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师承教育论文

师承教育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07-31 16:46:45

师承教育论文

师承教育论文第1篇

关键词:中医药师承教育 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 启示

国内外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一般有三种培养模式。一是工学结合的“双元制”教育;二是院校教育或集中培训为主的继续再教育;三是采用“师带徒”的形式进行的校本培训。这第三种“师带徒”的模式与我国几千年中医药学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师承教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从中医药师承教育模式出发,可以为寻求切实有效的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途径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据上。

一、师承教育理论的传统内涵及当展

1.传统中医药师承教育模式

(1)师承的历史脉络。“古之学者必有师”。回顾历史,从秦汉时期直至建国初期(1949年―1955年),我国医生的培养主要以师承教育为主,处于民间自发状态,政府不予以干预。1955年至1989年,由政府或各单位出面组织,为名老中医配备徒弟或助手,改变了过去中医带徒的自发性和自流性。1990年至今,中医药师承教育在政府的组织下,中医药高等院校和部分中医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其中,培养性质提高到高层次的中医药继续教育,逐步实现了师承教育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2)传统中医药师承教育的内涵。师承教育的内核以“重临床、多临床”为主的临床能力培养。师承教育的最大特点是以临床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中医药师承教育具有学与做融合为一体,理论与实践同步,有利于学术思想继承和师傅因材施教等优点。

2.当代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

(1)中医药院校教育模式。目前我国中医药专业高等教育主要还是借鉴了西方教育的模式,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学科群和课程体系,建立了一支具有相当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但回顾几十年的办学历史,我们可以发现院校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大多“千人一面”,重理论轻实践;老师对单个学生的关注度降低,因材施教难以实现。

(2)当代师承教育模式。师承教育模式伴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革新,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变革,出现了如导师制等别称。其不仅可以传授含有大量隐性成分的技艺、技能的常规方法,而且其思维模式及其价值观等也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一模式由于其见效快,费用低,而且不会太耽误本职工作,是在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突破。4因此,它可以作为解决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专业教师教育性、职业性和学术性之间无法融合的有效途径。

二、师承教育实施的现实依据及实际价值

1.师承教育在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中的转变

为进一步完善中医药师承制度,促进中医药人才培养和学术繁荣,各级政府和单位广泛开展了多层次、多种类的师承教育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我们实施师承教育提供了现实依据。但是与中医药人才培养中的师承教育相比,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不仅要求掌握足够多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教学能力、管理能力以及社会能力等。因此,师承教育在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中还要进行一些转变。

(1)培养目标的转变。构建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是为了培养符合中医药职业教育实际需要的专业教学人员。培养的对象是接受过中医药专业教育、并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培养的目标是为了同时提高“徒弟”的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2)能力要求的转变。相对于专业人才,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更加注重综合能力的发展。师承教育在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要从专业知识导向(对于专业人员十分重要)转向教书育人能力导向(对于“双师型”教师十分重要)。

(3)学习过程的转变。在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过程中,更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双师型”教师所参加的实践活动要与教师所承担的教学、科研工作及内容紧密相关。

2.师承教育实施的实际价值

(1)学校组织的自主性调动了教师积极性。学校可根据学校及教师个人发展的实际灵活制订“跟师”的计划及实施方案,自主选择跟师方式、制订培养制度及奖励办法,从而充分调动教师参加师承教育的积极性。

(2)教育开展的广泛性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学校可以通过统筹安排,使全校老中青各层次的专业教师都能参加师承教育活动,形成全员学习和研究的良好氛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带动教师共同进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3)实施内容的针对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师承教育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又以其具体实践为落脚点。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所教授课程或者缺乏的临床实践知识为方向挑选跟师的对象,培训结果可直接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填补了培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

(4)教师学习的迫切性体现了教师自身专业性发展的客观需要。当前高职高专院校教师队伍年青,充满生机和活力,具有较强的发展后劲,具备由知识型向技能型转化的基本条件。他们都渴望将所学到的知识与理论知识联系起来,提高自身专业性的发展。

(5)时间内容的灵活性保证了教师的本职工作。师承教育的灵活性,首先,体现在时间的确定上。它可以根据学校具体工作的变动制宜,并不苛求按部就班。其次,师承教育内容也具有应变性。

(6)教育经费的节俭性减轻了经济的负担。师承教育主要以学校为教育基地,现有老专家为培养人,可以减轻学校及教师个人的经济负担。同时,它也可以挖掘学校内部的潜力,通过对人、财、物、信息等资源的合理组合,有效解决师资队伍建设所带来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不足的问题。

总之,师承教育适应专业教师所在学校的实际与需要,直接利用校内资源开展人才培养活动,充分发挥了中医药职业教育特色,同时还十分关注教师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激发教师参与学习的热情,使师资队伍建设取得实际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文娟,史青.1949~2001年北京中医师承教育史[J].中医教育,2006,25(5).

[2]卢传坚,黄亮,黄秀云.中医药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结合模式刍议[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8).

[3]刘英锋,张光荣等.论名老中医临证经验师承方法的规范化[J].中医教育,2006,25(6).

师承教育论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

作者简介:唐雯(1981-),女,四川营山人,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艺术管理、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3-0028-03

从教育学的立场出发,教育的文化功能决定了各级各类教育必然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承担自己的职责。当然,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教育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都应该形成自己的特色;这既是维护文化多样性的需要,也是发展各级各类特色教育的需要。就高职教育而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有其可能性与必要性,也有其互惠性;所谓互惠性正表现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高职教育能够生成其自身的特色。

一、内在契合:高职教育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能性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1]依据这一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口头传统和表述;二是表演艺术;三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四是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五是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其中,表演艺术、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是具有比较明显的职业属性的,例如现代社会已经有了建立在特定社会风俗、礼仪、节庆等知识基础之上的庆典策划公司。可以说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某种职业属性为高职教育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高职教育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是使受教育者获得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道德修养的教育。按照1997年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简称ISCE),高职院校处于“实践的、技术的、指向具体职业的”5B的位置。无论是从职业教育的性质确定,还是从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机构序列中位置,都可以看到高职教育的职业属性;高职教育的职业属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职业属性正可以形成内在契合性。

具体而言,这种契合性至少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教育内容上。无论是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技能,还是节庆礼仪,都可以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资源。表演艺术与传统手工艺技能的职业导向可以一目了然,其本身正是人们在谋求生存过程中发展和积淀起来的。北京天桥艺人们的史册便是明证。节庆礼仪的职业导向亦正在被发现之中。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仓廪实而知礼节”,人们对礼仪规范的要求也开始日趋丰富,不仅传统的婚丧、重大节日庆典、各种奠基活动等要遵循既定的仪式,甚至朋友之间的聚会为了显得隆重也需要特别的设计。人们对礼仪规范的要求不仅仅是范围的广泛,而且有着“质”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人要求礼仪“中规中矩”,忌讳“不伦不类”。换言之,人们对于礼仪规范等的要求也开始日趋“专业化”,于是也就有了从事这些工作的专业人员。其次是教师队伍。高等职业教育一直倡导“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对于“双师型”教师的要求固然可以着眼于让每一个教师既熟悉理论又熟悉技能,事实上也可以将高职教师分为两个体系:一是理论教师,二是技能教师。这两个体系的教师之间可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同心协力地起到“双师型”教师队伍应该起到的作用,甚至有可能更为有效。因为各自有所专攻的时候,理论教师会在理论的提炼上更有成效,而技能教师也可以在技能上更有精进。如果确实可以做到将高职教师划分为两个体系,那么很多的民间艺人和技师也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被吸纳入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队伍之中。如是,高职教师也就同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了。

