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勤俭美德少年事迹材料

勤俭美德少年事迹材料赏析八篇

时间:2022-10-29 15:33:04

勤俭美德少年事迹材料

勤俭美德少年事迹材料第1篇

关键词:传统美德教育;历史教学;继承发扬

一、让学生认识教材中蕴含的传统美德内容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十分丰富,它渗透在历史教材中,教师应充分发掘这些因素,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这些内容大致可归纳如下:

1 忠心报国,勇赴国难。这一美德的行为表现是把民族和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其深刻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中华民族性格的一个重要特征。如戚继光组织“戚家军”英勇抗倭,并赋诗明志:“封候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甲午战中的爱国将领邓世昌、林永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为反对外来侵略浴血奋战;张自忠“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在战斗中,他身负重伤,仍高呼“杀敌报国”,直至壮烈牺牲;共产党员吉鸿昌就义前高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他们所展示的都是这样一种美德。

2 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这一美德的本质是把“天下为公”作为崇高的理想人格。如,教材中大禹治水,前后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张;孙中山“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都是以天下为己任的无私精神的体现。

3 勤劳俭朴,艰苦奋斗。中华民族向来以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富于创造而著称于世。所谓“奉公以勤,律身以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等,集中体现了这一美德的内涵。教材中,墨翟主张“节用”、“节葬”、“非乐”,反对统治者穷奢极欲、挥霍无度的生活;隋文帝身体力行,崇尚节俭,形成情初良好的社会风气等也体现了这一美德。发明翻车的马钧,营建赵州桥的李春,改进、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的黄道婆,更是这一美德的杰出代表。

4 不畏,自强不息。这是中华民族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和自觉能动性的鲜明标志。在历史教材中,具备这种美德的也不乏其人。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司马迁被处宫刑后,15年著成《史记》;徐悲鸿公开表示“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决不趋炎附势,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斗”。这些都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历尽艰难并不断走向强盛的巨大动力。

5 文明礼貌,仁者爱人。我国是礼仪之帮,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又一个鲜明特性。历史教材中介绍的李冰父子为民修建都江堰,变水害为水利的事迹;名医扁鹊周游列国,为民治病救命;爱国志士林觉民“将爱你(妻)之心去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心愿,都充满了对人民的关心、热爱之情,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历史教学中传统美德教育的主要方法

1 正面诱导。教师应坚持正面教育原则,准确而鲜明地向学生宣传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从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中悟出真谛。如针对学生中的高消费现象,可讲述隋文帝提倡节俭、隋景帝爱惜谷物的事例,启发学生认真思考,引导他们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

勤俭美德少年事迹材料第2篇

一、参选范围

所有界集镇常住居民,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具有感人道德事迹、群众赞誉、社会形象好的个人均可参选。

二、评选类型

分为星级文明户、身边好人、好婆媳、好儿女、好夫妻、好邻居、好少年等七种类型。

三、评选标准

星级文明户: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集体、爱人民;积极支持村(居)工作,不无理取闹,不无理上访;模范遵纪守法,带头抵制非法组织和活动,不沾染黄赌毒,参与健康文明的文娱活动;助人为乐,造福村里,有奉献精神;民主持家,事兴家和,邻里团结,互帮互助,互谅互让,人际关系和谐融洽。

身边好人:助人为乐,造福乡里,有无私奉献精神,扶危济困,经常为群众办好事,为邻里乡亲义务帮忙,事迹感人;积极完成村组“一事一议”等任务,自觉爱护公有设施,保护集体财产。

好婆媳:婆媳之间关系融洽,主动为对方分忧解难、分担家务、爱护晚辈、教子有方、群众口碑好,能勤劳致富、勤俭持家,科学教育子女,家居内外整洁卫生,生活方式文明健康。

好儿女:尊重孝敬父母,自觉履行赡养义务,注重感情交流与精神慰藉,家庭和睦温馨,孝老事迹感人、影响广泛,有良好的社会声誉;遵纪守法,能做到家庭、工作、子女的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家庭矛盾,承担家庭重任,勤劳治家,得到长辈与晚辈的认可,成为家庭成员的好榜样。

好夫妻:夫妻关系和睦、相敬如宾,尊重孝敬父母,体谅老人困难,在情感与生活上体贴关怀老人,事迹突出。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教育、支持家庭成员勤奋学习,勤劳致富,崇尚科学,尊重知识。热爱生活,勤俭持家,讲究卫生,爱护环境。

