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比尾巴教案

比尾巴教案赏析八篇

时间:2022-05-18 11:57:22

比尾巴教案

比尾巴教案第1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发展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开展丰富多样、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是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积极手段和重要途径,然而教师在具体实施时往往会出现一些偏差。笔者撷取身边的几个体育活动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1:小班体育活动“好玩的丝巾”

目标:通过玩丝巾练习抛、接、走、跑等动作,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活动过程:(1)热身运动:幼儿随音乐《快乐小猪》做动头、动膝盖、动手、动脚等动作。(2)师幼拉个圆圈坐下,教师示范玩抛、接丝巾的游戏,启发幼儿探索丝巾的玩法:教师当猫妈妈,幼儿当小猫,双方玩捉迷藏游戏。小猫试着用丝巾把自己的头、手、脚藏起来,猫妈妈找小猫。(3)小猫尝试用丝巾将自己全部藏起来,并且不发出声音,不让妈妈找到。

分析:丝巾柔软、可塑性强,很适合幼儿玩,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等。在该活动中,虽然幼儿看上去玩得很开心,但是运动量远远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这个活动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丝巾探索游戏。幼儿园里像这样的探索性体育活动非常多,有探索呼啦圈玩法的,有探索纸箱玩法的,有探索轮胎玩法的,有探索“尾巴”玩法的,等等。

针对当前幼儿运动能力较差、体质下降的现状,《指南》明确提出幼儿“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这一目标,意在引导教师和家长重视幼儿体质、体能的培养。因此,像“好玩的丝巾”这类一物多玩式的体育活动应注重调整其活动密度,增加运动量。上述案例中,在幼儿自由探索了丝巾的各种玩法之后,教师应该选取几个运动量稍大的玩法和幼儿一起玩,比如:将丝巾举在头上奔跑,比比谁跑得快:将丝巾放置在胸前,看谁能够飞快地跑而不让丝巾掉下来:将丝巾变成一条“河”玩跨河游戏:将丝巾变成“尾巴”玩“捉尾巴”的游戏,等等,这样既能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又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案例2:中班体育活动“和椅子玩游戏”

目标:探索椅子的各种玩法,练习助跑跨跳的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活动过程:(1)热身运动:听音乐和椅子玩游戏。(2)自主探索椅子的玩法,教师着重启发幼儿借助椅子助跑跨跳;(3)练习助跑跨跳,先是将一张椅子放在地上跨跳,然后是将两张椅子并排放在地上加大跨跳难度,接着是将三张椅子并排放在地上继续加大跨跳难度。(4)放松活动:坐在椅子上相互捶捶背、捏捏肩、拍拍腿。

分析:在该活动中,幼儿一直用椅子做着跳的动作:在准备活动中,幼儿听音乐跳:在探索活动中,教师不时提醒幼儿将椅子放倒进行助跑跨跳的活动:在主体活动部分,更是逐步加大难度,层层深入地用椅子开展助跑跨跳活动。有一个小女孩不敢跳,教师拉着她的手一直鼓励她跳,一遍不行就两遍,两遍不行就三遍,直到女孩子涨红了脸跳过去才罢休。该活动一直进行了30分钟,才进入放松环节。此时,幼儿已累得满头大汗,疲惫不堪。

很显然,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的关注点集中在“助跑跨跳”的技能训练上,但这种专项训练方式违背了《指南》的相关精神。幼儿身体发育尚未成熟,力量较小,专项训练容易造成幼儿局部机体过度疲劳,对幼儿的生长发育不利。在上述案例中,幼儿腿部运动负荷偏大,其他部位的运动负荷不足,达不到全面锻炼身体的目的。因此,组织这类体育活动时,教师在关注幼儿某一技能的同时,要兼顾幼儿身体各部位的全面锻炼,尽量使幼儿身体的各个部位、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各种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等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从而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和椅子玩游戏”这个活动可以进行以下调整:在幼儿探索椅子玩法的过程中不必强求其玩“跳”的游戏,应让幼儿自由探索,运动身体的各个部位,从而使上肢和下肢都得到充分锻炼。主体部分学习“助跑跨跳”时可以设计“小兔采蘑菇”的情境游戏,在幼儿基本掌握跨跳方法后,教师用椅子拼摆几条宽窄不一的“河”,再设置一些草地、木桩等障碍物,“小兔”们在采蘑菇的路上需要爬过草地,跳过宽窄不一的河流,还需要走过木桩,最后可以就采到的“蘑菇”进行统计,这样既能让幼儿锻炼多种运动能力,又能增加活动情趣。

案例3:大班体育活动“捉尾巴”

目标:锻炼幼儿奔跑的技能,能够按要求追寻目标。

活动过程:(1)热身运动。教师将用布编的尾巴全部系在自己的腰上,带领幼儿跑步进场,接着幼儿追捉教师的“尾巴”,每人获得一根。(2)幼儿之间自由捉“尾巴”:幼儿抓与自己颜色相同的“尾巴”:幼儿看标记捉“尾巴”,要求是:红色抓绿色,绿色抓黄色,黄色抓紫色,紫色抓红色:幼儿看标记绕障碍捉“尾巴”,要求是:红色不可以抓绿色,绿色不可以抓黄色,黄色不可以抓紫色,紫色不可以抓红色。(3)放松活动。

比尾巴教案第2篇

围绕教学目标的提问技巧

案例1:小班绘本阅读《好饿的小蛇》。教师可以提问:“小蛇吃了什么?”“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呢?”上述案例中,重点目标就是让幼儿乐意表述自己的猜想,并用恰当的词语描述物体的颜色和形状。为了帮助幼儿达到预期的目标,教师在幼儿欣赏绘本的不同画面时,围绕本次活动的目标和重点简单的几个设问,不仅让幼儿讲述不同物体的形状和颜色,而且也注重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话大胆表述。每次活动的重点是幼儿应该掌握的内容,所以围绕重点内容反复设问,幼儿在探讨问题时理解和掌握重点,同时还能保持幼儿思维的条理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并为幼儿解决活动的难点问题奠定基础。

案例2:小班数学活动《分糖果》。

师:你看到了什么形状的糖果?