二、责任担当:高职教育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具有现实的可能性,更具有迫切的必要性。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也指出“促进文化的发展”是大学的使命。足见,守护、传承、创新文化已是高职教育必须承担的职责。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文化创新之源,守护、传承和创新文化必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传承、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必经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一种重要体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进民族认同和加强民族团结,这将为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石。

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传承难以为继的困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样式急剧减少,许多民间技艺濒临灭绝。例如,山西地方剧在1983年时大约有49种,而到2004年已锐减至28种。导致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保护不力。对于具有文化性格的教育活动而言,积极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应责无旁贷。正如潘懋元教授指出:“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文化过程使文化得以社会遗传和再生,因此,教育是文化的社会遗传和再生的机制,是文化化人的过程。……高等教育应该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文化适应的功能和文化创造的功能。”[2]作为合理的推论,高等职业教育也应该勇于承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责。事实上,高职教育对技术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往往落实为某种技能技艺的传授,这正是在将体现悠久世界文明成果的优秀文化遗产一代代地接力、传承下去。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关键在于传承,要有传承者作为载体将其传承下去。没有传承人,许许多多的绝活绝技、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和节庆礼仪就会像生物物种丧失遗传基因一样永远消失。当前,我国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而培养人正是教育活动的基本职能,在培养各种民间绝活绝技的传承者上,高职教育正可以发挥其特有的优势。换言之,我们正需要高职教育去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这既是社会文化发展与创新的需要,其实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职能扩展的需要。

三、特色生成:高职教育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互惠性

高职教育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有利于我国社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而且也为高职教育寻找特色发展之路提供了契机。因此,我们认为高职教育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互惠性的。

高职教育的特色发展可以体现在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师队伍等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是高职教育内容的特色发展之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都具有典型的地域特色,即便是同一种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同的地方仍然会包含着明显不同的知识与技艺。如剪纸首先分为剪纸和刻纸两大技艺类型,而后因南北风土人情的差异又形成南北剪纸的不同特性,北方剪纸粗犷豪放,南方剪纸精细秀丽。织绣则有汉族的云锦、宋锦、蜀锦,以及少数民族的土家锦、壮锦、毛南锦等;山东有鲁锦,无锡有精微绣,湖北有红安绣刘寿仙等。制陶技艺的地方差异性也是非常明显的,陕西、江苏、福建、贵州、广西、江西等其技艺也各不相同。这些颇具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旦进入地方高职教育活动之中,成为地方高职教育的资源,也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职教育内容。

独特的教育内容往往也会要求独特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与之匹配。对很多颇具特色的地方技艺而言,传统学校教育的班级授课制是难以达到其技艺所要求的高精水平的。因此,必须改变传统学校教育的班级授课制,寻找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在这一点上,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做出了很好的探索。他们以南通仿真绣为教育内容,以工作室为依托,实施“教师与师傅融合、学生与徒弟融合、作业与产品融合、教室与作坊融合”为教育模式进行纺绣技艺的传授。既沿袭了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心口相传的教学方式,又有手脑并用,理论学习加上实践操作的现代教育教学方法。在“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仿真绣工作室”里,师生学员首先对仿真绣大师们口授技艺的影像录音资料进行记录、整理,通过工艺学、遗产学的研究方法将所梳理建档的口传资料进行实践与复制,从而实现理论和实践的高度融合。各地方高职院校都应该积极地探索与自己独特教育内容相匹配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3]。

独特的教育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必然会带来独特的教师队伍。正如前文所述,当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等职业教育发生内在的契合之后,我们所倡导的“双师型”高职教师队伍也应该相应地发生变化。一方面我们需要有一批专门从事技艺、技能分析的理论型教师,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作为技艺、技能的教师。于是,各地方的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都可以纳入高职教育的教师队伍行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特异性自然也就会增加高职教师队伍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这可以说是与普通高等教育教师队伍的绝大差异,也正是高职教师队伍的一种特色。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高职教育策略

一般意义上说,高等教育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策略主要是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入手的。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各层次专业人才,如学士、硕士、博士等。例如,中山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湖北美术学院等明确招收“文化遗产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南京艺术学院等招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方向研究生。以期望这些专业人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振兴”各个环节都能大有作为。在科学研究上,高校可以提供专门的研究机构、人员,产生一大批研究成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智力支持。自2002年5月,中央美术学院率先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之后。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学院等高校也相继设立了名称相似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机构。在社会服务上,高校可以通过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设施,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文献、档案、展览等工作。当前的相关研究多论及的是普通高等教育或普通高等院校,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或高等职业院校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却较少论及。或者是因为人们习惯地认为高职教育以教学为根本,对于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很少做出要求。事实上,高等职业教育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策略也可以从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在教学上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教学内容。结合地方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着力开发相关的课程与课程体系,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与选修课程综合体系。二是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正如前文指出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职业属性,那么高职院校正可以依托这些职业属性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新的专业,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化,进而培养专门从事这些专业的人才,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在高等教育呈现能级差异的今天,很多人会认为只有普通高等院校才要关注科学研究,高等职业院校是教学型的高校,可以不要求科研。事实上,这是对高校的研究职能的一种误解。高校的研究职能首先不是仅仅指从事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的研究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其次,所谓的科学研究并不仅仅指向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各种手工艺技能、人类社会的各种表演艺术同样需要研究。高职院校同样可以建立研究所或研究中心,承担技艺或艺术研究的职能。每个地方的高等职业院校可以结合自己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化的现实建立各种相应的研究中心。如江西省的高职院校可以建立赣剧研究中心、手工制瓷技艺研究中心、星砚制作技艺研究中心;安徽的高职院校可以建立徽剧研究中心、纸墨制作技艺研究中心、徽州三雕技艺研究中心等。

高职院校同样可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田野调查;建设展馆,开展社会活动,参与非遗文化的直接开发(如旅游)等社会服务活动。同时还可以将师生在学习与教学的过程中形成的产品与习作组织义卖,一方面让学员看到自己作品的价值,另一方面所获得的资金可用于慈善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艺术表演类则可以组织义演,一方面增强社会民众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是让学员将学习成果进行演练的好形式。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EB/OL].http:///images/0013/001325/132540c.pdf.

