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对班级的建议

对班级的建议赏析八篇

时间:2022-10-11 18:40:46

对班级的建议

对班级的建议第1篇

【关键词】完全学分制;班级建设;问题;对策

班级是学校的社会功能与教育功能都最直接、最集中地基础群体。传统高校学年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是以班级和年级为单位,同一班级的学生按照专业事先安排好的授课计划共同上课、学习、考试,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完全学分制则是实行了彻底的选课制,准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任课教师、上课时间、修业年限。完全学分制下的院校由于学生选课的分散性,班级、年级的概念越来越弱化,系和专业的界限也不断被打破,对学校的班级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各高校的在读学生逐渐以90后为主,他们多为独生子女,一方面自我意识更强,易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另一方面却又表现为独立性、自制力、意志力及明辨是非的能力都有所欠缺,容易随波逐流。面对学生出现的这些新的思想、行为特性时,要认清其发展的规律和轨迹,进行积极地引导,让其朝着有力于班级建设的方向发展,提高班级建设的实际效果。

一、完全学分制下班级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对班级认可度偏低,班级凝聚力不高

由于选课制度,即使同班同学也较少一起上课,见面沟通交流的时间较少,极大地影响了同学情谊的建立和深化,班级的概念淡化降低了学生对班集体的归宿感,从而导致大学班级缺乏较强的凝聚力,有的班级更是一盘散沙,班会无人参加,活动无人问津,从而使得班级工作难以开展。

(二)班级活动效果差

以组织参加学校各种文化体育活动为例,由于课余时间不一样,使活动开展的时间、地点受到很大的限制,学生参加的情况也难以掌握,活动后取得的效果及学生是否满意也无法统计,长期下来会造成学生对班级的活动甚至连班会都兴趣索然。而大学学生社团组织大量涌现,对大学生的班级观念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大部分活跃的学生会参加各级学生组织,使这一情况更加严重。

(三)班级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

班级的制度建设对于班级建设至关重要,但缺少了班级教室这一宣传阵地,班级制度通常是老师或班干等在班会上提出,与全班同学达成口头约定等方式来建立的。这类的班级制度由于没有明文规定,在实施过程中对班集体成员的约束力低,降低了班规的使用效度与力度,班干在班级管理上也增加了工作难度。

(四)以寝室为单位的小团队代替了班级大集体

实行完全学分制,学生由于选课的不同导致班级成员很少有共同生活、学习的步调,一定程度上造成班级成员的集体感不太强烈,以寝室为单位的几个人经常在一起生活、学习,形成了小团队。如遇到班级民主选举,通常是选自己寝室的同学;班级开展活动或者节日聚会,同学们通常也是以寝室为单位形成小团队一起去活动,很少和同班级寝室以外的同学地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的情况女同学尤为明显。这样以寝室为单位的小团队意识的强化,对整体班级建设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五)各个班级之间发展不均衡,甚至出现“两极分化”

高校里每个学院同年级的班级少则几个多则达十多个,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班级在凝聚力、荣誉感方面都出现了差距,获得荣誉多的班级凝聚力会加强,获得荣誉少的班级风气容易出现“两极分化”,或者共同努力奋发图强,或者一盘散沙随波逐流。

二、解决班级建设问题的具体对策

(一)抓好入学教育和初期管理是关键

利用新生军训和入学教育是加强班级建设的重要时机。学生工作者要用身边的典范激励新生,增强班级成员齐心创建优秀集体的信心与勇气。另外,适时开展适合新生特点的集体活动,如以增加班级团结为目的的新生团体辅导等各类素质拓展活动,增进同学间的接触,满足新生对交往的渴望,彼此通过近距离的接触拉近同学间的感情。通过集体活动,使班级中的每个成员对班集体充满期望,给成员创造为集体出力的机会,从而可以增强同学们的主人翁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成功的集体活动,会大大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使班集体在学生心目中成为值得信赖的组织。

(二)加强班级文化管理是核心

一种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可以有效地激发成员对班级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使班级成员自觉地约束自己,增强对集体和学习的认同感和归宿感。辅导员及学习导师是班级文化的设计师和主导者,对班级特色文化建设起着关键作用。班级文化建设作为班级管理的重中之重,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视觉层面

班级文化的视觉层面是班级文化中的浅表文化,是班级精神和班级制度的外化,是班级文化建设不可忽视的内容。班级视觉文化、主要包括班服、班徽、班歌等代表班级的符号等。一般情况下,大学生班徽、班服等,都是由班级成员亲自参与设计,选择最后确定,在院系的集体比赛中,班级成员穿着整齐划一的班服,与其他班级成员明显区分开来,能给班级成员一个强烈的集体视觉效果和心理暗示,增强班级成员的身份属性认同从而有利于增强集体荣誉感。

2、制度层面

班级文化制度层面是班级文化中的中层文化。它规定了班级成员在共同学习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主要包括班级中存在的一些带普遍意义的学习、生活管理制度以及各种责任制度。如班级会议制度、行为规范制度、考评奖惩制度等等。班级管理操作必须有一套明确公平的制度。要根据班级发展目标,建立岗位责任制,层层落实职责,赋予相应的权限,互不交叉,使每个学生都有权有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实现学生自我管理制度,这样,既能使每个同学都站在班级主人翁的立场,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同时,又能使他们体验到管理者的艰辛,消除接受管理时的对立情绪,使同学之间的关系得到融洽,并大大加强自律能力。

3、精神层面

精神层面主要包括班级成员在共同的学习和生活中所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为班级成员所认同的文化意识等。精神层是班级文化中的深层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无形教育力量和巨大影响,影响和制约着每个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规范和约束着每个学生的行为。在实际的工作中可多途径加强班级精神层面的建设。例如在新生入学初期,利用头脑风暴法,集体讨论设计班级口号;适时回顾班级成员共同度过的难忘时刻,将照片或视频等材料制作成电子杂志,在每学期初的第一次班会,共同分享回过班集体共同度过的大学时光,通过回顾班级成员共同成长的点点滴滴,能有效地增强同学间的情谊维系,更总要的是增强班上每位成员的集体归宿感,有利于互助互爱的良好班风的形成。

