受不到。前段时间我曾去南非,游览了桌山(位于南非首都开普敦),它刚被评为世界新七大奇观,但6亿年前这座山却在海底,事实上它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无常和无我”决定了任何贪婪的东西都是虚幻的,不实的。佛教会教你学会人生的道理,学会放下,当条件不具备的时候,佛教告诉你这是不现实的,应该放下,或者你就去创造条件。比如说,一位官员之前已经确定为处长候选人了,但因为某种原因突然被顶掉,一般人就会非常痛苦,有些人就会采取种种措施去报复。而佛教则会告诉你这是虚幻的、不实的、不值得去执着,并且佛教会让你从心灵上理解这世界的虚幻,要你自然地放下,而不是强迫你放下。

佛教的文化非常空灵,有意境,佛这个字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现象,简单说觉悟的人谓之佛,觉悟的众生能成佛。

《东方养生》:请问什么样的色彩和画面更容易展现禅的意境?

张望:按照字面解释,“静默中的思虑谓之禅”。悟性高的人坐禅到一定程度就会豁然开朗,就会悟到自己的本来面貌和世界的本来面貌。禅,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具有比较清雅、比较恬淡的色彩,就比较有禅意。在画面的处理方面,要比较空灵,比较简练,这样也就有了禅意。这些就是我对禅的理解。真正悟到禅的人才能感受禅意。禅又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境界。

《东方养生》:在您的片子中总是有一种氛围,既真实又虚幻,与很多写实的佛教题材片子完全不同,你是否认为这种方式更容易展现真实的佛教?为什么?

张望:佛教各派修行方式不一样,但成佛是一致的。西方人是从生存方式和人文关怀方面来展现佛教,重在探讨人本身的生存;而东方的绘画、摄影、书法等,如日本,则侧重表现禅的意韵,为观赏者传达一种审美价值的东西和心灵的感悟。西方主要表现佛教的物质方面,以日本、东南亚、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佛教摄影,则比较喜欢表现佛教的精神状态,当然这两

种都是真实的。前者追求佛教的日常生活,以及其人生历程;后者则是侧重追求佛教的禅境。

《东方养生》:与您有缘的陈大师,最近您还和他联系吗?他的情况如何?

张望:受戒剃度后,他本人努力争取中国绿卡,期望长期居住,但申请中国绿卡需要有对中国杰出贡献者才能批准,这是有难度的。陈大师来中国做和尚,虽然对中国形象有好处,但并没有对中国经济做出贡献,比如投资多少,也不是知名人士等等,因此拿不到中国的绿卡,那么他只能一次签三个月,然后回新加坡一趟,过段时间再签三个月,十分烦琐。我一直在帮他想办法,但没有结果。后来他就回去继续申请。新加坡佛学院知道此事后,还邀请他到佛学院当老师,一个新加坡人又被新加坡以引进人才的方式给引回去了。他当了一段时间老师后,发现他自己还是更喜欢回到中国,现在他已辞掉老师的职务,在家专心修行,准备再有机会到中国来修行。前段时间国清寺有个大的法会,他也过来帮忙一个月,然后又回到了新加坡,所以目前他只能两边跑。

《东方养生》:我在网上看到您出书后,一直关注杭州佛教文物保护方面的工作,请您谈一谈这方面的进展情况,以及相关感受和体会?

张望:我的摄影经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人文摄影,第二阶段是艺术摄影,第三阶段是文化摄影,目前我正处于第三阶段。人文摄影一般是以佛教徒做对象,艺术摄影主要关注是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佛教文化摄影则是文化传承、把脉、人物拍摄等,涵盖范围非常大。我现在做的工作主要是“上下一千七百年古今传奇两千寺一一中国杭州西湖佛教文化”,听起来有点长,其实前面两个是大标题,后面是正式对外的工作名称。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工程,我已经做了三年,目前工作已基本结束。

