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1-29 01:22:36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第1篇

职业价值观

社会生态模型

[论文摘要】本文从(1)强调结果的个人一环境匹配理论;(2)关注决策过程的职业决策研究;(3)关注职业决策困难(职业未决)的诊断工具研究;(4)关注决策因素的职业价值观研究共四个

方面,重新梳理了职业决策理论的脉络,分析了西方职业决策理论本身的理论和应用问题,并结合我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及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需求的特点,初步展望了大学生决策研究中关注社会生态因子的趋势。

国外关于职业决策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parsons(1908)的开创性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已经形成了许多较为成熟的理论。但令人困扰的是这一领域至今都没有形成相对统一的概念框架和理论范式。同时,已有的研究对于解释中国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行为和过程既缺乏有效的解释力,也难以指导职业辅导的实践。为便于理解,本文将已有的理论归结为以下4类:(1)强调结果的个人-职业匹配理论;(2)关注决策过程的职业决策研究;(3)关注职业决策困难(职业未决)的诊断工具研究;(4)关注决策因素的职业价值观研究。基于对已有研究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分析,作者尝试指出在中国文化下应用西方理论的前提条件和描述解释中国大学生择业行为的局限和困境,并初步提出和阐释了提升职业理论生态文化效度的新思路和未来的理论发展趋势一大学生择业的生态模型理论。WWW.133229.COM

一、强调结果的个人一职业匹配理论

西方职业决策理论主要围绕个人的视角展开,关注个人利益最大、效价最高、最适合和个人自我价值实现。从心理学角度的理论主要是强调个人心理属性与职业要求匹配的特质论,如parsons(1908),williamson(1939),holland(1976,1980)等人的理论!,~;从社会学角度的理论如gottfredson对择业过程中社会声望和性别角色的作用,提出的范围限制一妥协理论;经济学的研究,则注重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的关系,探讨择业过程中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对择业的影响。这些理论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从个人与职业特点之间的匹配这一角度出发的简单职业决策模型。其特征如图1所示:

强调个人一职业匹配的单维度职业决策理论主要包括parsons的职业决策匹配模型、holland的个人一职业相互作用模}u、工作调适理论((theoryofworkadjustment)、界限妥协理论(theoryofcircumscriptionandcompromise)、社会认知职业理论工socialcognitivecareertheory,scc刀等。

个人一职业匹配理论假设匹配的职业决策就是好的或有效的职业决策。但这一假设并没有得到实证的支持,匹配性并不是优化的职业生涯决策结果的良好预测指标(furnham,2001;spokaneetal.,2001;tinsley,2000)otinsley(2000)指出,holland六边形的一致性系数和职业满意没有显著相关。holland职业兴趣的结构,以及是否和如何考虑用这一结构来解释个体的职业兴趣和进行一致性评估等问题目前还没有形成共识。[3j个人一职业匹配理论作为一种机械静态的人格观,严重忽视了人的可塑性和职业选择的变通性。

二、注重过程的职业决策研究

在20世纪中期,职业发展理论和研究的趋势之一就是对于帮助控制职业行为的认知变量和过程的关注越来越多(lent,r.w.,brown,s.d.&hackett,g.2001)o[’}gati等(2001)指出职业生涯决策有如下特点:(1)存在必须做出决策的个体和有一个决策要做;(2)有几个备选项,决策者有某些方面和标准,可以用它们对比和评估各个选项来确定最适合的选项;(3)要在彼此冲突的目标之间进行权衡。由于许多决策中包含着不确定性和每种结果发生的概率是未知的,因此职业决策是极其复杂的决策过程。

关注过程的职业决策模型的演化趋势和过程是,由早期的受标准化决策理论影响较大的理性决策模型,逐渐发展到强调有限理性思想的理论模型演变,后期的模型逐渐克服了标准化决策模型的理想化和过分理性的特征。标准化决策理论(normativedecisionmakin目是基于理性人假设的经典决策理论。该理论相信决策者能够加工所有相关信息,遵循着效用最大化原则(vneumann&morgenstern,1947;e.edwards,1954)做出完全理性的选择。并且选项的优势和劣势之间能够互相补偿,某个选项的期望效用是各种效用被各自的概率赋予权重后的效用之和。标准化理论认为,个体的偏好在决策过程中可以传递(transitivity)和保持不变(consistency)。早期关注过程的职业决策理论都是基于标准化决策理论的思想提出来的。

如果说匹配理论关注的是什么是理想的职业选择,那么过程理论则关注如何达到这种理想的状态。所有过程理论的共同的特点就是围绕个体的认知决策的微观机制展开。各种理论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实证研究的支持。但理论的多样化和概念的不统一本身表明职业决策过程比预想的要复杂。各种过程理论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就是,决策过程极端地依赖决策者对价值的评估、概率的判断等等,而一个人如果能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那么决策就变得简单了,简单到可能根本就不需要过程。

三、关注职业决策困难(职业未决)的研究

职业决策的研究另外一个思路和主题是职业决策困难及其影响因素。职业决策困难,是指个体在特定的时间里,无能力作出一个特定的决策。

krumboltz认为其实质是对决策不满意,或是由于与职业相关的学习经验不够,或是由于个体还没有学会或运用一套作职业决策的系统方法所导致的一种决策状态。决策困难是没有学会某种学习经验的自然结果。crites认为是个体无能力挑选或是承诺于一个特殊的,即将准备或进人特定职业的行动过程。哪公诩龙立荣等认为职业决策困难是个人在职业选择(进人阶段或职业改变)过程中,面临最后决策时,不知道要从事什么职业或从几个职业中挑选一个时发生的困难。

这一研究取向的成果,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有代表性的职业决策困难的检测工具和量表开发使用,以及围绕这些量表结构和应用的研究:careerdecisionscale,(cds)(osipow,1987),careerfactorsinventory,(cfi),careerdecisiondifficultiesquestionnaire(cddq)o}}~作为经验和实践导向的研究,其主要研究目的是服务于职业辅导的实践,即分拣和筛选出决策困难者,因此有关决策困难的研究在西方理论界也未能够有一个统一的表述,其理论逻辑也并不清楚。虽然国内已经有大量关于上述三个工具验证和使用的文献,但这些工具基本构念的文化适应性依然缺少有力的验证。

四、国内有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

如果说早期的匹配理论是要回答“什么是一个好的职业决策?”关注认知过程的决策理论关注“如何做一个好的决策”的话,那么价值观的研究就是要关注“决策的依据和目标是什么?”

国内近年来关于大学生职业领域的研究相当丰富,如方俐洛、凌文栓等(1996)对中国职业兴趣量表的修订和建构;田宝珍(1997)对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的分析;于海波、张进辅(2003)对大学生需要特点的调查;梁龙娟、余贤君对大学生择业标准的研究等等。比较不难发现,国外关于职业决策的研究有着理论和应用两条比较清晰的线索,研究的主题也相对集中和相互关联。而国内的研究多为以国外相关理论为基础的探索,并且国内的多数研究围绕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职业兴趣领域的研究展开。

目前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虽然数量不少,但大多是复制性的研究或对国外理论的验证性研究。并且对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构成成分和结构业没有一个一致的表述。金盛华(2005)认为我国心理学领域对职业价值观研究尚无稳定的理论基础,并且由于研究方法的差异,研究结果各不相同,很难互相验证。poi如凌文轮的问卷项目主要来源于文献中筛选的职业价值观条目,宁维卫的工具来源于翻译和修订的国外问卷。因此依然有必要进一步地研究。

五、大学生择业生态模型构想—职业决策研究的新思路

从上述对西方及国内有关职业决策研究的文献梳理,不难发现,各种理论的关注视角差异很大,在同一视角下的研究也缺乏统一的表述和一致的结论。随着工作世界的持续变化,没有任何一种理论能够完整地描述和有效地解释真实的职业决策过程和行为,因此也难以在职业辅导实践中应用。同时,由于中西方在社会经济和文化上差异较大,来自西方的理论也难以有效地描述和解释中国人的择业行为。因此,龙立荣等国内学者基于西方理论本身的问题及其在中国应用的生态文化效度的考虑,开始探索新的关注生态效度的理论框架来描述中国人的职业决策行为。

龙立荣(2006)指出在市场经济体系比较完善的制度环境下,个人的职业自我属性是择业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只要个人能够胜任职位的工作(知识经验和能力),与自己的价值观念(包括兴趣)和社会规范(包括社会声望、性别)相符,该职业的就业前景广泛就是合理的。至于这些符合要求的职位或职业在哪种类型的组织、在一个国家的哪个地区,似乎并不重要。因此西方描述和解释择业决策主要考虑(图1所示)的模式,即职业自我与职业的关系。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西方人也开始关注组织的差异,但这种考虑的顺序仍然以职业为核心组织的作用是次要的。