好邻居: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关心集体、弘扬正气,思想品德好;邻里和谐、守望互助、热心公益、乐于奉献,模范带头好;崇尚科学、破除陋俗、保护环境、讲究卫生,文明习惯好;民主平等、诚实诚信、家庭和睦、宽厚淳朴,热情待人好。

好少年: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具有诚实守信、勤俭节约、不骄不躁的美德,孝敬长辈,遵守社会公德;勤思考、勤实践,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学习勤奋,成绩优异;讲文明、懂礼貌、团结同学,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坚强的意志,是同龄人的榜样;兴趣广泛、学有所长,在科技发明、体育、艺术等方面得到较好发展,近五年获得过县级以上奖励者优先考虑;。

四、评选要求

星级文明户数量原则上控制在村居总户数的1%,身边好人、好婆媳、好儿女、好夫妻、好邻居、好少年各村(居)见附件1,其中好少年为7-17岁少年,界集小学、界集中学参与好少年评选。每个文明户撰写事迹材料(500字在左右),提供2寸标准照片及生活照片(有电子版)。

五、评选程序

创建评选活动,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文广中心具体指导,各村(居)具体组织实施。

1、制定下发活动方案。各村(居)召开动员会议,部署开展群众性推荐评选活动,充分利用三务公开栏、广播等阵地和手段,广泛宣传这次评选活动的重要意义、目的要求、标准条件和方法步骤,发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营造浓厚社会舆论氛围。

2、组织大规模“海选”。各村(居)要广泛组织开展“文明户”推荐活动,“海选”范围原则上要覆盖所有村民小组,通过召开各类道德评议会、民主推介会、点评会,采取书面推荐、口头推荐等形式,积极发动广大群众发现推举身边好人好事、身边好人身上的感人事迹。

勤俭美德少年事迹材料第3篇

姓名:杨紫琴

性别:女

所属地区:利州区大东英才学校

简介:杨紫琴,女,12岁,现就读于广元市利州区大东英才学校。她心地善良,勤劳节俭,尊敬师长,勤奋好学。一直以来,她本着孝亲敬长,勤劳节俭的传统美德努力做好自己,把自己打造成既是爸爸妈妈的好女儿,爷爷奶奶的好孙女,外公外婆的开心果,也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们的好榜样,新时代的好少年。

【孝心故事】

打小起,杨紫琴就是大人眼里最为懂事的孩子。上小学后,她越来越懂事了。她把爸爸妈妈对她的爱转化成刻苦学习、勤俭节约、尊老敬老的动力,深受邻里亲友的夸奖。她每天一放学回家就认真地做作业,做完作业就开始帮外公外婆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洗菜,烧火,扫地,收拾房间。晚上,外公外婆做完了一天的活,累得腰酸背痛,她就拉他们在椅子上坐下,先送上一杯热腾腾的茶水,再帮他们捶背揉肩,接着说故事,讲笑话,唱歌给他们听,让他们的劳累因为有了紫琴的关心而减轻了许多。

勤俭美德少年事迹材料第4篇

一、传统美德教育与现代化建设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学说为主干的伦理型文化。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它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

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市场经济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最值得注意和忧虑的是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腐蚀和毒害。金钱至上、自私自利和贪图享受的思想,正扭曲着一些人的灵魂,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协调,并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在现代化建设中,在大力发展生产力,更多地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还必须创造能够适应新经济关系的新道德体系,即适应时代需要的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样不但能够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而且能够保证物质文明按照既定的价值导向健康地发展。传统美德是现代化新道德的基础,是建立新道德体系的思想材料,其内涵我们完全可以赋予现代意义,使之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大力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历史赋予教育工作者的重任,对教育青少年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激励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正确的思想、信念和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历史教学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道德教育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挖掘丰富多彩的典型素材,寓道德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可以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历史学科的特殊功能所在,是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学历史教材蕴含着不胜枚举的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极好素材,针对当今改革开放形势和青少年学生思想的实际,我认为当前在历史教学中应大力提倡的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精忠报国

在封建社会中,报国往往是与忠君联系在一起,众多的士大夫以一死报君恩来昭示自身的气节,但更多的志士仁人、民族英雄,如苏武饮雪吞毡、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气贯长虹、戚继光英勇抗倭、林则徐虎门销烟、陈天华钟鸣狮吼、谭嗣同快哉赴死,都是在国难当头之时,或为国御侮,或抗争不屈,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从古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直到中国共产党人的“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都表现了民族和国家利益至高无上的高风亮节。