(三)班干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是保障

班干部是班级建设的重要组织者和参与者,对班级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任何一个班级,总是依靠班级干部传达、贯彻、组织实施,依靠骨干队伍宣传带动、以身示范。因此,在班级建设目标确定之后,首要的任务是建设一支能独立工作的班级学生干部队伍。然而从目前各高校的学生干部队伍建设重点都放在团学干部的培养上,对各班干队伍的建设关注较少,导致“班干部也是院系层面上的重要学生干部一员”的意识被忽略。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发现,许多班干部在完成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或活动时,因为班级成员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导致出现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都是班干部的现象。这样不仅活动的开展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导致班干部产生挫败感和干部身份的自我认同感。要扭转这局面,应该从院系领导的层面上,加强和重视班干部队伍的建设,参照学院团委通过举办团校培训等方式加强对各系团学干部培养的方式,建立系级班干队伍培养机制。同时,辅导员应因势利导,首要的是干部意识的强化,把每个班的班干当做团学干部来打造,对班干部进行传、帮、带,各班干除相互配合完成各项上级工作任务外,在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也能有效践行班干职责,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培养能力、增长才干。例如明确各班干职能,改变过去班干等老师分配工作任务的状态,创造班干能发挥才干的平台,各职位班干各司其职。习委员的职责:负责每两周收集汇总同学们对各任课老师授课的意见和建议,定期反映给辅导员、学习导师和任课老师;通过老师和网络等途径,收集适合本专业学生参加的各类专业比赛、展览和讲座信息等等,让班干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践行为班级同学服务的承诺,在实践中逐渐建立班干的威信。此外,对班干也应有更高的要求,促使其增强自身文化知识,加强道德修养,提高组织能力,严格自律,率先垂范,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发挥好“领头羊”的作用。

(四)持续有效的激励措施是动力

对于学生工作者来说,班级管理要注意点与面的结合,在宏观层面上把握和引导班级建设方向,也要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解决班级成员中独特的个体问题,要用积极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应该及时、主动的引导学生,要引导学生分析当中的原因,并给他们提供有益的建议,通过给予有层次的激励措施,不断地激励学生自我超越,特别是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自我激励的能力。这样可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我管理能力。例如在班级学风建设方面,对旷课情况较严重的艺术生教育和管理,除了常用的的谈话教育以及与家长共同教育引导外,还可以从学生的特长方面入手给与一定的惩罚,若旷课达到10学时,就上交某一特定人物的画像,若旷课超过20学时,则需上交一份班级电子杂志或一个动画作品等。对表现良好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敷衍塞责的则给与批评。这类教育方被学生广为接受,绝大多数因旷课而需上交特殊作业的同学,在上交作业后都没再旷课现象。

(五)善用“羊群效应”,以点带面

羊群是一种相对散乱的组织。平时,大家在一起盲目地左冲右撞,后来,当一只领头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绿草地,并在那里吃到了鲜嫩的野草,后来的羊群就会一哄而上。人们通常把羊群这种“一窝蜂”的从众行为称作羊群效应,并用它来专指某个集体内人们相互影响的现象。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小群体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往往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有些情况下,他们宁可违反组织纪律,也不愿违背朋友圈子中的约定俗成的规范。例如,有的同学本有自己的打算,不想参加班级某一活动,可是害怕大家责怪他没有集体荣誉感,不参加班级活动,也会勉强参加。而在班上大部分同学都努力学习,学习成绩优良的状况下,那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如果害怕在班级评优评先时被大家责怪拖班级后腿,也会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向其他同学看齐。

如果能够在班级内选出优秀的领头羊,将会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和导向作用。因而学生工作者应在班级建设中利用羊群效应的积极影响,在日常工作中,就要重视培养先进典型,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对于班级内表现突出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奖励和肯定,强化良好的定势;对学生错误的言行,就应及时的批评、制止,以此规范班级内成员的日常行为习惯。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增强主人翁意识

学生是班级的主人,班级是学生的班级。实践证明,“参与”是有效增强人的主人翁意识的有效方法,因此在设计班级团体活动时要注意全员性和活泼性,充分利用每一次机会,加强成员价值观的培育,调动同学的积极性,发挥同学的潜能,使班级成员在参与活动中受到陶冶和熏染。因而在班级建设中,还应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文体活动、主题班团会、各项评比竞赛和社会实践等活动,使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展现和发挥自己的才能,引导同学们走出课堂,培养班级同学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并且要及时总结好班级活动中的经验教训、体会收获,使活动一次比一次组织得好。让班级成员享受参与活动的喜悦,在集体活动中获得主体地位的认同感,从集体活动中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所在,感受集体的温暖。

三、结语

作为“新生事务”,完全学分制目前还只在一些新兴院校开始实施,它们大多存在办学时间较短、文化积淀少、文化底蕴浅的“先天” 不足。同时,由于完全学分制打破了传统高校的班级、系和专业的限制,出现班级观念淡化等现象,使得传统班级所承载的管理和教育功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也对学生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工作者应努力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果,既要重视言传,又要重视身教;既要用渊博的知识教育人,又要用高尚的品德感染人,还要用积极的心态带动人。在实际的工作中,要根据学校和院系的要求,结合班级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建设计划,创建一个健康的班级心理环境,形成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和心理健康的充满温暖和友好的心理氛围,使学生产生一种安全感、责任感和荣誉感。使班级朝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班级管理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曾准.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基于管理系的视角[J].经济师,2008,5.

[3]王政书.完全学分制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初探[J].教育探索,2007,8.

[4]郝亚勤.浅议辅导员与高校班级建设[J].现代企业教育,2009,5.

作者简介:

龚秋月(1982-),女,学士,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数码媒体系政治辅导员。

对班级的建议第2篇

一、班级议事的组织架构

班级议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班级议事,通常指的是针对重大班级事项的民主商议与集体表决。而广义的班级议事,则把涉及班级事务的全方位、全员化管理,都纳入这个民主化管理体系。这时的班级议事,其实成为班集体内部各种事项审议和表决的机制。

1.狭义的班级议事,一般表现为独立设置的议事机构与常态管理的结合。

班级生活中诸多问题和矛盾的解决,单纯依靠班主任实施教育和班长负责的班委会领导下的组织管理是不够的。这种集体化的领导,强调威权,突出了班主任意志与班级学生领袖意见,难以兼顾班级全体学生意愿。为了弥补民主决策不足、学生自主化管理薄弱的问题,我们在现代班级管理中,纳入了独立的班级议事机构,这也被称为“班级议事会”。

班级议事会是一个班级的议事机构。一般利用班会时间,就征集的议题,以及经过酝酿的议案(含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全班范围进行充分的讨论,以汇聚班级共识,达成一致行动。

班级议事会的人员与分工,有的相对稳定,有的则是采取任命制或轮流担任。

班级议事会,在会议之前,要征集各种班级议事的议题,组织小范围的讨论,为完善议案、提高议事效率,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2.广义的班级议事,一般表现为利用现有的班级管理体系,强化民主化管理。

因班级管理日益精细化,班级议事制度通常会被现有班级管理体系所包容。此种情况下的班级议事,并不专指全班参与的集体议事。我们可以把班级议事,对应分出三个层级:

(1)班主任或班长主持下的班级议事。此为重大事项的议事。一般要在一个时间段内,例如采取周会制,也就是在一周内,广泛征集议题,以及就议题的解决征询意见,然后在班会上进行集体议事。