基于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现状和市场经济时代人们的价值追求特点的分析,龙立荣提出了的大学生择业的社会生态模型的初步构想:(1)西方的择业理论过于注重择业者的职业自我属性,相对忽视职业所在的组织和地区社会生态环境的作用价值,与中国现实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差距太大,难以预测和解释大学生的择业行为;(2)择业决策的影响因素除了个人的职业自我属性外,外部提供的职业机会、外部就业机会的社会生态价值也是人们非常注重的优化匹配因素;(3)在整个择业匹配过程中,个人职业自我与组织环境和地区环境匹配度的预测力,大于与职业本身匹配的预测力;(4)人们看重组织环境是出于薪酬待遇和个人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双重考虑;人们看重地区环境是突出地区经济、文化的长久回报价值。简言之,地域、行业、组织等生态因子对个体现实职业决策的预测优于和大于个体职业自我属性(如能力、兴趣)的预测力。

生态模型理论强调地域、组织等生态因子的突出作用,在决策过程中这些因子是更显著、更容易觉察以及具有比能力、兴趣等个人因子具有更大预测力的因子。同时,一个人的职业心理属性具有一定的弹性,而且同一种职业个性适合的职业往往不是惟一的。只要这些职业需要的个人心理属性相差不大,个人胜任就不会有困难。人们适合从事的职业是一个空间概念而不是一个点的概念(如图2所示)。在市场体系的不成熟、地区、行业和组织发展的不平衡性的条件下,相同的付出在不同的组织,地区回报差异十分显著。因此导致人们为了找到理想的组织和预计长期回报较高地区不惜牺牲自己的特长和积累。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第2篇

    论文摘要:大学冲.结构性过剩是目前我国社会面临的一个新问题。笔者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本架构,分析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择取蓝领耳、业的内在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结构性过剩是摆在各级政府和教育机构面前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有调查显示大部分本科大学毕业生将来希望从事白领职业,相对于本科生,部分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对于从事蓝领职业的态度又是如何呢?要提高民族竞争力,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关键是要转变就业观念,使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在自身的客观的基础上得到改善和提高。笔者从高职高专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选择问题人手,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本架构,分析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择取蓝领职业的内在因素。

      1研究架构

      本研究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本研究平台,搭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自我认知就业能力,再通过职业选择相关文献整合后建构出整体性的研究架构(图1),以了解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选择行为模式。以下分别就各层面的假设做说明。

    2研究假设

    2.1行为态度

    根据原始的理性行为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模式可知态度是个人对某种行为的信念也是决定行为意图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态度是依据人们对行为结果所产生的知觉偏好或厌恶的研究均支持在职业选择的内容当中,对于目标职务的喜好程度与正反向观感会影响求职者追求工作的强度。

    所以本研究提出假设一:高职院校毕业生对从事蓝领工作的正向态度会直接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选择职业的行为意图。

    2.2行为的主观规范

    个人的主观规范会受到重要关系人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有研究发现已婚的求职者在寻求工作机会时,动机与强度会受到伴侣与家人的压力影响职业选择的权衡,将兴趣与成就感涉及工作满意等考虑因素放在现实因素之后。套用计划行为理论模式在工作搜寻的内容中显示,男性感受到养家活口的压力会促使男性工作者在工作搜寻的态度较为积极。在大学生的职涯选择时。美国大学生往往较愿意从事具有独立创意、冒险性的工作。而相反,中国大学生权衡的因素中,职业选择同时要满足自己的期望与顾及家人的感受。

    因此、本研究推导出假设二:高职院校毕业生对从事蓝领工作的主观规范会直接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选择工作的行为意图。

    2.3认知行为控制

    在理论建构时曾阐述认知行为控制与自我效能两者关连性,内容上支持若个体的认知行为控制能力愈强,自我效能也会越高,反应出行为者本身自信心的强弱,因此认知行为控制能力越大成就出的行为可能性也越高。而高自我效能面对生涯选择时,焦虑感较低、对自己的认识较深入更比低自我效能者能找出适合自己的生涯发展方向。

      所以本研究提出假设三:高职院校毕业生从事蓝领职业的认知行为控制会直接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选择工作的行为意图。

    2.4就业能力

    根据文献资料的研究来看,就业力不是保证就业的能力,而是提高工作取得的可能性。主要是以个人自我认知的心理层面(我可以做的)与工作现场愿意提供的劳力缺口(a}司所需要招募的)的交集。这个层面有三个构成要素:

    a.工作者对职场现况的认知与自己的因应方式。

    h.工作者本身的属性,特质与专长。

    c.工作者所拥有选择工作的工作弹性与转换工作的自由度。

    在就业力衡量指标的层面当中加入系所专业领域与学校声望排名,保留就业能力的自信心与外部劳动市场因素。本研究欲比较高职院校中,就业能力是否会影响选择蓝领职业或非蓝领工作的行为意图(图2),因此提出假设四: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外部就业能力越高越会促使高职院校毕业生选择非蓝领职业的行为意图。

    3研究变量的选定

      自变量定义:

    研究变量包涵了计画行为理论层面(从蓝领工作的意图、态度、主观规范与认知行为控制)与自我认知就业能力层面(包含学业成就、学校声望与自陈式就业能力)。问卷记分方式则依据理论采用liken量表分析,分数越高代表越同意该问项。

    3.1行为意图

    行为意图是个人想从事某种行为的主观机率也是测量个人想执行某种行为的程度。依据本研究的内容定义行为意图为:“欲从事蓝领工作的意图”。在问卷中共有三题,例如:我会 

 

选择(5分代表非常有意愿、1分代表完全没有意愿;)以技术工人作为我的职业。

    3.2行为态度

    态度是依照行为结果的喜好而定。在问卷中则转化为符合职业选择内容的题项。例如:我认为成为技术工人是:(5分代表非常有价值的、1分代表非常没有价值的)。

    3.3主观规范

    主观规范是测量个体从事特定行为时,重要关系人对该行为的感受与对行为者的压力。因此,本研究对主观规范的题项中包含了家人与亲友的压力,例如:我的家人认为我选择技术工人为职业是:(5分代表非常应该的、1分代表不应该)。

    3.4就业能力

    本研究采用等学者所建构的自陈式就业能力量表,题项中针对大学生在学校主修的科日与就业市场缺口是否互补、学院声誉对求职的影响力、对于就业市场的与就业现况提问。例如:我认为学校声望会是我找作的竞争优势(5分代表非常同意,1分代表非常不同意)以及我所就读的科系在专业领域中有,:1越的声望(5分代表非常同意、1分代表非常不同意)等等。

    4研究过程

    根据前文所描述的研究架构,对回收的有效样本进行统计分析。

    4.1问卷回收与样木特点

    本研究共发放(400)份问卷,以河南职业技末学院部分学生为问卷对象,在扣除规则性填答、部分未填答之(128)份后,共获得(212)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68%)详细样本回收情形见表1

   4.2问卷信度检测

    研究中所用的衡l量工具,必须具备良好的效度与信度,才能反映出实际的问题与情况,因此本节将就量表层面进行信度与效度两方面的分析,从而说明本研究所使用衡量工具的适用性

    4.2.1信度分析

    信度是指一种衡量工具的正确性或精确性,也是指对同一或相似母休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最常用来检定尺度量表的信度方法即为(a),其值乃用来衡量同‘概念下各项日间的一致性、一般来说,当a值介砖0.70一0.90时表示衡最标的之信度为可接受,若a值大般 0.90时表示衡从标的信度相当高    本研究衡%ei变数之a系数值如表2所示,其中“行为意图”层面为0.957 ,“行为态度”层面为0.744, "主观规范”层面为0.780,“行为控制”层面为0.782 ,而“就业能力”层而为0.826;各变数之(a)值铃在0.7以上,显示同一层面中各项目之间的内部一致性,均已达到可接受范围,亦即本研究所采用之变数量表信度大致良好。兹将详细信度分析见表2

    4.2.2效度分析

    效度是指一种衡量工具的使用是否妥当或有无偏差,问卷中衡量项目能够涵盖研究主题的程度,取决于研究者主观的判断本研究问卷内容中所有问项,都是依照相关研究文献搜集整理,通过仔细推敲,以及与指导教授反复讨论修改后而形成的在问卷正式发放前,预先邀请多位学生进行预试,以避免任何含混不清或误解之处,与确保问卷的用字、顺序与意义得适切性,因此本研究的问卷的效度应该是比较高的。

