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七夕诗句经典古诗

七夕诗句经典古诗赏析八篇

时间:2022-03-19 03:08:17

七夕诗句经典古诗

七夕诗句经典古诗第1篇

文/朱玲

曾以《哲学与人生》风靡内地的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日前关于《老子》、《论语》、《庄子》、《孟子》、《易经》的“解读系列”正式推出内地版。近日,他在台湾家中接受了记者连线专访。

记者:在您看来,世人解读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哲学,误区在哪儿?

傅佩荣:现在许多人读古代经典,还在文字上打转。很多人记背《论语》、《孟子》等,仅仅因为接受它是一种权威,但对古人何出此言,则不清楚。单单《论语》,被当下忽略的、不求甚解的、比较普遍的误会,大约就有十几处。尤其是自宋朝朱熹注解之后,有很多明显的错误。

譬如,《论语》有一言,“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其中“时习”二字通常被解读为“经常复习”,正确解读应为“适时实践”。

再譬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寡”、“贫”二字互调,更符合逻辑。

对孟子,也有一个重要的误解。宋朝以来,一直讲“人性本善”。其实,孟子从未说过“人性本善”。这个“本”字,是后代的解释。我现在的理解,是把那个“本”改成“向”,人性“向善”。“向”,代表人内在的力量,代表了人可以通过自省达到自我的平衡。

奉承为何又叫“溜须拍马”?

文/文选

溜须拍马是由两个词合成而来的,其中“溜须”说的是宋朝时候的事:宋朝宰相寇准有一门生叫丁谓。一次二人共同进餐,寇准的胡须上不小心沾上一个饭粒,丁谓瞧见忙上前将其从寇准的胡须上小心顺下并将老师的胡须梳理整洁,极尽奴媚之相,旁人看了大打喷嚏,后来称丁谓这种行为是“溜须”。

而“拍马”则和蒙古人有关:蒙古族是马上得天下的民族,所以元朝的官员大多是武将出身,下级对上司最好的赞美,就是夸他的马好,不论说什么,总之是要把上司的马夸成是宝马良驹。

由于两个词都有阿谀奉承的意思,所以人们就把两个词合而为一,成了奉承的代名词。

古人的“晒书”雅趣

文/韩永清

古人为防止书籍善本受潮或遭虫蛀,会“晒书”。晒书,又称曝书。看似琐碎小事,但由此生发的风雅趣事,常常令人回味无穷。

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载有“袒腹晒书”的段子:“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从中看出郝隆生性狂傲,自诩才高八斗,满腹诗书。晒肚皮等于晒书,看古人行事何其洒脱幽默。

这故事后来衍化为“仰卧曝日”之典。《漳州四时竹枝词》就有“晒衣六月蠹能除,酷热金乌燎太虚。此日天门开好晒,郝隆惟晒腹中书”的诗句。

曝书在我国至少有两千年的历史了。《穆天子传》中就有“天子东游,次于雀梁,曝蠹书于羽陵”的记载。东汉崔实《四民月令》云:“七月七日,曝经书及衣裳,不蠹。”魏晋时期有了七夕曝书的习俗。

到汉唐时,曝书逐渐形成制度。至北宋,更形成独特的馆阁翰院文人的曝书集会。曝书至此成为文人士大夫文化生活的一种方式,成为博雅文人品鉴学习诗书的绝佳机会。

七夕诗句经典古诗第2篇

2 诸子分为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称为九流十家(前九家称九流)。儒家的开派大师是孔子,孔子的思想,以《论语》为代表。发扬孔子学说的有两派:一派是子思和孟子,一派是荀子。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著作有《老子》(《道德经》),继承老子哲学的有庄周等。

3 初中生所学古文涉及的典籍有《论语》《孟子》《庄子》《礼记》《列子》《左传》《战国策》等。语文课程标准推荐初中生学习的古文有《(论语)十二章》《(孟子)三则》《(庄子)一则》《(礼记)一则》《(列子)一则》《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桃花源记》《与谢中书书》《三峡》《杂说(四)》《陋室铭》《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爱莲说》《记承天寺夜游》《送东阳马生序》《湖心亭看雪》《河中石兽》等。

4 语文课程标准推荐初中生学习的古诗词有《诗经・关雎》《诗经・蒹葭》《十五从军征》《观沧海》《饮酒・结庐在人境》《木兰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登幽州台歌》《次北固山下》《使至塞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黄鹤楼》《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卖炭翁》《钱塘湖春行》《雁门太守行》《赤壁》《泊秦淮》《夜雨寄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渔家傲・秋思》《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登飞来峰》《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游山西村》《南乡子・何处望神州》《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过零丁洋》《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己亥杂诗》《满江红・小住京华》。其中不少篇目本部两刊相关栏目赏析过。

5 律诗讲究平仄和对仗,有五言、七言两种,都是以八句为一首,每两句为一韵。绝句是截取律诗的一半,有五绝、七绝两种。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李白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杜甫则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

6 词是可以歌唱并和音乐配合的韵文,句法长短参差,不像诗那么整齐。宋词从风格上分,有婉约词派和豪放词派,前者以柳永、李清照等为代表,后者以苏轼、辛弃疾等为代表。

7 唐宋古文家为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后世称韩愈“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为百世师”。