(2)班委会组织的专项工作的议事。这种议事,一般涉及班集体管理中某一个层面,如卫生、纪律、学习、文体活动等,或在一个较小范围内,由部分人参加,进行议事活动。基本组织方式,也与班级集体议事相类。或者出现集体诉求,关系到每一个同学,则需要提交全班议事,其操作可以归并到第一类议事中。

(3)小组组织的关于集体诉求的协商活动。小组管理,是班集体基础层级的管理单位,包括科代表主持下的学科管理小组、班级行政化管理小组、学习小组、各种活动小组等。除了常设小组之外,还有在活动中临时成立的小组。小组议事,也分“常态议事”与“重要事项的提交审议”两种类别。那些影响学生行为的、涉及集体的、由集体成员讨论决定(指令性的班级活动)的问题,通过全班来议事解决更为有效。

案例《分层议事换来轻松管理》中,把班级议事的层级分出“四部联议”、“部门议事”、“分管议事”、“小组议事”和“伙伴议事”五个层级。这与其班级的多层级、精细化管理有关。其“部门议事”,是在小范围内的工作议事,而“伙伴议事”,则代表着学生之间的随机性议事。

二、班级议事的一般流程

班级议事按照时间与进展,分为三个阶段:召开议事会前的准备阶段,召开议事会,议事会后的决议执行与监督阶段。

1.班级议事的准备阶段

班级议事是一个班级管理的制度。涉及制度建设,要让学生知道这是一件什么事,并研讨确定怎么做这件事,然后进行有关准备工作。

这个阶段分三个环节:班级议事的宣讲与制度建立、征集并确定议题、针对议题进行问题解决的商议并形成提案并提案审查。

(1)建立制度

班级议事本身是一个民主化管理制度,因此制度的建立也需要走民主化讨论的流程。

班级议事的意义在哪里?除了这种集体协商、民主化管理机制,有利于学生独立和健康人格的塑造之外,还应该通过宣讲让学生明白这对其自身的诉求表达有益。正如《全面课堂管理》一书所说的:“当人们每日每小时密切地生活在一起,就必然得花时间去解决那些小小的摩擦,而且必须公开地解决。就像一台运转正常的自动引擎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就会突然停工,班级也需要合理的维修与适当的调整。当班级议事在积极、促进的气氛中召开时,它就会充当班级顺利运行的剂。”

每一个学生怎么参与这个议事活动,议事要议什么、在什么时间与地点议、每一个人的角色是怎样的、怎么议,形成决议怎么执行等。这些问题都要在讨论中明晰,以建立班级议事制度。

(2)确定议题

学生们在班级生活里,发生的人际矛盾与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他们关心的事情很多。诸如,家庭作业的长度与时间分配,对于教师的满意与否,教学的效果与希望得到的辅助,班集体的人际关系,以及每日学习的进度、活动的组织等等。

有一些问题的解决和人际关系的纾解,以“一对一”面谈或小范围协商比较合适。需要在全班范围内集体讨论的议题,应该是关系到班级建设与发展,与每一个人都利益相关的事项或问题。

议题的确定适宜采取全班征集,班主任和班委会,或班委会讨论确定的方式。班集体的个人或各级组织单位,在自己关切的方面,提出议题。至于这个议题是不是合适在全班讨论,适合在什么时机讨论,则需要由班主任或班委来做出判断。

在班级议事制度的建立中,一些老师顾虑于,这样的放权式的管理,是不是容易导致失控的问题。采取班主任对议题的审查确定制度,就是给班主任一个可控的抓手。议不议、议什么、怎么议、什么时候议,这样的裁量权班主任是可以收归自己所有的。

(3)提交议案

适合班集体议事的议题确定之后,需要基于调查研究,并征询意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形成议案。为了提高议事效率,我们要清楚,班级议事,不是讨论议题,而是讨论议案。议案是一个议题在一定范围内讨论之后,附加了问题解决办法的成果。这个议案要有一定的民意基础。

提案人,可以是班集体中某一个同学,他提出,别人附议。还可以小组、班委会,或其他组织体名义提出。提案需要由议题、案由、建议等部分组成。

(4)提案审查

这是决定提案是不是可以上会讨论的一个必备环节。审查权,可以为班主任掌控,或者赋权给班长、班委会、班级议事会。

审查提案,要看这个议案在讨论酝酿中是不是已经成熟,会不会有很大意见的分歧,议案是否会带来积极的班级管理效益,提出的建议是不是可行等等。

我们强调班主任主持或赋权,以及在常设班级议事会中班主任对议案的审查权,都是为了在充分考虑民主性的基础上,保证班级议事体现主流价值倾向。避免讨论中,主题偏离,效率低下;以及舆论被少数人操控,背离教育价值。

2.召开议事会

这里特指班集体议事。一般要在班会上进行对于议案的集体议事。

议事会的组织如前面所言,或者是一个稳定机构,在日常的运作就是有严格分工的,在召开的会议上也履行各自的职责;或者是班主任、班长,以及其他教师赋权的人,主持召开的议事活动。

召开议事会,流程包括:宣读议案与审查意见、集体审议与回馈、集体表决并宣布结果。

(1)宣读议案与审查意见

班主任主持或赋权他人主持会议。宣布会议流程,提出具体要求。类似的协商会议,一般采取围坐为一圈的方式,便于交流。

会议,应该由提案人宣读提案。

在宣读议案之后,可由审查人简单介绍审查意见。若议案已经很成熟,分歧不大,这个环节可省。

(2)集体审议与回馈

就议案向全班同学征询意见。若有疑问可以提出,提案人需要做出解释和回应。必要的情况下,主持人或班主任可以介入。

(3)集体表决并宣布结果

以票决或举手表决均可。表决采纳多数人意见。一般须提前设定参加表决人数与表决通过人数。

通过议案的结果,要当场宣布。班主任或赋权人可做最后发言,进一步强调民主协商,集体表决,形成的集体决议代表了全班同学的意志,每一个人都要遵守并执行决议。

3.决议执行与监督

班级议事,形成决议,这是本项工作的第一步。决议是不是得到落实,是不是促进了班级管理效益的提高,这才是关键问题。

这个阶段包括两个环节:一是以班级管理的运行机制,落实决议。这与议案的内容与负责部门有关。根据议案的具体建议,有关负责人要抓好落实工作。二是委托具体负责人,或者是提案人,或者是班主任赋权人,做好过程的监督。有关情况要在今后的议事会上公布。

三、班级议事的一般原则

班级议事,作为重要的班级管理制度,在实践中,要恪守几条原则:

1.现实性原则

班级议事,所议的应该是班级管理与学生生活中最为关切的重要事项,也就是需要有审议的现实必要性。上面三个案例中,提出的诸多议题――“是否安排集体自习”“班级怎样重新分组”“结余班费的使用”等,密切关系到班集体每一个人的利益,是集体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自然应该列入班级议事内容。