2.天下为公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把“天下为公”作为崇高的理想,如墨子推崇的“摩顶放踵,利于天下而为之”、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主张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宪成的“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孙中山提倡的“天下为公,大同世界,”这种崇高的志向和博怀,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和自豪。在中国历史上,以天下为已任,为国为民无私奉献者,光耀星繁,代代相传。从大禹的三过家门而不入,到班超立志边疆几十年,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到的“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都体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3.勤劳节俭

中华民族自古褒扬勤劳俭朴的美德,所谓“奉公以勤,律身以俭”,史书上不乏这方面的箴言,如“一生之计在于勤”、“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等。中华民族以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以吃苦耐劳著称于世。如马钧发明翻车、李春建赵州桥、黄道婆改良纺织工具……都是劳动创造世界的生动事例。墨翟、隋文帝、王安石、范仲淹、明成祖、曾国藩等,均可谓节俭的名人,而、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节俭的模范。

4.自强不息

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奋勇进取的传统意识,提倡做人要“刚健有力”,“自强不息”,为事业要“废寝忘食”。自强不息,奋勇进取,表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民族志气,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住,它使我们这个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长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使我们历尽艰难而不衰亡,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

历史上不乏前人自强不息之记载,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左丘失明而作《左传》;孙膑双脚被膑而作《孙膑兵法》;司马迁被处宫刑而发愤十五年著述成《史记》。这些感人肺腑、催人奋进的生动事例,将激励学生为实现理想而奋勇进取。

5.立志勤学

从古到今,炎黄子孙立志勤学的言论、事迹比比皆是。从古人的韦编三绝、墨池、划粥、悬梁、刺股、囊茧、映雪、借书、挂角到今人的为民族昌盛而学,为中华崛起而学,其精神感人至深。立志勤学是一种民族责任感,是人才成长必须具有的精神,也是事业成功,国运昌盛必须具有的精神。

6.仁者爱人

孔子最早提出“仁者爱人”的思想,它除了有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作用外,对于协调整个社会人际关系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应该创建社会主义和谐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要教育青少年懂得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做到“与人为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国历史上有过不少杰出人物热爱人民的事例,如李冰父子为民修建都江堰、变水害为水利;扁鹊周游列国,为民治病救命;林觉民“将爱你(妻子)之心去爱天下的同胞”;罗盛教舍己救人的壮举,都充满着对人民群众关心、热爱之情。

三、历史教学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历史教学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途径有两条:一为历史课堂教学,一为历史课外活动。这里,就历史课堂教学方面谈些做法。

教师是历史课堂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他可以通过制定明确的德育目标、有意识地选择德育内容与手段,达到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目的。

1.制定明确、具体、恰当的德育目标

学生学习历史这门学科,总是要通过一节节的课堂教学来完成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制定课堂教学的德育目标时要明确、具体。如李白、杜甫、白居易不但才华横溢,诗艺高超,而且具有热爱祖国、忧国忧民、关怀民情等高尚的思想情操。应当以此向学生进行做人要德才兼备的教育。在制定目标时,还要注意恰当。如果脱离了所教内容空设目标,或超越学生水平制定高深而不切实际的目标,都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2.深入研究教材,把握丰富的德育内涵

中学历史教材涉及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十分广泛,其中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教师应该时刻把“给青少年播下传统美德种子”作为己任,深入研究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包含的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并作统筹安排,通盘考虑,根据各个时期教材内容制订施教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落实历史教学中传统美德教育任务。

3.选择恰当的施教方法和手段

(1)说理教育。在历史教学中要重视说理,即人们常说的“晓之以理”。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寓教于史。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具体事实的知识对于形成观念和信念,起着很大作用”。教师在叙述历史时应始终用丰富鲜明的事实来揭示传统美德思想,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历史知识中提高认识,懂得道理,逐步形成有关的观念和信念。二是要启发诱导。中国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倡循循善诱的启发式的说服教育。《学记》载:“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因此,思想教育不能采取硬灌的办法,而应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从中悟出真谛,在心灵中受到启迪和教育。三是要联系实际。这是指针对学生存在的思想疑虑和不良行为进行教育,但教育时要注意分寸,抓住要害。如特级历史教师蒋炳光看到一些学生不爱惜劳动果实,浪费粮食比较严重,针对这种现象他在讲“文景之治”时,着重讲文帝提倡节俭,景帝爱惜谷物的事例。景帝说:“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蒋老师对学生说,一个封建皇帝尚且知道崇尚节俭。爱惜谷物,我们是社会主义时代的青少年,怎么能不如一个封建皇帝呢?这样寥寥数语,就打开了学生的心扉,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

