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沙场整治工作方案

沙场整治工作方案赏析八篇

时间:2022-08-31 03:33:55

沙场整治工作方案

沙场整治工作方案第1篇

***区人民政府:

根据《三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等6部门关于开展市区地下停车场(库)专项清理整治的工作方案》(明城管局[2014]23号)的文件精神和工作部署,***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对辖区15处地下停车场(库)进行了摸底排查和清理整治,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地下停车场(库)基本情况

***区15家地下停车场(库)中,工业南路122号危房改造地下停车场、水岸华庭地下停车场、粮油批发市场地下停车场、白沙百货地下停车场、中西医结合医院停车场、沙洲新村39幢地下停车场、粮贸大厦地下停车场、南永小区地下停车场、绿都大厦地下停车场等9家规划设计用途为车库;火车站地下停车场、明珠花园地下室停车场、新糖酒批发市场地下停车场、下洋花园(小金星)地下停车场等4家规划设计用途为人防设施;三发大厦地下停车场、泰园花园地下停车场等2家规划设计用途为商业营业用房。其中工业南路122号危房改造地下停车场、粮油批发市场地下停车场、白沙百货地下停车场、泰园花园地下停车场、明珠花园地下室停车场、粮贸大厦地下停车场等6家产权已变更为个人所有,特别是粮油批发市场地下停车场已由该小区35户居民购买并办理产权证明。

二、地下停车场(库)专项清理整治工作情况

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按照《三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等6部门关于开展市区地下停车场(库)专项清理整治的工作方案》(明城管局[2014]23号)的文件要求和工作部署,对***区15家地下停车场(库)进行了详细的摸底排查,联系房管部门调阅了产权证明文件,召开业主会议、发放收集地下停车场(库)基本情况调查表、送达张贴《三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等6部门关于开展市区地下停车场(库)专项清理整治的工作方案》(明城管局[2014]23号)文件及《关于开展市区地下停车场(库)专项清理整治工作的通告》,及时向水岸华庭地下停车场、火车站地下停车场、粮贸大厦地下停车场、工业南路122号危房改造地下停车场、白沙百货地下停车场等5家送达三明市规划局出具的《关于要求及时纠正挪用地下停车场(库)行为的函》。目前,三发大厦地下停车场、沙洲新村39幢地下停车场、中西结合医院地下停车场等3家地下停车场(库)已整改做停车场使用,下洋花园(小金星)人防地下室、新糖酒批发市场人防地下室2家已进行整改,但暂时闲置未作为停车场(库)使用。

三、地下停车场(库)专项清理整治工作存在问题

一是泰园花园地下室架空层规划设计用途为商业营业用房,不能整改为停车场使用;二是粮油批发市场地下停车场,由开发商分割为35个车库并安装卷帘门,分别出售给个人,目前部分车库出租作为仓库,部分关门闲置;三是粮贸大厦地下停车场已变更为个人产权,现出租经营网吧使用;四是其他变更为个人产权的工业南路122号危房改造地下停车场现作洗车场使用、白沙百货地下停车场、明珠花园人防地下室现作仓库使用;五是水岸华庭地下停车场、火车站广场人防地下室、绿都大厦地下停车场等都作为仓库使用;六是南永小区地下停车场现作为农贸市场使用,该市场形成已近20年,内有摊位70多个,包罗从蔬菜、水果、禽肉海鲜、粮油日杂等市民日常生活所需,是周边南永新村、芙蓉新村、厦门新村、东泉新村等居民唯一的农贸市场。在没有设置其它市场的情况下整治作为停车场,必然导致该市场内商贩摊点流动在大街小巷,或是形成第二个“桥西市场”。

我区未及时完成整改的地下停车场(库)因涉及个人产权及使用情况的复杂性,存在较大的整治难度,仅凭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无法全面完成整治工作。执照市直6部门开展市区地下停车场(库)专项清理整治工作方案的要求,2014年8月10日—9月25日为集中整治阶段,对未完成整改及整改不彻底的,纳入集中整治范围,供电、供水、工商、住建、公安交警、消防等部门采取措施进行综合整治。请区人民政府根据我局所反映的实际情况,牵头组织相关部门联合清理整治,以确保整治工作顺利完成。

沙场整治工作方案第2篇

一、武水流域基本情况

武水系蒸水一级支流,流经xx县关市、井头、岘山,西渡四个乡镇,途经牛形山水库,经西渡镇保安村流入蒸水,全长58公里,流域面积315平方公里,历年平均流量为2.74m3/s,最大流量为519m3/s。

二、武水流域环境现状

近年来,随着关市、井头铁矿、石材、河沙的开发利用,武水流域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益加剧。流域居民投诉不断,新闻媒体接连曝光、污染调处应接不暇。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已危及流域居民的生产生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水土流失。武水流域上游关市、井头富藏铁矿、铅锌矿、花岗石、锰矿、煤矸石、河沙等矿山资源吸引着30余家大小企业落户,其露天开采和占地面积达千余亩,直接水土流失面积达3000余亩,特别是静云锰矿区、云石矿区、关市铁矿区和井头石材区到处斑驳陆离,光秃秃一片,山体塌陷、水土流失、石材加工区加工废渣、废泥随意倾倒,废泥随水流入武水河。

2、河堤坍塌。武水流域上游关市至井头段两岸河堤普遍坍塌,坍塌段达50%以上。

3、河道於塞。武水全长58公里,其中河道於塞段达30公里以上。井头段河道改道和淤塞情况随处可见。

4、河水污染。调查发现,井头20家石材加工企业有18家企业向武水直接排放废水。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化学需氧量、石油类、高锰酸钾和硫酸盐。现场取样分析表明,井头镇磊鑫石材排污口悬浮物高达3396 mg/L,超标27倍。武水井头段为泥浆河,关市段、牛形山水库段河水呈奶黄色。牛形山水库以下河段富营养化,大量水草、水葫芦覆盖河面并殃及蒸水。武水井头段上游巡口桥段悬浮物、PH值超标。井头镇顺发石材取样口和东山桥取样悬浮物分别达到186mg/L、193mg/L。牛形山水库排污口和木口桥取样口悬浮物分别为59 mg/L和55 mg/L,分别超过蒸水悬浮物的12倍和3倍。

三、武水流域水环境污染的原因

1、政府规划滞后,企业遍地开花。由于前期政府对矿山资源开采缺乏科学规划和产业布局,企业不愿报批,不愿投资建设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设施,部门监管难以到位。导致关市、井头除4家较大矿山开采加工企业手续、设施齐全外,关市、井头其他30余家矿山开采和加工企业没有一家手续齐全,更没有一家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设施达到环保验收要求。30余家企业沿河各自圈地,随意而建,随意而采,随意生产,废渣随处倾倒,废水直排武水。矿山企业日积月累的露天采矿和非法生产是关市、井头生态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武水水质变浊的主要根源。