幼:三角形。

师:嗯!有三角形,还有呢?

幼:圆形。

师:对,还有圆形,还有吗?

上述案例中,首先第一个提问就很封闭,不够开放,如果换个角度问:“有些什么样的糖果?”幼儿就能从形状、颜色、大小、味道等多维度进行思考并回答,为幼儿留有发挥思维和想象的空间,同时发散性思维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虽然幼儿的回答可能很散,教师无法预计,但教师可以顺势引导,帮助幼儿梳理思路。如当幼儿先关注到三角形糖果时,教师可随即问:“谁找到三角形糖果了,举起来给我看看。”通过寻找,进行了一次集体的检查验证。当幼儿找出三角形糖果后,教师可接着问:比较一下,这些三角形的糖果有什么不同(大小、颜色)?当把有关三角形糖果的问题一一解决后,紧接着,教师再问:除了三角形,你还发现了什么形状的糖果……这样的教学思路才能真正发挥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领、主导作用,而不是一味简单地重复幼儿的回答。教师在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时,可以拓展思路,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途径,提高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紧扣主题的引导性提问

案例3:小班绘本《谁的尾巴》。教师可提问:“这条尾巴有什么特点?猜一猜它是谁的尾巴?为什么?”上述案例中,教师为了帮助小班幼儿梳理故事内容,提了这样一连串的问题,于是孩子们饶有兴趣地说开了:有的说自己的答案,有的说松鼠的想法……孩子们混乱的回答,说明教师的提问过于繁琐冗长。这种提问方式孩子既记不住,更不知道该回答什么好。要精简这个问题,教师可调整为先分析尾巴的特点,提问:“这条尾巴有什么特点?”而后再提出:“猜一猜它是谁的尾巴?”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用自然、简洁、通俗的语言表述问题,以符合幼儿的语言和概念水平,才能正确引导探究的方向,回答也更准确。

案例4:小班数学活动《认识圆形》。

师:今天,老师从图形宝宝的家里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猜猜是谁?

幼1:大树。

幼2:小白兔。

幼3:托马斯。

这是小班数学活动的导入环节,教师的提问虽然从表面看很有童趣,但这种开场白固守了形式,师幼双方在做着虽有趣但毫无价值的游戏。也许一开始幼儿会被教师神秘的语气吸引,投入到猜想中,但当幼儿盲目猜几遍后,仍猜不到时,随之而来的就是失落。问题调整,谈话:“今天老师从图形宝宝家里请来了一位小客人,是谁呢?”孩子们会争先恐后表达自己的想法,当猜测回答没有切入主题,孩子的热情也还没低落的时候,教师神秘的从身后闪出教具,哦,原来这位客人是……孩子从教师神秘的语气吸引――积极的猜测――突然看到老师从身后及时闪出的教具,幼儿一直都积极专注的参与活动。其实,在各个教学领域的导入环节,类似这种漫无边际的猜想时有存在,教师应该改掉这种流于形式绕弯路的提问,而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幼儿实质性的探索。问题的设计应开门见山,紧扣主题。

把握时机,抓住“生成点”

案例5:小班音乐《我的好妈妈》。

师:歌曲里的妈妈做什么事情让你觉得很辛苦?

幼:我的家里是爸爸做,为什么歌曲里没有爸爸?

师:歌曲中除了唱妈妈,你还想唱谁?为什么?

幼:我想唱爸爸,因为爸爸也会做。

师:唱妈妈的歌有许多,其实爸爸也很辛苦,所以,老师和你们一起把歌曲里的妈妈换成爸爸。

案例中,教师的提问引发了幼儿思考,幼儿大胆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教师抓住时机,对幼儿进行了追问,在相互问答中,教师和幼儿一起把歌曲改编成《我的好爸爸》,孩子们自信、自豪的唱着自己改写的歌曲。这种有效的提问是双向的,它是师幼间进行“抛接球”的过程。这时,教师的即时把控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还要把握时机,接住幼儿抛过来的球,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比尾巴教案第3篇

一、“借尾巴”的讨论课堂

低年级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富有个性的小学生,他们的脑海中有着各式各样的奇思妙想,正因为他们充满想象,富有创造力,所以在课堂上常常会出现各种始料未及的“小插曲”。

即将上完“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时,一个调皮的男孩向我提出问题:“老师,我有个疑问,为什么其他动物都没有告诉小壁虎的尾巴长出来了?”我暗暗地佩服他读课文时善于思考的精神,并巧妙地把这个问题留给学生:“是啊,其他动物为什么没有及时告诉小壁虎它的尾巴已经长出来了呢?”一个聪明的女生首先回答:“其他小动物从没仔细观察过小壁虎的尾巴,所以它们都不知道小壁虎的尾巴长出来了。”一个机灵的男生说:“因为其他小动物都不知道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多少,所以当小壁虎向它们借尾巴的时候,它们都不了解小壁虎的尾巴已经长出来了。”

那位调皮的男孩又继续提问:“为什么小壁虎从来不转头看看自己身后的尾巴?”我告诉学生:“小壁虎可真粗心啊,它没有认真地观察过自己。你们知道小壁虎的妈妈为什么知道小壁虎的尾巴长出来了呢?”有的同学回答:“因为那是小壁虎的妈妈,妈妈最疼爱小壁虎了,她最注意小壁虎的变化。”有的说:“因为壁虎妈妈知道自己的尾巴断了还会重新长出来。”我借此机会向学生抛出了一个问题:“既然小壁虎的妈妈这么疼爱小壁虎,它为什么不向妈妈借尾巴呢?”一个机灵的小朋友这么回答:“因为壁虎妈妈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就会变难看,小壁虎不希望自己的妈妈变丑,所以它没向妈妈借尾巴。”另一个小朋友说:“因为壁虎妈妈也要用尾巴来保持平衡,小壁虎爱自己的妈妈,它舍不得让妈妈遭受断尾巴的痛苦。”