(2)情感陶冶。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人们对种种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认识,不是无动于衷,而是常常怀着不同的情感,而情感是思想品德、信念形成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动之以情,以发自内心之情去讲述历史人物和事件,给学生以爱憎分明的情感熏陶。情贵于真。教师要有充沛的、真挚的情感,就得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也就是说,教师要在塑造学生的同时也要“自我塑造”。

在教学中进行情感陶冶,使用电化手段作为辅助会收到奇效。利用电化手段可创设情境,“再现”已消逝的历史现象和人物,调动起学生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氛围,从而进入历史角色,受到感染和教育。

(3)榜样示范。一位法学家说得好:“命令的道路是漫长的,范例的道路既简单又实际。”在现实生活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国古代教育家历来重视榜样教育,孔子常举尧、舜、周公等人作为榜样,教育弟子们“见贤思齐”。共产主义者的崇高榜样是启发学生自我认识,促进自我教育的强大力量。无产阶级的英雄模范,先进典型,具有高尚的思想品格,是人们学习的榜样。针对中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历史人物的成长道路、创造发明、英雄事迹、豪言壮语或隐性的内容进行讲述,在学生的心灵中树立可供学习的榜样。

勤俭美德少年事迹材料第5篇

评选条件为:

1、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学校,立志成才,具有远大理想。

2、热爱劳动,勤俭节约,诚实守信,团结互助,具有优秀的品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3、勤奋学习,善于思考,成绩突出,曾被评为三好学生5次以上。

4、热爱生活,爱好广泛,有特长,在校级以上各类比赛中获得个人前两名或在市级以上重大比赛中获奖者。

5、有突出事迹(科技获奖、拾金不昧、助人为乐、自强不息、为学校争得荣誉等等),事迹能够充分体现新世纪实小学生的精神风貌,可优先考虑。

评选程序:

1、三至五年级每班各选送一名学生为候选人。

2、每位候选学生制作附有一张5寸照片和事迹材料的展板。

3、由全校师生公开投票评选,根据选票得数,经学校审核,产生十佳学生。

勤俭美德少年事迹材料第6篇

学校勤俭节约 从我做起倡议书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我们作为新时期的中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节约观,争做勤俭节约的模范,崇尚节俭,合理消费,以建设节约型校园为目标,增强节约意识,改掉不良陋习,做到以勤养志、以俭养德,做到互相提醒,杜绝铺张浪费,做到身体力行,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校园风尚。为此,我们向全校同学发出勤俭节约,从我做起的倡议:

一是节约一分钱:

适度消费,不该花的钱不花,该花的钱节约花。精打细算,每天节省一点点,养成理财好习惯。 二是节约一张纸:

作业本正反面都要用完,少用纸巾、纸杯,提倡使用手帕。

三是节约一支笔:

铅笔要用完,油笔要用尽,钢笔没坏别丢,坏了可修。

四是节约一滴水:

树立节水意识,提倡使用脸盆洗脸、洗手。用后及时拧紧水龙头,见滴水龙头,随手关闭,做到人走水停。

五是节约一度电:

树立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做到人走灯熄,坚决杜绝长明灯、夜明灯等不良现象。光线充足,不要开灯,严格控制使用时间。

六是节约一粒粮:

积极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珍惜粮食,节约粮食。打饭量力而行,不浪费每一粒粮食,不提倡用一次性碗筷,不提倡吃零食。

七是节约一件衣:

在校期间穿校服,禁止奇装异服,不买名牌,不追求时尚,旧衣只要干净、得体,就能穿出气质,穿出潇洒。

八是节约一本书:

提倡到图书室借书,到阅览室看书,提倡买知识性书籍,不买纯娱乐性书籍,学完的书可别扔掉,它是知识,是资料,以后会有用得着的时候。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节约是美德,节约是品质,节约是智慧,节约是责任,节约更是境界。希望全体同学行动起来,继承和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坚持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让节约理念在我校蔚然成风!