2、矿山企业粗放经营,环境污染严重。号称石材之镇的井头镇现有的13家石材开采企业和20家石材加工企业均属“三高四低”企业,即“高能耗、高占地、高污染、低投入、低产出、低品位、低利润”。井头镇20家石材加工企业共占有土地132亩,年耗电885万度,年耗水20万立方,年耗石材5万立方,年使用化学冷却液(粉)高锰酸钾和硫酸盐达63.5吨,年外排废水达10万立方,年产生石油类0.086吨、年产生化学需氧量24吨,年排放悬浮物9000吨,年产生废石材1.5万立方,年产生废渣废泥达3000立方,年产生扬尘达50立方。井头20余家石材加工企业总投资仅3000万元,由于投入不足,设备陈旧,更新换代滞后,生产的石材90%以上为低品位的磨光石、路沿石,高品味的艺术加工品不足10%,且产出率极低,不足40%。年产各种石材仅1.72万立方,年利润不足10%,年纳税仅183万元。由于投入不足,这些企业厂房设施简陋,生产场地没有硬化、绿化、无专用固废堆存场,无雨污分流排污沟,废水循环利用设施严重不足。故在生产过程中水、气、声、渣四废俱全,生产场地及周边晴天粉尘飞扬,雨天泥泞不堪。生产场界噪声高达70dB(A)以上。企业周边到处堆放废渣废泥,废水直排武水河。由此可见,井头石材加工企业的粗放经营和污水直排是武水河乃至牛形山水库水质变浊的直接原因。

3、采沙洗沙泛滥,河流生态破坏。近年来,随着湘江及其一级支流禁止随意采沙,建筑用沙价格上扬,武水流域非法采沙洗沙行为日益增加。武水流域共有采沙洗沙企业10家,长年的非法采沙洗沙造成武水河床改变、河堤坍塌、河道淤塞、河水变浊、水中生物遭受破坏。

4、养殖废水直排,水草植物丛生。武水下游的岘山、西渡共有大小养殖场近20家,其中500头以上的养殖场8家。年排放废水达7300吨,年排放化学需氧量146吨,年排放氨氮89吨。20家养殖有废水处理设施的仅5家,直排武水河的15家,这也是武水下游水质富营养化,河面水草、水葫芦丛生的直接原因。

5、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加剧。武水流域上游的关市、井头矿山土壤普遍呈沙性,土壤结构本身松弛,易于流失,随着矿山企业的长年开采,生态植被遭受破坏,加之矿山企业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没有落实到位,给本身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水土流失加剧是武水变浊的又一原因。

三、加强武水河水环境治理与保护的对策措施

还武水河以流畅、清澈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牵头,企业主动参与;需要科学规划;治利结合,需要明确责任,齐抓共管。

1、科学规划。一是要做好武水河综合整治规划,保证武水河堤安全,河道畅通,河水清澈。二是要做好矿山开采企业的生态保护与恢复规划,切实遏制矿区生态破坏和水土流失加剧的趋势,做到一边开采,一边恢复,一边保护。三是要做好井头石材企业的整治规划,帮助和指导企业增加投入,更新设备,完善设施,建设治污和废水循环利用设施,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提升产能,提高产品质量,改善生产条件,减少环境污染,走达标排放和循环利用之路,全面改善武水水质。四是做好畜牧养殖区域划定和全面整治规划,全面按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划定适养区、限养区和禁养区,严格畜牧养殖环境准入条件,严格环保一票否决和环评审批,切实做好现有养殖场的污染治理和废物综合利用文章,做到达标排放,变废为宝。

2、严格准入。一是提高准入门槛。新建石材加工企业,凡组合锯10条以下非工艺品加工企业一律不再审批,对“四废”治理设施没有建成的,一律不准投入试生产。二是鼓励废物循环利用。对石材加工废边角料和废水沉淀废泥进行资源化利用投资项目优先准入、优先供地、优价供地、优先审批。三是提升现有企业。对现有组合锯10条以下的石材加工企业实行限时整改,限时合并,限时淘汰。全面提升井头石材加工企业的生产环节、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和产出效益。四是严禁非法采沙洗沙。对武水沿河的关市、井头、岘山、西渡非法采沙洗沙企业一律关闭,鼓励鼓励兴建废物综合利用、污染物零排放的洗沙项目。

3、治利结合。做好井头石材企业环境治理和废物综合利用是改善武水水质的必由之路。一是要做好石材企业的整治工作。要求石材加工企业在2019年6月份前完成厂房设施改造和治理设施建设,确保生产厂房规范、场地硬化、绿化、雨水和污水排放分离,废水沉淀循环利用零排放,废渣及时清运至专用处置场。二是做好废石材边角料和废泥综合利用工作。2019年4月30日前井头镇人民政府要会同国土、环保等部门完成像个项目选址工作,为项目落户办理环评和用地手续提供绿色平台,确保项目年内建成投产。切实解决多年来井头石材废弃物污染问题。

4、明确责任。一是政府牵头整治,统一实施。县人民政府要成立武水河综合整治领导班子,负责武水河综合整治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沿河各乡镇人民政府也要相应成立专门班子,制定相应河段整治方案,组织辖区内企业对照治污方案和标准实行集中整治。二是企业要主动参与,主动投入。沿河各排污企业单位是治污的主体,要主动筹措资金,严格按照相关部门制定的治理思路,对照治理标准,在限期时间内完成并申请验收。三是部门要主动服务,相互协调。

沙场整治工作方案第3篇

一、整治范围

区建成区,特别是城区出入口、主次干道、车站、公园、广场、主要商业街区;农博园、王懿荣纪念馆等旅游景点周边区域;蓝烟铁路沿线、G204、G206、S210公路两侧500米可视范围。

二、工作重点及责任分工

(一)城市市容环境及公用设施整治。彻底清除城区主次道路两侧可视范围内的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停车辆、乱摆摊点等现象,消除卫生死角,清理占道经营,取缔露天烧烤,确保城市秩序井然;加大城区市政公用设施配套完善和养护维修力度,保证道路完好无损、顺畅安全;合理设置休闲座椅和公共厕所,抓好日常管理维护;对城区范围内广告牌匾、灯光夜景、建筑物立面进行整治,发现有破损、缺字、漏字等现象,及时督查整改,全力打造城区特色夜景;加大对城区范围内的绿化养护管理力度,对绿化景观差、生态功能弱的绿地,及时进行加密补植和提升改造,对已经退化或影响观瞻的部分绿地、草坪进行更换,提升城市绿化档次;严格管理责任,加大城区范围环境卫生保洁力度,特别是对城区主次道路、城市居民区、社区居委会进行全天候、无缝隙卫生保洁,确保无盲区、无死角,进一步提升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加强对城区范围内农贸(马路)市场的规范管理,落实市场管理责任,严格划线定位,确定市场范围,不得涨市暴市、影响交通,市场内部要保持卫生整洁、公用设施完好。

(二)公路沿线及客运服务整治。加强公路养护管理,合理设置、施划公路标识、标线;加强干线公路两侧和车站内外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对通往市区、景区的主要干线公路(G204烟上线、S210烟凤线)进行维护整修、植树绿化;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行为,开展道路运输和城市公交安全检查,合理设置公交线路和站点;加强行业管理,抓好公路沿线、车站等公共场所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切实提高交通运输和窗口单位服务质量。