2.集体性原则

班级议事,作为班集体协商的一种机制,天然带有同学们集体参与的特点。其最后形成的意见,也充分体现了集体意愿。

班级议事,力求兼顾班集体中诸多个体学生的诉求,并以集体利益至上的原则,以协商的方式,争取在最大程度上,就议案达成共识。与班主任和班委会的决断不同,它给予了一个让学生个体表达诉求的机会。

案例《从重新分组看班级议事》,在协商班级分组过程中,他们制定了一条基本原则:兼顾“小我”(个人意愿)与“大我”(小组共同目标),取得共赢。这里,他们落实的就是集体性原则。

3.民主性原则

民主性是班级议事最为鲜明的特点。我们采取重大事项决策的班级议事制度,并主张在班级的各个层级管理中,充分体现民主管理的思想,倾听个人意见,以协商为主要方式,努力达成共识与采取共同行动。其主要目的,还是落实民主性管理原则。

班级议事,无疑是民主管理的重要制度。这也是班级管理日益精细化的具体要求。我们在案例《分层议事换来轻松管理》中,看到该班集体在管理体系上,非常完备而且设计精细化,可以做到事事有人管。

4.实效性原则

班级议事的“议”,主要指的是落实发言权,即人人参与讨论。民主发言,人人参与,这本身是很耗费时间的。于是这种广泛参与的讨论,会导致低效率。因此,在班级议事实践中,我们普遍面对的问题是,怎么提高决策的有效性。

案例《八分钟的“苹果议事法”》,就是采取了分步议事,规范发言,限定时间,提高议事效率。

为了提高班级议事的有效性,通常可以用两个办法解决:一是在提案酝酿阶段,一定要有较多次、较大范围的讨论,努力融合各种不同意见;二是班级议事,作为班级决策的重要方式,一定要和班级管理体制(如现行班干部体制)紧密结合,注意不能出现形式化,或者只关注讨论而不能把决议落实的现象。

4.教育性原则

班级议事,脱胎于社会化管理中的民主管理思想。班级管理中引植这个管理制度,不仅仅为的是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与效益;更主要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参与民主化管理的实践中,认识到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并学会用诉求表达的方式和技能,与人以协商来达成共识,达到最大可能的合作。

对班级的建议第3篇

按照市先进性教育领导小组的通知要求,下面,我就市委在加强班子自身创优争先和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方面所做的创优争先工作,谈一点自己的基本看法。

我认为,市委领导班子是全市最坚强的领导集体,发挥了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凝聚了各方力量,形成了全市上下团结一致、居危思进、共谋发展的好形势和好局面。

近年来,市委带领全市人民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解放思想、项目建设、环境建设和提高执政能力四项工作格局,围绕“四项工作格局”的落实,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实现了全市经济社会事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对市委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和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工作的认识

1、在自身班子建设方面,市委近年先后召开全市发展务虚会、领导干部党的十六大精神学习研讨班、求真务实学习研讨会等会议,善于听取来自各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重视发挥市级各个班子特别是人大、政府和政协的作用,提高了市委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程度,集中了民智,凝聚了民心,得到了全市上下的一致拥护。

2、在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方面,市委坚持一手抓正职,注意配好县(市、区)和市直部门的主要领导;一手抓围绕“一把手”配班子,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能够真正发挥作用、降低内耗、干事成事的班子,成为本地区、本部门坚强的领导核心。

3、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严格按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办事,全面推行民主推荐、考察预告、任前公示和干部任职资格审查、年度考核等制度,扩大了民主和监督渠道,形成了好的用人导向。积极实施大规模培训干部计划,特别是组织了多批干部外出挂职锻炼,干部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4、在党员队伍建设方面,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开展狠刹“四股歪风”活动,扎实安排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同时出台了单位和个人报告重大事项的暂行规定、关于进一步改进作风狠抓落实的规定、领导干部“十不准”规定等,从思想上和机制上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党员队伍素质明显提高。

二、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人大常委会自身建设也取得较好成效

**书记担任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经常过问人大的自身建设问题,时刻重视加强人大常委会及其机关的思想、作风和组织建设等,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在思想建设方面,重视抓好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干部的理论学习、业务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定每月15、25日为常委会机关“学习日”,坚持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工作人员学理论、学法律、学业务知识。制定了“议事先学法”制度,每次常委会会议和执法检查前,都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集中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增强了法律意识,提高了议事水平。二是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在常委会机关开展了以“优质服务、优良作风、优美环境,让人民群众满意”为主题的“三优一满意”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争创文明科室竞赛活动,要求机关干部处处维护人大荣誉、时时珍视人大形象。年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创建“省级文明机关”工作通过了省文明委的验收,再次荣获省级文明机关称号。市人大机关党总支先后荣获年度“两围绕两争先”主题党建活动和纪律检查工作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市直机关“宪法”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市直机关运动会及“红杉树”杯歌咏比赛优秀组织奖。三是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常委会党组经常向市委汇报情况、推荐干部,在市委的重视支持下,不断加大对人大干部提拔、交流和选调的力度,先后在机关内部推荐提拔副处级以上干部9名,向党委、政府系统交流副处级领导干部3名,选调进了6名科以下工作人员。通过推行竞争上岗,提拔了一批科级干部,较好地调动了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四是在制度建设方面,常委会就各种会议、各项职权和各项工作的运行共制定了40多项规章制度,常委会和机关各项工作基本上实现了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五是在作风建设方面,坚持发扬民主、依法办事,主任会议、常委会会议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依照法律程序,坚持集体研究决定问题,实行集体领导。刘书记作为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十分注意发挥班子其他成员的作用,班子内部民主空气浓厚,班子成员工作的热情高、干劲大,是凝聚力、战斗力较强的领导集体。年10月,市委成功召开全市人大工作会议,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意见》,为加强和改进全市各级人大工作提供了坚强保证和有力支持,有力推动了全市人大工作的开展。

三、几点建议和意见

一是建议市委着手组建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筹备工作机构,对会议的筹备早动手,早安排,保证会议胜利召开。同时,按照构建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借鉴全国人代会和省人代会的经验和作法,对会议的一些内容进行改革。1、建议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对计划、财政两个报告书面印发,不安排会议发言,与政府报告一并审议,尽量压缩会议时间。2、对市区列席人员建议实行走会,不予安排食宿,节约会议费用。