下课铃响了,我仍沉浸在孩子们精彩纷呈的答案里,一段“借尾巴”小插曲引起了课堂激烈的讨论,可爱的孩子们用稚嫩的童心去解读课文,这堂课让我深深感受到:引导孩子学会思考永远比书上的知识更重要。

二、“找春天”的诗意课堂

当课堂上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小插曲”时,教师应化被动为主动,抓住一切可行的机遇,对学生进行适宜的教育,这才是教育艺术的最高境界。

教学一年级下册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时,我告诉学生我们的校园里到处都藏着春天。一个喜欢插话的男生突然冒出一句:“老师,那就带我们去校园里找春天吧。”讲台下几个男生也跟着起哄,我忍不住想发火,转念一想:观察校园的春天也许会是一个不错的主意。我立刻让学生集合,走出教室,在校园里寻找春天。

我让全体学生把袖子高高地卷起来,感受春风,我带着孩子们欣赏了含苞欲放的木棉花及艳丽的三角梅,凝望校园墙角那一片覆盖着牵牛花的绿绿的爬山虎,闻着淡淡的桂花香,站在榕树下聆听鸟儿的欢唱……

当我们回到课堂,孩子们按捺不住心中的雀跃,我试着引导:“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我们的校园里,你看,墙角的牵牛花正吹着紫色的小喇叭。”学生们纷纷举起小手,有的说:“春天在我们的耳朵里,你听,鸟儿正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有的说:“春天在我们的眼睛里,你瞧,操场旁三角梅开得那么艳丽。”……

感谢这堂课不期而遇的小插曲,孩子们在找春天的过程中大大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充分地发挥了孩子们的潜能,让孩子们在校园里发现了春天,发现了美,也让我收获了一堂诗意的语文课。

三、“捉蜗牛”的联想课堂

日常教学中出现想象不到的“小插曲”时,教师无法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可采取“冷处理”的办法,首先应以课堂为重,待时机成熟时“小插曲”便可迎刃而解。

教学“所见”前,班上一个喜欢恶作剧的男生捉了一只小蜗牛藏在抽屉里,上课铃声一响,几个女生就纷纷举手向我告状,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我对此未进行任何表态。在引导学生学习“所见”后,我故意问那个捉蜗牛的小男生:“你的小蜗牛去哪儿捉的呀?你是怎么抓到的呢?”他很激动地告诉我他是如何在校园的草丛里轻而易举地抓住蜗牛,我进一步向全班学生提问:“你们猜,诗中的牧童能不能像XX一样轻轻松松地抓到知了?”同学们忍不住笑了,不一会儿纷纷举起小手。

比尾巴教案第4篇

“品味语言、运用语言”实质上指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读书,学会写作。但读和写是不可割裂的教学内容,读是手段、是过程,写是目的、是归宿。学生只有在阅读中感悟到作品的表达技巧,作品的文化内涵,才能够解决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信息技术在语文学科中的应用,为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语言提供了更为有效的途径。

学会品味语言

品味语言指的是:对文章语言的细心揣摩、辨析与联想,体会作者怎样运用语言来表文达意。语言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内涵,而且不同的语言呈现出不同的形式,达到不同的表达效果。所以,我们在语文课堂上既要让学生理解语言写了什么,更要品味内容背后的“为什么要写这个内容”“为什么这么写这个内容”,这才是阅读教学的关键。也就是崔峦老师说的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得言、得意、得法。

1.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得言

“得言”就是指学生在品词析句,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内化积累语言,懂得课文是如何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即让学生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学习运用语言的技艺。

我们可以利用互动反馈系统的按点设计引导学生得言。互动反馈系统EZclick实现了课堂上学生的全员参与,每个学生人手一机,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每个学生都表达了自己不同的看法。

例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的过程中,当学生在理解小壁虎是怎样向小鱼借尾巴时,教师出示小鱼的话:“小鱼姐姐,您的尾巴借给我行吗?”但这句话该怎样指导学生读出语气、感情呢?我设计了如表1的按点,引导学生品味。

选择后,教师请选择不同答案的学生说明原因,然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课文。这样不但尊重了学生的理解,同时指导了学生如何有感情朗读。

当学生学习过第三自然段之后,了解了小壁虎向谁借尾巴?怎么借的?借到了没有?在此基础上,教师设计了如表2的按点,帮助学生体会这个自然段的表达顺序。

这个按点的设计在本课的教学中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师在此环节让学生感悟了本段的写作顺序,为四、五自然段的自主学习做了准备,在本课时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安排了仿照课文续编故事的语言实践,也是在此按点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说,此按点的设计成功地引导学生感悟表达顺序,达到了得言的目的。

在利用互动反馈系统的同时,我们还巧妙地利用电子白板的多种功能,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写法。

例如,《回乡偶书》一诗教学中,教师就在学完古诗之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回乡偶书》中的“回”与古诗结尾处的“来”,构成了作者心中是主,而儿童眼中是客的强烈反差对比,诗中这样的反差对比的词语很多,找一找都有哪些?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在学生读诗寻找的过程中,教师将形成反差的词从诗中拖拽出来:回——来;少小——老大;离——回;无改——衰。将这些词语在整首诗的旁边单独排列,方便学生观察,对学生形成更为强烈的冲击,让学生感悟到正是使用了如此多的对比,作者的情感才得以充分表达。

2.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得意

“得意”是让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情感,领悟文章的主旨。让学生在“得意”中享受文本的情感滋养、人文的熏陶,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目标和任务。

我们同样通过互动反馈系统按点的设计引导学生得意。例如,在教学《回乡偶书》这首诗的过程中,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首先引导学生读懂诗意,然后抓住本诗的诗眼“客”设计了连续的按点。在按点的选择中,让孩子理解虽是同一个“客”,对于贺知章和孩子们有着不同的意义,体会到作者离家时间之久,使得家乡的孩子们都已经不认识他了,而这对于作者又会产生怎样的情感冲击。