安兴中学团总支部

20XX年4月1号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倡议书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不仅是全社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每个公民应有的责任。然而,在我们的学校中,水、电、粮食、纸张等浪费现象时有发生,追求名牌、追求享受、过度消费等现象屡见不鲜。面对严峻的社会形势,广大师生应正确认识国情,增强节约资源的自觉性、主动性,大力营造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校园风尚。为此,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向全校师生发出如下倡议:

一、转变思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崇尚节俭,合理消费,增强节约意识,做到身体力行,自觉杜绝浪费行为。

二、大力宣传。积极宣传节约典型事迹,弘扬节约风气。教职员工立足本职,从我做起;将勤俭节约的美德自觉贯穿到日常的工作当中去,广大学生互相提醒,互相监督,人人争做节俭风尚的传播者、实践者、示范者,努力营造厉行节约的校园氛围。

三、落实行动、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争当节约的模范。

(一)节约用电

1、杜绝长明灯、白昼灯。办公室、实验室、图书馆、教室、宿舍等要做到晴天时不开灯,人少时少开灯,人走灯灭;楼梯、走廊、厅堂、会议室、卫生间等公共场所由专人负责开灯、关灯。

2、在能够使用节能灯具的地方尽可能地更换、使用节能灯具。

3、减少办公设备电耗和待机能耗。合理开启和使用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用电设备,下班时必须关闭电源。

4、杜绝在学生宿舍、办公室等处私自使用电炉、电暖气、电饭锅、热得快等大功率电器。

(二)节约用水

1、珍惜水资源,自觉养成节水习惯,洗刷不用长流水,提倡使用容器洗手洗脸,洗涮拖把等不过量用水。

2、自觉做到爱水、惜水、节水,严格做到人走水断流,提倡废水利用,爱护节水设施,用水后要拧紧水龙头,发现水龙头滴水要主动拧紧。

3、按需用量打开水。开水原则上只用于饮用;剩下的开水次日可倒入相应的容器内,以便于二次充分利用。

4、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严禁跑、冒、滴、漏,防止长流水现象的发生。

(三)节约办公用品

1、办公用纸尽量双面使用,提高利用率;提倡网络办公,减少宣传用纸的数量。

2、减少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的待机消耗,杜绝长时间待机现象。

3、办公室的复印纸等耗材必须由指定专人管理,严格控制。

4、尽量少用一次性纸杯,提倡自带水杯。

5、爱护办公设备,提倡修旧利废,对易耗物品实行以旧换新、提倡使用钢笔书写,减少圆珠笔或一次性签字笔的使用量。

(四)节约粮食

1、在食堂就餐时,要杜绝剩饭剩菜,珍惜并节约每一粒粮食。

2、食堂工作人员要强化节约意识,在食品制作过程中厉行节约、杜绝浪费。

(五)爱护公共财物

1、爱护学校公共财物,发现损坏的办公设备及教学用品要及时报修。

2、不在墙壁上乱涂乱画、不在课桌及设备上乱刻乱写。

3、不随意移动、拆卸床、课桌、教学设施等设备。

勤俭美德少年事迹材料第7篇

一、情感教育

1、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爱国主义从来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管子・牧民》“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就提出了这个观点。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不同于政治课的说教和概念化,它以典型的人物形象、感人肺腑的事迹和优美动人的语言来感染学生。教师只要因势利导,自然能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提高民族自尊和自强不息的奋斗激情。诸如《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以祖国深厚的文化感染学生,《鼎湖山听泉》、《飞红滴翠记黄山》、《画山绣水》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鼎湖山、黄山、桂林等绮丽的风光,祖国壮丽的山河可以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

2、培养爱亲人、重友情的情感

语文教材中不少篇章洋溢着浓郁的亲情氛围,语文不应当成为干瘪的说教,只有利用课文,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背影》让学生感受到骨肉亲情感人的力量,《散步》写了一家四口一起散步互敬互让的浓浓亲情,学生学了不仅感动,而且羡慕。而《伟人细胞》可以让学生学会友爱,重友谊。学生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和交流,感受自己所享受的亲情和友情,回忆曾经错失的或者是忽略的亲情和友情,自然变得格外珍惜和重视神圣的感情。

3、培养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经济的发展让学生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学生大多居住在环境幽雅的小区,但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生活空间,容易形成孤僻、 压抑的心理。语文教材到处渗透着开导的良药。《紫藤萝瀑布》就是一首生命的赞歌,“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引导学生乐观面对挫折。《错过》告诉学生生活有得有失,错过不要紧,关键是要积极,热爱生活,要把握机会。