师承教育论文第3篇

我国大学生普遍出现对传统文化认知不够深刻、感知欲望不强烈等问题,因此大学语文教学中务必要想方设法有效落实传统文化的传承功能,借此持续提升大学生的母语素养,以及人文精神。在此类背景下,笔者决定结合实际集中化探讨论证现代大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更为科学合理地进行传统文化传承功能落实,希望能够引起相关教学人员关注。

关键词:

大学语文;传统文化;传承功能;落实举措

社会持续改革发展期间,我国大学语文教育工作同步面临深刻的挑战危机,因此需要针对传统教育规范体制加以持续深入性地创新改革。须知大学语文课程存在多元冗杂等特征,改革起来自然不会那么容易,往往会涉及到大学语文教材建设、师资完善、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方法规划认证等诸多问题。而截止至今,还有一类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就是如何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灵活且高效率地落实传统文化的传承功能。

一、高校领导应不断强化对大学语文传承传统文化功能的关注力度

尽管说一直以来,我国大学语文课程在国民教育之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影响效用,不过因为诸多因素限制,使得其当前面临诸多挑战困境。现阶段许多高校学生都长期经受社会诸多消极思想影响,对于传统文化传承使命产生全面忽视迹象之余,更加丧失了对语文课程的钻研兴致,通常状况下只是将这部分课程当作获取学分的必要途径,如此一来,预设的高校语文教学指标便更加难以达成。再就是国家和高校领导,本身对于语文课程关注度不够高,特别是在教学定位严重模糊背景下,使得大学语文教学实效持续骤降,与终身学习的大学语文教育理念渐行渐远。长此以往,便不利于全面改善大学生语文素质和传承发展中国优质的传统文化。面对上述状况,作为高校领导,要在积极推动传统教育体制改革进程基础上,不断加大对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视力度。如此一来,便可以在日后将大学语文独特的传统文化传承功能予以有机凸显,同时在素质化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等工作中获得理想化的进展成就。

二、沿用合理化大学语文教材,展现出传统文化多元完善的魅力特征

想要更为有效地布置拓展大学语文教育活动,第一要务便是选取可靠的大学语文教材作为基础性指导媒介,所以高校在开展语文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理当将教材建设工作内容列入计划之中。归结来讲,想要愈加顺利地贯彻大学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使命,就必须要编辑沿用内涵丰富且可以深度彰显传统文化魅力的大学语文教材。因此,作为现代高校专业化语文教师,便有必要结合诸多实际状况和经验进行深入性改革、探索,进一步编订出完善化的大学语文教材,借此持续改善大学生群体的语文素质并督促他们树立起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精神信仰。至于这部分教材内容的编排原则,便是确保兼顾古今中外前提下,选录一些普遍受学生欢迎的经典影视欣赏篇章。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和苏轼的《前赤壁赋》等,表现了作者悠闲自然的生活情趣和放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展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之余,闪烁着传统文化精华的光芒,能引起学生深刻的思考,使学生深受其益。需要加以强调的是,这部分文章之中必然要清晰化标注自学提示、思索训练、高等级层次知识链接等细节,如此一来,便可以确保现代大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可以挣脱课堂有限的时间、空间条件约束,之后实时地将已学知识点拓展应用到现实生活之中去。在日常生活期间,学生则可以联合教师引导、教材自主研究、现实生活动态观察等途径,进行持续深入地学习,最终切实达到借助大学语文教育进行传统文化传承的教育目标。

三、大学语文教师要时刻提升文化素养,保证课堂上将传统文化魅力展现完全

想要切实在高校语文教育中可持续传承并且发展传统文化,便需要语文教师精细化的指导和多元化的实践活动作为基础适应媒介。因此,大学语文教师理当定期接受更高等级层次的教学技能和文化素质培训,为其日后更好地完成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传承工作,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至于相关处理细节将表现为:

1、大学教师要全面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实时拓宽自身知识和理论结构层次须知教师始终是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大学语文各类教学目标贯彻,都需要教师优质化的素质和理论作为支撑。所以,便需要大学语文教师做到与时俱进,即时刻依照时代最新规范要求进行个人知识结构层次修缮。更加需要关注的是,大学语文教师全面承担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关键使命,因此更加有必要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意识,保证长期进行各类文献阅读、名家名作赏析,在确保自身语文文字表达和文章欣赏能力大幅度改善之余,进一步深入性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唯独如此,才可以承担起大学语文教育如此重大的职责。

2、组织起高素质、完善知识结构层次的大学语文师资团队决定大学语文教育事业合理化发展前景的另一类基础要素,便是师资团队的建设质量。因此,不同高校都要适当加大投入来构建起实力高超且数量稳定的语文教育、科研团队。唯独这样,大学语文教育才能更为顺利地贯彻预设的各类目标,包括传统文化的有机传承和拓展等。第一,令一些资深教师持续深入性地介入到大学语文教学工作之中,将这类人员的教学优势予以有机发挥。这部分教师通常都须经历几十年的教学生涯,这样才能保留完善的教学实践经验与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保证为年轻教师树立起应有的榜样示范作用之余,更好地带动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和传统文化传承等工作进程。第二,引入一些高层次的专业人才,进一步充实既有的大学语文师资队伍。这部分教师必须保证预先接受系统化的专业培训指导,并且已然获取传统文化的妥善熏陶结果,这样才能保证这类群体能够更加理想地胜任高校语文教学工作。不过这部分人员在教学实践经验、教学管理技巧等方面,自然不能和资深教师相提并论,因此需要持续地向老教师虚心请教,争取借助长期教学探索和实践,逐步成熟起来。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语文教育理当涉猎诸多领域,特别是在素质化教育、学分制度、应用型人才教育模式等一系列改革活动布置拓展期间,有关大学语文教育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功能特性,有必要愈加鲜明地凸显出来。为了确保这部分功能特性得以有机落实,高校领导要不断强化对语文课程重视力度基础上,组织各类优质化教师精心设计教材内容、参与相关培训来提升个体人文素养,并且实时性制定实施富有针对性的教学引导方案。长此以往,使得民众文化传统得到全方位继承拓展,为今后大学生合理化职业和人生发展前景绽放,提供丰富可靠的指导经验。

作者:龙秀光 单位:铜仁学院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吴晓燕.关于传统文化与大学语文教学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14(10):77-89.

师承教育论文第4篇

关键词:探究;技艺师傅;职业心理

美术院校的美术教师普遍存在 “技艺的师傅”的职业心理,注重专业技术,技艺精深;忽视理论研究,理论贫乏。

一、这种职业心理形成的原因

在中国美术教育发展史中我们可以看出,美术教育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师徒式,正统的美术教育和民间工艺美术都是如此,这种师徒教学方式代代相传,专业技术的方法和技巧越来越丰富和精深,这给美术的传承和发展起了基础性的作用,但这种师徒方式的传承,重视专业技术教育,忽视理论的研究和教育。纵观中国古代的美术发展史,理论专著也寥寥无几。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发展不过一个世纪,由于漫长的古代美术师徒教育方式所形成的重视专业技术忽视理论研究的职业心理的强大历史根基,使得这种职业心理一直存留在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中,“技艺的师傅”职业心理在一些美术教师中明显存在。