8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称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及杂文集多部。这两部小说集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到北伐战争前夕中国社会的现实生活,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面真实的镜子。《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收入他1926年2月至11月创作的10篇散文。这部作品真实、形象地反映了作者青少年时代的生活,风格明朗,语言朴素、清新。

9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是他的代表作。小说叙述了主人公人力车夫祥子的性格发展,呈现出一个美的灵魂的毁灭过程。老舍能透过笔下人物卑贱的职业、低下的地位和往往显得粗俗的外表,挖掘他们内心的纯正。浓郁的北京韵味的口语美,是《骆驼祥子》取得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七夕诗句经典古诗第3篇

邓超予

中国新生代民歌代表。土家族,出生于昭君故里。擅长琴棋书画、散文诗歌,被誉为民歌才女。国学大师季羡林与当代声乐大师金铁霖的弟子。其人融民族声乐与古典文化于一身。现担任北大文化创意产业负责人,世界和平大使,中国红色文化传播大使,中国公益总会爱心大使,保护母亲河公益大使。曾获文化部全国艺术新人声乐金奖,全国青少年艺术盛典古筝奖,古典舞金奖,主持人金奖。

最近,因偶然的机缘,我读到青年歌唱家、被称为“古典美女”邓超予的诗集《予香袅袅》。又翻阅了介绍她的一本图文集《新生代民歌的代表――邓超予》,起初我并未在意,只觉得她是个美丽的女孩,而她的诗作,也只不过女孩子家闲情偶发、附庸风雅罢了。殊不料,随手翻开打印稿前两页,《醉红楼》中摘录的四句就先让我一愣:

今夕何夕,明月几时能有。

爱上层楼,多少新愁旧愁。

青梅煮酒,数尽千古风流。

醉了芍药,醉了梦中红楼。

霎时,一股浓郁的古典文学情味扑面而来。诗中巧妙地化用了古典诗词及人文掌故,其遣词造句和行文节奏都是那么流畅自如,这绝不是偶涉笔墨的小女子所能为。我开始对邓超予刮目相看。待我重新审看书稿封面上那幅风情万种的作者照片,脑海里忽地浮现出两句古诗来:梅花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作为女人,她具备梅花那般的美艳,但她的美,又是那么清雅脱俗,别具一段馨香。这馨香是什么呢?那就是她身上所散发出的文化底蕴。而且这一段馨香来得并不浓烈,它是细细的,袅袅的,绵绵散发,不绝如缕,那么,以《予香袅袅》命名诗集就再恰当不过了,可谓诗如其人。至此,我已不把她视为演艺界明星,而是作为一个诗友来看待了。

我恍然记得曾听到过她的歌声,那大约是一种新民歌韵调,我不懂音乐,只觉得听起来清新甜润、大气简约,内里还隐隐有着一种无法言喻的古典之美,叫人沉醉其中久久不能自拔。我历来仰慕各种各样的“家”,总以为,能被称为“家”的人,必有其过人之处。邓超予擅歌,进而成为“家”,这不能不叫我另眼相看。不错,以她的音乐成就及社会地位,她的这个“家”应当说是实至名归吧。她现任世界和平大使、中国红色文化传播大使、中国公益总会艺术团艺术指导、北京大学文化创意产业负责人、予乐天下文化品牌创始人。音乐方面更是本色当行,曾获第三届全国艺术新人声乐类金奖、第七届全国青少年艺术盛典古筝金奖、第三届全国校园才艺大赛古典舞金奖、第三届亚洲青少年文化艺术展主持类金奖。看过这些辉煌成就,我惊讶于她的多才多艺,单说她的艺术,就涵盖歌、舞、器乐及主持,且不说还有斩获各类奖项的诗词歌赋以及具有相当造诣书画琴棋。而她上述的那些“大使”、“创始人”等颇为响亮的社会头衔,我相信也是她实力的展现,绝非浪得虚名。

在诗言诗,还是说她的《予香袅袅》。她的诗和她的人一样风情婉约,充满女性独有的细腻情怀。就说那首《等花花不开》中的一节吧:

等雨雨不来,等花花不开。

人来人往里,我等你不来。

是景语,更是情语。短短数行,把一个情思满怀的女子那种踯躅徘徊、柔肠百结的哀怨写得曲尽其妙,加之叠字的灵活运用,读起来颇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美。当然,这是我的解读,诗有别解,作者或许另有寓意也未可知。

从邓超予的诗中可以看出,她读过不少古典诗词,而且是认真去咀嚼、消化、吸收的。然而,她对自由风格的新体诗也有着相当的功力,读下面这首《思念三味》中的几句就可见一斑:

思念是一把小刀一寸一寸切割我的肉体,

思念是一只虫子一口一口啃噬我的灵魂,

思念是一根长长的风筝线,

这头系着我那头在你手中。

诗中的比喻很是贴切,想象又是那么的丰富,完全具备一个成熟诗人的潜质。我在想,假如邓超予不去从事音乐等艺术事业,而是操笔作诗句,那么她绝对会成为一个才华四溢的优秀诗人。予谓不信,盍试为之?只是,邓超予所钟情的是那样一个有声的艺术世界,而她的歌声、她的舞姿、她的一切一切的艺术才华,又何尝不是建立在诗意的丰厚土壤之上?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可以欣慰了――哦,原来,邓超予从未离开过诗,她的人生就是一首风情万种的诗篇啊。