其实,五台山和普陀山也曾邀请我去拍摄,但我最后还是确定去拍摄杭州的西湖佛教文化。我认为,四大名山已经相当有名了,虽然锦上添花也不错,但西湖这个佛教文化还处于默默无闻,我希望经过我的拍摄宣传能够将没名的东西变成有名,提升西湖文化的知名度,我认为这个的成就感相对更大。并且,西湖就在家门口,我也是杭州市引进的人才,我更希望为杭州做点贡献。最近,我正在向有关部门汇报,等待他们确定方案,之后就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宣传,使世人增加对西湖佛教文化的了解。

我希望通过我的拍摄能让中国人了解真正的佛教文化,去保护它,珍惜它,为人类服务。

《东方养生》:对于拍摄佛教题材的新手,您对他们有哪些忠告?或者说您认为拿起相机什么是最重要的?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第8篇

天文学及天体物理学研究分为实际天文观测与理论分析探讨两大类。由于台湾岛内缺少独立建造大型天文望远镜的经济和技术能力,以及当地岛屿环境导致温湿潮热多云的的地理气候条件不适宜开展天文观测,因此除在嘉义鹿林山上建有4座口径仅50厘米的小型天文望远镜和一具1米口径的中型天文望远镜外,其余观测设备都是通过在外国与其他天文台或天文国际组织合作建造的方式来取得,包括位于美国夏威夷冒纳基山的次毫米波阵列射电望远镜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阵列射电望远镜,以及位于格陵兰的12米射电望远镜和目前正在建造中的位于智利阿塔卡玛沙漠的大型毫米波及次毫米波阵列射电望远镜,台湾都只是众多参与者之一,仅拥有这些天文观测设施的部分使用权力。

鹿林天文台位于嘉义县阿里山乡及南投县信义乡交界处,地处玉山公园之内,海拔2,862米,位于逆温层之上,光害和尘害较小。由于纬度低,接近赤道,可以观测到较宽广的范围,包括日本、韩国等国家观测不到的南半球天体。尤其是沿着夏威夷的大天文台,向西到台湾,中间没有任何观测站,因此鹿林天文台成为国际上重要的观测点之一。

该天文台由台湾“中央”大学在1999年设立,目前由该校天文研究所管理。从2003年迄今,研究人员发表了约80余篇被SCI收录的科学论文,发现小行星数量近400颗,其中有7颗取得正式编号,拥有命名权,当中已命名的三颗小行星分别叫“鹿林”、“中大”和“嘉义”,且在2007年首次由岛内的望远镜发现第一颗彗星“鹿林彗星”,创造台湾首度发现彗星的纪录。近年台湾鹿林天文台还与大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开展合作交流,双方研究人员轮流在对方天文台从事观测研究。

台湾“中央”大学天文研究所是台湾最早成立的天文研究与教学单位,有工作人员约20人,现任所长黄崇源。该所天文教育与研究工作并重,并与美、德、英等国家的研究机构共同参与泛星计划,受到国际天文学界瞩目。目前该所正在筹划建造新的2米天文望远镜,作为该校“发展国际一流大学及顶尖研究中心计划”的重点项目,建成后将成东亚最大的天文光学望远镜之一。

除“中央”大学外,台湾大学、新竹清华大学、新竹交通大学、成功大学等高校也在开展有关天文及天体物理学方面的教学及研究,但主要侧重基础理论方面。

岛内最主要的天文研究机构无疑要数台湾中研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简称中研院天文所)。该所自1993年开始筹建,直到2010年6月才正式宣告成立,所址位于台湾大学校区内(天文数学馆大楼内),另在美国夏威夷设有办事处。首任所长为贺曾朴,现有31位研究人员,包括特聘研究员4人,研究员5人,副研究员11人,助研究员11人,每年还有100多名访问学者、博士后研究人员和海外科学家来所内从事合作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河外天文学、恒星形成、星际与拱星介质(也称原行星盘)、天文尘粒物理、高能天文物理、理论及观测宇宙学、太阳系及系外行星系统、天文仪器安装与测试等,每年均200余篇。