二、这种职业心理对美术和美术教育的影响

从美术教育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美术教育由于高等院校美术教师长期存在重视专业技术轻视理论研究的职业心理,导致美术教育的科学研究至今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系科的教育科研工作严重滞后,美术教育理论非常薄弱,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比较陈旧,严重影响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一些院校由于缺乏理论研究,因此对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失去了前瞻性的估计。社会的迅速发展,对一些新兴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加,导致一些高等院校盲目开设新专业,然而这些专业硬件不齐,专业教师奇缺,胡乱拼凑而有名无实。一些设计专业教师也就由绘画的“师傅”临阵倒戈,从事设计教育,因缺乏专业基础知识而敷衍塞责。由于美术理论专业教师的匮乏,一些理论课程的教师居然由中文专业或历史专业的教师兼任,这不能不说是长期重视专业技术,忽视理论研究带来的悲哀!在近代百年的教育发展中,中小学语文、数学、物理、历史、地理、外语等学科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合理的教学体系和学科的基础理论。而作为中小学一门必修课的美术课,长期存在随意性,教学体系不够成熟,至今尚未建立起自己比较完整、合理的学科体系,其美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建设非常薄弱。这不能说与美术教师的这一职业心理没有一定关系。

这种职业心理的存在,使这部分教师在自身能力上,只注重专业技术的学习、研究,忽视美术理论和美术教学理论的研究,导致专业技术精深,理论知识贫乏。在教学上,也只注意专业技术和方法传授,自己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师傅”。同时,在这种职业心理的影响下,一些院校的美术教育多重技轻道,在课程设置上,不管是绘画或设计都偏向专业技术,理论课程可有可无,在专业设置上偏向技法类专业的设置,理论类专业比重太少,结果培养一些像中世纪一样的匠人,而不是造就理论素养丰厚,并具有基本技术的综合型美术人才,使得学生虽然掌握了一门美术技能,但美术理论知识和美术教育理论相当贫乏。虽然一些院校的美术专业也发现了教育和教学的问题,表面上似乎也对陈旧的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和改革,但因为缺乏理论研究和先进的理论思想作指导,表面上似乎进步了,但实际上也是在沿袭旧法,找不到更好的方法取而代之,使这些院校的美术教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这问题在近几年已经引起了一部分美术教育界人士的重视,也积极参与到美术理论和美术教育理论的研究,也有一定的成果。我们可认真审视一下近百年来我国美术理论和美术教育理论的状况,与大量出版的画册、专业美术技法、美术画刊、画家专著等等书刊相比,由我国学者编写的美术史论、美术批评、美术教育理论等著作可以说是沧海一粟。

三、矫正这种职业心理问题之我见

1.美术技艺的传承是美术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先行条件

美术的产生是建立在一定的工具和技艺的基础上的,“正像人类文明是从使用工具开始一样,人类的艺术也是从使用适合于艺术的工具才产生的。”[1]“人类的第一件工具和人类的第一件艺术品是有同一性的。”[2]因为“(1)人类的第一件工具是以后所有创造物的起点和最初形态,第一件工具的创造,是人类一切精神和物质的创造活动的胚胎,它孕育着人类由幼年到成年发展所有最初的因素、方面和关系;(2)人类早期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是交织在一起的,没有可以分割开来的确定界限,因而他们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在当时是混沌同一的;(3)从史前艺术的特征出发就其创造性的意义而言,人类最初那简陋的石器和后来精美的彩陶、玉器等等同属于史前艺术,它们的具体形态虽然不同,却没有根本性质的不同,后来的一切创造物都是对第一件工具的继承和发展。”[3]因此,人类的美术文化若要得到发展与延续,美术技艺的进步和对其传承是必不可少的。有史以来的各种美术教育活动,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美术技艺的传承的活动。美术技艺传承构成了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本源,正是在这本源的基础上,才有了此后人们在美术教育价值取向上所做的诸多拓展和抉择。所以,美术技艺的传承是美术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先行条件。我们现在的美术教育也是肩负美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美术教育活动之一,也有美术技艺传承的先行责任。当然,在人类美术教育发展过程中,有关美术技艺的概念和范围,也是与时俱进的,其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的变化当中。时至今日,美术技艺不能简单理解为某种狭义的技法、技术或技巧,而应该是对史前至现时期对美术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对美术创作、创造最基础性的技术和方法的总和。

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一些教师受到了一些理论的影响,认为美术创作观念是最重要的,技能反而不那么重要。他们欣然地接受或认可了“反技艺”或“无技艺”的大旗,在教学中淡化、取消对美术技艺的训练的严格性和严密性。从实质而言,忽略美术技能的教育是不完全的美术教育,最终否定和颠覆了美术教育学科自身存在的合理性。

无论是单纯地强调技能的学习,还是极端地否定技能的学习,都是不足取的态度,我们需要将技能的训练和理论的学习兼顾起来,鉴于当前两者关系的失衡现象比较严重,应该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

2.科学研究是一切学科发展的生命线

美术学科的科学研究可大致分为这几类:美术史理论、美学理论、美术批评理论、美术创作理论、美术教育理论、新兴的思想意识流派、经验、观点等。美术史可以使我们获得远距离审视美术作品所表现的不同文化时代所持有的价值观,把握美术历史发展脉络,掌握宏观的美术知识,也可以提供很多美术历史事实,刺激我们用清醒的头脑去思考目前的美术状况;在推崇人文教育的今天,艺术史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能帮助学生体验人的价值观念,形成尊重人和人的价值的精神品质。美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在审美活动中获得乐趣,更好地理解艺术的性质和价值。美术批评理论不仅指导推进美术创作,而且作用于美术教育、美术史及促进新兴美术流派和观点的形成与发展。美术创作理论则指导创作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在规范与创新的维度中高水平地从事美术创作活动。美术教育理论可帮助师生更好地从事教学活动,同时也能在整体上推动美术教育的发展。因此,美学理论、美术史论、美术批评理论、美术创作理论、美术教育理论,以及新兴的思想流派、经验、观点等等与美术实践活动共同构成了美术文化,在不同的社会中满足着人们精神和物质生活的需要。

美术教师担负着美术学科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双重任务,科研为根,教学为本,只有彻底放弃轻视理论的职业思想,积极参与美术理论和美术教育理论的研究,才能提高自身的素养,有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履行自己的职责。只有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和理论水平,以改革培养模式,调整课程结构,用现代化、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充实和更新美术教育内容,逐步实现美术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提高美术教育专业化水平,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对美术和美术教育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只有树立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美术教育思想和观念,才能改革美术人才和美术师资培养模式,才能尽快构建具有示范性、典型性、影响大和有实质性突破的美术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新型教材和教学模式,为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和美术教育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美术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打下基础。我们美术教师应以科学研究为切入点,扎扎实实地开展美术和美术教育等多方面的科研工作,使我国的美术和美术教育研究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上。

3.从我国现代美术专业培养的目标来看,大部分学生是为服务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或者为美术专业师资和素质教育师资而学美术,这些的学生不必也不可能都成为艺术家,但他们必须懂得审美,要成为具有艺术修养的一代新人。我们美术教师肩负着培养服务现代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美术人才或普及美术文化以提高社会整体审美素质的重任,作为一个合格的美术教师,首要任务是让自己的学生了解什么是美术,了解世界美术的历史和现状,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美术遗产,培养他们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由此看来,美术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美术专业基础知识和美术理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方能称职。

四、结束语

作为美术文化的传播者,我们美术教师,拥有新时代意义的专业美术的技艺,全面的美术理论和美术教育教育理论以及广博的其他知识是基本的条件。在这种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美术教师才能既专业又全面地培养学生与职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帮助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完成创作、教学、科研和教改等工作。

注释

[1]朱隶著.《艺术的起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7页.