总体来说邓超予的诗的调子是欢快明丽的,到处可见女孩子的聪颖、细腻,正如我喜欢她《飞花如蝶》中的结尾两句:

飞花如蝶蝶恋花来花恋蝶,

阑珊处灯火明灭星月洒遍。

也许有人说,这句诗有点曲终人散的消沉感,但我却以为,这恰恰是邓超予在艺术人生之旅中奋力跋涉、历经沧桑的诗意的写照。

七夕诗句经典古诗第4篇

关键词:送别诗特点 意象 情感 表达技巧

重团聚、怨别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弦,“别离”自然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而送别诗又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例如今年江苏卷考查了王昌龄的《送魏二》,天津卷考查了司空曙的《峡口送友人》和雍陶的《送蜀客》,江西卷考查了陈与义的《送人归京师》,那么,掌握鉴赏送别诗的方法,就非常必要。我们要从哪些角度去掌握呢?

为了更好地应对高考,完成送别类题材的诗歌鉴赏,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归纳总结其特点。

一、送别诗中常见题目

送别诗题目中往往有“赠、别、送”之类字眼。如:《赠汪伦》《别董大》《别舍弟宗一》《送元二使安西》《送魏万之京》等。就送别时诗人作为主客对象而言,送别诗可分为送别、留别(留赠送行者)两类。

二、送别诗中常见意象

长亭,是古人在大道上专为行人休息所设的亭子,人们常在长亭送别,从而使得长亭这一自然景观常常出现在与送别有关的作品中。江淹在《别赋》中说:“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此后人们便用“南浦”作为送别诗的意象。

杨柳。“柳”者,“留”也,二者谐音,因而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惯。这一古老的风俗最早出现于汉代,汉乐府有古曲《折杨柳歌》:“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秋、夕阳、日暮。许多诗人喜欢把离别与秋、夕阳、日暮联系在一起,表达浓浓的离情,这是因为忧伤的情感和苍茫的暮色冷清的季节相协调,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来说,暮色渐起渐至苍茫,最能勾起他们的离情别绪,正如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所说的“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除了上述意象外,送别诗还常用:酒、春草、寒蝉、兰舟、古道、西风、画角、鹧鸪、春风、秋月、落叶、残红、败荷、江水、细雨、寒鸦等。

三、送别诗中常见情感

送别诗大多是凄清缠绵、低徊留连,表现惜别恨别之意。周紫芝《踏莎行》“如今已是愁无数。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黄昏时刻已经被无穷无尽的离愁所苦,主人公便担心今晚将如何度过,因别而愁情无限。

送别诗中也有积极开朗,格调高远,以壮语慰别的作品。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立意不在惜别,而在劝勉,意气洋洋,确实格调不凡。

还有借别抒怀之作。柳宗元《别舍弟宗一》“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抒发的不仅有兄弟之间的骨肉之情,更有诗人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南荒的愤懑愁苦之情。

四、送别诗常见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在诗词鉴赏中主要指抒情方式、艺术手法和修辞手法等几个方面。

1.抒情方式

送别诗主要抒写离别之情,其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1)直接抒情的,如高适《别董大》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间接抒情的,又有多种形式。①以喻显情的,如李白景象宏阔、别情深挚的七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看起来是眼前景象,可是谁又能说是单纯写景呢?李白的向往,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不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吗?②借物衬情的,如杜牧坦率真挚、留恋缠绵的七绝《赠别二首》(其二):“蜡炬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作者没有正面表现,而是撇开自己,去写告别宴会上那燃烧的蜡烛,借物抒情。在诗人的眼里,蜡烛的烛芯变成了“惜别”之心,蜡烛拟人化了。它那彻夜流溢的烛泪,就是在为男女主人公离别而伤心了。结句的“到天明”点出了告别宴饮时间之长,从侧面表现了诗人不忍分离的笃挚感情。③借景抒情的,如唐诗人刘长卿五绝《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精美如画,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这幅画除了画面上的山水、人物动人,而且画外的诗人自我形象也令人回味不尽。进而表露出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因而构成了一种闲淡的意境。

2.艺术手法

送别诗中常见的艺术手法有虚实、用典、比兴、衬托等。

(1)虚实:王昌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虚实结合,前面写实景,后面为虚拟。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所以诗境颇具几分朦胧之美,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

(2)用典:王维《送梓州李使君》的尾联“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运用有关治蜀的典故。寓劝勉于用典之中,寄厚望于送别之时,委婉而得体。

(2)比兴:柳宗元《别舍弟宗一》的颈联“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运用了比兴手法。“桂岭瘴来云似墨”写柳州地区山林瘴气弥漫,天空乌云密布,象征自己处境险恶。“洞庭春尽水如天”,遥想行人所去之地,春尽洞庭,水阔天长,山川阻隔,想见很难。

(4)衬托: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诗中有两处描写自然景物,画面感强。前者写红叶青山的美景,衬托朋友的留恋之情;后者描写满天风雨,是烘托黯然神伤的离别之情。

3.修辞手法

送别诗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反问、对比等。

(1)比喻:王维的《送沈子福之江东》“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春归”把自己心中无限依恋惜别之情比成眼前无边无限的春色。