二、美德教育

传统美德是中国文明的瑰宝之一,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中积累而成的优秀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对于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有着重要作用。

1、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许多人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传统已逐渐淡忘。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来说如何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作风显得尤为重要。不懂得节约、不懂得奋斗的人,将是一个平平庸庸、胸无大志的人。语文教材中,表现这方面美德的内容是很多的。如《多收三五斗》、《柳叶儿》让学生了解生活的艰难,现在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批判了贪图安逸的人生态度,倡导忧患意识;《俭以养德》明白节俭的重要性,认识“要富日子穷过”的原则。

2、助人为乐和严已宽人的教育

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历来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培养青少年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也是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一个方面。如课文《窗》,讲述了病房里靠窗的濒危病人为另一位病人讲述捏造的“窗外景色”,只是希望在生命最后阶段为他人送去一些快乐。这是很感人的事例,很有教育意义的,学生在读懂小说的同时自然受到感染和熏陶。《多一些宽容》告诉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要互谅、互敬、互让、互爱。在日常教学中要求学生联系自己,学习这些优秀品格。

3、道德情操和人生修养的教育

人的行为是社会行为,必然对社会产生影响。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方式、行为结果对社会大多数人有利有益,这种行为就是道德的。语文教学大纲中就明确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道德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历史上的道德伦理对学生社会主义道德情操的形成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语文教材的传统名篇中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对学生道德品质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三、人生观教育

我们面对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的形成中,各种语文信息中的美与丑、善与恶、健康与腐朽对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都会产生一定影响。所以,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清良莠,辨别精华与糟粕,在“分析”上多下功夫,并对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及时加以诊治,促其转化。

教材中不少体现积极的人生观的内容。《十三岁的际遇》讲述了中学生田晓菲十三岁靠自己的努力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北大,启发学生早立大志,为理想而奋斗。《贝多芬传》通过贝多芬在逆境中仍然执着的讴歌那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教育学生面对挫折和困难如何坚定自己的意志,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

勤俭美德少年事迹材料第8篇

材料作文就是指命题者给出一些文字材料或图画材料,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综观2011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题,材料作文悄然“升温”,在所有作文命题形式中所占比例由2010年的12.8%,上升为13.7%,这一变化应引起广大备考同学关注。

【题型特点】

从2011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命题情况来看,材料作文大体可分为以下五

类:1.寓言型。就是指作文题目提供的材料由一则寓言故事组成,为考生提供尽可能大的取材范围。2.联想型。就是指作文题目提供的材料由一则诗歌或诗歌的几句组成,能引发考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3.对比型。就是指作文题目提供的材料有两则,并且这两则材料中的事例构成对比。4.评论型。就是指作文题目提供的材料由对某现象的评论组成。5.图画型。就是指作文题目提供的主要材料不是文字,而是有一定意义的图画。

【方法指津】

要写好中考材料作文,考生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考虑:

一、唱好立意“四部曲”,慧眼明察识材料。

1.整体把握,抓住重点。写作材料作文,审题时考生一定要反复阅读材料,整体把握材料内涵。审读的内容,一是材料,二是作文要求。读懂材料,是为了很好地执行要求;明确作文要求,是为了进一步吃透材料,正确领会命题者的意图。

2.仔细推敲,把握关键。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考生要按下述方法抓住其关键:对寓言型材料,关键是理清事件的起因、经过与结果,且紧扣结果寻根究底;对联想型、评论型材料,关键是准确理解其观点和立场;对图画型材料,关键是在找准画面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关联点的基础上把握画面的主旨内涵;对梗概片段型材料,关键是选准扩充或续写的角度;对组合型材料,关键是在材料的共性上抓住材料的含意。

3.拓展思维,巧选角度。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可供考生写作的角度很多,最佳立意不止一个。审读材料时,考生首先要运用发散思维法,开拓思路,多角度思考,深入发掘材料的内涵,从而产生新思路、新结构。其次要运用逆向思维法,“反弹琵琶”,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从材料主旨的反面进行构思立意,这样往往能收到令阅卷老师耳目一新的效果。

4.读清要求,规范写作。文题材料后的写作要求也需要考生细细阅读。如果要求中有“根据材料”“结合材料”这样的文字,写作时最好要巧妙体现材料的内容或影子,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引材料”;如果没有上述文字要求,就可引可不引了。然后再看具体的写作要求,明确作文在拟题、文体、写法、字数等方面的限制,然后再规范地写作,决不能越雷池一步。