    4.2.3因素分析

    针对大学生对选择职业意图的影响囚索,使用spss14.0作为分析平台,通过主成分分析并配合最大变异法的转轴力一式。从数学的观点看,当问卷的kmo位大于0.5时,该资料适合进行因素分析。本研究共萃取得到十个因素,累积变异量为67%

 

    4.3研究分析与假说检定

    4.3.1相关分析

    表3为本研究中行为意图、行为态度、主观规范、行为控制与就业能力等变数两两之问的相关分析,由相关分析的结果皆能符合先前的假设1,2,3,但行为意图与就业能力之相关系数则未达显着水准,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厂

    4.3.2回归分析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本研究的结果是否支持研究模型与相关假设,因此对模型中的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知,本研究结果支持假设一、二、三、但不支持假设四,现将本研究假设得验证结果汇整于表5

    5研究结果

    根据受试者在问卷的得分情形计算平均数、标准差、积差相关并以研究法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考验研究假设,研究结果如下:

    5.1大学生对从事蓝领职业的正向态度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生选择蓝领职业的行为意图

    根据回归分析,1值为10.773,影响结果为显性。因此大学生对从事蓝领职业的正向态度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生选择旅领职业的行为意图,早现支持结果研究支持在职业选择的内容当中,对于目标职务的有好程度与正反向观感会影响求职者追求工作的强度。

    5.2大学生对从事蓝领职业的主观规范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生选择蓝领职业的行为意图

    根据回归分析,值为11.596,影响结果为显性。因此,大学生对从事蓝领职业的主观规范会直接影响大学生选择蓝领职业的行为意图,呈现支持结果个人的主观规范会受到重要关系人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研究发现已婚的求职者在寻求工作机会时,动机与强度会受到伴侣与家人的压力影响职业选择的考量,将兴趣与成就感涉及五作满意等考虑因索项次放在现实考虑因素之后。

    5.3大学生对从事蓝领职业的认知行为控制强弱会直接影响大学生选择蓝领职业的行为意图

    根据回归分析,值为6.321 ,影响结梁为显性。因此,大学生对从事蓝领职业的认知行为控制强弱会直接影响大学生选择蓝领职业的行为意图,呈现支持结果计划行为理论建构时曾阐述认知行为控制与自我效能两者关连性,内容上支持若个体的认知行为控制能力越强,自我效能也会越高,反应出行为者木身自信心的强弱,因此认知行为控制能力越大成就出的行为可能性也越高而高自我效能而对生涯选择时,焦虑感较低、对自己的认识较深入更比低自我效能者能找出适合自己的生涯发展方向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第3篇

关键词:生涯成熟度;大学生;就业指导;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5-0150-02

一、生涯成熟度理论概述

1.生涯成熟度概念。生涯成熟度是由Super D.E.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是基于发展的观点来看个体职业选择而引入的“成熟”概念,用以衡量个体生涯发展的程度,用来说明发展的方向、目标和速度。

2.生涯成熟度研究意义。这几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促进大学生多加考虑未来工作及规划前途发展。但是,因为对大学生的生涯成熟特点不够清楚,缺少实践方面的考察,研究较笼统,所以其成效很低,这也成了深入开展大学生生涯辅导的障碍。所以,当前我们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就是开展大学生生涯辅导,充分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3.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特点。第一,职业成熟度有比较明显的年龄特点:连续性、阶段性和顺序性。第二,职业成熟度具有准备性。准备性是指个体对任务的预先觉察计划和预先采取行动的程度,它强调主观上的努力和积极程度,必须有个体的主观能动意识和积极的行动才能达到的一种准备状态。这一点足以证明,只有那些对职业任务有准备的人,才能提高个体的职业成熟度。

二、我国大学生生涯成熟现状

大学生就业困难有很多原因,包括学生内部原因及外部原因。就学生个人而言,就业困难学生的生涯普遍表现为不成熟,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个人偏好与职业能力不一致。大学生在性格、能力、兴趣、价值观和自我认识等方面有个体差异,每个人的特点不同,因而会胜任地工作也不同。

2.职业规划能力弱。目前,我国大多数大学生还缺乏职业规划意识,他们不能运用专业理论,规划未来的工作与发展方向,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自我认知,甚至影响后期对工作的适应性。

3.职业选择自立与依赖心理并存。大多数学生自身自立意识较为淡薄,对学校、教师、父母总是存在较重的依赖心理。因为学校、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所以他们就抱着一定有人管的心态,不是等着学校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就是依赖于从父母、朋友那里得到更多的就业机会。

4.个人偏好与职业任务维持能力不一致。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多数大学生对就业形势了解不够清楚,缺乏危机意识,另外就是对自己的认识不够透彻,期望高过自己的实际能力,盲目追求高工资、好待遇的高层次工作,在择业类型和择业区域上的选择过于集中。但事实上他们并没有明确的目标而频繁跳槽,缺乏职业选择的稳定性。

三、大学生生涯成熟度提升策略

Super生涯成熟度理论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重要依据,认真学学生生涯成熟度对学生以后的就业有着重大作用。根据该理论的6个维度,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大学生的生涯成熟度:

1.把握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态度。Super认为,在校学生在其职业生涯发展的初期,即探索阶段,主要任务应该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去学习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这一阶段,大学生一手要紧抓学习,另一手要紧抓对自我的认知,包括对自身的兴趣、目标、性格等方面。

2.提升认识水平,拓宽职业空间。Super把职业信息和规划视为生涯成熟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强化大学生对执业环境的理解,对职业信息的有效把握,对各种资源的广泛利用是提高大学生生涯成熟度不可或缺的条件。通过指导学生对职业环境的学习,让学生能够通过正确途径如网络信息等正确分析职业环境的来源。

3.加强自我认知。我们要为学生提供多方面、多角度的职业信息,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和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从认知的层面帮助学生剖析,更要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

4.树立独立意识。大学生在职业选择过程中所反映出的生涯规划不成熟的现象为:有的没有对将来进行明确规划,盲目跟从别人行事;有的对前途表现出迷茫的状态,顺应父母的安排;有的心态急躁,急功近利,做事不能够脚踏实地。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在他们的大学期间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加强学生在职业规划过程中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意识将成为学生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基础。

5.做出正确选择。以自己的能力选择职业的时候,要考虑周详可以避免选择的错误,所以职业选择是生涯成熟的重要因素之一。职业选择理论绝大多数来源于人—职匹配模式,国外现已得到很多关于职业选择理论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成果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6.转变指导理念,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鼓励大学生尽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会学生如何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学生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中起到奠基作用,从而提高生涯成熟度,能够使他们更清楚地看到自身的优势与短板,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实现未来的成功就业,指导他们最大化挖掘出自身潜力。

参考文献:

[1]王婧,田晓峰,孙秀颖.职业成熟度的新进展研究综述[J].吉林省教育学院报,2010,11(26):52-54.

[2]韩娟,金威威.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生涯成熟度——基于Super生涯成熟度理论的分析[J].科技信息,2011,(8):56.

[3]花楷,孙姗姗.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8(5):148-149.

[4]熊红星.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编制及其特点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6.

[5]Crites,John.O.Problem in the measurement of vocational maturity[J].Jour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1974,(4):25-31.

[6]李亚真,叶一舵.大学生的生涯成熟度研究[J].教育评论,2007,(6):60-61.

[7]韩晶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学术论坛,2011,(11):213-214.

[8]黄岳辉.职业生涯教育研究及其对我国普通高中的启示[D].上海师范大学,2006.