(2)拟人:戎昱《移家别湖上亭》“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3)反问:李白《金陵酒肆留别》中“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运用了反诘与比较的修辞手法。诗人以流水与愁思相比较,并以反诘句形式出现,使人觉得新鲜,而且神情毕肖,韵味悠长。

(4)对比:既是修辞手法,也是艺术手法。韩愈的《青青水中蒲三首》:“青青水中蒲,下有一双鱼。君今上陇去,我在与谁居?”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鲜明的对比。

除上述几种修辞手法外,还有夸张、顶针、一语双关等其他修辞手法,也经常在离别诗中运用。

总之,送别是中国古代诗词中一种常见的主题。它有一些常见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题目、意象、情感、表达技巧上,熟知这些特点,将对我们阅读鉴赏送别诗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唐诗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

[2]《宋诗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4年版.

[3]《唐宋词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

七夕诗句经典古诗第5篇

作者简介

马致远,元代杂剧家、散曲家。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曾任江浙行省务官(一作江浙省务提举)。晚年隐退。所作杂剧今知有十五种,现存七种。作品多写神仙道化,有“马神仙”之称。曲词豪放洒脱。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同称“元曲四大家”。其散曲成就尤为世所称,有辑本《东篱乐府》,存小令百余首,套数二十三套。

天净沙秋思全诗赏析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这首被赞为秋思之祖的成功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一、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十分讲究意境创造。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的本质特征在于情景交融、心物合一。情与景能否妙合,成为能否构成意境的关键。清王夫之《姜斋诗话》曰:“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马致远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而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作为曲眼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的环境,作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曲上的景物既是马致远旅途中之所见,乃眼中物。但同时又是其情感载体,乃心中物。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

二、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

意象是指出现在诗歌之中的用以传达作者情感,寄寓作者思想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往往具有使用意象繁复密集的特色。中国古代不少诗人常常在诗中紧密地排列众多的意象来表情达意。马致远这首曲明显地体现出这一特色。短短的二十八字中排列着十种意象,这些意象既是断肠人生活的真实环境,又是他内心沉重的忧伤悲凉的载体。如果没有这些意象,这首曲也就不复存在了。

与意象的繁复性并存的是意象表意的单一性。在同一作品之中,不同的意象的地位比较均衡,并无刻意突出的个体,其情感指向趋于一致,即众多的意象往往共同传达着作者的同一情感基调。此曲亦如此。作者为了表达自己惆怅感伤的情怀,选用众多的物象入诗。而这些物象能够传达作者的内心情感,情与景的结合,便使作品中意象的情感指向呈现一致性、单一性。众多的意象被作者的同一情感的线索串联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意象的繁复性与单一性的结合,是造成中国古典诗歌意蕴深厚、境界和谐、诗味浓重的重要原因。

古典诗歌中意象的安排往往多而不乱,层次分明的特点,这种有序性的产生得力于作者以时间、空间的正常顺序来安排意象的习惯。

有人称马致远的这首《天净沙·秋思》为“并列式意象组合”,其实并列之中依然体现出一定的顺序来。全曲十个意象,前九个自然地分为三组。藤缠树,树上落鸦,第一组是由下及上的排列;桥、桥下水、水边住家,第二组是由近由远的排列;古驿道、道上西风瘦马,第三组是从远方而到目前的排列,中间略有变化。由于中间插入“西风”写触感,变换了描写角度,因而增加了意象的跳跃感,但这种跳跃仍是局部的,不超出秋景的范围。最后一个意象“夕阳西下”,是全曲的大背景,它将前九个意象全部统摄起来,造成一时多空的场面。由于它本身也是放远目光的产物,因而作品在整体上也表现出由近及远的空间排列顺序。从老树到流水,到古道,再到夕阳,作者的视野层层扩大,步步拓开。这也是意象有序性的表现之一。

三、善于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由游子深秋远行图。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小令中出现的意象并不新颖。其中“古道”一词,最早出现在署名为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中“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宋张炎《壶中天·扬舲万里》词中也有“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董解元《西厢记》中有一曲《赏花时》:“落日平林噪晚鸦,风袖翩翩吹瘦马,一经入天涯,荒凉古岸,衰草带霜滑。瞥见个孤林端入画,蓠落萧疏带浅沙。一个老大伯捕鱼虾,横桥流水。茅舍映荻花。”其中有六个意象出现在马曲之中。又有元代无名氏小令《醉中天》(见《乐府新声》):“老树悬藤挂,落日映残霞。隐隐平林噪晓鸦。一带山如画,懒设设鞭催瘦马。夕阳西下,竹篱茅舍人家。”也有六个意象与马曲相同。

十分明显,《醉中天》是从《赏花时》中脱化而来,模拟痕迹犹在,二曲中出现的意象虽与马曲多有相同之处,但相比之下,皆不如《天净沙·秋思》纯朴、自然、精练。

马致远在创作《天净沙·秋思》时受到董曲的影响和启发,这是无疑的,但他不是一味模仿,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与审美目光做了重新创作。在景物的选择上,他为了突出与强化凄惨凉悲苦的情感,选取了最能体现秋季凄凉萧条景色,最能表现羁旅行人孤苦惆怅情怀的十个意象入曲,将自己的情感浓缩于这十个意象之中,最后才以点晴之笔揭示全曲主题。他删了一些虽然很美,但与表达的情感不合的景物。如茅舍映荻花,落日映残霞,一带山如画,使全曲的意象在表达情感上具有统一性。