二、把握构思“三扣住”,匠心独运巧谋篇。

1.扣住材料,明确主旨。一般来说,扣住材料有两种方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文体不同,扣住材料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但不论是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写作主题都应与所给材料有直接联系,并且在文章的开头、主体和结尾部分都对材料内容有所体现。

2.扣住主题,突出重点。考生若写记叙文,对最能集中体现文章主题的重点部分,描写要尽量丰富、形象,从而突出文章的主题;若写议论文,对中心论点的论证无疑是全文的重点。

3.扣住重心,写出亮点。文章的亮点即文章最具特色、最吸引人的地方,它可以表现在文章的素材选择、情节构思方面,也可以表现在文章的语言表达、修辞运用等方面。不管是哪个方面,考生都需要把文章的亮点在有力地突出主题的同时展现出来,从而为文章增添亮丽的色彩,成功出新。

【误区警示】

一忌立意望文生义,割裂整体。材料作文要求考生根据材料确定立意,如果写作时无视材料,自说自话,文章内容既不是从文题材料的主旨中引发出来的,也不是对文题材料进行挖掘得来的,那文章写作注定要以失败告终。

二忌选材另起炉灶,转移立意。有些考生在写作时忽视了命题中的另一个重要要求——“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话题作文写作我们可以只顾话题,不顾材料;但材料作文写作却必须不“脱离材料的含意”。二者的区别考生必须高度重视。

三忌漠视材料中的关键句。对材料作文题而言,每篇材料都有关键句,只不过有的关键句不明显而已。关键句在材料中所起的作用或画龙点睛,或提纲挈领,有些考生在写作中因过分强调整个材料主旨而忽视了关键句,导致写出的文章立意对材料主旨凸显不够。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林书豪在NBA(美国职业篮球联

赛)2011~2012赛季的“火”般表现让人

们注意到了这个首位进入NBA的美籍华人。

林书豪,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祖籍浙江省嘉兴市平湖,父母20世纪70年代从台湾移民到美国。他毕业于哈佛大学,主修经济学,副修社会学。他是哈佛大学自1953年后首位进入NBA的球员。据台湾媒体报道,他也是首位进入有65年历史的全球篮球殿堂NBA的台湾球员。2011年12月28日,林书豪签约纽约尼克斯队。对此前林书豪的职业生涯我们不得不关注一下:2010年12月28日,被金州勇士队下放到NBA发展联盟的雷诺大角羊队;2011年1月3日,被金州勇士队召回;2011年1月9日,再次被金州勇士队下放;2011年2月5日,又被勇士队召回;2011年3月17日,再次被下放至雷诺大角羊队;2011年3月27日,再次被勇士队召回;2011年12月10日,勇士队确认已裁掉林书豪;2011年12月12日,林书豪正式宣布签约休斯敦火箭队,但不久即被火箭队裁掉。

人生路上,我们总会碰到各种各样的考验和困难,但只要方向正确,就不怕路途遥远,又何惧路上的艰辛或者磨炼。所有的结果与你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请根据以上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要求: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

小考试大道理

许鸿儒

期中考试过后,分数成为班里谈论的话题热点。这些分数有的如春雨,注入兴奋的心河,让人欢畅无比;有的像雪花,飘落在失落的心田,异常寒冷;而有的则似炮弹爆炸,让人千疮百孔。其实,独自静静地回想这些分数,亦能从中悟出小考试中蕴涵的大道理呢!

发数学卷子时,我心里比唱《忐忑》还要忐忑。数学老师一进教室就开门见山:“这次考得不错!有6个满分,假如算上许鸿儒就有7个了!”老师这话是什么意思啊?6个满分念完了,接下来的就全是低一档次的了:“119分”“118分……”然而还是没有我。我心里纳闷了:“我好像没哪儿错了啊,我检查了几遍了的!”正当我满心疑问时,老师念了我的名字后道:“115分!”我懊丧地走过去,老师抚摩着我的脑袋,一字一顿地说:“看来,没有运气还是不行啊。算你背,阅卷老师给你少算了5分。不过,你仍是名副其实的满分!”当时我心中真是懊恼,但一会儿转念一想:只要你是一颗天鹅蛋,就算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是金子就总会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对着试卷,我不禁暗自微笑起来。