[9]杨选峰.独立学院学生职业发展的社会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第4篇

论文摘要:职业价值观是一种个体行为,是关于职业选择和职业评价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内心尺度。通过职业教育价值观的定义、作用、主要途径以及策略分析,能够给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一、职业价值观的内涵

    对于职业价值观的界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国内外学者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职业价值观提出了自己的定义。

    国外学者super (1970)从工作目标的角度,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个人追求的与工作有关的目标,亦即个人的内在需求及在从事活动时所追求的工作特质或属性;

    elizur (1982)从工作结果的角度,认为职业价值观就是个体对某种工作结果重要性的看法;

    ros (1994)从终极状态和信念的角度,认为职业价值观就是人们对某种职业所取得的终极状态(如:收人高)或行为方式(如:与同事一起工作)的信念;

    schwartz (1999)从工作目标和报酬的角度,认为职业价值观是指人们通过工作而达到的目标或取得的报酬,它们是更一般的个体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中的表现;

    国内学者楼静波(1990)认为职业价值观就是关于职业选择、职业生活的意义、职业等级等问题的价值评判,主要表现为职业价值取向、职业选择原则、职业活动报酬的期望等问题上;

    凌文拴等(1999)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信念和态度,或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倾向,是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

    廖泉文(2000)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在人生道路、职业定向与选择、职业工作态度方面的根本性的观念,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在从业问题上,或者以职业为谋生经济来源,发挥才能、为社会做贡献这三项因素上不同比重所表现出来的社会贡献。

    总的来说我们国内学者对职业价值观的定义具有一般性和抽象性,本质上讲他们对职业价值观的定义基本上是一致的,都反映了职业价值观是一种个体行为,是关于职业选择和职业评价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内心尺度。

    二、对高职院校职业价值观教育的作用

    对高职院校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理论上可以教育学生理解高校扩招以后高职大专生的择业观特点,对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具有理论依据;反之,对高职院校职业价值观教育有利于我们制定更加具体的学生就业指导政策,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1、进一步了解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有利干进一步引导学生更加实际地认识自己的职业定位,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

    2、有利于引导学生认识到初次就业就希望找到“地域好、工资高、福利好”的职业,难度稍大,必须调整就业心态,先就业再择业。

    3、有利于高职生择业观念、职业意识的转变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首次提出改革大学生“统包分配”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就业市场,采取“自主择业”的办法实现就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观念也在逐渐转变,由依靠国家就业逐步转向自主择业,由职业选择以社会、集体的利益为价值标准逐步开始重视自我的需要、自我价值的实现,由找工作单方面地依靠学校或家庭开始转向根据自我的需要进行朋友、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途径的职业选择。高职生这种心理状态迫切需要职业价值观教育对高职生的认知能力、评价能力、选择能力的培养,提供给他们评价的动力与选择的方向,从而让高职生在职业选择中明确职业方向,进行自我的职业定位。

    三、高职院校职业指导中职业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途径

    1、贯穿于课堂教学中的职业价值观教育

    课堂教学是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是依据教学目标,在特定的教学时间,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以课程的形式对学生集中进行教育的一种途径:课堂教学的优势在王能够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利用多种感宜听觉、视觉、触觉等)进行学习,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能够组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能够通过一定的实践环节达到学习目的。通过这些环节的教学,能够很好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职业价值观。

    2、进行专门的职业价值观的课程教育

    职业价值观教育可以通过专门的课堂教学来进行,教师可以引导高职生领略丰富而复杂的职业世界、自我世界和职业与自我所构成的价值世界;可以灵活运用深刻的具有时代感的问题、吸引人的职业案例、现实性的价值主题、富有寓意的故事、角色扮演、头脑风暴、新闻报道、散文诗歌、名人名言等方法,让高职生在各种活动中,理解并学会职业价值评价与选择的方法,从而提高其职业能力;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辩论等组织形式,引导高职生相互交流与学习;让高职生获得更多的职业知识、自我知识,了解其他同学对职业价值的不同看法与态度。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自我的需要去看待职业价值,做出自我的职业价值评价与选择。

    3、贯穿于职业指导教学中的职业价值观教育

    职业指导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除了职业价值观教育,还有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择业心理咨询、职业道德教育等内容。职业价值观教育可以与职业指导其他内容的教学相结合起来进杭目前高等职业院校逐渐在设置就业指导课与职业生涯规划课。借助于这些课程的开设,职业价值观教育可以贯穿到就业指导课与职业生涯规划课中:就业指导课主要是向高职生提供职业信息、、求职技巧、技能训练、就业政策、简历制作、面试与笔试准备等教师在讲授职业信息的同时,可直接介绍或通过案例、主题活动等方法让高职生自己发现职业对满足人的需要的价值职业生涯规划课是从主体自我的角度,引导高职生对自我的人生理想、职业价值观、兴趣爱好、个性特征、能力状况等方面进行认识,在此基础上,对其一生中职业发展、职位变迁及工作理想实现过程进行设让对职业生涯每一个阶段的设让都需要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作判断,职业发展的方向代表了个体对某些职业价值的追求:所以,在帮助高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同时,可贯穿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为他们提供职业价值认知、评价与选择的方法,培养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

    四、高职院校职业指导中职业价值观的策略分析

    1、加强职业理想教育,更新高职学生的就业观念

    职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职业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并反映人们的生活目的和为之奋斗的目标,是成就事业、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精神力量职业理想有三个构成因素:承担社会义务、发挥才能和维持生活。由于人生观、价值观不同,人们对这二个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和选择也不尽相同。于是,人们对同一职业会有很不同的看法与评价,选择同一职业的人也可能有不同的目的和动机,在同样的职业中会有不同的表现和结果。造成这种差异的并不完全在于职业本身,而主要在于选择者的职业观和价值观。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职业理想教育,系统、全面地介绍不同职业类别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地位,以及目前人才分布不均衡的趋向。一方面鼓励学生树立较高的奋斗目标,使大学生具有为国家昌盛和民族兴旺奉献一生的远大理想,保持较高的理想境界和清醒头脑。另一方面帮助高职生更新就业观念,培养良好的择业素质。高职学生应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更新就业观念,牢固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要确定恰当的就业期望值。

    2、加强职业价值取向教育,纠正高职学生的价值定位

    职业价值取向是指人们在职业选择中以自我为主体还是以社会为主体的问题。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是以集体主义为主导,反对个人主义。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职业价值取向教育中,要根据现阶段学生思想实际,加强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倡导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同时还要进行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的引导、个体社会化所需素质锻炼的倡导、成才意识和成才道路的引导。特别应注意的是,职业价值取向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在倡导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的同时也应肯定个人利益和自我价值的追求。要让学生认识到把劳动和个人利益联系起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来看,劳动的价值应该超越狭隘的个人利益,指向集体的、长远的共同利益;还要认识到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别,却有成功与失败之分只有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的事业才是成功的事业,才可能获得个人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通过职业价值取向教育,引导高职学生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

    3、渗透于校园文化中的职业价值观教育

    校园文化也是职业价值观教育的良好途径。校风、学风、网络、报刊读物等校园文化对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职业价值观教育渗透于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中,对高职生职业价值观的培养与发展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校风中可以渗透职业理想、职业追求的理念,促使高职生对未来职业的热切向往和未来职业方向的不懈追求。学风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精神风貌,斌业价值观教育渗透于学风中,可以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学会选择、学会规划、学会发展,为他们职业选择做好准备网络是当代大学生获取交流信息的重要场所。职业价值观教育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共享和互动交流的优势,可建立职业价值观教育网站和网页,建立网上互动平台,让在校学生、在职人员、成功人士共同参与到职业价值观教育交流平台上来,提供充足的职业信息资源,讲述个人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历程,发表个人观点与见解,针对职业价值选择问题展开讨论,等等。同时报刊读物包括院报、学报、宣传册、宣传单等,特别是院报,集新闻、娱乐、生活于一体,一般在学校内发行。可在院报刊登职业信息与资源,职业成功的案例,富有寓意的故事等有利于开展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内容。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第5篇

【论文摘要】就业问题是关系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就业对个体而言是一种风险行为决策。基于风险决策、博弈论等理论观点以及一些实证研究,风险认知和风险倾向直接决定求职者的职业选择行为;而个体差异、参照体系、决策情境、社会影响等因素构成了求职决策的远端影响因素。未来的政策制定与宣传教育需要基于既提高就业率也提高就业效率这一理念。需要考虑到人们在求职过程中对风险的关注。

一、引言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是关系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问题。近几年,我国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受金融危机影响,就业压力日趋扩大,2009年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了610万,约是2003年的3倍,与此同时就业率却不断下降。失业也是关系就业的一个重要问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8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较2007年4.0%的数据,上升了0.2个百分点。失业会给社会带来不和谐的因素,如社会不稳定、违法犯罪的数量增加等,同时也会严重威胁到个体身心健康,有调查显示失业对于个人的危害等于每天吸20包烟的危害,而且会导致疾病的增加和自杀数量的攀升等等。全球都在采取积极措施去增加就业率,降低失业率,进而减少可能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的危害。

相对国外就业现状而言,在我国,缺乏技能而学历偏低的民工大量回流,而高学历低年龄的毕业生却存在求职无门的状况,隐蔽性失业进一步公开化,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加且需要转移等等。总体说来,我国求职就业问题存在的一些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尽管市场经济引导中国就业市场,但是这种就业市场的自由度并不明朗。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等个体外在因素影响甚至左右求职者的职业选择结果。例如,2009年国内知名调查公司新生代调查显示,缺乏工作经验和社会关系是当前大学生认为最重要的两个因素。这两者都体现了社会影响在人们就业过程中的重要性,结果是一些家庭背景优越的大学生并不发愁找工作,而相反,那些家庭经济状况差或缺乏社会关系的求职者则面临着找工作毫无结果。