[2]邓福星著.艺术前的艺术―史前艺术研究.山东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序第3页.

[3]邓福星著.艺术前的艺术―史前艺术研究.山东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序第3页.

师承教育论文第5篇

关键词:中医学专业 仲景学术传承班 专业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160-01

1 巩固中医学专业(仲景学术传承班)学生专业思想的重要性

正确牢固的专业思想不仅关系到大学生在学期间学习中医药的兴趣,还与他们在未来工作中的基础业务素质紧密相关,是在校大学生根据培养方案主动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掌握中医技能的内在动力。中医学专业(仲景学术传承班)是在我校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等本科专业二年级在校生中,通过自愿报名,学校考核(结合平时成绩、统一考试成绩、集中面试)等环节,选拨出成绩优异、思维敏捷、热爱中医药事业、对中医学具有较高悟性的优秀学生进入该班。由于该传承班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所以需要进一步巩固其专业思想,才能达到人才培养目的。

2 在中医学专业(仲景学术传承班)开展专业思想教育的方法

2.1 使学生明确仲景学术传承班的人才培养目的和培养模式

设立仲景学术传承班是为了培养具有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及扎实的中医理论功底;具有坚定中医职业信仰、中医诊病的思维方式;具有熟练运用中医传统方法诊疗各科疾病及疑难杂症的能力;具有对仲景学说有系统的学习和研究的中医传承人才而做出的积极探索。该班的培养模式坚持中医药学的传承与创新,借鉴名中医成才之路,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特有的规律,通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师资配备,加强课外实践及辅导等“精英化教育”模式为社会培养高层次的中医药人才,满足社会的多元化需求。

在该传承班的学生选拔和入学阶段,我们重点进行了专业思想教育,让每个学生都明确该班的人才培养目的和培养模式,在初始阶段建立起继承和发扬中医精髓,传承仲景学术思想,并为之奋斗终生的专业思想。

2.2 树立相关教职工全员、全程参与教育的理念

仲景班学生虽然是选拔自不同的专业的优秀学生,但并不意味着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任务减轻了,从培养目的上看,而是更重了。需要相关的教职工在日常工作中全员、全程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强化了本科生导师制,邀请行业主管部门的专家和社会上的知名学者共同担任班主任,选聘各相关专业的资深专家在日常学习中分组带教。注重做好教室、宿舍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中医文化氛围,把专业思想教育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细节中,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都能接触到传统文化、感受到中医思想。

2.3 划分不同阶段,提出专业思想教育的侧重点

将大学五年统一规划,按照专业学习从易到难、从浅入深、从理论到实践的规律,根据不同年级将专业思想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在低年级基础理论学习阶段,引导其坚定自身的职业信念;在中年级专业知识学习阶段,引导其提高自身对专业的执着追求;在高年级实践技能锻炼阶段,引导其强化自身在实际工作中的事业心。通过不同阶段采用不同层次的切入点,使学生的基础理论、专业理论、技能学习和专业思想树立相辅相成。

2.4 优化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中医思维

中医学的知识结构包括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方面的内容。仲景学术传承班的教育按照其自身的特点和知识结构体系来设置课程,加强中医基础课程、中医临床课程、中医经典课程、传统文化课程、传统技能课程的学习。与同专业普通本科相比较,仲景班中医基础课程模块学时为504,占总学时比例的13%,普通本科为414,占13%;中医临床课程模块学时为420,占总学时比例的11%,普通本科为368,占11%;中医经典课程模块学时为770,占总学时比例的20%,普通本科为342,占10%;传统文化课程模块学时为342,占总学时比例的9%,普通本科为162,占5%;传统技能课程模块学时为572,占总学时比例的15%,普通本科为326,占10%;同时掌握好中西课程的比例以及西医课程开设的时机,将必要的西医学知识和诊疗技能的学习安排在中医教育的后半个阶段,有效的帮助学生完整地掌握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2.5 创新培养模式,促进管理、考核与教育的有机结合

仲景学术传承班的日常管理由教学师资力量较强的基础医学院主要负责,由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和第三临床医学院协助管理,选派学校教学督导团的资深教师担任该班学生兼职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学习、生活指导和管理;教学模式实行学年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不再实行弹性学年和自主选课;教学内容方面:理论课程突出精读,临床课程突出案例分析,实训课程突出实际操作;在学业考核上:增加了诵读,读书心得,中药的认、采、制、用等实训技能,跟师见习心得、医案整理和临床经验总结等环节的考评。

2.6 注重师资选配,强化教师的示范作用

在现代化教育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中医人才的培养和教育重点在于对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上,教师不再是知识传授的唯一载体,而应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引路人。我们选聘校内、外基础理论、临床水平有一定造诣的中医师担任仲景学术传承班课堂教学和临床带教导师;同时,建立名家讲座学术平台,定期邀请省内外知名中医对仲景学术传承班学生开展中医讲座,在课堂教学、实习教学、课外讲座的过程中,以教师渊博的专业知识、骄人的业务成就、高尚的个人品质、独特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充分发挥身教重于言教的示范作用,筑牢学生的专业思想。

2.7 增加实践教学,突出实践的强化作用

中医起源于临床实践,传承离不开临床实践,中医思维模式的培养更需要不断的临床实践。只有让学生尽早走进临床实践、尽早体验到中医药的临床疗效,专业思想教育才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我们把仲景学术传承班学生的临床实践教学分为见习和实习两个阶段,临床实践以继承和熟练掌握中医传统理法方药为主,以师带徒作为临床教学重要环节之一。从学生入班即开始实施边教学边实践的模式,施行导师制。将学生2~3人编为一组,由一名导师带教;2~3个月进行一次轮换;利用周末和课余时间,跟师从事中医药临床学习,协助导师处理部分临床工作。通过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使学生能在实践中感悟中医理论、观察中医疗效,从而对中医药产生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牢固的职业信念,继承中医药学术精华。

师承教育论文第6篇

【关键词】中医药 人才培养 “互联网+” 中医教育

本文为2013年度陕西省公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13BZ47)。

前 言

2016年,国务院下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以下简称《纲要》)[1],明确未来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也加快了中医药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建设的步伐,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掀开了新篇章。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活动的最终体现,是制订教育宗旨、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的决定性因素。陕西作为中医药资源大省,在中医药发展新形势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带动下,围绕培养合格中医药人才和做好基层健康服务两个方面,逐步建立起“各级师承教育贯穿,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联动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有鉴于此,课题组对陕西中医药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对陕西省中医药人才基本状态、培养路径进行了人力资源和组织管理诊断,了解基层中医药卫生从业人员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状态以及发展需求。根据调研情况,对相关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了符合陕西省省情的中医药人才培养路径,以期推动相关工作开展。

