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Guizhou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杂志简介:《贵州财经大学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2-1156/F,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经济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经济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中国共产党100周年理论与实践、宏观经济、金融经济、工商管理、贫困与发展

主管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主办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国际刊号:2095-5960
国内刊号:52-1156/F
全年订价:¥ 148.00
创刊时间:1983
所属类别:经济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贵州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430299997329712
复合影响因子:1.83
总被引量:5672
H指数:22
  • 论社会经济人

    作者:钱津 刊期:2007年第05期

    人是具有社会性的。作为经济学研究假设前提的经济人,不能只表示个体经济人,还必须要有对社会经济人的假设抽象。缺失社会经济人假设的经济学研究只能从社会经济中的个体出发分析和探讨人类的经济行为,在宏观经济领域的研究是难以展开的,因此迄今为止的宏观经济理论仍只是局限于解释经济个体之间的利益之争,而没有体现出更高层次上的对社会整体...

  • 中国经济内外部失衡的原因与治理对策

    作者:段平方 刊期:2007年第05期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个特征是内外部经济失衡,宏观经济调控出现了实现内部均衡目标和外部均衡目标的政策冲突。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制度性的或体制性的内在根源,又有宏观调控体系不完善的因素。解决中国经济的内外失衡,一方面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另一方面要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 我国转轨时期的节约型社会建设与市场化改革

    作者:匡贤明 刊期:2007年第05期

    对要素供求曲线分析表明,要使经济个体节约地使用要素,必须使要素的价格扭曲程度最小化。同时,对市场化指数和节约指数的回归结果也表明,市场化指数与节约指数存在高度的负相关关系。为此,要有效地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加快市场化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 重视研究和发展中国式小额信贷

    作者:辛耀 刊期:2007年第05期

    农村信用合作社经营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已经自然发展为中国本土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宽的中国式小额贷款运作模式,但近年来对正规金融的体制及服务"三农"中存在的问题批评较多,对其经验的研究和总结却很不够。所谓将GB等国外民间组织小额信贷模式本土化,关键是要保证低收入人群发展的需要,并发挥收入相关贷款、分散原理与大数法则规避风险的作用...

  • 国库资金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的影响——基于中国月度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研究

    作者:陈建奇; 李金珊 刊期:2007年第05期

    国库资金与金融机构信贷、国库资金与金融机构准备金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基于误差修正模型VECM的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国库资金是金融机构信贷和金融机构准备金的Granger因;进一步的脉冲响应分析表明,国库资金变化引起了金融机构信贷的负向变化,而金融机构准备金对来自国库资金的单位冲击则产生了正向反应;方差分解发现,国库资金对金融机构...

  • 构建促进和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作者:闫恩虎 刊期:2007年第05期

    金融“瓶颈”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形成原因主要有:金融机构经营方式转化上对县域经济重视不够;金融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导致央行货币政策在县域传导不畅;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功能退化,严重削弱了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金融企业本身素质限制以及县域社会信用环境差等。改革完善的思路主要有:金融业转制和发展战略...

  • 农地产权公共域与农民土地收益权侵蚀

    作者:程启智; 覃美英 刊期:2007年第05期

    土地收益权是土地使用权的目的。但我国农民的土地收益权并不完全,土地产权的残缺性使一部分权利落入公共域,为各利益集团大肆侵蚀农民的土地收益权打开了方便之门;而政治经济利益的驱使使政府和社会各利益集团竞相在公共域中攫取利益;在这场博弈中,农民在地位上处于绝对的弱势,不具备与政府和社会集团对话的谈判能力,从而使农民土地收益权遭受...

  • 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分析

    作者:张士斌 刊期:2007年第05期

    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中,作用最显著的有物质资本、劳动力素质和劳动力转移比例。其中:劳动力素质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最大,这表明了加强农村教育、提高人口素质的必要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对人均收入影响不显著;而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就业的流动则对农民收入呈现负的显著性影响,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

  • 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中的非常责任分析

    作者:崔伟娜 刊期:2007年第05期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势在必行。在有限条件下政府除承担常规责任外,鉴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村人口众多加之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还必须科学、合理地承担制度建设中的非常责任,即转制成本、利益协调、组织引导的责任,才能保证制度建设的顺利开展及健康、持续运行。

  • 本校近期学术动态

    刊期:2007年第05期

  • 也谈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答张福军博士

    作者:关柏春 刊期:2007年第05期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诞生于19世纪中叶,它反映了18世纪、19世纪资本主义大工业阶段的现实。但是,有学者把马克思针对当时资本主义经济所作的一些分析和结论,直接照搬或运用于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就未必正确了。现实和马克思所处的那个社会阶段完全不同,我们应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现实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得出科学的结论,这样才有可能客...

  • 农村计划生育贫困家庭致贫问题探讨

    作者:吴正俊 刊期:2007年第05期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应充分肯定其社会价值。但在一系列社会保障条件还相对缺位的现实下,一些实行计划生育行为的家庭,也为此承受了一定的风险及其代价,部分家庭的生活成本加大,发展潜能减弱,而导致相对贫困,乃至绝对贫困。为此,必须全面审视计划生育微观生育行为的社会价值,建立配套的奖励、扶持和补偿机制,维持人口和计...

  • 城镇化促进问题探讨——一种非农就业视角的理论框架与政策构想

    作者:黄国华 刊期:2007年第05期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关键性因素。农民向城镇转移获取非农收入的边际效用被缩减,而获取非农收入的成本率反而加大,堵塞了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的渠道,影响了城镇化进程。要使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成为城镇化的有效推动因素,必须从提高非农收入的边际效用、降低非农收入的成本率两方面采取措施。

  • 构建加快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积累的教育发展政策体系

    作者:张晓阳 刊期:2007年第05期

    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也同其所拥有的其它资源一样,在区域竞争中一直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只有构建起加快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积累的教育发展政策支持体系,实现人力资本积累适度超前的发展战略,才可能从根本上遏止住西部地区人才严重流失和人力资本积累困难的趋势,保证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可持续推进,实现西部地区的长治久安。

  • 生态约束条件下的一种可持续发展道路选择——以新时期三峡库区的挑战与机遇为例

    作者:周文兴 刊期:2007年第05期

    重庆库区是受生态约束的人口密集区域,在作为彻底的生态控制区域暂时尚不具有现实可能性的情况下,重庆经济增长方式及其区域差异化战略选择尤其重要。库区作为被统筹发展的对象,追求与新重庆直辖市建设步伐协调一致具有合理性,但老重庆的整体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机制和技术扩散机制才是三峡库区实现集约经济增长的根本途径。产业集群是克服库区...