第二,政策与制度对求职就业者的影响深刻且切实。为了挽救低迷的就业市场,国家政府出台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例如,2009年教育部了《国家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公告》,国家对到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到中小企业就业、应征人伍、参加国家、地方重大科研项目以及家庭困难的五类大学毕业生将分别给予各种不同程度的优惠政策。同时,各地方政府也出台不同措施鼓励各种类型求职者就业。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此外,与劳动者息息相关的劳动法,由于存在诸多欠缺和弊端,难以适应时展要求,在2008年得到修改与完善,更加保障了劳动者的权益。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政策与制度更多服务于宏观经济政策和调控。

二、理论基础

(一)就业决策是一种风险行为

上述对我国就业状况的特殊性分析促进我们做出两点思考:第一,政策制定与实施需要考虑甚至满足就业者的心理需求;第二,对就业问题思考的思路需要重新架构。基于此,我们提出,人们选择自己的职业实质上是一种风险行为,这是因为在人们的就业决策中包含了决策的两个重要的变量:第一,一些对个人而言重要的结果,例如工作薪水、发展机会、就业地点等;第二,结果与概率的不确定性。

首先,人们的职业行为是一种职业选择和决策。现在,求职者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块被搬来搬去的“砖”,当前,他们拥有不同的就业渠道和机会,面临多种职业选择,比如,是选择留守在大城市还是到小城镇或乡村寻求发展机会;是选择在外资企业还是到国有企业接受锻炼等。早期的职业选择理论便从决策过程来探讨人们的职业选择行为。例如,在整个职业决策过程,决策者首先要认识到做出一个决策的必要性,接着明确决策的目标或目的;其次,收集数据并查看可能的行动方案;第三,根据数据来决定可能的行动方案、结果及可能结果;第四,关注他或她的价值观系统;第五,做出一个决定,并评估这个决定可能成为最终决定还是待审查的决定。职业选择还意味着人们在不同属性上进行比较,比如比较两个工作机会在薪酬、福利、价值观、发展机会等方面上的差异。

其次,职业决策过程包含了不确定性和风险。例如各种备择选项(即工作机会)相对期望、获得可接受的工作的时间框架等。对于高校毕业生,他们通常面临的是初次就业,不确定性更高,风险更大,发展机会、企业未来发展、薪酬、离家距离等是他们必然要考虑到的因素。对于失业人员,他们面临的是再次就业。初次就业或前次就业经历给他们再就业对结果的考虑赋予更高的权重。一些结果(比如工作满意、生活满意、财政情况、成长机会、家庭情况)都受到就业决策的影响。不再拥有或者寻求稳定的工作成为与传统的职业决策理论关键差异。

行为决策的研究表明,潜在结果、对潜在结果期望的不确定性、对结果实现的不可控性这三个决策要素都会导致一个决策更为风险或更少风险。前面对我国当前就业问题特殊性分析指出,外在的社会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乃至社会风气对个体带来不确定性以及个体对结果实现不可控。由于我国地区间经济存在一定的差异,(多数)个体求职者宁愿选择留守大城市,也不愿意到小城镇或乡村就业。由于与自己已接受教育的职业期望差异很大,选择到小城镇或乡村意味着专业转型或重新学习,他们会对自己未来允满迷茫。另外,政策与制度对个体的限制性凸现了个体对结果实现的不可控性。工作能力在基层未必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由于传统观念的存在,一些制度与政策以及隐性工作观念又限制了人才流动。一些行业人才流动增加不仅显现出行业间就业的差异,而且也说明政策对这些领域存在一定的盲点。因此,对个体求职者而言,接受政策扶持的就业未必是一件明智的事情。

(二)风险决策及其理论

大量研究考察了在不确定和风险条件下的决策。许多研究关注风险偏好的规范性理论。规范性决策理论强调结果概率、期望价值以及理性决策的重要性。理性决策规则是考虑到结果的概率,计算各备择选项的期望价值,选择最高期望值的那个备择选项。例如,职业选择可以遵循序列排除法,这是因为每个职业选择都有一系列的属性,在选择过程的每个阶段,每个属性的重要性成为保留或排除选项的标准。通过逐个排除与个体的偏好不相容的选项来实现目标。总之,早期的期望效用理论和理性选择理论需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选择环境更不具有社会性。第二,情境使得一项决策任务的经济结构尤其凸显。第三,这一情境要求对决策进行细致的评估或计算。

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决策者会偏离理性决策。例如,仅改变语言描述的方向就会导致人们做出相左的决策,这就是在学术界影响很大的框架效应。这些现象明显地违背了经济学的确定性原则。诺贝尔奖获得者卡尼曼等提出的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指出,决策者经常偏离规范性理论。确定性效应假设,决策者对确定性结果赋予更高权重,这样确定性提高了对收益的吸引和对损失的厌恶。收益和损失是相对于当前参照点来做出评价的。损失要比收益有着更大的影响力,这样,损失一定量的物品的痛苦要大于获得同等量的物品的快乐。

博弈论亦为我们理解在社会情境中人们的决策行为提供了理论支持。人们在面临相互冲突的目标情境时经常会进行博弈。就业行为中经常会面临这种左右为难的情境,人们是选择有发展前景的职业还是选择安稳的职业。选择有发展前景的职业,意味着收入更高,但是面临更大的风险;而选择安稳的职业则意味着收人不是很高,但生活缺乏乐趣。囚徒困境、公共物品困境、资源困境等都是博弈的形式,并且受到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关注。个体差异变量、社会结构、任务结构等因素都会影响人们在面临这种冲突情境时的决策。研究还发现,人们对结构相同的资源困境和公共物品困境的反应并不一致。与行为决策理论对传统规范理论研究的批驳相一致,这些证据表明,人们在进行实际的行为决策时,个人对其自身、环境以及任务特征的知觉和偏好影响甚至左右他们的决策结果。

三、求职风险决策:整合与应用

我们有理由相信,风险决策的理论和研究对于我们理解人们求职决策有着重要的意义。综合而言,在组织情境中,风险行为主要由风险倾向和风险认知两个因素决定。人们是否选择某种职业,受到其自身的就业风险倾向和对就业的风险认知共同的直接影响;而个体差异、参照体系、决策情境、社会影响等重要因素分别不同程度地作用于求职风险倾向和风险认知,构成了职业选择行为的远端影响因素。

我们认为,风险认知和风险倾向构成职业选择行为的直接决定因素。风险倾向是指在特定情境中人们寻求风险或回避风险的倾向性。一些人倾向于寻求风险,选择具有刺激性、高风险的职业或行业,而另一些人则可能倾向于逃避风险,他们可能会选择一些传统保守的职业,例如更愿意接受离家比较近的职业。风险认知则是对某一情境的风险程度的评估,求职者会估计未来职业不确定程度的概率,这种不确定性在多大程度上是可控的,在这些评估中他们的信心程度有多大等。风险认知体现了情境对个体求职者的影响,人们并非是一成不变地遵守个体倾向性做出决策。风险倾向胜与风险知觉也是存在一定联系的,通常,规避风险的人会知觉到更风险,而寻求风险者则知觉到更少风险。

我们假设,个体差异、参照体系、决策情境、社会影响等因素构成了求职决策的远端影响因素。虽然研究在不同程度上支持这些因素与职业选择存在一定程度的关系,但是,它们更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求职风险倾向和风险认知。这种作用对不同的因素是不同程度的。更实际地理解求职决策需要超越个体差异变量和个人参照体系。因此,决策情境和社会影响对求职风险倾向和风险认知以及求职行为(至少在我们所处的这种文化情境中)有着更为显著的作用。

首先,个体差异变量是理解风险倾向的一个关键因素。研究表明,个体差异影响求职行为和风险决策。例如,有研究从人格特质、类化预期、自我评定、动机、社会背景和传记变量等6个方面考察了个体差异变量对求职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个性维度(像外向和责任心)、自尊、自我效能等与求职行为有着高相关。这些研究结果说明了个体差异变量对求职行为的重要影响,但是,我们认为,一旦人们将求职行为看作是一种风险,那么这些个体差异变量与求职行为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相关,因为个体差异变量与人们求职风险倾向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首先,研究表明,一些人要比另一些人在其信念、态度和行为方面表现得更为一致,这种表现称为风险偏好,它是在不同情境中表现出的风险寻求或风险回避的稳定的气质。风险偏好与求职风险倾向正相关。其次,就业期望影响求职风险倾向。个体求职者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及其发展的高期望可能会降低他们的求职风险倾向,他们通常能够细致地考虑各备择职业,规划自己的未来生涯发展。然而现实很有可能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再次,自我效能指人们对组织和实施所要得到的行为结果的能力的信念,它决定人们将付出多大努力,以及在遇到障碍或不愉快的经历时,人们能够坚持多久。在进行职业选择时,人们会首先估计自己的能力。人们倾向于承担并执行那些他们认为能力所及的任务和情境,回避那些他们认为超过其能力所及的事情。而如果选择那些超出自己能力所及的职业,这必然是一种风险,求职风险倾向高的人可能依然做出这样的选择,将其视为乐趣和挑战。