(三)铁路沿线环境整治。开展铁路沿线环境整治,重点清除铁路沿线村庄出入口两侧、铁路涵洞口两侧可视范围内垃圾堆和卫生死角;拆除乱搭乱建违章建筑;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加强对铁路沿线各类商户规范管理,确保经营场所物品堆放整齐有序,周边环境卫生整洁。

(四)饮食安全及卫生防疫工作。加强对宾馆、酒店等餐饮单位食堂的食品、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继续推行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增强餐饮业主自律意识,促进餐饮单位规范经营;落实重点传染病防控措施,抓好宾馆、酒店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制定完善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五)商业规范及管理。坚决打击强买强卖、欺客宰客行为;规范商业街区的广告牌匾;引导商业贸易、休闲娱乐单位按经营类型相对集中布局,促进服务业繁荣。

(六)环境污染整治。抓好重点污染源综合整治工作,开展燃煤锅炉烟尘污染、餐饮业油烟废水污染、噪声污染以及企业“三废”达标排放整治,加强对医疗、交通运营垃圾管理,着力营造清洁舒适、运行有序的环境氛围。

(七)旅游景区(点)整治及服务规范。重点加强对旅游景区(点)内环境和周边环境整治;协助抓好旅游景区游乐设施安全检测,确保安全运营;加强对旅行社的监督管理,规范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

(八)规劝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抓好日常救助,为街头流浪人员提供生活救助、医疗救护和资助返乡等服务。开展主动救助、巡回救助,定期主动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发现带有组织乞讨性的犯罪行为,及时报请公安部门依法处置。搞好集中救助,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在城区主要繁华路段、景区等地点开展集中救助行动,为亚沙会创造安定有序环境。

三、工作步骤

(一)宣传发动、动员部署阶段(3月上旬)。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结合实际,制定活动方案和工作计划、组织编制整治规划,确定工作重点,明确职责分工,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工作运行机制。

(二)组织实施、集中整治阶段(3月中旬—5月中旬)。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行动方案和工作计划,深入扎实地开展环境整治活动。区政府将加强工作督导、调度,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典型。

(三)检查考核、总结验收阶段(5月中旬—6月上旬)。区政府统一组织检查验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做好迎接亚沙会开幕的各项准备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制定方案。区政府成立迎亚沙大干100天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住房和建设管理局,负责抓好整治活动的组织实施、协调服务和督查考核等。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落实领导责任制和分级负责制,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确定整治项目,制定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保证整治行动积极稳妥、扎实有效推进。

沙场整治工作方案第4篇

关键词:箱庭疗法;强迫症;个案研究

1、箱庭疗法概述

箱庭疗法(Sandplay therapy)在国内又称沙盘疗法或沙箱疗法,是一种将分析心理学理论和游戏疗法相结合的心理疗法。它起源于英国医生洛温菲尔德所创立的“世界技术”。美国学者Buhler C.和瑞士心理学Kalff D.M.将其发展并用荣格的“意象”理论去分析来访者的作品。日本临床心理学家河合隼于1969年将其介绍到日本,正式称之为“箱庭疗法”。北京师范大学张日N教授在1998年从日本引入箱体疗法,沿用至今。

2、强迫症的相关概述

美国全国同病率调查(NCS)结果表明:强迫症是仅次于抑郁症、酒精依赖和恐怖症的第四位常见病,临床中鲜有完全治愈的个体,约有25%的个体对治疗没有反应,大多数的个体在最初治疗后会有反复或恶化。在心理咨询工作中,强迫症的比例不低,有研究认为可达总求询率的16.2%,平均起病年龄为22.9岁。目前,世界上公认对强迫症治疗效果较好的方法有暴露与反应阻止法、认知行为治疗、药物疗法以及上述任意两种方法的结合。尽管上述方法的疗效略优于其他方法,但是治疗过程中易出现“治疗阻抗”问题。

而将箱庭疗法用于神经症的治疗并不少见,虽然多数是以个案研究的形式进行,但是均呈现较好的治疗效果。然而,箱庭疗法应用于强迫症的研究比较少,可供参考的文献非常有限。

3、工具与方法

3.1问卷 症状自评量表(SCL-90):共包含 90 个项目,反映 9 个方面的症状: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

3.2箱庭工具 沙箱:1 个,规格为 57×72×7(cm)。箱子内壁涂成蓝色,内装半箱净沙。玩具模型:人物、动物、植物、建筑物、家具与生活用品、交通运输工具、食品与果实、石头贝壳等类别玩具若干。箱庭疗法记录表:记录箱庭作品特征及箱庭过程。

3.3研究方法 Keith在其研究中提到Fra 等人建议治疗的次数限定在15-20 次。研究者在研读其他有关强迫症治疗的实证研究也发现,大多数都将治疗次数限定在12-16 次。本研究中治疗频度每周1次,每次50±10分钟,共12次。若12次后个案没有显著变化,则再调整方案或转介进行治疗。

4、结果

4.1来访者资料:王某,男,22岁,大三学生,父母健在,箱庭治疗一年。对同学S产生焦虑,有S出现的场合,求助者不能专心于自己的事情,全部是关于S可能带来的危险,高度紧张、焦躁、浮想联翩。非常关注S的言行,无法自控。路上看见类似S的人,也会产生上述反应。经常耽误时间,走神,影响学习、生活,认为自己有心理问题,前来求助。

4.2诊断:求助者SCL-90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因子分均有超过2.0分,其中强迫症的因子分得分最高。表明王某的心理问题以强迫为主,伴随着焦虑、敌对等情绪问题。

5、过程与分析

本研究以个体箱庭为主,用言语导入,请求助者用沙子和沙具,在箱子里创造自己的世界。在建造世界过程中,任由求助者自己发挥,不加以干预。最后,通过作品制作时长、主题、空间配置、沙具的实用等来分析。同时,对于作品的移动、整体上的均衡、丰富、细致、流动予以关注。

5.1治疗阶段。根据求助者12次箱庭所呈现的场景、主题及内容的变化,将治疗过程分为以下四阶段:

第一阶段:问题突显(1-3次):初始的箱庭,能够较为显著的呈现求助者矛盾对立的心理状态。王某的初始箱庭场景呈现出空洞、脱离现实、对立冲突明显的“经济发展下被掩藏的世界”、“隋唐时期生活图”、“中国文化图”。场景中,人物之间对立矛盾、不和谐关系突出,反映出王某所经历的焦虑和敏感状态。

第二阶段:情境再体验(4-6次)王某以“塔中救人记”、“西游记”、“落花流水”呈现了自身渴望强大、被营救的状态,对于沙具场景及事件体验、再认识,感受人物之间的关系与联结。