在词句的锤炼上,马致远充分显示了他的才能,前三句十八个字中,全是名词和形容词,无一动词,各种景物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动态与形状,全靠读者根据意象之间的组织排列顺序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把握。这种奇妙的用字法,实在为古之所罕见,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与马曲用字法相似,但其容量仍不如马曲大。马曲用字之简练已达到不能再减的程度,用最少的文字来表达丰富的情感,这正是《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艺术上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四、采用悲秋这一审美情感体验方式,来抒发羁旅游子的悲苦情怀,使个人的情感获得普遍的社会意义。

七夕诗句经典古诗第6篇

关键词:意象 固定意义 突破

中图分类号:G633.3;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2)04-0071-03

作者简介:邓燕(1974―),女,江苏扬州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简单地说,意象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一首诗有无诗味,是否韵味独特,说到底要看这首诗有没有优美巧妙的意象。意象是诗家写诗、诗评家论诗经常要用的一个术语,也是鉴赏评价一首诗的突破口。唐代诗评家司空图说:“意象欲出,造化已奇。”(《二十四诗品》)胡应鳞也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通过诗歌了解作者写诗时的情感和志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意象的存在,它如化石一样记录了作者创作时的情感信息。高考考查诗歌鉴赏,包含着对意象的考查,了解一些具有固定意义的意象,对广大考生快速准确地鉴赏评价诗歌是很有帮助的。

一、月亮、夕阳、白云、杜鹃

月亮, 亦称蟾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等。夜深人静,忧思无眠时,诗人常会用“月”来寄托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如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张若虚的“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唐五代戴叔伦的“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夕阳,自古诗人词客善感多思,登高望远,送目临风,夕阳残照,更能引起无穷思绪: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错综交织、所怅万千,于是诗人笔下的夕阳(包括斜阳、残阳等)多给人以失落凄凉、漂泊沧桑之感。古人常用“夕阳”发思古之幽情。《三国演义》开篇词“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李白《忆秦娥》词末“西风残照,汉家陵阙”,都以“夕阳”怀古,充满历史沧桑感。

古人还常用“夕阳”写男女相思,柳永的“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范仲淹的“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纳兰性德的“萧寺怜君,别绪应萧索。西风恶,夕阳吹角,一阵槐花落”,莫不是借助“夕阳”来渲染男女朝思暮想不得相见的伤感情思。

白云,见月怀人,望云思友,是古典诗词中常表现的情感。杜甫的“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诗人卧看行云,倦极而眠,借白云曲折地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刘长卿的“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写别后相隔之遥,思念之深,希望悠悠白云把思念之情带给千里万里之外的友人。

同时,白云是和隐者联系在一起的。南朝时,陶弘景隐居在句曲山,齐高帝萧道成有诏问他“山中何所有?”他作诗答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从此白云与隐者结下不解之缘。白云自由不羁,洁白无瑕,是隐者品格的最好象征。

杜鹃,又名子规、布谷、杜宇、望帝。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君主,名杜宇,后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哭,至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常与悲苦联系,多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秦观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文天祥的“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杜鹃带血归”。杜鹃的啼叫又好像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叫声最容易触动游子的乡愁乡思,如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二、鸿雁、尺素、双鱼、锦书、彩笺、青鸟

鸿雁常借指书信。相传苏武在匈奴牧羊十九年,他把书信缚在雁足之上从北海带回祖国,传递消息,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鸿雁传书”。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有“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这里的“望飞鸿”就是盼望书信的意思。

雁书、雁足、鱼燕、尺素、双鱼、锦书、彩笺、双鲤等也是书信的别称。如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晏几道的“人脉脉,水悠悠,几多愁。雁书不到,蝶梦无凭,漫倚高楼”;秦观的“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这些书信意象,有的写情人间的思念,有的表达家书不到的惆怅。

青鸟是传书的信使。传说西王母有三只青鸟,一只先被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南唐李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商隐诗“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三、松、梅、竹、菊 、荷、蝉

松、梅、竹、菊被称为“岁寒四君子”,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其来表现志向、气节。

松树,常用来象征孤直的品格。如李白的“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魏晋刘桢的“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梅花,常被赋予高洁的品格。元代王冕的“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发,散价乾坤万里春”,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写出梅在严酷的环境中卓尔不群的形象。

竹子,被人们认为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用以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竹子、竹林深为隐者所爱。

菊,常被诗人们用来表现追求隐逸、不随流俗、坚贞不屈的品格。如元稹的“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苏轼的“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自陶渊明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东篱”成为菊的代称,如唐朝岑参的“为报使君多泛菊,更将弦古案醉东篱”。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素来是纯洁的象征。南北朝萧衍的“江南莲花开,红光覆碧水。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此首以莲藕为喻,写女子希望和情人深结同心,永远相爱。

蝉,在诗人笔下是高洁的象征。由于它栖于高枝,餐风食露,不食人间烟火,所以用它比喻的人自然是清高的,指餐风饮露的雅士高人。骆宾王的“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李商隐的“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王沂孙的“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这些诗句都借蝉表达清高志趣。