这首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是复杂的,既不能用喜又不能单纯用悲来形容,那是一种叶落归根的激动,一种物是人非的感伤,此时作者的心中一定是百感交集。而这种复杂的情感又该怎样引导学生去体会呢?教师设计了一个按点,达到了效果。

按后教师让学生续写,学生通过想象,根据自己的选择写出了作者不同的感受。教师指名让学生汇报,再根据汇报内容指导朗读高兴或伤感之情。应该说这个按点不但让学生体会了诗人的情感,而且巧妙地把读和写融合在了一起。

3.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得法

“得法”指的是通过课堂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识字、写字、理解词句、把握课文内容、领悟文章中心的方法。

在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之后,引导学生把《拐杖》这篇课文与学过的其他写让座的文章比较异同,其中设计的按点就具有这样的多重性(如表3)。

结果有5%的学生选择了答案a;25%的学生选择了答案b;45%的学生选择了答案c;25%的学生选择了答案d。选择正确答案的学生仅占全班人数的45%,说明学生对文章命题的知识缺乏了解,同时平时缺少这方面的练习。根据学生的情况,教师随即和学生一起讨论起来: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赞扬了小姑娘的什么品质?

讨论中,学生了解了什么是文章的线索,本课是以文章的线索为题,如果以主要人物为题可以命题为“一位小姑娘”;以事件为题可以命题为“让座”;以文章中心为题可以命题为“关爱”。

再如,《回乡偶书》教学中,教师在学习之初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出示了自学提示,在授课即将结束的时候,教师利用电子白板再一次出示自学提示,然后让学生回顾一下今天的学习和以往相比有什么不同。

学会运用语言

就像劳动技能只有在劳动实践中才能形成一样,言语能力也只有在言语实践中运用才能成熟。正如吕叔湘先生指出的:“使用语言是一种技能……”“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因此,我们在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作者是怎么说的,也要让学生试着模仿实践。

比尾巴教案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有效提问 策略

新课程的教学活动强调师生的共创共生,使师生双方的不同见解或主张互相碰撞。达到使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且的。而使学生与教师互相碰撞、和谐互动的关键环节之一就是教师的提问。那么,我们该采取哪些策略来提高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呢?

一、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把握提问层次

大致说来,教师应从如下几方面把握:1.从认知水平角度提问:要求学生说出记忆型的知识概念、原理;2.从理解水平角度提问: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对比;3.从应用水平角度提问:要求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进行判断或交际;4.从分析水平角度提问: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弄清事物之间的关系或事项的前因后果,最后得出结论;5.从综合水平角度提问:这类问题可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一种新的或创造性的方式组合起来,从而形成新的知识体系;6.从评价水平角度提问:这类问题帮助学生根据一定的标准做出判断。

二、在明确目标指引下科学设计问题

1.设计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可以有效引起学生的思维活动,特别是在导人环节方面,如果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那么,教师提问的有效性会大大增强。比如,在教学汉语拼音复习“拼一拼、读一读、组成四字成语”时,大多数学生拼读很吃力。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写了许多字母卡片,分发到各小组,要求每个小组学生利用卡片组成书本中的某一成语,并能加调后读给大家听。这样既分散了教学难点,又激发了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

2.设计的问题要能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

课堂提问,要有利于学生思维逻辑性的培养,就要让学生把自己的思考过程有条有理地说出来。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时,在读完题目后我问学生:“同学们,读完课题,你们知道了什么呢”?学生就围绕“借”字来提出问题:“小壁虎怎么借尾巴的?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小壁虎都向谁借尾巴了?”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经过调整这些问题的顺序也理清了文章的线索,即: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向谁借,怎么借的,结果怎样。这样,经过训练,学生初步明确题意后,就会立刻产生怎么样?为什么等问题,并产生急于了解课文内容的强烈愿望,为后面的学习准备了最佳的心理状态。

3.设计的问题要能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在教学中,对于同一条件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寻求多种答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学生逐步养成善于思索、敢于标新立异的学习精神。如学习《狐狸和鸟鸦》时,可以引导学生续编:“狐狸叼着肉钻到洞里会怎样呢?乌鸦的孩子没有吃到肉会饿成什么样呢?乌鸦上当后又会怎样想,怎样做呢?”教《春雨》一文,指导学生看图学儿歌,再让学生结合插图,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运用诗中的重点词语,将儿歌写成《春天来了》的短文。

三、在关键环节处巧妙提出问题

1.导入设问――抓联系

这种设问一般都放在新知识讲授之前,教师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从学生原有知识中找到新知识的认知生长点,设计出导向性的问题,铺设“认知桥梁”,促进新旧知识间的渗透和迁移,加深对新概念的理解,逐步建立完整的认识结构。如学习《司马光》时,可以这样提问:在一个明媚的早晨,一群小朋友兴高采烈地到公园里玩,其中一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玩,一不小心掉进装满水的大水缸里,小朋友们都吓呆了,怎么办呢?司马光想出了什么办法呢?小朋友有没有得救呢?下面请跟老师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2.重、难点处设问――抓关键

这种设问应根据教材内容的重难点,设计出一系列的、前后连贯的并有内在联系的关键性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或者依据对当前事物和现象的观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通过“问”和“答”,启发他们得出正确结论。

四、确保提问有效性应把握的原则

1.针对学生能力与需要

教师对问题的设计与提出是由学生学习任务和学生的能力与需要决定的。因此,问题的选择设计与提出要求细心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和需要。

2.多鼓励

有时学生可能没有作答,或只给出了部分回答,他们需要进一步地鼓励或在老师的帮助下。给出系统、完整的回答。这个鼓励可以是实物的,也可以是语言暗示或鼓励的话语。

比尾巴教案第6篇

一、比较阅读模式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已熟悉了例子,占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参读相关文章。”根据这个观点,我们可以构建以精读课文为中心的比较阅读模式。