第三阶段:生活感悟(7-8次)这两次王某呈现了“爸爸去哪儿”、“非诚勿扰”,表达了自身对于现实生活的感悟,学会分享对待生活、情感的态度,进入自我探索和剖析阶段。

第四阶段:自我探索与成长(8-12次)这一阶段,因为现实事件的刺激,王某的沙具有出现一次反复,最终在沙盘中逐渐回归平和。作品呈现出简单、明了、清晰、主题鲜明的状态,创建的世界开始能量感增强、水域由之前的蜿蜒分割变成辽阔的湖泊、海洋,沙子也呈现出柔软细腻的感觉。作品中,植物、水流等象征能量流动的沙具增多,是王某自我调整能力唤醒的表现。

5.2沙具的选择与移动。王某12次的箱庭制作中,沙具数量由多变少,前期平均25个左右,多为建筑、人物。后期稳定在10个左右,开始出现植物,联结作用的桥。初期,会出现空间的规划,沙具选择比较,制作过程时长,30±10分钟,远高于一般大学生的制作时间。后期,王某制作变得流畅、自然。

6、讨论

经过12次的治疗后,王某对于自我有了更为理性、客观的认知,由自卑变得自信。对于周围的环境,能够接纳,注意力变得专注。能够进行适量的学习,开始与同学互动,负面情绪也改善了很多,变得自信、有能量感。生活中,还会对于一些事情有疑问,比之前有了较为显著的减少。与朋友联系中,也发现自己的变化,开始不谈论形而上、空洞的世界,变得联系现实生活。

参考文献

[1]张日N.箱庭疗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茹思・安曼.沙盘游戏中的治愈与转化:创造过程的呈现.广州: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张雯.强迫症状大学生的箱庭作品特征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4):553-557

沙场整治工作方案第5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中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

导。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基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地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下面以人教版新课程教材地理(蒙文版)

必修三《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节课为例,浅谈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选用的案例

阿拉善,不能承受之重

鲁超国

“海绿洲清泉,天鹅留恋金色圣殿,苍茫大地是家园,心中思念直到永远。啊,我的阿拉善,苍茫大地阿拉善……”一首在阿拉善老少皆能吟唱的《苍天般的阿拉善》,绿洲、清泉、天鹅……这一切曾是如此的真实。然而,现在,当沙尘暴肆虐的时候,大家才会想起阿拉善。1993年,一场特大沙尘暴之后,让阿拉善成了“沙尘暴”的代名词。今年3月19~21日,一次强沙尘天气先后影响了山东等21个省份,大家又把责怪和猜疑的目光投向了阿拉善,这里集结了不少前来“探源”的记者。已近4月,风起,扬沙,乌兰布和沙漠天地一色。牧民巴特尔往灶下添几把“扎格”,在蒙语中,“扎格”即梭梭。梭梭林带具有降低风速、阻截流沙等生态作用,以2~3倍于地面身长的根系牢牢抓着年轻的沙漠。统辖着蒙古族精神的信仰从萨满教而来,它们的自然神论体系中有一种生态伦理,即生命无时无处不在。砍树?树神会动怒;挖土?土地神会动怒;倾倒污水?水神会动怒。以前,牧民樵采扎格时,会如神示般地想起一道律令――非枯死勿捡。但戒律显然没有被一直恪守,“大集体以后就直接砍活的绿色的树和灌木了。谁都可以砍,而且集体的事情,又不细心,所以很浪费。”牧民说。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整个阿拉善渐渐褪去它的绿色,20世纪50年代,1700万亩梭梭林在阿拉善境内生长旺盛,2001年,覆盖率在30%以上的梭梭林下降到578.7万亩,还有870万亩沦为覆盖率不足30%的稀疏残林。草场也渐渐被沙漠吞噬,沙漠化面积由20世纪80年代的50%左右增加到90年代末的79%。看上去,这似乎只是自然界生物变化的一组数字,但在这些数字变迁的背后,隐藏着人类的急功近利。人类抱着“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的乐观精神,显示着“人定胜天”的力量。大集体时期,当地政府在“牧民不吃亏心粮”的政策号召下,让牧民在草场上开荒种地,寻求粮食自给。“阿拉善大部分地区是沙漠和戈壁,生态环境艰苦且脆弱。”专家说,当地面那薄薄的一点保护层被从地面剥离后,风一吹,尘沙开始肆虐。阿拉善盟农牧局局长戈明认为,草原并不仅是因为承载不了过多的羊、骆驼、牛等牲畜而发生退化,更主要的是难以承载过多的人口。无尽的索取超出了自然的承受限度,她采取自己的方式想把贪婪的人类驱赶出这片天地。很多牧民迁出草原,成为“生态难民”。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志愿者丁平君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大而完整的生态系统,海洋、森林、湿地、草原、荒漠,各有各的生态特性和存在的必要性。当许多人提出要大规模地在沙漠上植树造林的时候,不知道你是否考虑过,在一个年均降水量只有几十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3000多毫米甚至4000多毫米的荒漠化地区,植树不过是在做“扬汤止沸”的无用功。在自然界,什么适合生长,什么不适合生长,有她自己的一套选择规律。蓝天下,辽阔的草原、健壮的马匹、肥硕的羊群、醇美的奶茶、自由而单纯的牧人,这是草原牧民最向往的生活了。而如今对很多牧民来说,这一切似乎只能是一个念想了。

(资料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http://.cn/display.asp?id=504658)

二、教学引入

目前,全世界三分之二的国家和地区、四分之一的陆地面积、近12亿的人口受荒漠化的危害,已被人们认为当今世界的头号环境问题。为了开展研究,以阿拉善环境变迁为案例展开探究。在阅读过程中,用笔把你认为是重点的部分用笔画出来,分析当地发生了什么?

自然景观的变化:“绿洲、清泉、天鹅”到“风气,扬沙,沙尘暴”

人的变化:“生态伦理”到“人定胜天”

教师:本案例中提到的都是有关荒漠化的问题,它是在什么地方发生的呢?

学生:是我国西北地区的阿拉善。

三、案例探究

(一)荒漠化的含义

问题:什么是荒漠化?荒漠化与沙漠化有什么关系?请阅读课本第24页内容试说出荒漠化的含义。

学生回答:土地荒漠化是指干旱、半干旱或半湿润地区土地生产力下降和退化现象,土地沙漠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教师补充:同学们说得对,土地荒漠化的表现还有石漠化、水土流失和土壤次生盐渍化。

荒漠化使大面积土地退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被列为十大环境问题之首。我国的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在哪里呢?

学生回答:西北地区。

问题:为什么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情况最为严重?这与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否有关系?