四、梧桐、芭蕉、芳草、落花

梧桐用来写悲秋,是古典诗歌常用的手法。古语有“一叶落而知秋”,说的便是梧桐叶落,如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煜的“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梧桐”总跟“愁”分不开,表凄苦之情,如温庭筠的“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芭蕉,“雨打芭蕉”也像“梧桐夜雨”一样,令人愁肠百结。如的“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李煜的“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元朝徐再思的“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芳草,常喻离愁别恨。《楚辞・招隐士》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离恨顿生;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有“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春草起兴,表达了对远方伊人的思念。

落花,古人云“落花有意”,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这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典型主题。“落花”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死亡的焦虑、忧伤。如李煜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唐朝诗人刘希夷的“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五、南浦、长亭、西楼、折柳

南浦,水边的送别之所。如屈原《九歌・河伯》中有“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的“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之如何”,范成大的“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古来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长期的文化浸染使南浦已成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长亭,驿路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供行人休息和送别,是陆上送别之所。李白的“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都表达了送别之意。

西楼,是相思之所。如许浑的“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折柳,古人送别有折柳的习俗,因“柳”是“留”的谐音,有挽留之意,后用“折柳”指送别,用“柳岸”指送别之地。如李白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南宋的“正岸柳、衰不堪攀,忍持赠故人,送秋行色”。

六、蟋蟀、捣衣砧、寒衣

蟋蟀作为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古人已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古诗十九首》中出现过“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姜夔有“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古书蟋蟀又叫“蛩”,如白居易的“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

捣衣砧,常代表闺妇思念外出丈夫的惆怅和迷惘。秋天到了,远在他乡的丈夫无御寒的衣裳,思妇在阵阵捣衣声中寄托了无尽的牵挂和思念。如南朝民歌“碧玉捣衣砧,七宝金莲杵。高举徐徐下,轻捣只为汝”,张若虚的“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寒衣,和捣衣砧相关,今天民间还有“十月一,送寒衣”的风俗。诗中往往通过寒衣表现对亲人的关爱和思念,如唐朝诗人刘长卿的“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七、黍离、麦秀

黍离,黍,五谷的一种,离,茂盛。《诗经・黍离》中有“彼黍离离”的句子,说东周大夫过西周故都,看到故都长满黍,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魏晋向秀“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后来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如许浑的“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麦秀,意同黍离。“麦秀之感,非独殷墟,黍离之悲,信哉周室”。

八、五柳、东篱、三径

五柳,代隐者,起于陶潜宅前植有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如王维的“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东篱,出自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多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闲情雅致。

三径,隐士的住所,或指家园,出自陶渊明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如白居易的“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北宋叶梦得的“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

九、鸿鹄、请缨、投笔、击楫、逐鹿

鸿鹄,秦末陈涉少有鸿鹄之志,后揭竿起于大泽乡,后以“鸿鹄”喻远大志向。汉《古诗十九首》“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南宋辛弃疾“少歌曰:神甚放,形如眠。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都表现了愿有所作为的志向。

请缨,汉武帝欲使南越王归顺,派终军前往劝说,终军请求给他长缨,必缚住南越王带回长安,后用“请缨”指报效国家。如唐魏征的“请缨系南粤,凭轼下东藩”,南宋岳飞的“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投笔,出于班超掷笔从戎事,指弃文从武、建功立业。如唐代祖咏的“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近代秋瑾的“儒士思投笔,闺人欲负戈”。

七夕诗句经典古诗第7篇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是才女武亦姝在《中华诗词大会第二季》“飞花令”环节中脱口而出的一句词,出自《诗经・豳风・七月》。毫无疑问,这又是一位迅速火遍全网的00后,风头甚至盖过某卫视老牌歌唱竞技节目推出的“进口小哥哥”。朋友圈有人震惊云:平时对网络深恶痛绝的爸妈在每周一次的亲情通话中问我的第一句话居然不是“有对象了吗?”,而是“你知道电视里有个女娃叫武亦姝吗?”

满足了网友对才女所有想象的武亦姝的确是网络中的一股清流,尊陆游为男神,常把苏轼“随身携带”。她的走红是否为昙花一现尚不可知,留给我们思考的是:为什么在今天,我们还读古诗词?

诗中见人生

林语堂曾经这样形容没有诗歌的后果:“如果没有诗歌,生活习惯的诗和可见于文字的诗,中国人就无法幸存至今。”我们从小便读诗,甚至有些准父母们把诗歌当成未出世宝宝的胎教音乐,诗歌对于中国人的意义恐怕不止于高考试卷古诗文默写那仅仅6分的重量。

在我小时候,那是个电视在周二还会停播检修的时代。我对于图书的热爱与今天对手机的沉迷不分伯仲。父亲每次出差回家之前会在旧货市场为我淘几本儿童读物。那时,一套安徒生童话、一本寓言故事,以及一本可随身携带的古诗词成为我为数不多的宝物。

记忆中,那本古诗词鉴赏小书的封面用牛皮纸制成,左边用行楷从上至下写着“古诗词鉴赏”五个小字,右边画了一扇雕花小窗,里面几根翠竹半掩半现。虽然是用胶水装订,但是也模仿了古书线装的样式,颇有些古风的味道。