比较阅读是指把内容或形式相近的或相对的两篇文章或一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着进行阅读。简单说来就是将两种或多种材料对照阅读,分析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阅读方法。鲁迅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比较是医治受骗的好方子。乡下人常误认一种硫化铜为金矿……就是要看一看真金,免得受硫化铜的欺骗,一方面也就真的识得了硫化铜,一举两得了。”这些话,见地是颇为深刻的。在阅读过程中将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这样既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

1.同主题作品的对比阅读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文表现的是父爱母爱主题,《地震中的父与子》中在特定的情况下那种“信守承诺、爱子情深”的父爱与《“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严厉得有些不近人情”的父爱,两者的选材完全不同,是父爱事例的南北两极。《慈母情深》中对儿子百般呵护的老牛舐犊的母亲与《学会看病》中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实践能力的母亲,两位母亲形象迥然不同。比较同一主题的文章,甚至同一题目的文章,研究其选材、立意、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异同,实在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对此,我们可以进行更为广泛的“父爱母爱”主题阅读,引进叶倾城的《奇迹的名字叫父亲》、刘蒙的《父亲的爱》、马一刀的《鼾声》、石涧竹的《父爱安全网》;梁晓声的《母亲》、张玉庭《母爱?风筝?童话》、安徒生的《母亲的故事》、黄衣青的《没有人喝彩的工作》、陈运松的《鱼头》……结合教材编排特点,根据单元主题选择相关作品进行对比阅读,不但能让学生感受到同一种爱的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丰富学生对爱的不同内涵的体验,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不同体裁作品的对比阅读

如以“桥”命题的《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赵州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为例,《桥》是篇小小说,《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篇记叙文,两者都是为了赞颂“舍己为人搭建生命之桥”的精神,《赵州桥》是篇说明文,多用说明的表现手法,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说明赵州桥的美观坚固以及对古代灿烂文化的传承。可以对同一内容不同体裁的文章进行比较,如小说与纪实文学比较、记叙文和议论文比较、诗歌和散文比较。也可以由此延伸,如同样是《一件小事》,鲁迅是“一粒沙里见世界”,从车夫一个细小的动作中折射出不平凡的精神,榨出自己皮袄下的“小”来,铁凝则是“半瓣花上说人情”,从邻居一个6号半针头品味出信任、友善、不张扬的立身处世境界;同样从荔枝出发,苏轼快意它的甘美,杜牧却悲叹朝廷的腐败,杨朔看到的是蜜蜂的无私奉献,肖复兴体味到的则是深深的母爱……在比较中,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感受,使学生领悟到不同表达方式的神奇魅力,进而把握住不同体裁文章的写作特点。这种独特的语文实践与体验的效果是单一文章的阅读所不可比拟的。

3.不同观点作品的比较阅读

针对教材中的某一个观点可以要求学生收集资料,引导学生阅读不同观点的文章,比较对同一事物不同的看法,引起学生的思考。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习作一“开卷是否有益”,教学中可以围绕这一主题,引进《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季羡林)、《读书的时光》(弗吉尼亚?沃尔芙)、《造书术》(华盛顿?欧文)等文章,这些文章都说读书,但表达的观点却各有意趣。通过对同一事物持有完全相反观点的文章的比较阅读,可以正反对照,对砥砺思想、提高认识、培养学生全面正确的思维方式具有特殊的作用。另外,对同一作家前后期作品的思想倾向的比较,对同一作品的前后两稿的比较,对不同作家作品的艺术风格的比较,对作家的作品与有关的评论文章的比较等,这些较高层次的比较阅读方法,我们都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相机引导运用。

二、补充阅读模式

教材选文作为语言文化的重要载体,彰显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但是,再好的教材,其内容也是局部的,影响也是有限的,不管哪一套教材都是挂一漏万,难免存在不足之处。同时,一个学生如果仅仅只盯于教材,那么,他的精神成长的营养是贫乏的,其智力生活也是单调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课外阅读是学生记忆课本上的公式、规则和结论的“智力背景”或“智力底子”。

1.由点及面的补充阅读,积淀文化

顾名思义,就是从局部、小范围的课文阅读逐步推及到大面积、大范围的课外阅读。这是比较常用的一种补充阅读模式,大致有三种推广补充方法:①从节选到全文。教材中有很多选文都是从经典作品中节选出来的,《蟋蟀的住宅》选自《昆虫记》,《杨氏之子》选自《世说新语》,《将相和》选自《史记》,在第十二册还专设了一个名著阅读单元,这些选文的目的在于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成为联结课内外阅读的纽带,将学生的目光引向更广阔的世界。②从引文到引文全篇。在小学阶段,引文的出现还不是很多,但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如《怀念母亲》中季羡林引用哥廷根写的部分日记,《为人民服务》中引用司马迁的名言,《跨越百年的美丽》中引用爱因斯坦对居里夫人的评价,这些引文的目的是为了充实文章内容,增添理论(情感)色彩,增强论辩力量。对此,我们可以鼓励学生阅读引文全篇,学习如何占有素材、运用素材。③从课文到作者其他作品。如读了《桃花心木》,推荐阅读林清玄的其他作品《心田上的百合》《迷路的云》等,读了《凡卡》,推荐阅读契科夫的其他小说,如《套中人》《变色龙》等,读了《最后一头战象》,推荐阅读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系列。

2.由表及里的补充阅读,积累写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这讲的就是读写结合。读写结合可以从优美词句出发,从典型段落入手,从篇章结构着眼,也可以从课文中所写的某个人物、某种景物、某个事件、某种细节、某种写法甚至是某句话、某个字,拓展到阅读相关作品,达到重复强化、彼此启发的作用。比如,《白杨》是一片典型的借物喻人的文章,我们可以将《落花生》《桃花心木》两篇文章引进课堂,进行补充阅读,寻找它们的共同点――以对话的形式层层深入展开,从形到神到人。还可补充阅读矛盾的《白杨礼赞》,袁鹰的《白杨》,在明白借物喻人文章的共同点(描述出事物的特点与人的品格的相似之处)基础上,学习文章的不同构篇方式。