其次,个人参照体系提供了人们解释情境的一个认知参考,参照体系既会影响风险倾向也会影响求职风险认知。在个人参照体系中,下面三个因素尤为突出。1.求职惰性。它是指人们处理相似风险情境的一种习惯性方式。例如,从心理上讲下岗失业人员有着复杂的工作经验,具有多次求职经历的人也可能产生比较强的求职惰性,他们更不愿意再冒风险。2.结果历史。它是指先前相似情景中风险决策成功或失败经历。通常,成功会导致对未来决策做出相似的风险倾向;失败则导致风险倾向更大的变化性。3.问题领域熟悉性。它是指对相似决策的熟悉或了解程度。通常,高熟悉性由于过分自信导致低估风险;而低熟悉性则由于不完善的估量而导致低估风险。

第三,人们所做出的决策发生可以在许多情境因素中,这些情境特征(比如问题的本质)会显著地影响到人们的风险偏好。例如,个人环境是一种情境特征,它影响人们对工作的知觉、态度乃至最终的行为(如是否选择这份工作)。这样,决策情景通过风险倾向和风险认知塑造并影响了是否选择某种行为。从外在环境来说,求职者可供选择的职业或岗位机会不可忽视。当前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最为关心的一种解决措施之一便是社会和企业努力为求职者提供或创造更多的行业和岗位,以此缓解或解决当前所面临的就业问题。然而通常,选择的目标越多,人们的风险认知越高。另外,根据前景理论的研究发现,如何表述在损失或收益领域里的各种工作机会对求职者而言非常重要。例如,如果结合企业文化强调it业是一个高收入的行业,则人们可能更倾向于低估其风险;而如果强调其是一个不稳定的行业,那么人们便会认为丛事it业是存在高风险的职业。因此,人们如何知觉职业,或者职业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信息,这样的特征能够显著地影响人们的职业选择。

第四,生活中一些人能够影响决策者对风险的认知,包括重要的人、社会等,他们的观点和规范构成社会影响的核心,并且对人们做出决定的方式产生作用,尤其是求职风险决策,其中,社会规范,社会支持与人一职匹配是三个基本的社会影响变量。社会规范为求职者提供了在既定社会背景下求职者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标准。社会支持说明求职者在多大程度上从重要他人那里得到他所需要的支持。研究表明,知觉到组织支持不会促进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但是与领导的个人关系则能够促进组织公民行为。对失业人员的访谈表明,来自家庭负担、经济压力是失业人员的主要压力源,而且,这些因素也对他们的求职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四。社会关系可以看作是求职者的重要的社会支持,具有广泛社会支持的求职者通常能够找到更优越的工作或岗位,而这一点,在国内对求职者的求职风险认知和职业选择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最后,匹配的概念在风险决策情境中有着更大的解释力,传统的职业理论中都非常强调匹配的作用。工作投人理论认为,员工的价值和目标必须与组织的整体文化相匹配。其他方面的匹配也是重要的。例如,员工与客户、员工与社区之间的匹配也很重要。员工与情境的匹配越大,那么他们知觉到低的风险,从而选择这一职业的可能性越大。

我们所阐述的这一理论框架基于就业是一种风险这样的观点,从风险决策的角度分析了求职决策的影响因素,其超越理性的职业选择理论之处在于它考虑到人们在实际决策中的一些偏离理性,而且,这些偏离(或称异象)既显著又寻常;其超越一些规范理论(如计划行为理论)之处在于它既考虑到个体内在的因素又考虑到外在环境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而且,结合求职者所面临的特殊社会环境,我们认为,这些因素的影响也并非是同等重要的。在中国当前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决策情境(例如社会环境、政策与制度等)和社会影响(如社会人际关系等)两个因素对人们的就业决策的影响力要远远大于个体差异变量和个人参照体系。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一理论框架并非预测所有人终生的求职行为,但是它有助于解释当前社会环境中那些面临多种职业选择的人的求职决策,比如大学生求职就业问题、高层次人才就业与再就业等。这些群体的工作价值不再是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而可能是追求自我实现。相比较而言,他们在求职过程中会更多考虑到个体差异因素以及个人对外在环境的知觉和偏好、行为结果对自己发展所带来的风险(包括利害关系等)等。此外,因为当人们的职业行为发展到一定阶段,他们的社会目标和人生发展目标均不同。因此,也有可能,处于职业发展早期阶段的人们在选择职业时更可能符合我们的理论框架。

四、管理建议

已有很多研究宏观地、系统地探讨我国当前的就业问题,例如国内有学者曾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需要通过系统的、多学科联合等方式进行大学生就业研究。尽管这种宏观探索以及宏观政策调控必不可少,但从微观角度来阐释就业行为能够更全面地帮助我们理解就业问题,促进其得到解决。因此,本文从风险角度来理解人们的就业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特定的情境和文化产生一些社会心理现象,这些现象必须要结合当事人自身的特征,这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无疑是需要重视的。我们认为,一个关键问题是,行政管理部门所制定的政策如何既能促进就业率又能提高就业效率,从而提高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利用率。鉴于此,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考虑。

首先,政策制定需要遵循科学规律,关注个体决策过程。在理性决策理论的指导下,人们遵从规范性的职业选择路径,而宏观的就业政策往往忽略个体心理对求职的作用,这些就业政策制定通常是强调转变求职者的就业观念。然而,首先,这些规范性的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而且也不乏非常有影响力的成果出现(例如,前面提过的卡尼曼等提出了前景理论,并且获得诺贝尔奖)。其次,正如“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样的常识,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有利于自己发展的职业已成为当今职业选择的一个准则。一些政策制度的设计符合社会的理念,例如先就业后择业非常适合初次就业者,灵活就业伴随市场经济发展逐步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执行这些政策的过程中,政策制定者首先应该做到的是改变自己的就业观念,在强调求职者转变就业观念的同时,也应该考虑作为政策制定者本身需要转变就业观念,接纳求职者的心理和态度,理解他们实际的而非应该的职业选择和决策行为,并从其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得益彰的解决方案和措施。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第6篇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 学生职业价值观 就业指导 应用

[作者简介]牛娴(1969- ),女,山东聊城人,河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思想政治教育。(河南 开封 47500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1-0117-02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中外合作办学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教育领域出现的新的办学模式,现已成为最重要的国际化形式,与公立学校、民办学校共同组成我国教育事业的新格局。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办学体制、教育理念、教学管理等方面的不同,使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展现出了自身的特色。职业价值观是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即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随着高等教育和就业制度的改革而发生变化。因此,确立职业价值观成为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关键。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受外教在教学及日常生活中的影响,不同程度地体现出西方价值观。深入研究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职业价值观问题,对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职业规划与就业工作具有指导作用,对中外合作办学科学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研究过程与内容

2012年5月至12月,针对研究对象分两个阶段开展问卷调查,第一阶段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内河南大学四个年级的学生开展集中问卷调查,利用某一集中时间统一答题、统一收卷,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216 份,收回有效问卷1983份,有效率为89.49%。第二阶段对刚入学的新生开展问卷调查,发放问卷756份,收回有效问卷735份,有效率为97.2%。调查问卷主要针对凌文栓等把职业价值观结构分成的声望地位因素、保健因素和发展因素三个因素进行调查。第一个因素包括符合兴趣爱好、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与专业相符、可以发挥才智、较多的培训和晋升机会、可以出国开阔视野,与个人发展相关,称之为发展因素;第二个因素包括工作稳定、薪酬高、福利较好、工作环境好、工作地点在发达城市等,与生活水平、工资收入及福利待遇有关,称之为保健因素;第三个因素包括单位的性质、单位的规模、单位的知名度、社会地位等,与名誉地位有关,称之为声望地位因素。职业价值观作为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的心理因素,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研究根据统计情况,分析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特点,找出影响择业的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对中外合作办学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三、研究结果分析

中外合作办学学生职业价值观从研究中可以看出:最重要的四项依次是实现自身价值、发展潜力、单位在发达城市、收入高;以下依次是符合兴趣爱好、与所学专业相符、工作环境;最不重要的依次是社会地位、单位性质、成名成家。前四项中有两项是发展因素,两项是保健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毕业生在择业时重视发展和保健因素,而不重视声望地位因素。