2004年,该所设立高等理论天文物理研究中心,最初位于新竹市清华大学校园内,2013年迁至台湾大学,目的是将天文物理研究与教学相结合,将研究成果整合融入岛内大学生及研究生的教育课程之中,培养下一代天文学家。自成立以来,该中心积极开展有关宇宙中恒星、行星、致密天体、星系等起源与演化问题的研究,包括流体动力学、磁流体动力学、天文化学、辐射转移等数值模拟,每年均举办一期冬季/夏季短期课程、2到4次学术研讨会或各种规模的主题式课程,同时积极邀约外国访问学者造访该所,举办学术研讨会与短期培训课程。

重点发展射电天文学

在天文及天体物理领域,台湾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集中发展射电天文学及研发可见光与红外线天文观测仪器,努力打造一个射电天文仪器专业团队,参加外国的一些天文观测计划,目前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利用各种射电观测数据绘制出超巨星猎户的图像;利用毫米波阵列研究恒星形成的各个阶段,包括形成前的分子云状态、无星体致密核的早期塌缩阶段、中心密度极高的原恒星及大质量恒星的形成;探索无星体致密核,发现无星体高密度气体云图像与正在塌缩的含原恒星气体凝聚物类似,但大小比正在塌缩的含原恒星气体凝聚物大数十倍;利用日本野边山毫米波阵列对邻近恒星形成区域的原恒星壳层进行观测,取得位于金牛座及蛇夫星座17个原恒星的高解析度资料,并发现其中11个星源中有塌缩运动;利用美国加州伯克利-伊利诺-马里兰三校联盟毫米望远镜BIMA阵列,观测原恒星系统NGC1333IRAS4,藉氢氰酸谱线追踪分子喷流,发现在1个以上完整的循环后,喷流呈现周期性扭动型态;通过探测新恒星离子化气体发出的毫米波发射线,研究处于生命阶段早期的高质量恒星─超致密HⅡ区,以辨认年轻的高质量恒星形成区;观测大麦哲伦星系内的N113及小麦哲伦星系内的LIRS36分子云;进行共振激发机制在星系盘中作用、星系核心盘、碟形系统的粒子动力学、星系电磁场、星系盘扭曲及星系中央气体盘补充问题研究等。

1996年,当时尚处于筹建中的台湾中研院天文所加入美国史密森天文台的次毫米波阵列(SMA)计划,在4000米高的夏威夷冒纳基((Mauna Kea)山上建造8座6米射电天线,其中两座由台湾出资建造。该设施是全世界第一个次毫米波干涉阵列射电天文望远镜,于2003年11月建成启用,有4个观测波段,其基线可到达509米,具备各种光谱仪器,特别适合观测冷星际物质,可分析紧临年轻或老年恒星的低温云气、形成恒星或行星的吸积盘,以及外星系中的恒星剧增区。自启用以来,台湾科学家已先后发表关于探测冥王星的卫星卡戎、分析恒星周围喷流、勘测恒星形成区域的磁场、研究邻近星系的星系核,以及探测仅见于次毫米波段观测的极高红移星系等方面的论文。

2000年,台湾中研院天文所与台湾大学物理系及电机系合作,执行“宇宙学与粒子天文物理学研究”计划,由台湾中研院与教育和科技主管部门共同资助,在夏威夷冒纳洛峰(MaunaLoa)3,400米处建造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阵列射电望远镜(英文简称AMiBA,也称“李远哲宇宙背景辐射阵列”,见图5),参加该计划的还有澳大利亚国家天文台以及其他外国大学。

这是第一座由台湾主导、参与设计并兴建的世界级天文观测设施,由7个口径0.6米的反射镜组成,其建造工程包括设计制造及测试经完全整合的单晶微波调谐混频器、各种W频段的低噪音放大器及具有17GHz频宽的砷化镓放大器、混波讯号源组及中频讯号处理器,以及新型的六脚追踪架、6米碳纤平台、碳纤反射镜、可开合的外罩等。台湾磁震公司及中山科学院航空研究所等也参与了兴建工程。