还可以将改定的课文与原作进行比较。比如课文《蟋蟀的住宅》选自法布尔的《昆虫记》,找来原著《蟋蟀》一读,你就会发现两者相差甚远。首先字数不同,原著12000多字,课文900多字;其次内容不同,课文主要写住宅,原著有三个篇章,分别写了它的家政、住屋和乐器;再者表达语言迥异,课文偏向以简洁朴实的语言叙述,而原著则多是生动形象、趣味横生的描写性语言。

三、质疑阅读模式

西方现代接受理论认为文本的意义充满了未定性,文本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和作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质疑读书法是一种精读阅读法,是指带着疑难问题读书进而猎取知识的学习方法。质疑, 就是在掌握书中主要内容的基础上, 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通过思考、查资料、请教教师等方法, 找出正确的答案, 从而使视野开阔而深入。它是“学―思―疑―问”学习心理规律的重要环节。质疑阅读一般要经历以下过程:独立思考,提出自己观点质疑――旁征博引,运用他人观点质疑――集思广益,展开讨论争鸣质疑――深入实践,通过实践验证质疑。疑问通常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书本上已经提出并且基本上讲清楚的,只要读书就可以解决;另一种是经过思考才能提出来,还需用多方面的知识或借助于他人帮助才能解决。而后一种对我们具有更重大的意义。

1.对文章内容的横向拓展

“文本的确定性的存在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前提之一。”新课标要求“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与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以《比尾巴》(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为例,有学生提出:“还有哪些动物的尾巴特别好玩?”这个问题马上激起所有学生的兴趣。于是笔者便鼓励学生自己去查找阅读相关资料,然后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壁虎、袋鼠、鱼、老虎、牛等动物都纷纷闪亮登场。这时又有学生提出:“为什么我们不也编一个《比尾巴》呢?”于是,一段段精彩纷呈的小儿歌诞生了:“谁的尾巴尖?谁的尾巴扁?谁的尾巴好像小凳子?乌龟的尾巴尖,鸭子的尾巴扁,袋鼠的尾巴好像小凳子。”“谁的尾巴软?谁的尾巴硬?谁的尾巴最有力?狗的尾巴软,猫的尾巴硬,老虎的尾巴最有力。”……

2.对文章主旨的深度开发

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诚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他毕竟还是“哈姆雷特”而不是其他。我们在肯定作品意义不确定性的同时,也要寻找意义的相对确定性。例如,学习《两小儿辩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有一位学生提出自己的思考:“孔子他像个大小孩!平时我们小孩在路上争辩时,哪有大人会走过来问我们争辩什么?孔子居然会走过去问,他的好奇心也太重了吧。”一石激起千层浪,孔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带着疑问去阅读有关孔子的言论或作品,自己作出思考判断,通过质疑阅读有了收获后,再展开讨论交流。

3.对语言表达的精益求精

语言需要锤炼,文本也可质疑。遥想当年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字斟句酌,精益求精,在语言文字上下功夫,也是质疑阅读的一种追求。如读《圆明园的毁灭》(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有学生认为,“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中的“和”应该改为“等”,因为青铜利器、名人书画都是属于奇珍异宝,是从属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又如读《草船借箭》(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有学生认为题目应该用《草船讹箭》,或者给“借”字添上引号,因为这里表示的是特殊意思;再如读《童年的发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有学生认为课文写到第13自然段就可以了,后面的6个自然段可以删掉……

比尾巴教案第7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意识来自于问题。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往往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瓦特发明蒸汽机,都起源于质疑。可见,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胆略,是一切优秀人才必备的品质。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我们要激发学生产生疑问,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钥匙,这是创新的起步。

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在教学中,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时要着力引导他们在实践中掌握质疑的基本方法。

如:从课题质疑,从标点语文论文符号质疑,从中心思想质疑,从语言运用质疑,找原因质疑,找依据质疑,抓联系质疑,抓关键句质疑,抓矛盾质疑,寻实质质疑,联想质疑等。例如《第一场雪》中有这样一句:“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则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教师可引导学生抓矛盾处质疑:凭我们平常的感觉,凡是毛茸茸的东西,一般不会发亮,那么这句中“毛茸茸”的银条为什么又“亮晶晶”?凡是“蓬松松”的东西———比如一团棉花———它就不会“沉甸甸”,但是课文中为什么又说“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呢?教师还要允许和鼓励学生对书本上现有的知识和结论作独创性的发现,甚至发现课文的不足之处,并设法加以弥补,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鼓励标新立异。

培养求异思维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较多的是追求学生认识的“标准化”,导致了教师对学生认识发展的整齐划一。表现在课堂上,常常是教师的一言一语给学生以模式化的示范或提示,造成了思维定势,严重地抑制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妨碍 l了学生的创新。因此,克服思维定势,发展求异思维对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留出充分思考的时间,打破“唯我独尊”的思想,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使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引导他们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思维,允许并鼓励学生的认识朝不同方向辐射,并敢于争议,发表新颖独特的超常、超前、超群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大胆创新,标新立异。这样,即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在是非、优劣、曲直上有些分歧,但思维过程、辨析过程就是创新意识萌生、成长、成熟的过程,其积极意义绝不是某一具体问题的答案是否正确所能代替的。

三、启发创造想象。

诱发创新思维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期的创造力更多的是以创造性想象来表现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所提供的语言信息,唤起头脑中的有关表象,给学生留下充分想象和联想的空间,让学生的想象思路向四面八方辐射。例如教学 《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学生了解了一些动物尾巴的用处后,可以告诉学生,人类研究动物尾巴的用处来为人类服务,比如人们根据鱼的尾巴、鸟的尾巴设计的船只的舵、飞机的机尾都是用来掌握方向的,然后启发学生根据自己所知道的动物尾巴的用处来进行辐射想象和联想,从中受到启发,设想发明某种事物来为人类服务。

