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Bijie University

杂志简介:《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2-5036/Z,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修辞学专栏、逻辑学专栏、彝学专栏、文学、传播学、教育心理学

主管单位: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主办单位: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国际刊号:2096-0239
国内刊号:52-5036/Z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83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贵州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9
复合影响因子:0.23
总发文量:2518
总被引量:2909
H指数:7
引用半衰期:7.9722
立即指数:0.0189
期刊他引率:0.9006
平均引文率:9.0264
  • 双柏嘉彝族赶花节考

    作者:杨甫旺; 单江秀 刊期:2009年第09期

    云南省双柏县嘉镇民族传统节日赶花节起源于彝族青年男女的交游娱乐集会。在彝汉民族不断融合的过程中,彝汉文化也由最初的对立、碰撞到接收、吸纳、互融,所以,汉族中元节的欢庆娱乐与彝族赶花节的交游是相通的。伴随着嘉小集镇的建设和发展,现代化商品生产的气息吹进了赶花节的活动内容中,让人不仅能够感受传统的民风民俗,还能感受一种特异...

  • 民族传统节日的现代变迁与传承思考——彝族葫芦笙节个案研究

    作者:李珍; 普珍 刊期:2009年第09期

    当前,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间濒危文化生存现状依然严峻,就楚雄彝族自治州来说,由政府主导,蓬勃开展的乡村节庆文化旅游,已成为彝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增收的特色亮点;但由于全面追求乡村旅游品牌的打造,彝族传统文化的稳定性、完整性、延续性受到了全面冲击。对此,作者通过参与葫芦笙节的策划及其对节庆的筹备和举办,进行了全程追踪调查,...

  • 试析混合条件假言联锁推理的推理形式

    作者:向钘 刊期:2009年第09期

    当前,有许多传统形式逻辑教科书对混合条件假言联锁推理的推理形式很少提及,或者提及也未将其推理形式全部挖掘出来,而且说法上也不一致。这既不利于学生学习、掌握,也不利于混合条件假言联锁推理的运用。通过对混合条件假言联锁推理的推理形式的考察,发现混合条件假言联锁推理存在八种正确有效的推理形式。

  • 从创世论与进化论之争来看归纳方法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性

    作者:罗玉萍 刊期:2009年第09期

    20世纪末期,一场关于什么是科学的争论,再一次把何者可以作为科学的标准的论题引入人们的视野。这场争论最终涉及到科学哲学问题、涉及到归纳问题。我们不禁要问,归纳作为科学推理的核心合理吗?面对休谟的诘难和古德曼悖论,归纳虽然不能够提供必然性结论,但归纳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科学发现的方法,归纳对于人类来说具有实践的必然性。

  • 社会考试与高校非哲学专业《形式逻辑》教学改革

    作者:梁发祥 刊期:2009年第09期

    逻辑学是一门工具性学科,也是支撑人类思维大厦的基础性学科。《形式逻辑》是逻辑学的基础,是人们正确思维、论证和表述思想的重要工具。在我国,《形式逻辑》是作为高校非哲学专业通识课程开设的,就是这样一门工具性课程却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境况。若仅从课程教学本身来看,"学""用"脱节则是导致其被边缘化的最为关键的原因。在当前大学生就业...

  • 毕节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途径思考

    作者:安静 刊期:2009年第09期

    毕节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是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毕节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出发,分析非物质文化保护存在的问题,探讨非物质文化的保护途径,对于弘扬和传承毕节地区优秀的民间文化、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基于PREEST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以贵州省毕节地区为例

    作者:张阳; 龙从霞 刊期:2009年第09期

    运用PREEST系统模型对毕节试验区1988-2006年度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初评分析,得出量化评价结果———影响毕节试验区可持续发展协调能力的五个主要因素: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科技,但五个因素发展不平衡,经济子系统发展能力最强。

  • 毕节试验区派参政现状研究

    作者:彭雪莲 刊期:2009年第09期

    各派的合力帮扶是毕节试验区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毕节试验区与各种类型试验区的最大区别。经过20年的探索和实践,毕节试验区在多党合作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总结出了一些独特的经验,丝毫不愧于多党合作示范基地的美誉。在取得成绩的过程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积极探索和解决试验区多党合作所面临的问题,可推动试验区经济社会向前...

  • 《诗经》自然生态意识新探

    作者:李金坤 刊期:2009年第09期

    《诗经》中"鸟兽草木"等动植物计有250余种,它们不仅是博物学层面的功能符号、社会学层面的文化符号,而且是文艺学层面的情感符号,更是教育学层面的启蒙符号。这四个知识层面都是先民们亲近自然、友爱自然的美好结晶,也是孔子"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深层内涵之所在。阐析《诗经》自然生态之审美意蕴,旨在激发与增强今人关爱自然之意识。

  • 《文心雕龙》“风骨篇”释义

    作者:范立红 刊期:2009年第09期

    "风"与"骨"都是强调文章中所体现出来的情志内容的充实与饱满,"风"是就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思想以及融含于其中的作家的生命精神而言的,它强调一种动态的感染力量;而"骨"则是就静态的篇章而言,它所强调的是精炼的文辞中所包含着的充实饱满的事义内容,刘勰"风骨论"体现出了儒家"充实之谓美"的人格观与"辞尚体要"的文辞观。

  • 《说文》部首语义结构特点及其认知特征分析

    作者:卢凤鹏 刊期:2009年第09期

    许慎创立了540个部首,将九千多个词语悉归540部首之下,体现了许慎在词汇系统建构方面的重要观念。部首不仅是联系汉字形体的线索,而且是词汇语义系统类聚的标记,是语义场理论的一种不自觉的实践和运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语料价值。因此,探讨《说文》部首语义结构的特点,阐释秦汉时期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特征,对建构上古时期的词汇语义系统具...

  • 位移动词“去”、“往”的语法分化及认知分析

    作者:周北南; 王春梅 刊期:2009年第09期

    通过考察位移动词"去"、"往"的语义语法在历时上的演变情况,结合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去"、"往"的词义和语法功能的演变轨迹可归纳为两次分化:第一次是由动词分化出名词或形容词;第二次再分化出介词。并且,这种分化可以从认知语言学理论中得到相关理据。

  • 认知语言学视野下的转喻研究

    作者:马克冬 刊期:2009年第09期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对转喻及其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涉及其定义、认知解读、与隐喻的区别以及分类等方面。转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概念现象;不仅仅是一种辞格,更是一种认知过程。转喻遵循的认知原则有邻近原则和凸显原则,隐喻则是根据事物的相似性来进行的。

  • 傣雅服饰的族群标志与民族认同——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漠沙镇的研究案例

    作者:李永祥 刊期:2009年第09期

    通过对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漠沙镇傣雅服饰的族群意义进行了详细的田野调查,认为:在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里,族群之间的相互合作可以渗透到其核心文化中,族群认同除了表现在文化独特性、竞争和冲突之外,还表现在合作和互惠中;傣雅人的斗笠是彝族人编织的,傣雅人的重要印染原料———土靛,也是彝族人提供的,傣雅服饰作为族群认同的核心标志和...

  • 论对中山舰事件的处置

    作者:李兴祥 刊期:2009年第09期

    面对擅自行动而导演的中山舰事件,身为党政军领袖的曾作出了各方联合,"给我打这未经党代表副署,擅调军队,自由行动的反革命"①的处置意见,但因各方的利益使然,不仅未能践行,反而遭到各方的抛弃,最后只好黯然离开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