(二)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形成因素

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本第24页图2.1和第17页图2.2,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并填写下表。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展示探究结果。

问题:阅读课本第25-27页“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因素”和“商都县人口与荒漠化土地增长图”,分组讨论荒漠化形成的因素。

要求:(1)以5~6人为一组,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表观点。

(2)教师归纳: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

参考阿拉善荒漠化的案例结合以上的活动,要完整地分析西

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原因,必须从自然和人为活动两方面入手。从自然地理特征来说,其地理位置(深居内陆)、地形条件(高原、山地和盆地为主)决定了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形成;降水量少且变率大,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岩石风化作用强烈,河流数量和水量少,植被稀疏,荒漠类型多、面积广,利于风沙活动。同时人口的过渡增长导致的过渡农垦、过度放牧、过渡樵采和水资源的利用不合理,也加剧了荒漠化的进程。

案例分析:学生再次阅读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阿拉善地区荒漠化的因素有哪些?人类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2)你认为荒漠化形成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说出你的理由。

(让学生继续进行小组讨论,然后选代表回答,相互补充,教师再归纳)

学生回答:(1)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破坏。人类已经不是大自然的守护者,而是急功近利的破坏者,人类为了“不吃亏心粮”,大面积开荒种地,同时解决生计和生活能源问题樵采梭梭林。

(2)荒漠化的最主要因素是人为因素,因为同样的自然环境,人口少、自然神论统治的年代,阿拉善保持着“绿洲、清泉、天鹅……”的美景,人地一片祥和的景象。

小结:荒漠化的形成有其自然因素,也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有关,荒漠化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但是,产生荒漠化问题的决定性因素还是人类本身,我们只有全面地认识荒漠化的形成因素,才能更好地防治荒漠化,以阻止荒漠化。

(三)荒漠化的危害

案例中写到,无尽地索取超出了自然的承受限度,它采取自己的方式想把贪婪的人类赶出这片天地。很多牧民迁出草原,成为

“生态难民”。其实,产生“生态难民”的根源在于荒漠化,是典型的沙进人退,可见荒漠化的危害之大。

课件展示:两幅荒漠化危害的图片。

问题:你能从图片中发现荒漠化的哪些危害?

学生回答:沙漠侵吞村庄、发生强沙尘暴等。

教师归纳:荒漠化的危害

荒漠化造成大面积的农田、牧场消失,农业产量下降,粮食

短缺。

流动沙丘掩埋村庄、道路、水库、水利设施、交通线路等,造成无可估量的巨大经济损失。

荒漠化给沙尘暴提供充足的沙源。

问题:荒漠化日益扩大,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影响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案例中写到:植树不过是在做“扬汤止沸”的无用功。蓝天下,辽阔的草原、健壮的马匹、肥硕的羊群、醇美的奶茶、自由而单纯的牧人,这是草原牧民最向往的生活了。而如今对很多牧民来说,这一切似乎只能是一个念想了。真的是这样吗?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案例中还提到,在自然界中,什么适合生长,什么不适合生长,有它自己的一套选择规律。这就是说,只要从实际出发,选择干旱地区适合生长的植被,结合生物和工程措施是可以预防并防止荒漠化问题。

(四)荒漠化的治理

问题:由于人为因素是荒漠化发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荒漠化防治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加强人与自然的协调性,这是做好荒

漠化防治的核心。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33~36页内容“防治荒漠化的策略和措施”,分组讨论后发表你的观点并提出具体的治理

措施。

各组发表本组观点和解决方案,提出具体的治理措施,相互补充,然后共同归纳。

治理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具体措施:

(1)荒漠化严重的地区可采取工程措施,比如,图中所示生态建设:网格状沙障;

(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合理使用土地,退耕还林还草;

(3)生态移民;

(4)合理用水,统一调配和流水;

(5)大力开展生态建设,种树种草,恢复植被;

(6)控制人口增长,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7)政策支持,发展沙漠绿色产业,帮助百姓脱贫致富;

(8)开展国际间的经济技术合作。

小结:在我国荒漠化问题严重的背景下,我们要充分认识荒漠化带来的危害性,明确和掌握荒漠化的防治措施,从我做起,积极宣传,为治理荒漠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课后分析

本课使用的案例贯穿课堂始终,通过设置合适的探究问题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学习,从而使学生在分析具体的案例过程中掌握学习的内容,实现教学目标。同时,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案例的过程中提高了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利用案例教学法进行组织教学是有效可行的。

参考文献:

[1]陆静.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地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沙场整治工作方案第6篇

历史机遇,铁道部领导厚爱有加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湖南省和铁道部曾多次动议将长沙小吴门火车站迁移,重建新站。

1974年,经国家计委立项,铁道部批准了广州铁路局修建长沙火车站的计划。为了确保完成这项建设任务,1975年4月,长沙市成立了长沙铁路新客站建设工程指挥部,由市委副书记、市革委会副主任李照民任指挥长。指挥部共有工作人员300多人,全部是从全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和铁路系统抽调来的。

时任铁道部部长万里对长沙火车站的建设十分关心。1974年9月,他就火车站的规划和建筑设计作了专门指示,要体现“一是长沙,二是车站”,“要比北京站小一点,比广州站好一点”。1975年5月,万里指出,全国要集中财力物力保证家乡的这一重点项目建设。

由于长沙火车站的建设是在铁道部和广州铁路局的直接支持下进行的,故在财力、物力和人力上得到了充分的保证,可以说是要什么有什么。车站大厅要挂像,就把画天安门城楼上的像的艺术家请来了;贵宾室要布置国画,就请到了著名画家关山月。请这些艺术家来,我们都只负责吃住,不给报酬,他们都把这看成是一项非常光荣的政治任务,非常乐意并认真对待。

政治任务,车站设计独具匠心

长沙火车站建设的筹备工作开始了,我作为筹备组成员,先后到广州站、北京站、天津站、成都站等大型车站考察,多方收集意见。根据当时的设计,长沙火车站接待客流量为每天3万人次。考虑到湖南是家乡,铁道部要求长沙火车站建设得好一点,要参照当时全国最好的北京站和广州站。当时,将站房面积定为2万平方米,这在当时规模是很大的。

修建长沙火车站的政治意义非同一般。1975年5月3日,万里提出,长沙是早年革命火种的播撒地,湖南又是家乡,长沙火车站的设计,应该把高度的政治性和精巧的建筑艺术结合起来,要求长沙火车站的造型能表达“星火燎原”这一主题思想。

1975年,湖南省建筑设计院设计室主任罗纯安就任火车站工程建设指挥部现场设计组组长。他带领全院职工挑灯奋战,进行方案设计。同时,来自全国20多个单位的60多个平面方案、70多个立面方案,也从四面八方飞向湖南。为了表现“星火燎原”这个主题,设计人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提出了众多的设计方案。当时,还邀请了中国建筑设计院、清华大学、铁道部等有关专家对设计方案进行讨论修改。综合各种设计,最后决定采用前后错层、地道进站的庭院式田字形平面,再加上带有民族风格的钟楼火炬(象征着长沙是最早点燃革命火种的地方)的方案。

钟楼是整个立面的造型中心,因此其风格在整个设计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经过广泛征求意见,最后决定钟楼顶部采取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风格,即用三重檐琉璃瓦顶,但檐口不起翘,不设曲线,使其在体现传统之中又增添新意。根据当时长沙城市规划的需要,钟楼在车站顶部的中间,正对着五一路中轴线。音乐选定为当时最为流行的《东方红》,表达对的热爱。

当时最让设计者纠结的是火炬的火焰造型。火炬的火焰到底该朝哪个方向飘?从审美角度考虑,火炬的火焰应当具有动态的飘逸感。如果把火炬的火焰飘向右边,怕有右倾主义的嫌疑;如果朝左边飘动,又有“左”倾主义的顾忌;如果火焰往东,担心被误解为西风压倒东风;如果往西,又会有人说是向往西方。折腾了很久,火炬的风向问题一时无法解决,只好集体讨论。可讨论来讨论去总也商量不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为了尽早定下方案赶工期,万里最终拍板,拿出了一个所有人都没有异议的方案――没有风,火炬火焰冲天燃烧!