这样从模仿入手,通过相似要素的组合,进行适当的开拓和延伸,使学生的想象更具体、更合理。

四、挖掘创造性因素。

比尾巴教案第8篇

1988年10月12日深夜,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白云村的石秀芬分娩了,遇上难产,接生婆费了好大劲才将孩子接生出来,孩子一落地吓了接生婆一跳,从婴儿后背的腰部正中长出的一条既像手又像腿的怪肢竟比婴儿的腿还粗长,像个大尾巴,长约15厘米,怪肢前端又长出一个大“肉叉”,“肉叉”前端似乎长有指甲,像一把拾柴用的铁钳子。孩子长了3条“腿”!接生婆扔下婴儿落荒而逃,石秀芬也吓得瑟瑟发抖,不敢去抱孩子。消息传出,村民都涌进石家看稀奇,议论纷纷,石秀芬的父母也惶恐不已,不知如何是好。

见妻子生下如此吓人的怪孩子,丈夫白付心里翻江倒海。但不管怎样都是自己的亲骨肉,何况她别的地方和正常婴儿没两样,哭声响亮,说明是健康的。打定主意,他便过去给婴儿洗身穿衣。他还给女儿取了个好听的名字――石金铃。

“大尾巴”给石金铃及父母带来了无穷的烦恼。由于身背“大尾巴”,睡觉时石金铃苦不堪言,她不能仰卧,而侧卧时“大尾巴”会露出一大截,夏日免不了被蚊虫叮咬,冬天父母用棉衣去盖,“大尾巴”又调皮地跑出来,为此它被冻得红肿生疮;如果俯卧“大尾巴”会高高翘起,如同地里冒出的毛笋,把寒冬被窝里的暖气全放走了。当然坐着也不轻松,为了便于女儿就坐,父亲将家中椅子的靠背部分全都锯掉,成了秃凳。

石秀芬夫妇发现女儿的“尾巴”慢慢长大,到5岁时已长到20厘米长,几乎和大腿一样,石金铃的身体严重失衡,走路总是不稳要摔倒;天气转凉后,女儿老喊“大尾巴”疼,所以每到秋冬季节石秀芬便格外关注女儿的“大尾巴”,并专门用毛线织了好几个漂亮的套子将“大尾巴”藏起来,以防冻伤。

渐渐懂事的石金铃到了上学的年纪,看见和自己一样大的小朋友背着书包从家门口经过,便吵着要妈妈带她去上学。石秀芬含着泪劝道:“铃铃,不是妈妈不让你上学啊,而是因为你背后的东西太惹眼了,人家会欺负你的,妈妈不放心啊!”小金铃可以不出去玩,可以不吃好东西,但不可以不读书。1995年9月1日,石秀芬拗不过,只好背着行动不便的女儿到离家200米远的村小学报名上学。

班主任安排石金铃坐第一排,并在班上反复向其他同学强调不许欺负她。可由于石金铃长长的“大尾巴”会从课桌下面“扫”到背后的小朋友身上,这位小朋友好奇地捉住它不放,石金铃动弹不得,只好伏在桌上大哭。班主任发现后把这个小朋友批评了一顿,然后将石金铃安排最后一排,且单独一桌。

下课后石金铃一般坐在位子上不动,放学时等父母来接她。一天傍晚父母因收甘蔗不能及时接女儿回家,石金铃等不及了,便一个人回家。不料途中遇到几个调皮鬼,其中一个捉住她的“大尾巴”又扯又拉,突然一放,石金铃四脚朝天,顿时她觉得一阵钻心的疼痛,眼泪哗地流下来。

学校的遭遇让石金铃伤透了心,挨过一个学期后她只好辍学了。

有个马戏团老板找到石秀芬家,让石金铃去他那儿,包吃包住每月还发给1500元。石秀芬马上明白他的用意,“让我女儿当摇钱树,休想!”一句话将来人赶了出去。

为了将来给她治疗,父母起早贪黑地劳作,一分一分地积蓄。见父母如此辛苦艰难,懂事的石金铃学会了做家务,为父母分忧。她学着绣荷包,做一只0.5元,每天仅能赚四五只荷包的来料加工费。

滇沪两地爱心接力,打开了少女的梦想航道

背上的“大尾巴”让石金铃吃尽了苦头,夺走了她快乐的童年,带给她的是羞辱、自卑和身心重创,使她永远生活在灰色的天空里。石金铃幼小的心灵有一个愿望:有朝一日,能有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帮助她“拿”掉 “尾巴”……

一晃18年过去了,石金铃终于盼来了这一天!

2005年11月1日晚,个旧市某公寓宿舍里,3位青年在收看红河电视台《新闻零距离》栏目时,目光突然被画面上的一位少女吸引住了:她背对着摄像机镜头坐着,腰间竟然有一只套着花布套的又长又粗的“大尾巴”,随着身体的移动不时地摇晃。播音员介绍说,这位家住建水县白云村的山区彝族少女叫石金铃,今年17周岁,这条怪肢给她带来了许多痛苦和失望,但因家境贫困父母无力给她治疗,至今仍生活在巨大阴影里……

这3位青年名叫滕杰、王晔和曹俊培,他们是上海第八批青年志愿者赴滇扶贫接力队队员,今年抵达云南并分别在个旧人民医院等3家医院工作。他们的心被揪紧了。“咱们该帮一帮她。”滕杰情不自禁地提议。“对,咱们不是来扶贫治病的吗?这是咱们义不容辞的责任。”3位志愿者异口同声地表示要让这位不幸的彝族少女走出阴影和困境。于是,滕杰将这则新闻和他们的意愿向所在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领导作了汇报,院长王玉琦和医院党委书记王小林当即表示赞同三人的想法,决定如果有希望治疗,可以免费为她手术,并嘱咐滕杰务必进一步了解情况,取得第一手资料。

为取得第一手资料,3天后,滕杰等3人驱车来到离个旧市120公里的建水县岔科镇白云村石金铃的家中。这哪是个家呀,一栋泥墙瓦屋四面透风摇摇欲坠,屋内没一件像样的家具,这样贫困的家庭滕杰他们只在电视上见过,没想到石金铃就生活在这里,滕杰的眼睛湿润了。见家里突然来了这么多大哥哥,石金铃立即放下手中的活儿,高兴地让邻居去田头叫父母。