对班级的建议第4篇

作者:李小琼 单位:河南科技学院

在我国高校班级管理中,实行的主要是高校辅导员制度,即由辅导员来管理班级和学生日常事务,这一制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班级管理实践中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大学生身心发展,其思想也逐渐发展成熟,他们的权利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和主体意识都日益增强,以个人为主体,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随着党支部建立在班上、学生党员人数增多及学生团员管理规范问题凸显。班级学生自主管理其契约式、临时性特以及班级组织运行机制中不存在强制性的制度等问题不断显现,管理者无实权,没有强制性的约束权力,个人威信和个人情感成为维系班级管理的手段和载体。为了加强对班级管理者的监督,还有相适应的考核制度,使一些管理者出现“三不一怕”现象,“三不”即:不敢管、不会管、不去管;“一怕”即怕得罪人。班委会、团支部委员会与党支部委员会之间由于责任不明晰,甚至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致使班级管理出现空档。

建立“211”例会制度,搭建班级管理制衡平台,提高班级执行力为更好实现“三位一体”管理模式中党支部委员会、班级团支部委员会、班委会三个工作实体有机统一整体,建立“211”例会制度。“211”例会制度是根据班级工作的例会制度,依据每月四次例会,其中两次例会由班委主持召开,而党支部书记和团支部书记各主持召开例会一次。通过“211”例会制度进一步明确党支部和团支部两个主体参与班级管理的重要地位。党支部和团支部通过例会加强管理、监督和服务班级工作等各项权能的实现,积极管理班级各项事务。为更好发挥学生党支部在班级管理中的班级核心作用,加强党支部组织学生党员参与班级事务管理,努力维护学校稳定,在学生党员中开展“三会五述一评议”活动。“三会五述一评议”活动即:党支部大会、党小组会和党员民主生活会,五述即:述学习、述思想、述工作、述作风、述模范作用,一评议即:在学生党员中开展党员自我评议、党员互评、群众评议和党员考核工作。考核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区分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对不合格党员进行谈话,对学生党员中整体存在的问题、个别存在的问题,由党支部和党员制定整改措施,提出整改建议,认真进行整改提高。以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影响、带动广大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完成学习任务。一是凸显党支部班级核心作用,“三位一体”管理模式使学生党支部能积极支持、引导和帮助指导团支部、班委会在抓团内活动和学风建设等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坚持学生党支部思想汇报制度、组织生活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规范支部生活,能适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使学生党员讲党性、强纪律,学生支部党员拧成一股绳,形成一个团结、向上、有战斗力的集体。二是团支部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三位一体”管理模式有利于加强党团支部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使党支部书记和团支部书记在班级管理工作上话语权得到加强,工作更有执行力,党员、团员的责任意识和荣誉感得到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加强团组织对党员的监督。为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可实行学生党员年度考核制度,在考核中,团支部组织学生对党员的工作、学习、模范作用发挥进行评议和测评,如果党员被评为基本合格或不合格,就要在一定范围内公示,由党支部和党员制定整改措施,进行整改提高,党员考核评议工作的深入开展,可有力推进学生党建工作健康运行。完善汇报制度,构建班级管理安全信息网,提升班级向心力为更好地实现“三位一体”管理模式的实效,始终将学生的安全稳定工作放在首位,使党支部、团支部和班委在班级管理、学生思想教育和安全稳定等方面发挥其作用,建立及时汇报制度。充分调动班级成员的主人翁意识,让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让其真正参与班级建设中来,推动班级建设的发展,落实以党支部为核心的班级组织对他们的生活关怀。主动了解其生活状况,及时问寒问暖,做到不遗漏、不疏忽;牢牢树立服务意识,对需要帮助的班级成员及时采取措施,妥善解决;开展温暖的班级活动,让班级成员体会到集体的温暖。

每位党员在连点宿舍活动中,学生党员要知道连点宿舍中的学生在哪里、知道学生在想什么、知道学生在干什么、知道学生需要什么,及时报告学生的基本情况,思想管理工作要跟上。学生党支部积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经常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实际工作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位一体”管理模式明确了党支部、团支部和班委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既充分发挥党支部在班级管理中引领大学生刻苦学习、团结进步、健康成长的班级核心作用,又充分体现团支部和班委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主体作用,三者协调配合共同管理班级事务,同为班级思想政治教育、安全稳定、学习发展、素质拓展等努力。“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可以使班级管理思路清晰,责任明确,班级凝聚力得到明显增强,形成群策群力、共同协作、共谋发展的团结局面。建立连接制度,营造班级管理和谐氛围,增强班级凝聚力团支部、班委会在党支部的监督指导下开展日常工作;团支部、班委会各负其责,团支部主要负责团员思想教育,班委会主要负责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有一个由一批热心为集体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积极分子组成的组织核心,这样才能带动班级成员及时迅速地实现预期目标,带动全班各项工作的开展。为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在班级管理中核心作用、党支部书记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及入党积极分子的作用,建立连点制度,即:支部连接班级、党支部书记连接宿舍、党员连接问题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连接一名普通同学。“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可以使学生党支部积极发挥班级核心作用,支持、引导和帮助指导团支部、班委会在抓团内活动和学风建设等工作中的作用,组织党员参与班级事务管理;学生党员党性意识和奉献意识增强,学生骨干的团结意识和服务意识亦得到增强,在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表率作用明显。新形势下探索班级建设新思路,不断完善班级管理模式,积极提升“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可以使党支部、团支部和班委共同参与班级管理,分工明确、相互协调,可以使班级凝集力得到增强,学风、班风得到加强,党支部班级核心作用得到加强等。

对班级的建议第5篇

一、建立联盟体系

根据班级发展需要,结合学生身心和成长特点,一般可以建立以下联盟体系:

同级联盟。在同一年级寻找联盟伙伴,建立联盟集团。同级联盟需要考虑到学生数、班主任性别及管理特点、班级学生发展的现实等情况,力求使同级联盟发挥出最大化联盟效应。

跨级联盟。跨级联盟是指跨年级寻找联盟班级,一般可分为可指导联盟和寻求帮助联盟。可指导联盟指与年级低的班级结成联盟,便于班级学生能够实施对联盟班级的指导和帮助;寻求帮助联盟指与年级高的班级结成联盟,以便得到一定程度的指导和帮助。

校级联盟。与其它学校相应班级结成联盟班级。校级联盟可以是同一地区的,也可以是边远地区的。校级联盟在组织实施过程中相对于其它联盟具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实施操作和管理。

二、对联盟进行规划

联盟发展的实施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前瞻性。班主任必须了解班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联盟班级的班风、班规以及学生兴趣爱好等,分析班级现实发展状态和存在问题,有针对性的对联盟进行规划。

成立联盟班委。联盟班委是联盟班级联合成立的委员会。成员由所在联盟班级班主任和学生推选出的有组织、管理、协调、沟通能力的学生组成。联盟班委的任务有策划联盟活动、联系班级信息、宣传联盟活动、提出可行建议、整理联盟资料等。联盟班委设联盟班长、活动策划师、宣传员、联络员、干事。班委成员的选拔要通过推荐――考核――培训――试用的过程,力求使联盟班委成员通过培训、考核等途径,提升管理水平、协调能力、组织能力。联盟班委一般每周五下午放学后召开一次专题会议。会议主要讨论本周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部署下周工作。根据分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将计划提交联盟班级班主任审核。