其中第一首诗,便是汉乐府的《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是一本小学生读物,所以关于这首诗歌并没有太多深奥的注解,唯独注解了一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于是,年幼的我第一次从诗歌中懵懂感知到“努力”二字的意义。

这大概与每一个国人第一次从诗歌中感知到古人价值观时的情景相差无几。垂髻之年时,我们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中知晓粮食的珍贵,从而俭以养德。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里顿悟生命的伟大;也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中感受母爱的深沉。风华正茂时,我们读“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指点江山志在四方;暮年垂老时,我们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寄托超脱豁达的心境。离别时,“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寄托款款深情,亦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予自己以安慰……

古人用诗歌寄托亲情、爱情、得失、聚散……也用诗歌表达人生观、价值观。吟诵千年至今,后人依然能够从中体会到同样的感动,这就是古诗词的生命力所在。就像王羲之在《兰亭集序》里写的那样:“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电影《死亡诗社》里有这么一段话:“我们读诗、写诗不是因为好玩,而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份子。没错,医学、法律、工程、商业,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啊。”

古诗词审美至今不过时

读书时,语文老师在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这样说:古诗词有三美:语言美、画面美、意境美。

语言美是最容易被感知到的。大概小学生们多有这样的经历:翻开语文课本,最不愿意看到的七个字就是“朗读并背诵全文”。这七个字意味着不知道要牺牲掉多少游戏的时间,等待第二天在语文课上或熟练或磕巴地背诵出来,引来同学小声的羡慕或嘲笑。

但是,童年饱受这“七字真言”摧残的我们不难发现,最容易被记住的古诗词都有共同的特点――或是对仗工整,或是韵律整齐。以前的诗人大概或多或少都染上了处女座的强迫症吧。

举一个小小的例子,在《天净沙・秋思》中,马致远可以说是讲韵脚玩到了极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a韵贯穿全诗,使得它读起来朗朗上口,不需花费多长时间就能记下来。它的影响力远不止于此,有一则流传颇广的网络打油诗就由此得来:“枯藤老树昏鸦,晚饭有鱼有虾,空调WIFI西瓜,夕阳西下,你丑,没事,我瞎。”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中国诗词大会》学术总负责人李定广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国古诗词韵律齐整,用语凝练,有音乐性又给人留下想象空间,是为“天然美”。如今的流行歌曲有不少也融入了古典诗词,大获粉丝欢迎。2008年春晚后,一首《青花瓷》迅速流行开,其中“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脍炙人口。演唱者周杰伦原先被诟病的吐字不清,用在这首意境缥缈的歌曲中反而成了加分项。除了这首《青花瓷》,周杰伦的《台》、《兰亭序》、《发如雪》等古风歌曲传唱度也颇高。到现在,古风歌曲的粉丝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古风圈。

所以说,古诗词的审美至今仍不过时。网友们这样评价《中国诗词大会》上吟诗作对的选手们:不再是“充满文人的酸臭味”,而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原本出自高晓松的《高晓松184天监狱生活实录:人生还有诗和远方》,虽然已经被沾染上网络中嘈杂的世俗气息,但是值得欣慰的是,诗词在我们的心中,是一种与“远方”一样,充M着希望与美好的所在,它即使不能改变现在的生活,但在内心,却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该如何读诗

微博上有这样一个话题,“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读古诗词?”有网友这样回答:当看到美女时,我希望脱口而出的是“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而不是“长腿细腰胸好大”;当看到夕阳余晖时,脑海浮现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这么多鸟,真太好看了!”

话糙理不糙,但读诗不只是为了让自己显得更有格调,更多的是关于自己内心的一份泰然与充实。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在《叶嘉莹:把诗词送给孩子》一书中写道:“我的一生经历了很多苦难和不幸,但我一直保持着乐观、平静的态度,这与热爱古典诗词实在有很大关系。现在有一些青年人因为被一时短浅的功利和物欲所蒙蔽,而不再能认识诗词可以提升人之心灵品质的功能,这自然是一件极为遗憾的事……一个人如果能够在青少年时期阅读、记诵一些优秀的古典诗词,可以对他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

不难想象,《中国诗词大会》火了之后,武亦姝一定会变成了无数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教育孩子读诗背诗恐怕又得成为家长群中的热门话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节目面试评委谢琰认为,“诗词大会”已经传递出很多文化的深度和情感的温度,节目组希望观众去关注记诵之外的更有生命力的东西。

对待古诗词,有人喜欢“死记硬背”,虽然省心,但是也味同嚼蜡,食而不知其味;有人偏好“情感代入”,读《红楼梦》就觉得自己是林黛玉、贾宝玉,读辛弃疾便感叹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读陶渊明便改了主意要归隐山林,这些终究不是长久之法,兴致一过便丢弃在一边再不过问。

七夕诗句经典古诗第8篇

【关键词】古典诗词;鉴赏方法

一、关注作者朝代

朝代的不同,国力的差别,往往会影响诗人的艺术风格,甚至形成相应的诗歌流派,表达类似的思想情怀。如唐朝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在初唐时期,由于国体初建,百废待举,浮艳的南朝齐梁诗风不能适合时代的要求,诗人肩负时代使命,积极开拓诗歌的题材领域,创建清新刚健的风格成为诗人的追求。盛唐时期,唐帝国达到了繁荣昌盛的顶峰,一方面小康人家,一方开疆拓土,清秀的山水田园诗派和豪迈的边塞诗派应运而生。中唐时期,直面现实,兴利除弊,诗人仍然向往盛唐的强大。晚唐时期,兴国无望,诗人哀伤的情绪笼罩诗坛。