1.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特点。第一,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比较理性,重视发展因素。数据表明,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在分析和选择工作时,对内在的职业成就重视程度排列顺序为:发展成就>社会贡献>家庭维护>目标地位,对外在的物质利益重视程度排列顺序为:发展前景>薪酬福利>兴趣爱好>工作地点>工作环境>单位性质>社会地位,见下表。这个结果与凌文栓、阴国恩等研究结果基本符合,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在多元化的情况下,“发展”“收入”“自主性”成为职业选择的重要指标。从本研究看,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选择出国原因时,选择“增长见识,提高素养”(77.34%)“学成报效祖国”(18.54%)的人数远远多于“移居国外”(2.02%)的人数。

第二,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对创业感兴趣的占大多数,不太看重工作单位的性质与社会地位。数据表明,毕业后就为创业做准备的占23.33%,没想过创业的仅占16.53%。这一统计数据远高于其他研究结果显示的普通院校数据,说明中外合作办学学生自主创业意识较强。

第三,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大学学习目标清晰。研究表明,有25.96%的学生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42.49%的学生有清晰短暂目标,目标模糊的有30.69%,没有目标的只有0.86%。对有自己目标的学生而言,因为对未来充满希望,所以更容易积极面对未来,能很好地管理时间和精力,使之用于最具回报率的事情上。

第四,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非常重视自身价值的实现。数据显示,在“希望从工作中获得什么”一项中,有68.37%的学生选择了“实现自身价值”,20.38%选择了金钱,8.10%选择了地位。这说明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需求层次高,精神需求大于物质需求。学生在择业时非常重视自身价值的实现,而把经济收入的考虑放在次之的位置,对职业的社会声望因素并不怎么看重。

2.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择业影响因素。在问卷中问及选择职业,“您主要考虑的因素是什么”时,选择的排列顺序是:发展潜力大>所学专业>家人>社会舆论>无所谓,能找到工作就可以。可见,学生注重发展潜力以及和所学专业相符。当问卷中问及“毕业后您择业地域倾向”时,有55.71%的学生选择北上广及沿海发达城市,21.59%的学生选择中部大中城市,9.38%的学生选择家乡,6.12%的学生选择西部,7.20%的学生选择出国。在问及选择地域的原因时,半数以上学生选择了“有较大发展机会”,选择“生活条件好”和“回报家乡,离父母近”的人数相当。由此可见,工作地点的选择上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较多地倾向于留在工作环境好的大城市和地理位置好生活条件优厚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在调查就业不理想的情况下的选择时,先就业后择业,放低要求,能找到工作就行>自谋出路(如自主创业)>选择到国外发展(包括读书、工作和移民等情况)>继续努力,不管怎样都要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暂不就业,寻求在国内升学的机会,以求发展。调查对未来发展的态度时,选择“不太稳定,边走边看”和“充满信心”的学生分别为41.68%和38.23%,选择“有些忧虑”的占17.1%,2.98%学生选择了“没考虑”。数据显示,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择业态度端正,对未来充满信心。

四、结论与启示

1.研究的结论。一是实现自身价值是毕业生最希望从工作中获得的。调查发现,学生在选择看重职业的因素、影响职业选择因素和选择工作地的因素中,“发展”成为毕业生择业的首要标准,这说明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比较理性,没有把金钱放在第一位,而是更看重个人发展,注重个人才能的发挥与特长的施展,需求层次高,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高远的人生发展目标。

二是在择业地点的选择上优先考虑大城市、沿海开放城市。这是源自于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是主导需要。发达城市就业机会多,能找到有利于发挥自己的才能、自我发展的平台,所以是学生择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生存需要是毕业生的第二主导需要。人生需求的规律正是如此,生存需要是基础,自我实现的需要是目标,是一个不断提高和发展的过程。学生在择业取向上优先选择经济收入高、工作条件好的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可以在注重发挥个人才能的同时,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

三是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大多数对创业感兴趣。这说明中外合作办学学生自主创业意识较强,其中内因是部分学生家庭条件较好,并且父母有自己的企业或在经营企业,从小对经商感兴趣,有家庭环境,并且较多学生不存在创业资金困难的问题。

四是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学习目标清晰,择业态度端正,对未来充满信心。这部分学生在入学时,大部分就是有目的性地进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习的,只有少部分学生是家长的意愿,所以研究的结果与调研结果是相符的。关于出国问题,有出国意愿的学生近1/3选择本科期间出国,剩余的学生选择了本科毕业后。关于出国动机问题,大部分学生选择的是增长见识提高素养,次之是学成归来报效祖国。

2.研究结果的启示与建议。一是针对中外合作办学学生职业价值观特点,对学生的职业规划与就业工作做有效引导。针对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有高层次需求的特点,引导学生在强调自我价值的同时,不能忽视人的社会价值和人格价值,让学生明白实现人生价值就是实现自我价值、人格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有的放矢地进行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为中外合作办学科学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是教育引导学生将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合作办学学生择业时的价值取向更多考虑实现自我价值和兼顾经济收入。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给合作办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应审时度势,积极引导,使学生在市场经济的现实生活中明白,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大,提高自我价值与人格价值的机会越多。物质的需求是有限的,应该追求无限的精神生活享受。让学生的价值观变化与时代的发展相一致、与民族振兴相一致,让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上有更大的用武之地,为实现中国梦做贡献。

三是以建设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为契机做好自主创业的教育引导工作。针对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特点,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基地。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及能力,指导学生主动创业,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业兴趣结合,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费毓芳,余新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6).

[2]李赛红,彭军林.多元文化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探讨[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5).

[3]凌文辁,方俐洛,白利刚.我国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J].心理学报,1999(3).

[4]吴越.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研究――以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为例[J].理论观察,2010(6).

[5]阴国恩,戴斌荣,金东贤.大学生职业选择和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4).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第7篇

关键词:高中生 择业倾向 职业目标 创业就业

一、概述

近年来,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的大背景下,社会对高中毕业生择业就业问题的关注度也在逐渐增加。本次进行的高中生择业倾向调查社会实践,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社会和家庭对高中生更多的了解及关注,帮助和促进高中生在未来学习工作中取得成功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次调查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问卷主要从学生基本信息、未来的职业目标、职业选择受家庭因素影响、自主创业意愿等多个方面,分层次、多角度地对山西省高中生择业倾向问题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总数为180份,回收问卷数174份,问卷回收率为96.7%,回收问卷的有效率为100%,问卷调查总体情况良好,问卷的有效性较高。

二、调查实证分析

(一)高中生未来职业目标选择情况

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接受调查的高中生中,绝大多数有较明确的职业目标,其中,27.1%的学生选择从事教师、医生或律师的职业;17.2%的学生倾向于未来能够进行自主创业;12.6%的学生选择从事技能型工作;3.4%的学生未来职业目标为从政;另有39.7%的学生可能会选择其他职业。从图1数据反映的情况来看,多数高中生对教师、医生、律师或技能工作的倾向性较高,这类工作普遍有工作稳定、待遇较高、福利优渥等特点,说明多数高中生在择业中有“求稳”倾向。相对而言,自主创业学生所占比例较小,学生对自主创业的倾向性低于其他职业类型。

图2为2014年某研究机构一项关于山西省大学生择业倾向调查比例图。从图可以看到,多数参与调查的学生选择了直接就业和继续深造,而且直接就业和继续深造的学生比重差别不大,仅相差0.4%,分别为34.8%和35.2%;有14.7%的学生选择了报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占参与调查学生的6.2%,选择先工作后深造占比4.6%;在剩下的5.8%中,分别是计划出国深造的学生占比3.3%,而应征入伍的学生占比1.2%。

将图1、图2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山西省高中生、大学生在择业时多存在“求稳”和“求高”的倾向,“求稳”是指在择业时倾向于选择工资、福利以及工作稳定性较高的单位和企业,尽可能避免失业的状况出现,“求高”是指倾向于选择社会地位、薪资水平较高的职业和岗位,即山西省无论高中生或大学生,在择业时普遍对一些职业稳定性较强、工资福利待遇较好、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倾向性高,而对于自主创业的倾向性明显偏低。

(二)高中生职业选择受父母影响的情况

受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影响,父母的观念可能会成为影响子女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图3反映的是本次受调查学生的职业选择受其父母影响的情况,从比例来看,71.3%的学生认为自己未来的职业选择不会受到父母意见的影响,另有28.7%的学生认为未来进行职业选择时会受到父母影响。这反映出山西省多数高中生未来自主进行职业选择的可能性较高。