联盟班委是联盟班级工作正常开展的关键,要定期对班委成员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

制定联盟计划。详尽的联盟计划对于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计划分学期计划和周计划两类。联盟计划要注意可行性、创新性和互动性。以活动促发展,以互动引领促成长。联盟计划需要创新,主要体现在活动内容的创新和呈现方式的创新。将联盟计划以微信、QQ平台进行推送,征询科任老师和家长的建议,根据建议进行适度调整,使计划更具有可操作性。

联盟活动设计。联盟活动的开展是联盟班级发展质量的灵魂,关乎到联盟班级发展的内涵和价值取向。联盟的活动设计要根据班级实际以及班级发展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一般来说,联盟活动可分成这样几类。

1.同级联盟活动。互派学习。班主任首先规划好互派学习的原则,比如周积分达到多少或者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情况派出交流的学生。互派学习的时间一般为一周之内。学习时需带着任务前往。学习结束后,进行学习体会分享。管理互动。促进班级管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就是实现学生自主管理。在联盟班级活动中,每日中午、课间等管理时间,派出学生进行活动互动管理。不仅可以调动管理学生的管理激情和内在潜能,还可以使被管理同学向心性(集体荣誉感)得到进一步加强。学习接龙。学习接龙可以解决学习过程中诸多问题。教师可以设计多样的学习接龙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同级联盟班级经常设计的学习接龙活动有:日记串烧、家作流水、话题接力等。一站到底。联盟班级一站到底的竞赛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口才等方面进行有效管理。一站到底可每月举行一次,每次根据学生的学习、身心发展设定一个主题可以有效促进班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跨级联盟活动。管理互动。对于低年级联盟班级,可以派出学生去联盟班级进行协助管理。比如午休值日,带操,课间巡查等。对参与管理的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使管理学生的管理能力、知识水平等方面均能得到提高。对于高年级联盟班级,可以邀请其学生指导班级建设,管理班级等。学习帮扶。利用学生好为人师的心理特点,每天互派部分学生进行学习帮扶(指导低年级学生,接受高年级学生对本班学生的帮助)。生活指导。联盟班级可实行相互帮扶进行生活指导。我们让学生指导、矫正低年级联盟班级的学生日常常规、眼保健操、课间操等。同时,邀请高年级联盟班级学生深入班级指导帮助班级学习、生活习惯较差的学生,发挥同伴效应作用。图书漂流。每学期,我们都举行联盟班级图书漂流活动。目的是使资源利用最大化,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在漂流过程中,学生身边的图书流动起来,更重要的是在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图书推介、买卖过程锻炼了能力,提高了综合素养。假期共生。“共生”指一同生活。我们将学生从学习、能力等方面分成几个层次进行合理搭配。利用节假日,根据个别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其寻找适合的共生伙伴,派其前往一同生活1―3天。在共生过程中,家长予以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假期共生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3.校级联盟活动。书信往来。我们联系了1―2个不同地区的班级作为校级联盟班级。但由于身处不同地区,实地交流不便。我们便取得联系,将联盟班级的学生牵线搭桥,建立联系网,让学生经常互通书信,交流学习、生活经历、家乡风情等。书信往来增进了学生彼此之间的情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价值认同。爱心接力。我们建立了边远地区的联盟班级,发动学生将旧书、衣服通过义工进行捐赠。在这样的爱心接力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热心公益事业的情怀,珍惜幸福生活的态度。除此之外,还有节日祝福。每逢节日,联盟班级均会通过书信、QQ、微信等方式送出祝福。在声声问候中增进情感,使学生的情商得到提高。活动分享 我们定期将班级活动通过班报、博客、QQ群等方式进行推送。通过彼此分享班级活动,增进彼此之间情感,进而增强班级凝聚力。网络会议 我们建立了联盟班级QQ群。每个月的最后一天,我们按时相约群,召开联盟班级网络会议。每次会议围绕某个主题,让学生共同研讨。话题可以涉及到学习、生活、娱乐等。每次会议由专人负责进行签到、主持。活动结束后进行整理并将整理的发言发到QQ群进行分享。

三、适时改变策略

班级发展联盟是一个新鲜事物,需要精心打理,细心呵护,用心培育。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诸多问题,需要班主任及时加以引导和调控,改变策略,借助班级管理理论和经验,取得联盟班级班主任的支持与配合,对班级发展联盟进行调控和管理。

召开联盟会议。定期召开联盟会议,针对活动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行探讨,创新举措。联盟会议分为联盟教师会议,主要是商讨如何进一步推进联盟班级发展;联盟干部会,主要是研讨如何管理,如何开展活动,如何进行评价等。联盟会议召开的形式可以是座谈会,也可以是现场观摩。对于校级联盟和跨级联盟可以通过互联网召开会议,加强碰撞和沟通。

建立联盟档案。每次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均要将相应的计划、方案和总结及时进行归档。档案一般包括内容、时间、档案等内容,以便查找。

调整联盟计划。由于联盟班级在教学、活动等多方面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因此,需要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和学生最近发展区以及实际需要及时对联盟计划进行调整和完善。通过进一步完善,使联盟活动始终处于较为科学的合理状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可能性。

分析联盟数据。通过对联盟活动进行数据分析,得出某些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联盟数据一般包括学习成绩的综合分析;学生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的纵向比较等。这些数据可作为联盟班级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依据。

对班级的建议第6篇

为了增强领导班子团结和提高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以强化民主生活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重点,着力创新“四个机制”,提高全县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质量。

一是规范民主生活会运行机制。把民主生活会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规范民主生活会的会前、会中、会后三个环节。要求会前要做到“三个必须”,即确定议题必须要有针对性,不能包罗万象;征求意见必须广泛诚恳,不能走形式过场;撰写发言提纲必须联系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不能由他人或敷衍应付;会中要突出“三个重点”,即抓住问题根本,不能就事论事;敢于解剖自己,不能隔靴挠痒;勇于开展批评,不能一团和气;会后要做到“三个及时”,即及时通报,不能情况不明;及时督查,不能责任不清;及时整改,不能效果不实。

二是完善民主生活会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县管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管理工作,制订了相应的工作检查和通报制度,明确了民主生活会管理的目标、内容和责任主体,建立了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县委宣传部、统战部、政法委和县直机关工委等部门共同参与,管人、管事、管会相结合,一级抓一级的民主生活会管理机制。要求各管理部门必须派人参加所管理班子每年召开的年度民主生活会,进行全过程的指导。还建立了民主生活会管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听取民主生活会管理部门的情况和意见、建议,增强相互间的工作交流,准确把握全县各级领导班子召开民主生活会的情况。