陕西省中医药人才培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中医药人才队伍发展呈现“四不”状态

笔者根据《陕西省2015年卫生计生事业统计公报》和《2014年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有关数据,结合课题组对全省19所县级以上中医医院的调研情况,陕西省中医药人才队伍发展现状主要存在四个方面问题:一是总量不足。截至2015年底,陕西省中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27,467人,其中,中医执业(助理)医师7,764人,每万人口拥有中医执业(助理)人数不足2人。二是质量不高。全省中医院卫生技术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者仅占15%,在(区)县级中医医院里,大专及以下学历者依然是主力军,占到全部人数的55.10%,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省基层群众看病就医的效果。三是人才分布不合理。总的趋势是城市多、农村少;关中多,陕南、陕北少,尤其是乡镇卫生院、县级中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人才匮乏,影响了中医药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四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尤其是省市一级医院高端领军人才缺乏,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和(区)县级医院人才队伍较为年轻,学历程度不高;个人发展需求强烈,但流动性强,这给我省培养、发展和留住中医药人才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2.中医药继续教育发展不能满足中医药人才日益增长的自我发展需求

中医药继续教育是对完成中医药专业基础教育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实施的以继承、增新、补充、拓展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主的教育,是继承发展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重要举措和中医药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2]。

近年来,陕西省开展了一系列以“传承临床经验”为主,“巩固中医基础理论”为辅的中医药继续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为提高我省中医药人才整体素质和中医药服务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本次调查仍然发现很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医药继续教育管理机制不健全,相应的制度和保障措施不完善。调查中我们发现,有接近69.3%的人对本单位中医药继续教育相关管理制度不了解;35.5%的人对中医药继续教育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这大大影响了继续教育的效果。二是现有的继续教育形式、内容和途径不够全面,没有考虑到各类中医药人才的不同发展需求,有些培训甚至流于形式。三是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整体增加,但机会分布不均,本次调查中发现,近三年,在(区)县级医院有20.7%的人没有机会参加任何形式的继续教育培训。这与基层中医药人才强烈的进修、深造的需求相距甚远。四是中医药继续教育与现代化教育技术结合程度不高,没有对继续教育的过程和资源进行整合、设计和应用。

中医药发展纲要对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新要求

1.深化医教协同,强化中医药师承教育,继续优化卓越中医人才培养路径

师承教育是中医药教育最传统、最重要、最具特色的环节。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我国大部分中医药院校都在“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的有机结合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4年《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颁布实施,对“5+3”培养模式进行新的定义,初步解决了我国医学教育既无统一规范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又没有与院校教育衔接的制度缺陷。2016年《纲要》又明确提出“将师承教育全面融入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实现师承教育常态化和制度化”。这就为下一步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指明了方向,要求我们在解决好院校教育与职业化教育衔接问题的同时,全方位地融合师承教育。

2.拓宽培养路径,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继续探索基层中医人才培养模式

尽管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已取得较大突破,但与社会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仍不相适应,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要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就必须要改革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实现中医医疗服务能力的全面提高。随着分诊制度的实施,基层医卫生需求逐渐增大,因此,探索基层中医人才培养路径刻不容缓。

陕西省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策略

1.建立和完善师承教育相关制度,实现师承教育三阶段联动

科学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师承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基本保障。在对现有制度进行修订的基础上,出台新的政策。总结中医药师承教育,吸收先进教育理念,制订师承教育标准,对导师资格进行重新界定,对跟师年限、方式、过程和结果进行规定,探索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师承教育模式。

(1)实行名、老中医“一带三、徒徒相传”的师承教育新机制。结合陕西省省情和中医药大省的优势,在现在师承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启动省、市、县(乡、村)三级中医药师承教育项目,采取一位老中医带三个来自不同层次机构的徒弟,徒弟出师后五年内再带一名学徒的方法,丰富师承教育的培养方式,扩大师承教育的影响范围,创新中医“薪传”机制,推动我省中医卫生事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2)制订师承教育培养方案,明确每个阶段的目的和任务。根据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个不同阶段的特点,结合各学科的实际情况,按照“在校重基础、毕业后重临床、继续教育重综合能力”的基本原则,联合中医药管理部门、陕西中医药大学和各级中医医院,制订师承教育培养方案,对每一个阶段的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考核方式进行规定,实现中医理论知识、中医临床实践能力、中医综合思维能力的提升。

(3)妥善解决师承人员学位授予、职称评定和岗位聘用等问题。对全省师承教育情况进行调研,摸清师承人员在学习和实际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制订相关政策,为各级师承人员学位的取得、职称的评定和岗位聘用提供制度保障,一定程度上向基层师承人员倾斜。

2.推进“互联网+”中医教育,改革课程设置和授课方式,实现中医人才培养过程三阶段的有机衔接

陕西是我国重要的高等教育基地,学科门类齐全,但学科间发展很不平衡。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的高等院校仅有陕西中医药大学一所。因此,我们应该顺应时展,充分利用“互联网+”中医教育的模式,让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做到对中医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关注。

(1)充分利用陕西中医药大学师资力量,培养中医药教师人才梯队。陕西中医药大学是我省医药学科专业设置最全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拥有两位国医大师和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是我省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的主力军。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大力扶持学校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活动。采用集体讨论和个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多学科交叉学习研讨班,共同探索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改革方法。注重对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和教学基本功的培养,逐步建立起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教师团队。

(2)充分发挥高水平医院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中医药临床人员。医院是培养医生的重要场所。应该对部分医院的医生进行教学能力的集中培训,提高高水平医院开展临床教学工作的能力。除了加强对现有3个中医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基地的建设外,应该根据我省中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实际,分批次挑选不同规模的中医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并重点支持其发展。

(3)充分挖掘“互联网+”中医药教育开展方式,实现中医药教育资源全覆盖。由中医药管理部门牵头,西中医药大学负责,在全省各级中医医院成立中医药教学点,建立中医药教育基础教学和临床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学点与中医药大学学生“异地同堂”上课,共享优质资源,既能满足基层中医药技术人员提升专业能力的需求,又能实现在校学生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同步学习的愿望。

3.继续做好农村订单定向中医生培养工作,搭建学校和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联合培养的桥梁

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是国家贯彻《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的具体举措,是立国、惠民、关注民生,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也是面向基层医疗人才培养,深化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一次契机。[3]

陕西省农村订单定向学生培养即将进入第5年,在培养过程中我们逐渐意识到:中医免费生综合素质和服务基层意识还应进一步加强,应该“提高人文服务意识及人文服务技能”[4];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应该更加贴近农村基层需求,在现有五年制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精简中医经典课程,优化和整合临床课程,增设全科医学概论、社区常见病症处理、社区中医适宜技术、社区基本诊查技能、预防医学、推拿学、中医康复学、中医养生保健学、精神病学、急救医学、中医急救学及护理学概论等课程,保证毕业生能在农村基层医疗机构从事预防、医疗、保健、康复等工作,提升我省基层医疗服务水平。除了推行自主加集中见习模式,在实践教学环节应该更注重急救、急诊和健康咨询服务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2016年2月22日。

[2]洪净、张欣霞、曾兴水:《中医药继续教育发展现状及思考》,《中医药继续教育新论》,2013。

[3]陆超、田家远、彭正员:《毕业年级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工作研究――以贵州省为例》,《学理论》2015年第12期,第165-167页。