(三)高中生未来自主创业的男女比例情况

从图1中可以看出,受调查高中生中选择自主创业的人数占比为17.2%,人数为30人,比例总体偏低。为更深入和详细地了解受调查学生自主创业的情况,对学生中未来选择自主创业的男女比例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根据图4可以看出,受调查的学生中,未来选择自主创业的男女生比例差距较大,达到7:3,这其中男生所占比例为70%,女生仅占30%。这一数据充分说明山西省高中生中女生在未来择业时对“稳”的倾向性较高,承担职业风险的主动性较低,而男生对“利”的倾向性较高,因此对自主创业的接受度较高,承担职业风险的主动性较强。

(四)高中文理科学生创业意愿比较情况

图5反映了受调查学生在文理分科不同的情况下自主创业的意愿。从数据上看,理科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意愿要明显高于文科学生,文理科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26.7%和73.3%。出现这样差距的原因可能是受学科本身的限制影响,理科学生在创业的灵活性、行动力和创业空间上的制约要小于多数文科学生。自主创业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能力等的要求较高,而文科学生普遍受其所学科目的影响,更擅长文字处理、文类研究等领域,因此在自主创业上的积极性和倾向性较低。

(五)选择未来自主创业的高中生成绩情况

自主创业与学生的成绩存在一定关系,通过调查发现,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在未来职业选择时倾向于自主创业的人数占比较高为70%,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占比为20%,而学习成绩偏低学生大多数不愿选择自主创业,占比仅为10%(见图6)。

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倾向性较高的医生、教师、律师、技能工作者等福利待遇和稳定性较高的职业市场竞争激烈,目前社会上能够通过层层选拔成功获得上述岗位的学生基本均为成绩优异者,多数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可能认为自己在上述岗位上的竞争性不高,故而更倾向于发展空间大、自主性强且未来获利前景较好的自主创业。

三、父母影响、性别、选科、成绩与自主创业的关联度

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自主创业与性别的相关系数为0.087,是正相关的,说明男生更倾向自主创业,而显著性=0.252>0.05,即在0.05水平下是统计不显著的;自主创业与父母影响的相关系数为0.046,即两者是正相关的,说明是否自主创业与父母能否支持有很大的关联性,而显著性=0.543>0.05,即在0.05水平下是统计不显著的;自主创业与选科的相关系数为-0.111,是负相关的,说明理科更倾向自主创业,而显著性=0.146>0.05,即在0.05水平下是统计不显著的;自主创业与成绩的相关系数为0.010,呈正相关性,但相关系数小,说明成绩是否优秀对自主创业有影响,但影响不大,此外显著性=0.896>0.05,即在0.05水平下是统计不显著的。

此外,在0.05水平下,以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但在0.01水平下,以下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是显著的:性别与选科是显著负相关的,也就是说男生更倾向于选择理科;父母影响与成绩是显著正相关的,也就是说成绩优秀的孩子择业更容易受父母影响。

四、结论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第8篇

【关键词】教师成长 选择

选择决定人生,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可能有很多很多,但最根本的我一向认为是源于选择,源于教师本人自己的选择。

1.教师的专业成长源于教师职前的选择

人才学的原理告诉我们,一个专业人才的成长分职前和职后两个阶段。教师作为专门从事教育人培养人活动的专业技术人才也不例外。教师的专业成长首先源于其职前的选择。如果没有职前对职业的选择就谈不上以后的什么专业成长。我们曾经对我市二十所农村中小学600名在岗的中青年教师进行调查。其中67%的来源于师范院校的毕业生,9%的来自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22%的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学毕业后做代课教师、民办教师,后来通过函授、电大、自学考试等途径拿到文凭转正定级的教师,大约2%的来自部队转业或退伍的军人。我们说无论是哪一种出身、哪一条途径来的教师,当初从事这种职业、走上这个岗位都是他们的一种选择。报不报师范院校是一种选择,大中专毕业了或当兵退伍转业了从事什么职业是他们的选择。无论是他们主动的选择还是迫不得已的被动的选择,最终都是他们的选择。没有这一次的选择就根本谈不上以后的专业成长。

2.教师的专业成长源于教师职后的自觉选择

理论和实践已经告诉我们,教师的专业成长取决于两个驱力:一是内驱力;二是外驱力。所谓内驱力就是一个人自我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就教师而言即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部动力、根本动力。这种内驱力主要表现为发展主体思想观念的认同、职业道德的追求、事业心、良心、责任感、荣誉感、被爱被尊重的向往等,是一个人自我实现的需要。众所周知,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教师本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教师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是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这种自我实现的需要对教师来说更容易具备,有更强烈的追求。一个教师如果选择了这种自我实现的追求,选择了对职业的认同,选择了事业心、良心、责任感、荣誉感,那么他们就会勤于学习、勤于实践、勤于总结、勤于反思。他们就会主动积极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他们就会得到很好的专业成长。相反,如果他们选择了随遇而安、满足现状,就容易缺少自信、没有压力,没有竞争意识、危机感淡薄。他们就不思进取,没有追求。他们就谈不上什么专业成长,至少不会有很好的专业成长。

如果说内驱力解决的主要是价值取向、职业认同、思想观念的问题,那么外驱力解决的主要是行为态度问题。所谓教师专业成长的外驱力就是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外在驱动力。主要是外在的条件、环境、制度规范的制约等所形成的外部动力。比如社会和学校为他们提供图书资料、配备电脑、树立榜样、营造氛围、创设环境、提供经费、制订各种规章制度(如职称制度、考核制度、督导制度、绩效奖惩制度等)所形成的外在动力。人都是有惰性的,尤其是长期生活在基层学校、相对封闭、容易满足、容易安于现状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如果没有这些外在的动力,一般他们不会主动积极地去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如果一个教师对这些不做选择或做出不正确的选择,比如不去利用这些资料设备、不想向那些榜样学习、不追求职称和相差不大的利益,排斥或消极应对相关的规章制度,他们就不会主动去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他们就没有什么专业成长。

3.教师的成长还源于教师本人不断的选择

关于教师成长的相关研究成果表明,教师职后的专业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三个阶段两次飞跃。第一个阶段是角色适应阶段,主要是从新教师刚走上教师岗位到适应岗位工作的一段时期。这个时期的年轻教师为了尽快地适应岗位角色、轻松工作、为领导同事学生家长认可,一般他们对两个驱力都会有正确的很好的选择。他们遵章守纪,学习榜样,勤学好问,积极上进,专业成长普遍比较快。第二个阶段是经验积累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成长,大多数的教师积累了很多经验,能轻松地胜任本职工作,成为了合格教师或教学骨干。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次飞跃,这是很多教师都能实现的一次飞跃。这时候每一个教师都面临新的、又一次的选择,那就是是否选择通过第二次飞跃进入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三个阶段,即专业成熟阶段(真正成熟的专家型、研究型教师)。第二个阶段的教师往往是人到中年,工作得心应手、轻松自如,有了中高级职称,似乎已经很成熟,似乎不再需要什么专业成长。他们没有了专业成长的动力和方向,出现了专业成长的“高原现象”。这时候很多教师放弃了选择,不会了选择,因此很多教师实现不了第二次飞跃,到达不了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三个阶段,不能成为真正成熟的专家型、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

其实,即使一些教师到达了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三个阶段,成为了专家型学者型的教授级教师、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也还有一个选择的问题,有一个专业成长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教育有两个根本的规律:一是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发展;二是适应并促进学生的发展。社会日新月异,对教育的要求不断变化,学生的身心状况也在不断的变化。我们教师必须不断的进行选择,不断的专业成长,才能即时的适应和满足社会和学生的发展要求,才能够有效高效地促进社会和学生的发展。也就是说即使一个教师已经成为真正成熟的专家型教师还有个自我选择是否继续成长、如何继续成长的问题。否则你会很快成为被时代淘汰的九斤老太。

综上所述,教师的专业成长源于选择,源于教师本人的选择,源于教师本人不断的选择。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永无止境的选择过程。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必须千方百计地引导教师不断的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从而使所有的教师得到长期的稳定的高效的专业成长,以便为社会为百姓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卢乃桂, 操太圣.中国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变迁.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 方中雄,刘维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与心理健康.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 钟祖荣.现代教师学导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 陈惠津.教师职业成熟的阶段和标准,教育评论》.2005年5期

[1] 张登山.教师职业成熟的理性分析及提升对策,嘉应学院学报》.2004年5期

[1] 王文增, 刘晓明.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与应对策略,教育探索》.2005年2期

[1] 徐长江, 钟晨音.教师职业高原期的培养对策,天津教育.2005年2期

[1] 韩华山.浅谈提高教师职业认同的三个维度,小学教师培训.2011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