齐心协力,广大干群义务劳动

1975年11月1日,施工队伍正式进场开工。

长沙火车站选址于长沙东边的一片郊区,当时属于郊区五一、火星两个生产大队的地域。除省储备局三三五处、省广播设备厂、市酱厂几个需拆迁单位外,其余均是些农舍、菜地、橘园、鱼塘和荒地,有利于工程建设。让建设者头痛的是,车站主楼、售票厅及广场一带是个较大的沼泽湖,湖边芦苇、杂草丛生,湖中淤泥沉积,深两三米,最深处有七八米,给施工带来极大困难。为尽快实现通路、通水、通电,加快车站工程建设,施工人员采用沉沙打桩的方法,将数十万吨河沙倾倒在沼泽低洼地带。

长沙火车站共计有10多个项目,相当于4座湘江大桥(橘子洲大桥)的投资总和,工程量巨大。当时的重点工程都采取“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群众运动和专业队伍相结合的作法。整个工程分三大块进行:一是站屋工程,包括新客站主体建筑、售票厅、邮电枢纽大楼;二是站场工程,即站台、进出站地道及运输配套设施;三是站前广场工程,包括车站广场和公交广场。站屋工程由湖南省六建公司负责施工,站场工程由广州铁路局第三、第六工程处负责施工。广场等市政建设工程由长沙市市政工程公司负责施工。全部土方工程则由国家建委五局一公司负责施工,该公司施工人员是从四川、河南等建设工地抽调来长沙的,是在长沙市第一次采用挖掘机、铲车等大型机械施工的工程单位。

对于火车站的建设,长沙市民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当时,长沙市革命委员会下发了一份《1975年长沙市革命委员会关于支援长沙铁路车站建设的通知》。通知要求,发动和组织省市机关工作人员、驻长部队指战员、学校师生、企事业单位职工等参加建站义务劳动。另外,发动各有货车单位支援运输。交通运输、建筑安装、机械设备制造、建筑材料等各部门、各行业、各单位都要主动支援车站建设工程。全市干部群众积极响应市革命委员会号召,按通知要求,在三项工程铺开后,交叉作业,齐头并进,工地上无论白天黑夜、酷暑严寒,总是机器声、号子声、歌唱声不绝于耳,人山人海,车水马龙,十分壮观。据统计,全市广大群众参加建站义务劳动有40多万人次,各有车单位支援车站运输材料物资30多万吨。

建站所需建材、电器、装饰、设备等各项器材,全国各地,特别是北京、天津、上海、湖北、广东等省市全力支援,保障供给。

建成通车,长沙新地标应运而生

尽管当时处在“”的恶劣环境下,也受到过“左”的干扰和冲击,但由于整个工程是在“建设家乡的新火车站”这个大前提下进行的,长沙火车站最终排除了各种干扰,坚持了抓时间、保质量、赶进度,前后只用了1年零9个月,于1977年6月30日下午6时建成通车。

沙场整治工作方案第7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kunshandaren”为你整理了这篇公共安全保障行动五年计划实施情况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为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宁政发〔2016〕30号)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共安全保障行动五年计划实施方案(2016年-2020年)的通知》(宁政发〔2016〕109号)精神,有效防控公共领域生产安全事故,全面提升文化旅游公共安全保障能力,为全面推进全县旅游业发展保驾护航。我局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红线,以人员密集场所的文化、旅游市场等为重点,深入开展人员密集场所、旅游景区专项整治,狠抓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断加大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力度,大力加强全局安全生产基础设施管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化专项整治活动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坚决杜绝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全系统安全生产呈现稳定良好的局面。现将公共安全保障行动五年计划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安排部署

安全在于防范,责任重于泰山。我局领导高度重视,按照区、市、县安委会有关会议、文件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进行了安排部署,及时召开了由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基层单位负责人参加的专题会议,对公共安全保障行动五年计划进行了安排部署,并制定实施方案,成立了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自责任,在活动实施中,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自参与,保证了专项整治行动的顺利开展。

二、公共安全保障行动五年计划工作扎实有序

在公共安全保障行动五年计划实施活动中,我们始终以区、市、县安委会文件精神为指导,把加强监督管理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手段,把日常安全监管和重大节假日等集中整治结合起来,切实加强监管,消除安全隐患。从2016年9月开始,我局按照方案分别联合公安消防、运管、交通运输等部门出动执法人员280余人次,检查涉旅企业、网吧、KTV等文化旅游场所300余家次。查处一般隐患130余处,落实整改125家次。针对沙湖景区电瓶车、索道、沙漠越野车、水上飞机存在的隐患问题,我局多次深入景区,督促景区解决,目前已整改完毕。2016年玉皇阁安防工程投入 234 万元,2017年验收通过,玉皇阁消防工程投入276万元,2017年7月开工建设,年底建设完工。人民会堂从2016年至2019年先后投入223万元对消防设施进行了整改,确保了人民会堂的安全使用。2019年,沙湖景区实行智能化管理,投资750万元重新布局了监控系统,一是对景区南北两岸、停车场、鸟岛等进行了监控设备的互联互通,实现了景区智能监控全覆盖和人防技防的有机结合,从而有力提升了景区的治安安全防范管理水平,同时还配合平罗县公安局天网系统对景区重要道路、重要路口等安装了专用电子系统,确保游客道路出行安全;庙庙湖景区2020年投入80万元,重新布局了监控系统,进行了监控设备的互联互通,实现了景区监控全覆盖,对景区重要道路、重要路口等安装了专用电子系统,提高了技防水平和游客道路出行安全系数;塞上江南博物馆之前因消防验收未达标,已责令其停业整顿,2020年结合公共博物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落实项目资金900余万元,重建消防系统,目前已完成工程项目90%;五年来,通过公共安全保障行动五年计划实施及整治,文化旅游系统共投入资金 1633 万元,建设消防、安防大型项目7个,有利的提升了全县文化旅游系统的公共安全防范水平,各经营单位普遍提高了安全生产工作意识,进一步将安全生产各项制度健全,落实到位,重点部位防范措施进一步加强。

三、 建立健全“六大体系”,责任完善。五年来,我局以公共安全责任体系、公共安全风险预防体系、公共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公共安全群防群治共享体系、公共安全信息化保障体系、社会化安全宣传教育体系等“六大体系”建设为抓手,健全完善公共安全隐患治理机制,确保公共安全保障行动顺利实施。

1.健全完善公共安全责任体系。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印发〈平罗县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行政责任暂行规定〉的通知》(平党办发〔2015〕33号)精神,强力推进“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严格落实部门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确保公共安全责任落实到位。每年都和各单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局主要负责人同分管领导签订了“一岗双责”责任书,把责任明确到人,落实到人。