师承教育论文第7篇

一、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理念的学理依据与政策依据

“桂中”是一个概述地域方位的名词,是广西中部地区的俗称。桂中民族地区拥有丰富多彩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如有首批入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四绝”———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还有具有深厚历史内涵的麒麟山文化、文化、红水河文化、土司文化,等等。这些民族文化艺术为高校的审美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柳州师专的审美教育中来,推进学校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柳州师专的审美教育也有着一定学理依据和政策依据。

(一)学理依据

民族文化与学校课程教学之间有着非常密切内在关系,高校课程的设置、教学改革与高校传承民族文化的职能的内在关联也有着深层的理论依据。在人类学家的视野中,学校“课程”是“课程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纵观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个民族都创造发明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人们将其认为“精华”的部分编写成教材,放到学校中作为“课程”,以便能够进行代际“文化传承”。可见,课程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传承形式,它在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少数民族文化是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民族交往、民族发展和民族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其生存与发展受到了极大地威胁。高校特别是民族地区的高校作为传承民族文化主要机构和场所,应当义不容辞的承担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神圣职责和艰巨任务。课程作为高校传授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素质的主要工具,总是体现着一定社会的文化,将一定社会的文化转化为适合学生接受的方式,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与教师的日常交往中,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习得了这些文化。高校审美教育是高校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目标,教师通过选择一些具有丰富审美意蕴的艺术文本和艺术样态作为教学资料,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感受艺术美的生成、理解艺术美的内涵、把握艺术美的价值等各种审美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积极的审美态度,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作为高校特别是民族地区高校的一种特色鲜明的优质审美教育资源,既要传承发展,又要应对文化现代化的矛盾,因此,科学合理的设置既能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又能适合学生接受能力和接受方式的课程,处理好民族文化差异与学校课程多样化的关系,是当前民族地区高校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所面临重大问题。

(二)政策依据

2004年,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呼吁社会各界积极行动起来,加强对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并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中指出:“当前,面临着来自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存环境急剧恶化,保护状况堪忧:大批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文化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破坏;一些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民间文艺、技术、礼仪、节庆、游艺等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濒临灭绝;许多珍贵实物和资料流失境外;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法律体系尚未建立,民众的保护意识淡薄,保护工作资金短缺。”要求“各级文化部门和财政部门要密切配合,切实担负起责任,并积极主动地与民委、文联等各有关部门加强沟通与合作;同时,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吸纳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充分发挥文化系统、民委系统、文联系统、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以及有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各个方面的作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同时,“鼓励和支持大专院校开设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专业,大力培养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和研究的专门人才,特别是培养一批懂专业、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教学、研究活动。普及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知识,增强全社会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大力推进高校特色办学,强化高校为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服务功能”。《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中也指出:要加强民族地区高校特色学科建设,特别是民族艺术学科建设。因此,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是有着一定的政策依据。

二、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的现实可行性

柳州师专地处桂中少数民族聚集地区,这里少数民族文化非常丰富,不仅拥有被首次列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四绝”———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而且还有具有深厚历史内涵的麒麟山文化、文化、红水河文化、土司文化,等等。这些鲜活的少数民族审美文化为学校的审美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教学资源。然而,这些具有深厚历史内涵、独具民族特色和极具艺术特色的民族艺术,在现代“工具理性”的冲击下正逐步消失。柳州师专作为处于少数民族聚集区的地方高校,目前在其课程设置和教学科研中,都缺乏对这些民族文化挖掘、整理、传承和研究,特别是对于以文学艺术为教学重点的中文系,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等方面没有对这些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给予足够的关注,教师在上一些专业基础课如《文学概论》、《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美学》等课程时,更是缺乏对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知识内容的介绍,这大大削弱柳州师专在传承地方少数民族文化和服务地方文化社会发展的功能,也制约了其特色学科建设,特别是民族艺术学科的建设。因此,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学校的审美教育中来,是丰富柳州师专审美教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作用,强化其传承地方少数民族文化和服务地方文化社会发展的功能,进而打造其特色学科建设,特别是民族艺术学科建设的迫切需求。

三、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的路径与策略

民族地区的高校教育是民族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是少数民族人们久远历史记忆的积淀,是其灵魂与精神集体表征,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俗性、传承性和民族性。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是地方高校文化教育教学的重要资源,地方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应依托、开发和利用地方少数民族文化教学资源,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地方高校审美教育,培育和突出高校的办学特色。这不仅是促进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开发与高校审美教育和谐共生发展的需求,也是保护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和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使命感的需求。民族教育理论研究专家滕星教授指出,在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作为学校的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民族学校的教育目标与任务:一是让少数民族学生学会溶人现代化主流文化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技能、态度与行为方式;二是保持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缺一不可。要在学制、教学内容、教学语言、教学方法、校园文化等方面具体落实这一教育目标与任务,要做到将二者有机结合。少数民族学校应成为文化多样性的传播与培训中心”[2]。柳州师专是桂中地区唯一的一所师范类高等学府,学校享有“桂中基础教育师资摇篮”的美誉。作为一所民族地区的高等学府,柳州师专不仅要为桂中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师资保障,更要为桂中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因此,在柳州师专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中,将桂中地区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具体的教学实践,无疑是拓展和创新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的良好路径。对于如何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柳州师专的审美教育实践中来?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路径进行尝试。

(一)全面收集整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

对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收集、挖掘和整理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它需要一个长期持续不断完善的过程。在现阶段,我们对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收集和整理,主要可以采取网络收集和田野调查两种路径。在现代社会中,互联网无疑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主要来源之一。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查阅和收集到一些关于桂中少数民族文化的资料,如桂中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资料、桂中壮族歌谣和瑶族舞蹈的视频、桂中苗族服饰和侗族鼓楼的图片等。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收集整理,我们可以了解目前有关桂中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现状和一些基本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形态。在充分利用互联网收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资料的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互联网所提供的信息不仅极其有限,而且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因此,我们在全面收集整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的过程中,要深入到少数民族族群的地进行实际的田野调查。在田野调查中不断的收集、挖掘、整理桂中地区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具有代表性民族文化艺术,如来宾麒麟文化、忻城土司文化、金秀大瑶山文化,以及壮族的歌谣、瑶族的舞蹈、苗族的服饰、侗族的鼓楼等艺术形式,并整合互联网所收集的资料。同时,将所有资料分门别类建立数据库,为提炼桂中地区民族文化艺术表征提供必要的资源。

(二)凝炼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表征形态

同志指出:“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伟大民族。我们的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对民族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使它不断发扬光大。”[3]桂中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其文化艺术丰富而庞杂,因此,我们在对桂中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进行全面挖掘、收集、整理之后,必须还要对其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凝炼出最能代表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形态,使之成为柳州师专课程教学资源的一部分。比如,桂中地区忻城县所保存的土司建筑是全国保持最为完整的土司文化遗址,是桂中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文化形态之一,享有“壮乡故宫”的美誉。然而,土司文化是集“精华”与“糟粕”于一体的民族文化,从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来考察忻城土司文化,无疑它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精品之一,而从土司制度的内涵而言,它确实存在着诸多“糟粕”之处。因此,我们挖掘、整理、提炼桂中土司文化艺术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做到深度挖掘,全面整理,另一方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桂中土司文化中的具有很强民族性和时代性的民俗文化、建筑艺术、绘画艺术等作为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的重点。正如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到“要做好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时所说:“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又如,桂中地区的苗族和侗族都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在课堂教学课程教学中,我们不可能对其进行面面俱到的讲解和分析,只能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精华部分。因此,在全面挖掘、收集和整理桂中地区的苗族和侗族文化艺术的过程中,要提炼出既能彰显它们各自身份又具有艺术美感特征的民族文化艺术形态。无疑桂中地区苗族绚丽多彩的服饰艺术和侗族独具特色的鼓楼建筑艺术和芦笙艺术成为了这两个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表征形态。