三是健全民主生活会指导机制。为发挥上级领导干部指导下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作用,建立了“领导负责、全程参与、指导有效”的上级党员领导干部指导下级民主生活会的指导机制。在指导主体上,坚持县级党员领导干部与管理部门和联系的乡镇相结合。会前会议召开单位及时将班子情况向与会领导进行汇报,会上按分工派专人陪同领导参加会议,会后就领导提出的意见、建议及制订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定期向与会领导进行汇报;在指导方式上,把开好民主生活会与班子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确保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在指导内容上,坚持一般与重点相结合,针对重点班子存在的重点问题进行重点指导,增强指导工作的实效性。

四是实施民主生活会质量评价机制。实施以严格会议程序为主要内容,以注重会议效果为主要评价标准的质量评价机制,采取各单位自我评价与管理部门评价相结合、会议效果与班子自身建设相结合、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综合确定民主生活会的四个评价档次,准确地反映班子召开民主生活会和班子建议情况,确保全县各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整体质量的提高。

对班级的建议第7篇

【关键词】学生干部;联席会议;综合素质;头脑风暴

学生干部的培养,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重要的环节,是一个系统工程。如何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指导学生干部确立明确的工作思路,建立良性的竞争关系,切实有效的激发学生干部的潜能,变被动工作为主动工作,使学生干部真正成为学院及辅导员老师的得力助手,实现个体与集体共赢的良好局面,经过多年探索与经验累积,沈阳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开拓式实施年级学生干部联席会议制度,注重过程与效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觉悟高、成绩优良、能战斗、具有奉献精神的学生干部队伍,为建设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做贡献。

一、学生干部培养现状

(一)常用的培养方式

(1)学院培养方式

围绕大学生素质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班级学生干部综合素质培养,强化学生干部培训,沈阳工业大学经济学院每学期召开全院学生干部大会,介绍班级建设成果,推广成功经验及模式,指导学生干部如何各负其责提升管理班级的能力及水平。

(2)辅导员培养方式

通常采用年级学生干部大会、班级学生干部大会、与学生干部谈话等,针对每个岗位的学生干部具体指导岗位职责与工作任务及目标等形式,来培养班级干部。

(二)学生干部自我培养方式

90后的学生干部受到网络的影响比较大,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往往首先想到的是求助于网络,网络中给出的答案通常是你要具备哪些能力,而如何提升能力水平的相关信息少之又少,慢慢地学生干部主动提升能力的意识越来越淡薄。与此同时,学生干部的较强的模仿能力,使得其对年长学生的学习成为重要的自我成长方式之一,这种方式可以助其快速直接获得经验,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误导。

(三)总结

常用的培养模式与学生干部自我培养模式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干部的被动接受,使得培训流于形式而难以产生实际效果。如何实现破冰,将表面现象与实质内容有效结合,寻找学生干部培养的规律性,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经济学院学生工作干部群策群力,提出了实施年级学生干部联席会议制度。

二、实施年级学生干部联席会议制度的意义

(一)有助于对学生干部价值观的引导

(1)树立学生干部使命感与责任感

通过实施年级干部联席会议,使得学生干部明确了前进的目标和方向,充分调动了学生干部工作的热情和主动性,由原来别人的事情转变为自我成长的动力和源泉,达到了自查和自我调整的目的。

(2)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意识

通过实施年级学生干部联席会议,实现了由独立作战到兵团作战的转变。年级的工作安排与布置有许多相通之处,学生干部在研讨过程中可以相互借鉴,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同时有利于服务全年级学生。

(二)有助于学生干部思想意识的引导

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形成,一方面来源于社会和家庭,另一方面来自于网络的引导。通过建构年级学生干部联席会议机制,可以有效地运用这个平台和载体,一方面可以研讨学生工作的具体措施和方案,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他们逐步树立以集体荣誉为精髓的思想意识的形成,作为一切学生工作的出发点及落脚点,体会工作的成就感与自豪感。

三、实施年级学生干部联席会议制度目的、要求及组织机构

(一)目的

(1)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大局观意识,逐步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工作指导思想的思想意识建设。(2)满足三个需要:学生发展的需要;学院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的需要。

(二)要求

(1)各年级中各班班长或团支部书记。每周固定时间开展一到两次的交流,研究每周的常项工作及重点工作,开拓工作思路,实现在工作中提升工作能力的目标。(2)凸显团队意识、展示班级特点,以点带面,逐层推进。(3)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熟练运用头脑风暴法,解决工作难题。

(三)组织机构

联席会议实行组长负责制,可采用轮流制,一般以学生院长或年级辅导员牵头;每次会议指定一名记录员,记录会议内容,以便日后可查和比较分析;会议成员由学生干部代表组成,即各班班长或团支部书记。

四、实施年级学生干部联席会议制度活动内容

结合学校党政工作要点和本年级的实际工作需要,由辅导员老师制定年级规划,并与班级签订的目标责任状。

(一)班级常项工作

(1)班级学风建设。(2)班级文明宿舍建设。(3)班级安全稳定教育与措施。(4)班级特殊群体的基本信息收集与反馈。(5)班级定期计划、总结工作(总结为重点)。

(二)班级创新工作

(1)班级学习方法创新研究。(2)班级文体活动创新。(3)班级科技活动创新。(4)推荐班级创新人物及事迹。

(三)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与精髓

五、年级学生干部联席会议的实施过程与实际效果

(一)实施过程

(1)每周定期召开,每次会议探讨近期工作中的一个议题。(2)学生院长或年级辅导员主持(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和强化后,可适当让学生干部主持,锻炼其组织与统筹能力)。(3)熟练运用头脑风暴法,针对议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每个人都必须发言)。要能够认识到并敢于说出上周工作的经验与不足,既是对自己工作的总结,也是向他人学习和借鉴的过程。(4)学生院长或年级辅导员对此次会议进行总结,并对下周工作进行指导和布置。(5)出台相应的考核政策,对学生干部实际工作进行考核,监督并帮助其养成主动工作、独立思考能力,树立社会主义大局观和价值观。

(二)实施效果

这一方法通过在沈阳工业大学经济学院2010级实施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联席会议实施后,学生干部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明显提高,工作方法不断创新等。比如,学生干部定期的工作总结,以前需要辅导员询问,现在主动定期汇报上交;再如针对提高班级同学四、六级通过率的问题,学生干部将联席会议中确定的方法——将通过率落实到个人,有所舍弃的保证能通过的人必须通过的方式,现在学生干部的工作成效和学生的学习状态明显改善。事实证明,学生干部联席会议制度,确实让学生干部受益匪浅,学生干部表示希望多多参与和组织类似的活动,以帮助其更好成长,从而带动整个班级发展,推动学院学风等的建设。