2006年10月,该观测设备建成并正式启用,利用电波望远镜中的干涉仪技术,测量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在95GHz的SZ(Sunyaev-Zel'dovich)效应和极化。藉以探测宇宙大爆炸后残余微波背景辐射(CMB)的分布,研究早期宇宙的结构,如一般物质、暗物质、与暗能量等的相对比例,也能藉由CMB光子的逆康普顿散射,探测并描绘遥远的星系团。2007年至2008年间,该设施成功探测并描绘6个遥远的星系团,并发现所侦测到的辐射转弱特征与预测中星系团内暗物质的分布情形相符。

2009年,该设施完成从7座0.6米镜面升级为13座1.2米镜面的升级扩建工程,使其观测灵敏度改善了约60倍。目前已完成8个遥远高红移星系团的初步观测,显示其具有在波长3毫米处辐射较弱的特征,且与星系的距离无关。

为支持AMiBA探测到的高红移星系团的后续观测,台湾科学家参与加拿大-法国-夏威夷望远镜(CFHT)上的广角红外相机(WIRCam)的研发建造计划。该部相机有4组2048×2048像素窄禁带半导体碲镉汞探测器阵列,达到20×20角分的大广角视野,可以进行大尺度的近红外光成像普查,研究恒星形成、星系结构与演化、宇宙大尺度结构等。台湾参了与相机设计的各个阶段,着重于探测器的读出电子装置、探测器的测试、控制软件以及分析用的数据处理系统,台湾中华电信研究所及玉晶光电公司共同进行低温下感光元件的特性测试。

参加广角红外线相机研制计划,为台湾天文学家提供了许多使用加-法-夏3.6米望远镜的机会,也是台湾首次获得世界级大型天文光学望远镜的使用权。自2005年底成功地将广角红外线相机运送至加-法-夏望远镜之后,台湾科学家继续与CFHT机构合作研制下一代先进自适应光学仪器。此设备可补偿大气的模糊效应,为望远镜提供更锐利的图像。台湾方面负责研发新的CCD(电荷耦合元件)波前感应器。目前,台湾科学家正继续与加-法-夏望远镜机构合作研制下一代仪器――极化光谱仪(SPIROU),由台湾方面负责研发新的图像稳定控制系统与导星相机系统,并合作研发科学相机,2015年开始启用。

天文观测成果

在可见光观测方面,2002年台湾中研院天文所、“中央”大学天文所与美国哈佛史密森天文物理中心及韩国延世大学合作开展“掩星观测计划”(TAOS),在鹿林天文台使用4具口径0.5米的小型光学望远镜,配有2048×2048像素的CCD相机,每晚在其3平方度的广角视野内,以每秒5次(2013年起改为每秒10次)的频率监测约1,000颗恒星,自动搜寻柯伊伯带(台湾称古柏带)天体对远处背景恒星造成的掩星现象。全部4台望远镜在2006年底全面建成并运行,迄今已获得上亿个光度测定数据,测量了柯伊伯带、黄道离散天体及奥尔特云天体尺寸的分布。7年多的观测结果对太阳系中直径大于700米的柯伊伯带天体数量设下了非常严格的上限,这与行星如何藉这些物体碰撞而形成的理论有很重要的关联。

受限于这些小型光学望远镜的性能、鹿林山不佳的天候及大气环境,因此台湾中研院天文所决定进行掩星观测的后续计划――“海王星外自动掩星普查计划”(TAOS-Ⅱ)不再在岛内进行,而是选定隶属于墨西哥国家天文台、海拔2,800米的圣多白禄天文台作为新的台址,目前正在兴建3个口径1.3米的新型光学望远镜,加上速度更快的相机,可以观测到更多的掩星事件,比前一代在探测速率强100倍,能够将太阳系可观测的极限从100天文单位范围推展至1,000天文单位范围,以估计不同大小的海王星外天体的密度,这将有助于揭开太阳系如何形成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