语文老师比较低调,把卷子拿进来就直接让同学发了,保住了我们所剩无几的脸面啊!一拿到卷子,我便傻了眼,正上方赫然写着“104分”,我的心凉了半截,这个分数对于我来说就更没面

子了。只见卷子上的红色笔迹东圈西叉,就像在我身上割的一刀又一刀。问问黄紫清,她骄傲地答:“我112分。”“妈呀,你也太变态了!”我惊愕地叫道。“这有什么——”她不屑地说,“全年级最高115分!”“啊!”我更失落了,一科的分数就这么大差距,还用比吗?我瞟了一眼黄紫清的试卷,真是“眉清目秀”,干净整洁,令人赏心悦目啊。再看看我的,破烂不堪,字迹模糊难辨,更有大大小小的墨水团看似繁星点点,却让整个试卷好似一张历经千年沧桑的羊皮纸。这正应了老师的话“考试字迹最重要”,真可谓“字好一半文”啊!

还有想不到的,我们班上出现了“麻雀变凤凰”的传奇事件:“佘力文超神

啦!”佘力文一反常态,“语文106,数学

120……”想想以前的佘力文,经常是老师批评的对象,上课就爱画画,手心常是红肿的;再想想近期的佘力文,发愤

图强,刻苦努力,终于迎来了开心的一笑。看来——只要努力奔跑,一切皆有

可能!

这次期中考试,让我悟出了人生的道理、学习的诀窍、生活的哲学,真是令我获益匪浅。

点评

本文作者以分数为线索,叙写自己从中悟出的深刻道理,可谓以小见大,选材巧妙,意蕴深刻。文章叙事具体,描写生动,以真实的细节传神地展现了人物的个性风采,让人读之亲切自然,真实可信。本文语言幽默生动,准确传神,让人读来妙趣横生,余味无穷。我们由此可知:作文要从小处入手,写活个人的体验与感悟,才能分外出彩!

素材拾贝

“哥”的故事不是传说

“不剩哥”被围观,勤俭成稀奇

“粒粒皆辛苦”,是每个人小时候都学过的古诗,今天你是否还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习惯?近日,一网友在重庆社区发帖称,她在北部新区上班,时常在“海王星”楼下食堂里,看到一位将盘子里饭粒全部吃干净的年轻男子,“看到他,我为自己的浪费行为感到羞愧”。帖子一出,立即引来众多网友的关注。

有记者前往事发地调查,注意到,在被网友称为“不剩哥”的年轻男子用筷子夹米粒的时候,周围的不少食客会停止进餐,向这位年轻男子投去好奇的目光。当“不剩哥”离开食堂后,部分围观的人也跟着起身离开,而他们留下的餐盘里,还有近1/3的饭菜没有吃完。

“不剩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自己从小接受父母的教导,才将节约的习惯一直保持至今。“不剩哥”称“我的这种行为,曾经遭到同学、同事们的讥笑”,但他自己认为,这样的行为不仅能使自己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能节约开支。

运用解读:自古以来,勤俭节约都是人类倡导的美德,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肆意浪费,因为所有物质产品的产出都是建立在消耗资源的基础上的,人们对物质的需求越大,资源的消耗就越多,这将对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因此现代社会更要厉行勤俭节约的精神。人们应以浪费为耻,向“不剩哥”的节约品行学习。

适用话题:勤俭节约 好习惯 坚持做正确的事

“大衣哥”上春晚见证坚持的力量

1969年出生的朱之文,是山东省菏泽市单县郭村镇朱楼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这位普通的农民以种地、打零工为生,既要奉养老人,又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全家年收入仅5000元左右。然而,由于从小酷爱唱歌,朱之文始终坚持自己的音乐梦想。田野里、堤坝上、小院外,处处都留下了他美妙的歌声。

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朱之文的人生命运发生了改变。通过参加各类选秀节目,朱之文“一炮而红”,最终登上了春晚舞台。当然,登上春晚舞台并不意味着成功,但这对于“大衣哥”朱之文来说,却意味着人生崭新的开始。或许,他的人生轨迹将会因此而发生转变,他坚持多年的音乐梦想也终将成为现实。

运用解读: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拥有着一个梦想,有的人为了心中的梦想,执著追求,无论其最终能否实现梦想,其人生也因永不放弃的努力而没有太多的遗憾,“大衣哥”能够登上春晚舞台就是生动的例证。当今社会,有太多的机遇等待着有准备的人,希望同学们能以“大衣哥”为榜样,为了自己的梦想,勤奋、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