六、学生干部在建构年级联席会议中所遇到的问题

(一)对于会议目的不明确

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干部的惯性思维导致会议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主要原因是不理解为什么要开会,将开会作为会议的核心,忽视了开会是为了统一思想,求得对某一工作达成共识便于操作的目标。

(二)对于会议研讨内容不明确

在会议研讨过程中,学生干部所谈论的议题非常杂乱,在有限的的会议时间里很难形成有价值的成型方案,没有很好地运用头脑风暴法去处理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对于会议决议形成总结反馈方式不明确

对于达成一致并落实的会议决议,还停留在落实阶段,对于班级学生的意见、建议,不能有效地反馈给联席会议成员,也没有及时将总结汇报给辅导员老师,造成信息不对称,会议效果不明显。

对班级的建议第8篇

一、观察学生,不吝惜每一句鼓励的盲语 从小学进入初中,每一位学生都进入了生理和心理的又一个成长期。这个时候的学生想法单纯、思维不够成熟,易出现过激行为,很容易步入歧途。作为班主任,这个时期的重点工作除给学生一个安定团结的班级环境外,还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更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并对其进行鼓励。

(一)观察要从了解入手

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对班级成员有一个系统的了解,这些了解包括学生的学习状况、优劣科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性格特征、健康状况、基本的家庭情况等。只有对这些有了基本的了解,才能在每一位学生出现一些临时状况时,对症下药,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和心理安慰。

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所以建议班主任老师随身佩带一个笔记本,对一些比较有价值的信息进行记录,在空暇时间对所做记录进行整理并仔细研究。

(二)想方设法搜集学生信息

要想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就必须和学生打成一片,消除学生的紧张和恐惧心理,让他们在最自然的状态下表现真我。

1.行为活动信息搜集

这主要有赖于班主任平时的观察。初中学生都没有向老师剖白内心的习惯,他们往往喜欢有自己的一些小秘密。喜欢用沉默对待一些事情。学生的深层信息的挖掘主要依赖于平时对学生行为的观察。比如,可以在学生上自习时巡班,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班级活动,可以一周举行一次主题班会,通过观察学生的一些小动作,和从学生说话内容中找到有效信息。

2.找学生谈话

找学生谈话这个习惯好像每个班主任都有,但是也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此,本人有以下建议:

(1)谈话对象涵盖全体学生。现在,班主任谈话的对象往往集中于两类人,一类是成绩有效的学生,一类是纪律性较差的学生。而中间绝大多数的学生得不到这种“厚爱’。本人认为,和学生谈话应该是班主任持之以恒的一种工作习惯,而不是发生在一件特别事例之后的突然表现,更不应该是少数学生的“福利”。前文,本人曾经提过,初中是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趋于成熟时期,这个时候的学生希望获得肯定,希望得到重视。有些学习中等的学生,既没有足够的勇气和老师进行文流,也没有被老师叫到一边谈话的“优待”,容易产生无所谓的生活态度,满足于现状,自我表现欲膨胀,但是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却不高。对于几乎每一个学期都有机会被老师叫去谈话的学生,学习好的容易产生疲态和虚荣感,纪律性差的也容易产生疲态,这时候说服教育的意义几近于零。

(2)谈话内容以肯定学生优点为要。班主任找学生谈话的内容,都是告知或者提醒学生自己已经注意到该学生某一时间或者某一时间段的不良表现,对于肯定其优点的很少。班主任的意图是做善意的提醒,希望学生改正。其实,本人认为,班主任老师倒不如换个角度,去关注学生的优点。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优点,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老师表扬的权利,所以班主任的视角应该逐步从“好学生”的成绩单和“坏学生”的缺点上挪开,更多地去关注学生好的一面,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优点,使学生在老师的带动下,能把精力从自己的缺点上挪到优点上,并将优点发扬光大。

(3)地位上和学生保持一致。有些班主任找学生谈话,善于使用老师或者家长的语气,盛世凌人,使学生无法放下内心的戒备,和班主任说出心里话,这样的谈话结果对叛逆的学生来讲,只会对班主任更加的不满、不服气,对于老师学生来讲,只会更加照章办事,埋没了自身的个性。班主任要想从学生那获得最真实的信息,首先在地位上就必须和学生,保持一致。至少让学生认为班主任老师是可以沟通的,是和谐的,是可以信赖的,只有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谈话资料才是有效的。否则,有些学生只是出于内心的胆怯,一再地掩饰,学生心理承受不起,班主任也难以得到预想的结果。

3.设立意见箱

学生可以通过意见箱,反映平时不敢直接和班主任反映的一些问题。但是,设立意见箱要把握两个原则:第一,无记名;第二,对所有学生保密。确保学生在反映问题后的“安全感”。此外,班主任还需公开自己的QQ、邮箱、手机号码,方便学生和班主任反映问题,使学生反映问题的渠道多元化自主化。

4.与学生家长形成双向沟通

家长无疑最了解自己的孩子,班主任要想因材施教,可以从家长那里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同时,班主任如果能和学生家长形成双向沟通,无疑对学生的培养大有裨益。

二、放开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力 初中生的创造性非常强、表现欲旺盛、个性突出,并表现出不同的兴趣层次。这个时候,班主任除了适度的管理之外,最重要的是给学生一个发挥的场所,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发挥所长。

(一)班委竞选,让学生自我管理

有的班主任有任命班委的习惯,其实,这种习惯不见得是真为学生好。在建立班委上,我有两个个建议:一是做班委竞选动员,主要是鼓励那些平时比较内向的学生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来,在学生中树立一个思想班级的每一位成员都有成为班委一员的权利;二是建立双重班委,双重班委轮流管理,旨在班级群体里形成一个封闭式的评价体系,使学生主动去发现自身的不足,主动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自发的学习与人沟通的技巧,创造性地去工作。

(二)分小组进行板报创建

现在,大多数初中都有建立板报的习惯,有的学校甚至将其作为评定班级先进与否的判断标准之一。既然是学生的黑板报,不妨放给学生去做。把学生分成几个板报小组,每个小组轮流负责板报的主题策划、内容搜集、板报美化和书写,培养每一位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此外,在板报的策划和创建过程中,还可以从学生当中发掘一些特长学生,比如,有书写特长的、有策划特长的、有领导特长的、有美术特长的,等等。班主任还可以组织班级内部的板报评比,使学生内部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

(三)建立建议箱

设立建议箱旨在集思广益,学生可以广泛参与到班级管理、班级活动组织以及和班级有关的活动当中。建议箱可以署名,班主任要对建议箱中的每一条建议进行点评,能落实的最好马上落实,不能落实的要向提建议的学生说明缘由,并鼓励没有提建议的学生向提建议的学生学习。

参考文献

[1]陈文芳,熊江波.浅谈新时代高校新生班主任工作[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7.(7)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