得知滕杰一行的来意,石秀芬夫妇感激涕零,石秀芬激动得抓住女儿的手说:“铃铃,这是你的恩人啊,你有救了!”“真的?”石金铃高兴得像个小孩,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她从未这么笑过、高兴过。但滕杰他们却看得心酸不已,为她除掉“大尾巴”的念头更强烈了。

为了取得临床资料,滕杰他们又向个旧团市委汇报并请求帮助。在个旧团市委的协调下,11月9日,滕杰一行又再次来到石金铃家,将她送进个旧职工医院进行了一番细致检查,确定石金铃腰背上长出的是多余的“畸胎腿”,因牵涉到脊椎、神经、骨骼等系统,职工医院表示无能为力。

滕杰将取得的第一手资料用航空快递寄给中山医院,中山医院专家立即进行会诊,并决定让石金铃尽快去上海接受进一步检查,以确定是否可以手术。

为尽快让石金铃顺利赴沪接受检查,滕杰等志愿者分别与上海团市委、上海驻昆明办事处等部门汇报并争取帮助。

11月20日,石金铃接到了滕杰等人的电话,告知第二天将接她到上海治疗,让她做好动身准备。“让我去上海治病?”石金铃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一连问了好几句,当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她忍不住高声叫起来:“大哥哥要送我去上海治病了!”

当晚,一家人像过年一样欢聚在一起谈论着第二天石金铃去上海治病的事。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道出了许久的心愿和希望,描绘着石金铃美好的未来。

21日上午10时,上海驻昆明办事处派出的一辆专车来到白云村,滕杰一行5人接石金铃来了。经过协商由石秀芬陪女儿一起去。

第一次走出穷山沟,金铃就是做梦也没想到啊!她趴在窗口看着行人和大山直往后“倒”,激动得扬起手欢叫,母亲石秀芬也受到感染,抚摸着女儿激动得泪光闪烁。

经过4个多小时的颠簸他们来到昆明,当车子穿过这花园般美丽的大城市时,石金铃觉得自己和母亲仿佛来到了天堂,只怪一双眼睛不够用,心都要蹦出来了!

傍晚4时,石金铃登上了由昆明飞往上海的FM9452号航班。晚上6时30分,飞机徐徐降落在上海虹桥机场,走出机舱时,由于石金铃太激动以致于忘了拿东西遮“丑”,突然身后的“大尾巴”刷地露出来,乘客一片惊呼,吓得她满脸通红,母亲急忙拿行李挡住“大尾巴”,这才救了她的急。

来到医院,中山医院专门为石秀芬母女单独安排在骨科大楼7楼条件最好的一号病房里,房里有两张床和一台大彩电,并带空调、洗手间。母女俩躺在舒适洁净的病床上,久久无法入眠,这一天发生的事情实在太多,一切都来得那么突然,仿佛在梦中。

梦圆大上海:卸下18年的“大尾巴”好轻松

22日上午9时,骨科主任陈授等专家第一次为石金铃进行了全身体检。体检时,陈教授发现18岁的石金铃身高仅1.4米,面黄肌瘦、营养不良。让他更惊讶和心酸的是,她的“畸形腿”像是连同另外半只多余的“臀部”一道长在她的腰背上,“基底”处呈20×10厘米椭圆形,全长超过30厘米,顶端有两个分叉的、各15厘米的大脚趾。整整18年了,真难以想像这位可怜的少女是怎么背着它一路走过来的,她遭受了怎样的辛酸和痛苦啊!想到这里,陈教授的泪水不由夺眶而出。

陈教授告诉记者,石金铃的畸形情况比想像的要严重得多,她属于“多肢畸形”,除腰背上的畸腿外,其左脚系先天性“马蹄高弓足”,两侧下肢的肌张力都偏高,运动僵硬,而且“畸形腿”上长有毛发和疤痕,还能摸到明显的大血管动脉搏动,这些都表明手术切除会带来大量的难题。

为尽快让石金铃圆梦,确保手术成功,院方专门成立了由副院长秦新裕教授为组长的石金铃医疗小组。24日上午,小组召集了骨科、放射科、神经外科、整形科等8个科的专家进行大会诊,专家在讨论时推测,畸肢可能是在其母怀孕第5周时,胚胎受到刺激而形成多余的肢芽,再慢慢长大形成现在这模样。因怪肢长在身后偏左位置,脊柱已明显向右侧弯,手术取掉怪肢后会产生短暂的行走不平衡。

虽然难度较大,但专家们却很有信心,经过激烈讨论后终于确定了治疗方案,并将手术定在11月26日。

得知两天后就要做手术,石金铃又喜又忧,喜的是医生很快会“拿”掉她腰背上折磨了她18年的“大尾巴”了,她可以像别的女孩一样轻松、美丽;忧的是她第一次动手术,肯定会非常疼,心里有点怕。母亲看出了女儿的心思,便安慰道:“不要怕,这儿的医生个个赛华佗,技术好得很,拿掉就没事了。”护士也鼓励她打消恐惧心理:“手术以后你能变成像公主一样漂亮呢!”石金铃这才转忧为安。

为确保此次手术顺利进行,正在北京参加学术活动的院长王玉琦教授专程提前返沪,担任“总指挥”并以血管外科专家的身份“参战”。参加手术的专家名单上,除骨科主任陈授外,还有骨科张光健教授、麻醉科主任薛张纲教授、血管外科主任符伟国教授、整形科主任亓发芝教授、神经外科副主任张晓彪副教授等专家,这么多国内外知名的专家上阵,此次手术阵容之强大在该院“史无前例”。

手术被单独安排在新落成的门诊A楼的4楼手术室内。26日上午8时50分,石金铃接受了手术相关检查,当院方正式下达手术通知时,石秀芬郑重地在手术意愿书上签了字。9时,石金铃被推进麻醉室接受全身麻醉。

10时,随着陈授从“畸胎腿”上侧划开皮肤,一场特殊的战斗打响了。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