2.健全完善公共安全风险预防体系。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制定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执法检查清单,建立健全行业领域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机制。目前沙湖景区、玉皇阁、田州塔、庙庙湖、拉巴湖、电视台、图书馆、人民会堂等10家单位已完成风险评估和风险辨识工作。

3.健全完善公共安全应急救援体系。以平罗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为总纲,进一步健全完善行业领域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安全事故和其他突发事件的公共安全专项应急预案,细化了人员密集场所、旅游企业针对性应急处置方案。强化常态化应急演练,开展贴近实战的演练活动,提高演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自2016年至今已举办消防培训22次,水上应急救援演练5次,消防实战演练21次,安全生产知识竞赛活动一次,培训人员共计2000余人次。

4.健全完善公共安全群防群治共享体系。深化公共安全群防群治成果,引导社会和群众树立共同防控安全风险理念,强化风险意识,提高防御和应对风险能力。在各网吧聘请了义务监督员,做实人员密集场所公共安全工作

5.建立健全公共安全信息化保障体系。实施互联网+公共安全风险管控工程,沙湖景区、玉皇阁投入近500万元实施了安防工程,安装了一键报警系统,实现了和公安报警系统的联网,加强了人员密集场所反恐防恐工作设备技术支撑。

6.健全完善社会化安全宣传教育体系。不断强化“发展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红线”意识,推动安全发展理念成为全社会共同价值取向和行动指南,营造全社会“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浓厚氛围,打造公共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命运共同体。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我局安排电视台对安全生产活动进行报道,开展安全生产公益广告宣传,各文化单位利用微信、电子屏、宣传栏等多种形式进行安全生产专题宣传活动。通过切实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使行业从业人员树立了牢固安全意识。

四、存在的问题

1.个别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够,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存在生产安全事故的隐患;

2.尽管开展联合检查,但是机制还不够完善,各部门相互配合力度仍需加强;

沙场整治工作方案第8篇

关键词:荒漠化;西部;制度创新;经济来源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2)05-0032-03

荒漠化是目前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也是我国所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土地荒漠化主要集中在我国西部地区,这也构成了西部大开发的最大瓶颈,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逾越的一道屏障。虽然我国对治理荒漠化土地投入了一定的财力、人力,但是荒漠化仍然呈现出“整体恶化,局部治理”的趋势,本文旨在分析造成荒漠化的根本原因,并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引起荒漠的主要原因探析

荒漠化是各种自然、人为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主要是人口对土地的压力过大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土地的过度放牧、粗放经营、盲目垦荒、乱樵采、过度砍伐森林、不合理开矿是人类活动加速荒漠化扩展的主要原因。人口的增长必然对农产品和畜产品需求量增加,所以导致了过度耕种和过度放牧,过度耕种使土地的肥力下降和农作物产量下降,土壤表层板结,土壤流失,土壤遭侵袭。森林的过度砍伐也是荒漠化形成的重要原因。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本是茂密的森林,人类的不合理开发活动,使大面积的森林遭受破坏,形成了荒凉的黄土高坡。

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植树种草、防治水土流失方面所做的努力,成绩不可谓不大,统计资料显示,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全国参加义务植树的人数就达66亿人次,义务植树320多亿株。但是生态环境仍呈整体恶化加速的趋势。20世纪70年代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平均每年的扩展数量为1560平方公里,80年代增加到2100平方公里,90年代则高达2460平方公里。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是因为在治理的同时忽视了保护,在建设的同时忽视了管理,得来不易的建设成果被各种不合理的人为破坏抵消了。

值得注意的是,西部的荒漠化地区同时也是我国贫困人口集中的地区,土地荒漠化总是与贫困如影相随,二者互为因果。西部地区的农民滥挖发菜、甘草、麻黄草,导致了北方地区严重的沙尘暴,政府有关部门下发紧急命令,禁止滥挖,严加查处。这只能解决暂时的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这一现象。

经过几十年的科技攻关,我国在防沙治沙方面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可以说,在技术上,我国适合治理的荒漠化土地完全可以依靠现有的科技实力加以治理。我国在荒漠化治理研究中已经取得新突破,从而在这一领域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国家重点科研攻关项目“荒漠化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是为在不同类型条件下的荒漠化防治工程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

相比之下,防沙治沙政策创新却严重滞后。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海子梁乡农民石光银,是靠治沙出名的全国劳模。1984年以来,他联合家乡的100多户贫困农民,先后承包了10多万亩沙地,成立治沙公司搞治沙造林,现在沙地绿了,林子大了,石光银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大款”,他所栽林木价值已超过千万元。然而,当记者采访他时,他却直倒苦水:“都说林子是绿色银行,可我只能往里存钱,甭想取出来。”他造的是生态林,一棵不让砍。更让石光银烦恼的是:一些人经常毁林、盗林,他不得不为护林耗费很大精力。他想把林子交给国家,折些钱,还掉国家300多万元的贷款,自己也可以开辟新的治沙领域,但是说了很长时间,却没人搭茬。全国十大扶贫状元张江平联合一批国有和民营大企业的资本、技术、人才和管理优势,组建成“绿色航母”――光彩事业国土绿化整理有限公司,并已着手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治理开发200万亩沙地。但是张江平却满脸苦相地告诉记者,民营企业家愿意为国家的生态建设作贡献,但现在审批程序复杂,治沙的政策门槛太高。社会团体和个人治沙多是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行为,而现行政策对此没有明确的规定,这给社会力量介入荒漠化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防沙治沙的制度创新

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重中之重,又是其出发点和归宿。我们要更新观念,在理论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在政策上和体制上全面规划,真正调动全民防沙治沙的积极性,再造山川秀美的西部。

1.生态环境建设要以人为本,治沙与治贫相结合,实现生态环境改善与人类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因为贫困人口的增加,西部地区大面积毁林毁草垦荒,结果是得不偿失。“一年垦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据全国农业区划办公室对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新疆4省区遥感调查,1986~1996年10年间开垦面积为174万公顷,其中近一半撂荒,沦为沙化土地。我国原本广阔的天然牧场,由于盲目增加畜禽数量,大大超过草场的承载能力,已有近70%的草场而退化,更有不少草地变为流沙。由于交通不便,经济贫困,不少沙区的群众砍林割草作为薪柴。又是由于贫困,部分群众乱挖发菜、甘草等食用、药用植物,使成片的草地遭到破坏。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改善生态环境与脱贫致富结合起来,把退耕还林(草)与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发挥广大农民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主体地位,使改善生态环境成为促进西部农民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突破口。

2.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的作用,利用物质利益这个杠杆,激发企业、个人和其他社会团体从事荒漠化治理的积极性。市场经济的内在动力是通过竞争获取最大利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更多地吸引国内、国外的投资,按市场经济原则流动和配置。沙漠是放错了地方的财富。在内蒙古的科尔沁沙地,当地规划建立了一个纤维板厂,其原材料来源于附近防护林的枝叶等。原材料的持续需求牵动了防护林的不断更新,而得到及时更新的防护林也为纤维板厂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原材料。