(三)多维度论证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的可行性

桂中地区拥有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为柳州师专中文学科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丰富教学资源。而如何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融入到具体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来,并形成具有一定操作性的教学模式加以实施和推广,则需要在理论上对其进行严谨、充分的论证。诸如中文学科课程建设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内在关联、高校审美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开发相融合合理性、高校教学科研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之间必要性、桂中少数民族文化的地域性、特殊性与柳州师专中文学科建设现实性的契合关系,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从学理上做出深入明晰的阐释,才能为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的可行性提供学理上的依据。理论是行动的先导,然而,理论的前瞻性与现实滞后性和特殊性之间有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冲突,因此,从在学理的维度论证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高校审美教育可行性的同时,还必须从国家现行法律法规、教育方针政策与规划纲要等方面进行论证。此外,我们还要对柳州师专所处的现实境遇、学校的办学的指导思想和办学特色、中文学科的课程设置与学科优势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从而为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提供现实依据。

(四)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实践

在全面收集整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凝炼出能够表征桂中各少数民族文化的艺术样态,将为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的具体实践提供了教学资源上的保障;而从学理、政策、校情等多维度论证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的可行性,将为其教育理念的实施提供有利的支撑。就桂中少数民族文化如何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实践而言,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来展开。

1.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传统的课程教学中来。高校的课程教学是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主要路径之一。目前,在我国高校中文学科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各高校都会开设“文学概论”、“美学”、“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等传统课程,尽管不同版本的教材在有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由于这些教材的编写者考虑到“全国通用”的视域,他们在教材内容的编排和教学内容的选择等方面却是大同小异,在这些传统的教材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往往处于一种“缺席”的地位。柳州师专作为桂中民族地区唯一的一所高等师范院校,有着得天得厚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挖掘和传承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也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然而,就目前学校中文学科的教学实际而言,缺乏对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应有的关注。例如在“美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一般是按照美学理论的既有的基本体系,着重对“美的本质”、“审美经验”、“形式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审美范畴”、“美感”、“审美教育”等一些基本理论概念进行学理上的分析,再结合教材中列举的一些典型的艺术形象对它们进行讲解,很少结合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进行分析和解读。这种“美学”课程的教学方式无疑会游离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审美体验之外,学生除了了解一些艰涩的美学概念和“古典”的艺术形象,很难从“美学”教学中获得切身审美艺术的“美感”,从而导致“美学”课堂教学缺乏生机与活力,无法真正实现审美教育与审美交流的目标。如果我们在“美学”课程教学中能够“因地制宜”和“因材施教”,将桂中地区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融入到“美学”教学中来,适当的选择一些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案例对一些基本的美学理论的内涵进行具体阐释,同时又能从理论上对一些具体鲜活的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进行学理分析,这样一方面使得一些晦涩的美学概念不会显得空洞无物,另一方面使得学生能够切身的体会到身边鲜活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是作为一种美的存在,形成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深度审美交流,使学生在感受美、体验美、认知美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美学”教学的审美教育,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保护传承意识。

师承教育论文第8篇

【关键词】传统音乐;传承与发展;高师音乐

传统音乐以其自身丰富多彩的姿态,一直在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凝聚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然而,在当前世界多元文化的不断渗透下,传统音乐并不太受国人喜爱,甚至处在被边缘化境地。因此根据传统音乐在高师教育中的现状,总结其在高师教育中的传承价值具有切实意义。本文在借鉴学者江水莲《传统音乐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一文的基础上,对传统音乐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重新梳理与研究,以期能为今后的传统音乐传承与教育提供借鉴。

一、传统音乐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传承现状

高师音乐教育在初创时期就以西方音乐体系为主,虽然我国的专家学者一直在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师音乐教育体系的研究,但从现状来看,传统音乐教育教学并不乐观。其中主要表现在传统音乐在高校中的传承不足,一些学生对外国作品的分析头头是道,然而一讲到中国传统音乐则漏洞百出;一些声乐专业的学生演唱水平虽然很高,可以演唱歌剧咏叹调,但是不会演唱京剧片段;主修钢琴的学生虽然演奏水平极高,但是不会民歌伴奏。在中小学教堂,律动是常用的教学手段,而在传统民族音乐教学时,很多学生设计的律动与传统民族音乐风韵明显不符,不会从民族舞中找出有针对性的动作。种种迹象表明,目前许多中小学音乐教师还难以胜任传统音乐教学,这就使得高师音乐教育培养优秀中小学教师任重而道远。众所周知,高校教育是我国教育阶段的最高级,有许多优秀人才都在这里成长,高校音乐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我国传统音乐的继承者。因此,在高校建立传统音乐传承机制,可以对我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二、中国传统音乐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发展对策

在现代高师音乐教育中,必须安排充足的传统音乐课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传统音乐的重要性,学校要加强传统音乐文化的课外实践,促进传统文化发展。

(一)安排较充足的中国传统音乐课程

现如今的高师音乐一直存在传统音乐课设置不足的情况,而其他关于传统音乐教学的内容也不丰富。我们要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就必须安排充足的传统音乐教学课程,还要保证传统音乐的教学,这样才能使传统音乐有效发展起来。

(二)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传统音乐的重要性

在很多方面,传统音乐教学都与学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必须依赖年轻人的力量。然而很多年轻人并不喜欢传统音乐,因而使得传统音乐的发展停滞不前。要有效发展并传承传统音乐文化,就必须提升学生在这方面的兴趣,唤起他们的意识,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教育,积极宣传传统音乐文化,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其魅力。

(三)加强传统音乐文化的课外实践

许多高校平淡的音乐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到厌倦,因此,学校应该组织较多的传统音乐表演活动,除此之外,学校应频繁开展相关的社会实践,学校还可以不定期开设以传统音乐为主的比赛等活动,这样可以提高学生们学习传统音乐的兴趣,使学生自身技能得到升华,使传统得到更有利传播。

三、结语

传统音乐相比其他音乐类有不可再生性的特征,而其又没有实际存在的经济效益和物质产品,所以,传统音乐处于相对的弱势,它难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存活下去,需要借助更多的力量“保护”它。传统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重要的基石,它具有较高的美学及历史文化价值,更是提升我国文化实力发展最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我国的高师音乐教育理应自觉主动担任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担,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不断学习与积累,使我国传统音乐一代代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江水莲.传统音乐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传承[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02):185-186.

[2]杨碧华.关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弘扬传统音乐的设想[J].中国音乐,1996,(01):35-36.

[3]王建.论我国民族音乐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地位与传承[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5,(04):70-73.

[4]李伟.传统音乐可持续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3):369-372.

[5]李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传承[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2,(04):82-83.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