此类型诗歌的作者,大多出自唐朝,知名度也比较高,学生一般不会陌生,所以对唐朝的历史一定要了解清楚,其他朝代的国家势力、民族矛盾等也应有所了解。了解朝代乃至某一时期的特点,就对诗歌的总体风格有了一个宏观上的了解,解答诗人的思想感情就有了一定的基础。

二、重视诗歌题目

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看到一首诗歌后,马上就其诗句进行分析,根本不去关注诗歌的题目,结果往往答非所问。

如:《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后的问题是: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理趣”?如果只看诗句,无视题目,就无法正确回答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理趣”更是无从谈起。

三、全面了解作者

对于中学课本中出现过的作者,在试卷中不会给予解释。而对于比较陌生的诗人,在诗句之后、问题之前会给予注解。注解有的简单,有的较为详细。较为详细的除了诗人的经历外,一般都附带出该诗的写作背景。这对把握整首诗的内涵以及表现手法都有很大的帮助。

如:《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宋・李纲)对于作者李纲,学生较为陌生。在诗句之后,做如下注释:李纲,官至宰相,由于反对媾和,力主抗金,并亲自率兵收复失地,终为投降派谗臣所排挤,为相七十天即“谪居武昌”。这些注释使得我们对诗歌的鉴赏变得容易的多了:运用比兴和拟人的手法,抒发先忧后乐的襟怀抱负以及乐观、高旷的胸怀。

四、解读诗句含义

解读诗句的具体含义就是首先要读懂诗句本身的意思,然后再进行想象与联想等精神上的再创造,使之在脑海中形成立体的形象。

1.注意词类活用、语序颠倒等语法现象

由于诗歌高度概括的特点,诗人在选择字词时力求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在加上音节平仄的要求,词类活用、次序颠倒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些语法现象往往影响对诗句本身意义的理解。

词类活用:如“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唐朝常建《题破山后禅院》)二句中的“悦”“空”字,都是使动用法。“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屈原《离骚》)中的“哀”字,是为动用法。

语序颠倒:如“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二句的语序应为“泉(遇)危石(而)声咽,日(透)青松(而)色冷。”;“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正确语序是“应笑我多情”等等。

2.关注诗歌中意象的文化积淀

在我国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如:“月亮”是思念家乡、亲人的寄托物。“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成为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的象征。“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寒蝉”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宋朝柳永《雨霖铃》)。“鸿雁”成了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的参照物。“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朝薛道衡《人日思归》)。还有禾黍、橘树、柳树、莲藕、高山、大海、兰草、木叶;还有流水、落日、飞雨、鸣蝉等等。

但也有的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感情。如“梅”这一意象,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赞美了“梅花”除了具有“雪”一般的高洁外,还赞美在严寒中播送出暗香的美德。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赞美了“梅花”虽遭摧残人痴心不改的精神。这正是诗人矢志不移、坚持理想的高尚品质的写照。而“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葬”(宋朝陈亮《梅花》)则赞美“梅花”香在百花之先,不与百花争艳的高洁品德。

3.注意引用或化用典故

诗歌引用或活用典故也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这也是诗歌高度概括、精练的特点所决定的。

A.正面用典

唐朝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其中的“朱雀桥边”“乌衣巷口”“王谢堂”都运用了典故:朱雀桥、乌衣巷、都是金陵城中秦淮河一带的地名,东晋豪门世族居住此地。王、谢指东晋宰相王导、谢安。了解了这些典故,再加上斜阳野草、燕子归来的烘托,就能较为准确的把握住诗中寄托的兴亡之叹。

B.反面用典

试题中对所用的较为陌生的典故一般都会作一解释。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正面使用典故的情况较多,但也有反面使用典故的现象。

如: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这里使用了“孟嘉落帽”的典故。《晋书・桓温传附孟嘉》载:东晋名士孟嘉于重阳节龙山宴会上被风吹落了帽子,而神气自若,依然风度翩翩。杜甫则“反其意而用之”,意谓自己未老先衰,羞于风吹帽落而露出萧萧短发的狼狈,所以才请别人帮他将帽子戴正。

五、展开合理想象

解读诗歌语句的同时,还有调动联想、想象等一些思维活动,完成由纸上的汉字到脑海中的画面的过渡,以便揣度在这种情境之中,会有怎样的思想感情。如:《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通过“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的诗句,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到诗人“听春雨”,“闲作草”“戏分茶”等一些动作,还可以想象到诗人愁容满面,思绪烦乱,独坐窗前,思国家前程之渺茫,想个人仕途之不畅,进而来体会作者不安的心情和绵绵的羁旅之愁,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六、总结诗人思想感情

经过以上步骤的鉴赏,无论诗歌后面的问题中有没有要求回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之类的内容,明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的这一步骤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牵涉到鉴赏诗歌有关写作技巧的问题,还因为它是诗歌的“根”与“本”。

参考文献:

[1] 徐应佩,周溶泉编著.《古典诗词欣赏艺术》.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2] 张燕瑾编著.《唐诗选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