3.要依法防沙治沙。政府应该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杠杆和法律体系规范和引导开发行为。2001年8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经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3次会议通过,这是目前我国第一部针对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专门制定的防沙治沙方面的法律。西部地区从总体上来讲,在资金、技术、人才,特别是企业家这些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方面,同东部相比,都不具有优势,西部最具竞争力的应该是土地的优势。因此,政策创新的突破点就应在这里,建立新的土地使用权制度,使到西部开发的投资者有比东部更加实质性的土地经营权。在西部开发问题上,中外的历史经验极具借鉴力。美国、巴西、前苏联、加拿大等国都有丰富的开发落后地区的经验,尤以美国开发西部最为成功。虽然,我国的西部同美国的西部在自然环境上有很大不同,但是美国开发西部的经验却可以借鉴,美国开发西部最成功的一点就是政策法规的保证。美国首先宣布西部土地国有化,并在各州建立了土地局;其次是决定将国土向自由移民发放,美国公民只要在西部连续拓荒5年以上,就可以免费获取160英亩土地,这一政策的制定,在美国掀起了大规模的向西移民运动。1860年颁布的宅地法对推动西部开发成功具有决定意义,也正是有了成千上万、蜂涌而至的淘金者,才有了美国西部的大开发和全美经济的整体繁荣。1862年的“摩利尔法”又为高等农业和实业教育拨付了专门的公地,1887年又通过了专门资助农业实验站的“海琪法案”。由于政府政策法规的支持与保证,美国西部开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虽然说美国的西部不同于中国的西部,但是它的土地政策却对我们今天西部开发有借鉴意义。

〖JP2〗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优势是土地优势,但这并未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主要是由于土地经营权尚未得到解决。土地经营权的问题是解决西部荒漠化的核心问题,给人民一个稳定的、长期不变的政策,使人民拥有土地的长期的经营权,才会使对环境竭泽而渔的现象得到根本的改善,使人口、环境、经济得到良性健康发展。土地经营权主要应解决5个问题,一是土地经营权归属问题,即土地由谁来经营:二是土地经营权的获得方式,即土地经营者通过何种途径获得土地经营权;三是土地经营的规模,即土地经营权的大小;四是土地经营的时间,即土地经营权拥有时间长短的界定。五是国家对生态林的补偿政策,新颁布的《防沙治沙法》第35条规定:因保护生态的特殊要求,将治理后的土地批准划为自然保护区或者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的,批准机关应当给予治理者合理的经济补偿。这从宏观上保障了防沙治沙者的经济利益,为其解决了后顾之忧。但是具体如何补偿,补偿的标准怎样,国家应出台具体的解释说明。

三、防沙治沙的具体治理措施

新颁布的《防沙治沙法》对土地沙化和沙化土地作了法律界定。土地沙化,是指主要因人类不合理活动所导致的天然沙漠扩张和沙质土壤上植被及覆盖植被被破坏,形成流沙及沙土的过程。沙化土地,包括已经沙化的土地和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具体范围,由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防沙治沙规划确定。

曲格平指出,根据目前的检测结果,我国已经沙化的土地约为168.9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北方的13个省、自治区。其中,难以治理或者目前治理无意义的戈壁(约67万平方公里)和原生性沙漠(约49万平方公里)约占2/3,即116万平方公里;在当前的技术和社会条件下可以治理的约占1/3,即52.9万平方公里,这部分沙化土地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人为活动造成的。此外,还有近9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具有明显沙化趋势。因此,《防沙治沙法》并不是要求对所有沙漠都治理,而是针对其中可以治理的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提出防治要求。

由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农业、水利、土地、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编制全国防沙治沙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防沙治沙规划应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荒漠化土地的不同类型,拿出切实可行的操作计划,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的政策及措施,对西部的广大地区进行综合性、全面性、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治理。

第一类地区,针对那些容易治理,能在较短时间取得经济效益的地区,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灌则灌,经济林与生态林相结合。对这些地区,国家面向企业、自然人进行公开招标,在保证企业与自然人经济利益的前提下,签订治沙合同,50年到100年不变。在这些地区,国家应提供政策支持,比如,治沙者对经济林,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可适量砍伐;生态林成活若干年后,国家应建立保护性收购政策,以保护企业和自然人从事荒漠化治理的积极性。

第二类地区,是自然条件相对较好,荒漠容易治理的地区,这些地区应该采取民办官助的形式。因为这些地区的回报率可能相对较低或较为长远,并且需要的经济实力较强。有关专家计算出一亩沙地的治理费用,根据企业自有资金的30%到50%,国家与其签订相应实力的沙漠面积的合同,既保证国家的生态环境效应,又保证企业的回报率,同时按其治理沙漠的进度由国家对其资金缺口进行补贴。

第三类地区,是自然条件较差,较难治理的沙漠地区,这些地区的沙漠治理投入大,回报期长,而又影响整个地区乃至国家的生态环境,建议成立国家治沙公司,像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一样。专家们进行综合考察后制定专案治理方案,各个治沙分公司依据治理方案,分期、分批进行治理,经过一代人、两代人的努力,再造山川秀美的西部。

四、防沙治沙的经济来源

西部荒漠治理是一项关系子孙万代的千秋大业,从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来看,国家和各级政府仍然需要在荒漠化治理的投入中扮演主要的角色,同时积极鼓励企业和个人介入这项宏大的工程。从国家经济来源来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国家粮食仓库中的大量粮食,储备3年以上,储备费用即超过其原有价值,可作为国家补贴补到第二类、第三类地区的治理中去。(2)国家可以发行环境治理国债。(3)对参与治沙的公司优先考虑上市融资,并允许其优先增股,融资治沙。(4)对于有一定治沙业绩的治沙公司,在银行贷款时,可以由国家承担利息,直接支付给银行。(5)申请世界上有关方面的资金及贷款。(6)发行治沙。

参考文献:

[1]曹云.保卫荒漠化的中国[EB/OL].省略/zhuanjia /article/sbta/1102.htm

[2]我荒漠化治理研究入列世界先进[N].光明日报,2001-02-14.

[3]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治沙还需政策扶持――关于沙区治理与开发中的经济政策探析[N].经济日报,2001-02-09.

[4]赵永新,丁伟.绿化为何赶不上沙化[N].人民日报,2000-07-12.

[5]李成言.开发热中的冷思考[EB/OL].省略/shenji/luntan2. Htm

System Innovation:A Fundamental Solution to the Desertification Problem in the West in China

ZHU Chun-yu(Editorial Department of the Academic Journal,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52, China)

Abstract:Desertification challenges China‘s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Preventing desertification calls for system innovation. First, the construction of an ecological system should be centered on man, combating desertification as well as poverty. Second, take advantage of market mechanism and stimulate enterprises, individuals and other groups to invest in desertification prevention projects. Third, the government should pass laws to regulate development behavior.

Key words: desertification; the West; system innovation; money supply

(责任编辑:书明 责任校对:育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